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分析

2024-11-14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分析(通用13篇)

1.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分析 篇一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点评

《数学广角---搭配》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内容。搭配是排列与组合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学生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还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的教学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实验等方法发现衣服搭配、照相、3个不同数字组成的排列数,初步渗透排列于组合思想,逐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方法多样,实践性和操作性强,教师注意从现实背景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探索数学知识活动的问题情境。下面来谈一谈本节课中的几个亮点: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简单的排列与组合》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很广泛,但学生正式学习出现在课堂上还是第一次,学生虽然熟悉但并不太了解其背后的道理,为此,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利用媒体资源创设了别开生面的时装秀,在表演中,小朋友踩着强烈有利的节拍,穿着搭配得体的服装,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学生,不仅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诱发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建构搭配的数学知识。

二、以活动为主线,化静为动。

数学活动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小小摄影师、摆图片、连线、列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激趣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思维,促进认知的生成与发展,帮助学生感知感悟排列于组合的道理,初步了解发现排列与组合的知识,体现理念下的动态过程。

三、找准信息技术的契合点,引领学生参与学习。

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引领学生学习,两件衣服,两条裤子,怎么搭配?有几种搭配方法?教师先让学生猜想,再实际操作,起先学生只有两种搭配方法,教师没有急于得到完整正确的结果,而是平和耐心追问:还有哪种搭配方法? 先和哪条搭配?再和哪条搭配?第一种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第二种衣服呢?用同样的问题提问,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并用连线的方法重现学生摆的过程,引导学生得出按这样的搭配顺序我们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叫按顺序连线,为后续的排列与组合作辅垫。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在第二次活动我是小小摄影家就不难了,3个同学并排照相,有几种照法?一人在左边,其他两人的位置怎样?学生不难回答交换位置,由此就得出交换位置的方法。到此告一段落,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小结方法:连线、计算、定位、交换等让学生积累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最后运用方法解决用数字1、2、3组成不同的两位数,同桌合作完成,教师再时时点拨,由于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水到渠成,顺利完成任务。

总之,本节课教师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目标达成度较高,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地处理教材顺序,从易到难,层层递进,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多种功能解决数学问题的重点、难点。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帮助学生认知,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改进建议:优化繁琐的教学过程,使它更简洁明朗,如何更好运用电子白板构建有效教学情境还待改善。

2.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分析 篇二

“数学广角———有序搭配”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 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与二年级上册教材相比, 本册教材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 分别介绍了排列以及组合, 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 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设计意图】

1.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本节课设计了“衣服搭配”“早餐搭配”“数学乐园照相”“密码开取数学乐园大门”等一系列活动,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让学生学会清晰的、有条理的、有顺序的思考问题, 体会有序思考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做数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激发求知欲, 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 力求为学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本节课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搭配衣服的?用“7”“3”“9”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的密码?通过小组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让学生在活跃、自由的交流氛围中, 产生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 让个体在与同伴、教师的交流活动中, 养成互动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中有序的思考过程,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本课通过衣服搭配、早餐搭配、数学乐园拍照搭配、开密码锁等情境创设, 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学习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既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感受“用数学”的愉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践等活动, 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让学生初步养成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有趣的数学广角。

(出示课题)

2.探究新知

(1) 情境一。

师:小红要到数学乐园去迎接来自台湾、香港、澳门的三位小朋友, 和他们一起参加游乐活动。一大早, 妈妈给小红准备了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 (出示衣服图片) , 她可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活动策略:

①探问:共有几种穿法?

②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 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

(引导两种思路:固定上衣配下装;固定下装配上衣。教师结合课件演示, 介绍连线法, 强调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2) 情景二。

师:妈妈为小红准备了丰盛的早餐, 饮料有牛奶、豆浆, 点心有蛋糕、油条、煎饼。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 小红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学生活动策略:口头回答, 全班交流。

师:假如我们再给小红增加一瓶饮料, 那么她又有几种搭配方法呢?

(指名回答, 师生讨论)

师:我们能用数学的知识来解答吗?

(引导学生说出:2×3=6种, 3×3=9种)

(3) 情景三。

师:吃完早餐, 小红来到数学乐园门口与来自台湾、香港、澳门的小朋友汇合了, 这时数学乐园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早在门口等候, 每个小朋友都想和聪聪和明明合一张影, 那么她们怎样搭配?一共要拍几张照片呢?

学生活动策略:

①探问:有几种拍照片的方法?分小组讨论, 指名汇报。

②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搭配法, 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

(引导两种思路:聪聪、明明依次和四位小朋友搭配拍照, 聪聪和明明各拍四张一共是8张照片;小红和其他三位小朋友每人依次和聪聪、明明拍照, 每人拍二张一共是8张照片)

(4) 情景四。

师:拍完照后, 智慧老人告诉这四位小朋友, 必须在密码锁上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进入数学乐园。

(让学生在草稿本上写出密码, 指名汇报)

生:最多6次可以打开密码锁。

师 (引导) :只要做到有顺序地记录, 就可以保证不重不漏。

师 (巩固) :假如密码是由7、3、9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 那最多输入几次就一定可以打开密码锁?密码会有多少个?

3.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生:只要有顺序地搭配, 就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师:如果用你的“石头、剪刀、布”对同桌的“石头、剪刀、布”, 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教学反思】

1.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本节课中, 我以小红要到公园去迎接来自台湾、香港、澳门的三位小朋友为线索, 设计了“衣服搭配”、“早餐搭配”、“数学乐园照相”、“密码开启数学乐园大门”等一系列活动, 各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并在数学学习中享受着快乐。

2.关注合作, 尝试解决。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共同研究, 与学生一起构建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探究意识, 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思维也更加活跃。

3.数学广角《服饰搭配》教学反思 篇三

——《数学广角——服装搭配》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通过探讨衣服和裤子的不同搭配,找出不同穿法的组合数,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利用例1的内在价值——不仅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更利用数形结合,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我把例1单独安排为一课时,力求挖深、上透,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刻理解算式的意义,感悟数学建模的简洁美。本节课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并且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围绕这一目标要求进行了实践,达成了本课的教学要求,下面结合本节课教学的情况进行个方面的反思。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在教材中,这一部分内容是这样编排的:例1编排的是服装搭配,属于组合内容;在练习中安排了一些配合例题的巩固性练习。进行备课时,我对例题的素材进行反复的思考,并且参考了许多相关的案例设计。创设了——“衣服搭配——早餐搭配——数字搭配一系列活动,学生学得有趣,同时每一项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的,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渗透数学思想。

本节课选择的四个教学素材并不是随意组合的。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各种数学思想分层次、分步骤地借助素材的探讨进行渗透。比如在服装搭配这一环节,重点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明白怎样找出一种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搭配方法。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让学生借助学具、有用连线的方法、有用文字书写地方法,逐步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过渡到抽象。本环节的引申部分,重点是在有序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个性化、简洁化的表示方法,使学生明白各种不同的搭配可以用尽可能简单的数字、字母、符号表示出来,同时在素材的搭配种类上也有了拓展,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4.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分析 篇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7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2.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恰当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觉得天气怎么样?(很冷)是啊,老师就不幸中招感冒了!所以老师就特意搭配了一身又暖和又好看衣服。

师:搭配衣服可是一门学问,看看这个人穿的好看吗?(出示莒南红衣哥图片)学会了搭配,你们也可以穿的和老师穿的一样好看。像女生可以这样穿,漂亮吗?男生也来试试,帅气吗?

师:大家都学会了吗?现在我们就来现场试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搭配,它能难倒你们吗?敢不敢来试一试?请看大屏幕!

二、探究与解决

(一)学生自主探究两种“有序”的方法

1、学生试写,感受无序容易造成“重”和“漏”(1)出示要求,引导学生明确题意

课件出示: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教师引导理解“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的意思。师:这样的话,用1、2、3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呢?想不想亲自找一找?练习本、铅笔准备好!20秒的时间,看哪些同学找的最快?计时开始。

(课件倒计时20秒,老师巡视并注意观察有重复、有遗漏的作业)

师:时间到,悄悄地数一数你写出了几个两位数?(2)展示作业发现问题 ①展示遗漏的作业 ②展示重复的作业 ③不重不漏的作业

小结:看来用1、2、3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可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信息,有的同学写着写着就重了,还有的同学写着写着就漏了,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怎样写才能不重、不漏呢?(板书“不重不漏”,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2、小组合作探秘,教师引导梳理,形成两种有序的方法。(1)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写才能不重不漏?(2)小组交流想法,教师巡视,听取学生意见(3)学生动手操作,把自己的想法用数字写一写。(4)展示交流,形成两种有序的方法。

①交流交换法(设计意图:组长介绍方法,其它同学质疑,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介绍先抓住交换法最明显的特征“交换位置”,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渗透选择数的顺序。)

师:先请()组的组长给大家介绍下他们是怎样想的? 认真倾听,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师:问一下同学们有疑问吗:同学们,有疑问吗?(介绍的真清楚,掌声欢迎小老师回去)

师:刚才他在介绍这种方法的时候用了一个词“交换”,能用手势笔画一下吗?

师:他们是不是这样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他们从1、2、3里面先选择了哪两个数?

先选择了1和2,组成12,然后(交换下位置变成(21)真的是这样做的。

用完了1和2,接下来又是怎样做的? 生:用1和3,组成13交换下位置变成31。师:还是从1开始,选择1和3,谁能接着往下说?

生:他最后用2和3,组成23,交换下位置变成32.师:这下看明白了吧。下面哪个小组也用到了像这位同学说的 这种“交换位置”的方法?(展示:另一种交换法)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顺序不一样

师:都是交换位置的方法,只是他们选择数的顺序不同。他们是按怎样的顺序从1、2、3里选择数的呢?谁能上来画一画?是这样吗?

师:同学们,你们看,他们在选择数的时候做法虽然不同,但是他们是不是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去选择的?看来有了方法以后,如果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去选择数,就更容易做到(不重不漏)。

师:他们这种方法好不好?这么好的方法你们能给起个名字吗? 生:切换法、交换法、调换法。

师:说的都很有道理,我们一般称这种方法叫交换法。②交流固定法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组的作业,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师:你们的意思是先让十位上都是1,也就是说先把1固定在十位上,那个位数只能是()和()。这样就能写出12和13。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继续写下去?

(学生边写边说,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看)

师:我们十位上先固定1,又固定2,最后固定3。又是一种好的方法,帮助我们做到不重不漏。

师:像这样先固定一个数的方法,我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叫(固定法)?

过渡:还有哪个小组认为自己的方法也很有顺序?给大家展示下。(3)交流没有顺序的作业,突出两种方法的“有序”

(二)揭密: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感受“有序”思想

1、揭示规律,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过渡语:同学们,真了不起,探索出了两种有顺序、有规律的方法。这么好的方法,我们再一起回想一下:

2、回顾梳理,提升方法,感受“有序”思想(1)回顾交换法:提升选择的有顺序。(2)回顾固定法:提升固定数的顺序,(3)教师小结,感受“有序”思想:

看来不管是交换法还是固定法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都很(有顺序、很有规律)。有规律有顺序在数学叫“有序”(板书:有序)。有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有序思考就能做到不重、不漏。

三、训练与应用

1、变式练习,20秒前后对比,感受“有序”带来的成功体验 师:掌握了1、2、3的秘密之后,想不想再来一次数字游戏?(课件出示题目)1、2、3变成了2、5、8,还是20秒,有信心完成吗?练习本,铅笔准备好。

师:正确答案还是6个,谁写出了6个?这么多!这次你们怎么写的这么快?

师:原来是用对了方法,读一读你写的数,谁的方法和他一样?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你读一读。

小结:尽管数字发生了变化,但是方法变没变?我们只要有序思考就能做到不重不漏。看来数字游戏对大家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最后我们来玩一个涂色游戏。

2、地图涂色,搭建联系,学生初步感受“模型”思想(学生作业纸涂写)

师:读一读,会涂吗?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 课件分别展示两种方法

师:不管是交换法还是固定法我们都能不重、不漏地找到几种涂色方法?

师:老师不明白了“这里没有数字,你们怎么想到了用交换法和固定法?”

生:把红黄蓝看成1、2、3 师:如果把红黄蓝看成1、2、3,那南城,北城呢? 生:南城,北城看成十位和个位。

师:看来地图上的涂色问题还隐藏着1、2、3的秘密。我们用这样1、2、3的秘密去解决,不仅能做到不重、不漏,还能让问题会变得简单。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有序思考能让问题变简单!”齐读一下。

四、小结与提高

回顾整理,联系生活,搭建知识的前后联系。

5.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 篇五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0页例1 教学内容分析:

搭配就是排列与组合,这样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我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喜欢思考,具有简单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是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胆子也较小,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有序性不强。本节内容,学生才开始接触,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启发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归纳以及合作交流,从而掌握搭配的方法。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的活动中,能够进行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3.在小组合作的数学活动中使学生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教具准备:数字卡片、给学生准备数位表格、课件等。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课件出示:一天,狮子大王带来了一个超级密码箱,赶快看看吧!狮子大王提醒 我们:“这个密码箱的密码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猜一猜密码箱的密码可能是多少?”

生:

12、21。

师: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正好交换了位置。)

师:我们装上试一试,(12,锁没有开)生:21 师:会是21吗?(引导学生说出“一定是”)还有别的摆法吗? 师:我们来交换一下它们的位置 师:你们可真聪明,锁开了!

二、探究新知

1、接着,猴子大王又加进了一个数字3:密码是由1、2、3其中的两个数拼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不一样。能组成几个2位数?

师: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生:拼成两位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不一样 师:你认为密码会是多少?

师:由数字1、2、3其中的两个数拼成的两位数有哪几种可能呢?我们思考下按顺序把他们列出来吧!

学生活动: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数字卡片,四人合作,两个同学思考摆一摆,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对数据整理记录在答题纸上。操作的时候思考下排列的顺序,有多少组就写多少组。(提供9个格)

2、汇报总结

同桌两人汇报记录的结果,师找具有代表性的写法,在展示台上出示:如有学生遗漏的,帮助补上。

① 有顺序的从这3个数字中选择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再把位置交换,又组成另外一个两位数。12、21、23、32、13、31 ② 先确定十位,再将个位变动。12、13、21、23、31、32

③ 先确定个位,再将十位变动。21、31、12、32、13、23 生结:这些办法很有规律,他们的好处: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师:超级密码现在有六种可能,到底是那个呢? 猴子大王又给我们新的提示:十位和个位相加是5(将答案缩小范围到32和23。提醒排列的顺序也很重要(板书:有序)),并且个位比十位小 揭晓答案:32。

师:你们真是细心的孩子,恭喜大家成为密码破解达人!

三、巩固练习

1、用1、4和5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生:口答。

用0、4和5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6种排列方法,但符合条件的只有4种。04和05不是两位数所以不在正确答案里。(告诫学生在有序排列的同时还要做到对答案进行恰当的筛选果。)

2、为感谢破解达人,猴子大王决定将百花园里最美的鲜花送给大家。

这里有红、黄、蓝3种颜色的花,男生和女生只能分别选一种,都有哪些不同的选法呢?

思考一下,把你选花的方案在答题纸上表示出来。设计之前,先思考下加粗的两个黑框里应该填什么。

生汇报:

师:能说说你是借鉴了黑板上的那种方法吗?

小结:看来我们今天学习的搭配知识不仅仅是数字,也能在图形和色彩中运用啊!

四、应用拓展

数学广角的风景如此美丽,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吧!3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坐法?

引导学生第一个位置不动,后面两人交换位置。做出4种不同的排列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

(透过这道题让学生体会固定位置与交换位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师:同学们的办法真不错,我们这么快就就掌握了有序搭配的方法了。

五、课后延伸

师:小朋友们,握下手回到座位上吧!每两人握1次手,3人一共握几次手?哦,同学们有的说3次,有的说6次,其实这是下节课的内容,我们留到明天再来数学广角研究。

六、回顾总结

师:在今天的旅途途中你都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生:真好玩,很

有趣,学的很轻松。)

师: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只要小朋友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把生活装点的更加美丽!

七、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有序搭配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1 2 2 1 2 1 1 3 3 1 1 3 2 1 1 2 2 1 2 3 3 2 3 2 √ 3 1 1 3 2 3 3 2 2 3

交换位置 固定十位 固定个位

教学反思: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本堂课中创设了一个故事的情境,通过破解密码,智慧屋、照相排位置等活动,由浅入深,开展学习探究,实现了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探究过程趣味化。这堂课下来,我反思如下: 第一,要用好课堂中学生生成的资源。如本堂课中,在让学生思考用1、2、3三张数字卡片能排列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时,我安排了2人小组合作操作、验证,即1位学生边想边摆数学卡片,另一位学生做记录。在巡视的过程中,我有意搜集不同的方案,让学生上台到黑板上摆一摆。同时还写了一组没有顺序的排列,让学生进行比较,有什么相同点。但在引导过程中,引导不到位,提问不够准确。导致学生未能总结出有顺序、有规律。假如小组活动时,能够适时引导,让学生归纳出“先固定十位”、“先固定个位”等不同的顺序,这样孩子们就能体验到不同的排列顺序。第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交流中互相学习,思维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发散学生思维。最后,我在安排练习时,由易到难,所以最后一个练习安排了三个人排位置照相,有几种方法,但未能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考虑第一位同学的位置

不变,后两个同学交换位置,让学生发现规律,有点混乱。还有不足的就是:

1、在课堂教学中,激励机制运用得少,致使学生没有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失去一次很好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机会,情感目标没有充分实现。

2、在教学为运1.2.3号码排序这个活动中,引导学生总结怎样才能编得不重复、不漏号的方法时,对于方法的有序性引导和强调不够,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关键教学难点,致使在后面搭配物的更深层次的“搭配鲜花”活动中有重配、漏配现象。

6.对“数学广角”教学的冷静思考 篇六

一、“数学广角”各册内容的编排与意图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探索用给定的数字卡片可以摆多少个两位数的活动, 猜一猜小朋友手里分别拿着什么书、什么花的游戏。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上衣裤子搭配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用给定的数字卡片组成不同的三位数、足球比赛一共要踢多少场球。

这两册的内容蕴涵了简单的排列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这些思想与方法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用画图表示语文和数学小组的人数以及重复的人数, 体现了集合思想。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 从学生开始学习数学, 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还安排了等量代换例子, 如一个西瓜几千克?几个苹果与一个西瓜同样重?这体现了等量代换的思想, 它也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

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安排了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如:烙饼时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按怎样的顺序卸货使船等候的总时间最少等, 都渗透了简单的运筹思想。在这里, 只是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佳的方案, 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就可以了, 并不要求学生一看到问题就能从优化的角度给出最佳方案。

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安排了植树问题。让学生初步会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教材117页例1渗透了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遇到问题合理猜测——举例验证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经历过程, 构建数学模型。

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安排了认识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编学号等简单的数字编码的知识。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事例,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一数学思想方法, 不仅能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安排了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鸡兔同笼”, 通过教学, 使学生了解古人解决此类问题的巧妙思路, 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通过对此题多种解题方法的探索和对比, 使学生体会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抽屉原理”, 通过直观和实际操作, 使学生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 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有意识地让学生理解“抽屉问题”的一般化“模型”是用“有余数除法”这一形式表示出来的。通过“说理”的方式来理解“抽屉原理”的过程, 体现了数学证明, 这也让学生初步经历了“数学证明”的过程。教学不必过于追求“说理”的严密性, 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

二、“数学广角”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数学广角”教学内容都是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学生可以理解的直观形式, 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所以, 数学广角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直观的解决问题去感悟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 因为没有主动参与就不可能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产生体验;没有了体验,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只能是一句空话。

(1) 不是直接地“告诉”。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为了贪图省事、方便, 把方法直接地讲解给学生听, 让学生不经过思考、探索就获得答案。这样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的答案, 但学生对于这些知识以及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就会一知半解的, 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 有的教师教学“找次品”时, 就直接告诉学生“先将要找的产品分成3堆, 而且要尽可能地平均分。3个称一次, 9个称2次, 27个称3次……”。这种避开活动过程“从繁就简”的做法, 如同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 无法让学生体验数学思考。

(2) 不可拔高教学要求。

数学思想方法属于默会知识, 需要经历长期渗透和不断地体验来感悟, 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教师认为“越深入挖掘教材思维训练的层次就越高”, 正由于这个误导, 许多“数学广角”课堂就上成了“奥数训练课”。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搭配问题”中, 引导学生抽象出“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并加以比较。这样, 将“组合”和“排列”的概念提炼出来, 这是不可取的。

(3) 不可只面向优等生。

由于数学广角是思维含量比较高的数学课, 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思维能力参差不齐,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订有差异的知识技能目标, 尽量让更多的人参与, 处理好面向全体参与与关注个体差异的关系, 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4) 不可过于追求生活原型。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但在“数学广角”教学中过度追求生活化会导致“数学味”淡化, 以至于课堂上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

三、“数学广角”教学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数学广角的内容很丰富, 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1.“数学广角”与应用题教学的关系

传统的应用题虽然也注重联系实际, 但主要是作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手段, 呈现的大多是答案唯一的问题, 往往缺乏开放性;传统的应用题也重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主要是解答书本上的问题;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生的解题过程很大程度上成了“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的方法—运用解题的模式进行解答”的过程。而“数学广角”教学强调体验和抽象的过程, 呈现的问题更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不能依靠简单的模仿和记忆, 而是需要积极思考, 不断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想、抽象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 使学生在提高数学思维水平的同时, 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

2.“数学广角”与奥数的关系

尽管“数学广角”中有许多内容原本是奥数的内容, 如“抽屉原理”“找次品”“找规律”等, 但数学广角和奥数又是不同的。奥数教育实质上是精英教育, 是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的拔高教育;而“数学广角”面向的却是全体学生, 是大众教育。奥数难度偏大, 数学广角难度偏小。奥数注重的是思维训练, 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 进行题型套路教学;而“数学广角”注重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经历、体验、感受中, “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开发智力, 提高数学素养。

3.“数学广角”与数学思考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同样, “数学广角”教学也要实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目标。当然, 这四个目标的分量不会是一样的, 显然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思维含量较高。因此, 在数学广角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关注数学思考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应该如何实现, 特别是对于数学思考应达到怎样的层次, 都有明确的要求和准确的判断, 既不能过低, 也不能过高。

4.“数学广角”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

7.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问题教学反思 篇七

1、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的交流。学生在完成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困难,只有极个别的学生有一些困难,在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时候也解决了此问题。

2、运用方法,引申练习。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小组的交流和全班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从配餐的知识迁移到走路有一些困难,但在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时候也解决了此问题,特别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前展示自己是怎么走路的时候都是都非常有顺序的。

总之,这节课我先从学生身边的情景出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教学中,我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紧密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给学生创设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和体验数学,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积极的参与研究与学习,教师注意走进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探究、交流,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帮助学生排除障碍。

8.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分析 篇八

一、对教材的思考

我所执教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并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和习惯。难点是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有序搭配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搭配的产生过程,在体验的过程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简单的搭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我对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与创新的理解是这样的:用好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从多角度去做出理性的重建,把教学内容变为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适合学生思考、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资源。

二、课堂中的几个亮点

《课标》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我在以下几个环节做了精心的安排:

亮点一:在情境中,学习新知的必要性让三年级的学生理解搭配,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创设一个情境,使他们在情境中有所感悟。因此我让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课前我准备好数学用具,每一组两套用具。让学生参与活动并记录数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出搭配?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亮点二:探究新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各抒己见,顺势引导学生探究新知。于是提出了:我们怎样才能有序的搭配?于是我设计了学生独立思考环节:让学生在明确目的之后,独立思考、大胆发言。思维发生了碰撞,由此得到正确的搭配方法。它既挖掘知识的内涵,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和应用性,避免重复、遗漏,为学新知而学;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搭配方法的认识体验,并从直观的实际中感知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不足的地方

不足一:未能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心理需要,让学生自己整理,汇报比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知识网络的建构。在提出怎样有序搭配时,这时我应该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促使全体学生真正地、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

不足二:切实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9.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分析 篇九

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基本思想主要指:抽象、推理和模型。人类通过数学抽象, 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数学的概念和法则, 建立了数学学科;通过数学推理, 进一步得到更多的结论, 数学学科得以发展;通过数学建模, 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 架起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由数学基本思想演变、派生、发展出来的数学思想还有很多。教学前定位好数学思想, 有利于深刻地理解数学的内容和知识体系, 有利于以较高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但教学实践中, 数学思想常常通过数学方法去体现;数学方法有常常反映了某种数学思想, 所以教学中, 往往以数学方法去反映和体现数学思想, 让学生了解、感悟数学思想。

在本课前, 笔者首先对教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着眼数学思想的定位:从推理角度看, 推理指的是由一个或几个命题得出一个新命题的过程。推理包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本课就是要借助常见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演绎推理过程, 获得演绎推理的经验, 初步掌握这种思维形式, 为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演绎推理有多种形式, 教材中的例1的演绎推理用的是直接推理法与不相容选言推理, 其中的选言推理不要求学生用严格的方式表达, 但又希望能让学生能知道这种推理方法, 因此我把这里的不相容选言推理看作排除法, 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直接推理法与排除法是我们推理常用的基本方法, 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更是一种数学思想。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 小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很多, 主要有模拟操作、画图、列表尝试、分析与综合、转化等, 这些方法本身蕴含了数学思想。本课我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定位为综合法 (边阅读边推理法、逐步逼近的思想) , 画图 (连线法、数形结合思想) , 列表尝试 (列表法、简化的思想) , 这些方法侧重点各有不同, 边阅读边推理法是学生口头表达常用的方法, 也符合低年级孩子分析问题总是从条件入手得出结论的习惯, 而连线法书写简单, 符合孩子少书写的愿望, 列表尝试对简化解决较难的推理问题非常实用, 孩子都喜欢挑战自己, 自然也想学习这种方法。

2基于数学思想的探究

数学思想的特点是抽象的、隐蔽的。定位好数学思想后, 如何让学生从直观的解决问题过程中去感悟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呢?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在学生经历问题解决过程中, 重视让其参与、体验、感悟。参与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 包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 因为没有主动参与就不可能对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产生体验。因此, 在课堂上必须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领悟、体验数学思想的形成。下面重点以新授环节的教学片断作基于数学思想的探究。

【教学片断一】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略)

【教学片断二】亲历过程, 掌握方法

(1) 承接情境、呈现问题。

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 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 (配图: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

(2) 提取信息、理解题意。

(3) 尝试解决、探索方法。

先独立思考, 然后把解决问题的想法与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收集学生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4) 汇报交流、体会方法。

生1: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那小丽和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 可以肯定她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 剩下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

(多数学生举手示意相同)

师:你们的方法首先从哪个已知条件开始推理的?

生齐: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生齐: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

师引导得出直接推理法, (板书:直接推理法) 指出是一种基本的推理方法。

师:接着从“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又可以肯定什么?

生齐:可以肯定她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 剩下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

师引导得出排除法。 (板书:排除法)

师生共同小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指出这种边阅读边推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边阅读边推理法。 (板书:边阅读边推理法) 这是一种用推理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 都用到了直接推理法和排除法两种基本推理方法。引导说出方法的优缺点。

生齐:有序。 (板书:有序)

生齐:写起来比较麻烦。

师:那有没有一种有序而写起来不麻烦的方法?

生2:我用连线法。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 再根据给出的每一个条件连线: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直接把小红和语文书连上线;剩下的小丽和小刚只能拿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 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 可以肯定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小刚和数学书连线;最后把小丽和品德与生活书连线。

师小结这种边阅读边推理边连线的方法我们称为连线法。 (板书:连线法) 指导连的时候先把人名写一行, 空一行用于连线, 再写出书名, 接着开始边阅读推理边连线, 边阅读边推理时都用到了直接推理法和排除法两种基本推理方法。引导比较连线法与边阅读边推理法。

生齐:一样有序、比边阅读边推理书写简洁。 (板书:有序、简洁)

师:还有其他不一样的方法吗? (学生茫然)

师介绍对解决较难的推理问题非常有用的列表法。 (板书:列表法)

师出示表格, 讲解方法, 与学生共同完成阅读推理及符号记录。引导比较列表法与连线法。

生齐:与连线法一样有序、简洁, 比连线法更全面看出三个人否定拿哪些书。 (板书:有序、简洁、全面)

师:正因为全面, 所以列表法对解决一些较难的推理问题非常有用。

(5) 总结提升, 内化方法。

师: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用的几种推理方法都是从什么条件开始的?

生齐: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师:说明这个条件为关键条件。我们推理时一般先找到关键条件, 由这个条件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 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 最终推导出结论。实际推理时,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如平常口头表达时可以边阅读边推理, 需要书写时可以用连线法和列表法推理, 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更有序、全面、简洁, 特别是解决较难的问题时, 可以用列表法。只有做到有序、全面, 才能保证推理结果的准确性。

在上述环节中, 围绕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自主尝试, 给学生一个大的思维空间, 学生采用独立思考、尝试、画图等方法, 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合作交流, 同伴互助, 发挥头脑风暴作用, 初步建构问题解决的方法, 并培养表达能力。又接着开展全班交流, 汇报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汇报完成后, 适时组织有效评价, 通过评价, 配以比较, 引导学生去除表象、掌握本质、建立模型。在开始的汇报与评价中学生掌握了推理中的直接推理法和巩固了排除法, 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边阅读边推理法 (综合法) , 学生体验、感悟了推理思想与步步逼近的思想;随着汇报与评价的深入, 学生掌握了连线法 (画图) , 体验、感悟了数形结合思想;最后在学生想不出列表法 (列表尝试) 时, 借助老师的引导讲解, 学生也掌握到对简化解决较难的推理问题非常实用的列表法, 体验、感悟了简化的思想。学生在比较不同的方法特点后, 体会到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 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最后是总结提升, 再次体悟到方法之简单、价值, 从而内化方法, 建立系统的方法模型, 使学生能在遇到相关实际问题时能灵活地、创造性使用方法模型来解决, 也就是应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片断三】应用方法, 巩固拓展 (略)

巩固拓展环节安排的练习要凸显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因为这一环节是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一般化的过程, 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问题的具体过程, 是推理和应用模型的过程, 也是学生知识深化和巩固的环节。我安排了基本练习、操作练习、拓展练习, 基本练习重在巩固本课的重点方法——连线法, 同时也不限制学生,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操作练习融趣味性、实效性于一体, 用意在于通过四人小组分角色进行推理, 体会到模拟操作也是解决问题一种很直观、适用的方法, 丰富学生的方法。拓展练习在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促使学生真正动脑思考, 并能运用刚刚新课中学到的多种思想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0.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分析 篇十

《數學廣角——搭配》教學設計

金象學校

張紅梅

教學內容: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P97例1及“做一做” 教學內容分析:

搭配就是排列與組合,這樣の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以後學習概率統計知識の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の好素材。本節課我試圖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簡單の事例呈現出來,並運用操作、演示等直觀手段解決問題。在向學生滲透這些數學思想和方法の同時,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解決問題の意識。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喜歡思考,具有簡單の分析、判斷、推理能力。但是學生合作意識不強,膽子也較小,思考問題不夠全面,有序性不強。本節內容,學生才開始接觸,但在學習生活中,經常遇到,對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啟發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歸納以及合作交流,從而掌握搭配の方法。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の事物の排列數。

2、使學生經曆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の過程,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の意識。

3、在自主嘗試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の緊密聯系,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他人合作の良好習慣。教學重點: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の方法,並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の問題。

教學難點:怎樣排列可以不重複、不遺漏。理解簡單事物搭配中の有序、無序の不同。

教具准備:數字卡片、課件等。學具准備:數字卡片、彩筆。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1、同學們,老師聽說咱班の同學特別喜歡學數學,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到數晴儿

晴儿

學廣角去逛一逛。

2、數學廣角の城堡可真漂亮,我們走近點吧!可是,大門被一把密碼鎖鎖住了。小朋友們你們有信心解開嗎? 生:有

師:哎呀,大門上の星星鑰匙怎麼落到地上了?咱們幫忙安裝上吧!注意,這門上の兩顆星星顏色可不一樣喲。

師:怎樣裝呢? 生:紅黃,黃紅。

師:我們裝上試試(紅黃,門沒有反應)生: 黃紅!

師:會是黃紅嗎?(引導學生說出“一定是”)還有別の擺法嗎? 師:我們來交換一下它們の位置!師:你們可真聰明,大門打開了。

二、探究新知

1、師:可是剛才の密碼鎖太簡單啦,還有一個超級密碼鎖呢!看 獅子大王提醒我們:密碼是由1、2、3其中の兩個數拼成の兩位數,每個兩位數の十位和個位上の數字不一樣。你認為密碼會是多少呢?

生:隨機說

1)這可有點難度了,你先猜猜可能是幾?(12、23、33等)2)大家這麼回答問題你有什麼感覺?

3)這麼回答很亂,容易遺漏和重複。怎麼把組成の兩位數の情況不重不漏地全部找出來呢?請你們小組合作,用數字卡片擺一擺。

(課件出示)要求:利用手中の三張數字卡片,同桌兩人合作,一人擺數,一人把數寫在練習紙上,最後數出一共擺了幾個兩位數。比一比哪個組寫の最全。

師:誰願意起來說說你們擺出了幾個兩位數?擺了哪幾個兩位數?

2、匯報總結

同桌兩人匯報記錄の結果,師找具有代表性の寫法,在展示臺上出示:如有學生遺漏の,幫助補上。

① 有順序の從這3個數字中選擇2個數字,組成兩位數,再把位置交換,又組成另外一個兩位數。12、21、23、32、13、31 ② 先確定十位,再將個位變動。12、13、21、23、31、32 晴儿

晴儿

③ 先確定個位,再將十位變動。21、31、12、32、13、23 有順序の寫法可以請學生多說幾遍:“誰聽懂了他們の想法?請其他同學再來說一說?。表揚回答精彩の學生。)

師:看了這麼多方法,你覺得哪種寫法好一些,為什麼?(有規律)生結:這些辦法很有規律,他們の好處:不會重複,不會遺漏。

(全班同學交流,注意突破:在組成兩位數時有數字重複或者遺漏這一難點)師:超級密碼現在有六種可能,到底是那個呢? 獅子大王又給我們新の提示:十位和個位相加是5(將答案縮小範圍到32和23。提醒排列の順序也很重要(板書:有序)),並且個位比十位小

揭曉答案:32。

如果老師換幾個數字0、2、3,你能組成幾個不同の兩位數呢? 師:你們真是細心の孩子,恭喜大家成為密碼破解達人!

三、靈活運用,解決問題。

師:恭喜你們,闖關成功,門打開了,裏面有什麼呢?(課件出示任務)

1、任務一:塗顏色。(教材第97頁“做一做”)(1)全班學生獨立思考完成。

(2)指名學生(有代表性の)到前面展示。(3)先獨自思考,再全班交流。(4)交流評價,理解方法。

師:能說說你是借鑒了黑板上の那種方法嗎?

小結:看來我們今天學習の搭配知識不僅僅是數字,也能在圖形和色彩中運用啊!

2、數學廣角の風景如此美麗,我們一起合影留念吧!3名同學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種坐法? 請坐の最端正の三名同學到講臺前演示一下。

師:坐在位上の同學也別閑著,我們來當攝影師吧!攝影師除了拿相機照相還得幹些什麼?

生:擺造型,擺位置……

師:要照相了,笑一笑,1、2、3哢嚓!師:趕緊換一種坐法再照。

引導學生第一個位置不動,後面兩人交換位置。做出4種不同の排列方法,讓學生發現規律。

(透過這道題讓學生體會固定位置與交換位置相結合の方法進行有序排列)師:同學們の辦法真不錯,我們這麼快就就掌握了有序搭配の方法了。

晴儿

晴儿

3、師:小朋友們,握下手回到座位上吧!每兩人握1次手,3人一共握幾次手?哦,同學們有の說3次,有の說6次,小結:組數與順序有關,握手與順序無關。

4、老師還想考考你們の語文知識學の怎麼樣?用“讀、好、書”三個字一共有幾種讀法?(要求:不遺漏,不重複)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今天你們在數學廣角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獲?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會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你們能到做嗎?只要你們細心觀察,就能發現更多有趣の數學問題,掌握了這些知識,我們就可以把生活裝點得更加美麗!

五、板書設計

數學廣角 搭配

(一)十位 個位 十位 個位 十位 個位 1 2 1 2 2 1 2 1 1 3 3 1 1 3 2 1 1 2 3 1 2 3 3 2 3 2 3 1 1 3 2 3 3 2 2 3 交換位置 確定十位 確定個位

不重複、不遺漏

11.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分析 篇十一

(二)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02页例2搭配问题。

钱塘江学校

傅玲玲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

教学难点

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同学们,儿童节快要到了,小红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县里面举办的跳棋比赛。可是,小红遇到了麻烦事,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她左选右选,还是拿不定主意,同学们你能帮住小红吗?

2.(屏幕显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小红都有哪些上衣和下衣呢?(生答:2件上衣,3件下衣)

你会建议小红穿哪套衣服呢?(学生自由说,请学生说)

3.你们提到了这么多的穿法,同学们真是有心,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学生思考)

此时,不少同学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我们不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都有怎样的搭配方法?

同时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5.汇报。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过程。

(1)先选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2)先选下衣,一件下衣分别与两件上衣搭配,有2 种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 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

请同学们回顾刚才的搭配方法,思考:上衣的数量与下衣的数量与有多少种搭配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回答)2×3=6(种)(板书)

6.同学们真棒,刚才老师还给你们留了一个问题,我们在搭配的时候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回答)

刚才我们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得出来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学具卡片拿出来,现在我们有一张图,在一幅图中怎样表示出不同的搭配呢?(用连线)想一想连线时应注意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完再课件演示)

7、我用 表示上装,表示下装,在一幅图中怎样表示出不同的搭配呢?

8、我用A表示上装,B表示下装,在一幅图中怎样表示出不同的搭配呢?

同学们,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数学广角,刚才你们为小红搭配衣服,就是运用了我们数学广角的知识——搭配(板书课题)

通过有顺序的搭配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可要做个有心人,说不定你还能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呢?

二、巩固新知,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 刚才同学们为小红搭配的衣服,每一套她都非常喜欢,老师代表小红谢谢你们,选好了衣服,小红该吃早餐了,我又拿不定主意了,你能再帮老师一次吗?(生答)(课件出示)

2. 同学们请看屏幕,早餐里都有哪些饮料和点心?(生答)如果饮料和点心各选择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刚刚学的方法,找出不同的搭配来。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教师强调,按一定的顺序搭配。

3.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小华打算在妈妈生日那天送妈妈一束鲜花和一个蛋糕,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屏幕显示2束花,3种蛋糕)

(1)先自己标一标。

(2)交流汇报。

(3)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小华打算在妈妈生日那天送妈妈一束鲜花和一个蛋糕和一张生日卡,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屏幕显示2束鲜花和3种蛋糕和4张生日卡)

三、课堂小结

和你们一起学习真是愉快!我们在数学广角中不仅学会了连线搭配,还帮小红解决了许多问题,可见在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勤观察,多动手,多动脑,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多的数学奥秘!

四、布置作业 :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5题; 第105页练习二十二,第6题。

五、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这一数学知识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接触,三年级难度又有所提高,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本节课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并且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围绕这一目标要求进行了实践,感觉基本上达成了本课的教学要求,同时也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结合本节课教学的情况进行反思。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材中,这一部分内容是这样编排的:例2编排的是服装搭配,属于组合内容;在练习中安排了一些配合例题的巩固性练习。在备课时,我对例题的素材进行反复的思考,并且参考了许多相关的案例设计。经过多次更改,创设“游数学广角”的故事情境,穿衣服--吃早点--游数字乐园(数字搭配)--买礼物一系列的情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乐意学,主动学,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渗透数学思想。

本节课选择的四个教学素材并不是随意组合的。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比如在服装搭配这一环节,重点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明白怎样找出一种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搭配方法。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让学生借助学具,有用连线的方法、有用文字书写的方法,逐步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过渡到抽象。本环节的引申部分,重点是在有序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个性化、简洁化的表示方法,使学生明白各种不同的搭配可以用尽可能简单的数字、字母、符号表示出来,同时在素材的搭配种类上也有了拓展,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寻找搭配方法时,我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索活动中得出避免重复和遗漏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逐一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体验搭配的有序性。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尽管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但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是出现了重复或遗漏现象。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本课所学内容,有些题型略加改变,学生便无从下手了。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

指导老师建议:

1、上课时候教师话语太多,应该尽量让学生去说,充分发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板书太少,没有根据学生话语归纳总结并板书。

3、语速太快,分析讲解例题的时候速度太快,讲解不够仔细。把例题再分析透彻一点。

上课人:傅玲玲

指导老师:邵利清

12.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分析 篇十二

一、研读课标,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人教版教材利用“数学广角”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以解决学生容易接受的生活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他们增强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的美。

“数学广角”在每一个学段都有不同的要求。

在第一学段要求以“操作实践”为主题,主要考虑到这一阶段学生储备的数学知识比较零碎,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要求我们在第一学段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来展开探究,使他们体验到现实生活中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初步培养他们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如:第三册的《简单的排列:1,2能组成几个两位数》《简单的逻辑推理:猜一猜他们拿的是什么书》这一主题学习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是排列组合思想和简单推理能力,教学目标应定为: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初步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兴趣。

第二学段要求以“抽象建模”为主题,考虑到学生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已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经验,也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第二学段就要在继续强调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抽象建模”的要求。不仅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模型,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有序、严密、抽象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如第八册的《植树问题》,主要渗透的是化归思想和数学建模思想,教学的重心应落在:以植树问题(两端都栽)为重点,运用化繁为简、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的过程中建构解决“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同时利用逆向思维,系统地建构解决“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策略体系。

二、关注过程,注重渗透思想方法,落实数学思考

“数学广角”内容思维含量高,因此,在教学“数学广角”时,应该更多地关注数学思考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实现。特别对于数学思考要达到怎样的层次,应该有明确的要求和准确的判断。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简单组合》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 提出问题

师:下周,小红要去参加秋游,她有很多漂亮的衣服,该怎样搭配呢?小红的衣橱里有这样一些衣服。图片出示:白色上衣,蓝色上衣,蓝色裙子,白色长裤,黑色长裤。提出问题:这些衣服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2. 解决问题

师:想一想,怎样搭配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摆一摆,再想一想,你能用什么巧妙的方法把搭配的结果记下来?

3. 交流反馈

师:重点反馈你们是如何用更简捷的方法记录搭配的结果的。

生:我们利用图片来记录搭配的结果。

师:你们觉得他们搭配得怎样?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他们的方法很有规律。但我们的方法更简捷。

生:可以用△代表上装,用□代表下装,来记录。

生(迫不及待):我们还可以用字母来代替,比如:a、b、c……

生:老师,我们想到了,不管哪一种方法,其实就是2个3,一件上衣可以跟三件下装搭配,另外一件上衣也跟三件下装搭配,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3×2=6(种)。

教学中,教师并不急于提炼方法、得出结论,而是充分展开过程,让学生“摆一摆,怎样可以不重复不遗漏”“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巧妙地记录搭配的结果”。由此,培养了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以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同时,学生尝试用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用文字表示,有的用图形表示,有的用字母表示……学生从用图片摆到使用抽象化的符号,其思考过程经历了从实物到抽象的过程,学生数学化的思考过程非常明显!这样就使教学目标不仅定位于具体的认知目标(连线法、用乘法计算),而且在数学思考层面上有所作为,有序思考、符号感的培养、优化的思想、数学化的过程得以彰显。

三、梳理提升,领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价值

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做一个“过程”的加强者,不断用数学思想“敲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敲打”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感悟、不断地明朗,直到最后能主动应用。因此,在教学“数学广角”时,不管在课上还是课下;都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在问题解决之后进行反思,在此过程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价值。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数学广角”《搭配中的学问》时,在应用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 午餐问题(根据课本“练习二十五第1题”改造)

妈妈为小红秋游准备的午餐食物:饮料有:矿泉水、可乐、雪碧。点心有:蛋糕、面包、汉堡包。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小红的午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反馈略)

2. 路线问题(课本“练习二十五第2题”)

从儿童乐园经过百鸟园到猴山有多少条路线?

(出示图)师: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清楚地表示出所有的路线吗?

生:如果给路线标上序号就可以了,把从儿童乐园到百鸟园的三条路标为①②③号,百鸟园到猴山的两条路标为④⑤号。

师:一共有多少条路线?

生独立解决后反馈交流。

3. 用9、3、7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师:你能像刚才穿衣服、吃午餐那样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这些三位数吗?(学生独立解决后反馈)

师:如果将其中的数字“9”换成“6”,一共有几种?如果将数字“9”换成数字“0”呢,一共有几种?

在综合应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午餐问题”“游园路线问题”“组数问题”等情境。每一个问题情境均有侧重点,有意识地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如:“午餐问题”从原来的“二三搭配”拓展为“三三搭配”,既是对前面思想方法的巩固应用,又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游园路线问题”则侧重于“符号思想”的应用,让学生思考“如何可以更清楚地表达路线”。组数问题则突出“有序思考”,教师又在同一素材中拓展为“百位不能为0时,有几种方法”,从而实现一个素材多种功能。可见,在巩固练习时我们需要精选素材,挖掘素材的内涵,以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的完整建构与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

13.三下数学广角搭配 篇十三

(二)简单的排列----陈秀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课前小游戏: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猜年龄的小游戏,我先来猜猜你们的年龄,10岁/11岁,猜对了么?接下来换你们来猜老师的年龄,30.35.26?看来大家猜不出老师的年龄,想知道为什么老师能很快地猜出你们的年龄么?因为你们是三年级的学生,不是10岁就是11岁。这样吧,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老师的年龄是有2和5组成的,现在你们再来猜一猜。25岁,真了不起。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游戏我们就玩到这儿,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小精灵一起到数学广角里玩一玩,但是想要进入数学广角需要同学们打开两扇大门,第一扇大门的密码是由1和2组成的两位数,猜一猜哪一个是密码呢?21,恭喜这位同学顺利帮助同学们进入了第一扇大门,但是他们却被第二扇大门挡住了,我们来看,怎样才能破解这道大门的密码呢?用1.2.3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呢?请已经有想法的小朋友把你的想法在练习纸上写出来,让别人看了一目了然。还没想好的小朋友也不要急,请你也动笔试一试。请一个小朋友来说,我来摆。密码是这六个数字里面的一个,到底是哪一个呢?请小朋友们来猜,32,恭喜猜对密码的同学们。感谢你们帮助他们顺利地进入了数学广角。

二、情景导入,探究新知

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一个铅笔盒,铅笔盒里装的是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奖品,但是我却不小心忘记了后两位密码,谁要是能打开铅笔盒上的密码,里面的奖品就送给谁?

课件出示提示卡:后两位密码是由0,1,3,5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接下来,老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合作,一人摆,一人记,在摆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问题? 问题1.怎样摆才能保证摆的数字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问题2.一共可以摆几个两位数?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把摆的东西(乱摆摆对的,用固定十位法摆的)投影在屏幕上,请一个学生说一说:先把1固定在十位,然后排上个位的数0.3.5;再把3固定在十位,然后排上个位的数0.1.5;接着再在十位上摆5,然后在个位上摆0.1.3。

师:看完他摆的过程,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十位不能为0? 生:因为0放在开头就不是两位数了

师:谁理解他的摆法,能再来说一说。老师还拍了一个小朋友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他摆的对么?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师:你们更喜欢哪一种摆法,为什么?

师小结:真棒,像这样按规律,有序排列,就能不重复不遗漏(板书)地写出所有数字,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固定十位法。

师:有没有其他小朋友有不同的方法,请同学来说一说可以怎样摆? 师:那么密码到底是哪一个呢?谁想来试一试?(13.31.15.51.35.53.10.30.50)53,真了不起,里面的小奖品就送给你。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几个小练习练练手,你们有信心么? 1.用0.2.4.6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2.用2、5、7、9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

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师:唐僧师徒4人坐在椅子上,如果唐僧的位置不变,其他人可以任意换位置,一共有多少种坐法?

四、课堂小结

师小结:只有做到了有序搭配,不重复和不遗漏,才能又快又准确的找出所有结果。

板书:

简单的排列

上一篇:邮政职工辞职报告下一篇:初中化学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