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复习

2024-10-22

历史高考复习(共11篇)

1.历史高考复习 篇一

1.高考历史考前最后阶段要回归课本,回归基础知识,不要再去做更多的题、做难度大的题,应多花些时间在课本上,消灭知识盲点。

2.查漏补缺。尽量多地收集综合试卷以后所做的历史练习题、考试卷,再仔细地看一遍,找出基础知识掌握及答题技巧等方面的问题。

3.辅助做些历史基础题。每天抽出10分钟至15分钟的时间做一些基础题,一方面可检验一天复习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使自己做题的熟练性不降低。

4.高考历史复习最后挑战消极评价。我行,一定行,用自问自答的方法挑战和解除消极评价。以无畏、无所不能的心理迎接考试。相信自己,信心影响心态,心态决定成败。

5.正因为对考试太敏感,想得太多,所以才导致了考试焦虑。方法:在安静的环境中,静坐两分钟,使呼吸均匀。放松考试心态。

高三历史如何复习

树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首先树立通史为本的意识,以时间为历史基本框架,以国别、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为辅助,构建清晰和等级化了的知识体系。如魏晋南北朝,高考考试范围所联系的一定出不了孝文帝改革、南方经济开始发展、九品中正制、民族融合这四大角度,再辅佐以政治经济文化的识别,无论所给材料如何变换,学生都基本能够完成所需知识的清晰定位。具体的实现形式上,学生可以以时间为主线,将时段内所有知识点排布一遍,也可以送到老师处加以指导完善,尽量背诵识记,基础知识问题就不大了。

研读考纲,弄清重点和考题方向

这个时候新一年的考纲还没有发布,但上一年的考纲和头几年的考纲进行对比的话,应该可以看出近几年来考察内容的大致方向。高考大纲虽然会有些许的调整,但是绝大多数内容都没有变化,年年必考的一定是重点,而_年新增的考点自然也是要引起关注的内容。按照考纲来复习,可以使学生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也可以更好地把握出题方向,更快的接受高考模拟。

重点知识突破

高考虽然没有必然规律,但总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如当年的周年大事、重要领导人的讲话涉及、前些年高考没有考的重要考点都应该是我们准备的重点。如_年高考十月革命恰逢100周年,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成为了新闻热点词汇。所以十月革命以及其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苏联经济建设道路等相关知识必然是考试热点,当然需要特别准备。此类重点准备五六个可以帮助你自己对知识进行有效整理。

精编练习,适量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在一本书开始复习之前,对每节的习题精选工作(使用的参考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精选专题练习上,我坚持抓基本、抓重点、抓难点、抓热点、抓易错点的原则,精选一些思维含量较高,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又能反馈基本知识的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包括近几年的某些高考试题),自己重组题,进行适量定时的训练(章节训练、单元训练、月考),使学生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掌握和提高解答各类题型的方法和能力。

做好整理错题的工作,重点复习错题

这个阶段的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稳扎稳打,做到最基本的记清和记熟知识点。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也建议学生把错题收集起来。没有必要把每道题誊录下来,但至少应该把卷子和练习册上的错题保留和整理一下,同时要做错题分析。分析出每道题为什么错、是因为哪句话没看清楚或者哪个知识点没记牢固导致,而正确答案又为什么对,它的合理性在于什么。

如此逐一分析之后,学生便会对错题印象深刻,而不至于只对错误选项印象深刻,等到再遇到相同知识点时也就可以避免再次犯错了。多弄会一道错题,也就多掌握了一个甚至多个知识点,查漏补缺,也就可以做到了。

如果上述三个步骤都能合理实施的话,第一轮的复习也就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学生在大量熟悉和掌握知识点以外也能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善于思考的学习套路,应对一模,应该不成问题。

在学习上如任何的疑问和困难,如你已是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的学员,请联系你的顾问老师,她会帮你找新东方资深教师来解决你的问题;如你还不是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学员,你也可进行电话咨询,新东方老师帮你进行免费的答疑解惑。

高考历史复习的方法

1、整理背景

对于历史来说,高考文综肯定不会直接考察课本上的知识点,必然从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思考分析着手,来考察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想要提高历史成绩,就要先读懂看透历史书,按照历史的时间脉络,将每个时代的背景梳理清楚;除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外,还应该整理出在课本上出现过的重大历史事件。

比如看到15至18世纪,我们应该马上在脑海中浮现出: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殖民掠夺、物种交流、文化交流、自然科学、启蒙思想、民主政治和工业革命等等,当然还应该包括每个事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对历史事件的背景认识,决定着我们思考问题的广度;而把历史试题和相关背景结合在一起的程度则决定着我们分析问题的深度。因此,不管我们是高一还是高三,我们都应该立即着手,把每个历史时代的背景整理出来。

二、巩固基础知识,探索科学学法。

考试首先考的是基础知识,大家要通过复习把历史知识整合成脉络和体系。这就要求在复习中不但巩固基础知识,还会突出重难点。复习前要对学习方法有重视。对知识的体系有期待,然后才有可能形成点线面的知识网络。

学习不断深入,掌握了基础知识,再渐次深入分析历史现象,逐渐便能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做到这一点,便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2.历史高考复习 篇二

一、近三年来高考试题凸显的一些特点

1. 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 重视观点、材料、角度的创设与运用;

试题的选材主要有文字与表格材料、地图、图片等形式, 考查考生准确再认, 再现历史基本知识, 以及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9年22题, 从直观考查风俗习惯的变化到深层次的经济基础的变革, 不同观点的立意方向。

2. 突击抽查边角知识, 教材中标识的章节、用楷体字排版的内容、教材中的图表注释、平时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

以各种材料为载体的试题不断增加, 形式更加多样化, 阅读信息不断扩大。如2009江苏历史第5题。

3. 文明史观整合试题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文明史范式成为历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主导范式之一。

淡化古代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时空界限, 跨知识渗透、跨区域链接, 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4. 隐性介入热点问题, 引导关注社会生活。

如:商业城市发展、儒学与民族精神, 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城市群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等。

二、复习策略

1. 明确高考能力要求, 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

历史高考能力要求共4大项12条, 在平常复习时, 应把高考的能力要求和各个考点作为巩固基础知识, 提高应试能力的指针, 落实到复习的各个环节。

高考一方面考查一些原生态的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考查迁移运用所学知识, 即衍生态知识的能力, 没有可供迁移运用的原生态知识, 衍生态知识也就不存在了。原生态知识复习的依据就是课标和考纲, 应注意将课标和考纲要求的陈述式变成一个个设问式, 利用教材对问题进行合理的整合取舍, 形成主干知识体系。有的学生初中通史知识掌握有欠缺, 不能满足高中阶段学习专题历史的要求, 建议按照课标、考纲要求对初中历史课本的相关通史内容和阶段特征进行补充学习, 把初中史的知识体系和高中专题的知识体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融合的知识整体, 随时注意用目录学习法梳理知识, 保证每天拿出一段时间复习, 这样定有大的飞跃。

2.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日益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 这已成为高考的主要方面, 在明确高考能力要求的基础上。

(1) 参考近几年各地高考题, 建立典题本,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很多学生手头资料不少, 大多数情况下做过也就过去了, 缺少精心的参悟, 尚未达到“格物致知”的要求, 而高考命题对于考查哪些知识点、体现什么意图都有一个通盘的考虑, 且科学性较高。因此, 要对近几年高考题有认真地思考, 把答案写出来, 然后对照高考答案提升自己的审题能力、理解题目意图的能力和综合处理材料、史论结合的能力;建立一个记录好题和错题的典型题目本, 把日常练习中的好题错题及时搜集整理, 把典型题目本充实起来并经常参悟。

(2) 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重视打破思维定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克服思维角度的单一性、片面性, 坚决避免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地利用课本原话答题;要能够真正理解命题人的命题立意, 再结合设问和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在充分审明设问的前提下作答就不会偏离命题立意这个中心;要学会从材料组合中、从题干语中、从设问中把握命题立意;要抓住问题中的核心词、关键词、条件限制词、分值来确定回答内容的主次、多少, 寻找答题途径。

(3) 提高理论认识能力。重视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要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 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4) 加强行文答案规范性的训练。在形式上要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段落化”指所需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 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各类序号分隔, 使要点突出, 一目了然;“整洁化”指卷面美观, 整齐洁净。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 碰到隐含角度时要根据平时分析问题的思路发散思维来确定;“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 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 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到2个要点, 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 通俗易懂, 避免文学化语言。

3. 加强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训练, 提高材料解析题的答题能力。

(1) 准确审题。主要审:时间、人物、空间、事件、关键词、答题方式等。

(2) 紧扣题意:“问什么”———时间、关键词。如原因、背景、过程、影响等;“怎么问”———答题方式, 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价等。

3.历史高考备考复习建议 篇三

1.认真读好教材,真正学会“迁移所学知识”

2013年高考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回归教材,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绝大多数选择题和部分主观题的“材料—情境—问题”与“学生所学知识”存在较直接的关联。因此,2014年高考 “依托教材的命题导向”不会改变。

(1)要形成“联系知识”的习惯自觉

历史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的普遍联系,同学们在平时考试中应通过类比联系,使“知识的联系”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到高考时,就会潜意识地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情境—问题”。如古代雅典城邦制的特点,应通过必修和选修教材的相关知识建立以下联系:

政治上,小国寡民;独立自治;早期王权没有发展为君主专制;公民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有较多机会参与城邦公共事务,有平等的参政权。经济上,农、工、商业都有面向市场的特点,商品经济发达,与古代东方国家的自然经济截然不同。文化上,创造出最具科学性与民主性的古典科学文化,成为近代西方人文主义和科学思想的滥觞。

(2)要把“死的知识”内化为“活的认识”

历史学习固然需要知识积累,但更要学会对客观存在的史实进行描述和阐释、探讨和论证,形成对历史、对现实的理性认识,养成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历史问题的思维习惯。如必修(Ⅱ)中的“草市”这个考点。可把教材中的内容串点成线(魏晋南北朝: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政府实行行政管理;唐朝: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宋代: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出现“市”),在此基础上,思考其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草市”的发展演进,反映了商品经济向农村的延伸和我国古代市镇经济特别是江南市镇经济的兴起)。

2.关心时政热点,实现“历史—现实”的常态互动

高考历史试题关注时政热点和周年热点,但热点入题一般都是教材的主干基础知识。因此,高三复习阶段必须强化“对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对历史问题的现实反思”。如,必修Ⅰ中涉及的制度建设、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等;必修Ⅱ涉及的经济政策制定、经济体制创新、经济结构调整、社会文明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等;必修Ⅲ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科技的创新与发明、近代以来政治观念、文明的核心理念等,都要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3.留心学术前沿,避免自己因囿于教材而“遮望眼”

近年来,高考命题更多的是直接把学术观点引入题干,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些观点进行论证说明,使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陡然加大。

4.高考历史复习计划 篇四

没有计划就会乱了方寸,虽然我们早已对复习的进度和时间进行了计划安排,但是为了能进行更有效复习,还是应结合实际调整复习内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自己或在老师的帮助下对考前的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再次合理的细化分配。只有如此,才能让有限的时间创极大的价值。

2.知识点要照旧落实,不能漏

一轮复习用了六七个月的时间,周期最长;二轮复习又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周期比较长;三轮复习大约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周期最短。复习周期长,掌握的知识就会出现复习后边忘前边,周期短就不容易遗忘,回归教材就是要解决“遗忘”的问题。通过一、二轮的复习教材和做题训练,同学们肯定清楚哪些是自己熟悉的,哪些是自己陌生的,知道哪些内容曾经考过,将来还可能考,这样就会有针对性的去复习教材,从而做到查漏补缺,即带着题眼儿去看书。

在回归教材前,一定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历史教材大约每周一本书,平均到每一天复习多少页,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每一位同学对各章节的熟悉程度不一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切不可盲从。计划一旦制定,就必须按计划完成,切不可随意更改计划。

3.练习要接着练,不能停

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在这一复习阶段,练习则显得非常关键。在前两轮复习,很多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练习目的搞题海战术,甚至有些完全脱离高考要求而使学生湮没在浩瀚的题海当中,实践则证明这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历史科。高考历史复习练习不可或缺,但是得有度,尤其在第三轮复习。

20XX年山东高考历史部分满分100分,分解成为11道单选题和三道材料题,题型题量与以往完全不一样。所以,这一阶段的题目练习要在数量、难度、新颖度等完全与高考匹配,完全针对高考。按照《考试说明》样题要求,筛选、编制试题,进行模拟训练或仿真考试。

4.方法要熟练,不能忘

在这个阶段我们所强调的方法就是应试技巧。应试技巧从哪里来?它是从平时的练习中得来。教师也不应该一味的让学生做题,然后核对答案。而是应该在练习中给学生传授各种解题技巧。如审题的技巧;如选择题在提问根本原因、重要原因、主要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时应该怎样选的技巧;主观题的答题要领、答题规范等等。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教师都应该就应试能力培养上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指导与强化。因为这也是多拿分的关键。

5.心态要稳定,不能慌

5.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篇五

1、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②社会主义越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形成一个世界体系。③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④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新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原因:旧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外交,在国际上没有地位,受尽帝国主义凌辱;新中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敌视政策,妄图将新生的政权扼杀在摇篮里;新中国成立时,社会主义已形成一个世界体系,社会主义阵营扩大,这些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建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④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4、外交成就:①在建国的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②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③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④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我国与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扩大了影响,提高了地位。

二、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

1、关键在于中美关系的缓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中美二十多年对抗的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成就:⑴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⑵中美关系从走向正常化到建交(1979年)。⑶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⑷国际上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从而打破了50年代以来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⑸毛泽东依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三个世界”理论:指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在外交上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促进了第三世界间的团结与合作。

三、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方针

1、调整的原因: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主要内容:⑴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国策。⑵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即实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这符合中国人民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⑶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这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⑷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⑸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3、作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高考历史复习的重点 篇六

1、主要活动:

(1)成立初:

①1924年缔结了《日内瓦议定书》

②国际联盟中的卫生等机构或组织,为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

(2)30年代: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姑息、纵容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侵略

2、评价:

(1)历史地位:它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2)积极作用:

①盟约包含许多积极规定,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

②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

③为联合国等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

(3)消极作用:

①缺乏普遍性和性,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绥靖政策的工具;

②实质: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维持霸权的工具。

探究一:国际联盟为什么不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1)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战争的可能性。

(2)国联的许多裁军计划也成为了空谈。

(3)特别是在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二、苏俄的和平外交

1、外交政策:

(1)提出《和平法令》(1917)

(2)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2、外交活动

(1)1922出席在意大利举行的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

(2)1922与德缔结《拉巴洛条约》

3、影响:初步打破苏俄建国以来的孤立境地;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三、《洛迦诺公约》的签署

1、背景:鲁尔危机后,法国国内和解力量占上风,欧洲安全问题提上日程。

2、内容:《相互保证公约》、《仲裁条约》

3、作用:

(1)积极作用:改善了法德等国的关系,有利于欧洲稳定

(2)消极作用: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

(3)公约实质:纵容德国向东发展,即“祸水东引”

(使法国在欧洲地位削弱,英国成为欧洲大陆仲裁者,而德国成为的赢家)

四、《非战公约》的签订

1、背景:

①《洛迦诺公约》削弱法国地位,希望争取美国对其安全提供某种保证

②美国出于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国际地位考虑,决定缔结多边的非战公约

2、内容: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3、作用:

积极:①它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直接作用)

②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历史地位)

③为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④也成为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后世影响)

消极:①对侵略者更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7.历史高考复习 篇七

1. 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史学功能。

试题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 以三维目标立意, 凸显理解和应用能力, 将三维目标有机融为一体, 引导学生求真、向善、追美, 汲取历史智慧, 增强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 对中学历史教学减负增效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2. 重视过程方法, 突出能力考查。

如从第14、第21题的文献, 第22题的漫画, 第17、第19题的报刊等材料中解读与获取信息, 运用知识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15题考查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 并须详加考辨的史学方法;又如第38、第39题考查了概述、评价、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意义等基本能力。总之, 试题渗透着从整体上分析认识历史现象, “论从史出, 史由证来”等史学基本方法和历史的、辩证的、逻辑的学科思维能力。

3. 关注历史通感, 尝试设问创新。

试题引领考生塑造历史通感的意识, 形成古今中外历史的融会贯通。如第39题旨在考查学生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大事的能力, 在历史的脉络中去理解历史变化及其各种可能性, 让考生在思考作答中习得、养成一种中外关联、古今贯通的学史悟性。第39题还要求考生“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来回答问题, 在设问方面进行了新尝试。

4. 材料新颖多样, 关注学术动态。

试题选用了如李贽《藏书》、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1943年欧洲地图的漫画等原始文献, 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屈勒味林的《英国史》等著作中的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背景等情境材料, 让学生在新情境、新材料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使知识活化, 融会贯通, 体现了历史学科特性。

5. 基于学术新视野重新理解历史事件。

如第39题从亚洲建立了最早共和制大国和用不流血手段也能改变政体等角度重新审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这表明中学历史教学既要从教材编者视角去理解文本, 还要关注史学界研究新动态, 学会运用研究新成果来解读教材, 理解历史。

二、学生平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科知识基础不扎实。

对基本概念、结论理解不深、不透, 对历史概貌和阶段特征的认识相当模糊;缺乏时空概念, 缺乏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2. 审题能力差, 阅读、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薄弱。

不会分析试题的构想成分, 未能紧扣题目关键词, 准确把握题意, 严格按设题要求作答。

3. 答题缺乏规范, 表述不当。

无法准确总结特点、整体概括能力差;不善于使用学科语言回答问题, 作答缺乏层次性和内在的逻辑性, 无纲无目, 段落不分, 答题详略不当, 没有序号化等。

三、从高考历史命题趋向看复习备考的教学思路

1. 在考查内容上, 强调的是历史课程的知识而不是历史教材的知识。

(1) 再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1) 从课程目标上看 (三维目标) , 一是核心的教育理念, 二是明显的学科特征。 (2) 从课程内容上看, 具有鲜明的层次性、选择性。 (3) 从实施建议上看教学、课程资源、评价。 (2) “课程观”取代“教材观”, 明确高考价值取向的变化。教材提供了考试测量的最基本知识;教材为考试内容提供了背景;通过教材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2. 在考查思路上, 强调对历史学习能力、方法和过程的考查。

历史学习能力主要包括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与历史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人民版教材的编写体例: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模块。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如主题教学与探究式学习。

3. 在考查目标上, 突出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 培养中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4. 在考查题型上, 注重试题的能力层次定位, 追求测试的规范与精确。

四、高三复习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问题思考

1. 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与教学研究能力。

研读课程法规文本, 领会课程与测试要求;了解当前新的史学观点、学术成就;熟悉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 特别是新课程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刊物。

2. 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内容要求组织教学, 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建构。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把握概念, 学会反思和论证历史的技能, 掌握粗线条的时间线索 (时序与整体) ,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历史知识、历史概念, 掌握主要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和课标的核心价值观。

3. 重视提高过程性教学策略的设计水平, 最大限度开启学生思维。

课堂不要一讲到底,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激活学生思维为目标, 帮助学生把知识学活、用活, 内化为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读写训练, 强化学科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提取材料信息、解释历史事物、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

4.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加强备课组活动, 借助集体智慧来克服教学困难。

5. 加强答题规范的指导和训练。

总之, 高三历史复习课教学要根据高考历史试题特点、学生学习存在问题, 讲究教学策略, 从而提高效率。

8.浅谈高考历史复习策略 篇八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历史学科素养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0-076-01

新课改之后高考材料题逐渐成为高考的主体,更多的新颖材料和新颖情景的设置,更多要求学生重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掌握。学生们在材料题上的功夫也能映射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熟练程度和相关知识面。新课改下,高考材料解析题的出题方向更侧重于检验学生历史思维过程,而不是就单纯的把知识点背下来。而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能力,像会运用试卷中出现的陌生的材料和已知的基础知识有机的整合起来。尤其是像选做题中关于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出现的大部分都是课外材料,同学们很容易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例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出现了王莽改制的材料,同学们就可以利用提示明显的材料,“社会矛盾加剧”等信息分析归纳。那么我们还要清楚高考选取材料方向大致有三类第一类为文字型包括文言文和现代文。第二类分为数据型包括数字表格和曲线图等。第三类可分为图片型包括文物图、漫画等。因此掌握这三类的解法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我认为应该要在解题过程中掌握以下的解题技巧首先文字材料中的文言文材料对同学们是弱项,与白话文比难度加大。总体把握的方向是了解材料大意即可,无需逐字逐句翻译。找到关键词明确出题者意图快速提取有效信息。并且文言文的翻译能力提高也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现代文材料的阅读障碍稍微降低一些,但也要弄清楚材料的观点和思想,把材料分层次提炼层意。总之文字性材料是材料题最常见的题型不能有一丝马虎的地方。所以要将原文多次阅读反复推敲,对不太理解的地方要联系材料前后还要和历史教材中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语言概括精准言简意赅。其次解答数据类材料解析题要注意培养对数据的敏感度。通过数据的变化趋势从整体来把握。还切记不要落掉任何细节包括注释的资料的出处。可能瞬间就能帮我们打开思路,我們把数据信息翻译成文字信息找到数据所反映的背后意图,对比不同数据所代表的不同对象结合时间、阶段或者国家等,回归教材找到关键信息。图片类材料题不是单独存在的。更多是与文字型配合出现,作为重要的素材首先对这类题首先要消除对这类题型的畏惧感,冷静答题。不能忽视命题者对文物图片所做的注解,往往是命题者出于解题的需要特别加上去的,给我们一个突破口,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那么针对平时训练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多读精读这是解答材料题的基础和前提,大致梳理出事件的前因后果,阅读时候的窍门是划分层次,找到层次之间的关联,这样基本就能摸清材料核心题意了。用一些自己习惯的符号标出关键语句,提取出有效信息。

二、找到材料与教材的相似处,无论怎么改革,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后还是要回归教材的把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与教材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解题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了。

三、还要重视答题书写的规范。还是需要掌握一些规律和原则的。按几个问多少分来确定答几点,我认为是非常合理的,并且学生也容易操作。还要使用历史语言来回答问题。不要出现大量的口头语和大白话。问什么回答什么。不要漫无边际的夸夸其谈。容易暴露自己的缺点。反倒画蛇添足了。

总之,无论新课改之后高考材料题的材料设计如何变化,我们都要摘掉它神秘的面纱,看到它的如山真面目,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突破口,以不变应万变。平时也要加强多元化题型的训练,提高同学们的思辨能力。那么在高考中,材料题才能成为我们制胜的法宝。

[ 参 考 文 献 ]

[1]《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大学师范出版社.

[2]《浅谈高考历史材料题信息获取之路径》闫烈宏《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5第二期.

9.高考历史复习的技巧 篇九

第一遍文综历史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大小子目及具体的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另外,每天看完规定的内容后,临睡前应将白天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不要求将所有的内容都回忆出来(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将当天文综历史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这样既能巩固主干知识,又不至于因精力过于集中而使大脑兴奋影响睡眠。

第二遍复习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从目前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看,历史学科的试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对历史发展沿革(即历史基本线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选择题一般是在同一背景材料下,对发生在不同时代但与背景材料相关的历史现象进行设问,形成题组,各小题看似互不相属,实际上是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考查,2000年综合卷的松江棉纺织业、2001年综合卷的中国古代教育等试题都是如此。在考查学生创新能力时,命题者往往会提供一个陌生的背景材料,再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类试题大都涉及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如2000年综合卷的中东问题、巴拿马运河问题,2001年高考综合卷从非洲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图得出其形成及变化的原因等试题,这类试题不仅仅要求学生对某个历史知识点的深层次分析,而且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拓展性。若平时只注意点的复习而忽略线面的复习与深化,那么解答这些试题时便会束手无策,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理并力所能及地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然而学生因能力所限,复习时很难深化与拓展。第二遍复习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复习的重点放在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上,力求分析得出教材中各目录、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回忆法进行(即在翻开教材前,先努力回忆教材每一章的大小标题以及每个标题下所讲的重要事件、这些事件的联系如何),回忆不出来再翻开教材,这样既抓住了主干知识,又能在第一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知识框架的理解。

2.若觉得正在复习的内容与已复习过的内容相似时,应立即去回忆与此相似的内容是什么。例如,看到明朝的手工业就应联想到宋朝、元朝手工业发展情况,看到景德镇制瓷业便应想到教材中其他相关的内容,通过这种有意识的串联式回忆,逐步把握历史的基本线索,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3.注意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延伸与拓展的知识主要是教师补充的知识。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就某个具体知识点,给学生提供一些新材料、新观点或进行一些学科渗透。如从历史、地理、政治等角度,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三大决战首战东北,而东北战场又首战锦州的原因;如何客观地评价国民政府的整顿税务、法币政策及改订新约运动等。对这些教材没有直接涉及的知识深层次分析,学生往往会记下来,复习时还必须去看乃至去记忆,这是学生拓展知识较为有效的途径。考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教师平时补充内容相关、相似甚至相同的背景材料,虽然试题设问角度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学生对背景材料已有所了解,因此并不会感到陌生,分析解答时也不会无从下手。

★ 历史高考技巧

★ 成人高考历史复习技巧

★ 高考一轮复习技巧

★ 高考历史常用答题技巧

★ 关于高考数学复习的技巧推荐

★ 高考物理复习问题及复习技巧

★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

★ 高三学生高考历史复习计划书

★ 高考理综复习技巧及答题技巧

10.历史高考复习 篇十

我们再看一道高考试题,这是北京的一道高考历史试题:

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的8月1日定为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命题专家通过这样一道选择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进行有效推论的能力,同时考查了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以及敏锐的历史时代感。

1933年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当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叫中国工农红军!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也不是国民革命军,显然A项与D项不属于这一时段,C项尽管在时间上符合,但内容上不符合,不是创建军队的纪念日,也应当排除。正确选项就是B。就像我前面讲过的,一定要明确命题专家在考查你什么?审题过程要心里有数。

全北京市这道试题的通过率只有31%,也就是说有69%的考生没选对,一道四分的试题平均得分只有1.24分!太低了!更要引起考生注意的是命题专家铺设的误区: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命题专家设这样一个选项干扰你,一招失误,满盘皆输八一建军节太熟悉了,考生高高兴兴进入了误区,高高兴兴跳入了陷阱。在69%未通过的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D项。八一建军节是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八一两个字做为军旗和军徽标志,解放后将这个纪念日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看来考生不认真审题是绝对不可以的。其实考生在选择D项时还应当仔细想一想:高考试题能这么容易吗?不可能的!

过去我说过:高考考查能力就象水银落地??无孔不入!

高考命题专家告诉我们,他们在命制高考试题时一定要向命题组说清楚这道题考的是哪项、哪几项能力?也就是说高考试题没有一道不是考查能力的!

八一建军节是三个干扰项的主干扰项,是一个大陷阱,的这道高考试题太具有典型性了!这道题告诉考生:平时复习要注意提高学科能力!高考答题时要认真审题!

高考历史细节解读:切记问什么答什么

向重点中学的高三老师取经,为考生收集到最精髓的各科临场发挥秘诀。经验丰富的高三老师们称,把握好这些细节,高考成绩至少增加10分。

历史:切记问什么答什么

拿到试卷后,尤其是碰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时,要把试题放在事件所发生的时间背景中去思考,同时一定要注意,问什么答什么。

高考题不是脑筋急转弯,没有那么多绕弯弯的题,千万不要把不相关的内容写上去,这样往往是自己感觉不错,结果得分不高。

浅析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的学习,可能在很多同学的认识里面,就是记记背背,考试时候把背的东西拿出来组织组织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想把历史学好学精,记忆是基础,可光靠记忆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历史当中大量的史料背后所蕴藏的深一层的规律性东西,是必须通过思考得来。

因此历史的学习,就必须要系统,要有深度。

一、列好基本框架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

比如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

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

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繁荣(指具体表现)

衰亡(包括衰亡的原因)

掌握了这一简单的方法后,在今后学习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时,就可以自己来归纳学习,对每一朝代的特点可以自己补充。

在这些大致内容列出来之后,不妨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为什么有些城市经常被作为首都,选择首都的标准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标准?再比如,为什么有些朝代能坚持几百年,有些朝代却如昙花一现,各个朝代都有哪些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我们在学习历史当中,要培养自己的就是思考意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去探究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会极大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预见能力。

精华在线的几位历史老师,在教学当中,都非常注重帮助大家列好知识框架,可见这一点,在历史的学习当中,是极为重要的。

二、补充史实和教材观点

大纲列好之后,我们可以在大纲之内补充基本史实。根据每个章节内容,添加重点历史史实的各种因素:

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

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

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

在对历史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去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因谁而起,因什么事情而起,又是在当时什么样的社会情况影响之下。历史是事件的组合,一个个的事情,还是很有意思的。所以我们可以尽力去还原这个事情,大家都很爱听老师的课,就是因为他能讲历史讲得有意思,有深度,而且在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还能顺便把这个事情的所有内容都记住了。

三、牢固掌握学习公式

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 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⑴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

如明清政治: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⑵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

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

⑶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

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热战等。

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

⑴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

⑵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

⑶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

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

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二战等。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

历史这一科也是精华在线的强势学科,隋子辉老师等历史老师也组成了讲话在线的历史名师团队。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老师们的课程来学习,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社会史观——历史高考复习新视角 篇十一

那么,什么是社会史观?在高考复习时我们应注重哪些方面?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

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西方国家提出的要解决的五大社会问题是: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收入维持、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这些社会问题构成了历史高考复习应关注的重要内容。

由此我们在高考复习时应采取以下复习策略:

1. 明确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关于我国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突出的是“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等问题”。

2. 梳理和掌握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

(1) 严重自然灾害时期的社会问题。

人类生活在变化着的自然环境中,自然界的特异性变化,如长久的干旱、过量的降水以及地震、台风和虫灾等,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灾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人员伤亡、生活窘困、流离失所、瘟疫流行等。在中国古代史上,这样的社会问题多发期不止一两次,如元末的黄河水灾、明末陕北的旱灾等都引发集群性的社会问题。

(2) 动乱或战乱时期的社会问题。

不仅天灾,人祸也会带来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形成社会问题的多发期。在中国古代史上“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等无不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其突出一点就是大批北方人口流离失所迁往南方。后人常从江南开发的角度,说这种人口流动把大批劳动力以及先进技术等带到了南方,客观上也确实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但在当时却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前后发生的“鸦片烟毒”、20世界30年代的初至40年代中期日占区的殖民地化或“奴化”、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统区的社会崩溃等,都是典型的“社会病态和失调现象”,亦即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中国现代史上,“文化大革命” 时期,社会问题也是相当严重的。

(3)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深刻最重要的一次转型;另一方面,在其准备时期的圈地运动中,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与完成,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暴增)、环境污染问题(如美丽的泰晤士河变成排污沟等)出来了,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摆在所有英国人面前。

3. 分析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大体包括:

(1)中国古代史上统治者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减免田租、救济贫困、治理自然灾害等社会问题的政策及影响。如为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西汉统治者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政策,汉高祖安置退伍军人,使部分奴婢重新获得庶人(平民)身份等;汉文帝和汉景帝多次减免田租、救济穷困老人等。随着社会问题的缓解,西汉经济逐渐恢复起来,社会走向稳定。

(2) 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的措施及影响,如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为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推行了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这一重大调整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3)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问题及影响。

1921年春,苏俄出现经济政治危机,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列宁和苏俄政府调整政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的社会问题得以解决。

1959~1961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使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遭受严重困难。党中央提出并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困难,解决了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陷入严重的经济困难,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人错误的以“民主社会主义”来应对和解决,结果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却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4. 重视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的内在联系。研究历史上的社会问题要突出如何借鉴或吸取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跟踪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从调查中得知,洽村村民在这一时期结婚的大多数都没有送嫁妆。N说:“吃大锅饭,吃食堂,人都是国家的了,还送什么嫁妆。”

材料二那时兴起送一些政治色彩较浓的东西作为嫁妆,如毛主席语录、毛主席纪念章等,这构成了那个时期嫁妆的鲜明特色。S说:“毛主席像章也是当时最好、最时兴的嫁妆,那个时期结婚的人都送。”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送嫁妆的风气在洽村已经开始普遍化……它保留了传统中的一些痕迹,至少证明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无法完全割裂传统。但是,当今嫁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以下是我在洽村调查时所整理的资料:

请回答:

(1) 分别指出与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洽村送嫁妆情况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

(2) 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洽村嫁妆变迁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 谈谈你对洽村嫁妆变迁的认识。

【参考答案】

(1) 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2) 特点:保留传统特色;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原因:人们重视传统;农村改革,农民收入增加;市场经济建立;工业发展;人们生活观念变化。

(3) 第一层次:能作出简单、表面的认识;

第二层次:能对变迁背后反映出的历史信息进行正确分析;

上一篇: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方案策划方案下一篇:托福口语考试转述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