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与苦恼

2024-08-09

愉悦与苦恼(8篇)

1.愉悦与苦恼 篇一

我的欢乐与苦恼初三作文

我漫步在海滨长廊上,享受着这夕阳的无限风光。那独特的颜色映衬在蓝天上,大海上,那迷乱而令人心醉的感觉,使人无法不停留在这瞬间的美好。是的,它是短暂的,这夕阳的美好是永远无法永久性停留的。但是在这刹时间,美丽的夕阳释放出它所有的能量,给欣赏它的人儿带去了欢乐。我,陶醉在这份日落夕景中,对着蓝天,对着大海,述说我十六岁的苦恼:

十六岁了,就在这一年,我面临着形势严峻的中考,望着同龄人们不断地努力,我的思想也丝毫不敢放松。我明白这次的考试即是每个人学习生涯中第一道分水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犹为重要。有谁甘心落后呢?就在这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下,我心情复杂。我停止了一切娱乐活动,艺术的吸引,情感的熏陶早已离我远去。留下的,只有那课业的负担,考试的.压力。以前愉悦的心情也随着消失,呆呆的时候心里浮现着一个字——烦。我为我的中考而担忧,如何是好?我的行动尚未与思想达成正比。每晚,看着星星抱着我的苦恼睡着了觉。

我感受着此刻夕阳赋予我的欢乐,思想亦尽情放松。或许苦恼的出现真的是因为压力的增加吧。呵......笑一小,世界更美妙!压力算什么,这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自信才是最重要的,一位朋友说到:自信,是支持一切梦想与希望的基础。是啊,欢乐何为?莫过于对自己苦恼的剖析。此时的苦恼之天敌,乃为令对手胆怯的自信!

一阵海风吹来,吹醒了我,这海边的夕阳已渐渐落入了大海,感受夕阳是这么的欢乐,夕阳也会因为知道了它能量的释放,给予了一个正在为中考而苦恼的人使她欢乐而感到欣慰。

在这落日映衬下的海滨长廊上,吸烟挥去了我的苦恼,带来了自信的欢乐,我感谢这一切美好。以十六岁的心去透析世界,去剖析我的苦恼,去挖掘我的欢乐.....

2.愉悦与苦恼 篇二

关键词:讲述,自救,自觉

把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苦恼》与鲁迅的《祝福》放在一起阅读, 使人感慨唏嘘万千。

一位彼得堡的马车夫姚纳新近遭遇了丧子之痛。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老马夫连续四次想把这种伤痛诉说给人听, 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倾听。军官、寻欢作乐的三个年轻人、看门人和年轻的车夫都匆匆行走在自己的世界里, 对他人的苦恼既无兴趣亦无耐心, 更无关心的热情。老马夫最后向自己的马一股脑儿地倾诉了悲伤, 马儿“嚼草, 听着, 闻主人的手” (契诃夫《苦恼》, 安徽文艺出版社《契诃夫小说》, 1998年版, 汝龙译。下同) 。小说有个副标题:“我拿我的烦恼去讲给谁听啊?”。

如果说契诃夫表达的是烦恼无处诉说的苦恼, 鲁迅则展示悲伤诉说出来之后被践踏的悲哀。无论如何, 讲述都是一个困境, 向他人讲述痛苦更是一个不分国界、时代的困境。

被痛苦包围, 这种痛苦在心里反反复复已经熟读成诵, 意识到自己随时可能被痛苦的大海吞噬, 于是努力要把痛苦讲出来以求得片言只语的同情和安慰, 这实际上是人的一种自救本能。在风雪中, 姚纳一边艰难地赶车, 一边“好几回转身去看军官”, 试图继续关于儿子死了的话题, 但“军官老是闭着眼, 明明不愿意再听”。三个年轻人取笑姚纳的帽子是彼得堡最糟糕的帽子, 姚纳嘻嘻笑着说“这帽子本是不行啦”;三个人一路上不断咒骂他, 当听说他儿子死了后, 其中一个驼背说“咱们都要死的”;途中驼背还给了他一个“脖儿拐”, 他仍然笑着, 屈辱地奉承他们“好高兴的几位老爷哟”, 然后找到一点讲话的缝隙就诉说“我儿子死了”:他卑躬屈膝地对待所有咒骂侮辱甚至挨打, 当然是因为小人物已经习惯这种屈辱, 也是为了能有机会向这些陌生人讲述自己的悲伤。当他决心与一个看门人去“攀谈”并被看门人粗鲁地赶走后, 他“伛下腰, 任凭苦恼来折磨他”, 但没过五分钟他就仿佛感到了“锐利的疼痛”, 无法忍受, 于是不顾一天的劳动成果还不够他和马吃饱, 就决定回住处去。但回到住处也没有人愿意听他的讲述, 还未开口, 起来喝水的年轻人就睡着了。在整个过程中, 姚纳尽管小心翼翼, 讲话支支吾吾, 但都是积极主动地试图去诉说, 或者说, 他都在积极地想方设法自救。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无法忍受这种锋利的疼痛, 必须讲出来才会使自己好受一些。

如果说姚纳的自救是自觉的, 那么祥林嫂的自救是不自觉的。这两个卑微痛苦的生命都遭遇类似的悲剧, 但他们的痛苦有所不同。祥林嫂比姚纳更悲惨。她的丧子是突然而惨烈的, 完全没有给她心灵的准备或者过渡;并且, 她的痛苦伴随着无限的自责:如果自己能料到春天也会有狼到村子里来, 如果自己不那么大意让阿毛一个人到门口去剥豆, 她的阿毛就不会死———所以她的诉说都从“我真傻, 真的”开始。两人的精神状态也很不相同:姚纳主动搭讪, 即使受到侮辱也试图努力把自己的悲痛讲出来;祥林嫂不作铺垫, 不看对象, 直接自顾自地讲下去。鲁迅写了祥林嫂两次讲述, 第一次讲述一般都会认为是对四婶讲, 但细读文本, 其实不然。卫老婆子“现出慈悲模样”絮絮叨叨向四婶介绍祥林嫂的惨况, 最后一句是“我想, 熟门熟路, 比生手实在好得多……”, 这里鲁迅用了一个省略号, 意味着卫老婆子的絮叨还未完, 此时, 祥林嫂就开始讲述了:“我真傻, 真的, ”比较第一次来鲁镇, 她“顺着眼, 不开一句口”, “不很爱说话, 别人问了才回答”, 这次的抢话就显得非常突兀。鲁迅用一个标点符号表明祥林嫂的精神状态已经不好了, 实在是大师手笔。另有一个句子也容易被忽视:“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 接着说”, 一般来说, 讲话如果有明确的对象, 眼睛应该对着谁, 但这里作者没有写她的眼睛望向谁, 这意味着她其实并非目标明确地和四婶讲。只是因为这里有两个人, 只要有人就可以讲述。她也不会去思量四婶听了自己的遭遇后可能会同情地“红了眼圈”, 最后会收留她。鲁迅在写祥林嫂第二次讲述的时候就明确多了:“她全不理会那些事, 只是直着眼睛, 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不写两次讲述, 就不足以体现人物内心深广的悲痛, 亦不足以展示人心的冷漠残忍。

姚纳的自救是清醒的, 主动的, 积极的, 最后向他的马讲述, 这可以视为一种退而求其次的自救;而祥林嫂则是混沌的, 更像是一个溺水濒死的人, 不分对象, 不作铺垫, 直接抓住便是, 只是她最后什么也没能抓住。

在姚纳第二次碰壁后, 契诃夫这样写道:“一群群的人匆匆地走来走去, 没人理会他和他的苦恼……他的苦恼是广大的, 无边无际。要是姚纳的心炸裂, 他的苦恼滚滚地流出来, 那苦恼仿佛会淹没全世界似的, 可是那苦恼偏偏没人看得见。”这段话关怀的广度已经越过姚纳而至所有芸芸众生。军官、三个年轻人、守门人、年轻车夫, 所有这些人都有可能是姚纳, 他们内心也一定有广大的无边无际的苦恼, 他们的苦恼也许也找不到地方诉说。契诃夫通过姚纳要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最终要表达的是人的孤独;即使操同一种语言, 长同一种肤色, 人与人之间彼此取暖亦是何等艰难。鲁迅比契诃夫要更“冷酷”, 他让祥林嫂成功地得以诉说, 他着意要表现的是人如何践踏侮辱别人的痛苦, 于是, 整个世界在这一刻简化为“看/被看”的模式。个人内心最刻骨的悲痛到最后只能成为一种展览, 他人从中获得的只是观感的满足, 满足过后便是厌恶乃至践踏, 同情、理解、慰藉都是奢侈。如果说契诃夫小说中的马还多少给人一点安慰, 那么, 鲁迅的悲伤与绝望则把人带入无底的深渊。

世上大概只有少数人才能把人生当成一个容器, 里面装着快乐, 同时也不丢弃悲伤;世上大概只有极少部分人能把最大的悲伤独自扛着而正常地活下去;世上大概只有极少极少部分人能把悲伤化为力量, 或者通过自身修为将悲伤化解。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一个管子, 喜怒哀乐都要流出来, 悲伤更加要流出来, 不然生生地把自己憋成内伤。所以木心认为“疯子, 就是导管的淤塞和破裂” (《同车人的啜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哥伦比亚的倒影》, 2012年版) 。人穷尽一生, 其实都是一个讲述的过程。讲述成功, 讲述幸福, 讲述灾难, 讲述悲苦……有的通过讲述来证明自身价值, 有的通过讲述希求慰藉。但结局往往相似:越讲越孤独。这与时代、国别无关, 这是人类永恒的困境, 永恒的悲剧。

3.规则之苦恼与尴尬 篇三

从此他不再理我。

此人的职务是某公司经理。

一位朋友没有电话通知,贸然造访,令我很不高兴。我说你怎么也不打个电话约定一下?他说我还用约定?意思是说他跟我的关系非同一般。我说你怎么了?你怎么就不用约定?电话约定没有例外,这是规则。他听了,诡秘地一笑,说我明白了,你现在这屋里有秘密(女人)。我说那你就搜查搜查吧,搜查出人来,我算你没错:搜查不出人来,你只能在我这儿待上10分钟。

搜查完毕,待了10分钟,他做起身要走状。其实是试探我,是不是真的就让他走。没想到我说好吧,有事再来一不过以后可一定要打个电话再来,否则就连10分钟都没有了。

这位朋友倒是没有跟我断绝外交关系,只是经常以这事为例,跟别人说我性情古怪,且不通情理。

此人现在已是著名作家。

这几年,经常有朋友请我吃饭,社会上叫饭局。对于饭局,我一般没兴趣,除非确实有话可说有事可谈。而且,我以为事先必须说明吃饭的时间、地点、东主、事由、参与人员——特别是参与人员,否则就是不懂礼貌不讲规则。遗憾的是,情况却常常不是事先说好的那样,等到了饭局才发现又多出了好几位我不认识的人或事先没有说明的人在座。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他们的理由常常是:有这个必要吗?你咋这么多事呀?或者,你不是难请吗?我们是不得不把你骗过来呀。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会令我不知所措。不说话吧?举座不欢。那还是个喝酒吃饭的样子么?说话吧?我不清楚席上都是些什么人。而且我以为在饭局上说话是可以相对放肆些的,否则不如开会。那么,跟不清楚的人放肆,合适么?

这类朋友中,有编辑、记者、作家、医生、老板、国家公务员等。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这都涉及一个规则的问题。

在规则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概念与其相似,但性质却是完全不同——那个概念叫做规矩。对于规矩,我们是很熟悉的,而且咱们中国人在讲究规矩方面堪称世界第一,因为规矩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早已是成熟的定型的家喻户晓的人人皆知的了。它先是由圣人制定的,以后又加以不断完善,乃至事无巨细,遍地规矩。比方说还是饭局吧,到了饭局,最最里面的那个位置,一定是席间官位最高的或年龄最大的资历最老的,否则就是乱了规矩。再比方说点菜吧,一定是四个凉菜八个热菜……你要是点了三个凉菜或五个凉菜,那就是不懂规矩。又比方说上鱼吧,那鱼的嘴一定得是对着主宾才行,否则这位服务员就会因不懂规矩而被炒了鱿鱼。

一言以蔽之,传统的社会生活是必要讲究规矩的,因为规矩是维持、维护传统社会秩序的保证。

但规则却不同。规则产生于现代社会生活,是为了维持、维护现代社会生活的秩序而约定俗成的一种行为规范。没有了这个行为规范,现代人将无法进行沟通,无法进行交流,乃至无法共事。

我们经常说现代生活是一种多元的生活。就是说,现代生活容许人们持有种种不同的观念和不同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但现代生活也是一种社会的生活,也需要沟通也需要交流,经常的也需要共同去做某件事情,因此,没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大家都愿意遵循的规则,这种现代生活就将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传统的社会生活需要规矩,现代的社会生活需要规则。

遗憾的是,或者说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我们所熟悉的规矩已经不再适应我们的现代生活,而我们需要适应的现代生活所需要、所必需的规则我们却又不懂——或懂了也不愿认真遵循,于是,你在坚持规则的时候就尴尬了。

这里,有一个基本原则是应该注意的,即传统的规矩所遵循的是不平等的金字塔般的秩序,而现代的规则所遵循的却是平等的尊重个性的秩序。这种秩序的维持与维护,需要共识。

4.愉悦与苦恼 篇四

罗江华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互动、信息互动与交流的过程。有效

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增强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有利于

创新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做到有效而愉悦呢?20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让我有了一定的感悟:

一、微笑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愉悦而有效的“一米阳光”。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繁琐的数字运算,机械的重复练习,复杂的逻辑推理。作为教师,要

用饱满的热情,可亲的态度,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创造一种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始

终处于轻松愉快的心境之中。教师的微笑犹如春天里灿烂的阳光,如果教师能把这灿烂的“一

米阳光”带进课堂,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祈盼的眼睛定会充满自信,对知识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他们就能主动地、高效地进行学习;如果教师能把这“一米阳光”带进课堂,定

会改善整个班级成员的学习心境,创造出一个轻松活跃、快乐祥和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

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完美的发展。

二、民主而平等的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愉悦而有效的“主旋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当今新的教学理

念下,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习的朋友,扮演好“学生”的角色;老师应充当问题

解决的陌生者,充当问题解决的裁判员;不应以“严师”的面孔出现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觉

得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只有当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了你这个老师,学生自然就会对你

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乐于的去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就能充分的体现出来。

三、新颖而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愉悦而有效的“催化剂”。

运用恰当而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气氛会异常活跃。

1、激趣探新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课堂上能使学生对你所教学的数学内容

感兴趣,那么这堂课的教学你就成功了一大半。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这一教学

内容时,就配合多媒体动画给孩子们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分西瓜的故事,当学

生听到猪八戒分到的 比悟空的 要少而又不能反悔时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就高起来了,都急切的想知道为什么。当然,有效而愉悦的课堂教学从这儿就开始扬帆了。

2、多种感官相互配合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永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和孩

子们的学习也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尽

可能的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协同活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肢体语言,有效而愉悦的课堂也就自然形成。我在教学《元、角、分》这一教学内容时,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具

和玩具,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经历了进行了一次小小的贸易活动,整堂课至始至终都是通过

孩子们眼看、耳听、手动、脑算完成。课后的信息反馈显示:效果良好。这说明在数学教学

活动中,学生只要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亲身实践、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氛围

中,对问题的解决更容易。

3、课堂练习分层次、多样化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以中等学生为着眼点,面向全体,配备好“必做”

练习(基本练习),自选练习,拓展延伸训练。这样的练习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

验之上的,学生既能解决,但又感觉到在做的过程中似乎有点点困难,既照顾了学习困难的孩子,也兼顾了学习好的学生。这样的学习是最具有意义而有效的学习,也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孩子们呢,也就有了一种心理自由的感觉,觉得练中有趣,学

中有乐。

4、竞赛

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调动他们的竞争意识,课堂教学中可设计“一分钟抢答”、|“找朋友”、“送信”、“分组对抗赛”、“幸运之星”等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每堂课总能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达到理想的效果,孩子们总觉得意犹未尽。

5、及时评价

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或完成作业时,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性语言或书面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作业的批改一定不要吝啬你笔下的“好”、“优”等字,如能改“好、优”为如下短语评价,更能催人奋进:“真能干”,“进步大”,“哇,好整洁”,“越学越聪明”,“再细心一些怎么样” 等等。实际上,老师的在每一句鼓励和赞美的语言,都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引起震憾,都会使他们处于积极兴奋的学习之中,课堂教学的有效也就随之而来。

5.苦恼教案2 篇五

一、重点难点 1.重点:个性化的对话;对比的手法。2.难点:浓郁的抒情笔调;“不动声色”的客观记叙。

二、背景材料 1.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杰出作家、小说家、戏剧家。出生于破产商人家庭,早年边做家庭教师边求学。1884 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学生时即开始以“契洪特”的笔名写作诙谐小品和幽默短篇小说。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揭露官场阿谀逢迎的陋习和警察的专横与残暴,如《一个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普里希别叶夫中士》等。后来随着对社会生活认识的加深,他转向描写普通人的悲惨生活,作品的批判性也进一步加强。19 世纪 90 年代至 20 世纪初是契诃夫创作的高峰时期。他写出了一系列思想深刻的名篇,如《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带阁楼的房子》、《新娘》。契诃夫的小说朴素、紧凑、凝炼,不仅具有很强的客观性,而且富于抒情色彩。他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短篇小说艺术对欧洲文学和我国现当代文学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契诃夫还是一位卓越的剧作家,其名剧《海鸥》、《樱桃园》不仅思想深刻,而且在艺术上也具有创新,开创了抒情心理剧的先河,在俄国戏剧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2.契诃夫生活的时代,如列宁所指出的:“俄国正处于这样的变革的时代,这时旧的东西无可挽回在大家的眼前崩溃了,新的东西刚刚开始安排”,这个时期正是沙皇俄国专制统治的年代,是反动势力猖獗的时期。契诃夫亲眼目睹了农奴制残余及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和弊端,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契诃夫的祖先就是农奴,他曾说:“在我的血管里流着农民的血。”19 世纪 80 年代中期,契诃夫对当时的社会“旧的东西”认识越来越深刻,而且更加强烈地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3.1886 年契诃夫创作了短篇小说《苦恼》。这个短篇是他小说中的精品,被托尔斯泰称为第一流作品。高尔基也认为这篇小说是非常真实生动的短篇小说。

三、内容分析《苦恼》描写了一个老车夫姚纳死了老伴,儿子又刚刚死去,他想向人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苦,无奈偌大的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够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能对自己的马儿诉说。作品通过无处诉说苦恼的姚纳的悲剧,揭示了 19 世纪俄国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冷酷无情,这正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缩影。1.层次剖析。这篇小说以“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为情节线索,全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大雪纷飞的黄昏,车夫姚纳一动不动地在车座上,只有小母马陪伴他。这一段是作品的序曲。第二部分:(从“姚纳和他的小母马有好久没动了”到“不过听不上两句话就会呜呜地哭起来”。)这部分是情节的主体。写车夫姚纳向人们倾诉心中苦恼时的情景和遭遇。第一次,姚纳拉一个军人到维堡区去。他向军人诉说儿子死了的苦恼,军人丝毫不感兴趣,只是催促他:“赶车吧,赶车吧„„照这样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啦。快点赶车吧!”边说边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第二次,姚纳拉三个寻欢作乐的青年到巡警桥去。他满以为这几位兴致高,他又只收他们二十五个戈比,或许他们会耐着性子听他诉苦,谁知他们只顾相互调笑戏谑,对车夫的苦恼无同情怜悯之心,甚至还扬言要给“这老不死的”一个“脖儿拐”!第三次,姚纳好不容易碰上一个看门人,他想上前与他攀谈,可看门人给他的却是不客气的指责:“快到十点„„你停在这儿做什么?把车子赶开!” 第四次,姚纳看到一个年轻车夫正睡意蒙眬地走到水桶那边去,他连忙走过去与他搭讪,希望或许可以和自己的同行谈谈,但出乎意料的是,“那年轻小伙子已经盖上被子蒙着头,睡着了。”姚纳不得不叹气走开。第三部分从“出去看看马吧”到作品的结尾。姚纳找不到人倾诉心中苦恼,最后只好同小母马说话,把心中的苦恼全告诉了小母马。这是作品的尾声。2.主题思想。这篇小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下层“小人物”孤苦悲惨的生活境遇。车夫姚纳生活在当时社会的最底层,孤苦无依,妻子去世早,儿子生病死了,生活贫困,生计没有着落,靠赶马车为生,常常半天拉不到生意,应当说他的命运是不幸而悲惨的。小说反映人物痛苦的深刻之处在于,作者不仅描写了人物生活上的贫困,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人物精神上的痛苦、心灵的伤痛。他原指望儿子继续赶马车的,可是他死了,这是何等的痛苦,何等的打击。他想把这心中的苦恼说给别人听听,这样或许好受些,但是一个、两个、三个„„人们都不愿意听他诉说。他感到孤独寂寞,最后实在无奈,只得向小母马诉说。小说把一个小人物的精神痛苦,揭示得非常深刻。其次,小说还揭露了沙俄统治下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姚纳向人诉苦而得不到同情、理解的情节,正是当时沙俄专制社会的典型生活图画的缩影,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淡漠、自私、没有同情心。那位军人,还有三位青年嘲笑、辱骂姚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和对劳动人民的鄙视。可悲的是,姚纳的同行,那年轻的车夫,同时生活在社会下层的穷人,也对姚纳的诉苦无动于衷,这就从更深层次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

四、写作特点 1.运用对比、映衬手法,反映深刻的思想内容。(1)对比。在小说的整体艺术构思中,作者将“人与人”、“人与马”进行鲜明的对比。姚纳满腔痛苦想向人倾诉,但是军人、寻欢作乐的青年,还有看门人、青年车夫都对姚纳的痛苦无动于衷,一个个都极端冷漠、麻木、自私;而小母马却“听着,闻闻主人的手”。这反差强烈的对比,控诉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冷漠,读来令人惊愕震颤。(2)映衬。小说中“人与马”的关系处处相互映衬,如开头写姚纳“坐在车座上一动也不动”,与小母马呆呆不动的姿态极为相似,说明人与马的处境是一样的,他们都孤立无援,命运悲苦。而在姚纳每一次要诉苦时,都有对小母马的描写。尤其是三个寻欢作乐的青年骂马与骂人几乎一模一样:“给它一鞭子!他妈的!”“你这老不死的,我要给你一个脖儿拐啦!”作者通过这种相互映衬,写出了人与马同样悲苦的命运。2.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1)运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车夫姚纳的语言达到了高度的个性化。从姚纳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卑微低下的处境和忠厚、善良的性格。如姚纳想向坐车的老爷诉说自己的苦恼时,总是吞吞吐吐,语不连贯。例如他对军人说:“老爷,我的„„嗯„„我的儿子在这个星期死了,”他害怕冒犯军人,又禁不住要诉说的矛盾心理表现得十分形象。又如,他为了让三个青年听他诉说,先是有意讨好他们:“嘻嘻,„„好有兴致的几位老爷”,然后才嘀嘀咕咕地说:“这个星期„„嗯„„我的儿子死了!”。其他几次对话也都表现了姚纳的老实木讷、惶恐谦卑的性格。此外,在姚纳与其他人物的对话中,将军人的蛮横霸道,青年的卑劣无赖、年轻车夫的麻木冷漠也表现得十分鲜明。(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这篇小说既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恢弘的场面,而是多用一些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这些细节仿佛是作者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信手拈来,却折射出整个社会状况和人物心态。如小说开头对姚纳呆滞动作、麻木神情的细节描写,逼真地反映出人物内心的极度痛苦;姚纳对人倾诉儿子死亡却无人搭理的细节,反反复复出现,将人生的悲哀和人间的冷酷展示出来;姚纳拉那三个无赖的年轻人时,不但没有为他们辱骂和动手打他感到痛苦,反而是“他听着骂他的话,看着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就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这个催人泪下的细节显现出他内心的苦痛到了何种程度!小说结尾姚纳对小母马倾诉衷肠的细节描写,更强烈地深化了主题。3.浓郁的抒情笔调。《苦恼》是契诃夫创作的抒情短篇佳作,全篇充满浓郁的抒情笔调。(1)充满抒情笔调的景物描写。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幅有抒情气氛浓郁的冬季街景——“雪夜车马图”。时值隆冬,暮色晦暗,大雪纷飞,车夫姚纳波达波夫伛着身子,“周身白色,像个幽灵”,纹丝不动地坐在车座上,瘦骨嶙峋的小母马也一丝不动地呆立着,他们被遗忘在“这个充满古怪的亮光、不断的喧哗、熙攘的行人的漩涡里。”寒冷的景物和姚纳的呆滞是他内心的折射,渲染出寒冷悲苦的氛围,衬托了主人公的孤寂、凄凉,有很浓的抒情意味。写出了车夫姚纳在光怪的街景与茫茫人海中的孤独。(2)充满感情的心理描写。车夫送走了三个青年乘客后又觉得十分孤单,作者用一段充满感情的心理描写展示姚纳内心巨大的痛苦:“„„那苦恼是浩大的,无边无际,要是姚纳的胸裂开,苦恼滚滚流出来的话,那苦恼仿佛会淹没全世界的。可是话虽如此,苦恼偏偏没人看见„„”这既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也是情感的直接抒发。(3)具有抒情意味的对话。小说最后一段写车夫向小母马诉苦,也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姚纳讲得有了劲,就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它听了„„”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的语言表现了姚纳的孤苦悲凉,含蓄生动地揭示了车夫悲苦的心态,催人泪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6.《苦恼》教案 篇六

一、作者简介

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英语:Аnton chekhov)(1860~1904):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逝世。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 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万卡》、《草原》、《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等。契诃夫小说言简意赅,冷峻客观,独树一帜。

二、时代背景

《苦恼》写于1886年,这个时候正是沙皇俄国黑暗时期,沙俄的残酷统治使许多人思想麻木冷漠,不愿意正视社会现实。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作者以冷峻的笔,客观的描绘了这种社会现状,为不幸的人们抗争。

三、主题

小说描写一个老马夫姚纳儿子刚刚死去,他想向人们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若,无奈偌大的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够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能对着他的小母马诉说。作品通过无处诉说苦恼的姚纳的悲剧,揭示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自私、冷酷无情,这正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剪影。《苦恼》的副标题是“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这句话出自《旧约全书》。

四、课文分析

1、说明车夫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

姚纳的苦恼是妻子、儿子都相继去世,生活贫困、孤苦无助,他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然而偌大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因此车夫姚纳的苦恼更是一个冷漠、自私的社会给予他的孤独。

2、小说用以小见大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特色。

契诃夫小说总体艺术特征是以小见大。《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都是通过小事件小人物反映整个社会或重大主题。本篇小说车夫姚纳的故事本身极其简单,在常人看来,或者无可写之处,但是契诃夫却深刻挖掘其内涵,通过这件小事写出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色。这正是他小说总体风格的体现。

3、小说用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

小说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姚纳与军人、三个年轻人的对话,不仅简洁生动,而且符合特定环境和场合下人物的身份、地位

和性格特征,能恰当地映射出人物此时此地的内在心理活动,具有鲜明的修改特点和很强的表现力。

3、对比手法与对应的暗示手法

作者把“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从而收到强烈的表达效果。作者先写了姚纳心中的苦闷三次与人倾诉都未成功,或者受人斥骂,或者受人嘲讽,或者根本不引人注意,三次与人倾诉,异中有同,总之是不被人理解和同情。文章结尾出,姚纳与马的谈话,简直是神来之笔,这一对比,一下子将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完全映衬出来。另外,作者在进行对比时,有意将人与马的处境、神态、遭遇一一对应。比如那青年骂马“给他一鞭子”又骂“我要给你一个脖儿拐!”这样来暗示人与马的共同的可怜处境。所以最后姚纳与马谈话时,“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与那些人的粗暴无情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就收到了感人泪下的艺术效果。成为全篇的画龙点睛之笔。

4、人与马的静态肖像描写

人: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白色,像个幽灵。他坐在车座上一动不动,身子向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体所能伛到的最大的限度,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也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

马:他的小母马也是一身白,也一动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棍子一样笔直的四条腿,使得它活像拿一个小钱就可以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它大概在想心事吧。„„

这是小说一开始对雪中的人和马静态的肖像描写。这段描写一是细腻

7.贯彻愉悦性原则的体会与实践 篇七

简单地说, 愉悦性原则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学中, 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心理环境, 尽可能利用有趣的教学材料, 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投入学习, 并在其过程中充分体验学习和创造的快感和乐趣, 增强学习效率。

二、贯彻愉悦性原则的必要性

1. 现代学生观认为, 学生是教育活动

的主体, 是有独立人格的人, 是独特和发展的人。因此, 在数学教育教学中, 不能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 应该注重情感沟通, 只有尊重学生, 激发兴趣, 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的智能和潜力, 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而倡导愉悦性原则, 正是实现上述目标重要手段之一。贯彻愉悦性原则, 不但有助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 评价教学系统优劣的主要标准有:

信息传输与接受的主动性、信息的质量和信息传输的有效性。数学教育中倡导愉悦性原则,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提高信息传输与接受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进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数学具有知识的抽象性、思维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学科特点。

所以在数学教育教学中, 为了便于学生接受, 就要求教学从感性到理性, 从具体到抽象, 从特殊到一般, 从简单到复杂, 使数学对象简单化, 运用图像、图形、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手段, 使数学对象直观化、形象化;运用比喻和通俗的语言使理论简明化、趣味化。为此, 数学教学中必须贯彻愉悦性原则。

4. 素质教育要求:

由“学科中心”向“重视人的个性”转变, 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即课堂教学要充分顾及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技能领域的均衡发展, 教育活动要落实在学生身上, 教是手段, 学才是目的, 不是为了教教材, 而是为了教学生;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自由探讨,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愉悦性原则重视学生情感,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因此, 愉悦性原则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精神。

三、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贯彻愉悦性原则

1. 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心理环境。

在日常工作中, 教师要不断学习, 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注重师德修养, 以身作则, 发挥师表的影响力;热爱学生, 做到和蔼可亲, 发挥情绪感染力;教学中难度适宜, 发挥教学的吸引力;排除干扰, 控制消极影响, 教学管理民主化, 营造健康的人际关系, 优化学习环境。

马克思说, 一种美好的心情, 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劳和痛楚。教师用爱心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其学习将变得轻松愉快。

2. 充分挖掘教学材料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数学中的许多教学材料富有情趣, 充满智慧。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它们, 教学将变得趣味横生。

3. 营造美育环境, 培养审美能力, 陶冶情操。

教育, 如果没有美, 没有艺术, 是不可思议的。在教育教学中, 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美育环境:教师服饰整洁大方, 教学设计科学艺术, 教学方法丰富多彩, 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教学组织能力高超娴熟, 教学语言文明规范、准确完美, 体态语言自然协调、优美艺术, 板书设计简洁科学, 教学民主、师生平等, 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氛围的美。

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 欣赏数学美。数学中的美俯拾皆是:其知识具有形式美, 思维具有逻辑美, 应用具有广泛美, 各体系内的知识框架具有和谐美……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 欣赏数学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有效以美导趣, 以美激情, 以美启智, 诱发学生的心灵美, 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热情和勇气。

4. 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忙于应试教育, 一味灌输, 搞题海战术, 践踏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变得索然无味, 使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多, 教育教学因此不堪重负。转变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 开展教学活动, 势在必行。

5. 创设教学情景, 让所有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信心, 比天才更重要。”在教学中, 教师要因材施教, 因人设问。在学习“组合”时, 我让爱好体育的一位同学, 回答课本中这样一道练习题:“某校举行排球单循环赛, 有8个队参加, 共需要举行多少场比赛?”爱好体育的几位同学很高兴, 想到老师没有忘记他们, 一下子提起了兴趣!

在评价学生的时候, 不能唯分数论, 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成功标准;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善于发现欣赏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对于缺点和不足, 及时帮助弥补改进。

四、力求让学生学会创新, 勇于创新

创新需要创新精神、创新动机、创新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在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中, 对学生不必苛求有什么重大的创造发明, 只要能解放思想, 打破常规, 不受老师和同学的影响, 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有新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新的数学解题思路, 教师都应该及时肯定、鼓励和评价, 使学生获得创新的信心和动力在创新的自我表现和自我锻炼中, 获得自信和创新美感, 生成其创新动机, 养成创新习惯。

总之, 贯彻愉悦性原则是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是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要搞好数学教育教学, 必须创造性地贯彻愉悦性原则。

摘要:落实素质教育需凭借“愉悦性”教学原则为其奠定心理基础和情感基础。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同样要认真贯彻愉悦性原则。

8.唯愉悦与有趣不可辜负 篇八

说句实话,现在很多时候我不喜欢看报纸。原因并不完全是网络媒体的兴起使报纸失去了时效性,又或者是报纸过于刻板的立场和表述方式让人不忍卒读,我不喜欢看报纸的原因恰恰是现在报纸的“新闻价值”和它对现实的“如实反映”。

不得不说,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非常热闹的时代。每天都有大事件、大新闻出现。不仅世界范围内的灾难、战争、丑闻层出不穷,国内新闻也总绕不开官员腐败、房地产黑幕、明星黄赌毒这些事。现实已经很残酷,读这些报纸只能让我更不开心。

我并不是说这些报纸不对,更没有资格说我们这个时代有什么问题。我只是想说,在这样一个普遍焦虑、充满戾气和抱怨的世界,办报纸杂志的人,如果选择呈献给读者一些远离“悲惨世界”的东西,可能会受到更大的欢迎。

由于工作原因,我每个月都要看几百本杂志——财经、时政、娱乐、文化……那些有价值的资讯确实吸引眼球,但是几乎是事发当天,我就能从网上找到它们。于是我常常问自己,当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看纸质杂志到底是基于一种怎样的品位和需要?

然后我发现,让我的目光停留最多的恰恰是两种东西:一种是让我愉悦的,比如健美的身体、绮丽的风景、炫酷的机车,乃至说到我心坎里的话;另一种就是让我感到有趣的,比如特立独行的人生、俏皮鲜活的文字表达、卓尔不凡的思想,抑或大跌眼镜的画面。

在心理学理论中,愉悦是一种和确定性相关很高的情绪,而有趣则是一种和不确定性相关很高的情绪。有趣和愉悦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事情——“当一件事情复杂、新奇和不确定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有趣;而当一件事情简单、稳定和确定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愉悦”。愉悦的事情,不一定有趣,而有趣的事情,不一定会愉悦。

世界上也因此有了两种不同的人——一种总是去新馆子点新菜,尝试更多口味;另一种喜欢去老饭店点上家常菜,吃得安安稳稳。再比如旅游,有人喜欢探险,去穷山恶水异国他乡;有人喜欢休闲,喜欢去舒适恬静的环境。前者有趣,后者愉悦,好的生活则应该是愉悦又有趣的。我想,好的杂志也应该如此。

《纽约时报杂志》总编杰拉尔德·马尔佐拉蒂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杂志必须是愉悦的载体。即使做非常严肃的题材也必须赏心悦目,想方设法让版面变得美观,使用漂亮的、吸引人的版面语言,刊登优美动人的文字。编辑要想方设法让阅读成为一段令人愉悦的经历……”没错,一本让人愉悦的杂志应该在感官和心灵的层面都让读者感受到愉悦。

杂志要让读者感官愉悦,首先要有好的纸张和印刷工艺,要在卖相上体现出诚意,否则再好的内容也会大打折扣,得不到读者的尊重。其次是美术设计要精致美观,插图和照片的品质要高,广告也必须很漂亮,要努力呈现出一种美好的状态,给读者Amazing的阅读体验。相比于传统的胶版纸黑白印刷,用铜版纸彩色印刷的杂志明显在令读者感官愉悦方面占优势。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新创刊的杂志都采用了铜版纸彩色印刷工艺,同时一些传统大刊如《读者》《青年文摘》等在拓展品牌推出系列刊物时,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铜版纸彩色印刷,甚至这些大刊本身也在酝酿彻底放弃原有的纸型和印刷工艺。在读屏时代,如果说坚守纸质阅读是一种情怀和追求,那么固守黑白印刷以及传统上过于低质廉价的纸张,如果不是出于占领低端市场的主动战略选择,那么就显得非常偷懒,没有给予读者足够的尊重。

再说心灵的愉悦,其中又有两重境界:一是满足感,二是幸福感。满足感可以来自于知识的获得、情感的共鸣以及价值的认可。看杂志的满足感,首先要让读者“吃饱”——就是杂志的信息容量、文章类型要丰富,不能单调。其次要让读者“吃好”,就是内容的质量要高。在一个资讯铺天盖地的时代,好的文章,也就是优质的内容更加显得稀缺,编辑的价值也正在于此,文摘杂志在让读者“吃饱”和“吃好”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拿《青年文摘》来说,其中的文章涵盖了时政、社会、文化、教育、旅游、美食、娱乐、体育、情感、历史、科技、财经、文学等,甚至可以说除了非常专业的技术领域,但凡和普通人生活相关的领域都会涉及,这样就能保证让读者尽量“吃饱”。而文摘杂志的强项还在于在已发表的作品中进一步精选,并整合优质的文章呈献给读者,在内容的选择上披沙拣金精益求精,这样就能够保证让读者“吃好”。一本好的杂志还应该关注“怎么吃”,也就是通过对杂志内容的编辑,用不同的篇章栏目板块调节阅读节奏,让读者读起来很舒服。还有幸福感,其实也是《读者》《青年文摘》这一类杂志的独到之处。过去我们说这类杂志是“心灵鸡汤”,搞得人们似乎已经对“心灵鸡汤”这个词很是不屑。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文字的快意和新鲜淡去之后,我仍然认为那些给人希望、光明、肯定、信任的文字仍然是最打动人的,那些主张真诚、正义、分享、博爱、无私的品质,依然是让我们感到幸福的。相反,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和哪一个社会,自私、猜疑、沮丧、颓废、抱怨、暴力、欺辱都会令人厌恶。一本好的杂志,其中主体性的内容应该是上述的前者,只有这样的内容才能够行之久远。

接着说说有趣。一本让人觉得有趣的杂志应该让大家觉得有趣、好玩,容易读进去。 那么有趣的具体定义是什么呢?我想,首先应该是“新”,这又包括纵向时间的上新,也就是信息的时效性,以及横向意义的上新,也就是意义要独特要丰富要与众不同。然后是“奇”,也就是大众不常见到的,这就要求编辑要有发现的眼光,当然猎奇的东西要有,但它们在整个有趣中所占的比例应该受到限制,如果一味追逐奇特,失去品位和格调,就很容易让人腻味和厌恶。说到底,有趣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是“变化”。有趣的东西,一定是富于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很难让人觉得有趣。有趣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虽然它需要“新”“奇”和“变化”,但又不完全是这三方面的简单叠加。正是三个方面组合的比例、融合的程度千差万别,才最终形成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以及有趣的人。

具体到一本杂志,我们经常会说一本杂志或一篇文章“有意思”,其实就是说它有趣。这个“有意思”一方面可能是表现方式的“有意思”,比如中国古代就有一种“宝塔诗”,单纯从形式上看就挺有趣,前两年还流行过一种不用标点符号的写作,在刚刚产生的时候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实属有趣。当然,更“有意思”的还应该是意义的“有意思”。有意思的文章读起来,总是让人觉得新奇富有变化,观点旁逸斜出不落窠臼,经常让人觉得“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会让人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向往,有意思的东西一定会让人感到快乐,可以体现生命的张力。再好的东西,如果让人觉得沉重,起码先让一半人退避三舍。我们必须学会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来传达复杂深刻的道理,如果说科学普及的过程中需要轻松的科普文章,人生的道理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吸引人的杂志必须要有自己的“人格”。在这个价值观纷飞的“小时代”,什么样的“人格”更吸引人呢?我想有趣一定是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在互联网将世界变平的时代,没有谁能够垄断内容资源,也没有什么内容是真正稀缺的,除了有趣。《壹读》的主编林楚方也说:“能做到有趣,其实也就离成功不远了。”当浅阅读和娱乐化成为当下媒体共同面对的场域,放下身段,以更加轻松有趣的姿态和读者或者说“用户”分享内容就变得尤为重要。有趣和令人愉悦的东西,总是更容易读进去,因而总是更容易传播和到达。

2013年是互联网自媒体井喷的一年,其中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以及高晓松的《晓说》都是令人瞩目的现象。究其成功的关键,无不因为其中带有制作者鲜明的个性色彩。连罗振宇自己在不同的场合都说:“我真正要做的东西并不是内容,而是人格。”

现今,由新媒体蓬勃发展所带来的传统媒体产业的重构与转型正在发生,但我始终认为,就此断言纸媒已经走向衰落还为时尚早。一方面,传统媒体要调整战略,改变心态,重新定位自己在文化产业中的身份和位置,力求早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从传统以价格为导向的出版方式向以价值为标准的出版方式转变,形成市场起决定作用的新出版文化和出版模式。另一方面,在转型过程中,传统媒体也不要过度自卑,妄自菲薄,要对自己的优势和积淀有足够的自信,不应丢掉对内容品质的专注,要坚信出版业的价值是思想而不是技术,出版人首要坚持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事,同时与时俱进,用互联网时代服务“用户”(读者、作者)的理念重塑现代出版企业的价值内核,用现代服务业的标准改造出版企业,使自身融入转型后的文化产业价值链。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人们文化需求的发展,几十年后媒体的生态究竟会怎样,出版的定义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不是当下某一个出版者可以准确预测和控制的。既然这样,那又何妨先把纸媒能做好的事情先做到最好,把当下市场环境中能赚到的钱先赚到,为将来的创新求变抑或度过真正的寒冬积累足够的品牌、团队以及资本呢?在其他纸媒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传统期刊社其实更应该问问自己:当下的内容做得够不够精,产品布局和定位够不够准确,渠道的潜力挖掘得到不到位,在拥抱互联网的同时,对传统业务的发展也不要盲目悲观,大可用务实进取的做法应对所谓“纸媒的末日”。

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未来承载内容的媒体形态如何变迁,任何时候,优质的阅读内容始终是人们的刚性需求。那么,什么才算是优质的内容?怎样才能做出一本讨读者喜欢的杂志呢? 回到愉悦与有趣上来吧,唯有它们不可辜负。

上一篇:制造工程实习报告下一篇:项目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