灵魂的归来散文

2024-07-02

灵魂的归来散文(共11篇)

1.灵魂的归来散文 篇一

魂兮,请归来的网络散文

放纵而汹涌的爱,是一个收敛的结果。

那些有过的期待,有过的美丽,有过的甜蜜,有过的忧伤,有过的摩擦,如今,都只能紧紧地收在闭紧的牙关后面,在舌尖底下酝酿成相思的灾;只能紧紧地关在闭紧的心扉之后,在心尖酝酿成相思的痛;只能紧紧地关在记忆那美丽的梦里,在午夜里低吟那有过的疼爱。

女人,总是有付出过的痛,却不想在坚持里收获那些该有的爱恋和美好未来。给出来的鲜花,给出来的灵肉,给出来的憧憬期待,只是要一个相思的结局,或许,还有未能或断或连的绵绵旧爱。

或许,女人更在乎的是那份爱。有个人很爱过她,是她的脸上的光彩,使她的美丽增添色彩。又或许,她要的只是个爱的光环,不是爱的那些实在的相守和平淡而久久的彼此关怀。

那么,还有谁,能一次又一次地在等待中看着自己爱情的垂败,青春的衰退?又有谁,能在一次一次的心伤之后,还能放纵自己的情怀去爱?又有谁,能在焦急的等待中,无聊的寂寞里,念着你的名字徘徊?

男人不是铁打的金刚,没有魔神的不败,没有佛的心无挂碍。男人会因为爱怜一个女人而变得脆弱,敏感和忧郁。爱着的男人会和女人一样子心乱,一样子憔悴,一样子忽喜忽悲,一样子不能遣怀。

没有人拿个瓶子去收集风,没有人拿篮子去提水。因为风自漂浮,水自流动。在其生命的精魄里,没有人能收获它的关怀。可以在风里飘舞,可以在水里游荡,但是不该在乎它的存在。它的`存在自有意义,但是不关乎你我。

逝者如斯乎!魂不敢归来。游荡的爱恋在那山那水之间,在那里久久地痴痴等待。如果没有那么些痛苦,魂还有什么在不息地生着,并且不朽?如果没有那么些痛苦,情还有什么在不息地生着,并且不朽?

如果没有那些痛苦,魂是掏空的麻袋,不能直立在尘世的飞埃里等待你的归来;如果没有那些痛苦,情又何尝知道自己的坚守或者痴呆?

但是,生命有其悲凉,有其凄美,但是也有其不能继续的欢笑和歌唱。

只是笑声歌声嘎然止息的背后,谁能知:几人欢欣?几人垂泪?登场时的欢笑,终免不了谢幕时的伤怀。

幕开幕闭人暗换,谁人台后饮凄凉?谁人梦里独憔悴?谁人对镜演娇娘?谁人记得往昔事?谁人记取旧衣裳?

谁人记取旧衣裳?那旧衣裳,被无情的剪去了的旧衣裳,在你的纪念里,只是你美丽的照片;在我的纪念里,是不能替代的爱的甜蜜梦想!

旧衣裳,摇曳它独有的魅力,日里夜里,迷惑我的理想和期待。

谁在说不该再期待?谁在说梦里的只是过去了的尘埃?

谁在说爱已是尘埃?

是你?还是我?

还是那羁绊在山山水水里的魂不能再归来?

那么,今日且尽悲哀。明日的梦里,是否还有你,眷顾我的爱?

那么,今日且尽伤往事。明日的风里,是否还有我的未能倾注的关爱,在你的天空,日复一日地游荡?没有归属的游荡,你天空里的绵绵细雨,懒懒阳光。

那么亲爱的,能知否:谁来为你撑一把伞?谁来为你倾一壶纯纯的爱?

我的天空只有逝去的爱之魂,在默默地,默默地欢笑——为给你祝福,我只能欢笑——流着泪的欢笑!

愿今日我的欢笑,是你明日的欢笑。愿我今日的哀愁,不是你明天的感伤!

那么,魂兮,请归来!

2.《归来》:灵魂守望的虚无 篇二

一、无边的守望:永恒的“归”

一封信,一句话,“我5号回来”,让“归来”变成了永恒的等待。陆焉识试图唤醒冯婉瑜对自己的记忆,将稍晚寄到的何时归期的信件通过女儿丹丹递给了婉瑜。每月5号,婉瑜都会守候在火车站,等待焉识的“归来”,而焉识每次精心设计的迎面走来都无法让婉瑜想起焉识的模样。画面就这样循环往复的重演,直到他们变得很老了,焉识不再扮演那个“迎面走来”的人,而是作为车夫陪伴在婉瑜的身边一同守望“将归的焉识”。

在历史的裂变中,普通人的命运往往是不由自我掌控的,每个人只有去守望剩余的自我以及无奈地接受自己那被权威塑造成的模样。“自由”是被施舍的存在,反抗只会遭到无情的打压,陆焉识是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文革”对这一群体的残害在电影中集中表现在火车站陆冯相见而不得的一幕。这只是无数家庭际遇的重演,其并不具有特殊的素质,而电影将此类题材拿捏得恰到好处,其心灵的震颤达到了撼动观众内心的共鸣。与其说冯婉瑜守候的是被“施舍”自由归来的陆焉识,不如说她是在守望着一种永恒的“归”,一种无边的幸福。特殊的年代虽然已经结束,但冯婉瑜的心因性失忆却将历史的记忆延续了下去,现实的身体活在深度记忆的世界里,不再锁的房门是在时刻等待着焉识的归来。“焉识”的名字似乎是一种寓言的表征,“焉识”即“如何认识”,这既是陆焉识如何来认识自己的“被救赎”,也是冯婉瑜如何认识一个失去联系多年的丈夫的“归来”,更暗示着人们应该如何认识一段特殊历史记忆的创伤。

陆冯的感情虽看似是一种深刻而炽烈的深爱,但在现实的捉弄中,这种爱却发生了难以弥补的错位,这既是空间上的倒错,更是时间上的错位。火车站那一刻撕心裂肺的分离是权力对个人的完胜,在空间上,那即将牵在一起的手被生硬地拉开,从此被并置在平行而永不相交的位置上。在时间上,久未相见的相思与近在咫尺却又不得不再次分离的情感冲击使得陆冯的爱走向了在同一现实时间点上的精神时间向度上的错位。婉瑜守候的是被岁月摧残之后空洞记忆中的陆焉识,她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等待的日子,甚至享受等待,他会不会“归来”已经并不重要了,这是一种永恒的守望,直到老去。焉识是活在现实中的人,他努力使婉瑜想起些什么,先后以修钢琴、写信、读信等方式来试图唤醒婉瑜的记忆。然而,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的,焉识只能不断重复着陪婉瑜在车站等待着那个不存在的“焉识”的“归来”。

路走得远了,却忘记了出发时的方向。归来的等待久了,却记不起当初的模样。时间流逝,岁月是眼角抹不去的潮湿。陆焉识与患病婉瑜的厮守是将历史搁浅的深沉而细致的爱,这或许也是针对当下人文氛围的一种反讽式戏谑。有一种说法是,现代文明是一堆难舍的垃圾,我们都在扮演着拾荒者的角色,将自己越掏越空。社会渐趋功利化的气息滋生了人性的浮躁与浅薄,对细腻情感的拿捏,无论是文学还是电影,对其涉猎呈现递减的状态,快餐式文化促使当下人文建构走向了消费主义的洪流。《归来》的“归来”似乎给铜臭的世界吹来一股清新的风,冯婉瑜守望着陆焉识永恒的“归”,焉识为了婉瑜也一同守望着自己无边的“归来”,同样,中国电影在商业化泛滥的当下,对《归来》这种高质量文艺片的诉求也是显而易见的,而随着中国观众审美素养的提升,文艺片也渐趋被大众所接受,良好的口碑获得了观众的赞誉,票房上获得了极大的突破,如《致青春》《白日焰火》《同桌的你》以及《归来》等文艺气息浓郁的电影,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然而,曲高和寡依旧是类型片的软肋,深刻的社会寓意与绵密的情感表达拖慢了大众欣赏电影的审美节奏,而能静下心来抱着审视的态度观影的人又少之又少,因此,受众问题成了上乘文艺片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这也直接导致文艺电影产量低与质量差的结果。呼唤受众群的“归来”、提升文艺电影产量、提高文艺片质量成了当下中国电影界“无边的守望”,说其“无边”,因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灵魂的挣扎:“不归”的向度

电影《归来》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的情感指向都集中在“归”字上,平反后陆焉识的“归”,失忆的冯婉瑜等待陆焉识的“归”,女儿丹丹在“文革”时期因对父亲的报复遭到了母亲的记恨而被赶出家门,归来的陆焉识想方设法使婉瑜欣然接受了让丹丹重新回家,这又是丹丹的“归”。然而,在显性的“归来”背后,隐藏着“不归”的向度,这是婉瑜的“病”对焉识选择性的失忆,在深层的潜意识中,婉瑜不是受动的患病者,而恰恰是主动的施动者。有些人试图跳出记忆的泥淖而去追寻现实中的自我,而有些人则享受遥远记忆带给自己的快乐,甚至是自我建构出的“记忆”。冯婉瑜便属于后者,她深爱着焉识,但其记忆的碎片却无法组合成眼前归来的陆焉识,她走向了逃离现实的“不归”的等待。劫难给普通人造成的精神上的伤痕不会随着岁月的更迭而消逝,被历史扭曲的轨迹也不会随着变故的结束而归入正轨。对于中国知识分子而言,往往更是这样,当现实的创伤无法愈合时,他们会选择投向往昔的诉求,即使那是虚无的存在,但他们宁可活在虚无中,也不愿直视那残酷的此在。

冯婉瑜深爱着陆焉识,但她已经失去了对陆焉识形象的记忆,现实的残酷使其不得不长期活在思念的世界里,长此以往,凄楚的相思演变成每天的习惯。她宁可在“不归”的意识里找寻一丝往昔的美好,也不愿再受现世的摧残。当婉瑜看到焉识被平反的正式文件时,泣不成声的一幕让许多观众为之动容。然而,对于随之出现在眼前的现实中归来的陆焉识本人,婉瑜的“病”依旧在拒斥着这样一个人的归来。焉识精心设计为婉瑜弹奏钢琴,试图唤醒她沉睡的记忆,然而,焉识唤醒的是婉瑜记忆中焉识的琴声,而不是眼前弹奏的焉识。婉瑜的“病”如果用另一种阐释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具有永久性的深度自我催眠的过程。我们都以为我们对历史和现实有所认识,而我们认识的只是我们愿意认识的那一部分,这就是片中所反复强调的选择性失忆。假如婉瑜没有失去记忆,那么对于眼前这个与自己几十年未在一起的丈夫,婉瑜该以怎样的姿态接受老去的焉识的归来?相反,她更愿意延续那个习惯的自我:爱一个人至死,挚爱成痴。

nlc202309081722

历史的回望成为了现实的依托,个人的情感诉求被历史的记忆牵扯,守望曾经是灵魂的凄楚,而直视现实更需要莫大的勇气。在大时代的迷阵中,活在圭臬已死的当下不如去探寻精神的原乡,即使它并不存在,但想象的旨趣似乎也要胜过现实的虚妄。历史冲刷着人的棱角,每一个人,无论是否愿意,都要经过这样 淘洗的过程,即使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是崇尚不问政治的“消极自由”,即“消极自由总是与权利联系在一起,而且主要体现为非政治性的自我保护权利。由此可见,消极自由,首先是一个与私人领域密切相关的概念”。 然而,社会体制的规约使其在毫无察觉中就被扣上了“积极自由”的帽子。作为知识分子,身份的表征就决定了其无法主动脱离现世的存在,而只能在体制的漩涡中被先验的预设。

因此,无法归来,不在于记忆的不可靠,而是我们的记忆,是被另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所施予并撰写的,那便是情感的内驱力。《归来》的“归来”具有寓言色彩,“归来”的意义变得空洞,而恒久的“不归”成了“归来”背后的另一条主线,从而只剩下对“归来”的企盼。电影以很多年之后依旧重复着的“5号回来”的车站等待结尾,焉识和婉瑜都已经很老了,焉识骑着三轮车拉着婉瑜在飘雪的寒冬再次走向迎接焉识“归来”的路。然而,老去的焉识、婉瑜、包括步入中年的女儿丹丹,他们的脸都呈现出一种叫做“麻木”的神态,对于这种等待的形式,他们已经习以为常地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婉瑜的那份最初的执着也随着年华的老去变成了一种灵魂的持守与未曾泯灭的对于命运的挣扎。

三、淡化的历史与民间的叙事

对于《归来》的改编,很多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其无法达到原作所表达的深度与广度,电影只选取了原作《陆犯焉识》的结尾做了一些大银幕的处理,而彻底无视原作对历史残酷可怖印记的讲述。诸如此类的批评当然不无道理,电影对历史表述的淡化处理是显而易见的,“文革”只是作为情节推进“最初的影子”,陆冯情感的表现才是电影的主调,这也导致电影叙事的单线条化的弊病,甚至会给观众乏味之感。然而,规避敏感历史的过度呈现首先是要考虑到体制规约的层面,审查制度的严格直接制约电影对历史的充分而切实的呈现,这是无法突破的客观现实问题。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历史的适度规避恰恰有利于电影情感表达的丰腴,电影与小说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前者受时长的限制势必无法囊括原著所有的内容,而后者可以不受限制地挥洒文字来讲述故事。《陆犯焉识》时间跨度之长决定了电影呈现上的困难性,而电影创作最为忌讳散漫和无主题的叙事,因此,集中表现一个相对较小时间纬度里的人和事是明智的选择,这既有利于对人物的深度塑造,更有利于内容表述的充盈。

《归来》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张艺谋所要表现的不是原作中花花公子陆焉识浪荡的不羁与溃败的惨相,也不是要泛泛钩沉漫长的历史,也非以启蒙的俯视视角揭露伤疤并引起公众的反思,《归来》着意呈现狂热年代退潮后最为民间的人情冷暖,亲情与爱情的纠葛成了电影最为显性的质素。伴随着泥沙俱下,普通人的生活会以怎样的姿态开始,又会以怎样的方式结束?情感的迸发不是展现阖家团圆的老路,而是选择了一条无法如初的破镜重圆。生活的裂变无法弥合,人只有被迫接受那无奈的缺憾,又必须勉为其难的维护那残存的对家国责任的信仰。繁华落尽之后,那份对爱的守候成为了永恒的主题。

宏大场面和极具历史时间跨度的表现是商业化电影的主要表征,一些作品动辄写几代家族的变迁,叙事时间在几十年、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不等,“宏大叙事”尽收眼底。然而,往往时间、空间上的跨度越大,电影的制作越好把握,因为这不需要对这个具有史诗性话语建构过程中的某些平凡琐碎的细处追根究底的雕刻,叙事时空跨度之大足以支撑起电影情节演进的框架。平凡人的生活正是由这些在有些电影人眼里不屑顾及的日常生活堆积而成的,与其说不屑,不如说不会。缺乏日常化、生活化的掌控能力,眼高手低或许更适合对这些电影人进行定位,艺术是高雅的,而最高的艺术形式便是最平民的。胡兰成在《中国文学史话》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日本陶工对他说:“只做观赏用的陶器,会渐渐的窄小,贫薄,至于怪癖,我自己感觉到要多做日常使用的陶器。” 正如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集大成者陶渊明,其洗尽铅华与冲淡平和的山水田园诗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元代大诗人元好问对陶渊明诗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正在于此。因此,胡兰成说:“人世是可以日用的东西,所以都是贵气的,所以可以平民亦是贵人。”

《归来》是张艺谋洗尽铅华后的“归来”,告别了传奇色彩的《英雄》、极尽奢华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及审读历史的《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回归了民间朴质的方向。视觉的冲击转化为情感的深度透视,科技迎合了民间化的叙事情境,大历史渗透进日常化的细节审美表达,电影走入了内心。同时,《归来》也并非不注重历史深度的剖析,而是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力图从个人命运悲剧中去管窥“文革”这样的史无前例的革命运动给人们带来的变与不变,电影正是以“归”与“不归”之间的互渗来达到历史窥视的效果。

3.似曾相识燕归来的随笔散文 篇三

每年春回大地,百鸟争鸣之时,社燕成双逗引翻飞,穿堂入室查勘旧巢。父母脸上便呈现出抑制不住的喜色:“去年的燕儿又回来了!”。小时候的我便仰着头盯着栖在梁头“唧唧”亲昵的燕子疑惑:“果真是去年的那一对燕儿?”。

后来在典籍中查阅,从晋代好事人傅咸的《燕赋序》中得到了验证:“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无法想象这体态轻盈的小东西,凭借着怎样的勇气、耐力和记忆力,一路翻山涉水,终于赶在第二年的春天荣归故里,不费吹灰之力就投宿到昔日主人家,凭借河流,山川走向辨识方向,而时隔一年后尚能在千百屋榭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室,就不得不让人惊讶了。

“春分玄鸟至,白露玄鸟归”。正如燕子喜欢与人相亲一样,人类从来都是与燕为善的。古语说得好:“燕不入愁房。”燕子在谁家筑巢,就预示着谁家吉祥平安、人丁兴旺,而燕子常栖的家庭,则被认为是德行高望之家。因此,有“燕”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们是绝不会故意破坏燕巢或赶燕子出门的。偶有洁癖农家不堪其扰屡次将燕巢捅掉,必然遭受诟病和唾弃,燕子也伤心远离了这户人家。寻常百姓对于燕子的穿堂入室怀着欣喜之情,为防止房梁屋檩上燕子的粪便玷污八仙桌和厅堂,勤快的人家都在燕巢下悬垂一张硬纸板接鸟粪。偶尔调皮雏燕争抢母燕衔来的虫儿跌出巢外,成燕在穷尽一切办法无法把雏燕从地面衔回巢内而忧伤哀鸣时,收工回家的主人会踩着桌凳将雏儿送回巢内。夏虫鼎鸣的夜晚,伴着星儿和月光,屋里女主人搂着襁褓中酣睡的幼儿,燕子用宽厚的翅膀罩着尾巴上带着圆溜溜肉瘤的.雏燕,鼾声伴着偶尔从燕巢传来的温柔唧唧声,是一曲多么幽静和谐的小夜曲啊。

而与燕子近亲的麻雀却遭受与之天壤之别的待遇,麻雀是没有资格登堂入室的,偶尔从窗洞溜进殿堂就仓皇失措,慌乱中东跌西撞,只想尽快逃离樊笼,主人也毫不留情用扫帚驱离。自惭形秽的麻雀只能叽叽喳喳,抱着不平在房顶檐瓦下寻找栖身之所。即使这样也不堪调皮小子骚扰和毁灭,清冷月光下,一伙调皮的傻小子攀梯登上房顶,冒着掏出家蛇跌落地面的危险,将雀蛋掏出果腹,将尚未长出羽翼的幼雀装到盒子中妄想将其驯化为温顺笼中鸟,可羽翼未丰的幼雀气性极大,自囚入樊笼就滴水不进,点米不沾,僵硬直挺的身子诠释着士子之气。眼睁睁目睹身家毁于一旦的母雀疯狂暴躁俯冲啄击“凶手”,悲鸣中哀叹着与家燕不同的际遇和命运。

多年以来,燕子都未光顾老家,看到别人家燕子唧唧穿堂入室,父母惆然若失。

去年春天老家翻盖了土房,盖起了砖瓦房。明媚春日中,一对家燕穿过尚未安装门窗而洞开的窗洞栖上了新房的梁檩。父母喜悦之色跃上眉梢,可随即就黯然神伤。秋后安装了铝合金门窗后,封闭的门窗将阻挡住燕子的脚步和形迹。最可怕的是燕子养儿育女后,雏鸟羽翼未丰,脱离了成燕的照顾,那后果就严重了。父母经过多次的嘀咕和思忖,最终决定燕子南迁之前先不安装门窗,以方便燕子自由出入,养儿育女。

瞅着穿梭衔泥,鱼贯而入的一对燕子,父母眼中满是欣慰和慈爱。他们经常望着燕子成双出入的辛劳身影就入了神,聆听着雏燕娇嫩的唧唧声就入了眠,远方求学的孙儿就影影绰绰走进了梦中……

雏燕羽翼渐丰,差池双翦,飞进飞出,偶尔也衔着蚂蚱飞回窝巢。“长大了,这就不用爹娘照顾喽!”。

秋风苍劲吹起,满树的黄叶子就哗啦啦落了一地。燕子一家进进出出的越发频繁,它们也在为长途跋涉南迁做身体上的储备。清晨雾气弥漫中或嫣红夕阳剪影中,成群的燕子把如同五线谱的高压线谱成一首伤离的乐章,父母知道是要燕子告别了!

不经意的一天,唧唧鸣叫的燕子一家不辞而别,家里冷清了许多,怏怏的父母找到生产铝合金的商家安装门窗。

门窗安装好,夜间房子暖和了许多。可拍拍密不透风的门窗,父母又恹恹不快:明年春天燕子回家岂不进不了门了?我提议在玻璃上挖个洞或者窗子留个缝。父母还是狐疑:要是燕子找不到留的洞那该怎么办?

请求铝合金安装工人在门窗玻璃上挖个洞,被哂笑着因难度大而谢绝后,父母怅然若失,无奈接受了给“客人”断绝了归路的现实。“故巢寻旧主,归燕似故人”从此成为绝唱。

今春,望着偶尔翻飞在波光粼粼水一双面,用剪刀似尾翼修剪春光的雨燕,狐疑是不是去年家中的“客人”?默默问询他们是否寻到投宿新家?

4.五月,归来散文 篇四

终因一棵树的存在,成全了所有的归来。

镇政府东去十多里,傍沂河穴居,择福山相依,蛇颈小路一波三折,或在河滩茂林婉约、或在崮顶盘旋豪放。尽头,山脚下绿色苍茫,红瓦青砖隐现。那片赋予我们善良、忠诚、执着的童年乐土,静卧在历史的长河中,任风雨涤尽铅华,沉积三百多个春秋,于无声处静听凡尘落素,恬淡存在。

“花开了,回去不?”每年的五月,童年的小伙伴都会给我一张图片作为相约的引子。年年树相似,高约9米,茎虬曲苍劲,两人合拢才至,冠如巨大车盖,覆荫绵延约200余平方,洁白如雪的米粒大小的花朵密密麻麻布满了树冠,阳光下慎重而灿烂。岁岁人不同,从步履蹒跚到健步少年,从青丝锦华到沧桑日暮。永远不变的都是大树挺拔,背影阑珊。孩童和少年的背影望穿远方,老人的背影侧目盼归来。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瞬间,我的心脏被某些东西填满,酸酸地,楚楚地,如丝如缕,漫至全身。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触及席慕蓉灵魂的那棵油桐树大抵也不过如此吧。

同样的物质,不同的时代,散发出不同的魅力。在那些食不果腹的日子,人们无暇顾及她的美丽和珍贵。只是成为孩子们攀爬嬉戏的乐园;只是冥思遐想的天堂;只是在清明节,扎秋千的茁壮树木;只是炎热夏日里,奶奶铺上凉席,穿针引线,看我们和大黑狗嬉戏的绿荫地。

没有“现代感”的穷人家的孩子,畅想的未来见风就长。于是,几十代人在贫瘠的土壤中积跬步、积小流,耗尽全力,和孩子们共同搏击出一条走出大山的道路,后来,母亲们跟着孩子去了城里。被大山压弯了腰的父亲们,再也舍不得离开这片生生相惜的`黄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追赶着那一群群自由放纵的牛、羊,和着偶尔的鸡鸣、犬吠,肆意地挥霍着、享受着,又仿佛刻意躲避着村子里的宁静。寒来暑往,那一架架的青藤绿了又黄,苹果由生涩变得爽口,连翘从繁华到凋谢……每一份的欣喜和落寞都是对亲人无限思念地嫁接。

她们也会定期归来的,在苹果花授粉、套袋的时候;在杏子黄、葡萄紫的时候;在过年的时候――唯独五月是老人、孩子最放松的季节,可以天地间肆意奔跑。

红色的大门早早开启,门柱“吱呦”一声,把晨曦撕开个口子,一棵开满了雪白花朵的流苏树,席卷着浓郁的芬芳,迎面扑来。小黑狗率先奶奶的脚步,窜出黎明,围着流苏树跑几圈,再回到奶奶脚下轻声“呜呜”着,转着圈儿、撒着欢儿。奶奶银丝飘摇,红色衣衫轻裹,三寸金莲轻踱,用拐棍拨弄开差点儿把她拱倒的小黑狗,走到流苏树下,抬头把满满的树冠仔细打量,仿佛要搜寻出每一朵承载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然后镂刻进脑海。树干的左前方被雷劈去的见方的疤痕成了鸟儿们安居乐业的家园,陆续醒来的它们调皮地躲进流苏树的云海,只闻婉转轻啼,不见娉婷身影。

孩子们在梦境稍作留恋,便扑向外面的世界。趁奶奶不注意,嗖的一下爬上流苏树,碰落几朵如糯米一样的花朵。

“下来!”奶奶既心痛花朵,又担心孩子,大声呵斥。孩子们犹如猴子一般,“哧溜”滑下来,又摇落一些洒落身后。

“小崽子。”孩子们哄笑着跑向树下山沟里的小溪。

奶奶颤巍巍地捡起几朵,先放在掌心端详:每朵都是四个花瓣,大小均匀如复制,围绕着淡黄的花蕊端坐,清素淡雅。后放至鼻子下面轻嗅:一阵香味直冲鼻腔,奶奶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流苏树是每一位背井人在内心深处种下的一颗思乡的种子,每年早早发出最奢华的邀请。

今年三月刚过,奶奶便提出要回老家,在树下一坐就是一整天。树的心事,奶奶懂,奶奶的心事,花儿懂。

“千年流苏五月雪”。和五月如约而至的流苏树开满了雪白的鲜花,荼蘼且热烈,超凡脱俗的清新随着岁月的沉淀,在人们的视野变得弥足珍贵,阳光下,无穷尽地释放着纯粹。许多人慕名而来,在树下感叹,在山头俯瞰,和奶奶合影,共同赶赴“五月雪”的饕餮盛宴。

5.等君归来散文 篇五

即使万劫不复,依然相思入骨。

---题记

清晨,风中夹杂着一丝丝寒气,已到深秋,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忧伤的气息,梳妆镜前,一位女子正满心欢喜的梳妆打扮着,拿起木梳,一头瀑布般的长发垂至腰际,轻轻挽起青丝,又细细地梳妆,搽脂抹粉。望着镜中笑靥甜美的女子,幸福溢满了脸庞。脸上的因期待添了几分神采,也因昨夜的兴奋未眠平添几分憔悴。她在期待什么?

是的,是他,她日夜思念的人便是她的心上人。一年以前,她身边还有他的身影。很多个白天,她与他练剑,骑马,饮酒,行走游荡;很多个夜晚,他与她,弹琴,吟诗,作画,对话谈心。他喜欢她,她也喜欢他。可无奈,她的父亲定要他考取功名,并承诺;待他高中状元,衣锦还乡之时,便将女儿许配给他。临走前,他只转头对她说了一句:一年之后,等我回来。说罢,转身上马,策马而去。

一年已过,她满心期待着,午夜梦回,总梦到他骑着高头大马,头戴金色的状元帽,衣着华丽,前后簇拥,然后走到她面前,说:我回来了。于是她每天都要登上那望江楼,远望那江面上过往的船只。今天,她一如既往,“他一定会回来的。”她想。她缓慢而轻盈地迈着小步,独自一人在望江楼上倚栏远眺。

从远处看,楼上一抹浅粉色的身影,痴痴地望着烟波好渺的江,临江的楼头,点点的帆船,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成簇花。看者那千千百百过往的`船只,都没有她熟悉的身影,她的眼神从灵动到呆滞,从希望到失望,那是一种怎样的痛啊?

时间缓缓地流逝,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摇摇欲颓。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她还是没能等到他。再浓的脂粉也掩盖不了那颗失落的心,她哭的肝肠寸断,梨花带雨。最后,流尽了泪,只喃喃自语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说好你会娶我,我一定等你,等你回来。

6.归来去兮散文 篇六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七月流火秋雨落,洗净了夏日的酷暑,送来了缕缕凉爽的秋风。中午虽然还是比较热,但已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凌厉的热,那是一种温和的热。

夏,轻轻地走了,带走了窗外最后一片蝉声。她还怀着柔情凝望着这个世界,留下了一丝蛙鸣。夏想要留下,可是不得不走,它已是昨日的美丽夕阳,是一份留不住的牵挂。秋,轻轻地来了,带来了空山的第一场秋雨。她在这个世界撒一片欢声,落一声笑语,带着晴空一鹤排云上,带着彩舟云淡,星河鹭起,轻提起枯桐的裙袂,带着清凉的风汇成的笑容驻足。

北窗凉透,南窗月上,浴罢满怀风露。凉风温柔地探进南窗内,悄然送来几分秋韵和诗意。这是秋最独绝的问候。别的季节很普通,秋有了诗便鹤立于四季之中。秋,用诗敲门,含蓄的问候自得一份优雅,一份超然,一份清幽。在四季中,秋不是小家碧玉,而是大家闺秀,有诗书的典雅,亦有姿态的雍容。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性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秋,在孙犁笔尖下的文字中,是那样的从容优雅。

这周,我觉得虽谈不上优雅,但,却也从容恬淡如东篱的菊花一朵。每日起床,迎着晨光,诵读英语。伴着鸟鸣读书,是在人生的一大块乐。接下来,读古诗文,感受中国文化之精深博大。徜徉其中,不亦快哉!且将新华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喜欢诗意的生活,追求淡雅的人生。我想,即使做不到,只要能独自怡悦,也就好了。像陶弘景,即使只拥有一朵白云,也是诗意人生。

7.紫燕归来你离去散文 篇七

这是儿时母亲哄我入睡时的一首童谣。我常常会睁开眼睛问母亲:“妈妈,那只飞不动的小燕子会不会饿死?”

母亲摇摇头说:“不会的,燕子妈妈把那几只能飞远的小燕子,带出去三四天后,它又飞回来,喂养那只飞不动的小燕子。就像我喂养你一样,直到它的翅膀能飞得很远很远。”

“妈妈,我长大了飞得很远很远,那时候你去哪儿呢?”

“我哪里都不去,就在这儿等你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来看我。”母亲说完,在我的额头亲一下,然后轻轻地拍着我,我便慢慢地进入梦乡。

醒来的时候,我常常盼望着快点长出翅膀,像小燕子一样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带着很多礼物飞回母亲的身边,不管那时她有多老,都一定会等我。

长翅膀的过程,我几乎消耗了母亲所有的精力和心血。夏天母亲去庄稼地里除草时,我哭着闹着要跟她到山里去。她说山里太阳很毒,还有很多虫子。不管她如何解释,我就是不肯待在家里。无奈之下,她只好在我的哭声里妥协。

母亲找来两个玻璃瓶,灌满温开水,装进一个花布做成的小袋子,然后再装上两块不同面粉的烙饼,连同我一起,小心翼翼地放进背篓,出了村口,越过一段小路,向山上爬。火辣辣的阳光下,汗水渗透了她的面颊和脊背。隔着背篓,我感觉到空隙里挤进来一股股潮湿。母亲喘着粗气,借着一个田埂,她很小心地靠上去。背篓里的我探出小脑袋问母亲:“妈妈怎么不走了?”

“宝贝儿,妈妈稍微歇息一下,我们继续走。”过了两三分钟,母亲的呼吸稍微平缓一些,她又开始一步一步攀爬。

到了田野,她在地头找一块没有青苗的空地,脱下自己被汗水浸湿的外衣铺好,取出背篓里的烙饼和水,将背篓倒立遮住太阳,让我坐在她的外衣上。我玩累了的时候母亲也累了。她拍拍手上的泥土,从花布袋子里拿出水和烙饼。她把小麦粉烙饼给我吃,自己则大口大口地吃着玉米面烙饼。看着玉米面烙饼让母亲吃得很这么香,我误以为玉米面烙饼比小麦面烙饼好吃得多,便闹着跟母亲要了一小块。我的玉米饼刚一放进嘴里,就立刻用舌尖顶了出来。母亲连忙拿过其中的一个玻璃瓶,打开,将盖子小心地递到我的嘴边,接住我吐出来的烙饼,仰起头倒进自己口里。

吃完烙饼,母亲继续去除草,我拿着没有吃完的烙饼,一边逗草丛里的蚂蚁,一边心不在焉地再咬一口烙饼。

夕阳斜到天边,母亲很小心地从青苗的空隙里抱出杂草,抖掉须根上的泥土,装进背篓,然后倒掉水瓶里没有喝完的清水,把空着的瓶子装进花布小袋子,挎在我的肩头。她再把背篓挪到田埂的边缘,跳下田埂用力背起背篓的同时,负重的脚步生怕踩倒田间的青苗。

我就像童话里的小白兔,在母亲前面蹦蹦跳地走,回头再看看,她已经落下很远了,我停下奔跑的双脚,得意洋洋地冲母亲喊:“妈妈快点,你怎么走得那么慢?”

母亲喘着粗气说:“宝贝儿,妈妈走不快,你先上前面走,在那棵白杨树下等我。”

到了白杨树下,她轻轻地靠在一个小土丘上,稍作停顿,又背起背篓慢慢向家行走。就这样,她一路喘息一路小歇。到了家里,已经是掌灯时分,她把背篓靠在院墙的角落,来不及歇口气就迈进厨房,很快锅台上的热气伴着碗筷的声响缭绕。

并不丰盛的餐桌上,一家人有说有笑,我常常刚吃到一半,就被一种叫荞麦笼的昆虫吸引到院子的灯光里。那种昆虫体型很大,深棕色的翅膀上有很多银白色的小点,它的叫声很微弱,也很动听。大概是体型过大的原因,它躺在地上翻不过身,只有很微弱很动听的声音一直继续着。我很喜欢那种昆虫,看它几只脚乱蹬时,圆滚滚的`身子笨拙地转着圈儿,我很好奇。现在想起来它仰面朝天的时候,也就是它的末日了。

我捧着装有十几只荞麦笼的小玻璃瓶,回到饭桌上,母亲把我碗里凉透了的饭菜倒进她的碗里,然后让姐姐们给我去锅里盛热的。就这样,我一直在母亲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起来。

记得那年隆冬的一个深夜,熟睡中的我突然被肚子钻心疼痛搅醒。我一边在土炕上翻滚,一边不停地哭喊。三姐赶紧穿好衣服,从另一个房间叫来父母。灯光照着父亲焦急的脸庞,母亲一把拨开父亲爬上炕头,把我揽进她瘦弱的怀抱。她解开我的睡衣,用手轻揉我的腹部时,她心疼得直掉眼泪。那个寒冷与疼痛交织的夜晚,我在母亲的怀抱里感觉很温暖。

醒来时天快亮了,母亲仍旧紧紧地抱着我,她的脸颊上挂满晶莹的泪珠。从那以后,母亲搬到了我们姐妹的房间,每晚她都会让我躺在她的身边。很多时候,她会像我小时候一样搂着我睡。直到我真的长出了翅膀,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初到江南,荷花怒放,白墙黛瓦掩映青山秀水之中,拱桥下穿梭的小舟荡出一圈圈涟漪,波动盛夏的潋滟,加上时代快节奏的发展,整个地域宛若人间天堂,而这一切并未消减我对母亲的思念,常常刚一拨通电话,我就泣不成声了。母亲在另一端努力安慰我,但我还是明显听出了她的声音很哽咽。

那年三月,南国杨柳依依,烟雨婆娑。我的身影顶着油纸伞,在青石板上种下一行行希冀。每周除了星期天有一点空闲,其余时间都忙于工作。然而,那个播撒希望的春天,也给我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那天早晨我刚刚起床,就接到二哥打来的长途电话,说母亲病危。

匆匆请了假,简单收拾一下,我便踏上了北归的列车。一路细雨敲窗,伴着我忐忑不安的心,穿越千山万水。

铁轨上的速度,最终没有追赶上病魔的利爪,当我回到那个熟悉的院落,母亲已经长眠在青山脚下。

昔日温暖的屋檐下,刚刚归来的几只紫燕悠悠回旋,窗棂上似乎还尚存着一些残冬的足迹。

父亲愣愣地站在院子当中,他用干涩的眼神迎接风尘仆仆的我,至今不记得浑身发凉的我,是如何跨进老屋门槛的。

妈妈,你第一次用热吻撩开我朦胧的睡眼,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女儿,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亲。你在我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也在我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希望。如今,你默默地去了天堂,没有给女儿尽孝的机会,就连最后一面也错过了!谁能疗治我心头滴血的伤口?

山泉汩汩,旷野苍凉。几个嫂子流着眼泪将我拽出坟茔。

三月的北方,杨柳吐青的河岸,一个人踯躅行走,思绪沉沉,幻觉中,有个熟悉的声音随行。我默默地蹲下身,努力聆听身后,那声音是否在呼喊我的名字。时间一秒一秒被清澈的河水带走,耳边除了偶尔掠过的微风伴着丝丝凉意,没有任何响动。

母亲出生在物质匮的乏年代,加之家庭贫寒,她的童年没有充足的衣物和饮食。浸泡在饥寒交迫中的她,身为外公和外婆的长女,十岁起就与外公外婆,一起承担起他们风雨中飘摇的家。

还好,上天给她一副非常俏丽的面孔,这是曾祖母很喜欢她的原因。母亲娇小可爱,又很懂事,曾祖母对她倍加疼爱。她刚满十七岁那年由曾祖母做主,与比她年长三岁的父亲成婚。从此,她和父亲开始了几十年风雨同舟的人生。每当她和父亲跟我们讲起这些的时候,我常常会取笑母亲说她是曾祖母眼里的“林黛玉。”

同为长子的父亲,虽然对家庭有着很重的责任心,但他常年在外承接工程。那时爷爷去世很早,家里还有两个尚未成家的叔叔。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农村的婚姻少不了彩礼。父亲便掏光自己的腰包,托媒人送到叔母的娘家。母亲不但不反对,还为叔叔的婚礼与祖母一道围着锅台转悠。

堂哥堂姐出生后,母亲便让祖母去照看两个叔叔的家,她却默默承担着我们的家庭。母亲出殡那天,三叔跪在她的灵柩前久久不肯起来,这些都是后来叔母和堂嫂一边抹眼泪一边告诉我的。多年后,叔母每每提起母亲时,她们的情绪和我们一样伤感。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个疼我爱我的母亲,她们失去了一个像姐姐一样,热情贤惠的嫂子。每当我们去母亲坟头时,叔母和叔叔都争着要去。阡陌的黄土隆起一堆哭声,在香烟里缭绕,叔母的哭声比我们更加凄楚。

母亲对父亲的所做一向很理解。父亲的建筑技术颇有名气,三零九国道兰宜公路有他亲手负责修建的桥段。而他并不像周围人想象中的那样赚钱谋利,而是经常与普通工人平分秋色,有时还拿自己的工资补贴那些贫困工人,使得我们家庭生活有些拮据。母亲从来不埋怨父亲,她晴天在田野里忙碌,阴雨天里坐在窗口下用心刺绣或织毛衣。为了灶膛里能有充足的柴火,她常常抛下吃奶的婴儿,踩着月光到十几里外的山中去砍柴。有时邻居家操办红白喜事,她会跑前跑后忙个不停。

踩着岁月的棱角,一步步爬上平坦的大道。当儿女劳燕分飞,各自找到停靠的码头时,也到了物质充足的时代。她本应安享清福了,可她的生命却跌落在早春的枯草丛中,再也没有醒来,黄土一天天吞并着她的尸骨。

8.归来兮去抒情散文 篇八

词人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不就是谓时间悲而达,达而悲,走的太快太冒失了。兴许,对于时间我有的再多也只是无奈与观望,而后静卧在书桌前,拿起钢笔开始涂鸦在纸上,只是悄悄的把那些方块铅字堆砌成座座充满悲怆沧桑、有点年代的石碑,让它耸立在岁月流河的尽头,任凭那风吹雨打,洒落繁花凋谢。而后,用敬畏的心,静待仲夏的离去,深秋的即来。

于是,在炎炎的夏日开始埋怨秋初的晚来与冬天的漫长,用丈量未来的足迹磕碰在这条路上。尽管离去的时日是那么久远,初来的日子却是如此的值得回忆,刺痛的.有点斑斓。一段段的过往像一片片的叶子,脉络舒展的有点惬意,阳光恰好从那里漏下,映射在身上懒洋洋的。有点慵懒老猫蜷缩厨房不动的样子,躲在角落里,伸着肥厚的腰。可我不是猫却比猫更加讨厌阳光带来的不适,从那以后躲在任何一个角落,看着树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想到从种子发芽到参天大树的过程。叶落满天,种种林立像是撕碎的纸张,漫天飞舞,飘零的七上八下,又渴望天空予以遮蔽,能及时试图退却。然而,这样的愿望,磕绊又能怎么样?不磕绊又能怎么样?还不是在时间的逆流里,无情的被冲垮。对比叶落的轻盈,那些如果舔着伤口的样子是为了搏得一丝怜悯,赢得一串掌声,那不要也罢。因为用怜悯与应和堆砌的坟墓是最好的归宿,但作为在乎山水情意的人或猫不适合。

这样,慢慢的。在灯光下拉长拉短的影子融化迷离,背影成了逃避生活的方式,人影被岁月无情的横冲直撞,散落一地。捡起时,颗粒棱角,闪着光芒却没有了原来的霸气,钢化玻璃一般。但碎粒组合的模样,停留的样子,犹如昨日的狰狞,今日的衰败。也许它想通过破败不堪的模样唤起别人的记忆,可那一丝的勇气也卑微到了尘埃,随着一滴水的洒落,尘埃变得颗粒,卑微成了胆怯。日子的尽头便浮现在了眼前,勾引着后人的前赴后继,我已如此。

9.等待爱情散文《等待爱情归来》 篇九

当年的他们爱的缠绵热烈。大概是因为两人过着双城生活,所以格外的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彼此一直都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就像细心呵护着一个婴儿,那么温柔,那么甜蜜。夕阳斜挂在墙上,暖暖的光晕迟迟不肯散去,不知道这是不是对少华的不舍得,可是火车马上就要开了,少华紧紧的抱着薇薇,仿佛下一秒就再也无法感受这种温度,仿佛下一秒就是永别。少华温柔的抚摸着薇薇的头发,千叮咛万嘱咐的让薇薇好好照顾自己,薇薇笑着把他推向火车,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谁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一对很相爱很相爱的恋人。

“我想再过一段时间的单身生活,以后你有什么事了再联系我吧,没事的时候就不要联系了。”这条短信就如晴天霹雳一般,把薇薇震的.声泪俱下。突如其来的这句话让薇薇束手无策。明明上一秒还那么相爱,可是为什么下一秒就全都变了。薇薇第一个反应是以为少华出什么事了,来不及擦泪,就订好了车票,日夜兼程的赶了过去。当她打开少华房间的门时,她愣住了,房间里空无一人,她给少华绣的抱枕立在沙发上,显得很扎眼。顿时薇薇的心仿佛被掏空了,她的身体很无力的滑了下去。她给少华打电话他一直没接,后来直接成了忙音。他肯定不知道自己在这里,突然薇薇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一切了,她抱着自己小声的抽泣着。

薇薇哭着哭着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她太累了,舟车劳顿的赶过来,她一直都没有吃饭呢。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少华回来了,满身的酒气,当时薇薇正靠在门上睡觉,少华一推门让薇薇措手不及,一下子朝地面撞去。大概少华也感觉到了门后有什么东西挡着了,当他进门看见薇薇倒在地上时显得很吃惊。好在没什么大碍,薇薇抱着少华,狠狠的哭了起来,一直问他为什么不要她了。少华一直沉默不语,良久,少华抱起薇薇,温柔的把她放在了床上。薇薇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她爱这个男人,爱到可以把头深深的低下去,她没有拒绝。薇薇安心的在少华怀里睡了一晚。早上的时候薇薇问:“我们还会在一起吗?”少华立马又冷冰冰的说:“这是最后一次了。”薇薇心里又疼了一下,她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来表达她的此时此刻的感受。“那我以后来找你好吗?”“不用来了,因为你来了我还不一定在哪呢,说不定那时候我又去了另外一个地方。”薇薇不说话了。

她分明记得少华亲口对她说“我爱你”时的坚决和深情。

她分明记得少华对她许诺会好好珍惜她的。

她分明记得少华说毕业后就带她见他的父母的。

她记得……她记得的太多了。往事一幕幕充斥着她的大脑,一下子涌上来的这么多记忆让她感觉喘不过气来。她忘记了自己是怎么离开那里的,她只是觉得自己很狼狈。她摸着自己的小腹,喃喃道:“孩子,妈妈真的对不起你,我最终在失去了你以后又失去了你爸爸。”薇薇一遍又一遍的回忆着少华知道在她怀孕时的欣喜和做手术时的难过,当自己走出手术室时眼泪就不争气的掉了下来,如果不是护士说刚做完手术哭对子宫不好,还指不定薇薇哭成什么样呢,迫于现实他们只能把孩子做掉,他们还没做好承担这一切的准备。少华心疼的看着薇薇,温柔的喂她喝粥。薇薇当时就以为一切都已经有了定数,她和少华再也不会分开了。是她高估了少华对她的爱吗?还是这一切都是自己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她不会思考了,回忆的路很长,回忆的每一秒都像针一样刺痛着薇薇的心。

薇薇每天都叠一只纸鹤,里面承载了她对少华的爱和思念,她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少华会是一个如此绝情和不负责任的人,她傻傻的傻傻的等着。等到少华不再和她说“他们什么关系以后再说”,而是给她一个明确的答复。

10.散文:等花开,等四季,等归来 篇十

刚要入睡的夜晚,想一想我们,如果一别,竟是四五年,想到这,眼睛竟有点湿润了。

可我不会去羁绊你任何前行的脚步,我笃信两个人在一起应是灵魂上的共振,想法上的契合。我想在一起的两个人,应有的样子是两个人对自身的高度自律,和自然而然的吸引与共同进步,而不是去束缚去羁绊。我会做好自己的事情,等花开,等四季,等你帅气的站在我的眼前。嗯,这一定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我知道这看起来浪漫的事情又必定是一条很艰辛的路,可选择了我就必定会承受的。虽然认识了两年有余,可在一起的时间也就这短短的一些日子。如何用这急促短少的回忆,去敌过那相隔几地的距离;用这仅有的一季春,去敌过夏雨秋风冷雪的四季;用心里的相思,去敌过身边的人来人往。想了几想,这我是没有确切答案的,可我对你却是笃定的信任,信你的人品,信你骨子里高度的自律。

请容许我有些许悲观的说,我是一直不相信永远的,我不相信有什么是恒定不变,更何况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情。我不会去向你要什么承诺,其一是不想让你用你的现在去透支未来,其二是自己这个不相信永远的人,也是给不出你什么承诺的。以我对你的了解,你对未来应是有万千规划的,那么你可以放在心里,去做就好了,你做的一切我都会看在眼里,感动于泪水中,铭记于心里最深处。

我想我们是在最好的年纪,遇见了彼此。对于我,你没有纳于言的尴尬;对于你,我没有绝对占有的心和疯狂的嫉妒心。我没有参与过你的过去,可我知道你的过去,我感谢你的过去,你的过去带给了我能够使我衷心的你。我不相信永远,可我相信未来,未来是可以两个人共同创造的,希望我们可以彼此努力,去实现各自的梦,最后带着被梦想重塑的踏实回归到彼此身旁,去共同看每天清晨窗帘处那通过一丝空隙照射进来的些许阳光,那时清晨有的不仅是希望,还有的是我对你的微笑;去共同看傍晚的夕阳,那时夜晚的枕边有的不仅是书,还有的是我通过感觉在皮肤上感受到的你的呼吸。

找寻我们有什么不同,那就可能是遇到事情会为彼此着想,虽然至今也没遇见过什么重大的选择,可一些小事,就已经让我觉得你是那么的暖心。通常可以让我很感动的常常是一些生活小细节,就如过马路时你会自然的牵起我的手,像爸爸对我的宠爱;就如我说要纸巾,你会把纸巾舒展开来再递给我,像妈妈对我的无微不至。这种照顾很多,以至于在你身边我似乎像个孩子,刚在一起时还让我觉得不习惯,太事无巨细的关心,让我怀疑自己的`自理能力,可现在我想起你心里就是暖暖的。你给我的情,没有让我觉得是一种压力,没有让我心神不安,夜不能寐。相反,这是很踏实的,我知道尽管你也是一个有着孩童心的大人,但所有的一切你都会自有妥当的安排的。

你的家在南面,我的家在北面。心里最重要的位置就是家了,大学之前我曾想离家很近很近,阴差阳错离家很远,然后遇到一个很好的你。假想,将来你能够去有雪有地暖的地方工作,但我心里一定是万万不舍你离自己家那么远的。假想,我去有水有山的地方工作,我心里也是万万不舍离自己的父母要跨越千山万水的。你说最重要的是以后两个人的日子,这让我很感动,感动于你的思想,让我觉得一切都不是问题,而且你的努力,也让我看得到未来。我似乎看得到未来的样子,我们在既陌生又熟识的一个地方,屋子里有来自南和北的两地人,桌子上有着三餐日常,然后去共度四季轮回。

我坚定的是,既然开始了我们彼此不可以轻易的就言放弃,梦想也不能无所行动就把他放置角落。我坚信,终有一天,会牵着彼此的手走很远的路,看日出日落,看尽人间繁华,感受世间冷暖。

11.此去,何时归来抒情散文 篇十一

为了一个约定,我不能如愿马上回家。早在放假之前,我就为自己报了一个为期4天的寒假英语集训营,做出这个决定的初衷只是为了提高一下英语口语。出乎意料的是,收获大于所想。他们教会我们如何感恩,如何为梦想而奋斗,如何迈出改变自己的第一步。想想,在春运极其紧张的那几天,能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这些问题,不虚此行。课程结束之后,独自回家的旅行就此拉开序幕。

平生第一次坐火车的我,很兴奋,以至于一天一夜都忘了进食。看着窗外逐渐映入眼帘的风景,我想起那日思夜想的故乡和我的亲人,两行激动的泪水挂在双颊。白天,黑夜,白天。终于安全到达。下了火车,匆匆忙忙拉着行李箱出了站。看着湛蓝的天空,呼吸着新鲜空气,很满足。感觉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好亲近。大概,每一个第一次出远门的人回到家都有相似的感受吧!

又一阵颠簸之后,傍晚时分,汽车抵达了熟悉的小县城。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感觉不是很满意。去理发店精心梳洗一番后,背着沉重的行李包,踏着轻快的小步,见到了我想念的母亲。我当时真想飞奔过去,和她拥抱,只是母亲已不能承受我的重量。一阵寒暄之后,言归正传,生活又恢复正常——她继续打麻将。这一切,习以为常。当然,这对于我没多大影响。正好我要去见见我的闺蜜,见到她们,突然就有了拥抱的勇气。所有的想念,一个拥抱足以诠释。

第二天,兴高采烈归家去。父亲正在腌肉,我放下包就准备帮忙,可这种活我可从来没干过,无从入手。父亲和我一向少言寡语,但他的举止之间明显透露着高兴。不久,看到正在捡柴火的奶奶,我很高兴。一直以来,我都很想念她。我的童年记忆里满满都是她。陪她干活,有一种幸福感。许久不见,奶奶的头发从青丝变成了雪白,皱纹更深了,身体看起来很单薄。岁月是一把残忍的镰刀,在奶奶的手心割了一条又一条深而细的沟壑。我不忍直视。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和父亲一起做了满桌的菜,很多菜都咨询我的意见他才开始动手。一旦我爽快地答应,他便高高兴兴地动起手来。烹饪是老爸的拿手绝活,我常常为自己有个会做好菜的老爸感到自豪。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个幸福的小公主。到开饭之时,父亲的情绪明显有一点低落。其实,不只是他。我也有相同的感受,过年本该吃一顿团圆饭。然而,饭菜一满桌,吃饭的人只有父女二人……空气中弥漫着凄凉的气息。此时,姐夫送一条好烟来给老岳父了,我们也就留下他一起吃饭。由此,打破了这种僵局。

姐夫和姐的婚事,父亲开始是极力反对的。可惜的是,父亲的坚定的立场对于姐的执拗无济于事。最终,刚出校门的姐直奔大他六岁的青年的怀抱。这事让父亲一度陷入难过之中。忧伤过后,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我的身上。那时,正值高考备考状态的我,压力颇大。以至于姐出嫁那一天,泪如泉涌,总算释放出来啦。高考之后,心底一片光明,忧郁的日子总算熬过去了。

大年初几的时候,奶奶的儿女们齐聚一堂。老人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大女儿为老人家买了几件新衣裳,二女儿买了很多补品。当然,爷爷也有份。笔挺的中山装穿起来还挺精神。欢声笑语之后,愉快的生活开始了。多年不见的姑姑们,容颜已不再年轻,除了依旧红光满面之外,皱纹却添了不少。毕竟,她们也老了……

之后的几天,我以为他们会相处得很融洽。只是,事与愿违。在有一次晚饭的桌子上,姑姑和叔叔们谈起了小时候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坐在一旁的爷爷,嘴也闲不住。把什么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出来讲,二姑很生气。当时差点被气哭。爷爷还是像个小孩子一样,想到什么说什么,多是有口无心。因为这件事,二姑第二天就想收拾行李回家,好在行李被叔给藏住了。不过,奶奶却因此生了病。由此,这场争论才得以平息。

后来,再后来。小叔家乔迁新居,亲朋好友,远亲近邻同来凑热闹。我看到很多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色。大家看到分别已久的好友,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衷肠。待到做客的朋友们各自散去,留下一家子互相道别。留了几宿,总得各回各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话说的确实对,只是伤了多少人的心。终于到了不得不走的时候,拍了一张全家福。我紧握奶奶的手,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虽不舍,但我没有哭。我没想到,舅公会突然哭泣,老泪纵横。很少看见老人家哭的我,顿时鼻子很酸。

记得离开的前一天,我和姑姑们去看了村里一个病重的老人,那时她手脚已冰凉,不能言语,全身软弱无力。几乎水都无法下噎,很是可怜,到这样一个危急关头,他的子女还没有都到身旁。很是同情她。出乎意料的,第二天,老人家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为此惋惜。只觉生命如此脆弱。也就是在那时,我似乎明白了老人家的泪水含义。

人到晚年,回想一生。估计最值得怀念的只有亲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越来越害怕死亡,到年老之时,就越珍惜每一次的相聚。就像生离死别一般,每一次离别之后的再次相遇是否有期已无法获知。珍惜每一次的相遇吧,每一次告别都要给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不然,我怕再也来不及好好说再见。试问:此去,何时归来?

上一篇:《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读后感下一篇:德国主要展会介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