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下雪看图写话(共15篇)
1.冬天下雪看图写话 篇一
在引导学生看图写话时, 激发学生看图写话的热情与兴趣, 是较好完成看图写话的前提和基础。
一、观察有序
看图写话, 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图片, 观察是写话的基础, 观察的关键就是要有一定的顺序。那么, 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呢?首先从整体上理解图片的内容, 看一看图画主要向我们描绘了一件什么事情。整体感知图画之后, 再进行细节观察。接着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外貌、服饰入手, 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 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在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 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看图“说话”时, 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做到言之有序, 使整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情, 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 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 引人入胜。
二、联系生活
看图写话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这样更容易理解图画中的内容。例如, 一幅图中的小女孩躺在床上, 只要学生去过医院就能想到小女孩生病了。在进行看图写话练习时,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 这样学生更容易有话说。另一幅图是三个孩子围着小女孩, 手里拿着礼物, 可以看出他们是来看望她的。有了这样的生活实际, 学生写话便不是难事。
三、启发想象
虽然学生观察的是同一幅图画, 但是每个人观察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看图写话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其实, 学生从来不缺乏想象力, 只是需要教师的鼓励。在充分看懂图片内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继续“看”图, 看出图上应该有、可能有, 但是没有画出来的内容。这一步就是“想”。
一想人物之间的关系:同桌、朋友、师生、父子、母子、爷孙、邻居等;二想人物的情感:高兴、开心、喜悦、伤心、忧愁等;三想人物的说法、想法:高兴时会怎么想、怎么说, 不高兴时会怎么想、怎么说;遇见朋友会怎么想、怎么说, 碰到事情又会怎么想、怎么说。
四、引导写话
低年级的学生很在意教师的评价和激励, 在学生看图“说话”后, 一句赞扬, 一句鼓励, 一句点拨, 都会使他们心花怒放, 对看图“说话”信心十足。这时教师就要因势利导, 用情感评价的手段激发他们的“写话”欲望。也就是要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把看图“说话”转化成看图“写话”。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心中所想的, 口中所说的, 用所学的词语把它“写”出来, 让学生心笔相连, 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笔端流淌到纸上。
2.看图写话要联想 篇二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用二三句话就把一幅图写完了,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要使孩子看图写话内容充实,语言形象生动,这一招绝对管用——联想。联想的方法很多,下面三种对低年级小朋友很实用。
一、由“色”来联想
有一次上课,我出示了一幅“金灿灿的桔子”图,对孩子们说:“这幅简单的图能让你们写出几百字的文章,相信吗?”很多小朋友嘟起了嘴,还有的冲着我摊了摊手,耸了耸肩,那意思是怎么可能呢?我指了指桔子的颜色,问这是什么颜色啊?“金黄,金灿灿,黄橙橙”等词语很快被说出来了。我启发道看到这金黄的颜色你联想到了什么呢?很快有孩子说,桔子穿的是南瓜的衣服。有的孩子说,它的胆子真大,敢把太阳公公的衣服披在身上。有的孩子说,它真爱美,把向日葵姐姐的颜料涂在身上了。啊,它的颜色跟营养多多的胡萝卜的颜色一样鲜艳。我夸奖道,你们由事物的颜色产生的联想真美妙啊!
二、由“味”来联想
桔子散发着股股清香,这也是一个写点,可以启发孩子联想。闻到这沁人心脾的清香,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被点散开来:桔子是一个爱美的姑娘,出门时一定喷了不少的香水。闻一闻桔子的香味,茉莉花的香气,也似乎钻进了我的鼻孔。凑近桔子闻一闻,仿佛喝了一杯爽口的果汁,使人一下子神清气爽了……这里还要说明的一点是,要引导孩子把图上的景或物看动起来,把自己的生活动态融进图中。
三、由“形”来联想
还以桔子图为例。看到这圆圆的形状。你联想起了生活中的什么?我指了指天空启发着。很快,小朋友们喊出了“太阳”。你能把桔子与太阳的联想说通顺说好听吗?“桔子像一轮金灿灿的太阳,把我们照得暖洋洋的。”“桔子像火红火红的太阳,但是它的光比太阳的光芒香多了。”看到它圆圆的形状联想到什么了,能把联想到的说美妙吗?一会儿,孩子们就妙语连珠了:一盏盏小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我继续启发,如果把桔子的枝朝下,插进绿菌苗的草地你能看到什么景象呢?孩子们来了灵感,语言也美妙起来:草地上冒出了许多的小蘑菇,一朵又一朵,一片又一片金色的小花争奇斗艳,……“谁来了呢?”我急切地问。于是。爱跳舞的蝴蝶来了,爱劳动的蜜蜂来了,喜欢采蘑菇的小兔子来了……“这是怎样的季节呀?”我的话语刚落。“这是一个美丽的春天”“这是一个愉快的春天”“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的春天”一个个美妙的联想飞出了孩子们的嘴巴。一幅简简单单的金桔图,因为有了联想,小孩子写出的作文内容具体了,语言生动形象了。
3.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下雪了 篇三
雪连着下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我起了床,拉开窗帘,外面已是白茫茫的一片。雪为这个世界增添了无数光彩。我穿好衣服,快速跑下楼,手摸着这白茫茫的雪,冰凉冰凉的,不是很舒服,当手拿起时,雪上顿时出现了一个手印,既调皮又可爱。
我用手接住一个又一个小雪花,它们似乎不想多在我手上多停留一刻,匆匆地和我打个招呼,便立刻融化、消失了,我的手对于雪花来说应该算得上是火炉了吧!
4.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篇四
一、指导看图, 培养观察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 要教会学生按顺序、分层次地看, 让他们看“细”, 看“全”, 看“深”, 培养观察能力, 要训练学生有序地看, 有根据地想, 有条理地说, 为写话奠定基础。
1. 观察要有顺序。
有顺序观察能让学生写话更有条理性。观察的顺序可以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可以从远到近或者从近到远;可以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也可以从中间到四周, 通过观察让学生对画面表达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整体性了解。
2. 观察要抓特点。
抓特点是为了让写话更具有准确性。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要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们在干什么, 想什么;还要观察画面周围的环境, 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
3. 观察要找联系。
找联系是为了使学生将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 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边看边想, 培养想象能力
看图写话时, 要让学生找出图中所表达的几个要素 (如时间, 人物, 地点,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 要弄清图意及这幅图所要表达的主题, 让学生结合图意发挥丰富的想象, 在深入理解图画内容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 看图想象。
让学生根据形象直观的图画,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开展合理的想象。如《花伞该借给谁?》一文的插图画了一只小花猫在屋里拿着伞, 思考花伞该借给从门前经过的哪个小动物 (青蛙、小乌龟、鸭子、公鸡) , 学生看了插图后众说纷纭, 没有理解图意。这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 想想生活中哪些小动物不怕水, 哪些小动物怕水, 于是学生就能很快理解图意, 得出结果:花伞该借给公鸡。
2. 看图编童话故事。
看图编故事要从“异”字着手,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指导学生说话时, 要力求避免“鹦鹉学舌”, 要鼓励学生与他人想得不同, 说得不同。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 教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 续写故事, 不限于小羊被狼吃掉这一种结局, 结果学生续写出了很多故事结尾, 而且充满童真, 富有童趣, 有小羊被朋友救了;有小羊分散狼的注意力逃脱了;有小羊想方设法把狼引入了圈套, 战胜了狡猾的狼……
三、大胆说话, 培养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好奇、天真, 求知欲强, 善于模仿, 好提问题, 喜爱表达, 思维形象具体, 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因此, 在说写训练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说话, 一是要说得有头有尾, 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二是要有基本内容, 要突出重点;三是要鼓励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外。同时, 要让学生有序地观察画面, 大胆思维, 合理想象, 善于表达, 使学生在说写训练中兴趣盎然, 在交流互动中提高表达能力。教师在说写训练时, 要注重有层次地进行训练, 要有重点地进行练习, 先让理解图意, 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说, 然后带动全班同学说, 并指导和帮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进行小练笔,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好语句, 正确地表达图意。
四、有效练笔, 发展思维能力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基础, 在看图写话的训练中指导学生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 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 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 有什么心理活动, 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使画面上的人物在学生的笔下鲜活起来, 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到:1.书写规范。首先要有规范的格式, 如果要写到两三句话以上, 就要写成段落的形式, 即开头要空格 (空两格) 。以后内容写多了, 可以分几段来写, 每段开头都要空两格。其次要用正确的标点, 写话像说话, 说话不可能不停顿不喘气, 一直讲下去, 停顿或喘气之处就要加逗号和句号。如一句话没说完点逗号, 一句话说完了点句号, 表达疑问用问号, 发出感叹用感叹号……教师还要提醒学生, 标点符号也算字, 要占一个字的距离, 即占一格。再次是语句要通顺, 通顺的语句是写话最基本的要求, 要让学生说与写结合, 怎么想就怎么写, 做到说写一致。要让学生写话通顺流利, 平时就要坚持多写, 如坚持每天写一两句话, 每周写一两篇日记等。2.不写错别字。在学生写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写错字、别字, 没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3.书写完整。低年级写话是为高年级写作打基础的。因此, 在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中, 要引导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要合理想象, 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 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 从而把话写完整, 写具体, 写生动。
五、课外阅读, 为写话打基础
5.我眼中的看图写话 篇五
关键词:看图写话;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看图写话,是指将各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画面,转变为思路顺畅、语言丰富、生动感人的书面语言,用文字将画面上的人、事、物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观其景,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小学看图写话有简单图、单幅图、多幅图,也可以是照片等。
小学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应遵循“听说为主,读写跟进”的原则,这也能为今后中高年级作文做好铺垫。看图写话,顾名思义,我们可以将它分成两个步骤:(1)看图说话;(2)写话。看图写话要求先看后作,这是由视觉到文字的转变过程,是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作文形式。一般认为,口语是作文构篇的基础,看图写话是指学生先把所看到的转换成自己的话,然后再写下来。在小学低年级的看图写话中,我们要求学生“说”,就要先让学生“看”,要求学生“写”,就必须要求学生“说”。总之,“说”是“写”的前提和必然途径。
经历了几年的一线看图写话教学实践,笔者深有体会,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水平。
一、做好教师的角色定位——学生发散思维的引导者
第一次上完看图说话课后,我感触颇深:我们班的部分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一点最为可贵,孩子们对看图说话都是饶有兴致的,这无疑对今后的作文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真正地“看”,即指导学生认真地观察,而不是盲目地观察,要有目的性。学生首先应从整体出发,看懂图的故事情节,对图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把握,然后再观察具体的细节,这样是对图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对图的细节进行观察的同时,教师要对某些重要的细节如时间、地点、人物及故事的起因有所侧重,适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合理的想象。如,以《妈妈生病了》为例,在事情发生的时间上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可以是有一天、放学回到家以后、星期一下午正好要上学的时候……这样就不会在同一篇作文中出现千篇一律的时间了。再者,图中的妈妈生病了,她为什么会生病呢,原因可能会有:妈妈整天为我们辛苦地工作着,所以累倒了;妈妈下班回家的路上被大雨淋着了,所以发烧了等等。再如《生发灵》一题,四幅图中秃头男人想到自己年纪不大,头发却这么早早地掉光了,如果你是他,你会想些什么呢?(学生A:我会想,我是个秃头,我的家人、朋友都不喜欢我了。学生B:我公司里的同事因为我这样都不喜欢跟我在一起了。哎,真嫉妒那些有头发的人。学生C:我是秃头,不好看,连我的爱慕者都不喜欢我,离开我了,我要怎么办才能让她回来呢……)多有趣的想象呀!学生就像一个个小宇宙,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只要教师扮演好学生发散思维的引导者,学生的潜力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它也将会让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选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教师就要在选图方面下很大的功夫。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图画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产生一吐为快的强烈愿望,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写话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时我们应偏向一些直观形象的东西,鲜艳的、生动形象的图片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然图片不能有失童真、童趣。比如,在教学《生发灵》一课时,当我把第一张图片贴上去时,图上“掉得只剩下几根头发”的秃头男人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他们会有兴趣去继续观察,展开联想和想象。
教学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有趣图片,可以是课本的插图、课外书上出现的图片、自己收集的照片等等,这些贴近、再现学生生活实际的写话素材往往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真情实感的说话、写话能力。
三、明确每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可以少,但是力求精
低年级看图写话侧重在人物的对话、动作、表情、心理描写等方面,因此,在撰写教案的时候,在理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如,《妈妈爱吃鱼头》这一课就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两个时间段——小时候和长大以后母子二人在餐桌上的对话,让孩子们明白天底下的父母都是用心良苦的,应该懂事,明白父母的苦心。又如,《妈妈生病了》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人物的表情和心理描写两个方面,表情——看到妈妈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莉莉一脸的忧愁,她想:……以此来培养孩子关心、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而《生发灵》一课,则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人物的心理描写上。但是,心理描写对该阶段的孩子来讲比较难,所以教师在课上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必要时给出好词、好句,反复朗读,积累巩固。
四、精心设计板书,帮助学生完整地描述整个故事情节
在板书设计上,教师要下足够的功夫。叙述事情的四要素(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目前只要求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要有层次性,可以根据教学过程进行灵活的处理。如重点的词语、句子可以写下来以示强调,反复朗读,以便学生应用。
总之,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教学,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想象能力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跳出原本单一的教学引导模式,在新课程理念下结合低年级看图写话的特征和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悉心引导,活化教材。
参考文献:
李思琦.幼师专业琴法课教学刍议[J].音乐大观,2011(11).
6.看图写话》技巧 篇六
1、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图中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
2、展开想象,有条理、连贯地讲述图画的内容。
3、把看到的内容写下来,语句通顺,格式正确,标点使用正确。【句式】: 三要素:谁在哪干什么? 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在做什么? 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在做什么?结果怎么样或心情如何? 【要点】:
1、仔细观察,判定时间。把图片内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明确什么图像能代表时间。
举例:人 物躺在床上睡觉,时间就是晚上;雪花,打雪仗堆雪人可以反馈给我们冬日的信息。
2、地点和人物的观察。地点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在时间地点基本得到明确后就要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重点。人物身份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观察,喜、怒、哀、乐的表情,可与周围环境结合起来。
3、事情的观察。从图上的人物动作,表情判断出画面人物在做什么?在怎样做?低年级侧重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方位顺序指的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注意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一定的想像,叙事完整,有连续性。
时间——白天(早上、中午、下午)、晚上、日期、星期几、有一天、上学时,放学后、下课后 天气——季节(春夏秋冬)、晴、雨、风、下雪
人物关系——谁和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爷爷老奶奶(不认识的)、叔叔阿姨、可以给小朋友起名字,比如:小女孩(小红、小美、小兰、小花、小蓝、乐乐、圆圆等)小男孩(小明、小军、小方,小杰、东东,豆豆、天天等)地点——公园、游乐园、动物园、花园(花朵、蝴蝶)、学校(操场上、教室里)、家里(厨房、院子)、草地里(小兔小羊等小动物)、草原上(牛马)、树林里(植树、小动物)、森林里(狮子老虎大象等大型动物,也可以是小动物)、天空中(老鹰、小鸟等鸟类,、白云、太阳、月亮、星星)、池塘里、边(小鱼、鸭子、天鹅、青蛙),水面上(蜻蜓,荷叶、青蛙),草丛里(蟋蟀等昆虫类)人物表情(心情)——笑(开心、高兴、愉快、快乐、乐滋滋)、哭(难过、伤心)、皱眉、怒(生气、发火、不开心)助人为乐,做好事受到夸奖和表扬——你真棒!你真是个好孩子!【词语扩展】
描述天气的词语:
描述事物美好的词语:
晴——晴朗,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美丽、漂亮、好看(花、风景)雨——小雨、大雨 美妙、动听(音乐)雪——大雪纷飞、白雪皑皑 干净、整齐、整洁(打扫教室,干家务)云——白云朵朵、乌云 鸟语花香、百花齐放(公园、花园)春——春暖花开 热闹(动物园、游乐园、大街)夏——夏日炎炎 可爱(小动物)秋——阵阵秋风、落叶 有些词语前面通常还可以加上:“真”、“非冬——寒冷、飘雪、北风呼呼地吹 常”、“很” 【格式、标点要求】:
1、格式: 第一排空两格再开始写。后面的就要顶满格写。标点占一个格子,句末标点不能打在每一排的第一个格子,可以打在最后一格右下方或后面。
7.看图写话值 篇七
看图写话 值日生
朱博彦
星期一,二年级二班的同学正在值日。有小红、小刚、小明……小红和小美擦讲台,小明擦黑板,小华和小刚扫地。
他们干得非常起劲,小红和小美用白白的`抹布使劲地擦讲台,还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小红和小美把讲台擦得亮晶晶,小明把黑板擦得一尘不染。小华和小刚把地扫得干干净净。
老师来了,看见他们打扫得非常干净,高兴地说:“你们真是勤劳能干的好孩子。”
同学们高兴地笑了。
8.作文起步,从看图写话开始 篇八
包罗万象,有话可写
很多小学生害怕作文,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无米下锅。习作时,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总还是觉得没什么可写。暂且不论学生的选材的能力,先来说一说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人精辟地概括为两点一线,不无道理。学校、家里和上学路上,几乎成为了学生的全部。拥抱自然,接触社会,社会实践,嬉戏玩耍的时间少之又少,远离多姿多彩的生活。也难怪学生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甘咬“铅笔头”,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
看图写话中精美的图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活泼可爱的大熊猫,有美丽善良的喜羊羊,有精致美观的文具盒,有充满生机的春天,有快乐的节日,有展翅腾飞的未来小汽车,有富有童真童趣的故事……图中有物、有景、有人、有事、有童话、有梦想。生活的绚丽多彩,图画都可以一一描绘出来。面对着这样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学生会爱不释手,喜上眉梢,何愁没有素材可写呢?
源于生活,有趣愿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留个不歇。”看图写话中的内容,可以说是生活的缩影,加工后的再现。看后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有一种亲近感。就是把现实生活中周围的人和物,一年四季的美景,身边发生的事情,乐此不疲的游戏活动,百听不厌的故事,充满童真童趣的梦想……稍作加工提炼,绘制出学生喜爱的画面。在学生眼里,画中的人物就好像是自己周围小伙伴或者就是自己;画中的事情和活动,自己好像也亲身经历过……这些图画犹如简短的动画片,更能激发起学生创作的乐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一、二年级的学生,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思想认识,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有待培养和提高。看图写话具备育人功能。图中的很多人物身上具有优秀的品质,他们勤劳勇敢、聪明机智、乐于助人、关爱他人、孝敬父母。图中也有很多故事,启迪人的智慧,感动着幼小的心灵,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故事只要细心挖掘,适度启发引导,而且完全可以担当起这个重任。
在很多看图写话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性。比如在《小白兔看书》中,小白兔不听山羊伯伯和小鹿姐姐的劝告,在草地上躺着看书,在强烈的阳光下看书,结果患上了近视。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们要注意用眼卫生,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还比如在《小猴学特长》中,小猴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三心二意、怕苦怕累,轻言放弃,结果学无所成,一无所获。告诉小朋友们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勤学苦练,才能学有收获。对这些图画中蕴涵的思想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可以作为隐性目标自然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的。虽然不安排专门的时间,设计专门的环节有意识地凸显,也没有特意用语言来说教,但学生在内观察、想象、表达、写话的过程中,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客观上也在接受思想情感教育,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
渗透写法,夯实基础
小学作文的写作方法不胜枚举。描写的方法就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修辞的方法就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谋篇布局的方法就有:首尾呼应、开门见山、详略得当、总分总……这些写作上的专业术语在中高年级作文和阅读课上,高频率地被使用着。在我们低年级看图写话中,有些教师谈“法”色变。防止越位的很好办法就是渗透写作的一些方法,深入浅出,把一些写作的专业术语改编为通俗易懂的儿童语言。或者把这些专业的写作术语借助图画转化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就可以了,学生仔细观察图,合理想象,回答了这些问题,潜移默化中就掌握了一些写作的方法技巧。例如教学《小猴学飞》时,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小猴看见老鹰在天空展翅飞翔,它是怎么想的?”“当老鹰飞到树旁,它又是怎样问的?”“小猴爬到顶上是怎样学飞的?”这些问题的指向当然就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了。渗透写法,长期训练,一定会为低中年级的作文衔接,打下扎实的基础。
激活存储,学以致用
课标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品味出在小学语文中识字只是一种手段,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识了一定数量的字,积累了一些词语,就可以去尝试阅读,就可以去大胆写话,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思想了。
识字,要求达到“四会”(会读、会写、会说、会用)的字,即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能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运用”。在“四会”中,第四会最为重要,也是识字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当然难度也最高。看图写话,从某个角度来说是识字教学的延伸,是巩固识字、运用识字的演练场。当学生观察一幅幅生动可感的图画后,学生就会主动打开头脑中词语宝库的大门,选择恰当的词语与图相匹配,沉睡的词语被激活了,然后学生连词成句,描述图画,教师再做好语言医生的工作,随机点拨纠正,学生在尝试练说中,选用的词语会越来越准确,越来越生动。
据图训练,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意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走马观花,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不细致、无顺序。例如,在教学看图写话《小白兔看书》时,有许多同学观察不细致,就忽视了第三幅图左上角的太阳,结果学生就说:小白兔躺着看书累了,就坐起来看书(原意是:小兔在强烈的阳光下坐在草地上看书),我们知道坐着看书与它患上近视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这就是没有仔细观察,导致与原意相差甚远。
在看图写话中,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根据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看图说话、写话所展示的图画内容,往往是事件的某一部分、“一瞬间”的情景。不像电影和动画片的画面前后衔接得十分紧凑。一看便知故事的内容。图与图之间,一幅图之内,留白很多,有些必有的情节并没有展现出来。有些内容更是无法呈现的,像图中的人物说了什么、怎样想的。这些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教师要抓住图画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依据画面的意思,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适当的画面,把事情写完整,写具体生动。想象力会在多次的训练中得到提升。如教学看图写话《智斗大狮子》,就可以提出几个支架问题,启发学生想象。首先启发学生想象小花猫为什么愁眉苦脸?遇到了什么危险或困难?再启发学生想象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智斗大狮子,它跟大狮子是怎么说的?然后想象故事的结果。以此来丰富画面的内容,补充画面的情节,让画面上静止的物变得富有生气,从而编成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围绕图意进行合理的想象之后,下一步就要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了。说是写的前奏,当学生经过思维加工把图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时,此时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最佳时机。教师要鼓励表扬,适时点拨,启发引导,及时订正,必要时还可以亲自下水,为学生示范。总而言之,是让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使学生乐于发言,敢于发言,学会发言。
说的过程是整理思路和加工语言的过程。一番充分的练说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抓住重点,确定好详略。由说到写水到渠成,学生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积极投入到“写”的活动中去。这样,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把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9.让看图写话走出“千篇一律” 篇九
大多数学生看到这个画面, 都会不假思索地写道:今天, 我在上学路上, 看到一个小妹妹摔倒了, 疼得直哭。我连忙跑过去把她扶起来。
这样的情节构思简单, 语言也不鲜活。怎样让画面灵动起来, 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构思出有创意的情节呢?
一、从不同的叙述角度思考
画面上有两个人, 一个男孩, 一个女孩。可以把自己当作男孩来想故事的情节, 也可以把自己当作女孩, 还可以把自己当作旁观者来写。如上文是以男孩为叙述角度来写的。如果以女孩为叙述角度, 则可以写自己是怎么摔倒的, 疼的表现, 被扶起来后是怎么想、怎么说的;如果是以旁观者为叙述角度, 则可以把女孩和男孩的表现穿插描写, 先写女孩怎么摔倒的, 再写男孩怎么发现的, 接着写男孩怎么做, 最后写女孩怎么说。
二、设想人物的不同身份
画面上的男孩与女孩是什么关系呢?是朋友?是陌生人?还是亲人?不同的身份, 就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体现不同的价值取向。是陌生人的话, 可侧重说明助人为乐的精神;是朋友, 则可表达团结友爱的重要;是亲人, 就可抒发亲情的美好。
三、从故事的起因想起
女孩摔倒, 男孩去扶她, 这是画面上无法改变的内容, 给人留下更多想象空间的是故事的起因。女孩为什么会摔倒?男孩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现的?为什么要扶起她?如果学生真的想不出什么有新意的开头的话, 可以先给出一些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给个题目, 会引发学生扣紧字眼想象故事的起因与结果。我给出了这样几个题目:《寻找快乐》《丁丁迟到了》《特殊的考试》《知错就改的丁丁》《淘气的冬冬》《聪明的丁丁》《我长大了一岁》…… (丁丁指图中的男孩, 冬冬指图中的女孩) 经过启发, 学生们开始了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细细揣摩故事的经过
画面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一个“扶”上, 如何把“扶”的经过细化, 是写话的重点与关键。大多数学生会简单地一扶就起, 没什么文章可做。其实不然, 这里不妨来个慢镜头回放, 把“扶”的动作分解成“伸出手”“挽住胳膊”“拉了一把”这样几个连续的动作。文似看山不喜平, 还可以绕几个弯弯:
情境一:“冬冬说不定不让扶呢, 那又是为什么呢?”于是, 就有新情节出来了:“冬冬见来扶她的是个陌生人, 不让扶, 她愣是哭喊着要妈妈来扶她。”我追问“:丁丁是怎么哄她的呢?”孩子们又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想起来。
情境二:“也许冬冬让扶, 可是丁丁却止住了伸出的双手, 那又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们想象到:“丁丁发现女孩是他的邻居, 平时她老捉弄他, 他在生她的气呢!”“丁丁想, 与其拉她一把, 不如让她自己站起来, 摔倒了自己站起来才是好样的!平时他妈妈都是这样教育他的。”
10.作文 看图写话 & 篇十
牛瑞鹏
今天,我感觉身体非常热,我连忙跑去问妈妈。妈妈说:“可能是穿的衣服太多了。”我连忙脱掉了上衣,可是我还是感觉很热。于是我又告诉妈妈,妈妈连忙摸了摸我的额头,我的额头比一壶刚烧开的水都要烫。妈妈马上用体温表量了量,我的体温是39度。妈妈说:“你发高烧了,抓紧穿上衣服去医院。”我立马和妈妈去了医院,医生说:“只要打上一针就可以了。”我的心里非常害怕。妈妈说:“闭上眼睛一小会儿就打完了。”我照做了。果然一小会儿就打完了。第二天我不感觉热了,我妈妈说:“你的病好了。”
我对妈妈说:“谢谢你的照顾。”
指导教师崔梅茹
文章来源
11.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浅析 篇十一
十余年来, 我一直任教小学低年级语文,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看图写话呢?“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写话教学的要求。然而, 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对身边的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思考能力, 所以, 平时写话时往往无从下手。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浅, 见识的事物少, 所以刚接触到“写话”时还不知从何下手。有的学生为了应付, 随便写几行字, 或从某些书上抄几句。那么, 如何将写作的基础 (写话) 打得夯实?我仅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加强阅读, 重视积累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本学期我在班级里开展了天天读好书的活动, 利用每周二, 周四的最后一节课, 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如小学生报、好孩子画报, 文学少年、五好小公民、童话系列、连环画……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学生们每读完一本书, 奖励一颗阅读之星, 期末比一比看谁读的课外书最多。在读的过程中可以积累好词好句, 专门准备一个收集好词好句的日记本, 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提高了, 还拓宽了学生的文学视野。
二、注意观察, 为学生充实写话内容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 留意身边事物的变化与发展。在写话的初级阶段先给学生出示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画,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 理解图画中的故事大意, 理清思路, 将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写出来。在平时教学课文的时候让学生边读课文, 边看插图, 注意到文章的内容都在插图中表现出来了。读完课文之后让学生看插图练习复述课文, 把课文中的话变成自己的话, 顺势加以诱导, 给出新的图画,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练习。熟练之后, 在遇到没有给图, 只给出写作要求的写话题目时, 可以通过想象, 在头脑中创设情境, 然后再加以组织就能诞生一篇不错的短文。
三、借助图画, 引导写话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 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因此, 训练学生提高看图写话的能力, 为中高年级的写作打好基础, 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写好看图写话, 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 我在教学古诗时, 根据古诗的图画进行了写话练习。因为古诗的一大特点是“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学生可以根据插图, 结合诗意来写话。在学完《回乡偶书》后, 我要求学生看着插图来编故事, 学生通过想象, 把贺知章回家乡的场景写得很精彩。
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画画, 然后写一写, 二年级下册《画风》一课学完后, 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 自己画风, 写出画风的过程, 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 有话可说, 新意别出。
四、拓展写话素材的积累空间
叶老曾说过:“生活就是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所以, 引领学生观察生活, 观察自然, 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进而进行写话训练, 使学生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
(一) 观察自然, 写儿童眼中的五彩世界
大自然美丽而神奇, 有潺潺的流水, 碧绿的小草, 欢快的鸟鸣, 新吐丝的柳芽, 缤纷的花朵, 风霜雨雪……这一切都为孩子们的写话提供了素材。适时地带领孩子去观察, 先讲清观察的顺序和方法, 让孩子们动用一切感官去观察, 发现事物的特点,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最后再写下来, 一段一段富有童趣的语言便跃然纸上。如:春天来了, 我领孩子们到校园去走一走, 看一看, 瞧瞧柳丝、冬青树发生了什么变化, 月季花的新芽和小花苞是什么样子的, 和嫩绿的小草握握手, 听到小草的问候了吗?然后, 让孩子们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看到学生们那红通通的笑脸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话语, 我深刻感受到了童心和大自然亲吻, 产生的火花是多么的美丽!
(二) 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做生活的有心人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 注意力, 特别是有意注意, 有意观察能力较差, 不留心身边的生活, 写起话来缺乏真切的感受。为此, 我在教学中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如:观察身边的人, 先从观察老师开始, 自己的老师长的什么样, 说话、讲课有怎样的特点, 怎么对待学生——每天坚持这样做, 久而久之, 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 又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
总之, 写话教学是学生习作的起步, 在这个阶段, 我们应该积极关注, 用心引导, 循序渐进打好学生的习作基础, 使学生乐于写话、主动写话, 把写话当作一种快乐。
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看图写话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 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合理的设计教学, 有针对性的安排练习, 进而提高小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希望本文的研究, 为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进行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看图写话,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马成.浅议小学生看图作文[J].吉林教育, 2011年07期.
[2]吴迪康.小学生看图作文的弊端与对策[J].成才, 1998年06期.
[3]小学生如何写好看图作文[J].少年读者, 2008年Z1期.
[4]张桂林.看图作文教学之我见[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 2008年02期.
[5]耿光梅, 徐晓强.写好看图作文三做到[J].少年天地 (小学) , 2002年04期.
[6]李泽民.怎样指导小学生看图作文[J].教师, 2011年02期.
[7]严斌.挥洒笔尖, 别有洞天——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J].学生之友 (小学版) , 2011年01期.
[8]陈岷娟.观察·理解·想象——浅谈中年级学生看图作文指导[J].作文教学研究, 2004年04期.
12.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 篇十二
一、看就是教会孩子有序观察,有话可说
“看图写话”的基础是要学会观察,这是进行“看图写话”的重要条件。我们在教学中,要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为了让孩子了解观察顺序,我先出示整体图、再出示分解图,最后回到整体。以春天来了图画为例,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的。我把这幅图制作成课件先整幅图演示,接着像连环画一样分解,第一步,先放映柳树绿了,提示学生,看见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些好词,能用这些词说一句或几句话吗?第二步,再放映桃花开了的图画,指导学生用“……的……桃花……”“有的……有的……”的句式把桃花盛开的图画说出来。第三步,把这两幅图画合起来,指导学生要把画面的内容说清楚,不能一会儿说这,一会儿说那,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说,即“从远到近”的顺序,先说远处的柳树,再说近处的桃花。第四步,出示人物玩耍的画面,这也是按顺序观察,即“先景物后人物”的顺序。最后再次出示完整画面,目的是当孩子了解观察顺序,在头脑中形成总体的印象以后,夯实对整幅图的观察顺序的把握,这样有序观察就不再是困难的事情了。
二、想就是思考想象,活化画面
图上的内容从表面上看是静止的,细心地孩子会发现人物的动作表情,而人物的语言和心理只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像才能得到体现。有了语言心理描写才会使表达生动具体,画面的内容会为此活起来动起来,令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教师要创设不同的情境,让他们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想象画面内容以外的东西,同时又使静止的画面传递出更加丰富的内容。如在教学“雨中情”这幅图时,指导看妈妈冒雨为孩子撑伞这一部分时,除了让学生找出“看图写话”的四个要素(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分别是什么,弄清图意及这幅图所要表达的母爱这个主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加进丰富的想象,如:妈妈和儿子明明会说些什么?妈妈在撑伞的一刹那会说什么想什么,儿子明明是怎么说的又是怎样做的;他们深情地看看对方又都会想些什么;回家后明明看看妈妈被淋湿的长发,再看看母亲保护下毫发未损的自己又会说什么等等。这样给孩子一些提示,让他们合理想象,于是孩子的说话兴趣和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妈妈拽过儿子,急忙说:“快过来,快过来,书包给我,妈妈给你打伞。”“妈妈,您也到伞里面来,这把小花伞中藏着您浓浓的爱,好温暖。”“到家后,雨停了,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喳喳叽叽,为这对母子唱歌跳舞。”就是这些想象的火花,让画面变得如此生动鲜活。
三、说即理清思路,积极表达
从想象到写话,这中间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口头表达。低年级学生表达时,往往缺少条理,不连贯。所以我们在教学“看图说话”时,要提出具体的要求:有开头,有结尾,语句通顺完整,条理清晰,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话。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先让孩子在小组里说一说,这样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就会带动其他同学跟着说。然后再选代表在全班展示,让其他同学听并给予评价。
四、写,成竹在胸,落笔成稿
学生把观察到的、想象到的和口头表达的东西转化为书面文字,这是“看图写话”的最后一个过程,也是“看图写话”的最终目标。通过以上的層层训练,再来写话就得心应手了。让孩子把说话内容列个简单提纲,顺着思路有顺序表达。
13.送伞看图写话 篇十三
一天下午,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会儿,下起了瓢泼大雨,这声音把正在做作业的小明惊动了。小明打开窗户,啊!雨下得真大啊,雨点密密地斜织着,天地间像挂了无比宽大的珠帘。
小明心想:这么大的雨,我的朋友们还在学校值日呢!他们肯定没带伞,怎么回家呀!
于是,小明就决定去送伞了。他穿上雨鞋,披上雨衣,带上雨衣,就出门了。小明走在大街上,雨越下越大,但是小明仍然没有受到影响,继续往前走。突然,一辆车飞驰而过,溅得小明一身水花,小明顾不得擦擦身上的雨水,加快脚步向学校走去。
终于到了学校,来到教室门口,同学们一见小明,惊奇地说:“小明,外面这么大的雨,你怎么来了?”小明说:“我是给你们送伞来的。”
14.看图写话写作技巧-看图写话 篇十四
写人
六要素:身份、外貌、动作、性格、语言和看法。
1.描写身份:看清楚图中人是谁,准确判断图中人物的性别、年龄和身份。如:邻居家的小妹妹有三岁了。
2.描写外貌:从图中人物的身高,长相,眼睛,头发,穿着等方面去描写。如:头顶扎了一个小辫子,胖乎乎的。
3.描写动作:确定图中人物在做什么事,通过想象展开故事情节。如:她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特别活泼。
4.描述性格和语言:要对图中人物的性格,爱好,神态、语言、心理活动进行细致描写,图中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描写可以通过细致观察之后,结合实际发挥想象力来写。如:每当看到熟悉的叔叔阿姨从她身边经过,她都会甜甜地叫一声:“叔叔阿姨好!”叔叔阿姨们都很开心。
5.结尾要写出对这个人物的看法:如:我们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小妹妹。
写事
六要素:通过丰富的图片信息,观察画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开头:说明描述一件事要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过程:写话时,重点描述事情的经过。
3.细节:大胆想象,巧妙构思,丰富过程部分。
4.结果:事情的`结果要根据意图展开合理的想象。根据画面的人物关系,会有哪些预期结果,大家心情怎么样?会不会有下次?现实生活中的类似情景,家人对你有什么期望等等,都可以作为看图写话的结尾。
写物
四要素:事物的名称、形状、颜色和功能。
1.描写名称:仔细观察所写的实物,弄清楚各部分名称及其特点,抓住其特色。如果是物品,要仔细观察其外观、色彩、用途等,如果是动植物,要观察其外形、颜色、生活习性等等。
2.描写形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形状,如从头到尾,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等,层次要分明。
3.描写颜色和功能:要描写物品的功能或用途。对于日常用品,如橡皮、铅笔等可以略写几句功能;对于有些比较复杂的物品,如玩具汽车,就可以详细地描述其功能或用途,重要的是能够突出物品的特色。
4.结尾点明主旨:精心构思,点明主旨,有一个好结尾。可以描写物品对你有什么作用,带给你哪些欢乐,你对他有怎样的感情等等。
15.如何从看图写话过渡到命题写作 篇十五
一、启发想象,积累素材
图上的内容是平面的,静止的,只是描绘出了人物的动作、表情,而与之相关的人物的语言和心理却无法体现出来。只有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使图中的事物动起来,使他们有动作、有语言、有思想,才能使画面内容丰富充实。
教师要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画面中,进入角色,大胆想象,也可以借助课件进行演示。如果和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还可以组织学生演一演。让他们在这样的一系列活动中,想象画面内容以外的东西,同时又使静止的画面传递出更加丰富的内容。
教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时也许只是给学生一些提示,但就是这一点提示,可能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想说想写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
例如:在指导《小猴造房》这个看图写话时,孩子们展开想象,有的说:“猴子最后什么房子也不想造,只能生活在树上。”有的说:“猴子一间房子也没造,冬天来了,它被冻得瑟瑟发抖。”孩子们各抒己见,想象也充满了童真童趣。
二、加强训练,学会“说话”
这个时期学习写作的儿童,需要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来扩展思路,只有说得明白,才会写得清楚。学生从学前班刚入一年级时,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陌生,因此在第一堂课上,我让他们大胆地自我介绍,寻找朋友。我先作示范:“我叫谢老师,是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我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愿意吗?”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来找朋友,他们一个个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手牵着手回到座位上,心里乐开了花。第一次说话他们尝到了其中无穷的乐趣,以后每节语文课前我都安排一分钟的“巧嘴巴”活动,让一两个学生上台来说一、两句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还常开展讲故事、讲笑话、猜谜语等活动,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特别要保护儿童说话的积极性。在一次教学“能说会道”课上,要求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一位同学站起来介绍说:“我喜欢吃的水果是梨。我家院子里就栽了一棵梨树,一到秋天,爷爷就用叉子叉下来给我和弟弟吃,咬一口,满嘴都是水,好吃极了……”于是,我连忙鼓励说:“说得很好,把老师给说馋了,我仿佛看见爷爷在‘叉’梨的情形。”听到老师的真诚表扬,每个同学都积极地想把话说好。说话时可采用自己小声说、同桌说、小组说、指名说等形式。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要及时小结,积极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三、注重指导,学会写作
1. 训练学生写通顺的句子
《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一学段的作文称为“写话”,目的是为了降低难度,激发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识字量的限制,写话训练时,要求不能过高,无论写得好与坏,只要通顺就可以了。开始可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图片,附上一两句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在班上展示自己的采集、描述、审美能力,能消除畏难情绪,树立自信心。例如:(1)小红的裙子真漂亮。(2)小明很调皮。(3)奥特曼真厉害。这样简短的句子老师启发扩展如下:(1)小红的裙子怎么个漂亮法?漂亮在哪里?为什么会这么漂亮?(2)小明怎么个调皮?这样调皮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3)奥特曼哪些地方厉害?再发展写两句、三句话……,然后再发展到写自己喜欢、熟悉、常见的事物。
2. 训练学生写具体生动富有个性的话
由于句子上连词语,下通篇章,是学生从字词学习进入作文训练的过渡,因此,我特别重视写句的指导,让学生写出高水平的句子,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课文是学生习作最好的范本,低年级的课文文质兼美,富有儿童情趣,都配有活泼的画面,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背。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从阅读中领悟语感,用词造句。另外,语文百花园中安排了“读一读”、“背一背”、“熟记成语”、“我的采集本”等内容,应让儿童多读、多背、多记,尽可能多地积累词、句,为丰富学生的语感打下基础。
四、命题写作,提升能力
通过以上的层层训练,再来写话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了。要逐步提高写话的要求,从开始的规范使用语句,把意思写完整,逐步提升到写得具体、生动,再到富有想象力,写出人物的语言、心理和神态。学生把观察到的、想象到的和口头表达的东西转化为书面文字,这是看图写话的最后一个过程,也是看图写话的最终目标,更是为以后的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顺利过渡到中、高年级的命题写作。
此外,要能够自然地引导学生从看图写话过渡到命题作文,还要指导学生注意平时在生活中、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经常进行词语、句子、片断的训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命题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