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国计算机视觉博士申请总结

2024-07-27

我的美国计算机视觉博士申请总结(精选4篇)

1.我的美国计算机视觉博士申请总结 篇一

美国BME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GPA:85/100(Ranking 5/25)TOEFL:104(Speaking 24)GRE:V151 + Q168 + AW3.5 科研经历:

(1)清华化工系:手术膜材料的开发和改进(从科研训练项目一直延续到毕业设计);

(2)Johns Hopkins University:Gene Delivery Therapy Technology(Summer Research 2015);

(3)中山大学:环境敏感性药物载体材料学习和研究(寒假研修2016)。申请结果: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hD Program(Division: Cell and Tissue Engineering)

前言

我的申请总结主要围绕理工科博士项目的申请,对自己纠结过的一些典型问题谈谈我现在的看法,希望能给对申请博士感兴趣的学弟学妹一些启发。

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到底应该选择读博还是读硕

读博和读硕是完全不同的模式。概括来说,读博提供在某一领域足够的专业性,而读硕则提供一个理工科背景及较宽的就业方向。从构成角度来说,博士的数量也要远少于硕士的数量。个人认为如果想要选择读博,自己应该大体满足这些条件:

(1)对自己的专业、专业内的某个领域、或自己的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某个领域有很强的兴趣,你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方向变得更博学和专业:就我个人我而言,我一直对医学有很强的兴趣,进入大学前甚至考虑本科直接读医,因而即便进入了化工系,我也一直在关注与医学相关的新闻和知识。我的专业与医学有很强的交叉性,高分子材料在组织工程、医用材料、药物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应用,这使我在大二末就基本下定决心申请这一方向。

(2)愿意从事探索性工作:曾有人将人类目前掌握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比作一个圆,而博士的工作就是在圆周上的某一点向外扩展一小块区域。这种工作主要面向于未知和未解决的问题,重复“提出想法→实验验证→分析”的过程,对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喜欢或适应这样的工作导向。如果不确定自己在这一问题上的想法,在本科阶段直接参与科研工作能够收获直接的感受。特别是暑期海外科研可以是非常好的体验机会,因为工作相对独立,不受课程学习或课外活动的影响,基本就是博士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可以好好感受,再决定也不迟。

(3)希望自己未来的职业就是你所申请的专业,或至少高度相关:用5至6年时间积累,仅从学以致用的角度,也理应在这个方向从事研究、研发和技术性的工作。

(4)有足够的耐心:博士项目时间很长(例如JHU材料方向的博士平均毕业时间达5.4年),且工作重复性高、周期长,是一个重视长期积累和沉淀的过程,需要能够静下心来。

(5)有家庭支持和家庭规划:很现实的问题,成家、是否回国等事项需要长远的考虑。特别对于女生而言,可能来自于家庭的压力会更大。

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不过,一个很小的想法也可能改变整个规划。我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了解到导师对工作的看法,感觉很赞同: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无论在任何地方或社会环境都能做被需要的人。对于理工科来说最直接及最保险的途径,就是读博了吧。我对医学的兴趣以及这个想法共同使我下定了申请博士项目的决心。

申请过程中怎样能算“背景强”

首先,GPA非常重要,重要到可以直接在申请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那如果GPA不够优秀(比如我85分排名20%的学分绩),又想在名校牛项目的众多优秀申请者中显示出竞争力,应该怎么办?我的看法是使你的所有努力都服务于对这个方向的申请。

以我自己举例,既然对高分子材料与医学的交叉领域(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分支之一)非常感兴趣,我在大二结束时就向清华的导师申请接触这个领域的研究(即手术膜材料)并一直做到了现在,对两种生物基材料在此课题上的应用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在去年暑假前,我在世毕盟的Mentor提醒我关注JHU一些教授的相关研究,使我非常幸运地联络并申请到了JHU关于基因递送疗法的暑研项目,并借此机会直接在其生物材料实验室工作了两个月;接着,今年寒假,在JHU导师的推荐下,我前往中山大学的一个相关课题组进行了一个月的研修,在此领域有了更为专精的学习。

连续三段与申请方向匹配度极高的科研经历,即便硬性的文章成果并不突出(专利和文章各一篇,且均低于二作),也足以使我建立足够多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在文书和面试环节展现出入门的专业性了。另一方面,我选修了多门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的课程,其中一门“组织工程原理”课程在考试和期末大作业中表现突出,最终取得了全班第一名成绩,得到了任课老师的推荐。我也在和JHU教授的沟通过程中汇报我的学习和研究进度,这在最终的推荐环节起到了一定作用。

联想到一句来自于某校面试官的话:“I think smarts and technical skills are given, but what sets the top students apart recruiting wise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thical behavior, and a willingness to work hard and learn quickly.”在申请过程中使对方学校了解到你是真的有兴趣、肯下功夫、愿意在这个项目所涉及的科学问题上学习和钻研,并且真的为了达到你的目标而做出了努力,这无疑是增强背景的绝佳方法。

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如何充分利用暑期研修机会

暑研对于我最终在JHU的录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和那两个月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密不可分。回想起来,在JHU暑研期间可能是我大学最用功的一段时光了。从去程开始,飞机上所有的人都在睡觉,只有我开着灯在看前期发过来的课题组的Review(当然,这和我把托福考试放在出发前一天也有关系„„)。要参与的课题是之前几乎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领域,还缺乏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培训,一时间比较手足无措。

我几乎用了三周时间学习各种实验流程和相关的背景知识,感触比较深的一点是通过提问和讨论可以使学习过程更高效。直接带我做实验的博士生每天早上都会和组内的另一位博后进行讨论,我从一开始的一脸懵逼状态到后来的能够参与、提问甚至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被各种纠正错误,被各种指导该如何去分析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被他们那种对待科研开放、认真和包容的态度所影响。当然,对于在两个月内实验室多出一名免费劳工这件事,他们都还是很高兴的,开心地把很多自己的工作派给我做,以至于每天中午吃饭和休息的时间平均下来也就一个小时,晚上还要去图书馆继续学习和处理数据。虽然很辛苦,但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确实收获颇丰。

尽快上手是一方面,努力干活儿是一方面,但一定不要做学习和科研的机器。我的建议有三点:一是多关注能接触到的其他资源。在JHU暑研期间,我首先借助教授在医学院的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医学研究的观摩和学习,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有了直观的了解和认识。然后我通过国内小伙伴的关系认识了两个在JHU医学院读MD的学生,和他们见面聊了聊,他们为我的申请提出了许多建议。

此外,我还分别参加了材料系和医学院两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所有这些的目的即是了解各方面信息,从而为之后权衡各种机会提供直观的依据。我就是在此过程中坚定了申请生物医学工程方向的信念。二是参与实验室的集体活动,似乎也是老生常谈了,比如我参加了一次聚餐,一次博士生毕业庆祝,一次帮毕业博士生搬家,这些都是增进感情,和歪果仁们聊人生聊理想的好机会,会为印象加分不少的。三是表现出独立和自律,例如关于签证、住宿、机票预订等琐事,能够自己解决的一定不要麻烦那边的人;在实验室和办公室注意安全规程和清洁;平时生活作息规律,按时上班下班,工作时不开小差等。留下一个好印象对于推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荐信的作用可能会非常大,因为教授实际和你直接接触的机会也不多,通过实验室内的学生了解你可能是对他来说最高效的方式。

世毕盟真的能给你很多帮助么

是的。

我觉得信息对于申请过程非常重要。JHU医学院的录取即源于Mentor提供的关于生物医学工程方向的信息,帮助我申请到了暑研的机会。我之后遇到的各种情况,包括如何推销自己、如何与教授保持沟通、如何办理签证等,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都是有问必答,基本我遇到的所有问题他们都在之前的案例中遇到过,所以提供的信息中肯、实用,是申请过程中的强有力后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另外,作为工科男,英语确实不太好。文书的初稿只能结构勉强过关,世毕盟Mentor的建议和世毕盟 Native Expert Group的语言修改非常给力,最终增色不少。毕竟即便有再强的实力,也需要在present yourself上有些技巧,才能让学校更好地认识你。

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2.我的美国计算机视觉博士申请总结 篇二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申请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GPA: 88.32 TOEFL: 106(R29 L27 S24 W26)GRE:150+170+3.5 无Paper,两段校内水水的科研经历 录取情况: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SE(MS), Duke University MSE(MS),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MSE(M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MSE(Ph.D.)

出国的念头

其实呢,有出国的想法大概源于高中,因为毕业于一所外国语高中,从高中起身边的大牛童鞋们就会潜移默化给我许多关于国外的想法。因为我们高中的办学理念就是培养文理兼长、外语突出的国际化人才嘛~(偷笑,对于母校还是满满的爱)但是呢,当时的我还是一个懵懵懂懂,觉得出国的梦很遥远,是大神们才会选择的道路,我呢就应该老老实实走高考这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苦战。高考结果出来之后,我的成绩还算不错,但是对于北上广的梦校还是有些距离,于是懵懵懂懂地选择了一个提档线与我相合的985哈哈,来到了长沙。刚刚迈进大学的时候,我因为高考总分刚过提档线而被分配到了化工院学应用化学专业,但是我明明是奔着中南的大材料来的,怎么能就此放弃,于是在大二刚开始的时候急冲冲地申请了转专业,中南的转专业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年级21名的我也顺顺利利转入了材料院。现在看来,我还是很庆幸自己当初做了这个转专业的决定,在材料院我认识了许多立志一起出国的小伙伴,找到同伴的感觉真的非常棒~ 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因为从高考结束后我就立志一定要去美帝,所以高考之后的那个暑假我就去新东方上了托福洗脑课。在上课期间,了解到了许多新东方老师们自己的美帝留学经历,越发觉得美帝是个充满神奇和魔力的地方。但是因为我强烈的拖延症,一直拖到大一下学期才去考了第一次托福。初战90分,不上不下的。后来因为疲于奔波工科的公共课程,英语也被我搁置了起来,搁置了好久好久。

关于我为什么一心去美帝,没考虑过大澳村、加村和去欧洲呢,我想一来是美帝具有最多全世界公认的好大学,高校的体制非常成熟;二来我认为美帝对于多元化的包容程度也较高,能给予我更多发展的机遇。

本科学校

国内具有出国传统的大学的出身确实能给出国的道路斩断许多荆棘。但是毕竟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鏖战,实在挤不进C9的门槛我们也不能放弃希望呢~但是我还是很幸运有一批在C9联盟的高中小伙伴,许多关于申请的事他们都给了我许多切实有效的建议。总之,如果你的本科学校没有那么多出国的前辈,自己一定要更加努力地为自己创造获得信息的来源,你的高中同学或者父母同事有出国经验的前辈都要多去咨询咨询。

虽然中南出国的前辈比C9联盟少很多(就比如和我一起去ASU的中科大的童鞋有好多师兄师姐可以给很多租房和选课的建议,我只有利用他获得的二次信息啦),但是本宝利用自己做学生工作的便利,结识了许多有志与我一同去美帝的小伙伴,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小团体。因为资源比较少,所以我们就要更加珍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也是我们这个小团体成员最后都获得满意的AD,一起奔向美帝的精神动力!在申请的每个步骤,我们几个人都守望相助,从选择推荐人到备战G、T,没有这批小伙伴,也不会有我现在的结果,真的很爱我的小伙伴,希望以后去美帝也和你们不分离。

关于三围:GPA、TOEFL、GRE

其实呢,我也不属于爱刷题的大学霸,碰到一些自己不擅长的学科,GPA还是会变成硬伤,比如最令我揪心的工图、机械设计我都是70分飘过啦~大三时候转入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专业课,老师也比较仁慈,对于平时认真听课的孩子都不会为难,因此大三一年的一些专业课弥补了一些GPA的缺陷,总之还是非大牛~

托福呢,我也是临近大四才有一次把它捡起来的。由于有了同伴的激励和陪伴,我老老实实地反复刷TPO,和小伙伴们讨论错题,利用各种APP(亦鸥和托福听听)辅助练习口语和听力,最终获得了实质性的进步,终于刷到了106!GRE备考的时候听从了一位小伙伴的建议,做了一些15年真题,感觉还是效率蛮高的,最后也是过了320大关(内心是羞愧的)。

关于推荐信

我在大三时才刚刚正式进入系里的锂电课题组,水平也只是帮学姐打打下手的程度。因此推荐信我尽量努力往立体的方向出发,虽然没有牛推,但是尽量让招生官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极具3D视感的我。我选择的三个推荐人,一个是课题组的老板,一个是我的任课老师,还有一个是带我实习的老师。三封推荐信力求角度不同,在科研和课堂之外,也着重提及了我在生活和学生工作方面的能力,自己认为还算蛮全面的。

申请中的困难

原本自己也想DIY试一试,于是就在学校图书馆里找到了许多古老的留学书籍,不得不说学校老图书馆里这批90年代的留学经验总结还是总结了许多前人的心得的,里面还有许多文书的模板。但是自己大三到大四的暑假还没能把G搞定,自己内心还是很慌,当时定了10月中旬的GRE考试,距离申请季开始也只有一个月,自己也还有专业课和跟着学姐做的实验,申请小白的我发现在网上浩如烟海的申请资料里还是很难自己独立地提炼出信息,自己努力选了很多学校但是总因为考虑了专排又无法兼顾地理位置还有校友资源,在选校这一步上就消耗掉了自己许多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我觉得自己与世毕盟确实有一段缘分在呢。早在大二暑假的时候,我去北京的一个生物制药公司实习一个月,期间非常幸运地住在清华附近,让本宝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清华的校园。那个时候正逢世毕盟在清华的宣传势头正盛,我看到了海报也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这也导致后来,在本宝开始觉得自己DIY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无望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小伙伴转发的世毕盟链接,多方打听了一下,确定了世毕盟的定位,本宝就带着忐忑的心情咨询了世毕盟的武汉新部,也就结识了我的培训师。

培训师对于我就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在我冲锋杀敌的时候,她就会源源不断地跟我运送子弹和军需物品,是我的大后方。因为对自己没有强烈的信心,我在前期给自己的定位只有30-50左右专排的硕士项目,对于博士项目自己是一点也没有信心可以争取到。培训师从一开始就为我坚定信心,以学校前三年认定的GPA我还是可以冲刺前30甚至常春藤的硕士项目,更新的选校单让我内心是鼓舞和担忧并存。而且申请过程中真的有许多忐忑不安的夜晚,不一定是怎样的一件小事都足以让我难眠,于是我就去骚扰培训师,基本每次都秒回的她真的让我吃了许多足量的定心丸。

Mentor对于我的PS、CV的帮助是巨大滴,每一次我和培训师商量过后的稿子,mentor都有全新的建议,他总能以审阅管的视角对我的文书精雕细琢,每一个句子都重新润色,让我弱弱的科研经历在文书中能够不露怯,反而能给文书以一种充满力量和真诚的语调。这都是我自己在书写文书时希望表达却不知如何说起的地方,mentor帮助我把文书修改到了我心目中的完美~

祝福的话

3.我的美国计算机视觉博士申请总结 篇三

(Rank #1 JHU生物医学工程offer)

2016年5月9日

【申请背景】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GPA:85/100(Ranking 5/25)TOEFL:104(Speaking 24)GRE:V151 + Q168 + AW3.5 科研经历:

(1)清华化工系:手术膜材料的开发和改进(从科研训练项目一直延续到毕业设计);(2)Johns Hopkins University:Gene Delivery Therapy Technology(Summer Research 2015);

(3)中山大学:环境敏感性药物载体材料学习和研究(寒假研修2016)。

【申请结果】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hD Program(Division: Cell and Tissue Engineering)

【申请总结】

我的申请总结主要围绕理工科博士项目的申请,对自己纠结过的一些典型问题谈谈我现在的看法,希望能给对申请博士感兴趣的学弟学妹一些启发。

问题1:到底应该选择读博还是读硕?

读博和读硕是完全不同的模式。概括来说,读博提供在某一领域足够的专业性,而读硕则提供一个理工科背景及较宽的就业方向。从构成角度来说,博士的数量也要远少于硕士的数量。个人认为如果想要选择读博,自己应该大体满足这些条件:

(1)对自己的专业、专业内的某个领域、或自己的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某个领域有很强的兴趣,你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方向变得更博学和专业:就我个人我而言,我一直对医学有很强的兴趣,进入大学前甚至考虑本科直接读医,因而即便进入了化工系,我也一直在关注与医学相关的新闻和知识。我的专业与医学有很强的交叉性,高分子材料在组织工程、医用材料、药物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应用,这使我在大二末就基本下定决心申请这一方向。

GGU语录:申请如歌,旋律由你把握,你永远是主唱,但少不了整个乐队的支撑。

(2)愿意从事探索性工作:曾有人将人类目前掌握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比作一个圆,而博士的工作就是在圆周上的某一点向外扩展一小块区域。这种工作主要面向于未知和未解决的问题,重复“提出想法→实验验证→分析”的过程,对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喜欢或适应这样的工作导向。如果不确定自己在这一问题上的想法,在本科阶段直接参与科研工作能够收获直接的感受。特别是暑期海外科研可以是非常好的体验机会,因为工作相对独立,不受课程学习或课外活动的影响,基本就是博士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可以好好感受,再决定也不迟。

(3)希望自己未来的职业就是你所申请的专业,或至少高度相关:用5至6年时间积累,仅从学以致用的角度,也理应在这个方向从事研究、研发和技术性的工作。

(4)有足够的耐心:博士项目时间很长(例如JHU材料方向的博士平均毕业时间达5.4年),且工作重复性高、周期长,是一个重视长期积累和沉淀的过程,需要能够静下心来。

(5)有家庭支持和家庭规划:很现实的问题,成家、是否回国等事项需要长远的考虑。特别对于女生而言,可能来自于家庭的压力会更大。

不过,一个很小的想法也可能改变整个规划。我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了解到导师对工作的看法,感觉很赞同: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无论在任何地方或社会环境都能做被需要的人。对于理工科来说最直接及最保险的途径,就是读博了吧。我对医学的兴趣以及这个想法共同使我下定了申请博士项目的决心。

问题2:申请过程中怎样才能算得上“背景强”?

首先,GPA非常重要,重要到可以直接在申请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那如果GPA不够优秀(比如我85分排名20%的学分绩),又想在名校牛项目的众多优秀申请者中显示出竞争力,应该怎么办?我的看法是使你的所有努力都服务于对这个方向的申请。

以我自己举例,既然对高分子材料与医学的交叉领域(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分支之一)非常感兴趣,我在大二结束时就向清华的导师申请接触这个领域的研究(即手术膜材料)并一直做到了现在,对两种生物基材料在此课题上的应用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在去年暑假前,我在世毕盟的Mentor提醒我关注JHU一些教授的相关研究,使我非常幸运地联络并申请到了JHU关于基因递送疗法的暑研项目,并借此机会直接在其生物材料实验室工作了两个月;接着,今年寒假,在JHU导师的推荐下,我前往中山大学的一个相关课题组进行了一个月的研修,在此领域有了更为专精的学习。连续三段与申请方向匹配度极高的科研经历,即便硬性的文章成果并不突出(专利和文章各一篇,且均低于二作),也足以使我建立足够多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在文书和面试环GGU语录:申请如歌,旋律由你把握,你永远是主唱,但少不了整个乐队的支撑。

节展现出入门的专业性了。另一方面,我选修了多门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的课程,其中一门“组织工程原理”课程在考试和期末大作业中表现突出,最终取得了全班第一名成绩,得到了任课老师的推荐。我也在和JHU教授的沟通过程中汇报我的学习和研究进度,这在最终的推荐环节起到了一定作用。

联想到一句来自于某校面试官的话:“I think smarts and technical skills are given, but what sets the top students apart recruiting wise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thical behavior, and a willingness to work hard and learn quickly.”在申请过程中使对方学校了解到你是真的有兴趣、肯下功夫、愿意在这个项目所涉及的科学问题上学习和钻研,并且真的为了达到你的目标而做出了努力,这无疑是增强背景的绝佳方法。

问题3:如何充分利用暑期研修机会?

暑研对于我最终在JHU的录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和那两个月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密不可分。回想起来,在JHU暑研期间可能是我大学最用功的一段时光了。从去程开始,飞机上所有的人都在睡觉,只有我开着灯在看前期发过来的课题组的Review(当然,这和我把托福考试放在出发前一天也有关系……)。要参与的课题是之前几乎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领域,还缺乏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培训,一时间比较手足无措。我几乎用了三周时间学习各种实验流程和相关的背景知识,感触比较深的一点是通过提问和讨论可以使学习过程更高效。直接带我做实验的博士生每天早上都会和组内的另一位博后进行讨论,我从一开始的一脸懵逼状态到后来的能够参与、提问甚至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被各种纠正错误,被各种指导该如何去分析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被他们那种对待科研开放、认真和包容的态度所影响。当然,对于在两个月内实验室多出一名免费劳工这件事,他们都还是很高兴的,开心地把很多自己的工作派给我做,以至于每天中午吃饭和休息的时间平均下来也就一个小时,晚上还要去图书馆继续学习和处理数据。虽然很辛苦,但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确实收获颇丰。

尽快上手是一方面,努力干活儿是一方面,但一定不要做学习和科研的机器。我的建议有三点:一是多关注能接触到的其他资源。在JHU暑研期间,我首先借助教授在医学院的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医学研究的观摩和学习,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有了直观的了解和认识。然后我通过国内小伙伴的关系认识了两个在JHU医学院读MD的学生,和他们见面聊了聊,他们为我的申请提出了许多建议。此外,我还分别参加了材料系和医学院两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所有这些的目的即是了解各方面信息,从而为之后权衡各种机会提供直观的依据。我就是在此过程中坚定了申请生物医学工程方向的信念。二是参与实验室的集体活动,似乎也是老生常谈了,比如我参加了一次聚餐,一次博士生毕业庆祝,一次帮毕业博士生搬家,这些都是增进感情,和歪果仁们聊人生聊理想的好机会,会为印象加分不少的。三是表现出独立和自律,例如关于签证、住宿、机票预订等琐事,能够自己解决的一定不要麻烦那边的人;在实验室和办公室注意安全规程和清洁;GGU语录:申请如歌,旋律由你把握,你永远是主唱,但少不了整个乐队的支撑。

平时生活作息规律,按时上班下班,工作时不开小差等。留下一个好印象对于推荐信的作用可能会非常大,因为教授实际和你直接接触的机会也不多,通过实验室内的学生了解你可能是对他来说最高效的方式。

问题4:世毕盟真的能给你很多帮助么? 是的。

我觉得信息对于申请过程非常重要。JHU医学院的录取即源于Mentor提供的关于生物医学工程方向的信息,帮助我申请到了暑研的机会。我之后遇到的各种情况,包括如何推销自己、如何与教授保持沟通、如何办理签证等,世毕盟的培训师艳鹏姐和mentor都是有问必答,基本我遇到的所有问题他们都在之前的案例中遇到过,所以提供的信息中肯、实用,是申请过程中的强有力后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另外,作为工科男,英语确实不太好。文书的初稿只能结构勉强过关,世毕盟Mentor的建议和GGU Native Expert Group的语言修改非常给力,最终增色不少。毕竟即便有再强的实力,也需要在present yourself上有些技巧,才能让学校更好地认识你。

4.我的美国计算机视觉博士申请总结 篇四

我是复旦大学14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今年刚刚申请完,拿到offer的学校有沃顿、耶鲁、芝加哥、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统计学博士,最终我选择了沃顿的统计。很高兴能有世毕盟的指导,使我走到今天,所以我也非常愿意和荣幸能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心得。

我的分享主要是以下2点:

1.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统计博士项目介绍 2.申请统计学的同学整体背景打造和各项材料的重要性

首先是沃顿商学院,它被认为是世界第一商学院,是宾大里面的一个独立的学院,单独招生,并且只招收本科生(undergraduate)、博士生(Ph.D.)和MBA,而不招收master,这点比较特殊,在申请的时候大家需要注意,并且很多学校的招生项目、政策上也都会有一些不同。沃顿的统计学在usnews和qs的排名大并不高,都是第9第10的样子。但是我想说qs和usnews的排名只世毕盟留学: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能作为参考。一般来说统计学最强的是Stanford和Berkeley,是当之无愧的top2,他们都有很久远的历史,Berkeley的统计系更是耳熟能详的大统计学家Neymann创建的。

沃顿的统计学系历史比它们短,但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猛快速,现在已经有31位教职人员,而phd学生每年全球约只招收4-6人,官网的数据显示现在沃顿共有25位学生,如果大家计算一下的话,会发现沃顿的师生比大于1:1,非常恐怖。而更恐怖的是,这么多教授很多都是大牛,而大牛中又有很多都是中国人,比如Tony Cai、Zongming Ma,还有我很喜爱的Stanford毕业的Candes的学生Weijie Su等教授。沃顿的学术水平非常出色,我们的casual inference是世界第一的,而其他的包括machine learning、high dimensional statistics等方向也非常出色。学术和课程等方面都远远能够满足我对于统计学的所有期待。

再说说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沃顿里面整体风气是鼓励phd拿教职,沃顿的网页上也会公布每年毕业生的教职去向,如果大家对教职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仔细研究一下,然后就会发现这些教职真太厉害了。一般来说顶尖的学校每年可能就会发一个faculty offer或者不发,但是每年顶尖学校的phd毕业生相比于offer来说要多得多,所以沃顿毕业生拿教职的情况很好。

而且沃顿地处费城,离纽约很近;而我们也说了,它是世界第一商学院,在华尔街的声誉很好,如果大家对于从事金融证券等行业有兴趣,那么来沃顿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至少有沃顿学生这样一个身份,找实习都会容易不少。此外,统计学的出身还会让你更容易去做数据分析、决策制定、运营管理等这些工作,这也与你在博士五年期间选择侧重的方向有关。

总而言之,沃顿统计今后的就业前景是很不错的。再说说沃顿的其他项目,沃顿除了统计还有不少其他项目,沃顿下面OID(包括运筹等方向)也是对于数理背景的同学来说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沃顿每年只允许申请一个项目,而这点绝大多数项目都一样,包括Stanford、Berkeley;我印象中可以申请多个项世毕盟留学: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目的只有MIT。项目的挑选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挑到自己喜欢又相对容易录取的项目,对于申请季整体成功很重要。世毕盟在整个申请过程中给我做了很棒的个性化的分析和指导,我觉得这个非常的好。

接下来我想聊一下,要申请统计方向的博士或者硕士,要做哪些准备来完善背景。这包括选课、海外交流、科研、和其他。

首先是选课,我很幸运我的本科是数学系的。不同学校的统计学master或者phd对于CS水平的要求彼此不同,但它们对于数学水平的要求却很一致,所有学校对于core courses的定义中一定有数学。这个要求有的学校比如Berkeley或者UChicago会明确地写在申请界面中,而有的学校就会比较隐晦一点,用“GRE Math Sub”的要求来代替赤裸裸对数学课程的直接要求。沃顿官网对于GRE test的要求,是很tricky地说:GRE是必须的,GRE sub是strongly recommended的,也就是都有都高是最好的。

那么既然对数学有这样的要求,那么应该修什么课呢?针对GRE sub的话,官方说明可以在ETS官网上查到。我想说的是,我们在Transcript上有什么样的课程,会对于看我们transcript的老师留下这个学生数学功底不错的印象:这包括calculus/mathematical analysis, linear algebra, probability theory, real analysi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如果还能有measure theory、stochastic process或者stochastic calculus就更为理想。除此外,虽然编程水平不是必须的,但是为了今后科研着想,适合统计的编程语言也应该至少掌握一门,这包括R和Python,如果能在学校上课的话就很好,如果学校没有开设,也可以选修国外大学的网络公开课。最后还有一门语言也是很重要的,LaTeX是学术标准的排版语言,最好大家也能掌握。

接下来是海外交流,我在大三上学期去Berkeley交流了一个学期,收获很大,而且更重要的是也拿到了Berkeley教授的推荐信;沃顿录取我的时候是电话通知,当时他们的院长Mark Low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就和我聊到Berkeley的某位老师给我写的推荐信非常好,而且沃顿committee里面某位教世毕盟留学: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授和她关系很好,一看到就倍感亲切,然后之后也就顺理成章啦。虽然这样的巧合不能指望,但是出国交流总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大家可以留意学校的交流项目,也要做好自己的规划,可以到国外学校网站上寻找,像哈佛、普林、MIT、斯坦佛、Berkeley等等学校都会提供这种交流项目的机会,请大家好好把握。

我也要谈一下科研,除了单纯上课以外,海外交流还可以给你和国外教授合作科研的机会。我自己比较遗憾,加入世毕盟的时间比较晚,世毕盟每年会在暑假前帮助很多同学拿到了很好的海外暑期科研项目,而我没能在大三的暑假到国外去做科研。我觉得有一个海外学术研究经历+一封国外科研老板的强推荐信对于你的帮助很可能是脱胎换骨的,很可惜我没有,这是因为当年我没有像你们一样听到学长交流这些经验,起步也比较晚,但你们一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大幅提升自己的背景。世毕盟有学长学姐经验分享,也有指导你们暑期科研,你们可以早点开始关注。我去年暑假就在上海做的关于运筹方向的研究,成果在去年12月发表在国内的运筹学顶刊《运筹学学报》上,算是稍微弥补了一些没有海外研究经历的劣势。

最后我想说,申请的背景还和“其他”因素有关,这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就是和你申请的program的connection,大家记得我刚说申到沃顿的时候,因为我的推荐信里有一个committee的老师熟悉的教授,这就是可遇不可求的connection。

最后的最后,再次安利一下世毕盟,在mentor和培训师的帮助下,申请工作有条不紊,真的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世毕盟的申请课程也非常棒,大家在申请之前一定要听一遍。在世毕盟也认识了不少可爱的小哥哥和小姐姐,所以,如果决定出国找中介的话,世毕盟了解一下!

世毕盟留学:

上一篇:你的闪躲,我的痛的散文下一篇:迎中秋活动计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