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诗歌

2024-10-11

还原诗歌(通用8篇)

1.还原诗歌 篇一

陶渊明诗歌哲学与现象学还原

陶渊明诗歌哲学与胡塞尔现象学均面对的是经验世界.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之后所显示的根本显现物,与陶诗对世界、对自我的纯粹直观是完全相通的.另外,胡塞尔所要求的.通过现象学还原所呈现的纯粹意识的清晰性与陶诗的明晰性也是一致的.

作 者:苟小泉 周松 作者单位:苟小泉(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周松(井冈山学院)

刊 名:人文杂志 PKU CSSCI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年,卷(期):“”(1)分类号:B516.52 B21关键词:陶渊明 诗歌 现象学 还原

2.诗歌鉴赏要学会还原画面场景 篇二

关键词:跳跃性;合理想象;还原;画面主体;连续;完整

中图分类号:G40-0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173-02

高中语文学习阶段,诗歌鉴赏对学生而言是个难点。学生往往经过三年时间的学习,到最后,对诗歌鉴赏部分还是感到很茫然,脑海中理论部分的知识储备还是有的,例如紧扣题目啊,了解作者经历及相关时代背景啊,抓关键词,找意象,体会情感啊,这些都知道。可是一到实际运用中,这些理论的东西全不会具体操作,只知道将诗歌大意翻译出来,将诗歌鉴赏等同于逐句翻译。这样学习的结果就是每次遇到诗歌鉴赏题都感到头疼,感到无从下手。

诗歌鉴赏之所以较难,主要是由诗歌本身跳跃性的特征决定的。诗歌篇章有限,要在有限的容量里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就只能抓住主要内容进行讲述概括,诗人思维就有一个从这个内容到另一内容的跳跃过程。这就从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学生如果没有合理的想象,不能还原诗歌原创时出现在诗人脑海中的画面场景,那就完成不了诗歌本身的这种跳跃过渡,自然也就无法理解诗歌的内容了,鉴赏也就只能成为空谈。学生也只能机械地去翻译大意了。

而由于时代的原因,诗人自身原因等将内心想法进行隐晦表达而造成的内容模糊性是诗歌鉴赏较难的另一个因素。

针对以上原因造成的诗歌鉴赏困难,我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个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努力去还原诗歌中营造的画面场景,身临其境去体会诗人在那一刻的所思所想。只要还原出了画面场景,那么内容、主题、思想情感、技巧等就能比较容易地把握住了。

例如宋朝词人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还原画面时,我们首先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题目是“暗香”,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是什么的“香”?诗歌第一句“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点出了画面主体是主人公“我”在“梅”边吹笛。联系这两处内容,可以得知题目的“香”是梅花的香。那么梅花是画面的主要景物。

第二步思考围绕主体,画面上还有什么景物、人物:梅花是开在什么地点?开在什么时间?联系诗歌第四句“竹外疏花”,可知梅树是稀疏地斜长在翠竹旁边的。时间由第一句“旧时月色”可知是在夜晚月色下。季节由“夜雪初积”可知是冰雪覆盖的冬季。而人物只有吹笛的主人公“我”,那位玉人,是回忆中的人物。这样画面的主要元素就都呈现出来了:月光、梅树、翠竹、白雪、梅花和主人公“我”。

第三步思考主人公面对傲雪绽放的梅花吹笛时想到了什么:由第一句“旧时月色”的“旧时”可以知道主人公吹笛赏梅时是想起了过去。回忆的内容则由第二句“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和倒数第二句“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可知相似的雪景梅树前,有位玉人曾和“我”携手赏梅,但如今相隔“路遥”,只有“无言耿相忆”。

完成了以上三步的思考,我们的脑海中也就慢慢呈现出了这样一幅画面:凄清月色下,几株梅树斜斜地倚在翠竹丛中,白雪覆盖的枝头,有星星点点的梅花正傲雪绽放,幽幽的香气似有若无。“我”在这寂静的月夜下吹奏起玉笛,而悠扬的笛声却带我回到了从前,也是这样的月色下,也是这样的笛声中,曾经有位玉人,不畏清寒,踏雪折梅。可美景再现,佳人却已分别不在眼前。重重阻隔,纵然此刻“我”折得了梅花也无从寄达。相忆之人何时才能重逢啊!相思之情难以为怀,惟有耿耿相忆而已。百转千回的笛声,随风飘零的梅花使“我”心里的感叹惋惜似有万语千言,却终究沉默以对眼前之梅。

完成了对诗歌画面场景的还原,再来探讨相关内容时就比较容易了。画面的主体是梅花,主人却对着眼前的梅花回忆着曾经一起赏梅的“玉人”,因此,诗歌的主题就是借物拟人,借眼前的梅花比拟昔日的“玉人”,在感慨今昔时追怀旧游;诗人的思想感情是“无言耿相忆”,也就是表达相思之情;综合主题和思想感情可知艺术手法是以咏物为线索,以抒情为核心,把写景、叙事融为一体,对梅花、对往事进行了描摹渲染。

再例如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首先思考画面主体:题目是“逢雪宿芙蓉山”,这中间已经暗示出了一个人物,这个人遇到了风雪,借宿到芙蓉山中一户人家。而诗文第一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给出了重要信息,这个人物应该是一个赶路者,借宿的人家是“白屋”,也就是简陋贫寒的屋舍。这样综合来看,画面主体是赶路者及山中屋舍。

其次思考围绕主体,涉及到的其他景物、人物:除开风雪外,还有什么因素促使赶路的人决定停止赶路而去借宿一晚?第一句的“日暮苍山远”告诉我们,“日暮”,也就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是一个因素,“远”,也就是目的地相隔还很遥远是另外一个因素。决定投宿的人家写到了什么人没有?第四句“风雪夜归人”,告诉我们投宿人家的主人是在那个夜晚冒着风雪归家的。

这样,画面的主要元素就都呈现出来了:苍茫层叠的群山,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漫天飞舞的风雪,快要落山的太阳,艰难的赶路人,贫寒的屋舍,简陋的柴门。

最后思考主人公的心理感受:我们要设身处地的去换位思考,如果我们就是那个赶路的主人公,赶路时会是什么心里感受?借宿到芙蓉山中人家时会是什么感受?夜半听到犬吠,知道主人归家,在相互的嘘寒问暖声中又会是什么心理感受?赶路时肯定是又累又渴疲惫不堪,借宿人家的贫寒简陋又会增加赶路人内心的凄凉,而半夜在犬吠中听到的归家人的嘘寒问暖,自然会联想到自己的羁旅难归,肯定又是惆怅不已,难以入眠。

完成了以上三步的思考,我们脑海中也就慢慢呈现出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场景:一个长途跋涉者,在曲曲折折的山路上艰难地行着,可天色渐晚,暮色渐浓,远处的苍山好像也越来越远。疲惫不堪的“我”只好决定不再赶路了,找户人家借宿一晚。眼前这户人茅舍简陋,在大雪纷飞的背景下越发地凄清。安顿就寝后半夜里突然被一阵狗叫声惊醒,然后听到柴门“吱——”的一声被打开了,在嘘寒问暖声中得知,原来是芙蓉山主人在风雪夜归家了。

如果勾勒出了这样一幅严冬寒夜山村借宿图,那么诗的主旨就容易把握了:即通过归家主人的温馨暗示出诗人羁旅难归的惆怅。艺术手法也就是写景与抒情相结合,融情入境,风格含蓄婉转。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利用想象,将诗歌内容中跳跃的空白的部分连接起来,还原成连续完整的画面场景,这是学习诗歌鉴赏的一个较有操作性的方法之一。

(1)想象要合理。诗歌的文本内容是想象的基础。任何拓展性想象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不能脱离文本,进行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要利用合理的想象在抽象的文字符号间架起桥梁,形成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场景。

(2)要设想自己就是诗歌中塑造的那个人物,要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那个画面场景中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心里有了如此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理解诗人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

(3)要抓住细节,通篇阅读诗歌原文的基础上,把有效信息尽量全地找出来,然后进行整合成画面场景。整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跳跃的断开的情节接连起来,形成连续性的情景,将零碎的景、物、人有机地组成衣服完整的画面场景。然后再从完成好的画面中提取相关内容、主题、情感、技巧。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葩,我们要学会利用想象去努力还原诗歌中营造的画面场景的鉴赏方法,让它成为我们翱翔在诗歌海洋中,大口汲取丰富“营养”的“隐形翅膀”。

参考文献

[1] 宋词鉴赏辞典(下册)[M].上海辞书出版社.

3.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篇三

1、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知识、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识。

2、用化合价变化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概念的理解。二能力目标

通过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重点与难点

巩固初中化学反应分类的知识和主要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加深认识。教学方法设疑、比较、讨论、讲解、练习教学过程

一、化学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举例 表示式 化合反应 C+O2===CO2 A+B====AB 分解反应``` CaCO3====CaO+CO2↑ AB====A+B 置换反应 C+CuO====Cu+CO↑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gNO3+NaCl====AgCl↓+NaNO3 AB+CD====AD+CB 讨论以上反应类型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小结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来区分。

思考Fe2O3+3CO=== 2Fe+3CO2、CH4+2O2====CO22H2O两反应属种基本反应类型? 小结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说明此种分类方法不能囊括所有化学反应

不能反映所有化学反应的本质。根据上面二个反应可以知道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不能包括所

有反应且不能反映化学反应本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类也没有反映反应的本质。

练习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1两种单质化合两种化合物化合单质与化合物化合。2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

3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4复分解反应氧化物与酸、氧化物与碱、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反应。

[讲述]化学反应还有其他分类方法。例如从得失氧的角度去分类我们还学习了氧 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

1、实验分析

实例CuO + H2 = Cu + H2O ↓ ↓ 从得失氧分析失氧 得氧

↓ ↓ 从升降价分析降价 升价 ↓ ↓ 电子转移分析得e 失e

↓ ↓

反应结论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同时发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提示学生全面理解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偏移和电子的得失

2、概念迁移

用价态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没有得失氧的反应。1电子完全得失2Na + Cl2 === 2NaCl 2电子对偏移H2 + Cl2=== 2HCl 得出氧化还原的本质定义凡是有电子转移得失、偏移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讨论后完成下表

反应类型 反应实例 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与氧化还原反的关系 化合反应3Fe+2O2 ====Fe3O4 是 相关 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非

分解反应2H2O=====2H2↑+O2↑ 是 相关 分解反应 CaCO3 =====CaO+CO2 ↑ 非

置换反应 Fe+CuSO4 ====Cu+FeSO4 是 从属 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2O 非 对立

--

三、氧化剂和还原剂

1、实例分析

CuO + H2  Cu + H2O ↓ ↓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 ↓

被还原 被氧化

↓ ↓

氧化剂 还原剂

↓ ↓

得电子物质 失电子物质

从反应物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还原反应-被还原-氧化剂”和“氧化反应-被氧化-还原剂”的内联系

2、归纳小结师生共同讨论。

综合得出如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对立统一关系的两根推断线

实质 判断依据 元素变化 反应物称为 反应物性质

失e —→ 升价 —→ 被氧化 —→ 还原剂 —→ 还原性

得e —→ 降价 —→ 被还原 —→ 氧化剂 —→ 氧化性 例 根据下列反应

2H2S+O2 === 2S+2H2O 4NaI + O2 +2H2O === 5NaOH + 2I2 Na2S + I2 === 2NaI + S

判断以上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由大至小的排列顺序。解析此类试题应首先根据概念判断出各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然后根据“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的规律比较得出结论。由此可知

反应(1)中氧化性氧化剂O2>氧化产物S 反应(2)中氧化性氧化剂O2>氧化产物I2

4.还原真实的历史 篇四

演讲稿

日前,河南省文物局在京高调宣布,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阳得以确认。这一消息成为今年最具轰动效应的考古发现,也破解了曹操陵墓的千古之谜。

据悉,被确认的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去年12月开始发掘,之前被考古学家当做东汉大墓。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这座大墓现出规模宏大的真容。整座大墓包括了墓道前后和四个侧室,整个墓道长近40米,宽约10米,呈斜坡式延伸地下15米,大墓平面约为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米,东西长18米,占地面积740多平方米。

仅从这一规模形制,即可断定墓室主人帝王身份。让人惊喜的是,虽然该墓被盗严重,但墓中存留的珍贵文物却很关键,随葬文物中出土了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的石碑,为墓主人是曹操提供了直接材料。而且,在被追缴的该墓被盗文物中,有一块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佐证了此墓就是曹操无疑。更重要的是,在该墓中还发现了一男二女的遗骨,其中男性被测定为60岁左右,和驾崩时66岁的曹操年龄相吻合。

唯一令人缺憾的是,墓中没能发掘出直接证明曹操高陵的墓志铭。但从墓志形式、出土文物、墓中骨骼,已经形成了相对严密的逻辑链,这里是曹操高陵无疑。

高陵被发掘确认,破解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而这一发现,又让人大跌眼镜。历史传说的荒诞和正史记载的严谨形成了鲜明对比。千多年来,民间关于曹操墓的传说,一直是七十二疑冢。墓穴所在,有的说是在许都(许昌)城外,有的说是在铜雀台附件的灵芝村(见《彰德府志》),有的说是在漳河底(参考古诗“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之园陵漳水滨。”),也有说是在曹操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谯陵)。

再看正史记载,曹操陵墓的位置并不那么迷雾团团。一是在曹操在建安二十三年,即他去世前2年的218年,在其颁布的《终令》中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死前又有《遗令》:“吾死之后,葬于邺之西岗,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两令见于正史,说明两大史实:一是表明曹操的薄葬之志;二是明确他归葬的地点为“邺之西岗”,比邻“西门豹祠”。凭此两点,不仅说明曹操对于自己的墓葬毫无掩饰,甚至是光明正大地告诉后人他墓葬的地点。这恰恰说明曹操性格中一贯的豪迈和慷慨。更要者,由于他追求薄葬,“无藏金玉珠宝”,似乎也不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墓葬所在,更不怕盗墓贼光顾。

然而,历史给他开了太大的玩笑。他迥异于其他地王的光明正大却被后世文人误解误读,甚至丑化。酸腐文人或基于封建正统思想,给其制造了七十二“疑冢”说,从《三国演义》到戏剧舞台,曹操成为多疑、奸诈的历史人物。讽刺的是,后世考古学家,似乎也为戏曲和演义中的历史所蒙蔽,采信了曹操墓“疑冢”的说法。否则,为何不对正史中所记载的曹操墓按图索骥地进行考古?

事实上,早在1988年,《人民日报》一篇《“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的文章已经证明了所谓“疑冢”的不靠谱—“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

很遗憾,从1988年到现在的21年间,曹操“疑冢”之说依然流行。尤其央视“百家讲坛”导致的“三国热”中,曹操“疑冢”说更被更多的普通民众所采信。事实上,正史中提到的“西门豹祠”就在安阳县安丰乡。如果说考古学家们采信正史说法,及早发掘,曹操墓也不会被盗掘得那么严重,曹操“疑冢”之谜也就早就大白于天下了。

而且,就在曹操高陵被确认之时,依然有学者怀疑。譬如着有《盗墓史记》、《中国人盗墓史》的学者倪方六就认为,考古讲求的是“白纸黑字”,称没有在墓中发现墓志铭是“考古硬伤”。此外,他还强调,从曹操墓穴的规格上来看,曹操所提倡的薄葬并没有被严格执行。我以为,该墓出土的文物资料足以证实确为高陵的所有逻辑要素,算得上是“白纸黑字”。再者,虽然墓葬文物大多已被盗掘,但从出土的石圭和石碑等文物看,墓中文物是相当地俭朴,应该算得上是薄葬无疑。至于陵墓形制规格,那是曹丕的杰作,与乃父无关。是否厚葬,主要看陪葬品,这应该是很简单的常识。

5.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篇五

氧化还原反应

[引入]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同学们回忆一下是哪四种呢? [学生]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讨论]以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学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来。

[思考]Fe2O3+3CO==== 2Fe+3CO2,这个反应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小结]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说明此种分类方法不包括所有化学反应,不能反映所有化学反应的本质

[讨论]初中我们还从什么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了分类呢?

[小结]我们从得失氧的角度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讲述]所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讲述]下面我们从得失氧的角度来分析一下,Fe2O3+3CO==== 2Fe+3CO2这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学生] Fe2O3---Fe

失氧

还原反应 [讨论] 那在这个反应中有氧化反应的存在吗?

我们再来看

CO-----CO2 得到氧

氧化反应

[小结]所以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不能截然分开。[板书]

[思考]S+O2====SO2、2Mg+O2====2MgO、2Na+Cl2====2NaCl这三个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S ====SO2

得氧

Mg ====MgO

得氧

那么这两个反应中有还原反应的存在吗?

我们说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存在,不能截然分开,所以肯定有还原反应的存在,那怎么理解呢?

2Na+Cl2====2NaCl这个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呢?

是 [讲述]所以从得失氧角度定义的氧化还原反应是片面的,那到底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呢?它的反应依据是什么呢?现在我们从化合价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反应 [讲述]Fe2O3+3CO==== 2Fe+3CO2

Fe2O3---Fe

化合价降低

失氧

还原反应

CO-----CO2

化合价升高

得氧

氧化反应

2CuO+C====2Cu+CO2↑

CuO ====Cu

化合价降低

失氧

还原反应

C====CO2

化合价升高

得氧

氧化反应 [板书]

[思考]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变化呢?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讲述]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而化学反应又与原子结构最外层的电子数有密切的关系。

[讲述]首先我们来看一组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2Na+Cl2=====2NaCl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非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H2+Cl2====2HCl

[板书]

板书设计

总结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还原反应

6.还原鲁迅真性情 篇六

——鲁迅

他是洞察世情、俯首甘为的义者,他是海纳百川、挥斥方遒的智者,他是一生呐喊、横眉冷对的行者,他是一个我们不能忘却的人……

国家级最高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近日刚刚在绍兴的鲁迅故居落下帷幕,又恰逢鲁迅逝世纪念日,本刊邀请几位热爱鲁迅文学的嘉宾,解读他们眼中的鲁迅。

特约主持:

娅丽

嘉宾:

周令飞——鲁迅长孙

孙郁——鲁迅博物馆馆长

陈丹青——著名画家

濮存昕——著名演员

鲁迅在我们心中的样子

主持人:给你们先出一道题:用一句话形容一下鲁迅先生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

濮存昕:因为我读过他《野草》题辞,我觉得他像野草。自自在在的,该长就长,该灭就灭。

陈丹青:好玩的异端。首先他是一个异端,但很少有这么好玩的异端。

孙郁:鲁迅是一条河,因为他永远在流淌着,我们读别人的经典作品的时候觉得是一个湖泊,它静止在那儿,但是我们在每个时期每一天读他都有一个新的感受,他在流淌着。

周令飞:我的想法:鲁迅虽然是我的祖父,但是我觉得他好像是我们大家隔壁邻居家的一个小老头,应该活在我们的身边。

主持人:濮存昕先生扮演过鲁迅,但演的是鲁迅生命中最后十年的经历是吧?

濮存昕:最后三年。

主持人:那您觉得您演得像吗?

濮存昕:我尽我的努力了。我也有局限性。我期待更多的演员别的演员能够去完成他的形象,我在旁边当观众。

主持人:丹青先生和孙郁老师,你们都看过这个电影吧?令飞先生,您怎么看?您觉得濮存昕先生演得像不像?

周令飞:我看海报我就很惊讶,因为我们都知道濮哥多有名的一张脸,忽然他变成鲁迅了,他不是形体上像,我觉得在他动起来的时候,鲁迅有一种东西他把握得挺对的。唯独就是个子高了。

主持人:鲁迅先生有多高?

周令飞:我这几年跟很多学校的学生和社会人士接触,我总是问他们一个问题,说你们觉得鲁迅大概有多高,他们一般都回答不出来,当然我也没有见过我的祖父,我就给他们一点提示:我说我一米八,我的父亲一米七八。我的弟弟都是一米八以上,我的妹妹也是一米七五左右,那鲁迅先生应该可能也像濮存昕老师这样,非常高大。这么一来,他们都猜鲁迅身高是一米七以上,但最后的结果大家都蛮意外的,鲁迅只有1米61。

主持人:161厘米,你怎么得出来的这个结论?你没有见过你的祖父。

周令飞:刚好留下了一张照片成了证据,就是鲁迅站在上海他的公寓前面一个台阶上的照片,照片背景后面都是有砖的。从地下开始数,数到他头顶的地方,刚好19块砖。现在那个地方还在,我就拿了一个尺去量,量到第19块砖,刚好是161厘米。

主持人:我觉得您这种童心和行动也是遗传了您祖父的那种慈爱,就像丹青先生说的“好玩”。我记得丹青老师曾经说过,他好像跟鲁迅先生也是挺有缘分的,比如说鲁迅先生属蛇,海婴先生属蛇,令飞先生属蛇,丹青先生也属蛇。

陈丹青:对,濮存昕先生也属蛇,令飞、他和我,我们三个是同龄人。

鲁迅的私人档案

鲁迅,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

身高1米61

体重约100斤,大病时曾小于80斤

星座:天秤

属相:蛇

喜欢的颜色: 黑、红、土绿、淡紫

喜欢的香烟:美丽(中档)、黑猫

喜欢的食物:火腿、牛肉罐头、绍兴菜

喜欢的运动:骑马、柔道

喜欢的电影:《哥萨克》、外国名片、风光片

爱好:书、欣赏美术、绘画、收藏、看戏看电影,曾喜欢养花、养鱼、猜谜

让人刻骨铭心的鲁迅

主持人:我记得丹青老师曾经说他从小就读鲁迅先生的书,是吗?

陈丹青:咱们都一样,因为那会儿没有别的书,很自然就会读鲁迅的书,但是现在想起来很幸运。我后来又补读了五四时期,其他人的东西,跟他不能比,当然也有不错的。

主持人:您多大第一次读鲁迅先生的书?

陈丹青:我记得大量就是文革以后,我正好13岁,所有书店都没有了,我们也不上课了,什么事都没有,就读两种书。一是毛选,一是鲁迅。我至今保存着70年代初的版本,我都已经翻得很旧了。插队的时候带去看,到纽约留学我都带着这些,不知道看过多少遍,我觉得鲁迅就在书里面,在每一页里,他是性情毕露的一个人。

孙郁:我第一次读鲁迅是小学三年级,那时文革,父母被抓起来了,我没事干,就是看书,看的是《狂人日记》,吓得不得了。后来下乡插队也读他,第一次来北京我就去鲁迅博物馆,80年代研究生毕业,我就到鲁迅博物馆来工作了。

濮存昕:我读鲁迅的书,我不懂,但是我读,起因应该是我父亲,他灌了一个唱片,那个时候唱片很稀奇的,60年代初,一个很大的唱片,他录的是《纪念刘和珍君》。这个唱片我们就一直听,摇着听,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

周令飞:我和他们一样,都是从小学、中学课文读到鲁迅。我跟大家不一样的是因为经常有人在后面指指点点的,说我是谁的孙子,我心里面有那种压迫感,所以要逃,可能躲得比较远。我是这几年看鲁迅的书比较多,慢慢去了解:原来鲁迅不是那样子。尤其是回忆文章,有好多那时候跟鲁迅一起生活过的人,包括箫红、箫军,余芳,他们在笔下描写的鲁迅根本就跟我们意识当中鲁迅的形象,是完全不一致的。

主持人:你们读鲁迅先生的文字,有没有哪一段,最让你们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濮存昕:因为我受父亲的影响,我就觉得有学问的人是鲁迅。当时青年人爱写的信,都是在下乡的时候写信,有的时候按照鲁迅的那种口吻去写信,好像故作高深一点,经常用他的一些词,这是我当时的那种状态,我觉得懂不懂没关系,真的去读,建立起联系这是挺有意思的。“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又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生命的泥萎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草,根本身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血和肉,各个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我对这一段印象特别深,也经常表演朗诵。

陈丹青:我最最感动的是他写《范爱农》:晚清他留學的时候他们抗议清政府迫害烈士,结果范爱农跟他意见向左,他心里就想,那会要推翻晚清要革命,革命不成功也罢了,革命要成功,第一件事情要杀了范爱农。他就这样来写他少年时期在日本跟同学的关系。后来两个人在家乡又相遇了,变成了莫逆之交。《范爱农》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我每次看都笑,都会很感动。

孙郁:我最感动的是《祝福》。那里面绍兴地域文化的东西很浓厚,但是他叙述的方式又是欧式的。他小说像盐一样,含高贵的东西非常多。鲁迅的文字比如说他的《野草》,每篇都是精品。

主持人:你们为年轻读者推荐一个鲁迅的书目好吗?

孙郁:以我个人的经验,我接触鲁迅我觉得是从读他的《呐喊》开始。

陈丹青:假定哪个年轻人不太了解鲁迅,他愿意读,我会推荐这两本,就是《朝华夕拾》和《花边文学》。

濮存昕:《鲁迅家庭大像簿》

周令飞:如果推荐一篇,我现在最想推荐给大家的是《立论》。

还原鲁迅真性情

主持人:陈丹青先生有一次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说鲁迅是一个让您不断想念的人,为什么不是“想起”而是“想念”?

陈丹青:他是有意思透顶的一个人,所以你会去想念他,他的文章背后你能看到他这个人。

主持人:要是鲁迅先生跟您同时代的话,您觉得两个人是什么样的关系?

陈丹青:赶紧去找他,绝对。

主持人:您是他的追随者还是他的朋友?

陈丹青: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把我当朋友,但是我怎么也会像当时青年那样找他去玩。他每天要跟年轻人见面,到书店里面去,但他又不是那种很轻佻,嘻嘻哈哈的人。他说话很简短的,对人非常厚道,心很软,很容易受骗,他自己写到过:跟他借钱,在他那住,回头又骂他,这种人太多了。

主持人:其实鲁迅先生很宽厚。

陈丹青:有点太宽厚了,他只是爱憎分明,他看不过去他就讲,但大多数他都忍着,他是感性和智性、外向和内向并存的一个人。他天性实在是厚,拿不完地往外拿。他其实是非常体贴的,那会儿的五四文人,都骂鸳鸯蝴蝶派,可是他给他妈妈寄的书就是张恨水的书,他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其实他非常认同各种层面的读者、读物,绝不是一天到晚骂人,这是瞎说的。

主持人:鲁迅先生脾气没有那么大。

周令飞:心肠太软了,有很多他生前好友写回忆他的文章,第一种说鲁迅很喜欢笑,而且在形容他的时候,笑起来是三间屋子外面都可以听得到,声震屋瓦;还有一种就是讲鲁迅生气,从来没有看到鲁迅发大脾气,他的生气就是不说话,所以有些人就在讲鲁迅生起气来就是打骂或者拍桌子,这是胡说。包括他的弟弟周建人,一直跟鲁迅在上海生活,他说从来没有见过鲁迅拍桌子。

鲁迅的现世意义

主持人:据我所知你们四位好像都有女儿。她们都读鲁迅吗?

孙郁:我女儿上大学读了吧,高中课文里面读一点,她们不是特别能够懂。

陈丹青:我孩子她中文读写不行,所以她很奇怪,她在一个西方人选的世界著名优秀散文的本子里面,读到两篇鲁迅还有一篇苏东坡,就选了三篇中国的,她说非常好,她很喜欢。她就读过这两篇鲁迅先生的,但是英文翻译的,不知道怎么弄法。

周令飞:我女儿在读书时,因为她的学习环境不是在我们大陆,她是在境外的,境外并没有把鲁迅的课文放在课本里面,所以她从来没有接触过鲁迅的作品。有一天我拿给她看,她也觉得很难懂,她问我是不是太爷爷的东西我一定要搞懂,我说没有逼你一定要搞懂,你只要先看先知道,有这样一个重要的人,他是你太爷爷,但是也是我们文化史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你必须先要触碰他,就是说touch,而不是一定要搞懂他,当你touch他了,你就先迈开了你的人生在文化史上的这一步。到了一定年龄,你有一定人生阅历的时候,你就会主动地去想到,我需要去接近鲁迅,从中找到我想要找的精神的支撑。

主持人:我记得我在初三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叫《友邦惊诧论》,我到现在没有读懂。

周令飞:主要问题出在要让小学生、中学生去读鲁迅很深刻的东西,他们并没有这样的经验、阅历。所以我时常思索一个问题:鲁迅的作品,为什么要在我们的课文里面出现,有没有必要出现,鲁迅应该不应该被绕过,作为现代文学里面非常重要的代表,可不可以在我们的课本里面绕过,还是他应该存在。

陈丹青:我对这个事情有很简单的几个意见,一个就是大量去除在中小学教材当中的鲁迅篇幅,第二,是彻底改革目前的中文教学法,第三,我自己从来没有劝任何一个人去读鲁迅,我不跟人推荐书的,你喜欢就喜欢,你不喜欢这是个人的事情。我要是现在是一个小学生,我一定烦强制性灌输给我的书。

濮存昕:魯迅先生倡导的野草精神我十分欣赏。但现在太实用化,太功利化的文化氛围,使得所有的文化,成为一个目的性很强的工具了。但文化应该本身就是文化,它应该是自由的,野草它不进花园,它那种独立品格,想生就生,想死就死,我觉得那个自在,应该提倡这种独立和自由的文化品格。

孙郁:所以开始我说鲁迅是一条河,就是他不断地在流淌,他不断地在寻找,寻找的时候他在抵抗,抵抗再寻找,再抵抗,成为自己。

7.IIS备份/ 还原 篇七

1. 在本地计算机上的 IIS 管理单元中,单击 Internet 信息服务下面的计算机图标,

2. 单击操作并选择备份/还原配置。

3. 单击创建备份,选择备份文件的名称,然后单击确定。备注:默认备份位置是 %SystemRoot%system32inetsrvMetaBack 文件夹。如果要将备份文件保存到其他位置,可以将文件从该默认位置复制到另一个位置。在默认位置保存一个副本以便方便地恢复。请注意,在默认情况下,C:Winnt 是 Microsoft Windows 中的 %SystemRoot% 文件夹。

注:WIN系统的位置是在:C:WINDOWSsystem32inetsrvMetaBack

4. 单击关闭。备注: 此备份方法提供只还原 IIS 设置(而不是内容文件)的方法。如果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则此备份方法无效。无法使用备份文件在正运行 Windows 2000 的其他计算机上还原 IIS 配置。

还原 IIS 配置

根据您是否删除和重新安装了 IIS,还原配置的步骤也将有所不同。

备注:如果您要还原 IIS 配置并且只有元数据库文件的较旧的副本存在或者不存在元数据库文件的任何副本,请参见下面的 Microsoft 知识库文章:

234429 How to Manually Restore the Metabase When No Backup Exists(在没有任何备份存在时如何手动还原元数据库)

不进行 IIS 重新安装就还原 IIS 配置

若要在尚未删除和重新安装 IIS 的情况下还原 IIS 配置,请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1. 在本地计算机上的 IIS 管理单元中,单击 Internet 信息服务下面的计算机图标,

2. 单击操作并选择备份/还原配置。

3. 在配置备份名对话框中,选择一个备份文件并单击还原。在系统询问您是否要还原配置设置时,单击是。

在 IIS 重新安装后还原 IIS 配置

若要在已删除和重新安装 IIS 后还原 IIS 配置,请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1. 在本地计算机上的 IIS 管理单元中,单击 Internet 信息服务下面的计算机图标。

2. 单击操作并选择备份/还原配置。

3. 在配置备份名对话框中,选择已创建的备份文件,然后单击还原。尽管错误消息指示还原已失败,仍还原了一部分的备份配置。

4. 在命令提示符下,键入以下命令:

cscript.exeX:InetPubAdminScriptsAdsutil.vbs enum w3svc

其中,X 是安装 IIS 的驱动器的驱动器号。从列出的设置中,找到 WamUserName 和关联的 WAMUserPass 值。

备注: 若要使用 Adsutil.vbs 实用程序,必须安装 Windows Script. Host。

5. 单击开始,指向设置,单击控制面板,双击管理工具,然后双击计算机管理。单击本地用户管理器并单击用户。

6. 双击 IWAM_computername 用户帐户。键入您从前一步骤检索的 WAMUserPass 值,然后单击确定。

7. 在配置备份名对话框中,选择已创建的备份文件,然后单击还原。这可以完全还原您的配置。

8.还原日元贷款 篇八

2007年12月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外长杨洁篪与日本外相高村正彦签署了本年度日元对华贷款政府换文。“这笔为数460亿日元的贷款,将用于中国六个环保项目的建设。”签字仪式后,日本外务省新闻官坂场三男透露说:“这将是日本最后一次对华提供低息长期贷款。”

作为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即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下文简称ODA)的主体,日元贷款肇始于1979年。这一年冬天,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访华,开启了ODA的大门;此后二十余年,日本以低息、长期为优惠条件,累计向中国发放贷款约3万2千亿日元(约合300亿美元)。而29年以后,它终于走到了尽头。

“ODA确实起了大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副所长,日本对华ODA问题资深专家金熙德感慨道:“你找不出来哪个大型工程没有日元贷款的影子。”——的确,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腾飞的关键阶段,日元贷款为中国这艘庞大的飞行器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燃料,推动其冉冉升空。

或许正因如此,日本媒体心态微妙。《读卖新闻》撰文宣称:不要求中国人感谢,只希望中国人记得。然而,审视长达近30年的日本对华ODA之路,中国人同样怀有微妙的心情。

战争赔款的变种

说起日元贷款计划,不能不谈到日本的一个难言之隐:战后赔款。

1951年,在朝鲜战争爆发、冷战铁幕启动的背景下,美国决定还日本这个远东桥头堡以主权地位。当年9月,52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举行对日和会。除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外,大部分与会国都签署了《旧金山和约》。这个和约不仅结束了日本的被占领时代、确立了以军事同盟为基础的美日关系,条约第十四款还特别规定,与会各国“放弃对日本索取战争赔偿的权利”。

但这个和约远非完整、更不彻底,由是中国拒绝承认,菲律宾更是提出抵制和会,而朝鲜、缅甸、蒙古、越南、印尼等众多亚洲国家也纷纷表示反对。这给日本的亚洲外交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其潜在影响沿及今日。

催生日元贷款计划的另一个因素,则是海外市场的诱惑。1954年,日本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已超过战前水平,获取海外资源、重返海外市场成为当务之急;而人口众多、工业落后的东亚,更是其低成本商品的主要倾销对象。这么一来,《旧金山和约》反而成为它占领这些市场的最大障碍。

为此,1954年,日本加入了以英国为主导、旨在援助东南亚的“科伦坡计划”。此后,它采取分别对待、各个突破的策略,旨在融化亚洲的坚冰:对态度强硬、坚持赔偿的国家,诸如缅甸、菲律宾、印尼、南越,它许诺逐年赔偿;对放弃赔偿的国家如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它签订了准赔偿协定即提供无偿援助;最后,1958年2月,一种更新、更体面的手法出现了:它与印度签订了一份日元贷款协定。至少在名义上,这是和战争赔款无关的政府间援助。

换而言之,和“无偿援助”一样,日元贷款不过是战争赔款的变种之一。依靠赔偿、“无偿援助”以及日元贷款,此后十余年,日本在亚洲各国攻城略地;到七十年代初期,它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性经济大国了。对此,原日本驻联合国大使、曾长期参与赔款谈判的中川融坦言:“把战争赔偿与经济援助结合起来,从结果上看,对我国扩大贸易发挥了积极作用。”

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当申请原则触及政治底线

与其他亚洲国家不同,在建交谈判中,“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这是中日建交前后北京的三大姿态。这些姿态大大加快建交步伐的同时,也让后人为之争议不已。

其实不难理解这些姿态背后中国决策层的苦心。“一个孤独的、愤怒的巨人”,二十多年以后,尼克松这么描述当时的中国。如果说,正是因为被封锁、被忽视,这个巨人才如此愤怒的话,那么在被接纳、被认可的机会来临,也就注定了它的克制。更不必说在中日建交的问题上,还包含了那么多的现实考虑。

当此之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如此紧张,而它又如此需要日本进口的钢铁、化肥以及成套设备;中日贸易始终不动声色地、然而依旧迅猛地增长着。而中国始终以稀缺的石油资源来换取它所需要的一切。

即使邓小平复出之初,也是如此。1975年8月18日,他谈到:“要进口,就要多出口点东西……要大力开采石油,尽可能多出口一些。煤炭也要考虑出口。”

1978年2月,东芝公司董事长、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土光敏夫,率领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代表团访问中国。签署《中日长期经济协定》后,中国副总理李先念接见了他们。一个细节就此发生了:李先念谈到,中国很需要日方的资金,“但利率太高了”。

日本代表团成员、钢铁大王稻山嘉宽迅速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他当即表示,负责日元贷款计划的OECF(日本海外经济合作基金)愿意以低息、长期的优惠条件,为中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对此,中方先是“很感兴趣”,甚至把它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当稻山嘉宽细细讲解有关ODA的知识、特别是谈到“申请原则”即受援国必须先提出贷款申请时,一切似乎都变得不可能了。它触及着坚冰未破、几十年间始终强调“自力更生”的政治底线。

60年代苏联撕毁对华援助协定,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巨大伤害的同时,也使中国对“外援”的总体认识蒙上了阴影。之后中国采取了“对外国的贷款、投资、援助不予接受”和“既无内债、也无外债”的政策。

“那时候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在我们看来是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刘志诚,这位参与了第一批日元贷款项目谈判,并在此后长达12年的时间里作为中国首席代表主持日本对华ODA项目的官员。在当时,要挑战“自力更生”这个被无限拔高与绝对化的意识形态禁区,所要承担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直到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ODA项目才迎来了关键转折。

访日之初,邓小平的态度依旧谨慎、模糊。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表示:“关于日本政府向我们提供贷款的形式,我们还没有考虑,但今后将对此进行研究”。

如果说,诸如“没有考虑”、“进行研究”这样的表态,还是让人感到遥遥无期的话,那么,在他乘坐新干线快车游览了小半个日本、并且回到北京后,态度迅速改变了。11月26日,会见日本民社党委员长佐佐木更三时,邓小平主动谈到:“土光敏夫先生告诉我,高额贷款应在政府间进行,民间无力解决的事情应该在政府间解决。”

佐佐木更三试探性地发问:那么,“中国能否接受政府贷款呢?”邓小平毫不犹豫地回答:“能。”

次年春天,当一位中共元老强调,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和资金,不是不能考虑,但前提是“中国的主权不受侵害”时,邓小平针锋相对。他说,ODA不是政治问题,而仅仅是经济问题,“只要有偿还能力,300亿美元也不要紧。”

在邓小平的坚持下,1979年5月31日,中国政府一反此前的矜持,主动申请日元贷款项目,并“希望日方予以研究”。

几个月后,9月1日,谷牧副总理访日期间,更正式提出了具体的日元贷款方案:贷款总额为1.2万亿日元(折合55.4亿美元),涉及包括三个水电站、三条铁路与两个港口在内的八个大型项目。

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访日期间分别与首相大平正芳、外相园田直、大藏相金子、通产相江崎、经济企划厅长官小坂等政要举行了会谈,还与经团联、日中经济协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等经济界人士进行了座谈,向各界介绍了以农业、轻工业、能源、交通运输等部门建设为重点的中国经济建设基本方针,并再三强调,中国经济建设将主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但并不排斥使用外资,只要不损害主权,条件合适,愿意接受所有友好国家的贷款。希望日本政府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给予积极合作。

一波三折

中国政府提出日元贷款正式申请后,1979年9月6日,在第88次国会众议院大会上,公明党议员竹入义胜就有关日本政府对日中经济合作的基本态度以及如何回应中方提出的日元贷款要求等问题提出质疑。

大平正芳首相答辩:“对邻国中国的经济建设所进行的经济合作,我想用三个原则来对应。第一,我国要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协调;第二,要考虑到东盟等其他亚洲各国的平衡;第三,不能进行军事合作。”

大平所提出的三原则并非无的放矢,他的用意有三:打消欧美等国担心日本独占中国市场的疑虑;安抚接受日本ODA最多的东南亚各国;照顾到国内对华贷款持慎重态度的保守派。

彼时,美国因国内法律限制和财政紧张,尚无对华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之意,但却十分关注日本的动向,对日本先行一步对华贷款颇有微词,甚至在1979年10月在华盛顿举行的日美援助政策规划会议上发难:警告日本,若不在对华日元贷款中采用“非束缚性”方式,将有可能导致新一轮日美经济摩擦。所谓“非束缚性”,是指日本贷款给中国,中国可以用这些贷款向美国等国家采购,而日本不得阻拦。

东盟各国也纷纷表示担心与抗议,认为日本对华贷款将导致对自己援助的大幅削减,更担心中国将从此成为强劲的贸易竞争对手。对此,邓小平在1979年10月9日曾意味深长地说:“据我们所知,日本对东盟的关心度很高。中日关系加深了,不会影响日本与东盟的关系”。

不仅如此,苏联也就此事向日本发难,表示“极为关注”日本对华贷款,甚至表示“今后有可能要求日本对苏也提供与对华条件相等的优惠资金。”而在大平正芳访华之后,苏联当局就日元贷款此事向日本表达了强烈不满。

一时间日本政府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压力,以至于在访华后回国的飞机上,羽田孜向大平正芳感慨道:“对华贷款导致日本与其他国家关系处于极为微妙的困难处境之中。”

尽管如此,中日两国还是在对华贷款的事项上越走越近。

1979年9月19日,日本政府派遣外务省经济合作局局长梁井新一为团长,外务、大藏、通产、经济企划厅、运输等5省厅14名代表组成的政府调查团访华,对中方提出的“日元贷款”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团解释了大平“三原则”的用意,并向中方索取日元贷款项目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对此中方给予了毫无保留的配合。

调查团还向中方详细说明了日本对外援助制度上对项目的“内资”部分不提供日元贷款,只将建设项目中的“外资”部分作为日元贷款援助对象,再加上预算限制,日本政府将对中方提出的日元贷款数额进行大幅度削减与调整,并希望中方重新提出不包括“内资”部分的日元贷款申请方案。谷牧副总理当即表示“内资部分”可由中方负责筹措,并同意减少申请金额。

经反复磋商,10月8日,日本调查团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明确表示由于先前中方提出的金额中包括中方的“内资”部分,所以日方将大幅削减、调整实际贷款总额。与此同时,中方接受日方建议,并按照国际惯例,将8个项目中的约30%作为内资部分,只向日本政府提出所需“外资”部分的日元贷款申请。

日本调查团带着中方的新提案回国后,日本政府有关省厅围绕对华日元贷款政策,特别是大平12月初访华是否应向中方承诺贷款的具体数额,以及如何应对欧美及东盟的反应展开了激烈讨论。

外务省积极主张对华贷款,通产省从能源角度考虑,也主张尽量满足中国的贷款要求,而掌握日本财政大权的大藏省则以财政困难为由,主张大幅度压缩中方提出的贷款额。

就在各省厅迟迟无法达成共识之际,自民党内部“慎重论”者旧调重弹。11月29日,自民党议员中川一郎、藤尾正形、玉置和郎等人声称:中国不是值得援助的弱国,而是拥有核武器的军事大国,且其正在向非洲提供援助。援助中国不仅刺激苏联,还会刺激东南亚各国。

此时,距12月5日大平正芳访华日期一天天临近,作为首相访华重头戏的对华日元贷款方案却迟迟无法取得一致意见,大平正芳的焦虑心情可向而知。就其个人而言,对中国始终抱有深深地负罪感,所以一直不遗余力想促成此事。11月30日下午,大平正芳召集所有政府要害部门负责官员,敦促其必须拿出对华贷款方案。会议一直进行到深夜,终于达成了共识。

1979年12月5日,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带着作为“礼物”的日元贷款协议如期访华。中日双方正式确定,第一批日元贷款从1979年至1984年实施,贷款全额3309亿日元(约15亿美元),年利率3%,头十年只付息不还款,后二十年还本付息。

“综合考虑通胀等因素,日元贷款实际赠与成分约为57%”刘志诚说。对于日本积极推动对华贷款的目的,他解释说,“作为OECD成员,日本有着它的援助义务;此外,当然还有它的经济考量。”

而对华贷款是否就是民间猜测的“变相的战争赔款”?刘志成则回答,“在当时,我们私下也有这种分析议论,但在官方场合与谈判中从未提及。对此事的定性就是经济合作。”

合作之桥

1980年4月,49岁的刘志诚与时任国家建委办公室主任的张荃,被派往东京进行培训,学习ODA项目的资金来源、贷款程序、项目选择、贷款条件、采购方向、支付程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

“那时候真是一无所知,”刘志诚并不讳言当时对于外界世界的陌生感。然而当踏上日本土地上那一刻,密集如网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新干线、繁华富庶的都市、文明守礼的社会风气……这一切都让他觉得非常震撼。

“我当时满心就一个念头:我们落后太多了,什么时候才能迎头赶上?时不我待啊。”于是在此后的一个月中,刘志诚几乎利用所有的闲暇时间,搭乘新干线从东京赶往大阪、神户、长崎等城市,参观考察松下、岛津、丰田等大型企业。先进的工业技术与日本人的勤劳都让他感慨不已:“我在一个渔业加工厂,看到全是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在将一筐筐鱼往流水线上搬,井井有条……这个民族实在是太勤劳太能吃苦了。”

正是这段经历使刘志诚和他的同僚们对ODA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与精力,他们深知日元贷款对于彼时中国发展经济的重大意义。

最初全权负责此事的是国家外资委员会副主任谢北一,刘志诚是他的副手。他们经过繁琐的程序与往来奔波,终于落实了第一年500亿日元的贷款,然而具体实施起来,又面临着数不清的障碍与困难。

“最主要的困难,一是国内配套资金不足,中方不断改变计划,将双方确定的首批六个项目改为四个;二是一些领导认为借钱就是把钱引进国内使用,而不是用来买技术装备以加快国内建设……”刘志诚回忆说。不合常规的做法以及具体操作过程的繁琐,让具体操作此事的人们日以继夜地操劳。1982年的一天,谢北一倒在了办公桌前。“累死的,心肌梗塞。同事进了办公室才发现的……”刘志诚提及此事,神情黯然。

尽管困难重重,但在当时从高层到地方,以及日方的通力合作下,障碍被一一解决,合作之势无可阻挡。

多年之后,竹内克之,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OECF驻中国首席代表,回忆起那段岁月,也是百般感慨:“80年代初,我在考察黑龙江省的火车制造厂时,接到中国政府希望我们马上去山海关的请求。到达现场后,谈判一直持续到深夜,最终双方找到了解决办法,赶在项目竣工前解决了问题。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真是令人怀念。”

“当时日本国内,舆论、民间的声音都是一边倒的,都觉得这是应该的。”学者金熙德说:“但在补偿心理之外,他们也有经济上的考虑。……对长期进口中国能源给予厚望,这是对华日元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因此,从1979年到1983年,这批日元贷款,全部投向了涉及煤炭开发的六个运输项目;这些项目,无一例外地和对日能源出口有关。在石油危机反复发作、日本频频感受着能源阵痛的年代,对华ODA对增加日本能源保障的意义显而易见。

尽管如此,作为对华ODA主要提供国,日本还是赢得了中国朝野的普遍好感。一时之间,“中日友好”成为从官方到民间耳熟能详的词汇了,“世世代代”的说法也频繁出现。而在这股大潮流中,还夹杂着日本遗孤归国、昔日老兵忏悔,以及三千青年学生访华的动人故事。毫无疑问,这些民间的浪花,也不断烘托着这个中日关系史上罕见的黄金时代。

在这样的氛围中,1984年3月,为期六年、总额4700亿日元的第二次ODA贷款协定顺利签署了;此后,1988年8月,中曾根康弘首相又许诺了第三次、为数8100亿日元的贷款项目。值得重视的是,在世界能源形势好转的情况下,这些贷款全部流向了中国的基础建设项目。

从这里开始,日元贷款在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果说,贷款毕竟是贷款、还需要付息偿还的话,那么,对华ODA清单中的无偿援助,则让一些中国人感念至今。从1981年开始,包括中日友好医院在内,涉及教育、医疗、农业、环保四个领域的98个项目,也成为ODA的组成部分。此后二十年,日本共向中国提供无偿援助资金1297亿日元,大约占ODA总额的4%。

然而,签署第三次贷款协定后不久,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

鸡肋之困

1989年夏,中国遭受西方数国的制裁。7月14日,日本加入了其间。在各种制裁手段中,包括了对华ODA:日本单方面宣布冻结ODA项目。

尽管如此,日方并未彻底断绝对华ODA之路。那一年,刘志诚没有去日本进行例行签约,而是日本政府派代表■中笃来北京。“那年复兴门到八王坟地铁开工,用的就是1989年的日元贷款。■中笃出席了开工典礼,这就表明了日本政府的态度。”刘志诚说。

但在之后,日本对华ODA之路愈加不畅。1992年6月30日,当西方世界纷纷对中国解冻、中国更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之际。这一天,日本首相宫泽喜一郎签发了《ODA大纲》,这份政府文件规定,此后ODA将附加政治条件,包括“人权状况”等因素将成为ODA的“基本考量”。对此,金熙德认为,这“标志着日本的ODA政策由‘三位一体的开发援助型’向‘政治援助领先的开发援助型’转变。”

而到了1990年代,日本曾数次以ODA为要挟,已经让中国人对日元贷款产生“鸡肋”之感。与此同时,日本朝野对ODA的非议也越来越多。

2004年11月28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公开表示,对华ODA“已经到了该毕业的时候”。

在一所地方大学,一位经济学教授公然断言,对华ODA是“一个典型的失败事例”。但这位教授显然没有进行过实地考察,他援引的案例里,包括了这么一个说法:“北京的地铁建设,使用了大约200亿日元。但2号线建好以后,记者……在建国门车站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竟未发现一位乘车人。”

对照北京地铁人山人海的景象,这个例子不啻于天方夜谭。但这恰恰说明了日本普通学者对日元对华贷款的误解。

在“失败论”之外,“不知感恩论”则有着更大的市场、更多的人群。2001年,曾任《产经新闻》中国总局局长的古森义久,发表题为《北京用日本的援助击败大阪申奥成功》的文章批评日本政府对华援助政策:“过去的20多年里,日本对北京投入了约4000亿日元的巨额援助,使其基础设施焕然一新。对大阪市民来说,最具讽刺意义的是,自己交纳的税金却成了导致申奥失败的工具。”

“对华ODA是日本媒体长期热心造势的话题。每逢出现中日外交摩擦,媒体总要把对华ODA端出来炒作一番。……”一位研究者谈到:“他们的主要攻击点,是中国没有‘感恩的表现’;他们还诉诸悲情,强调对中国的援助都来自民间的税金,而承担这一税金的主体是日本的年轻一代……”

2003年,自由撰稿人青木直人发表文章批判日本对华援助是部分“亲华”政治家对中国领导人的政治献金,而中国接受了6兆日元日本国民的“血税”援助,非但不感谢,反而有意向国民隐瞒日本对华援助的真相,并“持续进行反日宣传”。

2005年3月8日,《读卖新闻》甚至宣称,对华ODA有可能“被用于扩充军备”。

至此,对一衣带水、恩怨纠葛的两个国家来说,原本致力于中日和解,加深互助的ODA,反而带来的越来越深的误解。

2007年12月,正是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访华前夕,中日两国外长签署了最后一次日元贷款换文。此前,当日本政府决定停止对华ODA时,中国副外长武大伟已经表达过了谢意;然而这一天,在尘埃落定的时分,尽管杨洁篪也对它高度评价,日本共同社却注意到,杨洁篪没有说出“感谢”二字,“显示了双方在认识上的微妙差距”。

上一篇:2009年一二九长跑发言稿下一篇:电线电缆厂的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