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通用8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总书记谈中华传统文化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四、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夲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分别从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的建设目标,是从国家、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概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统领层次。(对外展现的形象)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价值取向,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概括。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国内社会的表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概括。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对国内社会公众个体素质的要求)
这24个字有人反映不好记,如果你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思考就不难记住了,再说这24个字也不用专门记,平时生活中只要记住“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八个字就行。因为作为个人行为来说,平时真正践行的是这八个字。
核心价值观的背后,积淀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和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传统道德理念密切关联、一脉相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与传统文化中“国家一统”的理想追求、“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民惟邦本”的为民情怀、“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和而不同”的处世智慧相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借鉴了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允执厥中”(意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的思维方式和“隆礼重法”的治国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则是对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言而有信”的诚信观念、“仁者爱人”的忠恕之道的传承和弘扬。爱国......“爱国”永远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基石,永远是中华民族光荣而伟大的优良传统。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20名正部级委员联名提案:呼吁恢复岳飞民族英雄地位《(关于在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恢复岳飞民族英雄历史地位的建议》)。提案中建议组织对中小学生教材涉及岳飞历史地位存在问题的进行修正;对已删除的关于岳飞民族英雄历史地位的内容进行恢复。提案建议中说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民族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永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基石,永远是中华民族光荣而伟大的优良传统。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共圆“中国梦”的今天,必须大力弘扬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爱国主义精神。敬业......诚信......2014年5月14日,我看《贵阳晚报》有条报道:XX县一名女环卫工人在垃圾箱中发现报纸包着的XXXXX元现金,报警找到失主。友善......----七旬老人除夕夜不回家 照顾XXXX只流浪狗 2015年2月20日法制晚报报到:XXXX的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除夕夜不回家,照顾XXXX只流浪狗。凌晨4点便起床为狗煮食,之后打扫狗窝、喂食、再煮食、再打扫„„在本应与亲人团聚的年三十,陕西渭南的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却守护着约XXXX只流浪狗,过完了整个除夕。他们的年夜饭,是在安顿好所有流浪狗之后,匆匆煮好的一碗汤面。就连整个春节,他们都要轮流照顾这些流浪狗。狗场主要负责人王彦芳对记者说:“没养过狗的人,不会理解这种感情,它们就和你的孩子一样,舍不得,丢不下。”
所以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只要记住这24个字就能达到内化以心、外化以行。而是要在平时起心动念和一言一行中,在平时为人处事和生活工作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特别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佛家文化思想。这些思想至今都在影响着毎一个中国人,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人受西方价值观影响较大,但国人骨子里流淌的还是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这是改变不了的。
比如说,有些国人移民到西方国家生活多年,但平时一些起居生活习惯,特别是精神层面生活,仍保持中国文化传统,骨子里还是改变不过来,移民在外的华人基夲上还是生活在华人社交圈子里,始终不能融入当地社会主流。这是今天的现实。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超越时代局限、反映中华文明永恒价值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沃土与思想源泉。
2014年3月18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就贯彻落实总书记、赵克志书记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示精神进行部署。
----2014年3月26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率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前往贵阳孔学堂,参加知名文化学者、武汉大学教授欧XX所作的“国学经典与为政以德”国学讲座。市领导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成员聆听讲座。
王保建在主持讲座时指出,全市党员干部要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构筑“精神高地”,增强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高服务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当前中央宣传部全国范围内开展“四德”教育(社会讲公德,职业讲道德,家庭讲美德,个人讲品德)和我省文明委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及去年市直机关工委开展的评选机关“十大标兵” 等活动,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中之重的具体体现。
---贵阳孔学堂古为今用传承教化: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周末贵阳孔学堂开展公益国学讲座, 结合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在孔学堂举行的传统文化典礼活动。
二、总书记谈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抛弃传统等于割断精神命脉
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自觉传承包括道德理念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各类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2013年3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讲话
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3年9月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讲话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014年2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也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要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传承好,核心价值观建设好,就一定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201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2014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丰富深厚的道德理念,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提供了精神归依和心灵居所,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其道德理念的最新形态。包括仁义、忠恕、孝悌、人本、诚信、中和、廉耻、质朴、勤俭、宽厚等在内的中华传统美德,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熠熠生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必须立足于人的价值主体地位。人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主体,也是价值观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包含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三个层面,但其实践主体是公民个人,实践基础是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
中华传统文化历来注重人的生命存在问题、人的德行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追求理想人格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在个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启人心智、润人心田、催人奋进的道德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人的价值主体地位,自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总书记谈“三严三实”: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我认为最基础最根夲的是“修身做人”。
儒家经典《大学》开篇最后一段就讲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做人-----做事(为民、为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决定中强调,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五个基本原则中有一个原则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2014年11月17日,中央纪委网站刊发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德法相依 相辅而行》。这篇文章主要是讲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文中指出: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鲜明特色。这是由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决定的。我们国家这么大、有13亿人口,如果仅仅依靠法律治理,都退到了底线,那就会很危险。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文化精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绵延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文化,也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经验。德治思想和实践贯穿在中国历朝历代,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古代有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等丰富的民本思想,有礼法相依、德主刑辅、治国先治吏等丰厚的治国理念,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示范,为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历史借鉴。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民族精神的根脉。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责任文化。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治国从治家开始,只有修好身,才能理好家、治好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DNA,经过千锤百炼,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敢说自己不孝、不忠、不信、不义、不廉、不耻!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再健全、体系再完备,最终还要靠人来执行。领导干部如果在德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必然违纪违法、走向腐败。看看腐败重灾区的山西,腐败已不是个案,“而是一坨一坨的,一查就是一帮,一动就是塌方。” 省级干部被查7人,太原三任市委书记、三任公安局长被查处,受反腐影响,省管干部空缺近300名,触目惊心。
2015年3月10日上午,王岐山参加“两会”山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山西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件,教训十分深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看待腐败问题要有历史、哲学和文化的思考。”
历史上,一个德行端正的好县令,在一塌糊涂的朝代里,能够把一个县给治理好的不乏其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一些干部没了人形,根本问题都是出在“德”字上,缺德了!
十八大后落马的多名省部级官员中,在官员违纪表述中几乎都有-条“生活腐化”戓“道德败坏” 与“生活糜烂”。[中纪委的工作人员曾称:官员违纪表述中,最常见的就是“生活腐化”,比这个形容更恶劣的是“道德败坏”与“生活糜烂”。“生活腐化”说的是三个以下情妇(夫);“道德败坏”与“生活糜烂”,是指三个及三个以上情妇(夫)。] 为政以德,正心修身。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知古鉴今、心存敬畏、慎独慎微,讲规矩、守戒律,决不能无法无天、胆大妄为。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汲取经验和教训,取精华、去糟粕,把握住文化根脉,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让民族文化的生命得以延续。
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坚持他律和自律相结合,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让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四、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夲理念
中华传统文化不是只有儒家思想一家,而是主要有儒、道、佛三家思想,他是一个整体,互相交错融和。儒家思想只是其中一个部份。所以讲中华传统文化只讲儒家思想,不提道家和佛家思想是不完整的。从人的生命科学角度来讲,道家和佛家思想占有很重要位置。形象一点讲,儒家是小学,道家是中学,佛家是大学。可见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重要。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夲理念就体现在这三家思想中。---儒家思想: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於吸取别人的长处。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义、礼、智、信,崇尚中庸,崇尚和谐。儒家入世、治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儒家的楷模,儒家价值观是仁爱,中庸,以仁为主。儒家:讲道德,讲伦常,讲礼义。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八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过去人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是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亮点。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指的是人应崇尚、追求的五种高尚品德。“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温、良、恭、俭、让的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指的是人应培养、陶冶的五种高尚品性。温良恭俭让这五种美德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即处处与人为善。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这五种美德,是古代人们待人接物的准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
忠、孝、勇、恭、廉的意思是忠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指的是人应信守、践行的五种高尚品格。(孝:指还报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孝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意思。)品德侧重的是德性,是对人的为人处世原则的概定; 品性侧重的是性情,是对人的自我性情秉持的概定;
品格侧重的是风格、人格,是对人的持家理政风格、人格的概定。
三者中,品德是基础,品性是品德的外现形态,品格是品德表象化后的典范。
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中庸”
“中庸”是指思想观念不偏不倚,中正平和。反对“过”与“不及”,凡事要讲适度,不要走极端,“物极必反”。中庸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大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得好:儒家极高明而道中庸,禅极高明而道超越。
儒家讲的是德行方面的修养,儒家讲真诚。儒家是以人为中心来思考万物,儒家对人是充分肯定的,叫人文主义。儒家肯定人性向善,然后人的一生都要择善固执,最后还要止于至善。
儒家经典《大学》开篇第一段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精髓是:顺其自然、清净无为。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强求、不逆天(这里的天,就是客观规律)。道家价值观是清静,无为,以道为主。
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自然”,运用到人类社会跟自然关系上,就是人类要学会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然后才能享受自然。用今天的话来讲,道家思想就是人类世界最早的的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科学发展观。
自然概念运用到人类社会的治理上,就是无为而治,政府做政府应当做的事,百姓做百姓应当做的事。
“无为”是道家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对“无为”观进行解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道家哲学的认识,而且能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一定启示和借鉴。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自然而为。有为而不落痕迹就叫无为,就是佛家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做了一件好事,却不著相,正是无为;你无所事事,什么人事都不干,正是有为。
人类“无为”,万物才能“自然”。“无为”意味着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万物,根据事物的本性与发展趋势“辅助”万物达到“自然”。
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说,“无为”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不为”,二是“顺自然而为”。
“不为”主要体现为让万物自我化育、自我生成、自我转化。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又必然要“有为”,即要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不过,若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之所“为”就必须是“顺自然而为”,顺规律而为,而不是肆意妄为。
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人们对农田采取用养结合的方式,通过撂(音:料)荒、休闲、轮作等维护农田生态,就是“顺自然而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实行“封山育林”“休渔”“休牧”等,也是“辅万物成其为自然”的措施,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都是道家思想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道家思想的精华是“无为而治”: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
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对待事物应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无为而治”,不是讲在上面的领导人什么都不管,而是“无为无不为”,但也不要妄为。
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养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
简单来讲,无为而治不是不作为,而是要你不要妄为,要知常而为,在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有所作为。顺自然而为,顺民心而为。
纵观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可不是这样啊,老百姓为什么对一些社会现象如此反应强烈,道理就在此。
道家的道法自然:就是说天道是自然的,自己本身当然如此。
人的最高道德修养,就是效法天地,天地生长了万物给人,他没有居功,没有自私的报功,也不想占有,而且天地是平等的,好的坏的,无毒有毒,他都生长,无分别;只有生生不息,没有要求回报。所以人的胸襟、道德、器度能够效法天地,是最重要的。
道家讲的是智慧方面的修养,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道家讲究竟真实。其实道家并不是人们说得那样消极避世,而是以超然的态度入世,辗转于世间。
学了老子道家思想,现实指导意义是:用道家出世的智慧,来指导做入世的事情,可以化解平时生活、家庭、工作中遇到疑难和困惑。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佛家思想:
佛的含义,信佛,学佛,修佛,研究佛法,首先要真正了解佛的含义。否则很容易与宗教迷信混为一谈。
佛是觉悟的意思,这种觉悟是真实的、彻底的觉悟,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的清楚、明白了。佛性就是觉性。
迷信,就是迷掉了,乱相信。一个东酉,一件事,你没有经验过,没有亲自摸过,没有看过,就随便下肯定的结论,不能说的要去说,不能做的要去做,没有的说成有,有的说成没有,要不然就非坚持有或者坚持没有不可。这才是迷信。
人若无知、自大、狂妄,必然让自己陷在迷信中。现在人们太相信当今科学,却不知当今的科学是人类现阶段有限的认识,如果太相信科学,也是一种迷信。现代人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对科学的迷信。许多现象,科学是解释不了的,现有的科学在认识上是有限的。
佛教:讲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讲因果(三世因果),讲轮回(六道轮回),讲智慧(般若),讲解脱(究竞)。价值观是慈悲、因果,以慈为主。简单的说就是诸恶不做,诸善奉行,深信因果,度己度人。----轮回 杭盖乐队歌词: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生老病死命运轮回,年月更替兴衰轮回。
佛教本来不是宗教,佛教是佛陀教育,教育启发大众破迷开悟,是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成就佛果。当代现实生活中佛教已伦为宗教。大家要懂得它真正的意义,你就明白了,就不会把它当成宗教和迷信联系在一起。我这样一讲,大家应该明白了。
南怀瑾说:佛教,可以这样去理解,分三部分,形式上的佛教是宗教,真正的佛教的内容,这个佛的修持的方法,不是宗教,是科学,是人文精神方面最高的科学。那么他的最高的学理呢,也不是科学,是哲学。所以佛教同其他宗教不同。佛学实质上是关于生命的最究竟科学。
佛法不是宗教,不是信仰,更不是迷信。佛法是真理,是宇宙万法的实相。佛法是真正生命的科学,智慧的学问,它讲的佛理是要经过实证的,不是迷信。佛法是以求明了生命真啼,生死轮回之原因,进而超越生死。简单说佛法就是:宇宙的起源,和宇宙万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佛法不是迷信,是慧学,是高等哲学,里面东西很深,一般人不了解,把他与寺庙烧香拜佛联系起来就认为是迷信。佛法的确可以让一个人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中,保持住自己的身心平衡、理智与情感的平衡、责任与权利的平衡、付出与得到的平衡„„
佛法这门学问,它不仅讲理论,还讲功夫,光有理论没有功夫印证,这不是佛法,只有功夫没有理论也不是佛法。
简单地说,佛法可以让一个人学会约束自己、尊重真理、敬畏因果;可以让一个社会充满和谐、互让、友爱,还有宽容。
成佛:就是成就究竞圆满的智慧,真实成就一切圆满幸福。成佛决不是成就佛像,一天到晚放在寺庙里供人拜拜,那是宗教迷信。
拜佛:拜佛是激发拜佛者的恭敬心、清净心、信任心、喜悦心、向善心,使拜佛者身心获益,所以拜佛实际上就是拜自己的心、拜自己内在的佛性。
因果律是宇宙万有的根本规律,宇宙的一切法則,始終不離循環往復的因果定律。
因果并不只是佛教的教理,在佛教未进入中囯以前,中囯的易经,全部都是讲因果的道理。佛教进入中囯之后,因果之说就更加重了份量,而且更普遍了。
世间一切成败得失、成住坏空,既不是鬼神所能操纵,也不是权势所能左右,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因果”法则。
前生因,今生果,今生因,后生果,因因果果,都是自造自作。
佛家常说“菩萨畏因,凡人畏果”。
佛家讲,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善恶无常,因果报应。要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江湖上有句话,叫做“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说明什么?只要你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就留下了后遗症,那么你总有一天要偿还,要为此付出代价。这就是佛家因果律。
凡事有个因缘,强求不得。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淡定心情,播种善良,得失随缘。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凡是尽力而不可执着。因缘尽了时,要懂得放下,不要再去执着他。万法因缘生。一切随缘(所谓随缘,就是尽人事而听天命)。缘来则聚,缘去则散。缘深多聚聚,缘浅随它去。
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执着于某一事或某一物,就会患得患失,烦恼也接踵而至;如能看开一切,心无挂碍,就会无所畏惧,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当你看淡得失,无谓成败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远离混浊,平静如水,不为世间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
人生的境遇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自性的清明智慧,才是一切意念的本源,日月经年,世事无常,人生如月,盈亏有间,人生在世,难免有忠奸善恶,是非情仇,成败得失,荣辱浮沉,我们应当不逃避,不强求,一切随缘,任由世事变迁,宠辱皆不惊,以一颗恬然淡定的心,泰然处之„„ 佛教的精义在明因识果,佛教的目的在教化人心。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佛性,最讲一个“善”字。
所以,我说:“你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以不信因果。“贪、嗔、痴、慢、疑”五毒
佛家将人生的万千障碍,总结为五种最基本的烦恼:贪(贪爱)、嗔(怨恨)、痴(迷执)、慢(傲慢)、疑(怀疑),又称“五毒”。佛家说,人的烦恼主要是由“贪、嗔、痴、慢、疑”五毒造成的。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不可能明心见性。
放下“贪、嗔、痴、慢、疑”,不执著于人生之乐,不绝望于人生的苦。其实没有谁可以轻而易举的抛去或克制“贪、嗔、痴、慢、疑”的念头,但只要适度的节制它们肆意扩涨,淡然面对每天、从容豁达行事、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由心而发的微笑生活,要相信别人。
贪: “贪”就是贪爱,不限制自己欲望的边界,不断地多拿、多占、多要,没有界限,无节制。
嗔:“嗔”就是怨恨,就是分别,这是你的,这是我的,就是较真,就是生气的意思。
痴:“痴”就是迷执,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还有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人家跟我们讲对的,我们以为是错;人家跟我们讲错的,我们却以为讲对。总之,自以为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都为痴。
慢:“慢”就是傲慢、怠慢、轻慢、我慢,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只对自己的东西感兴趣,对别人不感兴趣。凡有自我膨胀的都是慢。
疑:“疑”就是怀疑,疑心重,不信任对方,老疑神疑鬼。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
学佛主要是修心和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拥有真正的智慧。学佛先要把人做好,学佛不是无情,而是重情重义。
学了佛家思想的好处是: 一是家庭和睦。
二是身心健康(在充满激烈竟争的现代社会中佛家的修身养性,可以达到减少心里压力、让身心更加健康的目的)。
三是知道宇宙人生真谛,明事明理,待人处事接物都能正确和谐应对。
对于中国人来讲,把佛学当宗教未免有些局限,把佛学当戒条未免太过沉重,把佛学当鬼神之说又未免太迷信。最好是能把佛学当做哲学看待,作为启迪智慧、反观人生、慰藉心灵的一种为我所用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很多文人智者就正是这样,把佛学论证为禅理。这些禅理,又被他们精妙地写作一首首禅诗。读这些诗中的禅、禅中的诗,既是文学的享受,又是禅理的感悟。
我们今天,不妨抱着学习一门人生哲学的心态来看佛学,读禅诗、染禅心、知禅理,懂一点儿禅的智慧。---中华传统文化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是儒、道、佛三教。儒道佛三教其实它不是宗教,并不等同于其他宗教信仰,是人间的学问。(什么是宗教,南怀瑾先生说宗教就是控制人的情绪和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教,是三个大宗派,这三家各有不同的法门,儒、道、佛三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互辩论,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内已经难解难分。共同构成我们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儒、道、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儒礼、道行、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在贵阳花溪青岩古镇的一条街上,有儒、道、佛三教道场,还有天主教堂,“四教合一”,相安无事)儒家重做人,道家重养身,佛家重养心。
儒家重道德,道家重精神,佛家重慈悲。
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
儒家讲究规矩,道家讲究和谐,佛家讲究包容。
儒家提倡:内圣外王,儒家讲治世。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家讲治身。
佛家追求:物我两忘,佛家讲治心。
儒家,追寻人与社会和谐,道家,探求人与自然和谐,佛家,构筑人与内心和谐。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
儒家讲天命,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
儒家如小学,道家如中学,佛家如大学。
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遥,佛家求自在。
儒家弃小人,道家弃造作,佛家弃烦恼。
儒家如粮店,道家如药店,佛家如百货店。
儒家表现于礼,道家表现于真,佛家表现于戒。
儒家讲修心养性。儒家偏重于从伦理(做人的道理)、人文、道德、行为方面入手,而到达形而上的道。
道家讲存心炼性。道家偏重于从物理入手,而到达形而上道。
佛家讲明心见性。佛家偏重于从心理入手,而达到形而上道。
从修为的层次上,一个比一个层次高。“五代十国”(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统一中国本土为止大约70年)吴越国王钱俶(俶音:处,吴越是唐朝之后五代十国時期中的一国)在为宋代永明延寿大禅师著《宗镜录》作的序上说:
“儒。吾之师也。道。儒之师也。释。道之宗也。惟此三教。并自心修。”
孔子对老子的评价:孔子一生曾多次向老子问礼。有一次孔子去拜访老子,回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变化莫测,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啊!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比较儒道二者的不同:“孔子更关注社会生活,而老子追问世界生命的本质。”但儒家思想从道家中有很多借鉴,孔子曾有言:“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过矣。”可见儒家对道家的推崇。
儒家讲仁爱,中庸,做人,属于世间法的范畴。
道家讲清静,无为,养身,属于出世间法(仙界)的范畴。佛家讲慈悲,因果,养心,既出世又入世,是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道家仙界依然在六道轮回之中,而佛家可以了断轮回。佛家既包括了出世的部分,也包括了入世的部分。佛家在自利的同时,不忘众生而利他。
因此三者相比,佛家的境界是最高的。所以儒家为人道之圣。道家为天道之圣。佛家为圣中之圣。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这一学说的基本理念是使万事万物达到阴阳均衡和谐。
阴阳之道就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任何一对矛盾,如果一方脱离了另一方,不受另一方的制约,那它离消失、灭亡就不远了。你看,当今社会,有些高官不喜欢制约,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贪污受贿,其结果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阴和阳就是如此。
大自然中,一个事物的出现,总有它产生的因素,但同时总会出现另一因素来制约它。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也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道理。
简单和复杂是一对阴阳,越是复杂的事情,往往用最简单的办法就可以解决。同样,看似最简单的问题,你往往解决起来并不容易,你付出极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这就和刚柔一样,柔极能克刚,刚极柔不防。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有这个思路,遇到复杂的问题要去找简单的方法解决,遇到简单的问题不要忽视它,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和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就是对问题给予藐视,对过程引起重视。
“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万事万物均有其阴阳属性,阴阳和合,万物才能生长变化。
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如此。如果违反阴阳基本原则,就会造成误会或冲突。一切离不开阴阳,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这个根本就是阴阳。知其一,万事毕。
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万事万物都需要均衡和谐。
阴阳偏盛或阴阳偏衰都是失衡的表现。阴阳失衡必须用抑强扶弱的方式使之均衡和谐。
在自然界,阴阳失衡意味着自然灾害频发;
在人类社会,阴阳失衡意味着社会不稳定;
在个人,阴阳失衡意味着身体不适。
中华传统文化思维方式: 顺应规律,崇尚平衡,追求和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些基本理念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天人和谐、道法自然、以民为本、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中国传统文化揭示宇宙人生真理: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命由心造,福自我求。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缘来则聚,缘去则散,万法因缘生。
学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人修养上要尽力做到: 敦儒家的品性(以儒家人伦为标榜,立己立人,敦品厉行),修道家的功夫(道家全生保真的修养),参佛家的理性(世界上形而上道的哲学,无论东方、西方,没有超过佛家理论的,佛家有究竟的明心见性的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泰斗南怀瑾先生认为:
中国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原则是“乐天知命”。
乐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则。
知命,就是知道生命的道理。
要做到天人合一。
南怀瑾先生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做人要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
佛家的心是无欲则刚,佛心就是一颗善心,对任何人要慈悲为怀,不起分别心。
道家的骨是随遇而安,道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清高风骨。
儒家的表是中正平和,儒表就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礼)让的言行举止。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一是德薄而位尊, 二是智小而谋大, 三是力小而任重。
家庭伦常道——构建和谐家庭
什么是和谐?和是互相尊重,谐是互相礼让。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每个人在家庭中应尽本分,大家各行其道、各正本位,是与家人和谐相处的基本道理。在家庭中,要懂得知恩、感恩、报恩,“不看别人好不好,只管自己对不对”,对父母来说,“不管子女孝不孝,但看自己慈不慈”;对子女来说,“不管父母慈不慈,但看自己孝不孝”,这样一家人就能和谐相处了。
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
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学道不是要求别人,而是为了完善自己!
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方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今天我用中华传统文化中三句话结束今天的讲课:
谢谢大家。2015.3.23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 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 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 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当代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长期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 作为巩固期封建政权的一个重要手段。“儒家文化倡导以德治国, 但后世统治者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对先秦儒家道德理论进行了改造, 把统治者自身打造成儒家文化中圣人, 将先秦时期的儒家道德改造成巩固封建君权的手段, 被改造后的儒家道德与先秦儒家道德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异, 已经沦为君权的牺牲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最主要地位的文化是儒家文化, 儒家学派的先贤孔子主张富而后教, 对普通百姓的物质生活十分的关注。孔子曾经说过:“诗云:‘恺悌君子, 民治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可见, 孔子认为, 民富与国富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双方, 二者反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并且认为民富才是国富的基础, 人民富裕是国家富强的保障。不仅仅是孔子个人, 几乎整个儒家学派和受儒家学说影响的士大夫阶层, 都对国家富强有着强烈的追求。《论语》中又记载:“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 和为贵”。“和谐”作为一种道德追求始终贯穿儒家文化发展的过程。儒家文化中对和谐的追求, 后来演变成中华民族的一种道德理念与文化传统, 培育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对于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 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但是青年学生往往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 其价值倾向往往并没有完全确定下来, 价值倾向的波动较大。而且, 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往往存在一个特点, 他们善于思考, 热衷于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但却缺少全面看待问题的视角和有逻辑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就使青年学生容易受到他人言论的影响, 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发布的不良信息所误导。
当下正是互联网及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 社会热点事件的传播速度以及影响深度是以往传统媒体时代的很多倍。河北省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参与者, 他们热衷于使用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网络, 大多数课外信息来源自网络媒体, 很少甚至从不阅读报纸杂志。随着博客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的爆发式增长, 对于自媒体信息的监管难度几何式增大, 一些自媒体平台的拥有者为了获取更多关注进而谋取经济利益不择手段, 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造谣生事, 扭曲历史史实, 断章取义经典著作, 编造谣言攻击有影响力的知名人士, 甚至攻击社会主义制度, 导致现在许多自媒体平台鱼龙混杂, 充斥着各种谣言与恶意的虚假新闻, 这些谣言以及虚假新闻具有极强的煽动性且辟谣过程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如果不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 任其传播将造成极坏社会的影响。而在河北省内, 普通高校大学生正是自媒体平台的主要使用者以及信息传播的参与者, 这样的谣言以及虚假新闻, 会对大学生群体尚未成型的价值观造成极坏的影响, 乃至影响青年大学生未来的价值倾向, 对于未来青年学生自身的发展极为不利, 甚至影响未来中国社会的价值倾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 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 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行之有效的一种路径。河北省普通高校内, 部分青年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与深厚, 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对每一个中国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才是中国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
三、河北省普通高校范围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途径
在河北省普通高校范围内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可以从推进中国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开始。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出发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融合, 克服教条式、纯理论式的空洞说教, 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日常生活中的我国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
学校可以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月, 以符合青年学生心理, 贴合青年学生兴趣爱好的方式, 开展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相关活动, 诸如专家讲座, 师生座谈等等。加强对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面向学生的信息传播渠道的建设。同时开展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 以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华传统道德的认识, 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素养。贴近青年学生信息获取渠道, 重视新媒体平台的作用, 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宣传渠道, 以更容易被学生群体接受的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在使用新媒体平台的宣传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以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小视频”, “语音”等方式进行宣传。
摘要:文章通过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强化河北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树立河北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文化与自强意识,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陈鹏.君权牺牲品:先秦儒家道德的变异[J].思想战线, 2014 (04)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三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基础。因此,理清中国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对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的战略任务。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国家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长此以往,这必然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核心价值观能否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主要取决于核心价值观是否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思想基础,是否根植于传统文化。
2.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必不可少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一个民族一旦抛弃其文化传统就会失去生命力。中国现时的新文化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就必须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必须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只有这样,核心价值观才会有生命力。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1.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
富强即富足而强盛,它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推广到政治就是实行“仁政”民主的价值观在传承民本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发展。文明与和谐的思想也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2.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自由、平等的思想。儒家文化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思想,意在提醒统治者,国家是公共的,要把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公正的价值观在传承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完善。在传统文化中虽然更多强调的是德治,但也有法治的思想。孟子提出了“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的观点,强调国家治理离不开道德也离不开法律。荀子较之孟子更强调法治的重要性,其思想核心是“隆礼重法”,就是通过法治来补充礼治的不足。法治的价值观是在吸收借鉴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并进行了发展,主张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3.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
爱国主义在我国是一以贯之的,道教提出了“助国”“保国”的主张。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也体现了一种为国家而奋斗的爱国精神。爱国思想源远流长,深入人心,为人们所崇尚。爱国的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诚信自古就是传统文化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儒家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五个字。诚信、友善、敬业融合到一起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种爱国情怀。
(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既有优秀的思想,同时也包含落后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不能一味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首先要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2.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只有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培育民族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注重传承传统文化与创新时代文化的结合,有利于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
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人们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得他们盲目崇外,而把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抛之脑后。因此,加强人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社会的迫切要求。所以,要采取多样化的文化形式,作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培育和践行,需要采取更多为人民群众所熟知、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利用文学、艺术、甚至是传统戏曲以及其它的文化形式,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把学到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神运用到实践中去,让人们们通过实际行动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四
以下是几位同学的中国梦。
小曹同学: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外科医生,对每一位病人的生命负责,开病人用得起的药,拒绝红包回扣。
小吉同学:我的梦想是出国留学,将来回国找份好工作。
小张同学:我的梦想是在中国设计出属于自己的高性能新能源汽车。
小许同学:我的梦想是在工程力学方面有所建树,争取成为中科院院士。
小程同学:我希望社会进一步深化改革,更加公平正义,更加自由开放。
从以上回答中我可以看到,同学们的梦想大多是以实现个人成长发展为基础的,一方面说明大家普遍都目标明确,脚踏实地,能朝自己心中的人生价值彼岸努力进发。另一方面说明大家都积极进取有理想有追求,并乐于为之做出努力。不由想到党的十八大曾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的确,同学们的个人理想让富强,自由,敬业等词熠熠生辉。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不错,中国梦,往大了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这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是千百年来仁人志士不断为之奋斗的理想。往小处,具体到每个鲜活的个体与独立的个人,中国梦,何尝不是每个人通过努力,发挥自己的才华,想象,激情与胆识,为自己与家庭赢得更好生活,为社会创造更多进步技术,更大财富的过程?
通过以往的政治学习与翻阅资料,我知道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我想,同学们说出的各自的梦想,既是对自我发展的期许,也是希望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便是中国梦第四个内涵里所谓的“价值特征”吧。
小程同学的梦想格外特别,因为他把自己的梦想从个体梦想中抽离,升华,“希望社会进一步深化改革,更加公平正义,更加自由开放。”这既是中国梦前三个内涵的总结,也是每个中国人都怀揣的梦想,更是中国人民许多代来一直为之奋斗不息的梦想。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五
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现代礼仪文化的价值取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内涵,对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追求进行提炼,与友善、和谐、文明、法治等现代价值观念联系起来进行科学阐释,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之上,使核心价值观落小为礼仪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使礼仪文化变成礼仪行为和礼仪习惯。中国礼仪文化强调自律,西方礼仪文化强调他律。我们应该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保障各种礼仪规范和公约守则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者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遵守。同时,通过一些仪式和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使礼仪文化成为每个人的礼仪行为,变成全社会的礼仪习惯,在传播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
1、下列关于中国礼仪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B、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追求“向善”,它表现出善良的人性,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和善良宽容的心灵。
C、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D、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能够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儒家对中国礼仪文化的诠释来看,儒家已经意识到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B、中国礼仪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密切,中国礼仪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C、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为礼仪价值取向,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让大众接受。
D、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礼仪文化可以变成礼仪行为和礼仪习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我们应该通过礼仪文化教育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B、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内涵,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之上。
C、中国礼仪文化强调自律,西方礼仪文化强调他律。我们应该将中国礼仪文化和西方礼仪文化有机地结合,保障各种礼仪规范和公约守则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者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遵守。
D、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有助于礼仪文化成为每个人的礼仪行为,变成全社会的礼仪习惯,在传播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
1、“从社会的视角看”错,原文第一段中说“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从国家的视角看”而不是“从社会的视角看”
2、“中国礼仪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错,原文说“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和“礼仪文化”不是一个概念。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六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民族梦想的延续与发展,本质上是“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梦”的有机统一。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国家、民族、人民问题上的统一,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此提出传播渠道、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建议。
[关键词]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途径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在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地方,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新一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换届完成,习近平同志再次畅谈“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倡导”,则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价值准则。
一、“中国梦”的实现要以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前提
党的十八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字从国家、社会、人民三个层面凝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价值追求的召唤,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规范。而包涵了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人民幸福梦的中国梦的三个倡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起到了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共识和精神支持。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风尚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而这也正是我们倡导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现。
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发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根本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价值取向。中国特色这条路是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摸索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为驱动力,才能真正在思想意识上形成合力,真正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思想意识形态上的道路保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弘扬中国精神提供动力源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当代的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既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又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内在地包含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基本属性,并使二者高度统一,共同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凝聚中国力量提供群众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中指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性地位,人民群众既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主体,也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的共同担当,需要人们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含括的先进性、民族性和包容性特征,在民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条件等方面超越现存差异。因此,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各族人民在思想上形成合力进而推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实现“中国梦”
(一)加强宣传力度,使核心价值观获得社会大众普遍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而且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对不同的社会主体,用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引导教育。尤其要抓住青少年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两个重要群体,树立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针对青少年,开展符合青少年个性特点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领会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为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化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引导他们加强党性修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自觉实践者,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坚持“以文化人”,使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精神文明创建
先进文化必须内化于人,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灵魂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坚持“以文化人”是一个必要的方式和手段,而文化的有形载体就是精神文化产品。人民在进行文化创作中,要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创作出能够生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文化产品。
(三)加强社会实践,使核心价值观深入各项改革发展事业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各领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现实中的具体形象,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人们内心的道德准则,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社会氛围和生活环境。
正如总书记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综上所述,要想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紧密团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倡导,万众一心,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王中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10,(6).[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3]梅荣政.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几点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4]张朋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N].光明日报,2013-4-6.作者简介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七
1.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所谓传统文化即在历史发展中积淀、演化而成的带有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主要产生于以农耕为“本务”的小农自然经济、以家庭宗法关系为“本位”的封建时代,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活与实践的概括凝练、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 为民族的繁衍不息和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 至今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及伦理思想是这一脉络的主流, 并深刻影响后继发展轨迹。儒家崇奉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 以人伦为出发点, 讲求和谐有序。儒家伦理为适应人立身处世的社会需要, 确立了一整套处理家庭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此出发, 进一步将这些道德规范拓展、渗透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确立了相应的为君、为臣、为民、为友之道。继而再进一步“将家庭和社会伦理拓展至政治领域, 如处理德政、仁民、事君等方面, 确立了“为政以德”为主格调的政治伦理准则”[1]。可以看出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或者说是一种以道德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不可否认其根本性质是为封建等级制度服务的, 具有阶级性, 但“伦理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在反映统治阶级道德意识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共同具有的某些社会生活规范和道德观念”[2], 即具有历史性和共同性。一些道德理念如个人品质中的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 待人接物中的友善爱人、奉公守法等, 家国关系中的爱国图强、民族团结等, 主张“和为贵”的处世观念, 希望建立“老有所终, 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等, 仍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精神力量, 是滋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丰厚沃土。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道德文化根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 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密切相关、一脉相承,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和道德基石。
1.“重民本、尚和合”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有着独特而丰富的论述。“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 , 指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是安邦图强的重要基础。民本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得到更集中的反映, 孔子主张富民、教民, “民、食、丧、祭”, 民为首位;孟子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其“民贵君轻”思想成为传统道德文化中最为精彩的民本命题之一;荀子以舟水喻君民, 并提出“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还说“天之生民, 非为君也;天之为君, 以为民也”, 形象地说明民众的力量及“立君为民”的施政标准。传统民本思想在不断充实的同时逐渐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在其治国策略上更注重采用安民、抚民、利民、宽民的政策。明清之际, 民本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公天下”[3]的观念开始在人民心中开启。黄宗羲主张“天下 (人民) 为主, 君为客”, 王夫之“君以民为基”及康有为、谭嗣同等均有所论述。同时, “民本”思想逐渐成为贤明君王治国安邦的要旨。可以看出, 传统民本思想带有古代社会朴素的民主观, 与现代民主存有某种相通之处, 为中国培育民主的政治目标、推进民主的政治进程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传统“和合”思想内容丰富, 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自身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古代思想家反对把天与人割裂, 认为天与人、天性与人性是相连相通的。孟子的“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老子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及后世学者董仲舒、张载等, 都强调天人相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孔子强调“礼之用, 和为贵”, 要求按照“和”的标准序定伦理, 主张各守本位、和谐相处。又用“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说明“和”与“同”的区分。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百姓时和, 事业得叙” (《荀子·富国》) , 主张人际和谐, 国家、民族和睦。在人与自身关系上, 儒家提倡正心修身、慎独省身, 道家认为要无为无欲、虚心养性, 佛家主张六根清净、静心顿悟, 都强调通过修身养性达到身心和谐的目的。“和为贵”、“政通人和”、“和睦”等观念深深浸润于民众的意识中, 并逐渐渗透到民族的心理、风俗、思想及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 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社会心理和共同的价值取向,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提供丰富的滋养。
2.“崇正义、求大同”与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义”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仁、义、礼、智、信“五常”为立人之德, 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古代社会中, “义”与“利”是相联系的, “义利之辩”贯穿其中。而儒家强调见利思义、重义轻利, 其思想倾向在古代道德思想中占主导地位。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认为“不义而富且贵”的行径为君子所不齿, 要求人们“以义制利”。孟子在继承孔子“重义轻利”思想的同时有所发展, 更强调“义”的正义性。“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 说的就是做人有气节、有正义。尤其谈论“义”与“利”不可兼得时, “生, 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 孟子的名言句句闪耀着“正义”的光辉, “舍生取义”的气节也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为着实现“正义”的崇高理想而不畏强暴、视死如归, 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精华。
从古至今, “大同”的社会理想一直是中国人所追求的终极美好。《礼记﹒礼运》中所描述的“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提倡将“天下为公”作为理国安民的政治哲学和施政理念, 期望建立一个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美好社会。“崇正义”及“求大同”的道德理想一直影响着传统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 尤其“求大同”思想“构成了中国未来理想社会的文化精神内核, 描绘的大同社会是达于自由平等、公正与太平的理想境界”[4], 更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致力于构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 对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共同价值诉求具有重要作用。
3.“讲仁爱、守诚信”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仁”是中国传统道德中“五常”之首, “仁爱”观是传统道德文化中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最重要的道德精神和行为规范。所谓“仁者, 人也” (《礼记﹒中庸》) , 孔子认为“仁”是人之为人的基本:“人而不仁, 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成人”的过程就是人“求仁”的过程。“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离娄章句下》) , 儒家认为人与人交往要有爱, “爱人”是一切德性的始端, 仁的本质即“爱”。而“爱人”宗旨的践行始于“亲亲” (“亲亲为大”) , 并在其基础上向他人推及及“爱屋及乌”,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 “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章句上》) , 自然关涉他人、职业、国家, 那便是爱他人、爱职业、爱国家。儒家用“仁爱”的价值观架起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职业、人与国家和谐相处的桥梁, 并使之成为人们共守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友善继承了传统“仁爱”思想的价值内核, 并将其具体化为社会成员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价值准则, 实现了“‘仁爱’美德抽象价值的具体定位”[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代先贤向来十分重视“诚信”, 将其作为“立人之本”、“处世之道”。《中庸》提到“诚者物之始终, 不诚无物”,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 思诚者人之道。”强调诚是事物之本, 人应效法天道真实无妄的品德。儒家伦理更把“信”作为五“常行之德”之一, 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强调“言必信, 行必果”、“自古皆有死, 人无信不立”, 指出“信”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 是立身之本。孟子还将“朋友有信”提升到“五伦”之中, 成为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不仅如此, 为政者更要明白, “信, 国之本也” (《左传》) , “小信成则大信立, 故明主积于信”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 强调统治者为政要取信于民, 要将对民诚信作为“治国之基”。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诚信”纳入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之一, 既是对诚信是做人之本、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重要保障的重视, 又是对古代诚信之道的传承。
三、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为切入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都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其思想渊源、历史根基。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植根在中国人内心,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 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 否则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6]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扎根民族土壤, 立足优秀传统文化, 并深入挖掘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坚持有扬弃地传承、坚持创造性转化、坚持创新性发展, 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 不断汲取精神滋养, 才能有深厚的民族根基, 才能得到民众广泛的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 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家国、诚信、仁爱是传统道德文化中个人层面最基本的价值范畴, 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闪耀着时代的光芒。要传承传统家国思想, 开展以爱国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 引导公民培养爱国情感, 增强民族和国家认同, 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努力;要传承传统诚信精神, 开展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立身处世教育, 引导公民树立诚信为做人之本的原则, 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传承传统仁爱理念, 开展以友爱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 引导公民形成尊重友好、宽容理解、关怀他人的意识, 从而为社会和国家层面价值观的实现奠定基础。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为切入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我国民族文化相契合, 同我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 同我们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5]温小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伦理互通与哲学契合[J].理论月刊, 2013 (07) .
[2]马黎.论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德育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03) .
[3]邹贵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2) .
[4]梁红军.儒家德性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J].深圳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03) .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八
摘 要: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以及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认识在传统文化中的具体体现,要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要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追求一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结合,并及时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再升华和再创新。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合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43-02
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以600余字篇幅谈核心价值、公民道德,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从而进入人们视野,备受关注。
当前,同经济发展相比,道德文化是一条“短腿”,我们“要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中取长补短”。
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指出:“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现象就雄辩地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与历史厚重感,是我们文化的“活灵魂”。如中国文化传统重人伦、重道德、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勤劳刻苦、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品格,通过改造,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我们要坚定而勇敢地担负起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用它来沁润人生,陶冶情操。
二、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认识在传统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是立足于国家、社会、公民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些思想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具体的体现。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我们现在追求国家富强的愿望与中国古代的“富国强兵”思想以及历代仁人志士对国富民强的追求是息息相通的。
富国强兵思想的倡导者当推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管仲,他强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他坚持富民政治,将国家的安危,归结到能否充实人民的物质经济生活这一点上。在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思想指导下,他认为“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他的这一见地,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堪称为富国强兵的先驱者。
体现着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导阶层思想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包括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总革命纲领,它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为核心,丰富了富国强兵的思想。孙中山在他的《十年国防计划》和《实业计划》中,针对国贫兵弱的境况,阐发了富国强兵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历史上的军事经济思想。
可见,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无数仁人志士苦苦寻找富民强国之路,直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提供了现实途径。
民主是古代民本主义的近代升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上的一些内容,体现了反对君主专横,追求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比如重民轻君思想、体现原始自由平等的“社会大同”思想等等,其中的自由平等思想为以后的革命家、社会改革家所关注,成为人们向往的目标。近代以来,从维新志士、辛亥志士开始就为民主与平等进行了浴血的奋斗,同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价值追求,更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社会主义应该也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层次的民主。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中和”观念是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最古老、最持久、最本质的思想传统。按“中庸”的标准去做事、去处理一切关系,就会达到处处“和谐”的状态。我们的先贤和先民,就是用“中和”这两个字,很好地处理了人类古往今来普遍面临的三大关系,也可以说是三大矛盾,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
“自由”的概念,中国古已有之。一开始可能没有出现“自由”这个词语。但如《庄子》的“逍遥”、《老子》的“无忧”、《孟子》的“乐”、“浩然之气”……都具有“自由”的概念。自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需要,是人之所以为人最重要的主体意识。杜甫有“送客逢春可自由”,柳宗元有“欲采苹花不自由”、杜牧有“百感衷来不自由”、刘商有“寸步东西不自由”……这都是当时士大夫阶层,即古代知识界心灵深处对自由的叹息和呼唤。
古人是用“均”来表达平等的思想,“均”在《说文解字》中是“平”的意思。在中国的古文献中,很早就出现,例如《诗经》中有“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礼记》中有“乃均土地”“土均”,“均人”是周代“掌平等土地征役”的官员。诸子时代,“均”更是广泛出现,《老子》中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孔子则是提出“不患贫而患不均”的思想。这些都是古代平等思想的体现。
回顾历史,中国古代长期沉淀的法治,并没有因为今天依法治国的提出而显得暗淡;反之,正因为“依法治国”的提出,而更加显现出它的价值,它的魅力。中国古代法治的推行对于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进步,推动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秦国统一,秦始皇以法家思想为主导,此时法家思想达到顶峰。“法治”达到登峰造极的地位,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法治埋下了一粒生机勃勃的种子。此后的漫漫封建社会长夜里,“法治”从来就没有真正地退出过历史的舞台。它不仅仅是推动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发展,而且也将会有助于推动中国现代的文明。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始终把家、国视为一体,把族群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萌生发展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礼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左传》的“公家之利,知无不为”、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写照。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日寇演戏。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美国的救济粮等等,这种为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而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乃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激励中华民族发愤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诚”是一种最高的道德范畴和做人的准则,诚信是立人之本,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若不讲诚信,彼此没有信任感,尔虞我诈,将会后患无穷。
三、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认识的具体措施
要建立健全一种新的思想价值体系,根本在继承,重点在创新和发展。
(一)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追求一致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有力保证,以及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华人同胞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我们要进一步发扬和完善这一优势,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中华民族更好的发展。
(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结合
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整合与创新,对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
在整合与创新时,一方面,要结合当前的文化状况,另一方面,还要尊重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使之实现水乳交融式的结合,比如,我们可以弘扬忠孝仁爱的思想,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引导大家树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生信仰;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强化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等等,使之整合创新后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育效果。
(三)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再升华和再创新
在对传统文化处理好批判与继承关系的同时,更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不只是传承,更重要的是创新。在创新过程中,正在不断培育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会越来越显示出一种从容的、本土化的风范,会越来越把历史上的核心价值,身体力行地传导到每一个公民的行为之中。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理论体系,需要进一步生活化、通俗化、大众化。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智慧与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实践,起着温润心灵、滋养人生、精神抚慰、舒缓压力的独特作用,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如何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具有理论和学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科学合理地利用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将会积极推进与落实好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
参考文献:
[1]陈亚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怎样形成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推荐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1-09
如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8-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09-0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1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00字作文08-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10-10
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11-06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8-26
歌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