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牛群》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共8篇)
1.七年级语文下册《牛群》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 篇一
皇帝的新装
一、填空
1、童话是 文学的一种。这种文学作品通过丰富的、和 营农场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 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期工程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滑jī()
愚chǔn()
bì()护
jué()士
bì()下 赏cì()
忙lù()xuàn()耀
yù()聘 tuǒ()当
头xián()qīn()差
三、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六个错别字并订正。
谈笑风生 害人听闻 一番风顺
发扬光大
安然无样
花姿招展
笑逐言开
广阔无垠
爱慕虚容 百感交集
______改______ ______改______ ______改______ ______改______ ______改______ ______改______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词典中的意思是: 课文中的意思是:
2、我什么都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词典中的意思是: 课文中的意思是:
五、选出关联词使用恰当,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不关心他的军队,()不喜欢去看戏,()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A、既…… 又…… 又…… B、既…… 也…… 也…… C、不但…… 也…… 也…… D、不但…… 还…… 还……
六、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1 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1、在文中“□”内应加上的标点是()
A、冒号 B、逗号 C、分号 D、句号
2、“两位诚实的官员”“指着那架空织布机”违心地称赞“布料”的原因是()A、为了向皇帝表示忠诚。
B、为了献媚取宠,阿谀奉承,蒙骗皇帝。C、他们俩相信别人一定能看见布料。
D、为了表明他们可以看见布料,使皇帝感到他们并不愚蠢,是聪明的,称职的。
3、第二段文字对皇帝的描写主要是、。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行动描写 D、心理描写 E、细节描写
4、“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这里连用三个形容词三个感叹号,作用是什么?
5、皇帝分明什么没有看见,但他却说:“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满意”,这说明皇帝是一个 的人。4分
A、大智若愚、气度非凡 C、愚蠢、虚伪
B、惯于行骗说谎 D、灵活机智、幽默风趣
6、“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当一个皇帝吗?”是两个 句,这两个句子既写出了皇帝的,又写出了他的。6分
7、骗子的骗术并不十分高明,为什么能获得成功?
8、下面哪种说法最能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A、讽刺封建皇帝的虚荣心。
B、指出说假话是极不道德的。
C、揭露封建皇帝愚蠢昏庸的本质。D、讽刺大臣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七、运用与创新
1、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例句: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造句:
2、少年时代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时代,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为安徒生写的《皇帝的新装》写一段续写。(不少于300字)
2.七年级语文下册《牛群》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 篇二
第四节
激素调节》2021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每题4分,共84分)
1.下列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A.垂体、胰岛、甲状腺
B.胰岛、唾液腺、肾上腺
C.卵巢、皮脂腺、甲状腺
D.垂体、肝脏、胸腺
2.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特点的是()
A.分泌物由导管输送
B.分泌物是激素
C.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D.分泌物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
3.下列器官中既是生殖器官又是内分泌腺的是()
A.甲状腺
B.肝脏
C.垂体
D.卵巢
4.《水浒传》中的武松,身长八尺,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而他的同胞哥哥武大郎却身材矮小,身长不到五尺,以卖炊饼为生。武大郎身高不同于平常人最可能的原因是()
A.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成年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5.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作用小
C.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
D.垂体、甲状腺属于内分泌腺
6.由于内分泌腺分泌异常,导致人体患巨人症、糖尿病的腺体分别是()
A.甲状腺、肾上腺
B.垂体、胰岛
C.胸腺、垂体
D.甲状腺、胰岛
7.若女性怀孕期间患有地方甲状腺肿,她所生育的孩子最有可能患下列哪种疾病?()
A.呆小症
B.肢端肥大症
C.侏儒症
D.甲状腺功能亢进
8.请选出表中病症和病因不相符的选项()
病症
病因
A
侏儒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
C
夜盲症
缺乏维生素A
D
佝偻病
缺乏维生素D
A.A
B.B
C.C
D.D
9.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10时前入睡,且睡足9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这种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10.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3只小狗,对甲、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丙狗不做处理。几个月后查得各自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如表(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
5.8
0.1
乙
0.1
2.8
丙
A.甲狗切除了甲状腺,乙狗切除了胰腺
B.丙狗在实验中作对照
C.甲狗、乙狗均发育停滞
D.甲狗发育正常,乙狗生长停滞
11.在生活中,当你情绪激动时,往往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由于人体进行了()
A.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
C.脊髓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12.关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调节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B.只受到激素调节
C.主要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D.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神经调节
13.下列不属于内分泌系统的器官是()
A.睾丸
B.甲状腺
C.垂体
D.肝脏
14.呆小症、糖尿病、侏儒症分别是由于人体内激素分泌异常所引起的疾病,下列各项中,与上述疾病相对应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C.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15.某科学家曾做了如下实验:在饲养正常蝌蚪的水中放入某种激素,发现蝌蚪提前发育成蛙,但蛙只有苍蝇大小,由此推断放入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16.下列均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A.大脖子病、坏血病、白化病
B.肢端肥大症、甲亢、血友病
C.呆小症、侏儒症、巨人症
D.呆小症、先天性愚型、夜盲症
1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最基本的方式
B.人遇到危险时心跳加快属复杂反射
C.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佝偻病
D.使用碘盐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18.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是由腺体分泌的,由于含有消化酶,所以对人体有调节作用
B.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
D.激素调节对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所以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
19.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具体操作如表。乙组后来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又能继续发育。依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组别
甲
乙
丙
处理方法
不做任何处理
破坏蝌蚪的甲状腺
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
正常发育
停止发育
提前发育
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
C.甲状腺是内分泌腺
D.甲与乙、乙与丙形成对照
20.如图为身高110厘米的广东男子与身高70厘米的“袖珍新娘”喜结连理的幸福画面。下列哪项是婚检医生的介绍?()
A.他俩智力发育正常,有生殖能力
B.他俩智力有缺陷,无正常生殖能力
C.他俩现在可以用注射生长激素治疗
D.他俩是由于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21.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
B.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由导管输送到全身各处
D.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控制也能影响神经调节
二、填空题(共6空,除个别空外,每空3分,共16分)
22.(7分)分析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切除狗的胰腺,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
实验二: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部分萎缩,只有内部的一团团细胞﹣﹣胰岛活着,这时,狗的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
(1)实验一和实验二进行对照,变量为
.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测可答:
.
实验三:将胰岛细胞提取液注射进切除了胰腺的狗的血液内,其糖尿病症状得到了缓解.
实验四:将胰岛细胞提取液饲喂切除了胰腺的狗,其糖尿病症状没有得到缓解.
(3)从实验三和实验四的现象中可获取哪些有用信息?、.(写两点即可)
23.(9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下面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现在请你完成相关问题。
第一步:取两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标记为甲、乙。
第二步:甲、乙两缸分别加入等量的河水和10只同时孵化且大小相近的蝌蚪,保持甲、乙两缸内水温为22~25℃。
第三步:甲缸每天饲喂加入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乙缸每天饲喂等量的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
第四步:每天观察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并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1)实验方案第三步设计的是
实验。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3)若甲缸的蝌蚪迅速发育为小青蛙而乙缸还是蝌蚪状态,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每题4分,共84分)
1.A;
2.A;
3.D;
4.C;
5.B;
6.B;
7.A;
8.A;
9.C;
10.B;
11.D;
12.D;
13.D;
14.A;
15.A;
16.C;
17.D;
18.B;
19.A;
20.A;
21.D;
二、填空题(共6空,除个别空外,每空3分,共16分)
22.胰岛;胰岛的分泌物能调节糖的代谢;胰岛细胞提取液注射可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疾病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3.七年级语文下册《牛群》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 篇三
第14课《驿路梨花》巩固练习(附答案)
基础知识识记
1.给下面加红字注音。
驿路()
竹篾()
麂子()
简陋()
悠闲()
陡峭()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喷┨
菌┨
┕()
┕()
3.填空。
(1)《驿路梨花》一文的作者是,江西萍乡人,作家,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鹿衔草》等。
(2)《驿路梨花》是一篇,通过记叙云南哀牢山中路边一个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_______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歌颂了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品德。
运用能力提升
4.关于小茅屋的主人,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解放军是建造者,是小茅屋的主人。
B.梨花是小茅屋的照料者,是主人。
C.梨花出嫁后,梨花的妹妹照料小茅屋,她才是主人。
D.建造者和所有照料者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5.下列句子中没有互为反义词的一项是()
A.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B.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
C.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D.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
6.根据文章的主旨,请你试着给“驿路梨花处处开”对个下联。
上联:驿路梨花处处开
下联: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回答问题。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
“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7.选文对哪些人物是直接描写?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间接描写的人物都是谁?
8.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选段插叙的是一件什么事?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9.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加红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2)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10.文章结尾引用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的作用是什么?联系全文看,文章以“驿路梨花”为标题有怎样的含义?
11.作者前后把十几年的人和事组织、串联到一个故事中,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荷花淀(节选)
孙犁
①大船追得很紧。
②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③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④“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⑤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⑥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
⑦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⑧但是那些隐藏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准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⑨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好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⑩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
1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发生的事件。
13.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14.第⑦段中的“荷花变成人了?”是什么意思?“啊!原来是他们!”又表达了妇女们什么心情?
15.第⑧段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什么画面?
16.文章在写战争场面时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附加题
学校积极参加“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下面是“经典阅读”活动倡议书,请阅读后完成17-19题。
①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淀的厚度。②与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③今年,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评为全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④为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为宗旨,学校决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
本期“经典阅读”活动推荐的名著是:《童年》(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名人传》(罗曼·罗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阅读经典吧,经典著作会像雨露一样,滋润你干渴的心田,绽放你理想的花朵;
________。
17.标序号的四句话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不必抄录原句)。
(1)第句,修改意见:
(2)第句,修改意见:
18.仿照画线部分,在横线处补写语句。要求:语意连贯,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字数可略有增减。
19.为配合“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校刊《萌芽》将开辟专栏介绍这四部名著,请为该专栏拟一个能涵盖四部名著主题的名称。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识记
1.yì
miè
jǐ
lòu
yōu
qiào
2.pēn喷射 pèn喷香 jūn细菌 jùn菌子
3.(1)彭荆风
《边寨烽火》
《芦笙恋歌》(2)短篇小说
雷锋精神
运用能力提升
4.D
解析:不管是建造小屋的解放军战士,还是照料小屋的哈尼小姑娘、瑶族老人以及“我”与老余,他们都对小茅屋作过贡献,都是小屋的主人。
5.D
解析: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或成对的经常处于并举、对峙位置的词。如A项中的“明”和“暗”,B项中的“上”和“下”,C项中的“前”和“后”。
6.雷锋精神代代传
解析:答案不求统一,对仗不必很工整,只要能表现本文主题思想就行。
课内同步阅读
7.“我”、老余、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对他们的语言、行动、神态等作了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的人物有梨花、解放军战士。
8.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到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到并且给过路人盖了一间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个小茅屋。插叙的作用: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9.(1)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2)“很受感动”表明了梨花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料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10.引用陆游诗句,结构上照应了题目,内容上深化了主题,人花相应,完成了主题的升华。“驿路梨花”的标题一语双关,表面指驿路上的梨花,实指梨花其人、梨花精神。这是以物喻人,自然梨花与小茅屋的主人相互辉映,点出了雷锋精神之花像梨花一样处处开放,从而深化了主题。
11.这样安排体现出了作者构思谋篇的匠心,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有力地表达了赞美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主题。
课外拓展阅读
12.军民在荷花淀上共同巧妙歼灭鬼子的战斗场面。
13.比喻
暗示这些“荷叶荷花”之中会有“天兵”出现,这些鬼子将葬身于荷花淀之中。
14.荷花下面隐藏着我们的战士;
转惊为喜的愉快心情。
15.激烈的战斗场面。
16.具有散文的笔调,情趣横生,富有诗意。
附加题
17.(1)第③句,将“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中”改为“我校在‘书香校园’活动中”。
(2)第④句,删去“为宗旨”或将“为了”改为“以”。
18.示例l:会像阳光一样,照亮你前行的征途,融化你航程的坚冰。示例2:会像弯月一样,点亮你夜行的灯盏,停泊你漂泊的心灵。
19.示例1:梅花香自苦寒来;示例2:在磨难中成长
4.七年级语文下册《牛群》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 篇四
第六单元
第22课
巩固练习(附答案)
基础知识识记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癫()狂
怏怏()不乐
吞噬()
步履()
zūn()循
疲惫不kān()
凛liè()
战lì()
2.根据下面的句子写出对应的成语。
(1)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2)形容不满意或者不高兴的神情。()
(3)形容十分恐惧。()
(4)形容来得很晚。()
3.茨威格(1881—1942),(国别)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和小说创作方面。
运用能力提升
4.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2)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
(3)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
5.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手法。
(1)他们疲倦极了,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配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
(2)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作好了最后的准备。()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不仅注重典型环境的描写,同时也注重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B.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C.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奔向南极点,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死去。全文重在记述过程,并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
D.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7.写一段话,把下面词语运用进去。
狂吼怒号
怏怏不乐
小心翼翼
茫茫无际
白雪皑皑
忧心忡忡
哆哆嗦嗦
8.请调动自己的积累,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古今中外,探险英雄宛若群星灿烂。阿蒙森将胜利的挪威国旗插上了白雪皑皑的南极;尧茂书将飞扬的青春挥洒在激流汹涌的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探险精神会永远令人景仰。
9.用简洁的语言为斯科特及其队友写一句墓志铭。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7题。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
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竞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0.当斯科特一行发现阿蒙森已捷足先登时,他们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1.选文画线句“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____________;“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既然斯科特他们在与阿蒙森的角逐中输了,他们为什么还要“继续走着那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
13.文中“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主要是什么?
14.文中“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15.“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
16.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
17.怎样看待斯科特受阿蒙森的请求带信给挪威国王的行为?如果你在一场你特别渴望获胜的竞争中输给对手,你会怎样善待对手呢?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8—22题。
路,在没路的地方
有个喜爱摄影的朋友,他镜头下的摄影作品总是那么与众不同,他的视角总是那么的令人击节称奇。面对他的一叠叠获奖证书和一尊尊艺术摄影大赛的奖杯,作为他的朋友,我们讨论过好多次,有人说,是他的相机好。有人说,是他的艺术功力深。也有人说,是他的运气好,那么十几个风景名胜区,还不整天都是游人如蚁
?但有的人运气不好,要么去晚了,或者是去早了,总之与自己所需要的景物总是失之交臂,就像登泰山看日出,有的人去了,但偏偏赶上了阴雨天,有的人去了,却恰恰遇上了大雾天。但我们这位朋友总是运气好,他要拍摄蓝天,就有片片白云;他要拍摄秋色,就有树树红叶……
我们羡慕地说:“拍摄照片,你相机好,运气也好,所以你的摄影作品好。”他听了,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拍摄作品,跟运气有什么关系呢?好吧”,他神秘一笑,“下次外出拍摄,我带你们一块去。”
不久,我们果然就有了一次共同外出游历的机会。在那里,我们一群人生怕错过了一个风景点,七嘴八舌地纷纷向导游小姐询问如何才能平安、快捷、全方位地游览每一个风景点。但那位搞摄影的朋友却对这一切漠不关心,根本不怎么理睬那些导游小姐们,只是和一群坐在景区山脚下的本地山民们套近乎,和他们兴致勃勃地谈笑,对着巍峨起伏的大山指指画画,当我们前呼后拥地跟着景区的导游就要登山时,他笑着跑过来了,高兴地举着一张画满点点线线的纸说:“想拍摄最美照片的可以跟我走!”
我们都诧异地说:“怎么能跟你走?那些最美的地方不是一个一个的风景点吗?不去风景点,哪里才能拍摄到最美的风光照片呢?”
他笑了说:“大家都去的地方,哪能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呢?最好的风景,就在那些人迹罕至处啊!”有人低声嘀咕着问他:“你要去的地方有路吗?
”
“路?”他朗声大笑说,“有路的地方我从来不去!”
“你要去的地方危险吗?”又有人嘀咕着问他说。他笑了说:“当然危险了,不危险怎么能有出人意料的风景呢?”大家都不说话了,只是静静地望着他。他仿佛突然想起一件什么事情来,迈步走到我的面前,然后把挂在他脖子上的数码相机取下来挂到我的脖子上,把我那台老掉牙的相机挂到他的胸前挥了挥手说:“朋友们,看我们谁能拍摄到最美的作品!”然后就一个人攀巨石,劈荆棘,离开我们和导游走了。
两天后,在景区山脚下的宾馆里,当我们每个人都亮出自己的摄影作品时,我们都被他作品中的那种峻奇、壮美和恢弘惊呆了,连这个景区的所有导游和经理都难以置信:自己的景区难道还有如此秀美的风光?
在大家的一片惊奇和啧啧称赞里,朋友轻描淡写地说:“熟悉的地方没景色,最美的风景,往往都在路远远不能抵达的地方。”
我听了,心里豁然一亮,是啊,熟悉的地方没景色,在人生的旅游图上,有多少人是敢于跳出人生的固定路线,而给自己的人生另辟蹊径的?我们都是循着前人的脚印走,看前人欣赏过的一个个人生景色,如何能让自己的生命活出与众不同的况味呢?
要使我们人生拥有与众不同的风景,就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旅程。人生常常是这样:!
(选自《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作者:李雪峰)
18.阅读全文后,围绕“我们”和朋友对摄影的不同表现,在方格中补全故事内容的概括。
时间
我们
朋友
刚到景点时
(1)
与本地山民们套近乎,和他们兴致勃勃地谈笑,对着巍峨起伏的大山指指画画
游览景点时
前呼后拥地跟着导游登山
(2)
游览归来时
被他作品中的那种峻奇、壮美和恢弘惊呆了
轻描淡写地说:“熟悉的地方没景色,往往都在路远远不能抵达的地方。”
19.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红词的含义。
(1)熟悉的地方没景色,最美的风景,往往都在路远远不能抵达的地方。
(2)要使我们人生拥有与众不同的风景,就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旅程。
20.文章结尾句加红的“这样”指什么?请你在横线上补上内容,说说你的人生感言。
21.本文在布局谋篇上与下列课文哪一篇相似?并说明其相似之处。
A.《吆喝》
B.《春酒》
C.《走一步,再走一步》
D.《济南的冬天》
(1)相似的课文(填字母):
(2)相似之处:
22.学贵质疑。读完了文章之后,有同学提出疑问:标题“路,在没路的地方”是否自相矛盾,假如你是李雪峰,你将如何解答?
附加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3—26题。
美哉,嵇康之死
王
明
①翻开《晋书》,跌入一个玄乎晕乎的时代。那时的太阳,日落比日出更美;那时的生命,死比生更亮。
②公元二百六十二年一个夏日的傍晚,落日的余晖将洛阳东市刑场染成橙色。风儿轻轻,琴声悠扬,围观的人群屏气慑息,旁听着神秘的旋律生命的绝响。抚琴人是被司马昭画了红圈的魏晋名士嵇康。
③《魏氏春秋》记载“康临刑自若,援琴而鼓”,《晋书》说他“顾视日影,索琴弹之”。两个记载差不多,《晋书》又多了一个细节,嵇康回过头从容地看了看快要落山的太阳。就在这一刻,嵇康忽然想起一件事,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曾得《广陵散》于一个隐者,并允诺不再他传,后来袁孝尼等人想学都被回绝。嵇康活得坦荡,走得潇洒,他没有过多的牵挂,只是想到《广陵散》将要失传感到有点遗憾。嵇康这极富诗意极具美感的临终一叹,将生命的旗帜插上了人类美学的高山之巅。
④嵇康生得很美。嵇康无论是身材仪表还是气质风度都美妙绝伦,是一个不用打扮就能倾倒天下的美男子。嵇康的美不只在外表,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挺如松,劲如竹,坚如石,傲如山,洁如玉,清如水。
⑤嵇康活得很美。他的诗文书法琴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是位多才多艺的全能式学者。嵇康是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他崇尚自然,怡悦山林,追求恬静闲适超然自在。嵇康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大师,他的诗气峻辞清,立意高远;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深刻犀利。嵇康精通音律,是当时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和演奏家,他写的《琴赋》,特别是洋洋七千言的《声无哀乐论》,鼓吹自然和谐,呼唤心灵回归,在当时音乐与自然、音乐与情感关系的大论辩中独树一帜。
⑥嵇康“志趣非常”,一身雅好,最怪的是他喜欢俗活儿打铁。《晋书》说“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嵇康在锻铁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的纯青的灵魂铮铮的铁骨!炉火通红,力智交辉,锤声铿锵,汗香四溢,嵇康打铁美得如画如诗。就在嵇康打铁打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司马昭的宠臣钟会突然来访。嵇康懒得理他,连头都没抬,钟会尴尬了一会儿动身要走,嵇康问话了,很幽默:“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得也很机巧:“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件事让钟会耿耿于怀了一辈子。鲁迅说“这也是嵇康X身的一条祸根”,祸就祸在嵇康得罪的不是一个君子而是一个小人。
⑦嵇康死得很美,他的死因美得让人羡慕让鬼嫉妒。
⑧嵇康因思想而死。嵇康玄学思想的核心是“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这是一朵带刺的玫瑰,他的芒刺直指以周公自居的司马昭和被统治者当做幌子的虚伪礼教。嵇康的社会理想是“不以天下私亲,宁济四海蒸民”。他向往唐虞社会及其之前的公天下,这就把唐虞之后“宰割天下以奉其私”的罪恶统治都否定了,从而使自己处在了社会批判者的立场上,嵇康的仙山琼阁因有百姓安乐而美丽动人,他的乌托邦理想因超越历史而虚无缥缈。浪漫在于此,悲剧也在于此。
⑨嵇康因拒绝做官而死。……
⑩嵇康因替朋友鸣不平讲真话而死。……
⑾嵇康死得很美,从大牢到刑场直到死后百余年间,在历史的时空留下了迷人的魅力。
⑿嵇康入狱后,人们奔走呼号竞相营救。《世说新语》说“豪俊皆随康入狱”。司马昭有点犯傻,他想不通,已是死囚的嵇康怎么还有心思在狱中写诗,更想不通还有那么多人无意于他的官场却很乐意陪嵇康蹲牢房。司马昭有点心慌有点犹豫,还有点酸溜溜的嫉妒。就在这时钟会开口了:“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安宜除之,以淳风俗。”钟会对司马昭的心思摸得很透,短短几句话就结果了曾怠慢过他的打铁佬——嵇康。
⒀据《晋书》记载:“康将临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三千学子聚集刑场为嵇康请愿,在中国X戮史上还是破天荒。
⒁司马昭双手沾满了鲜血,最令人切齿的莫过于X害嵇康。《晋书》说“海内之士,莫不痛之”,从朝野之士到闺阁中人都在怀念嵇康。其中,说得最深刻的是袁宏的妻子李氏《吊嵇中散文》中的一句话:“理极滞其必宣!”写得最美的是向秀的《思旧赋》,就连还在司马昭身边做官,嵇康与之绝了交的山涛也写文章盛赞嵇康。人们对嵇康的怀念心祭成为两晋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⒂据考,神秘的《广陵散》并未失传,悠扬的琴声依然在天地间回荡。绝响永恒为不朽,死亡升华为美丽:这是对人生的叩问、对生命的超越!
(本文有删改)
23.结合全文概括嵇康的美。
24.品析下列加红词语的表达效果。
就在嵇康打铁打得兴高采烈的时候……
25.面对三千太学生的请愿以及“从朝野之士到闺阁中人”对嵇康的怀念,司马昭会有怎样的内心活动呢?请结合相关内容作简要描摹。
26.请分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识记
1.diān
yàng
shì
lǚ
遵
堪
冽
栗
2.(1)语无伦次(2)怏怏不乐(3)毛骨悚然(4)姗姗来迟
3.奥地利
传记文学
运用能力提升
4.(1)议论(2)描写(3)记叙
5.(1)动作描写(2)心理描写
6.C
解析: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一行五人历尽艰辛到达南极点,却发现阿蒙森已经早一个多月到达,只好踏上归程,在途中与暴风雪搏斗2个多月后,全部壮烈牺牲。文中运用了较多的细节描写。
7.略。符合文意,语句连贯即可。
8.示例:余纯顺以不屈的步伐踏遍神州大地。
9.这里安息着五个高尚的灵魂。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胜利与失败已失去了原有意义。
课内同步阅读
10.由兴奋、喜悦转变为极度失落、痛苦、绝望。
11.“千万年来人迹未至……两次被人发现。”
第一个发现南极点。
12.尽管斯科特他们失去了第一,但他们还是要在南极极点留下英国人的足迹,这对于他们和自己的祖国也是一种荣誉。
13.拟人。烘托出斯科特等知道探险已被人抢先时的沮丧、懊恼心情。
14.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
解析:解答此题,要从斯科特一行的付出和最终的结果去理解。
15.这是斯科特的观点。作者为他们立传本身就说明作者对他们的肯定态度,而且作者的评论也表明了对他们的肯定。这是斯科特当时最为强烈的感受。
16.他们怀着绝望的心情,却没有半途而废,明知结局是失败,但还是走完全程,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与绅士风度。
17.这一行为表现了斯科特诚实守信、尊重对手、正视失败的高尚品质。第二问略。
课外拓展阅读
18.(1)七嘴八舌地纷纷向导游小姐询问如何才能平安、快捷、全方位地游览每一个风景点
(2)一个人攀巨石,劈荆棘
19.(1)供人观赏的自然景象。(2)比喻人生的美好境界(生活)
20.示例:只有不甘于寂寞的生活,才有非同凡响的人生!
21.(1)C(2)示例一:两文作者都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示例二:两文都采取“以事寓理”的写法。示例三:两文均采取先叙后议、卒章显志的写法。示例四:两文均采取以小见大的写法。
22.这个标题并不矛盾。我采取这个标题一语双关,既指朋友总是一个人攀巨石,劈荆棘,在没路的地方寻找最美的风景,拍摄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又喻指要使我们人生拥有与众不同的风景,就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旅程。
附加题
23.①死时很美(美在从容面对死亡或美在“康临刑自若,援琴而鼓”)
②生得很美(美在外表和人格魅力)
③活得很美(美在多才多艺)
④志趣非常(美在喜欢打铁)
⑤死因很美(美在玄学思想和社会理想,美在不与统治者同流,美在敢为朋友讲真话)
⑥死得很美(美在死前人们竞相营救、三千学子“请以为师”)
⑦死后很美(美在人们的怀念心祭)
24.①兴高采烈的意思是兴致高、情绪热烈,这里是写嵇康打铁打得专心致志、兴致高昂、神采飞扬的精神状态;②前文重在描“形”,此处重在绘“神”,这样绘声绘色的描写,嵇康便形神兼备鲜活起来;③嵇康打铁的兴高采烈与下文懒得理钟会形成对比;④表现了嵇康的生活之美、志趣之美。
25.(答案略)关键信息提示:
恼怒:本想在光天化日之下处死嵇康吓唬不听话的读书人,却引得太学生请愿、人们怀念,司马昭非常恼怒。
坚决:为了维护统治、礼教、尊严,司马昭X意坚定,不为所动。
尴尬:面对太学生的请愿,司马昭进退维谷、左右为难,不接受民意则逆民心,如果接受无疑是自打耳光。
后悔(悔恨):后悔明目张胆X嵇康,后悔X了嵇康落得个坏名声,后悔“以周公自居”却X害了嵇康这个大名士。
(能结合相关内容合理描摹一种心理且语句通畅可得2分,能从两个方面表现司马昭复杂心理方可得满分;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均可)
26.含义:《广陵散》当然已经失传了,“并未失传”“依然在天地间回荡”的是嵇康的精神气质。因为他崇尚自然的那份超然自在,他不与统治者同流的名士风度,他“公天下”的社会理想,这些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被传承了下来并深深影响着后人。
5.七年级语文下册《牛群》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 篇五
一、创设情境
在《我要飞得更高》的音乐背景下显示这次语文活动的主题——“我谈流行歌曲”,并依次呈现本次语文活动的三维目标。
(歌曲完,男女学生主持人上场)男:花季雨季,笑过哭过 女:喜爱新鲜,渴望长大。男:超越自我,女:追求梦想。男:唱自己的歌,女:做最真的自我。
二、导入话题
女:同学们,刚才一首《我要飞得更高》,作为我们“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系列之一——“我谈流行歌曲”的序曲,把我们带进了流行歌曲的多彩世界。
男:之所以将“流行歌曲”作为关注对象,是因为它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早已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在中学生群体中,更有着最广泛的听众。
女:但中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喜爱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在接下来的“我与流行”板块,将由我们同学共同探讨。
男:当然,“我的地盘我做主”,这一板块,由同学们共同参与,由我和晓琴为大家主持。先请调查组的同学上场,为我们汇报一下调查的结果。(各组发言同学都上场,按照调查七、八、九年级、老师的顺序发言,发言后的同学主动归座。)
三、“我与流行”
1、成果展示,提出问题
调查组同学汇报调查对象、调查过程、主要问题、设计问卷、调查数据、结论,并出示绘制的统计图。
(1)调查七年级的同学:
七年级共有196人,我们共采访了123人。我们的调查进行得不是很顺利,在调查过程中,有些人认为我们是无理取闹,不予理睬,还有些人看见我们就跑;有位同学喜欢《爱情买卖》,问他为什么,他说电视上推荐的,还有的同学喜欢《我要的飞翔》,她说是《一起来看流星雨》的片尾曲。至于歌曲本身的文化内涵,他们一无所知。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认识了很多闻所未闻的歌曲,提高了我们对歌曲的欣赏能力,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这次活动既使我们享受到了快乐,也锻炼了我们的能力。这是我们绘制的统计图。
(2)调查八年级的同学:
我们调查采访的是八年级的同学,八年级共有178人,我们调查了132人,我们发现他们最喜欢的流行歌曲是《sorry , sorry 》,因为这首歌旋律铿镪,节奏感强;其次是《不想长大》,因为这首歌表达了少年儿童不想长大的心理,童年纯真、欢快、无忧无虑,这真是不想长大的最好理由。这是我们制作的统计图,显示八年级同学最喜欢的流行歌曲的排行。
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我们的采访遭到拒绝不下三十次,有的同学甚至对于我们不予理睬。当我们调查一位男同学时,他说最喜欢的是《忘记时间》。我们问他喜欢的原因,他漫不经心地说“胡乱歌唱的”。对于《爱情买卖》这首歌,我问一位同学喜欢的理由,他一脸骄傲地说“现在流行”。这首歌他认真听过吗?真让人怀疑,这些同学这样盲目地跟随大众的流行,没有自我,真让人不可思议,真让人担忧。
这次采访虽然我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但我们非常高兴,因为我们更多的是收获,我们学会了怎样与人交流,怎样调查采访,如何分析思考,我们懂得了不管别人怎么对你,我们都应该用微笑面对,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3)调查九年级的同学:
九年级共有112人,我们共采访了96人,虽然不多,但都是我们费尽周折采访到的,因为初三的同学面临中考,学习紧张,课余时间一般不下楼,只有在跑操时或中午吃饭时,我们才会有机会逮住他们。我们采访的第一个人,她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一脸茫然的样子,说“不好意思,我不知道”过后便走开了,我们追了上去,微笑着问她最喜欢的流行歌曲是什么,她看到我们这么有诚意,大概是被打动,便告诉了我们她最喜欢的歌是《隐形的翅膀》她喜欢的原因是:这首歌让她变得坚强,让她心生战胜困境的信心与希望。还有的喜欢《好兄弟》,他说这首歌里渗透着兄弟情谊。看来初三的同学要比初
一、初二的同学欣赏水平高。
通过这次采访,不仅使我们对流行歌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锻炼了我们与人交谈的能力,虽然当中有些挫折,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很快乐。
这就是我们制作的统计图。(4)调查全校教师的同学:
我们调查采访的是全校教师。全校共47名教师,我们采访了42位。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老师们喜欢的现代流行歌曲很少,老师们喜欢的大多数是比较陈旧的歌曲,但这些歌曲据老师说歌词优美,旋律动听,有表现亲情的,爱国的,也有表现爱情的和军旅生活的等等。可以看出时代影响着人,也可以看出老师对流行歌曲的喜欢是有选择的,他们并不一味拒绝现代流行歌曲,像周杰伦的《青花瓷》《千里之外》《菊花台》,他们还是非常喜欢的,更可以看出有些歌曲能穿越时空,久唱不衰,而有些歌曲只流行一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这次调查活动,提高了我们鉴赏流行歌曲的能力,特别锻炼了我们的胆量!我们很自豪,能以一名小记者的身份去调查采访我们的“上级”。
这是我们绘制的统计图。谢谢!
男:感谢调查组的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调查与分析。
女:调查是为了发现问题,那我们请总结小组的同学为我们做一下总结,大家欢迎!总结小组同学发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对各个小组提供的信息进行了汇总与分析,从中我们发现了两个问题。
(1)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喜欢,大多比较盲目,说不上原因,没有提升到欣赏的高度。(2)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大多是表现情爱的歌曲。这些歌曲可能会让中学生意志消沉,荒废学业,还可能会让我们过早尝试成人的情感世界。
我们中学生,我们这些早晨八九点的太阳,不应该有那么多忧伤,要有自己的理想,要有为理想奋斗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我觉得我们多唱一些励志的,昂扬激越的,让我们精神焕发的歌曲,那样对我们青少年是最有益的。
这是我们绘制的统计图。
女: 同学们是否认同总结小组同学的发言,如果有不同观点可以提出,大家讨论解决。
同学讨论、发言、总结。师:对中学生喜爱流行歌曲的现状,同学们做了认真的调查,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总结,既明晰了对流行歌曲应该如何喜爱,又全面提高了我们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好,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感谢主持人。(主持人暂时回到座位)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短文。流行=高尚?
俄国作家赫尔岑年轻时,在一次宴会上被轻佻的音乐弄得非常厌烦,便用手捂着耳朵。主人解释说:“对不起,演奏的是流行乐曲。”赫尔岑反问道:“流行的乐曲就一定高尚吗?”主人听了十分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流行呢?”赫尔岑笑了:“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师:看来,流行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高尚的东西,流行歌曲也一样。学习之余,欣赏好的流行歌曲的确是一种不错的娱乐手段。但流行歌曲对我们的意义还不止于此。作为歌词、旋律、感情、思想等诸多要素的结合体,它还蕴涵着很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当时浓厚的时代气息。学会解读,才能更好地欣赏。一起走进“解读流行”。
四、“解读流行”
师: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解读流行歌曲的流行“密码”。出示幻灯片
1、提取信息,感受时代内涵
师:上个世纪30年代,有一首歌广为传唱。70多年过去了,今天再重新欣赏他,我们还能从中品味出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欣赏这首歌,从中提取信息,然后告诉大家,你听出了那个时代怎样的生活,又是从什么地方听出来的?请听歌曲《保卫黄河》
学生欣赏、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看来,一个时代的好的流行歌曲,跳动的是一个时代的脉搏,解读不同时代的流行歌曲,就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社会的发展变迁。上个世纪50年代《让我们荡起双桨》、70年代末《春天的故事》、90年代《走进新时代》、21世纪的《我和你》都是这一类的歌曲。(出示幻灯片 上面黑体字)
2、品味经典,感受情感内涵
师:但流行歌曲的意义仍然不止于此。一首好的流行歌曲常会使你心有戚戚,潸然泪下。请欣赏《母亲》,看歌曲中哪些地方撼动了你的心弦,你又想到了什么? 学生欣赏、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那位母亲不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却分明看到了自己母亲的身影;歌曲明明是一种艺术创作,我们却分明听到了自己的心声。一首好的流行歌曲一定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反映人们内心真挚的感情,这才能唤起人们的共鸣,真正的流行起来。(出示幻灯片 上面黑体字)
师:再来欣赏《一剪梅》 学生欣赏
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但是亲爱的同学们,请听老师一句话(出示幻灯片)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别太着急地奉献出自己不太成熟的感情,没有成熟的果实是苦涩的。我们要先把自己由一块铁变成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由一只丑小鸭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让自己稚嫩的双肩变得坚强,能够担负起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是美好的,我们的爱情才是甜蜜的。
3、鉴赏精品,感受励志作用
师:好的流行歌曲,不仅反映人们真实的生活和细腻的感受,它还要给人更多“真、善、美”的思考与启示,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励志的作用。请欣赏《凝聚每份爱》 学生欣赏
4、对比反思,总结长久“流行”的要素
师:回看流行歌曲演变的历史,我们看到,时光的流转中,有的歌一度流行却转瞬即逝,有的歌一唱多年最后终成经典。能穿越时空流传下来的,才是真正的流行!那么,什么样的歌曲才能流传下来,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学生讨论、总结。
教师小结:是的,歌词优美,旋律动听,感情真挚健康,内容积极向上,而且易于传唱,这是一首歌得以流行的重要原因,也是一首歌经得住时代考验的要素。那我们在平时听流行歌曲时候,就应该多听这样的好歌,更要多用心体会这样的好歌。(出示幻灯片)
五、才艺展示,请看我的风采
1、女生组合:《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地方是天堂。母爱是艺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出示幻灯片)
2、男生组合:《水手》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至少我们心中还有梦;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就像爱迪生说的:“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出示幻灯片)
3、胡玉飞、冀宁宁同学领唱,全体同学合唱的《大海》
希望大家有大海的胸怀和气魄,有大海的豪迈与广博(出示幻灯片)
师:感谢同学们给大家带来这么精彩的歌声,让我们享受到这么快乐的时光!谢谢大家!
六、总结认识,个性表达。
师:唱流行歌曲,品优美语言,赏动听旋律,悟生活真谛!最后,让我们在《我要飞得更高》的昂扬旋律中,把我们对流行歌曲的新的认识用一句话总结出来,可以优美,可以简洁,可以幽默,可以独特,算做我们这堂课一个圆满的句号吧!(比如:流行歌曲小世界,人生大舞台。)请同学们将它写在黑板上。
师:我也写一个:要通俗,不要庸俗;要昂扬,不要低沉;要欢快,不要忧伤。
七、结束语
男:我们是茫茫大海上的水手,让我们荡起双桨,去追寻我们心中的梦想。
女:我们是蔚蓝天空中的雄鹰,请插上我们隐形的翅膀,让我们飞得更高,让我们自由飞翔。
男女合:我们是苍茫大地上的棵棵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虽然我们微不足道,但我们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师:让世界充满爱
男女合:成长中的你、我、他,自信,坚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八、作业(出示幻灯片)
1、用流行歌曲个性地表达你对人和事的感觉和看法。比如: 尖子生——传奇 差生——伤心总是难免的 考试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 中学生减负—— 美丽的神话
失败 挫折——阳光总在风雨后 多项选择题——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2、思考:
6.七年级下册英语同步练习及答案 篇六
1.Hisfatherenjoys_________(listen)toBeijingOpera.
2.Ihavealotofhomework_________(do)today.
3.Let’s__________(go)tolotsofdifferentChineserestaurants.
4.Don’tworry.Maybewecan_________(order)apizzalater.
5.Janelikesshopping.Shewantstogotothe_________(shop)mall.
6.Canyou__________(take)metothenearestbusstop.
二: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Carolhasthreebottlesoforangejuice.(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orangejuice_______Carol______?
2.Ihavetwocartonsofmilk.(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ofmilk______youhave?
3.Ihaveonlytenyuan.(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doyouhave?
4.We’lltakethemtothesupermarket.(同义句)
_____________themtothesupermarket.
5.Thereisnocatfoodinthefridge.(同义句)
There____________________catfoodinthefridge.
6.Maybeheisacook..(同义句)
7.七年级语文下册《牛群》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 篇七
1.听觉形成的过程中,在耳内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是()。A.鼓膜 B.耳蜗 C.半规管 D.听觉中枢 2.人的听觉产生部位是()。A.听觉感受器
B.耳蜗 C.听觉中枢 D.鼓膜
3.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他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
A.中耳 B.鼓膜
C.听觉神经或听觉中枢
D.内耳 4.晕车、晕船与下列哪些结构有关()。
A.鼓室、鼓膜、听小骨 B.耳蜗 C.前庭、半规管 D.外耳道 5.呼吸道感染时,常引起中耳炎,这是由于病菌通过()进入中耳引起的。A.外耳 B.内耳
C.咽鼓管
D.咽部 6.把鼓膜的振动传递到内耳的结构是()。
A.听小骨 B.耳蜗C.半规管 D.咽鼓管 7.遇到巨大响声是,为防止鼓膜被震破,正确的做法是()
A.张大口 B.张大口且用手掩耳 C.紧闭口 D.不需要任何措施 8.盲人用手指来“阅读”盲文,利用的是皮肤的()A.触压觉 B.冷觉 C.痛觉 D.热觉
9.当你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A.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B.听小骨的振动 C.鼓膜的振动 D.神经冲动的传导 10.下图是人耳内声波传导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结构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 ______。
8.七年级语文下册《牛群》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 篇八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巩固练习(附答案)
基础知识识记
1.选出下列红色字字音有误的一项()
A.袭击(xí)
溃败(kuì)
恶劣(lüè)
规矩(jù)
B.坚韧(rèn)
妥协(tuǒ)憎恨(zēng)
窘迫(jiǒng)
C.阖眼(hé)
搭讪(shàn)
筵会(yán)
校样(jiào)
D.倾向(qīng)呼啸(xiào)
泼辣(pō)
抽屉(tì)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现在需要造就一大批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先锋队。
造就:培养使其有成就。
B.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圣人。
圣人:最能体现时代的思想、道德和学识的最高典范的人物。
C.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轻捷:轻快敏捷。
D.这种眼光鲁迅先生在记范爱农先生的文字里曾自己述说过,而谁曾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
旷代:比他人迟到一个时代。
3.下列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人了。
B.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C.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D.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4.本文作者________,萧红创作的主要成就在________方面。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能力提升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有名的钢琴变奏曲。
B.“团结?”他扬了扬手里的一沓“大团结”,“先讲这个‘团结’吧!”
C.部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
D.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鸪近年来成倍减少,目前仅存两千多只。
6.红色的关联词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A.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B.无论纺得多的还是纺得比较少的,得奖的还是没有得奖的,大家都感到胜利的快乐。
C.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D.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但是也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
7.下列句子中,话说得比较得体的是
()
A.请您来做报告,想必你会感到荣幸!
B.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工夫,太抱歉了。
C.宴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别着急,先等一等。
D.老大爷,您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
8.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家奖之后,许多报纸杂志都进行了报道。以下是一些专栏标题,请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赏析。
甲:《大河报》标题:莫言空前
莫言绝后
乙:《重庆晚报》标题:世界的莫言
莫言的世界
丙:《齐鲁晚报》标题:高粱红了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了。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9.本文以纪实的笔法,对鲁迅先生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进行了翔实的叙述。说说从下面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10.谈谈你对本文语言特点的看法。
11.文章倒数第二段描写鲁迅先生的书桌,对突出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加点的词语“整整齐齐”“压”“站”用得贴切。请说说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12.通过本文大量地、细致地记述他生活、工作中的琐事,请你简要概括一下鲁迅先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文章,完成题目。
另类鲁迅
吴志翔
鲁迅带给我的阅读经验是任何一位作家都无法比拟的。在无数个寂寞的夜晚,我经常会习惯性地抽出《鲁迅全集》中的任何一本,翻到其中的任何一页,兴味十足地一行行读下来。有时候读出悲哀,有时候读出沉重,有时候又会读出笑声。有人说他是个“异数”,有人说他是个“怪人”。他绝对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个“另类”。
这是个留胡子的人,他的胡子很有特点。刚从日本回来那几年,他的胡子是两头往上翘的,可是老被人看不惯,以为在模仿日本人。被人家弄得烦起来,他索性把胡子剪成隶书的“一”字,从此天下太平。这胡子是最切合他的,好像天生就该如此才对。他还很勇敢地把辫子剪了,可是付出的代价也颇大:他说走在街上,常被人冷笑、指点,其待遇比一个没有鼻子的人还要坏。他后来总是留着平头,他的发质硬,一根根往上竖立着,真是很有生气、很有个性的样子。
鲁迅爱穿长袍。这一点与林语堂不同,林是国内穿西装,国外穿长袍。与胡适也不同。对鲁迅相对矮小瘦弱的身材来说,袍子比西装合适。但他确实是太不修边幅了一点,于是经常有这么一个形象:他穿着长衫在灰尘中趱行,被一队威风凛凛的人马冲到路边,被电梯里的boy视为可疑之人,被药房里小伙计狗眼鄙视,被很多人视为鸦片鬼,被警察横加搜索翻遍行李……其实,鲁迅是很懂得穿衣服的,对女人也有相当的审美眼光,有一次,许广平胡乱打扮萧红,鲁迅就好好地训了她一通。
鲁迅的趣味也比较有意思。他偏偏对碑帖感兴趣,还有文字学、木刻、漫画、图谱之类。小时候就喜欢描什么“山海经”,长大了以后写《朝花夕拾》,还要亲自动手画几幅“无常图”。他还有很强的形式感,对书籍装帧特别讲究,常常是自己设计封面。他跟那种只会发议论、别的什么也干不了的文人形成鲜明对比,换了今天,他是典型的DIY一族。
这是个不怕得罪朋友的人。感觉他好像是在跟整个文化界知识界为难。他是成拔成拨地得罪人,也难怪名声总是不够好。一辈子不怕处在骂与被骂的中心,处在被所谓正人君子或绅士淑女们皱眉的境地,这是需要很大的胆识和胸襟的。但是鲁迅的脾气这么不好是因为什么?因为当时的中国实在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堆,苍蝇成群,蚊子成团,一些所谓知识者一直不断地在叽叽歪歪,心情怎么好得了?有好心情的人才是变态的种!何况相比之下鲁迅被骂得更多更狠!鲁迅他是想改变啊!那些好脾气的先生们,又有哪一个会为一个粪厂的工人被诬X而辩护?哪一个会为一个无名的学生被虐X而愤怒?
我本是个感性的人,屡为鲁迅那些理性、严谨的著作中偶尔流露出的伤感、悲凉乃至绝望而深深叹息。在《鲁迅全集》第一册的扉页上我写了这么一句话:“此生只为先生流泪。”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点也不感到羞愧,也许因为他是一个承受太多、付出太多的人,也许是因为本能地把他视为一位能理解青年内心苦闷的长者。他厌恶虚伪,不懂装饰,而他又那么敏锐,能直接抵达我们的内心,所有的骚动和不平……
13.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14.文题为“另类鲁迅”,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一下鲁迅的“另类”表现。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并比较一下表达效果的不同。
16.文中的“DIY一族”是一个网络新词汇,你知道它的含义吗?请写下来。
17.文末作者提到在《鲁迅全集》第一册的扉页上写的一句话:“此生只为先生流泪。”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谈谈你的理解。
附加题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X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
……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相互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18.联系原著,概括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19.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20.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分析。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识记
1.A
解析:恶劣(liè)
规矩(jǔ)
2.D
解析:旷代:当代没人比得上。
3.D
解析: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做人,使其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法。拟人可用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D项中的动词“站”就是把毛笔拟人化了。
4.萧红
小说
《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
运用能力提升
5.B
解析:A句是个语言歧义句,“有名”可理解成“钢琴变奏曲”有名称、标题,也可以理解为“钢琴变奏曲”著名、很有名气、闻名于世;C句也是语言歧义句,可以理解为领导对他进行批评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目的是说服他,也可以理解为领导在接受他的批评前是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的;
D句在表述时错用了倍数关系,某类事物的减少不能使用减少了多少倍,因为只要超过一倍,这个事物的数量就等于零或变成负数了。
6.D
解析:“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但是也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其中“即使……也”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并没有转折关系,运用“但是”是错误的,应该删去。
7.B
8.选甲:
这个标题用了双关,既盛赞“莫言”首获诺贝尔文学奖,又说明中国文学来者可期,表现了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和对未来的自信。
选乙:这个标题用了顶真(针),既点明本期内容是介绍“莫言的世界”,又说明莫言的作品具有世界影响,盛赞莫言。
选丙:《红高粱》是莫言的作品,在这里“高粱”借代莫言,“红了”借指莫言获奖,因而题目富有暗示性。
课内同步阅读
9.反映了鲁迅先生豪爽开朗的性格特征。
解析:解答本题应抓住关键词“明朗”“欢喜”“轻捷”“不顾一切”。
10.语言流畅简洁,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热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语言特点的能力,分析时应把握不同类型的语言特色,如:朴实无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还要结合作者的感情和态度具体分析。
11.三个看似不起眼的词语,把鲁迅先生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生活一丝不苟的态度传神贴切地体现了出来。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的能力,结合句子的整体意思来思考所表达的内容及效果。
12.(示例)鲁迅先生为人豪爽,性格开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题,要结合全文的记述,联系有关鲁迅的资料来思考。
课外拓展阅读
13.总分结构,首尾呼应。中间几段,都是先简单概括,再细叙详述。
解析:文章结构有以下几种形式:总一分一总,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掌握这三种形式,对号入座即可。
14.提示:从外貌、衣着、兴趣等方面概括。(示例)他留着“一”字胡,剪掉辫子,直竖着头发;爱穿长袍;喜欢碑帖、木刻、漫画、图谱,是典型的DIY一族;不怕得罪朋友,敢于跟整个文化界、知识界为难。
解析:阅读全文,分析文章从哪几方面写的,抓住关键词分条概括。
15.那些好脾气的先生们,没有一个会为一个粪厂的工人被诬X而辩护,没有一个会为一个无名的学生被虐X而愤怒。原句感情更强烈。
解析:画线句为反问句。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时,注意使用否定词。反问句语气强烈,陈述句语气平缓。
16.“DIY”是“Do
It
Yourself”的英文缩写,意思是“自己动手做”。“DIY一族”即自己动手做的一类人。
解析:近几年出现了不少网络新词汇,要注意积累。
17.在作者心目中,鲁迅是一个承受太多、付出太多的人,作者本能地把他视为一位能理解青年内心苦闷的长者。他厌恶虚伪,不懂装饰,而他又那么敏锐,能直接抵达自己的内心。
解析:结合文中对鲁迅的描写,尤其是
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结合自己对鲁迅的了解作答。
附加题
18.(1)同乡会政治(东京初识);(2)故乡重逢(叙旧);(3)学校共事(绍兴共事、辅助鲁迅监学)
19.欲扬先抑
作用:(1)为下文写两人冰释前嫌埋下伏笔;(2)为刻画范爱农的形象和突出他的悲剧命运起了重要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的写作手法。仔细阅读全文,了解文章开头所写内容,分析与后文情节是否有相关点,从情节间铺垫伏笔和表现人物形象两方面具体分析说明。
20.示例一: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如“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突出范爱农冷峻、孤傲、怪癖的性格特征。
示例二:语言描写,如“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突出范爱农孤傲、倔强的性格特征。
【七年级语文下册《牛群》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推荐阅读: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同步练习07-25
语文:第6课《诗两首》(纸船,母亲)同步练习(鄂教版七年级上)07-21
七年级语文上册《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09-04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点09-24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6黄河颂教学案08-19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09-18
五年级语文同步练习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