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集团财务报表(7篇)
1.万科集团财务报表 篇一
万科A 2008至2010财务报表分析
——万科A 偿债能力分析
一、万科基本情况介绍: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至2003年12月31日止,公司总资产105.6亿元,净资产47.01亿元。1988年12月,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人民币2,800万元,资产及经营规模迅速扩大。1991年1月29日本公司之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1991年6月,公司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36万股,集资人民币1.27亿元,公司开始跨地域发展。1992年底,上海万科城市花园项目正式启动,大众住宅项目的开发被确定为万科的核心业务,万科开始进行业务调整。1993年3月,本公司发行4,500万股B股,该等股份于1993年5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B股募股资金45,135万港元,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核心业务进一步突显。1997年6月,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3.83亿元,主要投资于深圳住宅开发,推动公司房地产业务发展更上一个台阶。2000年初,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6.25亿元,公司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于2001年将直接及间接持有的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72%的股份转让予中国华润总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成为专一的房地产公司。2002年6月,万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5亿,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房地产核心业务的资金实力。公司于1988年介入房地产领域,1992年正式确定大众住宅开发为核心业务,截止2002年底已进入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成都、武汉、南京、长春、南昌和佛山进行住宅开发,2003年万科又先后进入鞍山、大连、中山、广州、东莞,目前万科业务已经扩展到16个大中城市凭借一贯的创新精神及专业开发优势,公司树立了住宅品牌,并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二、万科A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
3.现金比率=
1.流动比率 可立即动用的资金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4.现金流量比率=
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流动资产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2.速动比率==
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流动资产113,456,373,203.922008年年末流动性比率=
流动负债 =
64,553,721,902.60=1.76
流动资产130,323,279,449.372009年年末流动性比率=
流动负债68,058,279,849.28流动资产==1.92 2010年年末流动性比率=
流动负债=205521000000/129651000000=1.59 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流动比率为1.84,说明与同类公司相比,万科09年的流动比率明显高于同行业比率,万科存在的流动负债财务风险较少。同时,万科09年的流动比率比08年大幅度提高,说明万科在09年的财务风险有所下降,偿债能力增强。但10年呈下降状态,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下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不稳定。
2.速动比率
2008年年末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113,456,373,203.92-85,898,696,524.95=流动负债=
64,553,721,902.60
=0.43 2009年年末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130,323,279,449.37-90,085,294,305.52=流动负债=
68,058,279,849.28
=0.59 2010年年末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205521000000-333000000)/129651000000 =0.56
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速动比率为0.57,可见万科在09年的速动比率与同行业相当。同时,万科在09年的速动比率比08年大有提高,说明万科的财务风险有所下降,偿债能力增强。10年,速动比率又稍有下降,说明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偿债能力稍变弱。
3、现金比率
2008年的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19978285900/64553721902=30.95% 2009年的现金比率=(23001900000+740471)/68058279849=33.8% 2010年的现金比率=37816900000/129651000000=29.17% 分析:从数据看,万科的现金比率上升后下降,从08年的30.95上升到09年的33.8,说明企业的即刻变现能力增强,但10年又下降到29.17,说明万科的存货变现能力是制约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2.股东权益比率=
资产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经营活动中的现金净流量3.偿债保障比率=
1.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2008年年末资产负债率=
=
80,418,030,239.89=0.674
资产总额119,236,579,721.09负债总额2009年年末资产负债率=
=
92,200,042,375.32=0.670
资产总额137,608,554,829.39负债总额2010年年末资产负债率=
资产总额 =161051000000/2***=0.747 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0.56,万科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略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万科的资本结构较为合理,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较强,长期的财务风险较低。此外,09年的负债水平比08年略有下降,财务上趋向稳健。10年,资产负债率上升说明偿债能力变弱。
2.负债权益比
2008年年末负债权益比: 负债总额=
2009年年末负债权益比:
=
80,418,030,239.89=2.07 所有者权益总额38,818,549,481.20负债总额=
=
92,200,042,375.32=2.03 所有者权益总额45,408,512,454.072010年年末负债权益比: 负债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161051000000/5458620000=2.95 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负债权益比为1.10。分析得出的结论与资产负债率得出的结论一致,10年万科的负债权益比大幅度升高,说明企业充分发挥了负债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
3.利息保障倍数
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利率保障倍数=2008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6,322,285,626.03657,253,346.42===10.62 657,253,346.42利息费用2009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8,617,427,808.09573,680,423.04===16.02 573,680,423.04利息费用2010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24.68 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利息保障倍数为3.23倍。可见,万科近两年的利息保障倍数明显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企业支付利息和履行债务契约的能力强,存在的财务风险较少。已获利息倍数越大,说明偿债能力越强,从上可知,已获利息倍数呈上升趋势,万科的长期偿债能力增强。
总结:万科房地产的流动比率低,说明其缺乏短期偿债能力。现金流量比列逐年增高,说明其当期偿债能力在逐渐增强,资产负债率 较高,股东权益比率较低,也说明公司偿债能力较差。但公司利率保障倍数较大,其支付利息的能力较强。
2.万科集团财务报表 篇二
从20世纪80年代起, 合并财务报表就被称为欧美国家财务会计的难题之一。我国第一个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的专门准则是1995年2月财政部颁发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 该《暂行规定》一直沿用至今。针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的加快,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并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该准则对合并范围的有关规定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 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 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同时指出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 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 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 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 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 不应纳入合并范围。对比新旧准则对合并范围的规定, 新准则最主要的突破是更加强调“控制”的作用, 进一步明确了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的基本理念, 这一点在整个合并会计报表准则中都有具体的体现。新准则还明确规定除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以外, 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2 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特点
2.1 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企业集团是会计意义上的“主体”
从合并会计报表的概念来说, 在投资方以对外出让资产、形成对子公司的控制性股权为代价而形成集团的条件下, 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整个企业集团为单位, 以纳入企业集团合并范围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 根据其它有关资料, 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 抵销母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编制的。整个机构内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 以股权关系为纽带, 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但是, 并不存在一个支配合并会计报表所列示的资源、并通过对着这种资源的有效运用或支配来谋求经济利益的“集团”这一会计主体。这种会计意义上的“主体”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会计主体, 并不反映任何现存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个别会计报表反映的则是单个的独立企业法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反映的对象是企业法人, 是法律意义上的会计主体。
2.2 合并财务报表的外在表现具有弹性
一方面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理论 (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所有权理论) 的影响, 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企业有可能选择不同的合并范围和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另一方面现代企业为了分散风险, 往往走多元化的经营道路。跨行业、跨部门的投资大量涌现, 使得在一个集团内部出现业务性质完全不同的子公司。
2.3 合并财务报表具有其编制过程逻辑关系的正确性
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是母公司以合并范围内的母公司、子公司的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除了对投资、债权和债务、所有者权益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外, 对其余大部分项目都是进行直接相加) 。在个别报表的条件下, 企业的会计报表与账簿、凭证以及实物等有“可验证性”的对应关系, 会计报表编制的正确与否, 可以通过这种“可验证性”来检验。但是, 在合并会计报表条件下, 由于在编制过程中集团内部交易的抵销, 合并会计报表与分散在企业集团各个企业的账簿、凭证以及实物不可能存在个别企业会计报表的那种“可验证性”关系, 合并会计报表的正确性也仅仅具有逻辑关系正确与否的意义。
2.4 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通用性欠佳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 会计报表应该同时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然而作为合并会计报表, 其服务对象却仅仅局限于集团母公司管理层和母公司的股东, 而对于外部的报表使用者, 甚至于各子公司的报表使用者却意义不大。
3 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合并范围的问题及建议
3.1 多层控股下合并范围确定的问题与建议
虽然我国合并会计报表准则对合并范围以拥有的表决权是否过半数为判断的依据和标准, 并明确了这种拥有包括直接拥有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两种情况。但对间接拥有的表决权如何计算, 缺乏统一的政策规定。而实务中存在两种不同计算方式, 即“加法原则”与“乘法原则”。加法原则处理纳入母公司合并范围的某一子公司的持股比例是其直接持有和通过另外的控股公司持有的该子公司股权之和。乘法原则的处理方法则是母公司直接持有的股权比例加上母公司持有其它控股公司的股权比例与这些控股公司持有的该子公司股权比例的乘积。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 会对同一股权关系是否拥有过半数表决权资本产生不同的结论, 从而直接影响合并范围, 使企业确定合并范围时存在较大的选择余地。同时, 由于加法与乘法计算原则本身也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 也使得企业在具体把握合并范围时陷入困惑。所以建议:
(1)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采用乘法原则来计算母公司对“间接拥有”的子公司持股比例。在确定是否纳入合并范围时对具有实质性控制的子公司采用加法原则计算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公司的表决权资本数。
(2) 增加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对于多层控股关系的披露。即对存在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多层控股关系的子公司的经营和财务资料进行披露, 并披露公司间的控股比例, 以便报表使用者能清楚的了解整个企业集团的内部情况并做出自己的判断。
3.2 合并范围变动的问题与建议
近些年来, 上市公司购买、处置子公司等行为而引起的产权结构变动事件频频发生, 使得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合并范围也频繁地发生变动。而合并范围的改变, 使各期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主体范围不一致, 从而导致各期合并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失去了可比性和一贯性, 这就使本已可能失真的个别会计报表在合并后再一次产生信息失真。虽然我国新准则的制定中已经注意到合并报表范围变动对于报表信息的影响, 对报告期内子公司的添增、处置事项做出了具体可操作性规定, 但其规定都属于原则性的, 弹性很大, 留有较大的会计操作空间。如存在通过收购其他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 使其成为控股子公司, 来扩大会计报表合并范围;通过转让所持有控股子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权, 来缩小会计报表合并范围;通过资产置换, 换出业绩滑坡的子公司, 换入业绩优良子公司或优质资产以及采用新设立子公司, 将子公司关停、清算、注销、拟出售、拟清算、拟减持股份或形式上不符合纳入合并范围的法定条件等, 来增减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再者合并范围的变动必然会对整个合并财务报表的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净利润、现金流量等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合并会计报表信息的一贯性、可比性和质量。如果合并范围被肆意变动、变更操作被滥用, 将会加剧已经非常严重的会计报表信息失真问题, 由此会产生极其严重的信誉和信用后果。为此建议:
(1) 合并报表准则应对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变动的操作空间必须加以限制, 增加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变动的披露内容。例如, 披露所有新纳入或退出的子公司的相关经营和财务资料, 合并范围变动对合并利润的绝对数和相对数的影响, 以便报表使用者能对变动的影响做出合理的判断。
(2) 新合并会计报表准则在具体实施时, 必须强调判断是否存在实质控制, 以从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两个方面严格把关。同时, 应从理论上研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变动时如何界定其中存在的会计操纵和会计造假, 怎样对合并会计报表信息进行修正, 并制定相应的规范以确保各期合并会计报表信息符合一贯性和可比性的质量要求。
3.3“控制”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新准则中控制定义是: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鉴于我国关于合并范围的准则制订过程已经认识到“控制”的重要性, 建议借鉴美国会计准则中对于控制的有关规定, 补充“主要受益方”原则, 即“控制”不仅可以获得利益, 而且还可以限制自身的损失。“主要受益方”原则是对“控制”概念的补充。主要受益方可能为向可变权益实体转移资产的一方, 或为设立可变权益实体的一方即发起人, 或是根据法律文件能够替可变权益实体做出投资决策的一方等。如果主要受益方承担了可变权益实体的多数风险或损失, 或者有权收取可变权益实体的多数剩余报酬, 就应要求主要受益方合并该可变权益实体。因此, 建议补充“主要受益方”原则, 以对合并范围进一步规范。又新准则规定,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 列举了母公司虽然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 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 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的四种情况。但是, 新准则并未给出在会计实务中应如何判断实质控制是否存在的标准。例如, 当前股权分散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因此, 企业即使不满足拥有多数表决权或者准则中所列示的四种情况, 但仍然实质上控制着被投资企业。建议完善准则中关于实质控制的判断标准, 以期更好的指导有关合并范围的实务操作。
3.4 持续经营又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合并问题与建议
新准则对于持续经营的资不抵债的子公司是否纳入合并范围的问题没有做出明确要求。根据会计持续经营的基本假设, 从理论上讲不应将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在实务中会碰到持续经营的子公司资不抵债的情况。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可能是母公司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商、经销商或配套厂家, 或者具有“壳资源”重组价值, 母公司会千方百计支撑这类子公司持续经营。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不将该类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如果超额亏损可以不合并, 在采用不完全权益法的情况下, 母公司就可轻而易举地通过内部交易将成本、费用及不良资产转嫁给子公司承担, 从而人为地夸大企业集团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因此, 建议将持续经营又资不抵债的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准则的合并范围。
3.5 非营利性组织是否纳入合并范围的问题与建议
大多数国家的准则规范的是营利性组织的报表的范围合并问题, 而没有涉及非营利性组织。但是, 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的是, 我国当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公有制经济居于主导地位,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很大的比重。在我国这种大环境之下, 公有制企业控制非营利性组织的背后往往有各级政府的左右, 这就使得非营利性组织与控制其的公有制企业的关系更加密切, 更加复杂, 很可能成为这些地方政府或公有制企业操纵的工具。此外, 一些非营利性组织逐步脱离财政核算体系, 提倡自给自足, 自己搞创收, 甚至投资办企业。笔者认为, 有必要在合并准则中规范非营利性组织的合并问题, 如果企业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活动能够实施有效的控制, 或者非营利性组织的活动没有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 从事盈利活动, 则应该纳入合并范围, 并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严格的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林淑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 2007, (1) .
[2]陈文华.新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之我见[J].时代金融, 2006, (10) .
3.从财务报表看中石油集团管理 篇三
关键词:财务报表;中石油;集团管理
通过财务报表来考察中石油的集团管理,主要关注母子公司的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具体分析划分为筹资管理、销售费用管理和管理费用管理三个方面。
一、筹资管理
(一)看借款-高借款:
本公司长短期借款总额,2012年底为3525亿元,2013年底为2962亿,本公司借款规模小幅缩小,但借款额度仍然较高,且2013年末本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的货币资金规模都较年初有较大幅度增长,说明中石油融资能力很强。
2013年底,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借款规模约为1109亿元,而母公司短期借款规模为1264多亿元。中石油合并报表的借款总额比本公司的借款总额略大,但本公司的短期借款额度要大于合并的短期借款。根据母公司向子公司借款的情况在合并表中是作为内部交易抵消的,一般来说,合并报表数据应当高于本公司数据。对此,我们推断中石油存在母子公司资金融通,查询年报发现,2013年中石油关联方向本集团提供资金544亿,其中很可能部分是子公司向母公司提供的短期或长期借款。进一步阅读附注发现,2013年“本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市场利率通过中油财务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委托贷款,本公司与子公司间的贷款已在本合并财务报表中抵销。于2013年12月31日,上述已抵销的委托贷款总计992.38亿元,其中短期委托贷款836.67亿元。”这说明中石油子公司不仅具有借款能力,而且还向母公司提供了短期借款,说明中石油子公司具有较强的借款能力,同时体现了中石油筹资管理的“分权”。
(二)看哪项资产高
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均较高。中石油2013年母公司持有货币资金占集团整体的48.01%,2012年占23.17%,说明母公司控制着集团整体很大部分的货币资金。中石油母公司2013年底的货币资金额度约为275亿,较上年的116亿增长了1.37倍,而合并报表的货币资金较上年仅增长了14.61%。中石油母公司大量的货币资金用于何处?从其他应收款项目中或许能发现稍许端倪。一般而言,其他应收款项目母公司规模与合并报表规模的差额就是提供给子公司的资金。2012年,中石油公司通过其他应收款项目向子公司提供了约342亿的资金,2013年,这一数额又进一步扩大,高达380亿。究其原因,母公司作为一个资金往来中心,具有一定的融资优势,子公司需要通过母公司来进行资金融通。这又体现了中石油的“集权筹资”。
综上所述,中石油的融资管理采取的是大集权小分权的方式。一方面有其强势总部,母公司贷款规模远大于子公司贷款规模,并且通过其他应收款为子公司提供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子公司也具有自主债务融资的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母公司提供部分借款,但总体来中石油筹资活动集权化程度较高。
二、销售费用管理
2013年中石油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36万亿,同时销售费用约为446亿。本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大约为3.27%。再看合并报表,销售费用约为600亿,这意味着中石油子公司大约有154亿的销售费用,进行差量分析,可以得出子公司营业收入约为8958亿,计算出来子公司的销售费用率约为1.73%,远低于母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可以认为中石油的销售费用管理是属于“母公司花钱,子公司收益”类型。
结合中石油的销售模式来看:中石油之前销售企业的管理模式是“股份公司-大区公司-省公司”,调整后为“股份公司-省公司”,三级管理变成两级管理,做到了压扁管理层。调整后,省公司直接向股份公司汇报工作。同时,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对省公司的直接调控能力增强,易于发挥整体优势,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这也是中石油集权管理的表现。
三、管理费用管理
报表中显示,2012年母公司管理费用为616.65亿,子公司为222.71亿(用合并报表数减本公司数),2013年母公司为648.87亿,子公司为256.77亿。管理费用较2012年并未出现大幅波动。对中石油而言,管理费用是公司总部包括行政部、会计部以及后勤部等部门产生的一切费用,许多管理费用是固定的,如职工薪酬,折旧费等。子公司的管理费用计划由母公司制定。所有的收入上缴总部,所有的支出,包括生产支出和资本支出都由总部来计划拨付。中石油管理费用的制定依据是根据薪酬与企业绩效、日常管理表现和专业能力素质。
综合上述三方面的分析,中石油母子集团管理的本质就是超级集团战略。在中石油集团财务管控集中管理的思路下,中石油通过资金集中、债务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保证集团迅速而有效地管控集团全部资金,并使这些资金的保存与运用达到最优状态。中石油的超级集团战略的本质就是利用变形金刚效应,超越单体公司的谋利方式,通过高度集权及适度分权完成多项掠夺和价值聚合,是霸权与王道的结合。正是因为富有成效的财务管理,中石油这头巨象才能从一个巨型国企迅速转变为一家境外上市公司,迅速适应市场经济并与国际公司竞争,成为中国石油行业的领舞者。(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新民,钱爱民.企业财务报告解读与分析[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4.万科集团财务报表 篇四
万科A公司2008年杜邦分析: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总额+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费用
=40,991,779,214.96-34,855,663,288.39+186,169,699.46-1,682,416,473.3 =4,639,869,152.73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4,639,869,152.73/40,991,779,214.96=11.319%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40,991,779,214.96/109,665,523,814.69=0.3738
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11.319*0.3738=4.231%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平均权益乘数 =4.231*2.99=12.65%
万科A公司2009年杜邦分析: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总额+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费用
=48,881,013,143.49-41,122,442,525.36+858853644.22-2,187,420,269.40 =6,430,003,992.95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6,430,003,992.95/48,881,013,143.49=13.1544%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48,881,013,143.49/128,422,567,275.24=0.3806
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13.1544*0.3806=5.007%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平均权益乘数 =5.007*2.85=14.26%
万科A公司2010年杜邦分析: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总额+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费用 =50,713,851,442.63-39,581,842,880.99+808,760,674.2-3,101,142,073.98 =8,839,627,161.86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8,839,627,161.86/50,713,851,442.63=17.4304%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50,713,851,442.63/176,623,053,285.61=0.2871
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17.4304*0.2871=5.004%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平均权益乘数 ==5.004*3.29=16.47%
1、万科A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万科A公司2008-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作业三计算得出): 2008年净资产收益率=12.65% 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14.26% 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16.47%
2、万科A公司总资产收益率
2008年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11.319*0.3738=4.231% 2009年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13.1544*0.3806=5.007% 2010年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17.4304*0.2871=5.004%
(1).万科A公司销售净利率(作业三计算得出): 2008年销售净利率=11.319% 2009年销售净利率=13.1544% 2010年销售净利率=17.4304%(2).万科A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作业二计算得出)2008年总资产周转率=0.3738 2009年总资产周转率=0.3806 2010年总资产周转率=0.2871
3、万科A公司平均权益乘数
2008年平均权益乘数=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12.65/4.231=2.99 2009年平均权益乘数=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14.26/5.007=2.85 2010年平均权益乘数=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16.47/5.004=3.29
四、数据分析结果:
(1)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杜邦体系的核心。该指标的高低取决于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与权益乘数。从万科A公司2008年-2010年的数据上可以看出,万科A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了企业在这一段时间获利能力较强。
(2)权益乘数主要受资产负债率影响。负债比率越大,权益乘数也就越高,从数据中看,万科A公司权益乘数在2010年是三年中最高的,说明在2010年企业的负债程度比较高,给企业带来较多地杠杆利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多地风险。结合作业一,也可以看出,万科A公司在2009年的偿债能力为最强,而2010年最弱。
5.万科集团财务报表 篇五
(2010-01-30 20:15:36)转载 标签: 分类: Adilina经世济民
杂谈
摘要:财务分析也就是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数据的分析,评估企业价值,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从而做出合理决策。财务报表全面、系统、综合的记录了企业经纪业务发生的轨迹,相关利益人对它的分析越来越关注。本文首先对财务报表的相关理论进行文献综述,从财务报表的定义及其内容出发,分析财务报表的主体、对象和目的,在分析了财务报表的原则和步骤之后,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综述。
关键字: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综合分析、杜邦体系
前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走上的上市之路,而财务报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向各种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反映公司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的各种不同数据及相关信息,但对于不同的报表使用者阅读报表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上市公司也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生活,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帮助广大的投资者,税务机关,政法,甚至是企业管理者做出重要决策。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上市公司就是这两权分离的代表。上市公司的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外部利益者要求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就要通过分析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这使得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表分析具有了必要性。财务报表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通过核算财务信息并借助于会计报表等形式的财务报告表达出来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静态与动态的信息。在众多的上市对外披露的信息中,财务报表一直都是相关利益者关注的重点。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它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是根据全体使用人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因此,报表使用者要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重新排列,并研究其相互关系,使之符合特定决策要求。向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关的财务信息,从而为他们的决策提供依据。但是财务报表是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资料来全面地、概括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对报表的使用者来说,这些数据是原始的、初步的,还不能直接为决策服务。本综述以财务报表的定义,内容为基础,通过一些会计学、金融学等相关类知识以及近十年的相关学者的著作、理论予以解释和阐述。正文: 一财务报表的定义及相关内容 1,定义
财务报表亦称对外会计报表,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报告的资料。对外报表即指财务报表。对内报表的对称,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使用者披露的会计报表。2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3财务报表的组成
1)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其中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资产.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所有者公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当然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固定资产等还要分成其很多子目这里不再赘述.这里有个等式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利润;销售利润+其它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3)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也叫账务状况变动表,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包含现金等价物)的增减变动情形。
二,财务报表基本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的包括四方面内容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比较常用的指标有: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净额 以上三个指标值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2、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应大于1,否则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问题,最佳值为2以上。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该指标大于1较好。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可与行业平均值比较。
3、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相似可以计算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等。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赊销净额常用主营业务收入代替。
周转率指标越大,说明资产周转越快,利用效率越高,营运能力越强。
4、成长能力分析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长额/上期营业收入
注:以上指标公式中,有“平均”二字的,都是用期初数与期末数平均计算而来的。
三,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说明净资产收益率受三类因素影响:营运效率,用利润率衡量;资产使用效率,用资产周转率衡量;财务杠杆,用权益乘数衡量。
1、权益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
2、资产净利率是影响权益净利率的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资产净利率又取决于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对资产周转率的分析,需要对影响资产周转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以判明影响公司资产周转的主要问题在哪里。销售净利率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扩大销售收入,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企业销售利润率的根本途径,而扩大销售,同时也是提高资产周转率的必要条件和途径。
3、权益乘数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反映了公司利用财务杠杆进行经营活动的程度。资产负债率高,权益乘数就大,这说明公司负债程度高,公司会有较多的杠杆利益,但风险也高;反之,资产负债率低,权益乘数就小,这说明公司负债程度低,公司会有较少的杠杆利益,但相应所承担的风险也低。
邦分析体系在财务分析方面的优势是简洁、系统和可操作性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杜邦分析体系日渐显露其缺陷,就是核心指标“权益净利率”的收益质量的下降。本文在保留原体系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原有指标的建议,如经济附加值,并通过层层分解,结合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该指标由表及里进行解释。四,财务分析框架
1,财务分析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说会计工作是收集基础数据,那么财务分析的则是对这种数据的进一步加工(解读),解读的目的是为了以数字解释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肯定公司经验、揭示问题教训,为相关人员决策提供支持。
2,财务管理的主要手段: 制度建设:他解决了一个管理原则,和出发点;
内部审计:他解决的是制度建设是否合理——执行的效果如何;执行效率如何;合规性;
预算管理:实时控制,过程控制
财务分析:包括定性、定量分析,他综合反映了制度建设预算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五,相关比率分析
比率分析法是以同一期财务报表上若干重要项目的相关数据相互比较,求出比率,用以分析和评价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公司目前和历史状况的一种方法,是财务分析最基本的工具。由于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不同,因而各种分析者包括债权人、管理当局,政府机构等所采取的侧重点也不同。作为股票投资者,主要是掌握和运用四类比率,即反映公司的获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成长能力比率、周转能力比率这四大类财务比率。
(一)成长能力比率
成长能力比率可用来测知公司扩展经营的能力。上述偿债能力比率,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用来测知公司扩展经营的能力。因为安全性乃是收益性、成长性的基础,公司偿债能力比率的指标合理,财务结构才健全,才有可能扩展经营,否则,如果偿债能力弱,则很难想象公司有余力去扩展经营。至于举债经营比率、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比率,则更是公司外部的成长性比率指标。公司举债经营比率高,一方面也说明信誉高,债权人乐于向它投资,公司靠举债获得更多资金扩展经营。而如果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比率高,也表明其尚有余力借入更多的长期债务用于扩展经营。
反映公司内部性的扩展经营能力的比率则主要有:
1.利润留存率。其计算公式为:利润留存率=税后利润-应发股利税后利润这一比率表明公司的税后利润(盈利)有多少用于发放股利,多少用于留存收益和扩展经营。其比率越高,表明公司越重视发展的后劲,不致因分发股利过多而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比率越低,则表明公司经营不顺利,不得不动用更多的利润去弥补损失,或者分红太多,发展潜力有限。
2.再投资率,又称内部成长性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再投资率=税后利润股东权益×股东盈利-股息支付股东盈利=资本报酬率×股东盈利保留率这一比率表明公司用其盈余所得再投资,以支持公司成长的能力。公式中的股东盈利保留率即股东盈利减股息支付的差额与股东盈利的比率。股东盈利则指每股盈利与普通股发行数的乘积,实际上就是普通股的净收益。
(二)周转能力比率 周转能力比率亦称活动能力比率是分析公司经营效应的指标,其分子通常为销售收入或销售成本,分母则以某一资产科目构成。
1.应收帐款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应收帐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帐款+期末应收帐款)=销售收入平均应收帐款由于应收帐款是指未取得现金的销售收入,所以用这一比率可以测知公司应收帐款金额是否合理以及收款效率高低。这一比率是应收帐款每年的周转次数。如果用一年的天数即365天除以应收帐款周转率,便求出应收帐款每周转一次需多少天,即应收帐款转为现金平均所需要的时间。其算法为:应收帐款变现平均所需时间=一年天数应收帐款年周转次数应收帐款周转率越高,每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越短,表明公司收帐越快,应收帐款中包含旧帐及无价的帐项越小。反之,周转率太小,每周转一次所需天数太长,则表明公司应收帐款的变现过于缓慢以及应收帐款的管理缺乏效率。
2.存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销售成本平均商品存货存货的目的在于销售并实现利润,因而公司的存货与销货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率。存货周转率正是衡量公司销货能力强弱和存货是否过多或短缺的指标。其比率越高,说明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公司控制存货的能力越强,则利润率越大,营运资金投资于存货上的金额越小。反之,则表明存货过多,不仅使资金积压,影响资产的流动性,还增加仓储费用与产品损耗、过时。3.固定资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金额这一比率表示固定资产全年的周转次数,用以测知公司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其比率越高,表明固定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固定资产的闲置越少;反之则不然。
4.资本周转率,又称净值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资本周转率=销售收入股东权益平均金额运用这一比率,可以分析相对于销售营业额而言,股东所投入的资金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比率越高,表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运用效率越高。但如果比率过高则表示公司过份依赖举债经营,即自有资本少。资本周转率越低,则表明公司的资本运用效率越差。
5.资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如下: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总额这一比率是衡量公司总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指标。总资产周转速度的快慢,意味着总资产利用效率的高低。结论:
6.万科集团经营战略分析 篇六
公司简介: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企业。2008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52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529.4万平方米,现销售金额为478.7亿元,结算收入404.9亿元,净利润40.3亿元。
战略目标—中国房地产业的领跑者
万科以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为核心城市城市,同时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和以深圳、广州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大城市圈开发住宅,并以成都武汉等腹地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发展目标,逐步把44个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覆盖,进一步扩大各地的市场份额,实现成为行业领跑者的目标。
主营业务收入分布
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和净利润率
年份
主营业务收入(元)
净利润(元)
净利润率(%)
2001
4455069500
1020633980
22.909496249
2002
6076347400
2348790300
38.654641438
2003
9319297600
2565972200
27.53396565
2004
8627922000
2705613000
31.35880227
2005
17949041000
6610175900
36.82746003
2006
28543811200
10838560800
37.971666517
2007
46623156900
19969537600
42.831800607
2008
58246779000
23070040000
39.607409021
2009
70369217000
21008514000
29.854693424
2010
67090572000
26951506000
40.171823248
我们可以看到万科主营业务收入在2004年以后呈现出大幅稳定的增长,在2010年首次出现下降趋势,其利润率在这10年波动不定。其原因与万科的发展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与我国的房地产的发展和国家调控行情息有相关。
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一直维持8%以上的高倍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决定了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相当高,虽然08年次贷危机后政府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可以预见一段时间内国家仍然需要房地产业发展来稳定经济。此外,据调查到2011年中国中产阶层(年收入25000元到4万元)的人数将达到约2.9亿,这代表中国城市最大规模的社会阶层,并占到城市人口的44%,该阶层到2015年时将达到4800亿元的购买力。可见房地产的潜力还是相当巨大。
2010年,受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影响,货币通胀压力不断增加,政府接连出台政策紧缩银根,5月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有了明显下滑趋势,万科在北京市场率先降价清理库存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使其主营业务总收入下降,但其净利润却仍然有大幅度的增加。国家曾勒令78户开展了房地产业务但又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万科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了整合行业资源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其自身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制度管理,和优质的物业管理,大大的降低了其成本。这也是其很重要的成本策略。
万科战略分析:
万科集团发展的四个阶段:
业务范围选择:专业化经营战略——先做减法,后做加法
a.从多元化经营,到经营房地产
1984年组建公司,其主营业是搞摄像机、录像机、投影仪、复印机等贸易1988年主营业务改变从贸易转向了房地产,城市花园的品牌由此诞生。
b.从房地产多品种,到经营住宅
1991年1月29日万科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公司于1992年确立了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将住宅作为房地产的主导开发方向,在全国的13个城市开展业务,从而改变了过去的摊子平铺、主业务部突出的局面。1994年,在房地产的经营品种上,万科提出以城市中档居民为主,从而改变过去的公寓、别墅、商场、写字楼什么都干的做法。
c.在房地产投资的地域上,有十三个城市到上海天津,北京深圳少数城市发展
1995年底,万科提出回师深圳,由全国的13个城市转为重点经营京津沪特别是深圳四个城市。
d.在股权投资上,万科从1994年开始转让部分股权
公司于2001年将直接及间接持有的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72%的股份转让予中国华润总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全面完成了专业化调整战略,成为单一业务的房地产集团。
万科专业化经营的目标是:以房地产为主,以住宅为核心,盘活存量集中资源,建立竞争优势
在2002年6月,万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5亿,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房地产核心业务的资会实力,至2004年9月,万科19.9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开发行。万科至此开始专注于大众住宅的开发阶段。从2004年至今的主要特点是专业化、产业化、区域化、联盟化。
2005年3月,万科与浙江南都集团签署协议,万科以80%的股权控制南都房产,完成了国内地产业有史以来最的并购案,此次并购使万科成功的进入了浙江和江苏市场,制定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核心齐头并进的“3+X”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万科的选择专业化战略的原因:
1.专业化选择的外在原因
国家的宏观经济和政策会对一个企业产生促进和限制作用,而产业的不同生命周期会影响到相关企业的战略选择,尤其房地产业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影响较大。
a.国家环境调控环境恶化
90年代初房地产出现泡沫,国家1993年下半年开始紧缩银根,进行宏观调控。万科各项业务规模都比较小,缺乏规模优势,所以造成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抗风险能力也明显不足。万科各地项目出现资金困难,而且也不能出现规模效应。
b.房地产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而且人们以住为主的观念不会因为一时期的调整有所改变。
c.房地产进入门槛较低
90年代初房产行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市场还在探索时期,住宅生产模式简单,房产公司普遍实力较弱,没有形成垄断。
万科转型的内在原因分析
a.资源分散,缺乏市场竞争力
1992年之前万科在走小而全的多元化经营路线,经营业务有13大类1984至1992年,万科参股30多加企业,总投资1.3亿。但是这种跨地域经营遍地开花的发展,由于缺乏整体开发思路和发展战略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分散,主导产业不突出,企业的经营业务缺乏市场竞争力,无法在一个领域形成规模效益。
b.主营业务收益率低,股东要求更多回报
1992年,贸易和商业的经营收入占了万科经营收入的86%,但是利润占总贡献的16%,而房地产收入仅占总体的3%,而利润却占了43%。
作为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益率低,引起股价的波动,万科面对股东要求高回报的压力。所以之后两年万科发行B股,筹集了好几亿资金后,自然思变,把资金投入高回报的房地产了。
万科集团的战略实施:
专注住宅产品开发
专注于城市住宅开发
万科认为中偏高档的城市住宅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业务范围限定为以面向普通白领的商品住宅。
2加强规划设计的市场导向性
打破传统的兵营式排列,导入国外的规划思想,降低容积率,预留大量的绿化空间,并设各种休闲设施。
3持续创新
产品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成长,创造阶段,成立建筑研究中心,致力建筑产品的研发,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花园洋房等,此外,是第一个获得住宅产品国家专利的房地产企业。
4以产品为轴心构建管理架构
围绕专业化战略,以产品为轴心构建管理架构,主要负责以产品的客户分析,规划设计,到工程管理,营销的全过程,建立起了创新研究部,产品品类部和项目管理部三个部门。
优质的物业管理
1完善的住宅配套
前期计划,售后服务,完善住宅区的配套种类,提高服务档次,承担社区教育职责,投资幼儿园和学校
2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
为业主提供安全,洁净,舒适的小区环境,并且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满足业主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3营造社区文化,倡导新型生活方式
核心价值在于为业主营造一个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增强业主对于居住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4规范的运营管理
建立完善的内部运作机制为规范内部管理运作,使之与国际管理水平接轨,确保向顾客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
万科企业品牌发展
(1)
万科企业品牌定位
万科提出了“建筑无限生活“的品牌畅想,以“以您的生活为本“为品牌核心,面向中高等收入的白领阶层为主,高端及中低端客户为.辅的消费群体,塑造“有创35265
.的、有文化内涵的、关怀体贴生活“的品牌畅想。
(2)万科企业品牌发展
A、以企业文化奠定企业品牌建设的根基
万科将以“建筑无限生活“为宗旨,以“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为核心价值观,以“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领跑者”为愿景的企业文焕融入到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经营方针之中,渗透迸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竞争优势。
B、以客户关系管理塑造塑造企业品牌
C、以品牌产品促进企业品牌
万科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以“万科”命名的系列项目品牌,万科城市花园、万科四季花城等产品系列精品在全国化复制给万科企业品牌带来了巨大的效应。未来,万科将凭借高度知名的企业品牌,继续走全国化复制的路线,把万科城、万科蓝山等项目进行全国化复制。
D、以企业售后服务促进企业品牌
房地产行业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已经逐渐有产品的竞争转向管理、服务的竞争。万科物业管理提供的优质服务和营造的和谐社区氛围是万科决胜市场的杀手锏之一。
最新动态关注:
2011年3月,据《沈阳晚报》报道,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将远赴美国哈弗大学求学,尽管万科总部称王石依然是董事局主席,而且三年后他还会回来。业界评论称,万科也许将就此由王石时代转向郁亮(万科总裁)时代。然而,从现在开始的万科,还会是原来的那个万科吗?
王石离去
中国房地产业巨变在即
王石已年届60,这个时候要赴美留学,怎不令人想起酒翁之意不在酒。眼下,物价连续三个月徘徊在5%的高位,其中连年上涨翻番的房价已成了2008年以来市民们最为头痛的事情,与“房事”有关的各种悲喜剧、故事、段子在民间蔓延。
7.万科集团财务报表 篇七
一、应该用财务信息化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现状及必要性
目前,集团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通常将OFFICE电子表格作为基础工具,同时利用相关财务报表管理软件将各单体报表进行汇总,人工核对子公司报送的财务数据,并将其中需要抵消的数据手工录入到工作底稿中。这种半自动化的合并报表方式断绝了单体会计核算模块与合并财务报表模块之间的联系,相关数据不能及时共享,信息流通不能,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管理需求,同时也制约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
搭建起财务信息化合并财务报表平台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全面预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企业未来良性发展的保障。企业可利用合并财务报表平台统一集团内各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大幅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为决策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数据的互通也从侧面助力了企业内控工作的开展。
二、财务系统中合并财务报表平台实施步骤
企业集团搭建合并报表平台的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一)合并财务报表平台搭建的步骤
第一,总结行业内其他企业应用财务信息化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案;第二,利用各单体财务数据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程序进行测试,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内部交易对账操作的学习,同时在过程中收集改进意见;第三,由专业人员完成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程序的开发测试工作,保证程序的开发按既定计划执行;第四,通过测试发现问题,并完善集合并数据的分析挖掘工作。
(二)合并报表编制的基础工作
首先,开发单体报表编制体系,根据现行会计法规并结合企业集团自身特点,统一设计编制单体财务报表模板,并完善单体报表模板个性化设计,实现各个单体报表的财务数据同口径,提升单体报表编制效率,给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建立起合并权益维护体系,在集团总部建立合并权益数据标准化模板,将集团内各经济体间的股权结构及调整公式编入模板,在资产负债表日从单体核算模块中提取权益数据,并生成相关权益抵消分录,实现集团股权结构维护的常态化;再次,财务系统归集内部交易信息,根据对账平台思路来开展内部关联交易对账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在集团各经济体的财务信息中提取相关内部交易信息,定期与内部交易对方单位核对,在确认信息核对无误后生成相关抵消分录,提升内部交易处理的准确性;最后,建立合并工作底稿,由集团层面在财务信息化系统中建立合并工作底稿,内容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等,将集团各子公司上报的财务数据提取至工作底稿,底稿支持数据反查功能,并与权益维护体系和内部交易对账平台相关联。
(三)合并报表编制的流程
集团内各公司通过财务系统生成单体财务报表——通过集团内网平台向集团上报信息——汇总单体财务数据至合并工作底稿——生成抵消分录——系统自动出具合并财务报表——附注披露——开展财务分析工作。
三、企业集团应用财务信息化编制合并报表的难点
(一)子公司财务处理流程不统一
因为受到集团内业务的多元化以及集团组建方式的影响,各经济组织间的会计核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财务账簿中的一级科目因为都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设置,所以相对比较规范,但二级以下的明细会计科目设置则完全从自身业务需要出发,缺乏统一性,致使集团内核算会计科目千差万别,设置规则也是各有不同,这给合并报表系统的建立带来了极大地阻碍。另外,有些集团虽然已经建立了内部标准会计核算框架,但由于人员素质、财务软件缺陷等问题,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核算原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费用等基本元素的归集也缺乏合理性。
(二)子公司使用财务软件不统一
各子公司使用的财务核算软件不统一,无法与合并报表系统形成直接的对接,致使集团财务信息化发展水平受到严重的影响。集团内业务规模较大的子公司使用了ERP系统,而业务量及规模相对居中的公司使用了金蝶等国产财务核算软件,规模及业务量较小且发展速度较慢的子公司还在使用单机版软件,还有些集团企业采用内部单位研发设计的财务软件记账。集团内各公司使用不同的财务软件,相关数据很难实现无缝对接。
(三)合并报表信息系统平台未能实现集团一体化
信息化软件平台的选择是合并报表信息化系统建立的基础,该合并报表信息系统平台既要满足单体及合并报表的编制的需求,又要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系统平台的开发要从整合全集团管理报表表单的需求角度出发,如果不能实现企业集团一体化的表单设计和展现,那么未来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也会变得极为困难。
(四)合并报表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性需提高
企业集团下辖的各子公司分布范围广泛,地域分布的客观情况要求企业必须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简历集团自己的局域网平台将各子公司连接在一起。集团内各经济主体要登录网络传递财务信息,而且短时间内可能有多个用户同时登录,这对网络速度和服务器的功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网络传递并非百分之百的安全,如何保证信息数据在传递的过程中不出现问题,合并报表平台运行顺畅成为信息化系统构建的难点。
四、企业集团应用财务信息化编制合并报表的对策
(一)实现会计工作标准化
集团层面要统一会计核算方法,实现会计工作标准化,对集团内各独立经济体的会计科目和合并流程进行调研梳理,形成一整套会计处理流程规则。集团要对各公司的二级以下明细科目进行规范,子公司无权随意更改,如果确实有变动的需要必须先向集团提出申请,集团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定期检查各公司会计科目设置和使用是否符合总部的科目设置要求。通过下发统一的合并业务流程对集团内关联交易对账、合并抵消逻辑进行规范,并将其融入到合并报表信息系统规则中。
(二)改造核算系统及转化平台
针对集团内部各子公司核算软件不统一的现象,集团要积极推进会计标准化工作的落地。即按照拟定的统一会计科目体系对集团内各独立经济体进行核算系统改造,根据合并报表信息系统对数据表单的需求,分别为不同的核算系统开发接口取数程序,实现数据的转化,并通过会计科目和关联方清单信息等映射关系将数据转换为合并报表所需的格式。
(三)选取合适的合并报表系统平台
企业集团应结合自身实际运营情况,选择较为成熟的合并报表系统平台,实现单体报表输出、关联交易自动对账、合并抵销调整、合并工作底稿输入等功能,并通过共享公司实体方式管理不同的组织架构体系,满足相关法定披露、内部管理以及财务分析的需要。
(四)提升网络数据安全性
选择专线的登录方式,强化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对于子公司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采用专线连接方式,以提升用户的登录速度,而针对子公司分布较少的地域则采取V P N登录方式,确保登录使用的安全性。
总之,应用财务信息化软件编制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其核心思路是把会计科目、财务数据、报表项目等内容转换为数字代码,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来替代原来的人工计算方式。各集团企业要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在财务信息化合并报表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要明确关键控制点,结合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来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最终实现合并财务报表在质量和效率上的提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企业集团在市场中不断扩张自身的经营规模,其业务越来越多元化、组织架构也极为庞大,这在客观上要求集团企业必须提高合并报表编制工作的水平。目前,已有部分企业集团利用财务信息化规范了财务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提高了编制效率,为集团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合并财务报表
参考文献
[1]李守武.合并报表[K].中国兵器装备公司财务信息化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2005.
[2]贺志东.合并财务报表[M].企业会计准则操作实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万科集团财务报表】推荐阅读:
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关联方关系_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关联方关系07-02
万科财务报告分析06-23
集团财务管控总结07-19
集团内部财务管理06-22
集团公司财务总结09-03
企业集团财务战略11-15
集团公司财务审计06-29
联想集团财务状况分析09-15
集团公司财务半年总结10-22
万科案例介绍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