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2024-06-16

最后一课(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精选10篇)

1.最后一课(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篇一

小巷深处(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文中最精华的思想和最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母爱、赞美母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基础,品味文章事情是重点,激发学生理解爱、感悟爱是难点,这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唐诗中有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歌,那就是孟郊的《游子吟》,同学们还能背出这首古诗吗?(全班背诵《游子吟》)几年前,香港曾举行过一次“我最喜爱的一首唐诗”的评选活动,孟郊的这首《游子吟》荣登榜首。想一想,人们为什么会如此钟爱这首诗呢?(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这首诗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爱心,而这种爱心又具有普遍性,所以能拨动无数读者的心弦。

2、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人,不管是谁,都会潸然泪下,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林莉的《小巷深处》,来聆听一段感人的有关母爱的故事。

二、理解课文

1、学生各自圈读字词,借助工具书查阅字词--

2、教师点出需要认读、积累的字词。

瘦瘪、炫耀、执著、揶揄、落寞、哽咽、蹒跚、憧憬

3、快速默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了解词语的语境义--

揶yē揄yú:(书面语)嘲笑。

蹒pán跚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憧chōng憬jǐng:醒悟。向往。

炫xuàn耀:夸耀。

费解:不好懂,不容易理解。

执著:这里是坚持不懈的意思。

荤hūn菜:用鸡鸭鱼肉等做的菜。

落寞:寂寞,冷落。

哽gěng咽y: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造孽niè:方言,可怜。

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

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

4、进行写法指导,阅读散文第一步是用“概括”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了解,选择角度用“这是一个_________的故事”这个句式说话,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学生说出的内容可能有:这是一个爱的故事。一个养母收养弃婴的故事。一个小巷深处的故事。一个弃婴长大后厌贫离开养母最后悔悟的故事,等。同桌相互讨论,标出“我”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的句子。

5、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养母为“我”做了哪些事?

明确:1).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的收入收养了“我”。(2).

2).为了“我”,她拿出所有的积蓄换住处。(3).

3).为了“我”,她改变了泼辣的性格。(4).

4).为了“我”,她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6).

5).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并为“我”读书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骄傲。

6).当“我”为家的贫困,母亲的卑微而沉默,回避同学甚至厌恶这个家,想离开这个家时,她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的很平静。(7、8)

7).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月进城给“我”送营养品和生活费,可是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都默默地让别人带到学校,自己孤零零的回家。(15、25、26

6、分角色朗读:“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又仿佛在等候”,请同学们用“养母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的句式说一句话。(教师示范,学生发言)

7、同桌相互讨论,标出“我”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的句子。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我”疏远母亲,淡忘破旧的家?

8、质疑:再次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作点拨)。

小结:文章用朴素无华的语言,通过生活琐事表现养母对“我”的爱,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母亲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市场与无私。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了,最后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这平实的叙事中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

第二课时

一、品味课文

(一)、分析文中“我”这一形象

1、“我”对母亲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自豪;(2)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3)淡忘家,与家完全隔绝;(4)悔悟,为自己的无知、虚荣流泪。

变化的原因:幼年纯真、长大后虚荣、老婆婆的话教育了“我”。

2、“我”的形象:为爱感动,悔悟改过,懂得爱心。

3、朗读最后三段,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

(蕴含了母亲对“我”深切的爱,憧憬女儿早日成才,等候与女儿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深切地表现了“我”被养母的爱所感动,为自己的无知而悔恨之情。)

(二)、总结课文

1、文中对小巷和竹棒的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小巷是母女俩家的所在,竹棒是母亲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二者都是寄托情感的形象。对它们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

2、本文以“小巷深处”为题,还不如改为“我的养母”,这样会使中心人物更突出,你认为怎样?

(不能改。文题“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寄托,同时与文章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意蕴丰富。)

(三)、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1、谈谈本文选取的事例有何特点?

(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达情感。)

2、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刻画人物,抓住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以及内心描写)

3、本文怎样体现母爱的?

(本文中的小巷深处是母女俩的家,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寄托。)

(四)、阅读文章第28段,回答问题:

1.这一段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辛劳、坚忍、坚强)。

2.你觉得母亲在憧憬什么,等待什么?

(也许在憧憬、等待女儿有出息的那一天,也许在憧憬、等待女儿体会自己一片爱心的那一天。)

3.我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

二、感悟课文

教师:预习的时候要求同学们“从任何一个角度说说对课文的理解”,这句话应该这样说:“妙在__________,写(用)得好,它表现了(它写出了、它说明了、它点出了)________”

1、教师示范:

妙在“在风中,她的脸是那样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的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的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妙在描写了母亲的外貌,既写出母亲的痛苦,又写出母亲的坚强。

学生们按句式发言

2、教师指出最重要的是:

①妙在用生活琐事,表现了一个母亲伟大而无私的情怀。

②妙在用小巷深处那光亮的青石板,那根长长的竹棒为情感依托,写出了母女情深。

③妙在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含辛茹苦,母亲的宽容,母亲的坚强。

④妙在用含蓄的写法,写出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表达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3、小结:同学们,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母爱像阳光一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你细心感受,你不难发现你生活在母爱之中,请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吧!

三、布置作业:

①把文中四个字的词和你认为最感人的句子,摘抄在“读书文摘卡”上。

②课后练习

方会娟

2.最后一课(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篇二

设计说明

《勇气》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课文,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诺曼底登陆的战争纪录片和有关背景的文字材料,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自主地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生生对话为主,师生对话为辅。教师只设计一些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本身,掌握研读小说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2、理解课文曲折动人的情节与人物描写的写法。

3、提高品读短篇小说的能力。

4、感受战争中的人性美,学习法国妇女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研读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与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对幸福的理解。

教法学法

朗读、讨论、鉴赏、点拨、总结。

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比较规范地理性地阅读小说,教师在自读课文中的指导作用仍然很重要。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欣赏文学作品,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初步体验:品味作品中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尊重学生阅读理解的差异,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只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播放]关于诺曼底登陆的纪录片。

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什么?请学生概述,描述纪录片的特点。

战争给我们带来的是炮灰、硝烟、废墟,死亡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美国作家狄斯尼描写战争的小说《勇气》,它写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故事。

[多媒体播放]二战前的有关背景资料[文字]。

课文《勇气》描写的故事发生在二战诺曼底登陆的前夕。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1、阅读课文。

2、词语积累:

拘谨拘束颀长健谈熹微发落处置悉意

毫不迟疑毫不犹豫寥寥可数孔武有力焦虑不安

注意词语意思的解析。

3、课文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思考、整理、概括、回答。

学生补充、评议。

教师总结。学法指导:阅读小说,首先是要弄清故事情节。

4、故事中最认你出平意料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评议。

教师点评。

三、阅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分析人物是阅读小说最重要的方法。

●课文中谁是主要人物?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小结:分析人物形象。主要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着手。找出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

四、研讨

●将军为什么说那位法国妇女“是一个幸福的女人”?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学生阅读、理解、思考、讨论。

学生发言、学生评议。

五、小结

这篇小说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构思精巧,读罢令人怦然心动,对文中人物勇气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美国作家米切尔曾说过---句话“我相信,这个世界,只要有勇气,就不会毁灭”。我认为这句话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不过时。我认为大家应该想一想现在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勇气。

附:板书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法国妇女为和平镇定、坚强、无私

美国伞兵为求生勇敢,智慧

设计亮点

根据阅读小说的要求,按照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这三步来设计教学流程。其中,通过对人物的具体分析及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从而加深了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整个课堂以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文本,关注阅读技巧和方法为线索,规范学生阅读行为,建构必要而正确的`信息获取途径,较好地使学生的意义结构与文本的意义结构在其相融点上相遇,为个性化阅读构筑对话平台。

专家点评

3.最后一课(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篇三

2.海燕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优美句段,学习状物抒情的写法。

3.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本文对海燕的描写,感受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作者对海燕的喜爱之情,领会作者心中浓浓的乡愁。

自展程序:

一、明确学习目标:(课件显示)

基础知识:了解作家、作品,积累字词。

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状物抒情的写法。

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二、自学梳理释疑: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要求能读准屏幕上给出的生字词:

轻t(sī)隽(juàn)妙e(hú)纹憩(qì)息蹇(jiǎn)劣

皎(jiǎo)洁隽(juàn)逸从(cóng)容忧戚(qī)融融泄泄(yì)

2、点读课文。

三、自展:

自展一、文章思路,内容把握展示:

1、全文以什么为行文线索?请找出相应的句子。

答:全文以“乡愁”为行文线索;相应的句子:第7段,第14段。

2、哪些部分是回忆,哪些部分是现实?哪些段落是在写故乡的小燕子,哪些段落是在写海上的小燕子?

答:全文分为前后两部分,(1---7)段是第一部分,回忆故乡的家燕;(8---14)段是第二部分,是现实,看眼前的海燕;1---4段是写故乡的小燕子,9---13段是写海上的小燕子。

3、文章前后写“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分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展示了小燕子怎样的形象?

答:分别描绘了一幅“隽妙无比”的春景图和一幅“绝美”的海天图。展示了小燕子“春天的使者”和“海上的英雄”的形象。

自展二、状物抒情的写法展示

典型例题解析: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说说作者怎么会把海上的小燕子误认为故乡的小燕子。

外形 活动背景 飞翔 憩息

故乡的

小燕子 乌黑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劲俊轻快的翅膀 隽妙无比的春景 斜飞

隽逸地横掠 粗而有致的

小黑点

海上的

小燕子 乌黑的小水禽 绝美的海天 隽逸从容地斜掠 展开双翼

身子一落

解析:作者被迫出国,离故乡越来越远,心中不免涌动思乡之情。看到海燕,自然想到了故乡的小燕子。他宁愿相信(其实是希望)眼前的海燕便是故乡的小燕子,能借以抚慰自己的心灵,捎回自己对故乡、对祖国的牵挂。

小结:作者满怀思乡之情,但他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作者笔下所写的已不仅仅是“故乡的小燕子”或“海上的小燕子”,而是一个象征物,是作者深沉而浓厚的`思想感情的化身。这是文章状物抒情,物情合一的写法。

2、课文中很多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优美。仔细品味加线的词,想象这些语句所描绘的画面。

(1)“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集者似的奔聚而来。”

解析:这句话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说“草”“叶”“花”等,“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构成了一幅万木争荣,春意盎然的景象.

(2)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

解析:此句写小燕子在空中飞行的姿态和飞行时的叫声,描绘了出小燕子“劲俊轻快”的可爱形象。

(3)“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

解析:此句运用了新奇而贴切的比喻,精到而细致的描写,形象而流畅的语言,刻画了一幅“绝美”的海天图。

小结: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动作、声音等的描写,往往能使对象显得生动形象,突出表达效果。

自展三、作者思想感情,文章主题展示

1、作者两次提到“乡愁”,为什么说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

答:作者两次提到乡愁,运用比喻,说它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绝不意味着作者看轻这份感情,相反,作者心中的思念之情,像烟雾缭绕,挥之不去。

2、课文为什么以“海燕”为题?

答:一是咏物抒情的缘起;二是看到海燕,想到故乡的小燕子,想到故乡和祖国,在作者的心里,海燕就是故乡的小燕子,寄托了作者深沉浓厚的思乡之情。所以,以“海燕”为题。

四、课文小结:

这是一篇优美的咏物寄情的散文,文章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附:板书设计

故乡之燕

海上之燕思乡念国

由燕思乡:轻烟似的乡愁

教后感:

4.最后一课(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篇四

课文通过小溪流不断向前,永不止息,最终发展壮大的过程,告诉孩子们“成长”的道理。

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此前学过一篇童话,对童话的特点有所了解,学生小学时又对想象能力做过培训,本文的内容又极其生动,所以,体会文章的构思及想象的特点,应该能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标标准”和“阶段目标”确定了如何品读(如第二段)让学生进一步体味童话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特点及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

教学过程

1.感知。

(1)形象感知。

播放多媒体动画,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2)分组品读。

①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要求分别细致地阅读课文的4个部分,从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的特征的词各一个。

②再读课文,看看各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下面画上横线。

③细细品味这些词语,然后联系各部分内容,明确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各自的歌声特点、力量表现,看看它们碰到了哪些劝阻者及应对情况。

(3)制表整理。

将品读赏析的结果加以整理。参照课后习题(可补充“特征”一栏)制成表格。

(朗读、圈点、勾画、作表、比较)

【感知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结构,初步感知小溪流的“形象”】

2.再现。

各组举荐朗读能力较强、表现力强的学生,到台前表演各自品读过的片段(配以多媒体动画作为背景)。

(一名学生在台下朗读叙述性文字,一名学生在台上表演小溪流,一名学生在台前表演劝阻者)

【通过小组选拔,学生之间增强了合作和比较的机会。表演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整合。

(1)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而不以“小河的歌”、“大江的歌”或“大海的歌”为题?

(2)“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怎样的歌?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合作,然后在班内交流,允许保留意见,允许展开争论)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题思想】

4.练习。

(1)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看看哪些词句特别有表现力。

(2)保持语言风格不变,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小溪流成长为海洋的过程。

板书:

小溪流的歌

严文井

成长历程: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

勇往直前,永不停息

阻拦者:枯草--乌鸦--泥沙--沉船

5.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教案 篇五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与变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以及社会意义。

2.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作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并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准备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

导语设计

设计1:(文学角度)

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发生了一场重大战争——普法战争。普法战争以法国的惨败告终,战后,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被割让给普鲁士。《最后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异族奴隶的痛苦。设计2:(激发兴趣)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最后一课》。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原句在第11段中。(板书:《最后一课》)

设计3:(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重点)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重难点)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重难点)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 :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学生结合文章特殊的历史背景,大声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发言,谈读后的体会、感受或困惑。

了解了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也使我们认清了侵略者的罪恶,从而激励我们要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

3.整理归纳: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后,整理、归纳学生的感受、体会,引导学生进入初步的课文分析阶段。

目标导学二 :初步分析,理清情节

1.学生再读课文,根据介绍的有关小说要素的知识,找出本文中的人物(主人公),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明确:主人公: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情节:上学路上→ 上最后一课的过程→ 下课

2.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明确: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

目标导学三 :揣摩心理,分析作用

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幼稚、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作用是什么?

?明确:设置悬念。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最后一课

气氛“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教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出有关语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课后练习二的每个句子:

①?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②?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③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④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5)老师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教学提示】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朗读时需要注意的哪些重点段落。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速读课文,进行组内交流。

【学法指导】

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学法指导】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同时,心理描写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还起着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板书设计

人物

小弗郎士

上学路上(序幕)?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6.七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课》教案 篇六

1.了解作者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 。

2.了解小说的常识。

3.熟读课文并整体感知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学习重、难点】

分析小弗朗士的性格特点,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体会心理活动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知识链接】

一、走进作者。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二、背景介绍。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法国和普鲁士的战争。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三、文学常识。

1.文学体裁: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2.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3.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和环境。

4.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6.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掌握重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同时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整理在下面:

xuān( ) 闹 chà( ) 异 ào( )悔 qí dǎo( )( )

gěng( ) 住 钥匙( ) 踱( ) 郝叟( )( ) 督学( )

2.理解词义。

诧异: 祈祷:

宛转: 懊悔:

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课文。

1.通读全文,完成填空。

第一部分,从“ ”到“ ”。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和弗郎士的 ,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

第二部分,从“”到“ ”。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 。按情节发展,又可以把这部分分为三层。

第三部分,从“ ”到小说结尾。写 。

2.读课文,想一想,小弗朗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二)初识人物。

1.初识小弗郞士,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课堂上的小弗郎士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2.小说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小弗郎士?

3.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4.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7.最后一课(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篇七

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谁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在我们今天所学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谁是令他最感动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动的又是什么呢?

(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正音练习(幻灯出示,见附一)教师对这些词领读两遍

3、朗读 1、2段一组同学读,3、4段二组同学读,5段全班同学读,6段三组同学读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

3、词汇积累——课堂练习二

(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理解记叙要素)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3)文中一共写了几个背影?

8.最后一课(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篇八

译文

世  有  伯乐,           然后   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  有,而  伯乐

世上有了伯乐(这样的人),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这样

不常有。故  虽  有名马,   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pián)

的人)却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奴役手中,(跟普通的马)一

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    称也。

同死在 马厩          里,不用千里马来称呼(它)。

马 之千里者,   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

能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dàn)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

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    食(shí)不饱,

千里的能力,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吃不

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xiàn),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特长不能显现出来,想要它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          不以其道,             食(sì)之不能尽其材,

用鞭子抽打马,不按照正确的驱使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施展它的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qí)真不知马也。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呀!

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养。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古今异义

是 古义:这样的.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安 古义:怎么.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 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 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或者

然后 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 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食 古义:通“饲”喂养 例:食之不能尽其材

今义:吃

一词多义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不译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即使

食之不能尽其材:它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其实

策之不以其道:它的

不以千里称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受屈辱。例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鞭策,驱使。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特殊句式

1. 反问句:其真无马邪?

2.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3.省略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

九、重点语句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而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9.最后一课(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篇九

教学目的: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体裁特点,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体裁特点,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难点:

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设想:朗诵比赛,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首诗词参赛,教师总结。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刈麦》

(一)导入:

唐诗宋词历来胜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诗词五首》,都是唐、来两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五首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和默写。

二.正课:

1.全班朗读

2.作者简介:

这首诗选自(白居易集),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土,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邦(今陕西省渭南县)。贞元十六年(880)进土,授秘书省技书郎。后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上书言事,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使。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使。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博分司东都。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很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3.解题。

这首诗作于元和H年(807),当时作者任整厘县(今陕西省周至县)尉。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4.赏析。

这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宣。一开头先交待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的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是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这里,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穗。为什么要来抬麦穗呢?因为她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穗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小结:

诗人耳闻目睹农民的悲惨生活,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提笔直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同情和怜悯,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仿佛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在跳动,在颤抖,诗人能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入微,尤其善于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观刈麦》表现了农家生活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二.《赤壁》

1、指名朗读。

2、《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就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教师补充: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朝,点出此他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朝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朝,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4、齐读背诵这首诗。

三、全班齐读两首诗。

四、布置作业:

1、熟读并理解两首诗。

2、背诵两首诗。

教学反思:

古诗较难理解,因此以教师讲解为主,注意指导学生多读。诗词是凝练的语言艺术,内容高度浓缩,内涵极其丰富,需反复朗读才能了解诗意。体会诗情、领略诗境。可将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精讲多读,以读带品,当堂成诵。

第二课时

一、《过零丁洋》

(一)导人: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这些诗歌的语言精练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能使人沉浸在诗的节奏美和音乐美之中。给人一种陶醉、一种享受。现在我们再一起欣赏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二)正课: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2.讨论: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明确: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兀。

3.额联上下两联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4.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双层含义。

明确: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双关地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5.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6.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明确: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三)小结:

《过零丁洋》,诗人沉痛地诉说了国家和个人的不幸遭遇,坚定地表示了视死如归、为国牺牲的壮志。

二.《己亥杂诗》

(一)作者简介: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又名巩祚,字瑟人,号定庵,著有《定庵文集》.今人集有《龚自珍全集》.道光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学务博览,是当时主张“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的重要人物,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揭露清王朝的腐败,洋溢着爱国激情.

(二)内容简析:

此诗主要写了诗人的两种心情.一是怀着离别之愁,作者敢于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危机和统治集团的专横腐朽,受到排挤,仕途受到挫折,要离开北京,奔向遥远的东方,心情是苦闷愁郁的.,二是作者并不是因此一蹶不振,相反,他要投身于更广阔的天地,进行新的奋斗,为改革和振兴中华大地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是名句,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

三.《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作者简介:

张养浩,元代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辞官归隐,天历二年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积劳成疾,所作散曲多写辞官后的田园生活,有些流露出对当政者的不满和对穷苦百姓的同情,

(二)内容简析:

全曲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魄,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以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再用“山河表里”一句收住,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文.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长安,几个朝代的都城,它有过繁荣昌盛,可眼前只剩一片荒凉,“宫阙万间都作了土”是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是何等让人伤心啊!

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的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全文的主旨.

四,朗读这五首诗词.根据对诗词大意的了解,朗读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读。

所有的韵脚应重读,体会诗词语言的音韵美。关键词语应重读,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2.语调。

应根据诗词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如“落红不是无情物”一句,“落红不是”读得平缓,“无情物”应读上升调,要读出作者欲扬先抑的感情。

3.语气。

诗词的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而注意语气的处理是使它听起来和谐而优美的重要因素。如“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可同作重音处理,读出对比语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宜用戏谑语气读,读出风趣生动,笔势凌利的语言特点.

五.布置作业:背诵五首诗词.

教学反思

10.最后一课(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以恰当的语言、态度、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

2、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的人进行口语交际实践。

3、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

【教学设想】

1、重点:借家长会的契机,让学生学习如何与家长进行交流。

2、难点:如何将自己心中的话真实的、有礼的向家长倾诉。

3、教法学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交流环境和原则性指导,放手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编写剧本进行排演,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进行互动式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准备:

1、学生自由组合,分为二个表演小组。

2、编写小剧本,排演。

3、调查:请写出近期与家长意见有分歧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是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

二、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自己喜欢画画,妈妈偏要让你去学钢琴;自己爱学电脑,爸爸偏不让。那么这个时候,你怎么办?是每一次被阻止都和爸妈吵一架,几天不理会人,还是与爸妈好好地谈谈,与家长进行一次对话呢?

(学生自由回答)

有的同学已经经历过前一种情况了,而有的同学正试图实践后者,又或许有些同学两都不选,暗地里偷偷进行自己的计划。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才能处理好与家长的矛盾呢?按下来我们看看“沟通”对于一个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有什么样的意义?

三、小品表演。

1、同学小伟家

(故事梗概:因小伟喜欢玩网络游戏,家长阻止,小伟偷偷玩,被发现后大吵大闹,被家人关起来,懊恼万分,不知所措。)

2、同学小芳家

(故事梗概:小芳沉迷于看小说,成绩下降,家长制止,小芳反省自己,主动与家长沟通,先自我批评,再申明看小说的有益之处,并明确以后会合理的安排时间,最终取得家长的谅解与支持。)

四、同学们针对两组同学的表演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可以对比两个同学的作法。)

五、小结:

从小芳的故事里,我们知道了应持怎样的态度,用怎样的语言,如何客观地看待问题,才能与家长真正“沟通”;

从小伟的故事里,我们知道沟通的重要性,没有沟通,我们在生活、学习乃至兴趣爱好等方面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我们自己也无法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由此可见,沟通对我们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话开始里要充分肯定家长对自己的教育和关爱。

2、听家长说话要有耐心,不要插嘴,假如家长谈话离题或讲个没完,要注意捕捉时机让谈话回到正题,对家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并商量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3、自己说话要得体,要有礼貌,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勇于进行自我批评。

六、布置作业:

在家长会后,就自己写下的那个问题与父母进行沟通,并将大致过程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小伟:矛盾--拒绝沟通--争吵--困境

小芳:矛盾--反省--主动沟通--理解与支持

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话开始里要充分肯定家长对自己的教育和关爱。

2、听家长说话要有耐心,不要插嘴,假如家长谈话离题或讲个没完,要注意捕捉时机让谈话回到正题,对家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并商量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3、自己说话要得体,要有礼貌,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勇于进行自我批评。

上一篇:初三语文月考附答案下一篇:网络中的利与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