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原文和翻译

2024-07-29

《方山子传》原文和翻译(共7篇)

1.《方山子传》原文和翻译 篇一

方山子传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凭借这来驰名当代,但是始终不得志。到了晚年才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隐居。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我因贬官在黄州居住,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恰好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为什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我告诉了他原因,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我已经对此感到十分惊异,私下里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嗜酒弄剑,挥金如土。十九年前,我在岐山,见到方山子使两名骑马随从跟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异之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不可以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下列对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其丰富形象。

C.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作者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D.这篇文章虽称作“传”,实际上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了陈慥生活中的几个断面。作为人物传记,其写法同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如出一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4分)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3分)

(3)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3分)

2.B(①③是描述他的“侠”)3.C(A句陈述“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B句陈述“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D句“如出一辙”理解有误,本文是人物传记,而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名为“传”,实际上是一篇蕴议论于抒情的散文。二者写法明显不同。)4.⑴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为什么会住在这里呢?”(采分点:“谪”、“适”、句式各1分,句意通顺1分。)

⑵于是,他就在马上跟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采分点:“马上”、“谓”各1分,语句通顺1分。)

⑶(他)都放弃不要了,偏偏要来到这荒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这样的吗?或这难道是因为他一无所得才这样的吗?(采分点:“穷”、“然”、反问语气各1分。)

2.《方山子传》原文和翻译 篇二

余谪居于黄, 过岐亭, 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 (7) , 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 仰而笑, 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 使酒好剑, 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 余在岐山, 见方山子从两骑, 挟二矢, 游西山。鹊起于前, 使骑逐而射之, 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 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 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 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 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 岁得帛千匹, 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 独来穷山中, 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 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 (8) 见之欤?

(选自《古文观止》)

美点赏析

苏轼是著名的古文学家, 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风格与一般古文学家不同:流利自然, 简洁而蕴藉。

《方山子传》, 简洁流利, 寥寥数语, 就把豪侠、清高的方山子刻画得活灵活现;短短篇幅, 又把方山子两次人格转变描述得清清楚楚。他的文笔清高流畅, 正如他自己所说“意之所到, 则笔力曲折, 无不尽意”。苏轼散文用语平易, 不求工丽, 不作艰涩之语, 这些同他的性格旷达有关, 也同他学力雄厚有关, 读苏轼的其他散文也有类似感受。

苏轼散文蕴藉有意味, 常常使用暗示手法, 往往只写出一点点, 其中含意由读者去想。当作者他乡 (黄州) 遇故知 (陈) , “余告之故, (陈) 俯而不答, 仰而笑”, 写的是陈有无限感慨, 可是没有明说, 却留待读者去体会。文章结尾又写道:“余闻光、黄间多异人, 往往阳狂垢污, 不可得而见, 方山子傥见之欤与?”作者由叙光黄间多异人, 暗示方山子确是异人。

本文写法与一般人物传记不同, 不是以陈慥的经历为线索, 而是以作者自己的观感为线索。这样写, 内容更显得真实, 更富于情趣。

难点指津

苏轼散文用语平易, 不求工丽, 语言简洁流利, 但蕴藉有意味, 有些地方理解还是存在字词疏通问题, 如 (1) 宗:推崇, 归附; (2) 折节:改变平日的志节, 行为; (3) 驰骋:纵马奔跑, 这里的意思是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 (4) 庵 (ān) :小草屋; (5) 方耸:方形突起; (6) 方山冠:汉代祭宗庙时乐师所戴的帽子。唐、宋时为隐士所戴的帽子; (7) 矍 (jué) 然:惊视的样子; (8) 傥 (tǎng) :倘或。

此外, 文中部分句子理解难度较大, 需直译、意译结合, 如第二段中“环堵萧然,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可译为:“室内空无所有, 可是妻子儿女奴婢都表现出自得其乐的样子。我感到震惊以为奇怪。”

考点训练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终不遇 遇, 遇合, 如意

·B.世有勋阀 阀, 军阀

·C.适见焉 适, 恰巧

·D.晚乃·遁于光、 黄间 遁, 隐避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使骑逐而射之

使从事于其间

B.不·与世相闻

方山子倘见之与

C.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使从事于其间

D.见方山子从两骑

吾·从而师之

3.下面关于方山子的传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在苏轼的眼中, 是一个“异人”, 因为他自小就清高, 不追求利禄。

B.方山子出身在军阀家庭, 家在洛阳, 园宅壮丽, 衣食无忧。

C.苏轼与方山子年轻时就是好朋友, 苏轼贬到黄州, 在岐下巧遇方山子, 真是患难之中遇到知己。

3.《方山子传》导学案 篇三

预习案

一、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二、写作动机:

作者选择某人作为传主,一定是对方的身上有着某些令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对大难不死的苏轼有不少的触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三、预习作业 【苏轼佳句】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粗缯zēng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董传留别》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基础积累】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

闾里/三闾大夫()驰骋()招聘()逃遁()岐亭/歧途().......庵居()冠服()著帽()陈慥()糙米()矍然/矍铄/攫取()剽悍().........勋阀()垢污()诟病()奴婢()....血气方gāng()吞声zhízhú()()含gîu()忍辱 头悬梁,zhuī()刺gǔ()hù()恶不悛 自jīn()功伐 chēn()怪 交通zhào()事 切中肯qìng()独辟xī()径 越zǔ()代páo()jué()择 与世永jué()

探究案

【合作探究•研读剖析】

1.第一自然段简介方山了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与方山子有共同的遭遇?

2.第三自然段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

3.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

检测案

1.加点词读音解释正确的是()

A.弃车马,毁冠服 guàn,帽子 B.见其所著帽 zhù,戴 ..C.晚乃遁于光、黄间 dùn,隐居 D.庵居蔬食 sì,给„„吃 ..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怒马独出(使马怒,即纵马向前)B.方山子亦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C.余既耸然异之(通“悚”,惊奇)D.方山冠之遗像(死者的相片)...3.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稍壮,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和行为)读书 B.环堵(环绕房屋的院墙)萧然,而妻子奴婢 ....C.使酒(因酒使性,嗜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D.往往阳狂(假装疯癫)垢污,不可得而见 ....4.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弃不取,独来穷(穷僻、偏僻)山中 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精明强干)...C.方山子傥(倜傥)见之欤 D.欲以此驰骋(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当世 ...5.对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A.闾里之侠皆宗之(以为宗,尊奉,推崇,意动用法).B.余既耸然异之(对„„感到惊奇,意动用法)C.见方山子从两骑(跟随).D.岁得帛千匹(每年,名作状).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晚乃遁于光、黄间 ②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B.①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②其贤不及孔子 ..C.①余谪居于黄 ②多于在庾之粟粒 ..D.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

7.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呼余宿其家 B.犹见于眉间 C.往往阳狂垢污 D.前十有九年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并不是姓方名山子,而是姓陈名慥字季常,因为他所戴的帽子,帽顶呈方形高高耸起,很像古代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式,所以人们称他为方山子。

B.方山子从小仰慕游侠朱家、郭解的人品,因此一心想当游侠来“驰骋当世”,但是始终没有机会,因而心灰意冷,晚年就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不再与世人交往了。

C.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方山子蔑视富贵的精神的赞扬,以及对他的隐居生活的向往,暗含作者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当时被贬官的心境是一致的。

D.本文写游侠使人感到豪气逼人,写隐居让人觉得沉静如水,人物面貌毕肖神似,表现出作者描写人物形象的高超艺术。

9.方山子的一生可用“侠”“隐”两字来归纳,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一组是()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⑤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⑥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10.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慥少年即有安邦治国的大志,但是不被朝廷重用,只好隐居光州和黄州的山间。B.陈慥在隐居期间,住草屋,吃素食,家里什么都没有,清静冷落,但却生活得怡然自乐。C.陈慥本来有条件做官,更有条件过富足享乐的生活,但他偏偏隐居山间。一般人对此很难理解。D.本文为陈慥作传,颂扬他任侠隐居不仕,也委婉地传递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和人生态度。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方山子世有勋阀,可以做官。但他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加之穿戴奇特,“所著帽,方屋而高”,因此被人们称为方山子,而当了隐士。

B.方山子少时慕游侠,别人也把他当游侠看待;壮时折节读书,欲施展抱负,然而终不遇时,以致愤世嫉俗,走上了归隐之路。

C.听到作者被贬黄州的缘故后,方山子“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排挤苏轼的奸邪小人的蔑视。

D.方山子弃富贵而就贫贱,弃功名而甘寂寞的可贵品质,对正遭贬谪的苏轼触动很大。本文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对友人的知音之情。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文章表意,常采用暗示的手法,如本文中“俯而不答,仰而笑”,写的是陈慥有无限感慨,可是没有明说,留待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样写,留有余地,表现力却更强。

B.文章最后写“光、黄间多异人”,而自己却“不可得而见”,于是推测方山子或许可以看到他们,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将方山子归于“异人”一类。

C.本文与一般传记不同,不是以陈慥的经历为线索,而是以自己的观感为线索,这样写,内容就显得更真实,更富于情趣。

D.文中描写陈慥的语句,简洁而生动,能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15.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并没有像一般传记记叙人物的姓氏、家世,而是概括了人物自少年、壮年到晚年的生活经历。B.文章交代了方山子是因宦途失意无官可做而隐居,这一点同大多隐居者没有区别。

C.文章写故友重逢,补充了能突出人物精神风貌的细节。“俯而不答,仰而笑”就是其中极精彩的一笔。D.文章表彰了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作者借此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是个隐士,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文中几次写他的一些旧时往事,作者有意识地通过前后两种生活的对比来丰富其形象。

B.作者描写自己与方山子一起射猎和论兵的情景,旨在表现方山子并非真正的隐逸之士,随时预备驰骋于当世。

C.末段以光、黄间其他“阳狂垢污”的异人来衬托方山子,也蕴藉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其同类异人的生活的向往。

4.方山子传教学反思 篇四

学生整体配合比较好,能够随着我的教学节奏走。朗读、翻译环节都做得比较到位,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学生对理解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这一点比我认为的要好。这可能与他们高一学习《赤壁赋》时,我给他们讲过的苏轼的生平有关。

我所认为的激发学生兴趣这一点在12班落实得比较好,这个班的学生基础虽然差,但比较活跃,在教师的鼓励下很快能够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6班是文科重点班,但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够,大部分需要老师点名才行,虽然站起来后回答问题比12班好,所以怎样激发绝大部分同学主动参与教学还需要努力。

第六周,根据计划,我让学生自己讲文言文,第一课就是《方山子传》,学生上了三节课,效果不佳。

第一个学生上台,仿照我的模式,开始报听写,声音比较小,语速比较快,学生们有点不适应,不过课堂纪律还好。第二个学生开始讲课文,她先介绍了一下作者,又介绍了一下陈V,还讲了写作背景,明显是在模仿初中老师的上课程序,重点不够突出。因为文学常识已经不是高中语文的教学重点,可她还是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来介绍。看来学生们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还有待提高。然后,她开始串讲课文,由于比较紧张,她老是用课本或教参挡住自己的脸,教态非常不自然。而且过分拘泥于教参,有些错误的地方也没有校正。看来,学生们自主备课,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今后,在指导学生备课方面,我还要多做一些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书和相关资料。学生在讲时,声音普遍偏小,底下的学生还觉得很新奇,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一些讲课者没有讲清楚的地方,学生们就会自行在下面议论,声音较大,时间较久就会影响讲台上的学生讲课,也会影响自己的听课。这些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总体来说,这节课差强人意,但效率太低。

第二节课,第三位学生继续串讲课文,声音小,拖宕,准备不充分,效果很差。最后五分钟,我实在忍不住了,对他讲得不清楚的地方作了一些补充,讲错的地方作了纠正。看来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确实有待提高。

第三节课,还是第一位学生讲课,因为她是组长。其他组员有的负责教案的撰写和资料的搜集,结果就是能者多劳了。看来任务分配机制上也存在问题。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她先讲完了剩下的`内容,还是存在知识点不清楚,声音小,重点不突出的情况。学生们的反应也是不太好,我几乎都想放弃这次实验了。不过三思过后,我还是决定继续下去。出现问题应该努力去解决而不去消极逃避,否则问题还是问题。

针对这次学生自主讲课出现的问题,我决定以后几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对学生小组集体备课的指导,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2、鼓励学生们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

3、对学生撰写的教案进行审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课堂上允许学生向老师求助三次,以应对学生们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5.方山子传苏轼阅读答案 篇五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奉

B.折节读书 折:改变

C.方山子亦矍然 矍然:欣喜的样子

D.往往阳狂垢污 阳:通“佯”,假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欲以此驰骋当世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B 犹见于眉间 多于周身之帛缕

C 而其家在洛阳 与其骑会为三处

D 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是何楚人之多也

7.下列用“/”给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B.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C.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D.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8.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微贱,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终不得意;晚年放弃了富贵生活,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记主人公少年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可见作者对“异人”的仰慕,也隐含有对方山子超脱世俗、淡泊自守的赞扬之意。

D.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处境可知,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己之“不遇”,本文可以视为作者当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4分)

译文:

⑵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3分)

译文:

⑶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3分)

6.《方山子传》原文和翻译 篇六

《方山子传》是一篇写得很别致的传记体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偶遇十九年不见的好友陈慥后为他写的一篇传。整篇仔细看下来,很简单的就像老朋友久别重逢后将自己的喜悦之情和想法娓娓道来,为自己的好朋友写的一篇有着浓浓情谊的传,《方山子》传不像常规的传,先叙述其人的世系,然后再铺写其人的生平行状。苏轼则别出心裁地先写了方山子的生平,从小写到大,再写到现在,还写了“方山子”名号的由来,此处是顺写。后写作者与方山子在歧亭相遇,倒叙点出方山子姓甚名谁,与自己的关系,然后就回忆起好友十九年前与自己见面时的摸样。最后才道出方山子的俗世身家,并且以“余闻光、黄多异人”映衬好友为人极为少见,意味深长。

整篇有点闲话家常的味道,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永远都不会忘了自己的抱负和对人生的思考,各种感慨和人生滋味都掺在里面,文章的主要目的——介绍我们的特立独行的方山子隐士的高尚品性,不慕名利,自甘淡泊等等,但是我在第二段中读到的几个字才让我真正体会到这篇文章的魅力,矍然、笑和异,以及里面的感情。

苏轼一生虽然成就颇多,但是却是坎坷不断,到黄州这会,苏轼已然有了荣华富贵如浮云的想法,“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也算得上很辛酸了,大约意识到生活大计的危机了,然后就是精神上的抑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心中的凄苦和高洁的品性一览无余。政治失意,生活艰苦,心中最苦也莫过于此了。至于苏轼豁达和积极乐观的情怀应该是在黄州之后确立的,毕竟没有过劫何来的超脱,就是在人生中这么艰难的一段日子里,苏轼邂逅了隐居在此的方山子,这不仅仅是他乡遇故知啊,方山子不忘旧情,诚信待客,令身遭厄运的苏轼心头暖暖的。苏轼大惊,同时也伴随着强烈的喜悦之情,“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至此者”,完全可以想象两人激动得场景,来个大大的拥抱也不为过了。苏轼心中凄苦,突然在这个时候遇到自己的好友,幸运异常、欣喜无比的同时也是很惊异。苏轼惊异的是少慕游侠而壮怀经世之志的方山子以这幅形象出现在了山中,十九年前的怒马独出的少年已不在,方山子矍然而惊的应该是苏轼为何待罪至此了,惊喜„„同时也有着诸多感慨,想起过去的种种和世事变迁,再联想到现况,自然感慨万千,这就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见面的感觉。

老朋友见面自然会叙旧,“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省略叙述的内容,俯而不答仰而笑之间蕴含了无数含义,不过方山子显然不是嘲笑苏轼。方山子早年也是十分传奇的,少时羡慕血气方刚,一身侠气的侠士,在乡里算是一个知道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四有好青年了;壮年时折节读书,大约是和鲁迅一样觉悟了,有点弃医从文的味道了,还有乐有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志向了,不过事不如人愿,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入庙堂之上,晚年的时候迫不得已当了隐君子。而苏轼则是因为仕途坎坷而流落江湖。一个是早已踏入仕途却被挤兑出来,一个是从来就没有机缘踏入仕途的人,如今两人又在歧亭相遇,正像

苏轼在《岐亭五首》其五中所说的“两穷相值遇,相哀莫相湿。不知我与君,交游竟何得”。

7.《方山子传》原文和翻译 篇七

【教学重点】

1、理解、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2、感受和理解传主与常人迥异的生命取向。

【课前预习】

一、作者简介

苏轼:字      ,号          ,        人,宋代      、      、      、      、画家、高级厨师,是一个对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有着巨大贡献的全能型作家。苏轼与父亲      、弟弟      在文学史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唐代       、       ,宋代       、       、       、       、       、       ﹚,称之为“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苏轼如此全才,与他同时代的四位诗人甘心做他学生,形成“苏门四学士”--         、         、         、         。

二、传主简介:

方山子,即宋代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别号龙邱先生。晚年隐于光州、黄州间。苏轼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

陈季常好宾客,家有歌妓。妻柳氏非常厉害并且爱忌妒,常常当着客人的面就与陈季常大闹,让他下不了台。苏东坡就写诗嘲笑陈说:“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就是成语“河东狮吼”的来历。后来人们便把“河东狮吼”作为妒妻悍妇的代称。有人还把怕老婆的现象戏称为有“季常癖”。

三、初读课文,正音正字

闾(     )里        谪(      )居     陈慥(     )        著(     )帽

矍(      )然       奴婢(      )     岐(     )亭       精悍(     )

勋(     )阀(     )                    傥见之欤(        )

四、解释加点的字、词,翻译划线的句子:

1、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2、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3、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4、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5、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知识梳理】

一、阅读课文,完成1-6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然终不遇:不得志        B.余既耸然异之:害怕的样子

C.使酒好剑:因酒乱性      D.方山冠之遗像:死者的相片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 : 推崇 B.稍壮,折节读书 : 改变志节、行为

C.方山子傥见之与 : 或许 D.欲以此驰骋当世 : 纵马奔跑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

B.余既耸然异之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

C.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D.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               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4分)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3分)

(3)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3分)

5. 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3分)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 ①②④⑤      B. ②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⑥

6. 下列各项对文章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二、合作探究

作者邂逅方山子之后“耸然异之”,说说方山子有哪些异人之处?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倾向?

【课堂练习】

有人说:这篇小传是苏轼“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请联系苏轼的经历或作品或别人写苏轼的作品谈谈你的理解。(写在纸上,小组交流)

【课后作业】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谪居于黄          谪:降职

B.见方山子从两骑      从:跟随

C.一发得之            发:射箭

D.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等:相类似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过岐亭,适见焉         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B.①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②余告之故

C.①因谓之方山子           ②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D.①游西山,鹊起于前       ②余谪居于黄

3、选出加横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

A、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B、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C、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D、环堵萧然

4.请准确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②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肖子罡

上一篇:设备运行系统说明书下一篇:北京高校外地毕业生办理户口迁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