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美德作文

2024-07-17

弘扬中华美德作文(共10篇)

1.弘扬中华美德作文 篇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如果没有约束,也不会成材的。所以我认为每个家庭来说都很重要。说到家风,我想到了我的姥爷,他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我使我受益匪浅。小时候见姥爷在地里干活,他总是唱一首歌:“不靠天,不靠地不靠别人靠自己,”现在我才明白了姥爷的用意,做人要顶天立地要靠自己。

我是个贪玩的孩子,常常不认真学习数学,每次考试都不理想。到了五年级时我从来没有考过高分,更不用说老师的表扬啦。看到别人拿到数学奖状,我心里不安起来,想到姥爷唱的歌,我要自己多努力呀!于是我采用笨鸟先飞的方法自己多看书,多练习,并且围着老师问问题,渐渐的我的成绩提了上来,我也越来越明白靠自己的含义,只要自己努力了才会有成就啊!

姥爷不仅教会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气馁,要迎难而上。还教会我没要多读书的好习惯。

姥爷的爱好就是读书,听姥姥讲姥爷每个月都要买书,导致姥爷家有一堆堆的书,姥爷还有一大堆的读书笔记,书上也标示了好词好句和自己的标注。姥爷常说:“多读书才会有知识,有知识才会开眼界。”姥爷又把爱读书的习惯带动了我,现在我也越来越爱读书啦。从书中获取许多知识,也给我的学习成绩不断提升。尤其是语文,每次的作文的高分,老师还表扬我懂得多,读课外书多。我心里想喝了蜜一样甜。

遇到困难不要气馁,要自己多努力也要多读书,这就是姥爷教给我的。

我时时想着这家风,并且要这样做下去。这样的家风会使我终生受益的。

2.弘扬中华美德作文 篇二

关键词:传统美德教育,区域特色,发展奠基

我市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工作已经20年, 经过试点探索、扩大实验、区域推广、深化研究四个阶段, 逐步把这项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作为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 统一规划、全面部署、常抓不懈,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教育效果, 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美德教育工作模式。

一、提炼出“三个纳入”的基本经验

20年来, 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工作, 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教育科研部门认真组织、实验学校密切配合, 使课题研究工作逐步规范、发展、深化、提高, 我们提炼了“三个纳入”的基本经验。

1.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到教育局的重要工作。

事实证明, 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爱国爱民、孝敬父母等优秀美德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 必须继承、发扬、光大, 必须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去教育、影响、带动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品德、修养与行为。因此, 我市教育局把“传统美德教育”这项国家级重点课题的实验与研究纳入到了全局的工作中, 摆上位置、纳入议程, 对课题的推广给政策、当主帅, 确保一路顺畅。要求科研、督导、教研各部门协调配合, 共同做好课题的研究、实施、检查工作。市教育局下发文件对课题的实验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如要求各学校订阅实验教材, 把“传美”课纳入教学计划、安排课时、写进课表、配备教师;要求教科所定期检查、定期指导;要求实验学校认真实施、抓出成效。

2.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纳入到教育科研部门的中心工作。

20年来, 三任教科所所长均把传统美德课题视为主打课题、生命课题、支柱课题, 对课题实施给指导、当参谋, 确保一路前行。我市教科所在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 坚持长期深入到基层学校做了大量的督促、检查、评比、指导工作, 有效地推动了课题的科学运作, 先后组织召开课题研讨会、现场会、交流会30余次, 征集教师研讨课500余节、专题论文3000篇,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

3.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纳入到各学校的常规工作中。

20年来, 我市各实验学校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当作科研工作的突破口、当作德育工作的突破口, 把专题实验研究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常规管理中, 对课题的实验给场所、当先锋, 确保一路推进。通过专题知识课、学科渗透课、班团队会、大型活动等多种途径, 广泛地、长期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美德教育, 并且做到使各项活动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实验的效果催人奋进

20年的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营造了家庭的和谐气氛。

1.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

由于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由课内到课外、由学校到家庭乃至社会的整体工程, 所以参加实验的学生随时随地都受到了传统美德的教育、熏陶、感染, 心灵受到了启迪、行为得到了训练, 所以凡是接受传统美德教育的学生, 其道德素质普遍提高, 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通过实验与训练, 多数学生的品德与行为有了很大变化, 在家里能孝敬父母, 在学校能尊敬老师、帮助同学, 在社会能遵纪守法。学生的进步使家长高兴、使教师欣慰。20年前参加过实验的学生如今已经长大成人, 有许多学生能记起当年老师讲过的一些传统美德故事;有的学生由于当年学校开展了“给父母洗洗脚、捶捶背”的活动, 把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也在许多年以后显现出来, 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合格的现代中国人。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传统美德教育的组织者主要是教师, 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改变了学生, 而且也改变了自己。例如, 通过参加理论培训, 教师的视野开阔了, 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工作的内涵与使命;通过传统美德课型的交流与研讨, 教师的教学方法改进了, 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 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在塑造学生品行的同时, 也净化着自己的心灵了, 能用良好的言行和榜样的作用去影响和带动学生, 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共同成长。凡是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 由于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培训机会、展示机会, 他们不断总结、反思、发展, 不仅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而且职业道德、专业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3.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在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过程中, 既要进行理论研究, 又要进行实践研究, 更多的则是行动研究。这项研究既涉及到校长和教师, 又涉及到学生和家长;既要融入到教育目标中, 又要渗透到教育管理中, 并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 全方位实施、立体化推进。可以说, 课题研究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激活力因子、增加了科研含金量, 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 而且提升了学校的品牌。随着课题推进与深入, 实验学校的科研意识普遍增强、办学水平普遍提高、社会影响普遍良好。尤其是由于课题的介入和导入, 使实验学校的德育工作发生了重大变革,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体现了“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的理念, 并着眼于德育工作的“近、小、实、亲”, 有效克服了以往德育工作假、大、空、远的弊端, 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4.营造了家庭的和谐气氛。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是父母的希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也自然地影响到了家长、扩展到了家庭、辐射到了社会。传统美德教育的长期化、经常化, 使孩子们的品德与行为逐渐改善, 家长更加喜欢孩子、更加重视家庭教育, 家长的素质也在孩子的带动下逐步提高, 父母与子女之间更容易沟通了, 出现了其乐融融、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一些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 共同探索“传美”教育的有效方法。家庭与学校的配合, 使“传美”教育产生了合力,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家庭的和睦必然促进了社区的安宁与社会的稳定, 也就出现了和谐社会的美好局面。

3.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正能量 篇三

北戏不负众望、精雕细琢,从选材、创作、排练到舞美、后期,参与排演的师生人数近300人,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教师人才队伍。在日益物质化的现代社会,中华传统美德愈发显示出其超越时空的价值内涵,对相关故事的挖掘整理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总导演李青:

传统美德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我们的学生在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大型比赛、创作演出活动中,身心都得到了成长。音乐令孩子人格高尚,舞蹈令孩子美丽健康,戏剧表演使孩子情感丰富。艺术院校的孩子特别有灵性。

《中华美德故事汇》的创排旨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些灿若繁星的故事带给我们主创人员许多思考和感动。我相信,在孩子们今后的艺术道路中,这些经历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现代社会物质至上、娱乐至死,我们缺失了太多精神层面的追求。第一辑中我们排演了《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这两个花季少女为了保护集体财产,差一点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是许多现代人难以想象的,集体主义被个人主义所替换。社会现实更需要我们大力宣传道德模范,为我们的下一代树立良好的榜样。

我们的剧目都是孩子演、孩子看,教育意义与社会意义兼具。这些小剧目并不是刻板地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带给孩子们思考和感动,如春风化雨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时代正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纯洁正直的人格,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首都文明办和北京市文化局对我们的创作大力支持,我作为一名北戏老师心里非常高兴。在《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汇》巡演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孩子们观看后真实的感动,这些让我们倍感欣慰。

每一辑演出参与的工作人员都有近300人,不光锻炼了学生也锻炼了老师。中华美德故事的排演与平常授课大不相同,并非依据课本和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教授,任务来了,一切从零开始。因为这些剧目基本上是没有参照的,要把它有血有肉地表现出来实属不易。在创排过程中,虽然有很多困难和辛劳,但大家都是兴致高昂,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便是一脉相承的道德力量。如今,能够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出一份力,给大家提供精神上的食粮,我们觉得非常有意义。

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在舞台上越来越成熟。演出中最难的部分就是京剧现代戏,很多孩子之前没接触过,甚至老师对现代戏也不是很熟悉,需要一点点摸索、磨合。对音乐系来说,声乐和演奏是专业,但却没学过音乐剧表演,这段时间内,孩子们要达到登台表演的水平相当不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将中华美德故事原封不动地搬到舞台上不能称之为艺术。这个加工提炼的过程考验了主创人员的水准,既要真实感人,又不能枯燥平淡。创作就是痛并快乐着。

中华美德故事在北京区县的巡演过程中,中小学生反响热烈,我们还意外地收获了一些生源。北戏资源丰富,设立了京剧系、地方戏曲系、舞蹈系、音乐系、舞美系等,还有马上就要成立的曲艺系,给这些孩子提供了多种选择。通过观看我们的节目,孩子喜欢上了这门艺术。很多学生前来咨询,打算毕业后就报考北戏,还有好几所学校希望成为我们学校的生源基地。

首都文明办对我们的支持是非常大的,这项任务的实施单位首先想到北戏,是对我们学院的信任。我们也全力以赴,不辜负文明办的期望,拿出最优秀的作品回馈社会。在刘侗院长的带领下,各个部门齐心协力,师生共同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增加了许多实践的机会。我们用最大的努力回报社会,就是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整个过程是愉快而值得的。我们对即将推出的第三辑充满信心。

音乐系主任祝真伟: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我们音乐系之所以选择《洪战辉带妹求学》这个题材,是出于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如今,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责任感和独立意识相对较弱,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当我们看到《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丛书中《洪战辉带妹求学》的时候,立刻被这个勇于承担家庭重担的大男孩打动了。

洪战辉从12岁就担当起照顾妹妹和患病父亲的重任,为求学和照顾家人,一直打零工维持学业和生计。考入湖南怀化学院后,为了不让河南老家的妹妹辍学,他将妹妹接到怀化读小学,这期间一直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学费。这个题材对我们的孩子有非常好的教育和引导意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将一页小故事扩展成一出20多分钟的音乐剧,着实是一个挑战。确立选题后,我们组建了一个创作组进行研讨,着手把人物形象更鲜明地凸显出来。由翟璐老师执笔创作剧本,刘侗院长亲自把关,主创人员投入了大量心血,光是剧本就修改了不下5次。经过不断的打磨,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虽然年轻但成熟稳重坚毅的哥哥。纵然家庭贫寒,但有了哥哥无微不至的呵护,可以说妹妹还是一个很幸运的孩子。

最大的困难无疑是小演员的表演。我们音乐系不是音乐剧系,学习声乐演唱和器乐演奏,在演唱方面没有太大问题,但在表演方面有一定的缺陷。饰演洪战辉的男孩是一个大二学生,长相老成憨厚,气质符合,唱功也不错。洪战辉妹妹这个角色也至关重要,有很多唱段。如果选年级高唱功好的,年龄又不符合,因为她只是个五六年级的孩子;如果选初一的孩子,她又不会声乐,因为声乐课在高一才开设。最终,我们选定一个声乐专业高一的女孩,她个子比较小巧。在排演过程中,男孩女孩承受了特别大的压力,好几次都觉得扛不住了,觉得力不从心。在总导演李青老师和专业老师的精心辅导下,两个孩子慢慢找到了感觉。

nlc202309081334

从剧本创作到推向舞台,历经半年,仍在不断修改打磨,旨在戏剧冲突中彰显人物思想性格。在研讨会上,专家对选题、剧本、作曲和孩子表演是非常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哥哥因为打工辛苦导致营养不良,昏倒时下场太突然,建议我们增加一段合唱。在5月的演出里,作曲徐辉老师又设计了一段合唱,特别优美抒情,增加了剧目的感染力。

我们创排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两个目的,其一是让北戏师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其二,在北京的18个区县进行巡演,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

音乐系教师徐辉:

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变化

我们系里老师第一次看到《洪战辉带妹求学》这个题材的时候就被打动了。刘侗院长亲自把关,剧本几经修改,力求精益求精。

我负责音乐部分,读完剧本之后,我深受感动。作曲的过程中,我自己唱完旋律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被主人公的坚韧无私所震撼。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这句:“我感谢上苍把你赐给我,我感谢爸爸把你带回家,我用米汤把你喂养大。”充分表达了没有血缘关系但已超越一切的兄妹感情。

我在钢琴上完成创作,整整一个暑假都沉浸其中,把自己想象成洪战辉,体会他的感受。音乐创作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谱曲的过程中,需要反复跟编剧翟璐老师沟通、调整。

整个创作基调是温暖人心的,现在有很多留守儿童,但他们并没有被社会所遗忘,还是有很多人在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排了这出戏之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参演的孩子们也在成长,明显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变化。现在的孩子不会有太多危机意识,物质条件优越,很少能够有吃苦奋斗的。通过这部戏,他们了解到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自身变得越来越谦逊,懂得珍惜。从孩子们的生活细节上也能看出来,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铺张浪费了。

可以说,排演《洪战辉带妹求学》这出戏是对孩子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我们开设了很多拓展课程,比如台词课、表演课、形体课,音乐系的孩子不仅能唱还能演。这也是我们学校的优势——从舞蹈系请来老师上形体课,从影视表演系请来老师教台词,资源共享,互帮互助。

许多小观众看了我们的戏之后感动得直流眼泪,对他们心灵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也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时代在进步,科技也在进步,中华传统美德不能丢,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为弘扬真善美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影视表演系主任张怡:

以正能量为载体培养技能型人才

在《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一辑中,我们影视表演系结合两个当代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创排了话剧《希望》和《北京欢迎你》。取自真实故事,稍作艺术加工。《希望》说的是房山女法官厉莉为生病儿童捐献骨髓的事迹。《北京欢迎你》讲述的是东直门指路老人的故事,亮点是把北京评书融入话剧之中,说书人将各个段落串联起来。这两个作品今年都进行了复排录像。

总的来说,影视表演系更适合表现现代题材。然而,具体操作起来仍然存在不小的难度。把先进事迹素材转化成艺术作品需要进行大量的梳理,增加艺术元素。有时候,一个事件在生活中的冲击力非常大,但放到舞台上,真的达到入心入耳打动观众还有一定的难度。这次,文明办建议我们将北京人艺青年演员金汉勇斗歹徒的事迹做成话剧。在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危机的当下,这种富有正义感、不畏强暴的精神难能可贵。

我们的主创人员前去人艺与主人公见面,金汉说自己这样做并没有想太多。也正是这种未经思考的直觉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但如果把见义勇为的事迹直接搬上舞台还是太过单薄,打斗一下就过去了,无法充分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如何才能将人物铺垫好?他在生活中是怎样一个人?这都是我们艺术创作中需要填充的内容,因为他迈出这一步是一个必然,而不是偶然。

刘侗院长带领导演杨和编剧翟璐进行了数次修改,希望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突破口,使故事不落俗套。这个故事不像第一辑的作品有着比较清晰的结构线,如果单纯按照事件发展来安排剧情,生活中具有的震撼力反而在舞台上失去了效果。

经过反复探讨,我们最终找出一个巧妙的办法——于同一个时间点来展现几方当事人行进的线索。这一天的某一刻,切换表现歹徒、出租车司机、见义勇为小两口的生活动态,包括行为和内心。特殊的角度极大地提高了这部作品的可看性,观众有了强烈的带入感。《汉子》也因此收获了诸多好评。

国家教委对职院的教学中提到了培养技能型人才,孩子们在校期间通过排练、巡演,不断行走舞台,具备了良好的职业能力,对于未来的就业大有裨益。而剧目的选取则成为他们成长的一个载体,这些载体恰恰是充满正能量的事物。这一切,对他们的思想和社会行为规范均有很好的促进。

舞蹈系主任田石杰

舞蹈系教师孙殿东(作曲、编曲):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二辑,我们选择了比较适合舞蹈的剧目《昭君出塞》。在排练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排练此剧和我们系排演的另一部舞剧《夕照》时间冲突。在老师和学生的安排上非常紧张。《夕照》共有100多位师生参与,与此同时,要分出一部分人员和精力去完成中华美德项目。《夕照》是国家艺术基金的大项目,我们一个系部在完成如此大型演出的同时,还调动一部分师生创排《昭君出塞》,足见学院对《中华美德故事汇》的重视程度。因为舞蹈系男生较少,《昭君出塞》特意从京剧系借了11个男孩。女演员则主要是大一和大三的学生。

与第一辑的《八女投江》相比,除了此次排练《昭君出塞》作曲没变,其他编导老师换了一个团队。我们希望通过不同的活动,尽可能多地锻炼系里的老师,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在锻炼学生的同时,老师的业务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挑选学生演员的理念也是如此,《八女投江》与《昭君出塞》的演员也不尽相同,通过不同的剧目、不同的人物刻画让更多的学生走向舞台。

nlc202309081334

在音乐创作上,按照编导提出的大致框架,孙殿东老师根据自己的创作理念进行发挥,并与编导的想法一点点碰撞。孙老师为舞蹈系弹过15年钢琴伴奏,像他这样既懂作曲又懂舞蹈的人才少之又少。他对舞蹈有着深刻的理解,舞蹈演员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触发他的灵感。创作《八女投江》时,主创人员亲自前往黑龙江采风。而《昭君出塞》的(音乐)创作时间相对紧张,仅仅用时1个月。曲风定位古典,以琵琶为主乐器,配合宏大的管弦乐队和打击乐来凸显凄美的气氛和主人公坚强的人格。

在《中华美德故事汇》的创排过程中,师生均获益匪浅。刘侗院长对实践类活动格外重视,希望孩子多上台多锻炼。舞蹈系的学生在教室里学习再多的基本功都是不够的,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舞美系主任黄元培

舞美系教师高一博:

坚持写实风格,考虑巡演因素

我们面对的观众群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在舞美设计上采用写实风格,目的是让小观众直观地接受我们讲述的故事。《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二辑沿用第一辑写实的风格,除此之外,我们主要的任务是参加巡演,因此要特别考虑到装台和运输。第二辑美德故事6个剧目包括京剧、河北梆子、评剧、舞蹈、音乐剧、话剧,这就涉及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地毯。在一些综合节目中一般不需要地毯,但京剧演员在做一些武打动作时容易受伤,地毯必不可少。然而,使用地毯的话问题又出现了——切换,上一个节目结束以后,马上就要铺地毯,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需要动用大量人力。而且,舞台上的布景要尽量减少,于是我们设计时尽量多做一些软景,上吊杆。

每逢遇到大型演出,舞美系师生都是全部出动、全力以赴。6个剧目的演员上百人,光化妆就得二三十人。我们老师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问题,舞台切换时所有的灯都需要关掉,容易磕碰,安全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有些场景比较复杂,舞美系学生需要反复磨炼,在实践中提高业务能力。巡演时遇到的困难更多一些,因为校园的演出场所大多并不具备剧场条件,要么是会议室,要么是小报告厅,灯光达不到标准要求,只好采用LED视频素材。舞美简约,效果难免打折扣,我们要适应各种环境,保证演员调度准确无误。

创排《中华美德故事汇》是一件双赢的事,我们带着戏去做中华美德的宣传,在制作当中,我们也教育了自己,教育了学生。灯光的学生也需要参与卷地毯、搬布景这些装置的活儿,尽管不是专业所及,但大家仍然认真对待,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舞美的工作辛苦,早来晚走,学生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

编剧翟璐:

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

作品:评剧《孔融让梨》《刘胡兰》

话剧《汉子》

音乐剧《洪战辉带妹求学》

《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有着自身的特点。因为演员与观众都是未成年人,因此每出戏需要短小精悍,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左右。

越是短小的剧目在创作上就越难把控。不像大戏,有充分的时间可以进行细节的扩展,将内心世界架构起来。短小的剧目从哪个角度入手,能将主题和意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往往比较困难。比如评剧《孔融让梨》,表现正能量的艺术创作,要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角度要新,要有跟别的戏不一样的地方。在创作上,我们决定从小事出发,从小处着手,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比如话剧《汉子》。主角人物的事迹报道在媒体中已经非常详尽,再对见义勇为这件事进行编剧就没有新意,所以我们从主角的内心成长出发,从小事表现人物的成长,效果非常好。再比如评剧《刘胡兰》,我们根据院校学生和面对的小观众的特点,剧本要让孩子能理解、能接受。考虑到刘胡兰这个人物本身也是孩子,决定将剧本的着墨之处集中在刘胡兰的母女情、邻居和战友情、革命情三个角度来表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是院校,演员都是学生。我们排戏和社会上的院团排戏不同。每出戏的剧本都是几经修改,与各系部协调,在剧本中加大了群众演员的戏份。比如音乐剧《洪战辉带妹求学》,通过一出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增加孩子们的舞台实践经验。这对学生的教学,以及对今后的就业都会有帮助。

《中华美德故事汇》的系列演出,对学生、对教师,特别是对我们这些青年教师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

影视表演系教师杨:

通过艺术实践加强自身修为

《汉子》是《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中唯一一部不是从《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丛书中选择的剧目。它发生在2014年,是由真人真事改编的。主人公金汉是北京人艺的演员,一个80后的阳光大男孩。他见义勇为的行为在电视上报道过多次,他也被授予了北京市见义勇为证书、奖章。我们这些艺术工作者常常被人们视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金汉的英勇行为值得宣传。在首都精神文明办和北京市文化局的支持下,我们将他的事迹编进了《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中。

艺术离生活越近,难度越大,创作空间越狭小。对于如何表现金汉的故事,我们从创作的角度颇费了一番功夫。金汉的事迹在媒体上循环播放,大家耳熟能详。我们最后决定,将金汉勇斗歹徒这段在戏中一带而过,将重点放在叙述金汉的性格是如何养成的。见义勇为的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下意识的行为正是反映了一个人从小生长的环境、受到的教育和自身的素质。围绕这件事,我们展现了事件发生前他的成长环境,重点放在事件发生以后他是如何救赎和感化犯人的。对金汉和两个歹徒来说,这件事本身都是人生的一次转化过程。

排这出戏对于学生和我们来说都是一场心灵的体验过程。我们的学生未来也都将成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演同行做的事,特别有积极向上的作用。一方面感到非常骄傲,另一方面可以激励自己向英雄学习。这样的排练、演出,在艺术实践方面提高的同时,也受到了正能量的鼓舞、加强了对自身修为的思考。

地方戏曲系主任马惠民:

让中华美德深入人心

在《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第一辑的时候,我们排了4出评剧——《任长霞》《孔融让梨》《雷锋》《一杯茶》,都是非常经典的美德故事。第二辑我们排了评剧《刘胡兰》。

《刘胡兰》这一题材,排过各种剧种,其中歌剧《刘胡兰》更是影响了一代人。我们排这出戏,在剧目的选择和编剧上不仅仅要考虑剧情,也要考虑整个系部的情况。目前,学院的评剧班有中专、高职两个部分,女生比较强势,因为这个时间段多数男生嗓子正在倒仓期。《刘胡兰》非常适合我们的学生演出。导演沈金伟为了全剧更加的丰满,增加了群众场面,烘托气氛,也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了舞台实践的锻炼。

在这出戏的编剧上,立意要新,要区别其他剧本。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对剧目进行适当的修改。我们的主演姚斌演唱功底深厚。为了突出她的优势,在唱腔方面,我们特别找了中国评剧院的著名作曲家黄兆龙,根据她的声音特点进行了改编。

《刘胡兰》的演出非常成功。群演、舞台上大的调度、灯光的运用,音乐上强势的衬托,让整场演出非常感人,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受到了专家的认可,并得到了首都文明办和文化局领导的肯定和鼓励。

我们学院承办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是首都文明办和文化局领导对我们北戏的首肯和信任。从另一个角度说,我认为,北戏也非常适合做这件事。现在社会上的院团注重市场化,传统戏剧出人出戏都很难。我们学院每个系部都有专家进行把关,对人才进行科学的培养,对剧目改编、演出有着整体的把握。《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让我们在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同时也能充实北京演出市场。我们的演出和北京的中小学、高校都有对接,这样的演出对从小树立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华美德行为深入人心具有延伸意义和良好的宣传效果。

北戏副院长许翠:将剧目融入教学

在挑选剧目上,我们从思想性、艺术性出发,结合京剧行当与教学计划进行挑选。第一辑的时候我们选的是《荀灌娘》《赤桑镇》《苏武牧羊》《草原英雄小姐妹》。第二辑我们选的是《花木兰》。选择的剧目都是行当比较全的戏,对学生们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原剧本比较长,我们对剧本进行重组,进行压缩。重组的工作就是将精华留下。

这些戏不仅呈现了京剧的精髓,而且还能与我们的教学结合得很好,唱念做打、四功五法都在里面,既宣传了美德,又对教学有促进作用。

(编辑·麻雯)

mawen214@163.com

4.弘扬中华美德作文 篇四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故事,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有一位老人,住在北山,名叫北山愚公。他家的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一个名叫智叟的老头子看了发笑,说:“你们这样子未免也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点这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又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扇虽高,却不会在升高的,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会挖不玩呢?”愚公就这样毫不动摇,每天坚持挖山。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派了两位神仙下凡把这两座山背走了。

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传颂“愚公移山”锁住中的吧是移山的行为,而是这一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即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不管是在手提肩挑的古代,还是在机械化程度很高的现代,愚公移山的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

5.弘扬中华美德作文 篇五

于是妈妈给我讲了两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居住的城市,记得在上半年,丝念发廊有一个小伙子,为救一个轻生的女青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还有一个发生在今年7月份,镇江长江路春江潮广场发生一年轻女子因情感纠纷跳江轻生,危急时刻,一名小伙奋不顾身下水救人,并成功将女孩救出,经检查无大碍,小伙子也成功上岸,我被这两个故事深深地震撼了,原来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妈妈说做为一名平凡的小学生,不一定要做轰轰烈烈的好人好事,但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去福利院看看孤寡老人;在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在家中我们不要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妈妈分担家务。

雷锋的故事在我的脑海回荡,我下定决心像雷锋叔叔学习,上几天,我们小区的一位年轻人,捧了老高一摞盒子,在路上慢慢走着,一不小心,有一个盒子掉下来了,他想蹲下来捡,又怕手中的盒子掉落,我立刻跑过去帮他捡起来,他感激地说了声谢谢,我很开心,原来帮助别人是这么快乐。

6.弘扬中华美德作文 篇六

我从小一点也不尊敬老人,我有许多故事:如跟老人顶嘴,在背后说坏话······那我就从跟老人顶嘴的事情吧!

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肚子已经‘‘咕噜’’的叫了,我就叫奶奶买东西给我吃,可奶奶一点也不买东西,当没听见似,反而继续往前面骑呀!这时,我便发脾气了,站在车上跺脚了,那车已经被我给跺坏了,我说:“哼!你不买东西我吃,我不理你了。”奶奶说:“我又没有带钱。”“反正我要吃嘛!”我生气的说:奶奶说:“你叫我把指头剁给商店呀!"我说:“不是吧,我才不干呢!”在三轮车上我不停的在说奶奶的坏话。

奶奶也听得着急了就立马下了车撕我的头发,我也发火了,跟奶奶大战三百回合,我们两人继续吵······吵到了7点多钟,到家是已经 8点了!

到家了,我已经洗完澡上床时嘴里不听的说奶奶的坏话,如奶奶是个大坏蛋不买东西我吃,大坏蛋······等等

我心里还想:以后不叫她奶娘,到了第2天,我仍然还是叫了奶奶,我真的后悔都来不及。哎!

7.弘扬中华美德作文 篇七

关键词:传统美德;法治文化;法治建设

今年4月14日,温家宝总理曾痛心疾首的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近年来,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对加快我国法治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笔者就法治建设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谈谈个人的看法。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内涵和缺失的突出表现

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抗御外族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它完整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古代中国就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德”内容,认为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近代以来,人们将传统美德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B.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缺失的突出表现

近代以来,专制统治的腐朽、军阀混战的黑暗以及“五四”以來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传统美德与封建糟粕一起被当作垃圾扫到角落,受到冷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经济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市场经济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为盛行,近年来传统美德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其主要表现在:

仁爱孝悌方面。传统美德讲“仁”,讲“恻隐之心”,讲“见义勇为”。但是近年来,一方面暴力犯罪特别是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日益严重,其暴力与血腥常常让我们目瞪口呆,南平郑民生举刀刺向幼儿的残暴,令人发指。另一方面,冷漠的社会常常让我们寒心,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2岁女童悦悦在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竟然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不闻不问。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论是《三字经》,还是《弟子规》都把“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然而,近些年来,老人失养的恶劣事件时见报端,甚至出现自已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杀害父母的骇人听闻的极端事件。

诚实守信方面。传统美德讲诚信,讲“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近年来的诚信缺失的现象极为严重:从短斤少两到假冒伪劣,从欠债不还的“老赖”到诈骗手段的花样翻新,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不断挑战道德底线。

见利思义方面。传统美德重视“义”,强调“重义轻利”,推崇“舍生取义”而现在是“无利不起早”“一切向钱看”,“利字当头”的声音渐大起来,“唯利是图”、“尔虞我诈”、“钻法律空子”大行其道。

感恩知报方面。“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感恩教育,一些孩子在家里就是“小皇帝”一个,为所欲为;社会不重视创建感恩氛围,一些受救助者常常连一句感谢都没有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还出现了被救着不仅不感恩,反而诬告救人者是肇事者的影响极为恶劣的事件。

勤俭廉政方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古人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勤俭与养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奢侈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据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从2009年的94亿美元攀升到2010年的107亿美元,并预计将在2012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天价酒”“天价烟”“天价月饼”现象正是奢侈浪费的突出表现。同时腐败问题日益严重,腐败金额不断“创新高”,腐败从个体向群体演变,腐败从基层向高层蔓延等特征反映了腐败之风的严重程度。

2.传统美德缺失对法治建设的影响

当前法治建设中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推进法治建设,就是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唯一的基本治国方略,不能讲德治,讲德治就是与法治唱对台戏,就是偏离了法治。笔者认为,法治建设离不开德治,离不开弘扬传统美德。只讲法治不讲德治,法治国家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法治建设要以法治文化为基础,法治文化可以分为显型法治文化和隐型法治文化。显型法治文化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及设施;隐型法治文化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吴邦国委员今年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形成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尚需时日。

古人说“徒法无以自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立法、守法、执法、司法都离不开人,而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思想都存在于人的思维意识,实现法治的目地也是保障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美德的缺失,法治建设必然难以为继。

传统美德缺失,道德与法制之间出现裂痕,人们内心道德追求与法治的认同不一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就无法改变。法律制度具体规定不可能穷尽一切社会现象,对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可能做出完全描述,原则性的规定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在法律规定中,因而,当人们的内心是非标准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人们就会利用法律的不完善、不周密,达到自己的目的,法律规定就成为一纸空文。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用人单位,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应不超过8小时,加班不超过3小时;每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每周至少保证劳动者有一个完整休息日。但是,不少公司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不顾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休息权利,往往以“综合工时制”“末位淘汰”等绕开法律规定,在业务量大的时候几乎天天加班加点,执法部门也无法监督与处罚。

传统美德缺失,法律与人情之间就会出现裂痕,人们机械的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而内心情感却与法律要求相背离。中国传统讲“和为贵”,传统美德重“谦和好礼”,讲“和睦相处”。法律有关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严格规定,可以强迫人们履行应尽的义务,但管不了亲情、友情、爱情为纽带的人情。例如赡养老人的法律义务的规定,可以强迫子女以金钱方式履行赡养义务,但无法恢复家庭的和睦,更无法强迫子女以孝心温暖老人内心的寂寞。《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引起激烈的争论,其实不是争论法律条文的对与错,而是法律规定与传统爱情观的背离。同样,关于相邻关系和建筑物区分权利义务的规定越来越细致,“邻里守望”的和睦关系却离我们也越来越远。

传统美德缺失,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会出现背离现象。2009年9月16日,上海闵行区的张军搭载自称胃痛的路人被指非法运营,做好事被当成黑车处罚。这一后来称为“钓鱼执法”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些地方,人们在车窗上贴上“谢绝搭乘,尤其是胃痛的”字样,上海闵行区交通执法部门处罚的是做好事的张军,损害的是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南京“彭宇”案,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法院判决彭宇承担赔偿责任,委屈的不只是彭宇,还有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传统美德缺失,难以避免某些部门或个人,以法律的名义,行不道德的行为。

3.弘扬传统美德,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

当前我们应以弘扬传统美德为突破口,坚持社会主义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主流,进而成为法治建设的坚实基础。温家宝:“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笔者认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法治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法治德治结合。传统美德是德治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重要表现,在以法治为基本治国方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德治,重塑以“八荣八耻”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和谐社会与建设法治国家结合起来。弘扬传统美德中“和为贵”的思想,“中国人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明哲保身,莫谈国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阴暗心理的形成,盖因缺乏人权之保障也。”因此,切实培养公民意识,尊重和保障人权,就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举措。同时要创新社会管理,着力解决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深化教育改革,培育合格公民。学校片面追求学历、学分、升学率,必然忽视对学生德育培养。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高文凭不等于高品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特别是学前和小学教育,应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传统美德的传承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加强舆论引导,让传统美德深入人心。道德的约束在于内心的自省和舆论的约束。当前就应该加强舆论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弘扬传统美德,让失德行为无处藏身。对诚信缺失,就应该建立健全信用体系,让失信之人暴露在阳光下。

10月18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指出:“小悦悦事件”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界要深刻反思如何在社会建设中注重重塑道德规范等问题。

8.高中作文弘扬中华美德 篇八

一种道德是否是进步的道德,就在于:它是否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哺育了无数的中华民族杰出的人物,并且在促进社会的进步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抗御外族侵略,维护民族团结的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它完整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骄、贫困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自古以来,这些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可以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和传家之宝!

“孔融让梨,二十四孝,亲尝汤药,诚实无欺,负荆请罪,精忠报国”这些无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瑰宝。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成员所认同,所共有的共同思想、心理和人格精神,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哺育亿万中华儿女的`思想源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9.弘扬中华美德小学作文 篇九

人,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美丽。国家,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

世界,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缤纷。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令人弃如土。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来璀璨的传统文化。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中华美德燦燦生辉。泱泱中华美德,几千年来绵延不息就如那川流不息的江河。而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的高速发展。“文明进步”成为了最重要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的体现不在于它有多么壮观,伟大,而事实上,它在我们不经意的动作中已经产生。雷锋叔叔,你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你身上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中华美德。中华美的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化的结晶,它源自于生活又融入于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华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我相信中华美德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迹;中华美德会在这个多姿人间流芳百世;中华美德都会影响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所有的中华儿女,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让中华美德永存世间。

10.弘扬中华美德作文 篇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突出传统美德进校园的重要性

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就是把这些传统美德以国学经典的形式走进校园,教育、熏陶、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言行,引领学生的情操,使仁、义、礼、智、信、忠、孝内化于学生思想中,外现于学生行动上。让传统美德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心灵,就是要落实“先做人、再学习、后成才”的育人理念,就是要用高尚的民族气节净化学生心灵,用良好的民族礼仪熏陶学生言行,用深厚的民族文化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的品德和智慧一起成长。

二、制定规划,纳入日程,增强传统美德进校园的自觉性

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切实抓紧抓好。各校要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日程,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规划,合理安排、力求实效,把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1、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课堂教育相结合。

学校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主战场,课堂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攻手。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资源,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这也是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的整合。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掘本学科的教育内涵,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例如语文课的名篇经典、古诗词诵读、历史课的历史典故、思品课的政治教育、数理化课的科学家简介、音乐课的歌曲欣赏等,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通过挖掘这些教育资源,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得到了良好的品德熏陶,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充足,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的校园文化相结合。

传统美德教育需要环境和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落实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举措。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良好的教育,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同时,学校要利用重大节庆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现今时代热点,彰显学生个性优点,开展一些主题鲜明、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讴歌历史、赞美祖国、放飞理想,憧憬未来,寓教于乐,让生动活泼、乐观勤勉、积极向上成为青少年精神追求的主流。

3、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的师资建设相结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以教风促学风,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是落实传统美德教育的根本保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思想境界、人格修养包括行为习惯都是学生争相效仿的对象,因此每位教師都要牢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历史使命,把“敬业、爱生、奉献”作为职业道德标准,“内炼素质、外树形象”,做学生的楷模和表率。各校要认真组织教师率先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深刻领会传统美德的内涵,这样在工作中才能自觉地践行传统美德。

4、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社会相结合。

开展传统美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学生的品德养成,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重点、社会引导是关键,只有三者协调统一,才能到达理想的教育效果。我们今天倡导的热爱祖国、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团结友善、尊老爱幼、谦恭有礼、诚实守信等美德都可以在传统美德中找到渊源。但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又赋予了它许多新的内容:如”敬业奉献、勇于创新”等美德在今天也为人们称颂。因此,我们也要关注当今社会舆论报道中的优秀人物事迹,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等,要及时组织学生收听收看相关报道,挖掘人物背后蕴藏的思想内涵,体会时代赋予的新意义。各校要充分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把传统美德教育引向纵深发展。

三、加强领导、强力推进,确保传统美德教育的时效性

1、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各校领导要率先更新思想观念,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审时度势、放眼未来,发挥主力军作用,组织开展以提高中小学生道德水平为重点,以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系列教育活动。要在活动中大力弘扬传统美德,普及文明礼仪,追求勤俭自强,倡导团结友善,培育文明新风,构建和谐校园。在工作中,要力戒形式主义,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提高教育的时效性。

2、要层层发动,强力推进。各校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质,做到认识上更明确,思想上更清晰,措施上更得力。要遵循主管领导具体负责、团队组织和班主任正确实施、任课教师主动配合的原则,全面部署,全员推动,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已先行开展活动的学校要再进一步深化,力争在形式上再有新突破,确保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稳步推进。

3、要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各校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好的学校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取长补短,做好下一步布署和安排。在开展传统美德进校园中我们要发展典型、树立典型、推广典型。哪所学校工作开展得好,我们就推广哪里的经验,真正让传统美德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

四、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彰显传统美德进校园的战略性

传统美德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心灵,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盛不衰,既要靠社会稳定、政通人和,又要靠公民的道德水平、公民素质支撑。一个没有民族精神、民族素质的民族很难使这个国家强大、长盛不衰。党中央把“人才强国”当做战略任务来抓,优先发展教育突出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发展教育、振兴教育是我们的责任;培养人才,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我们任重而道远。今天的中小学生将是明天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道德修养、道德意识、道德标准和道德水平将直接影响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

“教书育人结硕果,美德复兴教领航”。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就是让学生从小就讲人品重修养,讲大局有学问,讲奉献有理想,讲孝道敬师长,讲责任爱祖国,讲法制守纪律。让我们在开展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团队组织、政工队伍、班主任队伍的作用,通力合作,合力攻坚,去营造中小学德育教育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滑旱冰真快乐作文100字下一篇:五年级数学技能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