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报告(认知行为疗法)

2024-07-30

案例报告(认知行为疗法)(共8篇)

1.案例报告(认知行为疗法) 篇一

认知行为疗法概述

什么是CBT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是由阿伦·贝克博士创立的一大类包括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个人非适应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减少情绪和行为失调,改善心理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的总和。目前,CBT已成为世界上传播最为广泛、被使用最多的心理治疗方法。

CBT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对于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是否有效,部分人还存在着疑虑和/或误解。实际上从文献分析来看,CBT在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中的疗效与药物相当;在中-重度抑郁症的治疗中,CBT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为期两年的随访发现,经CBT治疗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仅通过药物治疗的患者。

英国NICE指南(指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APA指南(美国精神病学学会)、爱丁堡皇家医学院SIGN指南(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国家临床指南)和加拿大CANMET指南(加拿大双相障碍治疗指南)都推荐CBT为心理治疗中的首选疗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CBT是一种优秀而有效的疗法,但CBT不是万能的:单用CBT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患者,但不推荐单独应用于中-重度患者,禁止单用CBT治疗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优秀的疗法需要被恰当使用。《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的抑郁障碍管理部分共有九条内容,但没有任何一条内容直接提到如何进行用药管理,这与美国APA的治疗原则类似。所提到的内容全部是关于如何建立关系、进行评估、患者监测、开展教育、提高依从性,这些问题通常比如何用药更为关键。精神科医生应学会两条腿走路,既会药物治疗,又会心理治疗。现在的情况是,我国的多数精神科医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训练。循证医学证明了CBT是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方法,美国已经将CBT纳入了精神科医生的必修课。2000年之后,CBT的使用呈指数式上升,已经成为精神科心理治疗的主流。

反观另一方面,精神科药物的研发在最近十年却显出“疲态”,精神科疾病的复杂性等原因导致上市药品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主流观点认为人是特殊的,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动物,所以CBT这种从认知、行为角度入手的疗法就变得更为重要。CBT原理

有些人认为CBT很简单,CBT说简单确实简单,我们推崇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CBT关注的就是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而且主张认知会改变行为和情绪。反之亦然,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也会影响认知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对于深陷“恶性循环”的抑郁症患者,我们通过CBT治疗让其重归良性循环。

可是CBT操作起来并不简单,虽然法律给予了精神科医生做心理治疗的资格,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担。我们希望即便不能承担起心理治疗的工作,也应该有这方面的意识。精神科医生可以和心理治疗师组成合作团队,相对系统的心理治疗交给治疗师完成,联合治疗则由精神科医生负责。CBT的理论基础分为行为部分和认知部分。行为部分认为抑郁是丧失、失去、缺乏奖励或者不能获得奖励的结果,可以通过行为激活、问题解决技能等方法治疗。CBT从行为角度来说需要进行横向分析,通过刺激-个体-反应-结果(S-O-R-C)分析患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个体。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纵向分析,因为所有的现象和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与发展过程、社会化过程、早期行为模式、个人信条和社会规则都有关系。CBT聚焦当下而非过去,我们不可能让患者重建个人经历,而应该让患者注重眼前。无论是思维或是行为的改变都有可能促使情绪改变,进而影响认知最终实现全面变化。

普遍认为对于抑郁症的患者应通过运动疗法达到激活的目的,安排活动中需要注意疲劳问题。所有人都体会过疲劳,这是一种不良体验。让一个抑郁症患者参加剧烈运动,产生疲劳不但不是一件好事,反而造成另一种痛苦的叠加。安排活动应该按照等级逐步进行,这一过程遵循不疲劳原则。所以,单独看每一个技术貌似都不难,但如何驾驭,如何联合使用是CBT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优秀的医生应该调动来访者配合你一起工作。CBT流程

短程CBT可以分为6次进行: 第1次:了解抑郁与治疗方法; 第2次:识别自动思维与行为激活; 第3次:对抗歪曲认知与功能行为; 第4次:改变归因方式与任务分解; 第5次:发现核心信念与问题解决;

第6次:复习、目标和计划、应对挫折和预防复发。

在进行12-20次的CBT时,前3次等于是把上述的短程治疗的第一次治疗进行放大,这期间的治疗主要是为之后的治疗做铺垫。CBT需要先激发患者的治疗动机,并不是上来就蛮干。认知行为治疗不是批评,不是挑错,更不是骂人。CBT过程中不应该表现出对患者的压迫性,相反应该以“人本”思想看待患者,前期治疗的铺垫和动机激发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心理治疗分两个层面:一是基础治疗,包括支持性治疗、激发动机、建立关系、发现问题、引导患者增加依从性;二是专业理论指导下的专门治疗。专门治疗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难,怎么在理论指导下使用是难点所在。如果没有前期的铺垫,上来就治疗是不可能达到疗效的。临床运用CBT的要点是: 充分的治疗关系 心理教育

激发治疗动机(药物、维持)对症状的自我监控 行为激活 认知重建 评估很重要 适应症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神经性厌食症、性功能障碍、药物依赖、恐怖症、慢性疼痛、精神病的康复期治疗等[3]。

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的成年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抑郁症

认知主题:剥夺、挫败、失落。不合理认知:

极端化-抑郁者受挫后会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 自责-把全部责任归咎于他们自己,表现出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

消极思维:在他眼中的自己和未来,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他常常坚信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并且失败的原因全在于他自己。他坚信自己低人一等、不够聪明、不够称职、不够好看、不够有钱等等。总之干什么都不会成功,都没有希望。抑郁症患者的这些观点常常是扭曲的,与现实不相符合的。

核心信念:我不好,我不受欢迎,别人不喜欢我。

核心信念和个人经历、他对重要人物的认同以及对别人态度的感知等因素有关。如童年有过重大丧失体验的人,孩子不能理解事情是跟他无关的,相反会认为和他有关,并且是由于他不好造成的,会形成“我不好”的核心信念。

抑郁症最大的风险是自杀。自杀的认知主题:

一是高度的绝望感(贝克认为“绝望”指“对未来的消极观念,消极期待或悲观”),绝望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自杀;

二是感到不能应付生活问题,断定所遇到的问题不可能解决,会感到无路可走。所以危机干预中让他们了解到事情有解决的可能性和可实行性,可以纠正不合理认知,降低自杀风险。焦虑症

焦虑症出现的认知主题:

1、夸大危险:对自己知觉到的危险过度夸大的反应;对事物的失控作灾祸性的解释。其认知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身体或心理、社会的危险,如怕死去、怕发疯、怕失控、怕晕倒、怕被人注视、怕出错、怕发生意外等,他们会有选择性地注意那些集中筛查身体或心理的威胁性信息。例如,当事人的一个亲友患心肌梗塞死去,她在目睹抢救过程之后,头脑中出现了“要是生心脏病就太可怕了”的想法,当夜睡梦中惊醒,感到心跳、胸闷,于是认为“已经得了心脏病了”,这种灾难性的想法和解释将焦虑推向了高峰,形成了第一次惊恐发作。

焦虑患者的核心信念:

我没有信心,我无能,外界是危险的。核心信念中多以”危险”为主题。危险的核心信念在躯体感觉和认知错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危险的核心信念带来危险的自动想法,进而引起焦虑。强迫症

认知模式:

(1)、过高的不适当的责任感

对责任的错误理解这一模式是强迫症特有的表现形式。他们具有对事件的过高的责任感,惟恐失职与过高的使命感、内疚与罪恶感。

(2)、对威胁的评估

强迫症患者对危险及伤害性后果估计过高及对个人应对能力的估计过低。(3)、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控制和减少伤害的一种方式,也是强迫症状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因素,此认知模式会增加对危险的过高评价。强迫症完美主义的形式包括:对事情的了解必须十分完美;什么都必须作到恰到好处;绝对对称,确定并在思想上能控制。

(4)、思维的至关重要性

强迫症患者因为害怕对不良后果负责,过分关注和控制自己的思维,思维与行为的界限不清,认为有某种思维将导致产生某种行为。(5)、过分要求控制

强迫症的核心是他们的生活需要外部的控制,需要绝对地控制他们的环境,通过一切都做的十分完美来减少危险和避免批评的一种方法,强迫症患者还要求自己的思想以避免危险和伤害,强迫观念是过分控制不容许的思维的正常的精神系统的崩溃。

(6)、万事要求确定

强迫症患者不能耐受对完美和危险知觉的不确定,对自我效能的怀疑是强迫症的认知方式之一。当事人苛求确定性的时候,他会反复说“我可能就是万一出问题的那个人”,认知治疗师承认这种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不能被排除,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事人难以接受不确定性?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就会引出其采用确定性来预测事物的需要的探讨,它表明了当事人有完全控制的需要,否则灾难就会降临。神经性厌食

认知主题:集中在对自身外形、面庞、体重等方面的不合理认知。“我很胖”,“我不漂亮”,“瘦就是美”。

核心信念:

外形决定一切,我不漂亮,就没有人喜欢我。我没有吸引力。

禁忌症

包括患有幻觉、妄想、严重精神病或抑郁症的病人,受到严重的认知损害,不稳定的家庭系统的病人就不适合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不要高估患者的认知水平,90%的患者和我们不处于同一认知水平。患者会简单的以为CBT就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但医生并没有锦囊。那么医生在CBT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医生是一面镜子,医生要做的是帮助患者认知、了解自己,而不是直接提供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

不建立充分的治疗关系,不进行教育就不能让患者认识到这一点。医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就应该逐步退出患者的生活,而不是扮演患者导师、父母、伙伴之类的角色。医患之间应该保持一种“非现实的现实关系”:“现实”指的是我们要和患者面对面交流,“非现实”指的是我们不应该在患者的现实生活中扮演角色。患者需要走出自己的路才能回归社会,医生不应该是他们的永久领路人。

中国的精神科医生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工作还不够完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案例报告(认知行为疗法)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间就诊于我院的门诊患者,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强迫症诊断标准, 排除严重躯体疾患, 入组前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 如一直服药者则给予2周的洗药期。入组120例, 其中男61例, 女59例, 年龄19~65岁, 平均 (33.35±9.38) 岁;病程3~42年, 平均 (18.57±8.38) 年,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 男33例, 女27例;对照组60例, 男28例, 女32例。2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和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系统的认知疗法[5]。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给予深入的心理互动和实践。其次采用暴露和反应阻止的方法进行行为治疗。对照组只给予SSRIs类药物马来酸氟伏沙明治疗 (50~300) mg/d, 平均 (176.45±119.23) mg/d。

1.2.2 疗效评定

于疗前及疗后第1、2、4及6个月末各评定Y-BOCS1次, 用其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 (即:50%为痊愈, 35%为显效, 20%为有效, <20%为无效) 。

1.2.3 统计学处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比较, ▲P<0.05

统计软件应用SPSS 10.0进行数据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1临床疗效

按Y-BOCS减分率, 6个月末评定治疗组60例, 痊愈12例, 显效16例, 有效15例, 无效17例;对照组60例, 痊愈10例, 显效17例, 有效14例, 无效19例。显效率分别为46.66%、45%, 有效率分别为71.66%、68.33%。2组疗效差别均无显著性 (P>0.05) 。

2.1.2 2组治疗前后Y-BOCS评分及减分率比较 (见表1)

Y-BOCS总分, 2组治疗4个月末, 分值有显著下降 (P<0.05) 。2组在治疗4、6个月末减分率相当,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强迫性思维因子分, 2组6个月末的总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强迫性行为因子分, 治疗组在治疗第4、6个月末, 较疗前有显著差异 (P<0.05) , 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认知行为治疗对改善强迫行为疗效显著, 远期疗效好。

3 讨论

强迫症治疗困难, 预后差,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一向被认为是神经症中最难治的一种, 是精神科比较棘手的问题。其发病机理迄今未明, 一般认为既涉及生理学因素, 又与心理学因素相关, 且与社会因素及患者的人格素质有密切关系[5]。

研究认为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谱与前额叶-纹状体功能失调有关[6]。强迫症状在心理学形成机制上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 其非适应或非功能的心理和行为常因不正确或扭曲的认知而产生, 经过认知行为治疗改变或修正其曲解, 错误的认知, 从而改善其行为, 起到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与单用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进行疗效对比, 发现2种方法治疗强迫症均有疗效, 从起效时间、临床疗效、Y-BOCS量表减分变化分析, 2组疗效相当, 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强迫行为方面疗效更显著, 无副反应, 远期疗效好。

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12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 对照组给予氟伏沙明治疗。应用临床疗效标准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 (Y-BOCS) 定期评定, 观察6个月。结果 在治疗4个月和6个月末, 治疗组对强迫行为疗效优于对照组, 具有著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强迫症的强迫行为远期疗效好, 且无副反应。

关键词:强迫症,氟伏沙明,认知行为疗法

参考文献

[1]张亚林.神经症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96~214.

[2]李英辉, 兰光华.强迫症的神经生化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 12 (6) :237~239.

[3]Denys D, Zohar J, Westenberg HG.The role of dopamine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evidence[J].J Clin Psychiatry, 2004, 65 (Suppl) 14:11~17.

[4]满常红, 陈微.强迫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7, 24 (3) :144~146.

[5]徐俊冕, 季建林.认知心理治疗[M].贵阳:贵阳教育出版社, 1999:127~129.

[6]何及, 路英智, 刘同顺, 等.精神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 656~658.

3.关注创伤的认知行为疗法 篇三

To help JR come to terms with the things he’d gone through, clinical staff at Family Connection used a popular evidence-based practice called Trauma-Focu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TF-CBT, as it’s called, helps youth see how post-traumatic stress manifests itself in their thoughts, emotions and behaviors. The therapy’s goal is to provide an outlet for youth to find what works for them—what soothes them and lets them heal emotionally.

In JR’s case, “We worked through all those feelings, and got Mom involved in counseling too,” says Residential Program Director Brandi Horton. “She ultimately ended up breaking up with the boyfriend and making changes for herself too once she saw how her behaviors were affecting her son.”

TF-CBT is typically delivered in 12 to 16 therapy sessions. Therapist and youth can work one-on-one, in joint sessions with a parent or caregiver, or in a group setting. The therap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Assess trauma. The therapist looks into the youth’s history of traumatic exposure,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and behavior.

Define goals. The therapist and youth make a plan for how they will measure progress over time and how they will know the young person is better.

“Normalize” symptoms to reduce self-blame. The therapist enables the young person to draw a dotted line between past experiences and the actions they take every day, so they won’t just think they are “bad” people.

Involve caregivers, if possible. Parents and caregivers often naturally block out family trauma and minimize it because they don’t want to think about it, as JR’s mom had likely done. But it's critical to train adults invested in young people’s recovery on how to react when young people show symptoms of trauma, says Creeden. And involving them in the process allows them to see what it means for young people to get better. That can help the adults heal, too.

Teach coping methods. The therapist introduces young people to practices they can use every day, such as relaxation and mindfulness techniques.

4.案例报告(认知行为疗法) 篇四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名男初中生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的实践,结合咨询过程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运用系统脱敏及认知行为疗法对求助者的焦虑症状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成功说明了系统脱敏及认知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效果评估问题。一、一般资料

魏某,男,初中二年级学生。身高1.68米,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父母为大学教师,家庭和睦。小学学习成绩优秀,但小学升学考试时由于突然发高烧受影响而未能进入重点中学。父母对其要求一直比较严格,对他这次考试失利批评较多。此后每逢考试必紧张、焦虑、不安,总觉得自己又要考不好了。尤其近半年,就一直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的氛围中,时常感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常常想到中考问题,感觉更加强烈,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在每次模拟考试的前几天就开始坐立不安;经常做有关考试的梦,并且梦见成绩不理想。常会设想:如果这次考试成绩又不好怎么办。临近考试时胃部不舒服,想上厕所的次数也比平时多;当听到开考的铃声时,心跳马上加速。考试时,如果监考老师来回走动或注视自己,便无法答题;常常发现考试时自己的手指或双腿在发抖;考试时经常会看错题目。为此感到很痛苦,希望能在中考前克服这个问题。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魏某说:“考试前我会非常紧张,前几天就会连续失眠。睡不着觉,考试时经常因为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心跳得厉害,头很痛。计算马虎看错题等毛病也出来了。我非常着急,每次都在学习方法上找原因,找来找去问题还是存在。”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1、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求助者面色苍白,身体瘦弱,讲话时双腿不停抖动,双手紧握,多数时候低头,声音小而略微颤抖,有时抬起头,双眉紧皱,表情痛苦。

2、父母主诉:近一个时期,孩子吃饭不多,与父母老师很少交流,朋友交往也较以前少了,只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学习。不愿提到考试,一提到就显得有些烦躁了。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内向,情绪低落,为学习和考试而焦虑,为自己的前途焦虑,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焦虑,生理机制紊乱,身体虚弱。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试结果和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家族史以及典型心理与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理性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诊断: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是非病理性的情绪反应属于心理问题范畴,是由考试引发的焦虑状态。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求助者心理活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稳定,且引起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小学升学考失利这一现实刺激,其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未达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故属于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问题主要表现:

1、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存在认知偏差。

2、生理机制紊乱,如生物钟紊乱、食少、身体虚弱等。

3、在社会因素中父母缺乏教育引导孩子的正确观念及方式,在学校中缺少朋友,缺少教师对他的学习方式,考试方法的指导。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①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②减少考试焦虑程度。③保证正常的饮食、睡眠,改善身体虚弱状况。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①改变求助者的升学观,从侧面影响父母的升学观。②改变求助者在学习方法、方式上的不良认知。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①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于考试的焦虑。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个性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由考试产生适当的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焦虑并且出现了较严重的情绪、生理、行为反应,这就是有心理问题了。贝克的理论中有几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及规则。所谓共同感受就是指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实际上就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如果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一工具,对外界信息不能做出适当的解释与评价,就会造成认知歪曲,从而导致错误观念并最终引起不适应的行为。当人们错误的判断、推理和思维形成自动化的反应即“自动化思维”时,思维过程中一些错误观念形成固定习惯并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评。贝克还认为个体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规则行事也会使其行为不能与现实环境相协调,从而导致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贝克认为,改变功能失调的情绪和行为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修改不正确的及功能失调的思维。咨询师教给求助者如何通过一种评价过程来确认这些歪曲的和功能失调的认知,教给求助者识别观察和监督自己的想法与假设,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自动想法。②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源于对动物的试验性神经症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末,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在实验室中电击小铁笼中的猫,多次实验之后,只要看见那只铁笼即使不受电击,猫都会出现明显的植物神经反应。他将这只猫禁食几天,然后送回放着鲜鱼的铁笼。虽然猫极度饥饿却不肯吃鱼。沃尔普认为这是猫对实验环境产生了泛化的防御性条件反射的缘故,即产生了实验性神经症。而后沃尔普给猫喂食并将其由远即近渐渐接近实验室。猫能进食起初并不十分自然,但不久便适应了。最后猫回到铁笼也能平静生活了。沃尔普认为这是交互抑制的作用。猫进食后得到一种满足和快意,这种满足和快意可以抑制焦虑紧张反应。对于人类来说,肌肉松弛技术就有对抗焦虑的作用。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2、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⑴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⑤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分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⑵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

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④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 咨询收费:每次100元人民币

心理测验收费:《症状自评量表SCL-90》60元 《焦虑自评量表SAS》50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大致分为三阶段

(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二)心理帮助阶段;

(三)结束与巩固阶段。具体咨询过程

(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 2006年12月10日 目的:

①了解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学资料)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③确定主要问题 ④探寻求助者的改变意愿 ⑤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 ①会谈法 ②心理测验 过程:

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②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③求助者做韦氏成人智力测验,焦虑自评测验(SAS),抑郁自评测验(SDS)。④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结合初步印象给予初步分析,⑤布置作业:让求助者回家后,回忆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对他影响较大的人或事。

(二)心理帮助阶段

第二次咨询 2006年12月17日 目的: ①加深咨询关系 ②评定主观焦虑程度 ③学会放松训练

方法:行为治疗(系统脱敏疗法),认知治疗(认知矫正)。过程:

①反馈上次咨询的作业,认为小学升学考试失利及之后父母的批评指责态度可能是造成他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

②通过简单说明,让求助者学会衡量自己的焦虑程度,并尽可能给出一个相对恰当的评分。评分通常以五分制为度量单位。0分、1分、2分、3分、4分、5分焦虑依次递增,0分是安宁平静;5分则表示极度焦虑不适。③放松训练

让求助者坐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都处于舒适的位置,由咨询师口述指导语,此方法可让求助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并掌握要领,之后可回家自行练习。④布置作业。回家后做放松训练,争取达到全身完全放松,并运用自如。第三次咨询 2006年 12月24日 目的:

①学会准确的找到引起不适行为的原因,即在什么刺激下求助者会出现紧张焦虑和不适行为。

②设计焦虑等级表。③寻找错误认知 方法:

行为治疗(系统脱敏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认知矫正)过程:

①反馈咨询作业:对上次咨询作业检查,求助者对于主要的放松要领掌握的很好,只是放松程度没有达到最佳状态。②设计焦虑等级表:

把使求助者考试焦虑、紧张的因素全部罗列出来,并相互比较,根据它们的影响大小分成若干等级,通常将刺激项目分为5个等级,1等引起焦虑程度低,5等引起焦虑程度最高。③启发求助者寻找自身有哪些不良认知,或受到哪些错误认知的影响。④布置咨询作业。

a、求助者继续复习放松训练。

b、求助者闭目回忆各种引起焦虑的刺激画面,深刻体会并给出恰当的评估。c、继续寻找是否还有其它不良认知在影响自己。第四次咨询 2006年12月31日 目的: ①巩固咨询效果 ②实施现实系统脱敏 ③调控焦虑情绪 方法:

谈话法、行为疗法(现实系统脱敏);认知疗法 ①反馈上次咨询作业。

②肯定其学习能力,对求助者的进步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表扬,增加其自信心。③实施现实系统脱敏 a先进行放松训练

b咨询师在咨询室按焦虑等级表上的刺激事件模拟考试前,考试中的情境,逐级的进行,现实脱敏训练的练习方法和过程与想象脱敏类似。

c当求助者通过每一个级别的训练时,都要给予表扬,增强自信心。④布置作业:

a回家继续巩固以前的咨询与训练成果。b在学校里与老师和同学模拟或参与考试情境,巩固现实脱敏练习。

c父母继续理解与正面支持求助者,经常沟通,而且还要与老师和同学保持沟通交往。

(三)结束与巩固阶段 第五次咨询 2007年1月7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谈话法 过程:

①反馈上次咨询作业,并评价作业完成情况。

②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③基本结束咨询,加强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我放松的方法在学习、生活中要应用自如。④进一步改善父母与儿子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加强与同学老师的交往,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同学的理解、支持。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身的评价

“我不再像以前那惧怕考试了,虽然也有些紧张,但我知道这点紧张是正常的。” “爸爸妈妈现在也能理解我了,我心里的压力自然少了许多,放松练习已经熟练掌握,以后遇到情绪紧张也可派上用场了”。

2、咨询后心理测验结果:SAS测验结果:总粗分33,SDS测验结果:总粗分27,测验表明:求助者的焦虑程度显著减轻,由症状引发的抑郁水平也大大下降,二者都恢复到了临界值以下的的正常水平,由此认定咨询效果显著可靠。

3、咨询师评估:两个月后,通过电话回访,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目标:考试焦虑程度大大降低,自我放松技术能在生活中应用自如,保证了各项生理指标正常,端正了不良认知(即错误的升学观和学习策略),提高了学习适应水平,学习有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5.案例报告(认知行为疗法) 篇五

一、内容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购物方式,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剁手日”双十一,为进一步了解消费者对双十一购物行为的认知,特此做了有关消费者对“双十一”网购行为的认知调查。

二、调查背景

阿里实时数据显示,截至11日24时,天猫双11全天总交易额1207亿元,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无线交易额占比81.87%,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一系列数据中可以看出“双十一”的购物量。

三、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消费者对“双十一”购物行为的认知,以及如何改善“双十一”活动,给消费者更好的服务。特意做了一次有关于这一方面的调查。

四、调查时间和对象

(一)调查时间

双十一结束后的几天,进行了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主要为有网购行为的消费者。

五、调查的主要内容

调查共有十二个题目,其中主要包括了:消费者上网频率、消费者在哪些网站进行购物、是否知晓双

十一、双十一吸引购物的影响因素、在双十一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双十一活动的评分。

六、调查方法

问卷设计之后主要通过博客、微博以及将问卷分享到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上进行推广,以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参与调查。

七、问卷设计思路

问卷设计主要围绕着消费者对“双十一”活动的认识,以及消费者网购接触来进行的。

八、问卷回收情况

在回收问卷后数据显示浏览量为81,问卷回收量为58,回收率为71%,而填写者大多是QQ、微信用户。

九、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在问卷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女性消费者较多,虽然消费者多利用手机或电脑上网且上网频率较高但相较于PC端购物,消费者更习惯于使用手机端购物。就购物平台来说,消费者更倾向于在淘宝网、天猫商城、京东商城进行购物。

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双十一活动的了解多通过网络或者朋友,而双十一活动对消费者的吸引大多是由于价格,也有一部分消费者是因为正好有购物需求。消费者对“双十一”活动的评分多为3分。

十、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虽然消费者对“双十一”活动还比较满意,但是在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双十一活动依旧存在诸多缺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容易缺货、先涨价后降价的假优惠、以及物流紧张延时发货。所以“双十一”活动还需在这一方面不断的改进,例如扩大货量、以及提高网购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物流速度等。

十一、总结

6.案例报告(认知行为疗法) 篇六

浅析动画片对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康淑萍 江西省吉安市保育院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为了使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良好的社会品质及学会共同生活、适应社会需要打好基础。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有效的幼儿社会性教育尤显重要。在当今这个电视等多种媒体普及的年代里,动画片日益成为伴随每个孩子成长的伙伴,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小班幼儿这一特定群体出发,对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动画片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这一课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一、动画片是小班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渠道

一份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孩子在1岁以前就开始看动画片了,有的父母甚至称自己的孩子三四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坐在电视机前了,动画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带给幼儿动感十足的视听享受,使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其积极作用是无庸置疑的。幼儿时期有80%的信息是通过视听途径获得的。动画片所提供的音像不仅有利于孩子获得多种信息,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使孩子获得许多间接经验,动画片成了伴随每个孩子成长的伙伴。而小班幼儿的年龄一般为3至4岁,正是进入人生剧本的“幼儿决断”或“早期决断”阶段(3至6岁)的起始点,也正是俗语所说的“3岁看大”的关键时期,这正是幼儿接受社会性教育的关键点,也正是需要幼儿教师和家长通过最佳渠道和采用有效方式抓住教育契机实施教育的用心点。而动画片所具有的不拘一格的视觉造型、多通道的感官刺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情感色彩浓厚、儿童化等一些特点,容易为孩子所接受,使之成为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渠道。

幼儿社会性包括幼儿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等。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博士丹涅尔--戈尔曼研究表明:“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也就是说,好的教育不单单是智力的训练,相比较而言,社会性水平高低更能决定孩子未来生活中获取幸福和成功的能力。从小班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目标看,包括自信心、主动性和独立性;愿意与人交往,有合作态度与

行为;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行为,愿意关注、参与家庭及集体与周围的事物;遵守必要的规则等独特的内容和特点。通过对小班幼儿观看动画片的动态观察分析,小班幼儿比较喜欢看《天线宝宝》、《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反映家庭温馨、合作友好、聪明活泼等内容的动画片,而对《奥特曼》之类的包含暴力、打斗、恐怖内容的动画片表现出害怕、厌恶、不愿看等行为。小班幼儿的这种行为反映,是幼儿从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初步转入准社会环境--幼儿园后,幼儿的社会性需要、安全性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具体表现,特别是由个人为中心的全家呵护型的环境向友好合作的集体交往型环境转型之初,小班幼儿急需寻找的安全需要的心理反映,表明幼儿间接地需要情感支持及社会交往。小班幼儿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始意识,使他们对于面前的这个世界,会比成人更多地采取同化的手段来把握。对于他们来说,事物是什么样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对于自己的意义。在幼儿的愿望世界里,为了某种功能的获得可以不惜改变事物的真实结构。动画片正好迎合了幼儿的这种需要,为了能飞行,人可以长上翅膀;各种动物可以具有人的神态表情和意愿,等等,可以使孩子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形式变化感和自由感,从中获取无穷的乐趣。有的幼儿还无意识地把动画片中的情节仿真地搬到现实中来,有时把对动画片中的理解和认知作为在幼儿园真实发生的事情向家长叙述,让教师和家长啼笑皆非。这种小班幼儿的意识识别亦真亦幻的成长“决断”,正是老师和家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最佳切入点。要通过让小班幼儿观看有利于其社会性发展的动画片,在幼儿心智模式中建立基础扎实、富有开放性特色的社会性发展的健康模式,使之成为原创最佳动力之源。同时,通过师幼互动将一些具有浅显易懂的社会性内容的动画内容编成故事进行表演、游戏,进行以情感心理的接近与交流,关注孩子的心理的情感特殊需要,重视和孩子们的情感交流。3至4岁的幼儿情绪不稳,主要满足于生理需要,可通过每天都摸一摸,亲一亲他们,和孩子身体接触,让他们得到生理和心理的满足,使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和谐融洽环境中促进社会性发展。

二、正确认识动画片在小班幼儿社会性教育中的“富集效应”

社会性发展得较好的孩子适应能力和自制力都比较强,容易与老师、同伴相处得关系融洽,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同伴交往,从他们那里得到信息,扩大自

己的眼界;在与同伴的合作游戏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社会性发展得较好的幼儿,往往心态积极稳定,自信心强,比其他的幼儿表现出更有“毅力”,他们能保持较长时间专注地“工作”;遇到困难使他们也能寻找原因,努力克服困难,而不轻易放弃。相反,社会性发展不好的孩子,不仅不会学习如何“学做真人”,还会导致不真诚、虚伪、道德水平低下。这里有一个社会性教育成效的“富集”过程。

“富集”这个词是生物学的一个概念,在这里借指增长的一种效应,一种级数关系。人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时时刻刻在接收着来源于周围人事或自身内部的种种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整理和分析,会对我们的情绪、情感产生影响。本文所提出的“富集效应”,是指幼儿将一定的好或不好的社会性发展信息不断吸收,并在认知行为中予以不断模仿,这样的行为强化到某一个特别点时,就转化为一种习惯,从而成为影响人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动画片的观看中,同样存在“富集效应”。优秀的动画片都宣扬真、善、美,给幼儿提供一些可供模仿的模样和群体的一些行为规范,促进幼儿是非观念的形成,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应根据小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目标,有选择地组织观看一些优秀动画片以实现“优势富集效应”。如果教师和父母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动画片,放任不管,孩子会把动画片中的一切照单全收,那些品位不高、制作粗劣的动画垃圾,会不负责任地污染孩子的稚嫩心灵,这就很难避免出现“劣势富集效应”。如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倾向,而且区分信息的能力很弱,特别是年龄小的儿童几乎没有区分能力,对行为与其后果间的联系也不甚了解,因此经常发生一些悲剧。如一个3岁男孩学动画片中小鸟飞行,从窗口“飞”下,导致肝破裂死亡。而那些充斥暴力行为的动画片会使儿童认知上形成对暴力的合理化,生活中的问题也往往用暴力来解决。

幼儿之所以喜欢动画片,是与幼儿对世界的理解、幼儿的认知方式及动画片的表现形式有着密切关系的。根据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家、理论家、小说《指环王》的作者约翰·托尔金所提出的“第二世界”理论,第一世界是神创造的世界,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那个世界。而人们不满足第一世界的束缚,用“幻想”去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在第二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一种看得见的“真实”形象建构起来的。也就是说,幻想是人类的自然活动,幻想的物力能把我们带到现

实看不见的另一个世界去,做不平凡的旅行。在那里,人类的一切梦想都不难实现,任何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在第二世界中也能当作事实来体验。按照无限的形象和丰富的表现创造出来的第二世界,比我们所居住的第一世界还准确、还真实,能够窥视到人生幽微深处。动画片主要用动作来完成故事讲述,在表现形式上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通过图画的直观性及影视的活动性,能将幼儿内心的第二世界形象、直观、动感地表现出来,使幼儿内心已有的这一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得到体验与复现。这样,幼儿喜爱动画片也就不足为奇了。在了解了幼儿喜爱动画片的原因之后,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引导幼儿观看动画片了。进入小班阶段的幼儿,生理不断发展,神经系统的机能进一步增强,加上言语的真正形成,开始具备了较强的心理活动能力,大多数儿童开始注意周围的事物,这个特殊时期,为孩子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神话故事、古老的童话、有关动物植物的故事,一方面满足其旺盛的好奇心,一方面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当然,这些动画片里的人物要形象可爱、性格鲜明,情节要简单、紧凑,矛盾冲突激烈,也要画面色彩鲜艳,配乐优美,具有欣赏性。同时,要持之以恒地做到家园互动,要把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动画片中的故事情节作为与幼儿交谈的重要内容,加深初始印象,并在生活的细节行为中,家长和教师做到以身作则,引导幼儿的正确判断,在不断实现新的认知起点上实现“优势富集效应”,使幼儿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受益终身。

三、要让“距离美”成为动画片影响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

幼儿社会性发展形成,主要是通过简单的重复、模仿、有意练习等方式获得的,而动画片中的画面中出现的各种角色极易为幼儿所接受,哪怕是一个细微变化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儿在动画片观看或讲述时,表情与动作能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可以说,动画片不仅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工具,它有助于幼儿的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目前有许多家长与教师常常为无法将幼儿从动画片中拉出来而苦恼。其实,家长与教师不必为此着急。因为每个人,尤其是充满好奇心的幼儿,他们都急于想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若幼儿过分沉迷于这一幻想世界,家长和教师可用其他同样表

述幻想世界的文学形式,如图画故事书、故事讲述等,适当地分散幼儿对动画片的注意,让幼儿从其他文学形式中去体会、观照幻想世界,这样,便可减少幼儿对动画片的痴迷程度。在幼儿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在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更为客观时,他们自然会走出动画片所构造出来的幻想世界。应该让“距离美”成为动画片影响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情感发展是需要真实生活经验的,特别是在小班幼儿阶段,直接感受显得尤为重要。动画片中的人物、内容再好再逼真,它毕竟是假的,是真实事物的简化和编写,给人的体验远远没有真实的情境那样丰富与深刻。现在的都市孩子在电视中认识大海、高山、星空,却无法体验真实的大海、高山、星空给人的感受。这种充满了各种仿制的、模拟的东西的生活,孩子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留给真实的生活呢?然而,缺少直接经验、真实体验的思维是不健全的。因此,我们不能只让幼儿停留在与动画片在感情上的“零距离接触”上,而应让幼儿与动画片产生“距离美”,即通过合理安排家庭生活,给孩子安排各种有益的活动。如,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带孩子爬山、嬉水、游玩,与孩子一起分享走进大自然的乐趣。在这些活动中,既能增强父母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也使幼儿有一个宽松且充满爱意的成长环境,保证幼儿拥有一颗健康而快乐的童心。另外,还应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同龄幼儿接触、交往。让幼儿在交往中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建立平等的关系,学会如何正确地待人接物;如何关心同伴,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学会在争执或矛盾中,如何协调关系,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提高自身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距离美”,创造一种精神情感享受与实践体认感知良好互动的有效机制,使幼儿能在社会性发展上走出那种认知上的亦真亦幻状态,不断增强正确认知社会和他人的能力,大胆地从家庭走向学校,促进身体和心智的健康发展,面向社会,融入社会,有益于社会。

关于动画片对幼儿有何影响的调查报告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1180 关于动画片对幼儿有何影响的调查报告-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发现,由于大部分家长平时忙于自己的事,无暇照顾孩子又怕孩子自己玩会有危险,当幼儿在家时总让孩子看电视,动画片一部接着一部地看,那么长时间看电视对幼儿有何影响呢?为了进一步地深入了解,我运用了所学的教育管理理论,于2009年8月15日至9月15日,随机选取南浔镇中心幼儿园中班的30名家长,对他们进行一次较全面的问卷和访谈调查,现将调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结果及统计:

在这次调查中,我针对幼儿看动画片的时间、内容以及看动画片后对幼儿视力、人际交往、幼儿模仿能力等的影响进行了问卷和访谈,现将调查结果分述如下:

1、幼儿在家大部分时间用于看电视。

在问卷调查中首先提到:“你的孩子通常一次看电视的时间为”:[①60分钟---90分钟 ②90分钟---120分钟③120分钟---180分钟 ④更长]家长回答的结果如下:

选择①的占13.3%,选择②的占20%,选择③的占50%,选择④的占16.7%。

从上述的结果来看,幼儿看动画片的时间120分钟----180分钟的占了50%,这个比例实在太大了,幼儿看动画片的时间显然太长了。虽然动画片中鲜明、新颖、具体形象、突然性、显著变化等大大地吸引着幼儿的眼球,片中外形独特的人物,突然出现的声音或音乐与画面上的显著变化,是幼儿注意力集中的焦点,但长时间看动画片给幼儿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统计结果显示,有53.3%的幼儿在家中主要的活动是看电视,而出去与同伴玩的只占7%,严重影响了幼儿之间的正常交往。

2、大部分幼儿一次看电视的时间过长。

长时间看电视,消耗大量视网膜内视紫质,明显影响视力。此外,眼睛周围的肌肉也可由于长期处在紧张状态而易引发近视眼等疾病。调查的结果中每次看电视120分钟---180分钟的占50%,超过180分钟的占16.7%,视力与以前对比下降的占43.3%。

3、大部分幼儿喜欢看暴力的动画。

对问卷中“你的孩子是否喜欢看暴力性的动画片,模仿片中攻击

性的动作?”

[①是

②否

③没有特别注意]家长的回答如下:

选择①的占40%,选择②的占26.7%,选择③的占33.3%。

从上述可以看出,幼儿模仿动画暴力动作的比例占了40%,这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不利的。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位小朋友在玩游戏的时候,一位小朋友为了要得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而强行从同伴手中抢夺,而后者出于保护自己喜欢的玩具不被抢走而推开前者,两个人就打了起来,这样的攻击性行为是屡见不鲜的。40%的父母也反应自己的孩子平时最喜欢看带有暴力的动画,不断地模仿片中攻击性的动作。

4、大部分家长没有与幼儿一起看动画片。

通过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30%的家长从来没有同孩子一起看电视,60%的家长只是偶尔陪孩子一起看电视,经常陪孩子一起看电视的家长只占10%,这也影响幼儿对动画内容的正确理解,也影响了亲子之间的正常交往。

5、大部分幼儿视力有下降的趋势。

在问卷中,对“孩子的视力与以前对比如何?”[① 下降

②上升

③没有变化]的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选择①的占43.3%,选择②的占20%,选择③的占36.7%。

从上述可以看出,43.3%的幼儿有视力下降,这对幼儿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应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

二.对调查中某些问题的思考。

1、幼儿在家以看电视为主,缺乏群体活动。

幼儿是好群体活动,爱玩的,家长怕孩子不安全,受委屈,将其封闭在家中加以控制和保护,由于家庭环境的寂寞,活动的单调,整天坐着观看动画片,长期如此容易形成孩子的孤僻,胆小的性格,使语言能力发育迟缓,容易养成不合群的性格特点,缺乏待人处事的勇气和智慧,社会能力差。

因独生子女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中心”。容易养成不善于团结,不善于同情,不善于竞争,不善解人意,缺少协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

由于缺乏在同龄人相处过程中的逆境锻炼,如有矛盾时,如何辩解、争吵、闹意见、最后互相迁就、妥协、和解,从中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区别,懂得别人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从而逐渐从“以我为中心”的硬壳中解脱出来。同时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缺乏所模仿的相互交往的儿童、只能和大人交往、向大人学、容易形成他们说大人话、做大人事的早熟倾向,过早失去孩提的天真。事实上成人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他们成人化的行为,不论在和儿童或成人交往中,都会产生困难,而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3、多看电视易使幼儿发胖。

儿童电视肥胖症就是因为长时间坐着看电视,缺少活动,再加上营养过剩或者相对性营养不良,比如:偏食、忌食等造成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不足,结果使得内分泌调节功能失衡。每天看电视5小时的孩子比每天只看l至2小时的孩子的“儿童电视肥胖症”发生率高1倍。儿童内分泌科专家从临床就诊的肥胖症儿童发现,除了10%的肥胖儿童是由疾病引起,10%的肥胖儿童属于家族遗传外,绝大多数的肥胖儿童还是属于单纯性肥胖,而这些肥胖儿童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爱看电视。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爱好有选择性地看电视。特别是

学龄前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好不超过2小时,同时,鼓励孩子多做一些室外活动。在双休日,注意避免让看电视成为儿童的惟一休闲方式。

4、幼儿理解能力差,易受动画片的影响。

人们对暴力的理解不同。有的人认为只有杀人流血才是暴力,那么电视中的暴力就少得多。有的人则认为,暴力就是以某种言语或行为使人屈服,无论是否有伤亡。这样口语威胁、物品损毁都属暴力行为,电视中的暴力就相对增多了。只要是有意采用武力手段去伤害人,就是暴力。在电视中,包括儿童节目中,仍有大量的暴力内容。幼儿易受其影响的原因是:在电视里,暴力行为很少受到惩罚,相反倒是男子汉的英雄表现。暴力是解决冲突及达到个人目标的有效方法,而其它解决冲突的方法如妥协、辩论、和解等常常是无效的。在这些情况下,儿童更容易模仿电视暴力行为来解决生活中的冲突。有的儿童则盲目崇尚暴力节目中的英雄,另外一些儿童将看暴力节目看作是一种精神寄托,他们的生活需要“暴力”的刺激,否则就会感到压抑。儿童则倾向于认同媒介中的暴力,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侵犯性行为,如与教师顶撞,与父母频繁发生冲突,或与伙伴打架等。

三、关于减少动画片对幼儿负面影响的几点建议:

1、鼓励幼儿常与人交流。

鼓励孩子到儿童社会中去。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不是靠成人说教,而是通过他们相互交往发展的。儿童良好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而模仿的最好对象是儿童伙伴,这种作用是成人替代不了的。因为成人的许多言行是孩子难以理解的,因此成人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孩子与同龄人交往,克服因缺乏儿童伙伴的孤独感。大多数的孩子是好群体生活的,特别是游戏。通过集体教育他们尊重他人,不执拗任性,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互相商量,谦让、分享玩具(购买玩具),关心小弟弟、小妹妹、家长切不要因爱子太深,怕孩子吃亏,将孩子封闭起来;或者偏袒孩子去责怪别人,这样做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

2、保护幼儿的视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眼与荧光屏的距离要适宜:一般情况下座位与荧光屏的距离是:20英寸的电视机不应小于1.2米,29英寸的电视机不应小于2米,34英寸左右的电视机不应小于3米。

收看电视的时间不易过长,并应有适度的照明:为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最好在看电视1~1.5小时后有一个短时间的休息。若能在休息时做眼保健操最好,有利于保护视好力。

电视机放置的高度要适当:一般以电视机荧光屏的中心高度比观众的眼睛稍低一些为适宜。

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A是形成眼底一种感光物质的要素,缺少它在夜里看东西就模糊不清。长时间看电视会消耗维生素A,人体内缺少维生素A会降低对暗的适应能力。因此,经常看电视的人,应多吃一些含维生素A较丰富的食物,如胡萝卜、番茄、甘薯、各种绿色蔬菜及动物的肝、蛋黄等。

3、家长应陪幼儿看动画片。

幼儿看电视,家长要尽可能陪伴在旁边,有家长的陪伴与引导,可以避免电视的消极影响,更大程度上发挥电视的教育作用。陪孩子看电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幼儿选择符合某年龄特点、内容健康的电视节目,如选择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大风车”等节目;可以及时解答幼儿看电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提醒幼儿保持眼睛与电视机的距离和正确的坐姿;可以适当限制幼儿看电

视的时间;陪孩子看电视还可以增强其安全感。当电视中出现恐怖镜头时,家长只要设法转移其注意力或告诉他这是电视里的故事,不是真实的,孩子就不会害怕了。

总之,通过本次调查,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动画对幼儿的负面影响,在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使幼儿能健康地成长。

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莲山课

7.案例报告(认知行为疗法)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心理门诊收治的72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中强迫症的诊断标准, 其耶鲁布朗强迫量表 (Y-BOCS) 均超过16分, 排除其它严重精神类疾病以及器官性功能障碍疾病的情况。采用单双号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均为36例患者。观察组中, 男45例, 女27例, 年龄在22~59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35.8±2.5) 岁。病程在1~7年之间, 平均病程为 (3.2±0.7) 年。对照组中, 男42例, 女30例, 年龄在24~61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36.1±3.0) 岁。病程在2~7年之间, 平均病程为 (3.8±0.5) 年。

1.2 方法

对照组仅使用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帕罗西汀口服治疗, 起始剂量为20 mg/d, 然后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每周增加10 mg, 最大剂量为60 mg/d, 疗程为2个月。而观察组则使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 疗程相同。认知行为疗法的具体治疗过程如下:首先了解患者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的具体内容, 然后带动患者切实体会和接触其所害怕的事物, 让患者讲述自己当时的思维活动以及感受, 然后针对患者的非理性思维以及行为进行矫正, 最后与患者进行心理互动以及实践, 利用现实较强适应能力的认知方式来替代患者的不正确观念, 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矫正行为的目的。认知行为疗法开始时应该每周进行1次, 1 h/次, 之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延长间隔时间, 一般1~2次/月。每次进行心理疗法的过程中, 医师都需要对会晤情况进行记录。治疗前后使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 (Y-BOCS) 来评定患者的情况。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Y-BOCS评分情况, 减分率超过50%为痊愈, 在35%~50%之间为显效, 在20%~35%之间为有效, 低于20%则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使用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的36例患者中, 9例痊愈, 7例显效, 总有效率为44.44%;对照组组8例痊愈, 6例显效, 总有效率为38.89%。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 观察组强迫思维的减分率为56.44%, 强迫行为的减分率为83.36%, 治疗结果为“痊愈”;对照组强迫思维的减分率为33.85%, 强迫行为的减分率为49.17%, 治疗结果为“有效”。观察组的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临床强迫症的治疗不仅难度大, 而且预后较差, 被认为是神经疾病中最难以治愈的一种[6]。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而临床研究显示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认知与行为障碍方面, 而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谱与其前额叶-纹状体的功能失调[7]有着一定关系。认知行为疗法是具有认知行为导向的心理疗法[8], 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具有折衷色彩的治疗方法, 其注重强迫症患者的行为因素与其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9], 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促进患者更加客观的看待自己心态的形成, 同时缓解患者的紧张与自卑情绪, 进而在改变认知因素的基础上矫正患者的不良行为[10], 减轻患者的强迫症状, 缓解焦虑程度。

该次研究中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帕罗西汀作为治疗方法的观察组, 治疗有效率为44.44%, 对照组为38.89%, 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Y-BOCS评分方面, 两组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的观察组, 其Y-BOC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得到了更大的改善。这说明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虽然无法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 但是却可以在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基础上加快显效时间, 有效强化治疗效果, 让患者恢复到更好的状态。以往在治疗强迫症的过程中, 药物治疗可以起到一定效果, 但是难以避免某些消极反应[11], 比如反胃、健忘、疼痛、视觉疲倦等。这些都会对患者的工作与生活造成影响。心理疗法也有着较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疗程太长, 起效较慢, 因此对于生活压力较大的现代人来说, 难以发挥实效。认知行为疗法更加注重患者强迫症的形成原因与症结所在, 利用认知性情绪对患者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进行治疗[12], 协助患者面对自己的弱点, 通过信心的树立来提高治疗依从性, 治疗更有保障, 效果自然更好。

综上所述, 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以促进药物治疗的发挥, 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减轻强迫症状, 强化临床治疗效果, 进而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析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心理门诊收治的72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均为36例患者。对照组仅使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 观察组则使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 治疗时间为6个月。治疗前后使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 (Y-BOCS) 来评定患者的情况并比较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44.44%,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8.89%, 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强迫思维的减分率为56.44%, 强迫行为的减分率为83.36%, 治疗结果为“痊愈”;对照组强迫思维的减分率为33.85%, 强迫行为的减分率为49.17%, 治疗结果为“有效”, 观察组的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虽然无法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 但是可以在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基础上有效强化治疗效果, 促进药物治疗发挥更好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帕罗西汀

参考文献

[1]徐青.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 (12) :58-59.

[2]张岩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J].中外医疗, 2011, 30 (36) :24-26.

[3]张晓阳.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临床分析 (附120例分析) [J].中外医疗, 2010, 4 (32) :65.

[4]施明南, 陈建明.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J].中外医疗, 2013, 32 (33) :112-114.

[5]田志林, 李秀珊, 张丽娜, 等.利培酮合并西酞普兰及认知疗法治疗强迫症的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7 (1) :10-11.

[6]皮玥玥, 曹玉媛.氟伏沙明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21 (17) :72-73.

[7]曹党芹.认知行为治疗与抗抑郁剂联合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 2013, 12 (4) :120-121.

[8]刘欣欣.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疗效及依从性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 2012.

[9]姚元宏.认知行为联合抗抑郁剂治疗强迫症临床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 2012, 12 (11下半月) :960-961.

8.案例报告(认知行为疗法) 篇八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 大学生网瘾 帮控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242-01

近年来,网络以其便捷性、丰富性、交互性等优势备受大学生的青睐,在为大学生提供新的学习交流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瘾”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军,长期沉迷于网络不仅会对学生本人的健康成长形成阻碍,也会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认知行为治疗(Cognative Behavior Therapy,CBT)是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贝克(Aaron Beck)于1976年建立的认知治疗技术为基础,由认知理论和行为治疗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形成的系统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CBT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改变不良认知,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对于由于认知失调引起的心理问题非常有效。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高校心理辅导的现状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应用的策略。

1 大学生“网瘾”的成因分析

1.1 网络的特点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吸引力[1]

网络的丰富性、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满足了大学生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心理需要。网络大量信息的提供让大学生可以便捷地从中获取需要的知识,从而满足好奇心的需求。隐蔽性的特征可以让学生规避家长、老师、道德纪律的监管,逃避现实的束缚和压力。而虚拟性的性质更给大学生提供了“第二个”世界。

1.2 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尚不稳定

首先,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青春期,思想不稳定,观念不成熟,往往容易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在其中寻找现实中无法建立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其次,部分大学生自制能力差,意志力薄弱也是造成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由于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自由支配时间较在基础教育阶段多,同时没有高中阶段严密的管理,面对新奇的网络世界,很难自控,容易沉迷其中,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而网络成瘾的学生大多有着自卑等心理问题。

1.3 社会环境的消极方面为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了渠道和诱因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网络游戏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迎合了大学生寻求心理舒适度的需求。同时,社会不良文化的传播也污染了大学生的头脑,使学生慢慢在网络中失去自我,从而失去了主动思考的能力。而遍布大学周围的网吧也为大学生集体玩网络游戏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 認知行为疗法在网瘾帮控中应用的价值

2.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网瘾学生认识到生活的意义,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社会交往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认知重组和行为养成解除网瘾学生心理困惑,在行为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新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从而促进其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提升信心和勇气。

2.2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网瘾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扮演理想中的自我,包括改变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等,这就容易使大学生混淆现实自我和虚拟自我,造成心理错位或行为失调,甚至造成人格异化,形成恶性循环。认知行为疗法可以从改变网瘾学生的信念、观念等认知开始,帮助学生彻底摒弃以往残余的错误思想,重新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并在新的认知结构指导下改变行为。这种指导学生自主改变思想行为的疗法可以让学生重拾自信,逐渐消除心理障碍。

2.3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认知行为疗法强调促进认知发展,侧重于对网瘾学生心理认知的重塑,帮助其认清自己的问题,挖掘自身潜在能力,同时引导网瘾学生用健康的体育、休闲、娱乐代替上网,消除对网络的依赖心理,充实其精神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网瘾学生首先能够认识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逐步改善的行为中实践自己的计划和想法,这不仅是对行为的改变,而且也能够通过行为的强化改变认知结构,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 认知行为疗法在网瘾帮控中应用的问题与策略

3.1 创造良好的帮控环境,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应该确定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朋友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理解和支持,愿意敞开心扉,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并且矫正学生不合理信念,使辅导结果得到保证。网络成瘾学生通常不太愿意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因为网瘾接受辅导咨询,同时对于教师的辅导可能存在抵制情绪。所以辅导环境应选择安静、隐蔽的地方。这样才能争取学生意识上的接纳和配合,取得良好的帮控效果。

3.2 充分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基本技术,矫正学生错误思想

在认知技术方面,应用ABC理论向患者阐述网络成瘾的行为和自身观念之间存在信念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思维能动性的存在和影响,其次,改变学生的极端想法,帮助学生进行检验假设。在这期间可以通过自我对话启发学生对自己消极思想提出积极的想法,也可以通过家庭作业法让学生以笔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思维,并且及时分析这些思维产生的原因。在行为技术方面,要督促学生安排日常行为计划,细化到每一天每一个小时,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计划执行并予以抽查和监督。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活动的难度和精确性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状态逐渐提高,同时及时与学生交流。

3.3 制定长期汇报机制,定期观察学生认知行为改善情况

网络成瘾的帮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由于学生的认知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认知和行为改变互相促进,同时进行。在与学生谈话中与其达成共识,定期记录和汇报自己的想法和实际行为,自主分析自身网瘾的改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对于积极的改变予以鼓励和指导。对于没有按期执行的计划或者学生出现偏差的认知给予及时纠正。通过长期的指导帮助学生认清问题、重塑认知结构、消除心理困扰和障碍、增强自信心,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融入当下的学习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魏晓慧,李晶才.大学生网瘾的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

[2]单丽艳.认知行为疗法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

上一篇:爆炸事件应急演练脚本下一篇:围堰专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