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作文审题四大要诀(共4篇)
1.中考命题作文审题四大要诀 篇一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指导
纵观近三年的命题作文,其命题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直接命题”,即题目简洁明了,要求所记的事,所写的人,所说的理,所状的物,一目了然,如作文《美好的回忆》、《我有一个梦想》等。二是“比喻命题”,即题目有一定的喻意,考生必须先明确题目的喻意,然后才能紧扣主旨作文,如作文《脚印》,“脚印”比喻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三是“配提示语命题”,即提供材料或者提示语,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后,再按要求作文。四是“选择命题”,即同时提供两个或多个作文命题,选择命题作文,留有选择余地。在中考试题中,命题作文这四种命题方式大致表现为两种题型:一是只提供题目和要求;二是提示语+题目+要求;两种题型比重大致相当,各占半壁江山。
1、审题要准
审题是指细心揣摩题意,把握题旨,明确要求,即对作文题目所显示的中心、范围和所暗示的体裁特点等作全面审视。对于命题作文,其中心要依据对题目的分析来确定,因此,审题至关重要,写作前一定要“瞻前顾后”,审清其中的内涵,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来确立要表现的中心。否则,一旦“跑题”,即使语言非常生动精炼,内容新颖精彩,该文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得分更难以提高。
审题通常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关键词,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如四川乐山全命题的题目是“我最爱这里的风景”。程度副词“最”在这里就是关键词语。必须通过比较,以突出“爱”之“最”。例如有位考生把“我最爱这里的风景”定位在柳,开篇就旁及其它植物:“我校的风景很美。松柏常青,夏荷婀娜,柳树成阴,钻天杨挺拔。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使我喜欢,茅盾所写的质朴的白杨叫我赞叹,陶铸赞颂的坚挺无畏的松树同样令我敬佩,但我由衷喜欢的风景却是被人们称做‘弱女子’的柳树。”这里,“最”字已经呼之欲出;接着文章从柳是“绿得最早的春色”、“黄得最晚的生命”、“最具有热爱母亲的情怀”等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在比较中一个“最”字贯穿始终,准确地演绎了文题。如果像有的考场作文那样就柳写柳,无所旁及,那就误为“我爱这里的风景”,偏离了题意。
二要注意题目中的前缀或后缀,即标题中的限制词和修饰语。如:“行动的力量”,(江苏淮安卷)要突出表现“行动”一词给我们的力量。再如《一个会变的人》,要扣住“会变”,或写不同时期的“变”,或写不同环境下的变,都算切题。
三要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题目语言中所包含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四川眉山卷)就是一个比喻义很强的考题,“一朵浪花”,既可以理解为一件事、一种感情,也可以理解为一处景观、一次误会。
四是要审准材料选择的切入口。命题作文比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求高,命题作文动笔前,把握题意、找准切入口十分重要。如福州泉州“和父母交朋友”这一题目,审题时必须明白:人物是“我”和“父母”,主题是“交朋友”,这就排除了“交朋友”的其他人物和生活琐事,文中的“朋友”具有特殊的身份,这就决定了切入口应定在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理解、包容、互尊互爱等情感因素上,在这个前提下,再确定文章的创新点。
在考场上,有些题目题意明确,我们能迅速地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如:“孝敬父母二三事”(湖北省恩施卷)、“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四川省眉山卷)等。也有些题目题意比较隐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才能挖掘出命题者的用意,如:“门其实开着”(江苏省无锡卷)、“印象”(辽宁省大连卷)等;还有些考卷的命题者设计了导语或提示语,让你有所感悟,打开思路,在做这类作文的时候,要读懂提示语的`含义,才能有感而发。对于不同的命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审题策略。
①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用以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如《心愿》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审题有难度。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用在原题的前面加上“我”、“妈妈”、“班主任”等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愿》、《妈妈的心愿》、《班主任的心愿》等,这样,题目的意思就明确了,文章体裁也就很容易确定了。
②另一些带有比喻或象征性的题目,如《暖流》、《春风》等,则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如果题目出的是比喻的喻体,写作时就配上本体去写;如果题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就配上被象征性的事物去写,如《暖流》,暖流是喻体,我们在写作时就可以从它的本体——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爱等角度去审题,中心就一目了然了。《春风》、《考试》、《蜡烛》、《七月如火》等一类题目都有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去审题。
③对于一些抽象性的题目,如《责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它们如果写成记叙文,你可以构思成“通过一个我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人(负或不负)责任(宽容、友善……)的故事,告诉大家生活需要……”这时,题目“责任(宽容……)”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果你熟读古今中外书籍,拥有大量事例史实,擅长写议论文,你当然可以把它写成议论文,此时,题目就是你的议论的话题所在,就是议论文三要素中的论点的中心词,你只需罗列古今中外几个有关“责任”(宽容……)的事例,证明一下“责任大于山”,“勇于承担责任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我们要对自己、家庭、国家负起应有的责任”等论点。
2、选材要精
命题作文,审题准确,选材得当,至关重要。对于题目来说,范围有大小之分,对于所写的事件来说,意义有深浅之分。一般情况下,小题应该“大作”,大题应该“小作”。
“小题大作”是指题目比较具体,涉及的范围较小,涉及的人数较少的作文,对这样的事件如果作深入地思考和挖掘,往往包含着普遍的、深刻的、给人启发和教育的道理。“大作”就是要在事件的意义、道理、说明的问题上下功夫,动脑筋,细思考、深挖掘;“大作”就是要“平中见奇”“化腐朽为神奇”,就是要言人所未言之言,道人所想道之理。许多经典作品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就是小题大作的典范。作者由人力车夫毅然扶起一位老女人的事件,深入思考车夫的行为,赞美车夫勇于负责的精神,对自己的那种自私的心理进行深刻的解剖和自我批评,进而把这件平常的小事儿与所谓的“国家大事”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正是像车夫这样勇于负责的人,才是民族的希望之所在的主题思想。由此可见“小题大作”的意义。再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蝉》、《贝壳》等等,这些题目表面看都很具体,范围都很小,但经作者的细思考、深挖掘、广联系,都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意义。当然,“小题大作”不是生拉硬扯,不是生搬硬套,不是随意拔高,不是牵强附会。有些同学在作文时学常犯以上毛病,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就事件本身所包含的道理作认真细致的分析,只是为点明所谓事件意义硬加一句而缺少必要的分析,“拔”得突然,“拔”得生硬,这只是为“大作”而“大作”,不是真正的“大作”——挖掘事件本身蕴含的深刻道理和真正内涵,这样看来,小题要“大作”却不可强“大作”,硬“大作”。适合大作的题目中考题目比比皆是:20太原“倾心一爱”,年四川眉山“生活中的一朵浪花”,浙江金华“这就是幸福”,20四川乐山“我的收藏”等等。
“大题小作”是指题目涉及的范围大、时间长、地点多、人物多、关系复杂的作文,要从小处、某一高度、某一两个人物来具体反映面上的问题,即所谓的“以小见大”。“以小见大”就是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滴水而见太阳的光辉”。因此,这样的题目选材一定具体,角度一定小而巧。比如:《在迎奥运的日子里》就是一个大题目,涉及的时间可以是一周、一个月或几个月,人物可能成百上千,但作文仅要求作者有“大题小作”的能力。比如可加副标题进一步将范围缩小到某一单位、某一场所,然后选一两件事具体写怎样迎奥运的,最后指出这种人,这种事还有许多,上面所说的仅是全社会的一个缩影。这样文章写得既具体又全面。可见“大题小作”的好处之大。适合大题小作的题目一般是范围、关系类题目,如2006浙江绍兴“十六岁的天空”,2006年辽宁大连“印象”,年浙江湖州“生活,因变化而精彩”等。这样的题目就要求具体分析它涉及哪些人、哪些事、多长时间。而要把它写得有立体感,又具体、又全面,最好的办法就是“点面结合,即把某一两件事(点)写具体了,再一笔点及其它方面的人、事,将其置于全面貌之中,这样就能写好这类文章。当然“大题小作”不是只写一两件事就完了,还应在开头和结尾就全面、整体有个概括的交代,全局的点拨。
2.中考命题作文审题四大要诀 篇二
一、 名词/代词数的变化
This is my box. (改为复数形式)
______ are our ______.(2005年宁德市)
[答案与简析]此题主要考查指示代词和可数名词单数变为复数时,指示代词和可数名词数的变化。指示代词 this 的复数形式是 these;名词 box 的复数形式是 boxes。因此,第一空填 These;第二空填 boxes。
[解题要诀]要想做好此类试题,考生必须掌握可数名词由单数变为复数时的变化规则和各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的单复数形式及主谓语保持一致的一些常识。
二、 陈述句改为否定句或一般疑问句
1) My father likes to watch basketball matches on TV. (改为否定句)
My father____________ to watch basketball matches on TV.
(2006年重庆市)
2) I used to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 you______to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2006年兰州市)
[答案与简析] 句1)中的谓语动词likes 是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因此其否定形式应为“助动词 does + not + 动词原形”。 does not 的缩略式为 doesn’t,故空白处应填 doesn’t, like;句2)中的谓语动词含有 used to,变成一般疑问句时,可用“Did + 主语 + use to do sth?”或“Used + 主语 + to do sth?”结构。根据转换后的句子结构,第一空应填 Did,第二空应填 use。
[解题要诀] (1) 带有动词 be, have(有),助动词 will/shall 或情态动词的句子,由肯定陈述句变为否定句时,可直接在这些词后面加 not;变为一般疑问句时,可直接把这些词提到句首(注意首字母要大写)。 (2) 谓语动词为行为动词的肯定陈述句变为否定句时,谓语动词为原形,在其前加 do/does/did not;变为一般疑问句时,要将助动词 do/does/did 放在句首,且首字母要大写,谓语动词用原形。当然还要注意下列一些词的变化,如: someany, alreadyyet。 (3) 当句中含有 always, both, all 等词时,要分清应变的句子是部分否定还是完全否定。若是完全否定,上述三个词应作如下变化: alwaysnever, allnone, bothneither。
三、 陈述句改为反意疑问句
The Japanese girl can hardly sing a Chinese song.(改为反意疑问句)
The Japanese girl can hardly sing a Chinese song,____________ ?
(2006年兰州市)
[答案与简析]此题的陈述部分在形式上是肯定的,但意义上是否定的,因为句中含否定副词 hardly,故简短问句部分应用肯定形式。因此,空白处应填 can, she。
[解题要诀]要弄清反意疑问句的构成:陈述部分+简短问句。简短问句的主语须用代词,一般不用名词。要注意反意疑问句的两种形式:前肯定后否定与前否定后肯定。同时还要注意陈述部分含 never/little/nothing/few/hardly 等具有否定意义的词时,简短问句的构成。
四、 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We study English very hard. (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we study English!(2006年兰州市)
[答案与简析]感叹句一般由 what 或 how 引起。其不同点是: what 用来修饰名词, how 则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本句应用 how 修饰副词 hard。 因此,空白处应填 How, hard。
[解题要诀]要掌握“What + (a/an ) + 形容词 + 名词 + 主语 + 谓语!”和“How + 形容词/副词 + 主语 + 谓语!”这两种感叹句式的结构及其用法。两者的区别是: what 感叹句的中心词为名词,但名词前可加形容词来修饰,且主语、谓语部分可省略。 how 感叹句的中心词是形容词或副词,其主语、谓语一般不可省略。用来感叹可数名词单数时,用 what 或 how 均可,但应注意冠词的不同位置。例如: What a nice watch it is!/How nice a watch it is!
五、 对划线部分提问
Kate usually goes to her office by bike.(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Kate usually______to her office?(2006年济南市)
[答案与简析]题干中的 by bike 意为“骑自行车”,在句中作方式状语,对其提问时应用疑问副词 how;句中的谓语动词为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goes,变成疑问句时应借助助动词 does,谓语动词用原形。因此,空白处应填 How, does, go。
[解题要诀]对划线部分提问,实际上是将陈述句变为特殊疑问句。做题时,首先要分析划线部分的句法作用,然后选用正确的特殊疑问词,再把句子变为疑问句形式。如:对表示“人”的主语或宾语提问时,用疑问代词 who(主格)或 whom(宾格);对地点状语提问时,用疑问副词 where;对时间状语提问时,用 when 或 what time(点钟);对频度状语提问时,用 how often;对原因状语提问时用 why 等等。
六、 主动语态改为被动语态
Students can’t take magazines out of the reading?鄄room. (改为被动语态)
Magazines can’t____________ out of the reading?鄄room by students.
(2006年重庆市)
[答案与简析]被动语态是由“助动词 be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其中的助动词 be 随着主语的人称和数以及句子谓语动词时态的变化而变化。而含有情态动词的句子变为被动语态时,其结构为“情态动词 + be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因此,空白处应填 be, taken。
[解题要诀]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时,首先要掌握其构成方法,然后考虑其时态,最后再看被动语态中主语的人称和数。具体地讲,应注意:(1) 被动语态的谓语动词的时态要和主动语态的谓语动词的时态一致;主动语态的的主语为代词时,变为被动语态时,常作介词 by 的宾语,并且要用宾格形式;若主动语态的宾语为代词,变为被动句的主语时要用主格代词。 (2) 注意助动词 be 的变化和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的使用。 (3) 及物性的短语动词变为被动语态时,不能漏掉其中的介词或副词。
七、 合并句子
Mike is 14 years old. David is 12 years old.(合并为一个主从复合句)
Mike is 2 years____________ David.(2006年重庆市)
[答案与简析] 根据句意可知, Mike 比 David 大两岁,将原题的两个简单句合并为一个含比较状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那么,空白处应填 older, than。
[解题要诀]合并句子主要涉及到将两个并列的简单句合并为一个简单句或主从复合句,其方法有:(1) 使用并列连词 both...and, neither...nor, either...or, not only... but also, not ...but 等,但必须熟练掌握这些固定搭配,还要注意除 both...and 外,用其他连词连接并列主语时,谓语动词的形式应遵循“临近一致”原则。 (2) 恰当使用从属连词 as soon as, until/till, before, after, since 和比较结构 more... than, as...as 等。 (3) 有时可以用介词短语或不定式短语代替一个简单句。如: He went out. He didn’t say anything.He went out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八、 同义句转换
1) Alice didn’t know how she could draw horses well. (改为同义句)
Alice didn’t know how____________ horses well.(2006年重庆市)
2) He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改为同义句)
He is______young______he______go to school.(2006年宁德市)
[答案与简析] 当引导宾语从句的是连接代词/副词,且主句与从句的主语相同时,可将宾语从句简化为“连接代词/副词 + 动词不定式”结构。因此,题1)的空白处应填 to, draw。题2)中含有“too... to”结构,该结构是形式上肯定,但意义上否定,可以转换为“so... that...not...”结构,因此,空白处应填 so, that, can’t。
3) Why don’t you ask your teacher for help when you are in trouble?(改为同义句)
____________ask your teacher for help when you are in trouble?
(2006年兰州市)
[答案与简析]“Why don’t you do sth?”句式在意义上相当于“Why not do sth?”句式。因此,空白处应填 Why, not。
3.中考命题作文审题四大要诀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审题常见的误区,掌握常见审题的方法。
2.养成作文前认真审题,列写提纲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审题的方法,能准确审好题。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审题就是在动笔之前,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题目含义。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教师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归纳总结,展示误区
(一)忽略指向:不能整体把握、遗漏要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题目的某一要素上,以偏概全,导致跑题。如‚今天真好‛,忽略了‚今天‛这个时间限定范围,而只在‚真好‛上面做文章,素材不考虑时间。)
1.忽视背景语——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某一种情境,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不同,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走向,才能保证写作中思维模式与文题内在的文脉相贯通。
在毕业告别晚会上,有位同学在纪念册上写了这样的一首诗:
妈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长大了,总会离开你;老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毕业了,总会离开你;朋友,我知道你爱我,可我升学了,总会离开你……
亲爱的同学,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些什么?请你以‚总有离开的时候‛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1)自定角度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字数不少于600;(4)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作文背景语提供了一个情境,‚毕业告别晚会‛,晚会本身已含有题目中的‚离开‛之意。主体部分有三个并列的分句,分别提到了离开妈妈、老师、朋友,提醒我们可以书写亲情、师生情、友情。省略号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因素,省略号提供了无限的思考空间,提醒我们关
于离开的故事和思考,应该还有许多。
如果忽视背景语和题目的分析探究,对照材料一一道来:离开母亲,离开老师,离开朋友,没有自己的构思,流于空谈,变成像扩写,又像问答,肯定很难深入。
2.忽略提示语:话题作文在开放中又有所限制,这些限制多出现在提示语中。例:
人的一生总要与书打交道,在与书的接触过程中,一定会有某些故事发生,之后就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请以你与书的交往过程或对书的思考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提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你与书的交往过程‛隐藏的限制至少有:⑴要写自己的,不能写别人的;⑵要写出过程,最好是写成散文或记叙文。‚对书的思考‛透露的信息则有:⑴要以写对书的感悟、体验以及书对‚我‛的启示教益为主⑵文体上最好写随笔,杂感或议论文。有了上述思考,就可以保证在审题中没有大的失误。而有的同学偏偏离开了‚我‛的读书经历,‚我‛的读书体验,泛泛而谈书的作用和好处,写出诸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缺少个性的文章。
(二)游离中心:不能辨明主次、突出重心。(如‚心灵的选择‛,有的就详写‚选择‛,略写‚心灵‛,结果走进了喧宾夺主的误区。)
1.主次失衡——《父辈》
‚父辈‛这个题目就是写与父亲一个辈份的人,而且父辈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批人,如果弄不清父辈这个词的含义,那作文就走题了。例如《我的老师》与《我和老师》题目仅一字之差,但前者应侧重于写‚老师‛,刻画老师的形象;后者则应侧重于写‚我‛与‚老师‛间的交往过从,重点则要落在事件的叙写上。
2.修饰失度 ——《运动会花絮》指文题有时量、物量、动量的限制,而作者审题时注意不足,造成文章没有显示那些时量、物量、动量的限制,致使文间修饰不足或超出限度,不能恰到好处地满足题意要求。如以《运动会花絮》为题作文,有位考生却只记叙了4×100米接力赛这一件事,详细描绘了,接力赛的精彩过程,显然离题了。从文题看,似乎没有限量,其实是有的。因为‚花絮‛一词是指各种比较有趣的零碎新闻,既然是‚零碎‛就不只一件了。把握题意的‚量度‛,原有的400米角逐,文字可压缩,然后再选两三件运动会上的小事来记叙。当然,这若干件事所组成的‚运动会花絮‛,还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做统帅才是。
3.角度失准——《发生在家里的一件趣事》写一位老师儿子失踪的事,惊险有余而趣味不足
(三)理解肤浅:不能由表及里、化实为虚。(只在‚题目‛的表面意义上做文章,把注意力放在对‚题目‛的表层意义的理解上,而臵‚题目‛的比喻意义、引申意义、象征意义等寓意于不顾,导致跑题。)
在没有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随意处理,这种现象在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中居多,往往造成跑题这样的重大失误。有些作文的命题意图,并不在外表,而在深层或题外,考生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寻觅题外之意,倾听弦外之音,这种命题,一般文字比较简洁,没有什么提示,审题失误率也最高。如《心愿》:是谁的心愿?是什么样的心愿?是一个还是几个心愿?-----可任选一个方面来写,但重点要写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这才是深层内容,才是题外真意。如果只静止写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愿,极力渲染‚心愿‛变成现实的心情,对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的原因却写得很少,虽然也扣题,但只抓住外表,影响题目深度。例:《失败也美丽》
失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有的人讨厌它,一味躲避,这样只能离它更近;而有的人在失败之后,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努力,慢慢走向了成功。对于这些人,失败是美丽的。(写的不是“也”美丽的,而是“是”美丽的。)
四.展示交流,技法指津
可以说,应试作文是‚戴着镣铐在跳舞‛。搞清楚究竟有哪些限制,按指令操作,是作文成功的前提。审清字数限制和保密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在这我就不多说了。我想就审清范围和体裁这两方面的内容,谈谈要注意的问题:
(一)忽略指向——审清限制
1.明确限制
(1)时间限制—《暑假记事》《童年往事》
(2)处所限制—《校园风景》《上学路上》
(3)数量限制—《班级趣事几则》《班级中有趣的一件事》《你是我的偶像》《你们是我的偶像》
(4)人称限制—《老师,您好》第一人称《妈妈的手》第三人称写,贯穿全文的人称是妈妈或她。
2.理清结构:文题无论是短语或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言结构,对较长的题目,对它进行语法结构的分析,就能准确地领悟题意,掌握其要求和重点。《成长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题目可切割为‚成长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成长的路上‛限定写作范围,发生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她)‛可以是爸妈---理清‚‛‚‛的人称关系。‚牵着我的手‛是谓语,题眼,着力表现的内容,牵手可以是手拉手,也可理解为帮助和关爱,所以写作时重点表现我是怎样在她的牵手中成长,她给予我哪些无私的帮助和关爱。(主谓关系2.偏正关系3.并列关系
(二)游离中心——抓住题眼
1.抓题眼:一般说,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题目有‚题眼‛。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
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
(1)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如:《告别》《生日》
(2)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的,在短语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
如:《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就告诉我们要多写家庭中所发生的细琐杂事; 《充满活力的岁月》,‚充满活力‛是题眼;审题时只要扣住‚题眼‛思考就可以了,其他不必多加考虑,这就可以节省时间,加快速度。
(3)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的,有时要全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寻找新的因素。比如《成功与失败》、《父与子》、《师生之间》等等都是这样。这些题目中都有两个因素,但已有的两个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比如写《师生之间》这个题目审题时就不会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了,只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就行了,老师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等,随便写哪—个方面都可以。找到文题蕴含的内在因素,审题任务即算完成,不必再在其他方面浪费脑细胞和时间。这样,审题的速度也就快捷了。
(4)文题是一个简单句子的,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如:《 妈妈笑了》中‚笑‛是题眼;
(5)如果文题是一个较复杂的句子,寻找题眼时往往要全面考虑。如:《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中‚初升‛是题眼;《我最爱这里的风景》,题眼是‚最爱‛与‚风景‛两个词;《成长的路上,他牵着我的手》,题眼是‚成长‛与‚牵手‛两个词。《人生处处有考场》,则应扣住‚处处‛和‚考场‛从多方面来表现人生无处不都对我们有所考验。
只有找准了文题所要写的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组材也就有了目标。
(三)理解肤浅——挖掘深意
汉语词汇,含义丰富,不少词语除了本意外,还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所以,要使作文在考场取胜,还要细致审题。特别是一些文题是一个短语或句子,但是文题中会有一些词语语意多关,使文章出现内涵和外延上的多义性,是审题需要挖掘的题点。如《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对阳光的内涵和外延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大自然的阳光,团结互助的或是一声声关切问候的似阳关温暖这心胸的人与人之间和善的阳光,校园中同学们一张张活泼的笑脸传达着友好信息纯真友谊的阳光,家中,父母为我们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似真挚的亲情的阳光等。再比如这个题目‚我眼中的色彩‛,意兼双关,不能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色彩‛不能单纯地写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如果简单地写成‚我看到了红色、绿色、黑色‛,那会让人笑掉大牙。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意涵,比如黑色跟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绿色往往跟希望里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挖掘出它的深层含义,从而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再如文题《我长大了》,它的意思,并不仅仅是说“我”长胖了,长高了,更主要的是说“我”懂事了。写作时明确了这一点,就会选择让“我”懂事的一件事或一段过程,写出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又如“温暖的时刻”,“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
五.自学检查,实战演练
1.比如写《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
按常规审题的程序是:
(1)这道题写作的对象是:事。这道题写作的范围是:一件事。
(2)这道题取材的范围是:身边的事。这道题题旨的中心是:有趣的事。
(3)这道题的文章体裁是:记叙文。
(4)但审题还没有完结,还必须继续思考第六个更重要的问题:什么是有趣的事?所谓‚有趣的事‛,就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这样的事,一般说来有点出人意料之外,情节比较曲折,甚至有点富于戏剧性。但是光有趣还不行,还必须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2.请以‚也是一堂语文课‛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审题:(1)‚一堂‛暗示了行文的过程应体现出一定的时间性、连贯性、阶段性的过程,如一次阅历,一次经历,一番观察,要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不能天马行空来写。
(2)题目中‚也‛意味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语文课,命题者的意图是让我们写
自然、生活中的‚语文课‛,同时必须要体现出与常规的语文课的不同。
六.展示文题,写作指导
1.展示文题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合作交流
3.教师点拨:
(1)审读提示语:首先‚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却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提示语为作文设立了
一个框,要‚不同凡响‛。其次是‚我们‛,不是‚我‛,因而‚这一天‛不仅是‚我‛需要‚铭记‛的,而是‚我们‛都值得‚铭记‛的,自己是在‚这一天‛中与大家共同度过的。并且‚这一天‛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就不是一般的快乐层面上,具有一般的意义,就需要上升到一个初中学生能达到的人生和价值观的高度,具有一定的理想色彩和青春的气息。于是,无论是‚从清晨到日暮‛一整天的活动,还是‚某一个时刻‛凡属‚不同寻常‛‚不同凡响‛的事都可入题,写出‚我们‛为什么值得‚铭记‛以至如何铭记就扣题了。
(2)审读题目: ‚记住这一天‛:‚ 记住‛:让人铭记,值得铭记。‚这一天‛显能是不平常的一天,对自己有重大意义,深刻印象的‚这一天‛,也许是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难忘的?也许是家庭的变化的?也许是社会的发展的?无论是一天的活动,还是某一时刻的事都可入题。写出为什么值得记住,以至如何记住都属扣题。重要是从貌似普通和平凡的日子里,从一件寻常的事情中,看出‚不同凡响‛的意义来。
‚这一天‛如离队的那天珍藏的红领巾与誓言,听某此报告大家很激动的谈论和体会,去作社会调查,去参加志愿者活动。在家庭迁进新居的那一天,甚至就是小学毕业拍毕业照的时刻,或者去跟老师告别,大家听到老师的谆谆教导,都可以是‚铭记‛。不仅清楚而且精彩的。
4.范文赏读:真实、生动、细腻、感人。读了文章后让人有一种流泪的冲动。只觉得有种情感在汩汩地往外冒!是的,是被作者的情感打动了。这种情感来自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来自深刻的切入肌肤的体验,来自细腻的描绘。没有矫情,没有虚饰,有的只是真切的强烈的情感共鸣。特色:情真感实,内容丰富。
5.病文诊断:
【误区点击】本文虽然篇幅不大,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不过,该文最后被判为三类文,其主要原因在于,题目是‚记住这一天‛,但是考生写了许多‚这一天‛,给人游离题目之感,不能很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4.中考作文四大命题预测上 篇四
题目:谢谢你给我们带来的温暖
要求:(1)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个(如写诗歌,则不能少于16行);(2)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写作点拨】命题作文,先得准确审题。就此题而言,从写作对象上看,主人公是“你”;从写作内容上看,主要是写他人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如用寻常细节写父母等人给家庭带来的快乐,用几件感人往事写师生之间的情谊,也可写身边那些陌生人物给“我们”带来的温暖;从情感上看,主要是表达谢意。
【文题预测二】
请以“就这样幸福着”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写作点拨】幸福的感受也许相似,但幸福的源泉也许各不相同,命题要求考生表达的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感受。如你虽然贫穷,却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你虽然缺少父母之爱,却在社会上享受着温暖的爱。幸福是一种抽象的感受,作文得化虚为实,用细腻的笔墨,将幸福的感受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文题预测三】
请以“属于我的季节”为题作文。要求:①文体自定;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写作点拨】有人喜欢雪花飞扬的冬,有人喜欢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喜欢天高云淡的秋。岁月轮回,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若能重点抓住一个季节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文章便合乎题意。当然,若能够从自我生活切入,用曲折的成长经历展示自己自信自强的形象,内容更会胜人一筹。
【文题预测四】
请以“那一刻,让我刻骨铭心”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写作点拨】从时间上看,文章写的是发生在某一瞬间的事;从内容上看,事件得让人刻骨铭心。要写出“那一刻”的不同寻常,我们选择的内容就得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比如,那一刻之所以让我铭记,是因为我找回了母爱,是因为我经历了挫折,是因为我走近了自然,等等。
【文题预测五】
请以“为你骄傲”或“为您骄傲”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自定,文体自选,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骄傲”有褒义和贬义两种感情色彩,依题意应取其褒义,作“自豪”讲。或写出人物的非凡之举,或写出事件的非凡意义,或写出成功的艰辛历程,或写出平凡中的不凡……众多题材都可以为我们所用,关键还要写出“为你骄傲”的理由。
【文题预测六】
拥有梦想,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一个拥有梦想的人,困难在他面前只是前行的动力;一个拥有梦想的人,成功在他面前只是进步的阶梯。朋友,让我们的梦想之花傲然绽放吧,你一定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请结合自我经历或感悟,以“让梦想之花傲然绽放”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写作点拨】与梦想类作文题相比,本题有着与众不同之处。标题“让梦想之花傲然绽放”,有两个词语非常关键:一个是“梦想之花”,这要求我们在作文里描写出这种独特之“花”的.美丽;二是要抓住“傲然绽放”一词,用细腻笔墨展示梦想的精彩。在审题过程中不难发现,景物描写与细节刻画,是本文出彩的基础。
【文题预测七】
题目:自然,最好的老师。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文中请回避与自己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点拨】既然是我们的老师,就一定教给了我们道理。自然教给了我们哪些道理呢?可能是付出才会有收获,可能是珍惜才会拥有,可能是有舍才会有得,也可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自然获得的感悟一定非常多,作文时应该选取那些最能触动你情感的内容下笔,要力争用一个故事或一个细节,表达一种感悟。
【文题预测八】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承诺是风,给心灵以抚慰;承诺是雨,给万物以滋润。承诺是成长的脚步,时时丈量你拥有的宝藏;承诺是跳动的音符,时时弹奏那跌宕的乐章……信守一份承诺,你就能从容地转身;背弃一份承诺,你将失去一份快乐。承诺是一柄双刃剑,有时让你掌声四起,有时让你名誉扫地。
请以“那个美丽的承诺”为题,结合你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四大要诀】推荐阅读:
中考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审题技巧10-04
中考命题作文欣赏:逆风08-28
魅力半命题中考作文09-11
中考满分作文之命题作文解读10-13
中考命题作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11-15
中学生中考作文半命题不错过08-22
《我发现了---的美》半命题中考满分作文10-14
高考命题作文怎么审题07-27
中考命题数学试卷1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