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总结

2024-07-15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总结(精选11篇)

1.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总结 篇一

提升班级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实效初探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已经成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心理教师却又遇到了难题。教师希望在活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但小学生的活动课堂,难以管理。活动经常变得无序甚至混乱。笔者从担任心理教师以后,一直在探索班级心理团体辅导活动的实效性,总结了一些提升活动课实效的方法。

笔者认为,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精心设计好活动形式是辅导成功的关键。本文以“插上隐形的翅膀”一课为例,探讨在小学高年级班级心理辅导课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团体活动。

一、立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精心设计辅导活动

针对小学五年级自信提升的内容,笔者设计了主题为“插上隐形的翅膀”这一活动课。“插上隐形的翅膀”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团体动力,提升自我评价水平,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对比之前关于提升自信的心理课教学,本课在设计理念和思路上进行了如下调整:

1.题目的确立

使用了隐喻“确立隐形的翅膀”,自信是一种看不见的心理品质,但它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自信的实质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某事,关注自己的优势去发展自己。只有在内心中肯定自己,才能不断地聚集正能量。这种能量能够催生出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形成健康的个性和积极的品质。所以,自信就是一个人隐形的翅膀。这个题目借助学生熟悉的歌曲名字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

2.活动的选择

热身活动选择了“大风吹”和“跳蚤实验”,进行行动和思维的热身。心理学家罗伯特・安东尼曾这样说过:“将自己的每一条优点都列出来,以赞赏的眼光看看它们。经常看,最好背下来。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优点,你会在心里树立信心:我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与众不同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做对一件事,就要提醒自己记住这一点,甚至为此酬谢自己。”每个人都有被赞美和被认可的需求。本节课主题活动选择了“优点轰炸”这个活动。

优点轰炸是四人小组成员互动的一个活动,中心任务就是小组内的成员为其中一个成员找优点,以轰炸的形式说出来。被轰炸的同学认真记录。组内轮流轰炸。最后,利用“肯定自己5000次,才能真正建立自信”的观点,设计环节:每个小组到前面进行汇报,每个成员用“我……”的句式汇报优点。结束活动时使用“你真的很不错”作结,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其他学生的积极肯定。关注学生主体的需要,这节课体现的就是学生需要自我肯定和获得他人的肯定。

所以,这个活动的设计中实施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是自我肯定,提升自我评价――优点汇报和大声说“我真的很不错,我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第二个关键点是通过他人肯定,提升自我评价――找优点和齐声说“你真的很不错,你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每个同学在这个体验中更进一步地认识了自己,并激发了对自我的思考。

二、利用团体动力,着力全体学生深度参与

学生都喜欢上心理课,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时也会过度兴奋,以致在活动中偏离话题,无故下座位等情况。只要小组内有不参与活动的学生就会影响心理课的整体效果,所以利用团体动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才能保证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有深度体验、活动后有积极思考,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提升。例如在“隐形的翅膀”一课中,为了充分调动团体动力,笔者会利用小组之间的竞赛――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和“我优点找得多”,以提高活动效率;利用评比的原则“如果找的有一个不是优点就失去了优胜小组的评选资格”来控制学生的调侃。

笔者给学生呈现了这样的设计:

1.默读活动规则,明白以后举手示意或起立

最先读懂规则的小组可以获得示范的优先权。这样调整了以前教师读规则时,学生迫不及待开始活动的混乱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2.教师须强调小组成员之间找的必须是优点,避免调侃

为了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提升活动效率,设计了评选“优胜小组”环节。在活动实施中教师把活动优胜小组的评选条件写在黑板上。课堂上,学生有了时间观念,也少了对小组成员的调侃与“攻击”,这在无形当中渗透了规则意识,保证了“优点轰炸”这一活动的实施。

三、注重课堂的生成,根据个体差异确定辅导重点

1.提前准备

汇报前每人准备1分钟,1分钟后认真倾听他人汇报,倾听最好的小组优先汇报。

2.汇报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到前面宣读自己的优点

每一汇报展示的小组,都先用PPT提示提升自信的形象,这是提升自信的一种方法,然后再列举自信的自我形象所包括的方面,大声自信地对自己的优点进行汇报。小组汇报完毕,成员逐一做自我肯定“我真的很不错,我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如果每个成员都自信地展示了自己,在座的同学会齐声说“你真的.很不错,你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然后掌声通过,下一组汇报。

3.关注个体差异

对于自信水平较低的同学的表现,比如站在前面汇报时不敢正视同学、低头、说话声音小、脸红等,教师要及时鼓励这些同学抓住在同学面前讲话的机会,鼓励他们大声喊出来,并让同学给予掌声鼓励,直到状态有所改变。对于自信水平低的这些同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节课“大风吹”和“跳蚤实验”的导入环节非常恰当,使同学既做到了身体的热身,也做到了思维的热身。结束环节全体师生一起唱《隐形的翅膀》,这一方式不仅愉悦了学生的身心,同时也促进学生进行情感的渲染和精神的洗礼。

这虽然是一节普通的提升自信的课程,但通过运用“优点轰炸”这一形式新颖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既面向了学生全体,又关注了个体差异。在“优点轰炸”环节中发挥了团体动力的催化作用,在小组成员汇报时,教师抓住现场生成,自然地渗透了提升自信的方法。避免了心理活动课千篇 一律的模式,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达到了提高活动实效的目的。提升了心理活动课的效果和效率。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小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成果。)

2.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总结 篇二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年龄特点设计主题, 如学习动力、人际交往、青春期教育、爱情、生涯规划等。可是这些题目都太大, 不适合班级团体辅导的形式, 必须把这些问题再进一步细化在更合适。班级团体辅导是以课堂为载体的, 受到课堂时间限制, 一节课不可能承载太多内容, 所以主题明确切入较小, 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更深的体验和感悟, 真正达到辅导的目的和效果。题目太大, 内容繁杂而分散, 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完成所谓的丰富活动, 可能看上去热闹, 却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而且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定会知道越是细小的题目越好开展辅导工作, 否则辅导老师就陷入到了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怪圈。而且学生受到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 不可能对大主题有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所以主题过大, 学生只能敷衍了事。

其次, 以活动体验为主

与传统教学侧重认知不同, 团体心理辅导侧重学生的情意体验, 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 促进学生在互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 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 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以发展良好适应能力的过程。而传统的认知教育模式缺少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更无法提供互动性。活动则构成了心理特别是人的意识发生、发展的基础, 是内化知识经验的桥梁, 而且人的活动具有对象性和社会性, 有利于学生体验角色情感, 也有利于学生选择行为模仿标准, 而且只有活动才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御水平, 更加积极的探索自己的内心。在实践中, 我们也发现活动环节对学生有更强的引力, 更符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学生对直观形象的活动比对理论学习更感兴趣。同时, 活动也可以打破课堂环境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灌输为主”的固有模式,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辅导过程, 创设更加自由宽松的心理氛围。可以说活动是团体辅导的动力和生命, 活动是构成辅导的基本环节, 精心设计好活动形式是辅导成功的关键。

第三, 活动设计要循序渐进, 目标一致

班级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中, 重要的一环就是确定团体辅导的目标。班级团体辅导的总目标是发展性的, 以开发心理潜能, 促进人格成长, 增进心理健康为目标。所有的主题设计都应围绕总目标进行, 设计出的每一个活动都要与总目标保持一致。l

有些团体辅导教师在辅导中存在目标不明确或忽视对学生进行目标指导的现象。活动虽然丰富多样, 学生参与性很高, 看似很热闹, 但是辅导后反思, 却不知道参加辅导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 让学生谈谈感受, 学生面面相觑, 根本说不出来, 这就失去了团体辅导的心理学价值, 团体辅导要有活动和游戏, 但不只是活动和游戏。它注重活动过后的内心体验和升华。因此, 教师在辅导前, 要让学生了解团体辅导的目标是什么, 特别是在首次班级团体辅导活动中, 教师要向学生宣传辅导的目标, 并且协助学生设立与团体目标一致的有意义的个人目标, 明确自己愿意做哪些改变, 以便让学生围绕主题有目的地进行活动, 避免为活动而活动, 乃至活动后还不知道活动的目的。L

团体辅导活动的设计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还要循序渐进, 层层深入, 不要上来就是自我认识和提升的活动, 学生的身体和情绪都还没准备好, 要先做好热身活动, 再慢慢引入更深层次的探索。

第四、重视分享环节

分享是指班级团体辅导后, 班级学生一起讨论由活动引发的想法和感受, 以增加活动的价值。可以说分享才是团体辅导的神来之笔, 才符合团体动力的要求, 活动是一种辅导的手段, 活动可以催化学生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化学作用, 但活动不是辅导的目的。有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分享的重要性, 不太重视辅导后的分享, 于是在时间安排上用于分享的时间很短, 或者简单让学生说两句教师就开始总结, 让学生觉得分享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自己说不说都没有关系, 听不听别人说也没关系, 事实上, 分享是非常好的互动和整合过程, 分享可以促进学生对有关问题的思考, 使学生更深入地探索自我;分享能够使学生开放自己, 表达自己, 使其他同学了解自己;得到其他同学的理解与支持。分享也能使学生获得反馈信息, 调整自己的言行。

有些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分享的重要性, 也设计了分享环节, 但是学生在分享时却无话可说, 这个时候我们要看看教师是如何设置问题的, 如果教师只是笼统地说“谈谈活动后的体会”, 问题太开放, 学生常常感到茫然, 无从谈起。如果教师能问的具体, 学生才能思考有方向, 就会踊跃发言。如经典游戏“信任之旅”, 一名学生帮助另一名蒙上眼睛的学生走完有障碍的路程, 然后两人再呼唤角色, 完成同样的任务, 学生在参加游戏活动后, 如果教师可以这样提问: (1) 当你被蒙上眼睛的时候, 有何感受? (2) 帮助你的人有没有让你感到安全? (3) 作为帮助者, 你有何感受? (4) 为了增加伙伴对你的信任, 你做了什么? (5) 你愿意做“帮助者”还是“盲人”?我想学生一定会有话想说, 有话可说。

第五, 班级辅导必须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

班级心理辅导是师生真情的流露、心灵的交融。对于团体活动中的氛围有很高的要求, 如果我们构建的环境缺乏安全感, 学生是不愿敞开自己, 积极参与的。因此, 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 注意各种事项保证环境的温暖舒适、安全放松、被支持和鼓励。教师首先要转换自己“教育者”的角色, 放下价值判断, 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不予评价, 尊重和接纳学生, 使学生尽量少受心理防御机制的阻碍, 学生放下防御才能展露自己最核心的情感, 揭示一个真实的自我, 并从他人那里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反馈。这也就是林孟平博士所说的, 辅导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能给被辅导者一种安全感, 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所以教师教要修炼自己, 展现真诚、接纳、尊重的人格特质。

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明确团体辅导的规则, 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还要学会敏锐扑捉学生的情绪, 更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 教师的眼神、手势、身体倾斜的幅度、偏头的姿态等等, 无不需要调整到和团体辅导所要求的状态, 尤其是目光, 当你和每个学生都有眼神的沟通和交流时, 你会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字让会被你所吸引, 变得更加专注。还要注意很多活动中的小细节, 他们座位的摆放是否有利于开展活动和同学之间的互动, 总之对辅导者的要求很高。

班级团体辅导是团体辅导工作在我国的本土化体现, 还是一个很年轻的课程, 理论和实践都还不够完善, 需要所有学校的心理学人不断学习和总结, 我们每一个教育人也都有责任为这一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摘要:班级团体辅导也被称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等, 不一而同。班级团体辅导是在西方传统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把团体辅导的模式运用在班级, 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团体辅导, 运用班级的特性, 为全体学生提供发展性的服务。班级团体辅导面向全体学生, 省时省力, 而且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很高的一致性, 符合教育的完整性, 同时有利于班集体的形成, 并且适合班主任和兼职心理教师操作, 所以班级团体辅导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 甚至很多学校以课程的形式纳入到学校的校本课程教育体系中, 可以说班级团体辅导的形式符合我国本土特点, 可以更加有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但是毕竟尚处于发展时期, 理论研究薄弱, 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作为一线的心理辅导老师, 我认为要想有效开展班级团体辅导活动除了要掌握心理学理论和团体辅导策略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班级团体,辅导

参考文献

[1]班级团体辅导, 李坤崇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团体心理辅导, 樊富珉何瑾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学校心理咨询, 李正云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美) 杰拉尔德·柯瑞著,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3.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总结 篇三

【摘要】当前高校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大都是由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引起的,这就表明了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高校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与班级团体辅导,帮助大学新生健康积极的成长。

【关键词】大学新生 心理问题 调适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69-01

一、大学新生的入学心理问题表现

1.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后,离开了熟悉的高中同学和家人,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地方的将要生活和学习在一起的陌生人,因此就会产生极强的孤独感。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新生都会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缺乏对新集体的融入感,不愿意同新同学进行交往,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2.生活适应上的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后,经常会面对独立自主的生活产生手足无措的感觉。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都是只顾学习,生活中的事情都由家长包办,而在进入到大学后,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要学生自己解决,这对已经对家人产生依赖的学生来讲,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新生就会产生非常苦闷的心理问题。

3.大学学习中的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后,最大的考验还是来自于学习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理想专业与现实学习之间的差距,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失落感。还有一方面是由于大学不同于高中学习,最主要的还是依靠学生自己进行学习,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会让很多学生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在学习中懒散应对的结果就是导致成绩不合格现象的发生,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和急躁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新生入学心理调试与班级团体辅导的策略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

要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入学心里调试与班级团体辅导,就需要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针对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讲座,提高大学生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要明确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要帮助所有的学生都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心里品质,保证学生能够依靠丰富的精神和内心,正确激发自身的潜能和充分发挥自身的人生价值。高校应该加强对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加大对心理问题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力度,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时的摆正自身的心态更好的适应大学的新生活。与此同时还应该开展具体的情商教育讲座,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会学生能够在学习和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大学新生对新生活的适应性,减少由于未知和陌生而产生的心理焦虑问题。

2.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心理问题关注

要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入学心里调试与班级团体辅导,还需要重视对特殊新生群体心理问题的关注。这里所说的特殊群体,指的就是家境比较贫困,以及身体上有缺陷的大学新生,这些学生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很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进而诱发心理问题的滋生。这就需要高校和班级辅导员加强对他们心理变化情况的重视,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寻求到有效的解决措施,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疏导和帮助,可以通过申请助学贷款和奖学金,或者帮助他们参加更广泛的社交活动,避免出现他们由于自身原因而远离交际的现象,要提高对特殊群体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有效性,从实际情况入手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成长。

3.加强对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

要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入学心里调试与班级团体辅导,还需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班级辅导员同学生的心理距离。这就需要高校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将自己放在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要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学会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加深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体会,才能寻找到更加高效的解决措施,以心交心的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除此之外高校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家长进行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普及,营造出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为促进解决大学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保障。

4.加强对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健全

要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入学心理调试与班级团体辅导,还需要不断的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体系,要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减轻大学新生接受心理问题咨询的精神压力。高校可以建立大学新生的心理档案,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并且快速准确的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疏导和劝解,帮助学生正视心理问题的存在,并积极的配合心理疏导工作,早日解决心理问题。此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对高校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和辅导员的综合能力,增加心理健康咨询的硬件设施,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心理健康咨询教师队伍,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

总而言之,加强大学新生入学心理调适与班级团体辅导,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还同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和对特殊学生的心理问题关注,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健全搞笑的心理健康咨询体系,正确引导学生快速的适应新环境,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叶玉清.大学新生入学心理调试与班级团体辅导[J]. 中国青年研究 2010

4.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总结 篇四

为增进家长和孩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帮助学生演绎精彩的初中学习生活,9月30日下午树人中学在学校体育馆开展了“协作信任珍爱:心灵的纽带”大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此次活动是学校开展家校沟通工作的新举措,也是今年“家长开放日”的特色活动之一,初一年级全体学生和教师及家长代表参与了活动。辅导活动通过游戏、体验和分享,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共同学习如何接纳和关心别人,建立协作信任的关系,并领悟有效的沟通方法,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活动总结

在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赵关军副院长的激情演讲和活动主持人的充满活力的引导下,大型拼字、风中劲草、蚂蚁翻叶等团体活动搭建了学生之间合作信任的平台,特别是“珍爱拥有,健康成长”这个互动形式,使学生和家长彼此捧出真情,分享心里话。所有的参与者用心去呼唤,用爱去奉献。在活动中参与者学会了互相欣赏、奉献、赞扬、关爱、信任与体谅。在激昂的音乐声中,在热情的欢呼声中,体育馆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沟通的乐土。这是爱心的.传递,这是希望的承载,用心去沟通你我,用爱去开启心灵,精彩的初中生活就在此刻起航……

5.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总结 篇五

一、理论回顾,良师展示,助我走进团体心理

第一次培训,领导们为我们专门聘请优秀老师讲解什么是真正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我明白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功能在于:发展和预防、活动基本设计框架为:团体暖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以玩游戏为主,将活动穿插其中。并请七里山小学的丁琪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具有启发性和学习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解囚大行动》,并对他本次活动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说课。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本活动,老师们还专门为我们推荐了优秀的书籍和电影。如李镇西的《爱的教育》、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等等,帮助我们慢慢走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第一次培训我对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了大体的了解。但对于幼儿园的活动怎样开展却有些迷茫。

二、二次培训,示范展示,学习、发展评课技巧

第二次培训,在领导的安排下,请经五路小学的老师继续为我们展示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本次活动多了一个任务,就是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对本次活动进行一个简单的评课。课上的很成功。到评课的时候,看着大家评的头头是道,我便有点手足无措。这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可能也看到了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但是不敢说、和不知道怎样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是我现今存在的最大问题,也这充分反映了作为年轻教师的我,知识储备的明显不足。需要学习的还有太多。通过观察其他老师,也让我看到了优秀老师的评课技巧,这是我以后需要多多学习和磨练的。

三、幼教专组,形象直观,交流培训收获与困惑

第三次培训,教科室的王茹老师,针对我们幼教组提出的问题,请经五路幼儿园的陈梅老师为我们进行了一次《大家一起分享》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目的是通过本次活动,让大家更为清晰的了解,幼儿园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怎样开展的,并为大家解开之前存在的疑惑。通过和各位老师的交流,让我明白了其实我们幼儿园存在很大的优势,平时的游戏很多,就看我们怎样利用。流程的展开和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基本没有什么区别。这让我松了口气。

四、说课展示,发现不足,寻找、学习他人亮点

经过三次培训和大家的各自消化、吸收、学习。我们进行了说课汇报展示。目的是考察一下我们学习的情况、存在的问题。我们七组的组员在王茹老师和臧晓霞老师的带领下,以“亮点我欣赏”展开了本次活动的说课。通过说课,看到了他人的亮点。其中,经五路幼儿园的娄宁和育贤第一幼儿园的王会的说课很是精彩,很值得学习。说课稿和课件一体,精彩的诠释了他们说课的内容。

通过本次说课明白了:

1、自己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和幼儿园的心理健康还存在很大的误区。

2、在之前的调查分析中,做的不够细致,没有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

3、理论不够扎实,对幼儿的心理学还不够了解,需要多阅读、多研究。

五、活动建议

6.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总结 篇六

活动地点:(请填写具体地点)

活动时间:

参加对象:学生干部人数:

设计目的: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培训,增强学生干部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活动资源:培训人员4人、需要准备的资料:椅子(与参与人数相同)、人际特质问卷(请按附件格式打印好,根据参加人数准备)、可以作为眼罩的布条(与参加人数相同)

活动时间:1.5——2小时

具体活动方案

订立契约:

为使我们这个团队形成一个彼此接纳、安全、关怀、支持、亲切温暖的大家庭,在以后的每一次的活动中,我们大家约法三章:

1要专注2要坦诚3要暂停评价要保密5 活动过程中保持手机静音或震动

可以做到的举手,承诺,践诺。

问一问有没有不适合活动的,可以当观众。

诺亚方舟

活动目标:(活跃开始气氛,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

活动程序:

(一)将人数还少一张数目的椅子围成一圈。除诺亚外,其余人坐在椅子上。

(二)每个人为自己选一个代号

(三)诺亚必须站在中央,一一走到每个面前,可以叫出任何人的代号,被叫到的同学必须要站起来和他一起走。当诺亚说:洪水来了!,则全部的人包括诺亚必须赶紧找个空位子坐下,没有座位的那人变成诺亚,原诺亚变成该人的代表。

(四)当诺亚三次的人算输了。

勇于承担责任

活动目标:面对错误时,大多数情况是没人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少数情况是有人认为自己错了,但没有勇气承认,因为很难克服心理障碍;极少数情况有人站出来承认自己错了。作为学生干部,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承担责任。

活动程序:

所有同学相隔一臂站成儿排(视人数而定),我喊一时,向右转;喊二时,向左转;喊三时,向后转;喊四时,向前跨一步;喊五时,不动。当有人做错时,做错的人要走出队列、站到大家而前先鞠一躬,举起右手高声说:“对不起,我错了!”做几个回合后,提问:这个游戏说明什么问题?

喔!我喜欢和你„„

活动目标:作为学生干部,人格魅力显得特别重要。本活动通过协助同学觉察自己喜欢的人际特质,了解他人欣赏的人际特质,进而反省自己与人互动的人际形态。

活动程序:

(一)活动前先请学生将桌椅挪至两旁,将教室中间空出来。本活动亦适合于户外举行。

(二)发给每位学生「人际特质问卷」,并请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突然急需一笔钱,但你正好没钱,你会向班上那位同学借?为什么?

2.如果你的男(女)朋友来找你,你不想理,你会请班上那位同学帮你去打发他(她)?为什么?

3.如果你想聊天打屁,你会去找班上那位同学?为什么?

4.如果你心情不好,想找人谈谈,你会去找班上那位同学?为什么?

5.如果你想讨论学业上的问题,你会去找班上那位同学?为什么?

6.如果你想谈一些专业性或严肃一点的话题,你会去找班上那位同学?为什么?

7.如果你必须参加一个正式的场合,但你没有正式的服装,你会向班上那位同学借?为什么?

8.如果你在生活上遇到一个大麻烦,需要人帮忙,你第一个想到的班上同学是谁?为什么?

9.你觉得班上人缘最好的人是谁?为什么?

10.你觉得班上最神秘的人是谁?为什么?

11.平心而论,你觉得班上最有魅力的人是谁?为什么?

12.你觉得班上的好好先生是谁?为什么?

(三)请同学起立至没有阻碍的空间进行「搭肩活动」

1.培训师宣读第一个题目,学生则至其答案中学生的身旁,将手搭在他(她)的肩上。

2.待所有学生都站定后,教师再宣读下一个题目。

3.当所有题目皆进行过后,学生可分组分享其在此活动中的感受及领悟。

(四)全班学生可回到原来的位子

1.培训师可公布学生所填答的理由。

2.培训师指导学生依网格线将「人际特质问卷」切割成12份,送给答案里的同学。

瞎子摸号

活动目的: 沟通能力是学生干部做好信息传达、班级管理工作的必须能力,本活动让学员体会当环境及条件受到限制时,你是怎样去改变自己,用什么沟通方法来解决问题。活动程序:

1、让每位学员戴上眼罩

2、给了他们每人一个号,但这个号只有本人知道

3、让小组根据每人的号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一条直线

4、全过程不能说话,只要有人说话或脱下眼罩,游戏结束

瞎子走路

活动目的:同学们的信任是做好学生干部的基础。本游戏目的是通过亲身体验,让学员体会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 作为被牵引的一方,应全身心信赖对方,大胆遵照对方的指引行事 而作为牵引者,应对伙伴的安全负起全部的责任,对一举一动的指令均应保证准确、清楚 另外,万一指令有错,信任受到怀疑后很难重建.活动程序:

两人一组(如A与B)A先闭上眼睛,将手交给B,B可以虚构任何地形或路线,口述注意事项指引A行进。如:“向前走,„„迈台阶„„跨过一道小沟„„向左手拐„„” 然后交换角色,B闭眼,A指引B走路

用5-8分钟的时间对今天的活动进行简要的总结,可以请几个学生代表发言,谈谈体会和收获。结束今天的活动。

附件:

《人际特质问卷》

1.如果你突然急需一笔钱,但你正好没钱,你会向班上那位同学借?为什么?

2.如果你的男(女)朋友来找你,你不想理,你会请班上那位同学帮你去打发他(她)?为什么?

3.如果你想聊天打屁,你会去找班上那位同学?为什么?

4.如果你心情不好,想找人谈谈,你会去找班上那位同学?为什么?

5.如果你想讨论学业上的问题,你会去找班上那位同学?为什么?

6.如果你想谈一些专业性或严肃一点的话题,你会去找班上那位同学?为什么?

7.如果你必须参加一个正式的场合,但你没有正式的服装,你会向班上那位同学借?为什么?

8.如果你在生活上遇到一个大麻烦,需要人帮忙,你第一个想到的班上同学是谁?为什么?

9.你觉得班上人缘最好的人是谁?为什么?

10.你觉得班上最神秘的人是谁?为什么?

11.平心而论,你觉得班上最有魅力的人是谁?为什么?

7.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总结 篇七

每个大学新生在入学后都要经过一个短期的时期作为调整期,在这个时间里,为大学生进行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大学生以自然班级为单位,在心理辅导人员或者辅导员的支持下,对所组织的班级进行短期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的讲解,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班级团体辅导的特点是:首先,要以团体的形式参加,参与的对象要回答相同的问题,学生们在某个方面要有一起成长的欲望和有共同的目标,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组织;再次,学生班级团体的心理辅导要以活动的形式开展;第三,活动的开展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大学适应能力,以帮助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要相信大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和适应之后,一定能够出色的完成学业和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把大学生活过的津津有味;最后,要重点强调大学生的团体动力,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与人互动的能力。对大学生进行班级团体辅导主要目的是让大学新生尽快的相识,建立起一个彼此的信任感,还要鼓励班上的同学积极的参与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增强彼此的了解和团队合作精神,还有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因此,在大学新生中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的入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帮助新生在合作中建立起彼此的信任感,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的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大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行为,建立之间的信任感离不开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包括在班级心理辅导课程中组织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在游戏活动中体会到团结合作的成功体验。例如,在“勇士闯关”中,学生们就可以在游戏中一起克服困难去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这期间,离不开学生们的团结合作和学生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感情;还有游戏“蚂蚁过河”,在这个游戏中更能体现出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合作,同学们之间互帮互助,大家彼此体验着信任与合作,大家努力不让一个成员掉入到河中,在共同体验着共度难关的快乐。团体辅导这个方式可以让学生们迅速的建立起感情,在交往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在辅导的过程中提出来并有针对性的解决。在游戏“滚雪球”中,通过接龙自我介绍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都迅速的认识到大量的人,这样的效果比让学生们自己认识的效果好的多。而且,在这样的场合中,对那些内向的同学正是考验的时刻,还可以锻炼他们的交往技巧。

二、有助于新生缩短入学的适应时间

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大约在半年的时间,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的大学生活的适应时间甚至更长,开展大学生班级团体辅导可以缩短大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可以减少到只需要两个月或者三个月,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大学新生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别的事情上去,例如,多读书,多参与课外的活动等发展自己能力的项目上。通过集体的辅导,可以把学生们在入学以来的各种不适应都讲出来,如学习方式的不适、饮食、睡眠的不适应还有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等都讲出来老师可以有侧重点的进行讲解回答。可以说,班级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新生入学问题的改善会非常的显著。

三、增进新生与辅导员(或老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大量的新生与较少的心理辅导老师之间无疑是一个矛盾,这就需要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而且在每一次的新生入学期间都会有很多上一届的师哥师姐的朋辈的帮助,在心理辅导上也可以大力的推进朋辈的作用,让他们多为大学新生讲解进入大学时候的生活的社交,为大学生新生进行一系列的辅导,这样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团体的学生活动中,不仅有大学新生的加入,很多朋辈也都加入进来,这就需要朋辈们为大学新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也可以在人际交往上做一个示范性的作用。

四、帮助新生了解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8.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总结 篇八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 班级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高校中的班级是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教育和自我认知管理的主要群众性的组织,是学校在落实教学、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载体,是学校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性的组织形式。良好的班风,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和结果,并且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长足发展。

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班级建设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一方面高等教育扩招,辅导员人员紧张,能与学生沟通的时间较少且方式单一;另一方面,学分制实行,学生学习的场所分散,再加上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和网络文化的冲击,导致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降低,班级管理很大程度上存在于面上的制度管理,很难深入。究竟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高校班级切实有效地发挥育人作用,这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 团体心理辅导理论概述

樊富珉的《团体心理咨询》中认为,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心理治疗和咨询的形式,是在团体情境中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是由领导者经过训练、商讨和引导,并且根据参加者自发组成的课题小组或者所提问题的相似性。以解决每位成员共有的发展课题或者心理问题的相似性。一些个人交往中的学习、观察和体验都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以改善和调整人际之间的关系,并完成认识、接纳和探索自我。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和新的行为方式与态度。

团队心理辅导已经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团体心理辅导之所以被誉为飞速发展、应用广泛和经济有效的咨询方式,是因为团体心理辅导的独特之处和积极主动效果。

2 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班级是一个自然存在的团体,学生的年龄、文化层次、社会角色、社会经历等基本一致,处在相似的心理发展阶段,班级成员的认知水平基本一致,所面临的成长问题、困惑和心理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可以视为一个发展性团体。因此,笔者希望将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引入班级建设中。

(1)团体心理辅导形式灵活多样,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团体心理辅导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充分运用录音、影视、录像等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身体表达、角色扮演、绘画运用、纸笔练习、人际沟通、行为练习等多种形式,以团体游戏的形式展开辅导,让学生在新奇、放松、快乐的气氛中有所收获,很容易吸引学生兴趣。当然,团体游戏只是一个载体,辅导过程中的体验与分享才是团体辅导的精髓所在。

(2)团体心理辅导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归属感,使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认为,在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得到一定满足时,才会有归属的需要。班级团体心理輔导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增进学生之间的理解、相互认同。在班级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使班级中的学生成员通过分享经验和竞争机制,彼此之间达成共识。并容易接受班级共同的目标、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动机。

(3)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而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容乐观,人际交往问题成为大学生所面临的较为普遍的一个心理问题。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社会交往的模拟环境,能使学生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尝试去学习或改变行为,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使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受到震撼而产生团体动力,进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班风。

(4)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大学时期是人格不断完善的重要时期,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多边互动的形式来促进学生人格完善。此外,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自我完善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可以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中形成新的自我观念,在团体活动结束后也会促进个体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有助于积极乐观向上班风的形成。

3 在班级建设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应注意的问题

(1)团体辅导要以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为切入点。团体辅导以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其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既要考虑到班级建设的需要,更应考虑到学生的成长需要。团体辅导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围绕大学生的成长所涉及和关心的问题展开,在充分向学生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设计辅导主题内容,尽可能地制订出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团体辅导方案。

(2)团体辅导要根据不同的年级有计划、有系列的开展。为了使班级团体辅导取得更好的效果,应该根据学生不同年级,有计划、有序列地开展。比如新生刚入学时主要开展“团体形成”、“自我认识”、“人际交往”等主题活动,大二时进行“价值观形成”、“时间管理”等主题活动,大三时进行“恋爱观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情绪管理”等主题,大四毕业时进行“压力应对”、“团体告别”等主题辅导,将团体辅导贯穿在整个大学四年过程中。

(3)团体辅导应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团体心理辅导还应与个体咨询相结合。虽然高校绝大部分学生心理比较健康,但还有不少学生存在一般或严重心理问题,因此,要求辅导员除了在班级中做好团体心理辅导之外,还应仔细观察在团体中表现异常的学生,避免一些活动的设计对其造成二次伤害,并对其进行单独辅导或转介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请专业老师为其进行心理咨询。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刘桂芬.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3] 徐光兴.学校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篇九

陈穗平

活动设计

学习焦虑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学生感到来自现实的或预想的学习情景对自己自尊心构成威胁而产生某种担忧的心理反应倾向。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或应试造成较大的影响。针对我所带的这个班级普遍存在学习焦虑的情况,特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团体心理辅导。

辅导目的(1)了解学习焦虑程度对学习的影响

(2)了解自己的学习焦虑程度和抱负水平

(3)恰当归因,学会调节情绪,控制焦虑

辅导对象:高三、二班

辅导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自我测试

(3)放松动作练习

辅导时间:2005年4月4日第七节

辅导场地:教室

辅导步骤:

一、导入: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平时成绩好的同学在考试中一败涂地,而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在考试中往往也回有超水平发挥。这是为什么呢?

二、讲述一个学习焦虑程度过重的例子,引起学生兴趣与注意。

三、知识传授:学习焦虑是指个人由于不能达到学习目标或不能克服的障碍,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导致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的状态。适度的焦虑对学习不但有益,而且是必然的。具有适度焦虑的人往往在学习中伴有轻度的紧迫感、警觉感、忧患感,他们的精神集

1中,思想活跃敏捷,行动积极努力,学习效率很高。焦虑程度过高或缺乏焦虑感,都将引起心理 的不适,使学习过程变得困难重重。

四、学生讨论:

下面有四种情景,描写四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并讨论情景中的同学学习焦虑程度是高还是低?自己与哪一种情景相似?

情景一:某生勤奋刻苦,严于律己,但过分注重师长期望的满足,学习上惟恐丝毫差错,作业总是写了改,改了写,稍有不顺,就自责内疚:“我真的能力很差?”(负疚自责型)(焦虑程度高)

情景二:某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不错,但过于自信。“这次考试我不考个第一,起码第二!”可试卷发下来,不是那么回事。“他怎么会得第一?一定是偷看的。老天,你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自视过高型)(焦虑程度低)

情景三:某学生学习情况较正常,但每当临近考试,便紧张不安,答题时手忙脚乱:“完了,这道题不会做,8分哪!咦?这道题好象做过,可是怎么解呢?唉!”(焦虑程度高)

情景四:某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平时穿着打扮入时,做事懒散,“学习?何必那么累?作业嘛,明天找一本抄抄不就行了?”(娇惯松弛型)(焦虑程度低)

五、知识传授:

焦虑与学习之间存在着一种曲线关系,中等程度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程度越高,学习成绩越差(如上面的情景一和三),焦虑程度过低,缺乏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学习无精打采(如上面的情景四)。这种无所谓的心理状态是难以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有所作为。下面我们进行焦虑程度的自我评价。(见后面所附:焦虑程度自我评价表)

六、讲授调节学习焦虑的方法:

1、要保持适度的学习焦虑,必须学会调节和控制学习焦虑,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平。如: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不要把失败看得太重;不要瞧不起自己;不要疏远他人,苛求他人;不要感情用事;不要过度疲劳。一旦发现有明显的疲劳和焦虑倾向是,可适当运动,做放松操。

2、教学生做自我放松操。

七、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心得。先由学生自由发言,再由教师总结,并提出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在平时注意保持适当的学习焦虑,轻轻松松地把学习搞好。

(附:焦虑程度自我评价表

判断下面每句话是不是适合于自己的状态,并在括号内写上相应的分数。评1分表示自己很少是这样的,记2分表示自己部分时间是这样的,记3分表示大多数时间是这样的,记4分表示自己总是如此。

(1)我吃饭很香,胃口很好

(2)对于学习我感到忧心忡忡,就怕考不好。

(3)我特别容易 感到疲劳和乏力。

(4)我的睡眠不太好,睡得不香。

(5)我感到心情平静,很少静不下新来学习。

(6)我最怕家长和我谈学习问题。

(7)我感到肠胃不舒服。

(8)我感到头晕脑胀。

(9)我的呼吸顺畅而自然。

(10)我容易心烦意乱,十分烦躁。

(11)我容易因一点小事而生气或冒火。

(12)我的手总是温暖而干燥。

(13)我感到时间特别紧张,总觉时间不够用。

(14)我容易入睡,睡眠很好。

给各题记分之后,计算总分。先把1、5、9、12、14、这五题的分数转化一下,原先记的1、2、3、4分,分别转化为4、3、2、1、分,其余各题的分数不变。所有各题分数的总和就是焦虑程度的总分。然后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判断:总分24——31分,轻度焦虑

总分32——39分,中度焦虑

10.高校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思考 篇十

【关键词】班级团体辅导 高校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1-0045-01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起步较晚,但取得较大的成效,建立了课堂说教、课外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教育工作体系。通过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全体学生中,有助于大学生增强自信心,改善情感体验,提高情绪调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一 团体心理辅导及其特点

11.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初中班级;管理策略

一、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及相关理论

1、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这几年人们逐渐认识到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重要性,很多业界人士也开始针对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展开研究,部分初中学校将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应用于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就。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工作的开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尤其是有助于初中班级的管理工作,因此加强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十分重要性。积极的心理品质与个人日后的幸福感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若是能够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加入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工作,相信会不断提升初中生的自信心并树立乐观的态度。

2、相关理论依据。

第一,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地实质性的困难,同时要更为注重学生个体积极力量的培育之上。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能够激发初中生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从而提升其自信心,积极自我的心理对于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来说都是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初中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学团体辅导;其次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关系向着良好的态势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其将会极大地帮助教师进行班级管理。

第二,辅导理论。团体辅导工作的开展依据的是辅导理论,其是新兴的应用型心理学的一大分支,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辅导咨询,通过咨询和解答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为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困难的同时也起到了帮助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作用,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学辅导工作。

二、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作用

1、积极自我和积极关系。初中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团体辅导的工作当中,在活动中释放自己、提出内心的疑惑,从而积极地调整心态、正确地面对困难。班级之间要积极进行交流并且开展一些有益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例如“自我描述”、“优点轰炸”、“天生我才”等。学生可以在这些活动中积极地看待自己并找到自身优势,通过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着积极乐观心态的班级,其在学习的态度上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上都会有很多的提升,学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给教师班级管理减少了很多负担。其次班级与班级之间进行紧密的联系和交流,也可以实现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和互相学习的效果,这便更加有利于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

2、积极适应。积极适应指的是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能够迅速地接受新环境,在学习新的知识文化逐渐习惯初中教学模式。而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的作用,学生在参与心理学辅导活动中,可以积极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内心,与他人进行交流、增进理解,于此同时学生也逐渐能够接受新的环境和氛围。学生能够积极地、快速地适应新校园生活,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也会轻松很多。

三、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不是简单的理论加总,而是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工作当中,即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心理学团体辅导活动当中。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学校这三方的力量,不断开展积极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和健康心理的快速形成。

1、形成良好的班风及促进师生交流。在积极开展心理学团体辅导活动时应充分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学校在开展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时应将学生的困难和矛盾融入到其中,开展知识和竞赛的过程中不断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班风的形成。同时教师在其中扮演着辅导和帮助的角色,因此教师也需要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若是能够积极地促进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因此在开展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工作时,要促进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表达心声,尤其是在活动之后要开展自我分析和感悟。

2、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积极心理学与团体辅导的相互配合,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在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必须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即在相应辅导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解决。

3、培养“骨干”教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的建立在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十分重要。教师不仅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教师应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四、结语

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需要初中学校和教师给予充分的重视,不仅要紧密结合相关理论与依据,同时也要加大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班级管理必须要充分重视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要充分结合相关理论和依据,不断促进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工作的开展并建立起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将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工作作为日后开展班级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 林朝阳. 第三方物流嵌入全球供应链的动因、作用与协同管理机制[J]. 商业经济研究,2016,04:94-96.

[2] 成榕,王志宏. 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融资影响因素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2016,03:178-179.

[3] 叶一舵. 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4] 屠建平. 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融资收益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5] 武士利. 越南初中生学校恐惧心理问卷编制与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6] 叶红萍,陆伟.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策略[J]. 职业教育研究,2012,08:54-56.

[7] 吴琼靖. 积极心理学下团体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J]. 学理论,2014,12:178-179.

上一篇:大学生学期自评总结下一篇:探索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