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诗歌

2024-08-22

狂人日记诗歌(精选9篇)

1.狂人日记诗歌 篇一

《狂人日记》读后感

读了鲁迅的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初篇——《狂人日记》,鲁迅先生描写了一位迫害狂患者的心理活动,以独特的视角揭露了那个黑暗、冷漠、血腥的年代对人的损害。

狂人的出场特别,“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这些都预示着他的思想和旁人不同。文中穿插着很多他幻想被吃的片断,“狂人”眼中看来,四周都是随时张开血盆大口吞噬自己的人,赵家的狗、狗的主人——赵富贵、还有一些未经人事的小孩仿佛都是吃人者,最为伤心的是自己的哥哥也成了其中一员。其实,狂人的臆想不是毫无理由的,他以为生活的世界日益变成一个吃人的世界,其实在他内心深处,感受到的是人们独立的思想被逐渐吞噬,而这在那个年代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狂人被道为“疯了”,却又在“疯”的状态中说出一堆真话。

然而很可惜,主人公的醒悟,在当时格格不入。封建社会的礼教,于无形中给人巨大的舆论压力,许许多多的国民,在这种压迫下,人性逐渐被钳制。不禁想起了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离开了,而鲁迅先生以笔为戈,在旧社会中一次次铿锵地发出拯救民族的声音。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文末,多么微弱,无奈,又悲壮的呐喊!鲁迅的笔下经常出现孩子这一形象,像故乡中的宏儿、水生,他们都是鲁迅先生眼中的希望。但在《狂人日记》中,“但是小孩子呢”“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许多孩子都被父母潜移默化地灌输了封建的糟粕,在社会的压迫中渐渐地扭曲人生的观念。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意思是空有希望不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有!”而如果为了希望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无”。在艰难的国运前,鲁迅先生一直坚持着拯救中华民族的希望,并为之不断奋斗。毕竟,希望之路是走出来的路,是实践出来的路,是探索得来的路。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不忘初心,做真实的自己,为了追求新生活而去奋斗与实践。

俞书昊

2.狂人日记诗歌 篇二

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 鲁迅说到: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 《狂人日记》……出现了, 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然而这激动, 却是向来怠慢了介绍欧洲大陆文学的缘故。一八三四年倾, 俄国的果戈理就已经写了《狂人日记》;……但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 ……所以对于果戈理对鲁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如此, 鲁迅先生在借鉴果戈理的同时, 也加入了自己的创新。

首先, 两部作品有着同样的名字:《狂人日记》;有着同样的文体:日记体小说。这是鲁迅先生对果戈理的借鉴。日记体小说盛行于西方文艺复兴末期, 是小说与日记的完美结合。对于中国来说, 属于地道的外来品。在中国, 小说的典型形式是以故事情节为框架, 以人物刻画为目的的章回体, 如享誉世界的四大名著。而日记体小说的开端可以看作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共由13则日记构成。而这也可以看作是果戈理直接影响的结果。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是日记体, 鲁迅的小说也是日记体。果戈理的日记体小说是为狂人所写, 鲁迅的小说同样是写给狂人。同样都是以第一人称按时间顺序描述, 所见所闻或所感所思。但也有不同,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有20则, 而鲁迅的有13则。果戈理的每则都有确切的日期, 从明确的日期如10月3日、4日开始, 然后跳跃到“二千年四月四十三年日”, 甚至后来“某日, 没有日期的一天”, 各段日期虽是不连接的, 是混乱的, 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但也正是这样才让人意识到这是一个思维混乱的人所写, 是一个“狂人”所写。虽然略显荒唐, 但依然符合“日记”的特殊格式。而其中蕴含的就是作者的巧妙构思。而鲁迅的《狂人日记》虽没有明确的标明时间, 而是改用数字“一、二、三……”来标示, 但也明显的采用了这种日记体的格式。用13则长短不一的文字, 用“错杂无论次”的荒唐之言来揭示狂人。这相比于果戈理可以看作是在继承学习基础上的构思上的创新。同时, 作为小说, 两部作品既是对“我”当天所经历的事件的简单记述, 而且也夹杂着深层次的思考。两部作品连起来都可构成一个整齐, 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形成一个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文体结构方面, 鲁迅还有着一个最大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尝试, 也就是在白话文的正文前加了一个文言文小序。这一小小的改变却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它使得鲁迅对果戈理的借鉴富有了中国化民族化的特点, 也是对其“拿来主义”理论的实践, 而其中包含的是鲁迅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和思考。

其次, 两部作品有着同样的人物形象:狂人。果戈理笔下的狂人波普里希钦是一个精神受到严重摧残的九品文官, 工资微薄, 身份低微, 一直孑然一身, 订单疯狂的爱慕者司长的女儿, 而其最终精神错乱也是由于知道自己所爱的司长的女儿要结婚而导致被压抑已久的心理扭曲变形而导致的, 因而被送进疯人院。果戈理对他的描述大部分场景都放在了主人公的工作地点, 即他为部长削鹅毛笔的办公室。鲁迅笔下的狂人是一个遭受迫害的叛逆者形象, 是一个不妥协的反封建战士形象, 他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家庭及其周围, 是对家庭关系的一种揭露。虽与果戈理笔下的狂人有着相类似的人物形象, 但在所包含的意义上, 就与果戈理笔下从个人利益出发的狂人存在了很大的不同, 而是更丰富深广, 这是鲁迅独创性的表现。

果戈理笔下的狂人一开始而且自始至终都有自以为是的幻想, 比如一开始认为自己是做文官的贵族, 后来开始幻想自己是西班牙国王, 并把疯人院当作西班牙。相对而言, 鲁迅笔下的狂人更具有现实性, 对历史有着批判性的理解, 他关心的是吃人制度下的受害者。结尾“救救孩子”的呼声, 是两部作品中深化主题的地方, 但也存在不同。果戈理的狂人退缩回到个人的恐惧中, 喊道:“妈妈, 救救你可怜的孩子吧……”。而鲁迅笔下的狂人则突破了个人病患, 突破了个人悲剧, 转向社会。他呼吁:“没有吃过人的孩子, 或者还有?救救孩子!……”。他要拯救的是所有的孩子, 这也使鲁迅《狂人日记》的思想内涵更加丰富, 更加深广。

同时, 在两篇小说中都写到了狗——一种机灵的动物。正如果戈理笔下的评论:“狗是特别机灵的东西, 它什么事都能注意到, 它能注意人的一切举止行为。”所以在果戈理笔下狂人更多的与狗对话, 鲁迅笔下的狂人也察觉到邻家的狗看他时眼中的恶意。

再次, 鲁迅借鉴了果戈理的写作笔法, 将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寓于狂人独特的心理和逻辑之中。同时, 果戈理的讽刺风格对鲁迅也有着直接的影响。鲁迅在回忆青年时受到的外国作家的影响时曾说道“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 是俄国的果戈理。”有人评价果戈理的讽刺是含泪的讽刺, 是幽默讽刺。正如俄国作家别林斯基说过:“他的全部中篇小说都是这样:开始可笑, 后来悲伤!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开始可笑, 后来悲伤!”“果戈理的这种独创性, 表现在那总是被深刻的悲哀之感压倒的喜剧性的兴奋里面。”而这种特点在《狂人日记》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在这含泪的笑中, 将小人物的悲剧命运推向了高潮。鲁迅也是将批判寓于讽刺之中。

在借鉴中, 鲁迅也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不仅做到了像果戈理一样针砭时弊, 而且使批判更具力度和深度, 将讽刺的力量具体融入细节之中, 如发出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的反问:“从来如此。便对么?”

1834年, 果戈理在题材、人物、体裁等各方面都独具价值的《狂人日记》问世, 在世界文坛上独具一格。1918年, 鲁迅不避前嫌, 采用同一篇名, 采用统一人称, 采用同一体裁, 塑造相同人物的《狂人日记》创作完成, 讽刺的艺术手法的借用, 创作构思的借鉴等正是果戈理对其直接影响的体现。但同样让我们无法忽视的是同中散发的异彩。正如林志浩所评价的那样:“《狂人日记》虽然从果戈理的小说中得到启示, 但却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土壤, 具有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因而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 批判也更犀利。”鲁迅笔下的狂人是他所独有的, 是鲁迅在结合自己独特研究的基础上, 创造出来的属于他自己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2]果戈理.果戈理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3]林志浩.鲁迅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6.

[4]肖向东.影响·借鉴·创新——鲁迅与果戈理《狂人日记》比较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9, (6) .

3.马克的狂人日记 篇三

他是柔和的、随和的、单纯的。在北京一家酒店的VIP室,他面对着屋里的10来个人,在摄影师的“要求”下将白色的纱帘高高抛起; 双脚离地、飞扬地跳起,并把咖啡杯抛向空中; 他甚至摆出了太空漫游时的动作——那一刻,屋里所有的人都被他的“可爱”所感染,笑出声来。

这似乎和我们之前听到的描述不同。1999年,26岁的他将一手创建的安全咨询公司Thawte Consulting以5.75亿美元卖出,一跃成为南非最年轻的“本土富翁”; 2002年,他豪掷2000万美元漫游太空,人们称他为“冒险家”; 2005年投资1000万美元,创立Ubuntu基金,成为自由开源世界的“旗帜人物”; 他屡屡尖锐地批评微软,成为最受媒体追捧的“挑战者”。

他就是目前最热门的桌面Linux 版本Ubuntu的创始人马克•沙特尔沃思(Mark Shuttleworth)。

2002年6月

狂热的冒险家

“对那些相信地球是平的人来说,这是个非常不幸的消息。从太空上看地球,它确实是圆的、蓝色的,非常漂亮。”他认真地告诉我,人类在地球上的一切活动都能在太空看得清清楚楚,比如城市建筑、农林田园。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上的污染。“最让人吃惊的是,在地球上自然的东西已经很少,大部分都被人开发殆尽了。”

虽然已经过去了7年,且和所有的IT人一样,出身南非、现居伦敦的马克不得不为开源事业在全球奔波,但那次太空漫游的经历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刻骨铭心了,所以每次回忆起来他都格外地激动。“如果还有机会,我希望能重返太空。” 他说。

2002年6月,马克搭乘联盟号TM-34宇宙飞船,在俄罗斯国际空间站停留了10天,成为继美国亿万富翁Dennis Tito之后的第二位太空游客,一下子名扬天下。南非当局甚至在2003年12月17日发行了一枚邮票,表彰他为“第一位登上太空的非洲人”。虽然这趟太空之旅的门票花了他2000万美元,可他说:“这笔投资太值了。”

这一次太空漫游如此震撼他的心灵,也改变了他的人生。“在太空才发现生命的短暂和世界的渺小。所以我回来以后,觉得更应该去做一些对人类、对世界有正面影响的事情。”马克说,这就是创立Ubuntu的初衷。Ubuntu 在非洲祖鲁语的意思是“以人道待人”。

Ubuntu是2004年10月首次出现的一个GNU/Linux 发行版本,作为后来者迅速获得了大量原Linux用户的喜爱,成为毫无争议的第一发行版本。Ubuntu Logo下面有一行字:“为人类做的Linux操作系统。”目前全球有1000万用户在使用Ubuntu桌面端操作系统,至少100万台服务器采用Ubuntu的操作系统。惠普、戴尔、东芝、宏等都有基于Ubuntu操作系统的电脑。

2001年10月

狂想的“仁慈大君”

自创立Ubuntu之后,马克最热衷的事情就是为自由开源进行宣传和演讲。开发人员都怀着崇拜,亲切地称他为SABDFL(Self-appointed Benevolent Dictator for Life“自封的仁慈大君”)。6月29日是马克第三次来中国,在由中国开源推进联盟主办的“开源世界开源中国”论坛上,马克演讲的PPT第一页仅有一个单词“Heartbeat”(心跳)。

他解释说: “本次论坛是很独特的,有不同的竞争厂商参加,我不想在会上只谈Ubuntu,而是希望大家有共同的语言,可以共同做一些事情。”马克认为,大家应该求同存异、跨越鸿沟、精诚合作,使开源社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开源产品越来越专业。“Heartbeat让人感觉更有激情,也更人性化。”

消除数字鸿沟,人人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是一种大胆的狂想,而马克正在为实现这一伟大的梦想努力。南非是马克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一个资源受到严重制约的国家。五六年前,这里一半以上的学校没有电,甚至没有自来水,绝大部分学校没有计算机或互联网。“尤其是在黑人居住区和棚户区的学生们,他们不但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且非常贫困,如何继续专心学习?”对于故乡,马克充满牵挂。

2001年,马克创办了非营利性组织Shuttleworth基金会,致力于南非的教育创新事业。“这项工作非常成功。”马克说,“但一旦开源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证实,它就不再是我们的工作重心,因为基金会总是把目光放在下一个变革上。”

是什么给他提供永续的动力,使他不断地向前,向前!马克说,每次我去慢跑,到气喘吁吁时就想: “见鬼,要是我身体棒一点,就不会跑得这么辛苦了。”但实际上,要是身体再棒一点,我只会跑得更远或更快,到头来还是会气喘吁吁。我用这样那样的方式促使自己前进——探究更好的办法是我的主要动力。

所以,马克崇拜的偶像都是那些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追逐梦想的人,比如达尔文和圣雄甘地。“达尔文在提出进化论的时候,被认定是错的,而且他一生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批评,但是他坚持自己的想法,我非常欣赏。”

2009年6月

狂狷的斗士

“Linux创始人拒绝与微软讨论任何协议”; “Ubuntu创始人: 不和微软进行交易”; “Ubuntu创始人: 微软最好不要挑起战争”;“Ubuntu创始人: 要与Windows 7抢上网本市场”;“Ubuntu创始人批Windows 7太贵且没本质提高”……有意无意之间,马克被塑造成为开源世界的“旗手”、微软的“挑战者”。每次他都直言不讳地表达对微软产品和策略的看法,有严厉的批评、强烈的质疑,也有公允的评价。

对于微软的新产品Windows 7,马克说:“它比以前的产品更轻盈、更简洁、更干净了。”然后他话锋一转,“但Windows 7在功能上并没有很大提高,而且它并不是一个开放的、易协作的平台,这方面优势还是在我们这边。”他还宣称,Windows 7推出以后,微软不再那么容易就能拿到上网本的市场份额了。“我们在低版本上有全功能的优势,在高版本上,我们又有价格的优势,我们一定会去竞争。”

在马克的北京演讲中,有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不要被他们的规则所玩弄。”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企业宣称,“我们要成为微软”、“我们要成为IBM”,马克认为,这其实是误入歧途,陷入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中,不可能取得成功。开源是另一种能与以微软为代表的“不开放的”软件体系分庭抗礼的游戏规则,它完全颠覆了微软那种靠垄断、专有、卖许可为生的商业模式,强调共享、贡献、免费和服务,真正代表了软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马克希望有一天,Ubuntu成为一款随处可得、真正免费、高质量的发行版本,连微软在制订战略计划时,也不得不考虑Ubuntu。到时侯,不再需要马克的干预,开发小组就能自给自足,开发出世界上最好的自由桌面软件。“但是在Ubuntu完全长大成熟、可以独立竞争之前,还要走很长的路。”马克说,“在这之前,我会继续主持这个项目,尽我所能地帮助它变得可持续发展。”

4.狂人日记的摘抄 篇四

2、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3、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

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4、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

但是我有勇气,他们便越想吃我,沾光一点这勇气。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

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5、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6、最可怜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伙吃我呢?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

7、其实这种道理,到了现在,他们也该早已懂得,……

忽然来了一个人;年纪不过二十左右,相貌是不很看得清楚,满面笑容,对了我点头,他的笑也不像真笑。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他仍然笑着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我立刻就晓得,他也是一伙,喜欢吃人的;便自勇气百倍,偏要问他。

“对么?”

“这等事问他什么。你真会……说笑话。……今天天气很好。”

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问你,“对么?”

他不以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不对?他们何以竟吃?!”

“没有的事……”

“没有的事?狼子村现吃;还有书上都写着,通红斩新!”

他便变了脸,铁一般青。睁着眼说,“有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他的年纪,比我大哥小得远,居然也是一伙;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还怕已经教给他儿子了;所以连小孩子,也都恶狠狠的看我。

8、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9、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

陈老五也气愤愤的直走进来。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对这伙人说,“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那一伙人,都被陈老五赶走了。大哥也不知那里去了。陈老五劝我回屋子里去。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

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晓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可是偏要说,“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10、不能想了。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11、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12、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13、常常会有一种被世界暂时忘了的感觉,就像水槽里忘掉没洗的唯一一只筷子,或者孤零零挂在饭店门口的雨伞,一直没人来取走。

5.《狂人日记》赏析 篇五

鲁迅,是中小学语文课本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作家。提起鲁迅,会觉得很熟悉,但是他深邃的思想却又有些难以琢磨。

一直以来,鲁迅饱受赞誉。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鲁迅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终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而我读到的鲁迅,是一个把时间看得贵如生命,把人民的觉醒当做一生的使命,把旧社会的黑暗揭露的体无完肤,把旧制度的残暴批判的淋漓尽致的伟人。当然,他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审视者和领导者,他也有着丰富的经历和平凡的生活。只不过,他总能在点点滴滴,零零碎碎的生活片段中,看到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看出背后的根源。

一开始接触的鲁迅作品是充满童趣的,如《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里面写了我没听说过的神话故事,我没见过的花花草草,和那些能发出各种叫声的小虫子,这可比我自己的童年生活有趣多了。他还在《故乡》中讲述了小伙伴闰土更加色彩斑斓的生活,让我不禁一边上课,一边幻想自己也能有那样的一段经历:在蔚蓝天空下一望无际的西瓜地,我手握一把叉,像卫士一样全心守护者城池,而我的敌人就是那些藏在浓密的藤蔓中狡猾,灵活的獾猪和猹。到了冬天,我就变成了一个机智的捕鸟者,在雪地里扫出一片空地,支起一个筐,撒一圈秕谷,等待那些贪吃的小鸟雀一步一步走进我的陷阱。

那个时候读鲁迅,就像是听他讲故事一样,后来,才开始探寻他的思想。有人总结,鲁迅的一生主要在思考三个命题: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病根何在?这三个问题是20世纪初的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一百年后的今天需要深思的问题。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精神面貌,有着不同的国民劣根。

因此我们要一边反省,一边深思,究其根源。这是鲁迅带给我的最大的教导。而旧时代劣根性,如愚昧麻木,封建迂腐,在阿Q和孔乙己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追根溯源,他们都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和牺牲品。下面我以《狂人日记》为例,分析鲁迅对时代的思考和批判。

《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它既有尼彩的渺茫,又有安特莱夫的神秘幽深,还有鲁迅的深切的忧愤,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浓厚反封建思潮的“狂人”形象,揭露了旧社会“吃人”的本质。

这是一篇白话日记体小说,包括小序和正文两个部分。小序主要用文言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起;正文共有13则白话写就的“疯子”的日记。小说的主人公是日记的“作者”——狂人。之所以没有给他一个具体的名字,是因为“狂人”不是特指某一个发了疯的人,而是一批收到先进思想熏陶过,清醒了的革命分子的代表。这也使我想到了阿Q,鲁迅只给他一个符号,叫什么都无所谓了,放眼望去,遍地都是阿Q。整个国民,都是备受旧思想压迫,侵蚀得没有了灵魂的行尸走肉。

狂人,从作品的叙述来看他确实是个疯子,他有种种疯子的病症:

(1)变态的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

(2)混乱的逻辑。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狂人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与“月光”的不见都联系了起来,组成一个三段论。这种将部分前提省略的做法,造成了三段论的不成立。

(3)古怪的幻觉。狂人即疯子,是生活在幻觉世界中的人。“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但是狂人在别人的眼里是疯子,在鲁迅看来确实先锋。鲁迅借助狂人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和逻辑混乱的思维方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解释了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这可以从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种种表现看出来:

(1)“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表现了狂人敢于怀疑传统,研究一切的启蒙者的思想特点。(2)“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是狂人对“吃人者”本质的认识。(3)狂人在“歪歪斜斜的每叶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的“字缝里”,看出了“吃人”两个字,是他对封建礼教的实质所作的历史概括。作者中所提及的活生生的吃人的事实,则是这一历史和结论的旁证。虽然狂人把“把脉”理解为“揣一揣肥瘠”是混乱的臆想,但既然古代能够“易子而食”,现实中狼子村能够吃人,为什么自己的大哥不可能吃自己呢。荒诞的逻辑中自有逻辑的合理性。(4)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对于吃人社会的“经典”“戒律”的蔑视和斗争。通过“古久”和“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意义,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5)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是狂人对未来社会的幻想和规划。(6)“我也未必没有吃过妹子的肉”。这是对自我的估价和反思,也是对自己前途的绝望。充满了自我忏悔的精神。(7)“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性探索。现实中的人,文化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纯洁的,没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他在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要想有一个美妙的未来,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就只能赶紧救救孩子。

总之,作品通过狂人的形象,尖锐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除了深邃的思想,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同样值得学习。

(1)虚实结合。鲁迅通过“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过他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从某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存在的“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是社会的历史现象做出了概括。

(2)独特的心理描写。变态的心理,混乱的逻辑和虚妄的幻觉。等等狂人心理的描写和刻画。狂人见到所有的人都是像要吃人,就是一种典型的迫害狂患者的心理状态;狂人由女人骂小孩推导出女人要吃人,由女人的要吃人推导出大哥、母亲和自己都吃了妹子的肉,这是典型的逻辑上的混乱。

(3)象征手法的运用。第一节:“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象征黑暗社会的长久;第二节“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象征中国几千年不变的传统文明。而第六节“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象征整个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凶险。

6.狂人日记读书笔记 篇六

三幕剧,三个时期,三种景象,老舍先生通过这三幕戏剧反映出当时那个年代的各种社会现象.而且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让人感觉最强烈的莫过于三幕剧的场景变化了,同一地点缺因为三个不同的时期有了不同的变化.第一幕在清末,那时候裕泰大茶馆还有大茶馆的样子,传统的店面,传统的摆设,传统的服务.一个典型的北京茶馆的形象.第二幕就是民国的时候了,大茶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茶馆后面变成了公寓,前面依旧卖茶,但是店面的摆设却洋气许多了,与以前的大茶馆模样差远了,这时候依稀有那么一点老茶馆的味道.第三幕是抗日战争之后,战后满目疮痍,裕泰大茶馆也不例外,与民国的洋气光鲜相比,这时候的店面就十分寒酸了,甚至连清末的时候也比不上.抗日战争的破坏力可见一斑.老舍先生通过三幕剧的场景变化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化,清末大家还是传统的生活在封建社会下,民国大家都接受了西方的影响,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裕泰大茶馆摆设的变化就能够看得出来.抗日战争让中国饱受摧残,从裕泰大茶馆的变化就能看出来~,没有了洋气的藤椅,没有了漂亮的玻璃桌子,只剩下比清末时期还要差劲的小条凳.老舍先生没有刻意变现,从场景的变化就告诉了我们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当然还是有不变的地方的,那就是那一张”莫谈国事”的纸条了.这就是一个讽刺,在这个裕泰大茶馆里不能谈论国事,但是每天每时每刻都上映着反映中国社会现象的事情.茶馆里塑造了好几个个性鲜明的形象,永远妥协的王利发掌柜,刚正不阿的常四爷,软弱胆小的松二爷,见风使舵的吴祥子和宋恩子,坑骗拐卖的刘麻子.从各个人物的经历看,表现出各种人的命运.王掌柜处事圆滑,不会固执不变,活得最长,但是受的哭也是最多的,常四爷虽然后面种菜种田,每天过着辛苦的日子,但是一生人活得踏实.刘麻子做的缺德事多了,自然有一天也会被人出卖,最后死于非命.但是总得来说凭自己良心做事的王掌柜、常四爷、秦二爷都没有什么得到什么幸福的生活,而那些的恶人和他们的儿子倒是子承父业,干得有模有样,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风气之差。

老舍先生的茶馆用短短的三幕剧表现出近代中国的好几个时期的变化,呈现了近代中国的衰败和残破。

狂人日记读后感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说来估计读了不下五次。从高中第一次在课本中接触开始直到现在,我觉得我还是没有办法完全领悟这篇小说。高中的时候,老师跟我们分析的很详细,但那时的我体会不了老师口中的“沉重”。如今再次看这小说,我也是来回看了三遍,思考了许多,但我始终没搞懂,这狂人真的“狂”了吗?

从日记中的胡言乱语看。狂人似乎是真的狂了,因为一个精神正常的人怎么可能会有这么混乱的思想与言语,甚至后来渐渐觉得别人对他的一颦一笑都是为吃他做的准备?从现在的医学角度上看,这应该属于“被害妄想症”吧。但是,如果套在他所处的环境下,我又觉得他并不是“狂”,更不应该是他哥口中的“疯子”,因为他看到了那个封建社会中黑暗的审处,而且他的一言一辞都在暗示着些什么。特别是那句“你们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着这世上”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着。它似乎在预言着些什么,强而有力的。

我不晓小说具体是怎样对封建社会的多面地揭露和反抗。但我认同小说承载着一种特定社会的内涵。而狂人的思想也造就于那个年代,那个社会。我觉得,狂人是社会压迫下底层人民的代表。所以他感觉有人要“吃”他,或许他也是知道的,其实背后是这个社会在“吃”他。回到当代,以前的那种“吃”表面上似乎没了,毕竟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也已有一个世纪之久。但是,这种“吃”人的事情也不复存在了吗?似乎不是,它将会一直存在着,直到社会能达到数千年前古人所描述的大同社会。不过,“吃”人的东西随着年代的改变也改变了,而且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难以解决,因为现在要改的是思想的东西,是扎根了五千年的民族的劣根性。这绝不是一次辛亥革命,一次新文化运动,一次五四运动能够彻底改变的东西。社会上太多真真假假了,我们不知道如何去辨别,因为当知道红十字会的那些些丑事之后,我不知道那些黑暗角落里的人还有没有心。他们用自己的贪婪在“吃”那些等待被救助的可怜人。社会上太多生离死别了,那些有权有势的黑了心的“李刚的儿子”在以我也不知道的方式在“吃”我的同胞。社会上太多意外了,高铁的,公路的,校车的„„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我没想到,连“他们”也在悄悄地“吃”我们„„想到这,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当年的狂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从头冷下了脚尖上。

现在的人不会蘸着别人的血去吃馒头,但并不代表这“吃人”的事情在现在没有。只是他们变聪明了,他们知道这“吃人”的人是不能活在这世上的,但是他们改不掉“吃人”的习惯,所以他们在背地里“吃人”。他们啃食着我们的生命,甚至啃食着我们的灵魂。他们给我们看见很多负面的事情,他们让我们沮丧,他们似乎想让我们都变成狂人。实际上,我感觉我们最终是会成为这个社会所孕育而来的“狂人”,因为如果我们发出抗议,发出不满的声音,他们会说我们是有“强迫症”的狂人;如果我们相信了他们,以为自己有了“强迫症”,以为自己真的想太多,那么我们会渐渐地对这些黑暗的事情无所谓,我们会默认会顺应甚至会跟随,然后加入“吃人军团”成为突然清醒过来的那一代眼中的“狂人”。相对于前者,后者更是可悲,那是真正的狂,是直入骨髓的狂。

7.狂人日记诗歌 篇七

一 《狂人日记》和《罗生门》的主旨思想

《狂人日记》的作者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以大量的小说、散文和诗歌创作, 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 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 在中国文坛上奠定了崇高的地位。毛主席曾这样赞扬鲁迅:“鲁迅在中国的价值, 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 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狂人日记》讲的大致上是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 陷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 对于周围的一切, 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 或怀疑有人侮辱他。

《罗生门》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 取材新颖, 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 但很少直接评论, 而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 便让读者深深地感觉到其丑恶性, 由此彰显出其高度的艺术感染力。《罗生门》讲述了一个被主人辞退的家将到罗生门下避雨, 在城楼上发现了一个老婆子在拔死人的头发做假发卖钱, 在与老婆子的一番对话后, 最终放弃了武士的道义, 抢了老婆子的衣服, 选择去做强盗的故事。鲁迅和芥川龙之介的相同点都是以自己犀利的文笔, 来抨击自己身处年代丑恶的社会现象。

二 《狂人日记》和《罗生门》的创作风格的相似之处

这两篇同样是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作品, 在着眼点、写作格调、写作背景、思想表达、人物刻画、语言特征上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现分析一下它们的相似之处。

1. 从作者的着眼点来看

两个故事都是以冷峻的笔法, 写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抨击。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 对麻木愚昧的国民的批判, 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在文中密密麻麻布满着“吃人”两个字。文中的主人公自己便是一个“狂人”, 就是患有精神病的人, 他大哥给他找大夫来看病, 他便怀疑大夫是“刽子手扮的”, 来开导他不让他多想乱想, “静静的养!养肥了, 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就连赵家的狗看他几眼, 他都认为“可见他也同谋, 早已接洽”。他甚至把医生嘱咐吃药的话“赶紧吃吧”理解为赶紧吃他, 然后归结到这个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 长期以来这个社会的历史是一部人吃人的历史, 反映出当时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都没有了起码的信任。作品中还有这样的描写“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用“吃人”来形容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文中的这些描写与鲁迅先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鲁迅先生在写《狂人日记》之前经历了很多政变。包括袁世凯复辟帝制、二次革命、辫子军复辟, 感到了中国前途的黯然与沉闷。《狂人日记》充分体现了作者忧愤的深广和批判的犀利。而《罗生门》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现实环境有时会把深埋在灵魂深处最阴暗角落中的罪恶激活, 也是对社会动荡时期的人们的道德沦丧的谴责。在当时天灾人祸频频来袭的时期, 人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 到处是饿死、病死的人, 活着的人也是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家将被主人辞退, 面对被饿死还是做强盗, 进退两难。当他看到老婆子为了生存, 拔死人头发做假发套的时候, 一开始还很愤怒, 但是听完老婆子的一席话, 他茅塞顿开, 名正言顺地抢了老婆子的衣服, 扬长而去。而那女尸生前也不是好人, 把蛇当成鱼干卖, 都是由于当时社会的灾祸造成的。从作品中的人物描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其的不满, 比如:家将爬上楼梯以后看到“穿棕色衣服、又矮又瘦像只猴子似的老婆子”。

2. 从文章的写作格调来看

两篇文章都是以阴暗的格调来描写的, 反映出当时社会阴暗、压抑的现状。在那个时代黑暗势力沉重地压在人们头上, 封建社会的“仁义道德”, 统领着人们的思想, 人们很难得到喘息的机会。如:在文中开头便有这样的描写“今天全没月光, 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 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 似乎想害我。”“太阳也不出, 门也不开, 日日是两顿饭。”“黑漆漆的, 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当时的社会也是这样黑暗不见阳光, 作者的心也是这样低沉且压抑, 没有激情。作者透过文中主人公的眼睛看到的人物都是模糊不清的, “大门外立着一伙人, 赵贵翁和他的狗, 也在里面, 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 似乎用布蒙着”这样模糊的描写, 更加突出了当时社会的压抑和人们的思想愚昧找不到出口的迷茫。《罗生门》中也是描述了一个地狱一样的场景:日落黄昏, 阴霾密布, 淫雨绵绵, 杳无人烟的街道, 断壁残垣的废墟, 头上盘旋着吞噬人肉的乌鸦, 脚下重叠着无人认领的尸体。这都是战争年代的真实写照。在动荡年代, 整个平安京一片凄凉, 作者身处的时代是黑暗的, 当然绕着仆人展开的故事也是黑暗的。事件开始便是傍晚, 在原本热闹的门楼底下, 只有家将一个人在避雨, 无主的尸体也扔到门楼里面, 所以谁也不到这里来了。唯一的光明便是松明燃烧的微弱的火光。

三 《狂人日记》和《罗生门》创作风格之差异

两篇文章虽然同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写作背景却不同, 《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 中国社会一片动荡, 内忧外患, 民不聊生。而《罗生门》发表于一九一五年, 日本正处于大正时期, 日本作为协约国而坐收渔翁之利, 成为战胜国, 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因此, 民主自由的思想也渗入到国民中间。除了写作背景的不同, 两篇文章还有很多不同之处, 现总结如下:

1. 从思想表达来看

《狂人日记》表现出的是启蒙思想, 是对封建礼教的抨击, 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据鲁迅自己说, 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 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作者在文中写到“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 就大起来, 堆在我身上。万分沉重, 动弹不得”。在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束缚之下, 思想只有被沉沉地压制住, 找不到突破口。《罗生门》写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在灾祸的面前, 人们的贪婪、恶心一一展现出来, 人性的贪婪和人性的丧失。且人们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尚不自知, 拔死人头发的老婆子理直气壮地说:“我不干就得饿死, 也是没有法子呀!现在我干这个, 也不认为是什么坏事呀!”只是为了生存下去, 对死者也不尊敬。家将在老婆子的语言攻势之下人性中的善一点儿一点儿地褪去, 而恶最终占据了他的心灵, 抢了老婆子的衣服, 推倒她, 扬长而去。芥川龙之介自己也曾指出, 自己的所谓的历史小说, 就是以古讽今, 讽刺当时病态的日本社会。

2. 从人物刻画来看

《狂人日记》中的人物比较多, 有主人公, 还有他的哥哥们, 有一闪即逝的大夫, 还有赵贵翁和他的狗, 还有在路边嘲笑他的一伙小孩子。这些人的存在, 无一不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但是《罗生门》里面就只有两个人物, 家将和拔死人头发的像猴子一样佝偻的老婆子, 还有一个用来做道具的女尸。仅仅用两个人的对白, 就充分揭示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内心世界。

3. 从语言特征来看

《狂人日记》是以一个“狂人”的视角写出来的, 语言怪诞、离奇, 他总是认为本人在“吃人”, 偏离正常人的思维。他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 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 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 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而《罗生门》是以简洁、犀利的笔法, 贯彻到底, 上边的人物思维都比较清醒。拔死人头发的老婆子很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而家将最后听了老婆子的话, 也从“被饿死”还是“做强盗”的矛盾中解脱出来, 抢了衣服离开了。

《狂人日记》确实不曾在“文坛”上掀起显著的风波, 但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鲁迅的成功, 在于他对我们民族和社会的深刻认识。《罗生门》揭示了人们在困境面前的无从选择。芥川龙之介是一个非常注重写作技巧且思维清晰的作家, 写出了颇富批判、讽刺意义的短篇, 被誉为“鬼才”, 甚至对鲁迅的创作也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影响。

参考文献

[1][日]芥川龙之介.罗生门[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99

[2]薛毅、钱理群.《狂人日记》细读[J].鲁迅研究月刊, 1994

8.火山之下 狂人日记 篇八

绚烂的地球“烟花”

孩提时代,Martin Rietze曾目睹了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爆发,由此便开始了此生对火山的痴情迷恋。埃特纳是世界上最吸引人的火山之一,近年活跃、每每爆发,短暂且猛烈,炽热的岩浆喷薄于空,数条赤色的“火龙”自火山口腾跃而出,顺着山坡蜿蜒流淌爬行,白天黑夜影像各有特色,变化万千,妖异壮观,是Martin最频繁的“拍摄模特”。

而除了最为熟悉的埃特纳,Martin Rietze其实对世界各地的活火山的了解都堪称细致:比如具有超强爆发力的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能喷发碳酸钠熔岩的坦桑尼亚伦盖伊火山;月光下火山坑内泛着幽幽蓝光的印尼爪哇的卡瓦伊真火山;喷发时雷电交加的塞梅鲁火山;还有能生生在海边填造出新陆地的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每座火山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我为每一座火山深深着迷。”这些不同的火山爆发,时而艳丽四射,流光溢彩;时而振聋发聩,大地颤抖;头上常常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脚下已经岩浆沉浮,火海环绕;宁静时水火潺潺交融,激荡时熔岩惊涛拍岸……所有这些个性的绝美的风景,都被Martin恰到好处地捕捉过,成为影像中最珍贵的“大自然的天然烟花”。

追逐火山的脚步永远不会停

Martin在自己影像作品日臻极致美轮美奂的同时,也承受了极大的生命风险和身体考验。对火山狂热的痴迷,使得他的足迹遍及智利、坦桑尼亚、冰岛、日本甚至南极的各处行将喷发却又无法精确预知的火山,这意味着他要穿上避毒气及粉尘的防毒面具防护服,尽可能近地接近火山爆发点,时刻警惕,日夜不得松懈,而又必须在它们爆发时能找好角度按下快门,同时又要保全自己和相机功能,为了那份“流光溢彩”,Martin几次三番地在魔鬼门前挑衅打滚。如今,五十岁的他依然踌躇满志,丝毫没想过“退休”,还梦想着像法国火山学家夫妇莫里斯·克拉夫和卡地亚·克拉夫那样,走遍地球寻遍火山,将这份绝境之美通过影像传递给不能亲临现场的人们。

9.狂人日记赏析 篇九

首先,《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所以,《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带着显著的“多疑”特征,或反过来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着重表现的是狂人的“多疑”。(当然,我们不能将作品中狂人的多疑套在鲁迅身上,这待下述。)

其次,结合鲁迅的创作情况来看,在鲁迅的小说中,有一些作品不像《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故乡》等作品侧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外现(形貌、言行、履历、事件等),而是以人物的内心及精神世界的某一因素的活动为主,展示其某一精神意识倾向,比如《狂人日记》、《白光》、《长明灯》、《伤逝》等。这类作品虽有人物的言行活动,但主宰作品的因素是某种精神意识。以《狂人日记》来看,小说开头的第一部分就采用这样文字: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小说一开场,登场的是人物的意识,鲁迅不用很亮很清之类的单一视觉的文字,而用“很好”这样综合意识来把握月光。接下来,“我”出场了,但对于读者来说,“我”无形无状,更不用说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年轻是年老,实质上,“我”即“我”的意识在继续牵着读者走:“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是对“很好的月光”这种感觉的意识重认;“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这一句,是意识再次把握;“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这是意识重认后新意识的出现;“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新出现的意识开始把新的客观对象纳入意识范围———注意,此处不是对赵家的狗那两眼的客观描述,而是意识对于这一事实的一种把握。“我怕得有理。”这一句,意识走向判断。依此分析的路子,使之贯串整部小说,都不难得出意识流动的轨迹。因此,从这一视角看,《狂人日记》是一部展示意识过程的一部小说,简单说,《狂人日记》是一部意识性小说。

再次,在小说的结尾,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鲁迅此处冠以“我”有“四千年履历”,并把“真的人”与“我”相对,暗示着“我”并非具体存在的人而是一种艺术设置,当然,“我”只能是人,只有人才能承载某种人的意识,但在《狂人日记》中,这个人又不会是真实的具体的“迫害狂”病人,鲁迅作为艺术家不会像医生和心理研究者那样,去记录描述一个病患者的征状。在《狂人日记》中,假如从一个“迫害狂”患者的角度来看,鲁迅对其所作的能充分表现这一患者的特征规定是极少的,“我”无名无姓,没有病因解释,没有病史说明,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也有极宽的范围。而另一方面,鲁迅又极为精细传神地把握“迫害狂”这类患者的共同特征。这说明,“我”作为一个具体存在并不重要,鲁迅对于狂人的选择并不在于这个狂人是谁,而是因为选择狂人符合于鲁迅的艺术设置和艺术表述,假如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一般的人,那么鲁迅就无法在其身上表述“多疑”的这一意识。从小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这一狂人所表现出来的病状是“迫害狂”一类的共同特征。实际上,“我”只是一个承载物。一方面,“我”承载着狂人所共有的病状,以达到小说所要求的艺术真实的要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的病状在某一层次上与作家所要表述的东西相吻合。而在具体的文本创作之中,作家不可能直裸裸地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作品中的人物,相反只能是遵从所选择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发展规律,融入自己的东西。由于艺术选择加上艺术家的艺术表述能力,鲁迅的《狂人日记》一方面极为真实地描述了“迫害狂”的征状言行,但另一方面又极为巧妙地昭示小说并不是要表现“迫害狂”的征状,而是要表述狂人所承载的合乎狂人身份其实是作者自己的东西。也即鲁迅之所以选择狂人是因为狂人有显著的“多疑”特征,它暗合着鲁迅“多疑”意识的内核表述。所以鲁迅选择了狂人来承载“多疑”这一意识,作者着重要表现的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我”所承载的意识“多疑”。文化先觉者形象,是鲁迅反抗精神的形象外化。”?

上一篇:电子病历系统实施计划下一篇:文言文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