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外阅读奖励制度

2024-08-11

学生课外阅读奖励制度(共9篇)

1.学生课外阅读奖励制度 篇一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为了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秩序,加强优良校风学风建设。根据学校上级有关部门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本着以正面激励为主的原则,特制订本制度。

二、奖励

第二条:凡一学年内品学兼优,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可评为三好学生。三好学生的评选,以班为单位,名额为本班人数的10%(四舍五入,下同;6-7年级为15%)以内;8-9年级优秀团员的评选,以班为单位,10名团员以内,推荐优秀团员2人,10-19名的推荐3人,20-29人的推荐4人,30人以上推荐5人;优秀团干部各班推荐1人。

具体条件为: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心为集体服务,劳动积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在同学中能起模范作用,思想品德品定成绩为“优秀”。

2.学习目的正确,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好各门功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能力较强。各科成绩在b等级以上。

3.认真参加“两操一课”及文娱活动,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锻炼身体,身体健康,体育课成绩在b等级以上,体质健康达标。

第三条:对基本符合三好学生条件,担任班级或学校学生干部职务(班干部、学生会成员、团支部成员、少先队干部),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成绩突出,有先进事迹材料,学年末可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名额为每班1个。

第四条:思想品德品定成绩为良好以上,学科成绩都不低于b等级,并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单项奖励,原则上每班每项报1-2个,但总数控制在30%以内。

1.勤奋学习之星。学习态度端正,作业规范,成绩优良,能帮助学生。

2.文明礼貌之星。遵守社会公德,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说话文明,表现突出。

3.文体活动之星。积极参加和组织班内校内外文体活动,成绩突出。

4.尊师守纪之星。尊敬师长,虚心接受师长教诲,自觉遵守学校纪律。

5.爱卫劳动之星。主动积极检查督促班内卫生包干区任务的落实,积极自觉做好爱卫劳动,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6.关心集体之星。对班级集体活动非常热心,校内外活动认真负责。

7.自主学习之星。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在班级学习小组中主动帮助同学,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

8.自信之星。在学习和生活中充满自信,各方面有较大进步。

除学校设置的先进星之外,各班也可另行设置**之星称号,但要在规定比例以内。

第五条:对学有特长,在中心、市、省、全国举办的各学科体育、文艺、科技等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专项特长学生奖励。

第六条:评选工作坚持严格标准、民主公平、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弄虚作假。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一学年评一次。单项多元之星每学期评一次。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和各单项多元之星需由班主任根据名额比例分配上报名单,学生发展部、团委审批。

第七条:所获奖励均载入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档案中,并颁发荣誉证书或奖状。

2.学生课外阅读奖励制度 篇二

纵观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教学中,在有限的教材读本中,要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囿于现有的教材,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无法实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目标。只有通过学生的课外阅读来拓宽视野,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完善的人格。正所谓语文学习,功夫在课外。因此,教师应将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把学生从课堂教学引领到一个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的海洋中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而课外阅读正是众多语文实践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应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指导,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

一、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 树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师观

在长期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指导,紧紧围绕高考的模式、题型,在高中三年反复训练。然而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厌倦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机械重复,耗时大,学生没兴趣,学生的成绩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可以说是事倍功半。而平时长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语文成绩较好。语文教师深知,只有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获得阅读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于是教师们将眼光投向语文阅读指导课上。但是往往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教师担心会影响教学质量,有的担心学生的学习任务重,语文阅读课搞不起来,语文阅读指导课还在酝酿之中就被扼杀了,有时是半途而废。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如此重要的功效,语文教师就更应扎实开展好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因此,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让语文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教学以及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一大亮点。

(二) 树立大力开展课外阅读的学生观

教师的观念转变了,就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高一新生入学后,笔者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平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业后,很少看课外书。有的是跟风阅读,读些当下流行的时尚类书籍; 有的是“因为无聊”,偶尔翻翻一些通俗浅显的杂志; 有的是“功利目的”,阅读一些作文类学习辅导书籍; 有的是“应付任务”,看简易版的“名著”或故事梗概。可见,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极不乐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阅读观念,把课外阅读当作是语文学习的必修课,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激发兴趣,触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神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要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阅读课外书籍上来,光靠一味地讲大道理,规定学生一定要认真读他们认为“乏味”的课外读物,效果绝对不是最佳的。只有激发出他们的阅读兴趣,从学生的主观因素入手,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将课外阅读转化为内需,感受到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实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一) 利用阅读课,开好阅读推介会

教师或学生做好阅读推介准备,在阅读课上阐述推介阅读作品的理由,激发阅读兴趣。如在课堂上讲述曹操、诸葛亮、孙权等人物的故事,以及《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战役,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三国故事,也可以阅读名著《三国演义》,去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激起学生的阅读愿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借助语文课,拓展导入课外阅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的相关内容,相机做好学生阅读的拓展,将课内的相关知识扩展延伸到课外阅读中,把学生带入课外读物的世界里。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时,向学生推介《红楼梦》,让大家去感受这块纷纷扰扰的“石头”。这样,将课内学习向课外阅读延伸,从而引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三) 着眼生活,寻找阅读触发点

针对学生看的电视剧,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开展课外阅读。如抓住学生看《汉武帝》这部电视剧的契机,引导学生要想更真实、全面、深入地了解汉武帝,了解相关的历史故事,可以去阅读《史记》《汉书》,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可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四) 引领示范,促“言传身教”之效

作为语文教师,自己必须喜欢读书,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如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教师就要发挥学生课外阅读的激发者、点拨者、讲解员的作用,引发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接受优秀作品的熏陶,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指导阅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一) 方法指导是关键

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地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

1. 圈点批注法

学生在阅读《三国演义》时,由于作品人物众多,可以将主要人物做好圈点,帮助学生认真、深入阅读。对于文章的重点、亮点,引导学生做批注,如在吕布“辕门射戟”的情节中做吕布性格的批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 涂抹摘录法

如对作品中重要的词句、精彩部分、经典情节等,可以用荧光笔涂抹,把重点内容凸现出来,也可以将它摘录到阅读摘录本上。

3. 概括点评法

阅读文本后,加以概括或适当的点评。如看了《三国演义》第一回,可以概括主要情节,还可以对优美的语言加以点评。这样,能够提高阅读的质量。

(二) 阅读训练是主线

在学生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训练,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1. 开展课前口语训练

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口语训练,学生之间交流阅读心得。先从规定的篇目入手,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开学期初先将《三国演义》《红楼梦》作为阅读指导的范本,要求学生每天读三回,在课前口语训练环节交流阅读心得,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避免了课外阅读的随意性,也增强了阅读的实效性。之后,教师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课外阅读篇目,如《读者》《小小说》《青年文摘》等刊物的精品,在课堂上分享文本、谈谈选择此文本的缘由、文本的精妙之处以及自己读后的感受等。通过课外阅读、课上交流的训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而且能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如阅读《三国演义》后,有学生谈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刘备,他胸怀大志、宽仁爱民、知人善任、至诚待士、信义为上,是作者眼中的“圣君”,也是人们所景仰的一代枭雄。他远得人心,近得人望,三顾茅庐,礼贤下士,韬光养晦,大智若愚。正因如此,一个做草鞋的,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得其一,赢得百姓的爱戴和将臣的忠心。这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激励与表扬,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果,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阅读动机,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如开学初召开好书推介会,推荐《读者》《视野》《中国青年》等杂志,推荐高考必考篇目《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文学名著; 每周组织召开精品欣赏交流会。精选一两篇精品文章,印发给学生,在交流会上,围绕着人物形象的评价、作品精神思想的感悟、作品主题探究等方面进行欣赏; 期末开展读书笔记展活动。将阅读笔记整理成册,开展评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达到共同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引导学生制订计划、做好阅读反馈

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制订好自己的阅读计划并做好自我阅读反馈。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如每学期完成多少部作品的阅读,完成多少精品文本的阅读笔记,最终达到怎样的阅读目标等。还有细化目标,如每周大约读多少页,摘录多少内容,记录下多少阅读感受和体会等。同时,做好自我的阅读反馈。

总之,语文教师要本着提高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语文学习,功夫在课外,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课外阅读课程化助力学生阅读 篇三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程化 阅读

所谓课外阅读课程化,是指落实语文课程体系中课外阅读的要求,使之与语文课本的学习一样,有固定的教学课时,有丰富的阅读内容,有具体的教学过程,有及时的阅读评价。之所以提“落实”两字,是因为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课程标准之外的要求,它本身就是语文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份内之事。

一.明确课程目标

1.拟定课程纲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校拟定了《“课外阅读课程化”校本课程实施纲要》。严格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数量规定。《纲要》从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课时安排、实施意见及教学策略、课程评价、课程保障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纲要》的拟定让我们有标可依,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配足配齐图书。每一年,我校图书室都会精心为学生配备图书。各班级根据阅读进度,不定期交换阅读书目,确保每学期每位学生完成5本必读书目的阅读。对于选读书目,也以学校配备为主,现在,学校图书室共有4万多册图书供学生借阅。此外,每个班级建立一个迷你小书吧,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带来两本书,充实班级书吧,进行交换阅读。通过开展“献两本看多本”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同学们的阅读资源。

二.固定阅读内容

1.随文推荐阅读材料。随文推荐是指学了某篇课文或某册教材后,教师向学生推荐必须阅读的篇目。我校每位学生订阅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在这套丛书的引领下,可以学一篇荐一篇,如教了《威尼斯小艇》,推荐学生阅读《水城威尼斯》一文;教了《家乡的桥》,推荐学生阅读《苏州的桥》一文。还可以学一册荐一批,如教师结合每册教材的单元内容,在期初、期中或期末集中给学生开列一阶段或一学期的阅读书目。以每月读完一本计,小学六年起码可读一百本左右的课外书籍。有了这套丛书的引领,学生阅读面就宽了,老师也不用再为学生费心找相关的文章了。

2.教师自编校本教材。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东方诵》校本教材编写,经过几年的改编和修订,按经典古诗词、国学经典、小古文分类递进编排,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开发了一套六年一贯的系列小册子。每册小册子中包含50首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同时在古典诗词的后面,根据年级的特点选取了优秀传统文化中流传广、有生命力、便于诵读的经典文段。这样一来,小学六年每个学期都有相应的经典阅读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积累精粹语言,增加人文底蕴,夯实语文基础,收到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3.师生共寻泛读书籍。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借阅自己喜爱看的书籍。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书籍的来源渠道可多样化:自己购买,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家庭书架,网络阅读……每学期学生之间、班级之间可以进行图书互换,共享资源。通过阅读量的递增,逐步达到阅读质的飞跃。我们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每个年级的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这些书目大多是一些名家名篇,让学生从小就受到经典作品的濡染和影响,为他们打下厚重的精神的底子。

三.保证课程实施

1.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既然有了丰富的课程内容,就要落实具体的教学时间。语文课程表上的课时是固定的,不可能随意增加。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每周从现有的语文课时中安排2课时用于课外阅读。当然,每位教师可视教学需要灵活安排。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早读、午间等零碎时间阅读课外书。我校语文教师每学期要制定一份课外阅读计划,按照阅读计划上足、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2.探索阅读指导课型。阅读不能呈现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我校着力研究阅读指导课型,构建符合学生特点的、对学生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课程体系。低年级,注重“快乐读”,放大读书的趣味,感受读书的快乐;中年级注重“静心读”,养成沉下心细致阅读的习惯,在安静阅读的过程中享受读书带给自己的“喜悦”;高年级注重“赏评读”,学会欣赏书中的人物形象,欣赏故事的跌宕起伏,感受作者写作的语言之美,在不断地思辨中寻找读书所得。由此,我们探索出“低段乐读”“中段静读”“高段赏读”三位一体阅读课型模式。

课外阅读课程化是一种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序教学,它与“放羊式”的课外阅读具有质的区别。学生阅读的过程不是简单的默读过程,而是读讲结合、读摘结合、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的综合学习过程。它是在读读、讲讲、抄抄、摘摘、写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比纯粹地读一本本课外书要有意义得多。

4.前山学校学生奖励制度 篇四

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鼓励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奖励制度。

实施范围:在前山乡学区就读的全日制小学生

一、“五好学生”奖

(一)条件

1.思想品德方面

(1)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劳动,拥护党的方针政策。

(2)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遵纪守法,敢于和危害社会、危害集体的不良行为作斗争。

(3)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心为同学服务,在同学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4)品德等第为优秀。

2.学习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2)学期学年学习成绩优良,在同班同学中学习成绩较突出;或有的学科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其他学科成绩在良好以上。

3.身体方面

(1)积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学校各项体育文娱活动,起模范带 1

头作用和骨干作用,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健康。

(2)达到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体育成绩优良或在校级以上运动会取得前三名。

(二)评选办法

1.每学年评选一次,评选人数一般控制在15%以内。

2.由小组提名,全班评议,提出初评名单。

3.班主任对初评人选作最后审定,填写五好学生登记表。

4.由教导处审批公布,并填入小学生素质发展手册。

(三)奖励办法

学校张榜公布表彰,颁发五好学生奖状和奖金,每名五好学生奖励40.00元。

二、“优秀室长”奖

(一)条件

符合三好学生条件,并在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表现,为同年级师生所公认,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管理豪寝室内内务。

(二)评选办法

1.每学年评选一次,评选人数一般控制在15%以内。

2.班级评选,教导处根据各方面意见选报校领导审批。

3.由教导处审批公布,并填入小学生素质发展手册。

(三)奖励办法

由学校张榜公布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奖金。每名优秀学生奖励40.00元。

三、“优秀班干部”奖

(一)条件

1.担任班委、少先队中队委以上班、校学生干部,达到或基本达到“优秀班干部”条件,热心社会工作,履行职责、完成任务好,工作成绩突出。

2.以身作则,在集体中较好发挥骨干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

3.思想品德好,尊师守纪,团结同学,文明礼貌,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评选办法

1.每学年评选一次,评选人数中心校及光辉村小每班各推荐两名,小沟村小及光辉校点每班各推荐一名。

2.班级评选,报学校教职工会议通过,根据各方面意见选报校领导审批。

3.由教导处审批公布,并填入小学生素质发展手册。

(三)奖励办法

由学校张榜公布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每位优秀班干部奖励40.00元。

四、“好儿童”奖

(一)条件

1.在班级中,学校成绩突出,听话。

2.以身作则,在集体中较好发挥骨干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

3.思想品德好,尊师守纪,团结同学,文明礼貌,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4.在家中是乖孩子,在学校好儿童。

(二)评选办法

1.班级评选,由班主任推荐,每班报送五名。

2.报学校教职工会议通过,根据各方面意见选报校领导审批。

3.由教导处审批公布。

(三)奖励办法

学校张榜公布表彰,颁发好儿童奖状和奖金,每名好儿童奖励30.00元。

五、单项奖

(一)对象

1.在县级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

2.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或为学校作出贡献的学生;对学校或社会做了有益的事,并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学生。

(二)奖励办法

由学校张榜公布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奖金,每名单项奖奖励50.00元。

五、优秀少先队员

(一)评选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心为集体服务,积极参加劳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社会公德,自觉遵守《小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在同学中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2.学习态度端正,能较好地掌握各门功课的基础知识技能,学习成绩良好。

3.能积极参加少先队的活动,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成绩突出,得到绝大多数队员的好评。

4.在班级自主管理中,首先以身作则,遵守班规校纪,并且能坚持自主管理岗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成绩突出,为班级的良好发展做出了贡献。

5.能自觉维护少先队员荣誉,抵制不良现象。能关心帮助后进同学,在校内外主动做好事。

6.能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健康。

7.担任值勤生、大队委的队员优先评选。

(二)奖励办法

1.按10%比例分配名额;

2.学校张榜公布,颁发奖状获奖金,每名优秀少先队员奖励30.00元。

德昌县前山乡中心完全小学

5.学生表彰奖励制度 篇五

一、学生有高尚的行为或突出的表现,在学校和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或为镇、学校争得重大荣誉,学校将在校会或升旗仪式时隆重表彰。

二、凡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科成绩优良、体育达标的学生经评审,可被评为“三好学生”。每学年末评选,下一学年开学第一个校会进行表彰,学校颁发奖状,张榜表扬。

三、模范遵守校规校纪,并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经过学生互评,班级推荐,学校德育小组评审,可被评为“班级十星”,即文明之星、守纪之星、孝悌之星、爱校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文艺之星、中文之星、数学之星、英语之星,每两月评选一次,学校统一颁发奖状。

四、凡学品行端正,工作责任心强,热心为同学服务,学习成绩良好的各级干部、值周生等,经评审,可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值周生、优秀自律生、优秀卫生委员等,每学期末进行评选、表彰。

6.学生课外阅读奖励制度 篇六

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前所未有地提出“课外阅读”的重要地位。其中还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的量:小学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这就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高的要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觉得应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才能达到最终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去阅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弄清楚学生想要读什么。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为了完成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要求的阅读量,采取了很多措施。如规定每天读什么书,要求学生读了课外书后,填读书卡,摘抄很多优美词句,写读书笔记等。但教师往往容易忽略的是教师布置的阅读篇目是不是学生喜欢的,而且这样多的阅读作业,让学生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崔峦曾说过:“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对对阅读材料的认识及最后的结论更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阅读量的要求前必须先了解学生读阅读内容的要求。只有符合儿童心理的读物,才能真正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使他们在如饥似渴的阅读中增长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崔峦曾说过:“学生的阅读乐趣比对阅读材料的认识及最后结论更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阅读量的要求之前,必须首先了解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需求,这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前提。

那什么样的读物才是学生喜欢的呢?应该说,学生的阅读兴趣随年龄的变化、知识的增长 和阅历的增长而有所不同。如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他们不仅生活在现实世界,还生活在童话世界里,他们大多喜欢阅读能够引发他们美好想象的童话类作品。而中高年级学生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长,喜欢的阅读的作品类型不断丰富并呈现个性化倾向,有的甚至可以读懂部分中外名著或比较深奥的作品。如果教师不认真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尊重学生的阅读 需求,只是一厢情愿地把自己以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学生,那么难免会引起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反感和排斥。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一个教师连学生自己选择课外读物内容的权利都试图剥夺的话,那么很难说这个教师在教学中能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向学生推荐号的读物,因为我们有责任作学生阅读的引路人,而不是让他们在茫茫书海中去瞎撞。但是这种引领不是强加,如果把阅读比作采摘果实的话,那么我们是要引领学生避开那些有毒的或者他们根本无法摘到的果子,而走向那些成熟味美的果子。但是他们摘到的是苹果还是梨子,我们就大可让他们自由选择而不必去强求。

我们除了了解与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因为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正处于可塑性极强的阶段,他们的兴趣爱好在这个时期最容易受到人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这个时期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1、加强课内指导,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旺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学的或正在学的知识,引导学生从横向上和纵向上扩展阅读,借机点然他们求知欲望,使其既可巩固知识,又可进一步延伸拓展知识,使他们真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学习了台湾作家林海音的文章《迟到》,然后我给学生念她的小说《爸爸的花儿落了》,学生很感兴趣。趁机我问孩子们,你们还想读林海音的作品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非常想了解这位作家的事情,很快就在课外找到了她的小说《童年 冬阳

骆驼》,有的还找来了《城南旧事》,在班上传阅。真是让我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都是兴趣使然。

2、开展课外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对小学生而言,最喜欢也是最易被他们接受的莫过于多姿多彩的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可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使他们享受收获与进步的喜悦。比如,每隔一段时间,在班上开展一次交流会,学生可把自己最近读的书讲给其他2学生听,可讲书中内容,可讲精彩片段,可朗诵,可谈心得体会。形式不限,学生畅所欲言。还可办手抄报,自制手鉴,演课本剧,知识擂台......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兴趣盎然,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

3、尊重学生个性,刺激阅读兴趣。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阅读特点,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固有思维,死板经验,以“推荐”为名,将自己的阅读个性强加给学生。应注重学生阅读资源的丰富与更新。如,现代作家杨红樱的小说和童话就很受现在的小学生欢迎,不少小学生都看她的小说》淘气包马小跳》、《五.三班的坏小子》等。又如,《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苏菲的杰作》这些现代气息很浓,贴近小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特色,所以小学生喜欢看。作为教师,首先要跟上时代,随时了解学生喜欢看什么书。其次,要尊重学生个性,做好一个正确的引导者,引导孩子正确理解看待书中的人物。这样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提高了。

7.学生课外阅读奖励制度 篇七

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据有关调查表明, 小学生对课外阅读有浓厚兴趣的约占5%—10%左右, 经常阅读课外书的约占10%—20%。由此可见, 主动阅读课外读物的小学生还是少数。

(一) 重视课外读物选择。“一本好书, 能使人终身受益”。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选择一些有益身心发展的读物。鼓励学生间互相推荐好书, 把自己看过的书的名称、内容简介及书的优点介绍给同学。这样一来, 由于书的内容是学生所喜欢的, 学生爱读书的情感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二) 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教师在课外阅读中开展一系列的比赛活动, 如古诗词诵读、讲故事、演讲、写读后感等比赛, 甚至是故事表演竞赛等等。引进竞争机制能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阅读课外书, 读书热情自然高涨。

(三) 交流、展示读书成果。表现欲强又是小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如果把学生读书成果展示出来, 无疑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如办手抄报, 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 举行摘录、读书笔记展览会等。学生从展览出来的作品中体会对成功的喜悦, 从而获得激励, 对自己充满信心, 不断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习惯”是长期逐渐养成的, 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为培养学生能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 教师不妨用一点“强制手段”。

(一) 为学生制定阅读书目。如学完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后, 便向学生推荐语文教材内容涉及到的作家作品, 开出书目, 让学生自己去找, 同时进行阅读与交流。又如, 可推荐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优秀杂志10余种, 让学生订阅其中3—5种, 定期交流, 以“强迫”学生进行阅读。

(二) 提出具体的阅读时间与阅读要求。如每天早上或晚上至少抽出半小时左右时间进行阅读, 每周至少阅读简短文章3篇, 每周能背1—2首古诗词, 背5—10条歇后语、名人名言等。每月至少读一本课外读物。教师每周也可安排1—2节课到阅览室进行阅读。在此基础上, 每周安排一节阅读交流课, 交流阅读内容, 谈谈阅读体会, 学生在无形之中不断接触书籍, 养成阅读习惯。

(三) 要求学生阅读摘录好词佳句, 做到天天摘、日日记。在此要求下, 学生“逼不得已”地去阅读课外书籍, 有助于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丰富学生的词汇, 使学生更用心, 更积极地去阅读。虽然是“强迫”, 却让学生受益匪浅。学生便养成阅读的习惯, 并逐步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记”、“边读边体会”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重视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一) 多种阅读形式相结合。默读是指不出声地读, 它能提高阅读速度, 是日常阅读的基本方式。精读是指对一些名家名篇, 要多读几遍, 不仅要了解它的思想内容, 还要揣摩它的写作方法。略读是指对一些报刊杂志、一般的文章和书籍只要浏览或有选择的读, 大体了解主要内容即可, 通过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朗读是指有声有色地读, 对一些声情并茂的美文, 可通过朗读, 以体会其蕴含的丰富的感情。速读是指对一些较为浅显的文章, 以一目十行的形式进行阅读, 移栽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信息。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 不但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阅读量。

(三) 各种工具书相辅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碰到许多不认识的字, 不理解的词, 如果学生对这些“拦路虎”退避三舍, 那阅读的效果便会事倍功半, 对阅读的内容亦是一知半解。此时, 教师应创设机会、情境, 引导他们借助工具书来阅读并养成习惯, 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在尝到使用工具书的甜头后, 学生便会经常去请教这些不会说话的老师, 逐渐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三) 摘抄美词佳句并进行仿写。对一些美文,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揣摩, 其中一些好词好句、精彩片段及时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在本子上, 做好语言积蓄, 以备日后进行诵读和写作备用。同时, 也可以进行仿写, 在诵读过程中领会写法, 运用好词佳句,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途径

(一) 书本文字阅读。书本使用文字表达, 它准确、生动、具体地反映了大千世界的情态变化。书本阅读是通过人的眼睛将文字反映到大脑, 经过分析想象变成事物的映象, 其阅读过程又是思维想象的过程。因此, 书本阅读可以培养人的思维想象能力, 其思维度较深。因而, 书本文字阅读应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途径。

(二) 电视阅读。主要是以画面为主, 形象直观, 吸引力强, 深受学生的欢迎。为此, 电视阅读不失为一条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收看。对于知识性强的, 有较大意义的电视节目, 应鼓励学生看。对于一些生活、武打的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 应教育学生少看, 甚至不看。

(三) 网络阅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网络阅读已成为新的阅读途径, 同时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途径。互联网上知识容量大,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无所不包, 阅读时轻便快捷, 成为当今社会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根据条件, 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 提供符合学生阅读的网址, 以利于学生有选择, 有目的地阅读。

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激励

对学生的阅读成果如不了了之, 学生则会逐步丧失阅读的兴趣。反之, 给予学生适度的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 则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质量, 变“老师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 便可逐步提高阅读的自觉性。为此, 教师可在阅读过程中, 引进激励机制, 采用各种形式奖励先进个人或集体, 如评比“故事大王”、“朗读之星”、“小诗人”、“最佳小组”、“小博士”、“知识王”等等。在精神鼓励的基础上, 亦可辅助一些物质奖励。评比活动中, 不限制名额, 让人人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评价激励下, 学生自然而然地积极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总之, 课外阅读能有效地弥补课内阅读之不足,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陶冶性情, 形成综合的语文能力, 对学生现在及将来的语文学习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努力转变教学观念, 重视学生课外阅读, 认真、积极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邹卉.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J].都市家教 (下半月) , 2013 (5) 。

8.学生课外阅读奖励制度 篇八

一、巧设桥梁,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得到信息、得到启迪、得到感悟、得到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1. 借助听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对于少读书或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讲者的声情并茂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明辨事物的善恶,开阔知识的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对所听的故事常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解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这时,教师应及时告诉他们,要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就接着本书看。如此,学生被兴趣所推动,并没有强迫性的要求,由“听”到“看”,自然水到渠成。

2. 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可帮助学生尽快驶上读书的快车道。一是创设读书的大环境:首先,在教室中,设立图书角,挂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书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建议家长在家庭里营造读书的气氛,有条件的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清静、舒适的书房,家里要有报刊、杂志、书籍。当孩子有零散、短暂的时间,可要求他们随手拿一张报纸;当他们有完整的时间时,可要求他们端起一本书静静地翻阅。父母有时间也可和孩子看同一本书,这样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书的内容,培养孩子读书的成就感。二是开展有关活动,如举办书籍交流会,让学生拿出自己心爱的书籍,推荐给对方,同时也从对方那里找到自己喜爱阅读的书籍,从而扩大阅读面。

3. 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的今天,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我常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学完课文《草船借箭》,我就向学生推荐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要求学生将整本书读完,使学生感受到整本书的故事情节更完美更精彩;学完三年级下册的《争吵》一文,我带领学生阅读原著《爱的教育》,感受着这部历经八年呕心沥血写成的名作所带来的激动以及无法抗拒的魅力。

二、传授方法,引发学生的阅读激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同样,阅读也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融,产生共鸣。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成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三、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阅读恒心

小学生的兴趣总是会缺乏持久力,怎样为学生的阅读兴趣保鲜?

1. 交流展示。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并且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信息,我们可以采用交流展示的方法,比如“一人一条新闻”“一人一个故事”“一人一篇演讲”等,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事怪物、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说出来。

2. 评比激励。搞评比激励,给予学生以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一是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在稳定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二是有利于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以便采取一些分类指导的策略。评比激励从两个层面进行:一个层面是评“作品”,即开展读书笔记、“采蜜集”等书面作品征集评比和“新闻发布会”“故事演讲”等口头作品比赛活动,选出优秀的“作品”,分别颁发不同等次的证书和奖品;另一个层面是,在期末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进行综合考察,评比出不同星级的课外阅读活动积极分子。这样,既可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9.学科竞赛及课外科技奖励办法解读 篇九

第一条为了加强大学生学科竞赛及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与管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及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学科竞赛,是指由国家或省(部级主管部门及本校教务处组织的,由在校大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设计与制造创新大赛等;本规定所称课外科技活动,是指“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及其它课外科技活动。

第三条按照“统一管理、分类指导、精简高效、多出成果”的原则,成立“大学生学科竞赛及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导委员会”,负责全面规划和指导工作;“指导委员会”由校领导任主任、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及各院(系负责人组成,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第四条教务处和校团委是大学生学科竞赛及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实施部门。学科竞赛活动由教务处牵头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统一组织和协调学科竞赛工作,相关院(系承担学科竞赛的培训及参赛等各项工作;“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及其它课外科技活动由校团委牵头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统一组织和协调各项工作;全校性学术讲座由校团委统一管理。

第五条全校教师应积极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并尽可能接纳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课题。教授每年应当举办一次学术讲座,其他有条件的教师也可开设学术讲座。

第二章基金管理办法

第六条为了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创学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新局面,学校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专项基金,按类别由教务处和校团委分别管理。

第七条教务处和校团委在每年初提出包括学生科研活动费、材料费、参赛费和成果奖励等项目的基金预算,由教务处汇总统一报学校批准、拨款。

第八条申请课题基金的贷款条件 1.申请者为武汉科技学院在籍学生。

2.课题负责人应该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且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学风正派,工作勤奋。

3.项目研究内容必须与我校相关专业研究方向大体一致,必须思想健康、积极向上,能反映时代主题,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并有教师指导。

第九条申请、审批课题基金贷款程序

1.各院(系将申请贷款者的资料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向校团委提出书面申请,领取申请表。原则上一个教师同一时间只能指导一项课题。

2.由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签署审核意见,报所在院(系领导小组初审后集中向校团委申报。

3.学校“指导委员会”指定有关专家审批后予以贷款。

4.申请、审批工作原则上一学期进行一次,一般为开学第3周进行。第十条课题基金贷款额度

自然科学500~800元/项,人文艺术300元/项。第十一条还款方法

1.贷款期限一般为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3个月。

2.课题完成后,经过学校“指导委员会”指定该领域的专家评定达到要求者,可免还贷款。

3.过期限没有完成或无力完成课题者,对已完成部分进行评定,酌情减免部分贷款。

第十二条课题基金管理

1.贷款必须专款专用,对挪用者除追回贷款外,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直至处分。2.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师的奖励由校团委统计初审,教务处审核,报学校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签字发放。

3.校团委每年底提交年度课题基金使用情况报告。第三章学生奖励办法

第十三条学科竞赛活动分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系级,其内容应与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紧密相关,学科竞赛成绩记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成绩突出的记创新学分。

第十四条学校对学科竞赛获奖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学校“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接受奖励申请和负责审核发放。奖励申请由竞赛组织单位提出。

1.全国“挑战杯”竞赛活动中获特、一、二、三等奖分别除在本年度的综合测评中加10分、8分、5分、4分外,还相应奖励5000元、4000元、3000元、2000元;获省市级特、一、二、三等奖分别除在本年度综合测评中加5分、4分、2分,1分外,还相应奖励1500元、1000元、800元、500元。

2.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制作、机械设计制作竞赛活动中获全国一、二等奖除分别在本年度的综合测评中加8分、5分外,还分别奖励5000元、4000元;获省级一、二等奖除分别在本年度综合测评中加4分、2分外,还相应奖励3000元、2000元。

3.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笔试特等奖,除分别在本年度的综合测评中加5分外,还奖励1000元;获笔试一等奖除综合测评加4分以外,还相应奖励300元;口语竞赛获全国一、二、三等奖除分别在本年度的综合测评中加8分、5分、4分外,还相应奖励4000元、3000元、2000元;获湖北省口语竞赛一、二、三等奖,除分别在本年度的综合测评中加4分、2分、1分,还相应奖励1500元、1000元、800元。

4.参加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评比,获特、一、二、三等奖除分别在综合测评中加5分、4分、2分、1分外,还相应奖励1000元、600元、400元、200元。

5.服装、艺术、表演等其它的奖励统一报学校“指导委员会”审定。

6.学校学科竞赛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的个人或单位分别奖励300~500元、200~300元、100~200元、50~100元;凡在有正式刊号的一级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的学生奖励200元,其他刊物奖励100元,且综合测评给予适当加分。同一项目不重复享受奖励。

第十五条体育比赛的奖励在体育经费中开支,院(系级学科竞赛活动经费由各院(系提供。

第四章指导教师奖励办法

第十六条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教师工作量的计算。

1.英语兴趣协会每年级选拔4个组,每组45人左右,由若干教师进行指导,总工作量为150课时/学年。

2.数学建模兴趣协会每年在大二上学期选拔数学、计算机成绩好,且有兴趣的学生60人左右(最后选21人左右,由若干教师进行定期指导,总工作量为200学时/学年。

3.电子设计兴趣协会每年从成绩好的大三学生中选拔40人左右(最后挑选21人左右参赛,由若干教师进行指导,总工作量为200学时/学年。

4.机械设计与制作兴趣协会每年从成绩好的大三学生中选拔40人左右(最后挑选21人左右参赛,由若干教师进行指导,总工作量为200学时/学年。

5.指导课外科技活动和创业创新活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为10学时/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省级科技竞赛等,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为20学时/团队。

第十七条获得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制作、机械设计制作、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奖项的指导老师,学校授予其“大学生科技园丁”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学校在教师评优、晋职等方面给予认可。

第十八条学校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1.指导全国“挑战杯”竞赛获特、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10000元、8000元、6000元、4000元;获省级特、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4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

2.指导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制作、机械设计制作竞赛获全国一、二等奖,分别奖励10000元、8000元;获省级一、二等奖,分别奖励4000元、2000元。

3.指导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笔试特等奖,奖励4000元/人次;获笔试一等奖奖励300元/人次;口语竞赛获全国特、一、二、三等奖除分别奖励8000元、6000元、5000元、4000元;获省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奖励4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

4.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获省级科技成果特、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3000元、1000元、500元、300元。

5.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二、三和提名奖,分别奖励500元、300元、200元、100元。

6.指导服装、艺术、表演等其它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奖励由学校“指导委员会”

认定。

第十九条组织学科竞赛给予适当报酬。

命题100元/套,监考30元/次,评卷1~3元/份,评委50~100元/场次。第二十条开设学术讲座给予适当报酬。

校内教师:教授200~300元/次,副教授150~200元/次,讲师100~150元/次。校外教师:教授300~500元/次,副教授200~300元/次,特殊情况请主管校领导审批。

第二十一条审阅论文、研究报告等给予适当报酬。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开始实施,由学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及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

附则

第二十一条每年的12月1日至15日为全校获奖课外科技活动项目统计时间, 12月16日以后获奖的计入下一年度统计,其基本程序是:

1、所在学院分团委负责统计、汇总各类竞赛获奖情况。组织学生统一填写校团委下发的申报表、盖章,教师填写教务处下发的申报表、盖章,并提交相关材料复印件,逾期不登记者,视为自动放弃。每年12月15日前报校团委。

2、学生和教师的奖励由校团委统计初审,教师的工作量由所在学院统计审核,报教务处、人事处备案。

3、奖励经费报学校分管领导签字打卡发放。学分加分由学院负责,教师的工作量由所在学院负责计入教学或科研工作量,并参照标准酌情给予经费。

第二十二条原则上同一项目不重复享受奖励,学生已经毕业的,只奖励指导教师,特殊情况应报校团委审批。已被奖励的成果所有权归武汉纺织大学所有,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让或者出售,否则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在申报、统计过程中,如发现有重复申报、弄虚作假或者剽窃他人成果者,学校将对其个人及其指导老师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将涉案人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原武科[2002]30号《武汉科技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管理办法》自即日起终止。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学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共青团

武汉纺织大学委员会 二〇一

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王林鹏(1247670755 2013/6/5 20:53:44 政策八:洪山区专利资助资金

字体:【大字】【中字】【小字】作者:超级管理员时间:2012-2-21 14:44:11

一、资助类型、申请条件、提交资料

(一企业取得国外专利资助:20000元/项。国内发明专利:3000元/项。

1、申请条件:资助申请人是在洪山区纳税的企业;已取得国外专利。

2、提交资料(原件及复印件:洪山区专利资助资金申请表、专利受理文件、授 权证书、专利公开文本扉页、企业权属保证书、上年缴纳专利年费收据、资助申

请人的经营执照、税务登记证。(二居民专利授权当年年费的资助

发明;1000元/项(大学生3000元/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500元/项。

1、申请条件:资助申请人是洪山辖区的居民;所取得的专利属非职务发明;在 本年度内获得专利证书或本年度内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2、提交资料(原件及复印件:洪山区专利资助资金申请表、受理通知书、专利 证书、缴纳专利申请费收据(武汉代办处或代理机构出具、缴纳专利登记费收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或武汉代办处出具、资助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大学 生需提交在校证明。(三居民专利转化资金资助

1、申请条件:资助申请人是洪山辖区的居民;专利在洪山区实现了转化。

2、提交资料(原件及复印件):洪山区专利资助资金申请表、专利证书、上年缴 纳专利年费收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或武汉代办处出具)、资助申请人的身 份证明、专利转化签约合同。

3、资金发放的标准及支付方式:每项专利技术转化视情况给予相应资助,以现 金支票或转帐支票的形式支付。以上申请如委托他人办理资助的须提交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人的身份证明。

二、时间及程序:

1、由申请资助人向洪山区科技局提出专利资助申请,并填写《洪山区专利资助 资金申

请表》

2、提交有关资料。

上一篇:施工监理控制措施下一篇:读历史品人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