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探究的心得

2024-09-27

学习科学探究的心得(8篇)

1.学习科学探究的心得 篇一

《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活动体系》专题的讲座心得

7月7日下午,在xx实验初中的科技馆教室,我们聆听了xx第一幼儿园园长陈x老师的专题讲座《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活动体系》。她从自己多年的实践研究出发,娓娓道来,引发了我们对于幼儿园科学教学的思考。

陈老师指出了当前幼儿园科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活动形式――重集体轻个体;活动内容――重结果轻过程;活动设计――重动手轻动脑。我觉得这正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最容易疏忽的地方。虽然,我们教师已经在努力摆脱传统教育观念,屏弃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学技能的培养,但常常还会无意识的以“知识点”作为教学的落脚点。

就拿我来说吧,平时一个科学活动下来,如果班上的孩子没有掌握多少知识或技能,我会多多少少有些失望。今天听了讲座,我受到了触动,一定要尽快转变观念,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幼儿的`学习过程可比学习结果重要的多,要放手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探索、体会,获得成长。“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科学活动中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

讲座中,为了便于理解,阐明观点,陈老师举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教学实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大班的科学活动《线的连接》,设计这个活动的教师想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莫比乌斯圈的科学现象,结果却非常不理想。这个案例让我感受到:我们教师在设计、选择科学活动的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理解、分析、推理能力,不能光图新颖独特。要选择幼儿能理解的,能依托在其实际生活经验之上进行推理的内容。科学活动绝对不是没有依据的“胡想、瞎猜”。

另外,让我引起强烈共鸣的是陈老师说的关于“科学探究的提问”的那部分内容。因为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充满好奇的孩子的一次次提问,我在班上建立了“问号墙”,用于收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给予及时解答;陈老师建议可以把选择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设计成教学活动来探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讲座持续了一个下午,从“存在问题”到“研究历程”,再到“科学探究”“掌握要点”……我们理清了思路,学到了很多很多。

陈老师的话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科学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田!”

2.学习科学探究的心得 篇二

一、探究学习的实践

(一) 以问题为契机, 激发学生去探究。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授之以渔”的主阵地, 开展科学探究学习离不开课堂教学。因此立足课堂、挖掘教材、完善教学方式、更新学习方法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在课堂实验中我们适当增加一些探究性内容, 让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实验, 在仔细操作的同时, 深入考虑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中, 通过创造性思维来完成探究活动。如我们引导学生灵活地把部分实验按“实验草案%%%%%%新实验方案%%%%%%最佳的实验方案”的过程进行设计。

探究活动设计一: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

[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原理, 并从中分析讨论实验的改进方法。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

设计木炭与氧化铜共热实验,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这些红色的物质从何而来?

2.猜想和预测

红色的物质可能是CuO被还原而来的, 也可能是Cu元素。究竟哪一种猜想正确呢?

3.收集事实证据

学生2人一组, 观察C还原CuO的实验现象。让生成的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反应后的固体物倒在白纸上, 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4.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和事实可得出C与CuO反应能生成铜和CO2, 且反应越充分得到的铜越多, 生成的CO2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深入探究

这一实验现象中, 生成铜不够多, 现象也不够明显, 那么有否改进的方法, 并说明理由。

(1) 反应不够彻底的主要原因:固体反应物接触得不够充分, 导致反应物接触不充分。

(2) 利用木炭具有吸附性的性质, 在木炭粉存在的条件下生成CuO, 使其吸附在木炭粉上, 配比适合时, 用酒精灯加热即可引发剧烈反应, 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3) 反应原理:

(4) 讨论。经过多次质量配比, 学生总结得出实验的要点, 即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1∶11—1∶12时, 实验效果良好。

6.报告交流

虽然原课文中也能得出此结论, 但通过改进后, 实验效果更加显著。同理, 课本中已有的实验, 希望大家也能通过分析讨论, 将其进行改进, 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 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回归生活。

围绕体验式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科学, 善于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探究活动设计二:调查和测定家用电器的功率。

[目标]

1.调查你家家用电器的种类、功用及其额定功率。

2.利用家中现成的电能表、秒表 (手表也可) 来测定某一家用电器的功率。

[活动过程]

1.设置问题情境

改革开放后,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家用电器越来越多, 每件家用电器都有各自的额定功率, 有的较小, 如台灯;有的很大, 如空调、微波炉、取暖器等。在实际使用中, 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可能与额定功率不同, 这就影响了家用电器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2.提出问题

(1) 要调查家用电器的种类、功用及其额定功率, 怎样纪录调查结果呢?

(2) 要测定某件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可以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或者专门的功率表。然而在家庭中往往没有这些仪器, 能否利用家中现成的电能表、秒表 (手表也可) 来测定某一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呢?

3.活动步骤

(1) 设计表格, 记录调查结果。调查家用电器的种类、功用及其额定功率并记录在已设计好的表格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家用电器不在额定功率下工作的不良影响。

(2) 用电能表和秒表测定某件家用电器的功率。

(3) 进行全班报告, 交流调查和测量的情况。

(三) 师生协作, 共同参与。

在探究学习中, 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 更应是引导者、参与者, 并不断创造一个宽舒、和谐、民主的环境,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使教学行为趋于多重整合, 让学生的探究热情得到充分发挥。在整个探究过程中, 教师自始至终要坚持让学生思考, 让学生探究, 教师主要起引导、参与、调控和纠偏。如在学习《盐的性质》后设疑:把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 钠能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Cu吗?

探究活动设计三:月相的演示与观测。

[目标]

通过模拟月相形成的机制, 观测月相的变化规律。

[活动过程]

准备工作与条件:手电筒或信号灯一只, 大小黑球各一只, 支撑架一只, 暗室一间。

在模拟活动前,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实验内容有关的问题与学生讨论, 比如:你知道我国古代的诗词有哪些是与月相有关的?一个月中, 我们看到的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的变化?在平时生活中, 你注意过月相, 以及它出现的时间吗?讨论之后, 让学生用手电筒或信号灯 (代替太阳) 、黑球 (大的代表地球, 小的代表月球) 模拟日、地、月三者在一个月中的位置变化 (见下图) 。

理解了月相成因之后, 教师固定“太阳”与“月球”, 让8—12名学生以圆圈状围在“月球”四周, 如下图所示。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被照亮部分的形状, 即月相, 同时写出一月中出现该月相大致的时间。然后学生按顺时针方向走动到他右手位同学的位置上, 观察并记录。以此类推, 学生就可以记录下整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情况。

月相模拟观测之后, 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一些可模拟的探究性问题。如:你能确定地球上的观测者看到满月、新月、上弦月或下弦月的时间段吗?日食、月食一般发生在一个月中的什么时候?为什么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出现日食、月食?如果发生, 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二、探究学习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处理策略

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实践中会遇到许多困难, 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 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 探究学习的目标定位问题。

开展探究学习有时会出现一节课45分钟不够用或“拖堂”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确定的探究学习目标太庞杂, 往往在一节课内布置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研究计划、执行研究计划等多项任务。如, “比热”是一个很好的探究学习内容, 但要求学生在一节课内既要探究比热的概念, 又要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 由于时间紧、任务多, 学生往往一个问题也不能解决。因此,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应灵活多样, 可以是完整的探究过程, 也可以是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 有针对性地确定探究的任务, 同时考虑教育的经济性原则。

(二) 教师指导的适宜度问题。

在开展探究学习的实践中, 教师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不了解学生的探究能力, 普遍将要探究的内容神秘化, 认为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探究, 因此过度地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进行“探究”。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缺乏思维上的主动性, 更谈不上进行探究学习。实际上探究是人的本能, 儿童天生就是一个“提问者”、“探究者”, 他们通过大量的“破坏性”行为来探究与认识这个世界。因此, 探究是人一种天生的本能, 学生具有自发探究的能力。当然这种自发的探究往往缺乏目的性、计划性, 是低水平的探究。教师指导下的探究不能停留在学生自发探究的水平上, 但也并不是要追求达到科学家探究的水平。科学探究可以是学生在科学课堂内所进行的探究, 也可以是学生在科学课堂外、在实践活动中的探究。结合农村学校的教育实际, 我们逐步探索出一条课内铺路、课外搭桥, 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能力的新路子。如, 对于“探究白炽灯泡的原理和使用优缺点”的活动, 我们采用自由式探究, 出示白炽灯, 让学生提出几个与白炽灯有关的探究问题。学生设计了下列问题: (1) 白炽灯泡玻璃打碎后, 灯丝若不断, 还能发光吗? (2) 白炽灯泡放入冰块中会爆炸吗? (3) 用灯泡烧水, 或用灯丝烧水行吗? (4) 白炽灯能回收再利用吗? (5) 如何测电灯在发光和不发光时的电阻?……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选取一个问题展开自由探究, 这种从指导探究转向自由探究融进教学过程的做法, 有利于加强课内外探究的联系。另外, 教师应引导学生课外探究, 让课外探究合理步入课程的领域, 切不可把课外探究活动理解为课堂教学的简单延伸, 而应使其成为课程结构的有机板块。又如, 在学习生物与环境有关知识后, 我们设计了探究活动:风景照片中有什么?要求: (1) 挑选一张自然风光的杂志图片, 剪下来贴在一张白纸上, 四周留出一些空白。 (2) 识别图片中所有具有生命的物质。用彩色笔从每种生物上拉出一条线。如果你知道它们叫什么, 就贴上生物名标签。 (3) 用另外不同颜色的笔在非生物上拉出一条线, 贴上物质名标签。问题:照片中的生物是如何依赖自然环境的?用第三种颜色的笔, 划线来连接生物与其依赖的自然环境。

探究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的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活动。因此, 教师不要低估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也不能拔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将其与科学家的探究相提并论, 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要适度、应采取“非指导”性策略。 (罗杰斯 (Carl Rogers) 的“非指导性教学观”)

(三) 知识与能力相统一的问题。

如何使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既锻炼能力又获取知识, 是教师在探究学习实践中的又一大难题。探究学习的目标不是停留在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 熏陶和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使其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建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 不少探究学习只有探究的过程而没有探究的结果, 或者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而探究的结果是教师传授的。脱离知识的能力培养是空洞的, 是流于形式的, 会导致探而不究的状况。例如: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探究实验时, 学生只看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就匆匆了事, 很少有人思考反应后生成了什么?应该怎样检验产物?为什么如此?等等。

探究学习中学生知识和能力相统一的关键在于学生知识的个人建构转化为社会性建构。学生在探究中建构的知识是个人化的, 有的停留于前概念水平, 甚至有的是错误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辩论, 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互动, 获得被认同的科学知识。如, 观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问题是: (1) 回忆镁条燃烧的现象有哪些? (2) 回忆蜡烛燃烧的产物有哪些?如何检验? (3) 观察物质的燃烧实验时要注意哪几点?因此, 教师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让学生暴露出的错误通过其他学生质疑、辩论, 而不是教师的评价得到纠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交流与讨论实际上就是知识社会性建构过程, 教师此时要耐心地担任“导演”的角色, 捕捉学生辩论中跳跃出的“思维火花”, 促成课堂中科学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如, 在《功》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我们设计了如下情景, 让学生讨论是否做功:一次把一辆小车从讲台的左端拉到右端, 另一次把小车从左端水平提到右端, 讨论:拉小车做功, 提小车不做功。然后请几位学生讲一下不做功的理由, 有一位学生的理由是提小车时没有摩擦力。我们又提出:假若在小车轮子上涂上油, 桌面光滑, 没有摩擦力拉小车是否做功?大家又认为做功, 明显自相矛盾, 心中疑惑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对于学生思考结果的处理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学生的任何的思维结果都应当给予正确的鼓励和引导;二是即使有些学生的思考结果出现“偏差”和“不妥”, 那也是积极思考的结果, 我们要给予理解和欣赏, 哪怕是“另类”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每位学生创设一个创新思维的探究空间, 然后引导到问题本质。只有这样, 学生的思维才能积极活跃, 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开展探究学习后的反思

(一) 要辩证地看待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活动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科学知识, 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 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以及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其它教学方式不能替代。但探究性学习并不是学习的唯一方式, 尽管基于直接经验的探究式学习具有无比优越性, 但基于间接经验的接受性学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仍然大量存在。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科学知识方面, 其效率之高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看, 这两种学习不可或缺, 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 只有两条腿都健壮, 人才能走得稳、跑得快。我们过去过多地运用了接受性学习, 而忽视了探究性学习, 现在强调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使它在课程中占据应有的位置, 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我们反对和着力变革的是被动的、他主的、机械的、无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应将其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的、主动的、自主的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在两种学习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寻求它们的最佳结合点, 使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相结合, 将两种学习融合于现代学习方式之中。如, 学习了《我们居住的地球》后, 我们出示任务单: (1) 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有了什么体会? (2) 我对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有何感受? (3) 本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式、方法? (4) 本节课的学习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对照此单想一想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 然后小组交流, 再把想法说出来, 与全班同学分享。

(二) 从自然教师到科学教师。

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就不需要教师再费力备课和钻研教材。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或者说由于对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的不理解所致。首先, 学生探究习惯的培养, 就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我们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短时间内是难以适应探究式教学的。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和参与探究的兴趣, 需要教师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才能把学生引导到探究之路上来, 为此, 教师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多于传统教学。其次, 探究情境的创设, 又是比传统的备课费时费力的事情。情境中必须隐藏着可能被学生探究发现的问题, 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的机会, 这在现行教材和教参中没有现成的材料, 所以教师不但没有被“解放”, 反而要求更高。

另外, 有些实验探究过程会出现课本描述之外的现象。多数学生还未养成对探究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的习惯, 这些干扰现象的副作用会阻碍学生形成正确的结论。例如, 学生做铁钉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 所得溶液应该是浅绿色的, 但实际上在较短时间内学生很难观察到浅绿色溶液。而做铝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时, 本应看到析出红色固体, 溶液为无色, 但学生看到的是黑色固体, 有的学生对试管略微加热后, 还会看到冒出许多无色气泡, 同时有白色胶状固体出现。干扰现象的产生有的是实验设计本身或药品试剂溶液纯度的影响造成的, 教师要提前认真做好每一个探究实验, 当现象不理想时, 就要制定课本里没有的实验方案。如铁与稀盐酸反应, 将铁钉放入稀盐酸后, 先观察气泡生成的速度, 再稍稍加热, 可观察到浅绿色溶液, 但不可加热过久, 以防止浅绿色的FeSO4被空气中的氧气迅速氧化而变黄。铝与CuSO4反应, 铜因析出速度太快, 过于细小, 所以颜色发黑, 而后稍加热时看到气泡和乳白色胶状物, 则是由于铝盐水解生成Al (OH) 3。教师应注意控制并指导, 同时要让学生明白, 实验是探究的手段, 做实验不是目的,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解决探究问题才是目的。“非正常现象”引起的困惑或负作用不仅完全可以消除, 而且能使学生获得意外的收获, 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因此, “自然教师”要想成功地转变成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不仅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 而且要改变过去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 用自己的身体去感知,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余自强.科学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探究学习不等于科学探究 篇三

科学探究是人们对各类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根据确定的课题,用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经验对问题的模型进行假想与推测,并进行实验,同时根据实验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自己的假想,直至正确的甚至是新的理论的诞生。而探究性学习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与方式。其方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类似于科学探究的方法对单元某方面的知识点或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作专题探究。其方式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学习内容或问题进行的自主探究,与同学、老师进行合作探究。其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方法与合作探究精神,为学生未来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语文课堂教学则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而非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担忧的那种科学探究。

我们弄清了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及主要特征后又如何去实施呢?在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摸索与尝试中,笔者深感以下方法可以达到上述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一、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探究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文本阅读是学生接触新课的第一步,只有学生对新课文本有了初步的感知,课堂上的一切学习交流才有意义。所以笔者告诉学生探究文本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为使学生迈实这一步,笔者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拥有的学习资源对文本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积累生字新词,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赏析课文精彩片断及写作特色,找出阅读中的疑惑等等,为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例如《白杨礼赞》一课,按照笔者的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拥有的课外辅导资料,初步了解了作者茅盾的生平和文章写作背景,从而使学生顺利地理解《白杨礼赞》的内容。同时还明白了题目中的“礼赞”就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合课文注解及工具书,理解了“妙手偶得”、“坦荡如砥”等词语,扫除了课文理解上的障碍。归纳出全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主线:文章起笔就赞美白杨树不平凡,第二部分赞扬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第三部分强调白杨树外在特点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第四部分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结尾又一次赞美白杨树。由树及人,托物抒情。许多学生十分赞赏作者第七自然段欲扬先抑的写法。汇报学习体会时,大家纷纷联系第七自然的句段进行赏析:开头两个“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但是”一转,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的却是“伟丈夫”。这就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还有学生提出对“白杨树”、“楠木”等词的象征意义进行归纳的建议。由于学生有了充分的自主阅读探究,所以学生的汇报自主探究成果时显得十分活跃。

二、利用合作学习对文本深入探究

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感知后,笔者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第二步,就是开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各自的情感体验,以求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文本,同时可以相互探讨各自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从而理解全文。

例如《幽径悲剧》一课,在合作学习交流中,有一小组成员认为《幽径悲剧》,题目用“悲剧”一词用得好。所谓“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中发生在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毁于愚氓之手,而且这样的悲剧竟然发生在“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六年,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成绩,说明国民的审美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作者感到更悲伤。另一小组成员补充道,这个题目中的“幽径”不仅只是说明美被毁灭的地点,而且有衬托作用:从历史方面看,幽径“自有来头,不可等闲视之”;从自然环境方面看,幽径四季都非常美。更衬托出古藤萝的美,让人感到悲剧更悲。还有同学找出文中描写、议论和抒情的句子来与大家共同品味其间蕴涵的情感,从而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痛恨灭美的愚氓行为,激起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最后还有同学饱含痛苦之情朗读了自己为在燕园生活了两三百年的古藤萝而写的控诉愚氓的罪行书,使所有同学相继发出了“谴责愚氓灭美”、“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用实际行动爱美、护美”的呼吁,从而将文章的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利用学习中的问题作专题探究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但在理解中往往还会产生新的质疑,生成新的问题。笔者引导学生抓住这一新的质疑或问题,再次进行探究,从而促进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例如《孔乙己》一课,在交流学习时,有学生说: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度日,在笑声中死去,在人们眼中只是一个笑料罢了,当他“长久没有”出现时,谁也不关心他的下落,只有酒店掌柜时常地念叨他还欠十九个钱。可却在此时,有学生质疑这小说有不符合情理之处,因为自己读了这篇小说怎么也笑不出来,几乎快要流泪了,但掌柜和一些人甚至小伙计也“哄笑”这难道是真的吗?他这么一问,周围的同学都顿时有点语塞。见此情形,笔者发动全班同学进行探究:有小组的同学说,他确实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地方,比如孔乙己又脏又破的长衫一直穿在身上,以示他是读书人,因为他坚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买酒时一个动作——排,想在短衣帮面前摆阔,反映孔乙己的滑稽可笑、自欺欺人;别人说“偷”,孔乙己说“窃”,说明他极度的虚荣,死要面子,迂腐;别人说他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得到,他立刻显得“颓唐不安”,说明他把科举功名看得最重要。这些都说明他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是对科举制度的无情揭露和鞭挞。还有小组学生认为:有钱的酒店掌柜嘲笑他,无钱的“短衣帮”嘲笑他,就连酒店的小伙计也嘲笑他,这些笑恰恰深刻说明了中国病态社会的冷酷和科举制度的腐朽,是对旧社会的有力控诉。学生深刻的分析,也使笔者情不自禁地说道:“这篇小说‘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这是鲁迅先生以喜剧的手法来表现本课悲剧的主题。他用这悲剧的主题告诉我们遭受了疮伤固然是可悲的,但一个民族麻木、愚昧才更可悲。要改变这种民族的麻木、愚昧,就要推翻那人剥削人的封建社会,消灭那种毒害人的科举制度。”学生情绪激动,抢口说道。这一生成性问题的探究,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学习科学探究的心得 篇四

如何使科学探究式学习简约有效

广西上林县白圩镇中心学校 黄燕宁

李伟臣老师在“基于课堂的小学科学探究学习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中概括出:小学科学课程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也需要采用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讲述、示范、观摩,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要使科学探究式学习简约有效,我认为主要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着手。结合《杠杆的科学》的教学,谈谈我一些肤浅的认识。

学生的学:

1、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学,很多时候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的机会,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究,提供参与、讨论的机会,学生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在《杠杆的科学》实验教学时,判断这种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我放手给学生实验,收集每组三种不同情况的数据,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得出结论:在杠杆平衡的条件下,可以看挂的钩码数多少,如果用力点的钩码数少于阻力点的钩码数,就是省力杠杆;如果用力点的钩码数大于阻力点的钩码数,就是费力杠杆;如果两边钩码数相同,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也可以改变与支点的距离,使省力、费力杠杆互变,使学生既掌握科学知识,又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探究学习不应止于课堂,培养学生大课堂观。教师引导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比如学生自己制作小杆秤,刚开始学生看着课本制作,无法称出物品的重量,我引导学生查资料、寻找原因,使学生的玩具称变成实用工具,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教师的教: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备好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不备课肯定上不好课。备好课不仅指教师备教学设计,明确某一节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还要备实验器材。我备好《杠杆的科学》的教学设计,认为仪器室应该有杠杆尺,提前一天准备仪器,竟然没有!我连夜用泡沫条、纱线、铁钉和小夹子自己制作一把杠杆尺,第二天才不至于纸上谈兵。有了这次教训,我至少提前2天准备实验器材。

2、转变教师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将探究学习引入科学课堂。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一般是教师简单地灌输知识,在有些学校由于实验器材限制,科学课程很难进行实验,有些应该是学生实验,也只是教师演示,这样的教学没有起到研究效果。在今后教学中,应将探究学习引入课堂,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

3、创设有效学习情境,简捷有趣地导入新课,设疑激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才能有效。我上《杠杆的科学》这一课,利用学生很喜欢的电视剧《神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神话》的哪个人物?大部分学生都说易小川。你们为什么喜欢他?有的说易小川聪明、有智慧;有的说易小川无所不能,没有困难能难得住他。我说:“同学们不用佩服易小川,只要你们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你们可以比易小川更聪明。”学生自信满满时,我出示易小川利用杠杆移动大鼎简笔画图:“易小川就是利用我们六年级《杠杆的科学》知识战胜了对手,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它的奥秘?”“想!”学生在好奇心的指引下,开始积极的探究学习。

4、及时、多元地评价学生探究活动。小学学生学习的特点就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在科学学习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当及时、准确、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探究过程正确、有效果。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

5.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个人心得 篇五

离开学校,踏上工作的历程已经两年多了,而作为一名党员的我在这次科学发展观学习中体会良多。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的重大国策,我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收获,谈以下几点体会。

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爱岗敬业,完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应该在掌握好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全面协调发展、与社会同步。这就要求自已要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加强自身建设,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本职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是改革和开放二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把科学发展观与当前工作结合起来,着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就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我

们要博览群书,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知识不够丰富,理论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把教书育人、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传播知识的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教学工作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社会所需人才,超前采取培养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具有“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难,专业的实际应用性差等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如何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的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普通教职人员事事要讲发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多为学生办实事。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教育工作者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我们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树立良好的形象。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总之,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有

好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塑造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推动工作的落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我们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6.科学哲学学习心得 篇六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将会铭记这个日子,5月17日,因为正是在这一天,我们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的讯息连同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的精神通过微博、微信和其他媒介手段在无以数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间传递,在他们的心里泛起层层涟漪。不止于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甫一发布,迅即在全社会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各大媒体争相传诵,全国各地竞相学习,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已然感受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又一个春天来临的气息。毫无疑问,这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堪称创新立国、文化兴邦的盛举,是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内的广大思想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企盼已久的。

毋庸讳言,在这次座谈会上的讲话,显示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的充分认可,同时还表达了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殷期望,因此,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很走心,特提气。诚挚亲切的问候,诚恳交流的态度,无不展示着朴实亲和的魅力。而那些平易近人的言语,更能体现习对于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关怀、肯定和勉励,使人油然而生股股暖意。身处一个功利化的时代,人们无法忽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因其所投身的事业并不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不受重视、甚至被迫边缘化的事实,尽管绝大多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并不曾因此而否认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样的话从我们的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口中说出,还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谓和意义。毫无疑问,这样的话语,对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该是多具分量的认可和肯定,又该多么的走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这些言语,对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该是何样的勖勉和激励,又该多么的提气!

在这次座谈会上的讲话,显示了我们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中华民族、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众所周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的一个光荣传统。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身上有着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正因如此,在关乎党和国家的命运、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华民族发展的未来等至关重要的事情上,他总是“在场”的,这成为以来他的全部工作的核心内容。故此,在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急需“提出符合国情,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意见和建议”、在社会处于大变革的今天,他向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出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的真诚呼吁,并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并勉励他们自觉地把个人的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毫无疑问,这充分显示了对中华民族、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情怀。在这一点上,他还秉承了“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人的根本是人本身”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当然,这是他一贯坚持的事靠人为、事在人为的原则。为此,他明确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要把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使用,让德才兼备的人才在重要岗位上发挥作用”。毫无疑问,的这些言辞备加温暖人心,必将激发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巨大热情从而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创新动力。

在这次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我们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正如他在《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所指出的:“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人民日报》12月5日)既肯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成就及其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又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所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这无疑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正是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明确了使命,提出了任务。他勉励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与此同时,用六个“如何”提出了新形势下在意识形态建设及思想建设、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在政治建设、在文化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任务。在此基础上,他高屋建瓴地提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也应该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方面大有作为。在此基础上,强调指出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

在这次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党的以来,他所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的风格完全一致,显示了他一以贯之的“短、实、新”的优良文风,其间充满着独特的语言魅力,并显示了强大的语言力量,十分值得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习。正如艾文礼所言,“因为有这些独特风格和魅力,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这些讲话和文章想听、爱读,听得懂、记得住,感触深、收获大”。他从马克思主义者自觉的问题意识出发,援引马克思“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的名言警句,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而通观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全篇,其中没有半句假话、大话、空话。毫无疑问,这对于解决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所存在的学术浮夸、学术不端等种种不良学风,从而促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是有实质性意义的。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已经成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正如王伟光所言,“的重要讲话,立意深远、思想深刻,富有时代性、战略性、前瞻性,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凝结着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和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迫切期待,体现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规律的新思想新认识。讲话具有巨大的理论说服力和思想引领力,是一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体地说,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确立了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原则,同时还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进而,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他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此,他强调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先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其次,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此外,还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既要“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又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凡此种种,无疑将成为繁荣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7.学习科学探究的心得 篇七

一、摹其形, 求其神:学习科学家的“精气神”

“君子之于学, 贵有其质而必尽其道也。”指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 首要的就是培养他们像科学家一样的气质、态度与精神, 从“形似”逐步得其神韵。

1.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好奇心与探究欲通常被认为是科学家最异于一般人的重要特质。好奇心就是学生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 对陌生、神秘的事物容易产生新奇感与疑问。探究欲是指对某事或某一问题保持一种持续的兴趣, 渴求通过“刨根问底” 式的探索行动一探究竟的想法和内在需求。好奇心和探究欲被认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良好品质, 也是我们科学学习的起点。呵护学生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品质, 并以此维持、 促进他们科学学习与探究的兴趣, 是科学教学的责任所在。

2. 帮助学生形成细致、 务实、 求真的作风

科学研究讲求严谨细致, 实事求是。 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 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 重视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的科学性, 假设背后理由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实验探究设计的严密性与可行性, 实验探究方法与过程的规范性与恰当性,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以及结论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 等等。因为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们像科学家一样务实求真的作风。

3.培养学生们树立勇于创新、 乐于担当的探索精神

科学贵在创新。创新与探索精神是科学家身上闪烁着光芒的最宝贵的特质。科学教学就是要充分解放学生们, 让他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天性得到释放与弘扬。 具体来讲, 我们的教学要始终基于儿童立场, 凸显以问题发现、问题探索及至问题解决的科学探究教学特性, 以更加宽容的心态与包容的胸怀, 鼓励他们作为 “发现者”, 始终大胆、勇敢地行进在对于他们来讲依然是未知的探索道路上。

二、习其法, 得其能:学习科学家的“术业有专攻”

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科学家, 最主要还是因为其掌握着一整套解决科学问题的科学的方法与技能。学生希望也能像科学家一样, 掌握一把“金钥匙”———科学的方法与技能, 开启科学学习道路上的神秘大门。这是一种可贵的动力源。

1.像科学家一样去搜集证据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 观察与实验贯穿始终。 重视指导学生对观察与实验方法的掌握, 就是在指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 以实证方式去搜集证据。

(1) 学会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课堂中, 指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 一般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重视观察情境的设置, 通过让学生扮演“科学家” 的角色, 强化积极情感体验, 提高观察的责任性, 自觉开展好观察活动;二是重视观察方法与技能的指导, 包括工具材料的使用指导, 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习得科学、规范的观察方法与技能。 如在教学《观察岩石》一课时, 教师通过PPT、标本实物等创设“野外考察”情境, 引导学生从“地质学家”的角色要求出发, 领取研究材料、标本、工具等。 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 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些器材的使用方法及须知。

(2) 学会像科学家一样去实验。科学实验是指在合理设定的条件下, 验证或质疑科学假说的活动。 《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 》 (实验稿) 指出:实验的基本特征是有意识地改变某种变量, 控制其他变量, 探寻改变变量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指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实验, 就是要充分把握实验类型和特性, 让学生按照实验目的和要求学会去设计实验变量的控制与改变, 并通过正确的操作, 寻求改变变量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比如, 在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时,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方案, 充分讨论哪些变量需要控制不变? 哪个量需要改变? 在控制不变的变量中, 怎样保持不变?

2.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推理

科学家的思考, 最大的特点是理性。 在科学课中, 指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 就是要围绕问题探究解决的过程, 思考如何从问题出发, 去形成合理的解释, 如何基于搜集到的数据与事实, 通过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 获取结论。比如, 在研究定滑轮的作用时, 学生往往会想当然地说: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 这时, 唯一有效的办法, 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去搜集数据, 以数据来推理出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

3.像科学家一样去交流解释

开展科学交流活动、对科学现象做出科学解释, 是科学家工作的一部分。指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交流解释, 主要表现为:

(1) 敞开科学开放的胸怀。 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指导其乐于分享自身研究成果, 能包容不同意见, 并在汲取他人智慧的基础上主动修正、完善自己的科学见解。

(2) 使用科学概念和语言。 在科学学习中, 运用科学的概念与语汇来表达, 可以显示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能够充分显示科学学科的学习特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3) 构建科学交流的平台。 课堂上, 我们通过搭建科学探究信息发布会等平台, 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 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交流。 比如, 在指导学生开展对岩石标本的观察后, 组织“岩石观察报告会”。当学生介绍到页岩时, 教师就会进一步提示请注意其结构上具有“层状”的特点;介绍到砂岩时, 教师就会提示其沙一样的颗粒, 中等、均匀的颗粒大小, 等等。 这种提示与补充, 对于提高学生观察的精细度与表达的恰当性, 无疑具有促进作用, 这正是交流的价值。

三、历其行, 悟其情:获得像科学家一样的“真体验”

像科学家一样, 对学生来讲, 是一种角色, 是一种体验, 是一种能力。小学科学教育泰斗刘默耕先生曾鲜明地提出要让学生能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 “搞科学”, 强调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亲历亲为与真正参与。

1.真正地卷入探究活动

美国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说:“学习是在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 他越是卷入得深———他越是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地和这一过程合作。 ”像科学家一样的积极角色扮演, 意味着我们要贯彻 “做中学”理念, 让学生甩开膀子、迈开步子, 真正“卷入”探究、研讨过程, 心向往之、乐徜徉之, 终发展之。

2.真切地感受探究体验

体验是在亲身经历与参与中获得的一种对科学的认识、理解, 既有对科学知识即“理”的洞明, 又有对科学情感即“趣”的感悟。 在这种情与理、理与趣的融合体验中, 学生方能真正体味科学学习、探究妙趣, 获得美妙的科学学习感受。

3.真实地表达探究见解

8.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 篇八

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基于培养幼儿科学素质的目标,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要以幼儿的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一、运用多种方式,激发探究动机

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运用课件、提前让幼儿收集科学主题资料、观察记录等方法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大班科学观察活动“红豆的生长过程”,教师可先让幼儿以“责任田”的方式种植红豆,每天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等到红豆生长发育了,幼儿在自己的《观察日记本》上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有效地调动了探索科学的兴趣。又如,在“踩鸡蛋”的探索活动中,当教师慢慢跨上用4只鸡蛋支撑的木板时,幼儿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不能踩!鸡蛋会碎的!”然而鸡蛋并没有碎,此时幼儿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接着,教师又拎起两桶水,当幼儿发现鸡蛋在如此的重压之下仍完好无损时,由衷地拍起手来:“哇!老师会气功。”这时教师却神秘地说:“老师并不会气功,这里有秘密。”在这一活动中,幼儿正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积极地投入到观察和操作探究活动之中。

二、明确探究要求,适当进行指导

如在教学《摩擦生电》时,教师让幼儿在自由、自主、富有游戏性和发展性的操作中,发现和感知静电,这是主要的目标和要求。如果想让活动有一些挑战性,教师可以明确让幼儿分步探究问题:“你猜猜这些东西摩擦会产生什么现象?→探索中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你发现了什么物品能产生静电?”幼儿探究学习绝不等于放手不管,任幼儿发现什么是什么,而是必须由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明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向。如果幼儿觉得有难度,教师则要提供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供幼儿经过思考主动判断和选择。如还不能解决问题,教师就要为幼儿提供不同程度和方式的示范。

三、学会探究方法,主动探究学习

如科学活动“怎样让饮料瓶滚得慢些?”,教师按“提出假设→记录猜想→实验验证→记录实验→交流发现”进行探究,让幼儿学会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如在开展“我的小蜗牛”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归纳出研究动物的方法:“观察外形→了解生长环境→探究运动方式→了解生活习性→归纳特征。”这样,幼儿掌握了探究动物的方法,有利于认识更多动物。

四、发现问题,找寻答案,经历探究过程

幼儿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表现,它往往表现为捕捉问题的价值,教师应重视这一能力的培养。如:在实验“沉与浮”中,教师先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鼓励幼儿猜想树叶、棉花、木珠、玻璃珠、铁勺、石头、木棍、皮球、鸡蛋等,在水里会怎么样。再引导幼儿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在玩的过程中,提醒和指导幼儿记录下自己的发现。有的幼儿发现球、棉花、木棒和树叶是漂在水上面的,有的发现石头、铁勺在水底下,并用符号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教师有目的地一边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一边启发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让幼儿学会在操作中讨论自己的发现,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验和记录,回答了自己的猜测,因为树叶、木棒、皮球、木珠轻,浮在水面上,而石头、铁勺、玻璃珠、鸡蛋重,沉到水面下了。同时幼儿还发现了与沉浮相关的事物,有的小朋友把小石头放在树叶上,这样小石头也浮在了水面上。

五、创设合作氛围,有效进行交流

在探究过程中,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幼儿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在批评中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在教学中,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效应远远大于教师的单向传授。合作能增加幼儿间情感和语言交流,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能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品质。因此,教师应建立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六、让幼儿尽情享受探究带来的乐趣

教师要鼓励幼儿尽情享受探究带来的欢乐,让科学教学过程充满人本思想与人文精神。如,认识乌龟时,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提问,激发探究的欲望。再通过看乌龟、养乌龟、玩乌龟等一系列活动,让他们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特征。在探究中,乌龟的头和四肢常常因为幼儿的触碰而缩了起来,教师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让乌龟探出脑袋来。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使孩子们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增强探索信心。

上一篇:农贸市场规划设计要求下一篇:入党材料标准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