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2024-11-11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共13篇)

1.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篇一

1、竖直提升重物的典型例题

例1、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某次将总重G为4000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10m的楼上,用时40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为2500N。求在此过程中:(1)有用功;(2)拉力F的功和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难点突破:所谓“有用功”,就是“对我们有用的功”。在利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竖直方向提升重物时,我们的目的都是让重物升到我们所需的高度。所以有用功就应是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和物体在此力作用下升高的高度的乘积。根据二力平衡知识,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我们(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应是一对平衡力。再根据功的定义,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所以,此时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就是“物重乘以重物上升高度”,即W有用=G物h物。而我们做的总功就应是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和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的乘积。即W总=F绳S绳。机械效率η=W有/W总=G物h物/F绳S绳。在动滑轮和滑轮组中,我们要注意S绳=nh物。

通过读题,我们可以知道:G物=4000N,h物=10m,t=40s,F绳=2500N。另外,从图上我们还可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n=2。

正确解法:

(1)W有=G物h物=4000×10J=4×104J;

(2)W总=F绳S绳=F×2h物=2500×2×10J=5×104J,P=W/t=5×104J/40s=1.25×103W;

(3)η=W有/W总=4×104J/5×104J=80%。

2、水平拉动重物的典型例题

例2、小勇用右上图所示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前进了0.2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m。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N,则他所做的功是多少?如果小勇对绳的拉力F=4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难点突破:在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重物时,物体在滑轮钩的水平拉力下匀速移动。我们的目的恰好也是让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所以我们做的有用功就滑轮钩的拉力和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L的乘积。因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滑轮钩的拉力和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拉力与摩擦力相等。所以有做功可以这样计算:W有用=fL。特别强调此时的有用功不是W有=G物h物。总功就是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F和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的乘积。即W总=F绳S绳。所以机械效率η=W有/W总=fL/F绳S绳。

此题我们读题不难知道f=9N,h物=0.2m,F绳=4N。另外从图知,动滑轮上有3段绳子,所以n=3;

正确解法:

(1)S绳=nh物=3×0.2m=0.6m

(2)W有=fL=9N×0.2m=1.8J

(3)η=W有/W总=fL/F绳S绳=1.8J/(4N×0.6m)=75%

2.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篇二

策略一:把握命题脉搏,做到心中有数

《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是中考的蓝本和依据 , 不仅规定了考试形式、性质、功能,而且规定了考试的内容、难度和题型。教师要认真研读、细化解读课标和考纲,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板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分析重点、难点、热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该在哪里设置典型性例题和针对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围绕课标和考纲, 准确把握中考的方向, 避免盲目对知识点的加深与拓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策略二:合理制订复习计划,安排复习进度

第一阶段: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分章节拉网式双基复习,梳理知识,夯实基础。中考试题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原理的教学,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根基我们要遵“纲”循“本”,吃透课本,全面复习,打好基础。一要画出知识结构树,了解课本知识的概要;二要精读课本,重温课后的练习,明确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学懂弄通;三要从复杂的知识体系中抽出精髓即知识框架。

第二阶段:专题突破,强化训练

以“专题”为主线实现知识的迁移,按电学、力学、热学、光学版块,作图专题、实验探究专题、计算专题、社会热点、信息综合开放等专题复习。例如电学专题知识可概括为:一条主线(电路);两种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六个电学物理量 (电荷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三种电路状态(通路短路、断路);两个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五种电学仪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能表、试电笔 );两个实验 (电阻的测量、电功率的测量); 三个重要公式 (I=U/R W=UIP=W/t=UI)。以专题为单位 ,打破章节的限制 ,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复习具有系统性,使前后所学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物理中考把物理学科中的“科学探究”放在重要的位置,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处理实验数据和解决问题、排除故障等科学探究能力。复习中我们要注重实验专题,充分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突出实验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提高技巧

通过仿真模拟、限时演练进行适应性训练。利用课堂创设考试情境,让学生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快速理出思路,激活思维,检验学生在紧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同时要求答题严密讲求规范、恰到好处。这是为适应中考的试题结构、答题技巧和心理调控做充分准备。要注重以“训练为主线, 思维为核心”,把每一次模拟训练当成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提高能力的一次好机会,勤于总结,寻找规律。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中考所需能力,有效地把握考点,体会难度,熟悉题型,了解答案的标准形式及给分方法,在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复习效率。

第四阶段:回归课本,整理错题

后期冲刺阶段复习的核心任务是补缺—查漏—补缺。在教学中 要“抓标务 本”回归课 本 ,引导学生 自主建立 知识网络,加强对知识纵横联系的认识,增强迁移应用的能力。让学生重温“错误”,归纳易犯的错题,定期翻阅错题,回想错误的原因,并对各种错题及错误原因进行分类整理,从错误中走出来,把基础夯得扎扎实实,这样在考试时才能做到不丢基础分。

策略三:精选典例,培养思维能力

明确复习教学的目标,精选习题教学的内容,优化习题教学的方式,“选好题,练精题,讲典题”。“选题”要有典型性,达到复习内容习题化,知识巩固具体化。以各地中考题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实际,去粗取精,取我所需,为我所用,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有效性,做到基础化、容易化和模型化。“练题”要力求习题具有趣味性、多样性、对比性、操作性、层次性和开放性,避免搞“题海战术”,提高训练效度。“讲题”具有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揭示规律、提高能力的功能。要立足学生实际,解读试题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点、易忘点和关键点,切中学生薄弱点,为学生解惑释疑,充分利用“多题一解”“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联”等“借题发挥”以延伸和拓展。拓宽学生思路 ,总结规律 ,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物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策略四:设置开放性学习内容,培养创新意识

适度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试题, 开放性试题可以是条件开放,也可以是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放开手脚解决物理问题,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不能就题论题、浅尝辄止,做到关注自己、关注周围、关注生活、关注新闻热点、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对相关物理现象和事物都要进行全面透彻分析,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发表个人见解, 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够在答题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示。学生思维不受限制,思路放得开,会出现许多出彩的答案,培养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挖掘潜能,将对推进素质教育起积极作用。

策略五:关注弱点,在反思中成长

上完一节复习课后,教师要注意自我反思,要反思自己对课标理念的体现是否充分到位? 课堂是否激起学生的共鸣? 布置的作业量、难度、梯度是否合适? 有没有实现“温故知新”的目标?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某些典型错解? 下一步该采取什么教学对策? 这样教与学的针对性都强,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对这些问题作深刻剖析推敲,在反思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优化课堂,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准确地找出学生知识的盲点、学科独特的思维方法的不足等薄弱点,教师要善待这些薄弱点,巧妙加以引导和利用,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加深理解。例如:音调与响度;反射与折射;物距与像距;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漂浮与悬浮;压力与重力;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压强与压力;功和功率;功率和效率;额定电功率与实际电功率内能与热量,等等。

策略六:注重细节,树立信心

重视细节,是发挥水平的关键。总结中考非知识因素的失分,主要有以下几个不容忽视的细节:答题不规范,审题不慎写错字,单位换算,数学运算出错。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灵活答题,过程清晰,稳中求快。审题要做到不漏掉题,不看错题要审准题,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审题中还要灵活运用知识,发现和寻找简捷的解题方法,对题目的书写要清晰、规范解题要稳、准、快。在平时的练习、修正错误中把握自我,坚定意志,调整心态,形成必胜信心。

3.中考物理复习浅见 篇三

本学年我担任了毕业班物理科的教学工作,虽然是第二次担任毕业班物理科教学,但在复习方面,我还是觉得经验欠缺,不好操作,好在我请教了几位长期从事物理科的教学的老同志,对中考物理复习交流了一些看法,也拟出了自己复习的思路,现将自己复习的方式方法作一介绍,以便和同仁们交流。

一、复习要有计划和措施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种庄稼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教学了。中考复习作为毕业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语的。对于物理科而言,复习内容多(初二、初三两年所学内容,十七章八十多节的内容),复习时间短(每周3节物理课,复习课有三、四十节),我们应争取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做到复习全面、系统、有效。作为教师在复习之初,我们需要对整个教材有一个全面的把握,需要对教材和习题进行再次熟悉,“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先有一桶水”,另外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从而避免复习的随意性、盲目性,让自己的复习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二、复习前,应钻研考试大纲,认真分析近年来的中考试卷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复习应复习在点子上。复习不是一拉三扯,通篇复习,各知识点平均用力,应有所侧重,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也就是这个道理。复习前,我们可以砖研考试大纲,了解今年的命题范围,题型及分值。分析中考试题有利于我们了解中考出题方向、特点,使复习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如我分析了一下近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发现:有些章节考试根本未涉及如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有些章节涉及的内容又极少如07、08中考在声音一章中都只在声音的特性一节各考了两分,而计算部分都要涉及力、热、电知识;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认真去分析,就会了解中考物理的一些特点,对我们的复习应该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三、采用多轮复习与分层复习相结合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学习过的知识会呈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初三学生学完新课内容后,前面的知识有很多已经遗忘,因此需要复习。我是这样复习的:首先让学生自主复习,在新课要结束之前,让学生将物理书找齐,能找到同步练习册最好,先让学生自己结合曾经做过的习题复习各章节的内容,再将不能理解的问题用专门的本子记录下来,留待老师集中复习时解决或发现问题时及时请老师帮忙解决;然后老师对涉及考试的内容,分章节串讲知识点,讲时再配以相关的习题;最后按声、光、热、电、力进行专题复习。如果时间充足,可让学生做一做前两年的中考试题,让学生对中考试卷有个全面的认识。当然在复习中,我们也应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复习、分层复习相结合,既要让优生吃得饱,也要让差生吃得好。

四、注重基础,加强讲题习惯的培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考虽然是以分取人,但是它还得兼顾让更多的学生顺利的毕业,因此历年的中考基础题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复习也应将基础作为重点来抓。物理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物理题的出现总是以文字描述出现,学生首先就得学会读题,会勾画重点字词并理解,然后根据积累的物理知识解答。对于计算题还得向学生强调解题格式,注意事项。

4.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篇四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

2、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镜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凸面镜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当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

5.关于中考复习物理的复习要点 篇五

中考试卷中易、中、难的试题比例为3:1:1,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应是中考的重点,但近年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而要求能在具体事件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为此学生要做到复习细致,在广度上力争不留漏洞。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例如:去年涉及的“指甲刀上的杠杆、自行车上的力学”等。复习时同学们应在近两年的相关题目中了解此类题的出处、分类和答题技巧,更主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多亲自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3、重视开放型物理题的训练

《考试说明》中提到:考卷中要设置适量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对于此类题目因初中知识程度有限,只能是浅层次地开放,首先要放下畏惧心理。从近两年物理命题中可看出,开放型物理题大致可分三类,即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条件和结论都开放型。对于开放型物理题常常没有现成的解答模式,而是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重视一题多解,不能浅尝辄止。

4、加大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提高

近几年中考物理题中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掌握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试题的关键。

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主要有:

(1)考查对问题实验过程的感悟;

(2)考查各种仪器在科学探究及实验中的作用;

(3)考查科学探究中对实验数据的处理;

(4)学生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来探究实验;

(5)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此部分的复习方法应在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尤其是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复习每个实验及相关的基本内容,然后带着疑问走进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反复操作练习,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5、提高收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生活中源随处可见,各种商品的说明、须知、用法及列车时刻表等都向人们提供着,善于迅速从资料中选择出自己需要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具有的能力,因此近两年围绕铭牌、说明书、数形结合――物理图象等命出了一些类题,应引起重视。考试中的给予方式可以是图表或文字,同学们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大致步骤,平时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收集有益的能力,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6、专题复习

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同学们应把所学知识再分成专题进行复习。复习时要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摆脱“学科本位”思想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热点问题

通过观察总结近两年的各地中考试卷,发现热点主要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最新科技发展,例如磁悬浮列车、火星探测器、神舟飞船等;

(2)关注时事新闻;

(3)关注估测能力,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等;

(4)关注问题的提出,例如试卷上给幅图片,让你针对图片所画内容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解答。

6.中考物理复习计划 篇六

一、教学的目标:扎实双基,激活思维,严谨态度。

双基是组成物理学科的砖和瓦,无论新课程条件下考试如何变化,扎实的双基依然是应对中考的必要条件。根据近两年物理试题拟题讲究立意,从过去的直叙式转变成情景呈现的特点,对考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授中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考试的成败,除了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因素的影响之外,个体态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如学生在认知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能不能认真细致地审题,能不能完整严格地答题个体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把严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授过程之中。

二、具体做法:三轮递进教授。

第一轮:拉网式双基教授。本轮教授以课本为线索,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一个不漏地和学生一起回顾一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对于课标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现象,要有全面细致的了解。教授基础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关键要弄清概念、规律产生的背景、事实和过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防止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将旧内容重复教学,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学习上因放松而疲劳现象。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既要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便于他们整体提高,也要考虑到基础好的学生,使他们真正做到温故知新,有新的收获。在此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整理,归类等教授方法。

第二轮:整合式关联教授。以物理学科知识体系为模块,进行相关联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在这个阶段,通过比较、类比、分类、归纳整理,让学生全面驾驭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个总的提高。对一些近似现象、概念和规律要加以区分。对于不同的知识体系中的内容,也要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归类整理,如速度、路程和时间,电流、电压和电阻,质量、体积和密度,压强、压力和受力面积,这些量之间关系的认识,运用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密度、电阻、比热容、热值,这些量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对基本概念和规律有全面的认识,活化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这轮教授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中的物理现象,生产技术中的物理问题,生活经验中的物理事实,对此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同时注重一题多变,旧题翻新,新中求异,异中求同,切忌就题论题,只顾找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习惯。

第三轮:针对性专题教授。针对近几年淄博市中考命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教授。分别设置了作图专题、实验专题、计算专题、问答专题等。目的是让学生面对中考试卷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教师在这个阶段注意学生的状态变化,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应考技巧、策略、心理上的辅导,帮助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技巧上、心理上作好充分的应考准备,使走进考场的每一个学生都胸有成竹。

7.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篇七

关键词:看书,解疑,练习,讲评,命题

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如果复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设置科学合理, 循序渐进, 对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提升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复习课上成简单的知识总结和回忆的过程, 或是对已学知识的机械再现, 那么复习的效率不会太高, 效果也不会太好。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总结出了一套中考物理 “五步复习”法, 即看书、解疑、练习、讲评、命题五个步骤, 下面作简要分析。

1.看书。毕竟复习课所要复习的是很久以前学过的旧知识, 先让学生自己看书, 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有一个重新拾起的过程。学生自己看书后, 自己将知识点进行梳理, 可以自行完成老师事先设计好的知识网络图的填空, 层次高的学生可以自己绘制知识网络结构图,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知识网络, 并让学生在重新看书的过程中再一次把课本上不懂的东西找出并记录下来, 这一点是看书环节的关键所在。比如在复习《质量和密度》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制定关于质量、天平使用以及密度的知识网络图;在复习《电功率》这一章时, 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诸如焦耳定律的适用范围, 进而上升到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中电热的计算等问题。学生通过再次阅读、总结和思考, 能力必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2.解疑。就是学生通过看书以及再次思考后, 提出问题, 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 也可以向同桌提出问题, 可以前后左右讨论,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 但是最后一定是教师把它收回来, 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问题的前提下, 把它们适当梳理并对一些典型易混淆的问题进行统一解答, 此时的问题不宜过深。比如, 在复习了欧姆定律公式I=U/R之后, 学生提出了欧姆定律使用范围的疑惑, 教师可点拨此定律中的电流和电压必须是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的值;而又比如焦耳定律Q=I2Rt只能用在纯电阻电路中, 至于非纯电阻电路中电热的计算, 比较复杂, 可以留到后期提高训练中再深入剖析, 此处不宜过早涉及以免学生在理解水平尚未到达的情况下, 增加思想负担和畏难情绪。

3.练习。解疑之后是练习。对于复习课的练习, 很多教师容易让学生陷入茫茫题海, 一口气发下很多张试卷让学生做, 其实这样的效果非常不好, 学生也容易产生倦怠和应付情绪。要想学生的练习有效, 教师一定要在挑选练习上狠下工夫, 给学生做的练习必须是经过筛选、且适合学生做的题目, 不能够拿了一份试卷不加删减和选择就发给学生做, 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还会把学生的思路搞乱。关于练习的方法, 一个切实有效的做法就是将大试卷变成小试卷。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以事先将各个知识点的典型题目挑选一些出来, 按照由浅到深的梯度编排印好后分成一张张的小试卷。在课堂上采用先讲例题, 然后用小试卷测试, 并当堂抽改, 再讲评的方式进行。比如, 在复习电功率的四个公式P=W/t、P=UI、P=I2R、P=U2/R时, 可以将这四个公式的相关练习分别找出一两题印成巴掌大的随堂测试卷, 讲一个公式立刻练一题, 并随堂抽改, 然后当堂讲评, 这样更能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真正动手演算, 对知识的掌握效果要比教师全部讲完后, 再一大张一大张地发试卷进行训练效果要好很多。

4.讲评。在讲评之前, 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或试卷, 要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有个清楚的了解, 比如, 答题格式是否规范, 学生典型的错误有哪些, 试卷各个分数段的人数是多少等等。试卷发下去后, 教师可以不着急讲评, 可以让学生针对试卷自行讨论几分钟, 让学生针对试卷上做错的题目进行讨论, 可以和教师讨论, 也可以和同桌讨论, 也可以下座位去请教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学生讨论完后, 错误题型的讲评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讲评, 当然教师应对什么问题由学生讲, 要心中有数。有的时候学生讲给学生听效果反而更好, 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故意抛出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看似比较容易实际又有很多陷阱的题目, 让学生来讲。有些平时较认真的学生就会发现问题。这样就会在课堂上形成一种氛围, 或讨论、或交流、或“针锋相对”这样的氛围是很不错的。这样学生更容易专心, 效果也更好。

5.命题。学生经过一定量的练习后, 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条件, 让学生参与命题。学生参与命题能有效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 由于学生的层次各有不同,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命题的难易程度可以稍有区别。当然, 在这个环节学生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开展。

8.中考物理复习之我见 篇八

如何进行中考物理复习呢?

1复习物理,计划先行

一般来说,我们在三月底才能学完九年级下册物理课本,4月份复习八年级物理,5月份复习九年级物理,6月份进入专题训练复习和中考模拟试卷训练。

2复习基础,成败关键

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不牢,楼房必倒,我们要复习课本基础知识,我们只有把基础打牢了,才能运用有关知识熟练地去分析物理问题,物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规律、应用、现象、计算等。

在每一节课的复习中,我实行“三段论”复习法,即一节课分成三段,每段约15分钟,第一段让学生阅读课文基本知识,第二段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书本知识,讲解课本中的疑难要点,教师要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以及可能出现的考试题目,第三段精讲典型例题,一节课复习结束了,教师还要布置作业来巩固知识,或者用测验卷加以训练,这样一节课复习的总体思路是:课前有预习,课堂有练习,课下有实习。

例如复习《第三章光和眼睛》3.1-3.3节内容时,(1)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基本内容:光沿直线传播规律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及其作图,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2)一边提问,一边讲解课本中的典型作业题,如:教室的黑板有没有反光现象?如有,请大家讨论解决的办法,(3)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如:阳光照耀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什么现象?夜晚,路灯在河中的“倒影”为什么成了柱状的光带?学生交流讨论,明白了此题联系的知识点是“平面镜成像,”教师讲解试题,贵在创新,创新是中考试题的灵魂。

3及时测验,补差补缺

百闻不如一见,百讲不如一“考”,“考”然后知不足,老师讲解了,学生不一定接受了;学生听懂了,考试不一定就会做了,所以要及时进行测验,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出现的错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找出失误原因,写出反思报告,制定下一个考分目标,把错题重做一遍,教师把学生出错严重的题目再集中起来演变成测验题,让中差生去做,学生出错了再订正再辅导,如此反反复复去做,定有效果。

让学生写反思报告也是有效果的,有一个学生某次考试只考了4分,我叫他写反思报告,他写道:“这次我考的不好,是我没有认真复习,我上课没有认真听,有一句话说得好‘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这次没考好,还有下次。总有一次会考好的,”后来的一次考试他考了44分,有明显进步。

4试卷评析,注重实效

考试的目的就是要检验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程度,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因人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每次考试后,教师要把学生做错的题目登记下来,分析每个试题的错误率是多少,从而决定这个题目是轻讲还是重讲,电动机、发电机的原理及能量转化是重点题与常见题,我反复强调,但考试时还是有人出错,我细致讲解电动机的有关知识,我要求学生回答:电动机工作原理、能量转化、画出它的工作原理图、再指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还有哪些应用?

教师讲解试卷上的题目必须与课本中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教师讲解试题必须讲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试题能否演变与发散,教师要研究一番,我让学生做错题时,要求学生把该题所联系的知识点写出来,把该题的计算过程写出来,把该题的概念辨析写出来,教师教授知识与学生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反复考查才能使学生印象深刻。

5转化差生,刻不容缓

班级中的差生总是必然存在的,差生不抓,学生的整体成绩很难提高,教师提问时要提问差生,让差生回答容易的问题,差生答对了,教师要给予鼓励,让差生充满自信,提问差生能使差生注意力集中起来,要给差生制定出考分目标,让他们考出20至30分就算成功,差生差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懒惰成性,这类差生在班级中约占5%,我要求这类差生遵守公共秩序,遵守课堂纪律,不出任何差错,差生喜欢多嘴叉嘴,我要求差生举手询问,我要求品德纪律差的学生把这种规定写在课堂作业本子上,以此来保持教室的和谐安宁。

辅导差生时,教师要有耐心,要有温情,教师不能一味的责怪学生:“这道题这么容易你也不会做,”教师说这话是没有用的,对于差生来说,再容易的题目做起来也比登天还难,教师要耐心地给差生讲解,差生听不懂时教师不能急,要慢慢来,不能让差生丧失信心,要让差生说我能我行。

9.中考物理复习计划 篇九

第二轮复习,主要进行以专题为引导的能力提升。这一轮复习注重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难点、考点,课堂练习题以近几年中考试题为主,同时每位老师出一份综合测试题,内容和形式直指中考。 具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题型专题,如:“作图专题”、“实验专题”、“比例、方程等计算专题”等;第二类是难点专题,如:“电路分析和故障判断”、“综合能力训练”等;第三类是热点问题专题:如“开放题”、“信息题”、“实验设计题”、“综合类型题”、“应用题”、“科学方法题”等。本轮复习重在方法指导和能力提高。

第三轮复习,以县内模拟考试和城区中考练兵题为主进行模拟考试训练,同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以上做法,既让学生得以考前练兵,熟悉中考的试题类型,也可让教师在考前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练习试题根据实际情况另定。 (四)做好六月下旬的毕业考试的辅导准备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从容面对中考

10.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有哪些 篇十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探究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2-2所示。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r。

【实验表格】

角i

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实验现象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r)。

【注意】① 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将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 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 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如图2-3,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叫做反射角。

4. 光的反射的两种类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该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

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这两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 如果想在平面镜内看到全身像,镜子高度至少为身高的一半。

6. 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方法:

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依据是光的反射定律。

当绘制完成的时候,图中必须包含以下元素:平面镜、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标好箭头)、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的标志(如果给出角度,还要标好角度)、法线(虚线)和垂直标志。

已知平面镜、入(反)射光线、入(反)射角时,先过入(反)射点作法线。然后在法线的另一侧量出与入(反)射角相等的角,作出反(入)射光线。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

已知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时,先作两线交角的角平分线,作为法线。然后过两线交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

★ 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 人教版地理中考复习资料有哪些

★ 有哪些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复习资料

★ 八年级物理复习资料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复习资料

★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 政治中考复习资料

11.浅谈中考物理总复习 篇十一

关键词:中考;总复习;物理

初中物理共学两年、三本书,在最后100多天的总复习中想要学生不厌、更不忘,那就得让我们的复习方法多样化,讲究技巧性,不断刺激学生的脑细胞活跃、兴奋起来,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每节课所带来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不是像简单流水账似的重复旧知识。因此,如何通过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再设计、再创造,使学生通过再学习,达到对知识的再记忆、再理解、再整合、再迁移,并且重新构建知识的框架,这是上好复习课共同面临的问题。下面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一、指导思想的准备

1.要想在中考复习中头不晕、脚不乱,首先必须工作是研究近5年的本地中考试题,从各个角度归纳、总结,进而对当年的试题进行预测

我对近4年珠海市中考题进行分析,把每年的考题逐道题地对应考试大纲中的考点,记录其分数和考法,这个表制作好后,就会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个考点都在哪一年、以什么题型、多少分数考过。这样就可以细化预测到对每个考点的出题规律了。

2.研究考纲

(1)每年的考试大纲就是中考的依据。通过前面对中考试题的分析,我们再把分析与考纲对比,可以找出有些考点是年年都要考的,大约二十几个,这样就可以定为重点复习内容,要反复复习巩固。

(2)我们要重点统计考纲中“理解”与“探究”层次要求的考点,分析被考中的频率,这些层次的考点也是重点复习内容。

(3)看当年的考纲和上一年的比较是否有修改的地方,修改的地方就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要细细研究其为什么会修改,目的是什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再就是细细体会每个考点的层次要求,我们应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或者会以什么形式出现;还要计算考纲中一共有多少个考点,每年中考题出现考点的百分比,哪个考点每年一定都会出现等。这样有纲可依,做到明确方向,减少盲目性,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增强对命题方向的预测。

二、复习模式的确定和把握

因为遗忘是有规律的,所以复习就得要技巧,复习就要寻找到与遗忘规律相对的规律。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一小时后遗忘56%,一天之后,就达到72%。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应确定三轮复习,即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模拟考试”。每一轮复习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我们就要把握好每一轮复习的特点。

针对第一轮“系统复习”:历年来中考基础题约占70%左右,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树立以“课本为本”的观念,绝不能以“资料为本”。对待任何一本资料,都要经过“剪刀+糨糊”的加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针对第二轮“专题复习”:是中考成败的关键,各知识点的综合归纳、穿插运用,各种能力的进一步培养、提高等,这都需要我们老师在这一轮中一点一滴去落实,让学生得到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完整知识体系。任务是巩固基础,强化专题。以重点知识或知识单元为专题,或以中考题型为专题,或以热点、重点为专题。如以知识点分为《声现象》专题、《反射和折射》专题、《凸透镜成像》专题、《物态变化》专题、《内能》专题、《比热容》专题、《密度、压强、浮力》专题、《能量》专题、《机械效率》专题、《电流和电路》专题、《欧姆定律》专题、《电功率》专题等;或以题型分作图专题、实验专题、计算专题、综合能力专题等;或以热点问题分《厨房里的物理》专题、《漫画》专题等。

针对第三轮“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得分率。最后阶段,抓考试消灭“七害”的素质训练,即看错失分,写错失分,算错失分,因原题不理解透而失分,因课本不熟而失分,因不规范而失分,因答题速度慢而失分。做好学生的自我教育,克服非智力因素对考试得分的影响。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统一

一轮复习,可采取“读—讲—练—评”,“读”是导读,学生在老师给出几个本章节重点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读书;“讲”是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衔接;“练”指学生练习大概要占课堂的1/3时间;“评”是要有针对性的讲评和重要内容进行认

真批改。

二轮复习,可采取“讲—练—评—读”,“讲”是导讲专题知识结构、单个知识点在结构中的地位、各个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专题知识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和专题典型例题;“练”狠练基础题和中档题,少练高档题。突出重点、热点。“评”教学重点,知识盲点,能力弱点,答题的规范,解题的方法与规律;“读”是回归课本,通过读来消化专题知识结构,理解、记忆专题知识的规律和

特点。

三轮复习,就是“练—评”,“练”以套题为主,这些套题要尽量老师自己出题,且要是本科组全体老师智慧的结晶。题型、分值、走向与中考完全一致。

四、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其实不管是新课还是复习课,想要学生主动学习,学习积极性提高,还是需要老师一些方法的刺激。如,分学习小组PK,分宿舍PK,分男女PK,奖励星星,集够几颗可以换取奖品,单科状元,师徒结对“小老师”负责制,等等。让学生上每堂课都很期待,很憧憬,很积极地想得到一些东西,证明他们自己的能力,让他们在繁多枯燥的知识中乐此不疲。

总之,在最后中考总复习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不要被动接受;注重综合开放,不要单一封闭;注重有效实践,不要机械重复作业;注重让学生合作交流,不要老师枯燥讲解。只要我们把握好以上问题,认真设计好每一节课,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相信,付出必有回报!

以上就是我几年来在初三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希望同行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高传富.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考试周刊,2007

(12).

12.中考物理复习题编题策略 篇十二

一、编题应注重层次性

编题要根据课标要求和考试说明,根据学生实际,既要注意拔高,又要考虑中下等学生的需求,合理控制题型的难易程度和比例.注意不要超标,防止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认真解答,改变只做填空、选择题,放弃实验探究、计算题的不良习惯.只有把中下等学生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较高的及格率、优秀率和综合比率.

二、编题应注重针对性

出题之前,老师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收集中上等学生平时试卷中的错题或错题集,并加以归类整理.这些错题暴露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薄弱环节.作为老师应敏锐地找出他们的共性和个性错误.共性的错误应多以原题、变题出现,并注意适当延伸,反复练习,将宝贵的时间用到刀刃上.而对于个性问题,应采取个别辅导.这样的练习才具有针对性,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拔高培尖的目的.

三、编题应注重迁移性

编题应当立足于教材,以本为本,“依本扣纲”.①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和迁移,比如注意通过课后小实验、教材课后典型练习的变式、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也要注意对教材每个力学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的考查.②关注问题情景(例如试卷上给幅图片,让你针对图中所画内容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又如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和铅球,用脚轻轻一踢,足球会运动起来,而使铅球运动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针对以上情景,请你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③关注估测能力(例如估计做功大小,估计自己跳绳的功率).④关注探究过程(例如一般情况下光传播的路径是看不到的,你在实验中你采用什么方法来显示光路?).⑤关注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推理法、物理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等).

编写实验题时一定要注意创设与书本实验中体现的方法的类似情境,力求加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迁移.像去年扬州市的中考题,说车滑行距离与速度和质量有关,并叫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这其实是从另一种角度考查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方法.因此,在出题过程中不要轻视课本,放弃课本抓课外,这会得不偿失.

四、编题应注重应用性

中考是以新课程标准作为命题的依据,而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中考中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认识,考查学生对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有15%左右试题是教材中没有出现的,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素材,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生产实际以及高科技的联系,体现了与生活、生产、社会、人文的结合,教师在编题中要适当展开,在知识的广度上下工夫.如钢丝钳、自行车应用的物理知识、汽车的限载问题、汽车的使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双层玻璃的隔音隔热效果、白色垃圾的危害,判断电、煤、液化气等能源中,选用哪种最经济,在环保方面的优缺点.特别是已成命题热点的家电,如电灯、电水壶、热水器、电冰箱、洗衣机、电磁炉、石英钟、电饭煲等.

另外,试题中往往凸现命题者所在的地方特色,如南通的苏通大桥、连云港的田湾核电站等.因此,我们应将本地热点新闻和重大项目的资料收集整理并编写到题中.

五、编题应注重社会性

中考是新课程教学的指挥棒,近两年来,中考命题人员锐意创新,设计出许多新题型.所以在围绕主干知识为核心展开复习的同时,对这些试卷题型进行归纳和挖掘:①关注最新科技发展(例如探月计划、磁悬浮列车);②关注时事新闻(如朝鲜进行核试验);③关注研究奥运中涉及物理知识.

六、编题应注重方法的多样性

命题时一定要注意“一题多测”,切勿走题海战术;要注意“一题多解”,拓展学生思维,确保学生的成绩在宝贵的时间内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13.中考物理总复习方法 篇十三

复习,决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知识的“升华”过程,它是温故基础上的“知新”,中考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考成绩的优劣,要想在中考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明确考试要求,把握复习方向 中考试题的显著特点是紧扣大纲、源于教材、异于教材,并坚持“重点知识重点考、一般知识一般考,边角知识覆盖考”的原则,而且每年的中考说明特别强调了教学大纲和教材在中考中的作用,要求中考所考查的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紧密联系教材,因此,同学们要认真学习中考说明,对大纲中158个知识点的层次要求(99个知道、37个理解、22个会,各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可从大纲中找到)同学们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复习时就能把握方向、分清主次,少走弯路,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认真梳理知识,注重适当分类

尽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在历年中考占整卷的70%之多,但许多同学在这里失分还是相当严重的,因此,认真梳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梳理知识就是要作好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公式的应用、基本规律的应用这三大环节。

1.抓住主线,知识连网 初中物理可分为五条主线:力学、热学、电学、声学、光学。这五条主线都是由点、线连成的知识网络。

2.同类知识,归纳成线

对同一类的知识要善于比较归纳、分析,起到复习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面的效果。如复习物质的密度时,可总结出如下规律:

(1)通常固体的密度最大,液体的密度次之(水银除外),气体的密度最小,固体中,金属的密度一般比非金属的密度大。

(2)同一种物质,由于状态不同,密度也会不同。如:

(3)每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都有一定大小的密度,但有的物质的密度值是相等的,如铝和大理石等,鉴别这些物质时,仅凭比较物质的密度是不行的,要结合物质的其它特性来进行判别。

(4)物质密度的大小与其温度的高低有关。固体、液体的密度均以已指明是在常温下测得的结果,而气体的密度均已指明是在常温下测得的结果,而气体的密度除与气体的温度的高低有关外,还跟气体的压强有关。

(5)表中所列均为物质的密度,不是物体的密度,两者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6)密度的单位是复合单位,有kg/m3、g/cm3,要知道

通过这样的归纳小结,可加强对密度概念的理解,提高应用与计算能力。物质的比热、晶体的熔点、燃料的热值、液体的沸点都可用类似的方法归纳、总结。

3.相似知识,分析比较

对于相似的知识,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尤其是名称相近的概念,如压力和重力、内能和热量、像和影…,同学们极易混淆,区别它们的关键不是分别进行复习,而是应进行比较,只有这样的比较,才更准确、更深刻。

4.相反知识,对比复习

对于相反的知识,可放到一起进行对比复习,如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上浮和下沉等都是一对互逆的过程,只要你掌握了其中一个过程的性质,就会通过对比掌握另一个过程的性质。

5.关联知识,前后综合对于关联知识,可以前后综合,连成一体。物理课本中,有不少描述同一物质性质的知识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如能将这些内容前后加以综合,对于全面地掌握知识是极为必要的,如关于水位应掌握下列系统知识:

(1)水是液体,密度为;

(2)水的比热容为;比一般物质的比热大;

(3)水的凝固点为0℃,冰的熔点也是0℃

(4)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5)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水导热主要是靠对流;

(6)纯水是绝缘体,普通水则是导体;

(7)水是透明体,能透过各种色光;水可用来制作水透镜;

(8)流水具有机械能,水力发电站就是利用流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

(9)水蒸气能推动活塞做功,如蒸汽机;

(10)“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就是浮沉条件的应用;

(11)自然界中的降水过程均是水发生各种物态变化的结果。

其它知识也可以这样综合,以形成系统知识。

三、分析解题方法,归纳解题规律

解题是物理学习过程及中考复习的重要环节,不解题只看书是学不好物理的;当前应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应付各种考试,导致“题海泛滥”,认为做题越多见识越广,越能应付中考,这是很偏面的。其实,平时每位同学都做了大量的习题,复习阶段主要不是重复做多少道题,重点放在多分析、多思考,认真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总结解题规律上。

1.分析各种类型题的解法

物理题的类型较多,解题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各种类型的解法各有特点。所以,同学们在平时解答习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题型归类(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些中考新题型如信息给予题、探究题、开放题),分析各种类型题的解法,积累经验,久而久之,就自然地掌握了解题规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如可把解答信息给予题的方法归纳为:

第一步信息处理,包括丢弃跟问题无关的干扰信息,找到有用的信息,并使之跟物理知识发生联系;

第二步是把题目中的日常生活、生产、社会热点或现代科技等背景抽去,使之纯化成物理过程;

第三步为确定解题方法或建立解题模型;

第四步处理信息,解答问题。

对于需要计算的试题,有时要列出方程求解,其中第一、第二两步是解信息题特有的,也是解信息题成败的关键,完成了这两步即实现了把信息题转化为“传统题”,也就走上了“熟路”。

2.分析归纳典型题的解法

选好、做好典型题(如近几年的中考热点题),对一类问题或一种方法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归纳各种典型题的解法,研究它的典型意义,能够达到以点代面、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通过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一些计算,就能发现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功和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功率、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反比的关系,这样对串、并联电路中变量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分析解答这类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升华。

再比如,通过分析归纳“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问题,就可以掌握一些题的最佳解法,提高解题技巧。

四、注重实验复习,提高应变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物理教材的最大特点,因此,中考试题中实验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试题不仅注重考查实验技能,而且注重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的考查,所以,搞好实验复习显得尤为重要。

1.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实验的复习不能满足于做实验题、背实验,重点应放在做实验上,对于教材上要求要做的学生实验都要动手再做一遍,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出现的细微变化,如“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重点观察:

(1)水开始加热,杯底是否有气泡?气泡如何变化?

(2)水沸腾前,气泡上升时如何变化?

(3)水沸腾时气泡如何变化?各阶段温度计的示数如何?

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沸腾的条件和规律,通过这种形式的观察,能更清晰的认识水沸腾的全过程,如果没有亲自做实验是不可能达到这一效果的。

同时要善于思考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电学“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实验,根据实验可进一步提出问题,如:

(1)灯不亮;(2)滑动变阻器不起作用;(3)电表无示数;(4)只有一个电表等。这时应怎么办?

设计这样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可充分调动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应变能力,同时还要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2.进行实验设计,提高应变能力

为了进一步考查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中考除考查学生实验外,还考查运用学过的实验思想方法进行新的实验设计,把实验考查的范围扩展到课外,已成为考查实验能力的新的亮点。

如用秤测量啤酒瓶的容积、用一只电表测量电灯泡的功率,这些试题已不是教材中的现成实验。因此,同学们在认真观察演示实验,独立操作完成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要弄清其实验思想和方法,并在这个基础上,自己设计一些实验,且可以在实践中判断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典小径的长度;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

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类问题的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观察、判断和应变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更全面。

上一篇:高级工程师职称申报工作总结下一篇:常见的个人借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