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职高考模拟

2024-09-14

2015高职高考模拟(精选8篇)

1.2015高职高考模拟 篇一

广东五年(2010-2014)高考作文命题解读作文教学

2014-06-29 10:47

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命题解读】

2010年作文题采用命题作文形式,分内容提示和写作要求两部分。审题的关键首先是把握好题目中的“你”字,“你”是谁?命题提示语指向很明确,可以是有形的人、物、书籍、艺术活动等,也可以是无形的思想、精神、名人名言等等。考生面对这个题目,就要联系自己生活经历和思想积累,选定一个自己有话可说的对象。另一个审题关键是要看清“为邻”,而不是“我的邻居”。也就是说,要写成与你为邻给我带来的影响或我应该怎么办,我们总是处于各种关系之中,总是有很多的“邻”,材料中说“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很显然,“却”是转折,这也是命题者强调的是重点。面对无可逃避,相互依存的“你”,我们该做出怎样的判断呢?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标准和原则,以此来决定“我”对于“邻”的态度,来判断“与你为邻”的得失亲疏。总之,本题要求文章的落脚点在“我”,而不是“邻”。不少学生只注意到“邻”,而不是“为邻”,这就变成了“我的邻居、邻桌”,这就严重跑题了。对于这样的题目,考生要如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深刻体验并发掘深层次的意义,就可得高分。写记叙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均可出佳作。

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命题解读】

2011年作文题仍采用命题作文形式,题面仍是分内容提示和写作要求两部分。“原点”的本意是出发的地方,道路的起点,长河的源头,坐标的中心,审题时不妨把以上的提示看作一系列比喻,都是在比喻事物的根本。构思作文时首先要将这些比喻和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具体化的办法很多,比如我们可以给“原点”设定一个定语,可写生活的原点、感情的原点、生命的原点、人性的原点、思想的原点、心态的原点、历史的原点„„这样就可以找到一个自己关注的问题,确定为你这一篇文章写作的对象。

明确题意后,既可写一个回到原点的故事,也可按照“原点是什么——为何要回到原点——怎样回到原点”的思路写一篇议论文。比如要写“回到感情的原点”,可以写一段美好的感情,伤害了,彼此冷漠,你用你的真诚去修复,那份感情回到了原点。再比如写“回到道德的原点”,就可以写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文明国度,在社会转型中,出现社会不公,道德滑坡,人性缺失等现象,如何通过道德约束和法治建设,回到原点。不论是记叙还是议论都要有具体的内容,明确的主题。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他外甥女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刚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认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解读】

2012年的广东高考作文题第一次出现“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给考生提供了对于一个问题的几种不同看法与观点,即“生活在哪个时代(时期)好”的问题,然后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考生可以选择回到过去或者飞向未来,或者“活在当下”,也可以赞成居里夫人的话“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不论写什么时代,无论选择哪一个观点,只要能写出这个时代的特征,阐明自己的理由,都是可以的。比如,可以调动你有关科幻电影的积累,写喜欢生活在未来,那么既要有对未来世界的描述,也要讲出享受未来科技的便利,表达对未来的热切期盼。再比如选择赞成居里夫人的话,就要写出赞成的道理,比如可以写这样的主题“只要热爱生活,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或者,“善良的人四海之内皆有兄弟”。

也就是说,形式上你要写的可能是一种假设或幻想,但实际上你要表达的,仍然是你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看法,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追求。当年的高考作文,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思想性。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解读】

2013仍是“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对比2012年的作文,没有任何提示语,不以命题人的意图引导、限制学生的思维,就题目外在形式而言,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写作自由。从内容看是最近两年我国热议的慈善话题,材料涉及一个富翁三个家庭,三个家庭三种态度。写作要求提示“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材料内容”即是慈善的施受双方的作为,“含义”可从材料中合理抽象出来,而抽象出来的含义就不限于慈善本身,就会涉及更广泛的话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使文章写抽象出来的“含义”,也不可完全抛开材料不顾,毕竟,作文的逻辑起点是题目所+的材料。

视不同的人对待慈善的不同做法和态度,选取一种或几种皆可;材料对施舍方的叙述非常客观,怎样的施舍方式于文无据,我们可以赞赏慈善行为,可以呼吁富而有仁;接受方对于富翁施舍有三种做法,分别立意可有三个角度比如第一个可立意为感恩别人善意的帮助,第二个可立意为知恩图报,第三个可立意尊严比金钱更重要。

作文角度有优劣之分,不能放纵自己乱选角度。我们要着眼材料整体内容,从而选定写作角度,不要因为“自选角度”就只抓住材料中的片言只语写作,像本则材料,如果从“慷慨”、“同情”、奋斗(“白手起家”)等角度立意,显然就偏离材料大意了。

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进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解读】

2014年命题形式上和2013年保持一致。材料对比了黑白胶片照片和数码彩色照片的不同特点,以及他们所引发的人们的不同感情反应。照片是一个典型的情感载体,同时也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缩影,因此在审题上就最好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的情感的关系上着眼,可写科技的发展使人获得更好的生活与幸福感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但同时也

变得更加泛滥,科技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的情感体验。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对照片的不同情感体验,也是正面体验和负面体验同时具备的。因这个题目也可谓是时代性和思辨性同时具备的,给了考生构思立意较大的思维空间,但是,也可能会增加写作的审题障碍与难度。

也有一些考生的作文以“物以稀为贵”、珍惜“点滴”为主题,只着眼于写事物的多与少、优与劣,或人无完人、惋惜时间的分秒流逝等等,既不联系照片或影像,亦不涉及科技与人们生活及情感体验等关系。这种情况表明,还是有部分考生对材料内涵的整体把握有所偏颇,对题意认识不清,思维局囿于材料中的某个词,导致立意含混。

2.2015高职高考模拟 篇二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共25小题50分。在每小题所出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他们从旁观察世局, 认真思索宇宙的真象, 使用着抽象度高且不带意识型态的执着的语言, 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 属于原理性研究的层次是他们的专长。”这一评价是针对

A.儒家B.法家

C.道家D.墨家

2.《旧唐书·严震传》记载:“ (后) 梁、 (后) 汉之间, 刀耕火耨, 民耒耜为食。”这最能够说明

A.牛耕在魏晋之后尚未普及全国

B.中国南方的农业生产比较落后

C.中国进入铁器时代在隋唐时期

D.魏晋之后中原农业技术有了突破

3.唐代宰相张九龄有条用人原则, 就是“不历州县不拟台省”。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 为造就“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选官原则的实质是

A.重视门第选官原则

B.重视科举选官原则

C.重视文才选官原则

D.重视察举选官原则

4.据记载, 公元六到十世纪的隋唐五代时期, 我国除麻纸、楮皮纸、桑皮纸、藤纸外, 还出现了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秆纸和新 式的竹纸。以下选项对这一记载解读不正确的是

獉A.造纸术出现革命性进步

B.造纸原料来源更加广泛

C.此阶段造纸术进一步发展

D.此阶段纸张更加低廉实用

5.明代徐贲在《贾客行》中写道:“贾客船中货如积, 朝在江南暮江北。平生产业寄风波, 姓名不入州司籍……相期尽说莫种田, 种田岁岁多徭役。”这首诗主要说明明朝

A.政府取消商人户籍

B.社会重商思潮兴起

C.长途贩运发展迅速

D.农民税赋负担沉重

6.《辛丑条约》中规定的清政府向列强赔偿白银的数额 如下:俄国130371120两、德国90070515两、法国70878240两、英国50620545两、日本34793100两、美国32939055两、意大利32939055两、比利时8484345两、奥地利4003920两、荷兰782100两, 其余的43万余两由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等国分享。这说明

A.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趋势加剧

B.英国在华优势已完全丧失

C.日美两国成为侵华新力量

D.俄国取得独霸中国的优势

7.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 孙中山指出:“ (中国) 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 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 专管军事、外交、财政, 则气息自联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8.1912年, 全国大约 有1500余种报刊, 1913年由于北京国民政府的镇压报刊数量一度减少至130余种, 1919年后又上升到400余种。1921年, 全国有报刊550余种, 1926年增至628种, 通讯社增加到155个。1919年后中国报刊业呈现出扩大兴旺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印刷技术的革新和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B.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民众文化水平显著提高

C.各种政治势力相互制衡, 舆论环境相对宽松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国民政治热情高涨

9.根据统计, 上海工商业由于“市面萧条、发生亏蚀”而闭歇者, 在1934年占闭歇总户数的35%, 而1935年则上升为49%;由于“财政周转不灵”而闭歇者, 在1934年占闭歇总户数的13%, 而在1935年则上升为25%。导致以上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失败

B.外国商品被大量输入

C.国内战争的严重影响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0.下表为1942~1944年陕甘宁边区庆阳县的参议员统计表, 它表明当地

A.停止划分阶级成分

B.实现了人人参政

C.扩大中农贫农权益

D.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11.下面的两张图片中, 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其共同点是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2.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其中1958年的评估报告认为, 中苏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 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 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致, 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 都是美国人。这表明该报告

A.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

B.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C.忽视了中苏两国国家利益的矛盾

D.正确指出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3.1964年6月, 毛泽东说:“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 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 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 就放心了。”这反映出

A.中央决心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B.“联美制苏”的战略考虑

C.国民经济建设重点立足于战备

D.解决建设中经济结构方面的矛盾

14.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 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A.团结协作, 反殖反霸的精神

B.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15.2009年年初, 中国教育部的“扫 盲处”悄然消失了。这说明

A.我国民众的文化素质获得了较为普遍的提高

B.我国把义务教育纳入法 制化轨道成效的显著

C.我国民众中的文盲现象已经不复存在

D.我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16.根据罗马法, 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 就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 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 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由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

A.注重形式和程序化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

C.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17.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 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 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 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 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

1人民主权原则2邦联制原则3分权制衡原则4民主共和原则

A.123B.134

C.234D.1234

18.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价格越高, 价格指数 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

19.斯塔夫里阿诺斯 在《全球通 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 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他强调的是

A.民族主义顽强地对抗着现代化对全球的影响

B.经济全球化是由于先进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C.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所接受并实践

20.观察下列两张美术作品, 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21.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 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的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 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 期, 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

A.资本主义已过时

B.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2.“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 罗斯福提名了5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 法官, 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 它扫除了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符合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A.是罗斯福总统违背宪法的产物

B.虽违宪, 但有利于新政的实施

C.反映总统的实际权利有所扩大

D.是罗斯福总统操作司法权的结果

23.1952年, 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 即主张社会主义阵营协作互助以对抗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反映了

A.美苏冷战意识形态分歧在经济领域 的表现

B.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C.苏联轻工业发达, 无须融入资本主义市场

D.美国陷入“滞胀”, 苏联在经济领域加强扩张

24.“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 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

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在激化

25.《纽约时报》中曾经评论道:“这是一本令人欢欣鼓舞的关于全球化的著作, 非常具有可读性……”这里所说的是著作是托马斯·弗里德曼2005年所撰写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这本书中的一句名言为:“装载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 以及柏林墙的倒塌启动了世界变平的过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全球化完成于21世纪初期

B.信息技术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

C.面对世界的变得平坦, 我们应该修筑保护墙

D.全球化开始于柏林墙的倒塌, 因为柏林墙的倒塌拆除了地缘政治的屏障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50分。第26题12分, 第27题13分, 第28题12分, 第29题13分)

26. (12分) 下面是人 民教育出 版社2003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选修) 《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的部分目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 并说明修改理由。 (12分)

27. (13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各任其能, 竭其力, 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 贵之征贱。各劝其业, 乐其事, 若水之趋下, 日夜无休时, 不召而自来, 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 而自然之验耶?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亚当·斯密主张不需要计划, 不需要国家元首的统治, 因为市场会解决一切……政府应该仅仅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而不应该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世界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中国历代经济思想家从来没有想到通过深入研究、仔细观察建立真正“以不变应万变”的理论体系。征赋纳税的办法、修正方案倒是很多, 就是没有赋税原理;铸钱、行钞议论纷然, 就是没有货币理论;土地问题时常出现, 土地改革方案汗牛充栋, 就是没有国土经济原则;抑商喊了二千多年, 商人照旧衣锦食肉, 就是没有人对商业资本进行过认真研究。

———郭庠林《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研究》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司马迁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思想? (2分)

(2) 比较材料一材料二, 试指出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与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有何异同? (3分)

(3) 根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主要不足 (2分) , 并叙述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思想有哪些 (2分) , 这些经济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

28. (12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苏格拉底认为人类必须为自己的知识奠定巩固的基础, 他相信这个基础就是人的理性。由于他对人的理性有不可动 摇的信念, 所以他显然是个理性主义者。

———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材料二欧洲理性主义, 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 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一般认为随着笛卡儿的理论而产生, 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

———维基百科“理性主义”

材料三16~17世纪的中国, 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 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 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苏格拉底“显然是个理性主义者”的原因。 (3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17~18世纪的欧洲理性主义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内容。 (4分)

(3) 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 都产生了启蒙思想, 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1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 (4分)

29. (13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赫鲁晓夫对农民, 也是对全体人民犯下了滔天大罪……他本人肯定没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 相反, 为了巩固他自己的权力以及实施某些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 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没有经过周密思考、没有仔细权衡、没有经过实际的试验”。

———[俄罗斯]罗伊·麦德维杰夫著, 肖庆平等译《赫鲁晓夫大传》

材料二“赫鲁晓夫开启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恢复社会主义法制, 更多地关注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和借鉴作用……铲除斯大林个人迷信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一大历史功绩。它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促进了苏联社会民主化进程。”

———左凤荣《赫鲁晓夫研究及评价之新进展》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学者麦德维杰夫是依据哪些事实评价赫鲁晓夫改革及其改革结果的? (4分)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学者左凤荣是依据哪些事实评价赫鲁晓夫改革及其改革结果的? (3分)

(3) 试评材料中关于“赫鲁晓夫改革”的观点。 (6分)

三、选考题 (每小题15分, 学生只能选择一道题作答, 多答只按第45题评分)

30. (15分) 【选修1《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419世纪30年代~80年代英国改革简表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日本1871年明治政府派使节团考察西方。实地接触西方世界后, 对成员们的思想引起了巨大的冲击, 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正如随行的福田德兰所说的, 在西方文明面前, 他们“简直像乡下姑娘来到了上野火车站, 看到行走着的时髦女郎时, 愈觉得自己土里土气, 恨不得钻进地洞里去”。大久保利通也发出了“深感我们不适应这个世界”的感慨……因而最终他们“无所畏惧地放弃了自己的喜好, 吸纳了外国的文明”。

———吴延谬《日本史》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改革的特点, (4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进行这些改革的共同原因。 (6分)

(2) 依据材料二概括使节团成员接触西方文明后的感受。 (2分) 为“吸纳外国的文明”, 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

31. (15分)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胡适指出:“民国十三年以后, 他 (孙中山) 改造的国民党成为一个簇新的社会重心……这四五年来, 又渐渐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我们如果平心估量这二十多年的盘账单, 终不能不承认我们在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

傅斯年指出:“国民党今日之站得住者, 不是他自身充分的有站得住的力量, 乃是其他结合没有站得住的力量。今日之大难题, 即在国民党自身弄得没有办法, 而中国并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可以取而代之。”

蒋廷黻指出:“所谓中央政府的缺点, 许多是因为他是中央, 全国注目所在, 一有错处, 容易发现……实在中央政府大概说来要比地方政府高明。”

———以上材料均选自1932年创刊的《独立评论》

(1)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别说明 材料中“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及“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的理由。 (6分)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综合评述上述历史人物对国民党及国民政府的态度。 (9分)

32. (15分) 【选修3《20世纪的战 争与和平》】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国际联盟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实际上已名存实亡。经过磋商, 中、苏、美、英于1944年在美国华盛顿郊区敦巴顿橡树园大厦举行了会议。第一阶段苏联方面主张, “世界警察”应该由美、苏、英三国组成, 中国无权列入, 理由是中国没有参加会议。美国方面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组织的最高理事会的一个成员, 就会使这个组织具有世界性, 这就有利于把亚洲号召起来, 使其效忠于这个组织”。由于美国政府的一再坚 持, 中国进入 了“世界警察”集团。会议建议将这个组织定名为“联合国”。议案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秘书处等主要机构的组织和职权, 以及关于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和关于国际经济与社会合作的各种安排。

中国在第二阶段会议上除同意前一阶段的议案外, 补充3点重要建议:1、在和平解决争端上, 国际组织应适当考虑正义和国际法原则;2、大会应承担国际法的编纂和发展的任务;3、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应扩大到教育和其他文化合作。中国的建议先后取得美英苏赞同。会议虽然在常任理事国、安理会的否决权、创始会员国的资格问题上存在分歧, 但它通过的议案成为1945年旧金山 会议拟订 的《联合国 宪章》的基础。

———摘编自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开幕报道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建立背景, 指出美苏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态度及其目的。 (9分)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补充建议被接受的原因, 并加以简要评价。 (6分)

33. (15分)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熹宗即位。光启 (徐光启) 志不得展, 请裁去, 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 召起之。还朝, 力请多铸西洋大 炮, 以资城守…… (天启) 五年, 魏忠贤党智铤劾之, 落职闲住。崇祯元年召还, 复申练兵之说。未几, 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 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 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 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 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 守敬且尔, 无怪台官 之失占。臣闻 历久必差, 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 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 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 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 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 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 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 入参机务, 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 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 有志用世。及柄用, 年已老, 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 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 囊无余赀, 请优恤以愧贪墨 者。帝纳之, 乃谥光启 文定。久之, 帝念光启博学强识, 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 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 其孙为中书舍人。

———《明史·徐光启传》

(1) 根据材料概括徐光启的一生的主要事迹? (9分)

(2) 结合时代背景和所学知识, 分析徐光启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解析:材料中的 “旁观”“宇宙的 真象”“天道与人事变化”, 反映了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特点。故选C。

2.B解析:A项不正确, 我国牛耕逐渐普及是在汉代。B项正确, 这一记载主要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C项不正确, 春秋时期我国已经开始制造铁器。D项从题中体现不出, 故不符合题意。

3.D解析:“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意思是官员没有经历过“州县”为官的阶段, 就不能够担任“台省”这样的高官。其选官原则的实质是重视基层考察、民众考察。故选D。

4.A解析:A项不正确, 材料体现 不出“造纸术出现革命性进步”这一信息。B、C两项与材料内容直接相关。可以通过造纸原料广泛, 稻麦秆的使用, 推断出D项纸张更加低廉实用。

5.B解析:材 料的 主题是明代商业的发展和重商思潮的兴起。A 项信息没 有 在 材 料中体现。C项和D项均是材料反映的具体 现象, 而不是对这些现象的进一步总结。

6.A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 中国要赔偿的国家的数量十分大, 这反映了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趋势进一步加强。B项不正确, 英国当时在华仍然有较大优势。C项不正确, 日本从甲午中日战争始, 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侵华力量, 美国更是自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就是一支重要的侵华力量。D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列强侵华过程中, 俄国从没有取得过独霸中国的优势。

7.D解析:A项信息在材料中没有反映。B项与史实不相符合。材料没有体现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 故C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先生对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理念, 故D项正确。

8.C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当时 中国的社会状况, 了解当时政坛的纷乱使“各种政治势力相互制衡”, 这导致了当时思想的多元化, 进而促进了舆论媒体的繁荣的状况。因而报刊业兴旺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政治势力相互制衡, 舆论界的环境相对宽松”。A、B两项的时间特征不明显, 不能作为主要原因。D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国民政治热情普遍高涨”并非其主要原因。故选C项。

9.C解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故A项不准确。由于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项也不符合史实。国民政府1934、1935年对长征中的红军进行围剿, 故C项符合史 实。D项不正确, 日本全面侵华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

10.D解析:陕甘宁边区吸收地主、富农为参议员, 目的是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 建立和巩固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争取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 故选D项。

11.C解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因此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也没有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故A、B两项错误;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颁布了临时约法, 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开启了民主政治新阶段, 也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得进程, 故C项正确;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是辛亥革命, 故D项错误。

12.C解析: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苏关系发展趋势的评估, 夸大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国家关系的作用, 忽视了国家利益对国家关系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末, 苏联对华政策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故C项正确。

13.C解析:材料中“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 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等信息, 反映出当时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重点立足于战备, 故C项正确。

14.B解析:上合组织的宗旨是“以互 信求安全, 以互利求合作”, 这充分体现出我国新时期“不结盟”、“无敌国外交”的外交政策, 故B项正确。A项为万隆会议精神;C、D两项根据上合组织宗旨同样可以排除。

15.A解析:A项符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B项与题中材料无关。C项错在“不复存在”, 当前在少数地区仍然存在个别的文盲现象。D项与题中材料无关。

16.A解析:就公民法的内容而言, 履行法律手续必须严格遵循各种仪式, 念诵规定的套语, 实施特定的复杂程序, 说明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这种注重形式的法律, 在当时或许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交往的增多, 这种法律形式就愈来愈成了束缚民事行为的桎梏, 故A项正确, D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保护所有权, 也不能断定所有者为贵族, 故B、C项错误。

17.B解析:“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 权力由人民赋予, 符合人民主权原则, 故1正确;“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理分权, 确立联邦制, 故2错误;“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故3正确;这样做的目的是“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 体现了民主共和原则, 故4正确, 选择B项符合题意。

18.C解析:表格数据反映出自新航路开辟以来, 英国物价持续上涨, 这是因为新航路开辟以及英国殖民扩张以来, 大量金银输入, 导致金银价格下跌而物价上涨, 选择C项。此时英国资本主义兴起, 生产迅速发展, 需要资本的原始积累, 掠夺的财富基本上都转化为急需的资本原始积累, 排除AB项;英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不会影响物价, 故排除D项。

19.C解析:材料突出 了《独立宣 言》和《共产党宣言》对世界的影响。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独立宣言》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体现了理性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BD项在材料中都没有反映, 故C项正确。

20.D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 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南宋的山水画, 处于政治分裂时期, 画面表现了作者当时的国破家亡的感受。A项属于印象派风格, B、C两项不能反映毕加索绘画风 格。D项是两者 的相同点。故选D项。

21.B解析:在经济危机爆发时, 美国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 无法挽救危机。而这时期苏联等社会主义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 推动经济发展, 所以出现“羡慕”。又从材料“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可以看出人们的“希望”是加强政府职能, 故B项正确;从材料“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说明当时人们对政府抱有希望, 故A、C、D项不正确。

22.C解析:本题考查美国三权分立政体的具体表现和实施过程。“罗斯福法院”经由总统提名, 国会批准, 符合三权分立的规定, 所以不“违宪”, A、B选项错误。这一法院“扫除了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符合宪法的怀疑”, 为总统实施“新政”提供法律保障, 是总统的实际权利扩大的表现, C选项正确。这一法院并不完全听命于总统, 因而D选项错误。

23.A解析:“两个平行市场”, 这是经济领域的, 故B项错误;并且是“对抗”, 故A项正确;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轻工业不发达, 故C项错误;美国此时未有“滞胀”, 故D项错误。

24.B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冲击, 但仍然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不能说“丧失”, 故A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崛起并走向一体化, 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现象发生在文化领域, 没有反映“政治冲突”, 故C项错误;美国与法国等欧洲国家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 他们之间是国家利益的冲突而非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 故D项错误。

25.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 “装载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以及柏林墙的倒塌启动了世界变平的过程”是指信息技术的发达与两极格局的逐渐解体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故B项正确;21世纪初期全球化进一步加快, 但不能说完成, 故A项错误;作者是指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变平”, 而非强调修筑保护墙, 故C项错误;全球化可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 柏林墙的倒塌是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化, 故D项错误。

26. (12分) 建议1:增加明清时期, 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一目。 (2分)

理由: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是社会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2分) 社会物质生活是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成变化的重要表现。 (3分) 社会习俗是人们自发形成, 并为社会大多数人经常重复的行为方式。 (3分) 两者对研究明清以来社会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2分)

建议2:增加明清时期, 世界近代历史演变一目。 (2分)

理由:明清时期,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后期, 而西欧许多国家已经确立了近代代议制。 (3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明清却推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3分) 增加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进程, 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人类历史的进程。 (4分)

(说明:言之有理即酌情给分, 但本大题学生总得分不得超过12分。)

27. (13分) (1) 各尽所能, 进行社会分工。顺其自然, 使民众安居乐业。 (2分)

(2) 同:都主张由自然调节社会 经济。 (1分) 异:司马迁主张“物征之征贵、贵之征贱”, 主张政府对市场经济调节;但亚当·斯密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由市场“自行调节”。 (2分)

(3) 主要不足:对经济缺乏理论研究, 没有形成“以不变应万变”的理论体系。 (2分)

政策:征赋纳税改革政策、货币政策、土地改革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2分)

影响:一方面, 在一定的时期, 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恢复、发展、繁荣。另一方面, 其维护下的“小农经济”, 又在一定时期制约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使中国在封建社会里长期徘徊。 (4分)

28. (12分) (1) 他主张“认识你自己”, 主张理智至上; (1分) 以知识去思想问题, 对理性有不可动摇的信念; (1分) 追求思想自由, 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 被当代他们的先驱和战友。 (1分)

(2) 原因:自然科学 (笛卡儿学说) 、知识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2分)

内容:主张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权力制衡, 提出资产阶级政治蓝图。 (2分)

(3) 共同主张: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1分)

原因: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十分脆弱, 使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分) 清朝统治者的闭关政策和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思想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2分)

29. (13分) (1) 赫鲁晓夫对人民犯罪;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模式, 而注重巩固自己的权力;充分利用苏联模式;没有经过试验, 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4分)

(2) 开启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先河, 解放了人们思想;恢复社会主义法制, 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重视农业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借鉴作用。 (3分)

(3) 同意材料一观点:改革初期虽然取得了部分效果, 但由于冒进, 推行“玉米运动”, 乱指挥, 使苏联农业出现大危机, 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混乱和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 (2分)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批判, 引起世界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运动, 引起社会主义国家的动荡。赫鲁晓夫推行也推行个人专断, 重新开始新的“个人崇拜”。 (2分) 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模式,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没有整体规划和科学的试验, 导致矛盾突出, 被迫下台。 (2分)

同意材料二观点:通过扩大农场和地方权力, 刺激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前期, 农业取得大丰收。 (2分) 对斯大林的批判, 一定程度上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促进苏联社会民主化进程。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社会主义法制, 开启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先河, 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分) 为苏联后来的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国力达到顶峰准备了条件, 使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彻底摆脱了苏联的控制, 打破了苏共在国际共运中的霸主地位。 (2分)

30. (15分) (1) 特点:进行民主化改革 (或扩大民主权利) ;进行法制化建设;为解决民生问题立法;持续时间长, 呈现渐进性。 (每点2分, 共4分。任答2点即可)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统治阶级为缓和矛盾, 巩固统治的需要 (或自由放任主义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滋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启蒙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等进步思潮的影响。 (每点2分, 共6分, 任答3点即可)

(2) 感受:羡慕西方文明; (1分) 对日本文明感到自卑。 (1分)

措施: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每点1分, 共3分, 任答3点即可)

31. (15分) (1) “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对内独裁、内战, 对日本侵略推行不抵抗政策, 等。 (3分)

“这个民国时期的确然有很大进步”:基本实现国家统一, 国家经济得到显著发展, 等。 (3分)

(2) 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缺乏独立性;民族危机日 益加剧。他们一方面贵国民党政府行为, 另一方面维护国民政府的统治地位。推动了国民政府抵抗侵略及中国近代化进程。 (9分)

32. (15分) (1) 背景:二战后期国际联盟失去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 (4分)

态度:苏联排斥中国加入;美国赞同中国加入。 (3分)

目的:维护各自利益, 称霸世界。 (2分)

(2) 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3分)

评价:中国加入联合国是其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决 定的, 有利于维 护世界和 平。 (3分)

33. (15分) (1) 大事:1练兵和造炮;2力主屯政和盐政;3组织编纂历法;4编纂《农政全书》; (9分) (每点3分, 答出3点即可)

(2) 原因: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政治:国家统一, 社会相对稳定;3思想文化:经世致用思想影响;4外部因素:继承传统科技, 西学东渐, 吸收西方科技;5个人因素:个人努力。 (6分) (每点2分, 答出3点即可)

3.2015年高考作文模拟题 篇三

相传,东汉彭宠在南阳就只见过黑色的猪,有次去辽东办差,在一农人家里见到一只白头小猪,他觉得十分稀奇,就将小白猪买了下来,装进背篓里,要把这稀罕之猪献给皇上。可是进入河东地界,那里的猪全是白色的,于是,彭宠就想把小白猪给放了。这时,同乡韩鸿对他说,你所要进献的并不是一头猪,而是一个宝,判断宝物的标准不是物件本身,而是你的诚意,相信皇上会“笑纳”的。后来韩鸿将彭宠举荐给文王刘玄,彭宠又助刘秀平定天下,立下赫赫战功。

立意参考:(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2)礼到,更要心到。(3)礼物有价,情意无价。(4)纳物,更应领情。(5)放出眼光,透物见情。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高考要求作文。

一家旅行社组织一拨人去泰山三日游。在旅程中,坐在前排的游客每天要向后移动五排,这样每位旅客在前、中、后的位置上都各坐上了一天。由于游客来自世界各地,导游每次介绍各地景点时,都用英语、粤语、普通话各介绍一次,导游一会儿先讲英语,一会儿先讲广东话,一会儿先讲普通话。

立意参考:(1)于细节处见公平。(2)只有心中有人,以人为本,方能公平待人,公平处事。(3)规则(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高考要求作文。

抗日战争中,在重庆,有一天国民党元老陈铭枢请学者熊十力吃饭。熊十力面对浩浩长江,大发感慨,而陈铭枢则背对长江,看着熊十力。熊觉得很奇怪,说这么好的风景你怎么不看?陈答曰:“你就是最好的风景。”

加拿大学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的《阅读史》中也有一幅照片,堪称最好的风景。1940年10月22日,伦敦遭德军轰炸,很多房子倒塌了,这间西伦敦荷兰屋图书馆,墙壁也已倾颓,地下满是砖石,竟然有人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书架前翻检自己喜爱的图书。或许,越是这种艰难时刻,越需要书籍作为精神支撑。

立意参考:(1)精神是血脉,涌动处皆为风景。(2)精神不倒,风景屹立。(3)人性之光,天地大美风景。(4)你就是一道风景,没必要在别人风景里面仰视。(5)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风景。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高考要求作文。

启功老人在世的时候,有人曾拿着一幅盖有他印鉴的条幅求辨真伪。启功老人仔细瞅了一会儿,才缓缓地说:“这幅字写得比我好!”大师的潜台词不言而明。

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上也有王羲之的笔误,但涂抹的瑕疵掩盖不了“天下第一行书”的辉煌。在一次古代书画作品鉴定会上,著名鉴赏大师杨仁恺先生语出惊人:“那没有一点缺欠的才是赝品!”

立意参考:(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2)瑕不掩瑜。(3)优点越突出的人,往往缺欠也越突出。(4)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5)绝对完美的人,人唯敬之;瑕瑜互见的人,人常近之。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高考要求作文。

在一个十分缺水的山村,两家各打了一眼水井,但老李家的水质没有老张家的好,邻居们纷纷到老张家去打水,很少到老李家。有年干旱,井水不够用,老张家就砌了院墙把水井圈到院子里。邻居们打水不如以前方便了,于是纷纷到老李家打水。时间长了,老李家的水质越来越好,而老张家的井水却莫名其妙地变得浑浊起来,到后来就根本无法饮用。打井师傅最后告诉了老张原因:“一眼水井至少要有十多户人家经常使用,才能把水用活。”

立意参考:(1)独占,路越走越窄;共享,路越走越宽。(2)独乐乐,何如与人同乐?(3)拆除墙,让心走得更近。(4)墙推倒了就是桥。(5)人不是宇宙唯一的主宰,万物都有存在的理由,人类与万物应和谐相处,共享一片蓝天。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高考要求作文。

有人说,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

有人说,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能审视灵魂,他们才有未来。

立意参考:(1)国家品格与人民素质。(2)个人命运与国运。(3)要看到眼前,更应关注长远。(4)要有“小我”情调,更应有“大我”情怀。(5)要发展物质文明,更应铸造民族精神。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高考要求作文。

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

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

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

立意参考:(1)生命诚可贵,使命价更高。(2)做把天顶起来的高个子。(3)铁肩担道义。(4)走出“小时代”,弄潮“大中国”。(5)苍茫大地,我主沉浮。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高考要求作文。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

用财富衡量科学家的价值太低级,太庸俗。人的身上,最值钱的,是装在脑袋里的知识和一颗责任心。(袁隆平)

立意参考:(1)有眼光的家长,不是把财富留给子女,而是把子女变成财富。(2)追求核心价值,不为财富羁绊。(3)物质财富诚可贵,精神财富价更高。(4)做财富的主人,不做金钱的奴隶。(5)不避义利,重义轻利。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高考要求作文。

如果你定一个高得离谱的目标,就算失败了,那你的失败也在任何人的成功之上。(电影《阿凡达》导演卡梅隆)

我跟所有人一样,开始的榜样是盖茨、李嘉诚,后来发现他们不是我的榜样,没法学习,太大太强。真正的榜样一定在你附近,你做小饭馆,榜样就是斜对面的小饭馆。(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

立意参考:(1)目标要高远,行动要务实。(2)视点要高,起步要低。(3)身边的榜样告诉你“能走多远”,离谱的目标激励你“走得更远”。(4)生活不只是眼前,还有诗与远方。(5)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高考要求作文。

有口难辩

4.2015高考作文预测 篇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界限,有的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有不少界限只是存在于你的心里,是你自己所竖立的一堵围墙,只要推倒心中的围墙,这个界限也就不存在了。

请以“界限”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优秀范例】:

守住心灵疆界 761字

世上有许许多多界限,有的是客观存在的,但更多的则存在于人们的心里。界限在心中就像一堵墙,遐想驰骋在墙内的世界,这对许多人来说是美好的、正确的,是可以接受的。而围墙之外呢?超出了这个界限,有的人就会产生恐怖、畏惧、羞愧及各种负面情绪,仿佛超越心灵的界限就是地狱。于是心灵疆界就成了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分界线,成了许多人的道德底线。

人们的心灵疆界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构筑起来的。因为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与身处的环境千差万别,所以判断是非的标准也就各不相同了。

教育者说:人要循规蹈矩,闯红灯是错的;而有的父母带着孩子闯了红灯却显得无所谓。谁是谁非?

教育者说:待人要态度诚恳、有礼貌;而在现实生活中以此作为行为准则却处处碰壁。孩子应该怎样面对呢?为什么别人的行为在我眼中总是“错”呢?

当今世界竞争激烈,新鲜事物不断涌现,旧的传统观念有的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上有些地方是非、善恶、美丑混淆,欺骗欺诈、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常使我们茫然、惑然;心灵有时也在接受考验。

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诸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无论如何也不会动摇。因此,每个人在道德情操上必须遵循的底线是不能超越的。

无视这底线的人就应该受到谴责。为了金钱与富贵出卖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人,为了私欲出卖亲情、友情的人,为了名利出卖人格的人„„他们心灵的疆界消失了,充斥心中的只有私欲和贪婪。比如为仕途、为钱财而不顾国法的贪官们,谋财害命的强盗,不顾社会公德的好色之徒,他们失去了心灵道德底线的约束,走向了堕落。

5.2015湖北卷高考作文 篇五

作文材料: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2015湖北高考材料作文范文一:喷泉与泉水的故事

喷泉,汹涌的从地表喷射向高空那一刻,水花四溅,亮丽舞动着的水帘顷刻映在视线里,开出水晶般的花,它的美丽与壮阔为每个人欣赏,为此有人愿不远万里前往一处胜地观看那里喷泉绽放的姿态。我们为它的美丽所折服,为它的汹涌所震撼,而又有多少人知道汇成如此靓丽的风景的水源是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像汹涌澎湃的喷泉一样存在着我们不知道的另一个地方,还是默默无闻的沉睡在地底,蓄势待发,等待着给我们上演出这样一场美幻绝伦的景致呢。

泉水是以一种沉默的姿态在地底下蓄积力量,在最合适的时候,它汹涌而出,喷薄出地表,在空中骄傲地完成它使命,在人们的赞叹声中倾泻而下,转眼汇成另一股溪流,奔向远方。

是的,你见识过晶莹剔透的喷泉,你内心给它赞美被它折服,但你从来不知道它的源泉竟是这样沉稳静默的,它静静等待着,浑身蓄满力量,你看见它辉煌的那一刻,但你不知道它的背后竟也付出过这般坚忍的等待。就像烟花一样,绽放的一颗为世人惊叹艳羡,没有跃上空中的时候,谁会想到它能给人们那样无尽的震撼与惊叹呢?

我想,世界上很多事物大约都是这样,包括那些很多成功的人士。冰心曾经不是说过这样一句话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每个人的精彩都不是一日而蹴的,它必然经历过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忍耐,在那段沉默的岁月里,他熬尽坚强吃尽苦头,也许自己都不知道这看似暗无天日的等待最后意味着什么,是成功,还是失败。像居里夫人与她丈夫历经数年发现了镭这一元素一样,像爱迪生反复试验反复失败终究还是发明了电灯泡一样、、、那么多的例子都在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辉煌的背后是要付出艰辛与等待的。

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无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喷泉与泉水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与辉煌的背后需付出的道理,让我们知晓昨日不知名的某某或许会在明日转身变成一个潜力股,每个人的现状是怎样的无关紧要,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找准自己的方向,并并向着那个方向,作出努力,最关键的,是不放弃。

2015湖北高考材料作文范文二:喷泉与泉水

我爱“甲天下”的漓江水,也爱秀灵诱人的西子湖,但最爱的莫过于家乡的那湾小小的泉水。

泉水流进美丽的森林里,小动物们大口大口的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喝饱了,你们能长得更加强壮。”

泉水流进漂亮的大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泉水流过静静的草原,小草大口大口的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喝饱了,你们能长得更加的翠绿。”

泉水穿过静静树林,小鸟在尽情的歌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最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周国平说过,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泉水,仿佛一曲经久不衰的旋律,已经成为湖北人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它,湖北这座城市有了浓郁的韵味与美。

闲暇的时候,站在泉水的面前,都会被它深深吸引:泉水的涌动,是那样的执著,永远不知疲倦。

夏天,我常常把脸和嘴贴在水面上,让泉水抚摸着。每当这时,同伴们便笑我,说我太多情,和泉水也亲吻呢,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这里的泉水清澈、甘甜。即使如此,每隔一段时间,我和同伴们也要把水池清洗一次,清除泉中的污泥。我们卷起裤子抢着干。清洗完了,那桌水显得更清亮了。

现在我已到他乡读书了,但心里却仍挂念着家乡那甘甜可口的泉水和生活在泉水边的亲人们。

6.2015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篇六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此材料作文继续采用延续前几年的社会生活类事实性材料,作文考查了学生的价值观,不论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作出贡献,就值得点赞。审题障碍不大,可供学生发挥的空间不大,思辨性差,恐怕出现的仍是千篇一律的颂扬之词。但在立意上不能忽视一些细节要求的提示。这个作文题的特点就是,表明观点容易,但找到恰当的论据支撑比较难,容易写得空洞。”

考生可以从团队精神、科技进步、创新改变生活等角度阐述:如果选择技术工人,可以从爱岗敬业、普通人普通岗位也能创造社会价值的角度切入;如果选择摄影师,可以从提升人们审美,用美的作品来缓解人们紧张压力的角度切入。

【优秀作文】

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亦用其复杂和差异考验着我们的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尤为欣赏大李,认为他的人生最具风采。

不可否认,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变普通技艺为完美艺术的老王有他的风采,他让我们看到,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也可以通过潜心所热爱事业的创造,为人生延展与增添价值;酷爱摄影,跋山涉水的小刘凭借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将青山悠悠,流水深深的美景定格于镜头瞬间,带给人们以美的感受。这样的人生,同样具有风采。

但是,我还是认为大李最具风采。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板凳做得十年冷”的对学术的纯粹钻研;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对创新的极致追求;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自信与尊重。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人们往往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空名争得头破血流,而像大李这样葆有纯净与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珍贵。

我们的社会,需要“老王”们用精妙的技艺增添精致,需要“小刘”们用精湛的艺术增加精彩。但若没有了“大李”们对学术的潜心研究,我们就很可能被禁锢在当代截面上,难以博古通今,继往开来。我们的国家,亦可能失去创新带来的无限发展动力与潜力。大李依靠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的精神继承前辈的学问,寻得生命科学的奥秘,无愧于先人,造福于后世,这样的人,又怎能不具风采?

尽管,大李潜心钻研学术,可能无暇修饰外貌,难以兼顾家庭,但他极为丰富的内涵尤为珍贵;尽管,高端的学术研究看似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关系甚微,但我们的生活定会因为大李们的付出得到积极的改变,而我们的后代,人类的未来,也会因此受益。

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性格在大李的身上得到了传承;袁隆平以及“两弹一星”研制专家们的科学精神亦在大李身上得到彰显。大李用努力与拼搏,用理想与信念,用坚守与坚持,用热爱与热情走出了一条极具价值的科研人生之路。这样的人,自然熠熠闪光;这样的人生,注定风采无限!

从时间的长河来看,每个人的存在不过是极短暂的一瞬;以宇宙为疆,光明也不过是局促的一隅。但是,人之为人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可以依靠无限的创造与热爱,探索生命的奥秘与科学的精彩,超越时间与生命的界限,为后世留下无限的财富。大李潜心学术,他的人

生极具风采!

我愿如大李,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2015辽宁高考满分作文欣赏:一人美出世界

带领团队走在学术前沿的大李,从职高生到“大国工匠”的老王,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的小刘:此乃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的三名候选人。若说风采,大李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做出了重大贡献,老王将普通技术化为完美艺术,斯人风采,莫敢仰视。但更吸引人的,却是小刘那镜头中的一幅幅美景。

诚然,诸如大李、老王一类的各界人士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但也正因如此,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机会亲自体味世界之美,而小刘跋山涉水,将此一一镌刻,直达人们眼底。

风采在他前行的脚步上。

想起李时珍,走遍各地去寻那一味草药,那一株花蕊,一步一步踩出了《本草纲目》;想起郦道元,踏遍江河湖海,去寻那水之命脉,那河之经络,一步一步记成了《水经注》;想起了马可·波罗,行遍东方各国去抚那一匹丝绸,那一盏瓷器,一步一步书成了《马可·波罗游记》。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言:“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小刘便是如此一步一步前行着,不畏艰难,不惧风雨,访遍名山大川。他的美景如清风拂面,荡涤了尘埃,舒缓了心情。

风采在他记录美景的镜头上。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李白,面对着“烟涛微茫信难求”的瀛洲,也只能望洋兴叹。纵然有满腹才华,可将自然之一隅的雄奇、瑰丽书出十分之一二?透过小刘的镜头,我们能一同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欣赏山之巍峨,水之壮阔。无需多言,已在美景前心荡神驰。

风采在他与人分享的精神上。

手中拥有众多美景,小刘未私藏,而是慷慨地与人分享。对于那些终其一生可能也无缘亲自与这些山川相见一面的人来说,一组组美到惊心动魄的图片已是莫大的安慰。能够足不出户即享受一片大好河山,都要归功于像小刘一样无私分享的人。

所谓凡事顺其自然,遇事之时泰然,成功之时淡然,失败之时坦然,而在面对那抓人眼球的景致时由衷的愉悦恐怕是怡然了吧。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小刘凭一己之力给予我们其中之三,正是风采自在其身,一人美出世界。

【郑老师点评】横式结构,一目了然。思路很清晰,开篇引用材料,点出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

2015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赏析:-一杯春醪寄余心

唐有刘白堕脱俗隐于市,善酿酒,饮之香美,经月不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但惧白堕春醪。”一杯春醪,寄着他一生的志趣,一生之作,亦携着你品性高低。

冯骥才曾道:“植物死了,将生命留在种子里;作家死了,将生命留在作品里。”“言为心声”,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常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或无意的性格流露,或刻意的志节寄托,作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与广远,承载着作者的追求与修养。

百家争鸣,各有其芳华。若你的歌声不现出你最独特的嗓音,盖只能湮没于喧嚣的人世。庄子汪洋恣肆,老子凝练沉稳,墨子严密周全,韩非子肃穆苛刻,则《庄子》抑或《道德经》,《墨子》抑或法家大集,无不承载着其独特见解、个性思考。台湾云门舞集享誉全球,其舞姿脱俗超凡摄人心魄,而其门下弟子亦无一不是高雅养性之性情中人。作者与作品如人与影,映照着彼此最真实的内心,而它只有你将最真实的生命投射,作品才能温润如玉,毫无杂质地现其熠熠光华。

人在成长,作品亦在成长,如影随形中,两者的生命都登上更高山巅。龙应台年轻时生活在唐朝,热情奔放,文字或“横眉冷对千夫指”,抑或“俯首甘为孺子牛”,都是其性情之真,与作品携手胁肩,向更深阔的远方迈进。俄国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的人生起伏,其诗作亦从少女的幼稚转为熟女的沉稳。作者与作品如一对孪生胞弟,在时光的磨蚀下恣意成长,从一个方面,我们得以窥见另一方的性格。

而元好问曾道:“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格调与其品性的背离,有时并不是性情相伴,或是作者在作狂野挣扎,或是反其道愈见其力。顾城的诗天真纯朴,他却亲手杀死妻子;凡·高的画绚丽奔放,他却癫狂割下左耳。我们能说他们的品性恶劣、思想卑劣吗?当世界以痛吻我,我在报之以歌后,内心的苦苦挣扎或蒙蔽我纯洁的心,而内心会在我手遗留中卓然于世。卢梭在《忏悔录》中极尽猥琐之能事,而谁又能否认他卓然脱俗的品性、高雅勇敢的追求呢?作品与人当面的背离,实则乃内心更坚定的追索啊!

当今社会人们热捧的“雅作”,却不知“雅作”之作者粗鄙无知,而耻于那些外表粗鄙之人,浑不知其作品华美天成、淳朴自然。悲哉!悲哉!而我坚信,那些枯灯夜雨下的荒江野老,剑指连营而无畏,笔削春秋而令乱臣贼子畏惧,定会与作品一同矗立于民族之巅。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在这急景流年的时光里,哪一杯才是真正寄余心的春醪呢?

【点评】 刘白堕、冯骥才、庄子、老子、墨子、韩非子、龙应台、安娜·阿赫玛托娃、顾城、梵高、卢梭„„如线串珠,如数家珍,使原本较为抽象的“作品与人品”变得真切可感。“下笔如有神”的背后必然是“读书破万卷”的文化底蕴。

2015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感知自然需躬行

看着书本中神秘美丽的热带丛林,抬头却只见钢铁森林的冷漠荒凉;向往电视里一望无际的蔚蓝海洋,却不曾感觉过海风的凉爽。你是否也曾这样,感觉自然很近,但又似从未如此遥远?手机、电视、鼠标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但从那冷冻的屏幕中,我们终究无法勾勒出自然的模样。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人们只看到了前半句,却视后半句为无物。的确,各种拍摄工具的推陈出新,令普罗大众都能从荧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然而人们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自然需躬行!

如不是苏轼亲临了壮阔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如不是李白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般的千古绝句?如不是毛主席亲临自然,又怎能抒发“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可见,要想真正体会自然、感知自然,光是从影视、文字间领会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才能于云卷云舒、花败花开寻得自然的真谛。

然而,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电视、手机的存在也有其积极意义。通过天气预

报,人们可避开自然灾害;通过影视节目,人们也可聆听鸟语、细看花开。然而依笔者之见,这些感知自然的途径并不是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是映射出了人类控制甚至统治自然的野心。为了拍摄野生动物,人们干扰了正常的生态秩序;为了人类的利益,人们预测甚至妄想改变天气,这确是体现了人类科技进步之快,但同时也违背了自古时起便存在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原则。当自然被装入了“盒子”,自然的“身躯”离我们很近,但自然的“心”却离我们更远。

当下,人们想“看到”自然的需求已被科学技术满足,然而我们感知自然的期盼却是科技所无法满足的。那么,何不将“行万里路”当成我们的新准则,去体会黄山之奇、泰山之伟、长江之壮、大海之阔?要想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

点评:

本文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作者从直接感知自然的角度入笔,开篇灵活运用命题材料,在对比之中提出“觉知自然要躬行”的观点,审题准确,立意鲜明且易“令普罗大众”接受。接着反向假设,运用排比反问句式,罗列苏轼、李白、毛主席等事例,论据相对充实,论证较为有力。然后很有分寸地指出,光靠“影视、文字”感知自然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寻得自然的真谛”,归因分析合理到位。

更为可贵的是,文章在辨证地肯定“电视、手机”对感知自然“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努力探究感知自然的意义所在,揭示出人类妄想“控制自然的野心”及其导致了“自然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后果,针砭时弊,引人思考。

另外本文标题和观点皆化用古诗,简洁典雅又略有变化。标题用“感知”,紧扣命题材料;论点用“觉知”,有些哲学意味,颇见匠心。结尾处,“要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呼告亲切,嘱托殷殷。

7.2015高职高考模拟 篇七

1.“x>2,且y>2”是“x+y>4,且xy>4”成立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x|x≤0}

(B){x|0≤x<2,或x>3}

(C){x|2≤x≤3}

(D){x|0≤x<2,或x≥3}

3.图1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2cm3(B)3cm3

(C)4cm3(D)5cm3

(A)1-i (B)1+i

(C)-1+i (D)-1-i

(文)已知区域Ω为半径为1的球面的内部,区域A为上述球面的外切正方体内部.若向区域A上随机投一点P,则点P不落在区域Ω的概率为().

6.如果输入1,-6,9,那么图2所示的程序输出的值为().

(A)方程无实根(B)x1,x2

(C)3 (D)3,3

7.(理)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f(-1)=-7,对任意x∈R,有f′(x)<3,则不等式f(x)>3x-4的解区间是().

(A)(-1,1)(B)(-1,+∞)

(C)(-∞,-1)(D)(-∞,+∞)

(文)设点P(x0,y0)是函数y=tan x图象与y=-x图象的公共点,则代数式(x20+1)(cos 2x0+1)的值为().

(A)2 (B)3

(C)5 (D)7

8.(理)如果n为正奇数,那么7n+C1n·7n-1+…+Cn-1n·7被3除所得的余数为().

(A)0 (B)1

(C)2 (D)不确定

(文)设二次函数f(x)=x2+bx+c(b,c∈R),已知不论α,β为何实数,恒有f(sinα)≥0和f(2+cosβ)≤0成立,则ln|b+c|=().

(A)-2 (B)-1

(C)0 (D)1

9.(理)对于抛物线C:y2=4x,我们称满足y20<4x0的点M(x0,y0)在抛物线的内部,若点M(x0,y0)在抛物线的内部,则直线l:y0y=2(x+x0)与抛物线C公共点的个数是().

(A)0 (B)1

(C)2 (D)1或2

(文)直线y=x-1被抛物线y2=4x截得线段的中点P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是().

(A)3 (B)4

(C)5 (D)6

10.(理)设向量α=(x+3,x),β=(2sinθcosθ,asinθ+acosθ)满足对任意x∈R和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5]

(B)(-∞,1]

(C)[5,+∞)

(D)(-∞,1]或[5,+∞)

(文)平面向量也称二维向量,二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可以推广到n(n≥3)维向量,n维向量可用(x1,x2,x3,x4,…,xn)表示.设a=(a1,a2,a3,a4,…,an),b=(b1,b2,b3,b4,…,bn),规定:向量a与b夹角θ的余弦值为时,则cosθ=().

11.(理)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长为a,b,c,且ab+ac=bc,则sin A的最大值是().

(文)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长为a,b,c,且ab+ac=bc,则cos A的最小值是().

12.(理)将1~9这9个数平均分成3组,则每组的3个数都成等差数列的分组方法的种数是().

(A)3 (B)5

(C)7 (D)9

(文)某大学的信息中心A与大学各部门、各院系B,C,D,E,F,G,H,I之间拟建立信息联网工程,实际测算的费用如图3所示(单位:万元),请观察图形,可以不建部分网线,而使得中心与各部门、各院系都能连通(直接或中转),则最少的建网费用是().

(A)12万元(B)13万元

(C)14万元(D)16万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若表示的是双曲线,则它的焦点坐标是______.

14.(理)某一汽车在行驶中,汽车汽油平均消耗率m(每小时的汽油消耗量,单位:L/h)与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之间满足函数关系:.“汽油的使用率最高”为每千米汽油平均消耗量最小(单位:L/km),则汽油的使用率最高时,该汽车速度是______km/h.

(文)在某社区现有480个住户,其中中等收入家庭200户,低收入家庭160户,其他为高收入家庭.在构建社区幸福梦的某次分层抽样调查中,高收入家庭被抽取了6户,则该社区本次被抽取的总户数为_______.

15.已知命题p:函数f(x)=log0.5(3-x)的定义域为(-∞,3);命题q:若k<0,则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对于如下命题:

(1)命题“p且q”为真;

(2)命题“p或q”为假;

(3)命题“p或q”为假;

(4)命题“p且q”为假.

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

16.(理)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一个球心在A(5,4,0),半径为1的球M,从点A出发运动到墙面XOZ后反弹,再运动到墙面YOZ,再反弹运动到点B,此时球M的球心坐标为(4,3,4),则球M从A运动到B的路程是______.

(文)已知函数f(x)=x2-2x,g(x)=ax+2(a>0),若对任意x1∈[-1,2],总存在x0∈[-1,2],使得g(x1)=f(x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理)若

(Ⅰ)求证:an+1≠an;

(Ⅱ)令,写出a2,a3的值,求数列{an}的通项,并证明你的结论.

(文)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当n≥2时,点在f(x)=x+2的图象上,且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设bn=2(1-n)an,当n≥2时,设Tn=b22+b23+…+b2n+1,求证:Tn<1.

18.(本小题满分12分)(理)如图4,在单位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1C1,A1D1的中点.

(Ⅰ)求证:直线BD⊥直线A1C;

(Ⅱ)求直线AC与平面ABEF的夹角的正弦值.

(文)如图5,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且AC=BC=CC1=2,M是AB1与A1B的交点,N是B1C1的中点.

(Ⅰ)求证:MN∥平面ACC1A1;

(Ⅱ)求三棱锥N-A1BC的体积.

19.(本小题满分12分)(理)某班同学利用国庆节进行社会实践,对[25,55]岁的人群随机抽取n人进行了一次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的调查.若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的称为“低碳族”,否则称为“非低碳族”,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图6).

(Ⅰ)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n,a,p的值;

(Ⅱ)从[40,50)岁年龄段的“低碳族獉獉獉”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18人参加户外低碳体验活动,其中选取3人作为领队,记选取的3名领队中年龄在[40,45)岁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期望EX.

(文)田忌和齐王赛马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设齐王的3匹马分别为A,B,C,田忌的3匹马分别为a,b,c,6匹马的奔跑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依次为:A,a,B,b,C,c.两人约定:6匹马均需参赛,共赛3场,每场比赛双方各出1匹马,最终至少胜两场者获胜.

(Ⅰ)如果双方均不知道对方的出马顺序,求田忌获胜的概率;

(Ⅱ)颇有心计的田忌赛前派探子到齐王处打探实情,得知齐王第一场必出A马,那么,田忌应怎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才能使获胜的概率最大?

(Ⅰ)求椭圆的离心率.

(Ⅱ)若半焦距为3,过点A的直线l交椭圆于两点M,N,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C使为常数?若存在,求出C点的坐标及该常数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2分)(理)已知函数

(Ⅰ)若f(x)为其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试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文)已知f(x)=ax+ln x,g(x)=ex.

(Ⅰ)当a≤0时,求f(x)的单调区间;

(Ⅱ)若不等式有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7所示,AB=AC,AB为O的直径,AC,BC分别交圆O于E,D,连结ED,BE,

(Ⅰ)试判断DE与BD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Ⅱ)如果BC=6,AB=5,求BE的长.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l经过点P(1,1),倾斜角

(Ⅰ)写出直线l的参数方程;

(Ⅱ)设l与曲线C:相交于两点A,B,求点P到A,B两点的距离之积.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Ⅰ)设a和b是实数,求证:|a-b|+|a+b|≥2|a|;

8.2015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四 篇八

航行于南纬45°的一艘轮船上的某船员在国际标准时22:00看到太阳位于一年中最偏北的东北方向的海平面上,据此回答1~2题。

1.该日最可能是航行点的什么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该船员所在经度最可能是:

A.120°E B. 130°E C. 150°W D. 70°W

读甲河流域局部地质剖面及不同时期植被状况图(图1),回答3~4题。

3.与M地层岩石性质和形成时代最接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与1988年相比,图示区域2010年:

A.河流含沙量减小 B.坡面径流量增加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D.坡面下渗量增加

咖啡是哥斯达黎加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咖啡种植需年降雨量达1 500~2 000mm和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理想气温是15~25℃,理想海拔高度为500~2 000m。图2为哥斯达黎加等高线地形图,结合材料,回答5~6题。

5.据图判断哥斯达黎加冬半年主要盛行: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6.该国种植咖啡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东部地形平坦开阔 ②中西部山地为主,排水良好 ③有火山灰形成的肥沃土壤 ④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定制公交,也称商务班车,是从小区到单位、从单位到小区的一站直达式班车。市民可通过专门网站提出自己的需求,公交集团根据需求和客流情况设计公交线路。结合图3回答7~8题。

7.最适合开行定制公交的是:

A.印度孟买贫民窟到中心商务区之间

B.纽约高档别墅区到小商品批发市场之间

C.北京市大型居住区到商务区之间

D.深圳“城中村”地区到电子装配厂之间

8.开行定制公交主要有利于:

A.缓解交通拥堵和城市噪声污染

B.缓解交通拥堵和城市大气污染

C.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

D.提高公交运行速度和经济效益

图4为南亚地形图,读图并结合表1数据回答9~10题。

9.印度耕地面积比中国大是因为印度比中国:

①国土面积大 ②平原面积大 ③低海拔面积比重大 ④水热丰富区面积比重大

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分析表1可得出,2012年中国比印度:

A.净增加人口数量少 B. 0~14岁人口数量多

C.老龄化严重 D.城市人口数量少

读我国西藏自治区青稞分布图(图5)和年降水分布图(单位:mm)(图6),回答11~12题。

11.西藏青稞分布区A区是冬青稞分布区,B区是春冬青稞分布区,C区是春青稞分布区,其形成主导因素是:

A.降水 B.热量 C.光照 D.气压

12.2014年 11月23日,西藏藏木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这是我国在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建设该电站尤其需注意:

A.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开发困难

B.大坝位于峡谷,筑坝工程量巨大

C.板块消亡边界,地质灾害多发

D.多冻土,动植物单一且生态脆弱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13.(26分)读地中海周围地区图(图7),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8为甲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冬雨率(冬雨率即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等值线图,等值距为2%。

材料二:乙半岛某地相关资料(表2)。

材料三:乙半岛东南部沿海有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塔兰托,它建于20世纪50年代, 1980年钢产量2 650万吨,中国参照该钢铁基地的发展模式在1978年8月开始建设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1)阅读材料一,分析说明伊比利亚半岛冬雨率等值线a的数值,并指出伊比利亚半岛冬雨率的东西差异。

(2)阅读材料二,说明乙半岛某地2009年8月日照时数比2009年2月大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分析说明与四川省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相比,塔兰托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

(4)说明丙半岛西北部土耳其海峡的重要性。

14.(26分)上海、北京、青海省西宁市在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上有广阔前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海省西宁市附近地区图(图9)、西宁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图10)。

材料二: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但青海贵德县境内的黄河却相当清澈,人称“天下黄河贵德清”,在贵德,泛舟于黄河之上,不时有青山印入眼帘,牦牛在碧绿的草原上悠闲散步,如同一幅江南画卷。

材料三:北京、上海、青海省西宁市相关资料(表3)。

材料四:我国局部地区图(图11)。

(1)分析说明“天下黄河贵德清”的原因。

(2)现有130吨特制成品油从上海金山石化总厂运往北京,必须两天之内到达,以下交通运输方式最适合的是 (河运、海运、管道、铁路、航空),请说明选择理由。

(3)西宁市一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甲小组同学认为西宁市牦牛酸奶厂应拓展上海市场,乙小组同学认为西宁市牦牛酸奶厂应拓展当地市场,你赞同哪个观点?请说明理由。

(4)每年盛夏,许多北京、上海人选择到西宁市避暑,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1.D 2.B 3.C 4.B 5.A 6.B 7.C 8.B 9.A 10.C 11.B 12.C

13.(1)伊比利亚半岛南部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于冬季(仅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冬雨率大(2分),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均匀,冬雨率小(2分),等值距为2%(2分),所以a为36%(2分) 东部小,西部大(2分) (2)8月降水少,晴天多(2分);8月为当地夏季,白昼长(2分);2009年为平年,8月比2月多3天(2分) (3)海洋运输便利,便于运入煤炭和铁矿石(2分);地处欧洲,市场广阔(2分);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先进(2分) (4)沟通地中海(1分)与黑海(1分),连接亚洲(1分)和欧洲(1分)。

上一篇:旅游节目主持稿 李庄 九寨下一篇:化妆舞会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