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4年下半年的工作安排(精选6篇)
1.关于2004年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篇一
广州南沙XX主体工程项目部
2004年下半年工作总结
2004年6月15日,我公司组建广州南沙XX主体工程项目部进驻南沙,广州南沙XX主体工程是公司在广州南沙承建的第一个工程,因此公司确定了将本工程建设成为公司在南沙的第一个广州市优质样板工程,鉴于此,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我们认真总结以前公司的施工的经验,在广州南沙XX主体工程建设中加大管理力度,使整个施工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并真正实现“优质、安全文明、低耗”的管理目标。半年来,我们项目部围绕这一工作重点,认真地开展本项目部的工作,在此对2004年下半年的工作情况作一回顾:
一、主要工作成效
2004年下半年,我项目部按照合同要求,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2004年6月15日至2004年8月3日,完成了天然基础。2、2004年8月4日至2004年10月27日,完成了地下室结构。3、2004年10月28日至今,完成了A栋夹层结构,B、C栋八层结构。
4、2004年9月完成了的广州市优质样板工程申报工作。
二、加大质量检查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1、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规定、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除进行书面交底外,还应组织各班组召开技术交底会,对施工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
2、各种不同材料必须合理分类、堆放整齐。对于钢筋须挂牌标示,避免锈蚀和污染。加强原材料检验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材料的检验制度,水泥、钢材、沙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资料。砼严格按配合比施工,认真做到浇注前交底和拆模申请制度。
3、岗位责任制:按质量目标分解,将质量责任层层挂牌,层层落实。由质检员行使质量否决权和奖罚权。
4、奖罚制:拉大班组优良与合格的工资差距,质量按楼层各部位分开进行奖罚,实行优质重奖,劣质重罚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5、材料进场检查制:要特别注意杜绝无准用证书水泥的使用;进口钢筋要进行化学分析;商品砼进场要核实砼强度等级和检验坍落度。
6、三检制: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严格检查,坚持“自检、交接检、专检”三检制。
7、隐检制:根据施工进度安排预检、隐检计划,进行预检、隐检程序,办理预检、隐检手续,并及时履行签字归档。
8、配合甲方作好对业主外包单位监督,加强对内部分包单位的质量控制管理。
9、内部工程例会:总结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情况,传达周五甲方工程例会精神,明确各专业的施工顺序和工序穿叉的交接关系及质量责任,加强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及工序交接管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三、认真做好创优计划,重点抓好创优工程的质量。
工程要创优,乃至成为名牌精品建筑,就必须有过硬的工程质量。在工程创优活动中,我们一贯坚持创优有计划的原则。为确保创优计
划的实现,保证项目有较好的工程质量,我们在平时的检查中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控制。工程质量得到了甲方、监理、设计院、质检站的一致好评,并于2004年9月进行了广州市优良样板工程申报。
四、2005年上半年的工作重点和打算
1、按照合同保质保量完成剩余工程量,积极配合甲方和监理对分包单位的管理。
2、力创广州市优良样板工程。
五、2004年上半年的施工体会
在2004年6月15日进场以来,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来自质检站方面的热情指导,得到了甲方、监理和设计院的密切配合及大力协助。事实证明,这对我们2004年上半年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A栋结构施工到夹层,B、C栋结构施工到八层,可以说是有关各方和我们半年多心血的共同结晶。在这里,我们对甲方、监理公司、以及各配属及兄弟单位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广州南沙XX主体工程项目部二OO五年一月八日
2.关于2004年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篇二
这是我省三部门召开的第二次联席会议。据悉,今年的春运从2004年1月7日到2月15日,为期40天,比往年来得早。据运输部门预测,2004年春运全省道路旅客运输量将达6200万人次,比今年同期增长约3%,水路旅客运输量约220万人次,比去年增长约1%。全省计划投放客运车辆1.7万辆/35万座位,船舶872艘/2.55万座位。今年的春运将表现如下:一、春运时间提前,比往年提前近半个月;二、防非典任务繁重,导致不确定因素增加。如,难以解决防非典措施的落实与及时疏运旅客的矛盾和超长途返程包车的安全管理;三、春运高峰时间集中,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四流合一,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回乡客流量将增加;四、今年全国各地有较大量的台胞通过厦门、福州经金门、马祖的水路运输往返台湾。
针对防非典的情况,省运输管理局准备了两套预案,特别对出现非典时的春运预案要充分考虑客运流量、流向、流时的变化,车辆运行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客运站工作量和工作方式的变化,路面监控和管理的变化等综合因素,做好各方面的疏运工作,确保广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及时。
春运期间,安监部门、交警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在省际、地区际、县际建立联合春运服务站,共同开展春运服务工作,把好城门关。各省际、地区际、县际春运服务站,建立相应的联勤和信息互通制度,各春运服务站除了要有安全检查规范和台帐制度外,还要制定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定期互相通报的交通安全记录本制度,以及重大情况预警报告制度等规定,充分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交警部门在春运期间将大力压缩机关警力,充实到第一线,保证三分之二的警力摆在路面,加强对勤务制度及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安监部门要层层建立并落实春运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将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交通运输第一线,对因工作不落实,而导致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要严格按照国务院302号令和省政府66号令的规定,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3.关于2004年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篇三
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西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于学强
(2004年7月30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0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决议和部署,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实施经济强区、文化兴区和环境优区战略,创新体制、提高质量、优化环境、全面发展,全区经济社会持续稳步较快协调发展,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完成情况均好于预期,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是近年来计划执行较好的一年。
(一)经济实现快速高质增长,发展动力持续稳步增强
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1.5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计划的50.1 %。
第三产业摆脱“非典”影响恢复快速增长。完成增加值168.5亿元,同比增长11.5 %,占GDP比重达88%。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开发业在宏观调控形势下仍实现较快发展。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75.3亿元,同比增长20.5%;占GDP比重同比提高了6个百分点,达到39.3%。房地产开发业完成增加值15.3亿元,同比增长34.4%。商业稳步发展,完成增加值22.6亿元,同比增长6.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88.2亿元,同比增长13.4%。旅游业实现收入44.6亿元;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35万人次。第二产业平稳发展。完成增加值23 亿元,同比增长9.5%,占GDP比重达12%。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13.9亿元,同比增长15.1%。建筑业完成增加值9.1亿元,增幅与去年基本持平。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三级税收达到 276.49 亿元,同比增长17%。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0.9亿元,同比增长15.7%,完成计划的55.3%。其中,区国税局完成3.7 亿元,占17.7%;地税局完成17.2亿元,占82.3%。支柱税种营业税、房产税和增值税增长较快,分别完成10.01亿元、3.7亿元和1.72亿元,分别增长了21.13%、26.61%、20.69%。新增税源户的数量和税款规模都有较大增长。新增税源户5665户,同比增加1364户,增长31.7%;完成区级税收4166万元,同比增长65.5%。
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果。配合北京市成功举办了2004年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精心组织参加北京市奥运经济推介会,扩大了我区尤其是金融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际利用外资2278万美元,完成计划的91%。合同利用外资5886万美元,完成计划的235%。新审批外商投资企业29家,投资总额同比增长三倍多,达到8975万美元。新注册内资企业2171户;各类企业总数发展到21621户。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8198户。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以及亚太空间多边合作秘书处等国际性组织相继入驻西城。
(二)贯彻落实中央调控政策措施,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5亿元,同比增长40.3%,完成计划的55%。城市建设开复工面积793.5万平方米,提前完成全年700万平方米的目标;竣工面积14.6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10.4%,同比下降了13.5个百分点。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通知》,对涉及到的92个单位、157个项目进行了清理,总投资达到985亿元。从项目清理情况看,基本都符合国家的要求。
功能街区建设取得新进展。金融街地区国际金融城A座进入地上12层施工 阶段,鑫茂大厦等即将竣工交用。西单地区浩阳大厦等顺利在施,安福大厦开工。西外地区动物园交通枢纽投入运营,华正大厦一期工程开始地下结构施工。德外地区B区(学校)完成结构封顶,德胜尚城进行地下结构施工。阜景地区历代帝王庙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白塔寺文保改造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准,正办理立项审批手续。什刹海地区烟袋斜街四合院保护区试点正进行前期准备。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年初计划续建新开道路14条,目前在施的续建道路7条。后广平路即将竣工通车。冰窖口路计划8月份竣工通车。党校东侧路北段主体工程已完成。白云路、金融大街进展顺利,年底将实现竣工通车。东教场路、北营房中街正抓紧拆迁。德内大街、赵登禹路、党校东侧路中段等5条道路前期准备工作按计划推进。地铁四号线西四站区拆迁基本完成。
危旧房改造稳步推进。新启动灵境北、复兴园2片危改项目。危改开复工面积达到369.1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92.3%。公告动迁居民4938户,完成计划的61.7%。和平门小区、北广家园等回迁楼建设速度加快,946户居民回迁。社会事业项目进展顺利。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进入装修阶段。复兴医院、展览路医院新病房楼投入使用。
坚持“建”、“管”并重。积极创建“国家健康城区”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区”。成立了区城市环境秩序整治办公室,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迎接国庆55周年。月坛公园、北中轴路等7项市、区级重点环境整治工程全面启动。全区共拆除违法建设2.2万平方米,完成全年计划的119%。新增绿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94.4%。控制大气污染第十阶段各项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整治裸露地面9.8万平方米。改造燃煤锅炉22台90蒸吨。在大、小金丝套地区推进煤改电试点。全区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102天,同比增加了17天。完成二类以上公厕改造升级14座。主要大街机扫率达到93%。
(三)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区域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需要,新组建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区商务局和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行 政管理体制更加顺畅。
组织开展《行政许可法》宣传学习和培训考试工作。为确保7月1日《行政许可法》的顺利实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行政许可法》形式多样的宣传学习活动。举办了“西城区国家公务员《行政许可法》骨干培训班”,450余人参加了培训。对300名直接办理行政许可工作人员进行考前培训。全区2354名公务员参加了《行政许可法》开卷考试,合格率达到100%。全区37个单位387名直接从事行政许可工作的人员参加了《行政许可法》闭卷考试,合格率达到100%。
积极创新行政管理机制。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全力推进全程办事代理制和网上互联审批工作的意见》,全区各有关部门基本都设立了受理窗口(室),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程办事代理。网上互联审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41个部门、114项行政许可项目上网审批,上半年办结审批事项10760项。全面清理涉及企业的年检事项。撤消、合并年检事项68项,精简幅度达到61%。区经济服务大厅接待214708人次,办理证(照)7352个。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国有企业经营预算、股份期权激励及向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委派监事会等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区属国有企业中的骨干企业全部完成了公司制改造。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为重点的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并实施了《关于改革西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模式构建投融资平台的方案》。
营造区域政策新优势。落实《关于促进税源发展和鼓励吸引资金的试行办法》,对215家企业法定代表人和8位中介人进行奖励,奖励金额达到1282万元。认真落实《关于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为部分新入驻的金融保险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办理了北京户口和工作居住证,并为其子女入学提供了便利。
努力净化市场环境。以建材市场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重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继续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乱培训、乱签责任书”行为。加强价格监督检查,查处价格违法案件78件,涉案总金额达 156.04万元。加大审计监督,完成了34个项目的审计,查处违规金额183万元。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加大安全生产监察力度,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18次的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了事故预防和应急能力。以小商品批发市场消防、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为重点,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遏制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认真做好“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申报准备工作。加大“什刹海水质改造”等实验项目成果转化的力度。德胜科技园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家,园区各类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0.41亿元。组织参加了2004年“北京科技周”活动。举办了北京市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展各种科普活动700余次,参与群众达到27万人次。
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完成北海小学与厂桥小学、长安中学与161中学合并工作。接收了铁路系统划转的铁二中等4所铁路学校。不断改善基础办学条件,积极推进长安中学、育民小学改扩建工程建设。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校长资格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83名校长、923名教师进行了资格认证。成人教育稳步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37000人,民办高校学历文凭考试报名26000 人。
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成立了“西城区文学艺术联合会”。举办了第十八届白云观民俗迎春庙会等大型文化活动。“扫黄”“打非”取得积极成效,共收缴盗版图书6万余册,盗版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4万余张。加大对火神庙等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力度。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举办了“西城区全民健身周市民健步行”活动,参加群众达到13200余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月坛综合训练馆即将竣工。月坛体育馆改造工程下半年启动。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以 及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信息和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三个体系的有效途径。落实区属医疗机构发展和建设方案,区老年医院二期改建工程、丰盛医院的拆迁工作进展顺利。充分发挥区卫生监督所和疾病控制中心作用,提高了疾病预防能力。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继续控制在全市最低水平,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率达到95%以上。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新出生人口1336人,计划生育率达到99%。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通过了中央文明办对我区的中试测评。以“公民道德实践年”为契机,加强居民文明素质建设,全区有14个单位被评为“创建文明行业示范单位”,10个街道被评为“文明街道”,50名市民被评为“文明市民标兵”。认真做好优抚安置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活动。稳步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在厂桥等街道实施了居委会议行分设“三元组织”体系试点。荣获了“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称号。积极创建“全国老年示范城区”。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开发、置换11300个社区就业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550名,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了63.64%,登记失业率为0.75%。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社会保险“统一征缴、一单托收”试点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同比增长30%以上,收缴率保持在98%以上的较高水平。基本医疗保险及补充医疗保险改革基本完成。
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50元,同比增长12.8%。恩格尔系数为31.7%。特困群体和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为6035户、12059人发放了213.5万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5913户、12006人发放了48万元的粮油帮困卡。腾退了2712户标准租私房。为101户住房特困户办理了廉租房配租或续租合同。13户住房特困户获得廉租房资格。
二、下半年面临的发展形势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今年以来,全国经济局部“过热”加剧,突出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特别是一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相当严重。为保持经济 稳步较快发展,中央果断采取了加强大金融调控和信贷管理、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整顿以及清理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方针和政策措施。目前,宏观调控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释放效应,消除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全国经济发展增速达到9.7%,继续保持稳步较快增长。
下半年,在国家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大背景下,我们面临的发展形势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首先,与全国和北京市一样,我区经济整体仍处在平稳增长的区间,仍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阶段。其次,今年北京有较大的资金投向奥运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危旧房改造上,必将对全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对我区影响轻微。宏观调控对我区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构性影响。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对投资的影响大于消费的影响;对今后的影响大于当前的影响。但从经济发展惯性、区域特点等方面因素分析,对我区的发展影响不大。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制约我区发展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仍然存在,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到今年各项发展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下半年急需解决的有:
(一)国家宏观调控造成的滞后影响。一是对相关产业的影响。金融保险业看由于国家严格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可能会造成金融机构信贷减少、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对房地产开发业而言,融资难度将加大,开发资金的匮乏势必制约投资的增长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二是从目前执行国家重点清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政策情况看,虽然我区涉及的157个项目都基本符合国家的要求,但各项清理后遗留的诸如补办手续等问题需要认真妥善处理。
(二)北京市有关规划、政策调整可能产生的影响。受市里对城区规划调整及实施拆迁新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年我区城市建设推进的难点增多、难度将加大。其中最大的难点是拆迁。全市实施拆迁新政策后,由于相应的政策不能及时配套,造成我区拆迁工作有所滞后,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区建设及危改的主要矛盾。另外,由于文保区政策不配套,造成白塔寺文保区试点项 目、烟袋斜街文保区试点项目不能按时启动。
另外,发展中还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积极有力措施,逐步加以克服和解决。
三、努力完成全年发展预期目标的主要措施
从目前看,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个别指标完成全年目标有一定的困难,但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对年初确定的全年发展预期目标原则上不做调整。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左右,完成383.7亿元;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左右,完成37.8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左右,完成17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亿元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左右,达到15400元;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需要说明的是,今年5月份,区统计局按新的统计办法,最终核算出200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48.8亿元,比初步核算的347亿元增加了1.8亿元。按增长10%计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由原定的382亿元相应调整为383.7亿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保持我区经济稳步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要提高思想统一认识,围绕发展抓调控,抓好调控促发展,确保全年各项发展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以扩大总量、完善链条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金融保险、房地产开发和科技信息咨询业的快速发展。抓紧落实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认真组织参加国外招商活动,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保险机构来金融街投资发展。把握土地利用和经营性项目清理整顿时机,梳理问题、加强调控、优化结构,保持房地产开发良好的发展势头。积极筹划参加“京港合作研讨洽谈会”,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中关村德胜科技园,实现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和税费增幅保持在50%以上目标。进一步繁荣消费市场。依托首都市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消费总量扩张,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西单地区和“新街市”等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实现新增商业设施10万平方米的目标。积极开展“金九银十”等促销活动,利用历代帝王庙开放,促进商品消费和旅游消费规模的扩大。完成2家市场功能的提升和20家便利店的建设。积极培育平安大街餐饮和什刹海、白云观街等特色经营。
认真做好增收节支工作。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特别是要强化房地产和建筑施工企业属地纳税工作,加大异地经营清理力度,该收的钱一定要收上来。同时,下大力气吸引和培育税源,确保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加强预算约束,用好财政资金,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把钱用在刀刃上。加强对财政性资金支付环节的监控,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围绕城市建设目标,抓好工作思路调整和推进机制创新,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确保全年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任务的圆满实现。
加快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设。功能街区方面:鑫茂大厦、金泽大厦、新盛大厦、盈创大厦实现竣工。金融大街、金融家俱乐部等项目要实现时间进度。西单地区西西9号地“敬远国际公寓”实现开业。积极推进西西4号地项目建设。抓紧地铁四号线宣内站区拆迁。西外地区西环广场完成初装修。站区东广场实现结构施工。德宝5号地开工。德外地区确保G2、E区公建等项目竣工。德胜科技大厦实现结构封顶。阜景地区“茗园”配套项目按计划推进。什刹海地区完成火神庙周边环境整治和前海绿地的更新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方面:冰窖口路、后广平路、白云路竣工通车。启动党校东侧路中段、赵登禹路、德内大街、北营房中街拆迁。加紧做好新街口东街、真武庙路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积极调整危改工作思路,适应新的拆迁政策要求。在认真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基础上,积极协调市有关部门,予以综合集中解决拆迁中出现的问题。启动的黄瓜园、北营房和建工集团三片危改片,力争下半年拆迁取得新突破,确保今年动迁居民8000户目标的完成。加快启动白塔寺文保区房屋修缮试点。加紧实施烟袋斜街文保改造规划。
抓紧做好土地和投资项目清理的后续工作。按“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做好相关政策的衔接。凡符合此次清理政策要求的项目要加紧推进。需要补办有关手续的项目,各职能部门要积极协助开发企业与市有关部门加紧协调,力争早日开工建设。适应国家和市里发展政策要求,积极推进开发项目的结构调整,抓紧筛选并做好项目储备,争取国家和市里支持,适时启动和推进。
继续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完成月坛公园、北中轴路等7项市、区级重点整治工作。继续抓好白云观绿地等大绿地建设。以改善大气环境为重点,积极推进第十阶段大气污染治理各项工作,强化对工业污染、汽车尾气和噪音污染的监测和控制。烟尘、噪声控制区覆盖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2.5%。完成50座公厕升级改造。
(三)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市政府公布的行政许可事项清理结果,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对涉及行政许可事项的区政府行政措施进行清理,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组织对实施《行政许可法》的监督与检查,确保《行政许可法》的顺利实施。
深化各项改革。认真落实区委九届三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意见》。发挥新组建的区国资委的作用,尽快理顺关系,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继续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为重点,加快财政体制改革。以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功能为重点,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提高为市场主体服务水平。把全程办事代理制不断引向深入,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以扩大审批项目规模为重点,加快网上互联审批步伐。立足“完善、提高、科学、规范”,大力提升经济服务大厅和各类服务大厅的服 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改进服务手段,采取增设服务项目、提升便利程度等措施,努力提高各类“一站式”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的同时,注重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认真做好“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申报工作,争取西城区被列为第一批全国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全年技术合同认定达到1500份,技术合同交易总金额达到12亿元。
积极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组织召开区教育大会。抓好161等初高中示范校的建设。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政府管理教育职能的转变。以课改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西城区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管理规定》,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
积极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认真做好国庆55周年游园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项庆祝活动圆满成功。组织参加北京市“祖国在我心中”庆祝建国55周年大型群众歌咏活动。抓紧对清真永寿寺等隐患突出的文物保护单位抢险修缮,确保文物建筑安全。积极推进“体育六进社区”活动和体育健身周活动。月坛综合训练馆工程竣工。启动月坛体育馆改造。
积极促进卫生事业发展。认真做好“国家健康城区”和“全国中医卫生示范城区”的创建工作。落实全国和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改革、改制和改造,优化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在对区属医疗机构资产进行评估基础上,加快区属医疗机构改革步伐。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推行全科医生和居民家庭固定服务。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示范区”的评估工作。落实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服务政策。
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力争2005年首批跨入全国文明城区先进行列。继续争创全国双拥“六连冠”。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居民文明素质。积极推进部分街道建立公共服 务社的改革试点。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加大车辆管理、公共卫生保洁等社区岗位开发力度。解决好低保人员、“4050”人员、残疾人和社区矫正人员的再就业。认真做好低保人员就业能力的鉴定工作,严格实施低保人员“分类救助”。继续扩大“统一征缴、一单托收”试点,积极推进“四保统收”,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征缴率在98%以上。稳步实施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全面推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五)积极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各项准备工作。加紧成立“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进一步确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在全面对“十五”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和根据发展的需要,确定重点调研课题,启动“十一五”规划编制前期调研的有关工作。
(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迎接国庆55周年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迎国庆、创首善”,加强城市秩序整治工作。重点整治治安重点地区、学校周边、地下空间和宗教场所周边的治安秩序,特别是要加强对市里挂帐的重点地区进行整治。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消防、交通、文物、地下空间、居民小区以及重点场所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4.关于2004年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篇四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关于印发2004年工作总结和2005年工作要点的
通
知
各镇(街道)中心学校、直属单位,各中小学、幼儿园:
现将《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2004年工作总结》和《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2005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在回顾2004年工作的基础上,做好2005年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为我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五年一月六日
- 1 -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2004年工作总结
2004年是我区教育事业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与时俱进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全区教育系统广大行政干部和教职员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向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和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教育事业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幼儿教育:继续深化办园体制改革,规范办园行为,大力推进幼儿素质教育进程,整体办园水平明显提高。全区有各类幼儿园118所,在园幼儿18029人,学前三年幼儿人口入园率达90.5%。
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达到99.99%,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到99.95%、99.88%和99.95%,6-14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6.3%,各项指标比上年均有所提高。
高中段教育:高中教育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到90.4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普职协调发展,全区普高招生3524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598人,普职招生比为1:1.02。
- 2 - 成人教育:广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工教育培训,全区共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463个,培训65878人次,培训率为38.08%;举办职工培训班371个,培训53383人次,培训率为54.9%。
队伍建设:全区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8.95%、96.29%和94.74%;小学、初中具有高一层次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分别达到61.08%和59.04%,比上年分别提高了12.58和18.14个百分点;高中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的人数大大增加;4名教师荣获市首届名教师(模范班主任)称号。
办学水平:创建省教育强镇1个、市教育强镇2个,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所、省二级重点中学1所、市重点中学2所、市级示范小学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3所。
学校基本建设:投入建设资金1405万,新建扩建校舍2.27万平方米;创建省标准化学校4所。
勤工俭学:勤工俭学总产值超过1.15亿元,纯利润达860万元。
二、基本措施与主要工作成绩
(一)深化体制改革,教育事业发展增添新活力
一是进一步健全教育投入机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投入达1.72亿元,超过年初教育投入占财政总支出30.5%的预算。继续加大统筹力度,对经济相对落后镇实行教育经
- 3 - 费倾斜政策。积极争取将重大基建项目列入区重点工程,由区财政直接投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制定了《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教育基金会捐资助学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社会捐资助学办法,全年共筹资金 3472万元。全年教育总投入达3.2亿元。
二是进一步优化选人用人机制。改进干部选拔机制,采取量化考核、公开竞争的方式,使丽岙镇5所小学和仙岩二中等学校的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会同区人事劳动局公开考录了10名中小学网管人员,初步建立了一支网络管理队伍。完善教师选聘办法,省市级重点、示范学校选聘教师,以及外县(市、区)中小学教师流入,统一实行公开选调的办法,使瓯海中学等8所学校择优选调了32名优秀教师,真正体现了客观、公正、择优的选人用人原则。
三是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采取“名校办民校”、“名校带民校”的模式,组建了全市首家学前教育集团——心桥幼儿教育集团,探索建立了以瓯海中学为龙头,啸秋中学、六十一中为两翼的瓯海中学教育联合体。大力开展联合办学,区教育局联合温州农校举办职高班,区职专与新加坡澳洲理工学院联合办学、任岩松中学与立峰集团联姻创办综合高中,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力,提高了办学效益。
四是进一步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结合本区实际,以“三位一体”方式,统筹考虑义务教育阶段施教区的划分、收费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合理解决了施教区内适龄儿童与外来务工- 4 - 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科学划定并严格把握瓯海中学和六十一中的录取分数线,既保证了生源质量又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制定高中招生刚性管理措施,适当控制普高扩招,有效地促进普职均衡发展。完善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办法,试行瓯海中学招生保送升学制度,推进了高中招生形式的多元化改革。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开创新局面
一是新课程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小组,进一步加强了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领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构建新课程标准和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改实验载体,通过新课程实验课堂教学展示周、中小学课改论坛等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推行小学生成长记录袋试点工作。编写发行《探索与实践—瓯海区新课程改革实验成果汇编》,总结推广新课程改革成果。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学生工作不断加强。制定出台《瓯海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等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努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仙岩二中、瞿溪三小等学校的9件学生科技作品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其中3件获全国一、二等奖。积极开展 “绿色学校”、“德育特色学校” 等创建活动,稳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试点工作,校园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加
- 5 - 强示范性家长学校建设和德育基地建设,加快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深入实施国防教育“书架子”工程,开展国防教育“三个一”活动,组织全区7000多名高、初中生进行队列训练和国防知识教育。
三是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成立瓯海区教师教育与科研中心(筹),全面整合教研、科研、师干训工作。坚持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为教育行政决策和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的宗旨,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发挥梧田一小、景山中学等龙头示范学校作用,努力提高全区校本教研实效。注重教研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全年区级以上立项课题148个,158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积极总结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区高考上线人数为3114人,总上线率为83.8%,全区文科总平均分列全市第二,理科总平均分居全市第一,瓯海中学考生黄园园以651分摘取了温州市文科高考状元桂冠。
(三)加强培养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出新成绩
一是狠抓教师全员培训。加强师德教育,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认真开展暑期师德全员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顺利完成以教科研知识培训为核心内容的第二轮全员岗位培训,按时启动以“学习主题构建”和初中学科主题培训为核心内容的第三轮全员岗位培训。建立了瓯海中学等- 6 - 13个第二批校本培训基地,扩大了校本培训的涵盖面,进一步完善了校本培训管理机制。
二是狠抓骨干教师和新教师培训。举办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9个,研修班2个,组织外派4位小学骨干教师、4位幼儿骨干教师到省内外名校拜师学艺。继续开展“新苗”结对和跟踪培训工作,精心组织初中第四届、小学第六届“新苗奖”评选活动,为新教师的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启动首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组织开展德育工作者业务知识培训、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进一步加强了德育队伍建设。
三是切实加强校长培训。举办两期小学校长“学校创建特色”主题培训班,举行第十期小学校长岗位培训以及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组织召开暑期校长培训会议,举办以“学校特色化管理”为主题的校长论坛,促使广大校长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组织部分中小学校长到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区河南巩义市等地区考察,积极吸取外地课改成功经验。选派4名优秀小学校长(后备干部)赴杭州市下城区有关学校挂职锻炼,有效促进了小学后备干部的成长。
四是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成功举办了第20个教师节系列庆祝、宣传活动。开展区“十佳教师、八优校长”评选工作,隆重表彰了一批名教师、名校长、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和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个人,掀起了尊师重教的热潮,在全社会树立了教育的良好形象。
- 7 -(四)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教育均衡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是加快新一轮校网调整步伐,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进程。修订完善了《瓯海区2003-2010年校网布局及教育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和《瓯海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03-2007年)》,做好区行政中心区学校布局规划工作和新桥山水居配套小学规划方案。积极争取市政府的支持,将茶山一小的迁建列入市高教园区基础教育规划。开展新一轮职业学校校网布局调整,新桥职校等3所规模小、办学效益差的职业学校停止招生。加快潘桥、丽岙、郭溪等地的校网布局调整步伐,创建了丽岙镇三小,撤并了丽岙镇五社小学、八社小学;完成了潘桥镇老竹中学、马桥小学、丁岙小学,以及丽岙镇二中、下章小学、丽塘小学、泊岙小学、戴在鹏小学、任宅小学的撤并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扎实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梧田一中等4所学校顺利通过了省首批标准化学校评定验收。
二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年投入950万元用于现代教育装备建设,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新建各镇(街道)初中、一小等31所学校的校园网,全区已建成校园网的学校达到了45所。加强“瓯海教育网”建设,增设“师资培训”等专栏,推广使用电子邮局系统和视频点播系统,优化重组教育资源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
三是认真做好教育强区迎查工作,大力实施学校优化升级工程。成立了迎接省教育强区复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教育强区- 8 - 复查工作扩大会议,扎实开展自查自评工作,认真做好强区复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教育强镇和各类重点、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巩固提高教育强区的总体水平。泽雅镇和三垟街道、潘桥镇分别通过了省、市级教育强镇的评估验收。区职专跨入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行列,任岩松中学由省三级重点中学创建成省二级重点中学,瓯海二高、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通过市重点中学评估验收,瞿溪三小、梧田一幼、新桥爱绿幼儿园、郭溪塘下幼儿园通过市示范学校(幼儿园)评估验收。
四是加大扶贫力度,妥善解决弱势群体入学问题。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工程,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不因贫困而失学。建立健全贫困生档案制度,完善扶贫助学投入机制,全年共发放各类扶贫经费186.6万元,全区2687名家庭贫困学生得到资助。积极开展与文成县的对口支援活动,通过送教下乡、捐资助学等方式,为改变文成山区教育落后面貌作出了积极贡献。继续采取公办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举办民工子弟学校(班)为辅的方式,基本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创办了新桥民工子弟学校、梧田民工子弟学校,利用潘桥校网撤并后空置校舍适时创办丁岙民工子弟学校,共解决了27630名外来流动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五)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教育行政管理出新成效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深化政务公开、校
- 9 - 务公开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收支两条线”的规定,逐步规范教育系统政府采购工作。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和高中“三限”政策。加大违规违纪案件查处力度,重点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行为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教育行为。全年受理举报案件47起,给予行政警告以上处分10人,清退违规经费73万元,没收上缴财政27万元。继续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教育经济工作中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加强学生假日活动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费,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假日教育行为。
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化机关“效能革命”,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文明机关创建活动,优化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建立严格的会议制度和学习制度,坚持机关学习日及中心发言制度,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大为提高。大兴调研之风,针对新课程实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等热点难点问题,先后开展了10余次教育调研,提高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三是加强常规管理。开展新一轮初中办学水平评估,继续实行小学、初中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和高中段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制度,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效益。扎实推进学籍电子化管理工作,使中小学学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理顺中心学校所在初中管理体制,明确了中心学校校长和所在初中常务副校长的职责分工。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完善教师职务评审办法。修订完善教职员工请假制度,加强了教职员工的劳动纪律。重新核定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清理了17名在编不在岗的教职工,引导- 10 - 和鼓励47名毕业生到仙岩、丽岙等缺编严重的学校任教。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和票据管理工作,完善了镇(街道)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机制。会同区物价局出台《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民办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重视校网调整过程中的校产管理,依法收回已由村委会出租的原泽雅林岙小学校舍产权,实现了校产管理零的突破。
四是群团组织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大力开展拥军慰问活动,慰问金额达2万余元,并妥善解决了官兵子女入学问题。健全工青妇机构,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联系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召开全区教育工会第五届二次全体委员会,开展教工之家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和“慈善一日捐”活动,有力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加强退管会、关工委、老龄委工作,做好离退休教师的管理服务工作,为离退休教师征订了人手一份的《温州晚报》,协助区房管局做好538位离退休教师的货币分房工作。
五是加强学校安全和综治工作。健全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做到及时、真实,不瞒报、漏报。加强学校卫生安全设施建设,全年共投入210万元,使15所学校的食堂、厕所得以改建、新建。开展全区学校饮食卫生安全工作和校办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平安学校”创建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环境,有力地保障了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 11 -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存在的问题。第一,教育经费不足较大程度地制约了教育现代化进程,较高水平普及十五年教育依然面临挑战。第二,新课程实验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初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第三,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还难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尤其是中心学校在人事、财务、业务等方面的管理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四,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和特色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以确保我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2 -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2005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教育工作全局,深入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温州市普及十五年教育行动计划》,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教育强区向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和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标
(一)学前教育: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0.8%。(二)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都能入学,确保小学无流生,小学毕业率达100%。6-14周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6.3%以上。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8.5%以上,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
(三)高中教育:普通高中招生3500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510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比例达到91%以上。
(四)成人教育:举办各类职工教育、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300个,培训7万人次。浙江电大瓯海分校学历教育招生500人,非学历教育招生800人。
(五)教师队伍建设: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职高
- 13 -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1%、99%、97%和95%,小学、初中具有高一层次学历的教师比例分别达到63%和61%以上,评选第四批区级名师名校长。
(六)教育强镇、示范学校建设:创建省级教育强镇1个,市级示范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1所、幼儿园1所。
(七)基本建设:全区新建扩建校舍2万平方米,启动郭溪中学、丽岙华侨中学、丽岙镇三小、南白象一小、仙岩镇华侨小学、泽雅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作,完成潘桥中学、梧田二中、新桥中学、三垟三小、南白象二小建设工程,创建省标准化学校14所。
(八)教育装备:全区中小学全面实现“校校通”,未建校园网的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全部采用ADSL接入瓯海教育网。创建电脑网络教室15个、多媒体教室50个、语音教室5个、电子阅览室5个。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1、筹备召开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落实农村教育保障政策。一是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制定我区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适时召开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二是坚持依法投入,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保证财政对教育各项经费的足额到位,落实中小学教师“两金”和医疗保险经费,增加中小学教师年度目标考核奖项- 14 - 目,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三是进一步统筹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各类教育之间的办学条件,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2、加快校网调整,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一是继续做好潘桥、郭溪、丽岙、南白象等镇、街道的中小学校网布局调整工作,撤并薄弱的村校,最终形成初中重心向城镇、小学重心向中心村集中的合理布局。二是认真落实《瓯海区2003-2010年校网布局及教育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加强教育费附加的统筹力度,继续实行基建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的政策,争取重大基建项目列入区重点工程。三是把创建镇、街道中心幼儿园提到重要工作目标和议事日程,切实将幼儿园布局、建设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之中。四是以创建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为抓手,为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奠定基础。
3、加大扶贫力度,保障弱势群体教育权益。一是继续争取区财政在预算中安排专项扶贫经费,在教育费附加中统筹一定比例用于扶贫。二是积极鼓励部门、企业和个人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捐赠,加强与区慈善总会的联系,继续争取将慈善助学列为重点慈善项目。三是完善贫困生档案制度,尝试推行“教育券”扶贫制度,变各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分散扶贫为全区统筹扶贫,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不因贫困而失学。四是积极稳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利。
4、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一是牢固树立“抓好职业教育就是抓好经济工作”的观念,加快职业教育
- 15 - 与经济建设、劳动就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继续引进区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争取多渠道、多形式投资办学,使职业学校不断上规模、上档次,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50%以上。二是积极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市示范专业创建步伐,鼓励和引导区职专、立峰职校创建市级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三是深入开展“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建立健全实用型、开放型的农民教育科技培训体系,把区职专、区二职、南白象职校、梧田成人校、立峰职校创建成市级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四是要继续深入农村开展自考、成人考现场咨询活动,推动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向农村延伸。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教育综合实力
5、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一是创新办学模式,加快教育集团化发展,建立健全瓯中教育联合体管理模式,继续鼓励支持各级各类学校之间实行联合办学、“嫁接”办学,实现校际联合的资源共享。二是加大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实现民办学校的招生、队伍建设、基本建设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上规模的民办幼儿园创办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发挥民办中心幼儿园的龙头示范作用,加快优质幼儿教育的拓展,鼓励公民办幼儿园以强带弱,试行公派幼儿骨干教师到民办幼儿园任职任教,加快提升幼儿教育的总体水平。
6、大力创建示范、重点学校。力争年内将潘桥镇创建成省教- 16 - 育强镇、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小学部)创建成市示范九年一贯制学校,娄桥中学、三垟中学、梧田二小、仙岩一小、潘桥一小、郭溪镇中心幼儿园、潘桥镇中心幼儿园要积极创造条件,扎实开展市示范学校(幼儿园)的创建工作,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7、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一是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将未建校园网的50多所小学和6所公办幼儿园,采用ADSL与区教育网络中心连接,实现全区中小学“校校通”。二是做好区教育网络中心机房设备的更新和添置,加快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教学需要。三是加强对信息技术课教师、网络专管员的队伍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四是继续加强教学仪器设备和学具的配备工作,加强实验教师、图书管理员培训,进一步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
8、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一是推行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教育领导干部定期考核和交流制度,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二是坚持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毕业生就业机制,放开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限制,引导毕业生到农村、缺编的初中、小学和民办学校(幼儿园)任教。三是建立健全教师合理流动的有效机制,进一步规范重点、示范学校进人渠道,完善统一考核、择优录用的机制。四是联合人事、财政、社保、房管等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大民办学
- 17 - 校教师人事代理力度,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五是推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任教服务期制度。建立教师定期轮岗交流任教服务期制度,利用教师职务评聘分离的办法,积极引导、鼓励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促进教育内部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9、深入实施新课程实验。一是继续做好对景山中学、梧田一小两所课改实验基地的重点指导和调研,各学科教研员要选点开展蹲点研究,积极总结成功经验并在全区推广。二是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和资源开发,使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出特色和成效。三是做好校本课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展调研,组织专家论证会,明确我区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制定出台校本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四是做好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准备工作,积极推行学分制、选修制试点工作。五是加强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积极探索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10、完善评价与监控体系。一是加强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改变以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衡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招生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二是制订并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全程、全面记录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状况。三是完善普通高中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招生办法,改革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实行中考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加分制度,建立优秀初中毕业生保送升学制度,发挥中- 18 - 考对初中教学的导向作用。四是加大招生的宏观调控,规范择校生招生制度,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自主权,试行职业学校提前招生、免试入学。五是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继续实行初中、小学教学质量抽测制度和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1、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面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的各项任务。二是全面贯彻实施新《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三是加强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四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作用,特别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教育等多种途径,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五是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课余和假日生活;积极稳妥地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大力开展 “文明学校”、“德育特色(示范)学校” 创建活动,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
12、优化教育科研工作。一是进一步明确校长是校本研修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促进校长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做好校本研修的规划和管理工作。二是区教师教育与科研中心(筹)要致
- 19 - 力于重建新的研修文化,下移研修重心,积极主动参与校本研修,把指导学校开展好校本教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三是要提倡教研工作课题化、主题化,及时发现典型并善于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区有重点、有层次地推广。四是要进一步推进在学科领域开展科学、务实、高效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四)创新教师教育机制,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13、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一是开展以“爱”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教育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二是采取集中专题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办好暑期师德教育周活动。三是要把师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管理之中,不断提高师德教育的实效性。
14、大力开展全员培训。一是继续推进以校本研修为载体的“十五”全员岗位培训,完成第三轮全员培训和考核任务,启动第四轮全员岗位培训。二是做好资源整合工作,理顺校本研修的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组建一支高质量的校本研修指导师队伍,为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三是在校本研修基地建设基本健全的基础上,着力抓好薄弱学校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通过“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为主题内容的岗位培训,努力提高薄弱学校教师课改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 20 -
15、加强骨干教师培养。一是继续走“请进来,走出去”之路,聘请教育专家、特级教师、课改教学能手来瓯海“把脉开方”、“课堂展示”,组织教师到国家级实验区观摩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与教学水平,借以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健康发展。二是做好区教育学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积极搭建教师交流和互动的平台,继续办好《瓯海课改探航》等内部刊物,举办2005温州瓯海中小学教师课改论坛和各类论文评比活动。三是大力开展专题培训,以组班培训、拜师学艺、自主学习等形式,切实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16、加大“名师名校长工程”建设力度。一是制定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设立专项培养资金,全面落实培养的保障措施。二是建立名师名校长动态管理机制,对区名教师和名校长培养对象的培养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并建立区名教师和名校长培养对象的业绩档案。三是继续办好初中、小学校长及教导主任培训班,通过专题培训、现场交流等形式,提高校长、教导主任的岗位意识,促使掌握现代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科学、民主管理学校的能力。
(五)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推进依法治教进程
17、加大教育普法和教育执法力度。一是认真落实“四五”普法宣传计划,提高法律意识和依法治教能力,适时在全区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和师生中进行一次有关教育法规、安全法规的普法考试。二是重视教育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执法队伍的- 21 - 整体素质。三是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教育审批事项,整顿清理不合格的办学机构。四是在实施对民办学校人事代理的同时,对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实行依法管理,逐步清退不合格的现职人员,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五是建立健全教育内部审计制度,积极开展各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六是严格执行公办普通高中“三限”政策和义务教育“一费制”收费办法,加强学校代办服务管理工作,规范代办服务行为,坚决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现象。
18、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一是以深化“效能革命”为主载体,继续推进文明机关、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局机关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健全机关公文处理制度,规范文件的整理和归档,指导和帮助学校做好综合文书的建档工作。三是进一步落实政务公开,简化工作程序,增强政策和工作的透明度,实现行政工作全面提速和“零投诉”。
19、加强和规范教师队伍管理。一是完善教师资格认定的程序和办法,严格把好教师队伍的质量关。二是健全教师职务评审和评先的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完善教师业务考核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透明度,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三是规范教职工请假、外出报批程序,加大教职工工资统发监管力度。四是严格教职工编制管理,规范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工作量标准,- 22 - 继续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职工工作效能。
20、强化教育督导职能。一是完善督导评估制度,推行督导评估反馈书和整改问题备忘录,及时印发督导评估情况通报,积极营造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了解教育、监督保障教育健康发展的强大舆论氛围。二是把辖区内的教育发展状况特别是中心幼儿园的建设纳入镇、街道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政绩考核。三是开展村完小办学水平评估,注重学校软件建设,努力提高村完小办学质量,切实改变农村学校落后面貌。四是对省市重点、示范学校(幼儿园)开展复评,巩固提高其创建成果。五是深入基层,针对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1、加强安全与综治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知识教育,不断加大学校安全工作力度,特别是重点部位和环节的检查力度,严防学校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二是认真落实《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学校”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 “平安学校” 创建工作,营造学校及周边地区良好的治安环境,保障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22、抓好党建工作,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一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认真执行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抓手,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
- 23 - 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继续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加大对学校领导干部民主监督的力度,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三是加强党对工青妇工作的领导,健全工青妇机构,理顺工青妇组织网络关系,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联系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教工之家创建活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四是加强退管会、关工委、老龄委工作,进一步落实离退休教师政治和经济待遇的政策,使广大离退休教师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我区教育发展不断发挥余热。五是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管理,落实计生执法责任制,坚决查处违反计生政策的行为。
主题词:工作总结
工作要点
通知
抄送:市教育局,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办公室
2005年1月6日印发
(共印150份)
5.关于2004年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篇五
一、继续开展《档案法》及有关法规、制度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全体职工的档案意识,要重视和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确保档案工作的依法开展。
二、按照机关档案工作规范,认真做好2003年度各门类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立卷归档工作。
三、各市河务(管理)局要加强对所属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做到标准统一,案卷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加强对声像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
四、认真做好对达标3-5年的部级档案管理单位进行复查工作。今年,黄委将继续对档案管理已达标单位进行复查,已经复查的单位,要巩固和保持相应等级的档案管理水平;没有复查的单位,要认真做好复查前的准备工作,针对达标考评时提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认真组织落实,确保复查顺利通过。自1996年以来没有开展档案管理升级达标的单位,也要依据水利部《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升级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做好档案工作。
五、继续做好水利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要认真执行“三参加”“四同步”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工程项目验收前的业务指导,认真把好工程档案的验收关,确保工程档案应归档材料的齐全完整、准确、系统。
六、各单位要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进一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做好档案信息的提供利用。要及时收集利用效果,编写出有一定价值的编研成果,为本单位的治黄工作和经济发展搞好服务。
6.2004上半年总体薪资止跌回稳 篇六
整体薪资略有回升
2004年整体“薪情”不容乐观,这一阶段大型企业的中高端白领完成薪资提升,增长幅度不大,而中低端人员的薪酬依然低迷。特别是今年200多万名毕业生在职场中形成强大竞争态势,因此,中低端人才的薪资更是前景堪忧。虽然目前薪酬水平已经止住下跌趋势,但总体而言,目前的薪资水平仍处在较低水平。
上海、深圳薪资水平各领风骚数年
从城市薪资排行来看,上海蝉联榜首,继续名列第一;平均年薪47634元,薪情欣欣向荣。相反,曾经风光无限的深圳薪资水平近两年黯然失色,薪资大幅下降,平均年薪跌出40000元。其他城市的薪资排名变动不大,北京继续名列第二,年薪均值到达44626元,广州上升一位,名列第3,年薪均值达到39471元。
互联网行业薪资有望第二春
从行业来看,电信行业依靠移动通信业务快速增长的拉动,以及不断增长的电信服务需求,薪资仍是竞艳群芳,薪资水平雄居各行业的榜首,年薪均值达到了48958元,高出第二位将近10%。
第二位为医疗设备,年薪达到了45204元,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近年一直保持15%左右的高速增长。很多与非典相关的医疗器械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部分企业在几个月内完成了一年的销售任务。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将进入另一个稳定增长周期,今后几年中国市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将一直保持强劲势头。
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烟草等)和金融业分别居第3和第4位,年薪均值都超过了42000元。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多数世界一流的快速消费品公司,这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了2004年快速消费品薪资水平的增长。
计算机行业排名不变,名列第9,年薪均值为38115元。互联网终于一改持续的“疲软”状态,一举上升5位,排名第8。据美国商业周刊在对互联网进行深刻反思和剖析后给出的四种互联网盈利的商业模式的分析,以及网游、短信、社区的盈利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可以预期互联网的二次繁荣指日可待。另据相关调查显示,美国IT从业人员十分之四以上在过去的一年中薪金没有增加,但有60%的人对薪资前景抱乐观态度,并预计在2004年薪金会有至少3%的升幅,互联网作为一种高薪职业的优势仍不可小视。
学历、外语与高薪互牵互联
从学历来看,硕士及以下的参加者,高级学历的年薪均值比低一级别的学历要高1万元左右。大专学历年薪中位数为24000元,本科学历为35000元,硕士(不包括MBA)学历为57600元。高学历人群中,MBA的薪资水平仍名列首位,但是与硕士的差距已经被拉近,在年薪中位数方面,甚至低于硕士。MBA的平均薪资下跌3000元,年薪中位数更是减少了6000元,只有54000元,跌幅达到10%。
【关于2004年下半年的工作安排】推荐阅读:
残疾人联合会关于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10-21
石棉县旅游局关于2011年上半年旅游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报6.211-15
关于社区下半年主要工作计划推荐11-01
龙泉国税局关于2004年税收工作总结09-10
关于上半年工作综合督查结果的通报07-24
关于2014年上半年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07-03
开江县发改局关于2010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09-15
关于环保局半年工作总结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