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产业结构分析

2024-07-25

常州市产业结构分析(精选8篇)

1.常州市产业结构分析 篇一

广州市能源供需结构问题及趋势预测分析

针对广州市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与供给的紧张局面,分析了广州市能源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部门分析法、时间序列法对广州市~的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得出了20能源总需求的`预测值为4 534.7×104t标准煤,能源供需差额为4 500×104t标准煤根据实证分析,结合全国和广东省能源供应和消费的大环境,认为广州市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应该包括以下要点:①立足于国家的整体能源发展规划即依靠“西电东送”、三峡的并网水电、核电和新能源;②停止建立或扩充目前污染较重、能耗物耗较高且布局在广州夏季上风方向上的黄埔火力发电厂;③不应该完全依靠广东的贫困山区的煤炭和小水电但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潜力.

作 者:钟晓青 纪秀江 朱海燕 易霞俊 任舫 ZHONG Xiao-qing JI Xiu-jiang ZHU Hai-yan YI Xia-jun REN Fang  作者单位:钟晓青,ZHONG Xiao-qing(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园林及生态经济规划研究所,广州,510275)

纪秀江,朱海燕,易霞俊,JI Xiu-jiang,ZHU Hai-yan,YI Xia-jun(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园林及生态经济规划研究所,广州,510275)

任舫,REN Fang(中山大学园林及生态经济规划研究所,广州,510275)

刊 名:环境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 27(4) 分类号:X382 关键词:广州   能源需求   能源供给   能源结构   发展预测  

2.常州市产业结构分析 篇二

口腔健康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口腔健康已受到越来越多国民的重视。然而, 受大众口腔健康观念淡薄因素的制约,我国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我国齿科市场的发展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成长空间巨大。常州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达,且形成了高技术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集群, 有很好的齿科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经验和基础,已具备口腔医疗产业化规模。

1齿科产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老百姓在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越来越关心身体健康。经济学家预测,未来中国医疗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将由目前的4.5%上升至8%~10%,相应的医疗保健市场将被放大数倍。从口腔医疗的需求来看,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龋齿病患病率为37%、 牙周病患病率约90%,口腔医疗服务市场作为医疗服务的子市场,潜力巨大。但是,中国口腔卫生事业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口腔医学在技术、设备、材料、人力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口腔流行病调查报告指出我国口腔病患病率高达97.6%,但是口腔医师却十分短缺,平均每1.2万人只有1名口腔医师;而国外发达国家牙科医生与人口的比例是:北欧1:800,美国1:1000,日本1:1200。

2齿科材料

2.1齿科材料简介

齿科材料也叫口腔材料,是生物医学材料中的一个大类,于20世纪形成独立的学科。齿科材料主要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特别是牙齿硬组织因疾病、创伤、生理性退化等因素导致的组织缺损或者缺失的修复。齿科材料存在于口腔生物环境中,修复和替代缺损牙齿,以满足恢复外观和功能的需求。修复这些缺失或者缺损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人工合成材料或其组合物,还包括修复过程中所使用的辅助材料。

2.2齿科材料市场分析

齿科材料作为口腔医学的重要环节,是口腔修复医学发展的基础。齿科材料产品是一种医用消耗品, 口腔医院或者牙防所按消耗量购置,其市场需求取决于口腔医学的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目前国内已有数百家齿科材料生产企业。据有关资料测算,我国人口龋齿发病率为37%,平均每人有2.47颗龋齿,按13.6亿人口计,全国龋齿患者近5亿人,龋齿总数在10亿颗以上,可见我国齿科材料市场极为广阔。

3种植牙产品

3.1种植牙简介

种植牙也叫人工种植牙,是指通过医学方式,将与人体骨质兼容性高的纯钛金属经过精密的设计,制造成类似牙根的圆柱体或其他形状,以外科小手术的方式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内,经过1-3个月,当人工牙根与牙槽骨密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制作烤瓷、全瓷牙冠。由于其不具破坏性、不损伤周边牙齿,种植牙已被口腔医学界公认为缺牙的首选修复方式。口腔植入的种植牙深植牙槽骨内,可承受正常的咀嚼力量,功能和美观上几乎与自然牙一样,因此,被人们称为“人类第三副牙齿”。

3.2种植牙发展背景

现代意义上的口腔种植牙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欧洲,至今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是一项成熟的缺牙修复治疗技术。80年代初,我国在全国高校中以实验性的方式引入种植牙系统,开始自行研发并逐步应用到临床实践。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种植牙理论技术发展较快,一些研究成果受到国际瞩目。 但由于国内种植牙研究起点较低、方向不够明确,种植修复和种植体制造的发展相对滞后,种植体的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拉大。因此,开发、改进和完善国产种植体系统,已成为国内口腔医学界和口腔工业界为国人造福的共同使命。

3.3国内种植牙市场现状

中国是全球种植牙市场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过去几年复合增速超过30%,目前已成为全球几大牙科种植企业在亚洲最重要的市场增量。随着有经验医生数量的增长以及国外企业在国内学术推广力度的加大,以种植牙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业务将引领国内牙科市场的成长,年种植数量有望从目前的50余万颗上升至五年后的100余万颗。目前,国内市场90%以上份额被欧美和韩国品牌占据。国产品牌只有北京莱顿、山东威高、常州百康特等少数几家。另外,国内浙江广慈、慈溪慈北、北京凡尼斯等公司也在准备进入种植牙领域。

4义齿产品

4.1义齿简介

义齿,又名假牙,是指牙齿脱落或拔除后,为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等功能所镶补的牙,多用瓷或塑料等制成。义齿主要用于替代和行使缺失的天然牙齿。 义齿既可以永久性植入牙龈,也可以构建在牙龈上的牙床里并在需要时取下。

4.2义齿市场概述

全球义齿市场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世界各国对义齿的需求呈逐年上升态势。目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义齿产品销售范围已经覆盖到医院、诊所、药店乃至超市。近年来我国义齿行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据统计,中国55岁以上人口约为3亿,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人佩戴义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人们将更加重视牙齿的健康和美观,义齿行业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3国内义齿加工行业现状

国内义齿产品的消费市场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南等地区,义齿加工厂也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这两个地区的义齿加工行业较为发达,技术熟练程度也相对较高,是我国义齿产业两大聚集区。然而,目前国内义齿加工行业尚不规范,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无执照的加工厂以及同行业间低价位恶性竞争现象较普遍;同时,由于中国技工的教育机制没有成套的教育系统,与国外相比国内义齿加工水平整体偏低,技工的技能提高主要来自于齿科材料厂家的技能指导。

5牙科综合治疗机

5.1牙科综合治疗机简介

牙科综合治疗机简称牙椅,是指供口腔医生为患者作诊查、预防、治疗、手术等使用的一种必备医疗设备。气、水、电是牙科综合治疗机必备的三要素,其工作原理多是以气控制水、电工作。椅子部分多采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制造,为患者提供了舒适的空间。

5.2牙科综合治疗机市场现状

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对牙科综合治疗机的需求基本上趋于饱和平衡,总体上处于新老设备替换阶段。以美国为例,2002年以来每年对牙科综合治疗机的需求量均在9万台套左右。发展中国家对牙科综合治疗机的需求正处于上升阶段,未来10年,年增长率将至少保持在15%以上。国内牙科综合治疗机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广东。广东牙科器械工业的起步以牙科综合治疗机为主导,从主要配件采购量流向可推测,广东已占据全国45%的市场份额,这与改革开放时广东仅有3~4家生产商相比增加了几十倍。目前,国内牙科综合治疗机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预计今后8年需求增长率将保持在25%左右。

6牙科手机

6.1牙科手机简介

牙科手机也叫口腔手机,它不同于生活中常用的手机,是口腔科专用医疗器材,是用来清洁牙石、研磨龋齿坏牙的器械。其种类较多,根据转速和结构可分为高速手机和低速手机。高速手机利用高压空气驱动手机机头内的微型涡轮,转速高达30~50万r/min, 而低速手机由于是齿轮转动,转速为每分钟数千转至3万转。

6.2牙科手机市场分析

牙科手机是口腔医疗领域中应用率极高的产品, 以其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已逐渐成为使用者的首选,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而且出口销售额也逐年增长。随着国内企业研发力量的增强,以及市场重心从高科技向普及型转移,国内产品竞争力正逐步增强,未来我国牙科手机产品行业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7口腔医疗服务

口腔医疗服务业是一种商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服务业,其变化和发展方向从根本上决定了其设备和材料的生产及使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医疗服务行业都将是朝阳产业,而齿科等专科医疗领域在消费升级和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支持下,将成为医疗服务行业中的优势行业。

7.1口腔诊所

作为新兴的医疗服务主体,营利性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口腔门诊正在崛起,诊所规模有中型和小型的,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 未来的牙科诊所将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7.2网络化服务

网络化服务是口腔医疗服务的主要特点之一。 社区被众多医疗网点覆盖,与在该区域集中建立大型口腔医院相比,在投资、医疗服务、效益等方面更具优势。同时,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这种网点群落化管理更易实现。

7.3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可以降低医疗网络发展风险,降低患者费用,从而降低了社会总体成本,加速医疗网络发展。

7.4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通过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8常州市齿科产业现状和建议

8.1常州齿科产业发展现状

常州市齿科产业起步于2006年前后,产业规模不大,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据统计,全市目前有口腔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近20家,分布在武进、新北、天宁、钟楼等区域,特别是武进西太湖福隆医疗产业园项目投资上亿美元,将形成集种植牙、口腔植入物等产品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综合医疗产业园。

随着近几年齿科行业快速发展,常州已逐步涌现出常州百康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江苏创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江苏福隆数齿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雷卡牙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一些代表性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人工牙种植体及手术工具、数字化义齿、牙齿矫治器等领域,其中百康特产品是全球唯一一家从种植体到工具实现与ITI系统完美互配的牙种植系统,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福隆数齿立足数字化义齿开发加工,致力于打造全球顶级数字化智慧治疗基地,公司将于2015年上半年拿到产品注册证;常州盛辉药业有限公司2014年在武进西太湖新注册了常州健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牙科种植体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此外,还有一些行业基础较好的骨科企业和医药公司也开始涉猎齿科领域,如常州艾斯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之前主要生产脊柱外固定支架等骨科产品,近年开始研发齿科牙种植体产品,目前该产品已开展产品临床研究。由此可见,常州市齿科产业总体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企业数量偏少。常州市医疗器械产业虽然起步早、基础较好,但是齿科产业起步较晚,多数企业都是刚成立不久,需要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以人工种植牙产品为例,该领域重点企业百康特公司的产品虽然全国领先,但是销售规模还不大,而其他种植牙企业的产品尚处于临床研究或者产品注册阶段,暂时还没有产品销售收入。二是产品种类单一。目前常州齿科产品主要集中在人工种植牙、义齿及相关手术工具等,缺乏牙科综合治疗机、数字化X光机等口腔仪器与设备的生产企业。

8.2常州齿科产业发展建议

按照挖掘现有优势、跟踪未来趋势、塑造核心竞争力的指导原则,针对常州市齿科产业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参考建议。

8.2.1发展数字口腔产业

数字口腔是全球发展方向,借助3D数字化牙科X线成像系统,开辟一种全新服务模式。通过技术引领、指导口腔医生前端服务,将后端供给转交由加工单元进行,为口腔医生“瘦身”;要结合常州本地实际发展情况,积极整合本地及四川华西、辽宁、广东等地资源,进行模式创新,大力研发智能化口腔仪器与设备,减轻医生压力;针对基层口腔诊疗系统医务人员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深入基层与农村,填补基层与农村口腔空白,并逐步打开国内外市场,为数字口腔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整体化服务。

8.2.2坚持创仿结合、量力而行的创新原则

对于常州市齿科产业来讲,既不能不顾现有条件和能力、过分强调抓原始创新,又不能妄自菲薄、墨守成规、一味走以仿制为主的科研开发道路。对于以仿制为主的齿科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条件,狠抓新产品研发,要重视抓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工作, 形成自主核心知识产权。

8.2.3推动民营口腔诊所纳入医保范畴

一直以来,常州大部分民营口腔诊所采取完全自费的模式,一些优秀的口腔技术服务还未能普及众多口腔患者。目前只有少数几家诊所,例如太平洋口腔诊所已被列为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口腔患者的需求。应积极推动全市更多民营口腔诊所纳入医保范畴,为广大患者就医需求提供便利,让患者在享受高端医疗服务的同时能切实降低就医负担,享受医保政策带来的实惠和便捷。

8.2.4加快口腔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推动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卫生专科院校开设口腔医学专业,建立口腔医学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基地,集中培养一批中高级口腔医学专门人才、 复合型专业人才、口腔护理辅助人才等口腔专业人才,加大全市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储备。

8.2.5整合资源,坚持走产学研合作道路

常州齿科企业总体规模不大,研发条件有限,不可能独立完成或者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完成重大产品研发课题。因此,要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疗器械创新体系。整合常州大学、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常州工学院等本地优秀科研力量,开拓新的渠道,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形成互惠互利、互动双赢、真诚合作的研发机制。

8.2.6加强企业创新研发平台建设

目前,常州市大部分齿科企业还没有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要努力寻找自身比较优势,创建有特色的企业研发平台,并通过搭建全市公共共享平台及开放式研发服务平台,为科技研发和合作创造条件。

8.2.7招商引资,有效推动产业集聚

3.常州市产业结构分析 篇三

摘 要 常州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高,具备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软硬件基础条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自然物质基础雄厚,经济发展快速,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大,健身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壮大,群众参与休闲体育的意识强烈等,通过這些分析阐述常州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 常州市 休闲体育产业 产业政策 优势分析

常州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在沪宁线的中间,自古就是江南水乡,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是全国公共体育服务先进城市。随着常州市民假日和自由时间日益增多,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休闲需求也愈来愈强烈。休闲体育在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常州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有着诸多的优势,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常州市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为常州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基础

常州市是全国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众多的市区公园和园林、恐龙园、嬉戏谷、茅山风景区、天目湖风景区、度假山庄、其他风景名胜区的众多自然资源丰富,为常州休闲体育产业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基础。常州市的地形特点突出,市区河道纵横,平摊无山,园林覆盖率高,植被丰富,很多市民利用空闲时间在这些场所中休闲锻炼,常州市的两个郊县溧阳和金坛则有很多山区丘陵地带,水库和大型湖泊纵横,风光秀丽,有多处国家4A级以上的风景名胜区,吸引了大量的本外地客人来观光休闲。此外,常州市投资开发的恐龙园、嬉戏谷及淹城野生动物园等游玩场所近年来也成为成熟的娱乐休闲场所。随着常州市政府大力打造的西太湖休闲旅游圈的进一步开发,常州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物资基础将越来越稳固。

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政策的倾斜扶持,为南京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一)经济高速发展对南京休闲体育产业的拉动

近些年来,江苏省的经济总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二,常州市虽然经济总量上在省内已经被南通等地区超越,但是人均GDP还是位居前五,而且呈现出产业布局日趋合理和增长势头明显的特征,经济的高速发展势必为带动常州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产业政策对南京市休闲体育产业的支持

从2011年开始,常州市政府就制定文件,要把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和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做到产业统计标准化、市场行为规范化、龙头产业规模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场馆经营效益化。而且,要求体育产业的增加值应该稳固在GDP的4%以上,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要逐步增加,体育系统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要达到千万元以上的级别。另外,还规定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体育赛事的外包和承接活动,丰富市民生活,提高体育产业活力。

三、体育健身休闲服务组织及服务人员不断壮大,为南京休闲体育产业提供人员组织保障

据相关报道的统计和实地的市场调查,目前常州市健身场所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目前有近百家各类健身场所,还存在大量的体育培训机构,体育健身和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正在大幅度的增长。

四、市民休闲观念的进步及积极参与休闲体育运动,为休闲体育产业做出行动上的努力

(一)人们对休闲观念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

以前有相当多的公众对休闲价值缺乏正确认识,认为“休闲”是在浪费生命,唯有工作才能体现人的存在价值。由此,面对这些错误的休闲观念,常州市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以科学引导,让人们认识到休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和潜在意蕴,领会到它作为“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真正内涵,领略到丰富的物质生活并不能全面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只有与高尚的精神生活相和谐才能达到完美的人生境界,也只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真正契合才能体验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人们还认识到,休闲不等于消费,真正的休闲状态并非只是物质的满足,而应看成生命活动的积极准备,正是这些可喜的变化,为常州开展休闲体育产业提供思想基础。

(二)人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休闲体育实践活动

1.休闲体育消费投入不断增大

休闲体育消费是一种“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近些年来,常州市民无论在休闲体育消费的吃穿住用行,还是在高层次的情感式体验式消费中都不断增加消费之处,为拉动休闲体育产业经济做出了贡献。

2.休闲体育生活方式业已成常態生活化

休闲体育生活化对于休闲体育市场消费需求开发的助推作用。一方面,休闲体育生活化的实现是休闲体育市场消费需求开发的有效途径。“休闲体育生活化”表现为越来越多的都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加大休闲体育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拉动了休闲体育市场消费需求的开发;再有就是休闲体育生活化的实现是休闲体育市场消费需求开发的最佳状态之一。“休闲体育生活化”强调一种以休闲体育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居民将自觉地视休闲体育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亦将维持和加大休闲体育参与广度和深度,推动休闲体育市场开发的良性循环,加速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常州较之其他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更为优越,居民的休闲体育意识更高,休闲体育在优越的经济环境下更容易转化为市场需求的现实条件。

参考文献:

[1] 俞琳.我国都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四部曲路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47.

4.常州市产业结构分析 篇四

一、新材料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分类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不具有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材料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它所研究的对象涉及到材料的组成、材料的结构及材料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新材料是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其新材料的内涵和水平也不尽相同。近阶段虽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材料出现得不是很多,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对现有材料进行优化,使其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优异的性能或更多的功能、更宽的应用范围,这类新材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资料表明,新材料的品种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相当于每年有1.25万种新材料推出,新材料产品的市场迅速扩大,预计2005年将突破5350亿美元。因此材料工业被公认为是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新材料的分类可以多种方法,根据材料属性,可分为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五大领域。上海市有关部门将五大领域细分为35个大类和155个中类。

新型金属材料:纯净度高、组织均匀、尺寸精密、表面与表观质量好是这类新材料的共性。结构类金属新材料除高强高韧化、复合化外,有些还具有耐高温、高压、超低温抗强腐蚀或抗辐射等特性。主要有:高纯金属材料、金属功能材料、贵金属及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耐热和耐蚀材料、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表面技术材料、复合金属材料、超精细加工技术材料、新型模具材料。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采用合成、复合以及对传统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改性,使其更具有优良的耐热性、抗腐蚀性、抗辐射性、抗冲击性、电绝缘性、尺寸稳定性、韧性,以及光、电、磁等特殊功能。主要有:工程塑料及其合金、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改性通用塑料及其专用料、新型合成纤维、新型合成橡胶、新型有机氟和硅材料、新型聚氨酯系列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催化剂和助剂及化学试剂。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这类结构材料具有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耐腐蚀和抗氧化等特性;功能材料则具有良好的电、热、声、磁、光、化学及生物等功能。主要有:特种玻璃、新型耐火材料、功能涂层、先进陶瓷、人工晶体。

复合材料:由二种以上不同性质或不同形态的原材料,通过复合工艺而组成的一种具有新性能的多相材料。主要有: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制品、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品、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制品。

新型建筑材料: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生产的新型建材,不仅具有优良的结构性能,还具备节能、节约资源、可回收利用等特性。主要有:新型墙体材料、绝热材料与吸声材料、特种水泥及混凝土与外加剂、高新技术玻璃、化学建材、新型建筑金属材料和优质金属门窗及高档建筑五金、高档建筑陶瓷和高级卫浴设备。

进入新世纪,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将是材料性能的持续优化,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一体化,多种材料复合化,材料制备加工智能化及材料设计的超前化,最终达到新一代材料具有的多功能、少污染、低消耗、低成本和长寿命的要求。

二、发展新材料的重要意义

——新材料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导

近代世界工业发展历史充分说明了新材料的先导作用,每项重大新技术的产生,尤其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都有赖于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钢铁工业的发展为十八世纪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世界工业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以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世界工业革命,硅单晶材料则起着先导和核心作用,随后的激光材料和光导纤维的问世,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新材料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重要基础

新材料不仅为信息、能源、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同时也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新材料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涉及到每一个传统产业领域。比如用纳米技术改性的人造纤维,可以使纤维具有抗紫外、保温、抗菌等特殊功能;用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对电子材料、塑料和陶瓷、精细化工产品、建筑材料等的改性可以大大提高基本材料的电学、强度、韧性和抗老化等性能。因此,新材料技术的渗透和新材料的运用,为传统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新材料产业是打造常州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支撑

常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根据其特点和自身优势,确定了到“十五”期末或更长一段时间内,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经济中心。建立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和关键是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具有竞争实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群。因此从常州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和入世的机遇,在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和新型纺织服装业四大支柱产业的同时,重点加快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工业和新型材料工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新材料产业,不仅是构建常州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新材料和新技术对其它产业的渗透及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常州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三、国内外新材料发展的基本情况

鉴于新材料技术和产业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关键所在,因此新材料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发达国家,借助其雄厚的财力和人力资源,制定相应的研究开发计划,竭力抢占新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如美国政府一直将材料科学与技术列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近几年每年用于材料方面的研究费用高达千亿美元;德国自1994年启动了跨世纪国家级材料研究计划,全称为“用于21世纪关键技术的新材料”,实施周期为1994-2003年,该计划目标是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在材料制备、加工和应用三个方面,确保德国的国际领先地位,确保德国本土的就业机会,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开发新材料和穷尽材料的功能极限,以确保资源和环境;日本视材料技术为科技发展的生命线,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材料研究开发计划,进行突破性的研究开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其重点领域包括:新型超导材料、先进功能材料、新一代结构材料、仿生材料和环境保护材料。在“21世纪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的全部12个项目中,新材料占了一半。欧共体各国也广泛开展合作,给于新材料以足够的重视。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在各项国家计划中给予了重点支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九五”期间安排材料领域项目69项,投入经费10亿元。在863计划、火炬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中安排的新材料项目都在25%左右。这些计划的实施,大大推动了我国新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各省市也将新材料的发展列入本地区的支柱产业行列,纷纷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在上海、深圳、北京、浙江、江苏和山东,新材料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北京和上海,集聚了强大的科研力量和产业基础,已经形成了较高的发展平台,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势能。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经济区域性的合作进程也将得到有力的推动,江苏、浙江、上海正积极谋划区域合作发展大计。通过加强地区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通过共创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地区经济发展成本。常州的制造业基地,将不仅是世界跨国公司的加工厂,也将是上海主要工业的后坊。因此上海在新材料产业方面的技术和实力,将有力地推动常州新材料产业的跨跃式发展。

四、常州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状

“九五”以来,常州的材料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整个产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2001年全部国有及500万元以上统计口径的新材料企业80家,其中国有企业4家,占总数的5%;集体企业8家,占总数的10%;股份制企业14家,占总数的17.5%;股份合作制企业26家,占总数的50%;三资企业13家,占总数的16.25%。2001年完成销售收入44.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销售总额的4.7%。在全市19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新材料企业36家,占高新技术企业的18.27%,完成工业产值和实现销售收入分别占26.4%和27.0%。

2.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八大产品群

经过多年的发展,常州的传统材料产业正在加速向新材料产业转移和调整,一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材料正在逐步形成。一是以瓶级聚酯切片和ABS及塑料合金为主的各种工程塑料。瓶级聚酯切片2001年产量8万多吨,实现销售收入61500万元。年产5万吨ABS和1.5万吨塑料合金项目年底将竣工投产,达产后可形成6亿元的销售规模。

二是以纳米氧化钇、纳米氧化铈、纳米氧化钇铕和纳米氧化锌为主的各种稀土纳米材料。2001年稀土氧化物11050吨,稀土金属物100吨,纳米稀土氧化物160吨左右,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

三是以增强骨架材料为主的各种土工和复合材料。2001年增强骨架材料1500万平方米,复合材料100万平方米,土工材料2458吨。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

四是以新型高档防火材料、铝板幕墙、陶粒等为主的各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常州建筑装饰新材料具有一定经济规模,产品品种较多,主要有铺地材料、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建筑涂料、防水防火材料、保温隔热材料、装饰材料、新型建材机械等200余个品种。其中高档防火壁布、塑铝复合装饰板、高档内墙涂料、PVC卷材地板、半硬质地板、铝合金花格网、薄石板铝板复合幕墙等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2001年销售收入约5亿元。

五是以不饱和树脂为原料的各种玻纤和玻璃钢材料。

常州地区2001年不饱和树脂生产能力接近11万吨。除常州二五三厂外,常州牛塘地区发展较快,成为不饱和树脂之乡,2001年达9.5万吨能力。2001年不饱和树脂产量7万吨,其中亚邦2.6万吨,常州二五三厂1.5万吨,牛塘天龙、新龙和南方各1万吨。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左右。

玻璃纤维及制品也是常州地区比较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产品之一。主要有两大系列产品,一是玻璃纤维产品,如各种中、无碱玻纤布、纱、短切毡、湿法薄毡等,产量达1万吨;二是大、中、小型玻璃钢制品,如玻钢船、大型雷达罩、飞机付油箱、冷却塔、桌椅等,年生产能力近3万吨。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

六是聚氯乙烯树酯及各种塑料制品。已形成聚氯乙烯树酯14万吨、铝塑复合板120万平方米、PC中空板和耐力板7000吨以及各种PVC、PE、PP等板、管、棒、带材料5万吨的生产能力,汽车塑料配件和新型包装材料,其中无氟冰箱板材、铝塑复合板、中空容器等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之首。2001年销售收入8亿元左右。

七是各种医用材料。主要产品有输液器,医用涤纶薄膜、创口贴、医用胶带等。2001销售收入4.3亿元。

八是各种新型金属材料。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和金属制品业是常州的重要行业。2001年有色金属材料中的铝包钢丝及铝包钢绞线5000吨,低氧光亮铜杆12.6万吨,ACR铜管660吨。2001年销售收入20亿元左右。

3.形成了发展新材料产业的一定的技术支撑 一是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一些重点企业拥有了国际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的先进生产设备,掌握了国际一流的生产技术;二是通过自主开发,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三是与国内知名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4.形成了发展新材料的重点骨干企业

一批新材料的重点骨干和行业龙头企业正在逐步形成,重点产品发展势头良好,促进了我市新材料产业的迅速发展。

常州华源雷迪斯目前已形成年产12万吨瓶级聚酯切片生产能力,排名国内第三,市场占有率18%,其中热灌装切片的市场占有率为70%。企业主要竞争对手为远方工业上海有限公司和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其生产能力均为17万吨,并都已取得两乐认证。常州华源雷迪斯目前正在建设一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15万吨瓶级聚酯切片生产线,到2003年形成年生产能力27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瓶级聚酯切片生产厂家。

江苏卓群纳米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南方稀土行业的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拥有国内领先的“纳米稀土氧化物规模化制备工艺”和“串级萃取一步法稀土分离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具有年处理南方离子型矿2000吨和年产稀土金属物200吨及纳米稀土氧化物(纳米氧化钇、纳米氧化铈、纳米氧化钇铕等)30吨的生产能力。公司生产的19只微米级产品均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目前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国外主要是日本的索尼(Sony)公司和美国的帕科(Paker)公司,但均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美国的纳米与非晶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但由于成本偏高及质量不稳定,与公司签订了长期采购供货合同。浙江舟山明日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高纳粉体技术有限公司的氧化铈产品,也处于中试阶段。因此企业在纳米氧化物的技术和生产上具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

江苏五菱常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采用了西北大学的均匀沉淀法制备超细氧化锌工艺(获国家专利),99年通过中试鉴定,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形成150吨纳米氧化锌的生产能力。

溧阳罗地亚方正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已形成年产10000吨稀土氧化物的生产能力。正在建设年产2000吨铈锆复合氧化物生产线,以生产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稀土超磁致伸缩合金、钕铁硼永磁材料等。

常州市宏发土工复合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是国内经编土工合成材料的主要生产厂家,目前已形成经编土工格栅2000万平方米、复合材料5000吨的生产能力。企业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德国双轴向和多轴向经编机,产品主要用于基础工程设施及道路交通。经编三维植被网也已形成批量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水利护坡和防治土地荒漠化。

江苏常州亚邦集团是常州不饱和树脂的重点企业,全国第二,生产规模已超过二五三厂。2001年生产能力达6万吨,今年可达8万吨,品种70个左右。包括其它延伸精细化工产品,企业总销售规模已达11.2亿元。常州金源铜业有限公司九十年代从德国MDM公司全套引进年产10万吨连铸连轧生产线,是目前国内产销量最大的低氧光亮铜杆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30%左右。其产品质量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常州兴荣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ACR铜管,是自行开发、拥有专利的产品,年设计能力1万吨.主要为冷凝器和蒸发器提供材料,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具有相对垄断优势。

常州市塑料集团公司是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之一。目前已形成工程塑料、多功能包装基材、新型建材、汽车内装饰件、塑料和建材机械六大系列产品。塑料制品产销量10万吨,实现销售总额15亿元,主要技经指标在国内同行业名列前茅,无氟冰箱板材、塑料包装容器、塑料发泡材料、不饱和树脂、铝塑复合板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在国内位居首位,成为我国塑料工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八五”和“九五”期间,从世界知名塑料机械制造公司引进了一批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使集团公司的生产设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从意大利COLIINES公司引进七层共挤膜生产线;从德国BRUCKNER公司引进德年产1.5万吨BOPS片材生产线;从德国BRTTENFELD公司引进德大口径塑料管挤出线;从德国BREYER公司引进德共挤板材生产线;从日本BE公司引进的注塑机,从意大利OMIPA公司引进的年产4000吨PC板生产线。先后与国外跨国公司合资建立了几个大型合资企业,如天马集团与日本DIC公司,伊藤忠商社合资的年产3万吨不饱和树脂项目;天马集团公司与美国最大的建材公司J.W公司合资建成的年产1亿平方米玻纤薄毡生产线;集团公司与韩国新湖油化株式会社合资的年产5万吨ABS项目;集团公司与奥地利PIPELIFE公司合资的年产1.5万吨聚烯管材项目等。集团已拥有两家研究所,一家省级技术中心,从事产品开发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870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281人,成为集团公司技术创新方面的骨干力量。目前集团公司的产品正从低档到高档、单件向成套、日用的工程、简单制品加工向复合材料的方向发展。

常州二五三厂(天马集团)是国内树脂行业和玻璃钢制品的主要生产企业,其钮扣树脂、钢琴树脂、水晶树脂、腻子树脂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集团公司合资企业常州舒勒中新天马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从拥有制毡专有技术的德国舒勒公司引进生产设备和“湿法”工艺,生产各种规格的玻璃纤维薄毡,主要产品有8大系列20多个品种,其中缠绕型玻璃钢表面毡、蓄电池隔板毡、管道包覆毡、方块地毯毡和覆铜板毡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各类玻璃纤维薄毡的年生产能力达1亿平方米,产量和质量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集团公司合资企业天马集团常州华碧宝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引进德国九十年代先进技术和设备,通过消化吸收开发出的玻纤环保防火型壁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生产厂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已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并具有较高的价格竞争优势。目前已形成100万米的生产能力,产品供不应求。

常州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及其应用也存在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新材料整体规模和企业规模偏小,大多数企业销售在1亿元以下;部门分散,产品的集中度不高;传统产品及其传统的生产方式仍占主要地位;技术创新能力还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较少,在某些领域还是空白;新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不快,新材料的推广运用不够;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高能耗、低档次和污染重的产品还存在。

五、常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根据常州市“十五”计划的总体框架和思路,从建设特大城市的定位及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标出发,积极应对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常州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上海、南京及国内大专院校的科技力量,依托上海的经济、金融、商贸优势,追踪当代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扬长避短,加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扩大新材料产业优势,使常州成为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2.总体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到2005年,新材料产业的销售收入在200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新材料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结构调整目标: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配套的新材料,积极发展能替代进口、扩大出口及能吸引外资的新材料,积极发展保护环境的新材料。到“十五”末,形成1-2个新材料产业的全国行业排头兵,形成5个以上超10亿元销售的企业,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技术创新目标: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手段,提升新材料产业的

整体水平。“十五”期间,要建立新材料市级以上技术中心10个以上,新增专利20项以上、产学研成果30个左右,重点企业的技术开发投入费用达到和超过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3%。

3.主要任务

——加快用新材料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材料在传统产业中的运用,提高传统材料的质量档次和技术水平,扩大产品的应用面,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加快培育在国际国内有竞争地位的优势领域,充分利用常州现有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和产品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做长产业链,增强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产业的集聚优势。

——加大新材料的开发力度,做大规模并迅速占领市场,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在重点关键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工艺技术、新品种开发技术及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上,有突破性进展,使重点发展的新材料在品种、质量、工艺技术、经济指标等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基本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并具备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培养一支新材料的高素质和高技术人才,为新材料产业的长远发展储备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

4.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瓶级聚酯切片及系列产品

加快实施常州华源雷迪斯三期工程,增加二条15万吨生产线,到“十五”末总生产规模达到57万吨,居全国第一。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积极向两头延伸,通过利用外资或其它合资合作方式,在常建立聚酯切片的原料(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基地;利用聚酯切片的原料优势,迅速发展下游产品,如啤酒瓶、薄膜等,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十五”期末,该重点产品的销售规模要达到45亿元以上(上下游产品除外)。

——稀土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常州是江苏纳米材料“十五”规划中三个重点发展城市之一(泰州、常州、扬州)。其中纳米氧化物和纳米碳化物是江苏纳米材料发展的重点。

目前常州在稀土纳米粉体材料(或纳米氧化物)方面已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整个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十五”的总体目标是要把常州建成纳米材料的生产及应用研究基地。“十五”期间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稀土分离技术,借助国内外科技力量,开发具有特殊物理性能(如纲米、亚微米、大颗粒、复合化合物等)的稀土分离产品;加快纳米稀土氧化钇、纳米稀土氧化铈、纳米稀土氧化钇铕的产业化生产,形成单个产品二百吨级的生产能力;加快完成氧化钆、氧化钐、氧化钬、氧化镨、氧化铕、氧化钕、氧化铒、氧化镝、氧化铽等产品的中试;加快纳米二氧化锡规模化进程,积极开发生产氮化硅、氮化钛、碳化钨、碳化钛等超细粉体材料,拓展应用市场。到2005年,形成年产稀土氧化物15000吨(卓群3000吨、罗地亚12000吨)、纳米氧化物1500吨(卓群1000吨、五菱500吨)以及铈锆复合氧化物2000吨的生产能力。总销售规模达到10亿左右。

积极推进纳米稀土材料的应用,开发生产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稀土超磁致伸缩合金柴油机电喷阀门,稀土储能合金、钕铁硼永磁材料、高性能磁瓦和磁环、高性能耐磨材料、密封材料及发光材料等。形成3亿元的销售规模。

利用本地方解石矿产资源,开发1250目以上的重钙超细粉体材料,形成年产10万吨以上规模,并拓展应用领域,扩大市场份额。到“十五”末,形成3.5亿元的销售规模。

——以ABS为主的工程塑料

加快ABS一期工程和塑料合金项目建设,到2002年底分别形成5万吨和1万吨的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扩产5万吨ABS和1.5万吨塑料合金,到“十五”末,分别形成10万吨和2.5万吨的生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左右。

——有机(塑料)新材料及制品

依托长江三角洲化工原料与化工市场发达的地域优势,以塑料应用领域为发展方向,加快开发抗静电塑料、电磁屏蔽塑料、导电塑料、耐候塑料、耐高温塑料、阻隔塑料、纳米复合型塑料等功能高分子材料和高强度复合材料,扩大在建筑、民用装饰、交通工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面,提高市场占有率。到“十五”期末,形成20亿元的销售规模。

——增强骨架材料和土工复合材料 充分利用与大专院校合作的有利条件以及目前已初步形成的行业相对垄断优势,扩大经编增强骨架及复合材料生产规模,到“十五”期末,形成4000万平方米经编增强骨架材料、900万平方米三维植被网和1万吨玻纤增强热塑性材料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

加快以经编增强骨架为原料的深度产品开发,发展风叶板、滑雪板、游艇等后续产品,加快发展各种土工材料,到“十五”末形成3亿元的销售规模。

——不饱和树脂及其系列产品

重点发展彩胶和各类功能胶衣、高性能和食品级树脂,加快开发玻纤表面处理剂和乙烯基脂树脂。到“十五”期末,形成15万吨不饱和树脂的生产规模。在此基础上,加快产品向二极的延伸。一是发展不饱和树脂所需的原料-顺酐,到“十五”末,形成年产5.5万吨顺酐生产能力;二是积极发展玻纤薄毡、大型玻璃钢制品和环保防火型壁布以及各种特色玻纤制品。到“十五”末,形成玻纤薄毡7000万平方米、环保防火型壁布10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左右。

——聚氯乙烯树酯及聚氨脂系列产品

充分利用常州江边化工区发展的有利条件,促进聚氯乙烯树酯规模化生产,到“十五”期末形成年产15万吨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积极发展中高档食用和医用级聚氯乙烯,加快开发并形成年产5000吨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

加快发展聚氨脂及系列产品,到“十五”期末,形成年产1万吨聚氨脂弹性体(包括各种聚氨脂浆料、防水涂层料鞋底料等)和1万吨聚氨脂铸造合剂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

——新型涂料

积极发展中高档新型涂料,努力开发工程机械、农用机械、汽车用涂料,开发高性能、高效率、无污染或低污染的重防腐涂料。到“十五”期末,形成年产中高档3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

——新型纺织材料

加快开发天然彩色棉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促进绿色和环保纺织品的发展,开发多种新型合成纤维新面料,同步进行染整工艺与染料助剂的开发,加快纺织面料升级换代;

利用常州聚酯切片的原料优势,开发高强低伸产业用涤纶纤维,发展轮胎帘子布、消防水龙带、工业帆布、蓬帆布、运输带、传动带等工业制品;

针对市场潜力具大的建筑用纺织品,扩大土工布生产,以及应用于混凝土增强和包括遮篷、租赁帐篷、膜结构等织物建筑材料的研究开发;

抓住上海、南京及本地汽车工业加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与汽车工业配套,开发座椅套及靠背、座垫的衬垫材料、地毯、顶棚、门护垫、车套、汽车安全气袋(囊)等汽车装饰纺织品。“十五”期末,各种纺织新材料销售规模达到10亿元(江苏旷达集团汽车内饰织物3.6亿),占全部纺织品的比重达5%以上。

——新型金属材料

以光亮铜杆为基础,加快发展直经8mm-0.05mm系列裸铜线、各种复合线、汽车工业和IT行业所需的束线和绞线以及各种特种线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深加工产品的规模达3万吨左右。

重点掌握大电炉冶炼和精炼技术,提高材料的纯净度和成份的均匀性;开发复合和新型涂镀技术,发展钢材、铜材的深加工产品;掌握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和粉末冶金温压技术,生产国内一流的粉末冶金制品。改善精炼设备,提高钢的纯净度,生产高碳钢、标准件用钢和气体焊热用钢的线材产品、Ⅲ级以上螺纹钢等长型材,适应建筑业发展需要;扩大耐热钢管、耐蚀不锈钢管,以及高强度、高抗蚀油井管等专用管材生产。扩大大截面大长度稀土铝包钢绞线和钢芯铝绞线生产能力。“十五”期末,整个金属新材料销售规模达35亿元以上,占金属材料的比重达30%。

——新型建筑材料

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节能、节水、节土、节电、减少污染”为原则,加快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十五”期间,加大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力度,发展粉煤灰加气产品,推广陶料做轻骨料的混凝块衬,“十五”末,新型材料的推广应用率达到75%;

充分利用本地的页岩矿产资源,进一步做好深加工开发工作。在目前正在初步形成烧胀陶粒产品基础上,开发以陶粒为骨料的新型轻质墙体材料和运用于交通道路建设中的高强陶立,到“十五”末,形成4亿元的销售规模。

积极开发光电复合建材。与大专院校联合开发“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高效反射膜”,到“十五”末,形成4000万的销售。

——光电子信息材料

加快液晶显示器和触摸屏用导电玻璃产业化进程,发展为液晶显示器(STN-LCD)用主要原材料配套的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同时,加快建设超薄平板玻璃生产线,为平板显示器特别是液晶显示器提供主要原材料,形成年产700万片导电玻璃及500万片基板的生产能力。总销售达2.5亿元。

六.措施和建议

1.建立常州新材料产业管理体制

(1)组建新材料产业发展办公室,作为市领导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抓手,增强跨部门、跨产业、跨所有制的协调管理能力,加强规划研究、提供政策导向、制订法规、为企业提供服务。(2)培育和建立中介组织机构。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性质的中介组织,加强政府与企业、市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和交往,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维护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合法利益,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积极推进技术创新

(1)充分发挥地域、资源、经济等现有优势,寻找结合点,找准切入点,不断拓宽创新途径。一是引进和利用外资,依托外向带动技术创新;二是深化配套协作,借助外力推进技术创新;三是实行产学研结合,依托科研院所加快技术创新。

(2)选择一批重大项目、关键技术、重点产品,组织联合攻关,实现重点突破。

(3)建立技术创新中心,从观念、机制、体制、能力等方面加强建设,加大R&D投入力度,提升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新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培育和扶植新材料科技型中小企业。根据新材料产业面广量大的特点,建立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孵化机制,加快培育新材料科技型中小企业。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对浪费资源、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与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背的小水泥、小冶炼、小玻璃等企业实施关闭,或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其退出步伐。

4.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企业集团和重点企业应率先建立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电子商务,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以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加快产品标准向国际标准过渡的进度,健全质量检测体系,普及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重视ISO14000环保标准的推广,促进产品与国际水平接轨。

5、依托上海新材料技术和产业优势,带动常州新材料产业的跨越发展

(1)利用上海产业、产品实施梯度转移战略的契机,加快与上海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接轨,重点引进高水平、大关联度的技术和项目,在改造常州传统产业的同时,培育一批新兴新材料产业。

(2)加强与上海地区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上海市新材料协会等中介组织的联系沟通和交流合作,为常州了解掌握技术、产品、市场等信息提供帮助。对常州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技术和项目,依托上海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共同研制开发。

6、培育和发展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措新材料产业发展资金。

(1)按照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合作,采取知识产权、技术入股的方式,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对投资风险大,回报率高的研究开发项目,政府应通过财政鼓励办法和项目招投标的市场竞争来分解和分担风险。(2)加强资产运作,把增量资金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投入。培育和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有条件的企业争取上市。鼓励民营企业家向新材料产业投资。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债低息贷款,加大新材料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3)积极推进与国内外企业及周边地区的技术经济合作,吸引国外企业投资常州新材料产业。走出一条互利互惠发展新材料产业的途径。

7.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1)本地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和禁止与限制使用的产品目录,以及相应的法规和规章,委托相关中介机构贯彻实施。

(2)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对认定的新材料生产企业参照有关规定享受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政策。对列入限禁目录的产品,提高产品税率,增加成本费用,加速其淘汰。

5.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简介 篇五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江苏武进经济开发区)是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重点平台,位于常州市地理中心、常州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方向、独具滨湖生态优势的西太湖(滆湖)北侧核心地带,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5.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一核(科技创新核)、两带(滨湖商务休闲带、沿孟津河景观带)、两轴(横向的功能联系轴、纵向的主导发展轴)、五区(综合服务片区、人文生活片区、高新产业片区、商贸物流片区、生态保育片区)”的总体布局。

园区坚持“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科技驱动、金融创新”的发展理念,以建设“科技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活力之城”为发展目标,大力倡导“务实、创新、开放、和谐”的园区精神,形成了三大比较优势:

一是生态良好、风景优美。濒临总面积164平方公里、碧波万顷的西太湖(滆湖),拥有14平方公里黄金水岸线和超过40%的绿化覆盖率,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主展区也坐落其内,是常州空气质量最高、水质最佳、生态最优、景观最美的区域,被称为“城市后花园”。园区还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并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二是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园区位于长三角区域的几何中心,是环湖发展带、沪宁发展带和沿江发展带交汇的重要区域,沿江高速、常泰高速、312国道等干线公路,常州高架、延政西路、长虹西路等城市主干道和京杭大运河穿区而过,高铁、地铁、快速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配套完善,交通网络发达、出行便捷。

三是产业坚实、特色分明。园区基本形成了“4+1”(“四大特色产业”和“一大国际合作”)的发展格局。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产业方面。园区是国内发展先进碳材料起步最早、成果最多、机制最活、影响最大的区域,规划建设了功能新材料产业园、石墨烯科技产业园、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等平台,成功孵化出碳元科技、第六元素、二维碳素等先进碳材料领军企业,成功创建了“江苏省功能新材料产业集群”、“江苏省新型工程材料特色产业园”等品牌。根据《科技部关于认定2014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的通知》,2014年12月,常州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式获批并落户西太湖,成为全国首个"国字头”的石墨烯产业化基地。

以医疗器械制造和高端医疗服务为代表的健康产业方面。园区全力打造了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形成了以常州国际医疗器械城、西太湖医疗产业孵化园、亚邦生命科技园和福隆医疗产业园为主体的产业载体群,成功创建了“常州国家医疗器械国际创新园”、“医疗器械外贸专型升级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品牌。园区已经成为长三角最具知名度、最具发展潜力的健康产业集聚区。

以电子商务、软件设计为代表的智慧经济产业方面。园区成功打造了西太湖电子商务产业园、西太湖国际智慧园等发展载体,是常州最密集的电商企业集聚区,创成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重点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品牌。

以生态环境、文化创意为依托的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方面。依托西太湖揽月湾、花博会主展区,借力花博会的成功举办,园区已经成为环境口碑最好、最受市民欢迎、最受游客亲睐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目前,正在积极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以国际合作方面。园区成功打造了中以科技园,集聚以色列知名企业14家,是国内以色列企业集聚密度最高、产业配套最好、运作机制最优的区域,也是全国四个“中以高技术产业合作重点示范区域”之一。

6.广州市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规划 篇六

http://2007-12-21 14:55:08国家信息中心

为适应“十一五”时期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对“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进行宏观指导。

一、“十五”时期广州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一)总量大、增速快

广州工业经过“九五”时期的调整,“十五”时期特别是后半段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5年,工业总产值6770亿元,比2000年增长1.3倍,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五年净增产值3670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净增量的2.7倍;2001~2005年年均增速18.3%,比“九五”时期年均增速加快2.6个百分点;尤其是“十五”后半段工业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后三年合计新增工业总产值约3000亿元,相当于前两年新增额5倍左右,基本相当于“九五”末期2000年全年工业总产值。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867.53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以上,年均增速16.5%,比“九五”时期加快2.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经济增速2.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5%,比2000年提高1.3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4.4%。

(二)结构日趋优化

1.广州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五”以来,在汽车等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增产带动下,重工业生产不断加速。2004年2月,全市重工业产值首超轻工业,标志着全市轻重工业结构调整出现了里程碑式的变化,工业化进程步入重化产业为先导的新经济周期。2005年,全市轻重工业比重为41.6:58.4,重工业比重较2000年大幅上升了15.2个百分点,工业重型化态势明显。

2.支柱产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目前,汽车等机械装备、石化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钢铁、制药、轻纺、新材料等全市七大重点发展产业的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化、电子信息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年均增速约31.3%,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占全市总量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28.0%上升到42.8%,同比提高了14.8个百分点,三大支柱产业所占份额不断扩大。2005年,支柱产业实现利润232.0亿元,占全市工业利润比重超过六成,充分显现其强有力的龙头带动作用。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10.4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3%,比2000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速30.1%,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速11.8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贡献率约50.5%,比2000年提高2.4个百分点,标志着我市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

4.名牌战略取得新进展。2005年,全市新增工业产值中约有四成来自名牌产品企业的创造,名牌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5%,比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目前,全市共有中国名牌21个,省名牌产品146个,分别占全国、全省的2.27%和16.57%。其中,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有32个,超5亿元的品牌56个,超亿元的有143个。

5.各种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十五”时期,我市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国有、三资、民营企业同步大发展,多元结构生机显现的良好局面。一是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以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7.5%的比重,创造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35.7%;与此同时,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273.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86.8个点,充分显示我市国有企业经过改革重组生机勃勃。据统计,2005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和职工人数分别比2000年减少118户、6.66万人,但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却分别增长了37.7%和111.7%。二是三资企业仍是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2005年三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99.77亿元,同比增长18.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65.0%,比2000年提高约18个百分点,在我市各类企业中比重最高,增速最快,是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三是民营企业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全市民营工业总产值1458.1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1.5%,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9.1%,比2000年提高6.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户均产值1.09亿元,比2000年增加0.5亿元,户均产值提高91.2%;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700多户、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77户、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8户。

(三)效益竞争优势突出

1.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屡创新高。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6.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点以上,比全省高30个点以上,比2000年大幅提高61.5个点。

2.工业盈利水平持续高速增长。2005年,广州工业以不到全省1/5的产值创造了全省近1/4的工业利润,利润率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全市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84.09亿元,相当于2000年全市工业利润总额的3.2倍,分别相当于东莞、佛山利润总额的3.5倍和4.8倍。在全国六个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上海、北京、天津、苏州、深圳、广州)中,广州工业的工业增加值率、工业资产贡献率和资金利税率均排名第一。

3.综合能耗水平不断下降。近年来,我市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每元工业利润耗电量均比国内主要工业城市低。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均在逐年下降,分别从2000年的每万元0.46吨标准煤、1.60吨标准煤下降到2004年每万元0.36吨标准煤、1.31吨标准煤,与全国工业综合实力最强的上海、苏州、深圳、天津、北京等五城市比较,广州工业产值综合能耗最低。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万元工业产值粉尘排放量及污水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约一倍和50%以上。

虽然“十五”时期我市工业发展成效显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既有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又有近年暴露出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环境有待继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层次不高,实力不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集中度不够高,带动力强的特大型企业少,部分行业的产业链缺乏关键环节;工业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规划滞后于城市规划,工业集聚地的专业化和特色不明显,难以充分发挥产业相互支撑和配套效应;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形成,创新能力不强等。

二、发展环境

(一)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是国际产业链的全球化延伸和再配置为广州工业融入世界经济利用两种资源和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有利于我市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加工制造业方面有很强的国际比较优势,而广州作为珠三角中心城市在发展工业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广州独特的历史文化、良好的城市环境,吸引着每年近3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截至2005年末,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已有140家落户广州(占全省的比重高达80%),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广州设立了8000多家外资企业和2000多个办事机构。一年近2000亿元的市场购买力,使众多外商越来越看好广州的前景,广州正日益成为他们投资及创业的乐土。

二是国内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为广州工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氛围。“十一五”期间国内城市化、工业化的双重推动,使经济又具备了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条件,另外整个世界经济在此期间将保持较高增速,因此可以预期进入国内的外资以及对外的贸易总量将继续扩张,我市工业发展将面临良好的外部环境。从产业结构升级角度看,“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领域将在外资外贸企业的带动下紧跟世界发展步伐全面链接国际生产与营销体系,国际竞争力将不断加强;传统产业在竞争刺激与高技术改造下不断更新装备、优化产品结构,竞争力将日渐增强。这种优化产业结构的增长模式,将为我市的工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供良好的前提。从国内的重点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需要一批特大型冶金、石化和原材料等重化工业产业和消费产业(如汽车)加速发展,我市正是在汽车、石化、钢铁等产业上具备相对的规模和优势,这样国内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内涵将为我市工业的优势产业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

三是CEPA协议实施和泛珠三角等区域的发展给广州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下,粤港澳“大珠三角”整合成功和优势互补以及泛珠三角概念的提出和实施,意味着这个地区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现,对广州而言则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广阔和深远的经济发展腹地,在转移低附加值产业的同时,通过“腾笼换鸟”,为承接高档次的产业转移腾出了空间,也使珠三角周边区域甚至周边省区可以获得广州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而发展壮大自身的区域经济,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为广州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四是广州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进一步加强为充分发挥广州工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提供了重要条件。珠三角地区已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对工业原材料等重化工业产品需求极大,而广州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城市,从产业链的配套衔接看,正好可为珠三角发达的加工制造业提供石化、钢铁等上游产品,从这个方面说广州在区域内具有比较明显的比较优势。1998年省八次党代会明确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2003年初,又进一步明确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国家有关部门也对广州的汽车、钢铁等重大生产力骨干项目和南沙开发等给予了较大的支持;省委、省政府制订的提升产业竞争力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全省产业基地、重大项目的规划布局作出引导和调整,强调既注重促进珠三角产业加快升级和转变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又充分考虑东西两翼和山区的特点、资源优势,提高区域工业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珠三角产业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转移,这更为我市今后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机遇。

(二)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新一轮城市竞争加剧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广州工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新的压力。一方面,尽管国家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近两年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部分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产能严重过剩的不良后果逐步显露。另一方面,“十一五”期间各城市与区际竞争将更趋激烈,而工业又处于其中的焦点地位。各城市都力争获得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工业资源的战略地位,同时在争夺、占领和控制工业市场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都对我市工业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构成了新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二是环境承载力的约束对广州工业增长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要求将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逐步降低。而依据工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十一五”期间又是我市重工业高速增长的阶段,环境承载力将受到进一步挑战。同时,国家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政策力度以及社会民众对环境标准的提高,从政策和社会层面进一步减弱了环境的承载力,这些都对我市工业的增长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广州工业的发展后劲产生了严重制约。虽然我市工业近年来在速度、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相比之下,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还不够快,创新链条中的研发、转化环节还有待加强;现有的高新技术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还比较低;研发投入明显不足;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仍未从根本上得到确立,拥有核心技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还不够多。这种状况如得不到及时的改变,将严重影响我市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削弱我市工业的发展后劲。

四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广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较大障碍。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能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更低的成本和更高效的市场。而我市目前围绕消费者的生活服务业十分发达,而以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设计管理、咨询为核心的现代生产型服务业体系发育明显不足。这不仅影响我市工业门类中主要产业链的延伸、优化和生产环节的价值增值,而且影响区域内与区域间的产业关联、融合与拓展,将会制约我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我市现代制造业发展及传统工业在改革改组和改造中重新焕发活力构成较大障碍。

三、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围绕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以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资源集约化为特征的新型产业格局,推动产业链条集聚从工艺性向价值性转变,把广州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区域带动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基本原则:一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发展汽车、造船等机械装备、石化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制药、钢铁、轻纺等产业,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集中力量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的竞争力。二是集约经营的原则。通过资产重组、推进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企业管理,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三是以点带面的原则。突出抓好优势产业的关键环节,尤其是针对薄弱环节,努力促进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竞争力的提升。四是发挥聚集效应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发展主要工业集聚地。五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要把发展广州工业与发展循环经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考虑环境对工业的承载能力,牢固树立发展绿色工业的理念,更加重视节能降耗,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全面增强广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主要目标:

规模目标——工业总产值超过13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工业增加值35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3.5%左右。

品牌影响目标——形成超过200个国家和省级工业名牌产品,全市名优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50%左右。

发展后劲目标——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科技进步对工业的贡献率超过55%。

环境支持目标——循环经济格局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迅速发展,清洁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

四、“十一五”工业重点发展产业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努力形成广州工业新优势。“十一五”期间我市将继续重点发展以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以广石化扩能项目、南沙石化基地等为重点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业,以计算机及零部件、集成电路、通信设备、软件(嵌入式软件)、新型光电子元器件等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业,重点培育生物医药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继续发展壮大机械装备工业、钢铁工业、轻纺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

(一)汽车产业

1、发展目标

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零部件与整车协调发展,按照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零部件产业为突破口,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努力把汽车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根植性。到2010年,汽车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左右,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体系,把广州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亚洲地区主要汽车文化发展中心之一,形成以电子商务平台与连锁销售店相互支撑的全国汽车营销体系和物流体系。

汽车整车:到2010年,汽车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30万辆,产值2000亿元左右。

零部件:到2010年,汽车零部件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重点培育一批外向型出口产品,把广州发展成为部分零部件全球供应的重要基地之一。

摩托车:到2010年,摩托车年产量达到350万辆左右、产值200亿元左右,培育壮大5—8个在国内有突出影响的摩托车品牌。

2、发展重点

利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汽车需求迅速增长的大好时机,发挥我市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优势,利用“外资外技”和“民资民营”两方力量,以广州汽车工业集团等大型汽车企业为载体,以先进汽车制造技术为支撑,积极参与世界汽车产业分工,做强做大,尽快形成以轿车产品为拳头,龙头企业积极带动,汽车工业、摩托车工业齐头并进,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协调配套、同步发展的现代汽车工业体系。

(1)乘用车产业:扶持乘用车生产企业做强做大。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中高档轿车和经济型轿车产品。重点扶持广州本田汽车扩能、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扩能和广州丰田汽车等项目建设。

(2)商用车产业:以合资建设商用车项目为契机,加快大中型客车、专用汽车、轻型货车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和促进企业的联合重组,整合做强。做强做大五十铃、骏威等客车生产企业,形成客车生产高、中、低三个档次较强的综合竞争能力;依托广州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日野商用车、广东明威专用车、广日专用车有限公司等重点商用车生产企业,研究开发各种型号的载货汽车、牵引车以及各类专用汽车等商用车产品;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汽车,争取2010年批量生产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产品。

(3)汽车零部件产业:把汽车零部件工业作为产业的重点,与整车共同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引进吸收和联合开发相结合之路,努力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并逐步参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发设计。通过合资合作,主动融入国际研发体系。提高产品技术性能和系统化、模块化配套能力,加快零部件产业升级,由单一零部件向总成转变,由单纯机械产品向机电一体化产品转变。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产品,加快发展汽车电子类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底盘零部件、车身及附件、通用零部件及满足现代汽车生产要求的安全、环保、节能等功能性零部件和轮胎、汽车化工等相关产品。促进重点乘用车项目的零部件企业发展,力争使其产品进入乘用车生产厂的国际采购网络之中。

(4)摩托车产业:鼓励摩托车生产企业整合做强。通过引导企业整合,兼并重组,组建大企业集团,提高整体实力。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适应海外和农村市场需求的不同档次的新车型。在提高摩托车行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适度发展。

(二)石油化工产业

1、发展目标

加快发展炼油、乙烯及石化深加工、汽车和电子化学品、涂料及其他有原料和市场优势的精细化工产业和产品;积极发展新材料、节能低污等高新技术产品;加快发展壮大中间学科产品。引导企业集群发展,推动向化工园区聚集,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到2010年,石化工业总产值争取达到2200亿元,年均递增18%左右。主要目标是:

炼油:加工能力达到2500万吨/年。

乙烯:生产能力超过100万吨/年,建成百万吨级乙烯基地。

合成树脂和化工新材料聚乙烯和聚丙烯:总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年以上。建设30万吨/年聚氯乙烯(PVC)装置。

精细化工:精细化率大于50%,初步形成表面活性剂、高档涂料油墨、食品饲料添加剂及电子、汽车、造纸专用化学品等新领域精细化工的开发、生产基地,使其具备经济规模及系列化、专业化的行业特色,精细化工行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国际水平。

2、发展重点

以炼油、乙烯为龙头,重点发展原油加工、乙烯、石化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等产业。

(1)炼油和乙烯。按“就地发展、加快进度、注重环保”的发展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油化一体的优势,大幅提高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建成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基地。

(2)聚乙烯和聚丙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建设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型化聚烯烃装置,建设百万吨级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其他树脂生产基地。应用新催化剂技术、聚合技术、应用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提高聚乙烯和聚丙烯产品的竞争力。鼓励发展达到经济规模、技术先进、具有竞争力的ABS、丙烯酸及其酯类、芳烃等其他市场短缺的石油化工产品。

(3)聚氯乙烯。发挥中直企业和地方企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各自优势,积极引进技术和投资,平衡乙烯资源,建设30万吨/年PVC装置,配套建设20万吨/年离子膜氯碱装置。

(4)涂料。汽车漆: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和合资合作,发展高档轿车用涂料,高起点地建设万吨级汽车漆生产基地。高耐候建筑乳胶涂料:发展耐候性能10年以上、耐沾污性好的建筑涂料,如硅丙乳液和氟碳乳液等高档基料乳胶漆。功能性涂料:利用广东稀土资源丰富的条件,开发稀土发光涂料;开发耐热涂料、防火涂料等。

(三)电子信息产业

1.发展目标

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对产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大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发展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至201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要超过1800亿元,年均增长18.5%。

2.发展重点

以广州开发区、保税区、南沙开发区、番禺区和天河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为主体,在着力推进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和软件产业基地等两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以下六大类产品和技术。

(1)通信设备类:重点发展3G(第三代移动通信)、NGN(下一代网络)、高速路由交换、宽带无线接入、数字化短波通信、卫星通信以及信息安全等核心技术和产品,重点突破无线、光通信核心模块与器件,增强本地基础产品配套能力,强化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2)计算机及零部件:发展高性能服务器、高档商用及家用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激光打印机、可擦写光盘驱动器等计算机外部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以及多媒体移动终端等适应3C融合的技术和产品。

(3)软件:发挥广州软件的研发优势,巩固广州软件行业的领先地位。软件产品开发主要定位在应用软件、工具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大力发展机械、石化、汽车、轻纺、钢铁、医药等重点行业所需的工业控制、行业应用软件,积极参与和介入汽车电子系统的嵌入式软件的应用与开发,加快发展动漫产业。同时,继续推进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带动软件业的全面发展。

(4)集成电路及新型电子元器件:以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封装等生产环节为突破口,逐步完善整个产业链条,带动、开发、生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品,以消费电子、通信类专用芯片为发展重点。同时重点发展新型光电显示器件,如光电子器件芯片、光学晶体基片、光电子信息处理设备、TFT-LCD、OLED平面显示器、超高亮度LED以及电子触摸屏等产品。

(5)汽车电子及其它电子专用设备:重点发展汽车数字音视频播放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专用电子传感器及元器件。继续发展自动柜员机、数控设备、信用卡制卡等专用电子设备,特别要努力开拓专用设备市场,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6)家用视听设备:主要发展高清晰度数字彩电、网络电视、平面显示彩电、新一代数字式高密度视盘刻录播放机、数字式摄录一体机及其它新型显示技术产品、音频、视频的数字压缩与传输技术产品、卫星数字广播、电视接收设备、数字机顶盒、便携式数字音频(如MP3)和视频产品、多媒体视听产品、高档扬声器及音箱。

(四)医药产业

1.发展目标

推进医药工业招商引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吸纳外资、民营资本、社会资金等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做大产业的经济规模,实现产业升级。以发展现代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药产业为重点,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产业。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优势的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发展以生物工程、基因工程为重点的生物制药,加快海洋药物的发展。

(1)优化产权结构。以引进外资、吸纳民资推动医药产业改革重组,争取到2010年形成国有股份企业、外资、民营企业比例合理的产权结构。

(2)迅速扩大经济规模。2010年,医药工业总产值25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5%左右;规模以上企业100家,其中1-2家年产值100亿元以上,5-8家10亿元以上的龙头骨干企业。医药商贸流通额超过500亿元以上,培育1-2家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的医药商贸企业。

(3)优化产业结构。2010年,形成现代中药、新型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三者并驾齐驱的现代医药产业结构。

(4)优化产品结构。到2010年,全市医药产品形成优化的梯队结构,其中销售收入超5亿元大产品5个、超1亿元大产品达到20个以上,开发新药30个以上并实施产业化,争取有5个以上的制剂产品以药品身份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

2.发展重点

(1)大力实施中药现代化。加强现代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引入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开发中药新产品;加强中药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建立高效、微量、快速的组分药效筛选系统;加强中药复方研究,促进新剂型、新工艺在复方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大力开展名优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逐步形成自己产品的特色和技术优势,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标准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中药材、中成药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系统;发展大宗药材GAP产业化种植基地,推行和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提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水平,提高中药行业的标准化水平,逐步实现与国际制药业接轨。发展现代化中药工程技术,重视制药新技术的引进和自主创新,为中药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2)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大力发展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制药技术并实现产业化,重点突破生产用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与高效表达,研究高效分离纯化手段,开发新产品,实现产业化。研究基因工程药物的检测分析,建立规范的检测分析方法与评价标准。充分利用我省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分离、纯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海洋生物药物、海洋生物分子材料和诊断试剂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3)大力发展优势的化学原料药及新型制剂。重点开发抗菌素药物、心脑血管系统药物,抗病毒感染药物、神经精神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降血糖药物、抗肿瘤药物等。积极发展有市场需求、技术含量高、具有相对优势的原料药。建立先进和高效的化学药创新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

(五)机械装备产业

机械装备涵盖工业七个大类,其中,本规划提及重点发展的八大领域涉及五个大类(未含金属制品和仪器仪表),合计4430亿元,占比96.3%。而在这八大领域中,汽车和电子两大领域的3600亿元与前面的支柱产业交叉重复,其他六大领域产值合计830亿元。

1.发展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行业组织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高机械行业整体素质和装备国民经济的能力,争取在2010年前后,实现我市机械装备工业“一个基地、两个中心、三个一批”的目标。

一个基地:把广州建设成为全国技术领先、生产规模大、产业优势显著、市场影响力强的机械装备工业制造基地。2010年比“十五”期末翻一番以上,机械装备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4600亿元,年均增长27%左右,使机械装备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35%左右。

两个中心:形成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机械装备工业研发中心和辐射全国的机械装备维修服务中心。

三个一批:锻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机械装备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培育2~3家年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5~8家超100亿元、10~15家50-100亿元的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名牌产品。培育发展30个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知名度,在全国同行业排名前3位的名牌产品。形成一批产业发展技术支撑力强的研发机构和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下同)和面向全行业全社会的加工服务中心。建设壮大我市机械装备工业研发机构,建立一批服务全行业、覆盖全社会的大型机件加工、数控加工、激光加工、维修服务中心和CAD/CAM/CAE/CAPP中心。

2.发展重点

(1)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领域。2010年,汽车产量130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超3000亿元。培育2~3家500亿元以上的大型骨干企业、若干家50~100亿元的骨干企业。

(2)电子信息及通信装备领域。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培育2-3家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8-1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培育10个以上名牌产品。

(3)船舶制造领域。不断提高造船能力和技术水平,船舶制造与维修同步发展,争取海洋工程方面有新突破,建成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2010年,造船能力200-300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130亿元。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1-2家10~5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

(4)楼宇成套装备领域。保持电梯生产制造的全国领先地位;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性能最先进的智能式立体停车设备制造加工基地;率先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楼宇智能化控制研发、制造和管理服务中心,实现楼宇装备业从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拓展。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2-3家年销售收入10-50亿元的骨干企业。

(5)数控机械装备领域。建设全国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生产研发服务中心,迅速扩大数控机床生产规模;开创数控激光机床生产装备新领域,建设面向全行业、全社会的数控激光加工服务中心。2010年数控机械装备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培育5家左右年销售收入1-10亿元的骨干企业。

(6)重型机械装备领域。建成生产规模居于全国前列的重型机械生产研发基地,争取建成全国最大的中小型汽轮机生产基地。2010年重型机械装备领域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培育2-3家年销售收入10-50亿元、5-8家1-10亿元的骨干企业。

(7)输变电及发电装备领域。大力发展中低压系列输配电成套设备及输配变电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加快发展高压、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建设品种齐全的高中低压和特种变压器生产制造和销售中心。2010年,输变电及发电装备领域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3-5家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

(8)包装机械装备领域。扩大大型、高速软硬无菌灌装生产线、固体食物包装生产线和激光喷码、贴标打包机等包装机械的生产规模,拓展医药加工和包装自动化生产线新领域。2010年包装机械装备领域总产值达到50亿元。培育5家年销售收入1-10亿元的骨干企业。

(六)钢铁产业

1.发展目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广州钢铁工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重点培育2-3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到2010年粗钢产量达500万吨左右,钢材产量700-1000万吨,钢铁工业产值500亿元左右,把我市建成千万吨级钢铁工业基地。

2.发展重点

(1)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市场短缺的钢材品种,实现产品的升级,到2010年钢材板带比提高到60%以上。钢板(带):加快发展冷轧薄板、热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电工板及不锈钢板。型钢:主要根据区域市场需求发展棒材、钢筋、线材等品种。钢管:主要发展用于油气输送的大口径直缝焊管。生铁:重点支持广钢集团为满足炼钢要求进行的高炉迁建项目。粗钢:适度扩大炼钢能力,使之与轧钢相配套。

(2)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推广先进成熟技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提升钢铁工业,从总体上提高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降低资源耗量和污染排放量,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改造和改进,使吨钢综合能耗低于0.7吨标煤,吨钢耗新水低于6吨,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环保标准要求。

(3)发展冶金物流业。以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大力发展第三方冶金物流,继续发展壮大“广州金属材料交易中心”,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冶金电子交易及物流中心。

(七)轻纺产业

1.发展目标

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轻纺行业协调,增强广州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功能。到2010年,实现全市轻纺工业总产值2400亿元,年平均递增10%左右,努力实现轻纺工业“一个平台、四个一批”目标。

一个平台:全力构筑广州轻纺产品集散交易平台,凭借华南地区的产业和市场资源,在广州做国际性、电子化、高度集聚的批发市场,中心城区批发市场要强化结算、信息、展示和服务功能,向商品展示、网上交易、电子结算、异地配送等现代交易方式转变,把广州轻纺批发市场从传统型的集散地培育成为聚集全省、辐射全国、影响东南亚的现代轻纺产品物流中心。

四个一批:一是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和骨干企业:培育2家产值100亿元以上、3-5家50-100亿元、20家以上10-50亿元的骨干企业;二是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品牌: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0个左右,省名牌产品50个左右;三是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或国内规模的生产基地:建设全球最大钢琴生产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皮革皮具制造销售集散基地、全国最大牛仔服装生产制造销售集散基地、全国三大花边生产基地之一。四是形成一批产业发展技术支撑力强的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品设计中心,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左右。

2.发展重点

以纺织服装、皮革、塑料、食品、家电等行业为龙头,促进轻纺产品向高档化、智能化、实用化、方便化、艺术化、环保化等方向发展。

(1)食品饮料行业。重点发展人们追求时尚的功能保健食品、绿色食品、方便食品等。2010年食品饮料行业形成工业总产值约630亿元,年均递增12%左右。

(2)纺织及服装制造业。重点发展已具有扎实基础的牛仔服装、特色服装、高档面料,打造“穿在广州”城市名牌。到2010年形成工业总产值约550亿元,年均递增10%左右。

(3)皮革、毛皮、羽绒及制品制造业。以皮鞋及皮制品为龙头,打造全国乃至亚洲皮革业的制造、信息和时尚中心。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300亿元,年均递增15%。

(4)家电业。以电冰箱、空调器的生产为龙头,全力打造全国重点家电出口基地之一和与国际接轨的检测、认证、标准化中心。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年均递增9%左右。

(5)塑料制品业。重点发展聚乙烯管材管件,聚丙烯发泡片材,芯层发泡、玻璃钢排水管道、内壁螺旋构造的PVC排水管道和低发泡PVC型材与板材等产品。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50亿元,年均递增8%。

(6)造纸印刷业。以林纸一体化项目为龙头,打造全国最大新闻纸生产制造基地之一。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30亿元,年均递增9%左右。

五、工业布局调整规划

(一)工业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导向

广州市工业布局规划根据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坚持产业集聚,实现广州工业空间布局与城市建设的良性互动,进行新一轮优化与调整。在原有的特色集群区基础上,进一步突破行政区域界限,推进园区整合,优化工业空间布局,特别是加速东部重点地区和南沙地区及其它工业园区的建设,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不宜在市中心区发展的企业向外转移,形成一个都市型工业圈(城市中心区建成区)、二条重点产业发展轴(南拓和东进)、四大工业组团(南部组团、东部组团、北部组团和中部组团)、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组成的工业集聚发展区,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促进本市工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广州工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具体规划布局导向如下:

1.两条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轴:

南拓——做强南部:沿沙湾水道以南的番禺东南地区——南沙地区,包括黄阁、南沙龙穴岛、万顷沙、新垦地区。开发建设南沙地区作为广州未来发展的重点工业基地和工业卫星城。

东扩——做大东部:东部包括黄埔、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和新塘地区。依托东部现有工业基础和优越的东部高快速交通走廊优势,扩大东部产业规模,建设广州工业重要的东部板块。

2.四大工业组团:发展形成4个规模大、效益高、园区集中、产业综合的重点工业产业集群组团,分别是:南部组团、东部组团、北部组团和中部组团。工业产业集群组团规模集中、优势突出,以产业集群带动群体空间优化,实现工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是广州工业发展的重点。

(1)南部组团:包括南沙和番禺南部,主要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临港产业集群和珠宝产业集群等。继续发展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黄阁、灵山以南规划广州市新的重化工业基地。

(2)东部组团:范围包括萝岗、增城新塘和黄埔,主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纺织产业集群等。充实完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核心园区为广州科学城)、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延伸东部产业组团,与增城新塘工业区连接,承接产业发展势头,成为广州市东部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

(3)北部组团:包括花都和从化,整合花都的新华、花东、花山、狮岭等工业集聚区,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中心,以空港经济为载体,大力发展皮革皮具、橡胶、珠宝、飞机维修、零件制造、高科技产业及与之相配套的飞机租售与经纪、区域总部、高级商住、物流与交易等生产服务业。

(4)中部组团:范围包括中心城区,以发展电子产品加工、服装服饰、包装印刷、地方特色工艺品、工业设计等都市型工业集群为主。

(二)工业布局调整目标

到2010年,基本完成城市中心区的工业调整,解决市中心区内工业企业污染扰民的问题,形成都市工业圈的基本格局,建立和完善南部和东部重点发展区工业新城的空间格局,培育优化北部产业区,继续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努力使新建企业入园率达到90%以上,园区内的工业企业占全市工业企业户数比重达到60%以上,园区内的工业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要加速培育新白云空港产业集群区、科学城科技生态产业园区和南沙临港经济区等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区,进一步突出产业集群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完善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产业聚集能力,拉动产业簇群的形成,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环境,调整完善工业布局空间。到2020年,建成与世界一流水平的生态环境要求相适应,与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工业产业集群区规划布局体系。

(三)工业分类布局调整要点

以发展产业集群为主线,以产业链条、产业方向、产品上下游的产业联系为纽带,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区域,有层次、有梯度地合理布置不同类型、不同污染程度工业行业,形成一个符合广州市工业发展实际,功能明确,结构合理,协调一致的工业产业集群区规划格局。

1.支柱产业布局

(1)汽车产业布局

加快发展以广州本田、东风日产乘用车、广州丰田等乘用车生产为龙头,包括轻型车、大型客车、豪华客车、多用途车等各类商用车在内的整车制造业及零配件制造业。新引进的汽车整车生产布局于广州汽车城工业园和花都汽车产业基地、南沙丰田汽车城、永和汽车工业园、从化明珠工业园等核心区域内发展。其中,北部组团的花都汽车产业基地:以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花都汽车城为中心,位于花都中心城区西南部,跨炭步镇和赤坭镇,总体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首期规划15平方公里,以花都汽车城为中心,以布局新引进的整车生产为主,加快推动东风日产整车扩产、东风日产乘用车研发中心和东风日产发动机项目的建成投产,配套布局汽车零部件生产和摩托车生产,延长汽车产业链,并以汽车研发、汽车贸易为辅助功能。东部组团的东部汽车产业集群区,包括广州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基地(包括永和汽车工业园和开发区东区)和增城新塘工业加工区(即南香山产业园),以布局整车生产为主,配套汽车零部件生产(主要在广州开发区汽配产业园)和摩托车生产(主要在南香山产业园、从化明珠工业园)。以广州本田为龙头,加快广州本田第二工厂项目的建成投产,争取更多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落户。南部组团的南沙汽车产业集群区,主要布局于黄阁镇和小虎岛北部汽配A区、珠江管理区汽配B区及横沥镇汽配C区,规划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以南沙广汽丰田汽车城为中心,布局汽车整车生产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快丰田乘用车项目的建成投产,争取更多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落户。

(2)石化产业布局

石油化工产业主要是重点推进黄埔石化基地、南沙临港石化基地和开发区精细化工基地三大集聚区建设。东部石化基地主要布局在广石化工业区、黄埔工业区、黄埔姬堂精细化工基地及开发区东区、永和片区发展,以广石化炼油和乙烯扩建为契机,整合有限土地资源,扩大和延伸化工产业链,实行油化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接续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最终形成“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高级塑料—终端产品”产业链。南沙临港石化基地主要布局于万顷沙15~17涌之间、南沙港快速路西南侧、洪奇沥水道东侧围成的地区及三民岛,规划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向产业链上游发展,为将来引进千瓦吨炼油及百万吨乙烯超大型油化一体化龙头企业打好基础,逐步形成小虎石化工业园、黄阁工业园、万顷沙石油化工工业集聚区等石化产业聚集区,全力构建南沙临港现代化石化工业区。

(3)电子信息产业布局

加快构建由广州科学城、广州开发区、南沙开发区等三大片区及相关区域共同组成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具体集中布点在以下区域:黄花岗科技园、天河高新区、天河软件园、广州科学城、高唐高新产业区、南沙资讯科技园,逐步形成以一带两区为主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基地。向东形成一条由黄花岗科技园向东连接天河高新区、天河软件园、广州科学城、高唐高新产业区的具有广州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向南依托南沙工业区形成南沙资讯产业园;向北依托白云国际机场,紧跟国际电子产业发展最新趋势,重点发展临空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以天河区为核心,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及相关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广州开发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核心,整合南沙开发区以及花都区等资源,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及加工等产业,规划建设广州市集成电路制造园,力争建设成为国家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基地:以广州开发区为主体,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和区域服务体系,将其建设成为广东省及泛珠三角区域的重要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基地之一。软件工业:主要以天河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为基础,不断完善以天河软件园、广东软件园和穗港合作的南沙资讯科技园为主体的广州软件园的基础设施,加快高唐新区和软件产业孵化中心的发展,构建广州信息港,吸纳和孵化一批规模软件企业,培育软件核心技术,将其建设成为广州软件领军企业的大本营,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除在以上区域集中布局外,也可以在不对周边地区扰民的前提下,布局于中心城区中。此外,汽车电子主要布局在花都汽车城、南沙汽车产业园区等;基础元器件主要布局在广州科学城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保税区电脑工业城、天河科技园等地发展;光通讯行业主要在广州科学城发展。

(4)生物医药产业布局

重点发展基因药物、现代中药和生化药品产业,着力打造三大生物医药平台,即以广州国际生物岛为核心的研发和中试平台、以广州科学城为核心的产业化平台及应用信息技术整合提升生物医药各特色批发市场,构建现代医药物流平台。主要布局在:科学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番禺现代产业园、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医药健康产业基地、从化明珠工业园。其中:广州国际生物岛重点构建由实验系统、信息支撑系统和技术服务系统组成的生物技术支撑体系;广州科学城主要构建由生物科技创新基地、专业孵化器和国际企业孵化器等组成的企业孵化系统。重点规划建设面积12.19平方公里的科学城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化平台,增强其产业集聚、辐射功能,应用信息技术整合提升生物医药各特色批发市场,构建现代物流平台;重点打造由广州国际生物岛和广州科学城两大核心聚集区、若干扩展区和辐射区组成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此外,广州市域外围地区集中建立从化明珠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若干个医药产业园区,吸引国际知名及自主创新的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同时逐步把原有市区的制药厂集中搬迁出去。

2.传统优势产业布局

(1)钢铁产业布局

以集装箱板、不锈钢板生产为主导,进一步强化开发区钢铁产业基地并带动增城新塘等地钢铁工业发展;以JFE项目为龙头,加快建设南沙现代化临港钢铁产业基地,生产汽车板、船用板等高档精品钢板,带动番禺区原有钢铁产业的升级改造。主要布局在开发区东区精品钢产业集聚区、南沙万顷沙钢铁工业集聚区、番禺鱼窝头钢铁工业集聚区、增城新塘钢铁工业集聚区等地区发展,最终形成广州钢铁工业的东部、番禺和南沙三大板块。

(2)船舶产业布局

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南沙龙穴岛造船基地建设为龙头,加快与国内外一流造船企业合作,将广州建成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主要布局在南沙区的沙仔岛造船工业园、芳村区白鹤洞造船基地、增城新塘修造船基地、黄埔区文冲工业集聚区等地。

(3)纺织产业布局

主要布局在花都区、增城市。其中,增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主要布局在新塘环保工业园和新塘国际牛仔服装城两大核心区域内。花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区以位于炭步大涡村的广州纺织产业基地为中心,整合炭步镇原有的服装纺织产业和未来从区内其它城镇搬迁过来的服装纺织企业组合集聚而成。

3.特色产业布局

(1)珠宝产业布局

主要布局在花都区、番禺区。其中,花都珠宝产业集群主要布局在花都(国际)金银珠宝城、新华中心城区、机场商务区等核心区域内。以现有规划占地5000亩的花都(国际)金银珠宝城为基础,建设集生产、加工、展示、专业鉴定、人才培训、物资流通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产业基地;同时,在机场商务区附近建设珠宝交易中心,打造国际性珠宝交易平台,进一步提升珠宝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档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建设好新华金银首饰加工区,加快推进台湾珠宝园区建设,继续大力引进金银首饰企业和台湾珠宝企业。番禺珠宝产业集群主要布局在番禺钻汇珠宝采购博览中心及市桥、沙湾、榄核、大岗等加工集聚区内。利用番禺“钻汇珠宝采购博览中心”做大珠宝汇展业,培育面向全球的珠宝物流基地,提高其在本地的附加值,建成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珠宝加工基地、交易中心和展销展示基地。

(2)皮革皮具产业布局

主要布局在花都区西北部以狮岭镇为中心的地域。高标准规划和开发好皮革皮具工业园区,采取集中开发、低成本出租的办法,将那些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引进园区,规范管理,大力发展皮革皮具产业集群区;依托“中国皮具之都”的产业优势,继续办好每年一届的皮革皮具节,促进皮革产业“大生产”与“大流通”的协调发展,不断扩大我市皮革皮具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打造提升“中国皮具之都”的品牌,继续保持全国规模最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最具活力的皮革皮具贸易城的龙头地位。

(3)都市型产业布局

主要布局于荔湾、越秀、海珠等老城区。其中,在荔湾老城区继续盘活旧厂房及场地资源,以荔湾设计港为依托,重点发展冲口滨水创意产业带和大坦沙广佛时尚岛项目,将周门路一带发展为广州创意设计一条街,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广告、手工艺、动漫等都市型创意产业,打造岭南创意产业湾,力争成为国家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全国十大服务外包基地;以东沙科技工业区为基础,发展高增值、高科技、高效益的工业项目,努力实现城区工业向都市型工业转变,重点发展以知识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工业产业为主体的总部型、多功能型的工业区域。海珠区在继续打造中大布匹市场和石溪印刷包装城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联星文化产业园项目。同时,发挥广州美院的优势,以在全国具领先地位的视觉艺术及设计业、广告业为主要突破点,连带促进图书出版及流通发行、中小民营媒体、动画漫画、数字娱乐、教育培训、会展交流等行业发展。

4.临港产业布局

依托南沙深水岸线资源及广阔的陆域,按组团式生态型模式进行布局,大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其中,汽车工业基地由位于黄阁镇和小虎岛北部的整车、发动机生产区和汽配园A区、珠江管理区内的汽配园B区及横沥镇内的汽配园C区组成,规划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石化工业基地位于万顷沙15~17涌之间、南沙港快速路西南侧、洪奇沥水道东侧围成的地区及三民岛,规划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钢铁工业基地位于万顷沙14涌和17涌之间,东联蕉门水道,西靠南部快线,规划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造船工业基地位于龙穴岛中北部,规划占地面积约4.5平方公里,可利用码头岸线约4.2公里;机械装备工业基地位于黄阁镇东部小虎沥西侧,规划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此外,依托新白云国际机场,大力发展空港产业。主要布局在北部组团花都区的东北部、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北面约2公里处,包含了花东、花山两镇的部分用地,总规模88.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汽车工业、临空高新技术产业、航空物流产业和机场商务业,打造广州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际物流中心基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分工合作,提升产业软环境竞争力。

全市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加强协作,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发展软环境。经贸部门负责牵头制订具体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根据职能分工,支持各重点产业及关键项目的发展,在财政、技术、招商引资、市场开拓、名牌培育和保护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二)做强优势产业,提升产业结构竞争力。

加强产业规划和协调,优化产业组织结构。集中力量提升机械装备产业竞争力,积极发展成套设备,使单机向成套、成线、系统化发展。要发展成套设备企业,全面组织设计、制造、集成和维护,把广州打造成区域性制造中心。要在继续抓好乘用车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把培育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大力延伸汽车相关产业,全面夯实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要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战略投资者,不断完善石化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链条衔接协调发展。要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要大力引进具有前沿核心技术的大型项目,加速扩大产业规模,壮大通信设备、消费类电子制造业,突破新材料和数字内容产业等重点领域;医药产业要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和改革力度,加强医药技术和新品种的研发和储备,加快发展。尤其是生物医药和中成药产业,培育以广药集团为龙头,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为核心区的“广州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基地”,打造我市生物医药国际化集群。鼓励扶持各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在产业链条中具有带动、辐射作用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项目,建立大中小企业协作机制、工贸联动机制,推动集中采购、联合营销等,从而延伸产业链,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三)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提升产业集聚竞争力。

遵循产业梯度发展的规律,加快重点产业板块、工业集聚地的发展,优化工业空间布局。由经贸部门会同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存量调整优化,增量集中提升”的总体思路,制订产业集约用地的导向政策,完善产业准入标准,建立项目评估办法和标准,提高投资率、产出率和容积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加大扶持力度,对专业性工业集聚地主导产业的新办项目,给予优先支持,积极探索缩短项目建设中规划、用地等审批时间的新办法。鼓励支持各区、县级市大力建设产业优势明显的特色工业集聚地,将工业集聚地与中心镇的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在每个中心镇建设1个以上工业集聚地,形成产业集群,加强产业引导,形成各工业集聚地良性互动的格局。引导扶持各相关园区和企业把国企改革、中心区“退二进三”与优化产业空间结构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工业园区优化升级机制。对不符合工业园区产业要求的企业,引导其向专业化工业集聚地搬迁,腾出土地吸纳符合产业集群要求的新企业落户,以促进其集聚发展。

(四)加大工业投入,提升产业规模竞争力。

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扩大利用外资,激活民营资本,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大财政对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扶持力度,保持每年安排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加大财政对企业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优势项目发展和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视财力许可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大产业融资力度。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建立重点引资项目库,创新引资利益共享机制,扩大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建立经贸部门与商业银行融资沟通机制,帮助企业拓展间接融资,探索企业债券、信托产品等筹资方式,利用资本市场降低融资成本,实现优质企业的快速扩展。积极推进重点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优质中小企业利用深圳中小企业板直接融资,形成我市重点产业上市公司板块。逐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五)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鼓励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完善技术进步动力机制,将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拥有专利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创名牌作为企业享受政府扶持和重点服务的条件,推进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培育技术创新优势企业群体,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进能弥补技术链条薄弱环节的关键技术和先进技术,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建立和完善一批有核心带动作用的创新平台,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促进相关技术融合,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大力推进各类研发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自身之间实现更紧密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关键技术、专利技术的产业化,不断提升我市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技术进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产业能效指南、资源效率和技术水平准入制度。大力推广工业废弃物及生产过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大力发展资源再生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六)培育壮大名牌,提升产业品牌竞争力。

高层次、宽领域推进名牌战略,不断提升产业品牌竞争力。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不断促使企业从做工厂向做品牌转变;加强工业名牌产品培育和保护工作,提高产品的专利技术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含量;采取虚拟经营的方式集成世界资源迅速把名牌做大做强,形成知名度高、名牌密集的优势产业。进一步拓展名牌的内涵和领域,加快推动名牌从工业向服务业延伸。进一步加快区域品牌建设,有效带动产业的集聚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广州牌”的内涵和影响力,从产品品牌延伸到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多渠道、多层次、组合式地把广州名优产品整体性推向全球市场。进一步完善服务、联动推进,举全市之力促进广州名牌产品的大发展;强化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完善工业名牌奖励制度,对创立、拓展和保护名牌产品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奖励。

(七)推进企业信息化,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产品开发、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应用。以推进大型企业全面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为重点,加快工业产品智能化及工业生产过程数控化的进程,通过企业信息化和工业自动化促进工业制造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以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及运营成本,提高我市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整体竞争能力。

(八)大力发展民营工业,提升产业内源竞争力。

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36条”)的精神,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特别是要扶持一批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担保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加快民营企业上市的步伐;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快上规模、上水平的步伐,在“十一五”期间,努力培育5~8户产值超100亿元的民营企业;把发展民营工业作为“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九)发展流量经济,提升产业服务竞争力。

充分利用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流量经济,形成区域制造业服务中心。积极推动金属材料、粮食、煤炭、石油、塑料、珠宝等大宗原材料采购交易平台建设,使之成为我市流量经济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交易平台,推动生产性企业从单一的产品生产向现代化的服务领域延伸,强化供应链的管理尤其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管理,提高产业链条内相关企业借助现代交易平台配置资源的能力,最大范围拓宽市场和利润空间。与此同时,通过建立系列工业原材料交易中心,加快关键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进程,形成相关品种具有权威性的“广州价格”,实现资源、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的高速流动,增强对华南、东南亚乃至全球的辐射作用。大力发展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生产服务业,促进资源向重点产业链集中,向技术研发、工商设计、采购及物流配送、连锁经营、资本运营、代理服务等环节集聚,推动生产服务业向生产和销售环节渗透,做大流量经济,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十)实施人才战略,提升产业持续竞争力。

7.荆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篇七

1 荆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项目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及杂项商品与服务。根据《荆州市统计年鉴》的数据, 整理计算得到2001~2007年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情况 (见表1) 。

根据《荆州统计年鉴》的数据, 2001~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2303.00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00元, 增长了0.8倍, 年均增长率为10.27%, 表现出了较快的增长态势。2001~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01年的1704.76元增加到2007年的2995.00元, 增长了0.76倍, 年均增长率为9.85%, 表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 但仍略低于湖北省同期平均水平。

2 荆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2.1 消费支出情况及增长率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荆州市农村居民各项消费的绝对额大多都在逐年增长, 多项消费增长的速度加快 (见表2) 。这说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农村居民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支出也逐渐增加, 并呈加快的趋势。从各项消费支出的增长情况来看, 医疗保健和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增长速度呈负增长趋势, 其他消费支出均表现出一定的增长, 其中, 增长最快的是家庭设备用品和交通通讯, 这主要是中国加入了WTO后, 农村居民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要求, 追求新的生活环境和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而且近年来, 家用电器等用品市场竞争激烈, 价格相对较低, 更使得农村居民有能力购买了更多的家用电器, 使得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速度逐年增长, 而受医疗改革及药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增长速度不增加反而减小。这同时也反应出农村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2.2 消费支出比重分析

从总体情况上看, 荆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速度加快, 各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变化不一, 有升有降 (见表3) 。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即恩格尔系数自2004年开始均在50%以下, 说明农村居民整体已从温饱水平进入了小康水平。从2003年起, 恩格尔系数下降, 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提高, 但由于受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2007年恩格尔系数又呈上升之势。从2002年到2007年, 荆州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都高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2007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71个百分点, 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仍低于全国水平 (见表5) 。从横向看, 各年的恩格尔系数基本上都低于十堰、孝感、宜昌等市的同期水平, 说明荆州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湖北省地区仍居中上水平。

家庭设备用品服务、交通通讯支出比重上升, 分别从2002年的4.58%、5.44%上升到2007年的6.44%、9.75%, 分别上升了1.86和4.31个百分点, 说明荆州农村居民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 体现了居民消费层次的提高。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所占比重下降, 从2002年的13.67%下降到2007年的7.09%, 下降了6.58个百分点, 说明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呈下降趋势, 这与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形成反差, 体现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性, 反映了农村居民对教育的投入比重减少, 特别是农村居民不关注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致使更多的农村家长放弃对子女的9年义务教育, 有相当多的学生因此辍学出去打工赚钱, 过早的踏入社会, 同时也反映了农村居民娱乐文化生活还不够丰富。由此可以看出, 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比重在锐减, 同样反映出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生活水平的降低。

2.3 消费结构变动度分析

消费结构变动度是用来考察平均每年消费结构的变动程度, 一般用期末各类消费占总消费额的百分比减去期初同类消费占总消费额的百分比, 将相减之差的绝对值相加即获得一定时期的消费结构变动值, 将结构变动值除以考察期年数即为平均每年消费结构变动度。从荆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 (见表4) 来看, 绝大多项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动度整体上呈现减慢趋势, 只有居住、文化教育娱乐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动度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这说明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还是较快的。2002~2004年消费结构变动速度最快的是食品, 其次是交通和通讯, 最慢的是医疗保健。这说明2002~2004年, 食品支出的增速最快, 医疗保健支出趋于平衡。2005~2007年, 消费结构变动程度发生了改变, 变动最快的是医疗保健, 说明2005~2007年医疗保健支出减速最快, 其次是文化教育娱乐, 最慢的是其他商品和服务, 但大体上变动程度低于2002~2004年, 这说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逐渐的减慢。最引人注目的是医疗保健支出由消费结构变化速度最慢发展到最快, 这只能说明近几年在政府对医疗保健的重视下, 农村居民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

从各项消费支出对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 (即各项消费支出的变动度在总变动度中的比例, 用G表示, 见表4) 来看, 2002~2004年消费结构变动的贡献因素是食品、交通和通讯和文化教育娱乐, 这三项对消费结构变动的贡献达63.23%;2005~2007年消费结构变动的主要贡献因素是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娱乐、食品和居住, 以上四项对消费结构的贡献达80.56%。其中食品的贡献率由2002~2004年的35.66%下降到2005~2007年的18.25%, 但是其随结构变动的贡献率相对于其他各项来说仍是比较大的。医疗保健的贡献率由2002~2004年的4.96%上升到2005~2007年的25.10%, 上升了20.14个百分点, 是对结构变动的贡献率变化最大的一项消费支出。文化教育娱乐的贡献率由2002~2004年的13.05%一跃升至24.71%, 上升了11.6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娱乐已成为2005~2007年的主要贡献因素。另外可以看出交通和通讯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 从2002~2004年的14.52%下降到2005~2007年的6.08%, 下降了8.44个百分点。但家庭设备用品服务的贡献率波动不大, 比较平稳。消费结构的变动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动, 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拉动经济的增长。从对结构变动的贡献率看来, 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娱乐和居住的贡献率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医疗保健的贡献率尤为明显。因此, 这几个行业对消费结构的变动有着很大贡献。

2.4 平均消费倾向分析

平均消费倾向是对收入使用结构的分析, 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关系。平均消费倾向是最终消费支出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其计算公式是:平均消费倾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人均纯收入×100%。根据2002~2007年的数据, 得到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情况如表5。

由表5可以看出, 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呈波动变化, 先下降后上涨再下降变化, 并且大体上随人均纯收入的增加而递减。在2002~2007年这6年里, 2005年荆州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最高, 达到0.7793。2003~2005年平均消费倾向呈上涨趋势, 这说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整体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其原因在于当时人均纯收入有所增加, 农村居民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 消费需求由温饱水平向小康水平转变, 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也在增加, 并且比人均纯收入增加更快。2005~2007年平均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 共下降了5.59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整体出现了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一是虽然近年来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 但居民对未来预期收入不足, 加之受传统储蓄观念的影响, 大多数居民不敢大胆消费;二是由于农村保障制度不健全, 高教育费用, 高医疗费用, 必然要求家有积蓄, 以应求学、患病之需。

2.5 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反映消费随收入变化的程度, 通常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0~1的系数, 系数越大, 越接近1, 表示增加的收入大部分用于消费, 相反则表示增加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储蓄。但是也有特殊情况, 在通货膨胀时, 人们的边际储蓄倾向完全有可能是负的, 因为虽然收入增加, 但如果通货膨胀过于严重, 人们完全有可能不仅不存款, 还取钱出来用。换个角度来说, 通货膨胀过于严重, 人们用于消费的增加额, 完全可能大于收入的增加额。消费倾向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充分反映了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消费意愿的大小。根据2002~2007年的数据, 得到农村居民的总边际消费倾向和各项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如表6。

从表6可以看出, 2003~2005年, 农村居民的总边际消费倾向逐年升高, 说明农村居民将新增人均纯收入用于消费, 国家采取的打动内需的政策效果达到目的了。特别是2005年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高于平均消费倾向, 即农村居民增加的收入更多的是用来消费, 甚至出现消费增长大于收入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社医疗制度、免征农业税、小学生“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 从而提高了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2005~2007年农村居民的总边际消费倾向逐年降低, 说民农村居民的消费趋于谨慎。从消费内部结构来看, 各项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在2002~2007年间均有小幅度的波动。其中衣着、文化教育娱乐、其他商品和服务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与总边际消费倾向变化趋势相同;食品、医疗保健均呈逐年交替上升变动趋势;家庭设备用品服务呈逐年交替下降趋势;而居住、交通和通讯大致平衡状态。从横向来看, 20007年各项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中, 最高的是食品, 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和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负。以上说明当居民收入增加时, 首选消费还是作为居民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而文化教育娱乐和医疗保健消费倾向很低, 反映出农村居民受物价因素等的影响, 在增加的收入中大部分还是消费到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方面,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改善不够明显。

3 促进荆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几点建议

3.1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 收入与消费的变动关联表明, 只有收入的提高才能带来消费的持续有效增加。因此, 要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持续稳定提高, 必须着力于构建农村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着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一是要狠抓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植树种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 逐步改善荆州市农业生产条件。二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确保荆州粮食生产安全。三是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继续发展优质杂粮、干鲜果、蔬菜特色产业。四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五是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努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3.2 调整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化, 拓展消费领域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居民消费领域不断扩大, 已由简单的生活消费扩展到劳务消费, 由单纯的物质消费扩展到更多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 消费结构具有动态变化特点。从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比重、变动度可以看出, 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仍较低, 其中, 文化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没有提高, 反而下降。因此应加强农村居民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引导居民对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 并大力发展娱乐教育文化事业, 为居民的娱乐文化教育消费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 要倡导广大居民减少一些不合理消费, 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交往相互攀比等浪费现象, 以防止在消费取向上重虚荣、轻发展, 以建立一种合理、适度的消费, 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此应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开展市场调研, 了解农民的消费心理与特征, 既不能用老眼光看今天的农民, 也不能简单地把农村居民消费等同于城镇居民, 要在调研的基础上, 以市场为导向,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收入层次的农民消费需求特点, 大力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生产开发符合农民口味的适销对路、经济实用的消费品, 以形成不同层次的消费热点。

3.3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通过加大政策支持与财政支持重点解决水、电、路、通讯等方面的问题。加快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 提高农业抗灾害能力。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电网, 提高其运营质量, 降低电价, 为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更多地进入农村家庭创造条件。同时着力改善消费软环境精华消费市场, 鼓励和支持科技文化下乡, 提升农村居民科学文化素质。消除和取消一些限制消费的政策和限制消费领域中各种不必要的收费, 重视扩大农村消费信贷, 放宽信贷条件, 为开拓农村市场提供新的消费空间, 探索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新方式、新途径。加强对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 努力创造健康、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以便改良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

3.4 建立健全市场监督机制, 规范农村市场行为

建立强有力的市场监督机制, 规范农村市场行为, 把农村市场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严惩制假售假活动, 由于农村居民图便宜, 识别假货能力又弱, 维权意识淡薄, 许多伪劣产品堂而皇之地进入农村市场。不少农村居民发现自己购买的是假种子、假化肥后为时已晚, 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 严重影响当年收入。加强对良种、农机、化肥、农药、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消费的技术指导, 提高农村居民对高新技术商品的消费能力。对一些农用机械, 要在维修保养上给予指导, 解决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3.5 加快农村各种保障、保险体制的建立,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

加快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关注力度, 使低收入群体能够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缩小与全市总体水平的差距。要更加重视农村基础教育, 加大义务教育投资在农村实施全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 给予低收入群体特别的关注, 消除因贫辍学现象。尽快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使农村居民获得最基本的社会福利。减少农村居民对教育、医疗、养老的支出预期, 增强经济安全感, 解除花钱的后顾之忧。

3.6 引导农村居民转变消费观念, 进一步提高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 精神生活和消费理念也应同步提升和转变。为此, 要长期坚持对农民消费者的正确引导, 促使农村消费者彻底转变消费观念, 形成健康、科学、文化的消费观念, 不断增加在文化教育娱乐、旅游、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投入, 杜绝农村中日益蔓延的盲目消费、愚昧性消费 (烧香拜佛、耗费巨资修建坟墓等) 、腐朽性消费 (赌博等) , 合理分流农村消费品市场购买力, 加速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育。

参考文献

[1]南建党, 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J], 2003 (2) .

[2]程静、彭必源, 湖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分析[J], 孝感学院学报.2008 (4) .

8.常州市产业结构分析 篇八

关键词:发展策略;蔬菜物流

一、引言

现代蔬菜物流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手段,整合区域蔬菜物流资源,对蔬菜生产资料和蔬菜产品等实体相关服务及信息,从供应源到消费源所进行的组织、控制与管理的经济活动过程。亳州市作为典型、传统的农业大市,是著名的粮食、蔬菜、药材生产基地,蔬菜在亳州市农业种植中占据重要比例,发展现代蔬菜物流产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亳州市蔬菜物流产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从优势方面来看,亳州市的蔬菜物流产业在交通运输、蔬菜生产基地以及蔬菜市场三大方面体现出了优势。

1、从交通优势方面来看,亳州地处于皖北的核心地带。皖北地区处于全国综合交通“五纵五横”的运输通道当中,且该地区位于京沪间运输大通道当中,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集散和交通枢纽,多条重要的高速公路在区域内穿插纵横,且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两条铁路大动脉从区域内穿流而过,蚌埠机场、合肥骆岗机场、南京路口机场均在其中以及周边范畴。

2、蔬菜生产基地方面,前面已经阐述过,亳州市的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已经趋于成熟,目前已经建设成为了安徽省蔬菜种植产业较为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现代化大棚种植技术运用较广,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农业产业模式。在目前发展阶段中,蔬菜产品品种相对丰富,能够充分满足市场消费者的日常需求[1]。

3、蔬菜市场方面。亳州市的蔬菜市场网络已经初步建立,系统的产品批发、产品零售网络已经形成,不仅能够充足满足自身县市需求,季节性供应需求,同时作为蔬菜生产重要地区,也较大程度地满足了周边省市的市场需求。

(二)劣势(Weaknesses)

劣势方面,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自身规模有限、现代化技术水平不高、人才缺乏等方面。

1、企业规模和服务方面。许多蔬菜产品物流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亳州市和安徽省省内地区,网络化、专业化和规模化都很难开展。

2、现代化物流技术运用发展较慢。现阶段、亳州市蔬菜产品的物流活动主要集中在农田、仓库、运输通道等环节当中,操作形式以人工操作为主,现代化物流产业当中的自动化操作运用较少。特别是条码技术、冰温气调保鲜技术、减压保鲜技术等一些国际现代化行业储藏技术还没有得到普遍应用[2]。

3、人才缺乏方面。现代化的高效蔬菜物流行业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物流操作能力和相关知识,但从目前行业的整体发展上来看,这种专业人员在行业中还较为缺乏,行业内的从业人员素养也普遍不高,管理人才更为缺乏。

(三)机遇(Opportunities)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政府大力扶持的背景下,市场对蔬菜产品的数量、种类、运输效率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强,从而为蔬菜物流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1、政策支持方面。近些年来,中央每年都会对农副产品发展给予很大关注,特别是在农产品的现代化物流发展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2009年2月,中央将物流产业列为国家的十大振兴产业,其中,中央明确要求快速发展预冷和综合保鲜等储运技术,要求蔬菜产品采集后的损失率要降低到15%以下,这为亳州市的蔬菜物流现代化程度的提供了政策性的基础条件。

2、在技术层次方面。现代化的高新技术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特别是科技技术的发展能够充分提升蔬菜物流产业运行的效率的运转周期,进而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四)威胁(Threats)

中国随着加入WTO的范围和力度逐渐深化,一方面加速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竞争,但同时也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发展。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既是学习的机会,也是市场竞争面临的威胁。

1、国际竞争力度加大。当前在中国农产品物流市场上,马士基、联邦等外资物流企业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的优势主要存在于储运技术先进、企业管理水平高、统一的标准、资金资本方面雄厚等。

2、行业高端市场发展受到限制。随着当前蔬菜农产品行业的发展迅速,中高端农产品经济在行业中所占有的份额在不断扩大,对企业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可以准确的说,在未来,谁掌握了高端蔬菜物流市场,谁就可以牢牢地把握整个蔬菜物流市场的话语权。

三、亳州市蔬菜物流产业的发展策略

(一)优化交通基础条件

除了政府政策外,物流模式基础条件的改进也是主要的产业链优化渠道。在之前SWOT的分析内容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亳州市在物流方面虽然具有较好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但对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讲这还不充分,特别是高端农产品的物流贸易开展空间还十分有限。在公路建设上,一些偏僻乡村一级亳州、宿州等多山地区的山地公路需要进一步加快建设力度,为当地农产品产业贸易创造基础条件。

(二)培养优秀的行业人才

目前在我国,物流专业的高校本科阶段教育基本只集中在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实践应用教育阶段,还没有明确涉及到更为详细的方向划分水平,而通常的方向划分会在研究生阶段完成。而在物流行业当中,本科人才的比例要远远大于研究生人才的比例,从而也就造成大量本科毕业的物流人才无法迅速适应到具体的行业当中。同时,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少能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从而造成实践经验的大量缺乏[3]。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当从目前高校的物流专业教学安排设置进行着手。也就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后,在本科教学阶段的大三大四学年进行细致的物流行业学习与发展方向划分,实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专业物流人才培养,在学生的社会工作实践方面,我们不妨借鉴很多高等职业院校所运用的“校企结合”办学模式。

(三)加快完善农业物流信息体系

现代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己经不仅仅是依赖于先进的运输设备和自动化的仓库,而更注重提高对顾客的反应能力,而这种反应能力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基础之上。目前应用互联网将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向各经营主体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对于减少蔬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网和网上交易,实现农产品双向物流配送,提高了物流速度,拓展了农产品流通和市场空间。

(四)发展低碳、绿色物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皖北地区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资源日渐匮乏,生态农业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发展低碳、绿色物流业势在必行[3]。一是经营无公害蔬菜产品,引导农业开展绿色生产,建立起严格的、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进入批发市场的蔬菜产品应逐步实现质量等级标准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标准化。二是蔬菜物流企业通过选择绿色运输策略、提倡绿色包装、开展绿色流通加工、运用绿色保鲜技术、鼓励绿色消费,督促废弃物循环来形成自律型的物流管理体系。三是推行蔬菜产品检验检疫和市场准入制度,按照安全环保的要求,强化蔬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检验,防范农药残留超标,合理运用技术标准,规范管理农产品进出。(作者单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德华,徐书婷.我国蔬菜产业化发展研究及对策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J].中国集体经济,2013,2(2):22-23

[2] 刘洪伟,王彦宁.关于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的调研报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7(7):39-40

[3] 杜京娜.哈尔滨市蔬菜供应链模式优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04:25-30

上一篇:商务部和学校下一篇:失败是成功之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