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论文范文(精选8篇)
1.乡土论文范文 篇一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对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我在大学的时候有过短暂的接触,当时只是随手地翻了几页,在脑海里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在研究生阶段,看过导师给的一些重要的阅读书目之后,又又一次地发现了这本书,从图书馆借来,看完之后,对于这本书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本书跟平常的社会调查报告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虽然说是概念,但从费孝通先生的论述来看,他是从具体的农村生活细节出发,不是简单地泛泛而谈,而是在具体事物里核实的。
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的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浓浓的乡土气息,没有了让人望而却步,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读过之后却有一种豁然开朗感。这就是费先生的高明之处,他的语言在当今的我们看来也是那么轻松易懂,原因在于这种乡土气息早已与我们的文化交织融合,不能分离,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结构如何变化,中国还是乡土中国。
文章分多个章节进行了论述,以下主要是我从每个章节里所得的体会和感想: 第一、乡土本色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人们生在土里长在土里。土地是中国基层社会的根本。农民的土气是因为土地的不流动而发生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局是常态。乡土社会的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孤立与隔膜,简单的农耕活动不需要复杂的分工与合作。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有地方性的,区域间接触上,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生于斯,死于斯,对于乡土社会里的人来所,终老还乡是最终的归属。这是一个没有陌生的社会,社会的稳定来自于人们心里彼此的熟悉。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些没有来由的信任就是规矩,使人们”从心“世代习来的。
第二、文字下乡
乡下人的”愚“并不是智力上的缺陷,而是其生活环境所造成的,乡土社会是通过彼此的“熟悉”建立起来的。在此中,言辞不一定达意,熟人间的交流是靠眉宇之间的传情达意。文字非得下乡?非也。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作者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快捷。文字既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都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以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因此文字发明了几千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民依旧目不识丁。当然当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农民必须要识字了,因为要科学种田、操纵机器。但是实际上我的母亲初中毕业,但是由于农民的生活基本没有文字,长年没有阅读和书写,因此现在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读我的家信都很吃力。这无疑是费老观点的例证,说明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农民的生活还是带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痕迹——地方性和口语化
第三、家族
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是氏族,是一个事业单位,赋有经济,政治,宗教等各种功能,是具有绵延性的。西方的家庭,夫妻是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在此费老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西方贵族家族的模式而更多的是现代西方的家庭模式?我们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是纵轴。为了事业单位的效率,就得牺牲感情,讲求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夫妻间得相敬如宾,女子要有“三从四德”,亲子间要讲究负责和服从。乡土的中国社会是同性聚集的社会,同性之间寻求感情安慰,而守着老婆的男人却被看作是没有出息。中国人在两性感情上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这种社会圈局中养成的性格。
第四、男女有别
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文化模式,讲究稳定。它不必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聚顶好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心理上的契洽是没有必要的。这也便是中国乡土同性社会特征的一个原因。费老还用歧视性的话语描述了同性恋的可能。这样求稳的社会使得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安于现状,并不像把理想改变现实。这是亚普罗是的文化模式,是个安稳的社会。
第五、礼治秩序
乡土社会秩序维持是靠“礼治”实现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时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依靠国家的权利来推行的,礼靠的事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传统让人有一种敬畏感。礼便是使人们在被教化的过程中产生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教化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主动服礼,而个人克己复礼而向外推演。在国家,君主通过执行种种复杂仪式,为百姓做出标榜以示天下,由上及下教化百姓,用传统的道德的威慑和宗教式的崇拜力量来统治百姓。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第六、无讼
费老推论,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礼就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就简直是个道德问题,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规矩。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因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来的规矩进行,政府的统治以教化为主,“苛政猛于虎”;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儿自有父母教化他们适应这些规矩。这就实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在这本书中费老阐释了奉行个人平等主义、个人权利本位的法治理念与乡土社会“礼治”传统的冲突。因此“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近二十年来司法改革的成功与曲折,司法公信力所遭遇的危机,或可部分从中寻找一些答案。
第七、无为政治
费老阐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模式:注重社会冲突方面的横暴权力和注重社会合作的同意权利。横暴权力也是指独裁,其权力的根本驱使乃是利益。然则中国自古是古老的农业国,其社会分散归并为一家一户,其经济基础虚弱不便于构架横暴权力。在乡土社会中的基层实行类似“同意权利”的社会契约,然而社会分工极少,在这种自给自足,经济条件的限制下,中国社会逐渐承认了一种趋于稳定的无为政治。“无为”亦所谓求稳,人生老病死求的是颐养天年,在中国的乡土社会,这种家庭内各自的微循环所带来的安逸感抚慰了几千年的国人。
第八、长老统治
“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给乡土中国及当代农村带来的不安于焦躁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重新认识传统同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第十一章中,费老谈及了不同于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的另一关于权力的观点。这加深了对中国基础社会的理解,是社会继承中的教化学的权力。众所周知,每个社会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相应的也有不同的文化习俗与社会制度,每个人对之的了解诚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时候教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样的权力在亲子关系中无疑是最明显的,家长对孩子的干预可谓是方方面面,担不可称之为横暴权力,因为这样的权力中对利益的追求显然是其次的。因此,教化的权力是文化的,教导是社会普遍认同的规范。教化的权力在成人中也是适用的,但条件无疑更加苛刻,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地保障。人们对于比自己年长的人,要抱着更尊重的态度。文化的稳定,人们可以从长者那里学到经验,作为指导,党文化不稳定时长者的经验便变得不那么适用于自身的情况,尊卑长幼也并不显得如此重要,这 无疑与乡土中国不符。因此,费老将这种既非民主又不是专制的教化权力称为“长老统治”。
第九、名实的分离
社会变迁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当社会变迁的时候,会出现惶恐和不安。而社会中的”文化英雄“能够提出办法,支配跟着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新的权利形式——“时势权利。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英雄代表了一种新的诉求,一种新的尝试。作为一个时代的风向标,他连接了愚昧过去与大众幻想中的未来,充满了希冀。顺着这个概念,费老讲到了苏联的“独裁”,试图用“时势权利”来解读这种新的社会关系。我认为,时势权利应该是作为一种类似于过渡权利的东西。当一种权力形式已经无力维持社会的稳定,矛盾激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就是社会变迁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时势权利”,然而当一种新的社会关系趋于稳定时,“时势权利”就应当被另一种权力所替代,而不能称作是“时势权利”了。
以上九个方面就是在我读完《乡土中国》后,同时又看了一些有关费孝通先生以及这本书的介绍后所产生的感想,理解地较为浅显,以后还会对这本书进行进一步地研读,相信在多读、精读之后,会有更多的收获。
2.乡土论文范文 篇二
——读《乡土中国》有感
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的时候,正直春运返乡高潮;写这篇读书报告的时候,正是羊年的正月,外边爆竹声声,夜晚的楼房映着灯笼喜庆的红色,归乡的人儿说着生疏却依旧熟练的方言。费孝通先生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性的。”先生1937年著毕此书,1939年出版。时隔七十多年之后,我代人再看此书时,或多或少总觉得生疏,毕竟,我们学习生活的城市,已经在发展中改革中慢慢的接近现代的生活习惯,而这个“现代的”是更符合工业化时代特点的、更偏向于西方近代文明的习俗。那些深入国人骨髓中的乡土性格,却又在我们这一代渐渐褪化。只有在每个中华人都欢庆的节日中,对“乡土中国”这四个字,才分外的有感触;只有在淳朴依旧的乡村,先生的字字句句震撼我心。
因此,在本文中结合现代中国人和中国社会对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剖析。
一、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情结
先生在《乡土中国》第一章中言“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在当代中国我们常常会听到“土”作为形容词的用法,描述一个人不合潮流,不开通:~里~气∕ ~头~脑①,李实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情结》中对乡土二子做如下解释: 中国文化中的“乡里”观念,最初具有宗法血缘的意义,因此尊重宗族乡党即是尊重宗法血缘关系,这体现出儒家由近及远的亲亲原则。随着社会的演变,这种宗法血缘关系逐渐淡化,但长期流行的宗族乡党观念却积淀在人们的文化之中,由地域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乡党”演变为“乡土”。土,即土地,以农立国,必重土地。孟子把土地当作立国的“三宝”之一,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荀子更是强调“土”的重要,认为“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可见,“安土”即是“安居”,人若不安其居,则离乡远涉,国家失去民众,就会造成“无人则土不守”的局面,国家就会由此而败亡。儒家强调“安土”,其目的在于兴国。要使人们“安土重迁”,除“制民之产”外,最重要的是施行礼乐之教,行礼乐之教,“则百姓顺命安乐处乡”,使人产生“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的乡土情怀,这即是儒家的乡土之教。② 这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书中提到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当城里人嘲笑乡下人“土”的时候,却忘记了,“土”才是我们这个民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本性。古中国缘起于大河流域,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在这种经济形态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明也具有深厚的乡土特点,如:安居而乐业、无天灾人祸觉不背井离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于斯而长于斯„„人们对乡土生活、文化有着绵延无尽的眷恋之情,而这种文化经历千百年的变迁改革,仍未能完全改变,积淀淘洗变成了现代中国的乡土情结: 如:即使已经不再耕作,逢节气,家家户户还是虔诚地遵守着习俗,每逢立春、冬至、清 ① [ 汉语字典 ]:卷1页0415第01
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情结》李实明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2卷第4期 P63 明、惊蛰,各地都有不同的饮水文化习俗来欢度这些节气,这些节气虽在现代人生活中少了其对农业的真正意义,但却多了阖家团圆、欢聚一堂的归乡情节;每到春节必返乡“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种绿叶对根的情谊已经不能简简单单地归结为习俗,而是中国的民族灵魂。
费孝通先生道“在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习惯处处产生了流弊。”其实,这句话放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到了今后的社会恐怕不一定正确了。在各国文化趋同被迫进入世界潮流的过程中,文化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长期保持其民族特色,乡土文化最为重要,这种文化的力量有多大?在中国的春运潮流中可以看到,它的力量不亚于西方圣诞节的影响力,也正是这种力量,让中国的发展更加具有特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软作用力。
二、“私”与“公”
在《差序格局》一书中,费孝通先生提到了公私的问题,一说新中国乡下最大的毛病是自私,总爱占公家的便宜,而又言中国的社会团体却又关系密切,看似也注重公。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而这些礼仪的很多内容,如:孔融让梨、长幼有序等等看似谦和却实际上有悖于人的本能需求。乡土中国中“私”是本性,而偏偏“公”是外在,这就造成了很矛盾的现象——一面占尽了公家的便宜,一面还都依附在互帮互助的社会团体周围。对此费孝通先生又从家庭方面来阐释:费孝通先生抓住了中西方文化中一个巨大的不同阐释,“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而在中国,这句话含糊的很„这个‘家’伸缩自如。” “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在中国,至今能够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都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情,儿孙不管走多远对家族中长辈都有着天然的尊重,除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礼仪习俗更多的其实是我们的社会结构,一个强大的家族才会人丁兴旺,一个败落的家族,再多的人都会流落四方。而除了家族这个单位,还有一个圈子就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费孝通先生在热情好客的表象下为我们挖掘出了深层原因——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也由此,乡土中国与近代西方文化中最大的差异体现在这里:一个是讲交情,一个是争权利。两者看似目的一样,但过程却差别很大,导致的社会形态也不同。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即使是在当下的中国,人们的维权意识有时候还是很弱。比如:遭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不选择去申诉而是要么哑巴吃黄连,要么再去找人攀关系,甚至在法律体系中也是如此,打官司时不去注重找一个好律师,找证据,而偏偏执着于找关系贿赂法官。
由此又延伸到当下中国的反腐现状中,在中国的官场中仿佛是一个以一个人为中心原型,这与中国的传统家庭格局非常类似。往往在一个人落马之后,树倒猢狲散,甚至连带起更多的人。在官场之中,讲交情攀关系的现象尤为严重。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遏制贪腐现象,恐怕得从官场的不良习气开始根除。
这种关系文化交情文化不能说完全不好,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又人情味儿的表现,中国的传统社会是永远无法像西方那样的,然而这种文化 应该止步在社会生活层次,而不能浸染到政治经济尤其是法律中,一旦浸染将百害而无一利。
“血缘”还是“地缘”,通常我们会更认可血缘,中华文化中血浓于水的传统观念,即使是远亲都会分外的信任。因此,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从血缘向地缘的过度是很艰难的过程。从“新客”到姻亲关系的“血亲”,地缘在通过血缘的演化中渐渐壮大。而有关金钱的交易即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这种地缘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费孝通先生讲“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订契约是,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统一的权利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需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地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是乡土社会所缺的。” 费孝通先生毫不避讳地谈到了由于乡土社会的某些习俗而造成的社会的滞后。譬如,乡土社会“规矩”阻碍着法律契约精神的发展壮大。“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吗?”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间的接触并非总是乡土社会中的熟人,或许即使是熟人,现代社会复杂的关系中更需要的发展是契约精神。而所谓“熟悉”的心理认同和“见外”的感受,让我们这个社会在“法律契约精神”的道路上发展缓慢。关于法律,费孝通先生在“礼治秩序”中又详细道来,“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这种人口流动较小、社会圈子较小的社会中,安定不一定需要法律而可以使老子所提倡的“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无为而止。我们所崇尚的东西不是“法”而是礼,“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可以说对礼的服从是主动地,而对法的服从则是被动的。这一点上,我们中华对于“礼”的崇拜,类似于西方对上帝的崇拜,都是以一种敬畏的心态。但细思还是不同,渐渐地我们对于礼变成了主动服从于成规,而西方人对上帝的崇拜则是深自内心的。于是演化出了近代的“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两种文化都排除于法治之外,却渐渐在近代文明的促成中一较高下,而随着社会复杂化的发展,耻感文化渐渐甘拜下风。
费孝通先生关于乡土社会,并没有大加批判也没有为其争言,而是透过或好或坏的现象来窥其本质,无论这种社会在我们现代究竟还残留多少,我们都或多或少的被影响了。乡土中国背后透漏出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上所形成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并不是历史的,而是现代的,在现代,无论是经济文化军事政治还是娱乐体育,都带着明了的特点,这种文化,深入中国人的骨髓,在发展的路上,为我们的路划定了一个范围,叫做“中国的特色”。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
1、乡土中国这个社会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2、3、是典型的农耕文明下的生死观念,而乡土中国本性上所体现出的就是这种人口流动少而产生的文化现象。
礼治还是法治,在我们的认识中,法治当然呀好于礼制,但为什么好?我们其实并不是很清楚。礼治其实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人情社会等等,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道德服从,这种服从在某些时期其实作用还大于法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约束我们的道德变了,甚至在商业社会,没了。此时,法治就很重要,并且随着近代社会的契约化,礼治在本质上已经被替代了。但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了隐形的约束,而这种约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法律这种底线之上,越来越重要。
“世态炎凉”这个词,中国人体会最多,为什么?费孝通先生在家族圈子中解释了这个问题。因为中国的家族也好街坊也好,本身的构成关系就是由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形成的“树倒猢狲散”是这种构成下最正常不过的结局。能力失去之后凝聚力自然会变小。
读后主要困惑与问题:
3.乡土论文范文 篇三
——浅谈“乡土社会”与“后现代社会”
在阅读《乡土中国》的同时,正在学习有关社会学的内容。故将两者结合起来,粗浅的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感悟。中国从农耕社会发展到如今的现代社会,某些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带了些许“后现代社会”的意味。最纯粹的“乡土社会”与发展完善后的“后现代社会”几乎是从封建社会到现在,这个社会的最初与最末。所以,它们在社会特点、家的概念、秩序维护和个人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通过对比两者,我们这些社会学的初尝者能体会到社会发展的剧烈性。接下来我将从社会特点与家庭观念来进行对比。
1.社会特点
《乡土中国》中写到“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受到土地的束缚”.乡土社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大部分的百姓从事农业耕种。他们直接取资于土地,生活、工作都围绕一块土地展开。他们之中,除非是通过科举,大多数人一生都将奉献给这一片土地。根据贝克的抽离和嵌入理论,我暂且将这样的工作方式称为不再“抽离”的“嵌入”.而后现代社会,却是“流动的再嵌入”.首先,可供人们选择的职业形形色色,人们可以自由的在这些职业见进行转换,导致“流动”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自由的追求的高度达到了历史以来的最大化。比起高薪,人们更注重职业的自由度,比起,传统的,所谓的“正经”职业,人们更愿意从事自由职业。自由职业在保障人们与传统职业相差不大的薪酬的基础上,给予人们更多私人化的空间,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比起第一现代进一步模糊,就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来看,与乡土社会的耕种的工作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所谓自由职业,自由当然是核心,这也是人们长期“抽离”甚至可能不再“嵌入”的原因。
由于土地的固有属性,农民们难以发生流动。祖祖辈辈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对于周围的不管是环境还是人,都无比的熟悉,这样的看来,乡土社会又是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人们之间都有一种天生的联系。但后现代社会却是典型的“陌生人社会”.由于后现代社会“流动性”,“个人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虽然后现代社会存在许多公共空间,但这些空间是“公共但不公民”的。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将现代的“公共但不公民”的空间分为四种类型——排异之地、噬异之地、非地之地、不存在之地。这四种类型的公共空间都有多人参与,且都是为相似的目的而聚集,但参与的人之间却没有也没有太大必要产生关系
从以上两点来看,乡土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它是一个极度稳定甚至固化的社会;后现代社会是个典型的陌生人的社会,它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2.家庭观念
乡土社会的家族观念极强,大部分事情都在家族内部解决,官府一般会止步于家族门前,将更多的自由空间留给家族内部。上文提到,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生产活动围绕土地展开,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当一个家的人数不断增多,原来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一个大家庭的维持,家中的人将会发生小范围的流动。这种流动使家庭的范围在当地扩展开来,家变成了族。由此,家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如今,我们如经常听到的“衣锦还乡”的字眼就是乡土社会家族观念的投影。家族中的每个人受到祖训的约束,并竭尽全力,为自己家族的振兴而奋斗。若是家族中一个人犯错犯罪,根据“连坐”甚至“诛九族”的制度,整个家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家族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当时大部分人的人生的价值都在于为家族而奋斗,这种强烈的家族感支撑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很难出现没有精神支撑的情况。
后现代社会的极度个人化,让家庭观念逐渐消失。首先社会上,大部分都是一个个的小家庭,家族的概念几乎已经消失。其次,特别是在西方社会,人们更注重自我生活的品质,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和照顾基本止步18岁。之后,孩子会搬离家庭,通过国家贷款继续学习和生活。中国社会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现代家的观念虽然远不及乡土社会,但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约束相较于西方强了许多。但许多社会学家观察到,现在中国的家庭观念有向西方靠近的趋势。一方面,许多孩子远离父母到其他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不在长时间帮子女做家务,带孩子,而是更多的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如继续学习或者周游世界等。
几年前,许多学者批评中国家庭观念太强,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倡导大家学习西方模式。但近年来,随着家庭化的消解,个人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反思,家族观念真的无可取之处吗?
在我看来,家族观念增加了社会的温情,·让大多数人不至于失去奋斗的意义。个人化增加了社会的自由度,满足了人们个性发展的需要。但极度的个人终将让社会失去温情,这样的社会就像失去润滑油的机器,能继续运转下去,却难免发出沉重的哀鸣声。我们无法说出到底哪种模式更好,但在个人化趋势无法阻挡的现状下,我们至少要有意识地去维护家庭的温情,不要让自己变成仅为自己的“机器”.仅谈及社会特点和家庭观念,已经可以看出乡土社会和后现代社会的极大差异。但此处人有许多领域值得探讨,过程中你将获得极大的惊喜。
处于向后现代社会发展的浪潮中的我们,再次回望“乡土社会”,每个人都将有不同的思考。
4.潍坊乡土教材 篇四
1.周朝时期的齐国是潍坊历史上最著名的诸侯国。
2.1985年,潍坊市人代会通过决议,把每年4月1日定为潍坊“风筝节”
3.东汉晚期,郑玄(勤学不辍的经学大师)拜当时全国最著名的经学大师马融为师,逐渐成长为全国著名的大师,郑玄留给后世最大贡献是编辑、注释了“三礼,被后世治礼学者奉为典范,郑玄所注群经存世不多仅有两部《三礼注》《毛诗笺 》”他的弟子编辑《郑志》
4.刘墉(官清艺绝的清代名相)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完成了《四库全书》《西域图志》《日下旧闻考》等书的编著。他的论书绝句三十首《学书偶成》是极其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遗有《刘文清公遗集》《刘文清公应制诗》等著作。
5.郑板桥(枝叶关情的潍县县令)为扬州八怪之一,也为潍县三贤之一,最推崇《史记》,在潍县做县令七年,为官期间,他最大的功绩是赈济灾民,乾隆年间亲自撰写的《新修城隍庙碑记》,成为我国十大著名的“三绝碑”之一。他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他的书法艺术别具一格,自称“六分半书”。
6.陈介祺(名誉华夏的收藏大师)是中国清代潍县出现的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金石学家,他的文物收藏堪称称盖世,他做的《毛公鼎考释》,对研究西周时期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历经40年完成了《十钟山房印举》这部巨著,被称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
7.《齐民要术》(天下第一农书,被誉为农书之首),作者是贾思勰(今寿光人),被后人尊称为一代“农圣”。《齐民要术》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一部最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唐末传入日本,称为贾学
8.《清明上河图》(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作者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是今潍坊诸城人。该图是张择端进呈给宋徽宗的贡品。称为中国风俗画的里程碑,张择端是潍坊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另一存世作品为《金明池争标图》
9.《金石录》(金石第一录)是赵明诚和李清照(被誉为金石伉俪)合著研究我国古代文物的史学名著,一部《金石录》将带我们走进中国古代的“金石之学”,是研究古代金石刻首读之书。
10.明朝万历年间的赵秉忠殿试状元卷(天下第一卷),明神宗万历皇帝御批“第一甲第一名”
5.安龙乡土教材教案 篇五
教学时间:2018年4月18日
教学班级:二年级 执教教师:张明云
教学目标:
1、2、知道安龙县的张之洞出生日期。了解张之洞的聪明好学。
教学难点:
对张之洞当时所任的职位的理解。教学重点:
1、2、张之洞的出生时间。张之洞在安龙县的学习经历。
教学思路:
1、认识我们安龙县在中国地图的位置,让学生了解我们祖国的广大。
2、认识张之洞的聪明好学,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认识祖国领土的广大,然后在地图上找到我们安龙县,看看我们安龙县在祖国地图上有多大。
2、可是在我们这小地方就出了一位,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领袖:张之洞。
二、对张之洞进行介绍
1、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晚年号抱冰,在安龙县招堤半山亭那里还留有他11岁时所写的《半山亭记》。
2、他生于1837年9月2日。
3、张之洞从小就聪明好学,四岁就开始读书,十三岁就中秀才,秀才就相当于现在的学士,考中秀才后就可以当老师了。十六岁就中举,举人就相当于现在硕士。二十七岁就中了进士,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激发学生从小勤奋好学)
4、由于张之洞从小聪明好学,后来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
5、张之洞的青少年时光是在安龙度过的,十八岁才离开安龙的,他的聪明好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总结
张之洞的聪明好学,是最后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基础,他为我们安龙人民今天的学子做出了榜样,我们安龙人的学子们要向张之洞那样勤奋学习,将来为建设我们美丽安龙、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四、练习
1.张之洞生于 年 月 日
2.张之洞 岁中秀才,岁中举人,岁中进士。
3.张之洞是 领袖。
6.读《乡土中国》有感 篇六
胡伟
读《乡土中国》有感
拜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乡土中国》一书,感触颇深:我也是地地道道的、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乡下人”),好多乡土风俗、气息我都了解,以前从来没有感到过任何的特别,没想那么多的为什么,认为一切都是情理之中的嘛,可是经过费老这么一分析怎么就变了个味儿呢?
在对于本书的阅读过程当中,我一度是相当困惑的,以至于在第一遍的阅读过程中,我一口气囫囵吞枣般地看完以后,搞的是云里雾里的,对其中的内容竟是一点儿感觉和想法也没有。为了完成张老师布置的作业,无法,我去找了些别人写的有关乡土中国的分析和书评,看完了以后,再去阅读原书,这才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的要数第一章《乡土本色》的开篇句“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确,“乡土性”一词,说得很鞭辟入里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而农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土地的,所以人口就以土地为中心而聚集。然而土地是不可能移动的,由此,就决定了乡土社会里,人口的流动必然是不频繁的。进一步说,依靠农业生存的人们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因此乡土社会就具有稳定性。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不像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而是实行的机械化管理,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样就决定了传统的乡土社会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是的,每家每户都能够自给自足,商品的交换与买卖就显得多余了。另外,由于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都是熟悉的,而熟人间往往就是讲“人情”的,则人们无法从商品交换中获得较高利润,所以,商业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就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是的,乡土社会的稳定性与独立性的显著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熟人熟事儿”,无论哪个家里有个什么婚丧嫁娶呀之类的,左邻右舍都是知道的,都是要去做送人情的。与此同时,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环境是熟悉的,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对乡土社会的冲击,原先生活在乡土社会里的人有些会离开自己所熟知的乡土社会而进入到城市里去。因为他们对于城市环境的不熟悉,也许会做出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于是,进城的人们很多就会被讥笑为“土气”,是“乡巴佬”,并且城里面的人还拿“愚”来说明乡下人不识字。但费老却从乡土社会的层面来强有力地批驳了推行“文字下乡”的人们所持的这种观点,进而还推导得到:在乡土社会里,很多时候文字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
二、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
很多人都认为,费先生在书中一个新的概念——“差序格局”的提出,是一大创举,是对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的一种精妙的概括。是的,我觉得他写的很贴切、很形象。在《差序格局》一章中,将中西方社会进行了对比。他将西洋社会的类型称为“团体格局”,若干人组成一个个团体,就像一捆捆扎起来的木柴;将中国乡土社会的类型称为“差序格局”,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像一个水波纹一样,按亲疏远近向外扩开一圈圈的社会圈子。这种差序格局中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那样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作者把社会关系的这种一轮轮波纹之间的差序称为人伦。中国人讲究人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讲的是一种差等关系,这种种差等关系各自有它们应该遵守的规则。在这种差序格局里,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伦”为基础的。当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会圈子时,这个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们往往根据其实际需要而相应扩大或缩小其圈子的范围。也正因如此,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时候父母子女是一个家,大的时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个家族。但是无论这圈子如何伸展收缩都只局限于父系一方的范围内,这是中国传统父系社会的特点。
将焦点从人际关系转向社会群体上,我们会发现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族是一个很显耀的社群,在乡土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族从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庭也可以等于家族。它不但承担生育的功能,而且也担负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其它社会功能。
三.乡土社会的秩序维持。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这里的礼,并非所谓的“文明”,“慈善”,“善良”等等,而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对的。而在乡土社会里,这些礼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可以认为是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遗留下来的,人们已经惯于遵守的并被认为是对的一些传统。礼的推行并不依靠暴力和权力而是依靠教化。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因此,在一个变迁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而作者一开始就已经说了,乡土社会相对来说是静止的,变迁很慢,这也就为礼治提供了存在的温床,并且生生不息。
乡土社会自有自身的一套礼治秩序。长期的教化把外在的规则转化为了人们内在的习惯,人们遇到问题,习惯于从传统道德中寻求解决的途径,而非是法律。而在传统乡土社会里,人们是本能地抗拒打官司,以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的。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不可理喻的,甚至会认为乡土社会里的人简直是野蛮,抗拒现代文明。但是,作者在这里给我们阐释了这样一种“无讼”的观念存在的合理性。在乡土社会里,必有一些人和事不容于传统道德,但是随着新的司法制度的推行下乡,这些本来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和事却从此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于乡间的调节而诉诸于法律。这个时候,法律制度就成了包庇这些败类的保护伞了,这与乡土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最后,费老的结论是:要推行司法下乡,务必要使民众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接受与准备。
费老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我感觉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乡土中国的根子挖出来了,指出来为什么我们最近百年的变迁会如此之艰难。
是的,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费老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他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他口中的“土”不是贬义词,而是说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然而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因为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的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里,“土”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常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对于乡下的人们,“土”是他们的命根。不仅是他们的命根而且还是城里人生存的根本保障。城里人其实在藐视乡村人的同时也藐视了自己的生存价值。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农民的思土情节和浓重。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这是实实在在反映了我们中国人的情况。主要说明,中国人在不知不觉的生活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思土重迁的思想。不仅是乡村的人,就连城市里的人也有这样的思想。只要是搬迁对他们来说很舍不得,因为这里毕竟有很多都值得自己怀念的事情,如过走了,那么多的记忆该怎么办?
乡土中国,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稳定而不易变迁。从这也可以看出我们民族有一个特点:喜欢聚居生活。这个习俗其实也表明了一个民族的特色。也表明了一个民族的智慧。俗话说:“一个臭皮匠弄不出什么新化样,两个臭皮匠弄出了点花样,三个臭裨将,塞过一个诸葛亮。”群居也说明我们很早就认识到了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做事!费老不愧是一代宗师,把咱们中华民族的特性分析得是透透彻彻的。
7.如何让乡土音乐 篇七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课程标准》在课时内容和数量上保证:“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占教材总量的80%——85%,其余15%——20%左右留给地方教材及校本教材。应该说,乡土音乐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我们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方向,让我们的学生对家乡的音乐文化有所了解,让他们从小产生对家乡、对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传承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在学习中提高音乐素质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如何利用开发乡土音乐资源,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问 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究身边的乡土音乐文化,把它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是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加以尝试的。
[关键词]课程资源 乡土音乐 道情音乐课堂教学
2008年6月13日县博物馆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本次展览是三门乡土文化、民间艺术的一次大汇展,展品包括民间艺术、民间技艺、民俗用具、文献等内容,是我县有史以来第一次,这是一次对历史的尊敬与仰望,对民间艺术的讴歌和礼赞,从中我尽情领略到历史长河的美丽和民间艺术的不朽。面对这些宝贵的遗产,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能做的就是如何将这些遗产继续传承下去。由于大部分的民间艺术在现今流传渐少甚至濒临灭绝,所以很难找到一定的音乐素材,唯独“道情”在民间至今流传甚广,因此将 “道情”引进音乐课堂具
有一定的意义。
一、道情——民间曲艺的一种,历史比较悠久,流传区域也比较广阔。它属道教声腔艺术,源于唐朝道教经韵。最初的道清称道歌,是传道者宣传教义及募捐化缘的工具。当时道教广为流传,传教道士云游天下,到全国各地传道时皆唱道情,道情之影响和活动范围达到顶峰。明清时期起流行于三门湾一带,《三门道情》的曲调与表演形式与宁海、临海相似,以一人或多人演唱、表演一个完整故事。三门海游、浬浦、小雄等地曾有以此为生者数十人,解放初期活动仍很频繁。以后逐渐衰落,演唱者寥寥无几。但仍有小型节目参加各类文艺晚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三门县创作《道情新歌》参加浙江省文艺汇演。近年来农村俱乐部经常创作节目参加文艺演出,2004年三门县创作的道情节目《傻子老叶》在浙江省老人文艺汇演中获奖。表演者左臂持竹制道情筒及竹片,右手有节奏地击打竹筒。有说表有演唱,旧时以演唱长篇故事为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增加伴奏的乐队5—8人。有时乐队演奏员作帮腔,使表演更丰富。随着社会前进,生活节奏的加快,长篇故事已无人演唱,道情改革较大,演唱片段或小故事为主,表演人数增加少则几人,多则十多人,并吸收了歌舞因素,使节目类似于道情表演唱。
一、二人演唱的形式仍然存在,但已不多了。
二、道情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涵,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门道情,在三门县一带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的民间艺术,凝聚着民族音乐艺术的精华,散发着民族文化迷人的芳香。根据《新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我在音乐教学中引入本土民族
音乐:道情,让学生了解当地本土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意识,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当前,一些学生受西方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不尊重父母、不尊重老师,我行我素,同学间相互妒忌、排斥、打欧。更有甚之,把所做的坏事拍摄下来,投放于互联网上,造成极坏的影响。学校不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迫使他们改正,这只是单方面的教育,如在音乐教学中用民族音乐的魅力来引导、感化学生,效果会更好,教育内容也会更丰富多彩。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引入道情,如《道情新歌》《傻子老叶》通过欣赏、演唱等形式,了解本土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学习先人坚强不屈、誓死保家园、全力建家乡的民族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学生不良思想的倾向,端正了思想行为。今年,我国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雪灾、四川发生8级大地震,我们的四川同胞在一瞬间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众多的同胞被压在倒塌的废墟里奄奄一息、等待援救„„重大的灾情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在音乐课堂上,我及时以优秀的本土民族音乐为教材,充分利用音乐情景交融的感染性,以及音乐那特有的撼人心肺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为中华民族的儿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强烈的视听效果,加上老师动情的语言,同学们深深地被感染、被打动。同学们尽自己的能力,纷纷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捐上自己全部的零用钱,捐上自己的衣物;有的踊跃参加筹款义演晚会,积极为筹款义演出谋划策,刻苦排练、演出;有些同学自发走上街头,到处募捐„„此时此刻,再也没有人自私自利,而是互助互爱,时刻牵挂着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华民族——祖国妈妈。利用民族音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成功的,民族音乐教育,让学生在民族音乐中感受到祖国的温謦,了解祖国的历史,体验中华民族的精神。使学生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不会忘记继承祖国的优良传统,懂得应该如何做人。
三、编创道情新歌渗透于音乐教学中,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当地本土音乐是民族音乐的组成部分,是具体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本地民间音乐充实音乐教材,可以使青少年了解民族音乐传统,以更好地继承、发扬传统,走向未来。
目前,国内还没有对各地民间音乐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相应的乡土教材也大量缺乏,乡土音乐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挖掘、整理、创作本地音乐,汇编乡土教材,并渗透于音乐教学中,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民间曲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通俗谐趣、朗朗上口之中,又富于哲理、高雅精致。在七十年代前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而现代青少年已很少机会接触到这些民间艺术,取而代之的是港台流行音乐、网络音乐,充斥校园,如果不对本地民歌进行挖掘、研究、整理、创作,我们的民族文化就会逐渐失传。面对严峻的形势,作为当地音乐教师,是有责任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于是,我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深入民间,采访六、七十年代活跃的民间艺人,他们唱“原汁原味”的民歌,并拜他们为师,既学会演唱多种道情,又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渗透民族音乐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汇编成乡土教材。在音乐教学中穿插道情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本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生学唱《道情新歌》
等,并让学生自创自演,让学生用自己的方言演唱,感受歌曲的地方特色,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让学生直接感受和深刻体验本地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领略家乡文化的灿烂,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乡土,热爱乡土。每当市里有剧团演出,我就发动、鼓励学生去观看,使乡土音乐教材立体化。经过不懈的努力,通俗生动、幽默谐趣的开平民歌逐渐得到学生的喜爱,大部分学生学会演唱道情,他们觉得用自己的语言唱歌,新奇、亲切、舒服。我还与学生一同学习、研究创作民歌,创编一些本地民歌表演节目,在一些晚会上表演,尽最大努力推广、宣扬本土民族音乐文化。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乡土音乐的教学,让乡土民族音乐走进音乐课堂与校园,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音乐氛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渗透乡土民族音乐对学生的影响,日积月累,民族音乐就能在学生心中扎根、开花。走进乡土民族音乐,弘扬民族精神,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愿广大音乐工作者一起努力,让乡土民族音乐的美妙旋律萦绕在课堂上,回荡在校园里,流淌在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中国民间音乐》周青青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8.《乡土中国》有感 篇八
—读《乡土中国》有感
园林学院 宋洋 20092055110
1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其著作《乡土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第一章是“乡土本色”。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在行为方式社会习惯方面还带有很多乡土社会同样的痕迹(虽然他们自己是很不愿意承认的,因为“土气”毫无疑问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所以要研究“中国性”,就不得不从根基出发,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乡土社会。另一层意思是说现在这个乡土性只局限于基层,就是说虽然地主、知识分子、工人、资本家等社会阶层都是从乡土社会分化出去的,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与乡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对乡下人冠以“乡巴佬”的称呼,因为他们对于乡土社会已经完全没有了认同感。至于这些阶层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怎样具有着乡土社会的文化的根,后面会有详细的分析。
在第一章里,作者从“土气”切入,分析中国人的农业本性。“远在西伯里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种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因为农业的固定性,才有了“土气”,所以说这个词很贴切的描述了中国的农业本性。“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许多中国社会的特征都是由此而来。比如说,中国为什么早在战国就有墨家提出法制社会的观念,但是两千年了中国为什么还是人制社会?就是因为这种人际关系的局限性和邻里的熟悉性。“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行了,还用的着多说么?”这种生活背景下显然没有法律和合同之类东西存在的必要,因为那都是对付陌生人的,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现代人才需要。对中国人来说,分得太清楚未免伤了感情。中国文化的模糊性大概也从这里来。
讨论中国当下遭遇的种种问题,如果想要深入一些,就免不了要追根朔源,分析一下问题产生原因和历史背景,其中自然会把话题带到我们的传统,我们民族的本性上去。中国社会曾经是何种面目?现在是什么模样?变迁如何进行?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都可以延伸到当代的诸多领域,以助我们理清自己国家的脉络。
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模式,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书,尽管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但书中的诸多论点依旧是振聋发聩,费孝通先生勾勒出的那个中国仍未消逝。
如果说乡土代表了传统的话,那混凝土就是一股现代化的力量,正在席卷整个中国,正在侵蚀那个乡土的中国。
如今,现代化的进程在中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状态。在农村,青砖绿瓦的乡土建筑逐渐被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小楼所取代。
从乡土到混凝土,是一个漫长而又不可避免的过程,就像地质运动一样,威力巨大,不可避免,时间漫长。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抓住时代的脉络,紧跟时代,再幸运一点,还可以对时代推波助澜一下。
【乡土论文范文】推荐阅读:
乡土地理感想08-16
乡土08-25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07-30
《乡土情结》教学方案08-19
读乡土中国有感11-07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11-10
高二叙事作文 :乡土之情09-12
中山市乡土地理10-29
读《乡土中国》有感900字07-07
乡土中国的阅读心得感想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