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本真

2024-08-22

浅谈语文教学的本真(通用8篇)

1.浅谈语文教学的本真 篇一

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我一直在努力

听余映潮老师讲课有感

宝丰县二中牛凯辉

一直想参悟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听完余映潮老师的讲课后,感受到真的可以简简单单的教学,扎扎实实的收获。

2016年12月15日有幸听了语文教学泰斗余映潮老师的精彩授课,受益匪浅。现在不少名师上公开课不是把劲儿用在“教什么”上,而是全花在了“怎么教”的技术性问题上。一味使用所谓的“最好”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希望教学能够出彩,结果把语文上上成了艺术课。而余老师的课却让我想了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凡做一事宁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我们常说“教无定法”,但余老师的“贵在得法”,努力追寻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方式让人印象深刻。在执教《天上的街市》这课时,余老师始终把“读”贯穿在整个教学中,因为语文教学教学离不开读,余老师在阅读上下透功夫了。自我感觉本课的最大亮点就是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参与到读中,实现读与思考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余老师让学生反复整体读文本的形式,使每个学生读的充分,读出来真情实感。一吟在“节奏”;二吟在“停顿”;三吟在“重音”;四吟在“押韵”。使学生进入一种舒缓,浪漫,悠远的意境。通过读体味音乐美,学生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渐入佳境。第二,于老师始终把课堂练笔作为教学的一种习惯,本节课上,余老师借助一个话题“天上的街市真美呀,你看”,提供可以选择的雅词,启发学生动手描述画面,这些雅词的提供,给学生一个可供创作的平台,学生既克服了写作的恐惧感,也有“米”可以“下锅”,这才是老师的匠心独运。而我最佩服的是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句句简洁明了,句句深入生心,没有重复,没有做作,而是句句激励,句句中肯,如春风拂面,舒服。由此可见真正的好课是在读、说、写、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自然催生出来的。可以说语文教学要有硬功夫,余老师的教学看似简单,实际是不简单的,它充盈着其一生的教学智慧。简单的实际是最深刻的。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后的深入浅出,是对教学升入后的准确把握,是对精心预设之后随机生成的正确引导。余老师曾说过:为了备好一节课他曾挑灯夜读十万字,如此精神让人折服。我们的简单是为了让学生更轻松一些,让学生感受更深刻一些,对于老师怎能简单!

语文教学的追寻的精彩是一首精巧的诗,而非一壶平淡的酒。余老师以他丰富的教学阅历和刻苦的钻研为我们创作出了一篇篇美丽的诗篇。他以简明、简洁的实践教学再次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追寻的精彩,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体现。

对于“简简单单”的教学,我知道我要走的路还很长,那么姑且,一直前行在路上。

2.浅谈语文教学的本真 篇二

一、兴趣引路,设计互动活动

要想去除学生心中“语言学习是枯燥的”这一观点,教师必须以兴趣引路,设计多种互动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针对刚刚踏入初一的学生,教师可以联合学校举办一次年级“英语书法比赛”,让学生的认识在这次书法比赛活动中得到提高,认识到英语书法与中文书法同样重要,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将英文书写得更漂亮。又如,在学习完牛津英语7A中的Unit3 Welcome to our school这一单元后,教师举办了以“Beautiful school”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由于考虑到设计手抄报需要经过较为复杂的程序,从资料搜集到版面设计,再到文字填充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完成手抄报。为了设计出精美的手抄报,学生们一起交流设计方案,一起填充资料内容,在互动中得到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再如,在学习完牛津英语7B中的Unit6 Outdoor fun这一单元后,教师举办了以“户外活动”为主题的英语角。本次英语角活动的举办由学生负责,教师只负责指导工作。为了出色举办英语角,班上的学生共同商讨各个环节,在互动中使得班级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

除了组织上述活动,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举办喜闻乐见的英语晚会、英语知识竞赛(可以以小组抢答的形式展开,避免单纯的书面形式)、演讲比赛等。在各类活动中,学生积极互动,相互感染,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二、课前预习,引导互动学习

课前预习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大促进作用。教师可以设计轻松而又符合学生兴趣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8B中的Unit1 Pastand present Reading Time have changed这一单元以“变化”为主题,因此,教师设计了如下演习任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现出阅读文本中描述的变化内容。为了圆满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要提前阅读文本内容,再思考以何种形式展现变化。在课堂展示中,很多小组以图片加英文解说的形式展示变化。如出示小组学生手工绘制的形象对比图:旧房子与高楼大厦、旧影院与新剧场、清澈见底的河流与遭受严重污染的河流等,通过图片展示变化和差异,能使人更容易明白变化之大。在展示时,小组成员有的负责呈现图片,有的负责英文解说,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表达机会。从学生的课堂展示成果来看,学生基本都能通过互动高效地完成任务,并找出变化所在,助推英语阅读教学。

三、情境创设,激发互动欲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互动欲望。其中,情境创设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教师以教材为依托,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兴趣,加工成有效的情境,将学生的互动欲望、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A中的Unit6 Food and lifestyle这一单元时,教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习。《舌尖上的中国》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广为传播,很多学生都自称“吃货”。所以,教师运用多媒体视频,播放《舌尖上的中国》,并引导学生:现在,大家都自称“吃货”,看了《舌尖上的中国》,你会做哪几种食物呢?很快,有学生回答:I canmake dumplings.(我会做饺子。) 教师继续引导:How tomake dumplings?(怎么制作饺子?)现在回答不出没关系,小组合作将包饺子的过程以英文形式呈现出来。很快,通过小组互动,学生就可以用几个词语描述包饺子的过程。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利用视频辅助情境创设,有效地将学生的互动兴趣带动起来,从而促进后续教学的开展。

四、角色扮演,提高互动效果

调动学生的语言交际欲望,提高互动效果,这需要一定的活动做牵引。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喜爱的角色扮演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学生的交际欲望,提升对话效果,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与提高。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8B中的Unit2 Travelling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了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互动探讨,增强互动效果。本单元的话题是“旅游”,有的初中生已经跟随父母外出旅游多次,有一定的旅游经历。因此,本次教师设计的角色扮演活动是:请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你去过的或者是你熟悉的著名的旅游城市。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角色扮演活动,由一名学生扮演“小导游”,其他三名学生扮演游客。在导游介绍后,游客需要随机提问,并由导游作答。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需要自主选定景点,设计对话,拟定角色;同时,学生还需要思考问什么问题“,导游”应该如何作答等。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展示风采的过程。由此可见,一定的角色扮演活动能够促进交际,更能增强互动效果。

五、结合生活,拓展互动空间

互动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师还可以将互动延伸到课外,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定的任务,拓展学生的互动空间,让学生在不断互动中得到发展与提高。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B中的Unit4 Finding yourway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作业,并引导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完成。任务如下:请与你的小伙伴一起绘制本市的简单地图,并标上几个地点,让人一目了然,同时,请与你的搭档一起根据你们所绘制的地图,设计有关问路的对话,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这项任务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需要发挥想象力,结合所在地绘制地图,再选取地点,进行对话交流。由此可见,学生只有互动交流,达成一致意见,才能圆满完成任务。在任务开始前,教师可以提供句型,如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How can I get to...?Walk along this street and turn right.等。学生根据对话需要,灵活运用句型创编对话,从而强化对单元知识内容的理解与吸收。

3.浅谈语文教学的本真 篇三

[关键词]德育 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张伏力(1967- ),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江苏 淮安 22300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083-02

一、新形势下价值导向的错位

在一个社会处于平稳发展的时期,信仰作为社会的凝聚中心与整合力量可以顺利地发生作用,这被文化人类学称为“工具性连环”。价值观是社会思想道德观念的核心。我国所崇尚和倡导的社会主导价值观是集体主义,表现为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并把自己的理想、前途、命运和国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为世人深信不疑。然而,当一个社会处于转型或动荡的时期,在剧烈变革中,信仰在施展其整合力量时,常常会遭到一连串的背离和冲突,原来信仰的“工具性连环”被打破了。在商品经济大潮汹涌而至的时候,原有的信仰系统凝聚性作用减弱,特别是年青一代期望能“脱胎换骨”,寻找新价值意义,“信仰危机”一触即发。在这种环境下,社会的价值导向也有明显的错位。具体表现在:

1.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实践历程的反思和评价过于尖锐。诚然,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道德教育中存在着轻视个人利益、个体意识的片面性,在批判“成名成家”和“个人奋斗”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在集体主义献身精神中,伴有“驯服工具”的盲目性,使个人才智和能力的发挥受到某种程度的压制。但是,那时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是适应当时经济基础需要的,它使社会道德风尚蔚然一新,成功地凝聚起建设新中国的精神力量。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许多全盘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舆论。在思想理论界,一些“时尚”的社会主义“早产论”“失败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党的领导“淡化论”等“理论”十分流行。一些人以发展商品经济为由,竭力鼓吹“一切向钱看”“为钱正名”,为“个人主义”和“唯利是图”正名,从根本上否定集体主义价值观导向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基础。这对于还未完全确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年学生造成了强烈的心理冲击。

2.对西方文化价值过分宣扬,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过分贬低。似乎,只要西方比我们“富”的、比我们“强”的我们都要学,而其他的价值完全可以抛置脑后,出现了民族虚无主义倾向和“崇洋媚外”心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价值取向,同它的传统文化背景有着继承关系。然而,在这个走向“后喻”文化的时代,年青一代对传统的东西表现出天然的反感。加之,大学生思想活跃,批判意识较强,求新的欲望强烈,不满足也不愿意接受现成的结论。一段时间内,民族虚无主义的噪音甚嚣尘上,一些人把中华民族的所有文化传统都视为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鼓吹“全盘西化”。

二、价值导向错位的主要原因

1.经济体制转变对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一场空前的社会变革,它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其中体现于思想道德领域,则是新的伦理观念和原则的出现:(1)义利关系重新整合。过去许多天经地义的价值观念受到怀疑和否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得到重视,象征物质利益的金钱得到了正确的定位。人们的价值观念更趋于务实,注重物质利益自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然追求。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中的一种进步。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以利益为主导”的道德价值观的错误倾向,冲击人们的道德观念,构成了社会转型期又一价值观冲突——利益和道德的冲突。(2)个体价值得到张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进一步地冲击了传统的以整体取代个体、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改革的深化,进一步瓦解了已经根深蒂固的个体对集体或国家的稳定的依赖感,取而代之的是必须依靠自我奋斗、自我拼搏的“个人”观念。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人的多种需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唤醒了被抑制的“自我”与“自主”。(3)功利主义盛行,精神信仰缺位。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分重视,相应地引起了人们精神需要的旁落,社会缺乏一种文化精神和价值理性来支撑、促进国民的人格完善。当前,中国社会中普遍出现的“道德滑坡”“行为失范”“意志丧失”“信仰危机”等现象都是社会转型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利益而轻视道德所造成的。

2.网络对我国高校德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青年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新技术伴生的新冲击。与网络技术相伴而产生的是一种被称为网络文化的文化新形态。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其隐含的各种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着强烈的冲击,并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模式,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1)网络交往加剧了大学生的伦理困惑和价值冲突:一方面,由于网络交往的超时空性、虚拟性等特点,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诸多规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即使是以往对于个人行为、个体道德起着强有力监督作用的社会道德舆论,在网络面前也逐渐失却了调节能力和地位,网络伦理危机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日渐凸现出来。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跨国界性,使网络信息呈现出多维性。行为主体面临着多元的道德选择,而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冲击,又加剧了大学生的价值冲突,这导致他们的思想常常处在迷茫和困惑之中,价值目标模糊,经常性地陷入了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道德选择之中而感到无所适从。(2)网络为西方进行文化渗透提供了方便。由于目前互联网上大多数信息的载体都是以英文为主的西方语言,西方社会所推行的“文化帝国主义”“传媒帝国主义”正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传播给大学生,使高校传统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受到信息霸权的严峻挑战。大学生长期在网上“冲浪”,受西方文化信息的熏陶,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易于受到“信息侵略”乃至“信息殖民化”。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政府有关部门和教育者很难控制网络信息的传播,无法对不良思想和观点进行拦截。而各种错误的、庸俗的、虚假的信息垃圾会对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极大误导。(3)教育者对大学生道德控制的难度加剧。网络面前人人平等,教育者在学生中传播信息的权威地位被颠覆。随着网络使用率和普及率的提高,教育者原先具有的对于大学生信息控制和道德行为指导的优势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网络的使用与普及形成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全球无障碍空间,学生通过网络所接受的东西远比学校正面教育的东西要多,兴趣也更大。他们不再简单地按照教育者事先设计的思想和目标去理解、领会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对于大学生所接受信息的修正与行为的规导显得力不从心。这些冲击对高校传统德育的适宜性提出了挑战。传统德育的单一、正面的灌输手段在网络面前显得软弱无力,长期以来的层层“管制”、处处“防范”的“教育”格局已被网络打破。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高校德育必须转变原有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式。

三、走出困境:回归本真的德育价值取向

回归本真的价值取向,在于回归人自身,在于以人的维度来思考德育的走向和功能。“在新的发展途径中人已经成为考虑的中心”。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在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里,德育的本体价值将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社会里,德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使人把道德追求看做人生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看做人生不断向上的追求。在此意义上,“本真的教育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的教育,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人建构积极意义世界的教育,使这两种教育协调与统一”。进入21世纪,以知识经济为依托的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仍然是实现人的尊严、自由和解放。通过知识的创造和应用,人类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生存生活条件,而且通过知识的发展、创造和应用过程,人们可以充分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以及展现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以创造性的工作所产生的成果为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做出贡献。所以,当代高校德育的全面回归最终应落实到人的价值层面,必须以开放的发展的姿态,消解传统的教化权威,唤起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尊严,关注个体的理性自觉,营造自由的交流情景。

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除了要回归到抽象意义上的人自身以外,还要立足于特殊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在学校德育中,高校德育主要是一种成人化的德育(只有极少数大学生直到毕业前还处在法定年龄以下)。青年处在一个以未来大于过去的实践领域不对称关系为特点的年龄,在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年中,大学生是极为特殊的一群。虽然他们正处在社会化进程中,但这种进程本身就具有面向未来的准备性特征。有学者认为,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社会化的不连续性将在社会成员的青年期出现。有研究也表明,在未开化的社会里,从无责任的儿童地位向有责任的成人地位的过渡是逐渐完成的;而文明社会中的这种过渡则是通过青年期的角色突变来完成的。这种社会化的不连续性必然在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的心理上产生极大的震荡,引发诸多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作为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的群体,在知识水平、文明程度和人的素质上,青年大学生应该更能体现和代表社会的未来发展。尽管大学生在校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作为社会青年的中坚力量,这批人走向社会后,会对社会各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需要通过德育帮助学生完成社会角色的突变和过渡,在实践中联系学生思想中的新动态,从学生的思维出发,在他们的语境中开展德育工作,进而实现德育的效能。

任何一种社会道德只有转化成人的个体道德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的现实道德。这一转化并不是自发的,而需要对个体进行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并不等同于道德灌输与说教,而是要遵循品德内化的规律,通过教育唤醒主体的道德自觉和内在需要,转化成主体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过程。学生的需要是学生内心接受的前提,德育的开展要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德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也就是说,道德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规范,只有在个体那里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只有融入个体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实际行动的过程之中,并转化为个体的实践精神和内在素质,才是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恰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人的道德水准的提升就是精神的进化。但是,学生的需要并不都是和社会价值导向契合的,在很多时候还有偏离和反向,这就需要激发学生产生特定的兴趣和需要,使学生对不感兴趣的德育内容也慢慢产生兴趣和需要。高校德育的重心应从学生的各种体验和精神感受为切入点,并逐渐在德育内容的规范和引导下把体验升华为道德信念,使体验本身的价值彰显于德育中,积累、沉淀而内化为一种品质。

[参考文献]

[1]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OL].http://lsg.cnki.net/grid20/detail.aspx?QueryID=84&CurRec=3,2003-03-10.

[2]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J].读书,2004(5).

[3]袁贵仁.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6).

[4]林均敬.精神的家园——当代大学启示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9(4).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源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4.回归阅读教学的本真 篇四

———李华平《老王》教学实录品析

当一些语文课变得日渐“华丽”“复杂”“深刻”起来时,语文的本真却渐行渐远渐陌生。我们究竟该怎样教学生学语文?我们该如何穿越丛林找到阅读教学的路径与方法,找到语文守正归真的路?钱梦龙先生指出“: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排除种种华而不实的语文教学观念和实践,让语文教学回归本原,恢复其朴素平实的本来面目。”李华平教授执教的《老王》一课,就是钱老所说的守正归真、朴素平实又深厚的语文课,是“老老实实教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致力于“教学生学语文”的语文课。

一、教什么:聚焦方法,授人以渔

考察“教什么”,是通过考察教师在语文课上的所作所为,探讨其教学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透过教师“教什么”,可观察到: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教学实际;施教的内容是否立足于语言;所教的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指向,并帮助学生为实现该目标服务。从这个角度出发,李教授在“教什么”上给了我们典范的启示。他牢牢把握学情和教材文本特质,着眼于“教学生学会阅读散文”这一清晰目标,帮助学生“学会一种文本解读的方法”。通过读懂“这一篇”文本,来教学生运用方法读其他文本,用活了课文这个例子。

(一)整体阅读,紧扣文本体式特点

整个授课过程分为五个环节,从形式到内容,形成由浅入深循环提升的方法链。在课堂最后的“交流体会,巩固收获”环节,带领学生回顾学习收获,让学生积淀内化该课学到的文本学习的基本方法。

在每一个环节内,也注意方法导向。如:“概括内容,奠定基础”环节,设置了整体感知渐次推进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概括内容,丰富认知。

1.这是一篇。(体裁)2.这是一篇。(内容+体裁)3.这是一篇。(内容+主旨+体裁)

这三个问题先后呈现,难度逐渐加深,引导学生一遍遍亲近文本,深入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三个问题就是三种方法导向,让学生在这一概括环节中积淀文本整体阅读的方法:怎样辨识文体;怎样筛选信息,提炼要点;怎样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二)点上突破,交给文本解读的钥匙

孙绍振教授说“: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仅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不一定是有效的。关键在于,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你却发现了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也就是把矛盾揭示出来。”本课重要环节“学习方法,运用方法”正是揪住“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段话,让学生抓住反常处的矛盾语言,结合上下文深入理解文本,品味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这里李教授设计了一连串层层深入的问题:(1)这一段告诉你什么样的信息?(2)“我常坐老王的三轮”就已经表明了是“他”在蹬,“我”在坐,但是文本中却还出现“他蹬,我坐”,你认为这多余吗?(3)有一种多余叫做强调,它强调什么呢?(4)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这么一个雇佣关系呢?当学生回答“作者强调这个关系是首尾呼应的,强调老王就是那个‘不幸’的人”时,李教授及时表扬了学生善于“从前后文的联系中去找答案”,强调学语文的重要方法———“瞻前顾后”。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总结文本解读的“症候式解读法”,让学生既有走进文本的意识,又切实把握一种有用有效的解读文本的方法,那就是注意文本中反常规、反常情、反常理的语言,由此入手去探寻文本深处的奥秘。

李教授通过教学生读懂这一文本,教给了学生语文学习最受用的方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古人也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当今时代,教学生学会学习更是育人的核心目标,因为更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一个优秀的老师,会在课堂践行这一原则;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更要把握这一要务,善于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教语文,帮助学生有方法地学语文。

二、怎么教:关注主体,盐融于水

判断学生是否是课堂的主体,就是看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是否在课堂指导学生全程参与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活动。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曾经说:“教师的一切教学决策和教学行为都必须从学生出发。”李华平教授在《让语文教学回归正道》一文中也强调:“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确立坚定的学生立场———为了学生。”他的《老王》一课就是对此主张的最好践行。

(一)基于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本堂课教学出发点的确定,就是基于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先了解学情,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方案,在进行充分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尊重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了第二套学习方案,即“学习一种文本阅读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从开始的按学情需要设计教学,然后通过学生活动实施教学,到最后的回到学生检验教学,无不如此。教的内容是学生需要的,学的内容是学生有用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亲自参与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自己学来的。整个过程不灌不输,而是如盐融于水慢慢渗透,一步步规范文本阅读的习惯,形成文本阅读的方法,潜移默化中提升着学生筛选、理解、概括、提炼的能力,真正体现了“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学原则。

(二)相机诱导,善做学习活动的引路人

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这需要教师首先改变教的方式,才能引领学的方式的改变。

李教授在《老王》教学过程中善于设问,让精心的问题设计生成教学的精彩,将问题引向深入,使思考明晰化。比如品析关键句“他蹬,我坐”的环节,在问“有没有不同意见”后没有学生举手的情况下,李教授宕开一笔,巧妙换了一种问法:“这一段话如果是你的作文,当你写了这样一段话拿到语文老师那里去的时候,语文老师会怎么给你批改?或者假设你是语文老师,你会怎么改?你会在旁边批个什么字或词?或者,发现有什么问题?”抛出这样一个情境性的问题后,又适时地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看似没有疑点的地方提出新问题,让学生疑窦丛生,刺激起学生探索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从而让学生慢慢切近文本内核。

李教授特别关注学习细节,注重从点滴之处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好习惯,例如“勾画删减”的习惯、连贯表达的习惯等。比如在品读“他蹬,我坐”的含义时,特别提醒学生批注“多余”,讨论“是不是真的多余”之后又提醒批注学语文的重要方法———“瞻前顾后”。甚至细微到关注学生怎么用删除符号,“你们用什么样的删除符号呢?哦,画了一个框,然后再给它长根辫子”。在学生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这么一个关系”时,要求学生“请用连贯的话再说一遍”。面对学生的讨论回答,李教授不是将自己预设的答案一股脑儿地兜售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断规范学习习惯,不断自我修正,不断生成精彩。

李教授这样的“教”,是真正在“教学生学”,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

三、教得怎样:学生学得有方向、有条理、有方法、有习惯、有兴趣

5.追寻语文课堂教学的本真之美 篇五

【摘要】新课改大力倡导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小学语文课文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人生价值观还尚未形成,认识事物以形象感知为主,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巧妙借鉴多媒体,利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情境 诵读 多媒体 小学语文

汉子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由汉字构成的文章更是美仑美奂,魅力四射。只要你翻开书页,捧读一篇篇美文,那《欢庆》《我们成功了》中催人奋发的社会美,《日月潭》《春雨的色彩》中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地球爷爷的手》《我是什么》中启迪才智的科学美„„会让我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然而我们的学生,由于受环境的干扰,他们的精力一时很难集中到书本上来。当然,这时强制也好得不偿失,还需要我们巧用课文中美的因素,去唤醒学生对文字、对语文、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课堂上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走进文本,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形象直观的情镜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如:在《北京亮起来了》的阅读教学中,可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北京的夜景中,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之后,向学生提“现在你想说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说自己的想说的话,我就抓住其中一名学生的“哗,好美啊!”这一句,让学生就“哗,好美啊!”这一句话,读课文,从文找出你认为美的地方并读出来与大家分享。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个个争着读课文,课堂气氛活跃,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品读悟情内化美

中国人喜欢品茶,刚泡好的茶颜色鲜亮,香气四溢,凑近一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植入鼻孔,钻入肺腑,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而端起茶杯呷一口,更有一种甘甜留于唇舌之间,正所谓“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而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注意课文中关键词语、句子、句式的点拨,引导学生像品茶一般通过咬文嚼字,朗读吟诵,好好地品味感受语言的魅力。让语言文字深深地感染学生,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象中,从那阵阵墨香中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

如《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中第一节中有一句“菜园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我问学生:“为什么一个用‘躺’,一个用‘挂’” ?学生窃窃私语,但似乎又说不清楚。于是,我出示了菜园里冬瓜和茄子的图片,学生一下豁然开朗,形象地说出了:“因为冬瓜很胖,就像躺在地上的胖娃娃。茄子细细的,所以挂在枝上。”

语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美的殿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学生美的启蒙者、引领者,就必须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捕捉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和学生一起探究文学词语精粹,挖掘语言文化。而词句是文章最丰富细致的“血肉”,没有词句的挖掘、感悟和赏析,语文教学将会变得空洞无物、枯燥乏味。我认为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借助文本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最直觉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语言比较中体悟人物形象美,从语言想象中体悟意境美,把课文中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让课文中美好的人物、意境由自己的心灵内化、洋溢开来。

三、熟读成诵积淀美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放声吟诵,字字响亮,字正方圆,既可体验课文的音韵美,又感受文章的内容美,还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心理学告诉我们,7至12岁,尤其在小学低年级学段是发展记忆力的最佳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阶段。邓小平同志说:“小时候背的东西往往可以记一辈子,而且背得多了,对一个人的文化功底甚至可以起相当大的影响。”

背诵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课堂中完成背诵的任务比较困难,学生也容易把背诵变成死记硬背。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变“死记硬背”为“活记硬背”是指导低年级学生熟读成诵的着力点。低年级学生的背诵,更应强调感情投入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在诵读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语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诵读课文,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含美等多层面进行整体性全面欣赏、品味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己独有的阅读感受的表现,自我潜能的一种释放。

四、拓展延伸创造美

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课文,就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锻炼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我们可引导学生在理解、感受课文形式美、音韵美和内涵美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模仿课文中的美点进行重新加工和提升,创造出新的美的靓点(如音韵、句式、艺术形象等)。当然,创造美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如或用自己的嘴说出来,或拿出手中的笔画出来,或我手写我心,将读文后的美好感受写出来„„这种形式多样的仿说、仿写与配画,是学生学习课文后理解美、感受美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良好开端。

6.浅谈语文教学的本真 篇六

“本真语文”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思想,在“本真语文”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我校通过五年的探索实践,推出了“本真语文”教育的新框架,这个框架归纳起来为:强化“一基两翼”,深化“三段三步”,优化“四个结合”。“本真语文”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各种手段去实现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练。课堂打基础,学方法,课外求丰富,求发展。那么,本真语文教学具体如何操作呢?

一、课堂教学

进行本真语文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本真语文强调教学的开放性,强调语文教学与课外读写沟通,与其他学科沟通,与社会生活沟通,但仍然强调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主渠道。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三个沟通的关系,立足课堂,面向生活,切切实实改进课堂教学。

1.确定好训练点。训练点的确定是优化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基础。要凭借课程标准、教材,找准理解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结合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2.根据训练点,精心设计训练程序。选准训练点只是训练到位的一个前提。训练是否到位,学生语言行为是否真正能向前发展,决定因素是围绕训练点如何进行训练。训练程序有“宏观程序”和“微观程序”之分。“宏观程序”是大的教学步骤。如“开放性语文教学”所设计的精读课的教学程序:“整体感知――分解探索――概括把握――迁移运用”;“自学教材――讲座深化――总结归纳――课外扩展。”“微观程序”是更具体的教学步骤。如笔者在教《鸟的天堂》中的“颤动”(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读书、思考:

(1)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榕树的生命力旺盛?(引导学生找出“颤动”一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用“颤动”比“抖动”好在哪里?(引导学生领会“颤动”可以形象地写出大榕树叶子的生命力旺盛,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及课文配套录相,认识大榕树的枝叶在阳光下,在微风中,每时每刻好像都在迸发新的活力。

(4)指导朗读。这样从词义入手,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品评到位,不仅理解语言,而且欣赏到语言文字的美,使学生语言得到发展。

3.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重点,把思想性、情感性、知识性、趣味性揉进训练过程中。语言文字是交际工具,又是文化载体。柳斌同志讲:我们课程标准跟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有一定新的突破,就是语文课除了定性为知识课,工具课外,还加上文化载体。“语文本身反映着人类社会的理、情、态,表现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语文负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语文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情绪的体验,受到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4.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抓住思维训练,才能深刻地理解语言。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教学中要抓画面,力求使课文中描写的具体内容变成生动画面,形象地跃然于学生头脑中。

5.面向全体学生,使各个层次学生参与训练活动。要全员参于就得考虑训练的组织形式。集体的、小组的、个人自学自练的。多种组织形式,使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要给足自练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重要的问题、有深度的问题,不急于让学生回答,给出思考时间;关键问题学生回答不正确时,耐心启发不急于说出答案;鼓励学生有不同见解。使学生参与到位,训练到位。

扎扎实实地改进课堂教学,以训练为主,以发展能力为核心,打好基础,才能走向本真语文。

二、语文课外活动

针对语文课外活动目标培养上的盲目性,活动内容上的随意性和活动管理上的散乱性,我们加大了对语文课外活动的改革力度,强化了管理的深度。

1.将语文课外活动纳入语文课程体系,加强规范管理。

2.时间上充分保证。除开全上足国家教委《课程计划》规定的“活动课”外,学校还精减了语文课时,低年级每周从语文课中抽出1节,中高年级每周抽出2节,用于开展课外阅读。

3.对语文课外活动实行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组织形式。班级语文课外活动,以课外阅读为主要内容;年级语文课外活动,主要是班组集体活动,如组织浏览、参观、社会调查,举办书法、朗读、墙报、名作欣赏等兴趣小组,组建红领巾记者团等;校级语文课外活动,主要是开展各项有益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竞赛活动,如举办读书汇报会、故事会、新闻发布会、读书笔记与手抄报展览,开展普通话朗读、规范用字、书法、说话、演讲、查字典、成语接力、新语汇集成、抽签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比赛等。

4.加强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就说:“单凭一部国文教材,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让我们在学生面前,敞开道路,让他们走到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中醒来成为青年时代的挚友友吧!”这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它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拓展,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让学生在一个博大丰富、高尚文雅的文化宝库里发展自我,让健康优美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心灵,我们强化了课外阅读,加强了研究和指导。

三、学科整合,开展综合型语文实践

语文是和社会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学科,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哪里有社会,哪里就需要语文。基于这种认识,五年来我们加强了课内与课外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用语文。

7.信息技术教学的本真追求 篇七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4期刊发了《信息技术课程将向何处———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反思》一文, 此文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走到了一个非常时期:如果我们不准确定位课程目标、不对教材教法进行合理的改革, 它将面临消亡的危险。[1]此论一出,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该杂志又在第11期开设专栏“何去何从———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再思考”, 众议“信息技术课究竟该不该开”。[2]为什么不少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会对课程的未来发展忧心忡忡, 不知路在何方?“课程消亡论”为什么几度升温?有一个直接的原因是, 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仍无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踪影, 即国家层面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鲜有“动作”和建议, 几乎处于“真空”的状态。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 实践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例如:校长、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逐年降低;学生喜欢信息技术, 但是不喜欢信息技术课;“软件培训班”式的教学痼疾依然广泛存在。那么, 如何重塑信息技术课程旺盛的生命力?破解“课程消亡论”的症结又在哪里?作为一名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 笔者认为, 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去思考:到底这门课对学生的现在及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它的存在价值是什么?应该教些什么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用?如此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就不是上不上的问题, 而是怎样上的问题, 即追求什么样的教学的问题。而且, 我们的这种教学追求能够真正让信息技术课程焕发出内在的生命力。

二、信息技术教学———我们真正要追求什么

(一) 追求生活的存在:基于生活为生活而教

“只见技术不见生活”的教材比比皆是, “只见技术不见人”的教学也屡见不鲜。人是在生活中存在着的。翻开信息技术教材, 我们可以追问:承载信息技术的教学材料是不是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我们可以质疑:技术的学习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多大的意义?在杜威看来, 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 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 也就没有教育。[3]陶行知先生也极力主张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 无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 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4]如此看来,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产生真正的生命力, 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价值存在。

1. 素材选取贴近学生生活

尽管信息技术知识是固定的, 但承载技术知识的学习素材可以是人性化和生活化的。[5]要想调动学生持续学习的激情, 教师一定要“二次”开发“教材”, 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范例中去。学生一旦有了兴趣, 其学习就有了真正的原动力。例如:笔者在执教《文本框的应用》一课时, 恰逢暴雨袭击富阳近一个月之际。暴雨给富阳人民的出行、生活造成了很多的不便, 笔者巧妙地利用报纸上的“图文”报道吸引学生的眼球, 抓住学生的“同理心”将文本框的应用无缝地融合到制作一张主题为“暴雨来了, 我们怎么办”的宣传海报之中。学生在鲜活的生活素材中学习知识与技术, 其直接效果就是教材上生硬的技术操作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无形地消融了。

2. 技术学习服务现实生活

学生学习知识与技术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但在笔者看来, 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知识与技术是为生活服务的。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术不适合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这些知识与技术是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真正“保存”下来的。信息技术教学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去, 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Word知识为老师制作一张个性十足的电子课程表, 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Excel知识制作一张家庭消费情况的统计图并加以分析 (用图表语言说话) , 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Power Point或Flash知识制作一个家庭成员的电子相册, 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Photoshop知识为父母制作一张标准证件照……从某种意义上说, 只有当知识技术与生活建立事实性或实质性联系的时候, 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才真正发生, 其价值才得以真正彰显。教师应该很清楚, 教材并不是我们教学的内容, 它只是我们教学的载体, 教材中的很多案例素材也并非为特定的教学内容量身定做。我们要读懂教材更要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因为知识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 笔者极力主张任务设计“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 因为, 生活才是真正的“活”教材、“活”实践和“活”教育。

(二) 追求技术的内核:走出为技术而教技术

Windows、Word、Excel、Power Point、Photoshop、Flash、Front Page……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技术的力量, 散发着技术的味道, 弥漫着技术的信号。但是, 除了这些技术本身, 课堂上还有些什么?我们一直在教这些技术, 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们可以追问, 当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是不是一味地注重了技术本身而非技术本源, 是不是过多地注重了“固态”技术的再现而弱化了“动态”技术的延伸?如果是, 学生习得更多的将会是“固化”了的、与“最新”技术有距离、与实际应用有“鸿沟”的技术, 而不是隐藏在技术背后“有持续力”的思想内核与价值存在。技术日新月异, 教师教得完、学生学得尽吗?是不是该思考如何“走出为技术而教技术”了。

1. 跳出技术本体的圈囿

教师不仅要教技术本身, 更要关注技术的思想内核。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缺少此理念的支撑, 学生对技术的学习将会停留在技术的表面, 将会在技术“相通性”的理解上搁浅。例如:学生在初学Photoshop“图层”概念时为什么会在“思维链接”上受阻?其实, 问题的根源不在学生而在教师。一般说来, 学生在学习Photoshop之前已经学过了Word或Power Point, 而Word或Power Point本身就渗透了“图层”的思想 (“衬于文字下方”、“上移一层”等) 。如果教师仅仅教会学生如何将“图形衬于文字下方”这一技术本身, 而不去挖掘文字与图形或图形与图形各种“层”的叠加关系, 学生在学习本质相同的另一技术时是难以做到理解互通的,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 学生是难以有自学信息技术的持续“力”的。所以, 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意识地走出技术的具象形态, 与学生分享技术深处抽象无形的思想内涵。

2. 突破技术迁移的藩篱

对学生来说, 为什么在技术和问题之间总存在一堵厚实的墙?为什么难以用所学的技术去迎接新技术的到来?从某种程度上讲, 造成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的原因是教师过多地关注着技术的自然状态, 较少地关注技术真正的价值存在。例如:Photoshop中的“色相/饱和度”命令, 教师不仅要从理论上阐释该命令是如何调整图像像素的色相、饱和度及明度的, 更重要地是要剖析该命令存在的意义:它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笔者相信, 如果教师范例解读了“色相/饱和度”命令可以用来“替换照片中人物衣服颜色”的实质, 那么, 学生就会用该命令解决“去照片人物的红眼”、“给照片人物染发”、“让照片人物的牙齿变白”等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其实, 教师在课堂上真正要做的是架构技术与问题之间的桥梁即各种问题情境, 以此让学生践行技术的应用要义, 使学生把“变化”着的问题归纳为“同一”的技术存在。

技术本身固然重要, 但若缺少它, 我们可以补充之;技术思想与价值更加重要, 但若缺少它, 我们已有的技术本身将会因时因事而“遗失”。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 即使授之以渔也是不够的, 我们要引领学生树立“渔”的思想, 即要引导学生在心中构建“渔场”。对信息技术而言, “渔场”就是数字化技术内隐的思想价值系。开启这种思想, 走出为技术而教技术, 是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的终极之路。正所谓:“三流的教师教知识, 二流的教师教能力, 一流的教师教思想。”[6]

(三) 追求文化的创生:站在技术之上为“生命力”而教

不管是“常态”的信息技术课, 还是“精心”准备的优质课或公开课, 我们时常发出这样的质疑:“这课上得还像信息技术课吗, 是不是少了些应有的味道”。那么, 信息技术课的“味道”又在哪里呢?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笔者认为,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除了要崇尚“技术深处的思想内核”以外, 还要构建特有的信息技术文化。这种“文化”是表现信息技术课堂与众不同的地方, 是造就信息技术课程生命力的核心元素, 是基于“信息”和“技术”融合而成的一种“形而上”的东西。所以, 知识也好, 技术也罢, 它们终究只是课程思想与文化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学不能总是停留在这些具体的“形”上, 而应站在“形”之上, 培养学生终生受益“永具生命力”的资源意识与信息思维。

1. 资源分享的交流创造

据笔者调查, 以富阳市为例, 在近92%的信息技术课堂上, 网络是不开放的, 即使开放, 它的很多功能 (如QQ等) 也是受限的。原因是教师们担心学生不良行为的滋生、课堂教学难以管理。事实上, 网络的断开也就意味着信息技术课堂独特的元素消失了。QQ (群) 、博客 (群) 、威客、E-mail、搜索引擎、BBS……这些可以让资源分享无处不在、思想交流时刻碰撞、信息思维得以拓展的平台“沉没”了。其实, 在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教学应该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资源分享者的同时, 更应该成为积极的、负责任的资源创造者。否则, 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们的教学将有愧于这个时代, 我们的学生将被淘汰于这个时代。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windows+office+“名存实亡”的网络之上了, 它应该更丰富更多彩更先进些。例如:我们能否让学生体验“网络之家” (博客) 的温暖, 使学生“另存”一个心灵的港湾;我们能否让学生建立自己的合作小组QQ群, 使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更为便捷;我们能否也让学生成为“威客”的一员, 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充分地展现出来以创造财富……如果真能如此, 学生受益的或许不是知识技术的更多而是其更远!

2. 信息思维的自觉生成

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面对具体的疑难问题时, 第一反应应该是在信息环境中寻求帮助。如果不能够选择最佳的途径 (包括互联网、图书馆、教师、同学等) 去获得这些帮助, 更谈不上如何 (比如:信息的甄别、选择、加工与合法合理的应用等) 才能够获得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说明他的信息思维尚未生成。事实上, 只有当学生的信息行动 (比如收发一封电子邮件) 成为自然而然的需求时, 才表明他的信息意识与思维已经自觉生成。例如:“登录”、“搜索”、“下载”等。那么, 培养学生“信息思维自觉”的教学追求如何才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得以实现呢?我们可以从“问题解决”教学法入手。笔者将“问题解决”分解为“定主题 (联系生活) -找策略 (搜索引擎) -取资料 (获取信息) -详阅读 (理解信息) -会评价 (鉴别信息) -共构建 (构建知识) ”六个步骤, 学生可以通过这六个步骤完成某个问题的解决。以Photoshop“去照片人物青春痘”教学为例, 学生正是在利用搜索引擎获取PS去青春痘的N种方法 (目前已探索出六种) 并将其充分理解再付诸实践加以检验的过程中让自己的信息思维得到强化的。我们相信, 在有意识地“问题解决”的教学熏陶下, 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与技术的合法、合理应用上升为信息思维的自觉行为。

资源意识和信息思维绝不能代表信息技术文化的全部, 只不过是其中的“冰山一角”罢了。当我们站在技术之上俯视技术的时候, 应该不断地追问:信息技术教学究竟要留给学生什么?留给学生生命永恒的东西又是什么?这才是我们教学时应思考的本质问题或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结束语

孔子曰:“取乎其上, 得乎其中;取乎其中, 得乎其下;取乎其下, 则无所得矣。”如果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追求仅仅停留在对信息 (知识) 与技术的浅层次理解上, 正如孔圣人所说, 学生将无所得矣。事实证明, 生活永远是最丰富、最实践、最本真的课堂, 学生的生活世界不容忽视。如果我们追求信息技术的思想内核, 站在技术之上, 为学生“永恒不变的东西”而教,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教, 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学科价值和独特魅力将更为彰显。回归到信息技术“课程消亡论”, 相信我们的理解将更为理性、“成熟”。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究竟要留给学生什么?留给学生生命永恒的东西又是什么?作为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 这是我们教学时应思考的本质问题或追求的终极目标。本文提出:信息技术教学要真正追求生活的存在——基于生活为生活而教;追求技术的内核——走出为技术而教技术;追求文化的创生——站在技术之上为“生命力”而教。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本真追求,生活存在,技术内核,文化创生

参考文献

[1]赵伦宙.信息技术课程将向何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 (4) :32-33.

[2]王继华等.众议“信息技术课该不该开”[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 (11) :9-11.

[3]约翰·杜威著,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4.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476.

[5]李政淼.谨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四条“歧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 (11) :81.

8.探寻写作教学的本真 篇八

倾听的我,陷入了沉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些固然可喜可贺。但什么才是写作教学的本真,什么才是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写作教学,是培养几个写手装门面吗?显然不是,写作教学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作家。

一些教师,把名家名作当作写作的范式,成为学生模仿的样品,引发了我的思考。名家名作,本来远离学生的生活,远离学生的时代,很难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教师不善于调动学生阅读的兴奋点,起不到良好的桥梁作用,影响了学生对名家名作的判断。如果在教学中不把名家名作当作学习的材料,不把它当作触动学生生命体验的媒介,而是当作学习写作知识,学习写作套路的“例子”,只能败坏了学生的阅读胃口,导致学生对写作的厌恶。比如,写景模仿《春》。写亲情模仿《背影》,写友情模仿《羚羊木雕》……这固然能立竿见影,偶尔也能取得点成绩,但它严重违背了写作教学的规律,学生误以为向作家学习写作,以为套用作家的模式,就是写作的全部。写作成了机械的模仿与生活的负担。

名家名作,是学习写作的一个抓手,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体会他们的生活体验,从而引发学生关注自已的生活,自已的情感,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有细腻的感受与敏锐的感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我手写我心,我口说我意,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种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

写作教学,仅仅是让学生的作文取得高分,评个高奖吗?显然更不是。

在听一些公开课时,在初一就把“满分作文”当做示范,让学生反复把弄玩味,过早地把应试作文作为写作教学的教学目的。不可否认,考场作文,是学生无可回避的,没有更好的评价体系,这也不失公允。也能理解,教师的应试教学,可能也是身不由己。考场作文,有它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情境,特定的要求,更有应景之嫌,而缺乏真情实感。这样的教学,也只能是让学生患上写作恐惧症,放大了写作的压力,让学生对写作发出一种排斥与厌恶。

写作教学,不是培养作家与考场写手,它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表达与交流能力,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是在他离开学校之后依然有阅读的热情,写作的冲动,让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写作,成为他与吃饭、睡觉、运动一样重要的生命需要。

学生怡,已为人母,工作也与文字工作离得较远,但她一直有每日必写的习惯,就连结婚之日,也写完了自己的心情感受,才算舒坦。

学生洋,上学期间,常有诗作呈现,号称“校园诗人”。虽是理工男,虽已工作多年,也常闲暇之余,舞文弄墨,书写他的豪情万丈,也表达他的多样人生,给他的生活涂上了丰富的色彩。

学生楠,职场这么多年,她说,幸亏上学期间,养下了写作习惯。写作成了她最好的伴侣。如果没有它,她不知道苦闷时,如何排解;消沉时,如何振作;失意时,如何自慰。写作为她找到了生命的支点,不为发表,不为谋食。

……

如果我们的写作教学,给个别学生播下了热爱写作的种子,让他成为写作高手,写作成为他的终身职业,这固然是写作教学的成功;让个别学生得了满分作文,而且他认为是教师指导有方,这固然还是写作教学的成功。可是,一名语文教师,面对几十位学生,他们对写作怎样的态度,怎样的取向,当他们已不再年轻时,是否还有我手写我心的需求呢?现代教育理论家怀特海说过: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写作教学的本真,到底是什么呢?这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

上一篇: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下一篇:礼仪课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