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环境体系(精选9篇)
1.ISO14001环境体系 篇一
医院如何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一所医院就像一座城市,每天要消耗很多资源和能源,同时产生大量废弃物。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产生,为医院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工具。以某医院为例来说明,某家医院目前拥有四千多名员工、覆盖就医人口四十多万,该医院一年产生三千多吨垃圾,相当于一个拥有七千多人口的小城镇的垃圾量。而在医院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能从以下诸多方面有效解决医院的各种环境问题:
1、在医院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立环保管理制度,推动医院购买环保产品、避免使用含汞医疗器械(如用电子体温计取代传统的水银体温计)、减少荧光灯管、电热毯及某些危害人体健康以及环境的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减少容易污染环境的PVC等塑胶材料的使用。
2、医院在日常管理中还应注重节约能源,如避免公共场所灯光照明过强,经常擦拭保养灯管,用节能灯替代荧光灯,尽可能使用对环境污染较小的天然气替代柴油等。
3、根据权威机构的数据统计表明,医院通过控制公共照明设施,每年可节电上百万度;通过使用节水型水龙头和节水洗衣机,医院自来水每年消耗量可减少将近百分之三十。
4、加强医院的环保管理,减少油品消耗,减少电能消耗,清理出可回收材料以充分加以合法利用,建造医疗垃圾处理站来处理危险的医疗废物等措施
5、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医院除了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外,还可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等。例如,医院在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同时也可以推行生态饮食计划,能在价格基本不变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用绿色食品制作的早餐与午餐以及晚餐等,在保证患者饮食健康的同时也有效保护了环境。
6、此外,医院还应定期组织环保知识讲座,向医护人员以及就医者充分宣传环境保护的理念,从而增大参与环保工作的人群和环境管理的区域。做到医护人员与就医者充分合作,共同参与创建绿色、环保、健康和谐的医院环境。
总之,通过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充分识别、评价与控制医院的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强化医院环保管理工作以达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公众环境的目的,这是每一所医院都应该做的,而且也是不难做到的
2.ISO14001环境体系 篇二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系
1 概述
ISO/TC207/SC1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分技术委员会对ISO14001:2004国际标准的修订工作始于2011年,在历经了2014年7月DIS稿,2015年7月FDIS稿后,于2015年9月正式发布。截至2015年统计,全球通过ISO14001-2004认证的组织已愈300,000家,中国以获证组织愈10万家位居榜首,对于组织提升企业形象、强化和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实力、实现污染预防、成本降低和持续改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各类组织通过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环境绩效也相应得以提升,但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在其推广实施近20年来也正不断面临着诸多挑战。正是基于此,ISO/TC207/SC1在此次ISO14001修订时充分考虑了2008年全球互联网发布的《环境管理体系未来挑战》报告中关于对EMS未来面临挑战主题的研讨和分析结果,以及2013年全球各国标准化机构开展的“ISO14001持续改进调查活动”结果。在2013年9月提交的这份有110个国家5,000名参与者响应的问卷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ISO14001已针对“业务管理、且最主要是针对满足相关利益方的要求、提升公共形象、实现战略目标及与业务管理体系的整合”提供了相当大的价值;采纳ISO14001最大的环境驱动因素包括:“环境保护承诺”与“不良环境影响风险的降低”;而与业务管理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则包括:“客户要求”与“公共形象”。最终报告显示:采取“强有力的污染预防措施”、更加强调 “生态效率”和“生命周期思想”,以及在ISO14001附录A中增加更清晰的信息和解释、示例、实用帮助等内容被确定为此次ISO14001修订工作的重点改进需求和方向。
2 主要变化
2.1 标准结构变化
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各领域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结构上的一致和兼容,以确保管理体系标准的长期稳定性和整合性,按照2013年发布的ISO/IEC工作导则第1部分附件SL附录2《高阶结构、相同的核心文本、通用术语和核心定义》规定,对ISO14001:2004的标准结构和框架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修订后的新版国际标准共包括十章内容:1范围(Scope)、2 规范性引用文件(Normative references)、3术语和定义(Terms and definitions)、4 组织所处的环境(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5领导作用(Leadership)、6 策划(Planning)、7支持(Support)、8 运行(Operation)、9 绩效评价(Performance evaluation)和10改进(Improvement)。构成环境管理体系的方法是基于策划、实施、检查与改进的PDCA模式,它为组织提供了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可应用于环境管理体系及其每个单独的要素,用以实现持续改进。图1展示了新版国际标准中环境管理体系的PDCA运行模式,PDCA各阶段分别对应了新版国际标准的第6-10章。
2.2 术语和定义变化
新版标准按照“高层管理体系通用结构、通用术语和核心定义”的要求,对ISO14001:2004国际标准中的20条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较大幅度修订,保留并修改了ISO14001:2004国际标准中的14条术语和定义(如:持续改进、纠正措施、环境、环境因素等),删除了6条术语和定义(如:审核员、预防措施、环境指标、记录等),并新增了19条术语和定义(如:环境状况、合规义务、风险和机遇、参数等)。最终,将目前所包含的33条术语和定义按环境管理体系PDCA运行模式的顺序编排为4类。其中,与组织和领导作用有关的6条、与策划有关的11条、与支持和运行有关的5条、与绩效评价和改进有关的11条。此外,新版国际标准还对所使用的一些重要用语进行了补充释义,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2.3 战略性环境管理思维
“战略性环境”在新版国际标准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强化,一是将环境管理融入组织的战略策划。
关于“可持续发展”,新版国际标准在其“引言”中指出:“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必须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平衡这‘三大支柱’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由此可见,环境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环境管理置身于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强调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组织采取战略性环境管理的思维,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环境管理,可为“环境支柱”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之所以要将环境管理融入组织的战略策划,是因为环境管理需求在组织战略策划过程中的重要性愈发突显。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以识别优势机会,已成为一项既有利于组织又有利于环境的新要求,这一点集中体现那些与“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包括法律法规要求,以及那些组织能够影响或受其影响的,当地的、区域的和全球性的环境状况等”有关的问题上。这些问题一旦被组织确认作为优先事项,则减轻有害风险或开拓有利机遇将被融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策划。
按照新版国际标准新增“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和“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条款的要求,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问题,对组织所处的环境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有一个高层次的、概念性的理解。外部问题可能包括:与气候、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地使用、现存污染、自然资源的可获得性、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的、可能影响组织目的或受组织环境因素影响的环境状况,国际的、国内的、区域的和地方的文化、社会、政治、法律、监管、财务、技术、经济、自然以及竞争环境等;内部问题可能包括: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战略方向、文化与能力(如:人员、知识、过程、体系)等。组织还应对那些已确定与其有关的内外部相关方所明示的需求和期望有一个总体的、高层次的理解,以便确定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是他们必须满足或选择满足的合规义务。
战略性环境管理思维也是环境管理体系应对风险和机遇、确保成功实施的关键,ISO14001:2015国际标准在其“引言0.3 成功因素”中指出:“组织可利用机遇,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意义的机遇,预防或减轻有害的环境影响,增强有益的环境影响。通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过程、战略方向和决策制定过程,与其他业务的优先项相协调,并将环境管理纳入组织的整体管理体系中,组织就能够有效地应对其风险和机遇。”
2.4 应对风险和机遇
新版国际标准指出:“风险”是由于对某一事件的后果和可能性缺乏信息、理解或知识,而导致的对预期的正面或负面的偏离。当“风险和机遇”在标准中组合使用时,风险通常指“潜在的有害影响,即威胁”,而机遇则是指“潜在的有益影响,即机会”。“风险和机遇”概念及其要求在新版国际标准中的首次提出,标志着环境管理体系对风险控制的重视。为此,组织在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首先应确定其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作为后续制定环境目标和措施策划的输入信息。风险和机遇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即:环境因素、合规义务,以及基于对其所处环境及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理解所识别出的风险和机遇。随后,组织采取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并实现持续改进。组织应充分考虑其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在其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或其他业务过程中融入和实施这些应对措施,并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尽管新版国际标准要求须确定和应对风险和机遇,但并不要求进行正式的风险管理或文件化的风险管理过程。组织可自行选择确定风险和机遇的方法。方法可涉及简单的定性过程或完整的定量评价,这取决于组织运行所处的环境。
2.5 通过领导作用提升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组织各层次和职能的承诺。为确保体系成功,ISO14001:2015国际标准特别增加了新条款“5.1领导作用和承诺”。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证实领导作用和承诺,最高管理者负有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特定职责,应当亲自参与或进行指导。最高管理者也可向他人委派这些行动,但有责任确保这些行动得到实施。
为此,新版国际标准明确了最高管理者在EMS有效性、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战略、信息沟通、EMS预期结果、高层指挥、分配职责和权限,以及促进持续改进等方面所应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中,“EMS有效性”是指实现EMS策划的活动并取得策划的结果的程度;而“EMS预期结果”则包括提升环境绩效、符合合规义务以及实现环境目标。
2.6 承诺从污染预防扩展到保护环境
在新版国际标准的“5 . 2 环境方针”中,将ISO14001:2004标准的“污染预防的承诺”进一步拓展为“保护环境的承诺,其中包含污染预防及其他与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的特定承诺”。所谓“其他特定承诺”,注释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这意味着在当前资源低效使用、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全球环境形势和压力下,对组织的期望已由过去简单被动的预防污染扩展到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以免因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而导致的环境危害与退化。组织追求的特定承诺应当与其所处的环境,包括当地的或地区的环境状况相关。这些承诺可能提及,例如:水质量、再循环或空气质量的问题,并可能包括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以及环境修复相关的承诺。
与“保护环境”的承诺相呼应,新版国际标准在其“引言0.2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中也明确提出:“本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环境状况,同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
2.7 强调合规义务与合规性评价
新版国际标准将ISO14001:2004标准中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改写为“合规义务”,并在诸多条款要求中予以体现,如:“1 范围”“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5.2环境方针”“6.1.4措施的策划”“6.2.1环境目标”“7.3意识”“7.4.1信息交流总则”“7.4.3外部信息交流”“8.1运行策划和控制”“9.1.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3管理评审”等。充分体现了遵守合规义务并进行合规性评价在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的重要性。
合规义务包括组织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须遵守的或选择遵守的其他要求。为此,新版国际标准“6.1.3合规义务”规定:“组织应确定并获取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合规义务,确定如何将这些合规义务应用于组织,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这些合规义务。”合规义务也可能产生风险和机遇,例如:未履行合规义务可损害组织的声誉或导致诉讼;或更多地履行合规义务,能够提升组织的声誉。
新版国际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组织应对那些与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有关的合规义务给予特别关注和详细确定,一些相关方的要求体现了强制性的需求和期望,因为这些需求和期望已被纳入法律、法规、规章、政府或甚至法庭判决的许可和授权中。相关方的要求不一定是组织必须满足的要求,组织可决定是否自愿接受或采纳相关方的其他需求和期望(例如:纳入合同关系或签署自愿性协议)。但一旦组织采纳,这些需求和期望则成为组织的要求,即成为合规义务,并在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必须予以考虑。
关于合规性评价,新版国际标准 “9.1.2合规性评价”规定:“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评价其合规义务履行情况所需的过程;确定实施合规性评价的频次,对所有合规义务均定期予以评价,必要时采取措施,保持其合规情况的知识和对其合规情况的理解。”
2.8 强化对外包过程及相关方的运行控制
新版国际标准将“外包”定义为“安排外部组织执行组织的部分职能或过程”。外包过程通常在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之内,对于组织的运行是必需的,对实现组织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是必须的;同时,组织保有符合要求的责任,且在相关方来看认为该过程是由与外部供方有关系的组织实施的。
对于外包过程及相关方的控制,ISO14001:2004国际标准仅在“4.6运行控制”中规定“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多年实践表明,如何有效地对外包过程实施控制和施加影响,已成为组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和困惑所在。为此,新版国际标准增加了对包括“外包过程”在内的相关方实施控制和施加影响的诸多要求。“A6.1.2环境因素”指出:“除组织能够直接控制的环境因素外,组织还应确定是否存在其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外包过程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对于组织向其他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组织可能仅对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与寿命结束后处理具有有限的影响。”“8.1运行策划和控制”明确指出:“组织应在环境管理体系内规定对这些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类型与程度。”“适当时,确定产品和服务采购的环境要求,与外部供方(包括合同方)沟通其相关环境要求。”
当一个过程被外包或当产品和服务由外部供方提供时,组织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能力可能发生由直接控制向有限控制或不能影响的变化。某些情况下,发生在组织现场的外包过程可能直接受控;而另一些情况下,组织影响外包过程或外部供方的能力可能是有限的。因此,组织对外包过程或对产品和服务的供方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程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外部供方满足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能力,组织确定适当控制或评价控制充分性的技术能力,产品和服务对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所具有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以及对过程控制进行共享的程度等。但无论如何,对外包过程和相关方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已成为ISO14001:2015国际标准强化运行控制的一项重点。
2.9 通过绩效提升实现持续改进
新版国际标准更加关注组织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后环境绩效的评价和提升。从标准结构上看,新版国际标准的“绩效评价”涵盖了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合规性评价、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4部分内容。此外,在诸多条款要求中也都提及有关环境绩效的提升,如:“5.2环境方针”“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7.2能力”“7.3意识”“9.1.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总则”“9.3管理评审”和“10.2持续改进”等。取得认证证书并非组织的最终目的,只有通过环境绩效评价才能真实验证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成效,只有不断采取检查和改进措施,才能切实实现组织环境绩效的整体提升。
关于持续改进,新版国际标准的变化主要是将重点从改进管理体系转变为改进环境绩效。为此,组织应按其环境方针的承诺,将废气、废水与废物的排放降低至组织规定的水平。
2.10 强化生命周期观点
生命周期观点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思想。ISO14001:2015国际标准“引言0.2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指出:“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可向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组织通过采用生命周期观点,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交付、消费和处置等的方式,能够防止环境影响被无意地转移到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生命周期观点及方法运用,也正是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取得成功的有力工具。
首先,环境管理体系控制的核心对象“环境因素”是基于生命周期观点和方法加以识别的。“6.1.2环境因素”明确指出:“组织应在所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其相关的环境影响。此时应考虑生命周期观点。”在采取措施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时,“8.1运行策划和控制”条款中要求“从生命周期观点出发,组织应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在产品或服务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考虑其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并提出环境要求”“考虑提供与产品或服务的运输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相关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的信息的需求。”
可见,组织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充分运用生命周期(LCA)观点和方法,无论是对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还是对外包、供应链、相关方的运行控制和施加影响都应从生命周期角度加以考虑,但这不表示必须进行生命周期评价。
2.11 强调内外部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使组织能够提供并获得与其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信息,包括与其重要环境因素、环境绩效、合规义务和持续改进建议相关的信息。新版国际标准“7.4信息交流”条款关于信息交流策略的修订变化在于同样重视并强调外部和内部信息交流。包括建立所需的信息交流过程,沟通一致的、可信的信息的要求,针对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建立信息交流机制,提出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议等。组织保留外部信息交流的决定权,但是该决定权必须考虑监管机构要求报告的信息,以及其他相关方的期望。
此外,新版国际标准对信息交流提出了透明化、适当性、真实性、事实性、准确性与可信性等一系列较ISO14001:2004国际标准更为细化和具体的要求。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机制有利于组织寻找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机会。
2.12 与程序和过程相关的文件化信息
新版国际标准将ISO14001:2004标准中的“记录”“程序”和“文件”合并修订更名为“文件化信息”。“7.5文件化信息”条款包括了“7.5.1创建和更新”和“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的要求。使用“文件化信息”是为了适应计算机和云数据系统的发展;同时为了与ISO9001国际标准保持一致,组织将保留何时需要“程序”的自由度,以确保有效的过程控制。
除了本标准特定条款所要求的文件化信息外,组织还可针对透明性、责任、连续性、一致性、培训,或易于审核等目的,选择创建附加的文件化信息,并可与组织实施的其他管理体系信息相整合。组织的首要关注点应是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环境绩效,而非复杂的文件化信息控制系统。新版国际标准以“保存文件信息用作……的证据”来表示记录,而用短语“保持文件信息”来表示记录以外的文件。
3 ISO14001:2015与ISO14001:2004国际标准条款对照表
表1显示了ISO14001:2015与ISO14001:2004之间的条款对应情况。
4 结语
2015新版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国际标准是在总结20年全球环境管理体系成功经验和缺憾不足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充分展现了“可持续发展”“生命周期观点”“基于风险和机遇的思维”等重要思想,并将环境管理理念扩展至“主动性保护环境”和“战略性环境管理”。对于我国10万余家已建立并实施了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而言,深入理解新版标准的修订变化至关重要。只有综合运用现有的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管理等手段,同时融入环境管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新工具和新内涵,才能真正实现环境管体系的有效性和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3.ISO14001环境体系 篇三
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按时组织好培训计划。去年5月份左右,机构调整,成立了市安监局,我局的职责相应有些调整。我们及时对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相应作了调整。
二、举
全局之力,确保体系正常运行。
我局党委研究决定,认证工作配备微机一台、面包车一部,协调精兵强将组成ISO14001认证工作领导小组。截至目前,此项工作已投资近6万元。
三、对我局,进行全员学习,掌握其具体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地演习。
四、认证做好监测与测量工作,每月对局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监测与测量,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五、确保信息交流畅通,并对本局体系法律、法规运用性和符合性进行了评审。
六、取得一定环境绩效
通过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提高了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环境意识,规范了行政行为,树立了依法行政,服务于我市经济发展,构造和谐**的思想,切实加强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三同时”执行率达到了100。全局在办公耗材、垃圾处理等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总体来讲,在市推进办的正确领导下,我局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我们将不断进行改进,按照标准要求,确保我局体系良好运行。
4.ISO14001环境体系 篇四
各相关方及合作伙伴:
环境保护是每个公司进行生产、活动和服务时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认识到,与其他经济组织一起,节约资源与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为此,本公司制订以下环境方针:“遵守法规,节能降耗,持续改善,保护环境。”
同时,我们承诺:
1、依据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实施并不断完善环境管理体系。
2、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自主地制定环境目标、指标进行环境保护。
◆ 控制和减少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和排放对环境产生危害的物质,推进污染预防。
◆ 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管理,减少污水、烟气、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 开展节能降耗活动,合理使用能源、资源。
3、定期评审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确实有效地实施。
通过对全体员工实施环境意识培训,加强与相关方的环境信息沟通,使之了解公
司的环境管理要求,共同促进环境保护。
为了加强与本公司相关方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实现污染预防及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对材料、产品、设备供应商和废弃物处理商、物流运输方、厂房建筑施工方以及厂区绿化、环卫、垃圾处理承包方等相关方提出以下要求:
(1)向本公司提供的产品及生产、服务过程应满足国家、地方、行业的有关环境保护法
律、法规要求,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采取措施,以节能降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在本公司现场施工和服务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降低噪声、废气及其它污染,对施工和服务现场的废弃物要妥善处置。
(3)妥善保管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危险物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事故,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4)在储运过程中,应满足环保和安全要求。
(5)对于废弃物处理要符合国家环保法规要求,防止二次污染。
为了携手保护环境,我们期望所采取的旨在保护环境的活动得到各相关方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请贵公司(单位)阅读和了解以上内容并签署回传。
相关方单位名称(盖章):
签署:
5.ISO14001标准练习一 篇五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 A)使组织能够控制环境因素,并持续改进其绩效
B)使组织的所有环境因素和影响削除
C)制定环境方针和目标,并依照执行
D)将所有与环境有关的过程形成文件
()2.以下哪些可以体现组织的环境绩效:
A)目标的实现程度 B)编制的运行控制程序 C)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D)发生的环境事故
()3.一个组织的相关方可能包括下面哪些团体或个人?
A)政府机构 B)银行 C)媒体 D)投资者
()4.下述符合环境因素定义的是()
A)二氧化碳的排放 B)水质恶化 C)噪声排放 D)空气污染()5.污染预防的手段包括()
A)源削减或削除 B)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 C)资源的有效利用 D)材料或能源替代
()6.依据GB/T24001-2004标准条款4.1,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和保持是 的特定职责。
A)员工代表 B)管理者代表
C)最高管理者 D)各部门负责人()7.依据GB/T24001-2004标准,环境方针应包括 A)环境管理体系符合GB/T24001标准的要求的承诺
B)满足顾客要求的承诺
C)消除或降低环境风险的承诺
D)遵守环境法规的承诺
()8.按照GB/T24001-2004标准的要求,组织应就将其环境方针进行传达,传达的范围应为。
A)组织内的所有员工
B)组织内的所有员工和所有的相关方
C)组织内的所有员工以及所有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9.制定环境管理方案是为了 A)识别环境因素
B)实现环境目标
C)消除环境风险
D)满足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
()10.管理方案应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A)目标 B)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 C)实现目标的方法 D)实现目标的时间表
()11.依据GB/T24001-2004标准,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目标时应考虑:
A)环境因素 B)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控制的效果 C)相关方的意见 D)人员的能力、意识和培训
()12.依据GB/T24001-2004标准,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组织应识别并获得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要求 B)组织应及时更新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要求的信息
C)组织应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要求传达给有关的员工和其他相关方 D)组织应测评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要求的情况
()13.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含()。
A)环境方针 B)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C)环境目标和指标 D)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的描述
()14.依据GB/T24001-2004标准,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目标指标应形成文件
B)应规定作用、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 C)标准所要求的程序都应形成文件
D)与外部相关方联络、交流的相关信息应形成文件()15.依据GB/T24001标准,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组织应对文件和资料进行定期评审
B)所有失效文件和资料均应从发放和使用处撤回,以防止误用 C)出于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档案文件和资料应予以适当标识
D)文件和资料发布前应予以审批
()16.依据GB/T24001-2004标准4.4.6运行控制的要求,以下哪些是错误的:
A)组织应针对所有与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制订形成文件的控制程序 B)运行控制程序中应规定运行准则
C)组织应对其供方和合同方实施的所有运行活动进行控制 D)组织应针对所有环境因素制订控制程序
二、填空题,指出标准中适用于下述情景的条款,请将条款号填入横线。1)“某造纸厂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只覆盖了新厂址,没有包括老厂址。”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2)“某化工厂针对已识别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讨论确定如何应用其环境因素。”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3)“某公司的位置不在二氧化硫控制区,因此该公司可以不将高浓度二氧化硫的排放识别为环境因素。”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4)“冲压车间针对噪声污染制定的目标是“噪声降至70分贝以下”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5)“某施工企业针对马上要开工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噪声、扬尘等,决定走访周围社区告知居民并取得谅解。”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6)组织的环境管理手册的附录包括了一份程序文件清单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7)“一名用三氯乙烯进行清洗作业的工人不知道三氯乙烯对环境的危害。”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8)“行管部负责人在工作例会上向与会人员通报了上个月的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9)“环保处处长审阅并批准了修订后的《固体废弃物控制程序》。”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10)“空压站的噪声控制程序中规定了运行控制标准。”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11)“化学危险品仓库正在针对内审时发现的三个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12)组织的环境管理手册的附录包括了一份程序文件清单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13)“化验员正在按《监测与测量控制程序》的规定测试经处理后的污水的pH值。”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14)“工程管理部向各部门通报市环境监测部门对公司施工场界噪声的监测结果。”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15)“某企业位于洪水多发地区,但该企业没有相应的防洪措施。”
6.ISO14001环境体系 篇六
一、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容ISO14
000环境管理体系是集近年来世界环境管理领域的最新经验与实践于一体的先进体系,它主要通过建立、实施一套环境管理体系,达到持续改进、预防污染的目的。其核心内容包括持续改进、污染预防、环境政策、环境项目或行动计划,环境管理与生产操作相结合,监督、度量和保持记录的步骤;纠正和预防行动EMS审计、管理层的评审;厂内信息传播及培训厂外交流等。为所以,LSO100环境管理体系是企提高自身环经形象,减少环境污染而选择的一个管理性措施。企业一旦建立起符合符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并经过权40威部门认证,不仅可以向外界表明自己的承诺和良好的环境形象,而且从企业内部开始实现一种全过程科学管理的系统行为。
二、清洁生产的概;内容清
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它借助于各种相关理论和技术,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预节采取的各个环“预防”措施,通过将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及产品等方面与物流、能量、信息等要素结合起来,并优化运行方式,从而实现最小的环境影响、最少的资源、能源使用,最佳的管理模式以咬最优化的经济增长水平。更重要的是,环境作为经济的载体,良好的环境可更好地支撑经济的发展,并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所必须的资源和能源,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意味着减少和减低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于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意味着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取消使用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料之前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1.)清洁的生产过程:尽量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采用无废、少废的新工艺和高效设备;注意物料的内部再循环利用;完善生产管理;将排放的污染物降到最低,并采取高效、低耗的处理方法。
(2)清洁的产品、产品的生产、应考虑节约原材料和能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并且能够回收、再用和再生。
(3)清洁的能源: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推行清洁生产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还需要不断地提出新的目标,达到更高的水平。
实施清洁生产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是否提高;一是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是否减少。如果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利用水平提高,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减少,那就说明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消耗越少,利用水平越高,污染物产生量越少,清洁生产搞的就越成功。所以中小企业在开展清洁生产时就要在这两点上下功夫。
三、清洁生产与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比较
清洁生产是一种创造性的思想战略、是一种高层次的带有哲学性和广泛适用性的战略;是一种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风险的思想。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高层次的,包含性极大、哲理性很强的环境战略思想。而环境管理体系是一种操作层次的、具体性的、界面很明确的管理手段。是一种在企业层次操作的环境管理工具,是对企业现在的和计划进行的生产预防污染的分析和评估,是一种系统化、程序化的分析评估方法。
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强调环境管理标准化、系统化、文件化。它没有明确要求运用清洁生产方法,它对污染预防的定义也很广泛,也包括污染的处理与控制。环境管理体系可作为技术清洁生产的有效管理工具,能在体制上保证清洁生产活动及其成果的持续;而清洁生产可指导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而获得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因此,在实践中要把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结合起来,以清洁生产战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以环境管理体系支持清洁生产的实现。
从技术内涵比较,企业清洁生产审计的技术内涵比较广泛,从无毒原料替代,改进工艺流程,优化仪器设备,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全员素质等方面进行全程核查,提出经济可行的备用方案付诸实施,以实现持续性预防污染。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技术内涵一般表现在环境因素的分析上,更多地是管理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就是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其着眼点在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是实现清洁生产思想的手段之一,清洁生产是整个经济社会追求的目的。实施清洁生产不能脱离一个完整的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支持与保证,同时,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支持着清洁生产持续实施且不断地丰富着清洁生产思想的具体内容。
四、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结合
那么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就是以清洁生产战略作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以清洁生产审核作为二者在操作上的结合部,在各级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中体现清洁生产思想,并在体系运行时贯彻清洁生产思想。那么清洁生产审核步骤与环境管理体系如何结合:
1.筹划与组织领导承诺并提供资源,破除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实施清洁生产的各种障碍,立足于以清洁生产战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2.预评估(所有重要部位/环境因素)
3.评估相当于初始环境评审,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明确有关适用法规或要求,分析当前环境管理与ISO14000的差距,制定清洁生产意义下的目标和指标。实施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取得环境管理体系的实际环境成效。
4.方案产生与筛选
5.可行性分析
6.方案实施中期审核报告可相当于初始环境评审报告,产生、分析并实施清洁生产的环境管理方案,将清洁生产的作法纳入到规范化的管理(体系)行为中。
7.持续清洁生产审核的周期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同期一致;意味着环境绩效的改善和一轮清洁生产审核的开始,也意味着清洁生产在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下的持续实现。是以环境管理体系原实施为主体,参照清洁生产审核的某些做法,按ISO 14000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实施,参照清洁生产审核的某些做法,按ISO 14000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在适当的时候获取ISO14000认证,在清洁生产思想的指导和体系内外监督机制的作用下,真正在企业环境的各个方面预防污染的发生,不断取得环境绩效的改进。具体做法是:
在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阶段,一开始就要在领导头脑中确立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相结合的意识——以清洁生产战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在承诺提供资源用于建立符合ISO14000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时,资源优先用于清洁生产解决环境问题而不是优先投向末端治理,把清洁生产的计划安排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结合起来。
在初始环境评审阶段,既可以借用清洁生产审核的某些方法,如对生产流程的全方位分析(识别并评价环境因素)、集思广益收集并筛选清洁生产方案等,来实施初始环境评审;也可以在清洁生产审核中结合环境管理体系的特点,丰富审核内容(在管理制度的分析上加大比重、在法规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方面加以强调等),以清洁生产审核的初始步骤来代行初始环境评审的作用。
在体系设计和文件编制阶段,要将清洁生产的思想写在体系文件中在环境方针中承诺清洁生产而不仅仅是末端控制;在环境管理方案中,优先开发和实施清洁生产方案,而将末端控制方法作为补充;在运行控制上,要将行之有效的各种清洁生产作法写到运行控制程序和作业指导书中去;站在清洁生产的高度监测和纠正不符合清洁生产原则的作法和行为;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中,将清洁生产作为重要的审核和评审内容。
在体系的运行和保护阶段,按照文件所写内容切实贯彻清洁生产思想,使环境管理体系按清洁生产的思路运行下去,预防污染,持续改进环境绩效。在体系运行一个周期后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时,把清洁生产指标的改进与否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体系是否得到正确的实施与保持,不仅在于对于体系文件不折不扣的执行,更在于环境绩效的改善,其中,企业的生产是否变得更清洁是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一个很好的证明。
通过把清洁生产战略纳入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过程中,可以发挥二者的各自优势,共同扬长避短,以标准化,系统化的环境管理来实施清洁生产并使它持续下去,进而使企业的环境绩效持续改进,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7.iso14001合规性评价报告 篇七
合规性评价报告
为了有效的控制环境因素,保证环境目标指标的实现符合法律、法规及标准和其他要求特对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遵守情况而对公司的符合性进行评价。
评价时间:2006年10月23日
评价地点:会议室
评价范围:食品有限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评价人员:食品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小组成员
评价依据: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执行情况检查表
一、符合性的评价可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1、电能的消耗
电在我公司的运行中是不可必免的资源,但在我们的控制下达到最小用电量,我们制定了《节约用电管理规定》对用电安装了电表,每月进行统计,对超出指标的采取一定考核。根据执行情况的检查我司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有关规定。
2、噪声的排放
我公司对噪声源进行治理,对有噪声的地方进行隔离,防止噪声的扩散,并对各类设备进行保养,做出了详细的保养计划,以减小设备的噪声,体系推进部购置了专用的噪声测试仪每月对各公司的噪声进行测量。通过胶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我公司的监测结果来看(昼间55dB(A),夜间46dB(A)),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要求,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II类区域标准。
3、污水的排放
我公司由于产品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水的参与,主要为生活污水,生产设备清洗污水很少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水经公司委托胶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监测,检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有关要求。
4、固废(危险固废)的排放
a.资源的回收利用
对固体废物(主要是机械零部件)的再循环利用,回收能源和资源。对危险固体废物(主要是废塑料油桶、废电池、灯管等)的回收,必须根据具体的特点而定,本公司已遵守此法规,并有程序文件、演习及预防泄漏的工具防护。
b.无害化处置
对固体废物进行了无害化处置,对有危害的固废我们交由废品小组专门处理,使固体废物或其中的有害成分无法危害环境,或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对平常的固废我们采取了一些方法有:土地填埋;焚烧法;堆肥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要求。
5、废气(锅炉、汽车尾气)的排放
本公司符合此规定,相关部门已按相关监测工作指引执行,并达标排放,公司机动车年检通过,机动车全部使用无铅汽油,锅炉达标排放,经公司委托胶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检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要求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有关要求。
6、粉尘的排放
我公司生产过程中粉尘产生很少能达标排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要求。
7、化学危险品的泄漏
现场检测空调,氟利昂无泄漏现象,符合《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有关要求。对化学危险品进行了检查,均能作到良好的标示与防护,设有专人管理,无泄漏现象。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有关要求。
8、火灾与爆炸的产生
公司的消防工作,对公司的每个角落均设有灭火器与消防栓,每个部门设有专人管理,还制定《防火预案》规定,并针对相关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与实战演习。公司辖区内的生产现场和仓库储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
9、资源、能源的消耗
我公司以节能降耗为方针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如;《节约水管理规定》、《节约电管理规定》、原材料的消耗与近制、领用物品时必须以旧换新,对能再不循环利用的进行回收,进行再使用,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而且改善了对环境的污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河南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二、相关方的环境要求情况:
到10月中旬为止公司未收到周边邻居的投诉,公司对我公司的排污情况监测达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规定。
三、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结果情况:
在内审过程中发现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事项如:在外来文件法律法规的更新、公司的环境方针为公众获取、员工的环境培训意识等方面管理体系的有关规定。由此可知我们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以作到万无一失,保证公司的体系正常运转。
四、应急准备和响应与监测和测量
公司制定各项的应急预案如:《防火预案》、《花生油泄漏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各子公司还制定与本公司相应的应急预防措施与规定。组织在运行中的各类测量设备均经过校准或验证,使各相关活动能够准确无误的运行。
五、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落实及“三同时”制度的执行情况
我公司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六、重大环境事故的处理或改进的建议
我公司自从运行环境管理体系以来未发生过重大环境事故。
评价结论:根据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执行情况检查对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小组及相关人员对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了合规性评价,发现有些情况与法律法规不符合或执行不到位,如极小部分员工的环境意识不强,随意丢弃固体废弃物等现象。从本次的内审情况中也可看出部分职能部门对公司的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认识程度不够,建议各公司结合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进行培训与宣传,总体来看,在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适宜于公司的环境法律法规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使得各项污染均得以有效控制,水、气、声、渣等污染物均达标排放,大大减少或者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本公司识别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能够充分体现了在本公司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我公司没有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发生。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执行情况较好。
七、结论:
8.ISO14001环境体系 篇八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三同时验收报告;
3、环境验收报告;
4、排污许可证、执照和授权;
5、废弃物处理方式、数量、地点、运输方式、记录;
6、监测记录(废水、废气、厂界噪声等);
7、工艺流程图;
8、组织环境处理设备、设施的资料;
9、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或机构成立批文;
10、组织机构图;
11、守法证明;
12、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 合规性评价;
13、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14、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9.ISO14001环境体系 篇九
1.ISO14001:2015标准规定了使组织能够实现其为环境管理体系所设立的(A)的要求。
A.预期结果 B.最终结果 C.环境目标 D.环境方针
2.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以提升(B)。
A.体系绩效 B.环境绩效 C.公司形象 D.风险和机遇的应对
3.采纳ISO14001:2015标准本身并不能保证得出最佳的环境结果。不同组织对本标准应用的不同归于组织所处环境的不同。两个从事类似的活动,但具有不同的(D)的组织,都可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A.合规义务,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 B.合规义务,环境方针、环境技术和环境绩效
C.合规义务、环境方针和环境技术D.合规义务/环境方针的承诺、环境技术应用和环境绩效目标
4.PDCA运行模式为组织提供了一个用于实现持续改进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该模式可应用于:(C)
A.整个环境管理体系 B.体系中的每个单独要素
C.整个环境管理体系及体系中每个单独要素 D.A B C
5.ISO14001:2015标准符合ISO有关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一个高层次的架构,相同的核心文本,以及含有核心定义的通用术语,旨在有利于用户实施(B)A.环境管理 B.多个ISO管理体系标准
C.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 D.环境管理体系
6.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下述有关标准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性质。
B.适用于组织确定的其可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不强求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C.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符合合规义务,实现环境目标。
D.本标准可整体或部分被用于系统地改进环境管理。如果组织声称符合本标准,必须将标准的所有要求都纳入其环境管理体系。
7.合规义务可能来自于(A)要求,或来自于自愿性承诺。
A.强制性 B.适用的 C.特殊的 D.政府的
8.组织是具有自身职能、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以实现其目标的(D)或团体。
A.机关 B.公司 C.事业单位 D.个人
9.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C)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A.确定并提供 B.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C.确定并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D.提供并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10.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以下对目标的描述正确的是(A)A:目标可能是战略性的、战术性的或运行层面的 B:目标应涉及不同的领域
C:目标不可以用运行准则来表述 D:以上答案都正确
11.依据ISO14001:2015标准,关于信息交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建立一个信息交流过程不是必须的 B.策划信息交流过程时,组织应考虑合规义务
C.由谁负责信息交流需听相关方的安排 D.以上都正确
12.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生命周期是产品(或服务)系统从(B)到报废处理的连续的和相互联系的阶段。
A.设计 B.自然资源中采集或产生原材料 C.生产 D.使用
13.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须明确与其目的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C)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事项。
A.环境方针 B.环境目标 C.预期结果 D.合规义务
14.通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制定中,与其他业务优先项结合,并将环境管理纳入组织的全面管理体系中,最高管理者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其面临的(A)
A.风险和机遇 B.风险 C.机遇 D.环境问题
15.依据ISO14001:2015标准,关于组织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的最为确切的说法是(C)
A.把确定的有关相关方形成文件化信息
B.把确定相关方有关需求和期望形成文件化信息
C.确定相关方有关需求和期望哪些成为合规义务
D.以上全部
16.一个管理体系可重点关注(A)。
A.一个领域或多个领域 B.一个领域 C.多个领域 D.环境管理
17.依据ISO14001:2015标准,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相关角色的职责和权限在组织内得到(B)和沟通。
A.分析 B.分配 C.规定 D.确定
18.依据ISO14001:2015标准,关于“领导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最高管理者应亲自制定环境方针和目标 B.最高管理者编写并批准环境手册
C.最高管理者应支持其他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 D.最高管理者应指定管理者代表
19.依据ISO14001:2015标准,对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的要求是(D)
A.组织应与咨询单位一同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B.组织的管理层应参与确定
C.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应在外审时确定 D.组织须明确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
20.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与组织所处的环境相关的内部事项不包括:(B)
A.战略方向 B.气候 C.文化 D.能力(如人员,知识,过程,体系)21.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确保所交流的环境信息与环境管理体系形成的信息(B)。
A.具有相关性 B.一致且真实可信 C.具有相近性 D.以上都正确
22.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管理评审应考虑下列内容的变更:(D)
A 风险和机遇 B 其重要环境因素 C 资源的充分性 D A B
23.按ISO14001:2015标准6.1.1条款要求,组织确定风险和机会,应与(B)有关。
A.顾客要求 B.合规性义务 C.最高管理者承诺 D.持续改进
24.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管理评审应考虑组织环境绩效方面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的趋势(D)
A.监视和测量结果; B.审核结果; C.其合规义务的符合情况 D.以上全部
25.按ISO14001:2015标准要求,在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以下哪项不是组织应考虑的因素(B)。
A。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因素
B.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准则
C.合规性义务
D.相关方的需求与期望
26.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就信息交流过程所确定的,以及合规义务所要求的有关环境绩效的信息进行(C)沟通。A.内部 B.外部 C.内部和外部 D.管理层
27.组织应确定的环境因素,不包括(B)
A.能够控制的 B.期望控制的 C.能够施加影响的 D.合理可预见的紧急情况
28.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以下对“风险”描述正确的是(D)
A.是不确定性的影响 B.风险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
C.风险通常被描述为潜在事件和后果或其组合 D.以上答案都正确
29.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对计划内的变更进行控制,并评审(D)变更的后果,必要时,应采取措施降低任何不利的影响。
A.计划内的 B.计划外的 C.预期性的 D.非预期性
30.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下列关于合规义务正确的表述是(C)
A.组织需考虑如何将合规义务应用于组织 B.合规义务不会给组织带来机遇
C.组织应保持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 D.组织应保留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作为证据
31.依据ISO14001:2015标准,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对环境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A):
A.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B.主持管理评审
C.采购环保设备 D.批准环境手册
32.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建立环境目标时须考虑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及相关的合规义务,并考虑其(A)。
A风险和机遇 B.人员能力 C.信息反馈 D.业务过程
33.伴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环境受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资源低效使用,废物处理不当、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社会对(D)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
A.可持续发展、合规制及透明度 B.责任、沟通协调及可持续发展
C.透明度、可持续发展及沟通协调 D.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及责任
34.依据ISO14001:2015标准7.2条款的要求,组织应确定(C)所需的能力。
A.全体员工 B.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
C.在其控制下工作,对组织环境绩效和履行合规义务的能力有影响的人员 D.相关方人员
35.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确保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都知道(C)。
A.环境目标 B.对外信息交流重要性
C.他们对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对提高环境绩效的贡献 D.编制文件化程序重要性
36.依据ISO14001:2015标准,最高管理者应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应该:(D)
A.适用于组织的目的 B.适合于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
C.适合于组织所处的内部环境 D.以上都正确
37.按ISO14001:2015标准6.1.1条款要求,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到的因素中下面提法中最符合标准要求的是:(D)
A.环保部门要求 B.组织员工期望
C.重要环境因素 D.环境管理体系范围
38.环境管理体系及ISO14001:2015标准要求的文件化信息应受到控制,以确保其受到充分的(B)。
A.保密B.保护C.保持D.阅读
39.组织在策划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时,应考虑如何将这些措施整合和实施在其(A)
A.环境管理过程或其他业务过程B.环保产品
C.环境管理过程 D.其他业务过程
40.依据ISO14001:2015标准7.5.3条款的要求,下列说法最为正确的是(B)。
A.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B.组织应识别所确定的对环境管理体系策划和运行所需的来自外部的文件化信息,适当时,应对其予以控制。
C.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做出标识,适当时,应对其予以控制。
D.组织应识别所确定的对环境管理体系策划和运行所需的来自外部的文件化信息,应对其予以控制。
41.依据ISO14001:2015标准8.1条款的要求,应在环境管理体系内规定对过程实施控制或影响的类型与(C)
A 种类 B 风险 C 程度 D 可能
42.依据ISO14001:2015标准8.1条款的要求,组织应保持必要程度的文件化信息,以(C)过程已经按策划进行了实施。
A.确认 B.评审 C.确信 D.验证
43.依据ISO14001:2015标准8.2条款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适用时,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做出响应
B.进行试验后,组织应评审过程和策划的响应措施
C.组织应定期试验策划的响应措施
D.组织应向相关方、组织工作的人员提供应急准备和响应相关的信息和培训
44.依据ISO14001:2015标准9.1.1条款,组织应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其(C)。
A.环境管理体系 B.环境状况 C.环境绩效 D.组织所处的环境
45.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保持其合规情况的(A)和对其合规情况的理解。
A.知识 B.技能 C.方法 D.途径
46.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是为了(C)。
A.经营和决策; B.环境管理; C.提高环境绩效; D.提高组织的知名度。
47.出现以下(D)变更情况,环境因素不需要调整。
A.新开发项目 B.产品转型 C.成立分厂 D.领导更换
48.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确定改进的机会并实施必要的行动来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A)
A.预期结果 B.环境目标 C.改善结果 D.合规义务
49.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A)
A.其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B.组织的副产品
C.组织的员工宿舍 D.组织内部矛盾问题
50.依据ISO14001:2015标准9.1.1条款,组织应评价其环境绩效和环境管理体系的(C)。
A.适宜性 B.充分性 C.有效性 D.符合性
51.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一旦确定了范围,都应纳入环境管理体系的是哪些方面(C)。
A.组织的主要活动
B.组织的主要产品和服务
C.所有在这个范围内的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D.这个范围内外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52.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可向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以通过一些方式获得长期成功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不同的方案。这些方式不包括:(D)
A.预防或减少环境不利影响,保护环境 B.提升环境绩效
C.采用生命周期的观点来控制或影响组织的设计、制造、交付、消费以及产品废弃和服务的方式,以避免在生命周期内将环境负担无意间转移到其他地方
D.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法律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日趋严格
53.依据ISO14001:2015 标准,关于“7.2能力”,以下说法最为确切的是(B)
A.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
B.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能力的证据
C.组织应保留保持适当能力方面的文件化信息
D.以上均不对
54.PDCA运行模式为组织提供了一个用于实现持续改进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该模式可应用于:(C)
A.整个环境管理体系 B.体系中的每个单独要素
C.整个环境管理体系及体系中每个单独要素
D.A B C
55.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下述有关标准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性质。B.适用于组织确定的其可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不强求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C.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符合合规义务,实现环境目标。
D.本标准可整体或部分被用于系统地改进环境管理。如果组织声称符合本标准,必须将标准的所有要求都纳入其环境管理体系。
56.依据ISO14001:2015标准7.5.1条款的要求,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应包括(D)
A.标准要求的文件化信息;
B.组织确定的实现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必需的文件化信息。C.手册、程序
D.A B
57.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体系要素不包括组织的(D)
A.结构、作用与职责 B.绩效评价与改进
C.策划与运行 D.内部环境
58.环境状况是指在某一时间点所确定的环境的(B)。
A.污染情况 B.状态或特征
C.状态 D.现状
59.依据ISO14001:2015标准,关于生命周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生命周期是指产品(或服务)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即从设计、生产到最终处置的一系列过程
B.生命周期是指产品(或服务)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即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使用完成使命报废的过程
C.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的处理和最终处置
D.产品报废即该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
60.依据ISO14001:2015标准,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对环境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以下说法那项正确(D):
A.最高管理者需任命管理者代表
B.由管理者代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C.成立环保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D.最高管理者应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61.依据ISO14001:2015标准7.4.1条款的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其信息交流的证据 B.组织应保持信息交流的文件化信息
C.适当时,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其信息交流的证据
D.适当时,组织应保持信息交流的文件化信息
62.参数是(A)可测量的表述
A.运行条件或状态、管理或状态
B.环境指标
C.环境目标
D.以上都是
63.依据ISO14001:2015标准,针对外包错误说法是(B)
A.尽管外部组织是在管理体系的范围外,组织也需要将外包纳入体系范围内管理。
B.外包的功能或过程不在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
C.安排外部组织执行组织的部分职能或过程
D.应确保外包过程受控或可施加影响。
64,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与组织所处的环境相关的外部事项可包括:(D)
A.法律 B.财务
C.自然 D.上述都是
65.实现(D)之间的平衡被认为是即满足我们现今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的能力的基础。
A.社会、经济和政治 B.发展、环境和社会
C.社会、发展和环境 D.环境、社会和经济
66.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须明确环境管理体系的(B),以确定其范围。
A.地理位置 B.边界和适用性
C.活动领域 D.过程
67.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下列关于合规义务正确的表述是(C)
A.组织需考虑如何将合规义务应用于组织 B.合规义务不会给组织带来机遇
C.组织应保持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
D.组织应保留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作为证据
68.依据ISO14001:2015标准9.1.1条款,组织应确定评价其环境绩效所依据的准则和适当的(C)。
A.数据 B.信息
C.参数 D.趋势
69.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是为了(D)。
A.取得预期的结果 B.提升环境绩效
C.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D.A B
70.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是由(B)
A.社会公认的 B.组织运用其准则确定的
C.相关方指定的 D.法规要求的
71.依据ISO14001:2015标准,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可以通过(A):
A.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B.维修环保设备
C.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检验
D.培训人员
72.依据ISO14001:2015标准,(B)是指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并适当地实施。
A.适宜性 B.充分性
C.有效性 D.符合性
73.组织在策划如何实现其环境目标时,组织应确定包括用于监视实现其可测量的环境目标的进程所需的(A)。
A.参数 B.过程
C.结果 D.数据
74.依据ISO14001:2015标准,关于组织作用、职责和权限说法错误的是(B)
A.弱化了形成文件化的信息的要求
B.强调了形成文件化的信息的要求
C.不再明确提出管理者代表的要求
D.强调了最高管理者在职责和权限上分配和沟通方面的职责
75.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下述哪项理解最为确切(A)。
A.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结果的证据
B.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结果的证据
C.组织应保持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适当的文件化信息
D.组织应保持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文件化信息
76.依据ISO14001:2015标准,关于组织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的最为确切的说法是(D)
A.确定有关相关方
B.确定有关相关方有哪些要求
C.筛选有关相关方的要求哪些需要成为合规义务
D.以上全部
77.依据ISO14001:2015标准9.1.1条款,组织应必须确定的内容不包括(B)。
A.需要被监视和测量的对象
B.监视、测量、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C.实施监视和测量频次与时机
D.对监视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的时机
78.按ISO14001:2015标准6.1.1条款要求,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应确保(A)
A.得到预期的结果
B.得到确认的结果
C.得到已知的结果
D.得到最优的结果
79.组织应建立、实施、(B)并保持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实施6.1和6.2所识别的措施所需的过程。
A.改进 B.控制
C.管理 D.调整
80.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用于:(D)
A.管理环境因素 B.履行合规义务
C.应对风险和机遇 D.以上全部
81.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按其建立的信息交流过程及其(B)的要求,就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进行外部信息交流。
A.交流内容 B.合规义务
C.交流方式 D.社会责任
82.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C)
A.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要考虑到生命周期的观点
B.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只要认真考虑可被组织控制或影响的生命周期阶段就足够了。要考虑到生命周期的观点,但并不要求进行详细的生命周期评价
C.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需进行生命周期评价
D.组织不必单个考虑每个产品、组件或原材料以确定和评价其环境因素
83.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以下关于环境方针的要求正确的是(C)
A.与2004版标准对环境方针的要求完全一致
B.为满足新版标准要求,组织必须增加方针中所承诺的内容
C.应作为形成文件的信息予以保持
D.环境方针可为公众所获取
84.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以提升(B)。
A.体系绩效 B.环境绩效
C.公司形象 D.风险和机遇的应对 85.组织在策划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时,应策划(B)
A.组织的环境 B.如何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C.组织的合规性义务 D.以上全对
86.按ISO14001:2015标准要求,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不需要解决(C)
A.预防负面效果 B.减少负面效果
C.杜绝负面效果
D.持续改进
87.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C)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A.确定并提供 B.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C.确定并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D.提供并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88.ISO14001:2015标准的的目的是为各组织提供系统性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A)。
A.环境状况 B.环境因素
C.环境污染 D.环境法律
89.依据ISO14001:2015标准8.2条款的要求,下列关于说法最为确切的是(D)。A.按策划的措施准备响应,以预防紧急情况所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
B.按策划的措施准备响应,以减轻紧急情况所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
C.按策划的措施准备响应,以消除紧急情况所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
D.A B
90.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对与其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信息交流做出(C)
A.接收 B.保持文件化信息
C.响应 D.回应
91.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确保其信息交流过程能够促使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C)。
A.具备相应的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C.对持续改进做出贡献
D.符合要求
92.依据ISO14001:2015标准,能够影响组织或受组织影响的环境状况不包括:(C).A.土地使用 B.气候
C.文化 D.生物多样性
93.依据ISO14001:2015标准,当采取措施实施改进时,组织宜考虑(D)A.环境绩效分析和评价
B.合规性评价 C.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结果
D.以上全部
94.风险是(A)的影响。
A.不确定性 B.可能性
C.预期的偏差 D.潜在的
95.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确保外包过程受控或(C)
A.可调查 B.可了解
C.可控制 D.可施加影响
96.依据ISO14001:2015标准8.1条款的要求,运行控制可能包括工程控制和(D)
A.工序控制 B.作业控制
C.手册 D.程序
97.相比ISO14001:2004标准,以下哪项是ISO14001:2015标准的更为明确表述的要求(D)
A.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作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随之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
B、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C、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D、适用时,向相关方,包括为组织工作的人员提供应急准备和响应相关的信息和培训
98.依据ISO14001:2015标准要求,在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组织应确定的紧急情况是(B)
A.人身伤害 B.潜在的污染事故
C.质量事故 D.食物中毒
99.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管理评审时应考虑下列内容:(D)
A.合规义务的变更; B.资源的充分性
C.监视和测量结果的趋势 D.以上全部
100.持续改进是指不断提升(C)的活动。
A.目标 B.要求
【ISO14001环境体系】推荐阅读:
iso14001考试题06-27
iso14001内审员答题06-22
ISO14001外部审核需准备资料07-05
iso质量管理体系手册06-30
iso质量管理体系简介08-28
国税分局ISO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10-19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思路和方法09-12
浅谈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福建地震流动前兆观测中的实施08-17
ISO9001判断题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