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读后感论文(共12篇)
1.穹顶之下读后感论文 篇一
今年2月末,《穹顶之下》席卷网络,柴静这个名字再一次以很“柴静”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而今天想要再睹这个人这部作品的风采,她已然绝尘而去。
好的作品,好的思想是经得起时间磨砺的。多少年之后,当我们的天又变蓝、水又澄清,抑或家不复家、人已非人之时,曾经有人真心实意、勤恳兢业地做过这样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有理有据、平静从容地说过这样一些真话,语重心长、不卑不亢地讲过这样一些道理。精彩的作品、伟大的灵魂可遇而不可求,今天偶然的机会又可重读这部作品,万千思绪又涌上心头。
哲学的三大命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从古至今,没有人能清楚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每一次的求索都会使我们对自己、对人生、对世界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雾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我们几乎从未认真思考过它的前世今生。柴静,这个素衣短发,瘦削刚毅的女子,这样地告诉了我们她的思考和感悟,如乌云中的一缕阳光,即便对于笼罩大地的雾霾可能微乎其微,却拨开了人们心头的阴霾,照进了明媚的希望。
人生而有父母祖宗,物质世界也经历着世代的循环和变迁,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雾霾也非始源即黑暗罪恶,煤、石油的不合理使用,让一些能发光发热的资源、一些无用无利的渣滓成了空气中噬人肺脏的恶魔,而这其中每一环节的失职和疏漏都为这污浊的空气、恶化的环境添尘加料,而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参与造就了我们同呼吸的环境。这其中缘由,复杂纷繁,一人之力不足以探明;这改善道路,曲折艰难,非一时之力可洗新换面。不积跬步,难至千里,功不唐捐,人需努力。所有的觉醒都预示着希望,所有的努力终将得到回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在这辉煌荣耀的背后,是我们付出的沉重的环境代价,是不计其数的普通人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奋斗和努力。
再来谈谈那个素衣短发的女子。真正认识她,还是要从《看见》说起,石凳上抱着腿望着小孩,与白发苍苍的老者并肩而坐的她,眼神刚毅而有充满同情,不屈又满怀柔情,就是这样的眼睛,极冷又极热地看着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们,看着日夜变迁的世界,看着太阳、月亮和星星,还有你、我、他。更早的邂逅追溯到高中时某个周六的晚上,一周紧张忙碌的学习结束后,在家随意地看着电视,看到了《新闻调查》,那是一期关于房奴的节目。当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蜗居于逼仄的角落,为了安身之所而奔命的`真是境况展现在眼前,当一对学者夫妻说道如若没有房子的压力,将会取得更大成就的时候,我已热泪盈眶。这是一群有良知敢说真话的人在用心做的有意义的事。
柴静说道,改革开放,让她这个本会带着蓝袖套打着算盘在老家度过一生的人,在北京、在这个社会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归属。她所言及的价值绝非北京几环以内的住房、待遇优厚的工作,或者世俗眼中所谓的出名。她租房十多年,吃工作餐,常年在外奔波,也许并没有老家的生活安逸舒适,但能够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能够尽己所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这就是人的价值。然后是作为媒体人、新闻人的价值,为时代做传,为普通人做传,用自己的双眼观察世界、用大脑思考世界、用嘴告诉世界,哪怕有一点的改善,努力就不会白费。
2.穹顶之下读后感论文 篇二
一、传播内容
1. 选题把握准确。
柴静的雾霾调查在选题上遵循了以下原则: (1) 重大。所谓重大, 是指选题对国计民生、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并和受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雾霾问题关乎社会发展、百姓生活, 准确地把握了当前中国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为雾霾治理提出了理性中肯的意见, 容易引起社会的强烈共鸣。 (2) 接近。空气污染是与受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在心理上和受众具有接近性。整个调查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来”“我们怎么办”都是受众欲知而未知的问题,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是基于特定的需要动机来接触、使用媒介。雾霾调查的是对人们生存环境的调查, 有利于受众获得与自己生活直接相关的信息, 及时把握所处环境的变化, 满足了受众环境监测的心理需求, 因此能迅速引起受众关注。 (3) 适时。准确的议题设置切入时机, 可以使传播效果最大化。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环境污染的严重, 环境治理已被政府提上议程, 新一任环保部长刚刚履任;春节期间空气污染被传统媒体频繁报道, 公众对PM2.5的影响日益关注, 在官方、媒体、公众对雾霾关注达到最高点时推出该调查, 可以在议程设置上与政府议题、公众议题重合, 形成议程设置共振, 使议题在社会的传播效果最大化。同时, 发布正值热点欠缺期, 又是周末和节假日, 公众参与热情高, 发布一个全民话题、公益主题极易引发舆论关注和热议。
2. 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关心人的生理需要, 对个人、社区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发展高度负责。整个视频中, 柴静展示大量普通百姓生活的图片、视频, 以平民化的角度告诉受众, 雾霾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在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以人为中心, 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契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
3. 数据来源权威。
在视频中, 全程用数据说话, 里面大约提及了203个数据, 在数据来源上, 既有权威专家的背书, 也有权威报告的结论, 数据展示时也采用了极其严谨的数据引用格式, 在每个数据的右上角标明数据来源, 让调查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二、传播技巧
1. 平衡报道。
让事件的冲突双方和不同的利益集团有同等的发言机会。平衡公正地呈现了雾霾这个议题中各方面的看法。在对雾霾原因的深层次研究中, 柴静给这一问题的各个利益主体同等的发言机会, 采访对象包括国家环保部环境监察局监察员、国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交通委、货车司机、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造假车企老总、环保部车辆污染研究处主任、中国环境科学院车用及添加剂实验室主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前总工程师、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从倾向上看, 做到了反对批评、支持赞同、建设性意见、争鸣商榷之间的平衡, 让受众在多方意见中自主判断事实, 给受众一种公平感。
2. 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诉诸感情是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感染对方;所谓诉诸理性, 是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 运用理性和逻辑来说法。整个演讲的切入点是柴静女儿的遭遇, 柴静以一位母亲的立场, 将自身的故事变成整片叙事的主线, 将社会责任这种大词转化成了普通人更能接受的共鸣情感。从内容上看, 柴静选取“春分”、“谷雨”、“霜降”、“冬至”四个节气, 勾勒出一幅无污染环境下的理想生活画面, 同时表达, 为了让女儿免受空气污染的伤害, 将孩子锁在家中的无奈, 将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进行对比, 引起受众共鸣。从语言上看, 柴静运用了大量感性、煽情的文字, “那种心情就是小孩看着最后一颗糖”, “空气中是钱的味道”…同时《穹顶之下》运用逻辑思维考量采访对象, 展示大量的数据和图表等客观信息, 并且在演讲中严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情感切入到数据分析, 从权威说法到调研对比, 既有理性又有感性, 将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有效融合, 最大程度地引起了受众关注。
3. 对科学问题的通俗化处理。
根据施拉姆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 公众在获取信息时获得的报酬以及付出的努力之间的比例, 影响了信息是否容易被受众关注和记忆。在整个调查中, 囊括了大量的权威数据、专业知识, 但是她运用表格、图形、地图、动画等形式, 将数据可视化、信息图形化、知识表象化。比如, 在谈及生产一吨钢的利润时, 柴静用“连一只茶叶蛋都买不了”的比喻, 让受众形象地感知钢铁冶炼的代价与回报的极度不平衡;在对PM2.5概念阐述以及如何对待雾霾两个问题中, 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 将专业、晦涩的一些专业术语, 转化为普通受众能接受、理解的信息。
4. 运用恐惧诉求。
恐惧诉求是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 通过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 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 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在谈及空气污染的后果时, 列举虎头镇因燃烧散煤成为全世界肺癌最高发的地区之一, 展示肺癌晚期病人临终前的照片…通过种种案例, 唤起受众对雾霾的重视。
三、传播渠道多样化
1. 平台创新
突破了传统的纪录片模式, 即不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 而是采用新媒体全网覆盖, 运用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进行传播, 这是《穹顶之下》迅速得到传播的一大关键。
柴静发挥自身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用一种深度调查的方法, 配合多年央视工作经历练就的底线能力, 采用类似于TED的演讲形式来陈述调查结果, 将创新当众演讲、现场演示、视频展示多种手段结合, 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方式进行整合传播。截至3月5日12:00, 《穹顶之下》完整片在腾讯播放6940万次, 优酷播放2692万, 乐视播放1364万次, 爱奇艺3654万次, 搜狐660万次, 土豆播放451万次, 凤凰播放235万次, 累计播放接近1.6亿次;2月28日-3月3日期间, 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得到大量转发, 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大量与柴静《穹顶之下》相关的文章。据搜狐搜索的数据统计, 一周内, 标题中包含柴静的微信文章近30, 000篇, 关于雾霾且标题中包含雾霾的微信文章超过53, 000篇。
2. 网络意见领袖发挥优势
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 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 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穹顶之下》迅速传播离不开网络舆论领袖在微博的大力转发。视频在其官方账号@柴静看见发布后, 得到@优酷和@人民网转发, 经众多大V等转发后关注度迅速提升。@人民网在短短30个小时内, 发布了10条相关微博, 其转评、赞总和超过30万, @柴静看见的转评、赞总量超过70万。正是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络大V, 在视频上线后转发、评论, 让短时间内集聚大量的关注者, 并滚雪球式传播到各个角落。从《穹顶之下》的传播路径可以看出, 视频首发后, 经具有舆论领袖地位的媒体或网络大V传递给其忠实受众, 进行裂变式和病毒式传播, 意见领袖在渠道的二级传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穹顶之下》是当前对雾霾报道最综合的一个纪录片, 它短时间引起舆论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其成绩源于诸多原因, 比如自费拍摄、朋友圈雪崩效应等。不管还有那些, 《穹顶之下》一夜爆红给我们的纪录片的传播带来一个活生生的案例, 也为国内的营销传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摘要:《穹顶之下》自发布以来, 短时间内引起舆论广泛的关注与热议, 本文通过对《穹顶之下》传播策略及传播路径的分析, 认为该片选题把握准确、富有人文关怀精神, 通过多种传播技巧的运用、传播渠道的创新, 成为其成功营销传播的关键。
关键词:《穹顶之下》,传播策略,传播技巧
参考文献
[1]蔡铭泽.新闻传播学[D].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
[2]饱户弘.传播:对话与说服科学[D].筑摩书房, 1972.
[3]吴天翮.媒体微博的传播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 2014.
[4]王海柳.解读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多重意义[J].兰州学刊, 2004.
[5]林琳.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体现的人文关怀[D].陕西师范大学, 2007.
3.穹顶之下 篇三
——《穹顶之下》
每次在夜空中,看到这颗星球孤独旋转,我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将来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的孩子还在其中生活,这个世界就与我有关,所以我才凝视它,就像我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我守护你。
——《穹顶之下》
文化是什么?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站在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文化,是公民社会的那块黏土吧。离离原上草,从此中萌芽。
——《看见》
我仍固执地在寻找着那份触电的感觉,在渴望那份女人终生企求的爱情,我无法放低这个最低的要求。朋友说:“你的要求其实很高,两情相悦如今已经不多了,尤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已是奢望。”但我仍然带着我的热情跟向往在等待那个风雨夜归的人。
——《用我的一辈子去忘记》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从尘土里来的人,能理解开怀大笑背后的酸楚,也知道幽默是面对不完美人生的最好办法。
4.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四
Jancy
相对于第一次看穹顶之下时候的那种沉重和触目惊心,第二次重温再看的时候却多了几分理性和思考。每次看完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103分钟的视频,我一共完整地看了三次,没有拉进度条,对于一个纪录片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纪录片中让我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是:柴静高度的职业精神和高超的调查事实分析事实讲述事实的能力以及个人的人格魅力。她做的关于这个记录片的点点滴滴特别能打动我的心,我相信很多人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我佩服柴静,因为她胸怀天下。在记录片中,我首先看到的是她作为一个国民,为自己的国家现在面临的严重的雾霾问题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不辞劳苦,奔波劳碌,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走访调查,只为还原客观事实的真相,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治理雾霾,还我们一个拥有蓝天和白云的天空,没有PM2.5污染的天气,没有负担的呼吸。其次才看到了她作为一个母亲,在自己的女儿受到雾霾天气的影响下失去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成长的环境下的控诉。面对那么多触目惊心的事实和数据,她能够如此平静地慢慢讲述出来,我心疼她但更多的是佩服和欣赏,每一句话都说到点上,说到人们的心坎上,特别能够引起共鸣。她去到雾霾最严重的地区采访,到排放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工厂深入采访调查,屡遭危险,甚至要把自己放在一个雾霾实验舱里做实验,等等,这样的举动太让人感动,为了做出来这个纪录片柴静无私付出和牺牲了那么多那么多,自费100万更是具有说服力,不管是作为一个记者,一个媒体人,还是作为一个母亲,一个普通人,我都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
即使我是一个生长在最南方的孩子,没有经历过那种恐怖的大规模的雾霾,但是却能让我产生一种及其巨大的危机感还有对雾霾的恐惧。之前我对雾霾的认识是很模糊的,不清晰,但是在看完这个纪录片后,我可以非常清晰地给别人科普雾霾的方方面面。从这一点来看,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雾霾科普纪录片。在纪录片中,柴静试图在纪录片中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用了大量的数据,对比图,不同城市的年雾霾天气变化对比图,空气雾霾含量和世界标准值的对比等等,清晰直观地展示给观众。她还采访清华北大的相关知识研究的教授,甚至向NASA求助。其中我记得最清晰的是,她让科学家做的一个关于雾霾是什么的动画视频,把复杂难懂的PM2.5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大众印象深刻。我不得不佩服她的事实分析和展现事实的能力和技巧。能用图绝对不多用文字解释,这一点做的非常到位,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分析都不用文字和数字,一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也能够让人收到震撼。比如红色加粗的“超标14倍”。柴静多次在幻灯片上展示了复杂的图表以及报告。对这些资料的处理,她会直接承认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然后转而以通俗的方式向观众解释。这样反而比让观众自己去理解更加有效果。还有就是重点短语和数字的处理,用不同的颜色和加粗来标注出来。PPT的整体风格严谨,严肃,但是又能收到特别好的效果。舞台的设置和灯光效果的设置也都很讲究,能够让人集中注意力,有种观影的效果,成功地抓住观众的心跳。PPT的内容非常的丰富,传递的信息很多,观众都能消化掉,我不得不感叹这种巧妙细心的安排。
其次就是柴静在演讲时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说话演讲的技巧在这个纪录片中有很多地方都有体现。态度语调严肃,表达优忡,但又看到积极。不像其他那种雾霾报道,过分地娱乐或者过分地政治化。客观事实的陈述加之以感情的变化,恰到好处。说到沉重的例子的时候会意味深长地停顿一下,引起观众的心里共鸣。还有就是偶尔幽默语调的运用,可以减缓压抑的气氛。这一点简直画龙点睛。虽然说的是悲伤的主题,虽然在针砭时弊,抨击法律法规,却没有一味地将愤怒进行到底,而是加入了幽默的元素。让之所要抨击的东西更加讽刺。更具有感染力。具有神奇的魔力。柴静的演说在悲愤交加中就时常可见幽默的身影。而这许多次的笑不但没有削弱演讲的力量,反而更让人们对那些不法现象更加嗤之以鼻。比如说,在讲到世界钢铁产量的时候,她说出“中国排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的时候,在说到“连局长都看不见了,因为雾霾太大”的时候等等,现场的气氛顿时缓和了很多。这样高超的讲故事讲事实的能力着实让我记忆犹新。影片中的一些出自柴静口中的话语让我为之一震,有一句话我还特意记了下来,她说:“我不是多怕死,我只是不想这样活”当时我就觉得眼眶热热的,特别受感触。
5.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五
昨天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感触颇多,刚看后还觉得这个人真有勇气,很敏锐,能够击中时弊。但是后来想想里面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总的来说就是她也许讲了99%的真话,可是在其中1%最核心的部分却讲了100%的假话。如下: 她讲了中国的油品等级为什么那么的低,原因是中国只有3家石油公司为了自己的垄断利益,自己指定的标准过低,大家都知道的她指的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同时,她又说美国却有上千家。暗示和引导人们以为,只要打破垄断,全面开放就万事大吉了,石油问题就解决了,排放就更清洁了,雾霾就可以治理好了。事实果真如此么?
地球人谁不知道,美国早就在石油行业完成了自由竞争阶段,早就形成了以洛克菲勒为首的寡头垄断时代!所谓的美国有上千家,其他的那么多公司占有市场份额有多少?这个她在罗列了一大笔数据后却选择性掩盖起来。让人感觉证据不充分。要是按照她的逻辑,中国也有不止几十上百家,去各个大油田的附近看看,也有很多私营的炼油厂啊。那么倒回来讲,既然美国的可以垄断,为什么中国的不可以垄断,难道就是因为美国是垄断在私人手里,而中国的垄断在政府或国家手里就不行了?
话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她的言下之意就是全面放开石油行业,交给市场竞争然后形成私人寡头。问当今世界,有哪个所谓的民族资产阶级有这个实力搞得赢西方的大财团大寡头?如果真的全面放开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被西方的大资本家垄断。也许放开初期老百姓会有点甜头,但是长远来看,一旦西方大资本垄断了中国的能源市场,那才是苦日子的开始。 如果真的像她说的一样放开油气开采中国会是个什么样子?看看前几年放开的煤炭行业就知道了,是那些黑心的私人老板更关心环保呢还是国有企业更加负责任?这不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么?可是她为什么要误导民众呢?而且有选择在两会前的敏感时期搞出这个题目?估计背后是有推手的,以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编99%的真话和1%的绝对谎言的,而且在极短的时间被所有媒体发布,形成轰动效应。 固然,国有企业是有问题,而且很大,但是解决的手段绝不是所谓全面放开,那样的结果就是全面被国际大资本给控制,给吃掉。没有了能源命脉,中国人民的命根子就丢了。我们只有想办法让国企真正地为人民所监督,完善其管理职能,真正地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将其摧毁。现在中国28个关键行业,据说有23个都被外资完全控制了,要是将来再全面放开铁路、军工、电信、石油等等命脉,将所有命脉行业私有化,那我们的立国基础还在哪里?我们还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么 ?这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核心的政治问题,立国的基础动摇了,性质改变了gcd离最后的倒台恐怕也就不远了。到那时就是胡汉三又回来了。
6.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六
“拒绝雾霾,还我一片蓝天”这应该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昨天我看了央视记者柴静的公益片——《穹顶之下》深有感触。
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揭开了雾霾是什么?它是从哪来的?我们应该怎么办?雾霾是飘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它被吸入人体的呼吸道后给人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它最大的原因来之于我国当前燃煤和燃油存在四大问题——“消耗量大”、“质量低劣”、“缺少清洁”、“排放失控”。
北方的许多钢铁厂,大量用的劣质煤不经过清洁,以至黑色浓烟从烟囟排到半空,使我们看不到了蓝天。城市里,每天这么多辆汽车,也会排放出许多PM2.5。但同样日本的东京和我们的北京都汽车这么多,但他们的城市为什么这么干净呢?原因是我们很多车用的油品达不到国四标准,而且很多汽车的排放都达不到要求,这也关系到我们国家在体制上出现的种种问题。
7.穹顶之下读后感论文 篇七
关键词:雾霾,环境治理,拯救
沉寂一年的柴静, 带着自费百万的雾霾调查记录片——《穹顶之下》重新出现人们的视线。视频带给人们强大的震撼、惊恐和冲击。在3月15号的全国政协代表大会上, 当被赫芬顿邮报记者问道有关雾霾的问题时, 李克强总理这样答道:“在治理雾霾等环境污染方面, 政府决心是坚定的, 下了很大气力。要让偷排偷放达到付不起的代价, 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 是杀手锏。”
一、什么是雾霾
雾霾是雾与霾的组合词。但雾与霾不同, 雾是悬浮的水汽凝结, 能见度低于1000米。而霾是空气中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它能使大气变的浑浊。所以说, 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 雾霾天气就是大气受到污染, 空气质量恶化、阴霾天气频发的一种状态。
二、雾霾的危害
(一) 影响交通安全。
雾的颜色为乳白色、青白色, 霾则是黄色、橙黄色。雾霾天气, 视野能见度低, 交通易阻塞, 交通事故频发。2013年1月13日, 由于雾霾天气的影响, 京港澳高速公路长沙—湘潭路段上从早晨8点到下午5点的9个小时内, 连续发生40多起交通事故, 伤亡惨重。类似的因雾霾引起的交通事故, 举不胜数。
(二) 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1952年12月5日至8日英国发生了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 在这期间共有4703人死亡, 之后的两个月还有8000多人相继病死, 多数是因“烟雾天气”导致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心脏衰竭、肺炎、肺癌、流感造成的死亡。中科院测算显示, 当PM2.5值升高的时候, 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 在中国每年因为大气污染, 过早死亡的人数是50万人。首先, 雾霾能够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长期作用致使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发生, 甚至会诱发肺癌。其次, 雾霾能引发人体心脑血管疾病, 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雾霾天气能够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 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赛、心力衰竭等。再次, 雾霾天气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和低体重, 有毒物质可以跳过胎盘, 直接影响胎儿, 同时也会引起婴儿佝偻病。最后, 雾霾天气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阴沉的雾霾天气容易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及悲观情绪。
(三) 破坏生态平衡、腐蚀建筑物。
雾霾天气光能供应不足, 农作物光合作用效能低, 造成农作物减产。同时由于雾霾含有多种细微颗粒物, 会对动物的呼吸系统带来危害, 长此以往, 作物减产, 动物死亡, 生态平衡被破坏。再者, 研究发现雾霾的组成成分中由硫酸、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废气污染物形成的酸雾较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酸雨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容易腐蚀车辆和建筑物, 尤其是对古建筑物的破坏具有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我们该怎么做
活在当下, 环境的治理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 一个人不可能置环境于不顾而独善其身。地球从不需要被拯救, 人类需拯救的是人类自己。面对雾霾,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一)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严格控制污染源。
各级政府应加强“雾霾治理, 人人有责”的宣传理念, 通过制作公益宣传片等多元化方式贯彻绿色经济发展理念, 发展低碳经济, 寻求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部门积极动员, 鼓励大中小学生开展关于治霾为主题的活动, 做到全民治霾。其次, 严格控制污染源, 着重从控制燃煤污染和机动车污染两方面入手, 推进油品升级和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方式, 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二) 借鉴国外雾霾治理经验, 施行新的法规规范。
英国自伦敦烟雾事件之后, 在1956年颁布《清洁空气法案》以减少煤炭用量, 同年还制定了《制碱等工厂法》规定生产工艺登记, 1974年又颁布实施了《控制公害法》以此保护空气、土地、河流、湖泊、海洋。现在的英国已然从过去的烟雾国家变成了生态国家, 成功举办了2012年奥运会。欧盟于2005年1月1日实施“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限制释放颗粒物, 随后又对机动车实行严格的排放标准, 在2013年执行《工业排放指令》, 严格锅炉和工业设施排放标准。德国立法保护树木, 日本东京立法要求汽车加装过滤器……这都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只有”法立“才能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三) 节能环保多绿化, 关窗少行带口罩。
每一个公民应从自身做起, 做到节能减排, 及时更换节能装置, 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 出行最好绿色通行, 通过搭乘公共交通和骑自行车的方式降低污染源排放。积极开发新能源, 逐步采用电力或天然气代替燃煤, 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雾霾天气时, 公民应减少出行, 关闭窗户, 出行戴口罩, 避免急性病的发生。
(四) 充分利用好新媒体, 搭建预警和监督平台。
公民应利用好新媒体作为监督政府作为和企业行为的工具, 利用移动媒介通过电话 (12369) 举报、网络爆料等方式监督身边之事, 同时, 有关部门要加强雾霾天气的预测预报, 做好预警监测机制, 为公众提供防御指引、及时预报提醒市民做好防护, 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8.“穹顶之下”的高中课堂 篇八
曾几何时,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们头顶着湛蓝的天空。春天里,小河涓涓流水,风景似画;在夏日微风习习的朗夜,我们在满天的繁星中寻觅着北斗七星的踪迹;秋日丰收的小麦在阳光下,麦香都是泛着金黄色的;而冬天里的日出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是显得辉煌而壮丽。可是如今,河水已被上游化工厂污染了,夏日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而秋天田边正冒着焚烧秸秆的浓烟,冬天的日出也被雾霾遮盖了。
不知从几时起,央视每日的天气预报有了雾霾这一气象形式。雾霾是这几年才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的,并且几乎成为了生活常态,可是这正常吗?当然不正常,因为这是以我们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的。
这个关于雾霾的调查的视频,长达2个小时,从头到尾,它的信息来源非常权威,信息也很立体,它告诉我们什么是雾霾,雾霾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
都说经济决定现在,政治决定明天,而教育决定未来。由经济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应该是教育,所以应通过教育提高公民的,尤其是在校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我们当前的高中课程,在化学、地理课堂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对同学们进行德育教育中都能突出环境保护的内容。这样文科生和理科生就都能很好地受到环保教育。
在化学课堂中突出环保教育
在高中的化学课上,老师可以将全球十大公环境污染事件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介绍环境污染事件的起因、危害、处理过程以及涉及到的化学物质以及反应方程式。例如,在介绍硫及硫化物这一章时,老师可以加入“伦敦烟雾事件”的案例。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就是二氧化硫引起的大气污染,最终导致4天内死亡4000人,两个月死亡12000多人的悲剧。当时,伦敦上空的二氧化硫是平时的6倍,而且二氧化硫加上三氧化二铁的粉尘可以产生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凝结在粉尘或者细小的水珠上形成硫酸烟雾,引入到人体的呼吸系统,导致人们患上呼吸系统疾病。通过这些介绍,同学们不仅可以认识到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性,可以学习到三氧化二铁、氧化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同样,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也涉及到一系列的氮氧化物的反应。通过将化学方程式与环境污染事件结合起来教学,同学们不仅可以对环境污染事件有更多的了解,也加强了对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讲解酸雨的形成和危害介绍更多的化学知识。
在地理课堂中突出环保教育
地理是以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同学们在学习人口与城市、环境的知识,从各区域自然环境的历史的变迁中,能更好地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例如,在学习老工业区的振兴——德国鲁尔工业区这课时,我们可以联想到,上世纪的鲁尔区仿佛就是今日中国的北方地区。相较于鲁尔停产整改,我们的环保措施又在哪里呢?同样,昔日楼兰古城的消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河的断代,而今的臭氧空洞、全球变暖,无一不在为人类敲响警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视野,更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
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突出环保教育
每个学校每年都会利用一两天的时间组织同学们进行素质拓展活动,有的是徒步行军,有的是户外生存训练。可是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很少见到环保教育的影子,但是环保意识却往往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所以在这些活动中没有理由让环保教育缺席。学校可以选择某一条受污染的河流,让同学们通过调查问卷、采访周围的村民、去当地环保局收集资料等等不同的形式,去了解河流受污染的原因,还可以比较周围居民在河水污染前后生活的变化。学校也可以与当地环境监测部门合作,让同学们亲手操作仪器去测量学校所在地某一天的空气质量,让他们知晓自己每天呼吸的空气的质量,并自己编写空气质量日志。学校还可以组织同学们去居民家分类收集垃圾,并将分类收集到的垃圾送到资源化利用的机构和部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同学们对周围的环境污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他们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看到整个中国的环境污染的现状。
在德育教育中突出环保教育
从小学到高中,学校非常注重德育教育。但大多数侧重在文明礼仪、诚信等方面,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孔融让梨等。而关于庄子的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合一,董仲舒的天地人,万物之本等环保教育不太多。实际上在同学们的生活中,很多细节都能体现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习惯。如不浪费水电,养成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的好习惯;不乱扔果皮、奶盒、冰棍纸及口香糖的胶渣;爱护鸟儿和野生动物,不吃国家保护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尽量骑自行车或步行,不要动不动就“打的”,而且绿色出行、还可以锻炼身体;崇尚朴素节俭,不追求大牌名牌用品;用节能产品,不用一次性和过度包装商品;回收废电池;并在家里也让父母文明低碳消费。
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峻,雾霾、土壤污染、毒大米、地下水污染等等环境事件每年都有几起。政府也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建污水厂、垃圾填埋场、做垃圾分类规划。可是在中国,虽然马路边垃圾桶清清楚楚写着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但几乎没有人在扔垃圾前多花点时间思考一下,或者他们根本不清楚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区别。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远远不是在马路边多建几个垃圾桶,多建几个污水厂、填埋场那么简单。因为如果不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再多的分类垃圾桶都是摆设。用一个哲人的话讲:“要从娃娃抓起”,如果不对从幼儿园起的同学们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再多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都只会是空喊的口号。
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希望家人能够生活在蓝天白云下,能够自由地散步和呼吸,不必担忧因为污染而产生的健康问题,不必去看预报讲我们的城市明天是不是有雾霾。我们无法为治理污染做多么伟大的事,但我们能从小处着手来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脚下的地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来参与进来,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那十几亿人一起呢?
9.《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九
以前,我听别人说起过在我们的城市中存在这大量的PM2.5,当时我怎么也不信,也没有对此有太多的关注,总觉得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只要离烟筒远一点,里工厂远一点就没问题。可是观看过纪录片之后我怔住了。造成这些的原因很多,其中低质燃油的燃烧和燃煤是一大方面,而且PM2.5会对人体有伤害。
不要总以为柴油煤烧多了,我们中国就进步了,我们进步了,那环境那越来越差了。所以我们要多多植树造林,尽量减少燃油的燃烧,出门尽量少开车。
10.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十
是的,只要愿意的话,每个人都有可以做的。补一句片子里没有提及但大家能很容易做到的减排小事:尽量在夜里降温后再给汽车加油,加油过程中易挥发性有机物的蒸发很难完全避免。温度较低时,挥发速度会较慢;同时,没有光照很多光化学反应无法进行,减少二次污染物的产生和富集。同样的排放量在不同时间和气温下的效应相差非常之大。
很多时候,一说到中国的各种问题,最后都归咎为体制问题,然后揉成一大坨变得好像很无解,就像片子里展现的各方人士的常态,无奈。我知道这样不好啊,不是我不想啊,这个实在是没办法啊…… 这个片子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很妙,它游丝走线般,把“体制”——这个没有人知道是什么但又好像包裹着所有人和事的大滚筒——里面的“人”串到了镜头或者电话采访前。呵,你们自己看你们的不自洽。
有人诟病说,这些都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事啊,不都是常识吗?一方面,纵然所有这些信息都早已存在于大众认知当中,它们之间的链条是相对杂乱的;另一方面,和前面说的“无奈”很类似,这种“知道”等同于某种“默认”,一种犬儒与妥协。很多时候,大家所需要的恰恰是有人时不时地重申一下这些看似人人都懂的常识,然后,再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我们其实还可以怎么做。
还有人诟病说,柴静拿自己女儿说事,不喜欢那种悲天悯人的矫情态度。我觉得吧,扯这个挺没意思的。这本来就是一个很个人的行为啊,她自己掏钱自己花时间精力用自己的人脉,以一个普通母亲的名义做这件事情,这本来就是她的根本出发点啊。我倒是觉得,这种情怀是她的性情的一部分,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个片子。她用一年多做到了,这就值得尊敬。
————————
柴静说:我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就是说我有没有权力说到她?因为那是她的生命和她的生活,我必须要考虑说出来之后她将来可能会承受什么,这种压力最大。后来我先生说,你还是说吧,我最深刻地感觉到你在有孩子,尤其她生病后,才会对空气污染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他说,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个基本动机。 他说,如果你回避了她生病,这种态度里面其实隐含着一个问题,就是说好像生病本身是不好的,或者是羞耻的。不用太顾虑和紧张,要相信这个社会的基本善意。这句话对我有说服力
————————
说白了,真正有力量的还是个人的。这片子对我的触动这么大,还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矛盾之处吧。对常识的麻木。作为一个环境科学相关科研人员,pm2.5、炭黑、一氧化碳、排放因子、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用遥感数据做大气反演估算地表排放,但这一切不过是抽象的名词和数据,无关生死。
嗯。要有爱,才能走得远。有一段时间,我总是在不停对抗自己的“矫情”,随着年岁增长渐渐觉得保持“矫情”其实是一种难得的能力。谁说那不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呢?
前不久刚刚阅读完柴静的《看见》,方才意识到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啊。
我在第一时间观看完这一长达103分钟的视频,我想引《看见》中的一句话为它做注脚,”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我们身边太多不成功的生活反叛者,唯独缺乏真正的斗士。保护环境?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常识罢了。当一个常识被无数人当作口号呐喊而出时,真正的斗士还需要做什么惊世骇俗的事呢?所要做的无非就是重申常识罢了。这让我想到罗永浩曾这么说过”在一个人人自小的时代,我保持本色做人,就成了佼佼者"。在一个人人缺乏常识的社会,敢于重申常识的人就成了斗士,而缺乏常识的大多数人都不自知得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满满,对自己的道德激情深感自豪,却只做了无用功。
进一步了解得知,柴静的孩子还未出生就被查出患有癌症,一出生便做了手术,而且柴静是自费百万拍摄了这么一个作品。或者不该用世俗的眼光叫它作品,它是一颗充满人性光辉的精神原子弹。103分钟,一部电影的长度,其精神价值胜过了无数的在夹缝中一再妥协的中国电影。它让我很自然得想到了韩国的《熔炉》,《素媛》和《辩护人》等一部部一步步改变国家的电影,反观我们,只有一部部被国家一步步改变的电影。
说起柴静那个命运多舛的孩子,我不禁想到了李海鹏在《佛祖在一号线》中是这么描述美好社会的,判断曲直是非,不能全靠我们的靠不住的学问,甭管什么东西,先看看小孩子对它的态度如何再做评判,基本不会太错。好的社会总是尊重小孩,而坏的则往往压制天真,既然对孩子们来说最有价值的生活是可以咯咯大笑,那么对普罗大众来说倘若可以接近这种生活,世界就是美好的。
不能够让孩子咯咯大笑,反而使他们成了受害者,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而全无意识,这才是真正的死亡。
无意识的根源可能在于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中充斥了太多的秘密,泛滥成灾,年复一年,使我们仅存的意识也趋向退化,人们变得钝感。崔健有首歌是这么唱的,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可是我们在今天,只不过是从文明村的王二家蹒跚到了张三家而已。
我对于柴静这样伟大的新闻人充满了敬意,因为那曾是我儿时的梦想。我那时天真的以为每个人都为了改变世界而来,当时的我同时天真的以为,成为一名伟大的记者,从事新闻行业,是能够改变世界最有效的途经。但是呢,我也只是说说而已,说着说着,就到了身不由己的境地难以自持了。
我们匮乏一种令人心安的事物时,有时人们叫它信念,有时叫它人间大爱,我叫它愿景吧。那种儿时的愿景,寄托在日复一日的隐隐光明中。
说白了,我只是偶尔愤世嫉俗罢了,我能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呢?我懂个屁,我只知道发骚扰。我首先为我这种幼稚做出反省。当我们的周遭不乏正义的说教和呐喊,却鲜有回应,缺少秋水漫漫般浸透生活的实体主义,一个社会是绝不会进步的。但是,如果连那个愿意说教的人都没了,正义得不到昭彰,恶行肆意妄为,一个国家就正邪混淆了,最终堕落的是人民。
我就当个愿意说教的人吧,虽然鲜有人看到。但我自己爽到了。
行文就要结束时,我特地看了这一视频的评分,9.3。对于这个将近无意识的社会,这永远是个满分作品。这一个作品的作用微乎其微,希望今后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作品,让这个社会起死回生。
11.穹顶之下看环境疮疤切割 篇十一
能有如此轰动效应,不仅是雾霾乃民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也在于片子在深度及表现方式上的诸多突破,加上过往影响力和自费百万的拍摄,一介女子能够这般任事,凭单薄之力屡屡敢揭社会重大疮疤,有信念且执着前行,令人感慨而敬佩,新任环保部长发短信向柴静致意,同样透视了官方的态度。
当下,困扰中国的生存环境危机是全面的,雾霾及其它问题是相容相生的。天空飘荡的是雾霾,地面水质土壤恶化触目惊心。因此,当我们欢呼三十年走过西方一百年的工业化奇迹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江河满目疮痍的景象,不得不反思人定胜天和权力不受约束个别人拍脑袋决策的严重后果。亡羊补牢的成本已高不可攀,一些人纷纷选择了逃离,而我们当务之急应该做些什么?
生存环境危机是最大社会公共危机之一,政府和民间上下形成共识互动无疑是必须的,其中政府又是决定成败的最主导要素,而解决好社会历史问题切割刻不容缓。这个瓶颈几乎涉及到当下诸多领域,导致操作层面的混乱不堪和事倍功半。
所谓切割,就是不管过去如何,现在就此切住,与过去行为彻底告别,现在观察,新一届中央有决心和有动作,但落实下去,也是十分艰难的。而如不进行切割,所有改革和拨乱反正,只能是一时之效,最终仍会被老汤大酱缸所污染稀释,甚至越来越不可救药。
从《穹顶之下》中露面的各行各业相关采访人物中不难发现,所有的人虽都是雾霾成因的参与者,而所有人似乎又有合情合理的原因洗脱自己的问题,环境破坏倒成一种社会胁迫和谁不破坏谁傻,法律法规形同虚设等于零。
互相推诿中,我们的环境就成现在这样子了,此种情势下,民众买了车而不开车来保环境,显然就成了一种另类荒唐。一个社会,人人可以把主动或被动参与犯错的责任,轻巧地推诿掉,说明这个社会的危机已经十分的深重。另一方面,中国也到处飘荡着雾霾的阴谋论,我们长期生活于内斗不休的环境里,觉得一切的阳谋都已反常,这同样是社会病的不轻的表现。
要解决环境治理问题,完成隔断式的社会切割,政府应最先行动,并解决好三个匹配。一是以法治国,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领导干部必须带头遵守法律,法大于权;二是公共决策必须广泛形成民主决策的机制;三是允许社会监督,并保证监督者不受打击报复。
不受约束的权力,不仅会造成绝对的腐败,也会导致环境的绝对破坏。这已是被无数的历史所反复证明的事实。
另一则是,解决环境修复问题,固然要聚集财力,但着力点不能放在加大民众负担上,应是在已有财力上搞好分配,加大环境修复投入,减少社保之外的其它开支,同时,鼓励社会有偿投资参与。破坏环境得利者逃之夭夭,让留守者殚精竭虑,本身有悖论。
为了修复环境的千秋大业,GDP增长即便阶段性下跌,都是值得的。开宗明义并执行透明,民众过段苦日子,相信大部分会理解。中国财富增长已达到了一个阶段极限,社会公平和环境修复意义超越财富的简单增长。
雾霾笼罩的穹顶下,一个女子在进行着一场100多分钟的平静演讲,会场内平静得出奇。而场外的中国,熙熙攘攘,利益纷争,不择手段盲目牺牲环境的所谓建设者,洋洋得意。与此对应另一景象是,各大电视台发疯式展开歌唱较量,一夜成名已淹没了柴静式呼喊。
泛泛让人敬畏天不可靠,泛泛让人敬畏道德不可靠,就此切割,严苛让人敬畏法道。
博主简介:独立评论人
12.穹顶之下读后感论文 篇十二
一、公民原告主体资格缺位的原因
我国现阶段公众的环保意识尚处于初级阶段, 很多人对环境公益诉讼不太了解。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一是由于公众在公益诉讼中不能得到“直接”利益, 因而导致公众对公益诉讼漠不关心。按照经济学上讲的“理性经济人”的观点, 大多数人出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量, 在环境问题上都有“搭便车”的心理。因此提起公益诉讼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由于我国政府和媒体多是从义务性角度方面宣传环境保护, 而对公众的环境权利很少提及, 导致公众忽视了自己的环境权;三是由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完善, 导致了公众对环境决策的影响力无法判定。关于公众参与的权利义务、范围、程序规定不明确, 打击了公众培养公益意识的积极性;四是由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复杂性和高成本性也是重要阻碍。一方面, 环境公益诉讼往往涉及大量专业问题, 普通公众知识经验的缺乏。另一方面, 由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不能从诉讼中得到直接利益, 而原告需要负担巨大的诉讼成本。就云南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昆明市环保局诉养猪企业案”来说, 昆明市环保局为了搜集诉讼所需的证据材料, 鉴定机构报价33万元。这对环保局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诉讼成本压力, 更不用说普通公众所要承担的压力。
二、赋予公民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意义
“在美国, 公益诉讼是伴随着公益律师、公益法团体而产生的, 从一开始, 公益诉讼的主体便定位于私人, 由其发挥“私人检察官”的作用, 并且由公益律师和公益法团体予以协助。”加拿大法律规定, 只要是年满18岁的加拿大居民事先已经向环境部长或者卫生部长提出申请要求调查环境犯罪行为, 都有权提起环境保护诉讼。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一方面, 能够体现公民个人对社会的参与, 对政府的监督;另一方面, 也是出于维护自己的利益的需要。
首先, 以公民个人为原告符合我国宪法精神内涵。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鼓励人民群众关心国家大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根据公共信托理论, 当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不履行职责时, 公民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其次, 赋予公民个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是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康有为在1902年发表的《公民自治篇》一文中指出, “公民者, 担荷一国之责任, 共其利害, 谋其公益, 任其国税之事, 以共维持其国者也。”公益诉讼的目的不为了实现国家干预, 而是为了实现积极的公民主义, 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一环。
第三, 公民是关于许多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的最好的知识来源, 也是一国执行环境法律和规章最广泛的人力资源。只有调动起最广泛、最有效率的资源投入环境保护之中, 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三、赋予公民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探索
(一) 培养公民的公益意识
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运行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民公益意识的缺失。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法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 “官本位”的思想特别浓厚, 而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比较淡薄, 公益精神缺乏。赋予公民原告主体资格, 首先要培养和提高我国公民的环境公益意识。
目前, 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及舆论宣传只是一方面的注重强调公民的环境保护义务, 而缺乏对公民环境保护权利的重视。只有让公众了解公共信托理论, 鼓励公众重视环境权, 才能使公众懂得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 才会使公众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动力。同时, 我们要重视落实公众参与制度。环境公众参与包括环境立法参与、行政参与和司法参与。我国宪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确立了公众参与这一原则。落实公众参与制度, 不仅可以鼓励公众参加环境管理, 而且会唤醒其保护环境的意识, 增强其维护自身环境权的信念。
(二) 完善诉讼成本费用负担机制
国际上, 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公益诉讼费用的负担上实行有利于原告的保障和鼓励机制, 对我国具有启发意义。我国也可以改革诉讼费用负担机制, 在法律中规定对原告有利的诉讼费用分担原则。如原告不需要预交诉讼费用, 诉讼费用可以在案件审结后缴纳;原告胜诉时, 被告要负担其包括律师费用在内的诉讼成本。
此外, 涉及到公益保护的经费来源问题, 政府与民间的资助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由国家或政府出资设立环境公益诉讼奖励基金, 给原告设定合理的奖励, 解决原告的后顾之忧。这种奖励应从对被告的经济制裁中提取。目前, 昆明专门设立了“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 资金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法院判决无特定受益人的环境损害赔偿金、侵害环境案件中的刑事被告人自愿捐赠款项等构成。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付环境公益诉讼所需的调查取证、评估鉴定等诉讼费用, 对因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侵权人给环境造成的损害进行修复, 对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环境侵权案件的受害人进行救助。其中, 鉴定费、调查取证费等申请限额, 每案最高可达20万元, 对受害人的救助, 每案每人最高可达两万元。另外, 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环境公益诉讼支持基金。目前在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 自然之友的环境公益诉讼行动网络项目已经成立“环境公益诉讼支持基金”, 该基金的第一轮资助的重点范围是拟提起诉讼案件的前期费用, 包括调研、取证、聘请专家等。这些先进做法, 值得推广和借鉴。
四、结语
公民是环境公共利益的最终受益者, 他们有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愿望和要求。赋予公民个人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 是通过法律的形式给予关心环境问题的个人以法律地位, 这有利于鼓励公民参与到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中来。对于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热心公益的公民, 我们需要在适当的时机给予他们合理的法律地位, 使其利用法律的武器通过正当的途径来实现对环境公益的保护。
摘要:2015年, 柴静的《穹顶之下》在社会上引发巨大反响, 引发公众对于环境污染意识的觉醒和思考。公民是环境公共利益的最终受益者, 他们有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愿望和要求。然而, 我国新出台的环保法采用了保守的思想, 没有赋予公民诉讼权, 本文分析公民原告主体资格缺位的原因, 以及赋予公民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意义, 并进行探索, 提出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公民合理的法律地位, 使其利用法律的武器通过正当的途径来实现对环境公益的保护。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
参考文献
[1]江伟, 徐继军.将“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民事诉讼法〉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司法, 2006 (6) .
[2]孙明媚.论我国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 2009.
【穹顶之下读后感论文】推荐阅读:
《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字5则范文07-30
柴静 《穹顶之下》语录10-17
看《锦衣之下》剧情观后感剧评07-15
穹顶下的沉思高三作文07-22
时光之下的伤感句子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