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作文初二

2024-09-19

生活的作文初二(精选16篇)

1.生活的作文初二 篇一

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我们就好像盲目旋转的陀螺,日复一日,用尽全身力气去应付每天的种种琐事,理想在高速旋转中弹飞,并且失去目标方向。或许这样的生活听来令人郁闷又无奈,但人们总该拥有一种能力,去发掘日常中的微小幸福,为生活这巨大结构中的齿轮润滑。

早已忘记是哪一日,一位朋友忽然蹦出一个想法,于是我们就跳上公交,包包里没装任何目的地,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由与随意。我们买了公交一日卡,在站与站间飘移游荡。觉得哪个站名有意思,就下车去探索那陌生地方;又或是追随孩子的笑声,坐在奶茶店吃冰,悄悄融进孩子群里;又或一时兴起要看飞机,绕来绕去才发现自己弄错站名…..

在小城的热情中,直觉带领着两个女孩到她们或熟悉或陌生的地方,时间的价值瞬间模糊了,在我们眼中闪闪发亮的是瞌睡中的月台、摇曳的树影和喧闹的小小孩。在公交冷清的车厢中分享一对耳机、一段旋律,平时的烦恼早已抛空,当下,觉得世界再如何纷扰,也总有一个场景令人安心自在。

确实,生命复杂且难以控制,人们常常被琐事困扰,在忙碌中迷失,渐渐地眼神失去光采,更甚者灵魂。但一个人的快乐与否,并不在于肩上责任的多寡,而是他对世间美善的敏锐程度,即使生活仓促,我还是乐意暂时搁置琐事,与这位好友在地图上失去坐标方向,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于我而言,是短暂地溜进只有友情没有烦恼的世界,待我们回归常轨,勇敢地让生活往前。

2.生活的作文初二 篇二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每个人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 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兴趣爱好引起的。因此, 激发写作兴趣和爱好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

创设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他们情动于衷, 而行于言。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情感体验, 缩短学生与作文中人物的心理距离, 使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去感受、去写作。所以,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 在习作指导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 并营造情感倾吐氛围, 让学生畅所欲言, 从而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厌烦心理, 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作文, 这也为学生的自由表达, 真实写作打开了通道。积累素材, 拓展学生知识空间

指导学生作文, 要从内容入手。写作文困难的学生虽然兴趣被激活了, 但往往还是“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因此, 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广泛地搜集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学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 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教师可以经常安排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 展开想象,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 切实体验生活方方面面的酸甜苦辣, 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激活, 使学生举一反三, 去想生活中的事, 从而积累生活素材。

增加阅读量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法。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积累, 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 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 发表一定的见解。新课程实施以来, 新选入的课文具有极强的时代感, 内容丰富, 语言优美。教师要抓住每篇课文的特点, 加强训练, 使学生从中学到好的表现形式、手法, 并应用到作文中来。

自由表达, 倡导学生真实写作

新课标提倡学生习作“怎样想就怎样表达”。自由表达、真实写作是小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 教学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动笔, 自主写作, 乐于表达的习惯,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当他们真正做到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时, 才有可能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写下真实的作文。

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后, 虽然学生敢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了, 但还需要教师给他们提供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 来实现他们的表达欲望。教师在阅读课上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小练笔。如, 写读后感, 续编故事, 把课文概述的内容写具体, 为写景课文拟游人须知, 为写人记事的课文增加细节描写等。此类练习费时不多, 却可以为学生的自由表达提供广阔空间。学生练的多了, 作文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

感受成功, 增强学生作文动力

小学生作文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这是一种知识内化的过程, 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 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 要给予积极的鼓励、激发, 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

3.作文,生活的作文(下) 篇三

1、强化阅读,寻取支点。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宽泛的书籍是写作知识的海洋,是我们潜移默化接受写作技能的支点。

2、注重积累,下笔成文。我们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吸收文学的精粹。优秀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布局谋篇,我们不妨把它们摘抄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作文宝库,为以后自己作文提供丰富的后方支援。“它山之玉”加上自己参加活动切身体验取得的丰厚材料,每每我们写作文时,就会有一种急于倾吐的愿望。我写我见、我闻、我感、我思,作文如同生活一样真实,自然而愉快。

3、不断体验,写好日记。日记记录了我们形形色色的日常生活,抒发了我们真善美的感情,日记中有我们的大千世界,喜怒哀乐。日记对培养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等多种能力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所以,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对我们写作文太重要了。

4、多写想象作文。从现实生活出发,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想象的内容能够解决一些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可以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物为素材,通过大胆的想象,形成新的内容;可以不以任何现实事物为素材,而是凭空幻想出内容作为作文材料;也可以依据科学规律,幻想未来科学,形成作文材料。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联系实际生活,创新内容,取材生活又高于生活。

作文与生活联系密切,作文是生活的作文,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木果果提问时间——你是书写生活的能手吗?

1、你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读课外书吗?

2、你有用来记录好词好句好段的读书笔记吗?

3、你每天写日记吗?

4、你喜欢在日记里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吗?

5、你喜欢问为什么吗?

6、你常常异想天开吗?

7、你善于用笔记录你的想法吗?

8、你善于将你读到的故事融入到你的作文中吗?

9、你经常写想象作文吗?

10、你善于写作文吗?

上面十个问题,你回答的“是”越多,说明你书写生活的能力越强哦!

4.初二与生活的作文 篇四

去年暑假的一个大热天,我妈把我从一个书生带回家。我们一路上都在流汗。回到家,我妈没休息,就让我脱袜子给她洗。我看着妈妈的汗水直淌下来,她的衣服就像是刚从河里捞出来的一样。但是她一点都没有抱怨,每天都跑得那么辛苦。回到家就躲在空调房里不肯出来。想到这,我心里很难过,也很惭愧。“妈妈,今天让我帮你洗袜子,你休息一下。”妈妈笑着说:“女儿长大了,懂事了。好吧,今天让你试试。”

刚开始,于是我在妈妈之前洗袜子的方式前放了一盆水,然后把洗衣粉倒入少量水中,然后用手使劲搅拌溶解,再把袜子泡在水里,然后来回用力搓。突然,五颜六色晶莹剔透的泡泡从我的手指间冲了出来,太美了!但是,洗了很久,没洗干净。我很疑惑,心想:是程序出问题了吗?或者说,是不是洗衣粉少了?于是,我加了一点洗衣粉,使劲搅拌。现在,浴室里到处都是泡沫,堆积在盆里的泡沫就像一座小山。“喂,袜子洗了吗?”我的耳边传来妈妈的声音,我吓得不敢出声,好像做了什么坏事。我妈走过来看了看,突然明白了发生了什么。她和蔼地对我说:“洗袜子的时候,要把最脏的地方——脚后跟和脚趾来回搓,这样就能把袜子洗干净,而不是多放洗衣粉。”按照我妈的话,我把脚趾头绷平,使劲揉。脏袜子很快就“逃脱”了。我又用这种方法把袜子的后跟和其他地方擦了一遍,袜子变得干干净净,就像刚买的一样。我想:现在妈妈要夸我了,我的心会像兔子一样跳出来。我把袜子给妈妈看,妈妈说:“袜子很干净!你成功了!”。我跳了三英尺高,高兴得大叫。终于学会洗袜子了!妈妈看着我,会意地笑了。最后,我把袜子挂在阳台的衣架上。袜子在阳光下刺眼!

5.生活的瞬间初二作文 篇五

幸福的时刻

学习到很晚,我躲在同学后面走回宿舍。虽然风被同学挡住了,但我还是冷得瑟瑟发抖。在秘密路灯下,我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寒风中,哦!原来是我妈。我看见她一手拿着衣服,一手拿着热糖水。突然,我妈好像大了很多,我也暖和了很多。我周围呼呼的风见证了这快乐的时刻。

爱的时刻

一个女孩高兴地走进婚纱店,试穿婚纱。衣服很适合她,也很漂亮,但是姑娘还是个别扭的人。后来,她拿出一个铃铛,要求把它缝在衣服上。女生理由:因为老公刚失明,让他知道新娘来了,让他听到铃声。他们在婚礼上彼此很开心。

钟声见证了这爱的时刻。

美丽的瞬间

一位年轻的.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房子,但当她看到儿子坐在小床上时,她看起来很欣慰。于是他们抱起儿子去了公园。他们在大树下玩耍。她看着儿子一次次摔倒,然后一次次站起来。她很开心。让她开心的是,儿子突然说了一句话:妈妈。我为妈妈期待这个多久了?母亲看着儿子,自豪地笑了。

金色的夕阳见证了这美好的一刻。

还有可爱的瞬间,难忘的瞬间,多彩的瞬间总之像百花齐放,各有特色。

6.我的初二生活作文 篇六

初二的生活已经结束,我们经历了生物地理结业的忙碌,看似我们很忙但是考试题却不是很难,只不过我们结业前看到的却是初三的学姐学长们的中考,他们比我们还忙碌,压力比我们还大,他们的暑假是走向高中的美好,我们的暑假则是步入他们刚走过一年的时光。

我的暑假在无限的复习中度过,我要好好准备初三新的学习内容还要好好复习初一初二学习过的东西,初三我们学校还要开设一门新的功课,那就是化学,这个看似抽象又不抽象的学科,暑假我们学校加了一段时间的校内辅导,同学们可以选择去,也可以选择不去,我选择去参加这种辅导,因为学校给我们这种辅导是有目的的,肯定为了我们学习好。暑假的太阳依旧那么热,天气还是那么闷热,而这种生活简单又有一点的枯燥,但是我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不能当做是一种负担。

这个暑假看似忙碌却极为简单,看似紧张却离中考还有一年,我们要一直把握着时间的紧迫也要懂得劳逸结合,这就是我暑假无法言喻的生活。

7.生活化的作文教学 篇七

一、习作素材生活化,让学生有话可说

1. 开放生活情境,提供实践机会。

写作的素材来自生活,小学生的作文要想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就要多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有机会去观察、发现、体验和感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付诸笔端,这样的习作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与此同时,丰富多彩的活动还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习作不再成为一种负担。通过实践发现,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有以下几种:

(1)竞赛式活动。拔河、汉字书写大赛、成语接龙、数学门诊、亮一亮我的拿手好戏、人物形象猜猜猜等游戏让学生们玩得开心、感受真切、印象深刻,习作也写得十分流利、生动、形象,赛场景象跃然纸上,人物动态呼之欲出。

(2)访问式活动。这一类活动中,学生变身为小记者。采访的对象各不相同,医生、交警、环卫工人、“感动人物”、驾驶员……学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素材,在习作时加以选择、梳理,选取其中印象最深的事写下来。

(3)体验式活动。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做一次外卖送货员、当一天小交警、做一天娃娃校长……体验不同角色的工作,获得了丰富的体验,这样写出的作文感情会更加真挚。

(4)节日活动。阅读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六一儿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等等,每个节日学校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每一次活动学生都参与其中,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表达的欲望也随之而来。

2. 引导细致观察,注重生活积累。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有变化,即使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只要留心观察,素材就在身边。四季的交替、万物的生长、社会的百态,一次邂逅、一段奇遇、一盘棋局、一场游戏,俯拾之间都是写作素材。要有一双“慧眼”,在意别人从未在意的,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尝试别人不愿尝试的。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坐公交车上学,两位乘客因为争抢座位发生了争吵,这不起眼的小事被他写成一篇日记,不仅写清了事情的经过,还对这件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真实而又深刻。

3. 挖掘课文资源,寻找有效写点。

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精彩的例子,充分利用这一课程资源,寻找读写结合点,进行迁移运用,可以有效地进行练笔。例如,学习五年级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文中有精彩的春天景色描写和儿童活动的场面描写,在品读课文时教师有意识地渗透写法的指导,我们就可以进行片段练习,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处景色或是一次活动的场景。

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摘抄,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心得,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写作积累词汇、语言。节假日鼓励学生到外面多走一走、看一看,游览名胜古迹,增长知识见闻。

二、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学会表达

1. 打破时间界限。

每周两节作文课,学生要在80分钟内完成拟稿、修改、誊写。文章需要构思,需要反复修改,这都不是仅仅两节课就能完成的,我们应该首先从时间上打破常规,可以提前一周时间就把习作的要求告诉学生,让他们有意识地去搜集资料,谋篇布局,当然其中教师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写一处景点,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效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有目的地观察,详细写的地方看清看透,写出景物的特点。这样通过亲身实践,观察体会,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写前准备。

2. 激发写作兴趣。

俗话说“情动而辞发”,当学生情感达到了一个兴奋点,就有了表达的欲望,就能使内部语言高度活跃起来,这样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才能达到习作的目的。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一节语文课,学生走进教室,但久久未能安静下来,原来外面下起了大雪,大家都很激动,教师不动声色,就让学生说说这场雪,说说对雪的了解、相关的诗句、有趣的故事,说罢还留了20分钟,让学生和雪来了个亲密接触,但要求回去每个人写一篇关于雪的作文,体裁不限。结果这次作文非常精彩,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的写诗、有的写雪中大战、有的写美丽的雪景,洋洋洒洒,即使习作水平较弱的学生也写得情真意切,有了真实情感的表达,作文就有了生命。

三、习作评价生活化,让学生乐于表达

1. 分层指导评价。

目前的作文评价,教师会给出一个总体评价等级——“优、良、中、差”,习作水平较好的学生都是“优或良”,得“良或中”的学生从头到尾都跳不出“良”“差”的圈子,这样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指导性意义。若要改变现状,可以尝试分层评价,从两个方面分层:(1)班级层面。将班级的学生按习作能力分成几个层次,不同层次评价的标准不同。(2)个体层面。针对习作学困生,每次的评语提出一个要求,从最基础的开始,比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习作每一段的开头要空两格等等,逐步提高要求,指导学生习作。

2. 动态追踪评价。

如果一篇作文批改完就结束了,那么教师的评语就起不到指导的作用。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批语,在原文上进行修改,向教师申请二次批阅,如果学生觉得可以改得更好,可以进行第三次修改,申请再做评定,直到学生自我满意为止。这样动态性的评定,不仅促使教师的评语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启发性、激励性,还能大大激发学困生的习作信心和兴趣。

3. 多元主体评价。

在习作评价方面,除了教师评,还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等方法,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评价的主体。例如写学生熟悉的事物,就可以采取互评的方法,由于学生对这一事物有共同的认知,评价起来就更容易、更有效。写家庭素材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共同评价。当然,在自评、互评和家长评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再做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针对作文本身,也可针对前面他人的评价,这样学生不仅增强了作文能力,还提高了评价鉴赏水平。

8.生活,作文的灵感之源 篇八

作文教学为何会陷入困境,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没东西可以写,所以空话套话多,严重脱离自我生活,胡编乱造,生搬硬套,模仿抄袭等现象很严重。面对这种现象,我陷入了思考:怎样让学生对作文的感兴趣,让学生想写作文,喜欢写作文?通过一些经验总结,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直接影响到作文的好坏。虽然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刻,但这并不妨碍小学生关注生活。丰富多彩的社会,神奇美妙的大自然,只要他们稍加留意,就可以积累很多的写作素材。

(1)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素材

作为教师应该多带领学生走进社会,接触各式各样的劳动者,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价值,了解各行各业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如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去敬老院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去公园或其他公共场地打扫卫生;上街做“小小纠错员”;调查采访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参观书画展……有条件的学生还可当商店营业员、公交车售票员等。在“我是小小纠错员”活动中,学生发现了许多广告牌上的错别字,特别是谐音的错字成语,这不但巩固了识字基础,也让学生多了一份对生活的关注。

(2)在学校生活中积累素材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庭。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也感受着集体的温暖。由于校园生活也是教师十分熟悉和了解的,所以十分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因此,教师在校应尽可能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如课内,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制作手工,动手实验,竞赛活动等;课外,如“三.八节”,提前一星期让孩子准备,为妈妈制作一份礼物,帮妈妈做一次家务,给妈妈写一封信说说心理话等。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学生就有话想说,有话想写了。

(3)在大自然中积累素材

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深了,才会“乐于表达”。然而,从当前学生习作现状看,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学校与家、家与学校两点一线。他们似乎看不到今天的太阳与昨天有什么不同。作为教师,有必要让清新的空气吹进我们的教学,让我们的教学走进广阔的空间。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时,我们可带学生到山间、田野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大自然的美丽;秋天,大地一片金黄,果实累累时,我们可带学生到田间、果园里去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与农民伯伯分享丰收的喜悦。让学生捡一片树叶,摘一朵小花,捧一抔泥土等,观看它的形状和颜色,尝一尝它的味道……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东西,印象一定是深刻的,自然而然就可以把他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

二、创设情境,加深体验

情境作为一种手段,如果运用恰当,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创设情境进行体验习作,以观察为基础,以激发兴趣、扎实训练为核心,把学生独立的个性融于语言文字之中,是进行作文指导的好途径。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情境、巧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深入地融进活动,更好地激起学生内心的体验经历,从而找到创作的源头。

(1)用生动画面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中,常常发现作文的主体部分内容不具体。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创设情境,为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可大大减缓习作难度。对于精彩动作,还可以要求表演者“定格”、“慢放”、“重放”,引导其他同学观察描绘。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同桌》,有的学生写同桌的外貌千篇一律,没有突出这个人的特点。于是,我请了几位同学到讲台前来生活中的任意一个场景,像写字时、读书时、走路时等等,情景的表现活生生地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写起来就具体生动了。再如,看图习作中,画面静止不动,无声无息,学生根据仔细观察把握图意,展开合理想象,差生感到困难时教师有意识创设情境,可利用现场表演或影像资料展示图内外内容。

(2)用优秀范文创设情境

除了现场演示和影像资料外,优秀的范文也可以用来创设情境。小学语文教材不但有丰富的语言材料,还有感人的故事情节,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有意识地结合一些优秀的文章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做到读写结合。如在教学《绝招》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中那一个个描写比绝招的语段:唯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能憋比别人多两倍的时间。他想了一会儿,站起身,面对大树,两只胳膊往地上一撑,脚掌靠树来了个倒立。奶奶这一手也够绝的,她一只手拿着小竹板专管铲馅儿,另一只手拿面皮专管攥饺子,不但攥得快,而且饺子圆鼓鼓的十分好看……童年的乐趣在这有趣的描写中展露出来,学生马上联想到平时自己与伙伴妙趣横生的比试。我借此机会进行引导:平时你最喜欢和朋友比什么?你有什么绝招吗?这样基于孩子们活泼爱表现的天性,点燃了他们倾诉的热情,都会绘声绘色地讲诉自己有趣的经历和感受,夸夸自己的“绝招”,从而水到渠成,一篇篇生动有趣的文章就诞生了。

(3) 用新闻信息创设情境

在平时让学生多关注新闻,可以是电视上、电脑上看到的,也可以是报纸杂志上看到的,还可以是周围发生的、看到的、听到的。然后在一起进行观点及事件的交流、讨论,让学生时刻关注社会的变化,引导学生掌握生活中的热点、焦点,从而让自己沉入社会发展的大的情境中,唤醒學生对社会的关注,锻炼对社会生活的敏锐性。如上次云南发生大旱灾,学生通过看新闻看报纸了解到旱灾的情况。那段时间他们讨论最多的就是:那里的老人和孩子怎么样了,现在那里的人还能坚持多久,今天救灾情况又有什么新的进展……在周五的时候我们开了一次班会,针对当时的情况进行讨论,他们第一次如此深切地体会到节约水资源,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他们有了深刻地体会,就会有话想说,之后一篇篇保护资源的文章带着真情实感新鲜出炉了。

9.生活的滋味初二作文 篇九

这么多年来,我体味到生活的滋味就像一张晴雨表。

记得小时候,刚上幼儿园时,与家人呆惯了的我初次来到幼儿园这个人生地不熟的陌生环境里,是很不适应的。无论老师怎么哄我,我的心都无法平静下来,迫不及待地想回家,想偎依在爸妈的身边,于是就一个劲儿地吵着要回家。老师拿我没办法,不得不打爸妈的手机,希望爸妈暂时把我接回去。妈妈来接我回家了。我像脱笼之鸟一样,欢蹦乱跳的,顿时心中的阴云全被驱散了。哪知回到家里,爸爸见了我火冒三丈,大声吼道:“在家里这么高兴,而在幼儿园里却哭哭啼啼的,难道你们幼儿园里有老虎不成?跟我听好了,以后在幼儿园里好好呆着,不要动不动就往家里跑!再这样,小心我敲断你的腿!”我被吓呆了,刚来的那股高兴劲儿又烟消云散了,脸上立刻变成了晴多云。过了一两星期,幼儿园老师就开始发大红花了,奖励在幼儿园里表现好的孩子。第一次我就得了一朵大红花。当时我不知有多么的高兴。放了学,没等爸妈来接,我就飞快地跑回了家。爸妈为此大吃了一惊。当我把得到的大红花拿给爸妈看时,爸妈顿时乐开了花,急急忙忙找来胶水,把大红花粘贴在了墙壁上的显眼位置。望着红花,我们一家人都喜笑颜开了,此时犹如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灿烂。

10.我的初二生活作文 篇十

然而,初二的生活——这缠绵又易逝的时光,不知旧巢安在?我已指不出时光在我心底的痕迹,已不知哪里是它与时空的交汇处,因为它正渐渐离我远去。

正如我召唤记忆,而回音壁那边只传来略略的伤感,因为即将告别初二,升入初三,新的际遇与我擦肩。

记忆中的初二是愉快,是伤感,是轻松,又或是忧郁。

我曾在阳光下追逐奔跑,嬉笑欢乐。曾在奔跑中把打转的泪化为汗水蒸发掉;也曾拉着朋友们的手,放声大叫;还曾相信不靠谱的童话,用尽全力守护最初的梦想……

这就是我们傻傻地青春,傻傻地初二。

在初二这美好的时光里,有风、有雨、有欢笑。

想和初二的时光来个拥抱,想重新开始初二,想一个人在初二那段时光里,观庭前花开花谢,望天上云卷云舒。

可如今花开不同喜,花落不同悲,是因为这仅有的奢侈只能弥留在回忆里、梦里。

11.基于博客的生活作文 篇十一

关键词:博客;生活;作文案例;实践

一、基于博客的生活作文的概念

基于博客的生活作文是指运用博客平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积累,记录生活,促进写作的一种写作教学策略。

二、基于博客的生活作文的流程

(一)案例描述

参加实践的是初二的12班,有44名学生。本届学生通过摇号入学,生源一般。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叙文,但写作材料老套,内容平淡,标点符号和错别字多。以下是具体的案例:

第6周,轮到8~14号同学发表生活作文。周五下午放学后,英杰同学被父亲开车接回奥林春天小区的家中。本周轮到他发表生活作文。写什么好呢?他有点没底,打开电脑,仍没有头绪。一周来,可写的事挺多的,但要有点意思,最好能引起同学与老师的关注,就有点难了。这时,同学过来招呼去打篮球,英杰想了想,就出门了。也许会找到思路,他这样告诉自己。

两小时后回到家里,吃饭、洗澡,生活作文还是在那里等着。英杰想了想,就将下午找寻篮球场的事情记了下来。在电脑上输入后,他不太满意,但没有更好的思路。英杰找出记在《语文》封二上的博客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新浪博客“微语文”,将自己的文章复制粘贴上去。

他在标题栏输入为:《114英杰无题》。将正文全选,调整字号为“32”,分类选择好“2015届1.2班生活作文”栏目,点击“发博文”正式发表。此时时间记录为2014-03-14 20:42:12。

发表作品后,他还是有些不满,点击“编辑”,在文章末尾自己评价:幼稚园记事方式(流水账)+小学生笔法+初中生的字数。但他还是有些底气,因为自己感觉其中的细节描写还是很详细的。

过了不久,同学13号念一正在网上逛,点击进入了“微语文”的博客后,就看到了这篇生活作文。读完后她用了自己的新浪博客的用户名“簿枉”登陆,并给英杰进行了评论回复:“诶,我摁了Alt+F4就突然不见了!我认为呢,这写的是整件事情吧,手写的不舍得删吧,你重点要突出表现什么呢?请删改。113”时间是3月14日 22:32。

(二)详细流程

1.教师注册一个博客,绑定自己的手机号。

2.博客的用户名与密码,在所教班级共享。所有学生的生活作文,发表于同一个博客上。从这个角度看,生活作文更像是“班级日志”,但以写作为主导,因此有很大的不同。鼓励每生自行拥有自己的博客,方便积累、转载、写作、评论等。

3.以周为单位,6周为一轮,三轮18周组成一个学期。

4.其他同学互相阅读,互评互改。

5.教师每周一反馈。教师点评,学生推荐、自荐与他荐,学生点评,当堂小测,落实到有阅读,有评论,有交流。

6.迁移训练。介绍由生活作文迁移到考试作文的方法。

7.广义发表。

三、基于博客的生活作文的目的及其特点

基于博客的生活作文是以观察、描写生活为主题,以博客为平台,培养学生主动地、有目的性地观察生活,整合信息,表述事情、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作文教学模式。

核心理念是生活本身和对生活的认识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遵循“生活→感觉→表达;生活→感受→表达;生活→感悟或思考→表达”的逐步加深、循序渐进的作文训练思路。

(一)基于博客的生活作文的目的

1.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2.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3.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4.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发展

(二)基于博客的生活作文的特點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为作文的主体是生活化作文观的根本。学生作文其本质是学生主体的生命活动,是他们生活和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2.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大自然,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体验,从而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冲动,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做到做人与作文的有机统一,养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形成较强的表达能力。

3.构建学生完整的生活空间

学生亲历的生活,就是他们开放的作文课堂。主要有四方面: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大自然。

4.建立对话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借用博客互动,建立了对话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博客阅读、发表、评论,进行分享、交流。在互动中,发言不再四平八稳,各有各的表达语言,比如网络中的符号,网络热门词汇……

5.基于博客的网络平台

与传统网站相比,博客的信息发布和传递方式更加快捷,内容、形式更为灵活,有更大的自主性,操作简单效率高,活动显得更有影响力。

四、基于博客的生活作文的优点

1.个性表达描绘生活

生活作文,没有内容上的限制,没有形式上的约束,只为学生联系生活、感悟生活,产生表达欲望。在这样的情景下,真正实现“自然生成”“自然表达”。从个人来看,前后作文没有一篇相同。每篇习作是一个鲜活的思想,每篇习作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每篇习作能跃动着个性的灵光。

2.互批互改轻松有效

在生活作文教学中,教师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写作前教师可以多加鼓励,写作后无须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教师和学生一样,是参与者,是听众,是读者。只需认真倾听,平等对话,于不经意中点拨写作技巧,把评改的时间还给学生。于是教师就不会感觉教作文、改作文累。相反,学生充满个性和真情实感的表达能使教师更了解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

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对作文方法应该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博客的评论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地表达,引领他们走向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这些作文往往是孩子互相欣赏和评比的对象。有的是孩子的个性抒发、情感表现,这些往往是他们真情流露,有浓情蜜意在字里行间,让人不由得感动,在感受作文的时候,更感受到了人性的交流、思想的领悟。

3.优秀习作层出不穷

作文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学生享受到酣畅淋漓的属于自己的快乐,再也不害怕作文,不少学生不需要老师布置就能自觉地作文,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最难得的是学生文风变了。一改过去刻板、枯燥、沉闷的文章面目,变为生动的活泼的追求新意的姿态,学生过去被压抑的写作潜能得以迸发,求实求新敢于表现自我的佳作大量涌现,不仅自由作文、课堂作文涌现大批优秀之作,就是限时严格、紧张状态下的考试作文,也涌现出一批佳作。

实践一年多,有多位学生习作在报纸杂志发表,多位学生在市各级征文等活动中获奖,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青.移动学习:让学习无处不在[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06.

[2]王焕银.写作生活化生活写作化:作文就该这样写[M].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

12.生活的作文初二 篇十二

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曾经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 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 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 没有丝毫的隐瞒, 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而现在, 小学生不爱写作文, 怕写作文, 认为作文很难, 这与现行教材的作文教学有相当的联系:一直以来, 我们的作文教学, 大都是学生坐在教室内, 教师提出作文要求, 归纳出作文的要点, 帮助学生列出提纲, 教师讲读范文, 最后学生完成作文。这样, 在学生的作文中, 存在着普遍的虚假现象, 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漂浮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脱离了生活, 远离了大自然, 这样肯定不能写出感人的好文章来。

在新课程标准下, 我们就应该打破这种模式, 把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作文时空, 开放的作文素材, 走向生活, 让学生作文贴近生活。比如, 学生在写作《家长会后》这一题目时, 有很多同学的作文都有编造的痕迹, 纯粹为了应付作文而作文, 坐在家中闭门造车脱离生活实际, 写出的作文一点也不感人, 然而有一个同学就将自己生活中的母亲每次参加家长会后的真实情况写了出来:是母亲的鼓励和宽宏大量, 使他树立了信心, 充分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爱, 让生活充满阳光, 生活得更有意义, 写得非常的成功。另外, 教师还要善于及时的捕捉生活中的亮点, 收集素材, 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 到生活中去, 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感受生活, 从而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之味, 从而激发我们的写作兴趣, 变以往的“要我写”为现在的“我要写”, 更好地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这样, 学生作文时, 素材就可以信手拈来, 有话可说, 而且说得真, 说得动情。写出的作文当然就感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写作就是学习, 是生活的一部分。

二、《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

我们有的同学害怕写作文, 写作文时认为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身边的生活缺乏观察或不善于思考。殊不知, 大至大千世界整个社会, 小至家庭, 叩击我们心弦, 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 我们每个活生生的“人”, 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 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 长流不息。在作文时的无言、无事, 而“望题兴叹”, 其根本实质就是缺乏素材, 腹中空空。古代有则笑话说, 一秀才写不出文章, 痛苦万状。其妻见曰:“怎么比我生小孩还难?”, 对曰:“当然更难, 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货, 而我写文章是肚里没货。”学生写作文也是往往肚里没货, 缺少生活中的素材。因此, 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 学生要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把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 读到的, 想到的都收集、记录下来, 为写作积累各种素材。

三、《新课程标准》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个性, 做到语句通顺, 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我们以前讲评作文大多是教师讲, 学生听的方式, 这样的评讲方式, 既不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也无益于学生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形成。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就应该把新课标的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作文讲评应该走向开放, 师生共同评议, 生生共同评议。正如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教是为了不教, 改是为了自改, 学生养成自改的能力终身受用。”在作文评讲时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空间, 这样在互改交流、共享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个别有灵气的学生对同学的作文有独特的感受, 大胆发表其自己的意见, 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同学间互相启发, 取长补短,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评、写的能力。达到资源共享, 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象作文;写想象中的事物”;“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表达内容。”

13.我的寒假生活初二作文 篇十三

寒假的一天,爸爸带我去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玩,一路上蓝蓝的天空一望无际,近望辽阔的大海,美丽如同仙境,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不一会呢,我们就来到了极地海洋世界,就像进了时空隧道一般,稀奇古怪的鱼儿在水晶宫里游来游去,美丽的鱼儿游三角形的,有圆形的,有蛇形的,真是好看!接着,我们来到了企鹅馆参观,看到了那可爱的企鹅走起路来一摇一晃,如同彬彬有礼的绅士一般,在冰天雪地里玩耍,真是好玩!见到了这样的景象,我们仿佛也变成了企鹅家族的一员,也要保持绅士分度呦!我有还见到了海龟,它在水中扇动着翅膀好像在说:“小朋友,欢迎你们!” 。

最后,我们来到了海豚观看精彩的海豚表演,首先是驯兽师叔叔表演海豚戏水,只见海豚带着驯兽师叔叔像箭一样钻入水中,溅起了美丽的水花,真是漂亮极了!接着表演海豚和观众接吻的`游戏,海豚从水里探出了头,和海豚一起接吻的那位叔叔胆量大,大胆的和海豚亲了一口。观众阿姨生怕被咬迟迟不敢接吻,在驯兽师的鼓励下,阿姨终于和海豚亲了一口,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最精彩的一幕开始了,那就是海豚空中旋转顶气球,只见海豚从空中高高跃起,足足跃起五六米高,并在空中旋转四五圈,顶向挂在上方的大气球,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我的手都拍红了,真是太精彩了!

不知不觉,参观的时间就到了,在依依不舍中我们告别了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14.有关向往的生活初二作文 篇十四

忆山间

父亲闲时,喜欢与我谈论童年趣事。在山间的小路上、溪水里、田野旁,或是嬉戏、捉鱼、摘野果,伴着父亲的笑容,激起了我无限的向往。在父亲的回忆中,小河小溪,是炎炎夏日的避暑胜地。午后与伙伴相约,来到溪旁,或是捉鱼,或是戏水,或是比赛游泳,都蕴藏着无限的快乐。待到夕阳西下,再顺着小路走回村庄。饿了,便摘几个野果;渴了,便喝几口泉水;累了,便躺在草地上,听犬吠,闻花香,看日落……

忆山间,忆童年,美好藏在心间。

忆小巷

儿时,每每缠着母亲讲故事,母亲的眼睛就会变得深遂,充满了向往地给我讲述过往趣事。在母亲的回忆中,小巷似乎是她们的“天堂”。在小巷里,她们或是跳绳,或是踢毯子,或是跳方格,巷子里总洋溢着她们欢乐的笑声。闲时,她们便拿着毛线和钩针,坐在门前的台阶上,一边钩花一边说笑。每次见到母亲钩花,她都娴熟的重复着一伸、一转、一钩、一拉的几个动作。手中的钩针不停地转动着,如同一只舞蹈着的精灵。在她嘴角,时不时地微微扬起,露出一抹浅笑……

忆小巷,忆过往,欢乐,留在心里。

忆校园

校园里,充满着朗朗书声和欢声笑语。美好的回忆,便躲在校园的角落里,藏在我们的笑容中。在我的回忆中,同学,是校园中最美丽的风景。生病时,同学的问候;伤心时,同学的安慰;失败时,同学的鼓励;孤独时,同学的陪伴……校园中的点点滴滴,与同学一起度过的分分秒秒,何尝不是美好?转眼间,初中三年已接近尾声,三年间的美好回忆,只能藏于心底。待时光逝去,再回首,向往那无忧无虑的生活……

忆校园,忆昨天,温暖,总在心底。

15.生活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篇十五

一、以欣赏的心态审视自己的生活, 自己的生活也很精彩

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 每天都在和琐事打交道。父母教育儿女是琐事 , 儿女安慰父母为父母解忧是琐事 , 与兄弟姐妹相聚是琐事 , 父母、兄弟、姐妹、邻里之间争执是琐事 , 每天上班下班处理日常工作是琐事, 老师上课、学生做题、参加锻炼等都是琐事……但是平凡中能够见美丽 , 琐事中可以见深意。此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巧于点拨、长于示范, 以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审视生活、感受生活、反思生活的能力, 并以此作为作文的源点。我是个读报迷, 报纸是日常生活无法缺少的一部分, 尤其喜欢一些报纸的副刊, 那里是小世界大哲理、小天地真性情, 读报对我做人、做事、做工作都起到极大帮助, 兴致所致, 写些读报感受, 亦有幸见诸报端。幸运的是这与生活作文教学有些相关, 自己就借机把自己的读报生活作为了生活作文教学的一则材料。

“……当前新闻界致力于挖掘、揭示平凡人日常生活内在的精神价值, 为报纸开拓了更广阔的人文视野, 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作为“报纸的面孔”的副刊, 就有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副刊有浓浓的人情味、近近的“零距离”、大大的交流空间。适应时代的发展, 报纸副刊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已从传统狭义的文学副刊扩张为新型广义的综合性大副刊, 其内容涉及了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卫生、军事、体育等多种领域, 涵盖了家居、旅游、消费、娱乐、休闲等等方面, 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角落, 其读者群无论性别、职级、职业等均有相应的版面。副刊作者的作品选材也趋向平实, 小至曾经经历过的一件事、难忘的一个人, 均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 体现了一种对人性的关怀。就连号称“中国第一周报”的《南方周末》, 它的副刊也同样精彩。在《百姓纪事》《百姓茶坊》等栏目里, 的确不乏名家、高手, 但他们的选题立意却是一致的———于细微琐事中见真情、上高度、寓深意。跟学生介绍了自己的读报生活, 给学生阅读了自己的读报感受, 谁说平凡小事不可入文, 谁说琐碎之事不动情怀, 于此可见, 原汁原味的生活是可以入文的, 关键是我们要善于挖掘。有了教师如此引导示范, 我们又何愁学生不能打开生活作文的活头源水呢?

二、用一双慧眼去挖掘平常生活背后的内蕴, 个中的内蕴也很丰厚

有句经典的话可谓家喻户晓:“对于我们来说,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是的, 善于感悟, 感悟生活、感悟生命、感悟大自然, 是一种智慧。拥有知识的人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 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 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 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应该看到, 学生作文当中确实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有的文章没有真情, 胡编乱造;有的文章只是一味转述, 不见自己, 有的文章不痛不痒, 缺少真情;更有甚者, 盲目模仿程式化写作:讲一个煽情的或曲折的小故事, 结尾加上几句评点, 似乎就大功告成。看不见作者自己真切的感受和灵性, 仿佛是一架作文机器写出来的。

还是请你读读下面这段文字:

“我家养了两条金鱼, 但其中一条不知何因死了, 只剩下孤单的一条小鱼。它可真有活力。每天我们家门一开, 它准会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时搅得水花四溢。每每发现有人到, 它更加地欢快起来, 张大嘴, 而且身体直立在水中, 向你要食吃。我记得小狗吃食会发出声音, 没想到, 这条小鱼也一样会发出啪啪的声音。那吃东西的样子很是可爱呀!记得“十一”期间, 我们全家人去了大连。临走时, 我喂它食, 真担心这几天它会饿死。一路上很是惦记着它。五天后, 当我推开家门, 第一件事就是奔到鱼缸旁看望它!谢天谢地, 它健在!我笑了!它呢, 还用它特有的方式欢迎你。我赶紧喂它, 家人告诉我别喂多了, 怕它撑坏了。早就听人说:勤养鱼, 懒养花。花不用总浇水, 但鱼需要总换水。可我家并不勤快呀!一周才换一次水, 有时真觉得自己好过分。可小鱼依然顽强地在我家那小鱼缸里生存。我好佩服它!”

也许你会说:养金鱼是很常见的事, 有什么写头?但是, 作者从中挖掘出了厚重的内涵:“真应了那句话:适者生存!它并没有选择环境的权利, 但它却顽强地拥有了生存的毅力。它只有改变自己, 没办法呀!这不也是变通之道。人呢?包括我, 遇到问题爱抱怨, 想想鱼吧!”

当然, 学生作文中一定要关注现实, 体验生活, 思考人生, 坦诚为文, 抒发健康的感情, 让自己的文章有品位。作文最忌喊口号, 空洞的“豪言壮语”人见人烦。要关注生活, 说真诚的自己的话, 把读者当朋友般认真对待。只要态度端正, 生活琐事都可以成为温馨素材。一草一本皆可入文, 有的生活细节虽不起眼, 但如若发现其闪光点, 甚至不加修饰也能写成天然去雕饰的好文章。

鲁迅先生告诫我们:“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

16.让作文走进精彩的生活 篇十六

一、拥抱生活,采集素材

1、留心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搜集较典型的写作材料,习作时就“有米可炊”了。例如去年元旦那天,学校举办了师生同乐活动。那天,孩子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参加活动,校园里充满了节日的欢乐。“钓鱼比赛”、“比一比谁的眼睛好”、“比一比谁的小手巧”等活动孩子们尤为喜欢。活动结束后,我就让大家自由命题作文。一位学生在《钓鱼比赛》一文中这样写道:“我听了老师的话,把渔线轻轻地带了几下,又等了一会儿,只见窝子里直冒小泡泡,发现浮子微微地动了几下。我的手痒得没法,马上拿起鱼竿全神贯注地盯住浮子。突然,浮子往水下一沉,四颗浮子一下都不见了。我赶紧一扯,顿时,鱼竿弯得像弓一样,鱼儿在水里不停地窜来窜去。好过瘾啊!我的心怦怦直跳,我又高兴又紧张,只有一个念头:鱼儿,千万别脱钩……”这样学生写的作文,题材多样,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不论题目和内容,都各有特色,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弊病。

2、参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大量地搜集素材,增加作文实践的社会。我组织学生成立了“小记者站”,随时采访校内外好人好事,及时在校广播室宣讲;调查当地的纺织行业,写出调查报告;考察兰亭生态环境的变化……在社会实践中,我引导学生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发现,去体验。例如,我校一名学生上学途中不幸被车撞伤,路旁行人车辆无一相救时,一名学生家长路过看到这情况,他拦住“的士车”将这名学生送往医院急救,并守护了半天。得知这件事后,我组织部分学生采访了这位家长及一些熟悉他的人。学生以他们稚嫩的笔写出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在校广播站和镇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二、探究生活,挖掘素材

1、从生活实践中提取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生的生活丰富了,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多了,自然就会有话可说。写出来的作文有血有肉,充满生活情趣。例如,学生小金写了一篇《妈妈的“病”》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去年年底,妈妈送给爷爷、奶奶的年礼是两只又瘦又小的鸡、福建产的糯米荔枝两盒、绍兴加饭酒两箱和一条上海产红双喜香烟;而送给外公、外婆家的年礼是四只又大又肥的鸡、中老年营养燕麦片两盒、青春宝(永金片)两盒、杭州产利群香烟两条、绍兴加饭酒两箱、丁香荔枝及桂圆各两盒、高档毛大衣一件……”小作者为了说明妈妈犯的是一种怪“病”,选取了生活中的事例作具体描述,把妈妈待两边老人的不同心态、动作、语言描写得细致具体,又巧用对比的方法,批评了妈妈的自私、偏心。这篇文章由于描写得真实,是小作者的切身感受,所以文章生动感人,用典型的事例教育了人们,还被刊发在县级以上报刊上。

2、培养广泛爱好,从各个学科教学中整合而来。我是个语文教师,但是我喜欢涉猎各科教学。近几年来,我利用校本培训,在各学科教师开课时,我总喜欢凑个热闹。一来自己爱好偏多,听听这些课可以陶情冶性,增长相关知识;二来听课后我总能从中找到作文的设计素材。日积月累的听课或是对这些学科知识的关注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新奇的小实验作文来源于科学课;对社会现象的小议论文借助的是《生活与社会》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自带插图的配画作文自然离不开美术课的练习;韵律十足的形体游戏作文的灵感出自音乐课。各学科教学原本就是相通的,只要能找到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就能走出一条更为广阔的作文教学之路。

上一篇:车库出租的协议书下一篇:彭德怀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