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感的散文

2024-08-28

关于情感的散文(共10篇)

1.关于情感的散文 篇一

我沿着自己的回忆寻找出口。

那么多分叉口,想起当初的彷徨无助,似乎一切都还在眼前。我想要的,我不想要的,都在我的回忆中沉沉浮浮,那些结疤的伤已经不再疼痛,只留下淡淡的忧伤,肆意的泛滥。

我看着回忆微笑,因为曾经真的开心真的幸福,虽然我一直对自己说,爱情没了至少尊严还要保留,但是过了许多年之后的现在,一件件捋清楚之后,自己的脸上还能浮现淡淡的笑容。

眼里藏着寂寞,没有所谓的后悔,就像是在观看别人的人生,就像在看一部叙事电一影。里面播放着我曾经的痛苦,播放着我曾经心爱的人儿。

看着自己倔强的背影,看着自己曾经写过的文字。很多疑问都会浮现在我心间,这是我写的吗?我曾经真的写过这么乱七八糟无头无尾的东西吗?

然后自己开心的笑,笑到留下泪水。离开的时候我丢弃了所有,包括我热爱的文字,我想振作起来,从新拾起我的梦想。可惜,我已经入世了,我的心和灵魂都不再纯洁,再也不能写出那些伤感的文字,再也不能抱着童话故事入眠。

回忆上有着深厚的枷锁,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才能打开。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伤疤,才明白自己现在究竟有多成熟。我已经成熟到心不再跳动,已经成熟到看着伤口不再流泪。

我终于变的坚强,终于明白我的人生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我应该为自己而活,哪怕是毫无意义的等待死亡。

2.关于情感的散文 篇二

一、体会意境, 感知情感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 又有诗一般的意境。古人云:“词以境界为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散文亦然, 此所谓境界即意境, 何谓意境?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 必须有所寄托, 或借景以抒情, 或托物以言志, 或因事以明理, 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

当代散文家刘亮程先生在《今生今世的证据》中提到“一个人内心的生存”, 作家把这种抽象的生存外化为具体的物、具体的场景来表现。因此, 《今生今世的证据》在写作上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对场景细腻的描写, 这种描写是浸透了作者强烈的个人感觉。比如第四节关于“我”的过去生活场景的描写:

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 更猛, 朝着相反的方向, 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 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 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 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 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

作家把自己的感情外化于自己所创造的意境中, 这些意象营造了一个贫穷、空旷荒凉的意境, 而这个意境又和作家内心的沉重与沧桑形成完美的呼应。文中作家真切的情感和恰当的选景达到了完美统一, 使读者从物我交融的境界中运用再创造思维重新认识到了主体意识的存在。

可见, 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 意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 与作者心中的境界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 是外物与内情自然融合, 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

二、品味语言, 理解情感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散文亦如此。作者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直接通过语言的表情达意构成文章独特的抒情色彩。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这样评价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诗藻开着花, 发着光, 它们时而像草叶一样簌簌滴雨, 时而像泉水一样叮咚有声, 时而像鸟一样啼啭, 时而像最初的冰一样发出细碎的声音, 也像星移一般排列缓缓的行列, 落在我们的记忆里。”

散文大家余光中先生《听听那冷雨》是一篇充满汉语魅力、文字几近奢华的散文。“直接用文字的雨珠, 声色光影, 密密麻麻, 纵横交织而成” (柯灵语) , 需要读者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这样准确传神、生动优美的语言写出了优美之景, 也抒发了作者的无比热爱之情, 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了情景交融的魅力。其中, “温柔的灰美人来了, 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 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这句话, 我们可以观察到作家在表达上的特点。灰美人和钢琴这两个意象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 还有上一句中的“敲击音滑音”, 学生由此可以猜出作家有在西方国家求学生活的经历, 他的语言表达表现出西化的特征。

朱熹先生说过:“读书之能, 既先识得它外面一个皮壳好, 又须识得它里面骨髓好。”通过对语言这一外面皮壳的品味, 就领略了文章里骨髓的妙处——文字背后所蕴藏作家独特的情感。

三、研究构思, 把握情感

散文, 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 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 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 要想达到这种境界, 构思是关键。一篇散文能不能写好, 最为关键的一点, 是能不能构思好。作品的构思就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 它包括选材和提炼题材、酝酿和确定主题思想、考虑情节安排和结构处理、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等, 这些方面都是在构思过程中解决的。所谓“散文易写难工”说的就是这一点, 不把构思处理好, 想把散文写好是不可能的。

曹文轩先生的《前方》由离家, 谈到离家的原因, 再谈到路上的表现, 由起初的激动到“早已认识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而产生的惶惑、茫然、不安, 而从“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 谈及“人生的悲剧性实质”, 层层深入, 一步一步上升到哲理思索的层面。如果能从作家的写作思路挖掘, 就更容易探究文章背后蕴藏的感情。

阅读散文, 并不是从上述角度中的一个角度切入来领略散文蕴藏的美, 而是应该多角度解读, 这样才会读懂散文中的景色、人、事、物, 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与作品产生共鸣, 才会欣赏和领略到作者真正的情感和隐藏在散文背后的大美, 汲取对人生有意义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途径.中学语文教学, 2011 (1) .

[2]郑桂华.散文教学内容开发的路径与原则.语文学习, 2008 (5) .

3.散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审美情感 散文教学 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

散文奥妙无穷的世界里,造物神秘,人工瑰丽,心灵深邃与微妙;散文笔法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变化无穷,无拘无束。阅读散文令我们愉悦,令我们沉思,令我们扼腕长叹,令我们愁肠百转,……因此,散文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审美情感需要。审美情感,是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体验和态度,是人类的高级情感,它贯穿于审美过程始终,是审美活动的条件和动力。在审美中产生的情感不同于生理愉悦和欲求的满足,它是升华了的精神上的愉悦,是能够打动人心灵的情感活动。因此,散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审美情感的培养的过程。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品语言,开拓审美情感的能力

我们读名家的散文,常读了开端就感受到某种气韵,进入到作家渲染的氛围中。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朴实沉郁的语言风格,开端便已奠基。以下文字均随情境相生,朴素、深沉、忧郁。此外要真正体会作家遣词造句之妙,还必须透过语言的外衣,挖掘语言的内涵。通过对语言运用的分析,学习景物描摹、感情升华、哲理揭示的技巧。要使学生明确,语言本身并无黄金与砂石之分,能创造出动人的意境,传神传情地写景状物,就点石成金了。如《荷塘月色》开头用“心里颇不宁静”微微露出主题内涵,“不宁静”一词,平常而又平常,在别的文章中谁也不曾留意它,但用在这里就具有任何别的词语都难以产生的效果,它不仅正好与彼时彼地的气氛、人物特有的心情以及文章的整个情调丝丝入扣,而且惟妙惟肖地表露了作者在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代不满现实、寻找超脱,以及暂时获得超脱、终究不能超脱的复杂矛盾感情。鲁迅在《藤野先生》中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仅此一语,愤懑烦躁的心绪全出,不安于现状、批判现状、改造现状的锋芒贯通全篇。

二、捕情感,唤起学生审美情感的需求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借项脊轩的兴废,写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怀念。讲授重点就不应放在对项脊轩的记述上,而应从作者“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情感入手。作者为什么对一间“可容一人居”的“百年老屋”如此一往情深呢?这间小屋牵系着一些人和事,是作者时时追怀,不能忘却的。小屋几经变迁,反映了一个大家庭的衰败和离析。小小的“项脊轩”,可以说是作者家庭变异和身世遭遇的见证,那里记录着他的希望和梦想,也留下了他的喜悦和悲哀。《背影》中“父亲”的“背影”为什么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主要在于作者巧妙地把“父亲”的“背影”放到特定的情景中去表现:“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为了安葬“祖母”,必须变卖典质。丧事一完,老境颓唐的“父亲”还要到远方去谋求差事。而分别时,年迈而行动已经不便的“父亲”出于对“我”的关心和安慰,硬要爬上爬下地穿过铁道给“我”买橘子!这样的情景,怎能不令人伤心和感动得落泪?

三、入意境,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情感的途径

“意”,情思也;“境”,形象也。“境”由“情”生,“情”浓“境”现,无“情”则不能入“境”。在散文中意境的创设,通常有两种:以形传神和以神御形。鉴赏散文的意境美,就要循其通达意境的路途,领略不同人物人生的不同场景,捕捉到作者寄寓于其中的绵长的情思,深邃的哲理。以形传神的意境需要循形察情,就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逼真描绘而传达出抒情主体的精神意蕴,传递出文中主人公的主观情感,阅读这样的文章,我们不妨循其形,入其里,察其情,达到鉴赏的目的,获得审美的愉悦。以神写形的的意境需要追问真意,就是通过对象的底蕴来塑造形神兼备的意象。这种意境,通常呈现出夸张变形的特点,充满象征意味。阅读这类散文,我们尤其应该探求散文形象变异的原因,象征的背景,这种鉴赏较之前者那种自然的进入,更着意在有意识的探求。教学中若能抓住散文物我一体的意境,散文的主题、感情、技巧等等就都能够带动起来。教师应把自己的感情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处感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之中,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双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带情”、“引导”是很重要的两环。教师只有以自身的情绪去影响感化学生,带领学生一同在美妙的艺术殿堂遨游,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就可以由形到神,顺着文中一幅幅如梦如幻的美丽飘渺的画面,深情地引导学生走进这种朦胧的意境之中,带着学生在欣赏婀娜多姿的荷花、微微吹拂的晚风、缕缕淡淡的荷香、曲曲折折的小路、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中,细细品味作品迷离恍惚的情调,从而进入这种夹杂着淡淡的哀痛、淡淡的恬静的独特的意境,慢慢地领悟作者苦闷彷徨的心情,作品的主题也就把握住了。

审美情感的培养,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的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品语言,捕情感,入意境,是我对散文教学方法的一点粗浅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以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为指导思想,把握教材重点,处处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入手,让学生真正在散文的学习中获得美的感染。

4.关于情感散文 篇四

正因为有爱,才会有门前的守望,母亲节里的百合花;正因为有爱,才会有肝胆相照,同生共死;正因为有爱,才会有天长地久,海枯石烂;正因为有爱,才会有雪中送碳,人间遍地是温情。

人类的感情微妙十分,时起时浮,虽然摸不着,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落红不是无情无,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切皆在不言中。

“清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山涧的清泉缓缓前行,驶进小河温暖的怀抱,随着小河归属大海。

一切均是那么自然,那么和谐,正如人世间的情感,由缓到急,再到起伏不定。让人琢磨不透,却又让人情不自禁。

鸟儿生来就会飞翔,鱼儿生来就会游泳,马儿生来就会奔跑,人生来就会动情。

穷楼明月,天涯海角,铁马冰河,落红枯黄,浓郁的诗意悄然升起。“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穷楼欲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唉鬓已先斑。”

人类的情感千变万化,每一种行为其实也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比如思念一个人可有痛苦、欣喜、惆怅等多种感情组成。想念却看不见就会痛苦。看不见却会时常憧憬完美的未来,喜悦就会随之产生。当感叹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距时,无疑就会惆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爱建立了一对热恋中的男女牛郎织女般的感情;爱造就了一个英雄男儿奋不顾身跳下高桥拯救落水少女;爱支撑着一位伟人携手百姓拯救灾民;爱激起了一代又一带中华儿女扞卫祖国疆土,推动祖国发展。

情,人人都有,谁能无情。有情就有爱,有爱人间就会有温暖。

“让我们手牵着手,献出我们的爱,苍天无情人有情,人在青山在。”

情感散文(二):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见

我要感谢每一个出此刻我生命里的人!

因为人生原本就是一场秀丽的相遇!相遇让我们明白生命原先如此相似却又如此不同,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似的叶子!

感谢爱我的人——亲人,朋友,:祝福你们一生一世好运不断!一生一世开心每一秒!

是你们让我忘记人世间的寒冷无畏艰险有勇气一步步向着自己向往的地方走去!是你们的厚爱为我驱走了生命末日的寒冷,是你们的诚挚和热情为我点亮了一个又一个命运赐给我的黑夜!是你们让我深深懂得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不是权势,不是地位,不是金钱是真诚的爱!因为只有爱才会让我们在岁月蹉跎中明白什么是永恒!

感谢亲人——亲人,死党:祝福你们一生一世好运不断!一生一世开心每一秒!

人生不论有多漫长,多坎坷你们都是停留在我生命里永久不会走的人,因为我们是亲人!我们之间不论是否有血缘关系,我们这一世注定是永久活在彼此生命里的,冥冥之中我们的生命轨迹早就落在在了彼此前世今生的记忆里!感谢伤害我的人:祝福你们一生一世好运不断!一生一世开心每一秒!

是你们告诉我很多我不曾懂得的道理,让我对那些自己的失误或者过错无知刻骨铭心!是你们告诉我因为有了黑夜白天才是那样的完美,完美的东西是那样的让人向往!是你们让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才是我就应不惜一切去珍惜的!

感谢菜菜,祝你一生一世好运不断!一生一世开心每一秒!

这一生我只想在繁华尽处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你我白发苍苍,容颜迟暮依旧倾世温存!

这一生你惊艳了我的时光之后又温柔了我的岁月!

5.关于情感的散文 篇五

想来是我活的太不够现实了吧,也太过自我清高,虽然到现在也还是半通不通,对待任何事也都一知半解,也许依然是个注定难成大器的俗物,如果真的改变初衷就地安置了自己的一生,我觉得对别人太不负责任了,对自己也难有个完整的交待。

生活走的很慢,她就在你面前缓缓地流逝,有时候对你报以微笑,好像跟你打招呼谈心事,可是如果你当真了,倾注全部情愫,可忽然有一天她不见了,你失落默然,要很久才能恢复;生活也走的很快,一切如影片的画面闪烁而过,你不知道哪个才是你最喜欢的,又不能随随便便的把此生定格在某一帧,因此你觉得浮躁不安,会长啸曰:何以一切都是冲着我来的呢?其实无论生活是慢是快,最最根本的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把一切注意力放在外部,我们会疲倦乏力,会不知所终,甚至会惶恐不安,因为我们的心此刻是孤独的,我们自己都没有看到她的存在,就算身边有一个人甚至很多人陪着那又怎会使我们感到安慰呢?试想如果两个人都因此而结合那又该多令人感到可怕和悲伤呢!

刚才窗外有一群鸟儿在肆意的嬉闹,惊了我一股思绪,但我依然保持了心绪的稳定,好像它们一直在我心里一样,一会儿一群鸽子飞过,便有一种祥和之态从天空划过,即使它们并非全是纯洁的白色。我不能从它们的咕咕声中听出它们的故事,但却能听到自己的心事…在动物的世界里,爱情也许只占据了连三分之一的位置都不到,甚至没有,但在我们眼里,仿佛它们都是那样自由潇洒,俨然已经跟这个世界合而为一。只有我们人类既觉得自己主宰着世界,可又内心充满恐惧,就像一个夜夜难眠的国王一样…

我对待生活也算大多时候怀着热情,但并非针对生活本身,这是一种由内心发出的情感,不会因为生活或人而改了这种本质,即使我也会受伤也会欣喜,但最终都不能使我臣服,总有一股倔强的不知何以然的感觉,不过毕竟人人不同,没有那么多既能忍你缺点又挚爱你优点之人且愿意与你琴瑟相合常伴一生。生活是场戏也不全是戏,你有台前幕后,那些与你台前搭伴演出的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可能那些幕后的某一人,恰恰能与你携手漫步于夕阳湖边,也能与你跨越山川,但前提可能是你得会演前台的戏,不然也许你连去后台的机会都没有了,如果真遇得此人,干脆也不用演戏了,自己去当导演吧!天地便是舞台,世界便是观众!

6.关于情感的散文 篇六

(1) 现实主义创作特色。朱自清先生早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 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他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重要成员, 文学研究会那种“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 跟他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是十分契合的。所以他的早期散文创作的活动, 全部是在现实主义原则指导下进行的, 并且结合他个人的写作修养、审美观点, 联系当时文艺界情况, 提出了不少关于散文创作的见解, 同时, 在创作实践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2) 写实的现实主义创作主张。他对散文创作的基本主张是:提倡写实, 要求深入观察生活, 崇尚革新。他在好多篇作品里都主张“‘以文载道’, 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这个基础上, 他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在《论无话可说》 (1931年) 中, 他根据十年来的写作体会, 将这种写实精神作了形象的阐发:“这时候眼前没有雾, 顶上没有云彩, 有的只是自己的路。他负着经验的担子, 一步步踏上这条无尽的然而实在的路……他不愿远远地捉摸, 而愿剥开来细细地看。也知道剥开后便没了那跳跃着的力量, 但他不在乎这个, 他明白在冷静中有他所需要的。这时候他若偶然说话, 决不会是感伤的或印象的, 他要告诉你怎样走着他的路, 不然就是, 所剥开的是些什么玩意。”为了贯彻写实的主张, 他要求深入观察生活, 体验现实。在《山野掇拾》 (1925年) 中, 他谈到“于一言一动之微, 一沙一石之细, 都不轻轻放过”, 并且进一步说明:“他们所以于每事每物, 必要拆开来看, 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 淄渑之辨, 总要看出而后已, 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 乃是他们独得的秘密!”

这种见解当然跟他早期的“万花筒”思想有着共同的局限性, 但那种观察、体验现实生活的严肃态度, 无疑是十分可贵的。只要看一看他对《荷塘月色》中月夜有无蝉声问题作了多少次的观察和反复的推敲, 就足以证明“‘尊重生活, 尊重现实’这条原则, 是他一贯身体力行, 既用以教人, 也用以律己的”。在表现手法上, 则相应地提倡精雕细琢, 工笔和细针密线, 灵活多变的技巧运用。

(3) 从朱自清先生早期散文现实主义艺术特征, 应该看到, 他在创作态度上的不自我掩饰, 使他的散文作品独具一种艺术真实与风趣相统一的特色。他在提倡写实, 深入观察、革新的同时, 又一再强调真挚和亲切:“虽只一言一动之微, 却包蕴着全个人的性格, 最要紧的, 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在它们里, 我见着活活泼泼的真实的人。”所以在他各篇作品中, 都可以看到一个“活脱脱的朱自清”。如《荷塘月色》里的“爱群居, 也爱独处”, “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论无话可说》里的“我的颜色永远是灰的……”等等, 使人感觉得到, 他是在跟你促膝谈心, 既显得娓娓动听, 真气照人, 又往往妙语解颐, 横生逸趣, 真是文如其人, “包蕴着全个人的性格”。当然, 朱自清先生早期所追求的风趣是有着那个时代特有的阶级局限性的。如他在《“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里所倾心的“不露咬牙切齿的样子, 便更加亲切, 不知不觉将人招了入内”这种境界, 便是根植于他的“中和主义”人生观, 又秉承了中国文人“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形成了他特有的审美趣味, 使他的早期散文大部分保持着那么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老是迷恋于笔底的“余香”和“回味”。朱自清先生散文是这些现实主义特征, 加上他创作态度上的不自我掩饰, “郅看过《旅行杂记》来信说, 他不喜欢我做这种文章, 因为是在模仿什么人, 而模仿是要不得的。这其实有些冤枉, 我实在没有一点意思要模仿什么人。”使我们今天看来, 就其“写真实”“真挚亲切”这方面来看, 无疑是应该我们继续学习和发扬的。

(4) 在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抒发情感真实的篇章, 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 以真挚的情感做骨子, 加以观察的细致准确, 描写精工传神, 想象的五彩缤纷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在写景抒情散文上。朱自清最擅长浓书彩墨、精工细描水光山色, 淋漓尽致地再现自然景观的风彩神韵。这类散文文笔优美、绮丽纤浓、雍容典雅, 是他笔下的“美文”精品, 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等, 尤其可贵的是, 这些散文无不深蕴着作者生命中的人生体味和感情色彩, 表达出作者在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复杂的思想内涵。对于社会人生和自然景色, 朱自清都很善于进行精确和缜密的观察, 作出细腻和深入的描写。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写与好友俞平伯一起泛舟郊游六朝金粉胜地的秦淮河, 备极朦胧奇诡的美, 作者在涂抹丰富浓郁的色彩来描绘秦淮河的灯影、水色、月光和歌声时, 将自己深沉的感情灌注进去, 让人深味作者心中隐藏的“幻灭的情思”。作者产生这样的心境, 是可以理解的, 当时, “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高潮已过去, 他在文化思想界处于暂时沉寂的苦闷氛围中, 不免有些“寂寞”和“惆怅”, 但他依旧踏踏实实地进行着探索和思考;又如《荷塘月色》, 文章一开头就将“我”的一时心情告诉读者, 接着用简笔勾勒荷塘四周的轮廓, 再以浓墨描绘荷叶、荷花和月色、蝉鸣、蛙叫, 其中直写荷塘独处的妙处, 曲写荷塘的清幽静谧, 从而一起一伏地道出“我”由于夜游荷塘而牵引起一缕乡愁, 折射出动乱的现实在知识分子精神上引起的时代忧思;即使像《绿》、《春》这种似乎纯粹写景状物的散文, 也流露出作者执着现实、向往光明与美好未来的乐观情绪。此外, 还有诸如《南京》、《重庆一瞥》、《潭柘寺戒坛寺》、《扬州的夏日》、《白马湖》、《松堂游记》等写景记游篇章, 也都抒发了作者对山水和乡土的真实的热爱之情。总之, 在朱自清的笔下, 自然已是人格化的自然, 情感也是自然化的情感, 是真实的情感。朱自清的此类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他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积极探求, 也记录了作者当时真实情感的流露与再现。使这些篇章成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

(5) 真实的情感流露。可以说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没有真实情感的散文是干瘪的。“无论写景叙事议论, 还是写景抒情。都须有作家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 否则技巧再高明, 语言再漂亮, 也不过是蜡制美人。”

朱自清主张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他是求真求实的。不造作、不掩饰, 他无论写个人、友人、家庭、景观、时政, 都倾注了深厚的情感, 且率直细腻, 朴素自然, 或温厚、或幽默、或感伤、或激愤, 概因题材不同而强弱相宜、浓淡得度, 以情动人。真正做到了情从肺腑而出。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 秦淮河的灯月交辉, 画舫凌波, 与游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谐调, 而由歌妓卖唱引起的张惶、矛盾、怅惘、幻灭等情思, 意使“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 “月色冷清清的随着我们的归舟”, “森林的水影, 如黑暗张着巨口, 要将我们的船吞了下去”。那烟一般轻、梦一般美的荷塘月色, 则浸透着作家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疏朗的荷花、清幽的香气与淡淡的月色, 同作家意欲摆脱人世烦恼而偷得片刻逍遥的情怀融洽无间。写景则融情于景, 叙事则化意入事, 这正是朱自清白话美文的动人力量之所在。

在《荷塘月色》中, 描写作者在一个夏夜独自到荷塘赏月的情景。透过人化、情感化的景物,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及自然美的向往, 又寄托着在黑暗现实中寻求暂时的超脱、安宁而终不可得的苦闷情怀。幽静的小路、风致的荷叶、洁白的荷花、飘香的荷塘、脉脉的流水, 不能朗照的月光与作者内心的愁绪, 相交织组成一曲和谐的旋律。不仅显示了艺术构思的缜密精巧, 而且表现出写景抒情的工妙技巧。结构凝练, 意境幽美, 语言清丽, 文采斐然, 唤起读者无限联想。以清幽、淡雅的画幅衬出“颇不宁静”的心理状态。表现了正直的知识分子“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好情操, 真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了。

《绿》描写了梅雨潭和它的绿色。作者循着游踪, 先写山岩、瀑布和梅雨亭, 一路写来, 层次井然。作者坐在梅雨亭上, 景色尽收眼底, 云在头上流着, 草丛透着绿意, 瀑布冲下, 撞击在岩石之上, 飞花碎玉船落下, 恰如朵朵白梅, 又如点点杨花, 如此描绘静观景物, 真如工笔画一般, 读来如见其景, 如闻其声。接着写梅雨潭的“绿波”。朱自清采用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段, 将潭水的颜色、涟漪、光泽以及柔嫩、纯洁诸种形态, 活脱脱地描绘了出来, 使人感到它有醉人的绿、迷人的美。作者将倾慕、欢欣、眷恋之情融会在这一片绿色中, 以声情并茂、赏心悦目之景, 表现了大自然勃勃的生机和心头无限向往之情。文笔从容有致, 情调逸雅婉曲, 颇显清秀之美。

《春》以极其自然活泼的笔调, 运用生动的拟人和新鲜的比喻, 细腻地描绘了烂漫无尽的春色。作者观察细致, 体味独到, 融情入景, 着笔工妙, 以完整的构思与优美的意境, 将春天的景色描绘得气韵生动, 惟妙惟肖, 堪称绘春、颂春的佳作。

7.把握写景状物散文情感脉搏八法 篇七

一、知人论世

文学作品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作家心灵的产物。写景状物散文也不例外,它们也往往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和作家主观的印记。所以,我们在把握写景状物散文的情感时,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性格、气质以及文学主张等有所了解。这一方面可以消除时代隔阂:比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这三篇文章,都创作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知识分子也深受其苦,他们中很多人或是陷入了迷茫彷徨,或是疲于奔命,或是奋起反抗。朱自清就因此钻进了古典文学的象牙塔里;郁达夫则是千里辗转、颠沛流离;陆蠡则以笔作“投枪”泄愤。尤其是郁达夫,正是那样的时代使他饱尝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之苦,饱受人生之烦愁与哀痛,才会在清、静的故都之秋中读出了悲凉。而且这种“悲凉”已不单单是赏景时的心态,更是他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多有体现。当然,在品味这一类文本时,应该更多地从文本自身出发去体味感情,不宜作过多政治化倾向的解读。

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文如其人”主张的运用:如朱自清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他在《荷塘月色》中所表现的情感特点就是淡淡的忧愁伴随着淡淡的喜悦的:因处忧愁而向往喜悦,但喜悦又受忧愁的牵掣。这既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也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体现。所以他的忧愁和喜悦都是“淡淡的”。至于郁达夫,他在三十年代提倡静的文学,所以他在这一时期写的以《故都的秋》为代表的作品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他所选取的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清”、“静”、“悲凉”的景物,既是这些景物本身固有的特点,也和他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以及他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密不可分。郁达夫有着沉默、内向的性格,使他的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委婉深沉。由此看来,对于作者的情感尤其是那些“负面”情感的理解,只有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加全面而深刻。

二、分析写景

有人说,高明的散文家都是丹青高手。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对写景状物散文尤其适用。在优秀的写景状物散文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总能实现完美的交融与统一。作者笔下之景,既是客观之物,又是主观之品,“我”的份量是很重的。这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在《荷塘月色》中,作者因“心里颇不宁静”而“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说明作者是想摆脱忧郁而欣然前往荷塘的,为全文定下了忧愁与喜悦交错相伴的抒情基调。所以尽管朱自清笔下的“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但他又在“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景是为情而设的。故都之秋,也一方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另一方面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文中飘零的槐叶和哀鸣的秋虫都是郁达夫孤独、落寞心境的反映。而《囚绿记》中那位被幽囚的“绿友”之“固执”反抗,正是作者隐藏心底的呐喊。作者从一株青藤引出了对山河沦亡的慨叹,又很含蓄地赞美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收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三、展开想象

阅读是需要一点想象力的。对于写景状物散文,更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善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联想与想象,力求身临其境,并以此来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如《荷塘月色》中,作者一个人走在小煤屑路上,感觉那一片天地好像是他的,并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种独处的喜悦之情只有通过角色换位的想象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得到;而从只属于蝉与蛙的热闹中,通过想象,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作者的失落之情。而对于《故都的秋》中“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和“潭柘寺的钟声”这一组蕴含了郁达夫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的景物,因为作者并没有作具体描写,我们只能借助想象去感受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限向往之情了。

四、理顺思路

写景状物散文多是以大地山川、风物美景作为描绘对象的。景物描写或集中,或分散,而作者的情感也会随着景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理顺作者的写作思路,再来分析文章的结构,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如《荷塘月色》,作者既有一条以游踪为明线的写作思路,也有一条以情感为暗线的写作思路,同时全文又是围绕“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来展开的。正是因为“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也正是因为“不宁静”,才要去寻找宁静,并在“另一个世界里”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最终又不得不回到现实,又从宁静走出来。再如《囚绿记》,作者寻绿、继而观绿、继而囚绿、继而释绿、最后怀绿,这都和他对绿的喜爱之情是分不开的。总之,只有理顺作品的行文思路,我们才能以此为纲,梳理文章繁多的材料,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脉搏。

五、品味语言

语言既是文章内容的载体,也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因此,我们阅读散文,要善于通过品味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来领悟作者的情感。如《荷塘月色》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就成了作者传情达意的使者:“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不正是作者心境的写照么?另外,大量叠词的使用也透露出作者对眼前“无边的荷香月色”的喜悦之情。在《故都的秋》中,“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近乎口语化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

六、厘清手法

散文尤其是写景状物散文,往往会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读这类散文时,要通过分析其运用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如《荷塘月色》中的通感手法,将嗅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以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沟通起来,作者沉浸在美景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故都的秋》通过排比和对比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囚绿记》则运用了拟人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的反抗之情。这几篇文章尽管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含蓄,有的直接,但都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七、反复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前提是要弄清文本的字面意思,再去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对于写景状物散文更是如此,这类文章往往语言优美、音韵和谐,特别适合诵读。诵读时,既可以全篇诵读,也可以择段诵读,最好能把自己的情感调整到最饱满的状态,同时专注于查寻作者的感情基调、感情线索和感情变化等要素,把这些文章当作“情文”来读,诵读时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诵读者自己在抒发情感一样,以求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促情”的效果。

八、亲身体验

写景状物散文情感的载体是语言,而情感的外壳应是景物。所以,为了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在时间、地域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实地考察、感受的方式去体验,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如要是能在秋天到北京去感受一下那里的地理风物,肯定能帮助我们加深对《故都的秋》的理解。一句话,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才能更加贴近作者的心灵。

当然,由于每篇写景状物散文都有其独特之处,对其情感的把握也要因文而异,具体文章具体分析。

8.迷醉的情感散文 篇八

一些字,那小小的东西让我如此不安,有时让我热情奔放,有时像迷宫一样,迷失在文字的路口,不停地寻找出口。迷醉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再清醒,忙碌不停,可自己也在问自己,为何这样痴痴,迷醉在文字里,寻不到回家的路,欣赏那一个个蝌蚪似的文字,爱的痴迷,在看他们不停地跳跃,一步一步走向知识的海洋,有一种贪念。

9.姐姐的情感散文 篇九

困苦的农耕生活,一家人却很和睦,很幸福,一起日升而做,日落而息,一起耕种,一起嬉笑,一起收获秋天金色的稻田。父母一直都很欣慰,所有的孩子的身上都没有阿猫阿狗的习气,懂得孝顺,尊敬,谦让。作为姐姐,总是那么的勤劳质朴,更为兄弟们做出了榜样。

姐姐比我年长十岁,在五个姐弟中居首,我是最小的,自然得到她的疼爱也最多。

姐姐戴着红沙巾在春天的田地里忙碌的身影,仿若天空飘游的云彩,那是记忆的天空中镶嵌着的最美丽的风景。

那转身回眸的笑容,是那样的自然质朴,是那样的清澈恬美,那是开在山野间最烂漫最芳香的山花。

姐姐总是在瓜果梨桃成熟的季节,第一时间从地里采摘最新鲜的西红柿,鲜脆的黄瓜,香甜可口的香瓜儿,留着我放学回来的时候吃。

哥哥们有时也这样对我,只是在他们悄悄地品尝过了,再戏弄着说留给我最好的,拿最小的宝贝弟弟寻开心,姐姐却不是这样,总是舍不得吃上一口,便都留给了我,母亲总说姐姐真傻,真疼我,真不知道我将来怎样回报姐姐。

为了我能长得强壮一点,姐姐常常把勤劳的老母鸡下的蛋煮好了给我吃。

夏季时节,小孩子总是胡乱地吃着新鲜的瓜果梨桃,然后再给夏夜湿成橙黄黄的一片儿,两片儿甚至多片儿。

在隔日的阳光下,能够看到我洁白的床单,悬于庭院的纤绳上。

夏天的午夜,家人都在香甜地熟睡,姐姐总是轻轻地起床,然后把我轻轻地唤醒,明日阳光下就少见了挂着我的“水画”杰作了。

听到邻里夸赞我的姐姐,已不是小小山村的喧哗。姐姐就如乡间银杏树上歌唱的百灵,栖息在我的童年枝头,为童年绘上唯美的画卷,也给那个古老的而又寂寞的小山村,增添了无限的恬静和美丽。

彩色的落霞,犹如一杯浓烈的红酒,染红了天边。在村头的溪水边,总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扎着蝴蝶结的女孩,手拿皮鞭,牵着一头老黄牛,在老黄牛的脊背上,坐着一个戴着大草帽,手拿牧笛的孩子。——那是姐姐放牧归来,牵着老黄牛,带着我在溪水边游玩的一幅乡村油画。

牧笛声声,悠悠岁月,静静地穿过脚下潺湲的溪水间,笛声亮,鞭儿也响。童年,如诗一样,如梦一样。

在父亲经营鸡厂时,每天都能看到姐姐在鸡舍里忙碌的身影,为那些可爱的小鸡喂食喂水,给小鸡的房间清扫消毒,给小鸡“接骨疗伤”。看到她,仿佛看到了小鸡的“鸡妈妈”。那些千百只一样的小眼睛,随着她的手势在演奏一场声势浩大的“交响乐”。有趣的是,姐姐不再为难老母鸡期盼它下蛋了好为我滋补身体帮助成长了。

母亲说,兄弟们都是姐姐一手带大的,乡间的农活儿,多而重,繁忙季节,姐姐为母亲分担许多事情。在我很小的时候,姐姐带我的时间最长,因为姐姐一直搂着我睡。那时哥哥们都竞相挣着搂我睡,小时候的我,是惹人爱的,哥哥总这样说。姐姐却是我儿时的摇篮,夜里为我讲述那些遥远的美丽动听的传说。直至十岁时离开故土,我似乎才结束“恋姐情结”。但那时嘴里仍还嚷着要和姐姐一起嫁人,总是扑闪着大眼睛对姐姐许下矢志不愈的“誓言”。那时姐姐总是轻抚我的头,温柔地说,傻弟弟,你会长大的,也会有自己的家和美丽的新娘。

举家迁进省城后,姐姐就不再读书了,为了我和二哥能继续读书,姐姐在餐馆做厨师卖手艺,辛辛苦苦赚的血汗钱都补贴我们了,而我自然得到的更多,姐姐给我买很多的学习用品,还有入时的衣裤,姐姐总是把所有的苦累滋味,化做鼓舞我进步的笑容

我那时惟一能做的就是希望能够常常看到姐姐的笑容,进城后的姐姐,太疲惫了,几乎少了恬静的笑容。

记得初二的期末考试,我拿了第一名,在学校颁奖典礼上,姐姐以家长的身份参加的,姐姐无法掩饰喜悦的笑容,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对姐姐的笑容又有了新的定义,比在乡间红头巾飞扬的回眸一笑,更加粲然,更令我难忘。

于是,每次学校的千人礼堂上,常常看到姐姐的身影和无比欣慰的笑容,以至于如今姐姐还保留着我的诸多奖品,也时常以此给自己的孩子——我的小外甥女励志一番。那些时光里的荣誉,在姐姐的眼里是那样的厚重。

时光流逝,十年弹指一挥间。

姐姐属羊的,老人们都说属羊的女人,命都不好。在我记事起,就听到过这样的谶语。

姐姐在爱情的世界里,一直都是一个悲剧角色。她那时正值青春芳华,由村邻介绍,结识了一个修手表的小伙子,高大伟岸,尽显男人阳刚之美,姐姐也钟意。可是没有多久男人就参军了,在中国一个偏远的边陲小城某炮兵连队,她一等就是三年五载,那时两人也曾鸿雁传书,感情也算牢固。

可是谁能料到那个男人已决定留在部队,为了能在部队出头,与参谋长的女儿在一起了,当姐姐到部队慰问的时候,知道了全部。

我无法想象姐姐如何承受得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也无法想象姐姐那刻的痛苦,那些年痴心不移的守望,及那些年无法描绘的思愁。我仿佛听到姐姐的心在碎裂,这可是姐姐的初恋,痛彻心扉的初恋。至少我知道姐姐的精神上受到了严重的刺激,以致见了军人就会以泪洗面。记得初二那年,学校在电影院组织开学典礼,来参加的姐姐以往每次都是开心地来去,然而这一次却不是。在影院的三楼,人群中间坐着一个穿着一身橄榄绿的军人,姐姐坐在距离军人不远的座位,姐姐无声地流着眼泪,姐姐对军人是那样的敏感,我全看在眼里,姐姐那天触景生泪,是那样的凄恻哀伤,那样的沉郁,而那一刻我的心也仿佛发出碎裂的声音。

我不知道那天的电影具体演什么了,姐姐也不可能记得,我想只有我和姐姐两人没有看完整那部精彩纷呈的电影吧。

时间和忙碌的生活是能够愈合心痕的。几年后,姐姐在雪城一家毗邻松花江江畔的餐厅,过着安生的厨师生活。人也阳光起来,也胖了起来,每天拂晓起床,在斯大林公园里晨练,跑步。心情也变得舒畅。

有条件好的城里人,对姐姐表达爱意,她却婉言谢绝了,她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姐姐命中注定婚姻坎坷,经人介绍她和一个工地建筑师相识了,没有多长时间,就步入婚姻殿堂了,快得让人少了更多的时间全面考虑。姐姐结婚后过了一段短暂幸福的生活,她仍是总想着别人,忽视自己。姐夫是一个地道滑舌世故之人,吸烟喝酒无所不能,而好酒好赌的劣根性,足以毁灭一个平静幸福的家庭。孩子出世了,男人还是那副德性,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终因喝酒滋事被单位除名。失意的人往往做的事情更加不尽人意。他下岗后更加疯狂地赌,出手千百,不久家产便输个精光。在孩子四岁那年,男人最终做了逃兵,和别的女人鬼混去了。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

姐姐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身体也瘦得很,无须在斯大林公园瘦身了。

那刻我惊异于姐姐却那么坚强,做着很多市集上女人们都能做的事情,那一声声的叫卖,声声刺在我的心上。她在集贸市场炸海鱼,做熏酱风味排骨,在家政公司给人家当保姆,在中心医院当月嫂……

一个人供养外甥女读书,现在孩子已经十一岁,读四年级了,而孩子所谓的爹没有尽到一点责任,没有给孩子读书邮寄过一分钱,姐姐不仅要工作养活着母女俩,而且还要在一天的疲惫后辅导孩子读书,辛苦可想而知。

姐姐历经感情的跌宕,仍能坚强地面对继续的人生。为了孩子将来能有更好的教育,姐姐又和一个感情遭遇波折的男人组建了新的家庭,一个永远我为之关注的家庭。

我只能虔诚地祈祷上天,希望这是姐姐最幸福的情感归宿。我不愿再有风浪袭卷她脆弱的堤岸,她的幸福真的不堪一击,殷切希望姐姐继续的人生能风平浪静。

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在佛前祝愿:

10.关于情感的散文 篇十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感体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这一目标的达成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升华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初中语文教材精选了一些出自名家笔下的散文佳作,这些作品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珍贵资源。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教学价值,笔者在此发表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在情境中引领学生体验情感

在散文的字里行间,往往总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指导学生深刻领悟作品的情感,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是散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要想感悟、体验蕴藏于作品中的情感,又必须建立在品味文本语言的基础之上;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的架空分析,是不会给学生带来任何情感体验的。因此,通过接触具体的语言表达来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情感流向,是阅读实践中引领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必由之路。

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丰富情感,教师通过“连环式”的追问,带领学生渐行渐远,走入作者内心丰富深邃的感情世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语言入手,用心体会作者凝聚在字里行间的对于生命的感悟,终于找到了作者在亲人罹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的情况下,面对紫藤萝盛开的生命之花产生的“宁静”“喜悦”的情感状态的由来——“作者是置身于紫藤萝瀑布跟前,目睹花儿的绽放与凋谢,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弟弟,感觉人生就如同眼前的花儿,有灭有生,生生不息,压抑在心中的一块石头就落了地,心灵终得解脱。”倾听了学生的感悟,教师给予认可,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恰当的点拨:“其实,这篇散文的标题里的‘瀑布二字,表面上看是描写花儿的繁茂和壮美,实质上是在赞美流动的生命,从生命循环往复的运动中,作者产生对生命的顿悟就属自然而然、合情合理之事了。也就是说,是眼前景物的独特之处催生了作者的情感,使之领悟了其中蕴含的道理——而这一认识上的飞跃,是要凭借敏锐的感悟能力和丰厚的知识积淀才能完成的。”

上述教学活动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是深刻理解文本的重要途径,它是一个“曲折推进、豁然开朗”的过程,既不能脱离文本提供的特定语言环境,又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设置问题情境,巧点妙拨,真正引领学生跟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体悟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创新教学策略,别出心裁地引领学生体验情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在欣赏精美的散文作品时,情感体验活动总是伴随其中,这种情感体验活动既是散文阅读审美的手段,也是审美成果。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并不丰富、知识储备并不广泛,受这种局限的影响,教师在指导学生体验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时,有时还需要另辟蹊径,富有创意地创设或提供某种“媒介”来催发。这种“媒介”的出现,可以实现情绪的激发,也可以实现思路的引领或达到认识的催化。而这种“媒介”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或表现为一个巧妙设计的问题,一种精心营造的情境氛围,或一个别出心裁的学习任务。

例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教师在激发学生畅所欲言,对诗歌之美进行个性化评价的基础上,又别出心裁地布置了一个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竞聘摄影师——如果请你以这首诗的内容为蓝本,将其拍成“MTV”,那么,你将选择哪一节诗?你打算拍出的感人画面是怎样的?配上什么样的音乐?此项富有创意的学习任务,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进行情感体验的优质“媒介”,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之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媒介”提供,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时机,这一时机应该建立在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对文本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但体验的深刻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升华之时。倘若在学生还没有沉潜于语言文字之中,没有充分阅读文本的情况下,就急于求成,效果肯定不尽人意。

三、以恰当的切入点作为支撑,从文章细微处引领学生体验情感

一些经典的散文作品,常常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或出现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而这些都是有待教师挖掘利用,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的宝贵资源。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个经典篇目,但要想教出效果,教得出彩也比较困难——难就难在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制约,对作者所表达的那种微妙复杂而又曲折的父子之情的感受和理解不易到位。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那种深沉、细腻的感情,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笔者带领学生欣赏此文时,紧紧围绕文中父亲给儿子买橘子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倾注在细节中的巨大的感情力量。经过小组交流和师生思维碰撞,学生理解了此篇经典之作的匠心所在:整个“背影”都围绕一个“难”字来写,以“难”来体现“心”——前一个“背影”突出动作之“难”,后一个“背影”体现别离之“难”。教学至此,学生对于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复杂、微妙而深沉的父子之情有了螺旋式的升华。

又如,教学周敦颐的《爱莲说》,笔者从两个点切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一是重点引导学生对末段作者表示感叹的“噫”字所表达的感情进行了感悟,深入剖析作者对陶渊明的情感态度,使学生领悟到“噫”中蕴藏着作者对不同人物及社会现象的惋惜、厌恶、无奈和悲哀的心情;二是引导学生将第二段写花的顺序跟末段写花的顺序加以比较,从而弄懂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为了突出表达对当时污浊世风的鄙弃与抨击。由此可见,在文本解读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不是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恣意发挥;相反,教师必须找准恰当的切入点作支撑,并着眼于细微之处,这样学生的体验才能走向深刻。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绝不能撇开文本,泛泛而谈;一定要锁定文本,立足于文本的细微之处,从具体的语言现象入手,找寻恰当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并追求心灵上的共鸣。

上一篇:责任与使命读后感下一篇: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