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的互动

2024-09-06

论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的互动(8篇)

1.论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的互动 篇一

[论文关健词]广告传播 文化;互动 心理结构

[论文摘要]广告文化是从属于商业文化的亚文化,自身又包含着商品文化及营销文化。广告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文化因素对广告创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广告对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互动。

文化已经渗透进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含义最丰富、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人生活于社会之中,由于地理状况的差异、生产实际活动的不同、经济活动方式的不同,各民族也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人生态度、情感方式等等,诸多的不同元素相互交织,融合成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文化心理结构经历了从雏形胚胎到成形完整,再到发展变化的演进过程,在一代又一代的心灵中积淀下来。

这种文化心理结构经历了从胚胎到成形完整,再到发展变化的演讲过程,在一代又一代的心灵中积淀下来。列宁曾描绘这种生物性遗传:“群众是在这个旧制度下教养出来的,他们在吃母亲奶的时候,就吸取了这个制度的原则习惯、传统和信仰。”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他承认或多或少属于表层的无意识无疑含有个人特性。对此,他称之为“个人无意识”。但是,这种个人经验,并非从后天获得,而是天生存在的。这一更深的层次,即是“集体无意识”。他强调选择“集体”一词是因为这部分无意识不是个别的,而是以所有个人皆有的大体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在文化学界,一些学者开始把广告称之为“第八种文化”,也就是继“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影视、音乐、绘画”之后的文化—广告文化。有学者认为,广告传播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传播。广告是向更广泛的公众告知的以反映经济信息和其他社会内容为目的的文化传播形式。广告作为一种传播行为,从市场竞争的角度上看,成功的广告,也必须以精心选择所要传播的广告信息为前提。可以说,张扬产品个性、凸显服务特质,形成独特魅力的创意要求,是广告宣传的必然。广告在传播过程中释放着许多功能,体现出文化的特征。

在现代社会里,广告的影响已越出经济领域,深人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因而广告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广告文化是与人类的精神生活相关的一种现象。“所谓广告文化,即是蕴含在广告运动过程中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以广告为载体、以推销为动力、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为宗旨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

广告文化中包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主要是经过大众的消费观念,从改变其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为了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广告往往必须以大众的消费观念及其价值理念作为广告运作的标准来进行广告传播,唯有获得大众文化上的认同,广告才能带动产品的销售。在现代市场营销中,经常会出现一个产品的质量和服务都很好,但在市场中却倍遭冷落,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没有体现甚至违背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信仰等文化和亚文化因素。

广告文化是从属于商业文化的亚文化,自身又包含商品文化以及营销文化。广告是把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传播给受众,是企业借以扩大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一种传播手段。广告通过自身的策划、表现形式借助传播工具传播给我们。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广告必须要进行精心策划,美国的汤·狄龙认为:“一个指定的广告要达到竞争的目的,就一定要在潜在顾客的耳目之前放人不同凡俗的东西。”广告在传播商品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其中包括广告本身的文化和商品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商品文化表现在广告中就是广告文化的一种存在,商品中反映出来的文化价值一定程度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倾向以及精神享受。这也是广告与文化同时存在的原因。

当今消费者文化性消费心态日趋成熟,在商品的消费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文化品位和艺术格调。为了提高现代广告的有效性,需要从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绚丽纷呈的文化中吸取

营养,借助文化适应、文化融合、文化包装等策略,使文化与现代广告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现代广告的文化品位,强化广告宜传活动的市场销售效果和形象塑造效应。

广告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文化因素对广告创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广告对文化产生了一定的互动。

一、文化对广告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接受者从来不可能是洛克所假定的那种具有“白板”意识的纯净个体。人浸泡在文化之中,文化渗透在人的精神之内。文化是人创造的,同时这个“人”是总体上经历了许多世代地人,真正作为个体的人则塑造出“有色眼睛”来看待周遭的世界,世界的图景已经被蒙上了一层文化赋予的色彩。正如心理学所指出的那样,外在的文化长期熏陶、约束,渐渐地内化为人的自我,所以观众所欣赏作品的好坏、真实与否的标准,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标准。

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意味深长的:“文化根本是一种手段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其所取的方式远胜于一切对于环境的直接适应……文化,人类的累积的创造物,提高了个人的效率的程度和动作的力量,并且它与人以这样的深刻的思想和远大的眼光……,文化深深的改变人类的先夭赋与。”因此,“只有把对于可能艺术及其接受的考察维系于对社会的文化类型的把握,才有可能透视到艺术接受现象所蕴含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从而进一步趋近对它所固有的文化机制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才使我们对于艺术接受的现代性的分析及其未来性的超前感受获得一种可行性。

广告能否被认同、接纳,关键看这种广告本身能否体现该群体或文化圈的共同经验、价值取向,能否折射与渗透出一种社会文化的安排和群休共同的价值目标。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把理解不仅仅看作方法,而是看成对象得以存在的本质,看成是对事物本体存在的探询。海德格尔认为理解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前理解”。他所说的“前理解”是由先行具有、先行见到、先行掌握三个要素构成。海德格尔所说的“前理解”也叫“前结构”。这里所说的“前理解”或者“前结构”包含了历史、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范式等等内容。现代人对客观事物,也包括对广告的认识都是在前结构基础上的理解的存在。

广告在定位时,不仅要使广告内容显示商品本身的特点,更重要和更关键的是展示一种文化,表达一种期盼,体现一种精神,提供一种满足,从文化角度定位正可以实现这种广告目标和宗旨。根据这一点,在广告创意上应该透射和流淌着浓重的文化意蕴。奥美广告公司的台湾籍副总经理湛祥国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评论:“文化太大了,把它缩到一个广告点上来谈很不容易。但文化的魅力和效用真是在发挥着很大作用。比如在台湾,广告越是跟文化扯上关系,就越受消费者欢迎。看了有意境的广告,消费者会说:„哇,这个拍得好有气势,那正是我向往的意境‟,或者„我要是那样该多好‟。”

广告成功来源于对广告的正确理解,而这种富有意义的理解直接产生于一定的广告文化。人们的生活经验、管理经验、经营意识、消费意识、思想观念等等属于文化内涵的范畴,共同地综合地影响着广告事业和广告活动的理解。社会生活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劳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文化规范,虽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制约着人们的言行、观念等,不同的社会习俗对广告的影响很大。美国广告创意人彭巴克为金龟汽车作广告时就是发挥了广告的引导功能取得了成功。美国公众在二战以后由于经济上的成就,追求豪华气派。在这个背景下,彭巴克提出了“简朴才是财富”的文化理念,取得了广告上的成功。广告文化基于大众传播媒介而得以运行,并且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部分它已经强制地介人了大众的生活空间,因此,广告文化中包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主要是经过大众的消费观念,从改变其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为了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广告往往必须以大众的消费观念及其价值理念作为广告运作的标准来进行广告传播,唯有获得

大众文化.上的认同,广告才能带动产品的销售。

广告信息必须反映当地的文化,广告运动中的广告主、广告内容,广告受众、广告表现手段等基本要素无不受制于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文明程度,在不同时期内有不同的依托对象和显示途径、生成方式广告无一不随着具体的时空情境而及时调整自身在文化形态中的位置。所以,所有的广告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社会文化的时代痕迹。

社会心理包括朴素的社会信念,流行的社会价值观,社会情趣以及社会道德观等,是一种自发的日常经验性文化,反映一定社会现象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直接需要。广告是一种文化,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塑造者。广告文化虽然有其自身的独特表现,但作为当代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必然有其文化的民族性和融合性的特征。“创建一个全球性广告主题,必要时对特定市场要进行当地化”,以适应当地的消费心理。

文化与民族是密不可分的。顺着这一思路去理解,广告文化,特别是优秀的中国广告文化,一定包含着厚重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从孔子首创儒家学说以后,逐步形成了以“礼”、“仁”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在进行广告创意时,应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产品所蕴涵的文化情感予以合理的延伸性宣传。中华老字号,百年老店双合成月饼的主题广告语是“团圆情感思心”,强调团圆日,亲人团聚的情谊;强调团圆日人们所应怀抱的一颗感恩的心,这就将月饼食品文化融人到中华文化中的亲情文化之中,一种双合成自身的广告文化也就被营造出来了。

西欧和美国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天壤之别。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从中世纪到近代到现代,西方世界始终在团体与个人之间进行着冲突和斗争。在西方,个人主义是近代文化的主流,它是集团生活下激起的反抗,它是生气勃勃的。整个社会弥漫着民主和尊重个人自由的气氛。西欧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宗教和神学长期主宰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所以宗教观念在西方人的意识中是根深蒂固的。

东西方文化由于处于不同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所以形成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不同的心理结构。这种差异在广告中有着突出的表现。在道德情感上,国人非常敏感且看重的是关于“性”的问题。在我国要吸引广告客户或者制作广告节目,如果涉及性的内容,便应谨慎一些以适合中国国情,而不能盲目照搬欧美国家的模式。1999年,美国广播公司利用白宫性丑闻搞了一个最惊人的新闻策划来吸引广告客户,获得巨大成功。在晚上黄金时段,该公司独家推出著名主持人芭芭拉·沃特什对莱温斯基的两小时持别专访电视节目。这个节目吸引了4900万名观众,成为全美迄今收视率最高的特别新闻,由此带来的广告收人高达2000万美元中国的电视台绝不能利用如此“性丑闻”来提高收视事和广告效益,广告公司也不能利用这样的“性丑闻”来制作广告。

J.W.Young说“我所认识的真正具有创造力的广告人都具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从埃及的葬礼习惯到现代艺术,对太阳底下所有的问题无不感兴趣。第二,对任何方面的知识都如饥信渴地极取。广告人如同牛一般,不吃草的话就挤不出牛奶。”众多广告案例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每一个品牌的广告中都深深包含着对人类文化的理解、尊重与接受。

广告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对中外文化的深人的探询,无疑有助于广告人对广告的生存语境以及文化内涵和表征给予更精确的把握,从而可以更好地使广告在社会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此,成功的广告必须从产品讯息中提炼出一个核心点,这个核心点是给出来的“附加值”,它体现在消费者对生活品位追求的文化层面意义上。

二、现代广告是一种力,是一种文化力。它以其鲜明的时代性、深厚的民族性和普遍的人类性的特征,以其宏大的、严谨的、丰厚的建构体系和蓬勃旺盛的自身发展态势,给文化以富有活力的影响。

人类文化在现代世界性的市场经济的一体化的过程中流变着、演进着。在这个过程中人们

会强烈地感受到文化断裂所带来的阵痛,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文化推动着人类由愚昧、野蛮到文明的进程。这个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必然伴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伦理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伴随着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广告文化作为社会整体文化中前沿的富有活力的一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广告文化的观念、思维、意蕴直接关系到广告意识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能否充分展现,关系到整个广告活动目的性、指意性能否圆满实现,也关系到广告作品能够达到多高的艺术水准。

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对人们起着导向的作用,促使人们从原有文化到新的认识。在营销管理中,广告的功能就是将产品或服务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给受众。所谓广告文化,即是蕴含在广告运动过程中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俗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以广告为载体、以推销为动力、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为宗旨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根据传播学的规则理论,人们相互作用是有组织的,因为它受到规则制约,在一定情境下规则对可以做出的选择带来影响。著名的符号学家查尔斯·莫里斯认为,人类的一切行动以各种方式牵扯到符号和意义。广告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在刺激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刺激着人们的精神需要,创造与推动文化的发展,影响深人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行为。广告经由大众媒介的大范围传播,尤其是像电视和广播这样的电子传媒在传播频率上的高频次重复,使得广告的语言效应远远超过了任何其他语言形式,对人们的语言习惯乃至思维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广告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人们共享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公众接受社会文化教化的过程。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消费者只是受众,广告宜传对于他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长时间的受一种文化的熏陶会使其改变消费观念。在传播过程中,广告中运用了大量的技巧,将一般的信息抽象化、人性化或者具体化,使得人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印象更加深刻,更容易记住。广„告不仅关注商品本身,也更关注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以及人们随时随地改变着的文化倾向。大众的广告传媒还会介绍或倡导一些新的生活方式,注重现实的物质享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传统的先积累后消费的观念在现在的年轻人中已不多见了,有多少花多少,甚至超前消费的观念已广泛被接受。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己经深刻的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广告促使人们从原有文化到新的认识。人们在看广告时,根本无法完全保持知觉上的“超脱”状态,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或多或少地有些改变,广告所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已成为深刻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力量,这是任何其他媒介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有人认为,对广告语言的思考,就既不是广告学的思考,也不是纯粹语言学的思考,而应该是一种批判性的文化思考。

人类的追求总是不停向前发展和变化着的,而广告中的文化导向作用促使人们向更高的方面发展。停留在原有基础上的满足不能吸引人们的兴趣,现有的情感可以暂时打动人们的心灵,而在长时间的发展中,这种情感也不为人所动。因为广告中的文化满足了大众审美的倾向同时也带来新的娱乐消遣,使得人们产生新的文化感官,从而渴求一种新的满足。广告本身包含着许多文化,文化深深的影响着广告,广告文化的运用需要技巧,需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现代商场正爆发着轰轰烈烈的广告战。可谓是广告无处不在,要想在这浩如烟海的商品世界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在设计广告的时候注意文化的因素,谁在这商业大环境中把文化和广告结合的最好,做得最好、最得心应手,谁就能使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活动和消费社会密不可分,而广告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恰恰是大众传播活动与消费社会,商业广告作为一种商品宣传活动,它事实上也承担着丰厚的文化职能。广告与文化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从人类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广告与文化的作用是双重的:广告反映了不断变化的文化,同时,反过来也改变了文化。

2.论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的互动 篇二

大学生社团与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中,社团活动被列为其中一项内容。通过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情况可以发现,凡是社团活动比较活跃的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的效果就比较突出,其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就比较好。因为学生在根据自身专业和个人兴趣爱好参加的各种社团活动中,较好地发挥了自身优势,从而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锻炼才干、增长知识、活跃思想、启迪思维、发展个性、实现价值的作用。笔者认为,搞好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大学生社团是不可缺少的主要阵地之一,因此,我们应加强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管理与改进工作,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大学生社团的特征和作用

1. 有利于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

“学生社团是由志趣相投的学生组成的微型文化群体,而学生是校园建设的主体,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式,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并将促进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目前高校社团发展非常迅速。实践证明,学生社团建设是否规范,作用发展是否正常,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校园文化是否繁荣和活跃。

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正在进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旨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温柏格曾告诫学生:不要安于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要去尝试发现与书本上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往往是最好的学生和较好的学生的分水岭。学生在社团中,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座谈讨论、参加科研等活动,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有利于引导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意识的发挥。同时在社团中,同学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维持社团内部的团结,自己决定社团发展方向,自己组织开展活动,自己筹集资金等等,这些对同学们的组织管理与交际能力都是一个较好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事实证明:凡是参加社团经受过锻炼的学生,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都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际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尤为突出。

3. 有利于配合老师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各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校团委主持和指导,制定计划,组织活动,然后分配到各个下属部门进行开展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社团充当着老师与学生间的中介载体作用。学校可以充分发挥社团的群体凝聚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在指导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把学生共同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引导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契机引导大学生社团工作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社团活动是素质拓展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落实素质拓展具体目标的重要渠道和方式。通过对部分高校社团工作的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仍需要加强和改进。

1. 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学生社团活动中的自我服务意识

社团干部被视为学生中的“领导”角色,更需要认真地进行内功修炼。定期地进行干部培训、考核,有计划地举办学生社团干部研讨班,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现场说教和咨询,是帮助他们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社团工作管理水平的几大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针对这一状况,学校须支持和引导学生及时成立大学生生活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法律咨询中心、择业就业研究会等学生服务性团体,矫正大学生思想在理想和现实中存在的偏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2. 积极引导社团开展活动

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而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的社团建设能为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架设一道中介桥梁,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重要的有效发展途径。

3. 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

笔者认为,每个社团原则上应聘请威望高、有专长的1~2名教师来担任社团的指导工作,以提高社团活动质量,确保社团活动的正确方向,促进社团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指导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开展活动和集体商议解决问题时,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和调动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我们应认识到:素质教育和社团活动的最大动力来自学生自己,只有通过恰当的方式,外因才能够对内因起到积极的作用。当大学生深深意识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深深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担负的责任和义务,深深认识到提高综合素质对自己的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时,他们就会焕发出立志成才、苦练本领的强大内驱力。在实践活动中,他们就会克服各种困难,以极大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

3.论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的互动 篇三

关键词:图书馆; 大学生; 自学; 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40-001

一、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作用凸显

高等教育与初高中教育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大学教育的自主性很强,自学能力的培养本来就是大学教育需要注重的地方。所谓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大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对某一门学科或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掌握、获得某一学科或知识。在现今大学教育中,自学变得非常之普遍。大学生在大学里自由度很高,学校课程等其他活动的安排并非像初高中那样全部排满,大学生有大量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无形中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大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自主学习。另外,由于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喜欢涉猎新知识,很多都是跨越了自己所学专业的问题,即使是自己所学专业,单一的课本教材也是无法满足的,所以必然会导致自学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广泛存在。

自学广泛存在,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大学生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可以使其顺利地修完所需学分,可以使其完成一些感兴趣的课程研究,而且还可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很多高校,拿出一部分款项来支持大学生的创新研究,由大学生自己进行申报,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立项,然后划拨经费,由大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最后结题由专家组验收。这种形式就是培养大学生自学自主研究的典型实例。如果一位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仍然不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那么其所受的大学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失败的,不能想象一个大学生没有自学能力如何去应对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自主学习离不开书籍,而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经济能力十分有限,如果在涉猎其他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自己花钱购买书籍的话,那么对于一般大学生来说肯定是望而却步,成为一种奢望,那么这时图书馆的存在便变得非常重要了,因为图书馆一般是凭学生证免费开放的。不可否认图书馆就是大学生自学的第一平台或是最重要的场所。随着近几十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都达到了一定的数量,还有大量的网络数字图书馆,基本上可以满足大学生各种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了。由于其公益性,大学生可免费地使用这些资源,这为大学生的自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高校图书馆工作应与大学生进行互动

上文论及到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图书馆,因为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外,大学生主要通过图书馆来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然而从现有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现状来看,图书馆的管理明显地呈现一种服务单一的态势,即基本上停留于为大学生提供借阅图书,提供查询等单一的服务项目。在帮助推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呈现着缺位现象。诚然,大学生应该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这并不代表每个大学生真正具备这种能力,而在大学课堂上,老师只负责把课上完,一般不会关心这个问题。那么如果在图书馆这个第二课堂上大学生没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他基本上没得其他的机会去获取这种能力。所以图书馆在这里不应缺位,而应能动地采取一些办法来帮助大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图书馆工作应与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互动。

另外,从发挥图书馆应有作用的角度来讲,图书馆工作与大学生也应打破“陌生”走向互动。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上理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不能总停留于“借借还还”的状态,这样显然不可能在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多大的功效,也不可能起到“把关”的作用。当然,图书馆与大学生的互动除了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外,还可以为图书馆工作带来新的活力。

三、高校图书馆工作与大学生互动的形式

从现今的情况来看,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之间互动形式较少,远没有达到充分的程度,笔者通过总结工作经验认为如下几种形式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宣传推介方式。图书馆拥有很多资源,各种各样的形式都有,但是并不是所有同学都知道,或都掌握使用方法。基于此,图书馆首先要把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宣传和推介,使大学生们都知道有这样一种资源和使用的方法。现实中,一些图书馆早就拥有了某种资源,但是同学们不知道,这主要是宣传推介工作没有做到位。或是宣传方式只是在起初的时候宣传了,后来就没持续下去,所以只有部分同学才知道。所以这种宣传应保持持续性,或是做成宣传片定期进行播放,使同学们充分地认识到图书馆的强大功效。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走进图书馆,喜欢图书馆,从而开启互动之门。

读书会的形式。图书馆可以定期开展读书会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提供一定场所,并安排工作人员主持或邀请高校教授旁听,供同学们进行讨论式学习,确定一定的主題,使同学们可以坐在一起进行交流,发表观点,提高认识。也可以邀请知名教授或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由参与旁听,发表意见和看法,然后大家一起探讨。如此,同学们可以在阅读的同时把所思所想与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指引,避免学习的片面性和封闭性,这种方式往往比起单独一个人阅读的效果要好很多,能够帮助同学们从多维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中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变过去单一和被动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很是必要,推动图书馆和大学生进行互动变得十分迫切。图书馆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不应是个旁观者,而应是个帮助者。可以在与大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达到良好的效果,当然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笔者提出了以上几种形式,期望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石向实,刘晨.图书馆知识管理[J].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7)

[2]张远芳.试论研究图书馆服务质量概念和措施的转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5)

[3]范梅兰.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J].图书馆管理,2009(4)

4.论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的互动 篇四

【摘 要】大众传媒和科技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但时效性和客观性的矛盾使得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有可能危害公众安全,造成错误的公共决策,不利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科学家和媒体应该各尽其责,互相沟通,避免、解决这些产生不利影响的伦理问题。

【关键词】媒体;大众传媒;科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197-01

一、大众传媒与科技的关系

第一,大众传媒需要科技。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科技信息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内容。大众传媒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作为公众主要使用的媒体,它能及时将最新的、与公众关系密切的科技成果和信息传达给公众,在科技与公众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科技信息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大众传媒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的信息来源更加广泛,传播速度更加迅捷,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报纸、广播到电视和网络,如今,手机成为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同时,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和大众传媒的管理方式等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大众传媒的发展。

第二,科技需要大众传媒,这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需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传播。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召开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寻求媒体报道自己研究成果的事已经屡见不鲜”,克隆研究、火星生命探索、器官移植、试管婴儿等科学事件也成为主要的新闻事件,所有主要的电视网、报纸和网站都有报道。科学家如此做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有时候科学家的发现或结论很重要,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科学家有责任尽快向公众传达这一重要信息,这一点在非常时期尤为明显。其二,科学家希望通过大众传媒对研究成果的展示,强化公众对其研究的印象,争取资助机构进一步的资助和社会对该项研究的支持。

二、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

第一,少数科学家可能为了争夺优先权,通过大众传媒发布不成熟的研究结果。科学研究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事业,因此,科学家们对优先权的争夺非常激烈,“实际上它们成了科学家之间社会关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正常的科学检验制度是重复实验和论文审查,这要求科学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交给同行严格评议,以此确保其客观性。

第二,大众传媒在报道科学发现和技术成果时可能会断章取义、失实报道。科学的专业性很强,其概念术语都有特殊、复杂的含义,其结果表达方式也是高度抽象化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外行很难理解。现在,记者收集科学信息的方法很多,包括出席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对科学家进行访谈、参加科学会议、对期刊文章、著作或电子出版物进行摘要、利用搜索引擎和索引系统等。但是由于他们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或不够认真,草率对待科技信息,所以在报道的过程中可能会断章取义,不实地反应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第三,个别情况下,一些大众传媒带着明确的政治、哲学或宗教任务报道科技新闻,“人们看不见的情感支配着人们看得见的事件的发展”。例如,为了国防安全,媒体可能失实报道某项军事发明,以便误导敌对国家,产生威慑作用。上述伦理问题对公众、科学和社会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首先,对于公众来说,失实的报道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严重地甚至危害公众安全;其次,对于科学自身来说,这些问题会引导公众误解科学,减少公众对科学的支持,不利于科学的发展;最后,对于社会来说,在关于科学信息的问题上,无知不是福,断章取义的报道会导致政府和公众在公共健康、环境、产品安全等重要的社会问题上作出错误的政策和决策。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解决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

三、对解决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的建议

第一,对于科学家来说,首先,要遵守科学共同体的规则,除非有危害公众安全的特殊情况发生,否则都应通过正常的审查程序发表研究成果。科学的元规范之一就是追求真理,客观性是保障科学顺利发展的充要条件,对名誉和利益的追求不应该掩盖这一原则。其次,科学家有责任通过大众传媒教育公众,向公众灌输科学知识,克服无知。

第二,对于大众传媒来说,要充分发挥客观性原则,尽量客观、准确、全面、深入地报道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不能想当然地断章取义、夸大其词,造成失实报道。大众传媒是沟通科学和公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媒介,这一特殊的位置决定其必须客观准确地报道科学信息。一方面,记者要具有相关的科学背景知识,能够很好地理解科学概念,熟悉科学方法,在报道时要没有倾向性,不犯统计学错误,不使用不可靠的原始资料,不过分渲染或歪曲报道,不犯推理方面,深度报道重要发现,跟踪正在进行的研究,确保公众得到准确、全面、深入的信息;另一方面,虽然审查科学成果的客观性不是大众传媒的责任,但确保报道的科技信息的客观性却是无法推卸的。大众传媒不能为了满足时新性而牺牲客观性,对所报道的信息不加考察,草率报道。

参考文献:

5.论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的互动 篇五

——学习心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其他民族文化所不及。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传承中华文明,同时也不断的在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形成了独具特色、魅力无穷的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笔丰厚的教育资源,不论是从教育思想、学科知识,还是从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乃至价值取向等方面,对我国的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伦理的思想及价值取向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1、中国的伦理文化与重忠孝、重功名价值取向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根脉追根探源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后来孟子对其发扬光大,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字的核心是合作,是二个人之间的关系,从纵向看,就是向上跟父母长辈合作,向下与自己的孩子合作。横向是与你的妻子(丈夫)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合作。我们所说的做人的最根本的准则就是,其一,要“父慈子孝”;其二,兄弟姐妹之间要有深厚的感情。每个人从小就必须从爱你周围的人做起,推演开去,形成了中华文化里“君仁,臣忠”思想。将一个家庭成员间的情感推及到一种道德,再从道德推及到一个社会,从而形成社会公德。于是中华文化就形成了重“忠孝”的价值取向。

作为忠臣,必须效忠君主,成为君主的良臣辅将。要想辅佐君主,治国平天下,对于所有的学子而言,就只能通过科举考试。中国的科举制度,既是一种教育制度,也是一种选士制度,这种制度的长期实行,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重功名、官本位的价值取向。

2、伦理文化及传统价值取向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中国伦理文化突出的体现了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生活在一个纵横交织的血缘相连的关系网中的,任何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影响周围的其他人,并且也要受到来自其他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血缘关系最近的父母、子女。

其一,伦理文化的等级色彩浓重,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地位的不平等,但是也从正面促进了中国家庭美德的建设。重忠孝的价值取向,其实就是一种等级观念的具体化。第一,体现在家庭中,虽然我们今天特别强调家庭的民主精神,实际上,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始终遵循着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观念,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好孩子的标准是听话,乖巧。个性强的孩子,自主意识相对也强,父母比较操心,这样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因此,孩子的很多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往往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孩子很难与父母平等对话。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多以说教为主,以过来人的沧桑阅历教化孩子,缺少与孩子的“共情”,不利于与孩子心灵的沟通。以至于,孩子高考填报志愿时,着急的是父母,填报的是父母的志愿。父母的这种包含着太多主观色彩的爱,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在父母看来,孩子是家庭的,孩子必须担负起光宗耀祖的责任,至于孩子的感受,则很少有父母去倾听,所以这是我觉得出现问题孩子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第二,从家庭成员的关系看,父母必须为子女的成长负责,子女则一定要听话,按父母的要求去做;成年的子女必须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兄弟姐妹之间要大的要让着小的……所以,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重,讲究“家和万事兴”,这一点不仅对于家庭,而且对于我们国家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二,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这种观念反映在教育价值观上就是把能否培养出“当官的”“名人”作为评判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反映在教育质量观上,就是把能否培养出尖子生、高材生、本科生、高考状元等作为评判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而这种观念,极大的影响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培养人才的人才战略的推行。从家庭教育看,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承载着父辈和一个家族的理想和希望。父辈希望通过孩子改变自身的命运,实现家族的荣耀,于是父母对子女倾注所有的心血,不遗余力的培养孩子,希望子女将来成才,成为“状元”“高材生”“尖子生”,好实现“母以子贵”的愿望。因此,中国的家庭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场所,可以说,于是,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尽可能好的氛围。但是很多生活琐事,父母包办,让孩子专心读书,殊不知,这样,一方面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创造性降低,另一方面,孩子的人格不健全,不能全面发展。过分的看重孩子的成绩,导致成绩好的孩子形成一种优势心理,容易养成孩子“自我为中心”不良习惯,不尊重别人,不会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自私,不懂得感恩。父母单纯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确,伦理文化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家庭都把对子女的教育当成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掀起了家家重视教育的良好的氛围,为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受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念影响的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实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伦理基础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德才兼备思想和思想道德修养缺乏外在规则的约束 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协调的现实精神”,其基本特点是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孟子在《离篓•下》里面非常清楚地说,“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因此一个人只需要修身养性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代表了中国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这里的“修身”即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得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我国古代选拔任用人才都强调了德才兼备,德为首的思想。从中不难看出,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突出的思想是经世致用的,其精神实质是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作为知识分子,从其深刻的思想认识上看,无论是“致知”还是“正心”,都是为了追求功名,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里包含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带有明显的现世功利性的。

中华文化重功利的价值取向和缺乏外在规则约束的道德修养方式不利于道德信念的养成。从传统文化里个人修身的最终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来看,其思想道德修养是走向仕途的需要,是追求功名的条件。应当说,在当时能够激发知识分子努力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强大的动力,就在于达到现世的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看来,如果个人的追求必须作出思想道德方面的努力方能达到时,人们会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一旦思想道德修养不是实现追求非常必要的条件时,思想道德修养的动力就不足了。同时,传统的中华文化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一种自觉行为,是靠个人的内省完成的。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孟子是我国古代“内法论”的代表。由此看来,中华文化忽视了外在规则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约束强化作用。所以说,传统文化背景下,依附于功利追求的道德修养行为,缺乏外在规则的约束,全靠个人的自觉 是很难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的。

2、中华文化的德才兼备思想和思想道德修养“内法论”对当今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其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重视以德为首。所以,今天,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说,这是中华文化的才统一思想在今天的延续。

其二,传统文化里仅靠个人的自觉,没有外在的规则约束的思想道德修养方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也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信念的培养。

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的经济,每个人都是市场的主体,都有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市场经济利益的获得是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结果,而不是靠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直接获得的。当思想道德修养不再成为个体追求功利的必要条件时,同时如果没有相应的道德规则约束个体时,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动力就明显不足。公民的道德信念就行不成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品行中思想和行为意志、言论和行动一致的主要标志,是道德教育的结果,是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 道德信念缺失有无导致的结果是不同的。比如说,当看到有人抢劫时,有人心里肯定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应该见义勇为,可是这会危害到我的利益,所以,我不想或者我不敢见义勇为。很显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现世的功利思想占了上风,我们没有执行我们的道德行为是因为缺乏道德信念;能够见义勇为的人的想法应该是这样的:我应该见义勇为,可是,这会危害到我的利益,即使这样,我也要见义勇为。这就需要一种道德信念的坚持,道德信念的力量能够战胜追求功利的思想。而道德信念的养成既需要公民的自觉行为,同时也要有外在的道德规则的约束。

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来说,具有相对稳定性,并非经济越发展,文化就亦步亦趋的发展,可能,在一定时期,文化会相对滞后,公民道德风貌不尽如人意;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理应随着提高,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也更应该和谐,更美好。这就要求我们去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教育方式。

三、传统文化基础上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考

1、规范思想道德建设。为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向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需要有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

2、强化道德信念的培养。从教育学的角度看,道德的形成或者说道德习惯的养成需要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统一的工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道德意志是决定道德行为能否发生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环。道德意志则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可以通过教育完成,道德意志则不是靠说教能够增强的,需要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选择中不断实践,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不断历练方能培养成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种坚定道德信念的支撑。“道德信念的形成和培养过程知识有重要的作用,但没有情感的,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苏霍姆林斯基)。应该说,道德的培养是个体活动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和道德认知的培养,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培养道德情感;再者,要完善道德修养的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规则意识。

3、建立传统文化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

第一,培养“道德的经济人”。中国传统文化讲“人要有良心”,“良心”,作为入之为人的根据与象征,即是个人合理行为的道德基础之一,又是关注他人与社会公义的原初动力之一。市场经济既认经济人为自利人,但市场的正常运转又需要人际配合,各利其利只能在精诚合作中才可以实现。因此,传统伦理的良心论,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要求市场主体要富有道德心、愿意共同合作、关注他人与社会,在此基础上求取合理合法的个人利益。如果在市场经济驱动下从个人利益的基点迈向社会公义的目标之途中,获得人的“良心”的支持.那么建立起“个人-社会”的稳定趋向关系之桥就多了一种辅助资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更加顺畅了。

第二,培养遵纪守法,关注社会的公民。传统文化的讲究“忠、贞、孝”,市场经济要求个人成为遵纪守法、按游戏规则行为的合格公民,也要求个人对社会事务的忠诚心。市场经济条件下,“贞”只取其自我约束之义,即在合理自我利益满足之后,对因眼花于社会巨大财富而膨胀起来的私欲的自我约制。资源短缺与人的欲求之间有一条永远难以填平的鸿沟,倘若人的物欲失去控制,可想贪污腐化会如何泛滥。面对市场经济产出的极易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求的巨大社会财富,改造的“贞” 使人们廉洁自爱、贞节自守,在“用法治控制物欲”的基础上,加之以道德修养的自我约束,足以培植出守法的合格公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孝”,只取其孝敬父母的孝行,这里的孝,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改造后的“孝”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是家庭和睦的粘合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忠”,只取其忠诚心之义,即在个人权益有充分保障情况下,对社会不公现象有合法批评的“批评性忠诚”和对社会良好风尚“褒扬性的忠诚”。改铸的“忠”作为一种指向社会公义的伦理规范,可以帮助造就因道德而高尚的人,增强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培养追求义利双赢的公民。传统中华文化的义利观是重义轻利,显然,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行不通的。重利轻义从根本上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反思现实,权衡利弊,将义利观由“仁义而已何必曰利”改铸为义利相兼见利思义。这种义利观一方面充分肯定了追求自身利益的合法性,刺激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人们的精神风貌,推行以德之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绿园区正阳小学

姜玉侠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

八大互动关系

——学习心得

绿园区正阳小学

6.论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的互动 篇六

一、引言

据《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唐会要·公主门》的记载统计可知,有唐一代,凡近三百年,共有公主212人,在这212位公主中,除去无史料可供考证者34人、出俗入道者15人和未及婚嫁及早薨者28人外,共有135位公主出降,涉及161位驸马共165桩婚姻,这是由于在135位出降公主中有22位公主曾经二嫁,4位公主3嫁,而且在161位驸马中有3位驸马曾经二尚公主之故(裴巽、杨錡、于琮)。

唐朝前期(高祖武德元年~玄宗天宝末年)共有公主93位,出降79人;唐朝中期(肃宗至德元年~宪宗元和末年)共有公主65位,出降44人;唐朝后期(穆宗长庆元年以降)共有公主54人,出降12人,笔者拟以这三个时期唐公主的驸马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唐代驸马选尚标准的转变与政治局势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唐代驸马甄选的特点

公主虽然贵为龙女,享受常人眼里无上的尊荣,但背后往往有不为人知的辛酸。这些公主们自己的婚姻大事从来不容她们置喙,她们更像是摆在棋盘上的棋子,被政治这只大手控制与摆弄着。在驸马的选择上虽然门第、族望乃至人品才貌都可能会作为参考,但那也只是在满足了政治需要后的附加值罢了。至于少有的几位公主与夫婿的关系琴瑟和调,也不过是比其他人幸运些而已。

由于公主的婚配、驸马的挑选等都出于政治形势的需要,因而考察膺选驸马标准的变化也可映射出唐王室的国运兴衰,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一)唐朝前期驸马选尚特点

这一时期驸马选尚特点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王妃、主婿皆取当世勋贵名臣之家,未尝尚山东旧族”。勋,军功卓著者;贵,家世显贵者;名臣,元谋功臣者。

据史料考证,武德元年至贞观末年两朝31年中岀降的37位公主有近10人因家世显赫而得尚公主,如高祖女高密公主再嫁于隋兵部尚书段文振子段纶、南昌公主下降于关中郡姓武功苏氏之后苏勖、太宗女安康公主下降独孤諶,其高祖独孤信为北魏八柱国之一等。而其余公主除了高祖女襄阳、高密、房陵,太宗女遂安、新兴、新城几位公主下降太穆皇后窦氏和太宗长孙皇后族人外,几乎全部进入勋贵名臣之家,如薛万彻本人因战功累累而降丹阳公主、清河公主嫁给与其父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宁远将军程知节(程咬金)子程处亮,而因父辈在朝为相而得尚公主者更多,如封道言、萧锐、王敬直等人。

此后的高宗、中宗、睿宗、武周、玄宗几朝,除了沿袭继续与功臣勋贵、关陇旧族联姻的传统外,与后妃外戚亲族之间的联姻较前期日益增多也是一大特点,但这一时期与窦氏、长孙氏的联姻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与高宗皇后武氏、中宗皇后韦氏以及武则天的母族杨氏为对象的新的婚姻集团。这一时期有太平等4位公主岀降武氏族人,涉及6位武姓驸马;韦氏也有韦捷等三人尚主。依陈寅恪先生之见,这就是致力于通过构建以“李武韦杨”为中心的婚姻集团来达到巩固“李武韦杨”政治集团的目的。

(二)唐朝中期驸马选尚特点

这一时期唐王朝经历安史之乱,政局动荡较大,因此驸马的甄选除了仍与外戚亲族和关陇旧族联姻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真公主开始和蕃。和亲一事,自古而然。在唐朝前期,纵使和亲,也大多是宗室、功臣之女,但自肃宗李亨将幼女宁国公主下降回纥英武威远可汗始,唐王室共有3位真公主和蕃,分别是德宗女咸安下降回纥武义成功可汗,宪宗女下嫁回鹘崇德可汗。在此之前仍有永安公主许嫁回鹘保义可汗,适逢可汗殁,因而未果,永安公主后于大和中为道。如果将这次未成功的和亲也算在内的话,那么唐实际上有4位真正的公主和亲。唐的衰微,由此可见。

2.于“贵戚或武臣节将之家”选婿。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各自为政,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对立且无力辖制,只能采用与藩镇子弟联姻的方式妥协和安抚,几乎可以看做是变相的和亲。同时在战乱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新兴军功贵族也以勋劳晋身成为王室新的婚配对象。

3.于士卿之家招选的附马逐渐增多。宪宗后,宦官干政日益严重,王室出于政治诉求开始于世卿之家或科举登第者结亲,宪宗曾下令宰相“于卿士家选尚文雅可居清列者”配以公主,但士卿多“辞疾不应”。

(三)唐朝晚期驸马选尚特点

穆宗以降,政局更是混乱不堪,公主记录多数都已散佚。据残存史料记载来看,这一时期继续之前的婚配特点,多于士卿之家选尚驸马,荥阳郑颢、杜佑之孙杜悰等皆由于这点而被拔擢,从而推动了唐新旧士族合流的进程。

三、驸马选尚特点的变化与政治局势的互动

(一)唐代前期驸马选尚特点的变化与政治局势的互动

唐朝初期始终贯彻着公主夫婿取自“勋贵名臣之家,未尝尚山东旧族”的原则。这是由于李唐以武立国,在国家草创之初,国本不稳,高祖、太宗将公主下降给这类人士,无非是对他们给唐朝开国立下的汗马功劳加以旌表,同时密切彼此之间的关系使君臣一心,借以稳固根基不深的李唐帝国。公主在政治面前并不是被作为一个人来看待,而是被符号化、被表征了。她们代表的不是自己的幸福,而仅仅是一条纽带、一架桥梁,沟通圣上与臣下的关系,而且这种只重出身、不问品行的行为,导致许多公主婚后的夫妻关系并不融洽。这些所谓的勋贵名臣之后大多属于纨绔子弟,不仅不学无术还品行不端,与身份很不相配。高阳公主的驸马,宰相房玄龄次子房遗爱“诞率无学”,城阳公主的驸马,宰相杜如晦次子杜荷“性暴诡不循法”,如此人物怎能给予妻子幸福,唐朝不管是公主还是驸马的婚姻,都不过是被政治绑架了而已。

至于“未尝尚山东旧族”,一方面由于山东的高门大族虽然早已不复昔日盛况,政治与经济实力都衰颓不堪,甚至沦落到了“世代衰微,全无冠盖”的境地,但仍然自矜门阀,不屑与血统贵而不清的李唐王室结姻;另一方面则与唐朝前期打击山东士族势力、树立新族阀的意图息息相关。

贞观十二年(638),太宗由于厌恶山东旧族自矜门第,不与他族为婚的行为,而且有“欲崇重今朝冠冕”的意愿,遂令高俭、韦挺、令狐德棻、岑文本四人“遍责天下谱牒,质绪史籍,考其真伪,辨其昭穆,第其甲乙,褒进忠贤,贬退奸逆,分为九等……”但臣下未能领会上意,仍以崔民幹为第一等,惹怒太宗,遂命他们重新刊定,“专以今朝品秩为高下”,于是“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降崔民幹为第三等”。编撰《氏族志》虽然是为了提高李唐王朝自身的地位,希望树立起以李姓为首的新门阀力量,但其在暗中同样抑制了山东旧族的势力。这一政治意图反映到唐代公主的婚姻状况上来就呈现出了“未尝尚山东旧族”的选尚情形。纵然有高祖女真定公主驸马崔恭礼这样出身于山东郡望博陵崔氏的人,但那也早已被关陇集团所拉拢,成为此集团内的一份子了。

贞观末年以后,功臣勋贵之家尚主的风气有所衰减,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过高祖、太宗两朝的调整与发展,这时的唐王朝政治形势大好、气象博大宽广、风气开放自由,没有大型战争,也就不需要通过联姻来掌控将帅的行动,而且由于这些功臣勋贵之子大多无才无德,而且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难以保全性命,如柴绍与平阳之子柴令武本是比景公主驸马,但因坐与房遗爱(高阳)谋反,同公主一道被赐死;同理还有城阳公主驸马杜荷,因坐太子承乾之事被诛等事,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被淘汰出皇家择婿范围也就无可厚非了。

自高宗永徽年间至玄宗天宝年间,与外戚结姻蔚然成风,这与上一阶段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是由于当时统治者在新的政治形势下寻求新的政治联盟所致。太平公主乃武则天之女,先于永隆年(681)岀降薛绍,在薛绍死后由武则天做主先后下降武承嗣、武攸暨,武承嗣是武则天兄元爽之子,武攸暨是武则天叔父士让之孙,都与武则天有深厚的血缘关系。这样做主要是希图借助自己的家族势力稳定自己的统治;安乐公主,中宗之女,其一嫁、二嫁均为武氏子孙,其中下降武崇训,是在长安中(702左右),这一时期正是处于武瞾统治时期,这次联姻就渗透出中宗与武后家族联手来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的意图。神龙政变之后,中宗复位,其政治统治地位不甚稳固,对于“以张柬之为首的南衙官僚集团和相王、太平公主势力”来说相对薄弱,因此只得借助韦后亲族所代表的势力来巩固,因此这一时期除了出现韦温、韦安石等韦氏宰相,还有定安、成安等三位公主分别下降韦濯、韦捷等人,也是出于血缘关系对政治统治的维系之考虑。待玄宗继位,政治目光则又集中到了杨氏一族上,其女齐国公主岀降元献皇后杨氏族人杨敷、万春公主一嫁、二嫁夫婿皆玄宗宠妃杨玉环族人。

总的说来,整个唐前期公主的婚配与驸马的选尚标准都随着政治局势的调整而调整,展现出其政治性的根本特征。统治者拉拢勋贵名臣维系王朝长治久安的同时,还着力于通过血缘关系来构建“李武韦杨”的政治集团。

(二)唐代中期驸马选尚特点的`变化与政治局势的互动

公主和亲,自古以来比比皆是。昭君出塞路上的琵琶声如泣如诉;布达拉宫仍昭示着文成公主入藏的壮举,玄宗前,唐代公主和亲者25人,虽然为数不少,但全部都是宗室、功臣之女,真正的天子真女是没有出现过的。李隆基在位时,突厥首领曾多次请婚于唐王室,皆不应,其首领默咄小杀对使者言道:“两蕃亦蒙赐姓,犹得尚主……且闻入蕃公主,皆非天子之女,今之所求,岂问真假?”依默咄小杀所言,则唐玄宗贞观十三年(639)以前未曾有过一位真公主和亲,且番邦都以能尚唐家公主为莫大光荣,不惜竭财力充聘礼“频请不得,实羞见诸蕃”。这无疑是唐前期强大的政治威慑力在发挥作用。

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于范阳举兵叛变,唐王朝转折点安史之乱爆发。叛军势如破竹,唐军几乎不能招架,逼得肃宗于灵武建立临时政权。战事吃紧,仅仅依靠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很难扶唐之将倾,李亨只得向回纥借兵,借以渡过难关,在各方努力下,终于广德元年(763)平定安史之乱。李亨因回纥向唐发四千精兵助战,感其恩德,故诏以幼女宁国公主于乾元元年(758)岀降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以结姻好。这桩婚姻反映了在回纥助唐平安史之乱的政治局势下,唐统治者一方面为了报答回纥援助之恩,另一方面也存在使唐与回纥之间同气连枝,防止变生肘腋的政治意图。宁国岀降之日,曾对来送自己的父皇哭诉道:“国家事重,死且无恨!”真是闻者泣泪。

贞元三年(787)八月,回纥合骨咄禄毗伽可汗遣使者来朝献贡方物,且请和亲,德宗未许。当是时回纥与吐蕃在边境不时骚扰,其性凶狠,徵求无度,而且北庭将士“乏马,无以给之”,综合当时整个形势考虑,德宗于是采纳宰相李泌“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的建议,希望通过联合回纥等政权,分化、孤立吐蕃,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而最有效也最快捷的联合方式便是和亲,于是德宗将咸安公主许婚给回纥首领来达到稳定边境的目的。这则是一例通过挑选公主婚姻对象来影响政治局势的例子。虽然宁国公主与咸安公主都在下降之后得到了“置府官属,视亲王例”的优待,但也不能抚平她们以女子之身扛起平静胡尘之事的悲壮与辛酸。

天宝以后,唐内战不断,拥护朝廷的武将在这时都因战功而成为功臣,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军功贵族。其中最有名望者当属平安史之乱、攻崔乾祐“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的郭子仪。他战功赫赫,每年仅俸禄就有二十四万緡之多,私产更是不可计数,其“宅居亲仁里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不知其居。前后赐良田、美器、名园、甲馆不胜纪,……八子七婿皆显贵朝廷”。但这些远远不够表彰他作为扶危救困之臣的功绩,代、德、宪三朝出身卑微的郭子仪一门三代五尚公主,这等殊荣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原因无他,盖乱世军功耳。

至于公主下降藩镇之家的特点则更好理解了。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几乎掏空、耗尽了唐王室的财力、物力,其统治力量大为衰弱,军事、经济也是空乏、凋敝不堪,这时吐蕃又趁火打劫,经常寇乱边境,唐廷不堪其扰。在这样的政治局势下为了避免滋生内乱和能够使军民在漫长的战争后有个安定的环境休养生息,同时也是因为唐政权的存续,以藩镇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这些藩镇的存在瓜分了中央的权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政府一定的军事、经济帮助。《中国通史》有载:“永泰元年(765)九月,仆固怀恩勾结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等数十万众东进,代宗无兵可发遂诏郭子仪于河中使其守泾阳,又命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守东渭桥……镇西节度使马璘、河南节度使郝庭玉守渭河便桥,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守凤翔……代宗调动各地节度使兵力,加强京师的防御,说明唐朝皇帝是离不开藩镇的。”而在经济上,藩镇也曾给予朝廷一定的帮助,德宗时长安经济十分困难,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曾大力支持过德宗。德宗兴元元年(784),“时关中兵慌,米斗直钱五百;时滉米至,减五之四。”贞元二年(786),“关中仓廪竭,禁军或自脱巾呼于道曰:‘拘吾于军而不给粮,吾罪人也!’上忧之甚,会韩滉运米三万斛至陕……上喜……”如此看来唐朝廷既无法完全消灭藩镇的威胁,又依赖于他们提供的帮助,因此在晚期只能与这些“喜则连衡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又其甚则起而弱王室”的藩镇“结为姻亲,互为表里”,充分表现了唐王室对藩镇无奈的姑息。

在宪宗元和以前,下降藩镇的8位公主中有5位进入了魏博、成德这两个强藩之中,与他们多次通婚明显是惧于他们的兵力与地理位置、向当时政治格局妥协的无奈之举,想借联姻来达到“冀以结固同心,庶其悛革”的目的,昭宗时期则将这种藩联姻视为保命之途的行为发挥到极致。时“帝在凤翔,以主下降茂贞子继偘,皇后不允,帝曰:‘不尔,我无安所!’”真是让人不胜唏嘘。

宪宗时,情况略有不同。他是个有野心也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想要改变唐室的颓势、纠正日益削弱的朝廷权力和日益膨胀的藩镇权力的局面,他开始改变对藩镇的姑息政策。元和十四年(819),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入朝居留;攻打成德镇,虽屡战不能胜,但在王承宗死后,其弟承元降唐。这些都说明了宪宗在削弱藩镇的势力,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反映到对驸马的选择上则是这一时期没有与藩镇结姻,唯一的一例是宪宗女下降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子于季友,还是由于“宪宗立,权纲自出,頔稍惧,以子尚主”。

(三)唐代晚期驸马选尚特点的变化与政治局势的互动

唐代晚期驸马侧重于从卿士之家或进士及第者中挑选,驸马的人品才貌比之前有所提高。文宗为自己的两个姑姑临真、真源二公主挑选驸马,相中了进士卫洙和杜中立。杜中立父杜兼“建中初,进士高第”、叔父杜羔“贞元初及进士第,有至性”,而他本人则以门荫历太子通事舍人。宣宗为自己爱女万寿公主挑选的驸马郑颢(荥阳郑氏)“举进士……有器识,宣宗时,恩宠无比”。祖父郑絪是宪宗宰相,“幼有奇志,善属文,所交皆天下有名士,宏辞高第……絪本以儒术进……世以耆德推之”。这一时期的驸马多数具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又或者本身为进士及第者,造成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晚唐的帝王们大多自身也才学深厚,与士子有惺惺相惜之意,文宗“尚贤乐善罕比,每宰臣学士论政,必称才术文学之士,故当时多以文进”。宣宗自己“强记默识”好与进士谈,曾“诏于士族中选人才尚公主”。另一方面则是科举制推行多年,深入人心,世风也逐渐偏重文学之士,而且此时的统治者也更重视名教理法,而世族高门子弟多继承家学传统,重视礼教、修养;科举及第者也在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下,文采翩然、举止有度,被皇室看重也不足为奇。

二者表面看来只是统治者个人的喜好,但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出于唐代晚期政治局势的需要。这一时期宦官专权、南衙北司互相对立攻讦、朋党之争此起彼伏,这一系列问题比中唐更加突出(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但由于中唐最大的问题是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对抗,因而问题不突出),这些问题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使晚唐的的统治更加风雨飘摇。“安史之乱后,对李唐政治具有影响的主要是藩镇和朝官”但藩镇势力久经打压仍然很顽固,到了晚唐,统治者似乎也已经放弃通过让公主充当“羁縻使”来左右政局的想法,因而这一时期严格说来只有平原公主一人下嫁藩镇。虽然藩镇是唐朝廷无力拔除的“眼中刺”,但“朝官则是能依靠和控制的对象”。这一时期的朝官大多数通过科举考试拔擢上来,他们有才学、有能力,很多位居高官且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润,讲究三纲五常,可以为统治者所倚重,来达到牵制宦官、防止皇权旁落的目的,而这些人中又以山东士族为最,“范阳卢氏自兴元元年甲子起,至乾符二年乙未止,除停举二年外,九十年间中登进士者一百一十六人……山东著姓登相位者同样很多。

四、结语

唐之一代,气象万千,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风气都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翘楚,但就是这样一个宏伟的时代,皇帝女儿以及女婿的命运都不由自己控制。

唐代前期的皇室公主驸马的甄选范围以功臣子弟和外戚姻族为准,主要是为了稳固刚刚建立的李唐政权;唐代中期的皇室公主驸马的膺选主要圈定在藩镇子弟和新兴军功贵族之家,也是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局势所作出的无奈妥协;唐代晚期公主驸马的选尚则主要倾向于世卿之家,这种转变也是为迎合当时统治者在宦官专权、皇权旁落的状况中寻求新的政治同盟的意图。

总的说来,整个唐朝公主的婚配与驸马的选尚标准都随着政治局势和统治者对内对外政策的调整而调整,展现出其政治性的根本特征。不论是地位尊贵显赫如公主者,还是功勋显著、文才武功如驸马之家者都没有自主权可言。

无论出身多么高贵,无论身处于一个多么开放的时代,女子都是男权社会压榨的对象,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通过驸马选尚特点的变化这种细节来钩沉出当时时代的变迁,历史的作用不正在于此吗?

★ 初中舞蹈教学管窥论文

★ 论做人论文

★ 论吃饭-论文

★ 服饰企业公司员工激励论文人力资源论文

★ 浅谈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时代特征的论文

★ 电视方言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窥论文

★ 课程教学论论文

★ 邓论社会实践论文

★ 原则论情义论文

7.论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的互动 篇七

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美文学是英美两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也是英语专业学生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英美文学系统地反映了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了解英美国家的基本情况,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 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因此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有助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学好其他的专业基础课。

英美文学课的教学目标在于, 对英美两国文学史进行介绍, 使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学发展的历史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作品及其创作特点;通过阅读、分析一定数量的英美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 提高口头与书面表达等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发散思维, 使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文化的理解, 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英美文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传统英美文学课教学缺乏趣味性。

由于历史跨度大, 英美文学流派众多, 作家风格纷繁多样, 以及不同时期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等因素, 加之英美文学课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和单一的“教材+黑板+粉笔”的灌输式教学, 这些较为单一的方式通常难以产生多种的感官刺激,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大容量的知识, 往往感觉枯燥乏味, 难以调动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也常因此而事倍功半。

(二) 数字化影像教学虽然激发了学生兴趣, 但效果不够理想。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变革, 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之前, 学生往往不能在英美文学课堂上积极进行深入有效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方法现在得到了一定改进。在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中, 使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辅助教学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电影提供了直观的艺术形象, 使文本变得形象、具体、生动, 从而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改善了课堂气氛。通过观看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 学生可以直接感性地了解相关作品, 提高自身对作品的感受力及英语听力。因此, 电影教学具有可行性及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度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作为形象文化的影视与作为文本文化的文学毕竟是有差距的, 若只停留在看电影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影视只是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个手段, 并不是最终目的。电影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不应成为教授文学作品的“快餐”。教师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应注重其实效性, 只有正确借鉴电影这一形象化的表现形式, 进行有效的课堂活动, 将电影与文学作品、欣赏电影与欣赏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并使其互动, 才能使学生成功地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 体验到经典文学的美妙。

三、实现电影与文学的结合, 兴趣与内容的统一

虽然电影和文学作品都属于艺术, 但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 它们的表达方式存在着差异。文学的传达媒介是文字和语言, 它们与艺术形象的关系是间接的。而电影的传达媒介则是直观运动着的影像。文学为电影提供了大量素材, 很多优秀的电影都改编自文学作品, 电影的成功又扩大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同时, 应让学生了解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本质区别, 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绝不能用电影去代替文学作品。

(一) 教学前, 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 一定要把好选片关, 尽量选择那些忠于原著的影片, 因为它们最能体现原著精神, 从语言、情节到主题都对原著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对一些经典的作品, 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反复观看。

其次, 在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前, 一定要让学生先读原著, 这样可以避免先看电影所造成的先入为主的弊端。而且, 电影作为改编后的艺术, 存在忠实性的问题, 即改编后的电影与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背景、时间、空间等不一定具有完全一致性。因此让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再看改编的影视作品, 既可以对作品和影视艺术有双重了解, 又能受到视听冲击力, 从而激发情感, 启迪想象和联想, 增强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饶有情趣的状态下进入作品意境。影视作品本身也是一种艺术的升华, 可以加深对原著的认识和理解。

再次, 播放影片前, 教师应围绕作品的欣赏重点, 将背景知识、剧情梗概和艺术特色、作家等相关内容简要介绍给学生, 导入对该作品精彩片段的阅读与欣赏, 并就作品主题、人物形象等提出相关问题, 供学生课下讨论,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并围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布置思考题。这是正式进行课文教学前的必要铺垫, 可以避免学生在观看影片时一味追求故事情节而不加思考的被动状态。如在欣赏《飘》时, 首先应向学生介绍该作品的历史背景, 即美国南北战争, 在此社会条件下, 学生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主题。

(二) 教学中, 情节与教案相结合。

观看影片时, 可以在观看英文原版电影的基础上, 把光盘上的有关情节和教案相结合, 制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师分析情讲解后再欣赏相关的电影剪辑, 学生能更充分地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教师与学生的看、听、说、写等有机结合在一起, 从而加强了英美文学课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另外, 除了从头到尾地为学生放映影片外, 可以摘取一些精彩片段重点讲解, 作为作品中最精彩内容的节选, 它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文学欣赏的重点, 这些经典的画面、语言和镜头, 足以代表这部作品的艺术水准。对于这些精彩片段, 教师可以把电影节选和文本选读结合起来讲解, 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哈姆雷特》中著名的内心独白时就可以播放电影的相关片段, 这比教师朗诵或让学生朗诵的效果要好得多, 能收到声情并茂和身临其境的效果。

(三) 教学后, 布置作业及其他教学活动。

观赏完影片之后,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影片, 选取不同的切入点,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分析评论法,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 让学生对作品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展开探究和讨论。如在欣赏《阿甘正传》时, 要让学生重点体验剧中人物的语言及内心世界, 分析人物形象, 就阿甘成功的秘诀进行深入讨论。学生通过分析能得出, 阿甘的傻, 其实是一种保持孩童般的纯真及大智若愚的人生态度。电影通过阿甘的传奇经历, 重新定义了愚钝与智慧, 肯定了旧的道德及社会主体文化, 宣扬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同时它又否定了其他前卫的新文化。另外, 通过将影视与原著欣赏相结合, 可以使用比较法。首先要从主题方面比较。影片是否忠实于原著精神实质。比较的目的应是强化原著的主题, 而不是喧宾夺主地突出电影的主题。其次要从语言上比较。一般而言, 名著的语言都有精炼、个性化、生动等特点。改编成电影电视后, 不仅具有原来的色彩, 而且经过编剧、导演和演员的艺术处理, 常常是更加精彩感人, 富于魅力。通过比较, 学生能更加了解语言的表现力, 也更能体会原著语言的精妙之处。另外, 还可以对由同一作品改编成的不同电影版本进行比较。

四、结语

当然, 对待不同的影片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切忌教条化和单一化。除了以上提供的方法, 通过对文本的阅读, 对声像的欣赏, 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外, 教师还可以在这三者基础上组织其它教学活动, 使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从而取得更好的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郑亚玲等.外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

[2]王松林.20世纪英美文学要略[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1.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1.

8.论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的互动 篇八

关键词:乡镇改革;村民自治;乡镇管理;乡政村治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2—0087—02

一、行政视角下的乡村关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乡镇管理与村民自治的二元并存。国家权力延伸至乡镇,乡镇作为国家在农村地方的基层政权,对本区域事务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但不直接具体管理基层社会事务。在乡镇以下的村建立村民自治组织,由其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自主地管理基层社会事务。这样,在现阶段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便存在两种相对独立的权力:国家行政管理权与村民自治权。尽管这两种权力从最终归属和运作目的来看是一致,但在现实社会中,这一构架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内在矛盾。

在农村政治研究中,继村民自治后,乡村关系又成为学界讨论的一大热点和焦点。人们逐渐意识到,尽管村民自治是政府层层推动的,整个过程无不体现政府的作用和主动性,但是乡镇政府对于村庄的控制并没有减弱,村民自治落到实处的不多,基层政府似乎成了村民自治的“绊脚石”。为了解决乡村关系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大量建议,由于对导致乡村关系出现紧张的原因分析不一样,据此提供的解决思路也不同。但归纳起来目前研究不外乎两种路径:一是进一步完善“乡政村治”的治理模式,在健全法律体系的基础上,明确划分政府与村委会的职责和职权的边界,通过干部和民众素质的提高,以规范政府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实现村民自治,改善乡村关系。另一种思路是建议从行政体制上进行改革。如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在厘数村政的历史和现实村政的困惑后,提出“乡治、村政、社有”的模式;以及从结构上解决目前我国乡村关系和村民自治困境的方案:县政、乡派、村治等。不管这些设想能否被国家采纳,至少这些方法能从整个农村政治的视野,而不是单纯地局限于乡政村治的框架内,是一种开拓,并将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化。

村民自治的诞生,预示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里程。乡镇管理与村民自治的二元并存,折射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调整。行政权与自治权分立治理,但两者又具有高度互动性,如何实现行政权与自治权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话题。

二、乡村民主进程中的“主导”与“主体”

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基本动因有二:其一是经济社会变迁既为公众的民主参与提供了需求和动力,也提供了能力和空间;其二是政府的领导和直接推动,表现为政府不仅设计了基本的法律规则体系,而且一直致力于直接的民主动员。在民主进程中,虽然基层政府仍然存在种种不适应、不协调,但政府的直接推动作用必须给予正视。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基层民主能有目前的进展,是政府领导并直接推动的结果。

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政府是基层民主活动的“组织者”。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在政府的组织、协调、引导下展现发挥的。从原则上说,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群众的主体地位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具体的民主实践中,怎样处理政府主导作用和群众主体地位的关系,使政府主导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都得到很好发挥,却是一个很难处理的复杂问题。

就乡镇政权建设而言,它是乡村民主建设的重要部分。政府在组织推动乡村民主的过程中,也在锤炼和提高自身。换句话说,乡村民主建设本身也直接推动了乡镇政府的改革。特别是现在的乡镇改革,需要与村民自治相适应,需要在与群众的互动中建立动力机制。一旦乡镇政府的改革被置于乡村民主建设的框架之中,乡镇政府的运转被牢牢地置于民主体制之内,民众对于基层政治能有效地监督和问责,那么乡镇政府改革就获得了最重要的动力资源。

三、现实乡政村治的价值与冲突

从历史的感悟中把握现实和将来,反思乡政村治的轨迹,寻求国家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构建中国特色的乡镇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机制,憧憬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灿烂前程,这无疑是思考乡村关系的一个基点。现实中的乡政村治的价值与成效在于,它不仅改变了旧有的乡村关系格局,促进基层政府及国家民主化,而且极大地增强了主体民主能力,推动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乡政村治的格局在取得卓越成效的同时,也沉淀了不容忽视的矛盾,致使乡镇管理与村民自治偏离正常轨道,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的不当行为和村委会的过度自治,以及非组织的外因干扰等。其中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浅层的,也有深层的。法律制度的欠缺不全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传统体制的负面效应及干群素质的相对滞后。

从现实来看,村民自治中存在两种权力:一种是来自国家自上而下的由乡镇行使的行政权,一种是村民的自治权。 “但是,由于这两种并存的权力来自不同的层面,其行使方式和权力性质也都是不同的……两者在最终归属上是一致的。但是在一个村这样的小范围内,这两种权力的实现都要通过村委会的工作來完成,这样村委会要同时满足乡镇政府和农民的利益要求,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1]且“在与村民自治迥然不同的传统乡村关系的遗留影响还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的背景下,当法律制度对村民自治所要求的乡村关系的规定还不够具体时,乡村两级干部对这种新型的乡村关系的理解就至关重要了”[2],而这种理解无疑在现实中加剧了乡村关系的紧张。

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矛盾冲突使二者之间似乎出现一种悖论: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分别向相反的方向角力,难以均衡。这不仅直接制约村民自治的动作,而且影响着政策选择意向。

从国家和社会分析的趋势看,“乡政村治”格局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它有利于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所以,“乡政村治”的格局作为得到法律支撑的制度框架应该长期坚持,不宜随便动摇。那种因为农村有所失控而要求强化行政权的选择,显然尚囿于中国长期历史以来的权力放与收的思维逻辑之中。而脱离中国现实背景,单纯强调村民自治也不合适。

四、乡村制度创新:实现乡镇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

1.改革县乡压力型行政体制和政绩考核机制。不规范的乡村关系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制度和体制根源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就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来对这些制度和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从而为实现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良性互动关系提供制度条件。

目前,我国行政体制中的各级政府实行的都是压力型体制和数字化的政绩考核机制。这种体制加剧了乡村关系的紧张。因此,必须要改革这种压力型体制和不科学的数字化的政绩考核机制,改革的方向应主要是乡镇政府既对上负责又对下负责,即乡镇政府既要对上级政府负责,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符合本乡镇实际情况的任务,又要对全乡镇的民众和由民众直选出来的乡镇人大负责。具体的操作办法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乡镇经济发展指标应由乡镇政府以县政府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为指导,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自主制定,并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应成为考核乡镇政府官员工作成绩的主体……强化乡镇政府向当地民众及其选举产生的乡镇人大负责的制度。”[3]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现存乡村关系矛盾和问题,实现二者的良性发展。

2.合理划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职责权限。在中国农村处于急剧社会变迁且经济社会发展地区不平稳的背景下,乡镇与村之间的利益边界及权限范围往往是模糊的,变动着的,通过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度(如《村组法》)是无法清楚界定的,而只能由各地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章立制,对乡政府和村委会的职责权限作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应制定有关乡镇政府指导村委会工作、村委会协助乡镇政府的规则,使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在制度规范基础上有机地衔接起来,也就使村委会的双重角色能达到大体上的平稳。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考虑“增加、补充有关法律后果的条款,明确规定无正当理由拒不完成乡镇布置的国家任务和非法干涉村内事务的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以防止村委会“过度自治化”和“附属行政化”的两种不良村治倾向[4],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两者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与双赢。

3.加强主体建设,构建乡政与村治良性互动的微观基础。要形成国家与社会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积极而有效的合作,必须有足够理性、成熟的社会主体,能够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唯其如此,才能和政府一道形成共同权威和公共秩序。同时,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作为一种公共用品,其实施除需要政府行为保障以外,更需要村民自下而上的制度保护。村民自治发展的不可逆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村民基于自身利益基础上进行制度保护的结果,可见村民主体的发育在构建政府和社会良性互动基础上的重要作用。

而就目前村民的整体素质而言,要使村民主体从原来的政府输出的单纯的受动者转化影响政府输人的能动者,其过程是漫长的。为此,首先,要构建社会主体参与政治生活的激励机制,使之成为主体持续政治参与和政治决策的根本动力;其次,培养主体独立思考和理性认知能力,摆脱以往狂热的政治运动式的参与方式,最终在心理层面上解决政治无力感和集体无意识;最后,培养村民主体按制度办事的能力,即从村民自治已有的制度设定去寻求参与的途径。

4.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构服务型乡镇政府。在施政方式上,乡镇政府除采取必要的行政管理方式外,应更多地运用法律、经济和教育等管理方式,在尊重農民和村庄自主权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管理。多种施政方式的运用是村民自治条件下乡政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乡镇政府只有顺应这一趋势,充分尊重村民和村民自治组织的自主权利,通过引导、指导,积极发挥其作用,才能促使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

参考文献:

[1]张庆才.对完善乡政村治体制的几点思考[J].行政论坛,2001,(4):74-77.

[2]程同顺.村民自治中的乡村关系及其出路[J].调研世界,2001,(7):30-34.

[3]张庆才.对完善乡政村治体制的几点思考[J].行政论坛,2001,(4):74-77.

上一篇:职能职责职权的区别下一篇:让爱和责任铸就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