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镇江散文(精选8篇)
1.文化镇江散文 篇一
镇江的宗教文化
镇江的宗教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不仅中国的五大宗教,即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五教齐全,而且在镇江产生的宗教文化有许多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在道教上,茅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是道教上清派的诞生地和祖庭,又是上清、正
一、全真派共修共存之地,是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上清派以存神、服气为主要修炼方法,辅以诵经、修功德,认为人神是相通的,只要坚持不懈修炼,最终就可以达到长生成仙的境界。茅山的开山祖师是西汉时期的茅盈、茅固、茅衷,他们从咸阳来此采药炼丹。东晋时,茅山有两位祖师,一是葛洪,一是杨羲。葛洪是著名的炼丹家、医学家,他把道教的神仙、养生理论系统化,写成了伟大的著作《抱朴子》;杨羲创造了茅山上清派。南朝时期茅山来了一位关键人物陶弘景,他集儒、释、道为一身,是当时一位无所不通的大学者,他在茅山潜心修炼45年,以三教调和为宗旨,使上清派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被梁武帝称为“山中宰相”。他的嫡传弟子王远知被隋炀帝拜为帝师,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受到唐太宗封赏。在唐宋时期,陶弘景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王远知、潘思正、司马承真、李含光、刘昆康等,一再被子封为帝师、国师、道士皇帝,茅山道教大红大紫,这一时期朝廷对茅山的赏赐不计其数,宫观建筑漫山遍野,影响遍及大江南北,直到今天茅山道院还保存着玉印、玉圭、哈砚、玉符四件珍宝。后世评价说,从公元3世纪到12世纪中国道教主要是围绕茅山展开的。在佛教上,焦山的定慧寺、金山的江天禅寺是中国佛教最早的一批寺庙,金山江天禅寺的“水陆法会”和“参禅悟道”、焦山定慧寺的现代佛教教育、句容宝华山隆昌寺的戒律在中国佛教史上都有广泛的影响。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焦山定慧寺方丈茗山是中国当代有广泛影响的高僧。
镇江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据元代《至顺镇江志》、明代万历年间《镇江府志》记载,在唐代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伊斯兰信徒即在城内的仁安坊阜民街,也就是今天的梳儿巷巷口、上河边至大市口一带,建有清真寺。这个记载比内廷档案记载的伊斯兰教在唐永徽二年(652)传入中国还早了24年。伊斯兰教是在公元610年创立的,也就是说,在它创立18年后即已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镇江了。这座清真寺在明万历30年,即公元1602年,移建到了大爸爸巷内,现在这座清真寺已移建到了学府路上。1300多年来,镇江的穆斯林与镇江人民和眭相处,为镇江古城的文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据有关穆斯林文献记载,现在镇江人民喜爱的京江齐、大京果、小京果、桃酥和小刀面都是穆斯林食品。辛亥革命前后,镇江的伊斯兰教一度非常兴旺,1906年在镇江发起成立的“东亚穆民教育总会”(后改名为东亚清真教育总会)是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第一个运用教内力量来谋求社会公益的全国性民间组织,也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穆斯林民间社团组织,同年创立的穆源小学是中国最早的新式教育学堂,这两件影响到全国的重大事件都是由中国伊斯兰教的著名学者,镇江人童宗创立。基督教和天主教在镇江落地只有150年左右的历史,他们在镇江的信众不是很多,但他们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基督教在国际上的影响要超过其它宗教。这主要是镇江出了二位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基督徒:一位是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她随作为传教士的父母亲在镇江生活了18年,童年、少年时代都是在镇江度过的,她以镇江的经历为主创作的小说《大地三部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西方产生巨大影响。直到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还在思恋着镇江,思恋伴她成长的镇江的王妈和教她中国文化的孔先生,还在回味黑桥的烧饼,回味在金山、焦山、风车山旅游的快乐。她的一生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她逝世时,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亲自出席葬礼,称赞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女姓,我们镇江专门成立了赛珍珠研究会,并已二次举办了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把她居住过的凤车山故居辟为了赛珍珠纪念馆,在美丽的古运河畔建起了赛珍珠广场,命名了赛珍珠路。
另一位是基督教中国内地传教会的创始人戴德生,他一生组织了千名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在中国经历了小刀会起义、太平天国、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亲历扬州教案,对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深表同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在中国的传教事业,他死后和他的妻子、四个夭折的孩子都葬在镇江牛皮坡的洋人公墓。
2.文化镇江散文 篇二
雕塑实际上就是对原材料做加减法, 在一减一加间形成其三维空间形式, 创造出可感的艺术形象, 从而表达丰富的艺术审美与情感。下面笔者将从三方面探究作为城市重要精神载体的景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首先城市雕塑具有焕发城市空间环境活力的功能。城市环境直接表现在物质层面上, 如高楼大厦、公共设施等。但是从城市全方位角度讲, 一个城市如果缺少内在精神层面的建设, 那么城市便会缺乏活力。当城市充斥在钢筋水泥中时, 整个城市环境会显得过于沉闷单调, 这时我们要借助城市雕塑打破这种沉闷的格局, 从而使整个空间环境丰富饱满。
其次城市雕塑具有促进文化交流的功能。城市雕塑的价值在于公共性和持续性, 以发展眼光看, 就会发现富含文化内涵的优秀景观雕塑有着跨越时空障碍的优势 (1) 。优秀的景观雕塑永久地展开文化辐射, 架起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
最后城市雕塑具有美化空间实体的功能。采用雕塑装饰生存空间, 可以发挥美化周边环境的效果, 提升城市生存空间的舒适度。在不同城市中, 不同城市雕塑的设置犹如点睛之笔, 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原有环境的缺陷, 营造出环境不能完全形成的氛围, 从而创造出富含魅力的城市环境 (2) 。
二、“运河之母”的文化功能设计
镇江目前最大的城市景观雕塑运河之母位于东西向的长江和南北向的运河十字交汇处———镇江。运河之母雕像于2012年1月16日在运河广场隆重揭幕。浮雕主体为一名女性的面部特写, 飘逸长发向两侧大幅延展, 背景为人造瀑布, 其主要材料为黄铜, 并采用铜雕高浮雕的手法细腻刻画似人似佛的女神形象。
1. 目的。
镇江不仅位于东西向长江和南北向的运河的十字交汇处, 还位于江南运河段的起点位置, 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镇江人民“城以水生、水为城用、水畅城荣”的生活。大运河养育了镇江的子子孙孙, 镇江人一直视大运河为母亲河。
2009年, 镇江市政府欲启动古运河风光带建设工程, 其中运河之母铜雕是古运河中段景观建设工程的标志景观, 借此表达镇江人民对运河的感恩之情。
2. 规划。
2009年, 镇江古运河中段景观及配套工程项目由承建单位镇江水利投资公司公开招标, 上海亦静建筑景观有限公司中标成为其合法设计单位。整个工程预计工期约700天、总体造价约1.5亿、占地面积约388公顷。
3. 作品扫描。
古运河风光带建设工程的标志景观雕塑———运河之母, 由知名雕塑家、安徽建工学院程连昆教授设计在合肥制作而成, 浮雕材质为黄铜, 采用浮雕雕刻手法, 宽53米, 高9.9米, 预计造价为700万元, 现坐落于镇江运河广场。
三、镇江运河之母文化意象的社会影响
运河之母自揭幕以来便把人们的视线聚焦在运河广场, 百姓众说纷纭。有人说:“我看挺好的, 镇江最美的雕塑, 为千年古城增添了亮色, 它形象地表达了我们对运河的感恩之情, 是镇江人发自心底的运河颂歌。” (3) 事物都有两面性, 因而有人持反对意见:“瘆得慌, 经过时都不敢扭头, 晚上看更恐怖, 政府有这个钱还不如做点实事, 把污染治理好才是根本所在。” (4)
那么设计者自身是如何看待社会评价的呢?设计者程连昆表示:“它准确地表达了镇江人民对古运河虔诚的感恩之情, 集中体现了镇江这个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它必将成为镇江这个千年文化古城的一张名片。”而设计单位上海亦境建筑景观公司董事长王云则认为:“它的建成有利于最终形成十里水景风光带。” (5)
四、镇江城市雕塑建筑的原则对策之我见
本文认为运河之母因未坚持人文性、文化性、统一性原则, 故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 未来镇江城市雕塑建设应围绕以下几个原则实施。
1. 坚持人文性原则———以人为本。
鉴于运河之母的尴尬境地, 政府在将来城市雕塑建设中应在以下两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 提高群众对城市雕塑建设的全城参与度。在整个运河之母形象设计制作过程中, 群众处于“只闻其声, 不见其人”的尴尬境地。鉴于此种情况, 未来镇江城市雕塑建设时, 政府应在雕塑形象定稿前及时向群众公示, 让群众的声音进来, 虚心接受群众的建议, 有选择地加以改动, 在此基础之上最终定稿。同时在雕塑制作过程中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让群众及时了解建设动态。
第二, 呼应和满足老百姓的文化审美需求。运河之母群众呼声普遍不高, 甚至被网友评为中国十大最丑陋雕塑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不能正确把握群众的基本审美需求。政府在形象设计之前应呼应老百姓的文化审美需求, 但呼应不是一味迎合, 而是在坚持不丧失雕塑作品审美内涵的前提下, 以多种途径吸纳并呈现当地老百姓的审美情结和要求。
2. 坚持地方文化性———凸显文化特色。
一件城市雕塑优秀与否, 除了外在雕刻技法的成熟外, 更重要的是有没有深刻地蕴含雕塑所在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积淀。倘若城市雕塑没有以地域文化为契合点, 城市雕塑便如同无水之源 (6) 。但如果一件雕塑仅仅停留在保持原有文化上, 同样不可能成为一件好的雕塑的。设计者只有在形象设计之前充分融入这座城市, 感受镇江风土人情, 才能为实现创新性创造可能。只有在坚持本源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融入时代性元素, 城市雕塑才能焕发活力。
3. 坚持统一性原则———强调雕塑作品要融入环境和生活。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家们不应该先把作品完全雕刻好, 然后考虑将其摆在什么位置, 而是在构思时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三维空间形式。” (7) 未来镇江城市雕塑建设时, 设计者应从自己设计构思的象牙塔中走出来, 处理好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关系。
雕塑应与周边环境应形成共生关系, 而不是破坏环境、营造畸形的视觉享受。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大自然的种种因素及周围环境建筑的风格和规模, 从而使雕塑作品对外可以成为景观的延伸, 对内可以构成此空间环境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而不是以一个附属或点缀等类似可有可无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线中 (8) 。艺术家们在设计制作的时候切忌闭门造车, 应以特定地点与环境进行创作, 只有景观雕塑与城市环境呈现一体性, 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景观雕塑。
参考文献
[1]马钦忠.雕塑空间公共艺术.学林出版社, 2004:17.
[2]徐正龙.雕塑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140-150.
[3]王沂.浅析城市雕塑缺乏力作的原因与对策.艺术生活, 2009.6.7.
[4]谢浩.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核随想.建材发展导向, 2013.6.26:4.
[5]季峰.中国城市雕塑.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3.文化镇江散文 篇三
作为镇江市重点招商引资的文化产业项目,园区将规划打造成江苏省最大的集出版产业总部经济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创作产业园区为一体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平台。园区内建设有可一画家村、文化创意园、艺术创作园、智慧园等园区组团,同时设有可一美术馆、可一书店&可一画廊、禅文化交流中心等艺术配套,为广大艺术家、艺术机构、收藏家、文化学者等艺术界人士提供一个艺术品创作、鉴赏、展示、交流、交易及生活居住的理想家园。目前,为艺术家度身打造的可一画家村[1]已初步建成,30余位江苏著名艺术家已纷纷签约入驻。优美的创作环境、稳定的工作生活空间、大师聚集的厚重底蕴和氛围、文化名企的实力打造,使得可一画家村将成为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又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和艺术标签
4.文化镇江散文 篇四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一般散文阅读无碍。日常阅读喜欢阅读小散文,尤其是饱蘸个人情思的小散文,鸡汤散文,并不难以理解。
但是,对于厚重的散文,阅读起来还是有困难的。
困难有二:一是文化散文中的历史文化因子陌生化,二是散文作者语言典雅等特点,可能会受学生语言积累的影响而阅读不畅。
二、文本的教学解读
上个世纪末,我读书时,正值余秋雨热。我的一位老师在讲座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台湾人有三雅:听越剧,品绿茶,读秋雨散文。足见当时余秋雨的散文影响力。后来,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有些人引发了人们对余秋雨的非议,但并不妨碍学生去学习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1.余秋雨的散文特点
文化散文与以前的文人散文不同,更侧重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文体形式、语言模式,甚至在视角、语气上都与一般散文有区别。其气势、见识、语言都远远超出当时“积贫积弱”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被称为“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的又一座高峰”。一般游记散文所写之景大多为优美怡人之景;余秋雨游记散文大多为萧条凄凉之景。一般游记散文的写景着眼于侧重抒发个人一点一滴的感受或感悟;余秋雨游记散文的写景则侧重于从历史的角度探究其中的文化蕴涵。
作者写阳关,不是一般的探幽访胜,不是单纯的咏物抒怀,而是借助阳关这一历史遗迹来折射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作出的贡献,来追寻中国古代文人曾经经历过的生命体验。因此,作者笔下的阳关,已经超越了阳关本身的意义,从而进入了人生、社会和历史等更加广阔的领域之中。
2.本文的特点——节选版
与原文相比,删去了5.5段。浅显了很多。尤其是与欧洲蒙娜丽莎的微笑与唐人造像中的微笑相比的文字:
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魔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
以上删减,虽然显得小气和匠气,使得散文失去了原有的大气磅礴的沉重感,但,毕竟需要贴近学生的阅读水准,可以理解为合情合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不妨建议学生课后去读原文,提升阅读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依据:
1.学情:见上。
2.单元教学要求
苏教版八下第四单元导语:“江山如此多娇”,既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又可令无数骚人墨客为之倾倒,他们尽情挥洒才情来讴歌它的美丽多姿。这里有表现唐人风范的千年雄关重镇,有海峡彼岸风光如画的阿里山,有赏雪的佳处湖心亭,还有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一山一林,一潭一溪,美的文字,无不使人赏心悦目,给人至美的享受。
从以上导语中可以看出,本课教学建议应是包括两个方面:唐人风范之美与语言文字之美。
3.文化散文的特点
壮美的河川大山,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揭示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在每游过一个胜地之后都会向我们展现那里不为人知的一面,并以犀利的笔触,客观的评价,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并不受到当权者的重视,就连王维那样诗画一绝的人,也只是在宫廷里被当作“玩物”来消遣,并不会得到重用。中国的文化在唐朝时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但这种高潮并没有延续下去,而是渐渐地衰落,像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人物也是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度过余生的。中国的帝王并不懂的保护文化,让它长久的传承并发扬光大,而是在不断的压抑那些才情万丈的文人墨客,使他们成为了边缘人物,可有可无,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1.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特点:从历史的角度探究其中的文化蕴涵。
这一点,可视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能从历史的、文化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
2.散文典雅、灵动如诗般的语言:
余对语言有一种超强的领悟力和驾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
5.草根文化散文 篇五
竹林文苑会馆镶嵌在一处翠竹摇曳的西南隅宝地上,竹林文苑的根也就深深地扎在了这方沃土之中。草根的延伸不论季节,不择地域,不挑高低,每到一处有一株绿色生命的诞生,它迎着风展示春的年华,夏的茁壮,秋的成熟,冬的深沉,冒着雨彰显绿的深厚和挺拔的品格。田地的小草拥挤毕露,茁壮而常遇草殇,田埂的草分出他田我土,路在何方,草在脚下,草花儿婷婷玉立、朴素而具个性,草种随风而去,草根植于温厚的黄土,到处都是它的家,时时处处都有顽强、朴实,五彩缤纷的由草根传播文化。
草根文化潜藏于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和植根于民间的群众生活之中,在人们长期积累中去挖掘传承下来或同历史的现代的、当代的文化结合起来反映人们的生活,显露出它本来应有的怄意。
竹林文苑居于翠竹之处,却给人以淡泊致远、宁静典雅,朴素庄重,言道挚着之感,路宝莲女士她那竹的风格,草根的意志,任风吹打,任雨淋洒,但仍将草根文化伸向远方他乡,竹株有节,又给人一种意境和不同凡俗的高尚。年年初夏,幼小的竹笋又成了竹林的新主人,为这个家增添了竹的新生命。竹林文苑,云集草根文化人,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挖掘属于自己的身边文化,抒发与时俱进的时代话语,传记周边的人文景观、描写新人新事新生活,彰显基层的社会景象,形成一种文化氛围,推动文学使命对人们生活的反映,以竹林文苑报为载体所围拢的草根文化人,共同企修长着竹文苑圆区,扩大它的`张力,培育更多的笔耘者,装点的文化摇篮,使这个百花园成为一方沃土中的大观园,叫草更绿,叫根更旺,叫花更艳,这也许是竹林文苑使命和草根文化的意义吧。
竹林文苑它把草根文化与草根文学紧紧的凝聚在一起,刊载了数篇不掬一格的优秀作品,圆了草根文化人的梦,实现了草根文学作者的理想与祈望,锻炼了草根文化人,涌现了一批人并实践者文朋挚友梦寐难求的奢望,这些优秀作者的作品,工作细嫩构思,突出点滴生活,文词优美,文风朴素,灵感活泼,扑捉准确,挖掘深刻,感染力强,文学底韵厚重,文化韵味浓烈,为社会基层留下了一定的印象,为人们献上了香味四溢的文化大餐和理性化的快乐去感悟人生,使竹林文苑更有生命力,使草根文学更具活力。
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搜寻家乡星光”,“携带黄土味的作品”才是竹林文苑真实的把握,竹林文苑永远“乐呵呵的自豪”,竹林文苑之路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随之草根文学典基将更深沉。更具社会意义和丰富活泼的群众文化的彩性,使群众文化更具鲜活力,未来“竹林文苑”与草根文学将成为周山至水一颗璀灿的明珠
“咱们村,好儿子就数正武这娃,为了照管瘫痪在床的老妈,把那么好的工作都辞了,真是难为他了。”
“有咋样的男人,就有咋样的媳妇,正武媳妇王君祥,也是百里挑一的好媳妇,她对患病婆婆的孝顺,是没啥说的。”
“就是的,正武和君祥他们俩口子被评上孝顺儿子、好媳妇,一个字“值”!
村上在群众健身活动广场的戏台上,举行孝顺儿子、好媳妇表彰大会,台上,村干部为孝顺儿子和好媳妇披红戴花,台下,群众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在终南镇大庄寨村,一提起孝顺儿子和好媳妇,村上人都会给你说起罗正武和媳妇王君祥孝敬老人,那一桩桩一件件感人的事迹来。
罗正武兄弟姊妹六个,他是家里的老二,父亲去世早,大哥又在外工作,稍年长的他就担当起照管一家大小的重担。此后40多年来,他和妻子王君祥含辛茹苦把四个弟妹拉扯大,又为他们盖了房,娶了媳妇。分家后老妈跟小弟过,正武怕老妈在小弟家不习惯,就把老妈接回了自己的家。一晃就是20多年,老妈80岁那年患上了脑梗,双目失明,瘫痪在床,不久妻子君祥又患了脑病,他毅然辞去了工作,回家伺奉起老妈来。
说起二哥正武孝敬老妈的事,小妹巧兰就一下激动起来:二哥在妈跟前比我这个闺女还孝顺,就拿前年我妈那次拉肚子的事来说,妈说她把屎遗在了裤子上,我忙上炕去擦,二哥见了一把把我掀到一边,说是妈身体重,我翻不动,说着,二哥上前揭开被子,抱妈翻了身,拿起卫生纸就擦了起来,突然“扑哧”一声,一股稀屎喷了出来,屎点沾了二哥一脸,我让二哥去洗脸,二哥回头淡然笑了笑:不碍事,我已是这样,还是我来吧……巧兰的眼湿润了:你说,有这样的好哥哥,我咋不感动呢?巧兰说的对,正武的孝行不仅仅是让弟妹们感动,同时,他的孝行也让全村人感动,要不为啥村上人评选他为孝子呢?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背后肯定有一个贤能的女人。她王君祥就是罗正武的贤能妻子。君祥跟她的丈夫正武一样,10多年来伺奉瘫痪在床婆婆的桩桩件件事,左邻右舍都看在眼里,敬佩在心中,几十年来,他们俩口夫唱妇随,照管弟妹,伺奉婆婆,甘愿吃苦,无怨无悔。
俗话说的好,老嫂比母,在小弟武劳的眼里二嫂君祥就亲如母亲,每当说起二嫂,武劳就有说不完的话:“二嫂进门时,我才10岁大一点,妈妈身体又不好,我们兄妹几个都要她来照管,衣服脏了她来洗,换季时,二嫂就把新衣服送到了我们的面前,在二嫂的呵护下,我们长大了,二嫂又给我们一个个盖了房,娶了媳妇。我看二嫂年纪大了,想把老妈接到我家住,跟二嫂一说,二嫂一下就急了,说啥也不同意。,二嫂有病住了院,我就把老妈接回了家,二嫂住院回家见妈不在家,问我,我说是我把妈接了过去,二嫂瞪了我一眼,就拄着拐棍一拐一瘸的去了我家……”小弟武劳说着,泪花就滴答、滴答地掉了下来。
小弟武劳的话一点不假,王君祥在家里的确是个好媳妇,对弟妹就像对自己的儿女一样爱,对婆婆就跟自己娘家妈一样亲。婆婆瘫痪在床,她知热知暖,和婆婆睡在一个炕上,半夜起来炕凉了,她就去烧,夏天怕大风扇将老人吹感冒,她就去买了一台小风扇放在婆婆炕上,热了开,凉了关。婆婆大小便不方便,经常拉在炕上,她不嫌,刮屎擦尿,洗身梳头,铺床叠被,不厌其烦。婆婆牙口不好,不能吃硬面,她就先给婆婆做,然后再给家人做。面条长,婆婆吸不到嘴里,她就用筷子夹成小断,一口一口喂给婆婆吃,下地干活前,怕婆婆口干,给婆婆炕上放一杯糖水,才放心下地干活去,从地里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先打理婆婆的卫生,再下厨做饭,饭做好了,第一碗先端给婆婆吃……
儿媳妇君祥的孝行感动了家人,感动了村上人,也感动了婆婆,婆婆逢人就说:如果没有君祥这个孝顺的好媳妇,我早就回老家了…
6.文化镇江散文 篇六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无法分离于基本的社会经济结构, 因为文化既是现存实体的理念反映, 也是其各种意义所形成的体系[1]。经济组织是根据财产制度与商品生产而来的, 而文化的根本事实则是买与卖的交换关系, 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大多数层面[2]。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参与经济活动, 是由不得人去选择的。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 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不仅要考虑单纯的经济指标平衡, 要考虑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平衡, 而且要考虑文化与经济之间以及文化因素之间的生态平衡, 自觉地把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加以保护, 努力实现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中的“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
1 传统文化资源及其价值要素特征
传统文化资源指具有文化特征和人类进步活动痕迹的, 具有人文和传统价值的一类资源, 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乡土风情、文化历史、民族音乐、宗教文化等等[3]。传统文化资源蕴藏在历史文化传统之中, 存在于社会文化现状之中, 弥漫在整个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创造过程之中, 主要有两种形式: (1) 以可感的物质化、符号化形式存在的, 可度量的文化资源, 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来估量其具体价值, 如历史文物、工艺品等; (2) 以思想化、智力化、想象性的形式存在的, 不可度量的文化资源, 不可用现实价值来估量其价值, 如民俗、传说等[4]。
传统文化资源集中地浓缩了资源的特征和基本属性, 显著地包含了自然资源以及由此衍生的资源特征。传统文化资源不同于一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或其他可具象的资源, 其关键特征就是资源的内生性, 具有更为强烈的主观意志, 凝结了人类优秀文化和传统品质的不可再生资源, 一旦遭受到破坏便难以为继[3], 在生产中不能以经济资本所显现出的消耗方式而被消耗掉[5]。具体而言, 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要素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征:
1.1 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本体性特征
人类活动赋予传统文化资源深厚而独特的社会价值, 人类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时, 要尊重传统文化资源的本体性价值。如果重建阿房宫改作宾馆, 重建滕王阁辟作商场, 改变这些传统文化资源所固有的价值效用, 表面上适应了市场需要, 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严重破坏, 甚至丧失传统文化资源的本体性特征。这种损失是无法用经济效益来弥补的。
1.2 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历史性特征
传统文化资源生成的时空背景, 决定其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性质和特定的历史价值, 这是不受现时意识形态干扰的。今天如果把圆明园的废墟完全铲平, 重建一座崭新的“圆明园”, 从物象上实现了恢复, 但在文化价值上是得不偿失。因为如此一来, 熊熊火光不见了, 民族的郁忿不见了, 历史的感悟也不见了。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在于其时空坐标中的独特定位。任何一项文化资源在其形成的历史瞬间, 不管是完美还是缺憾, 都会自觉地超越主观好恶和利益, 凝固了其独特而不可毁弃的价值。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要尊重历史, 尽量不要让原本极具特定意识形态性质的物质遗存受现时意识形态的干扰。
1.3 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效用性特征
传统文化资源效用大致包括社会效用、经济效用、民间风俗礼仪、公众道德、资源消费人群以及资源市场规模等方面。它不同于经济资源或者其他直接用于人们生活和生存方面的资源, 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不可改变、不可拓展的属性。现代区域经济建设如果有悖于传统文化资源原先设计和长期延续下来的文化资源效用价值, 实际上是对原有资源价值的一种伤害。例如, 云南省昆明市的石屏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其主要目的是照顾石屏在昆明的读书、旅游、行商之人住宿及商贸集会, 原先价值取向就有接待游客、商人以及促进商贸交易的效用价值, 如今在这里开一个饭店, 让人在其中品味饮食的同时, 体会其源源流长的深厚文化, 现代经济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海南省海口市的五公祠是在北宋苏东坡于绍圣四年 (1097年) 被贬到海南, 借寓金粟庵的留存遗址上, 经宋、元、明、清及民国不断重修、增建而成的,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纪念被朝廷贬到海南, 并为海南发展作出重要作用的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人, 如今在五公祠大门边开了一个挂满大红灯笼的茶社, 让人感觉到经济好似生硬攀附着文化的一颗毒瘤。
2 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文化自觉意识与路径
2.1 传统文化资源的存在状态
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中主要有自在和自觉两种存在状态, 这两种状态对区域经济建设的作用形式是不相同的。自在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指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情感等自在的因素构成的人的自在的存在方式或活动方式。它一方面包含着从远古以来历史地积淀起来的原始意向、经验常识、道德戒律、自发的经验、习俗、礼仪、礼节、习惯等等, 另一方面包括常识化、自在化、模式化的精神成果或人类知识, 如简单化、普及化、常识化的科学知识、艺术成果和哲学思维。自觉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指以自觉的知识或自觉的思维方式为背景的人的自觉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形式。它不是自在自发地, 而是教育、理论、系统化的道德规划、有意树立的社会典范等等而自觉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引导和左右着现代经济活动和经济组织行为。
自觉的文化和自在的文化作为两种不同类的本质对象化, 均以人的对象化活动为基础, 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活动、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的发展。自觉的文化对自在的文化进行超越和批判, 并且用新的更能发挥人的自由创造本性的文化要素来取代旧的文化要素[6]。在现代区域经济建设, 自觉的传统文化资源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2.2 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与自觉的文化是两个概念。20世纪80年代, 张岱年先生提出, 要超越传统, 首先要理解传统。文化进步的前提是对于自己民族传统有一个清醒的自觉。这里实际上已经涉及“文化的自觉”的概念。后来, 费孝通先生在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文化自觉问题, 其主要观念是:文化自觉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3个方面的取向, 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和适应未来, 也就是继承传统, 面对现实, 展望未来, 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7], 适应需求, 推进发展。
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文化自觉, 要从过去、现在和未来3个维度保护和开发传统文化资源, 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3个方面: (1) 要了解区域文化的基因, 也就是区域文化繁衍生息的最基本的特点; (2) 必须创造条件, 对这些基本特点加以现代解读, 这种解读融会贯通古今中外, 让原有的文化基因继续发展, 使其在现代区域经济建设环境中, 延续个性特征, 发挥积极作用; (3) 要将区域文化置于多元文化环境和现代经济语境之中, 研究它与经济、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使其成为正在进行的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3 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中文化自觉的微观思考
江苏省镇江市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文明史的江南古城, 其大西路浓缩了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大西路原名西门大街, 即从小门口到银山门一段, 当时属城外。早在明代称武宁街, 因为明朝中山武宁王徐达在这里建有别墅而得名。国民党江苏省政府迁至镇江以后, 1936年西门大街拓展到堰头街、四牌楼, 才命名为大西路。这条不足两千米的大西路, 沿街有4个文物保护单位、239个保护建筑, 记载了无数喜怒哀乐的人生传奇, 孕育了众多巨商大贾的致富故事, 见证了几度兴衰荣枯的城市变迁。上世纪80年代, 大西路曾是镇江最繁华的商业街。随着城市的发展, 大西路完成了它作为最繁华商业街的历史使命, 如今已辉煌不再。
新的时空背景下, 大西路要不要恢复原有“味道”的商业街, 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 是现代区域经济建设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3.1 区域经济建设中要增强文化资源的成本意识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文化本身具有价值并能转换成经济价值[5]。区域经济建设中, 文化也是一种资本, 投入时必须计入成本。2006年, 有专家提出, “通过新型的专业市场来拉动大西路的人气, 从而提升整体的竞争实力, 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局面, 是一种可行的方式。[8]”专业市场是国内贸易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流通形式。专业市场的形成不仅与当地的区域经济特色相关, 而且与区域文化相关。在镇江市大西路建设专业市场, 跟在浙江建设义乌小商品市场, 在江苏南通建设床上用品市场, 在江苏张家港建设羊毛衫市场不一样, 投入的不仅仅是土地资源, 还有文化资源, 而且这种文化资源不是说不想投入就可以不投入的。在大西路建设什么样的、多大规模的专业市场, 不仅要考虑市场本身的挑战和资金投入的风险, 而且要考虑文化资源投入的风险, 考虑区域文化的承载力和传统文化资源的投入效益, 否则会得不偿失。预测和评价文化资源投入的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区域文化是否会因新的经济增长而受到冲击和损失, (2) 原有区域文化是否会因新的经济增长而得到更好地发展。
3.2 区域经济建设要注意文化承载力
在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以来, 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 给区域文化造成影响和损害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已故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笔下的周庄是一个灵秀、静谧的水乡, 这也本应是周庄的本来面貌和价值所在。余秋雨在《江南小镇》一文中描述陈逸飞先生那幅《故乡的回忆》说是“斑绿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 交错的双桥坚致而苍老”[9]。可是如今的周庄已经有点像集贸市场, 小街两边, 小店铺排得密不透风, 走在其中, 不断被店主招呼, 有一种被逼视的压抑感;更兼游人如织, 排着队在街上走, 如王府井一般热闹, 水乡风情不再[10]。振兴大西路, 虽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旅游开发, 但是由于它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 要吸取周庄、青城山等旅游开发中的教训, 在其文化所能承受能力的范围内进行有益的开发, 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在大西路新一轮建设中如果一味强调商业效益, 其重新振兴的历程就是新的一段遗憾历史。
3.3 区域经济建设要与地方传统文化氛围相适应
地方传统文化是原生态的、富有艺术性的、和谐而自成一格的, 不能生硬攀附, 也不能模仿复制。这一区域的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应该与之相适应, 才能通过长年累月积累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保持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莱比锡的巴赫纪念馆所在的小路, 几乎就是一条音乐街, 店铺里到处都是音乐书籍和唱片[11]。它一方面保存着巴赫当时的一些遗物, 甚至包括他当时演奏过的管风琴, 另一方面又成了一个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好去处。这与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附近的店铺都卖着相同的旅游纪念品截然不同, 它没有为了经济增长而忘却巴赫纪念馆的文化使命, 而是保存着它应有的特色。当年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走在上海时髦的街头说, 自己仿佛置身于巴黎和伦敦。这不能理解为褒奖, 而只能理解为一种善意的文化警告。大西路的新一轮建设要根据自身特有的文化氛围选择市场方向和市场规模, 让新型的现代市场像是在大西路这个文化大花园里自然生长出来的花朵和绿树, 和大西路的整个文化氛围、历史传统和谐共存, 同生共荣。
3.4 区域经济建设中要自觉积淀文化
人类要有自觉的文化积淀意识, 只有具有了这种意识, 文明世界才有今天的面貌, 也才会有明天的更加文明。发展经济的目的, 除了要积累资金效益, 还要积累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中, 要自觉地保护历史和文化, 有意识地把自己历史上的文化遗产和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新的文化成果, 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 都要非常谨慎地保存下来。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文化自觉积淀, 一要尊重二要保存。柳宗元以及其他南下贬官为柳州今天的开放和崛起作出的贡献, 是当时的皇帝和朝廷没有想到的, 也是柳宗元等人自己所没想到的。历史和文化的固有价值, 不是同时期的人所能发现和预测的。人所要做的、所能做的就是自觉保护历史和文化, 并在保护中享用它。镇江大西路既是一条商业街, 又是一条文化街。它从喧闹走向沉静, 本身就是镇江历史的迁变过程, 也是镇江文化的积淀过程。例如, 镇江大西路与人民路交界处的宴春酒楼, 虽然在当前餐饮行业的竞争中失去了往日的红火, 但是它作为一个镇江品牌餐饮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远远超过它的商业价值。
新的时空背景下, 镇江大西路承载的使命不仅仅是发展简单意义上的商业, 还要承接镇江历史与文化的延续任务。振兴大西路不能简单地定位于“重振昔日商业街的辉煌”, 而应立足于新的时空背景中, 科学思考商业与文化的衔接、历史与现代的延续。通过有效保护、合理开发, 把这些文化遗产串联起来, 将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社会, 让文化遗产唤醒现代人的历史记忆, 让历史在现代人的心中留下深刻烙印, 最终给文化遗产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使文化遗产长久延续。
4 结束语
马克斯·韦伯说过:“如果我们能从经济发展中学到什么, 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12]”传统文化底蕴越是深厚的区域, 在现代经济建设中越是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千万不能让钢筋水泥的冰冷气息和你争我吵的市井气息把深邃、平和、悠缓的历史淹没, 用浮浅的经济现象甚至是虚假的经济泡沫掩盖深刻的文化足迹。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就必须坚持妥善保护, 深度挖掘, 合理开发, 融入现代, 整体激活的原则, 在科学保护文化资源的基础上, 可持续地挖掘文化资源的人文内涵和历史价值, 力求取向更加立体, 形式更加丰富, 内容更加广泛, 效益更加合理。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 也是在给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2].D.Bell.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J].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 1979:114
[3].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4].贾松青.论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的现实途径[EB].http:∥www.sss.net.cn
[5].薛晓源, 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6].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7].乐黛云.费孝通先生的“最后一重山”[N].中国教育报, 2006-06-13, (3)
[8].张立华.专业市场, 大西路振兴法宝?[N].京江晚报, 2006-01-24, (7)
[9].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1
[10].吴非.不跪着教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1].李平.人文教师的国际远足[N].中国教育报, 2005-06-02, (7)
7.文化的经典散文 篇七
同事们谈起开会守时的问题,感觉不守时似乎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陋习。当然对于需要行事严谨讲求效率的职业人来讲,守时的确是不可或缺的职业要求,但是“迟到”也绝对达不到不可容忍的地步,这应该不符合国人宽容仁厚的个性。由此又谈到了中餐和西餐的做法,德国女人做饭厨房里必备天平和量器,这对于我们来讲已不是什么稀奇,而中国女人做饭仅凭一双兰花手便也可以通通搞定,这原本源自文化的不同,本没什么优劣之分,然而现代人多数却偏偏有所褒贬,对中餐做法嗤之以鼻。“你看西方的菜谱多精确,所以做出来的菜才是一个味道,而中国菜谱什么都是少许,完全靠厨师把握,所以每道菜味道都不同。”这思想完全符合了工业化时代批量产品标准化的思想,然而却忽视了人不是标准化产品。“你看也正因为如此,中华美食才可以如此丰富而各具特色。你们不都喜欢舌尖上的中国吗?”我随口应对两句,也不期望让年轻人一下子就能明白不同文化下会有不同的产物,
林语堂先生把“讲求效率,讲求准时,及希望事业成功”看作是美国人的三大恶习,虽然现在这听起来让人觉得有些不习惯,但“把近乎正确的东西弄得更正确些”的思维的确反映了现代西方文化中精确极端的特质,而“近乎正确已经是够好了”式的中国传统思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化中灵活和包容的人性特点。
中国文化可以延续几千年而没有消亡绝非侥幸,中国人智慧的哲学思想不同于以科学和效率为基本出发点的现代西方文化。也许在近代的工业时期和经济发展中,现代西方的文化凸显其在这一时期的优越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国人产生了文化自卑感,甚至整个亚洲都有类似情况,用崇洋媚外讲有点过分,但多少会有点这种味道,尤其是自以为接受了先进的现代文化熏陶的年轻人。一直打拼于外企的我,更是跳不出这样的成长路程。
现代西方文化在成就时下流行的“成功”人士方面来讲是无可替代的,因为这原本就是工业商业时代产生的文化,是属于这个时期独有而最有效的方法,这并不奇怪。然而打拼之后,人总归要回到“人”的起点,无论你是成功还是不成功人士,人首先还是要先做好“人”,而后才可能平静,快乐,幸福。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文化,一定是最接近于人性本身的文化,那才有可能历经时光洗礼,岁月摧残,朝代更迭,历史变迁,文化侵蚀,仍得以流传。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怠慢传统文化的魅力,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
我非历史学者更非文化大家,中国文化的博大远非我一两篇文字就可以阐述清楚,但绝不像某些人眼中那样,多是封建迷信和文化糟泊。同事家的孩子得了感冒,我建议给孩子煮点中草药汤喝一下,却被人家看成是“有病不去医院”一样愚昧,苦笑自己真是受糟粕留毒太深啊。我不是什么医学专家,我只是为了儿子和家人的健康学了一点点中华医学的基本常识,就靠几味满大街都卖的中草药,保证儿子从来不打吊瓶不吃抗生素,天天活蹦乱跳地快乐成长,这是我的实践所得。“西药只吃一小片,中医要喝一大锅,还不一定管用。”年轻人这样解释说。我明白为什么现代西方文化为何如此流行了,因为直观明了,容易理解,注重效果和效率,立竿见影,符合了现代人简单的逻辑思维和急躁个性。由此可以看出,现代西方文化是以个体和局部为文化主体的,头痛医头嘛,效率效果逻辑无论哪方面来讲都更易于大众接受,不需要什么思想和思考,这也正是时下快餐文化如此势不可挡的.秘密所在,要赚大众的钱,没有什么比给大众一粒抗生素或麻醉剂更直接的了。所以心灵鸡汤熬了一锅又一锅,反正有人买单,至于这汤如何调制,人如何得的病,那太费脑筋,不如略过。而中国传统文化探究的却是系统,人体自身的系统,人与社会的系统,人与自然的系统,人与未知世界的系统,要理解起来当然要多费脑筋。中国文化调理的是系统性和谐,而非某一部分的好坏,只有整个系统环境顺畅了,作为系统一部分的个体才可能在系统中顺势而为,成就自己,否则永远地逆流而上,当然也有可能到达巅峰,但其间的付出和代价不可估量。比方说中国人文讲究儿女绕膝,子孙满堂的幸福,一个人要追求二人世界的快乐,那一定要做好别人唾手可得的满足感和安定感,你要付出相当巨大的成功努力才能够换得的准备,原因很简单,你不在势上。由此来看中国文化的精髓理解起来确是需要点脑筋,那不是哪个王朝哪个圣人说的,那是贴近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东西,效果也要经历一点时间沉淀才能体现出来,不过却是鸡汤永远不能做到的,可以成就你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什么成功人士。
现代人急躁的个性实在是很难理解和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带来的神奇效果了,作为精华之一的食疗养生文化,也很难被现代人接受。有位妈妈怎么都看着自家孩子长得不健康,硬是要医院从血液到骨髓地检查到底哪里的问题,我说“正好是冬天,给孩子吃点补气血的食物,慢慢就好了”。但是人家摇头说不管用。我很是无奈:“这不是药啊,怎么可能一吃就管用。你今年冬天给孩子补的东西,要到明年开春和夏天才能看出效果来,你坚持给孩子补,一定会有效果的。”中医不仅讲究人体自身的整体,而且讲究人与四季自然和谐的运作,所以才有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理论。因为复杂所以被很多人拒之门外,尤其是那些自认为讲究科学的急躁人,可惜了我大好的中华医学。既然习惯了头痛医头简单的科学思维,那只好放弃中华医学的奥妙了。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我想是智慧。智慧属于所有得以流传的传统文化,西方传统文化中有关哲学,个体心理学和大众心理方面的探究也是无可比拟的,只是理解起来同样要费些脑筋,远不如心理医生的鸡汤来的直接,所以也少有人问津。科学是可以复现和模拟的,而智慧是要靠人类思考体会和感悟才能得到。现代西方科学文化倡导战胜自然,利用自然,而中国文化的智慧是顺应大势,与世界宇宙和谐共处。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人为何永远是以温和仁厚的姿态面向世界,这不是因为我们没有俄罗斯的强硬,缺乏美国的霸气,更不是事不关己的矫情,这原本源自祖先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文化基因。然而一种文化的优劣,在人类不算漫长的发展史上,绝不是以一段时间的先进和落后来判定的,中国文化赋予这个民族的包容仁厚的个性和顺应大势的智慧,会继续帮助这个国家和民族繁衍昌盛,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犹如中式之美,大多人需到了一定年龄,修养到一定程度才能欣赏的了。像京剧里妆后女子夸张而招摇的美艳,中国红的热烈而沉稳,木桌长椅的清雅和悠闲,盘扣珠钗的精致和奢华,旗袍的妖娆和韵味,雕梁画柱飞檐画壁的匠心与气派,竹茶的淡泊与静美,中式之美含蓄而蕴味悠长,又美得毫不吝啬。中式之美总还得有一点文化底蕴和人生积累才能欣赏得到,不似现在流行的各种派别,美得令人一见倾心而又一览无余,正如现在风靡的快餐文化。这也许是商业时代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更符合目前商业社会的需要。
其实喜欢或热衷于流行的现代西方文化不是什么问题,大可庆幸一下自己仍年轻,也可以暗自哂笑一下别人已足够老。然而当有一天在非0即1,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现代西方文化里感到无所适从,身心疲惫之时,别忘了还有一种讲究平衡之美中庸之道的中国文化,那里充满着阴阳变幻的智慧,在她的熏陶下,浮躁可以变得平和,焦虑可以变得淡定,浮华可以变得真实,杂乱可以变得和谐,总之生命可以还回她本来的样子。
8.《边城》散文化探析 篇八
关键词:边城;小说散文化;跨文体
一、 文体自觉与创新:小说散文化界定
“小说文体是20世纪中国小说的一大问题”,小说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散文化”文体“合流”倾向存在的“合法性”争论即是问题之一。现代小说文体规范长期视西方“三元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范型为正宗,直到20世纪80年代,汪国曾《小说的散文化》中“小说散文化”才真正寻得现代小说家族的“合法性”存在。小说散文化是文体的自觉与创新,散文化小说淡化故事情节,强化自然环境,重视意境营造与语言的诗意锤炼,不再刻意追求情节的连续性、完整性, “糅小说故事散文游记而为一的试验以外,自成一个新的形式。”
二、文体多元化与现代性诉求:《边城》散文化缘由
(一)传统文艺观
“王瑶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中明确指出:鲁迅小说多中国‘抒情诗’传统的自觉继承,开辟了中国小说与古典文学取得联系,从而获得民族特色的一条重要途径。”传统文艺观促成了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养分的现在小说家强化小说语言的抒情性,追求小说情调及意境。
(二)西洋文艺观
“西学东渐”以来,特别是“五四”时期,中国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文论,西方小说不仅可以叙事写景,还可以议论抒情,小说不再是单一的叙述体,而是多种文体的“合流”。“受西方近代文学的影响,五四作家模糊文体界限,追求小说的诗趣”。
(三)创作理念
作家自身对小说创作的价值认同直接影响其作品的书写方式。沈从文就曾努力糅游记、散文和小说为一体,“用屠格涅夫写《猎人日记》的方法,糅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这么写无疑将成为现代中国小说一格,且在这格中还可望有些珠玉发现。”
三、“田园牧歌式”湘西画卷:《边城》散文化表征
(一)“形散而神不散”的乡土情结还魂:散文化结构
《边城》以“吊脚楼、竹篁、端午节”等景致精心建构一幅“田园牧歌式”的湘西精美画卷,作者从‘人与自然的契合’的泛神论思想出发,淡化情节,以精美的散文笔调抒写自然美。
小说开头三章集中笔力勾勒湘西山水风俗画,而没有进入情节叙述。纯美人文画卷的渲染、清新意境的.营造,共同推动《边城》完成圆熟静穆、完美和谐的审美意境的建构,于“形散”间蕴集“神力”抒写作者“田园牧歌式”乡土情结的还魂。
(二)典雅清新的语言风格:散文化语言
“我的文字风格,假若还有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只因为我记的水上人的语言太多了。”沈从文的生活履历让其接触了大量的“水上语言”,因而《边城》融入了大量传统湘西口头民间文学特别是民谣:
福禄绵绵是神恩,
和风和雨神好心,
好酒好饭当前陈,
肥猪肥羊火上烹,
……
《边城》蕴含音乐美和意象美,“翠翠同黄狗躺在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白云。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将动态意象与生命情感体验 “情景交融”,建构了宏大的虚实结合的审美空间,无须雕琢辞藻,朴实本色一如湘西生活本身,把一些虚实相生的意象陈列于画面之上,文字和语言获得了本真的形象感和力量美,营造出了典雅、清新的诗意美。
(三)虚化人物与强化环境:散文化意境
在小说文体“合流”的整体意境关照下,人物在散文化小说中被弱化,散文化小说不再刻意追求人物形象的典型,《边城》中的翠翠与《三三》中三三的人物性格近乎相同,都是自然纯朴的湘西民风哺育出的健康善良之化身。翠翠与老船夫身后,还有一个虚化人物翠翠的母亲,这一人物从侧面强化了湘西“爱”的天然之美,强化了小说之意境。《边城》对自然环境大手笔描绘,以一种浓烈的“散文化”意境倾诉作者的生命体验,建构出一个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艺术世界。
四、结语
“《边城》是一首祈求未来,原生命开花的抒情诗。”其散文化的倾向曾被人所诟病,但一切伟大的作家和作品都是敢于创新求变的,“一切作品都需要个性,都必浸透作者人格和感情,想到这个目的,写作时要独断,要彻底地独断!”或许正是这种敢于“独断”的创作人格,致力于表达“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才使得这位“文字的魔术师”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者。
参考文献:
【文化镇江散文】推荐阅读:
江苏镇江有哪些大学06-23
镇江市公安局07-18
镇江市人民政府08-30
镇江中考化学模拟试题11-06
创建镇江市文明单位工作规划09-20
镇江新区2018年两减六治三提升09-08
镇江市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10-27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素质调研数学试题(无答案)08-20
唐宋八大家散文文化常识整理10-28
文化自信文化繁荣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