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征文:懂得感恩(共7篇)
1.感恩的征文:懂得感恩 篇一
懂得感恩 学会感恩
潭头镇汤营小学四年级闫冰怡辅导老师刘桃云
“感恩”这句话人人都会说,但做起来却不像说话一样简单。不要以为说一句:“爸爸、妈妈谢谢你!”“老师我们感谢你!”......就算是感恩了,那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感恩就必须付诸于行动,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是每个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回想一下,是谁养了我们,是谁育了我们,他们的愿望是什么,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多少,为什么为我们付出?你就懂得如何感恩了。父母每天起早贪黑、不辞劳苦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生活的衣食无忧;不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健康的成长;不就是为了能够让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老师也有自己的孩子,她也有责任有义务照顾自己的孩子,可是她却置自己的亲人于不顾,整天陪伴我们。她这样默默的付出、无私地奉献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俗话说“百事孝为先”。爸爸、妈妈我们理应孝敬,老师的付出也和父母一样。因为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操心。他们都有一个共同愿望......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有所成就。他们对我们无私的关爱,我们只有用“努力”二字来圆满完成自己的学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真正做一个让他们放心的好孩子、好学生。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如今我们只是一朵无名的“小花”,终有一天我们将会成为赫赫有名的头号“鲜花”。只有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将来才能不辜负家长、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用我们无私的爱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
2.感恩的征文:懂得感恩 篇二
前几日我就亲眼目睹了一场父与子的故事。由于父亲没有答应孩子买玩具, 孩子拒绝吃饭, 躲在门外生闷气。母亲过来责怪父亲:孩子非得父亲亲自去“请”才肯进门, 父亲为什么就无动于衷。父亲没辙, 只得过去“请”。
我们的家长在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之后, 叹息、伤心。孩子自私、冷漠, 不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究竟是谁的错?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疏漏?
一、父母关注度的偏差, 让孩子情感发展滞缓
曾经有一位班主任老师告诉大家, 她几乎很少接到家长关于和孩子相处问题的咨询。“全部都是问和学习有关的事情, 考试成绩多少, 孩子做作业怎么样、是否守纪律等等。”每个家长都在关注着自己的孩子, 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 然而一些父母往往只注重了物质、生理、知识、学习方面的培养, 对孩子的精神成长、情感发展却关注甚少, 在情感、意志、个性、人格方面的培养就更显得缺乏。
二、家庭教育的失衡, 让孩子性格扭曲
有心理专家做过研究:专制、拒绝、放任的父母教育方式中成长出来的孩子, 多是心智扭曲、没有爱与被爱能力、不负责任的人。有些父母一旦孩子做错了事, 他就开始诉说自己如何辛苦, 表面上他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强化父母为孩子的付出, 其实恰恰相反, 这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 它暗示了“我付出给你, 你要偿还”。久而久之, “感恩”在孩子头脑中就仅是一种任务, 毫无真情可言。还有些家长有打骂孩子的习惯, 尽管出于爱意, 但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仇恨的种子, 仇恨产生了, 自然谈不上感恩。而享受过度宠爱和溺爱的孩子同样有可能养成掠夺式的生活态度, 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让感恩意识淡化
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 人们容易把别人的施恩看作另有所图, 或者被认为是理所当然:老师被认为是为了饭碗而教学生, 所以不必感恩;父母被认为是为了养老而养育子女, 所以不必感恩……商品经济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 缺乏关爱和沟通。甚至家长、老师经常在不经意间表达、宣泄了对生活、对社会及对他人太多的不满和埋怨, 以至于孩子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缺乏了解, 更别说是感恩了。
学会“感恩”,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 往往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 那就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 如何创造机会, 强化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呢?
1. 参加“爱心”活动, 强化孩子的“热心”行为
要使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首先要让孩子处于感恩的人文氛围中。让他们感受周围的人是如何对世界、对他人感恩的。耳濡目染之后将影响他们自身品质的形成。我们可以经常带领孩子去参加各类爱心活动, 如“希望工程”的捐助、志愿者服务……当孩子出现这些“热心”行为的时候, 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2. 抓住生活细节, 给孩子回报的空间
当孩子想要帮助你做事情的时候, 父母一定不要再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因为父母最大的责任不是让孩子学会读书, 而是让他首先学习做人, 这是他能好好读书、把书读好的基础。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报, 他才会懂得珍惜、懂得体谅。比如, 一支笔掉到了桌子底下, 聪明的母亲会告诉孩子:“妈妈今天腰很疼, 不能弯腰, 你能帮妈妈捡一下吗?”再如, 父母生病了, 你可以明确地对孩子说:“今天妈妈生病了, 不能做饭了。你能不能帮帮妈妈?”请求孩子帮助自己, 孩子才会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
儿子在很小的时候, 我就有意识地培养他帮助大人的习惯。双休在家打扫卫生, 我们总会说:“小文, 帮爸爸妈妈做件事。”哪怕只是让他擦一张桌子, 都一定要他做。儿子在反复几次后已经很习惯这样的劳动了。每当儿子帮我完成了一项任务, 我总是很高兴地对他说“谢谢”。父母由衷的肯定才是孩子关心他人的动力。
3. 融洽家庭关系, 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融洽的家庭关系和父母以身作则, 也是培养孩子感恩之情的必要条件。如果家中有老人, 有好吃的要先给老人吃, 逢年过节给老人送礼物;如果老人离得较远, 应该经常给老人打打电话。要让孩子看到父母不仅对自己有爱, 对长辈也有爱。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教。
感谢父母, 他们给予你生命, 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 他们教给你知识, 引领你做“大写的人”;感谢朋友, 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 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更是一种美德。对于青少年来说, 感恩还不局限于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愿我们的父母、教师用我们的行动去感染孩子, 让我们的孩子不再成为“冷漠的一代”。
摘要: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然而, 无数家长却在叹息:现在的孩子像小皇帝一样。别说帮助大人做事, 连自己穿衣、吃饭的小事也要父母帮助。他们认为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都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对长辈、对社会只知索取, 却不知感恩。这种现状究竟是什么造成的?笔者从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分析了孩子缺乏感恩的原因, 并从生活细节入手对孩子感恩教育的培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愿与家长、教师共同探讨。
3.懂得感恩的牛 篇三
“这个时候牛栏里哪有牛?白天牛都放养到外面去了。”表哥很在行地对我说。表哥是在乡下读完小学的,今年才转到城里读书。
可我还是在牛栏里看到了那头可爱的小牛犊。外婆跟过来说:“老牛生病了,小牛也不出去吃草,成天守护在老牛的身边。”我心里一惊,也看到了蜷曲在牛栏黑暗角落里的那头老牛。
看到这里,我不禁回忆起一年前小牛出生的情景。怀有身孕的母牛过坎失蹄,回到家里出现了早产的预兆,地上流了一滩黑血。外婆紧张得不行,赶忙拿来干草草垫,寸步不离地守护在母牛身边。直至点灯时分,母牛才艰难产下一只小牛犊。由于早产的原因,小牛犊太羸弱娇嫩,浑身湿漉漉的,卧在草垫上,鼻子里喘着粗气,连张嘴喊叫的力气都没有,只是挣扎着不停颤抖着身体。而母牛生产则仿佛历尽千辛万苦的跋涉,耗尽了全身的最后一丝力量,躺在干草里有气无力地喘息着,眼睛里流露出沉重的疲惫。由于早产,这只小牛远不及其他小牛健壮,它拼命颤抖着,耳朵扑扇着,样子十分可怜。
时隔一年有余,小牛犊长得非常的健壮,细毛油光发亮。只是,母牛却老了,如今又病了,更显得瘦骨嶙峋、气息奄奄。它躺在干草上,嘴巴不停地反刍,白色的泡沫充斥了周边,浑浊的眼神里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外婆说,牛也懂得感情,懂得珍爱,懂得感恩回报。一次,老牛被别的牛欺负,小牛犊就用自己刚长出来的稚嫩的犄角把别的牛顶跑,用血淋淋的犄角证明自己的力量,捍卫自己的尊严。自从老牛病了,小牛犊就没有撇下老牛独自外出过,而是整天寸步不离,不离不弃地守护在老牛身边,把饲料、青草用嘴叼到老牛的嘴边,老牛不吃,小牛犊也不肯吃。还不时用头安抚着老牛,帮它驱赶身上的虫蝇,用舌头舔老牛的眼睛、全身的毛发。
4.懂得感恩,用行动感恩 篇四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懂得感恩,用行动感恩。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回眸远去的年华与季节轮回的印迹,几多思索,几多感悟;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个人爱心、良心、善心、责任心以及忠心的综合表现。很难想象,一个队含辛茹苦抚养自己长大的父母没有孝心,不知报答;对老师、同学没有爱心,不知敬重的人,将来怎能担当起对家人、对社会、对国家理应承担的责任?
感恩父母,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感谢他们在我们最痛苦,最无助,最失败时,给我们最温暖的支持。“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伟大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温暖着我们,鼓励着我们。让我们心中有个宁静的居所,有个幸福的源泉。
感恩老师,他们教给我们知识,引领着我们做“大写的人”。“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们的谆谆教诲之无情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懈怠的我们,激励着后退的我们,使我们的理想能在风雨后开出最绚烂的花朵。“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受益于他们的恩情,我们更应懂得回报他们。
感恩朋友,“朋友一生一起走”。是他们让我们由衷的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与真情。在我们困难的时候,正是他们的帮助才使得我们能够解除困惑,重新燃起斗志。
感恩挫折,泰戈尔说过“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挫折固然痛苦,但他启发了我们乐观,教给了我们坚强。“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生活总要经历风雨,雨来过,只要我们微笑面对,就会明白“只有经过地狱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是挫折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绚丽精彩,让我们成长的脚印更加清晰。我们受益于此,也更应感恩于此。
羊有跪乳之恩,鸭有反哺之情,动物亦如此,那么作为灵长的我们又如何呢?
唯有感恩,我们才能养成良好的品行;唯有感恩,我们才能打开幸福之门;唯有感恩,我们才能增加生命的深度;唯有感恩,我们才能踏上成功之路。
5.懂得感恩学会施恩--感恩讲座 篇五
各位亲爱的同事:
大家下午好!受xx董事长的指示,要求我来给大家开一堂关于感恩的讲座,这实在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其实这个是很不好讲的,每个人对感恩的理解不同,看法各异,但为了完成任务,我还是来试着和大家探讨探讨吧。如有不同意见,课后让我们共同探讨。下面让我以几个故事开始我的讲座:
我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共同关注栏目,反正我如果有时间是每天必看,里面所讲的都是一些很感人的故事,大家如果有时间也不妨多看看。2006年12月18日,该栏目播出了题为“养老大战”的节目,其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2006年12月6日,山西xx中医院的病房里,85岁的王xx老人一直等待着儿女们接她出院,医院给她的七个子女依次打过电话,但是,六天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子女露面。王xx老人已是肺癌晚期,生活无法自理,半个月前因为病情加重被女儿送到了医院,开始时女儿还在这里照顾,但是十几天后,就再也没人来了。据了解,王xx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除了一个女儿在外打工不在身边,其余六个儿女都住在xx中医院方圆两公里之内,据说家里都还过得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已是85岁高龄的老人被弃医院、无人来管呢? 12月8日,山西运城电视台播发了“八旬老母被弃医院,七儿女无人过问”的一条新闻,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但是这仍然没能促使她的儿女们将老人接回家中。
王xx老人和她的儿女们是运城永济市xx村人,xx村是一个有着四千多户人家的城中村,就在运城电视台曝光后,xx村的一个年轻小伙李卫民刚好看到了这条新闻,李卫民非常气愤,第二天就来到了永济中医院,当得知老人的子女们仍然没有任何动静后,他将老人接回了自己家。李卫民一家和王xx老人虽然同住xx村,但是在此之前,彼此并不认识。李卫民将王xx老人接回了自家的新房里,让老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暂时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李卫民把王xx老人接回家后,李家人都轮流照顾着她,甚至周围的街坊邻居听说后,都来看老人。而此时,王xx老人的七个子女却仍然没有一个表示要接老人回家。
听到这儿,稍微有点良知的人一定跟我一样气愤,85岁的老母亲在寒冬腊月里,就这样被孤零零地扔在了医院,一日三餐无人照管,因为小便失禁,连床铺都常常是湿着的。要不是好心的村民看不下去,把老太太接回来,这会儿老人还扔在医院呢,这些子女也真能沉得住气!是彼此已经商量好了呢?还是不约而同采取的行动?
对于母亲王xx被遗弃的事情,除了老人的二女儿在外打工无法联络之外,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的记者相继走访了她的六个儿女,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大女儿曾xx,担任着xx村老年协会的工作,常常处理一些村里老人的问题,而今天,她该怎样解释自己母亲的事情呢?她说:“我开会了,我走之前我跟我这俩妹子都说了,或者你俩谁伺候,都说了。”
——二女儿曾xx离婚后,带着孩子独自住在一个破窑洞里,平时以打零工为生。她说:“当时我不知道,我给我姐说我身体不舒服,我想我姐要去。”
——小女儿曾xx,经营一家饭店,母亲这次住院时交的钱,便是她拿的。她说:“从开始住院我就老在那儿,后来我男的病了,我就出去,我跟医生说的是,你或者叫一下谁,反正我只能顾一个吧。”
女儿们都相继表明自己有着必须要去处理的事情,不去看母亲似乎都有合理的解释,而儿子们又都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长子曾xx是曾家从小抱养来的,认为母亲对他不好,因此拒绝照料。他说:“因为父亲去世以后,她就一直在说,我把她男人害死了,连我的大弟弟也一直说我害死(我父亲),出现这个问题,所以我不管她。”
——二儿子曾xx,在分家时,不但分得了曾家的老屋,还在父亲退休时,顶替了父亲的工作。他说:“正好我那个儿子出点事,他开车的时候让别人给打了,昏迷不醒了,在医院里面急诊室抢救了,临时我接的电话我出去的,那两天我就忙这个事。”
——三儿子曾xx,是xx村的党支部副书记,也是七个子女中经济条件最好的一个。他说:“那几天,他陪着女儿去了北京参加招聘会。”
对于母亲为何会被遗弃在医院,六个子女似乎都有着自己充分的理由,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男人为了自己的儿女去忙活,可就是不愿多花一点时间在生他们养他们的重病的母亲身上,并且所有人都还不承认是自己遗弃了母亲。
2006年12月16日,在村委会的牵头下,兄妹六人终于坐到了一起,来共同商量赡养母亲的问题。这是自从2004年他们的父亲去世之后,曾家兄妹第一次面对面地坐在了同一张桌子前。在调解会上,七个子女反复的争论不休,尽管每个人都表示,绝对不能让母亲独自住在外人家,但是一谈到究竟由谁接,究竟怎么赡养母亲时,大家却争论不休。虽然每个人都表示自己已经尽到了做儿女的责任,自己没有不赡养父母,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85岁的老母亲至今仍然住在一个素不相识的外人家里,而此时,这些儿女们却在为着到底谁应该把老母亲接回家而相互指责、争吵不休。争论了一天,关于母亲的赡养问题,兄妹六人在争吵中,最终没有达成一致。母亲依然住在李卫民家,由于呼吸困难,她不能躺着,只能白天黑夜地坐着。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其实早在2000年,王xx的老伴还在世时,老两口就曾经因为儿女不养老,把三个儿子告上过法庭。不过,那次法院判决不但没能执行下去,反倒让曾家的矛盾进一步恶化。2004年,94岁高龄的曾银祥老汉去世了,老人在去世的五天前,被三儿子接回了家,准备在自家为父亲操办丧事。老二却极力反对,他认为父亲应该回到老屋,也就是回到自己家里办丧事。这让人听起来有点奇怪啊!生前争着不养,死后争着办丧事,为什么呢?据村民们说,一来老人丧事在谁家办,说明谁家孝顺,二来通过办丧事还可以收点礼金,具体原因是什么我们不敢妄加猜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为了争夺为父亲操办丧事的权利,老二和老三在葬礼上大打出手,最终,老二和三个妹妹都没有为父亲送葬。
就在家庭会议的第二天,王xx老人在同村的李xx家离开人世……
无独有偶,我们再来看一看另外一则故事:
xx县xx乡xx游村67岁的陈xx和64岁的老伴王xx一生共养育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当最小的女儿在1994年出嫁后,劳累一生的两位老人终于如释重负,庆幸终于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了。然而,这样舒心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1995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疾病缠身,两位老人和五个子女开始出现了矛盾,尤其是1996年以后,陈xx和王xx每年都要因胃病和其它老年疾病花去一部分钱。于是,子女们不高兴了,大儿子陈xx首先提出:父母跟弟弟陈xx生活,理应由弟弟承担医药,我们只负责生活。陈长云、王成珍一气之下,1997年初干脆和幺儿子分开,单独在一边生活了。残不知这样一来,大儿子陈xx、二儿子陈xx连粮食也不给父母亲了。一切生活来源全靠陈xx一人供给。1998年至1999年1月,老俩口因病住院花去医疗等费用6680元。在四处举债付清医院的欠账后,他们开始低声下气地向儿女们要求均摊费用还债。但是,除小儿子陈xx还念父母养育之恩支付了一千多元后,其余两儿两女均以种种理由拒绝负担。伤心之极的陈xx、王xx于去年6月初,将五个子女推上了被告席。
1999年6月24日,法庭审理最后判决五被告各自承担医药费1336.77元,每年每个儿子称稻谷350斤、油菜籽20斤,五个子女每个给父母亲零用钱100元,以后发生的医药费用在300元以下由三个儿子承担,300元以上,由五个子女平均承担。宣判完后,五被告当着众人的面,羞愧地在判决书上签了字。
然而,令人气愤的是,5被告签字归签字,至今7个多月过去了,陈xx、王xx两位老人多次上门向儿女们讨要,陈氏兄妹仍拒不支付钱粮。
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02年5月30日中央电视台的“聊天”节目报道了这样的一则新闻:农民陈xx有三个儿子,只有大儿子小良考上了大学。为了供小良完成学业,年近50的陈xx和病弱的老伴不得不卖血换钱,连续6年,卖出的血量能装满两个汽油桶。然而,明知父母艰辛的小良自读大学后6年都没回家,整日沉迷于网吧,荒废了学业,直到被学校退学。当节目现场陈xx含泪呼唤时,满座学子无不为之动容。事后,当中央电视台记者经过千辛万苦找到当事人小良时,小良竟然对找到他的记者说:“我爸在电视台这么说我,他有病,他是一个残酷无情的人……”
沈阳人被触痛了,痛点来自于17岁的山东嘉祥青年韩x。今年6 月30日,来沈打工的韩x在丁香湖游泳时,突然听见喊救命声,一男青年在水中挣扎。韩x游了 300多米,奋力将落水者托出水面,在将落水者送到岸边时,却被突如其来的大浪卷得不见踪影而意外死亡。韩x的家人、目击者以及当地政府在为韩x申报烈士时,惟独缺少获救者的证明。尽管家人四处贴寻人启事,尽管当地的报纸、电视等媒体连续十多天跟踪重点报道,呼吁获救者站出来,但半个多月过去了,获救者始终不露面。所有人的期盼,变成了一种凄凉的等待。面对舍身救自己、难以瞑目的恩人,面对逝者家人的呼唤,获救者的冷漠,让人们再一次见识了世态的炎凉。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救了19人的重庆开县农民金xx,他救的人中,有的说救人者是为了得奖金。还有,11年资助178名贫困孩子而家财散尽身患癌症的“爱心大使”丛飞,在他生命垂危时,那些曾受他资助读完大学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没一个来看望他,那些正在接受他资助的学生及其家长,竟抱怨“你不是说供到我们大学毕业吗?现在不出钱了,不是坑人吗?”
诸如此类的事件让人思索,为什么不断出现获救者、受恩者冷漠绝情的面孔?感恩情结仿佛离人们越来越远,现在的人怎么了?
一、什么是感恩?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大家知道,在美国甚至西方很多国家都有一个“感恩节”,即每年11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的理解感恩的含义,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感恩节”。“感恩节”的起源,和英国基督教的宗教纷争有关。大约在公元16世纪末到17世纪,英国清教徒发起了一场来势猛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宣布脱离国教,另立教会,主张清除基督教圣公会内部的残余影响。但是,在17世纪中叶时,保皇议会通过了《信奉国教法》,清教徒开始遭到政府和教会势力的残酷迫害,逮捕、酷刑、宗教审判,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清教徒。被逼无奈,他们只得迁往荷兰避难。但是,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在荷兰,清教徒不仅没能逃脱宗教迫害,而且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折磨。更令他们难以忍受的是,远在异国他乡,孩子们受不到“英国式的教育,对故土的感情一天一天地淡薄下去。为了彻底逃脱宗教迫害的魔爪,为下一代保留住祖国的语言和传统,他们再一次想到大迁徙。但是,天下虽大,何处是这群天涯沦落人的归宿呢?想来想去,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美洲。哥伦布在100多年前发现的这块“新大陆”,地域辽阔,物产富饶,而且有很多地方还是没有国王、没有议会、没有刽子手、未开发的处女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乌飞。”,只有在这样的地方,他们才能轻轻松松地生活,自由自在地信奉、传播自己所喜欢的宗教,开拓出一块属于清教徒的人间乐园。于是,清教徒的著名领袖布雷德福召集了102名同伴,在1620年9月,登上了一艘重180吨,长90英尺的木制帆船——“五月花”号,开始了哥伦布远征式的冒险航行。对于航海来说,这艘有着浪漫名称的船只未免太小了。由于形势所迫,他们“选择”的,又是一年中最糟的渡洋季节。不过,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为了找回失去的权利和自由,这群饱经忧患的人已经不顾一切了。海上风急浪高,“五月花”号就像狂风暴雨中的一片树叶,艰难地向前漂泊着,几乎随时都有船毁人亡的危险。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船只没有遇到任何损害,并在航行了66天后,于11月21 日安全抵达了北美大陆的科德角,也就是今天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普罗文斯敦港。他们稍事休整后,继续沿海岸线前进。由于逆风和时差,它没有能到达预定的目的地——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反而在圣诞节后的第一天,把他们送上了新英格兰的土地。有意思的是,在这次充满危险的远征中,所有探险者只有一人死亡。但由于旅途中诞生了一名婴儿,使到达美洲的人不多不少,仍然是102名。移民都是虔诚的教徒,无不手划十字,衷心感谢上帝的眷顾。现在,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完全是一块陌生的土地,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显得沉寂、荒凉。因此,大约在一个月内,移民们不敢贸然靠岸,仍然以船为家。在此期间,他们派出了侦察队,乘坐小船在科德角湾沿线寻找定居地。一天,正在大家焦急等待的时候,侦察队返回来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个适合移民们居住的、真正的“天堂”。“天堂”就是今天的普利茅斯港,这是一个天然的良港,非常适合五月花号停泊。港口附近有一个优良的渔场,可以提供大量的海产品。不远处一片连绵起伏的小山,就像一道天然屏障,把这块土地环绕起来。在明亮的阳光下,结了冰的小溪反射着晶莹的光泽,可以为移民们提供充足的淡水。开垦过的肥沃农田,一块一块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除此之外,他们还看到了一片虽然残破,却足以遮风避雨,帮助他们度过严冬的房屋……看起来,一切都不错,而且不能再好了。唯一令他们感到迷惘的是,这片到处都有人类生活遗迹的土地,竟然看不到一个人影,一缕炊烟,显得是那样荒凉,倒好似事先就为他们准备的一样。后来才知道,这里原来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印第安村落。几年前天花流行,全村人无一幸免,这才使它成了这群异国漂泊者的最佳避难所。几天后,“五月花”号渡过了科德角湾,在普利茅斯港抛下了锚链。移民们划着小艇登陆时,按照古老的航海传统,首先登上了一块高耸于海面上的大礁石。“五月花”号上礼炮轰鸣,人声鼎沸,共同庆祝新生活的开始。后来,这块礁石就被称为“普利茅斯石”,成为美洲新英格兰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的历史见证。不过,对这些渴望幸福的移民来说,第一个冬天并不美好。从大西洋上吹来的凛冽寒风,像魔鬼一样在空中嘶鸣,漫天的冰雪,无情地拍打着简陋的住房。在这一片冰天雪地里,移民们缺少必要的装备,也缺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经验。在繁忙劳动的重压下,不少人累倒了,累病了,恶劣的饮食,难以忍受的严寒,使更多的人倒地不起。接踵而来的传染病,夺去许多人的生命。一个冬天过去,历尽千难万险来到美洲的102名移民,只剩下了50个。几乎每天都有人死去,几乎天天都有一家或几家在做丧事。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时的欢乐没有了。每个人的心头,都被一种空前绝望的气氛所笼罩。一个梦,一个刚刚开始的美梦,难道就这样被打破了吗?每个人都在思索着。就在移民们束手无策,坐以待毙时,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一名印第安人走进了普利茅斯村。他自我介绍说,他是临近村落的印第安酋长派来察看情况的。这是移民们来到美洲后接待的第一个客人。他们向客人倾诉了自己的来历以及所经受的种种无以复加的苦难。印第安人默默地听着,脸上流露出无限的怜悯和同情。事情就此有了转机,几天后,这名印度安人把他的酋长马萨索德带进了移民们的房屋。酋长是个慷慨热情的人,他向移民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给他们送来了许多生活必需品作礼物。派来了最有经验、最能干的印第安人,教给移民们怎样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教他们捕鱼、狩猎、耕作以及饲养火鸡等技能。这一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再加上印第安人的指导和帮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终于闯过了生活的难关,过上了安定、富裕的日子,就在这一年秋天,已成为普利茅斯总督的布雷德福颁布了举行盛典,感谢上帝眷顾的决定,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感恩节。当然,他没有忘记为移民们排忧解难的真正“上帝”——热情、好客、智慧的印第安人,特地邀请马萨索德和他手下的印第安人前来参加节日庆典。印第安人欣然接受了邀请,提前送来了5只鹿作为礼物。11月底的一天,移民们大摆筵席,桌子上摆满了自山林中打来的野味和用自产的玉米、甫瓜、笋瓜、火鸡等制作的佳肴。庆祝活动一共进行了3天,白天,宾主共同欢宴,畅叙友情。晚上,草地上燃起了熊熊簧火,在凉爽的秋风中,印第安小伙子同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年轻人一起跳舞、唱歌、摔跤、射箭,气氛非常热烈。第一个感恩节非常成功。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近400年,一直保留到今天。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今天,在美国人心目中,感恩节是比圣诞节还要重要的节日。首先,它是一个长达4天的假日,足以使人们尽情狂欢、庆祝。其次,它也是传统的家庭团聚的日子。感恩节期间,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都要赶回家过节,这已经成了全国性的习俗。此外,美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一餐,就是感恩节的晚宴。在美国这个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的国度里,平日的饮食极为简单。美国的快餐流行世界,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但在感恩节的夜晚,家家户户都大办筵席,物品之丰盛,并不不亚于中国的大年三十。在节日的餐桌上,上至总统,下至庶民,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这两味“珍品”体现了美国人民忆及先民开拓艰难、追思第一个感恩节的怀旧情绪。因此,感恩节也被称为“火鸡节”。尽管感恩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每年节日期间,仍然有成千上万人抽出余暇,前往普利茅斯港参观、游览,重温美国的历史。今天,不仅美国人过感恩节,加拿大等许多西方国家也把它视为例行节日。
与西方人相比,我们虽然没有“感恩节”的传统,但自古以来也有“乌鸦反哺、结草衔环”的故事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佳句,我们提倡的也是一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心态。在传说中,乌鸦反哺的故事是最让人感动的一个故事。乌鸦——是一种通体潦黑、面貌丑陋的小鸟,因为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厌恶,正是这种遭人厌恶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鸟,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小鸟便将觅来的食物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而“结草衔环”的典故向我们讲述的是成就知恩图报、感恩报德,至死不忘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善有善报”这个亘古不变的天理。“结草”的典故讲的是公元前 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撕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她嫁走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原来,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无儿子的爱妾。魏武子刚生病的时候嘱咐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衔环”典故则讲的是后汉时,杨震的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怜之,就将它带回家,放在巾箱中,并给它喂饲黄花,百日之后的一天,黄雀羽毛丰满,就飞走了。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象这玉环一样洁白无暇。”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也颇为后人传诵。
2005年3月18日,全国政协委员陈万志向全国政协会提交书面建议:“借鉴西方节日,设立中国感恩节,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理解父母;让成年人互相体谅,人际关系更和谐。”陈委员说:“近年来,不断有大学生倡议,在中国大学生中设立自己的感恩节,在这天向自己的朋友、师长表达爱意和谢意,联系周围实际,让他觉得这很有道理。”他表示,其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乐于助人、知恩图报,“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一度传为名句。但近年来,我国教育更多关注分数和升学率,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人的溺爱导致孩子觉得别人的关怀是理所当然,不少学生不懂得感谢、感激,只知道索取;甚至对太过关心自己的家人产生逆反、厌烦情绪。同时,在成年人之中也存在不知感恩、忘本的情况,一切只从利益出发。陈委员表示,在一个文明的社会,知道感谢,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是很必要的;这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可促进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协调,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信任、帮助。据此,陈委员建议在我国也设立感恩节,让学生们学习换位思考,珍惜朋友,理解父母;让成年人暂停麻木冷漠的心,真诚地去体贴关心别人。陈委员还说:西方的感恩节虽有其宗教内涵,但我们完全可以吸收其积极成分,融入传统美德中,并赋予新的涵义,设立有中国特色的“感恩节”。对于陈委员的建议,一些教师表示节日的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加强相关方面的道德教育,培养感恩的精神;一些市民则称感恩节的设立可提醒自己对家人的关怀,还有市民甚至建议,将感恩节和探亲假等合并在一起,让远离父母的人集中时间探望亲长,以尽孝道。
刚才给大家介绍了“感恩节”的来龙去脉,也让大家对什么是感恩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其实,简单的说,感恩就是要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对于别人给予的一切要说声谢谢。当然感恩不仅仅是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品味幸福的点点滴滴,这也是感恩。让我们来看看一声“谢谢”,在一个人心目中有多大的份量:
有一位老太太,健健康康的活了104岁,很多人都问她有什么长寿秘诀。老人说:长寿秘诀只有两条,一是要幽默,二是要学会说:谢谢。从25岁结婚起,她每天说得最多两个字就是“谢谢”。她感谢她的丈夫,感谢她的父亲,感谢女儿,感谢邻居,感谢大家给予她的关怀和体贴,感谢每一个祥和,温暖,快乐的日子。别人每对她说一句轻切的话语,每为她做一件平凡的小事,每送她一张问候的笑脸,她都忘不了说声“谢谢”。这个老太太的一生是幸福的,因为她的心中充满着感谢。
而另一个相反的故事: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当渡轮“埃尔金淑号”撞上一艘货轮沉没之后,船上的393名乘客全部掉入密西根湖中。一个名叫史宾塞的年轻人奋勇跳入冰冷的湖水中,抢救溺水者。当他连续救起17个人后,终因过分劳累双脚严重抽筋而导致残废必须在轮椅上度过了自己的余生。多年后,有记者问他那晚留给自己最难忘的是什么,他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千:“17个人中,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人回来向我说声‘谢谢’。”多么伤感而发自肺腑的回答呀。所以我们要经常说声谢谢,不管别人给予你的帮助有多大有多小,那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的最细微的表现。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似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很多人、很多事,其咎盖源于不会、不愿感恩,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事的帮助之恩,感谢企业和老板的供职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甚至仅仅是对自己没有敌意的人。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之人,必是遭人唾骂的无耻之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学会感恩,就是让你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学会感恩,首先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获得感恩;学会感恩,要培养谦虚的品德,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弯腰伸出援助之手;学会感恩,要有奉献精神,无论做什么事,应以“公”为先,做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
二、为什么要感恩?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只会索取却不会付出。有些人对父母的付出从不言谢,对朋友的帮助少有道谢,对企业艰难和老板的付出那更是没有一句好话,稍有不如意还大发牢骚,总觉得世界欠自己太多,社会太不公平。前面我所讲的就是这样的例子,当然社会上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这都说明一个问题:大家的感恩之心正在逐渐丧失。
感恩到底有多大的魁力?我们来看美国的哈尔?厄本做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他要求员工在一天里不准抱怨。假若员工不能做到,那也要至少在一天中尽量减少抱怨。他建议员工在兜里揣张纸条,每次发觉自己在抱怨前便记个数。第二天,他让员工看着自己的纸条进行讨论。发现原来自己每一个人都非常容易抱怨。而自己抱怨的事情其实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紧接着那次讨论,他又展开了实验的第二部分。他给员工们分发一张表格,表格顶端写着:“我感激,因为……”,让员工列出自己很高兴拥有的物品、自己赞赏的人物和“其他”任何事物。然后又开始的是实验的第三部分。他要求员工在以后的24小时内把自己填写的这张表格读4遍:午饭以后、晚饭以后、睡觉之前、第二天上班之前或开始工作之前。第二天上班时,他问员工,努力不抱怨后,感觉与前一天有没有什么差别。当然,他们的答案他早已经知道了。员工们走进工作岗位时的体态和手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但与前一天不同,而且与以往任何一天都不同了。大家脸上开心的微笑更多了,眼睛也睁得大多了,身体也显得更具活力了。这就是感恩的力量。感恩精神让心灵发生了奇迹……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使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还能够促进人与人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让我们珍爱生命。其实,感恩是一种面对生活的大智慧,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这个世界多彩而美丽!
所以感恩,是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我们唯有学会感恩,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在未来的生活中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抱怨,而多一份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三、怎样感恩?
有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东西可以让我们感激的么?著名作家席勒有一句名言: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找到。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有一次家中失盗,一位朋友闻讯后写信来安慰他,他在回信中写道:“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份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面对失盗,罗斯福没有怨天尤人,反倒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是一种怎样的气度和智慧?这个例子也说明了一点,爱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并不缺少爱,缺少的只是发现它的双眼。每天早晨睁开双眼,我们应该庆幸,今天我还活着,活着是多么地美好,世界上每天发生那么多的灾难和不幸,却没有一件落在我的头上,我活得很快乐。我们可以再想想什么是幸福?想起非洲那么多的难民,我们会突然懂得吃得饱其实也是一种幸福。比起那些先天性残疾或是智障,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健全的肢体和聪明的大脑,这也是一种幸福。那些天生残疾的人尚且没有埋怨老天的残忍和不公,仍然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而在不断地奋斗着,那么拥有健全的肢体,聪明大脑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怨天尤人呢?我们应该有充分的理由感激这一切,特别是要感激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这一切,甚而珍爱自己的生命。
四、感谁的恩?
我们刚才讲了,感恩就是要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所以需要我们心怀感恩的很多很多,包括我们所得到的,也包括我们所失去的。
首先,我们要感谢上苍。上苍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来到这个并不完美,但却是很真实的世界,她给了我们几十年的时间,让我们行走于世界,看到身旁美丽的风景,结识真诚的朋友,享受五彩纷呈的生活。
其次,我们要感谢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情深似海永不图回报的父爱和母爱,他们哺育我们,他们培养我们,他们教我们做事的原则,做人的品质。
第三,我们要感谢老师。老师教导我们知识,传授经验给我们,教我们做人的尊严,以身作则,影响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启示。
第四,我们要感谢我们所在的企业和我们的老板,是他们给了我们赖以生生存和发展的平台,是他们为我们及我们所供养的家人提供了生活的保障,也是他们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加精彩,得到更大的发展。
第五,我们要感谢我们的朋友。是朋友在我们困难时伸出友爱的手,是朋友在我们孤独时送来了温暖,是朋友在我们生病之时给予了深情的问侯,是朋友在我们迷路时,指出正确方向。
第六,我们要感谢书本。当然是好书本,感谢那些写书的人。是那些人、那些书让我们明确世界的博大、自然的神圣,而自己却是渺小的、卑微的,让我们读懂了生命的本质,生活的真谛……
我们要永远用一颗感恩的心看自然,看人类,看命运。我们不但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还要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之行”,既要懂得感恩,还要学会施恩于人。在这里我要重点讲讲感恩父母和感恩我们的企业和老板。
感恩父母,实际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作子女的要对父母尽到孝道。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知道孝敬,就很难想象他会对其他的表示尊敬或心怀感恩。
我还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件事,和刚才我讲的“养老大战”差不多。有一个农村老太早年丧夫,一辈子含辛茹苦养育了四个儿子,当他们都独自成家以后,却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推三托四,每人每月出十块钱都不乐意,可怜的老人只好到四个儿子家轮流过一年,而在老人临终以后,四个儿子却在家中大摆宴席三、四天,花去近两万元费用。老人,把自己的心血和年华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儿女,而自己却默默地承受着风霜雨雪。孔子曾说过:“今之孝道,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念于及此,不由想到,我们从童年到少年到今天,父母对自己丝丝缕缕的情,点点滴滴的爱,如溪水奔流,一下子涌到了眼前…….是啊,天下父母都记得儿女的生日,可天下儿女又有几个记得父母的生日。为什么儿女的底线是不断提高的种种欲求,而父母的底线却是使最原始、最纯真的伦理得以维持,只要儿女能记住双亲,记住他们还有这样一个家,还有何求?
其实,孝敬父母最好的礼物就是能常回去看看。真的,再高贵的礼物也代替不了相聚的氛围,从父母那舒心满足的笑容里,你能体味到,他们所深深期盼的不是别的,而是儿女们熟悉的身影。对于这个我是深有感触的,由于我长年在外,由于工作的关系,真的不能经常回去看看我的父母。前几年,那时我的父母还住在农村老家,那时我也在涪陵工作,基本上每个月可以回去看看,每次回去父母都是做我最喜欢吃的东西,哪怕农村根本没有什么,可是他们真的是倾其所有。最难以忘记的,就是每次回去都弄得他们早上四五点钟就起来给我们做吃的,哪怕根本没做什么,我也曾多次的让他们不要那样,可是父母那份对子女的爱真的无法回避,好像他们也习惯了,也好像只有那样他们才觉得满足。那真的是一种无私的爱,再苦再累他们从来没有一点怨言。每次离家走的时候,他们都要问上一句,又什么时候能回去,叮嘱一声在外要注意安全,安心工作。前年三月份和去年四月份,我父亲相继两次脑溢血,导致全身瘫痪,长期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原本以为,等我们几个兄弟姊妹都成家立业之后就把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接到身边享享福,可哪知等来的竟是如此的结果。我真的觉得有点对不住自己的父母,现在我又身在异地工作,不能长期呆在父母身边,只有每次回涪陵了回家去看看。每次回去,看到父母那无助和期盼的目光,真的从中读到了孤独和寂寞。其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也是兄弟姊妹四个,有时也会因为父母的赡养问题及生活问题发生一些矛盾,特别是妯娌之间,每当这时我就会开导我的老婆说:不管其他的怎样,我们一定要尽到自己的孝心,尽到自己的责任,哪怕其他的几个都不赡养,我一个人也要为他们养老送终,就当自己是现在的独身子女。如果只有一个,那又和谁去推呢,还不是要赡养,所以要想得通。当然我现在确实是没尽到我一个做儿子的责任的,不能像古代的包拯一样,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他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其实,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如果在你饥饿的时候,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给你一碗饭,你是不是对他充满感激呢?”,“如果在你寒冷的时候,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给你披上一件衣服,你又对他是不是心存感激呢?”。我想大家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那么,我们的父母为我们做了那么多饭,买了那么多衣服,我们在内心深处也是不是心存感激呢?更多的人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事。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而父母对子女是恩深似海,可是我们却不能对父母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就是孝顺,它是一种感情,是一种真情流露,是一种时时的牵挂。只要我们心存孝心,真正地把孝顺父母当作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挂在心中,用自己的真情,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心,感受到我们的爱和付出。感恩,它不单单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对责任的承担、对道义的承担。对父母存有感恩之心,感谢父母给予生命,感谢父母给予亲情,感谢父母给予的深深的爱……
感恩我们的企业和老板,首先就是要感谢他们给我们提供了这份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说实在的,现在找工作实在太不易了,特别是没有一技之长又没有多少文化的人。我们的几个企业都是改制企业,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尝过就业的艰辛,因为我也是从改制企业过来的,况且我现在也做到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我理解企业改制后员工找工作的艰难,从每一次参加人才招聘时那一双双无奈的眼睛里,我可以感觉得到就业的艰辛。这次回家碰到了我以前工厂的几位同事,我顺便了解了一下他们的情况,他们向我讲述了工作的艰难,现在有做钟点工的,有擦皮鞋的,有下苦力的,还有好多没打到工作的,生活都过得很清贫,就连我们以前的党总支书记,说到找工作也是一脸的无奈。昨天和前天共同关注栏目播了题为“求职客栈里的大学生”的节目,其中讲述了北京有一家专门为大学生求职期间提供住宿而开的客栈(宾馆),在那儿住的大学生,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有的已经住的一两个月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其中讲了一位武汉大学学习涉外事务管理的大学生叫何斌,在那儿住着找工作,住了近两个月,自己的期望工资是一降再降,开始要求是两千多,结果在北京那样一个生活水平那么高的地区,我还没想到工资那么低,工资水平有的还不如我们这儿高,听到说了几个工作,一个堂堂的名牌大学的本科生,一个月竟只有不到两千块钱,可想而知找工作的艰难。
五、学会感恩
当我们闲暇时,你不妨坐到窗前,试问一下自己: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看这蓝蓝的天,闻一闻这芬芳的花香,听一听那鸟儿的鸣唱?有多久没有回家看看,听听家人的倾诉?有多久没和他们一起吃饭了,听听那年老的欢笑?有多久没与他们谈心,听听他们的烦恼、他们的心声呢?是不是因为一路风风雨雨,而忘了天边的彩虹?是不是因为行色匆匆的脚步,而忽视了沿路的风景?除了一颗疲惫的心,麻木的心,你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吗?不要因为生命过于沉重,而忽略了感恩的心!
也许坎坷,让我看到互相搀扶的身影;
也许失败,我才体会到一句鼓励的真诚;
也许不幸,我才更懂得珍惜幸福。
生活给予我们挫折的同时,也赐予了我们坚强,我们也就有了另一种阅历。对于热爱生活的人,它从来不吝啬。要看你有没有一颗包容的心,来接纳生活的恩赐。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试着用一颗感恩的心来体会,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不要因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对春天的希望。我们感谢上苍,是因为有了四季的轮回。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你就没有了埋怨,没有了嫉妒,没有了愤愤不平,你也就有了一颗从容淡然的心!
我常常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感谢上苍的赋予,我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生命的存在,感谢阳光的照耀,感谢丰富多彩的生活。
清晨,当欢快的小鸟把我从睡中唤醒,我推开窗户,放眼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晶莹的露珠,清清爽爽的早晨,我感恩上天又给予我一个美好的一天。
入夜,夜幕中的天空繁星点点,我打开日记,用笨拙的笔描画着一天的生活感受,月光展露着温柔的笑容,四周笼罩着夜的温馨,我充满了感恩,感谢大地赋予的安宁。
朋友相聚,酒甜歌美,情浓意深,我感恩上苍,给了我这么多的好朋友,我享受着朋友的温暖,生活的香醇,如歌的友情。
走出家门,我走向自然。放眼花红草绿,我感恩大自然的无尽美好,感恩上天的无私给予,感恩大地的宽容浩博。生活的每一天,我都充满着感恩情怀,我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承接,学会了付出,学会了感动,懂得了回报。用微笑去对待每一天,用微笑去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对待朋友,对待困难。所以,每天,我都有一个好心情,我幸福的生活着每一天。
我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网络,感恩朋友,感恩大自然,每天,我都以一颗感动的心去承接生活中的一切。
我感谢……
感谢伤害我的人,因为他磨练了我的心志;
感谢欺骗我的人, 因为他增进了我的见识;
感谢遗弃我的人, 因为他教导了我应自立;
感谢绊倒我的人,因为他强化了我的能力;
感谢斥责我的人,因为他助长了我的智慧;
感谢藐视我的人,因为他觉醒了我的自尊;
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和无私的爱;
感谢老师给了我知识和看世界的眼睛;
感谢朋友给了我友谊和支持;
感谢完美给了我信任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感谢邻家的小女孩给我以纯真无邪的笑脸;
感谢周围所有的人给了我与他人交流勾通时的快乐;
感谢生活所给予我的一切,虽然并不全都是美满和幸福;
感谢天空,给我提供了一个施展的舞台
感谢大地,给我无穷的支持与力量;
感谢太阳,给我提供光和热;
感谢天上所有的星,与我一起迎接每一个黎明和黄昏。
感谢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使我的生命不再孤单;
感谢我的敌人,让我认识自己和看清别人;
感谢鲜花的绽放,绿草的如茵,鸟儿的歌唱,让我拥有了美丽,充满生机的世界;
感谢日升,让我在白日的光辉中有明亮的心情;
感谢日落,让我在喧嚣疲惫过后有静夜可依。
感谢快乐,让我幸福地绽开笑容,在美好生活着;
感谢伤痛,让我学会了坚忍,也练就了我释怀生命之起落的本能;
感谢生活,让我在漫长岁月的季节里拈起生命的美丽;
感谢有你,尽管远隔千里,可你寒冬里也给我温暖的心怀;
感谢关怀,生命因你而多了充实与清新;
感谢,因为有你,才让我的心情有了诉说的归宿;
感谢所有的一切……
6.感恩的征文:懂得感恩 篇六
(齐济)
大海因礁石而澎湃,天空因白云而深邃,世界因感恩而美丽。其实感恩就像从压井中取水,你倒入一点水,就引出了千杯泉。懂得感恩的人总会得到尊重,也会得到几倍的回报。然而,感恩并不是为得到回报而做的,那是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感情,是一种人性道德的美。
从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教育我一定要懂得感恩,不懂得感恩的人的灵魂是不完整的。所以我从懂事起就深受他们行为的熏陶,每一天他们不知疲倦的工作着,早晨与我一起早早的起来,去迎接生活带来的压力,和快乐。虽说每天起早贪黑,回到家中腰酸背痛,疲惫不堪,但是他没却从未说过苦喊过累。反而每天过的十分快乐,幸福。这就是?感恩带来的力量,他们之所以努力拼搏,是应为他们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社会的关怀,国家的保护,这过程是愉快的是享受的。
我一点点的长大,对感恩的理解越来越深,我明白感恩不一定要长大才能感恩,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我的奶奶已经六十多岁了,到了该享清福的年龄,可是父母工作忙,她就从乡下赶到城里为我做饭口已无牙的他,为满嘴全齿的我做饭。这份恩情我无法忘怀。还有我的父母他们给予我生命,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懂得感恩,把我养育这么大,他们费了多少心血,他们这些付出,全然为了我。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我看了看全家福,除了我,每个人脸上或多或少都有了岁月的痕迹。回想起幼时,那次车祸让我短暂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但父母,不知疲倦的背着我到处游玩,让我无聊的内心又有了活力。常常,半夜疼醒的我总会叫来母亲为我捏腿,她从未抱怨。父亲为了医药费四处奔波。他们的恩情,我要用一生去回报。虽说我对感恩的理解并不是很深,但是我知道我可以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理解他们的心,少让他们操心,为了不让他们这份恩情白费,我要努力学习,想我们同学说的那样:我成功的速度一定会大于他们老去的速度。我要很快成功,腾出足够的时间、想到最好的方法去感恩他们。
7.懂得珍惜,学会感恩 篇七
人的一生,無论成败,都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比如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悔、配偶的关爱、朋友的帮助、老板的知遇,同事的支持,大自然的恩赐、时代的赋予。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度过一个个难关,一步步走向成功,创造并享受着美好生活。
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处享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恩赐”。
在企业之中,我们所获得的和所享受到的一切,正是老板的领导和同事共同努力创造、奉献的“恩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珍惜我们有幸同在一个企业工作是一种缘分,珍惜这种缘分,就是一种感恩的行为。有的人会为陌路人的点滴之恩而感激不尽,可是却常常对朝夕相处的老板和同事的种种恩惠视而不见。在企业里,不少年轻的员工常常满腹牢骚,抱怨这,抱怨那,总觉得在为别人工作,别人欠他的很多,把跟老板和同事的关系看成是一种纯粹的交换关系,甚至有的把老板看成“敌人”,把老板合情合理的要求认为太苛刻。这是很不应该的,这是缺乏感恩之心的表现。人只有心存感恩,才会朝气蓬勃,豁达睿智,好运常在,远离烦恼。人只有心存感恩,才会带着从容而喜悦的心情去工作,才会把对企业、老板、同事的感恩之心化为工作的动力,回报这个企业和老板。人只有心存感恩,才会与人和谐相处“待人如己”,凡事多为他人着想,凡事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才会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并感动周围的人,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优秀品质,是一种道德情操。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种健康心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会得到滋润,人常怀感恩之心,人就会变得更谦和,更高尚。因此,人就会善于原谅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人生也就会更加充实而快乐。
让我们学会感恩吧!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师长的教侮、感恩亲友的关爱、感恩老板给予平台和机会,感恩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感恩大自然的恩赐,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之芬芳,感恩苦难逆境,感恩自己的对手,正是他们存在才铸就了自己成功。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湛蓝的天空,新鲜的空气,灿烂的阳光,美好的生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懂得珍惜呢?
【感恩的征文:懂得感恩】推荐阅读:
感恩老师的征文1000字08-10
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征文07-29
大学的助学金感恩征文08-06
“感恩的心”征文、演讲比赛策划书11-15
感恩国家资助征文06-28
感恩励志征文文件08-12
传递感恩主题征文09-10
资助政策感恩征文11-15
“感恩母亲,书写母爱”征文07-06
学会感恩征文及征稿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