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人的解放的具体途径

2024-11-11

论马克思人的解放的具体途径(5篇)

1.论马克思人的解放的具体途径 篇一

论马克思自由理念在现代中国的实现

201031183

5广告10李燕雯

读完《论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脑海里不停浮现的是“自由”二字。自由是每个人向往拥有的东西,是我们的先辈用汗水和鲜血拼命争取的东西。但可能历史等原因,自由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那么“珍贵”和“重要”。但在西方人的字典里,自由是比他们性命更重要,深入骨髓的东西。马克思的自由观与西方传统的自由观有差别也有联系。他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种自由如何在现代的中国实现,则要考虑很多现实的因素。自由是建立在很多方条件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的。

马克思的自由观不同于旧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由观, 旧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由观认为只有主体服从于客观规律才能获得自由。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马克思把主体与自由结合在一起, 确立了主体与自由的实现的中介, 指出了自由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并且从阶级的角度出发去理解自由,从而找到了通往自由的道路。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有着丰沛的思想来源,这就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近代以来,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作为并存的两大主要社会思潮相激相荡,分别代表着人类两种不同的未来价值取向。然而,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并非格格不入,而是有所契合。自由主义为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张目,它以人的自由为本原,反对专制暴政,主张个人的自由发展并且开启了崭新的人权时代。而马克思的自由理论在尊重人权以及尊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方面与自由主义所预设的价值并无二致。

“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思想有它得以萌生的时代背景。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以古典自由主义为立国之本的时代,也是经济、政治不平等引起的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最为激烈的时代。被称为体现理性与自由,将给人类带来福音的资本主义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却是无尽的苦难。在经济方面,其时的英国、法国和德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几近完成,大工业在生产各部门普遍建立。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迅速发展也使其固有的生产社会性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经济危机连续不断且波及到愈来愈多的国家,到1847 年为止已演变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社会生产力遭受巨大破坏的同时劳动人民也饱尝苦果。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个人完全服务于资本运作的需要,个人自由即是受剥削的自由。

马克思的自由思想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思想遗产,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思想从历史中剥离出来,置于当下的社会现实之中加以考察,仍然具有

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以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存续力之所在。每个个体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在所有向度上进行空前的实践和创造,个体的交互影响又使每个人的积累成为对社会潜在有用的宝贵资源,资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威胁,从而不断改善整体的生存状态。因此,个人的自由发展具有个人、社会的双重性质和双重价值。完全的个人自由和个性的发挥既是个人幸福的源泉,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马克思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思想的理论预设立基于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物质前提。

在中国“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怎么才能可能,这不仅仅涉及到经济体制的完善问题,还是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走向、文化价值以及社会正义问题。具体地说即是,自由之条件的重构必须依赖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因此,走向自由的途径在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教育文化,实现政治社会化以及社会公正。

在经济方面,要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必须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基本上完成资源配置由市场调剂的历史性转型。哈耶克认为市场经济与个人自由之间有着天生的契合关系。市场制度的作用在于,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不必追求统一的目标,而是根据个人的能力和价值去安排自己的生活目标。同时,市场制度作为超越个人的信息收集制度,使“分立的个人知识”得到有效的利用,不断扩大参与协作的社会成员之间在天赋、技能和趣味上的差异,从而促进一个多样化世界的形成,使得“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如哈耶克所言,自由如此重要乃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个人将如何使用自由。“我们对自由的坚信,并不是以我们可以预见其在特定情势中的结果为依据的,而是以这样一个信念为基础的,即从总体观之,自由将释放出更多的力量,而其所达致的结果一定是利大于弊。”

在政治方面,要建立宪政的国家制度。宪政制度规定了政治权力的具体运作。根本的目的和要求就是尽量缩小政府权力的范围,对政府的权力进行严格的限制。宪法及其相关法律的正当性是宪政的前提,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法则,任何政府官员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事。宪政给国家的权力规定了明确固定的界限,这就是保障生命、财产、自由等个人权利。个人不受阻挠地行使这些权利,并能够以这些权利对抗政府。这样,就为个人保留了独立性、影响力和独创精神。

在文化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了“两种生产”的规律。“在人类历史上除了物质资料特别是财富的生产之外,还有人自身的生产,如教育、文化艺术领域的生产等等。”在马克思看来,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人的自然存在所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自由时间的运用,自由时间是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人们运用自由时间去接受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不断增强主体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自己的文化境界。诚如恩格斯所言,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在社会方面,必须把人的自由发展观念与社会平等、社会公正和正义原则结合起来。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在最低限度上保障和维护公平,也就是说要让这种差距处于适当的限度之内,否则将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因此我们在始终支持和鼓励私营经济合理发展的同时,必须积极探索对剥削和贫富悬殊加以正确引导和调控的新思路。国家杠杆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在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加快个人收入分配立法工作的进度。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对合法的高收入者征收累进个人所得税。对以非法手段牟取暴利者,要给予必要的制裁和处罚。与此同时,限制过分按资分配、以权谋私等现象的泛滥。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并进一步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只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做好了必要保障,自由之精神才能水到渠成。

2.论马克思人的解放的具体途径 篇二

关键词:人的解放,政治解放,人类解放,市场经济,现实关怀

关注人类命运, 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旨趣, 实现人的解放, 则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观念。马克思在总结了近代以来欧洲政治哲学理论和政治实践的基础上, 终止并超越了人本主义的观点, 立足现实与历史以“实践”的观点来考察和规定人, 指明了人的解放的现实道路, 构建了独特的人的解放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尤其是“政治解放”思想首先体现在他于1843年写的《论犹太人问题》之中, 在这篇文章中, 马克思驳斥了鲍威尔把社会政治问题化为神学问题的错误, 阐释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内容与性质及其二者的关系。在对政治解放的阐释中, 马克思主要围绕宗教问题、人权问题、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展开。简单地说, 政治解放实质上就是一次社会革命, 即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解放出来。“政治革命消灭了市民社会的政治性质”。“它把市民社会分割为简单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是个体, 另一方面是构成这些个体的生活内容和市民地位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它把似乎是被分散、分解、溶化在封建社会各个死巷里的政治精神激发出来, 把政治精神从这种分散状态中汇集起来, 把它从与市民生活相混合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并把它构成为共同体、人民的普遍事务的领域, 在观念上不依赖于市民社会的上述特殊的要素。

马克思在阐明了政治解放的意义之后又看到了政治解放的局限。“政治解放的限度一开始就表现在:即使人还没有真正摆脱某种限制, 国家也可以摆脱这种限制, 即使人还不是自由人, 国家也可以成为自由国家 (德文原文是“Friestaat”, 本意指“共和国”, 字面的意思是“自由国家”——编者注) 。政治解放的局限性体现了出来, 由于人的自主性增强, 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分离与冲突不断增加, 政治国家成为自由国家是只是有产者实现其自由和解放, 在实践中并没有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实现平等与自由, 国家本身存有矛盾和冲突。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消除了等级, 又在社会生活中制造了新的不平等。“在政治国家真正形成的地方, 人不仅在思想中, 在意识中, 而且在现实中, 在生活中, 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在政治解放的市民社会里, 存在着普遍异化, 人们生活的社会还是一个异化的社会, 处在生活中的人仍然是异化的人。所以, 马克思看到了政治解放的局限又提出了人的解放的出路——人类解放。

马克思的人的解放思想也经历了一个持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在马克思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以后, 马克思坚持以实践的观点来考察人的解放。在《费尔巴哈提纲》中,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实际上, 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就是说人的解放是一个实践问题, 必须要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完成人类解放。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 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 不是思想活动, ‘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 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马克思的理论设想与实践发生了错位, 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完成政治解放的任务与使命, 没有经历真正意义上的政治解放, 甚至重演了专制统治。根据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 在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的基础上只能建立起政治解放意义上的社会政治形态, 因而人类解放也必然在政治解放充分实现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可以说, 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经历政治解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经历市场经济发展阶段, 要完成政治解放的使命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之中, 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真正告别传统社会, 开启步入现代社会的脚步始于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江平指出:“改革开放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实现‘两个解放’:一是把本应属于社会自治的功能、社会的权力, 从国家权力中解放出来;二是从中央集权的国家权力里面, 给予社会一定的自治权。”我以为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 或者说他所指出的“两个解放”还应更进一步, 即实现“人的解放”尤其是政治解放。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一样, 政治解放同样是中国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中国必须要处理好人们的信仰自由、保护社会成员的个人权利尤其是财产自由的权利以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

在当下中国人追求自身解放尤其是政治解放的过程中, 哲学尤其是马克思哲学又能有什么作为呢?将承担什么样的使命和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呢?进一步说, 哲学家的角色又是什么并做何担当呢?

哲学固然不能给现实问题提供现实的技术支撑, 作为具有意识形态的马克思哲学同样如此, 但是哲学应该从哲学层面以符合哲学本性的方式注重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和中国人生存的现实境遇。马克思是从“实践”出发来理解“现实”的, 马克思所倡导的“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 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 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 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 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 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 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 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哲学研究不能仅仅成为哲学家之间的“对话”, 更不能是哲学家个人的“自言自语”, 哲学必须和现实对话。马克思哲学要有一种现实性维度, 给予中国的现实和现实的中国一种现实的考察, 坚持问题意识, 对中国问题给予审视与批判, 立足现实问题, 为其提供一种政治价值的关切。

马克思认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 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如果我们的任务不是推断未来和宣布一些适合将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决定, 那么我们便会更明确地知道, 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马克思的哲学及其现实关怀是对当时的历史条件与时代弊病所进行的批判, 马克思提出的是处方是革命, 破除一个旧的世界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现实问题又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与社会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紧密联系, 马克思理论的信奉者已经成为了执政者, 马克思的理论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所以, 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除了继承发扬批判精神以外, 还担当着建设改革建构的任务。

3.浅析马克思“人的解放”的思想 篇三

一、提出人的解放的必要性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在资产阶级的压迫下工作和生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成为了异化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生产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不仅如此,工人还成为自己劳动产品的奴隶,在这种非人的状态下,工人别无选择,只能为资本家创造大量的财富,因为他必须生存。资本家给工人的回报只能维持工人的肉体生存,工人的劳动只是工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工人在自己的生产中消费的最少、使自己越来越低贱、没有价值,在大机器生产下越来越依靠单一的劳动,没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沦为生产的奴隶。

二、人的存在形态和现实本质

(一)人的存在形态及其内在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状态即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根据实践活动主体的范围和层次,可以将人的存在划分为类存在、群体存在和个体存在三种形态,分别表示着人的一般形态、特殊形态和个别形态,任何现实的个人都是这三种存在形态的有机统一。在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中,人首先形成了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其他的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的利益、思想、情感,造成了个人或群体的差异。马克思非常注重对人的群体这一基本存在形态进行考察,并特别强调了人的阶级存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源,而类和个体的最终解放也都依赖于先进阶级的解放,即无产阶级的解放。人的存在还体现为个体存在。在马克思看来,通过经验观察,首先和直接看到的,是现实个人的存在,而“人”就其现实性上讲,只能通过个人而存在,离开现实的个人,“人”不过是一种空洞的抽象,只存在人们的头脑中。因此,个人是人的一种最现实、最直观的存在形态。马克思认为,个体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主体存在的统一。作为生命个体是人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存在形态。

(二)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人的劳动。在进一步考察人的劳动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进一步揭示了人本质的历史内涵,这就是人的生存本质、发展本质和自由本质。

第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类本质是一种生存本质。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首先是“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人的“第一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具有前提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人的劳动本质在于人的生存本质即生存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类的一切存在和发展都是以这一本质为原因和基础的。因此,不断满足人类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和途径。

第二,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人的社会本质是一种发展本质。生产劳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而生产劳动的内容和方式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是一种发展本质。人只有在社会中才成其为人,人的发展也只有在社会的发展中才得以丰富和完善自己。作为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后天社会实践中锻炼、培养和习得而逐渐形成的。

三、人的解放的途径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解放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生产物质生活也就是为了解决吃喝住穿这些需要的资料。人只有先使自己的生活有保障,才能解决其他的历史活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使人们摆脱了贫困的状态,并且在富裕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和发展。

(二)消除分工。分工使人的劳动被强加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使人们的劳动不自愿,人们被迫屈从于某种活动。“要消灭关系对个人的独立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等等,归根结底都决定于分工的消灭。”消灭旧式分工使人们不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劳动就不再是异化的,从而个性得到解放。

资本主义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生产力和物质资料,把它们转化为人的解放的条件,无产阶级要冲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废除私有制,把人的解放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

4.试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篇四

摘 要: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到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是马克思引入人的本质的关键点和生长点,文章具体阐述了实践思想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思想中的发展以及他的关于“人的本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

在《181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实际存在出发去考察人的本质,引入劳动实践,对人的分析的出发点转移到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认为劳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用人的感性活动的性质来确定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本质,并把劳动看作人的自由自觉社会生活的展开和实现。到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就上升为人的需要本性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从现实性的人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本质即实践去理解、把握和界定人的本质。他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两部著作,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经历了一个人黑格尔的关于“人”的观点到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观点,再到自己的关于“人”的观点的过程,即从研究人的“自我意识”到人的“类本质”再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过程。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本质的分析

《1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从费尔巴哈出发全面批判黑格尔哲学的总结。马克思在克服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过程中,又吸取了黑格尔把劳动看成人的本质的合理思想,黑格尔虽然把人的本质看作有意识的劳动,但他只把劳动当作是绝对观念自我运动的一个环节,他的劳动概念指的是自我意识的纯粹活动,它所表现的能动 1 性不过是思辨行为的抽象能动性。而费尔巴哈只是简单地用作为自然界的产物的人的感性活动来代替自我意识。马克思用费尔巴哈的自然人同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相对立。他分析了物质生产活动的各种主客观条件,认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在此基础上通过劳动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改造对象,从而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所具有的能动地改造自然的能力即人的实践能力,人的本质就在于运用这一能力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具有实践性的自然本质,这里的实践是指从人的劳动特性中归结出来的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改造活动,它是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的活动的一切形式的总和。他说“一个种的全部特征、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里的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劳动,是指人的活动相对于动物活动的类本质,即指认识活动,又指实践活动。正是劳动实践这个对象化活动把人与自然区分开,同时也是劳动把分化后的人与自然统一起来。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生命活动——自由的有意识(自由自觉的对象化)的活动——实践本质开始,区别人和动物,并揭示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人的本质。他提出并区分了两种劳动,一种是作为人的“类生活”的普遍的生产劳动,这种劳动实际上凸显了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另一种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即私有制的异化劳动。马克思对私有财产、异化劳动的分析,就是对人们现实的实践活动的分析。他认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而异化劳动又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表现,所以从私有财产主体本质来看,实际上就是人的自我异化。“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情的表现。”这样,他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转变为异化劳动和人的发展问题。他以人的本质为依据,把私有财产归之于人的自我异化,即人的本质与人相对立。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社会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这一人的本质的理论的提出,不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也是马克思全部哲学的基础或轴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手稿》中马克思批判地总结、分析了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他立足于生产、实践,揭示出人的本质及其特点。他把劳动生产同实践结合在一起,突破了把实践仅限于理论批判的范围,赋予实践以感性的物质的内容。黑格尔把人归结为“自我意识”,实际上也就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绝对精神”,把人看作“抽象的”精神性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因此,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但由于他把人归于自然存在物,不理解劳动的意义,因而把人和自然界理解为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看不到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辨,吸取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能动的创造活动,劳动过程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过程的辩证思想,他从生产活动中引出人的社会性,他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创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他认为,他和自然界、人和人相统一的社会前提在于生产,社会生产构成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的发展取决于物质生产的进步,他把人的本质界定为主客体相统一的、能动的与手动相统一的劳动实践活动。

第二,《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全面具体地把握了人的两重性本质。人的诞生,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但又是以超越自然为条件的。人一方面依靠自然界生活,另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也表现着人控制和利用自然的力量。马克思称这种力量为“人的本质力量”。实践的发展,就标志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此外,人不仅能把自己的类本质作为意识的对象,在主观领 3 域发生关系,而且能把自己的类本质对象化,即把自己的类本质外投到客观对象中去,也就是说人可以在自己的活动中能动的、现实地复现自己,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综合所述,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论述表明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已经逐渐开始形成,他在《手稿》中是用生产劳动来说明和规定人的类生活、类本质的,说明人类是不同于它类的社会存在物。在他看来,人的社会实践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创造着社会,并使人的活动及其成果都具有社会性质。这种实践主体的现实性本质要通过劳动得以确认和实现。但是,这时候的马克思只是把理想的生产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从抽象一般的劳动和社会出发仍然引出的只是抽象的个人,只有对现实的劳动和社会作出具体的历史分析,才能把握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的个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在1840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做了经典阐述,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分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其中马克思从考察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入手,提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不能单纯地看作是人的本质的定义,而应看到其中所蕴含的通过社会关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研究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环境和人都随实践的发展而改变,那么人就是作为一定社会中特殊的一员而存在,就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理想化的人。其次,“现实性”是指任何人都是生活于一定时代,处于一定社会中的人; 而每个人又都是处于一定社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最基本的又是生产关系,因而,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丰富性。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这里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现实中的个人,4 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这个论断的提出,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的质的飞跃,实现了人的本质问题上的革命性变革。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人的本质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在《提纲》中以实践的观点考察社会,提示了各种社会形式的共同本质。他认为,由于人是社会存在物,因而探讨人的本质的方面要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探讨。他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真正现实的实践与社会关系是融为一体的,因此要以实践为契机去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生成的,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的需要总是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即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人的劳动生产,一方面生产出物质产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则生产出人的社会关系,这样的社会关系包含着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所以人不仅是具有一定需要本性的个人,同时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因此马克思强调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社会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第二,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指明了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和方法论。首先,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表现人的现实本质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是人的独特的存在形式,人的本质就只能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本质。人的自然属性以扬弃了的形式蕴含在社会属性之中。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即人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本质,完全是由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其次,人的本质不在于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在于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社会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要了解人的本质,必须从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进行 5 全面考察和综合的分析,而不能只从其中的一种方面或一种关系出发。因为正是这些物质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才是“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把人当作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来研究,从而把对人和社会的研究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至此,马克思确立了自己的关系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逻辑联系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感性活动的性质来确定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本质,把着眼点落到了人的“活动”上,进而把“自由自觉的活动”具体化为“劳动”,即把劳动看作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展开和实现。到了《提纲》,他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把人的本质问题研究深入到人和社会关系中。

第一,从一般劳动进入到具体的物质生产劳动。在《手稿》中,由于马克思着眼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把生产劳动看成是人的本质,指出人能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而一般劳动则是本能的活动;人是社会存在物,而一般动物则是自然存在物。但是,马克思撇开了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具体形式,把劳动设定为人的固有特性。而到了《提纲》,马克思摒弃了类本质的看法,把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个体和类转变为人和社会的关系。用现实的生产劳动代替了一般劳动,对劳动的理解从抽象进入具体。如果说劳动形成的人的“类”本质强调的是个体的自然同一性,那么社会关系总和,则进一步提示出现实的人的具体本质。以积极活动的个人之间的全部联系和关系构成的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综合地揭示了人的全面的本质。

第二,不再用人的本质去解释历史,而是用社会关系来解释人的本质。《手稿》以承认人有完美的本质为前提,从这种理想的本质出发,衡量社会历史的发展,把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的历史。6 这种方法不是从实现现实出发,而是从抽象的公式出发去剪裁历史。而从《提纲》开始,马克思用现实的人代替理想的人,强调现实的人是由物质生产及其所造成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5.论马克思人的解放的具体途径 篇五

试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异化劳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马克思从考察人的本质入手,以实现一个人人能够得到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阐述了异化劳动的涵义以及扬弃异化、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这一理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正确对待异化现象,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李静 贾恒欣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京,100083刊 名: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34(3)分类号:A81关键词:异化劳动 人的本质 全面发展

上一篇:如何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下一篇:售后服务合作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