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人文素养(精选8篇)
1.职业院校人文素养 篇一
职
业
经
理
人
与
人
文
素
养
总
结
报姓名:郭业苗告学号:101061008班级:市场营销10
1在这次的实训中,我收获的很多:
在计算机方面比如word里面的,excel里面的知识。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比如word里面的页面设置中版式,页眉页脚中的奇偶页的页眉不同,页脚起始页。自动目录的生成,域等等。excel里面的做表格,计算,做图,两种方案取最优方案的决策SUMPRODUCT的运算等等。
在仪容仪表方面,听了一个专家的讲座应聘成功的的六大秘决:(1)形象仪容,服装、(2)简历表、(3)请勿陪同或携伴、(4)称呼仪态要规范、(5)沟通表达要求实、(6)面试官也要讲礼仪其中(3)
(6)这两条是我第一次听说。没想到的事。其中我很欠缺的是形象仪容,服装。称呼仪态。我的沟通表达能力很弱。可能会紧张。我欠缺的很多,还得努力。没想到的是,在求职中,注意的问题那么多。我用五个方面总结这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2.职业院校人文素养 篇二
一、积极的人生和职业态度
作为社会人和职业人, 我们可以选择作为参与者、旁观者, 而不是评判者。选择作旁观者是因为自身的能力、经验欠缺, 判断力不够, 需要观察学习他人的方式、方法;选择作为参与者, 是因为作为其中一员, 有责任和义务为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如何, 应积极融入主流意识和核心组织, 形成一种执政思维, 随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即使你由于经验欠缺出现一些失误, 但作为领导者, 他会欣赏你的责任感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二、科学认知自我, 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 职业生涯设计是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实施的保证。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 首要问题是帮助个体进行自我评估即科学认知自我。其目的是为了让个体了解自我, 发现潜能, 悦纳自我, 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现状与未来理想职业之间的差距, 帮助个体端正态度, 从而激发自我潜能、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科学认知自我不是一次二次的探究和职业测评就可以完成的, 而是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全过程。 (1) 探究自己的能力优势。能力一个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在一个人的活动中表现出来, 同时又在所从事的活动中得到发展。能力往往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指人们已经学会了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指个体具有的潜力或完成某项活动的可能性。例如:一个人具有领导的潜能, 只有在领导岗位上才能体现出来, 否则永远是一种潜能。能力又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等。特殊能力是指某些特殊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画家需要具有良好的空间知觉能力及色彩辨别力等。个体能力差异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未来从事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 地位越高对能力的要求越高。对能力优势的探究包括以下几方面:基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态知觉能力、身体运动能力、艺术创造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文秘能力等。 (2) 探究自己的个性优势。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在处事时总是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 有自己的行为风格。如有的人对细节敏感;有的人关注整体;有的人善于决断;有的人灵活多变;等等。个性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 只是当他们有具体的工作联系起来的时候, 才有适合于不适合的问题。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乐群性、聪慧性、恃强行、敢为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自制性、敏感性等。 (3) 探究自己的职业生涯动机。在给出的十个方面的问题中, 找出你最在意哪些?最不在意哪些?按照在意程度列出顺序。十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升职、冒险、福利、变化性、竞争、创造性、帮助别人、工作的独立性自由性、做领导、社会地位。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 每个人对自己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 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在以后生涯选择中, 注意扬长避短, 选准职业的切入点。同时, 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 最主要的是看看它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优势, 而不是用社会上统一的所谓“成功人士”的标准来衡量。当个体摒弃了世俗的成功标准, 完成了对自身的科学认知, 对人生的价值与自我的科学定位便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会减轻内心的压力, 克服浮躁情绪。
三、理性的态度、诗意的生活
我读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三个人都在垒砖头, 一个人一边垒一边抱怨, 这个工作又累收入又低, 感觉整个世界都欠着他的;第二个人说自己在垒一堵墙, 他干得非常仔细认真;第三个人, 一边垒砖一边歌唱, 他说自己在盖一座大教堂, 教堂落成后, 这里会有天使的歌声。
四、学会学习、终生学习
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经济主流, 是21世纪的“第一概念”。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非常实际的挑战是知识的快速老化和新的专业领域的不断出现。社会劳动者的职业迭替更加频繁。据资料显示, 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者职业迭替和就业岗位轮换已普遍呈频繁之势。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人才, 平均5年更换一次工作。美国的每个人一生平均更换12次工作。据统计资料显示:一个人大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只能满足其一生所需知识的10%左右。[3]因此, 在未来社会中学习将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学习将是一个人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手段。学习将伴随一个人整个的职业生涯。
学会学习, 就是变传统的“知识传播、博闻强记”为“创新性、开放性”学习。正如爱因斯坦曾讲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 日本学者川上正光提出“知识, 百科全书可以代替, 可是考虑出的新思想、新方案, 却是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的”。学会学习的另一个内容就是注重“通才”学习和“专才”学习, 二者相辅相成。所谓“通才”是指具有某些专业知识而又知识面广博, 知识结构合理, 具有较强专业适应型人才而言。相对于“专业”型人才而言, “通才”型人才更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前途。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 (从他们的论文、成果、普及等方面) 做了5年跟踪调查, 发现有成就的科学家很少是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 而都是博才取胜。当今诺贝尔奖获得者, 有不少既是某门科学的“专才”, 也是进行综合性研究的“通才”。
总之, 职业素养中的人文精神决定了个体的发展高度。可以使个体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社会的各种纷繁现象, 懂得什么是人类和自身真正想要的美好生活, 对人类和自身的生存状况能做出发展性的反思, 对人类社会的命运能有所思考和贡献。
参考文献
[1]仇忠海:“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学校教育, 2004.7第1版1
[2]刘远白: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科学认知自我.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4)
3.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探析 篇三
关键词:高职;教师;人文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1
课题项目:山东省青少年素质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专项课题(2015年度),课题名称: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编号:15SZJ048。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指出:“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格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拥有科学、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人文素养在人的全面素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高职教育不是单纯培养专业的人,更不是单纯培养职业人,而是培养社会人,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严格,一些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现在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表现在生活自理能力差,适应社会能力低,不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差,缺乏竞争和创新能力等,这些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便不知所措,甚至走上极端,所以有些用人单位认为与其要一个综合素质不高的高职生,不如要一个各方面表现不错的中专生。另一方面在学校看来,由于每年都需上报学校的就业率,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与其注重“远水解不了近渴”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比较有实力的专才身上。尤其是在今天高职教育不断增强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教学内容的情况下,问题更为突出。
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宋代名儒李觏训诫:“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陶行知从教育成效的角度强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但是现在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年轻人,他们专业知识缺乏,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理论缺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也得不到相应的文化的熏陶,所以当务之急是应该全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加强人文知识学习。首先应多學习经典,这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形成、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经典是人们长期以来对世界和人生状态、意义的描述与阐释,是人类思想的精华。阅读经典,这里包含着中西方文化的经典,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高人文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
其次,“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并且这一桶水必须是活水,是充满生机、富有活力,长流不竭的活水。教师还应多涉猎一些哲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充实到课堂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视野,提高思想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应多参加一些文化学术性会议,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将时代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培养高尚的品德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体现,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情操、宽广的胸怀、豁达的品格,不断修炼自己的德行,以深厚的人文精神感染受教育者,对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都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
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由于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意识不到身上的责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其次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师生之间的情谊。而且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让弱势群体得到同等关怀和帮助是对教师本身素质的考验。
三、创新教学方法
年轻教师虽然经验缺乏,但是创新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所以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不能单向传授,不能做教书的工具,而是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对教育享有“参与性”和“选择性”。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他所教授的知识就会很感兴趣并且易于接受。在日益更新的信息社会,教师还要多向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运用网络的便捷性,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学会巧妙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教学,积极实践、创新,积累经验,不断思考、总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
另外,还应注重在教学中挖掘学生优点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的欣赏和关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要因材施教,不能区别看待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而应做到公平
三、开展多样化的人文课堂
高职院校由于学习年限较短,技能实训任务较重,没有时间开设大量的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程,所以就开设选修课。一方面可以开设有关人生观、价值观的专题,不能灌输理论教育,要结合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得讲解,如“哲学与人生”、“生活中的哲理”等专题,使学生能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用于指导个人生活。
另外还可开设一部分文化素养类课程,如“文化经典学习”、“世界各国礼仪与文化”“中外文学作品导读”、“书法与人生”等专题。作为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必选一两门,并将这些课程纳入学业成绩中,让学生逐渐领会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知识存储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将人文知识逐渐地内化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时候,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才最终体现出来。而这个过程不能只靠单纯的知识传授开展,而是应该在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实现的。所以让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可以开展“体验农村生活”、“体验社区生活”、“生存体验”、“极限体验”等活动,让学生自觉加入活动中,去亲身感受普通劳动人民身上可贵的品质,把人文知识转化为做事的行为规范和习惯。还可举办各类人文素质讲座,人文知识竞赛、征文大赛等形式,通过参与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势下,高职院校要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传统教育格局,探索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规律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最终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4.职业院校人文素养 篇四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称中国学术为国学,所谓国是本国之义。具体讲,就是中国传统学术。总起来说,中国传统学术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其中自然科学有天文、算学、地理、农学、水利、医学等,这些都是国学的内容。如上是中国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研究的成果,也是我们学习《国学》的导引。
《国学》的内容博大精深,是前人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先进文化”的基点,正是根植于中国《国学》的精髓。诸如,“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就借鉴了古人的文明成果。秦始皇统一六国,任用“商鞅变法”的“立法治国”。十四届六中全会“弘扬道德”,正是道家老子“道德经”的神奇。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引用了“中华道德”的行为规范。“构建和谐社会”,借鉴于佛家的“和”。我为《百佛书画册》题序,逻辑推理说:“和谐者,平衡也;平衡者,为善也;为善者,尚和也;尚和者,和尚也。”这种“以和为尚的精神叫“和尚”,“和尚”是佛家的尊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建国初,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正是儒家提出的“和而不同”,即“求大同存小异”;小平同志提出的香港、澳门回归的“一国两制”政策,也是根由于这一儒家学说。当今,世界各国成立了五十多个“孔子学院”,这是东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在美国“世界孔子研究会”的大堂上,悬挂流金牌匾,上写孔子名言:“以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日本的“立命馆大学”的校名,就取孔子《论语》中的“安身立命”。孙武、孙膑祖孙创立的《孙子兵法》及《三十六计》,成为世界尊崇的“军事宝典”。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很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宝库,任何“文化策划”、“文化创意”,都离不开这个源泉。
二、人文素养:
理解“人文素养”,遵循字面内涵表述组合意义就是最实际、最便利的途径。“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我看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架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中目标,对抗所有屈人心身的任何神圣。
现实中,我们可以大致上把“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等同使用。因为,如同具有“达标”的自然科学能力却不见得具备“达标”的“科学精神”一样,具有“达标”的人文科学的知识及处理人文活动的能力,也不见得同时具备“达标”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是人文素养的根本特征。举个例子: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许多受到主流社会迫害的中上层人士,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来自下层社会群众的同情和关照,这让“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等被专政人士曾大发感激、感慨之情。而那些对落魄者不歧视不加害的“草民”,虽然缺乏人文科学素养,甚至不具备接收革命教育的起码的文化素养,但他们在那个把人文当垃圾的社会环境中,却是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精英分子。
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文明、进步的“发展”,不可以和人文精神相违背、相脱离。否则,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发展,社团组织的发展……都会成为压制、残害甚至毁灭人类的野蛮力量,并且,这些东西发展越快、成就越大,它所制造出的痛苦和灾难就越大。
三、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师人文素养的基本构成: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师区别于其他社会角色的职业特征,也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支撑和服务于这个核心的是教师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化育方法。
现代教师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下面几方面的内容:
(1)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我们的学生、下一代的精神面貌如何、生存方式如何,他们是否有道德、有能力、有信心、有活力、有尊严,全靠我们今天的教育。
(2)对教育的理想不断追求。没有理想的教育,便不能造就理想的人。我们应该不断追问:什么是教育的真谛?什么是教育的源头?什么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的愿景应该怎样绘就?在接一批新的学生时,有没有确立你的目标?
(3)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我们要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关心农村教育,关心弱势群体的教育,关心教育资源的分配,关心教育机会的平等。在教学活动中,摈弃标准化、同步化、统一化,对待不同出身、不同智力、不同性格,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地对待。
(4)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生存为本,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提升学生的生存质量,让学生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积极勤奋,心灵充实,安逸愉悦,并为学生未来生活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体现在学生对教育的选择上,要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等,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简单地说,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对教育享有 “参与性”和“选择性”。
(5)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沮丧时的心情,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是一种爱,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对学生心灵的点拨。
四、中华传统文化:
5.人文素养课后总结 篇五
我们处在一个人文精神凸显的时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之一,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增强自己的人文精神。这不但与每个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格建构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昌盛、富强。
目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欠佳。首先,文化素养不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民族精神。不少大学生爱好广泛,知识面较宽,但也有一些大学生文史知识欠缺,文化底蕴浅薄。知识结构单一,表现为有专业知识,而普遍缺乏必备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缺乏对自己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精华的基本了解,缺乏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其次,道德水准不高,社会公德失范。道德作为社会规范,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它确保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睦,社会和个人共同发展,大学生理应成为社会秩序井然和平稳发展的忠实卫士,但一些大学生文明素质低下,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意识不强。比如,某些人对个人卫生非常讲究,对宿舍脏乱却习以为常;不爱护公物,不注意爱护图书,将课桌乱刻乱画;满口脏话,不文明举止时有所见等。再次,人生主体价值观不明朗,在价值选择上缺乏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是务实的一代,表现出务实化、个人化和功利化的总趋势。许多大学生把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把追求理想转向注重实惠,把英雄崇拜转向功利主义。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上,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缺乏社会理想。在道德的责任意识方面,对社会的终极关怀表现淡漠。
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较低有其复杂的社会及历史原因。首先,现代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造成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和历史进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科技被强调为第一生产力,其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这使得科技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日重,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这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接受科技教育作为自己接受教育的重心,进人大学学习理工科,就成为优秀中学生升人大学的首选目标。对科技教育的过分强调,导致了人们对人文教育的轻视和排斥。而大学的人文教育自身,也在科技教育的强烈形响下,出现了知识化的倾向,只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研究,而忽视了对人的培养和完善。其次,我国高等教育在其发展中遭遇的挫折及其本身存在的弊端,造成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20世纪50年代以后,极左思潮摧残了我国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人文学科被简单归结为阶级斗争学说,传统文化教育基本被停止或取消。
20世纪50年代初的大规模院系调整,对推动我国改善高校的地区分布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形成了院系设置上的文理工分家、单科性院校林立的格局。这虽然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但不利于大学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再次,市场经济的负而效应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失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也正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经济往往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看重工具层而忽视价值层面,看重现实追求而忽视理想追求。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重利思想侵蚀下,使本来就缺乏独立判断能力的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急功近利。
21世纪的大学生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也应具备相应的人文素质,要从各个方面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首先,要努力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技术史以及伦理学等在内的人文科学知识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作为高层次人才预备军的大学生,如果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又如何能对国家、对民族有感情、有责任心呢?又如何谈为国家、为民族服务和献身呢?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杨叔子院士曾要求他的博士毕业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能背诵《论语》和《老子》,否则就不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杨院士认为,博士生作为国家高层次的人才,不能不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背《论语》、《老子》,可以培育民族责任感,锻炼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学会如何做人。事实上,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有很高的文学、艺术造诣,例如爱因斯坦既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又能熟练地演奏小提琴;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是地质力学的创始人,但他同时又是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创作者。
其次,塑造理想的人格。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对人类、对祖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理想人格表现在具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在上课、实验、课外作业、考试及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要避免不求甚解、敷衍了事的现象,更要坚决杜绝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和考试作弊等恶劣行为。
再次,塑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大学生要具备高尚的人格精神、品格情调、情趣操守、气质风度等内在潜质和外在形象。从一切非文明的、低级情趣的影响中摆脱出来,确立具有历史合理性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批判、抛弃错误的价值取向,建立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价值观。使自己不至于在依靠知识和技能获得了物质世界的“家”之后,反因价值迷失、思想茫然而找不到精神世界的“家”,成为物质世界的富有者和精神世界的流浪者。
最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要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自己的社会服务能力,更主要的是能培养自己的社会服务意识,体会社会角色的意义,接受来自劳动人民群众中的人文、道德教育,养成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品质。
6.人文素养题 篇六
一、时事类
1、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2、在我国召开的2008年奥运会是第(29)届奥运会。北京申办口号是什么?(科技奥运 人文奥运 绿色奥运)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什么?(更高更快更强)2008吉祥物福娃的名字分别是什么?(贝贝 晶晶 欢欢 迎迎 妮妮)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哪个体育馆举行? 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2008奥运会什么时候开幕的?(2008年8月8日)奥林匹克标志是什么?(奥运五环)。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在哪?(希腊雅典)。
3、我国现任国家主席是(习近平),全国政协主席是(俞正声),国务院总理是(李克强)。
4、下列民族服装中,在国际上被称为最具有中国气派的是(D)A、丝绸服饰 B、唐装和长袍 C、满族服装 D、中山装和旗袍
5、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4月30)日晚上为开幕庆典,(10月31日)晚上为闭幕庆典。活动举办时间(184)天。地点是上海市中心和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名字为(海宝)。
6、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广州亚运的吉祥物有五个,(乐羊羊、阿祥、阿和、阿如、阿意)。
7、ECFA是(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不过这是台湾方面的称呼,真正的名字要等两岸正式谈话才能确定。
8、中国在英语里一般都叫做China,所以,在国际上一般以 CHN 作为中国的缩写,在电脑域名中则以.cn 作为缩写,为区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Republic of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缩写是 PRC。
9、常见缩写英文
WTO(世界贸易组织)Windows(操作系统)ISO(国际标准化组织)UFO(不明飞行物)BBS(英国广播公司)CEO(首席执行官)IT(信息技术)MBA(工商管理硕士)CCTV(中国央视电视台)VCD DVD(影碟机)
10、我国四大古镇是(景德镇、佛山镇、汉口镇、朱仙镇)
11、我国四大书院地点
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12、我国四大名楼分别在什么省。
岳阳楼(湖南省)滕王阁(江西省)黄鹤楼(湖北省)蓬莱阁(山东省)
19、部分公益广告
114(查号)110(报警)122(交通事故报警)12315(消费者投诉)117(报时)119(火警)120(急救)12121(天气预报电话)20、按序号添上年龄的由小到大的演变。①襁褓(不满周岁)②垂髫(10岁)③及笄(女子15岁)④花甲、耳顺(60岁)⑤而立(30岁)⑥耄(90岁)
⑦古稀(70岁)⑧孩提(2至3岁)⑨半百、知命、天命(50岁)⑩期颐(100岁)⑾弱冠(男子20岁)⑿不惑(40岁)
21、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分别由(生、旦、净、丑)四种角色当行扮演。
二、文史类
1、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仙”的是(李白),被称为“诗圣”的是(杜甫)。
2、“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3、“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4、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
5、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和(《孟子》)(《论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七略四库”中的“四库”又指的是(经、史、子、集)
6、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到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我国古代名著《水浒传》刻画了(108)位个性鲜明的好汉,尤其是他们风趣幽默的绰号,如“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小李广(花荣)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等。其中一开始逆来顺受,后来怒而反抗,被逼上梁山的英雄是(林冲);见义勇为,性格最粗犷豪爽的是(鲁智深)。
8、《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是:(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曹操)和(刘备)。
9、古诗文常提到“花中四君子”,是指哪四种植物?(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中国三大国粹是什么? 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10、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他在一座无人的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收到一个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又因帮助了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国家。他的名字叫(鲁滨孙),这部作品是(《鲁滨孙漂流记》)。
11、他是一个小庄园主的儿子,从小就喜欢旅游。他旅游过“小人国”和“大人国”,经历一番历险,最后终于回到了英国。他的名字是(格列佛),这部作品是(《格列佛游记》)。
12、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与人力车夫相关的两位女性的名字是(虎妞)和(小福子)。
13、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跃马挥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自然环境顽强斗争;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之后,克服困难从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他的那段“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的名言,成为一代人的座右铭。他叫(保尔〃柯察金),这部作品是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4、作者(高尔基)从父亲逝世开始,到母亲逝世为止,恰是作者5岁到7岁的童年生活阶段。书中充满了残酷恐怖的生活故事。这部作品叫(《童年》),与《在人间 》和《我的大学》合称“自传体三部曲”。
15、“墙角的花,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句富有哲理的诗句作者是世纪老人(冰心),她的代表诗作是(《繁星》)、(《春水》)。
16、(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作家和社交活动家。20世纪初,为名人作传,三部英雄传记是《 贝多芬传 》、《 米开朗其罗传 》、《 托尔斯泰传 》。
1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305)篇,历史上又称为(“诗三百”)。(《离骚》)是《楚辞》篇名,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18、古诗文中的“乐府双璧”是指《 木兰诗 》和《 孔雀东南飞 》。
19、闯龙宫、搅冥府、大闹天宫,都是小说《西游记》中的情节,其主人公是(孙悟空),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
20、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以上故事情节出自我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其作者曾经对他自己的作品“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是清代(曹雪芹)。
21、四大古典名著是(《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22、“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指我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23、“舌战群儒”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C)。
A、赵括 B、项羽 C、诸葛亮 D、关羽
24、“头悬梁,锥刺股”说的是(B)刻苦学习的故事。(车胤囊萤 孙康映雪 匡衡凿壁偷光)
A 孙康、苏秦 B 孙敬、苏秦 C 匡衡、苏秦
25、古代有一位商人,他经常把货物通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请你仔细想想,这位商人应该是生活在下列哪个朝代?(D)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隋朝
26、连一连。
1.书圣 a.孔丘 1.画圣 a.关汉卿 青莲居士——李白 2.草圣 b.关羽 2.曲圣 b.吴道子 香山居士——白居易 3.武圣 c.苏轼 3.文圣 c.欧阳修 东坡居士——苏轼 4.词圣 d.黄龙士 4.茶圣 d.陆羽 六一居士——欧阳修 5.医圣 e.司马迁 5.酒圣 e.孙武 柳泉居士——蒲松龄 6.史圣 f.杜甫 6.兵圣 f.杜康 易安居士——-李清照 7.棋圣 g.王羲之 7.药圣 g.孙思邈 随园老人——袁枚 8.诗圣 h.张旭 8.乐圣 h.李龟年 四明狂客——贺知章 9.至圣 i.张仲景 9.亚圣 i.孟轲 少陵野老——杜甫
1、李时珍 A 史 记
1、华盛顿 A、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奴制度
2、祖冲之 B 地动仪
2、罗斯福 B、领导了反法西斯战争
3、张 衡 C 孙子兵法
3、林肯 C、领导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
4、孙 武 D 圆周率
4、奥巴马 D、新任的美国总统
5、司马迁 E 本草纲目
27、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家和发明者 造纸术:(蔡伦)火药:(葛洪)活字印刷术:(毕昇)指南针:(佚名)
28、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9、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草书、行书)。30、我国学位最高的是(博士):古代三鼎甲是指(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榜眼)和(探花):乡试正榜所录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则称为(解元);中秀才则称(进学)。
31、古语中“化干戈为玉帛”中“干戈”为(战争);“玉帛”为(和平)。
32、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代表传说是指(《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三、自然地理类
1、“东北三宝”是指(东北新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东北旧三宝:(人参、貂皮、靰鞡草)。
2、我国的“春城”是指(昆明),“泉城”是指(济南),“羊城”是指(广州),“山城”是指(重庆),“石头城”是指(南京)。
3、三山五岳分别指什么?三山:(黄山)、(庐山)、(峨眉山)。五岳:东岳——泰山(雄伟、庄重、气势磅礴),山东。(历代帝王封禅之地)西岳——华山(雄伟、险峻),陕西 南岳——衡山(山势雄伟,古木参天),湖南。“衡山四绝” 北岳——恒山(山势陡峭,断崖林立),山西。著名的有悬空寺。中岳——嵩山(山势挺拔,丛峦叠嶂),河南。以少林寺闻名,山借寺名,寺借山威。
4、我国有(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5)个自治区,(23)个省,(2)个特别行政区。
5、我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6、2006年5月20日完成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之一,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组成。
7、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8、(D)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A、莫斯科 B、悉尼 C、新西兰 D、澳大利亚
9、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B)A、森林 B、石油 C、潮汐 D、东北虎
10、黄山“四绝”指的是奇松、怪石、云海和(A)。A、温泉 B、白皮松 C、猕猴 D、杨柳
11、现在地球表面大约有(D)的面积被海水覆盖,其余的是陆地。A、40% B、30% C、99% D、71%
12、毕昇对人类社会最突出的贡献是发明了(C)A、火药 B、指南针 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
13、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推断,“江阴”的位置应在(长江南岸),“河阳”的位置应在(黄河北岸)。
四、积累、名联、名言警句
1.写鬼写人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作家(蒲松龄)著作(〈〈聊斋志异〉〉)、2.上联:欧阳修与民同乐 下联:范仲淹替君分忧
3.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落雁” 王昭君)。
4.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诸葛亮),他的事迹妇孺皆知,比如:(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火烧赤壁)。
5.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对联中提到的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请将代表他风格的诗歌写出三句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6.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人物(杜甫)草堂是指(成都草堂)。
8、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词客是指(苏洵)、(苏轼)、(苏辙)。
四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9、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人物(范仲淹),出自他作品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对联赞扬的(李清照),作品《 漱玉词 》。其中“后主”是指(“南唐后主”李煜
1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此联是写(南宋)朝(文天祥),联中化用了他的《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7.职业院校人文素养 篇七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什么是“人文素养”呢?人文素养就是指一个人成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素质和修养。它的内涵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方面:基本的人性、发展的理性、高境界的超越性。目前, 对人文素养一词的解释, 在各类文献中尚无明确概念。遵循字面表述涵义, “人文”当为人文知识, 如: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人的内在品质。
二、实例分析新时期高职学生的教育情况
“英语四级考试不通过, 不能拿学位;可是中文作文不行, 还能拿学位, 这是为什么?”这是一名大学生问的问题。现在不少高职院校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因此在入学时, 有的高职院校对新生一律进行中国语文水平考试。再如, 2013年很受欢迎的汉字听写大赛让全中国兴起了学“汉语热”, 不少国家还办起了孔子学校, 中国的东南周边一些国家至今保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以上事例虽然只是文化知识一方面, 但是从中也可看出现在年轻人的实际教育现状, 对于培养社会一线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 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学生和培养技能型人才一样重要。
三、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养的缺失, 主要是指高职学生应有的文学修养过低, 历史文化知识贫乏, 道德理想追求迷茫, 待人接物的价值评判缺少起码的悲天悯人情怀。在经济高度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当今社会, 学生人文素养的弱化、人文精神的失落, 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人文素养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现代社会发展迫切呼唤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有助于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
长久以来,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长期分离, 出现“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 过弱的人文素养”状况, 因此高职院校须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调整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综合素质。
(二) 有助于培养高职高素质人才
历史事实也证明, 一流科学家身上蕴聚着超一流的人文素养。如爱因斯坦, 不仅是一位建树卓越的科学家, 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那些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伟大科学家, 如居里夫人、爱迪生、钱学森等, 他们对人类的贡献, 不仅在科学本身, 还在于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和可贵品格。因此,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将关系到所学专业上的成就, 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开展创造性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途径
高职院校会开设一些有关人文素养的课程, 但它的教学多数没有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 在现代急速变革的社会, 具体怎样培养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 从教师着手,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 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因此, 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深信一句话“只有爱读书的老师, 课堂上才能左右逢源, 如鱼得水”。作为教师应该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应有所涉猎, 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2. 敏锐深邃的时代感悟。
教师不能落伍, 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对教育、生活不仅要有“信息”上的量增, 更要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逐步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
3. 健康多彩的生活情趣。
教师本身要开朗乐观, 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 这是教师魅力永葆的秘诀, 这样的资源会熏陶和感染学生, 让他们生生活、人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对现在90后的学生来说, 教师的个性魅力对学生吸引力、影响力是巨大的。课堂上不仅需要理性地启发和诱导, 更需要感性地点燃和熏陶。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业师, 更是身教心教育人的智者。
(二) 从学校着手, 深化课程改革
新时期新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要适时深化教学改革, 调整教学内容,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 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要善于捕捉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与切入点。教师用人文的观点理解、运用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把人文素养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三) 打造和谐的校园思想文化
加强学生人文熏陶与人文渗透离不开校园这个思想阵地。校园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全面素质的新型人才的主要基地, 是社会精英成长的摇篮。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手段、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高等职业院校要通过校园环境建设, 营造富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 以起到导向、规范、教育和激励的作用, 这是实现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 也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总结
当今社会的需要、学生的健全发展都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学生。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都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深深影响着社会的整体素质, 学生人文精神的好坏也决定着民族的建设和发展, 因此, 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员, 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刻不容缓。
摘要:本文从“人文素养”的内涵出发, 以高等职业学院教育教学中发生的事件为例,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情况, 强调高职学生在提升知识、实践能力以外的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 探讨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途径。
8.职业院校人文素养 篇八
关键词:课外活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少年说》中提出“少年强则中国强”,可见青少年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指挥棒,但是到了大学甚至走上社会之后,一些精神层面的内涵一一显现出来。但是,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工具理性”教育观盛行,造成大部分院系设置上偏重理工等实用专业,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人文精神不能得到很好的传承,阻碍了人文素养教育的普及和被认知、被接受[1]。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中提出,高职院校应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文化艺术类课程建设,完善人格修养,弘扬以德为先,重视传承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要将和谐教育确立为发展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逐步改变以往单纯以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培养目标的方式[2]。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即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两部分组成。“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3]。
二、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1.从学生角度来说,三年的高职经历影响一生
高中因学业繁重,迫于升学压力,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人文知识和思考人文精神,而三年高职生活时期学习和树立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婚姻和家庭。笔者在担任辅导员和授课教师的过程中,确实发现了一些学生的困惑,比如因为处理不好与寝室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让自己的情绪受到很大影响,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业受阻,进而产生极度自卑或者放纵自我的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即便顺利毕业到社会上也是容易出现问题,而预防由此带来的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最根本上还需要学生自己反省和认知,而学校人文素养教育是启迪和教导学生的必要途径。
2.从学校角度来讲,德才兼备才是培养目标
职业技能培养体现专业课学习上,它使学生学会“做事”,体现了培养 “才”的重要性,但是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可以使学生学会“做人”,体现了培养“德”的重要性,而实际上更多时候做人比做事更加重要。一直以来,很多高职院校偏重“科学”和“实用”,其实“人文”和“理想”同样不可或缺。学校培养的目标不是让学生成为懂专业知识会操作的“机器人”,还应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3.从社会角度来看,青年的素质关乎国家命运和企业发展
青年一代秉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会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结,他们的审美情趣、情感世界、意识形态、社会道德观念都会在社会上形成一股风气,如果他们在校园只注重和学会竞争和技能,那么到了社会往往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包容的胸怀,如果他们在学习中只考虑分数和成绩而不去提升个人品质,那么到了社会也只会应试而不会具有闪耀的人格魅力。社会中企业需要的人才也不再是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的毕业生,新环境下企业对毕业生的诉求要求学校必须重视人文素养教育。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以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我院)为例,通过所在系——管理工程系的四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参考对象,探索我院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重点参考了13-15级物流管理、会计、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四个专业(自主招生班级)的人才培养计划,学生三年期间的选课类型分为六类:公共必修课、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核心课、职业技能训练课、职业技能拓展课以及公共选修课。与职业技能相关的课程是四类: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核心课、职业技能训练课和职业技能拓展课。与人文素养相关的课程是两类: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四个专业几乎一样,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势与政策》、《实用英语》、《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和《综合素养与职业养成》,一共10门课程,约计500个课时,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了《普通话》代替《应用数学》。公共选修课设置两门课,预设了60个课时,但由于时间大多在晚上,有些很好的人文素养课程如《现代交际礼仪》和《周易解读》,虽然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授课时间的不便也导致了课程的难以实施。
1.学校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视不足
首先,每个专业每年编写的人才培养计划可以调整,但是公共选修课和公共必修课几乎不会变化,没有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情和心理需求;其次,在教师进修与培训方面,学校也很少有系统的、完整的教师人文素养方面的培训和政策支持;再次,各个专业在平时教学绩效考核中,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专业资格考证,至于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提升和考察并没特别关注;最后,学校对于讲授和涉及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教师没有给予重视,教师的人文素养课也属于边缘学科,在课题和项目申请上也相对处于劣势。
2.人文素养课程设置的问题
首先,学校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种类设置比较少,变化少,从课程名称到课程内容显得相对枯燥乏味,吸引力偏弱,这和90后大学生的需求和期待有较大差距。其次,不同专业的学生上着几乎一样的人文素养课程,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事实上不同的专业需要的人文精神还是有差别的,比如文科生占绝大多数的会计专业,应该多一些理科思维培养和课程设置,以操作和知识技能学习为主的汽车专业应该多一些沟通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人文素养课程,这样才能实现左右脑合理开发和体现文理交融。
四、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探索
1.从顶层设计上重视人文素养教育
国内外的著名高校早在二战后就开始注意人文素养教育缺失的危害,着手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设置[4]。高职院校的领导班子可以通过考察学习、培训等方式深入了解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此项工作的方法。领导观念的转变也将带动学院管理层加深对人文素养意义的认识,进而在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两方面找到兼顾的办法。
2.引入与开发适合自己的人文素养课程
我国高校开始探索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时间较晚,但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较短时间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文理交融”模式,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文史哲”模式和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代表的“通识模式”[4]。香港中文大学开设“通识教育”,培养了学生慎思明辨的能力和文化意识,均衡而多方面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教育又分为两类:大学通识教育和书院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由不同教学部门提供,超过200个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分为四个必修范围:中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而书院通识教育课程,注重各书院不同的生活教育,强调同学的参与、分享和交流[5]。虽然以上是国际知名学校的经验,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的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文化底蕴、办学历史等设计适合自己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
3.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
如果说推广人文素养课程是显性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容,那么举行课外活动就是相对隐形的人文素养提升方法。课外活动是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人文精神培养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还要在教学之余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广阔的知识面。笔者曾在2014年9月15-19日展开对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5个班级学生的课外活动安排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41分。在 “课余时间你都做些什么”的问题中,同学们写到的事项依次是上网(包括看电影、看电视、看电视剧、玩手机游戏)(74%)、睡觉62%、做兼职43%、学习(包括考证、看杂志、看课外书)35%、逛街29%、运动22%。通过询问“大学中你参加过的最喜欢的三项课外活动”以及“你希望学校可以举办什么样的具体互动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两个问题,得到同学们对于期待中课外活动的内容的认识,通过对所有答案的梳理和分析,得出同学们对于期望的活动安排主要有以下四大类:比赛类、学习类、娱乐类和义工类(图1)。这些课外活动不仅对于专业课是补充,还对个人素养提升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耀斌,袁素瑛,腾勇等.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5页
[2]朱淑娟.关于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77-78页
[3]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hFWJ5FSgnRen5uV
7fPdFUi7ubpCLBKASpJp6HyWt-oMIyKpErGOD4D5Cp6xDLicsFq8Q09x0cIZyivRzqgjx_201-01-23,2016-01-23
[4]曹占伟.国内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思路及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13(20):147-148 页
[5]http://www.cuhk.edu.hk/chinese/admissions/general-
【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推荐阅读:
职业院校德育课与职业素养的融合论文09-30
职业院校建设建议11-04
职业心态与职业素养08-30
机构设置职业院校07-19
课程改革职业院校09-30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现状07-12
毕业典礼职业院校校长讲话07-17
山东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08-23
职业素养心得09-15
提升职业素养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