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总结 论遗憾与成长(6篇)
1.反思总结 论遗憾与成长 篇一
繁荣与遗憾:反思作文教学改革30年
繁荣:体系众多,流派纷呈
近30年的中国作文教学改革史,是一部成绩辉煌的历史,其显著标志是涌现出了许多有影响的作文教学流派。
重视“模仿”的作文教学流派
这一作文教学流派以“文体中心”为理论依据。上世纪初,以美国现代修辞学家希尔为代表的英美学者的“文体学”传入中国,自此以后,我国的作文教学基本上以“文体为序”、以“文体为中心”。这种以“文体为中心”的写作教学模式,其结构基本上是先记叙文后说明文,再议论文,并相对应于初中、高中作文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初一以记叙文为主,初二以说明文为主,初三以议论文为主;高一以复杂的记叙文为主,高二以复杂的说明文为主,高三以复杂的议论文为主。“文体中心”的作文训练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对每种文体的特征及模式的把握能力,通过训练掌握每种文体的写作知识、写作方法,从而形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写作规范。
至上世纪80年代,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等以“文体中心论”为指导,创造了“模仿---创造”的作文训练体系。这一体系着重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作能力培养进行探索,其基本程序是“模仿——改写——仿作——评析——借鉴——博采”
这样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系列。这一训练模式在我国当代作文教学界有普遍影响,其优点是学生写作文体意识强,作文也容易入门,效果明显。但“文体中心”训练模式对我国作文教学的消极影响也较大,整个中学语文教学基本上围绕这些文体知识转,淡化了学生写作整体素养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湖南特级教师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教学法”也是“文体中心,模仿为主”这一流派中有影响的教法。不过,与“模仿---创造”不同的是,“快速作文教学法”最为关注的是学生作文的速度问题。杨初春把自己的体系概括为“五步四法两课型”。“五步”即基础训练、思维训练、技巧训练、速度训练、综合训练。“四法”即写作限期限时法、指导先“实”后“虚”法、评阅浏览自改法、训练分步达标法。
“两课型”即写作实践型课和理论指导型课。尽管这个体系很强调基础训练和思维训练,但是这个体系真正落实的是技法模式训练,概括出的写作技法有数十种。例如,在写作的“一般技巧模式”方面,他提出了“快速审题15法”、“快速构思10法”、“快速行文4法”、“快速修改4法”。在记叙、说明、议论三种文体的写作技巧模式方面,他提出“快速写景状物3法”、“快速抒情达意4法”、“快速记人记事3法”、“说理议论4法”、“快速给材料作文3法”等。这一训练模式广受学生欢迎,但受到理论界一些人士的质疑,认为是“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并且“缺乏理论依据”。
笔者认为,随着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快速作文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国作文教学界需要重新认识“快速作文教学法”的价值。
重视“思维”的作文教学流派
“文体中心,模仿为主”的作文教学方法,并没有真正解决提高学生实际作文素质、水平和能力的问题,因为决定文章成败的并不是文体和文章模式的模仿,而是学生的写作智能,也就是作文所需要的观察、思维等心理习惯和能力。于是,作文教学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其中常青、刘胐胐、高原、章熊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常青很早就提出了“作文分格训练教学法”。分格训练所谓的“格”,是单一的基本训练单位,具体地说是把说话、写话、片断训练到篇章训练,从写人记事到写景状物,从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到开头结尾,从培养观察能力到发展语言、思维能力,把众多的作文难点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训练的基本单位---“格”。例如,把一年级的说话训练分成两大格、若干小格。两大格:第一大格,说一句完整的话;第二大格,说几句连贯的话。把“说一句完整的话”又分成五个小格:第一格,敢说;第二格,说顺;第三格,说实;第四格,说活;第五格,说准。也就是把某一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具体小要求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为命题作文综合训练准备好“预制件”。
对每一格训练都提出了要求,说明了道理。他把每种文体按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五条线索系统组织成256格,每一格就是一种“语段写作公式”。例如,分格训练中的“加格”语段,有这样三种格式:
人+动作+话,人+动作+表情+话,人+动作+心理活动+话。这样的“语段写作公式”实际上是用概括出的文章内容的思维语法或一般思维模式来训练提高学生观察、思维、想像、表达的能力。从主观上看,分格训练法已经注意到写作智能的培养,也有利于推动作文教学的科学化,但是,它关注到的写作智能只是一种表层的语言思维模式,而不是写作思维过程的深层思维操作模型,因此从客观效果来看,也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
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刘胐胐和首都师大教授高原提出的“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侧重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三级训练体系的总体结构是:观察是基础,分析是核心,表达是结果,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初中一年级着重进行观察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方式是写观察日记、观察笔记,这一阶段侧重练习记叙和描写。观察又分为一般观察和深入观察,前者指定向观察、机遇观察、科学现象观察、日常生活观察、人物观察、内心世界观察;后者指比较观察,反复观察,观察与体验、联想、想象、调查的关系。初中二年级进行分析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训练方式是写分析笔记,这一阶段侧重进行议论和说明的练习。
分析训练又分为“分析起步”和“分析入门”两个阶段。前者是指提出问题、给予解答、了解情况、实事求是、分析角度(条件分析、因果分析、演变分析);后者指多角度分析、特点分析、本质分析、意义分析、分析和知识、分析与联想、分析与情感。初中三年级进行表达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方式是文章结构的训练,后来增加了语感训练,采取的训练方式是进行语感随笔和章法训练,侧重于语言运用和文章结构训练。表达训练也分为“语感训练”
和“章法训练”两个阶段,前者主要包括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形象感训练,后者主要包括角度、裁剪、层次、衔接的训练。这一训练体系符合写作“物——意——文”转化规律,是写作规律“双重转化”与“三级飞跃”的具体运用,比较符合学生的写作学习规律。
“语言与思维结合”训练模式是由北大附中章熊提出并成功实验的作文教学模式。章熊认为,各种不同的文体在语言上要求有所不同,而思维的条理性则是相同的,作文教学应该是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结合。他认为写作训练应该包括语言练习、形式逻辑训练、想象与联想、综合与概括的训练、写作技巧的局部练习、阅读与分析练习等五个方面。这种训练体系的特点是:它不是以语言知识和思维知识为体系的核心,而是以思维训练为手段,并通过思维训练来设计训练系列,通过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思维能力。这一模式符合心理学、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语言与思维对应,以语言表达思维,以思维寻求语言,语言思维同步共进,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重视“过程”的作文教学流派
上世纪80年代,许多有远见的语文教师意识到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是不重视“写作过程”的结果,如果重视“过程训练”,必能快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于是出现了许多重视过程的作文教学方法,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模式。
“文体为纬---过程为经”训练模式。这个模式以北京景山学校周蕴玉和上海于漪为代表。他们的做法是:以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为纬线,以写作的一般能力——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语言运用等为经线,精选典范作品为例文,按照单元要求设计训练方案,组成一个读写结合、分阶段、有层次的训练序列。这种作文教学体系既摆脱了“熏陶式”的中国古代作文教学方法的影响,又摆脱了“模仿式”作文教学方法的束缚,是我国作文教学开始由经验主义走向科学主义的有益尝试。但是在这种训练体系中,写作基本能力及写作过程能力的训练还处在手段地位,它仍以训练文体写作能力为基本目标。
“文体、过程双轨训练”模式。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教科所实验教材《作文》(1-6册)所设计的写作训练体系。这套作文教材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来安排初中第一、第二、第三学年的作文基本训练,同时又按“作文过程”---列提纲、写初稿、修改、打开思路、收集积累作文材料、语言和文风、审题和构思等的训练项目来组成初中作文的另一训练线索,故可称“文体、过程平行双轨”训练模式。这是一个螺旋上升式的作文过程训练体系。
“三线并行”写作训练模式。这是扬州师范学院上世纪80年代编写的《中学作文教学设计》所创设的一种写作训练体系。所谓“三线并行”是指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写作过程三线索的并列安排。第一条线索是“写什么”的由简到繁的序列---单纯的一事、一人、一景、一物、一番情、一种理,复杂的一事多人、一人多事、多人多事、由物及人等。另外两条线索是关于“怎么写”的:一条是写作手法---结构手法、表达手法等;一条是写作过程---立意、选材、结构、布局、表达、修改和思维能力。这个体系完全消解了文体中心论的作文教学观念,在把训练方向转向写作过程的同时,还将思维能力的训练纳入了作文训练的视野。
重视“过程”的作文教学流派是对“熏陶模式”、“模仿模式”的超越,它形成了以“过程为中心”的训练模式,是对“文体中心”作文教学思想的反思,为新课程改革提出“淡化文体,重视过程”开了先声。
重视“兴趣”的作文教学流派
针对学生大都怕作文、恨作文的心理,许多优秀教师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作文教学改革进行思考,于是诞生了一批以增强作文兴趣、作文乐趣为宗旨的作文教学模式。下面简要介绍几种产生较大影响的体系。
“兴趣作文”教学法。这是上世纪90年代中央教科所中学语文教研室申报的一个题目为“农村兴趣作文教学训练体系研究与实验”的课题。这个训练体系的目的就是运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改变目前农村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这一课题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
“广义发表”作文教学法。这是将学生的作文用多种形式发表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发表方式多种多样,有全班宣读、学校广播站广播、利用手抄报或校园报刊发表乃至公开出版,等等。
“活动作文”教学法。“活动作文”训练模式又称“现场演示”
作文教学法或“题型作文”教学法。它是由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提出的一种作文训练模式。李白坚在2000年第1期《写作》杂志上介绍说:
“演示作文教学法是一种以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在作文课上设计可记叙的生动、活泼、有趣的游戏演示活动为作文内容,通过游戏演示活动,激发学生情绪,诱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并大规模提高思维创造力及写作水平的作文教学法。”李白坚的作文教学体系是一个“大作文”训练体系,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其中小学部分称“快乐大作文”,初中部分称“趣味大作文”,高中部分称“创新大作文”。
在教学方法上,小学的“快乐大作文”运用的是“现场演示”的作文教学法,而在初中和高中的训练则运用“题型作文”教学法。所谓“题型”,就是“题目类型”,相当于问题、话题,是复合性、开放性、活动性的概念。题型作文向生活汲取素材,更依靠课堂现实活动创设情境。题型作文本质上可以理解为“活动写作、写作活动”式的作文,或者“游戏性”作文。“活动作文”模式主张“训练大于理论”、“训练先于理论”、“活动大于技法”、“活动先于技法”、“实践大于理论”、“实践先于理论”。这一模式的最大价值在于真正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产生了写作的动力,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写作的心理思维活动,从而完成了写作任务,符合“趣味性”教学原则,符合“活动课程原理”。
除了以上四大流派之外,颇值得一提的是“新概念”作文。1998年由上海《萌芽》杂志社等发起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催生了新世纪新的写作训练模式。“新概念作文大赛”组委会《征文启事》中说,“新概念”提倡“二新一真”:“新思维”---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真体验”——真爱、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这一模式是“新时期”作文教学改革的“先声”,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扬弃”。它为中小学生写作学习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表达真情性、真感受,自由写作,放飞心灵!
2.总结七年级的收获与遗憾的作文 篇二
一
回想我们军训的时候,大家都初来乍到,谁也不认识谁,一起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
那次军训,至今回味犹新。所谓军训,其实说白了就是在太阳底下罚站,一站就是半个小时。我们脸上的汗珠直往下滴。可是小小的脸上呈现出倔强。突然校外传来一声“甜蜜蜜”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气得教官忙用说的不顺的普通话来训我们。
晚自习,我们是全校最“热闹”的班级,别人班都鸦雀无声,我们班却人仰马翻。
可是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我们,怎么那么顽皮呢!
二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橘颂》屈原
这是我们的镇班之歌呢,虽说唱出来多少有些寒碜。可就是凭它,我们取得了好名次,这是我们的荣耀!我们训练的时候,就连校长也拍手叫好。
不知道是不是班主任那洪亮的声音教导了我们,在我们训练时,对面过道的灯都亮了。
只是,那已经是去年的事情,我们长大了。
三
其实,我们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班级,老师们为我们操了很多心,而我们却是始终不明白老师。
那过去的种.种,都成为了我们的缅想,终究是回不去了。
324寝室是我们班上的一大热门话题,那里的新花样是数不胜数。比如深夜玩“大陆漂移”说是找饭卡啦;比如在寝室打三国杀啦;比如开卡拉ok,唱摇滚啦。还有开学时寝室里的那一声“beat it”……如果把这点聪明劲儿放在学习上那不知道有多好。
那时的我们,太淘气。
谁知道,时间不等人去了就回不来了。当我们还沉湎于那些欢乐中时,我们就上了八年级。甚至觉得军训还是昨天的事,那声声笑还萦绕在耳畔,就迷迷糊糊地到了八年级。
四
但是现在真的要与七年级说再见了。其实我一直认为“再见”这个词离我很远,似乎我们还是那么小。可真的要面对。
还有许多6班的故事,有快乐的,有辛酸的,有甜蜜的,哪一个又一个的动人的故事,就像水滴积少成多,成了我们这个班。
所以我们要与七年级说拜拜了,要昂首挺胸的说。只因为,我们不是小孩子了,我们将当上学长、学姐了。我们也要努力了,青少年,正当朝气蓬勃的岁月。
后记:
再见,小孩子
再见,那些辛酸的苦辣的开心的勇敢的快乐的悲伤的七年级的时光
3.成长中的遗憾记叙文 篇三
曾经无数次渴望长大,当成长岁月里肩上背负的担子越来越重,回首相望,才明白其实童年最宝贵。――题记
笔尖触碰到粗糙的纸面,我听到树叶飘落的声音,我停了停,没有抬头,等待余音的消逝……有时,我也想珍惜,可是,抬头望去,树上已失去了原有的`绿色,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却只能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风干了年少的轻狂,才想起珍惜已逝去的童年,看着窗外光秃秃的树枝,我陷入了深思中。长大,曾是我儿时最迫切的愿望,因为它代表自由。看着哥哥独自一人走在宽敞的马路边,独自一人欣赏着路边的美景,只留下一个潇洒的身影,看着这自由的步伐带领着他,心里不由得生出一阵羡慕。我对妈妈说,我也要自己一个人去上学,妈妈却说:“你还没有长大。”这也许是最好的回答,我在内心中呐喊:长大,我要长大……我独自一人走在马路上,发现这是种神奇的感觉,轻快的步伐跟着我的心跳动起来,摆脱了父母的“束缚”,心里好自由。路边的树叶落下来,心中却想:让这飘落的树叶带走我的童年吧,我要长大;欣赏着平日里无暇顾及的风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感到了成长的快乐。而我似乎又厌倦了,烈日下,狂风中,步行变得很无奈,我又向妈妈渴望着,我不要步行去上学了。妈妈冷冷地说:“你已经长大了。”是啊,曾几何时,多想得到这句话,如今如愿以偿,却说明了我将要独立,父母不在是我的依靠。时间并没有止步,我和班上的同学一样拥有了自己的言论,自己的思想。我们逐渐变得害羞,变得胆怯,开始充当好人的角色,脸上挂着不倦的笑容,内心却是虚伪。真诚,早已被遗落在童年。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期望,同学的竞争,让我厌倦。如山的作业,如海的题量,更是压的喘不过气来。看着弟弟妹妹们无忧无虑,毫无烦恼,我越发想念童年,想念儿时的一丝天真与活泼…… 童年已随着那几片飘零的落叶逝去,好想回到童年。如今才明白,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一定珍惜最宝贵的童年。可是,这一切都不再可能。树叶落了可以再长,而我们逝去的年华却不可能倒流…… 错过的童年,已消逝在似水
流年里,淡漠了几丝情感……童年――今生的遗憾。
4.初中生成长反思总结 篇四
1、会有打着各种耳洞,穿各种钉的人,尽管他们看起来像是超级怪胎,但都很友好。
2、可以有个性,不要没礼貌,不要不尊重别人。
3、多和他们讲中国,他们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有些人以为中国没有手机,电脑这样的科技。
4、虽然文化差异很大,但是尽量不要反复强调差异,那只会让别人觉得你和他们很不同,你会很难融入。
5、学会友好地对别人,各种称赞,微笑,鼓掌,和认识不认识的人打招呼。不这样做别人会觉得你很冷淡,不好相处。
6、字母也是有笔顺的,尽量不连笔写,别人会看不懂。
7、美国人生活中不用厘米,米,但是中国人在科学课上会因为对厘米,米了解而觉得比美国学生容易。
8、学会美国学校的学习方法,这比学科英语更重要。
9、你写中国字的时候,他们会觉得那是神迹一样的东西,会问你:“你怎么把它划出来的?“
10、女生可以随便化妆,随便穿各种高跟鞋和裙子在学校里,每人会觉得奇怪。
11、女生的笔袋里不只是“笔”,他们的笔袋容量超级大。
12、基本没有歧视,注意时“基本”。
13、中国学生的理科成绩出去时没有问题的,出国党尤其要补习文化背景,俚语,体育,艺术。女生也要会各种运动,包括篮球,网球等。
14、他们认为中国人的乒乓球,羽毛球打得非常好。
15、老师会讲完一小段后停下来问有没有问题,请在这个时候问,不要在中间随意打断。
16、学会自己做决定,有自己的想法。
17、没有人会肯定地说你错了。
18、请一定要有素质。
19、控制自己的饮食,因为真的很难找到低热量的。
20、课间时间很紧张,初中时三分钟,高中是7分钟,下课时你要从教室跑到你的箱子,再跑到下一个教室,所以上课有问题的话,不要下课问,最后一节是自习,可以跑回教室去问。
21、上课时要各种积极,一定争取各种演讲机会。
22、学校的走廊总是很吵很恐怖。
23、学会用计算器。
24、学会说几句脏话,平时不用也要会一点儿。
25、实验IB的硬件在天津算很不错的,但和我所在的这个中学(地点比较偏,不是顶尖的)相比,稍差一些。
26、美国人不常说Homework,他们说assignment
27、美国学生用铅笔比较多。
28、教室里有专门放转笔刀,胶带,空白纸的地方,可以随时起立去拿。
29、做各种报告,论文,杜绝个人观点,要客观地陈述。
5.反思总结 论遗憾与成长 篇五
带着收获,带着成长,带着遗憾,带着挫折,一个学期又匆忙过去了。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热爱事业,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我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正己身,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在不断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得到较快的提高。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执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拥有自来水。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向其他老师虚心学习,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电脑询问,经常阅读关于教学类的书籍,经常去各种教学网站、教学论坛看看,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也掌握一定应试技巧,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有最大的提高。
三.在学校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
我们的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领导、教师都给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团结的好感,所以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虽然有时任务较重,但心理上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所以工作上比较主动,希望自己能最大限度地为学校的建设献出微弱的力量。平时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与其他同事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6.反思总结 论遗憾与成长 篇六
从教20余年,我一直虔诚而执着地站在化学教学的第一线。回顾自己从拜师学艺到授艺课带徒之路,感触颇深。尤其是近几年,看着爱徒宋旭青、张海风二位青年教师一天天成长,一次次获奖,在学生、家长心中、在同行眼里、在社会上声誉鹤起、教育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更使我深感教学生涯其乐无穷。
20xx年9月,按照学校的安排,我被指定为青年教师宋旭青、张海风的指导教师。自此,我的教学生涯中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我的肩头也多了一重责任。按照要求,我首先确定了:坚定信念、实践反思、潜心探索、勇于创新的培养思路。按照这一基本思路,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潜移默化坚定信念
20余年教学生涯的艰辛奋斗,使我体会到了甘也倍尝了苦。因此也深知在开放搞活的今天,从事教育,尤其是贫困山区的教育,是需要坚强的信念支撑的。为此,授徒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他们谈论我的老师罗云范、牛保珍等我校优秀教师不为名利所动,矢志献身山区教育,生受人敬,死恸全城及其生活中的平凡,亲切而又可敬的琐事。让他们于无声处感到山区教育不仅大有作为,而且定有所为,揩摸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有意识地经常和他们谈起我送出去的一批批学生及他们的成功业绩使我产生的自豪,让他们意识到当一名教师,只有耐得住寂寞与清贫,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取的不平凡的成绩。
二、实践反思筑牢基础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我的目标定位是: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不短总结反思,带着实践中的困或到理论中去思考,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备课前要求他们深入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认真阅读各种有关的参考资料,从教案的设计到一次次试教,无数次地修改教案,再到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他们发现每节课都是唯一的,都有许多值得研究改进的地方,体验到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引导他们从四个方面写教学反思:①本节课的成功关键所在;②学生中好的思维方式;③学生中存在的`普遍典型错例;④教学中的明显不足。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他们的教学水平大有长进,对所教学科知识有较系统的把握,能胜任该学科的教学工作。这个时候要克服小胜即满的思想,我又不失时机地借来名师魏书生、孙双金、钱梦龙等的教学录相,让他们体验名师授课艺术,感悟课堂教学的真谛。带领他们走进《人民教育》名师人生栏目,踏着名师成长的足迹,他们发现这些名师都是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超越学科教学的求索中,走向成功之路的。与名师对话,其乐无穷,专家引领,改变着教育理念,也融入了他们的教学实践,看到他们步入专业发展的高速路,并快乐着收获着。
三、潜心探索发展自己
实践是一所学校,也是一位老师;研究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显得尤为重要,潜心探索教育规律,加强科学研究,与时俱进,提升教育生命质量将是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为此我的目标定位是: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投身教学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引导他们要善于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注意研究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能积极吸收和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注意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心里需求,心中有学生,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能找准学生的兴奋点,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常给他们讲,一个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他不能是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二传手,而是要把教学的全过程当作一个创造去研究。去走一条“学习——教学——科研”三结合之路。只有通过这条路,才能实现由“辛苦型”、“经验型”、向“科研型”、“创造型”转变。三年来,他们的课逐渐“看的见热情、看的见思考、看的见议论、看的见合作、看的见创造,越来越迈入了教育的自由王国”。一节节公开课,一篇篇论文,教育随笔等都赢得了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赞扬,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四、不断创新张扬个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们师徒之间也在不断强化课程意识,让化学教学走向开放,开辟化学教学的新天地,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为此我的目标是: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创造性开展工作,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课堂上,让学生开动各种感官,使思想丰富起来,思维活跃起来,生命运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面对一群活泼可爱不同个性的变化中的学生,教育切忌简单、一种摸式育人,而要以人为本,注入生命教育的灵性。三年来,我们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路,在永不放弃的努力中,收获的是掌声和芬芳。教师这平凡的工作,让徒弟俩发现了生存的意义,获得了内心的满足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感。
回顾自己带徒走过的路,平凡却精彩着,辛劳却幸福着!在未来的岁月中,我将继续带着这份爱,不断追求教育的理想境界,将和青年教师们一起:
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
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
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
投身教学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
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反思总结 论遗憾与成长】推荐阅读:
政治考试总结与反思07-18
化学教师总结与反思07-31
培训活动总结与反思08-11
人才盘点总结与反思08-22
消防演练总结与反思08-23
课改工作的总结与反思07-01
出国留学总结与反思09-18
教学反思与总结2000字09-24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06-28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与总结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