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论文

2024-08-25

浅谈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论文(共6篇)

1.浅谈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论文 篇一

一、微课程的基本内涵

( 一) 微课程的概念

“微型课程”又称为短期课程、专题式课程或者模块课程,在国外有学者称之为60 秒课程或者一分钟演讲。但到现在为止,国内对微课程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在百度百科中,对微课程的解释是这样的,首先微课程是指实际的教学内容通过运用构建主义方法形成的、以在线学习或者移动学习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而胡铁生则认为,微课就是以为了学习或者教学制作的教学视频; 这些视频具有涵盖的知识点单一,情节短小,容易记忆等特点。

( 二) 国内微课程的主要类型

当前关于微课程的网站很多,但是,只要我们进行认知分析就可以知道,国内关于微课程的分类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李玉平的微课程,这一类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有的是反映日常生活的,有的是讲述人生哲理的,有的是启迪学生进行思考的。第二类是教育部及教育局老师胡铁生针对目前教育信息资源不发达的现状提出来的微课程。[2]它是记录教师课堂内外教学实际情况的视频。这是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实践要求的视频。第三类是可汗学院的微课程,它是国外的一个教育机构向世界各地区人们提供的免费视频教育课程。

二、微课程应用于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优势

我国高职院校的微课程应用发展很快,前面介绍的三种微课程虽然体现方式不完全一致,但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在移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的来说在高职院校应用微课程具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微课程一般是比较短小的视频,学习时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内容比较零碎,这恰恰与高职院校学生的作息相符。在高职院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比较丰富的业余时间。因此,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实现自主学习。[3]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其次,微课程比较容易操作,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几乎人人都有手机、电脑,利用这些移动设备,登录要学习的界面进行学习,操作非常简单。最后,微课程对于学生来说不同于在学校学习的课程一样受到老师的约束。相反,微课程的学习主要以学生自我为中心,促使学生自由、独立的学习。那些想学的学生,可以自己深入的研究。因此微课程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资源。

三、微课程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一) “微课”的设计

首先,“微课”的设计必须建立在选取相应的知识点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所选择的“微课”知识点可以是一门课程或是一个教学单元中的一个难点或是重点内容,以此来帮助学生解决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重点知识的全面掌握。其次,“微课”的设计必须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有效思路,并以教学内容为设计核心。最后,“微课”的设计应当以国内外成功案例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将先进的“微课”设计技术同我国高职院校的具体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

( 二) 微课程的制作

拍摄或录制是制作微课程必须要经过的环节。根据微课程讲授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微课”化分为若干种类型,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制作方法。现阶段,高职院校常用的“微课”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为使用录像机进行拍摄的方法; 第二种为使用录屏软件制作的方法,第三种为将录屏软件同手写板以及绘图软件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方式。以上三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点,但是,不论是哪种微课程制作方法,教师在录制结束后,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微课程的处理,实现微课程质量的不断提升。[4]

四、结语

作为网络时代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微课程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踊跃的投身到教学实践中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微课”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

参考文献

[1]张艳艳.微项目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沈雁飞.通过“微课程”教学设计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养成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11:246-247.

[3]李小娟.高职学生素质能力评价研究[J].教育研究,2013,05:96-103.

2.浅谈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论文 篇二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人文素养综合就业能力

引言

就业是当今时代学校、学生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重要汇聚点,而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影响学生的就业状况,其更能够体现出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尤其是当今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成为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方面,所以,对求职者的能力要求更是不断提高。作为高职院校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要对学生展开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和社会价值观的培养。总之,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应该与企业单位的要求相匹配,因此,笔者以“机电类专业”为例,展开深刻探讨。

一、关于企业对高职学生岗位的具体要求分析

据资料显示,机电行业企业招聘员工时,除了要考察其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考察应聘者诚实守信、民族意识以及沟通能力等等方面的职业素养。此外,筆者还发现,由于当前诸多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导致机电企业对应聘者的满意度不断下降,严重的情况则是会出现不愿招聘高职学生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以及高职学院的发展。

(一)调查统计的数据结果

针对机电行业的一线员工的素质要素分析,公民素质、科学思维、人文素养、人际交流、个性品质、创新素质等六个方面的指标作为行业测试的指标,其能够符合行业的认可,将六个指标又分为46个特质要素,但是这些特质要素是否能够准确反映每一项特质是一个有待检验的问题。为此,对各特质要素在各项特质中的重要性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了解了各特质要素的重要性分布情况之后,课题组针对哪些特质要素能够作为特质的组成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调查,95%的企业员工认为可以将最重要的前3个素质指标作为各项特质的组成部分。

根据数据显示,我们认为,公民素质这项特质主要可以从民族意识、爱岗敬业、道德素质3个方面进行评价;科学思维这项特质主要可以从尊重事实、理解能力强、遵循逻辑3个方面进行评价;人际交流这项特质可以从诚实守信、有亲和力、能换位思考3个方面进行评价;人文素养这项特质可以从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间的关系、做事认真、人格独立3个方面进行评价;个性品质这项特质可以从宽容、吃苦耐劳、孝顺有爱心3个方面评价;创新素质这项特质可以从积极进取、创新意识、喜欢质疑3个方面进行评价。

(二)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发现:机电行业企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岗位要求,排在前几位的依次为:民族意识、爱岗敬业、道德素质、尊重事实、诚实守信、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做事认真、宽容、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等。由此可见,在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上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具体着手。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的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在校生座谈会、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走访、个人访谈等形式调查显示,当前我国诸多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还可以,但职业道德素质普遍偏低,远远不能达到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其中在就业选择方面,表现出对单位的工资待遇和工作地点的关注,进而出现高的工资待遇以及好的工作地点应聘者众多,而其他一些比较普通的岗位却无人问津;在敬业精神方面,高职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意识也不断下降,更在乎索取利益;在创业方面,高职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比较淡薄,其积极进取、吃苦耐劳、不懈奋进的精神不断衰退。

三、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的调查发现,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有待加强,只有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才能够保证学生的长远发展,基于此,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一)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和“两课”的主体作用

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就业指导”和“两课”,应立足于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断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此外,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适应能力、团结合作以及心理品质等关键能力的养成,让学生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

(二)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堂进行有机融合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除了要保证学生的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在加强道德素养教育的时候可以在专业技能课堂中充分融合道德教育,根据每个专业的特征,针对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需求,逐渐培养相关的职业道德观念、责任等方面,将专业课与职业道德培养有机融合。作为教师需要以身示范、为人师表,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不断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选择。

(三)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可以充分利用实践、实习、实训等环节

职业道德可以通过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进行培养,其中真实地职业场景让学生在其中感受、体会和领悟,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有效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实习或实训的机会,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此外,还可以安排或聘请实习基地的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规范,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感受职业道德的培养和精神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实习,实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并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强化学生基本职业技能。

(四)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此外,学校要营造一个文明、卫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通过“升国旗、唱国歌”、“校史教育”、“算账课”等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的“三爱之心”;通过“文明宿舍”、“优秀班级”的评比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专业技能比武,不但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能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职院校成为我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调查显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普遍偏低,难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基于提升就业能力的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攀玉昆.关于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

[2]于君.基于就业能力的职业素质教育的初探.职业教育,2010(5).

来源: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项目名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2010550,该项目列入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教改项目计划

3.浅谈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论文 篇三

1 体育理论教学内容对学生职业体能的培养

体育理论课程的内容对建筑类高职院校学生而言, 能够从思想认识上, 强化其对身体素质水平的充分重视, 增强学生自我进行体育锻炼的思维意识, 增进学生对职业能力和体能素质能力需求的全面认识, 培养学生系统了解建筑职业体能要求和锻炼的可行方法, 促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建筑职业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科学的锻炼预防方式, 增强学生学习锻炼的欲望, 并且学会科学的锻炼方法, 掌握体育锻炼的技巧。总之, 结合体育理论的教学, 能够充分的融入职业体能训练的内容, 增强体育课程教学的影响作用。

因此, 着重需要高职体育教师结合当前的体育课程教学, 结合理论教学的内容, 施行包含职业能力的联系性教学, 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思想认识, 完善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 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自我的体能素质认识为主, 加强学生对自我体能素质的充分关注, 合理利用和掌握和职业技术相关的体育知识, 同时加强学生的体能素质欣赏能力, 加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行为习惯。

2 体育实践教学内容对学生职业体能的培养

结合建筑类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实际, 通过丰富的实践性选项课, 来实现专业细化的不同分工要求,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同相应的岗位需求的契合度, 增进学生综合身体素质, 结合学生的个人所需, 通过选项课的方式, 加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的个性化, 增进学生对职业环境的适应性。

2.1 结合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基础选项课

通过结合具体的体育项目和锻炼内容, 设置基础选项课, 能够根据现有的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灵活采取结合建筑类高职院校本身的设定, 形成现有的课程基础上更多选择方向的主副教学课程模式。广泛开设包括足球、排球、网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游泳等课程项目, 以供学生依据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 进行科学的基础选项课选择[1]。

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基础选项课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运动素养, 增进学生的身体素质, 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 另一方面, 结合学生在建筑类专业技术能力方面的学习, 能够配合建筑类工作实际的体能需要, 提供未来就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性体能教育, 保障了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相适应的体能素质能力水平, 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性发展的空间, 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系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

2.2 结合岗位需求设置专项体能课

通过结合具体的建筑类岗位需要, 设定结合岗位需求的专项体能课, 将更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在专业技术应用环境下的职业体能素质, 课程上依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 规划具体的课程锻炼内容, 对学生进行专项的体能锻炼, 融合了相关专业职业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2]。

结合建筑行业的职业体能需求, 特别是一些专业在工作环境上的特殊性, 需要体育课程设置特别针对相应岗位上的体能损耗的专项性锻炼内容。例如加强学生的腰椎、脊柱、颈椎损伤的预防性锻炼, 针对部分专业户外施工锻炼的攀爬、长跑、心肺功能锻炼等, 针对建筑行业的相关专业要求, 也设定增强肢体协调能力和耐力锻炼的内容。

2.3 增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拓展课程

根据建筑类高职院校的现实条件, 结合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 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锻炼价值的户外拓展课程, 将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素质。首先是需要将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团队能力素质充分结合起来, 其次是施行建筑类各专业学生的相互配合, 结合户外拓展课程, 融合一些具有专业教学意义的内容, 将体育锻炼和专业能力锻炼结合起来。最后是通过户外拓展的训练, 全面了解当前学生的体能状况, 通过实践进行调查分析, 掌握学生的体能素质情况。

以实际的拓展环境来试验学生所具备的体能素质能力, 并且有针对性地检验学生自身的相关能力素质, 包括体能保护能力、心理素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在内, 能够全面把握学生的整体状况, 并且反馈到课程中来, 增进后续的锻炼内容的科学性, 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和提高, 并且能够让学生通过锻炼, 增进自我认识, 培养自信, 树立科学的体能素质观念, 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职业体能素质要求的了解。只有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技术岗位的体能素质需求、体育课程内容的设定需要, 产生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综合性思考, 才能科学地完成对学生的职业体能素质的锻炼和培养[3]。

综上所述, 当前的建筑类高职院校应当按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发展需求, 结合相关专业的职业体能素质需要, 设定科学合理的基础性理论课程, 并且按照学生兴趣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需要设定一些较为丰富的专项体能课程, 或者组织一定的综合能力素质锻炼的拓展课程, 丰富课程内容, 加强对建筑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在今后的探索发展中, 建筑类高职院校应当积极通过复合型的课程设置, 深化建筑类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 增进其对学生职业体能素质的锻炼效果。

参考文献

[1]薛建爱.山西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职业特点相适应性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 2012.

[2]张建华.河南省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河南大学, 2008.

4.浅谈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论文 篇四

关键词:高职教育,社会工作,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特殊能力

自社会工作逐步被大众接受为一种职业以来,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能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职业能力是人们对职业实践的经验累积,是人们在职业过程中解决问题所体现的实际知识能力的运用,是对已有知识的变革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就业者具有从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就业培训的热点,理应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现代社会的职业能力是渗透职业价值理念和伦理,通过高等教育与职业训练形成的,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变革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丛。本文将这个职业能力丛分为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特殊能力两个层面来研究。参照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界定,职业核心能力是完成某一职业必备的可迁移的能力。职业特殊能力是由职业特定的相关知识体系和技能密切相连的突出的能力。

一、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能力体现

社会工作是一种采用科学方法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机构、家庭、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主要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1)。对社会工作者从业资格,民政部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中指出:“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工作中,应当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平等的沟通关系,维护服务对象权益,倾听服务对象诉求,尊重服务对象选择,保守服务对象隐私……助理社会工作师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1)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行业管理规定,掌握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2)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服务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制定服务计划和服务协议,独立接案、结案并提供跟进服务;(3)能够根据服务计划,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这规定既阐明了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同时也圈定了社会工作职业的具体要求。由此可见,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仅体现在常规的助人服务中,而且专业性很强,其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特殊能力需齐头并进。

(一)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现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核心能力可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见表1)。

方法能力是劳动者的基本发展能力,是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知识、信息和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方法能力通常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独立思考”等能力。

社会能力是经历和构建社会关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奉献与冲突,并负责任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社会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等能力(2)。

(二)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特殊能力体现

社会工作要求工作者必须将平等、尊重、民主、接纳、助人自助、案主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内化,并综合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利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过程中,应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作出预估,制定服务计划或协议,独立接案、结案和提供跟进服务,并提供专业服务质量和效果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整合、运用相关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影响社会政策(3)。社会工作职业的特殊性使得社会工作者必须锤炼各种特殊的专业性能力(见表2),如专业价值观与伦理的坚守力、社会调查能力、感悟力、组织管理能力、角色适应能力、反思能力以及公关能力等。

二、高职院校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是集理念与实务技巧为一身的职业者。高职院校对于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双管齐下”,既要强调理论的学习,又要重视实务的训练,而目前培养的困境是明显的。

(一)能力主体的自我效能感较弱,主观能动性差

自我效能感来源于班杜拉(bandura)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指个体能成功地执行特定情境要求的行为的信念或期待。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人们为自己设立的目标和愿意冒的风险。班杜拉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情感等)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职院校学生在被培养时间、职业准入资格、社会认可度上都存在瓶颈。相对本科生培养,高职类社工的培养时间缩短了一年,在理论和实务强化上处于时间的劣势。继而在职业准入过程中,由于职业资格证书报考的条件限制,毕业生不能直接进入就业岗位,需待岗至少一年,而各社工机构目前在购买社工方面受到考核制度和经费的影响,不愿招收未持证专科生,因此专科生社工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现实窘境。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的社工培养处于成长初期,职业特色并不鲜明,就业的途径受到很大影响。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学生存在较强的“无权感”,对专业的学习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不大,继而影响就业,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专科社工专业的人才流失严重。

(二)施教主体的角色失调,影响教学效果

角色失调是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败。首先教师面临角色冲突。对于绝大多数半路转行的教师而言,自我提升非常重要。在扮演学习者吸收社会工作先进理念时,又必须在本土化探索中扮演宣传者、转化者、传播者、教育者。众多的角色让社工教师“分身乏术”。同时,角色内冲突表现明显。作为社会工作者的培养者,要求他既有深厚的社工理论背景,又具有强大的实务经验,从而落实“能力本位”的教育宗旨,这对转型中甚至已经转型的教师都是严峻的挑战。再者各高职院校未能给教师协调角色冲突创建良好的机制,在教学管理和财政上都未有足够的保障,导致部分教师出现角色中断甚至角色失败。

(三)施教资源缺乏,实习功能不到位

社会工作的专业实习,既是职业学生核心能力外化,又是职业特殊能力清晰化的过程,是专业学习的核心环节。实习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专业技能,提升专业自主,形成专业自我、内化专业价值,最终实现自我增权(empowerment)。增权指个人或群体获得能力,包括个人权力、人际权力和政治权力。个人权力是获得所需要东西的能力;人际权力是影响其他人思考、感受、行动或信念的能力;政治权力是影响资源在诸如家庭、组织、社区或社会等社会系统中分配的能力。社工的助人和学习过程是很好的增权途径,如助人过程中“确认与加强案主长处”,便于社工“自我优势认识”;“动用资源或为案主进行倡导”,便于社工“进行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宣传实践”等(4)。然现实中,社工实习有诸多问题,如专业性实习机构缺乏;专业督导人员匮乏;案主资源难获得;在校教师督导实务能力与指导时间有限等,极大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增权,实习未达到理想效果。

三、高职院校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的思考

(一)拓宽职业渠道,激发需求动机

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人的需求满足如阶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增。当前拓宽专科生的就业渠道乃当务之急。只有保障了高职院校的社工毕业生的生存安全、职业安全以及职业归属感,才能培养优秀社工,留住社工人才。目前,专科社工毕业生可在社区服务中心、各种非盈利组织以及一些社工新领域(如家政社工、企业社工)等探索大量新的就业点。

(二)强化优势视角,提升专业认同

优势视角(Strength Perspective)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它寻求、识别、利用、建立和强化人们已有的优点和能力。激发高职院校社工学生的自我认同和专业认同,利用增加学分、实践成绩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校社团平台、兴趣比赛等,提升其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创新革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成效

1. 寻找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契合点

在培养学生中,厘清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设计合理的教学手段既完成实践又消化理论。如将概念(如常用概念、核心概念)与理论(如分析理论、方法理论)分类化,缩短讲授时间,将资料分发给学生,便于专业实践中参照,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2. 探寻教学新方法

情景式教学是社会工作学生培养的重要方法。它强调SMART学习原则(5),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通过参与、扮演、感悟、讨论从而获得知识,内化价值观。互动式教学是教生共建课堂,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它强调师生互为活动主体,在交流与协作中完成教学,如游戏法、头脑风暴法、案例补充法等。运用新方法,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感悟力、反思能力等都富有成效。

(四)构筑实践新平台,保障实习成效

1. 创建导生制和助教制

为新生配备专业导师,要求在校期间独立主持一个专业项目,包括选题、项目书撰写、项目开展以及项目评估等,也可跟从导师完成大的项目,其间优秀项目可作为毕业作品。选拔优秀学生充当助教,在专业选修课上协助甚至主持实践型教学,课程结束后给予学分。

2. 建设综合性实习基地

改变过往学生实习散落在城市各大角落的做法,与某个街道签订长期协议,以街道已有的社会机构和社工为依托,在街道内的社会福利院、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人协会、企业等组织安插学生实习,协助社工开展工作。学生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去社区服务。学生既可得到专业社工指导,也可保障实习的连续性和多样性,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实习过程中实习点、个案资源缺乏等难题,对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公关能力、角色适应能力等都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黄健.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拓宽职教就业空间[J].科技信息,2009(26).

[2]张涛.高职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构建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3]人教网.自我效能感[N/OL].http://www.pep.com.cn/xgjy/xlyj/xlshuku/shuku18/ll/dj/201008/t20100827_816871.htm.

5.浅谈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论文 篇五

1 明确培养目标, 实施特色教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与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教学中需重点介绍各个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等。在护理专业的药理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护理人员的职责, 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实施特色教学。在理论课教学中, 教师除向学生介绍上述内容外, 还要详细阐述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禁忌证, 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实施用药监护。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执行医嘱, 要做好这项工作, 就要知道所用药物的名称 (商品名、通用名) 、剂型、用量与用法。对液体制剂, 护理人员还要知道所用制剂的浓度、配制方法等。教师在介绍各系统药物时, 可将这些内容教授给学生, 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熟悉常用药物的剂型和使用方法, 为其今后从事护理用药工作做好准备。在实践课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选择与学生将来从事的护理工作相关的、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题目, 如药物理化性质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以及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等, 以加强学生对药物配伍禁忌的认识, 使其了解出现药物中毒时该如何解救, 同时通过中毒的解救过程强化静脉注射技术训练。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训练, 使学生具备足够的药理学知识和过硬的实验技能, 这样学生才能承担起药物治疗执行者、用药前后监护者的重任[2]。

2 详细介绍药物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 为学生实施用药监护奠定基础

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 承担着患者用药前后的监护任务, 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安全。如果护理人员掌握足够的药理学知识, 熟悉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表现, 知道如何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 就可以及时发现、处理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因此, 教师在授课时应详细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使学生初步具备应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知识和能力, 为其将来实施用药监护奠定基础。如在介绍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时, 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治疗量的阿司匹林口服有胃肠道反应, 会引起胃溃疡和胃出血, 服用时最好与食物同服或饭后服, 这样可减少胃肠刺激;服药期间还要避免饮酒或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也不宜与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用, 否则会增加胃肠道反应;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禁用本药。有些情况下, 还需要护理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用药常识, 告诉患者及其家属使用某种药物可能会发生什么不良反应及出现反应后如何应对。如在讲授降血糖药时, 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过量服用降血糖药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表现为出汗、心率加快等, 这时要马上喝糖水或吃糕点, 以防出现昏迷等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另外, 教师要告诉学生有些药物本身带有颜色, 如抗结核药利福平为砖红色, 服用后会使尿液、泪液、唾液、粪便红染。这样学生成为护理人员后就可根据教师传授的知识告诉患者不必担心, 这是药物本身的颜色, 对健康无害。

3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观察, 增强学生对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

目前, 医药市场上的新药不断出现, 处方中联合用药现象普遍。联合用药是为了增强疗效, 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然而,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可引起一些与患者本身疾病无关的新疾病———药源性疾病 (drug-induced disease) 的发生。如何应用正确的护理程序评价药效, 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防止和减少药源性疾病及事故的发生, 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是护理人员的责任之一。护理人员作为指导患者临床用药的直接参与者之一, 要具备较强的处方分析能力, 克服用药的盲目性, 提高配伍用药水平。因此, 药物相互作用这部分内容教师要对护理专业学生做详细讲解, 并要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印象, 强化学生记忆。药物相互作用分为体内、体外的相互作用。体内药物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药动学、药效学方面,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多发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制剂的体外混合或静脉输液中。由于药物间相互作用而发生理化反应, 出现变色、浑浊、沉淀或肉眼观察不到的变化, 从而使药效下降或丧失, 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称为配伍禁忌。为了增强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 避免其在将来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 教师在实践课教学中安排了“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该实验向学生提供近20种药物, 让学生参照“25种注射液配伍变化检索表”有计划、有顺序地取出2种药物混合, 测试并记录混合前后溶液的p H值变化, 观察并记录混合后溶液是否有沉淀、絮状物、结晶等生成, 如有变化, 查找原因。通过实验, 学生对药物配伍禁忌有了深刻的认识, 为将来从事护理工作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4 开展病例教学和情景教学, 增强学生对药物作用及观察指标的认识

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 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多, 便于对药效实施评价。护理人员不仅可以通过给药等环节来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有效, 还可以将用药后患者的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 以便医生决定是否继续用药, 或修正治疗计划。要胜任此项工作, 护理人员除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外, 还要具备相当的药理学基础知识。因而教师在授课时要结合药物作用进行讲解, 向学生介绍通过指标观察来判断药物是否起效及起效的标志。如心绞痛患者发作时, 可给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硝酸甘油可通过扩张容量血管和阻力血管,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还可通过增加缺血区的血液供应, 提高供氧量, 缓解心绞痛。起效的指标是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是否减少, 胸痛是否缓解。如含服1片仍不缓解, 在5min内可再含1~2片, 最多可连续使用3次。如15min仍不缓解, 表明可能出现心肌梗死, 需立即进行急救。又如, 在讲授肾上腺素抗过敏性休克作用时, 教师可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 由3名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医生和护士, 向学生展示这样一个病例:患者, 女, 27岁, 职工。因患扁桃体炎接受青霉素皮试, 护士在患者左前臂内侧部皮内注射青霉素G, 30s后患者全身发痒, 四肢发麻, 1min后皮肤出现红斑, 面部及两臂呈桔皮样肿胀, 3min后口唇发绀、痉挛性咳嗽, 呼吸浅表伴哮鸣声, 摸不到脉搏, 血压10KPa/6KPa, 心音弱而四肢肌肉松弛, 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医生和护士立即开始救治。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 过敏性休克有哪些表现? (2) 解救药是什么?解救机理?给药方法? (3) 还应采取哪些措施?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 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讲授。通过这样一个病例, 使学生掌握了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即外周循环衰竭、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下降、支气管黏膜下水肿、脑缺氧。肾上腺素能激活α、β受体, 具有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及缓解支气管黏膜水肿作用, 从而能迅速、有效地解除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 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发生过敏性休克时须立即给患者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g, 重者稀释后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必要时, 加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呼吸困难者要进行给氧或人工呼吸, 必要时可切开气管。将临床典型病例引入课堂, 使学生置身于工作场景中, 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使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加深学生对药物作用的理解与记忆。

5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要经常对患者实施用药、抢救危重患者, 静脉给药技术的掌握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为培养学生的这一技能, 我们开设了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实验。由教师向学生讲解和示范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按教师讲解的方法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敌百虫, 造成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模型。待中毒症状明显后, 分别在耳缘静脉注射阿托品和碘解磷定 (PAM) 解救, 观察中毒症状缓解或消失情况。通过这一综合实验, 学生掌握了静脉注射技术, 了解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解救药及其解救机理, 并懂得通过观察给解救药前后家兔的活动、瞳孔、大小便、唾液、呼吸频率、肌震颤有无改变, 来判断解救药是否有效。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又培养了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达到了高职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

6 注意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执行医嘱, 按方下药。医生处方有英、汉2种, 如果学生不知道药品的英文名称或看错英文药名, 都会在执行医嘱时出现差错。另外, 有些学生毕业后要从事涉外护理工作, 没有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专业英语水平, 将无法胜任工作。因而, 在药理学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把药物的英文名称和中文名称都教授给学生, 如有可能可使用英文授课,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词汇, 以便其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 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要紧密联系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 结合专业特点, 为学生将来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基础, 为国家医疗事业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能力强的新型护理人才。

关键词:护理专业,药理学,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群.浅议护理专业药理学特色化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 2004, 22 (6) :75~76.

6.浅谈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论文 篇六

1 实验目标与方法的确定

1.1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界定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 (soft skills) 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 它适用于各种职业, 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 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致包括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信息处理、自我学习、数字应用等能力。

为了解高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和实际水平状况, 了解学生理解的职业核心能力与用人单位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理解的异同及学生已有职业核心能力现状。技能测试结果显示高职学生信息收集、解决问题、沟通交流能力较差。

同时对来我校招用毕业生的100家用人单位进行高职毕业生的能力要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的技能和品格按重要性依次排列为:人际交往、与人沟通、团队精神、忠诚、解决问题、执行力、信息处理等。结合调查结果, 我们筛选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与人沟通、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解决问题及信息处理等5个因子界定为本研究所称的职业核心能力的主要构成成分, 并以此作为本研究力图通过团体行为训练形式提升的目标。

1.2团体心理辅导 (group counseling) , 通常被译为团体心理训练、团体咨询、小组辅导等

是以团体为对象, 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 通过团体成员的互相观察、学习、体验, 促使个体在团体心理训练过程中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 调整改善和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增进适应能力, 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

2 实验方案设计

本研究设计的辅导方案主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实践教育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职业兴趣理论等理论, 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体验性原则、互动式原则。本次团体心理训练共设计了4个阶段 (团体的创始期、过渡期、提升期和结束期) , 共8个单元活动, 每个单元内容由3个环节 (热身环节15分钟、主体环节50分钟、结束环节15分钟) 以及团体作业组成 (表1) 。其中热身活动主要是为了活跃气氛, 通过成员间身体接触, 解除戒备, 拉近距离, 提高凝聚力。主体部分是当次团体活动的主体, 解决核心能力构成中的一种或几种因子。结束部分中成员完成一张与当次活动主题相匹配的活动单, 在小组内分享今天学习内容的感受。

3 实施实验

3.1 确定实验小组

本实验分为1个对照组和2个实验组。从08级管理工程系随即抽取同一专业的两个平行班级, 每班40人。一个班为实验1班, 进行团体心理训练。另一班为对照班, 不进行专项训练。同时从参加调查的学院1200名同学中选取与人沟通、合作、处理问题能力低于平均值25%的同学中采取自愿报名方式选取40人组成实验2班, 采取和实验1班相同的训练方案。两实验班各分5小组, 每组8人, 组员随机选定。

3.2 实施团体心理训练

训练前按团体训练的一般规则, 把训练的目的和意义分别向实验班同学作了说明并达成约定, 即实验班学生只能在实验班范围内讨论实验内容, 而对照班学生不得接触本次辅导的内容和材料。具体过程如下。

(1) 训练:对实验班实施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团体心理训练, 共8个单元活动。每周进行1个单元。每单元80分钟。

(2) 测评:实验班成员分别在第4单元活动结束时和第8单元活动结束时填写“心理辅导效果评估表”, 其结果作为心理辅导中期、末期效果评估的指标参数。全部实验结束后1周, 对3小组进行EUREKA技能再测试。

(3) 访谈:分别在辅导结束1个月、4个月后对2实验小组成员进行追踪访谈。访谈形式采取个别面谈、小组座谈形式。

4 评估方法

团体心理训练前后, 对全体成员进行EUREKA技能的测量, 并在团体训练中期、结束后填写心理辅导效果评估调查表、团体满意度表。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行分析。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班前后测结果对比

实验1、2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构成中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与人沟通、信息处理、问题解决5个因子水平均有所提高。其中, 与人沟通、合作能力的提升幅度大于问题解决;实验2班学生的能力提升幅度高于实验1班。人际交往、与人沟通、合作能力因子提升幅度优于信息处理、问题解决因子 (表2) 。

5.2 对实验班组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估

根据训练方案实施过程中指导者对实验班学生的观察、在训练课余和实验班学生的交流、实验班学生对训练效果评估、结束后的访谈发现, 实验班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和获取该能力的渴望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成员, 对团体指导者和团体训练形式、内容、效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学会了正确表达、沟通个人意见的方式。特别是自愿报名参加的第2实验组, 效果及其显著, 观察者和亲密朋友能感受到实验者身上的变化, 为实验者带来积极的暗示。

经过2个月的心理训练后, 实验班的学生在对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和提升途径方面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 特别是实验2班效果尤为显著。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本次训练方案的设计以生涯理论、团体心理辅导以及相关的理论为依据, 使训练活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性和系统性, 从而有利于辅导目标的实现。

(2) 团体心理训练这种形式, 将个人置于团体之中, 团体的凝聚力及群体效应能激发个体的潜在能力;小组角色的选择分工, 使学生能够扬长避短, 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小组成员间的合作, 使学生有模仿的对象, 在和优势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验到平时自身无法体验到的成功。

(3) 每单元明确的具体目标和检验指标, 使学生能及时反馈到自己行为的结果, 及时调整行动方式。

(4) 各小组之间的竞争不仅激发了同组同学的斗志也激发了他们的组内凝聚力。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达、合作、交往、信息处理等职业核心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 实验2班学生学生同质性高, 需求强, 训练针对性强, 效果好。

本研究显示心理团体训练是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方法。

摘要:本文作者采取EUREKA技能测试进行前后测、主观评估量表等方法对80名大学生进行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团体心理训练研究, 发现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训练对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有显著的效果。通过人际交往、沟通、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等因子的技巧的训练, 帮助他们在特定团体中学习新的行为, 改变不适应的行为, 并通过练习使新行为得到巩固,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训练是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团体心理训练,职业核心能力,团体心理训练方案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97.

[2]心理健康辅导——团体训练[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

[3]王军.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8) .

上一篇:毕业设计进度计划下一篇:中学生办理留学的最佳时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