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2024-07-20

高效课堂的必要性(8篇)

1.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篇一

甘州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必要性及对策

郑辉玲

(甘州区水利工程队734000)

【摘要】根据甘州区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分析了甘州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必要性,提出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对策,对甘州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增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甘州区高效节水农业

1绪言

水是甘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最紧缺的资源。甘州区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业是用水大户,2011年全区实际用水总量为83204万m,其中,利用地表水63424万m,地下水19780万m,所用水量中农业用水量79485.93万m,占用水量的95.5%,过高的农业用水严重制约了水资源效益的提高,加剧了用水矛盾,特别是黑河分水以来,每年向下游分水约9.5亿m,用水矛盾日趋显现。由此可见,甘州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3333甘州区农业节水灌溉现状

2.1 农业节水灌溉基本情况

甘州区是一个传统农业灌溉区,多年来,通过灌区改造、节水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规划指导、效益引导、投资带动、管理促动的节水灌溉体系。建成万亩以上灌区6处,干支斗农四级渠道衬砌率分别达到66%、73%、48.6%、15.2%,形成较为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体系。全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8.97亿m,其中,地表水6.74亿m,地下水2.23亿m,水资源人均占有量1800 m,亩均占有水资源量824m,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2%和46%。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日协贴息贷款等项目的实施,因地制宜推广渠灌、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1年底,全区总灌溉面积131.4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3.72万亩,累计发展高效节水面积28.53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5%,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04。33333

2.2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动力不足。我区农业用水水费价格远远低于供水成本价格,大水漫灌,农民缺乏节水积极性,节水工程的建设增加了农户的投资和管理费用,灌溉管理单位收入的水费入不敷出,节水效益下降。

二是投入严重不足。高效节水工程亩均投资2000多元,一次性投入大,运行费用高,中央补助不足,甘州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收入低,自筹能力差,区政府和大部分农民在资金筹措上都存在困难。

三是农业布局与高效节水的规模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甘州区高效节水农业用水户主要有三种类型,即: 1

国有或集体农场、农村个体种植户、农村分散用户,农场和个体种植户集中,适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量分散经营的种植户,由于现状农业种植结构繁杂,对灌水方式、时间、数量要求不一,使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规模化发展受到制约。

四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完备。已实施的部分高效节水工程,重建轻管,输配水设施老化、丢失、损坏严重,维修服务不配套,系统运行不规范,没有建后专业技术服务单位。甘州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3.1是缓解甘州区水资源供水矛盾的需要

甘州区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完全依赖于黑河水和开采地下水进行灌溉,由于黑河河流来水时空不均,干流上游无骨干调蓄工程设施,加之近几年为下游额济纳旗调水,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可见发展节水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甘州区2011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04,而高效节水灌溉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8-0.95,与传统方式相比可节约水量40%-60%。以甘州区计划实施的《甘肃省河西走廊及沿黄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为例,该项目计划从2012年到2015年发展高效节水面积40万亩,其中发展大田高效管灌25万亩,滴灌14万亩,喷灌1万亩。项目实施后将原渠灌面积40万亩(包括地表、地下水渠灌面积)建成为高效节水面积,由于灌溉方式的改变,其灌溉净定额由原渠灌、管灌的397.5 m/亩下降到220-300 m/亩,农业总需水量由88029.8万m减少为74610.5万m,节余水量为13419.3万m,将节余水量40%用于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收,60%用于发展生态面积,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33333

3.2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产的需要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服务于农业和农村中心工作,促进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推行节水灌溉的过程,就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产的过程。节水灌溉工程将管灌、喷灌、微灌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到田间,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管网输配水的信息化、智能化,推动了精准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调整了产业结构,在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及产业化农业的同时,积极实施土地流转,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整体转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促进农业增产。

3.3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仅使特色优势农产品向高档、精细、无污染、反季节发展,而且使种植业生产从以粮食为主兼顾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逐步发展为适应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 “粮经草”三元结构,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2001年的67:33调整为44:56。近年来,设施蔬菜、葡萄、大田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3.4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农民创造清洁、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甘州区现有水资源只能用于农田灌溉,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诸多措施,因缺水灌溉,举步维艰。通过发展高效节水节约的水量,可以一部分用于提高保灌面积,大部分用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5有利于“乡风文明”和乡村“管理民主”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助于“生活宽裕”;实行水田路林综合治理,改善农村水土环境,有利于村容整洁;通过推进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主的群众组织建设,可以避免水事纠纷,有利于“乡风文明”和乡村“管理民主”。甘州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对策

4.1 大力宣传节水灌溉意义,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充分运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我区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形势,宣传节约用水的方针政策和科技知识逐步形成“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的社会风尚,以全省30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为平台,开展节水技术培训活动,提高全民的水资源保护和节水意识。

4.2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比传统农业需要更多的投入,建议采取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结合地方政府、社会融资等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式,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来源。一是积极向国家和省市争取项目资金。二是按照甘区政发【2011】21号《甘州区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意见》,积极整合各部门的项目资金。三是充分利用村民“一事一议”,支持农民以投工投劳的形式完成自筹资金。四是广泛吸纳社会投资。

4.3建立健全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良性运行管理机制

制定鼓励管理机构发展节水灌溉的政策,如事业费与管理水平挂钩,节水给予奖励,超额用水给以经济处罚;形成灌溉管理单位+用水协会+用水户三位一体的全新灌溉管理模式,提高村级末端涉水事务管理水平,逐步形成高效节水农业工程良性运行管理机制。

4.4理顺农业水费价格,建立节水激励机制

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节水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积极推行阶梯式水价,对超定额用水采用累进加价,对节约用水实现累进减价制度,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逐步完善定价、调控、监管相协调的水价管理机制,力争做到按供水成本加合理利润核定并收取水费。设立农业节水管理奖金,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促进节约用水。结语

甘州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只有坚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能够缓解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郑辉玲,女,1966年8月出生,1987年8月毕业于甘肃省水利学校水利工程建筑专业,现在甘州区水利工程队工作,水利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及项目管理等工作。通讯地址:甘肃省张掖市南街93号,邮政编码:734000,联系电话:***,

2.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篇二

关键词:合作,重要性,团队精神,高效课堂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组织下以共同目标为学习追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具有明确个人责任,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着力构建本校的课程改革体系和高效课堂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动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合作学习有其重要性,我们不能忽视。

一、学生主体参与,强调学生相互合作,实现共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 体,让学生自 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发现、去领悟、去接受。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相互沟通的基础上,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在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这就强调了“互相激励、互动启发”是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因素。例如在讲授《出师表》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讨论诸葛亮此次出师的战略目标。小组之间进行了竞争,并且他们在合作 学习中,很快就从艰涩难懂的文言词句中找出了诸葛亮“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目标。学生 的知识结 构不同,水平参差不齐,各有所长,在合作学习中便于取长补短,有利于共同进步。

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谐发展的保障

合作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强调的是一种团队合作 精神,学习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学习结果以小组成绩作为评价依据的方法,使学生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相互依存,荣辱与共,我们是一个整体”,“只有我尽力了,大家才能赢,也只有大家赢了,我才能赢”。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独立打拼、个人竞争的学习现象,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在相互合作、群体竞争的基础上。

在合作学习中不能忽视分组,分组后小组内每个学生各司其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挥了团体合作的优势,能够充分凝结集体的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思维、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统合综效———创造奇迹的选择

“红木虽然根部系统很浅,但紧密地 长在一起。它们的根相互交错从而防止主干在狂风到来时倒塌。”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自主学习,也要学会倾听,毕竟一个人的思路较窄,几个人一起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和交往的需要,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和交往的技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发展。在学习《出师表》一文中,我设置了合作质疑环节,有学生提出“如果我是后主刘禅,我会努力治理国家,不让军师失望……”“如果我是诸葛亮,我会把后主的地位取而代之……”等一系列设想,其他小组进行反驳,整个课堂讨论气氛非常激烈,这就是知识的升华,统合综效的结果。

教学实践证明,两个创造性合作学习并相互依赖的人将会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比他们单独学习的总和还要多。当他们珍视双方的差异 ,乐于接受新的可能性,并建立信任,他们便得到了统合综效的好处,创造出自己意想不到的成绩。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实现双赢思维

常言道:“苹果的交换还是原来的苹果,思想观点的交流则会产生更多更新更完善的第三种思想观点。”在合作中可以实现双赢思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在快乐中求学,又在学习中取乐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交流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勉励,其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提高。

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所组成的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 双边活动 过程。在合作 学习的过 程中,除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外,也不能忽略师生之间的合作。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学生通过合作获得知 识,更重要的 是对学生 人格的整 体培养,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3.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篇三

关键词:高效课堂;意义;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30-01

任何形势下,课改都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与保障,近年来,“高效课堂”的建设成为了热潮,但很多地区及学校学习建设“高效课堂”,主要是冲着其所带来的高升学率的,其实高升学率只是“高效课堂”的副产品,“高效课堂”的建设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与必要性。

一、“高效课堂”的理念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

多年来,我国也在致力于课程改革,郑东辉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界共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1]2001年为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年实施新课改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存在很多问题,新课程理念渗透不够深入,地方上执行不力,抗拒心理丛生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新课改的实施。[2]新课改要求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探究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各方素质,如对知识的运用与掌握,探究与合作等能力,以求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3]龙宝新等人认为:“高效课堂就是‘有效教学的延伸与升级,是一种更为本土化的现代中国课改理念,致力于提高课堂的‘三效,即效率、效果与效益。”[4]李炳亭也认为“高效课堂是对应于传统课堂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的,属于‘有效教学范畴。”要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变‘接受式的被动学习为自选‘超市式的主动学习,还要承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诸多要义,要培养会合作、会探究、会创新的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同时,高效课堂倡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所以他将高效课堂总结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5]

二、“高效课堂”的称法迎合基础教育人的心理

根据对话高效课堂理论和高效课堂改革推广者李炳亭和杜金山,以及关于高效课堂的文献资料阅读,笔者认为现在所兴盛的“高效课堂”是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变异而来的。如一些出版商翻译国外的一些教育著作时,为博人眼球而有意将“有效教学”或打造“有活力”的课堂翻译成“高效课堂”。2006年《中国教师报》对自1997年实现课堂改革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山东杜郎口中学做全面的报道。痛感于传统课堂为了知识一维而不择手段,而觉得当前的中国课堂教学必须进行革命。而杜郎口理念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和发展学生。过去的教中心变为了现在的学中心,学习的过程不是单纯为了知识,而是一个修心、强志、壮胆和开智的过程。是培养一个大写的人,是符合人学理念的。李炳亭等人决定向全国推广杜郎口模式。但中国的教育人更多关注的是升学率,不太关注学生本身的发展,如果用人学来推广,是很难提起大家的兴趣的,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具有煽动性的词汇来命名。投其所好,李炳亭、杜金山和崔其升几个人便在杜郎口中学商议之下,为这种课改理念命名为“高效课堂”。所以一切改革,要想获得学校的青睐,必须在能提高教育考试成绩上着手,而“高效课堂”恰好有一个能提高升学率和重点率的“高效”的引子,因而推广起来阻力较小。

三、当前教育背景下,“高效课堂”建设成为一大趋势

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成为普遍现象。老师课堂上填鸭式的进行着不懈的灌输,学生接受有限,学习成绩不佳,学习气氛不浓。杜郎口中学的课改,成功的扭转了这一局面,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界争相学习的楷模。日本的长冈市南中学也是通过改革扭转了这种局面,创造了奇迹。[6]现在山东在杜郎口的带动下,出现了一大批课改名校,如兖州一中和昌乐二中等,在它们的带动下,山东地区“高效课堂”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功,并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同时,河北一些名校如衡水中学、衡水二中还有新建的挥公中学等也践行的是“高效课堂”式的课堂教学,北京101联合学校,武汉洪山区,湖北襄阳以及上海、河南。四川、安徽、广东等全国众多教育先进省份及地区都在倡导和进行着“高效课堂”的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虽然国家层面并没有专门研究国学课堂和推广高效课堂,但是现实中,高效课堂获得了地方政府和学校的认可与推广,并在近几年来,发展势头非常大。同时,追求课堂的“有效”乃至“高效”是全世界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美国、加拿大等教育发达国家,经过多次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都认识到了掌握基础知识,追求课堂的“高效”的重要性。[7]今年来美国所兴起的“翻转课堂”也是为了解决课堂的有限性和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可以说国外的“翻转课堂”和国内的“高效课堂”所追求的主旨是一致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课堂的效益最大化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可见课堂改革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共同的趋势,而课堂改革的方向,便是“高效课堂”的模式,虽然现在“高效课堂”主要是基层自主推进,但按照这种趋势来讲,将来“高效课堂”定会在国家层面上推广的。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的建设确实是非常必要的,它体现在“学生中心”的理念,使教育的主体回到了学生,能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的新时期人才。同时,“高效课堂”迎合了当前我国教育人的心理,所以能够被接受,并被推广,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高效课堂”其实就是改变教育现状,探求一种更加符合进入形式的教育方式,我国在这样做,其他国家也在这么做,可以说它已成为一大趋势,所以我们必须对其高度重视,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方式,教育的发展也只能依靠教育的改革,而如今的“高效课堂”建设,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范例,值得我们重视。

参考文献:

[1]郑东辉.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J].教育与职业,2005(13)

[2]刘冬岩,蔡旭群.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第八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13(1);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龙宝新,孙峰.高效课堂技术化模型的内在关联及平衡点[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

[5]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7

[6][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M].李季湄,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36

[7]吴颖民.二战后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8(8);

4.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篇四

一.高效课堂的经典定义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教师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就教学目标来说是指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 ——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二.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点

课堂高效与否拿什么来衡量呢?现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析得比较全面量化得比较具体的是李炳亭先生著的《高效课堂22条》,该书于2009年5月1日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一)李炳亭先生其人其事

李炳亭:笔名李不骑马,山东嘉祥县人。现为《中国教师报》山东记者站站长、首席记者,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名校共同体秘书长。教育专著《杜郎口旋风》、《高效课堂22条》、《向阳的智慧》、《县中突破》等;文学专著《童年不骑马》、《木子头的村庄》、《欲望济南》、《虎踞龙盘》;合著《热血师魂》。近年来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应用。近期在《中国教师报》等数家教育媒体开设专栏“骑马看教育”。主张:学校的产品是课堂;素质教育的突破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能让学生学进去并且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二)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点

1.高效课堂的概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2.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教育、教师、学生、教室。

A.教育即解放。B.教师即开发。C.学生即创造。D.教室即成长。

3.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A.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B.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C.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D.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4.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

A.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

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5.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A.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B.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

C.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D.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6.高效课堂的特点:

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2.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3.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4.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5.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6.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7.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1.课堂效益公式:1×?=效益

“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那么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倍或负倍的效益。

◆假定“?”是0,那么1×0=0,这样的课堂叫“零效益课堂”。

◆假如“?”是2,则1×2=2,这样的课堂叫“正效益课堂”。

◆假如“?”是–1,则1×–1=–1,这样的课堂叫“负效益课堂”。

◆因此,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2.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3.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D.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E.三种利器:又称“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F.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五步生成”,实现四级目标。G.教学目标: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8.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A.时间划分:10+30+5。

B.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C.六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串插巩固、达标测评。9.高效课堂的评价: A.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B.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

◆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哑巴能成为好教师吗?当然可以,只要哑巴能让学生学会,岂不是好教师吗? C.“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D.“四看”教师:

◆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

◆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E.评课三看:

◆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过10分钟。

◆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

◆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10.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 A.文本挖掘: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艺术形式表达、写作、制作、实验、多媒体、录音、辩论等。

◆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

◆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B.课堂形式:

◆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 ◆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

◆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

◆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C.课堂流程:

◆预习交流,确定目标。◆分配任务、立体教学。◆完成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师生互动。◆串插巩固,全面掌握。◆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D.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

11.预习、展示、反馈的具体要求

A.预习:学习的起点——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70%的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B.展示: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

C.反馈:落实效益——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在考试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学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学生的需要和考试的需要。反馈即是当堂达标,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12.小组的要求和评价:

A.分组:异质同组,同组采用AA、BB、CC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

B.理念:小组组长又叫“教师助理”。一间教室里的N个小班: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高效课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学;

C.小组学习:可概括为“1:6教学法”——1个教师负责解决6个组长的问题,调动掌握6个小组的学情;每个组长负责解决6个组员的问题,调动掌握每个成员的学情;

D.即时性评价:教师上课要抓好小组学习的即时性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

E.分工:组内“小展示”由组长负责,班内“大展示”有教师负责。

F.一节完整的课堂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完成小组、个人评价。13.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成为“第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

A.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 B.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同学”。教师上课也是“上学”,教书也是“进修”。

C.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忽视。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质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民众。

D.从职业特点上,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14.高效课堂的管理:

A.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导学案的编制即“备课”:主备—年级组—主备—个备—课后备;

B.领导班子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校长要“清心”、“正气”、“洗脑”;

C.学科、年级、班组组织自己的听评课; D.立足课堂,狠抓落实:一谈二警三停;

E.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教师的观念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15.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 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C.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16.高效课堂的“命门”:“开放”是前提,“关键”定成败,产品是课堂,模式出效益,流程生能力。

A.“开放”是前提:教师要敢于放手,学习能力来自“开放”。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穷人的孩子为什么早当家、能当家?放手就是爱,放手就是“放生”,开放就是解放;

B.“关键”定成败:一切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是否真正觉醒和发挥。回到教育的“原点”,探索“人”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用“展示”解决学习的“内驱力”,形成学习的“兴趣中心”;

C.产品是课堂:要制定课堂标准,淡化教师的“课堂艺术”。再靠教学技艺“包打天下”绝对是一厢情愿,“茶壶里面起波澜”不解决问题,唯有重视课堂标准,才能“生产”出合格的课堂,才能保证让每一个人的每一节课都合格;

D.模式出效益:用四个月的时间,解决模式的“硬着陆”,任何人在临帖阶段都不准许超越模式。“机动车靠左行驶”,宝马车概不例外,这就是“规”,亦为课堂“之道”; E.流程生能力:兖州一中教学楼前的金鱼会跳舞。掌握了模式,习惯了流程,便能产生良性循环,形成“能力”,所谓“熟能生巧”。

17.教师实现职业幸福的途径:

A.常规途径:总结—反思—实践—总结模式;

B.“小课题”研究:拒绝假大空泛绣花枕头般的“大课题”,揪住课堂教学中的“活问题”,持之以恒地捻针尖,力行数年,必有所成;

C.教师个人俱乐部: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专业优势,鼓励教师发展个人特长。教师个人俱乐部,还应与学生社团组织实现“双边互动”。

18.高效课堂的文化追求:

A.学校应该是一部大书,一草一木都应是教育资源,都要能够发挥“教”与“育”功能。校园文化的策划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每一点时空,比如利用教学楼的楼道楼梯,设计一部“中国历史走廊”。利用教室的外墙,制作一个“课间加油站”,利用每一棵树木,创意一个“历史名人园林”,利用体育场,设计一个“奥林匹克文化公园”„„唯有把学生“浸泡”在优质文化里才可以实现教育的目的,如何占领学生的“视线”,是一个方向;

B.团队文化最好的解读是“家”,生生之间最佳关系解读是“家人”;

C.班级文化应基于“责任”的建设,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强化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文化。好的班规,既能看见,又能摸着,是一部严肃的“班级宪法”。推荐阅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李茂编译)

19.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理念

A.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B.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C.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 D.教书育人的完美体现; 20.揪住“七寸”找“途径”:

传统教育患的是“课堂并发症”。课改就是找到的那个“支点”。

其实课堂不仅是教学的牛鼻子,更是撬动一切问题的那个“支点”。毋庸置言,教育“百病缠身”,正因为此,我们才需要戒除一些急病乱医的鲁莽。时下课堂教学的某些观点和所谓的“见解”,大都属“盲人摸象”,因而一线教师要对某些“专家”的指点保持高度的警醒。教育首先需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要解决问题,就要奉行“实践的力行”,今天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需要“理念”,可悲在理念过分泛滥,却又绝少有哪位专家愿意手把手教给我们如何解决问题的。千万记住,我们不能因此自乱阵脚,要咬定“行动”,寻找“途径和方法”,要知道教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21.从“传统”到“高效”的教学比喻 传统课堂是教师抱着学生走,洋思等一类课改典型均属于教师牵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

教学是什么?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

师之体育教师,把篮球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投篮。师之音乐课:为“跑调”的学生纠正“调子”。关于几个教学的比喻。

“养猪说”:饲养员不应该代替“猪”吃食,而只应该把猪养肥; “育儿说”:让孩子吃饱吃好,而不能替代孩子吃饭。

“妈妈解放”的启示:在襁褓中的孩子让当妈的最累,只有当孩子可以独立“吃饭和行走”时,妈妈才意味着得到了解放。

22.高效课堂模式先“继承”再“生成”

没有“临帖”岂会有“破帖”?先用“田字格”写字,严禁貌似有见地的批判地学,否则会画虎不成。

我们要求所有“共同体”学校用四个月时间进行高效课堂的“临帖”,这个阶段叫“继承”;第二个阶段叫批判与生成,在这个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嫁接生成不同的课堂特色,这个特色应该讲是“同质异性”的,相同在“高效”,不同的形态上。没有批评就没有超越,当然也不会有真正的生成,“临帖”是为了“破帖”。但一开始就忙着批判,结果一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批判的学往往呈现为“貌似有见地”。另外,即便是批评,我们也主张“行动批判”,而不是指手画脚瞎白话,有些批评,显然是“酸葡萄”心理在作祟,可以理解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木秀于林,风必折之。但天降大任,总得有人亮出肩膀去“扛”起这个伟大的民族分配给我们的责任!

三.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主要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高效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倡导“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坚持“以学论教” 的指导思想,主要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使课堂教学达到真正高效。

(一)高效课堂评价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评价标准要引领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努力向构建高效课堂靠拢,达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2.科学性原则。评价标准要准确反映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教学改革的方向,遵循教学规律的基本要求。

3.全面性原则。既要对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进行全程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特别是学生的学进行全面评价;既要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也要关注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达成状态。

4.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简单明了,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细节,以利于在实践中操作。5.开放性原则。评价标准倡导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既体现课堂教学的共性,又反映不同学科、不同类型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二)高效课堂评价基本标准 1.教学目标(10分)

A教学目标准确、具体,具有层次性、生成性和可操作性,切合学生实际。B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和谐统一。

C教学目标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2.教学内容(20分)

A.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能从学科体系的高度上准确理解、科学把握教材内容,依托文本,处理好整体与个体、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B.内容条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内容的呈现符合学科规律和学科特点。C.关注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社会实际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D.课堂容量合适、难易适度、速度适中。3.教学过程(30分)

A.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课堂氛围民主、平等、和谐,师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合作积极、愉快。

B.教与学关系和谐,时间分配科学,以学为主。教师启发、点拨和组织教学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5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进行自主、高效的学习。

C.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形式多样、频率适当、有思维含量的对话与交流,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

D.多媒体、教学仪器设备等辅助教学手段运用恰当,和谐、高效地服务于教学工作。E.注重学法指导和习惯养成,教学环节完整,作业适度、适量。

F.教学方法适宜、学习方式得当,接受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等学习方法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4.教学效果(20分)

A.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在达成认知目标的过程中得到足够重视。

B.师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积极主动。

C.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优化,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5.教师素质(10分)

A.基本素质。有良好的师德,敬业爱生。仪表端庄,教态自然。语言规范,作风民主。组织教学到位,板书设计合理。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处理各种偶发教学事件。

B.学科素养。学科知识功底深厚、扎实,教学视野宽广,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熟练和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6.创新教学(10分)

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件使用等某一方面具有创新,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显著。

(三)评课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1.抓主要矛盾。一节好课,也不可能尽善尽美。评课中,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应根据上课教师探讨的目的和课型,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评论。如这节课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课时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上,其他方面只作次要问题略提即可,切不可冲淡中心。

2.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要突出重点,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评课的重点应主要围绕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课堂信息的传递结构、学生思维活动的密度和质量、教师的基本功等方面进行,因此不要在琐碎问题上吹毛求疵。有的同志在听课时往往抓不住课堂教学中的要害问题,总喜欢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性错误抓住不放,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应该尽量避免。因为这样做,不但不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反而会严重地伤害教师的自尊心。

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日常评课活动中,我们在听课中往往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某一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优点,令人赞叹不已。例如粉笔字写的很漂亮,或者板图画的非常漂亮等等。这些突出的优点往往会使听课的人产生一种愉快的心境。相反,有时候也会因为授课教师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给听课者带来一些沮丧失望的心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管任何性质的心境都具有强烈的弥散性.也就是说,这种愉快和失望的心境使人们在其他问题上也会带上同样的感情色彩,产生“一好遮百丑”或“一丑遮百好”的心理感觉。因此,如果在听课时发生这种情形,那么在评课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情用事,以偏盖全。如可以评一评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完整有序,体现这一完整性的各个要素的排列是否有序,这个顺序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符合课型特点等。

4.评课要因人而异,切忌程式化。评课的角度和深度要根据被评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定。A.要注意年龄差异。对待老教师要尊重,持虚心态度,抱着学习的心理;对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要把评课的重点放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讲的概括一点,不要不厌其烦地谈论教学细节问题。同时要帮助其总结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性的东西;对待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要细心指导,持扶持态度,评课要具体,可以就教学细节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或努力方向,但不要求全责备,可结合实际讲一些教学理论问题,并注意不宜太多太深。

B.要注意教师的性格差异。对待性格谦逊的老师,可推心置腹、促膝谈心;对待性格直爽的教师,可直截了当,从各个角度与其认真交流;对待性格固执的教师应谨慎提出意见。C.要注意教师的素质差异。对待素质好的教师,不仅看他教学能力、组织能力、教学的基本功、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语态、体态,是否揭示文章的内在联系等,还要看课堂是否呈现新的教学理念,是否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否上出亮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要提出新的目标,以求不断进取,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对待素质一般的教师,只要求能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最好有某一方面的特长,注意鼓励、鞭策,使其充满信心,迎头赶上;对待素质较差的老师,只要求其掌握常规课应有的步骤,并在此基础有所提高,要诚恳地帮助他们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促使他们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5.注意评价语言的使用。

通过评课活动,起到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作用。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实事求是地公开评价一节课,切忌带有个人倾向;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被听课教师共同分析研讨,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

要坚持激励性原则。既要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又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发言的分寸、评价的方向和火候,以便发挥评课的效益功能。评课语一般分为“特色”和“建议”两部分。评课时对于其“特色”和“建议”,最好三六开,即六分特色,三分建议(缺点)。一般情况是“特色”多于“建议”,除了极个别较差的课。对于评语的使用最好选老师们易于接受的、较为以人为本的,例如,提建议时多用:如果能、还可以、最好能、„„就更好、可适当的„„、„„须加强等词语,相信老师们会更爱听。

适量适当的善意的诙谐调侃也是评课的调味剂。

5.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篇五

摘要:传统课堂是教师展示的舞台,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变革。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根本区别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尽可能用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45分钟的时间效能,尽可能不浪费每一分钟,把学生从“时间+汗水”和大量机械重复的题海训练中解脱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按照课堂目标,让学生主动学习、反复演练、巩固拓展,触类旁通。真正使学生身心愉悦的感受课堂、享受课堂、收获课堂。因此,研究传统课堂与高校课堂的区别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高效课堂;传统课堂;区别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传统课堂是教师展示的舞台,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的课堂。

那么,高效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区别是什么?以下是我的一些浅见: 1.课堂主体性的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均为老师讲台讲,学生下面听。教师成为一节课的主要演员了,这种讲课模式自有学校教育之日就一直使用。当然,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可以将老师所掌握的知识系统的,全面的讲解给学生。但是,在老师讲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一个问题,学生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是否其注意力能完全集中,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思考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课堂效率无法提高,而课改的目标,就是改变课堂中学生的地位,过去的课堂主体是教师,而课改后的课堂主体是学生。课改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是主导地位。教师则要从原来的“主演”转变角色为“导演”。即现在是学生讲解问题,教师从旁指导。角色的转变将学生推向讲台,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会主动的

思考问题,总结答案,解决问题。而且会考虑怎样在课堂中向其他同学去展示并解释这些问题,这样学生会主导查阅课本和资料。主动去总结知识点,这样其实就像老师备课一样,也记忆和总结了重点和难点。而由于学生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主体,他们更容易去集中注意力,去讨论和探究,去补充和完善。这样课堂也活跃起来了,知识点也掌握了,学生也愿意主动去思考问题了。同时学生的勇气和语言组织能力也有所提高了。课堂效率自然也就高了。而教师的主导地位转变为引导地位,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座位编排和小组划分的变化

传统课堂上座位编排和小组划分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成绩高低划分编排座位。二是以身高来划分小组和编排座位,三是按整体班级纪律考虑来划分小组编排座位。这样的方式或多或少的会照顾不到一部分或个别学生。坐在后边的学生或周围没有优秀学生自然会有消极情绪,产生厌学思想,这样就在课堂教学中就很容易照顾不到他们。而高效课堂就打破了常规的座位编排方法和小组划分模式。将各小组围起来。面对面坐。这样就打破了前后座的限制。每个学生都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因为周围都是黑板,学生随时可以站起来就近展示。小组中的优差生平均分配。优生带差生。这样便可帮助同学共同提高了!

3.导学案和作业的变化 ① 目的不同

传统课堂下的作业,多是在课外完成的,不能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同时这样的作业,题多量大,学生埋头做题,很少有时间思考作业和所学内容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这样的练习题目的何在。只知道为了完成作业而去被动的做题,没有精力和意识去分析题型,很难将所巩固的知识加以系统总结和升华。

高效课堂下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和研究,用心编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它主要包括每单元及每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易错点分析、学习探索过程的学法指导和自我矫正反馈等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克服了过去课堂老师“一言堂”和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现象,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学生看到导学案,能明白每堂课的学习目标,知道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主攻方向,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的学习。导学案多是在上课前一天发到学生手里,这样,学生有了导学案,可以提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将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标出,以利于上课时着重解决。

每堂课的“导学案”都是把重点、难点问题凸现了出来,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形式,相互切磋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② 内容不同

传统课堂下的作业形式单一,多是各种形式的练习题,枯燥,乏味。

高效课堂下的导学案,其内容包括学习目标、“课前复习与回顾”、“新知导学”、“新知探究”、“巩固训练及达标检测”等。

在编写的过程中,老师注重了导学案的单元化原则,参与性原则和方法性原则。单元化原则就是需要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学会整合教材,整体分析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而不是小处着眼。参与性原则就是导学案的设计是面向学生全体的,既考虑到学优生需要提高的特点,又关注到了学困生接受新知慢的特点,力争做到人人参与,在参与中学习和提高。方法性原则就是在导学案上既要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要求。教师要具体地告诉学生自学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时多久,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反馈等;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如何分工,怎样组合,才是最佳,才能提高效率等。

③ 效果不同

传统课堂下的作业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不强,所以不能起到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高效课堂下的导学案的题目均是精选的,并且随着课堂的深入,以及所学内容的不同,会以听说读写各种形式出现,不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比如,在阅读课上,它可以是几个和阅读内容相关的问题;在对话课上,它可能又是一个结合实际的模拟对话表演。总之是以活泼多变的形式多方位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其教学效果自然是显著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矢志不移的,不知疲倦的坚持使用导学案的原因所在。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高效课堂中的导学案完全可以取代传统课堂中的作业。虽然在准备导学案的过程中,会无形中加大老师的备课量,会耗费老师大量的精力去精选习题,去设计导学案的每个环节,但考虑到这样的做法能够让学生做一题会一类,触类旁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老师再辛苦些又有什么怨言呢!

高效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

6.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篇六

---浅谈高效课堂的建立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高效,学生学得愉快、高效。我个人认为,只有符合以下三个标准才能称为高效课堂:首先,必须让每个学生在课堂的每个时间段不能闲着,都有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去做。其次,一节课下来,达成课前所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的程度要高。最后,一节课从始至终必须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呢?笔者,结合个人在平时教学的所做、所为、所见,浅谈有关构建高效课堂的做法。

一、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造坚实的基础

课前须精心准备的内容确实很多,比如为学生提供优良、平等的学习环境,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以及抓好三级备课等。本文仅从指导学生预习和备课两个方面作一浅谈。

1、指导学生预习

预习不仅可以能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还可以开拓思路,提高学生听课、记笔记水平,由此可见预习环节的对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预习分为学期预习、周预习和日预习三种。整体预习就是在要求学生在开学前,利用寒假或者暑假时间通读下个学期的教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通读”并不是把书上的内容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而是指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能够疏通文意,找到某一具体内容的相关概念,原理以及运用,并作适当记录。然后尝试着去做本课后面的练习。周预习相对于学期预习来说要细致得多。这就要求学生在双休日不仅回顾和复习上一个星期所学的内容,同时还要针对下一星期要学的内容,通读一遍教材,如果遇到读不懂的地方,这是必须借助工具书,尝试着去解决疑难问题。如果是有不懂得或者是特别难理解的内容,就用彩笔标出来,以便老师讲课时特别注意,做到有的放矢。日预习指每次上课前的针对性预习,它类同于我们平时进行的预习,主要放在每天下午放学后进行。抓紧时间完成当天作业,然后翻开书,对下一课进行预习,针对周预习时标出的重点阅读。

2、加强三级备课

三级备课指主备课、精备课和细备课三次备课。主备课是指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用心爱心专心 1

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这时要求备课或学科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并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精备课是指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习题等环节)。精备课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力争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细备是指教师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和自己独有的思考充实教学各个环节的细节,设计的教学案要有利于班级的教学。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努力打造学习型课堂

课堂教学时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势必成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只有抓紧时间、合理利用时间、优化课堂时间安排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传统的课堂表现为老师课上讲得太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太少,使学生容易出现倦怠、厌烦等不稳定情绪。有的教师课上讲得太少,讲课内容太粗、欠透,课堂结构松散,至使学生吃夹生饭,久而久之造成松懈、涣散,课堂教学效率极低。所以,根据新课改精神,要求我们要打破常规,更新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课堂为学堂,变教时为学时,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努力打造学习型课堂。

一般来说,高效课堂的一节课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讲解及点评和学生练习三部分构成。按照我们学校的要求,每节课老师所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剩下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自己去支配,但是要注意学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训练。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但是,在合理分配和利用时间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节约课堂时间。所话说“言传身教”,如果老师喜欢迟到、早退或者上课拖堂,甚至还有旷课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会认为老师对课堂时间不重视,这时学生可能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所以,要求我们要上课要守是,不要迟到,更不允许拖堂等。只有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5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

三、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自己作为“模特儿”,向学生介绍自己如何讲求学法,摸到窍门、取得成功的经历和

体会,使学生感受学法的神效,激发起掌握新学法的积极性。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顺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学生发问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四、精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内容,强化对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练习的形式有两种: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课堂练习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的训练活动,它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领会、巩固、运用以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的选择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且基础、典型、新颖。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作业的布置的时候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杜绝“一刀切”的习惯。

课外作业是是一个增效过程,它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强化。所以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注意。和课堂作业一样,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还要加强对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防止部分学生的“偷懒”。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五、强化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学生全员高效参与课堂教学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生源素质不是太好,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投入进去,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不好,这样的课堂和高效课堂相差较远。所以,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全程、高效参与,必须有监督、管理以及约束的机制。比如每个学生的课堂练习都必须交,还要按时交,哪怕是个别学生交白卷。对于完成情况不好和交白卷的学生课下要找其谈话,要让这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必须积极、主动参与,确保每位同学每天至少举手发言一次;课堂上各项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沓;写错的作业必须更正,更正时要分析错误原因等。

六、注重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它包含“教”的反思和“学”的反思两方面内容。

1、“教”的反思

“教”的反思是指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是教师对教学价值进行沉淀、过滤、剔除、保留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课后更应该要写好课后记、单元后记、学期总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

2、“学”的反思

7.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篇七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 地处北纬36°46'~37°4', 东经105°9'~106°10'之间的黄土丘陵沟壑地带上, 中卫市的东南边缘, 南连固原市西吉县, 东靠固原市原州区, 北临吴忠市同心县, 西接甘肃省的靖远和会宁县, 为中卫市所辖三县之一。

全县境内南北最长95千米, 东西最宽80千米, 总土地面积6899平方千米, 县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7毫米, 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 南部为450毫米, 中部为397毫米, 北部为262毫米, 水资源大部分来自降雨。水资源总量为12203万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资源8396万立方米, 占水资源总量的85%, 地下水资源3807万立方米, 占水资源总量的15%,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年际年内变化大。气候特征干旱少雨, 蒸发强烈, 风大沙多。水资源奇缺, 属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地区, 人均水资源量326立方米, 低于全国人均水量的八分之一, 亩均水资源占有量40立方米, 是全国亩均水量的四十分之一。是全国最贫困地区之一, 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

为了促进海原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合理利用水资源, 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 加大农业发展力度,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以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畜牧业为主的节水型现代农业转变;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节水高效补灌工程, 发展旱作农业成为海原县必要的发展方向。

二、水土资源利用现状与潜力

全县地表水8396万立方米, 地下水3807万立方米, 年总水量1.22亿立方米, 可利用水资源总量7602.14万立方米。多年来, 通过修建水库, 塘坝、打机井等工程措施, 共开发利用水资源2580万立方米, 占可利用水资源量的30%, 目前尚有5920万立方米水资源急需开发利用, 解决人畜饮水、发展灌溉, 其中地表水3220万立方米, 地下水2700万立方米。全县土地资源丰富, 全县共有耕地面积403万亩, 其中水浇地面积23万亩 (扬黄灌区13.5万亩, 库井灌区9.5万亩) , 旱作区面积达380万亩, 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 长期以来, 本县境内干旱少雨, 水资源贫乏, 水土流失严重, 农业生产能力低下, 农民增收缓慢, 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工程建设必要性分析

㈠海原县农业发展现状海原县全县共辖14个乡, 4个镇, 165个行政村, 1099个自然村, 有回、汉、东乡、满、蒙5个民族。截至2004年, 全县总人口38.1万人, 其中回族人口25.94万人, 占总人口的70%, 农业人口34.4万人, 占总人口的93%。发展高效节水后, 高效节水灌区农业人口达到18.6万人, 其中扬黄灌区10.4万人, 库井灌区8.2万人, 旱作农牧区15.8万人。全县劳动力13.5万人, 其中剩余劳动力5万人,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3人。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3.7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4.8亿元, 第二产业4.55亿元, 第三产业4.35亿元。农业占全县GDP的65%。全县大家畜8.15万头, 其中牛存栏4.22万头, 出栏肉牛1.7万头;羊存栏37.25万只, 出栏3.02万只, 生猪存栏2.98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3982.6元。

㈡发展旱作农业在海原县的重要性海原县地处宁夏的南部山区。长期以来,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以及自然条件的限制, 发展灌溉工程难度大, 农业经营粗放, 农业节水技术普及率低, 农业生产实践和科研成果表明, 充分利用作物特性和农艺、工程节水技术, 可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的产出效率。为此, 发展设施农业, 合理配置水、土、肥、光、热等资源, 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业, 可以有效地减轻旱灾威胁, 建立起农牧结合、具有地方优势的特色种植结构,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建立起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增加农民收入。海原县农业生产以发展旱作农业为主, 在每年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威胁下, 农民脱贫致富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 发展设施农业、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尽快改善生产条件, 不论从现在还是将来, 都是促进农业发展需要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 充分发挥设施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 建设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等农业产业项目, 对发挥区位优势和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浅谈推进高效课堂的几个必要条件 篇八

为了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问题意识能力的形成,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束缚,张扬学生的个性,逐步迈向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功的教育理想最高台阶,进而又转向了高效课堂。那么,如何保证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呢?

一、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做到的

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学者、名师认真践行先进的理念,反复操作实践,精益求精,科学合理易于领会操作,真正体现其先进性。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要积极倡导,肯于花费物力、人力组织优秀教师领会、接受、运用,然后大力引领、指导、推广,推出一大批高效课堂的优秀教师,以点带面,让高效课堂稳步、健康开展下去,成为新时期教育最先进的教学方式。另外,最主要的是要改变考试方式,不要让现行的考试方式影响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学校管理者应该做到的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治校方略,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决定素质教育的推进历程。作为一校之长,要跟上时代潮流,积极拥护并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建设一支优秀的懂业务、善钻研的班子集体和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让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学校生根开花结果。

1.科学管理、人文管理

学校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于现代人来说,工作只是一种谋生手段,对于新岗位,很多人看中的是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单位人文化的管理,如果达不到自己的预想,很多人会选择退出,没有退出的人,其工作热情也会大打折扣。至于职业道德那是对自己的工作认可以后,长期培养起来的。学校要了解新教师的需求和愿景,创造让新教师快速发展的空间,逐渐让新教师将在大学所学的文化业务知识得以有效转化,并能自觉去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武术大师之所以武功高、招数妙,除了武术套路有精妙之处外,还需要练武之人的勤学苦练,多次的实战,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中老年教师上有老下有小,有很多影响教育教学的事情出现,管理者要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消除不良情绪,使其安心工作。所以,学校的管理者要注重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人文管理不应只是挂在嘴上,流于形式,而是要付诸于实际。教师的冷暖要时刻挂在心上,办公室冷不冷教室热不热,生活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等,管理者都要想得到看得到。

2.学校的事务要公开公正,舍得投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教师的劳动需要得到及时的认可和鼓励、表扬。学校要做到公平公正,阳光操作,严格按制度办事,对于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教师要在评优选先中榜上有名,不能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于优秀教师、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以及在各种活动中获奖的教师要及时给予奖励。精神鼓励是必须的,物质奖励也是必要的,要舍得投入。应经常派教师外出学习取经,且要改善办学条件,让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走进班级,更好地适应高效课堂的实施。

3.丰富教师校园文体活动

学校的文体活动能极大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只想让教师默默无闻、无怨无悔、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是一厢情愿的做法。教师除了工作之余还应该有一些集体的文体活动,如打排球、篮球、乒乓球,如演唱会、舞蹈、才艺展示等。教师不仅仅就是教学,也需要把自己的另一面展示给别人,得到领导及时的肯定,在活动中,可以释放自己的压力,焕发出活力来。在学校的这个大家庭里,只有欢声笑语才有凝聚力,才有战斗力,健康的身心才是教师钻研业务的保证,真正的人文关怀才是教师忘我投入教育教学的最大动力。关心教师的精神层面也许比关心教师的工作情况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师应该做到的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跟上时代的脚步。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涵养,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愿意在教学改革中表现自己,不断充电,不断转变观念,认真学习领会高效课堂的理念和基本模式,认识到高效课堂的优点,掌握其实质,结合自己教学中的风格和特色,勇于在课堂上实践,敢于打破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方式,破茧成蝶,超越自己。

教育上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运兴衰,在高效课堂的践行上领导、教师都要做出改变,否则高效课堂只会是雷声大雨点小,对教育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上一篇:教育法规学习下一篇: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每课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