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词汇翻译

2024-08-12

英美文学词汇翻译(共8篇)

1.英美文学词汇翻译 篇一

浅谈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

模糊性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重要属性之一,在每一种文学语言中都有重要体现;另外,相对于其他语种,英美文学语言的模糊性格外明显,这当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英美文学独特的模糊性韵味。

因此,要想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翻译英美文学作品、让译文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英美文学的模糊性美感,就决不能只是将英语和中文或者其他语种之间进行简单的意思转化,更多的应该是在深刻理解英语原文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美学方面的特性,对原文中的模糊性进行适当的文学翻译上的艺术创作。

一、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技巧分析的基础

要想彻底搞定一个事物,首先要做的就必需是彻底搞清楚事物本身的特征;所以,要想真正做好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我们就必需先彻彻底底地了解好英美文学翻译。另一方面,翻译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间的转化,在更大意义上,翻译应该被提升到艺术的高度上,因此,除了了解英美文学翻译本身之外,我们还必须对美学方面有着深刻的把握。

一个提出了意义空白及意义未定性的理论,一个则提出了期待视野以及审美经验的理论,同为美学界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伊塞尔和姚斯二人虽然在对于美学的内在理解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细微区别,但是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英美文学作品总是为读者创作的这一问题上,两人却奇迹般的达成了共识;从这个角度进行剖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深远意义不仅仅是源于文本本身,更多的是来自读者的赋予。然而,英美文学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意义,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模糊性,却是连接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座不可缺失的桥梁,通过它,双方在意识上才能够引起共鸣,所以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技巧在生活、文学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也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入分析。

翻译是文学中重要的角色,英美文学翻译更是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其中包含着对原文作者的特殊情感。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再次强调,对英美文学进行翻译绝对不能只是对词、对句形式上的完美对应,更多的是对原文中语意信息和美感因素的整体吸引和再度创造。可见,要想把英美文学从本质上转变为我国的翻译文学,首要的,我们必需高度重视译作的文学性性和美学价值的.有机结合。因为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在作品中注重模糊性特征的表现,以达到读者解读、想象与反思的目的。为了引领读者真正进入英美文学作品的广茂天地,激发他们内在的审美体验,获得一种空前的审美享受,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对模糊性翻译技巧的重视度就必需提高。

总之,只有从了解了翻译这门艺术的本质性特征、基本把握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入手,加上自己思维上与作者的共鸣,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好翻译这门艺术,让它耀耀生辉。也许我们中的很多人还没有体会到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的重要性,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体会到翻译这门艺术的艺术性与深度性;一旦对这门艺术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我们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xing技巧运用的重要性了。到了真正理解了翻译艺术的时候,我们也就会感叹这门艺术的难度了,也就不会轻视对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技巧的研究了。

二、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技巧的特征

美学中所含有的含蓄性、朦胧性特征往往都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英美文学作品中,并且,这些美学特征无疑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美学表象要素表现出来的;当然,这也不会是单方面的,因为它既包括类似于英语的语言文本,又包括了代表原作品气质的非表象要素。也许大家不怎么理解什么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其实说白了,这都是文学作品中诸如意象、意境、神韵等模糊性特征。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特征主要是语言、意象和意境的模糊。要想真正做好英美文学翻译这么学问,我们首要的就是要对语言模糊性、意象模糊性和意境模糊性有深入的了解,只有做好了这个基础性的铺垫,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发挥,将英美文学翻译做到极致。有人会质疑这一说法,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你连要做的是啥、有啥特征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去做一件事,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首先,我们有必要来看一看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模糊。对于不是很熟悉这方面的人都会认为语言的模糊是件高深的艺术,其实,只要对此稍加了解我们就会发现语言的模糊性其实也是那么的平凡;特别是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其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语意模糊和语用模糊两个方面,并没有什么复杂的理论或者是规则。其中,语意的模糊性就是指某处的某个词语可以有多个意思,并且每个意思在语法或常识上都是说得通的,这就要求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联合上下文去了解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了;这也正是语意模糊性的高妙之处,因为你只有用心与作者进行交流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整篇文章,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另外,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某个事件的真相、让读者恍然大悟便是英美文学作品语用模糊性的典型用法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时时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把思维都用在了猜测文中故事的发展过程上,这样一来,读者自然就能够对文章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了;比如在美国作家丹.布朗在小说 《达.芬奇密码》 中,关于兰登与发生在梵蒂冈的那个事直到最后才透露给读者正是运用了语用的模糊性,其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接下来,我们可以来讨论讨论英美文学作品中意象模糊性的问题。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意象通常是作者通过其自身审美体验的筛选,通过语言这一媒介表现出来,并注入作者思想情感的人或者物的形象。就意象本身来言,英美文学中的意象与中国文学中的意象都是差不多的,都是通过人或物来倾注作者自身的情感,引入意象这一文学中的重要角色,能够相对委婉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思,却不会有矫揉造作之嫌,无疑是文学史上的一大成功;当然,由于中外生活习性的不同,他们在选择意象时则是会有很大区别的。

而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模糊性,则是通过作者通过其抽象的语言对文学意象进行描述,并且在这过程中引导读者在借助其期待视野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描述,从而使得读者产生良好的审美享受。这样的描述未免有些生疏,令人难懂,其实也不必有太多的担忧,因为这就像中国文化中的写意,只要能够真正用心去体会文字的韵味便能够对意象模糊性有所了解了。

最后,我们要看的就是英美文学作品的意境模糊了。作者运用其形象思维进行艺术构思,使得作品能够反映生活画面、艺术情调和艺术境界,这也就是英美文学的意境了;而英美文学中的模糊性就是指可以为广大读者创造各种含蓄美、朦胧美的手法运用。能够真正做到意境的模糊是极需能力的,因为这可以说是艺术中的艺术,它的高度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达到的;不过,一旦达到了这一高度,它所创造的艺术效力则是无限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已经清晰地了解了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技巧的特征,那么,下一步我们就可以考虑如何去做好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了,也就可以进一步了解英美文学以及更进一步融入世界这个“大村落”了。

三、如何做好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

上面做了这么多的论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对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这一艺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接着,努力做好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这一艺术,并将其提高到另一高峰。“提到一个高峰”无疑是一个漂亮而有希望的词组,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却是难上加难的,并不是凭借着一腔热血或者是无尽的想象就能够做到的,我们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以及一颗持之以恒的求知心,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达到心目中的高峰。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做好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呢?

第一,我们必须广泛地阅读大师的译作,静心体会大师们的心境、艺术修为,扩宽自己在这门艺术上的视野。有的人可能不这么想,认为什么都学别人的终不会有什么成就,便埋头干自己的,对别人的东西置若罔闻。若真是如此,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别人的东西总是对我们有好处的:别人的不足之处我们可以尽力避免,别人的长处我们可以吸收、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逐渐提升自己的艺术修为,然后在这一艺术高峰上确立自己的一片天地。

当然,一味去阅读、模仿也是不可行的,如果一味这样去做,我们将会得不偿失。学习、借鉴只是我们的基础,当拥有了足够的基础,我们还必须构造属于自己的框架。如何构建?当然是在大师们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能够把别人的东西提升、幻化为自己的东西了;具体说来,我们必须要有创新、质问的勇气,敢于挑战所谓的“权威”“大师”,长期如此,我们才可能在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中取得应有的成就。

总结:之所以进行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技巧的分析,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大家对这一艺术有更深的理解,能够在数不胜数的译作中体会作者的初心,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地球村”这个大环境中。

有了上文的深度分析,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还是有点收获的。或许段时间内我们不会有太大的收获,但是,如果按照上文的科学方法,持之以恒,日后的成就是可想而知的。

参考文献

[1] 《文化与翻译》,郭建中编着。

[2] 《美国文化背景》, (美) 戴特斯曼着,陈国华译,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

[3] 《牛津英国史》,钟美荪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2.英美文学词汇翻译 篇二

一、同字母开头的英语词汇起象征作用,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英语单词是由26个字母不同组合构成的,其中有很多英文单词是以同一英文字母开头的,同时英文词汇中又常有缩略形式,如英国广播公司的英文为“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其简称为BBC,缩略形式只保留了首字母。综上所述,一个保留首字母的英文缩略形式可以表示多个单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如例句“Is ________ the house on top of the hill”中, 要选择一个以S开头的英文单词将句子补充完整,如果选择saw句子的意思为:我看见了山顶上的那幢房子。联想语境为:原来可能有雾,现在云开雾散,故而看见了山顶的房子。如果我们选择sell句子的意思则为:我卖掉了山顶的那幢房子。联想语境为:突然急需用钱,不得已只能卖掉房子。本句作为英语练习,通常会给出一定的语境。而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缩略词的应用则具有象征意义,对整部作品主题思想的表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作家霍桑的小说《红字》。红色字母A究竟代表什么,我们无法从原著中直接找到答案。从故事内容来看,“当局罚海斯特终身佩带A字,显然是指他犯了通奸罪(Adultery), 以此来羞辱她”,但“Adultery”一词在原著中却始终没有出现过,我们反而可以通过小说中其他人的口述知道,“A可能代表‘能干’(Able),代表‘可敬可佩的’(Admirable),代表‘天使’(Angel),等等。”还有评论者认为它代表“爱情”(Amorous),代表“艺术”(Art)。尽管对于字母A的象征意义看法不一,但从整部小说所要反映的主题思想来看,它并非单纯代表通奸罪“Adultery”。作者对海丝特这一人物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小说的一条发展线索就是海丝特的道德成长,所以我们应该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去理解字母A的象征意义。字母A象征意义的转变过程,由“Adultery”转变为“Able”, “Admirable”, “Angel”……,恰好印证了海斯特的道德救赎过程。当然,霍桑在小说中始终没有点明字母A代表的英文单词,让读者自己从字里行间去品味红字的象征意义和小说的主题思想,恰恰体现了作者的高明之处。而霍桑的创作意图得以实现,也正是有赖于英语的字母文字特质。

二、在英文诗歌中常采用部分音节发音相同的英语单词来押韵,使作品更富韵律美和节奏感

与汉语诗歌相仿, 英文诗歌也讲究押韵。押韵其实是一种“使用语音手段的修辞格”。英语作为拼音文字它的读音是由固定的元音和辅音完成的。拼法不同的英文单词可能有部分音节的读音相同, 如dear和here中字母组合ear和ere的发音均为/i/。像这样的英文单词用于英文诗歌中就能起到押韵的效果。比如以下的两段英文诗歌:

One word is too often profaned

For me to profane it,

One feeling too falsely disdained

For thee to disdain it;

One hope is too like despair

For prudence to smother,

And pity from the thee more dear

Than that from another.

——选自雪莱的“To–”

Tell all the Truth but tell its slant

Success in Ciruit lies

Too bright for our infirm Delight

The Truth’s superb surprise

As Lightning to the Children eased

With explanation kind

The Truth must dazzle gradually

Or every man be blind–

——选自艾米莉·迪金森的“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这两段诗分别是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和美国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的作品。第一段诗每行结尾的单词profaned, it, disdained, it, despair, smother, dear, another, 都在结尾音节押韵,分别为/d/,/t/,//。第二首诗行尾单词slant, lies, delight, surprise, eased, kind, gradually, blind中, 除第七行外,其余均在结尾音节押韵,分别为/t/,/z/,/d/。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颇费心思,字斟句酌,在选词达意的基础上,力求诗文韵律上的美感,节奏感更强,读来琅琅上口。看来,英语词汇的合理应用,能使英文诗歌达到音义的和谐统一。

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一些简单的英语词汇变得内涵丰富,微言大意,使作品形式简练,而意义深远。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语言驾驭能力强的作家,往往不会使用过多华丽而高难的词汇,而是用简单的词汇表达丰富的涵义,能够做到言简而意深。英国著名作家培根在他的代表作散文《论学习》中就采用了很多简单的英语单词来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如散文开头写到“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这里的“delight”本义为“愉快,高兴”,在文中则表示“怡情”,有“陶冶情操,愉悦心情”之意。再如文中有一句“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这里的full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完全的”,而是有“知识全面,学识渊博”之意。由此可见一些原本简单而普通的单词在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变得更为鲜活饱满。英语词汇的这种微言大意也让原著在不影响思想表达的前提下,作品结构变得更为简洁而凝练。

参考文献

[1]张颂.语言传播文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

[2]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陈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00.

3.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技巧分析 篇三

关键词:英美文学 模糊性翻译 模糊性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重要属性之一,在每一种文学语言中都有重要体现;另外,相对于其他语种,英美文学语言的模糊性格外明显,这当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英美文学独特的模糊性韵味。因此,要想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翻译英美文学作品、让译文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英美文学的模糊性美感,就决不能只是将英语和中文或者其他语种之间进行简单的意思转化,更多的应该是在深刻理解英语原文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美学方面的特性,对原文中的模糊性进行适当的文学翻译上的艺术创作。

一、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技巧分析的基础

要想彻底搞定一个事物,首先要做的就必需是彻底搞清楚事物本身的特征;所以,要想真正做好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我们就必需先彻彻底底地了解好英美文学翻译。另一方面,翻译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间的转化,在更大意义上,翻译应该被提升到艺术的高度上,因此,除了了解英美文学翻译本身之外,我们还必须对美学方面有着深刻的把握。

一个提出了意义空白及意义未定性的理论,一个则提出了期待视野以及审美经验的理论,同为美学界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伊塞尔和姚斯二人虽然在对于美学的内在理解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细微区别,但是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英美文学作品总是为读者创作的这一问题上,两人却奇迹般的达成了共识;从这个角度进行剖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深远意义不仅仅是源于文本本身,更多的是来自读者的赋予。然而,英美文学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意义,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模糊性,却是连接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座不可缺失的桥梁,通过它,双方在意识上才能够引起共鸣,所以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技巧在生活、文学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也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入分析。

翻译是文学中重要的角色,英美文学翻译更是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其中包含着对原文作者的特殊情感。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再次强调,对英美文学进行翻译绝对不能只是对词、对句形式上的完美对应,更多的是对原文中语意信息和美感因素的整体吸引和再度创造。可见,要想把英美文学从本质上转变为我国的翻译文学,首要的,我们必需高度重视译作的文学性性和美学价值的有机结合。因为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在作品中注重模糊性特征的表现,以达到读者解读、想象与反思的目的。为了引领读者真正进入英美文学作品的广茂天地,激发他们内在的审美体验,获得一种空前的审美享受,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对模糊性翻译技巧的重视度就必需提高。

总之,只有从了解了翻译这门艺术的本质性特征、基本把握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入手,加上自己思维上与作者的共鸣,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好翻译这门艺术,让它耀耀生辉。也许我们中的很多人还没有体会到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的重要性,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体会到翻译这门艺术的艺术性与深度性;一旦对这门艺术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我们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技巧运用的重要性了。到了真正理解了翻译艺术的时候,我们也就会感叹这门艺术的难度了,也就不会轻视对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技巧的研究了。

二、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技巧的特征

美学中所含有的含蓄性、朦胧性特征往往都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英美文学作品中,并且,这些美学特征无疑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美学表象要素表现出来的;当然,这也不会是单方面的,因为它既包括类似于英语的语言文本,又包括了代表原作品气质的非表象要素。也许大家不怎么理解什么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其实说白了,这都是文学作品中诸如意象、意境、神韵等模糊性特征。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特征主要是语言、意象和意境的模糊。要想真正做好英美文学翻译这么学问,我们首要的就是要对语言模糊性、意象模糊性和意境模糊性有深入的了解,只有做好了这个基础性的铺垫,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发挥,将英美文学翻译做到极致。有人会质疑这一说法,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你连要做的是啥、有啥特征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去做一件事,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首先,我们有必要来看一看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模糊。对于不是很熟悉这方面的人都会认为语言的模糊是件高深的艺术,其实,只要对此稍加了解我们就会发现语言的模糊性其实也是那么的平凡;特别是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其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语意模糊和语用模糊两个方面,并没有什么复杂的理论或者是规则。其中,语意的模糊性就是指某处的某个词语可以有多个意思,并且每个意思在语法或常识上都是说得通的,这就要求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联合上下文去了解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了;这也正是语意模糊性的高妙之处,因为你只有用心与作者进行交流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整篇文章,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另外,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某个事件的真相、让读者恍然大悟便是英美文学作品语用模糊性的典型用法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时时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把思维都用在了猜测文中故事的发展过程上,这样一来,读者自然就能够对文章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了;比如在美国作家丹.布朗在小说《达.芬奇密码》中,关于兰登与发生在梵蒂冈的那个事直到最后才透露给读者正是运用了语用的模糊性,其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接下来,我们可以来讨论讨论英美文学作品中意象模糊性的问题。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意象通常是作者通过其自身审美体验的筛选,通过语言这一媒介表现出来,并注入作者思想情感的人或者物的形象。就意象本身来言,英美文学中的意象与中国文学中的意象都是差不多的,都是通过人或物来倾注作者自身的情感,引入意象这一文学中的重要角色,能够相对委婉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思,却不会有矫揉造作之嫌,无疑是文学史上的一大成功;当然,由于中外生活习性的不同,他们在选择意象时则是会有很大区别的。而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模糊性,则是通过作者通过其抽象的语言对文学意象进行描述,并且在这过程中引导读者在借助其期待视野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描述,从而使得读者产生良好的审美享受。这样的描述未免有些生疏,令人难懂,其实也不必有太多的担忧,因为这就像中国文化中的写意,只要能够真正用心去体会文字的韵味便能够对意象模糊性有所了解了。

最后,我们要看的就是英美文学作品的意境模糊了。作者运用其形象思维进行艺术构思,使得作品能够反映生活画面、艺术情调和艺术境界,这也就是英美文学的意境了;而英美文学中的模糊性就是指可以为广大读者创造各种含蓄美、朦胧美的手法运用。能够真正做到意境的模糊是极需能力的,因为这可以说是艺术中的艺术,它的高度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达到的;不过,一旦达到了这一高度,它所创造的艺术效力则是无限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已经清晰地了解了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技巧的特征,那么,下一步我们就可以考虑如何去做好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了,也就可以进一步了解英美文学以及更进一步融入世界这个“大村落”了。

三、如何做好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

上面做了这么多的论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对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这一艺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接着,努力做好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这一艺术,并将其提高到另一高峰。“提到一个高峰”无疑是一个漂亮而有希望的词组,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却是难上加难的,并不是凭借着一腔热血或者是无尽的想象就能够做到的,我们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以及一颗持之以恒的求知心,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达到心目中的高峰。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做好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呢?

第一,我们必须广泛地阅读大师的译作,静心体会大师们的心境、艺术修为,扩宽自己在这门艺术上的视野。有的人可能不这么想,认为什么都学别人的终不会有什么成就,便埋头干自己的,对别人的东西置若罔闻。若真是如此,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别人的东西总是对我们有好处的:别人的不足之处我们可以尽力避免,别人的长处我们可以吸收、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逐渐提升自己的艺术修为,然后在这一艺术高峰上确立自己的一片天地。

当然,一味去阅读、模仿也是不可行的,如果一味这样去做,我们将会得不偿失。学习、借鉴只是我们的基础,当拥有了足够的基础,我们还必须构造属于自己的框架。如何构建?当然是在大师们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能够把别人的东西提升、幻化为自己的东西了;具体说来,我们必须要有创新、质问的勇气,敢于挑战所谓的“权威”“大师”,长期如此,我们才可能在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中取得应有的成就。

总结:之所以进行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技巧的分析,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大家对这一艺术有更深的理解,能够在数不胜数的译作中体会作者的初心,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地球村”这个大环境中。有了上文的深度分析,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还是有点收获的。或许段时间内我们不会有太大的收获,但是,如果按照上文的科学方法,持之以恒,日后的成就是可想而知的。

参考文献

[1]《文化与翻译》,郭建中编著。

[2]《美国文化背景》,(美)戴特斯曼著,陈国华译,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年出版。

[3]《牛津英国史》,钟美荪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出版。

4.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 篇四

由于方言的表现方式深富多样性,且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这些以方言为特色的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会遇到与标准语作品不同的翻译问题。

方言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鲜明而不可替代地存在,但是其书面语言的流传程度却远远不似口语那样广泛。

文学作品还是以标准语作品为主导,方言作品相对数量较少。

也正因此,方言作品的翻译实践不足,对于方言的翻译理论研究也相较艰难。

此外,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既保留原有的语境和文学氛围,又不损害方言的典型特征,是一个难题。

方言作品中常常存在叙事与对白的风格反差,以此来烘托出语言气氛,然而在翻译中,若无一种明确对应的方言体系,那么两种不兼容的语言之间的生硬转换,势必要破坏掉这种微妙而又独特的语言表现力。

翻译史上最成功的方言翻译者是马丁・路德。

1522年,马丁・路德用中东部德语翻译了《新约》,1534又翻译了《旧约》。

对此,翻译学家杨平评价道:“路德的《圣经》翻译不仅促进了德国语言的标准化,而且还把《圣经》带到了千家万户和平民百姓手中,同时还对翻译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马丁・路德的翻译使得普通德国人的语言也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张力,清晰又强烈。

翻译理论家奈达对于方言的翻译深有研究,奈达认为,“如果一个文本是用非标准用法的方言写成的,译者就面临着在目标语中找到正确的对等语的困难。”

而翻译学家纽马克则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方言文学作品翻译的三个要素:表明语言的俚语用法、强调社交的阶级约束、指明地域的文化特征。

本文谨就一个典型的英美方言文学作品为例,探讨一下方言翻译技巧中所蕴含的语言力量。

2 翻译实例研究――以《即将成人》为例

理查德・赖特曾被誉为美国第一位知名的黑人作家和非裔美国文学的先行者。

赖特之所以被人赞誉至此,不仅仅因为他所表现出的卓尔不群的文学天赋,更因为他一生不懈的奋斗。

非裔黑人的身份使他对于种族歧视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因此生发出反抗的斗志。

正如拉尔夫・埃里森说的那样:“赖特身体力行地把美国黑人自我消亡和‘走向地下’的趋势转化为勇于直面世界的意志;他的发现赤裸裸地拷问着美国社会的良知。”

赖特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即将成人》正是这样一部以种族压迫为主题的作品。

小说的男主人公戴维是个黑人少年,在青春期中,除了经历同龄人共有的烦恼之外,还因其肤色而备受苦恼。

这篇小说以种族和成长为主题,着重刻画了一个黑人少年成长时期的经历与心路历程。

其最大的语言特色在于大量使用了黑人英语方言。

整个叙事过程中交替运用黑人英语方言和标准英语。

在非裔美国文学领域,这种语言交替的叙事风格是场景的,黑人英语方言的运用使原文对于这位黑人少年的描述更加生动鲜活,黑人英语方言所内秉的阶层和社会地位特征在字里行间传达给读者,极大地还原了一个黑人少年的原貌。

正是这种生动活泼的描述,使得这篇小说成为美国当代文学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在翻译这篇小说时,如何尽量地保留原文中通过方言与标准语之间的转换来实现的那种语境的渲染,是一个难题。

在《即将成人》中,黑人英语方言和标准英语各自起到了不同的表达效果,其中黑人英语方言重在表现戴维的内心,并刻画他与家人的互动。

因此,不能直接将方言内容用跟标准语相同的译文形式表达出来,因为这势必会破坏掉原文所营造出的对黑人内心世界的强烈感染力。

例如,在第一段赖特就使用了方言和标准语结合的表达方式:

Dave struck across the fields,looking homeward through paling light.Whut’s the use talkin widem niggers in the field?Anyhow,his mother was putting supper on the table.Them niggers can’t understand nothing.One of these days he was going to get a gun and practice shooting,then they couldn’t talk to him as though he were a little boy…

这段话中第一句使用标准英语:“戴维沿着田野走去,透过越来越黯淡的光线望向家的方向”,这句话直接翻译为汉语即可。

而第二句是戴维的心理活动,则使用了黑人方言,词汇的拼写跟语法的使用全都有悖标准语的规范,两句穿插间,黑人特有的泼辣发音和毫不在意语法规则的语言习惯一下子跳脱出文本,给读者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一下子便把一个对世俗有些蔑视、教养不是很好甚至略有些粗俗的黑人少年的心理状态呈现了出来。

这里,需在汉语文本中选择合适的对应语来替代英语中的方言。

例如将第二句译为:“跟他们这帮子黑鬼在地里说话有啥用?”

第三人称的叙事手法将读者置身于标准语的语境中,而此时戴维内心活动中的方言与文雅得体的标准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令读者仿佛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亦即整个社会的非有色人种――与戴维之间的社会层次差异,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深入观察戴维的内心,将一个与白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的黑人少年直接送进读者的心中。

这种强烈的语言渲染力就是依赖于方言的使用,因而译文想要完美地还原原文中的感情和文化背景,就必须要注意对这些方言进行特别处理,为其选择相对合适的汉语对应词汇和句式。

再如,戴维作为黑奴,与身为种植园主的白人吉姆的对话中,也存在标准语与黑人英语方言的穿插。

此处,吉姆拥有绝对居高临下的地位,完全没必要以黑人的语言习惯同戴维交流,因而他的台词全都是标准语;而戴维则早已深深习惯于黑人的语言和生活,也并未因同“白人老爷”的对话而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也或许,他根本就无法改变。

于是这段“土洋杂合”的对话,仿佛在无形中暗示了两人身份地位的天壤悬殊,也无形中透露出吉姆的不屑:

“What’re yuh doing here so early?”(你这么早在这里做什么呢?)

“Ah didn’t know Ah wuz gitting up so early,Mistah Hawkins.Ah wuz fixin t hitch up ol Jenny n take her t the fields.”

面对种植园主的询问,戴维的回答简直可以使刚入门的翻译者发疯――偌长的句子里连能看得懂的单词都没有几个!

而实际上,正是这种用词习惯,字里行间向我们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黑人少年戴维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他在说话的时候,压根不知道自己口里说出来的到底是哪些词,他的语言能力完全是自幼鹦鹉学舌地从父母口中传承而来。

5.英美文学词汇翻译 篇五

关键词:英美国家;文化差异;文学评论;产生影响

作者简介:张燕霞,女,汉族,1968年2月生人,河北省无极县人,大学本科,硕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文学是艺术与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艺术领域中具有鲜明的特色,文学评论是文学发展的直接产物,也是一种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艺术价值及人文内涵的表达方式,能够提高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认知及理解能力,但文学评论与民族意识及人们思维方式息息相关,故文学评论本身便具有差异性及特殊性。针对英美文化领域而言,文学评论受到英美文化差异的影响较大,对英美文化中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深入研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化评论的影响,能够最大程度上推动英美文学评论的发展。

一、英美文化存在的差异分析

(一)语言发音的差异

英语,是英国与美国人民的主要使用语言,对于英国人而言,英语作为母语,在语言发音方面与美国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英国人发音时强调字正腔圆,发音特别清楚,停顿之处较少,反之美国人发音时主张能够省略多少便省略多少,能一句带过便一句带过[1]。一般来说,英国式英语比美国式英语听觉上更为舒服。

(二)语言环境的差异

导致英国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语言环境的不同。因英国人在处世方面具有严谨性,在思维逻辑与文化理解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且很难被外界因素改变,同时英国文化存在单一性,接受先进文化的能力较弱;反之美国人追求创新,很少受到传统文化因素的阻碍,美国文化具有多元性与包容性,能够充分汲取国外文化。

二、分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学评论是文学及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英美文化的逐渐发展,文学评论层出不穷,关于英美文学评论的研究也愈来愈多。受到英美不同社会意识的影响,文学评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如下:

(一)英美文学评论中语言差异的影响

语言作为文化的表现工具之一,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与生存的根本。受到语言差异及各种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评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当语言接受一定程度的加工与再创造后,文学作品便会产生出不同的社会影响力与文化内涵,从而形成文化差异。英语在受到历史的影响后,成为全世界人民的通用语言,一方面推动着世界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与文化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发挥自身的巨大优势,即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浓厚的历史感,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文学评论的顺利开展。英国文学评论的主要特点为:保守性、中规中矩性。原因有:英国人思维及个性与美国人相比带有保守性,低调又不张扬,这点为文学评论的特色之一。除此之外,英语作为社会发展过程的产物,且作为英国的母语,人们对其的尊重与敬仰也能极大地影响到文学评论。反之对于美国人而言,历史上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在英语使用方面受到了英国人的影响,但美国的发展历史中没有经历过封建时期,是直接由奴隶制转变为资本主义,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使得美国历史与文化缺乏了沉淀,故美国文学评论的使用语言具有先进性与创新性的特点,常带有夸张语气,缺少了英国人的保守性,同时非常直接与大胆[2]。

(二)英美文学评论中文化内涵差异的影响

从英国文学评论方面来说,评论语言主要存在继承与摒弃之间,英国人思维的固守性,促使了英国国家的发展水平较为缓慢,英国文学评论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不论是带有宗教色彩或者是现代诙谐色彩的文学评论手法,都展现了英国文学评论领域渴望突破自我与探索新兴评论方式。反之从美国文学评论方面来说,其文学评论发展方向与美国文学趋同,同样作为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但没有历史厚重感,缺乏深层次的含义,而且缺少了历史文化的积淀,难以在世界文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这些情况都与美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历史文化密切相联。因美国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使了美国文学评论语言上的直接与大胆,加之受到印第安土著及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文学评论的角度更为灵活与全方面,能够取长避短,故美国文学评论在世界文学领域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3]。

结束语:

6.英美文学 篇六

一、找到《英美文学》的辅导书,例如《自考一本通》《自考直通车》等类型的汉语版辅导书。

二、先把汉语版辅导书的课文翻译通读,理解了全书每个章节的内容和知识点;用汉语记录重点;

三、第一轮复习顺序:

1、先看英国文学,后看美国文学

2、按照时间顺序看,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家及代表性作品

3、按照课本的章节顺序,看完汉语译文后,对照英语译文,划出课本上对每个时代代表性流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的描述和评论。名词性描述一般是填空题和选择搭配题;评论部分是简单题和问答题;*只看代表性的重要信息,非代表性作品和作家生平介绍不用看;记住某个时代某个流派有哪些代表作家,哪些代表性作品及该作品的简要介绍和评论。

4、按照章节划出重点信息,然后整理笔记;

5、全部整理完毕之后,基本上对文学史和代表文学作品有了基本了解。

四、第二轮复习顺序

1、找到历年真题,做题的时候对照答案,寻找该答案在课文原文中的原始线索,并作好整理记录;

2、整理理解全部真题的答案以后,对课本的重点知识就有了比较清楚的理解;

五、考前突击复习

1、依据真题笔记和第二轮复习的笔记,对不熟悉的部分进行重点复习。

2、根据以往考题的研究,旧题还会重新考,所以大家要关注所有做过的真题和各章节中没有考过的但属于代表性知识的部分,这些有可能是将要考的新题。自学考试已经有历史了,所以过去的真题加起来也就是全书的重点知识网络,所以认真复习真题并理解消化,整理帮助记忆,这对于考试制胜是最好的办法。

*警告:千万不要抛开课本直接做真题;

千万不要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抄写,默记;反复整理笔记,新的笔记只记录没有掌握好的,直到最后的笔记成为提纲式的。

〈高级英语〉复习方法说明;

一、对照辅导书,精读课文,做课后练习;

二、找来历年考试真题,认真做,查到答案在课本中的相关地方

三、认真复习真题,总结知识点;错题本,反复研究错题

四、回到课本,从头到尾认真阅读课文,全面复习重点知识点;

五、整理真题,再次复习错题;

*高级英语上下册32个单元,复习面积很大,所以必须早动手,狠下功夫。

7.英美文学词汇翻译 篇七

(1) 地域色彩不同

地理位置的不同会导致文化的不同。英国在欧洲大陆, 美国在美洲大陆, 而中国在亚洲大陆, 不仅经度纬度不同, 所临近的海洋也不完全一样, 这就必然会导致对一定意向的理解不同。在翻译界中争论最为激烈的当属西风和东风的翻译。在中国文学中, 东风的含义是温暖的、有生命力的, 而西风则是寒冷的、无生命力的。比如,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如果东风不是很强劲, 那么花朵都不绽放, 在诗中东风是带来生机的风。这是因为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从海面上吹来的东风是暖风, 所以在中国文学中, 温暖和煦的东风都代表着春天的来临。再比如,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在诗中西风表达了一种凋零、孤独、颓败的意象, 表达了游子客游他乡的愁苦之情。这还是因为中国的地理位置, 从海面上吹来的西风是带着寒意的, 就必然同乡愁、寂寞之情相联系。而英国则位于欧亚大陆以西, 所以在英国刮起东风和西风给人的感觉则正好是相反的。在英国西风是温暖的, 是带有春意的, 是美好的。比如雪莱的《西风颂》中也表达了“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的含义。西风在诗中则象征着一种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伟大精神。既然中西方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会产生实物所代指的意象不同, 那么在翻译英美文学时要根据地域色彩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

(2) 风俗习惯色彩不同

风俗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主要体现在对颜色、动物、饮食、服饰、禁忌等理解的不同。比如在中国龙是一种神物, 象征着力量与权威,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在西方国家中, 一般认为龙是一种邪恶的力量, 常与正面势力作对, 危害人间。在翻译过程中就需要注意到文化象征意义的不同, 进行注释或者将与龙有对应象征意义的西方生物译为“龙”。再比如, 古代中国人民食不果腹, 温饱问题对于百姓来说是首要问题, 所以见面的谈话一般是以“吃了吗”作为开头, 而英美并没有面临过严重的温饱问题, 便无法理解以询问对方是否吃饭作为聊天的引子。同样的, 英国因为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所以经常下雨, 那么谈话话题中关于天气的引子是非常常见的。在英国询问“今天天气如何”与在中国问“今天你吃了吗”有一样的效果。另外, 颜色的意象由于中西方风俗习惯的不同也会产生翻译的障碍。在中国黄色是皇家御用的颜色, 宫殿、龙袍等都是黄色的, 因为黄色代表独权、专政、垄断, 有着尊贵的含义。而在西方文化中, 由于在《圣经》中, 出卖耶稣的犹大穿的是黄色的衣服, 所以黄色有着胆小、卑鄙的含义。

(3) 宗教信仰色彩不同

西方的文化处处包含着宗教文化, 英美国家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圣经》是生活的指导手册, 他们相信上帝能够帮助他们渡过苦难。而中国文化中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不算多, 一般是尊崇儒家文化, 当然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佛教所提倡的普度众生的思想和西方的寻求上帝赦免的思想还是有所差异的。中西方宗教信仰的不同, 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相关宗教的背景时, 翻译时就需要采取适当的翻译方式。比如,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For God’s sake!”“God bless you!”上帝已经成为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常客。而且西方文学作品引用《圣经》中的故事也非常普遍。但是中国文化中没有基督教的文化, 如果直接翻译必然会造成理解的困难, 无法传达原作者的本意。在翻译时可以适当地将基督教文化用语转化为佛教文化用语, 比如“抱佛脚”“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等等。

2 跨文化视域下英美文学翻译策略

(1) 同化策略

很多翻译家都指出翻译应该神似而非形似, 因为只有神似才可以将作者的真实意图表达出来。傅雷曾说过, “译者在翻译时不能够胆子小, 不能够受限制于字面的意思。”王佐良先生也曾说过, “要将两种文化作比较后再翻译, 将文化的内涵对等地翻译。”陈安定也提醒过译者, “硬译只能造成误解和冲突, 造成美丑不分, 苦乐不分, 高低不分”。奈达, 著名的国外翻译家, 他提出的“功能对等论”主要是指翻译的文章应该与原文接近, 即“最自然的对等”, 译文读者能够很自然流畅地读完译文, 而且察觉不到这是译文而不是原文, 这就是很好的翻译作品了。这就要求译者对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都要有较深程度的了解, 这样在接收到英美文化意象的时候能够自然地转化为中国文化中的意象。比如将, Love me, love my dog.翻译成“爱屋及乌”;将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翻译成“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霸王。”对于前文中提到的东风西风的翻译障碍, 用同化的方法是可以解决的。比如, 将west wind翻译成“春风”避免了“东”“西”的混乱, 直接用“春风”表达出原文本意, 这样更加便于中国读者理解。

(2) 异化策略

归化可以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译文, 但是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误解和障碍。比如, 前文中提到的Love me, love my dog.翻译成“爱屋及乌”。中国读者会以为西方人讨厌狗就像我们讨厌乌鸦一样;而如果将God bless my soul翻译成“阿弥陀佛”, 中国读者会误认为西方人的宗教信仰是佛教;而如果将east wind都译成“西风”, 懂地理知识的人会提出异议, 因为其违背了气候常识。所以, 在跨文化翻译时, 并不是一味的归化就是好的, 异化同样也很重要。它没有代替读者去思考, 而是让读者真正地用自己的思想去读文章。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似乎是看低了读者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所谓的“一回生, 二回熟”是有道理的。刚开始遇到西方文化的表达, 读者可能会觉得陌生, 但是稍微一动脑筋理解这些“异国情调”便可以得知作者原意, 再次看到时, 也就如同本国文化一般渐渐地熟识了。异化的翻译策略是要译者相信读者有能力结合自己的文学知识、生活经验, 联系上下文理解译文。异化策略可以有效地避免归化对于原文过度地解释, 误导译入语读者的理解。所以还是将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翻译成“盲人国里, 独眼为王”更适合。

(3) 其他技巧

其他的翻译技巧还包括直译加注、音译和意译。

直译加注就是将原文直译, 之后在下面做注释, 解释原文中出现的译入语读者没有接触过的、不容易理解的文学意象的含义。这样做可以保留原文的意象美, 又可以让读者理解含义。比如《冷山》中的一句话You are making a pig’s ear of that job可以翻译成“你在刮猪毛啊”然后加注释, “刮猪毛”在美国文化中有“把事情搞糟糕、弄砸”的含义。这样既照原文意思体现出了女主公豪爽的性格, 又便于译文读者理解。

音译的方法就是在直译加注显得比较繁琐的情况下, 直接音译。比如将姓氏Baker翻译成“贝克”而不是翻译成“面包师”, 加注释解释此姓氏的由来是:这家人一直是面包师。意译法就是根据原文的含义翻译, 而不受限制于原文的格式, 只要表达出原文含义即可。

3 跨文化英美文学翻译注意事项

由于中国和英美文化以及民族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交流上有着一定的阻碍和冲突。跨文化翻译英美文学时, 译者需要多加注意, 使用正确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首先, 译者需要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注重双方的优势互补。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地域色彩不同、风俗习惯色彩不同和宗教信仰色彩不同。译者首先应该多增加各国文化、习俗、宗教、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清楚地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其次应该理解每个文化都有其优势和劣势的方面,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双方的优势互补。

其次, 译者需要注重不同文化特征的体现。虽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是导致误读的根本原因, 但是只有在翻译时体现文化的差异, 才能真正地反映出原作者所在国家的文化, 让读者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从而更加设身处地地思考。所以在翻译英美文学时, 不仅要“求同”更要“存异”, 让读者站在英美国家的真实背景下, 自己去体味原文故事的发展和理解作者的意图。

4 结语

总之, 在跨文化背景下的英美文学翻译面临着三方面的阻碍因素:地域色彩不同、风俗习惯色彩不同和宗教信仰色彩不同。译者应该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注重双方的优势互补。并且善于在不同的情况下适当运用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 力求展现出原文原意的最优表述。

摘要:本文主要目的是对跨文化背景下的英美文学翻译策略的使用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跨文化翻译过程中的三方面阻碍因素, 其次对跨文化视域下英美文学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了介绍, 最后简要说明了跨文化英美文学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跨文化,英美文学,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

参考文献

[1]白蓝.跨文化视野下文学作品的英译策略[J].湖南社会科学, 2009 (5) :217-220.

[2]龚晓斌.跨文化视角度文学翻译的异化取向[J].江南大学学报, 2007 (3) :85-87.

[3]彭欢, 彭学.试论中西方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翻译与鉴赏[J].时代文学, 2011 (12) :211-212.

8.英美文学词汇翻译 篇八

【关键词】近代文学刊物;翻译专栏;英美小说

【作者单位】陈细竹,赣南师范学院。

随着洋务运动兴起,近代中国不仅出现了政治、教育、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出现了传媒领域的变革。近代传媒变革的主要标志是报刊媒体的产生。报刊的产生使中国近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有了划时代的区别,也为西方文学尤其是英美文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重要的窗口,给中国读者提供了更广泛、更快捷的阅读英美小说佳作的机会。

一、近代文学刊物译介英美小说的概述

1.近代文学刊物译介英美小说的社会背景

马克思曾说:“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打断了中国封建社会缓慢而有序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处于民族危机、封建政治危机和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危机三重危机包围之下,西方帝国主义用炮火把这个封闭已久的封建帝国强行拉入了开放竞争的近代世界格局。这种环境中产生的近代西方文化与儒家文化的交锋,不仅是物质力量的交锋,更是两种“世界图式”的冲撞。

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最强呼声,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华民族的每个个体无不把自己的全部力量投入到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中。近代中国面临的是各方面都比中国强势的对手,学习西方、仿效西方成为当时一条重要的救国方略。在“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战略口号的号召下,处于困境中的中国文化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从对西方技艺的借鉴到对西方政治经济体制、思想文化的学习,中国社会不断地更新古老的机制,力图摆脱封闭、僵化的政治困局。

1815年至1842年是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创办报刊的初期。这一时期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南洋和华南沿海地区一共创办了6家中文报刊和11家外文报刊。据史料记载,英国传教士马礼逊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为中国最早的刊物;1828年创办于澳门的《依泾杂说》是最早的中文报刊;1868年,时称“西学新知之总汇”的英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了《万国公报》,这份报纸在当时的中国影响力非常大,发行量一度达到5.4万份。报刊媒体以其内容具有可读性、信息量大、传播快捷、价格低廉等特点,迅速占据了当时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也受到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视。

2.近代文学刊物译介英美小说的类型

近代文学刊物主要设有“政治小说”“侦探小说”“教育小说”“爱情小说”“社会小说”“笔记小说”等栏目。这些文学刊物译介了当时一批英美作家的热门小说,笔者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列举部分作品如下。(1)近代中国第一篇由国人翻译的英美小说——英国作家利顿的《昕夕闲谈》(译者鳖勺居士),首次刊登于近代中国第一本文艺期刊《瀛寰琐记》(月刊)1872年第3期至28期。(2)英国斯威夫特所著的《格列佛游记》,曾于1872年5月21日刊登于《申报》,译名为《谈瀛录》,后又被译为《汗漫游》,发表于《绣像小说》期刊。(3)英国柯南·道尔所著的《窃毁拿破仑遗像案》《银光马案》《书记被骗案》等,刊登于《新小说》1903年至1904年的各期;《奇童案》则刊登于《小说林》1908年1月刊。(4)美国著名侦探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的《玉虫缘》(译者碧罗,即周作人),刊登于1905年的上海《小说林》社刊。(5)英国侦探小说家葛威廉(威廉·鲁鸠)的《三玻璃眼》,刊登于1906年的《月月小说》。(6)英国作家邓耐生所著的《六百男儿行》(译者胡适),刊登于1906年6月的《竞业旬报》。(7)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桃李鸳鸯记》,刊登于《小说月报》。(8)英国作家迭更斯(狄更斯)的《一百五十岁之长病大仙》,刊登于1911年8月19日的《新世界小说报社》临时增刊。

上述译介的英美小说包括了推理、科幻、纪实、爱情等类型,其中以推理小说所占的比重最大。这种现象有其深层原因:近代中国强敌压境,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种形势下,报刊媒体亦自觉肩负起救亡图存、保卫国家的严峻历史使命。英美推理小说表现了以法律保障人权的进步意识,有启迪民智的作用;其以强烈的科学精神、层层递进的悬念吸引国人眼球的同时,也引入了与传统封建思想完全不同的西方人文思想和科学观念;其促使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把目光转向社会现实以及世界局势。因此,以《福尔摩斯探案集》为代表的英美推理小说牢牢扎根于晚清通俗“公案”小说的土壤之中,通过“悬宕”的叙事风格,使崭新的西方思想观念进入国人的视野。这些富含科学性、哲理性与人文意识的英美小说与晚清社会形成了对比,在当时中国政治局面风雨飘摇的大环境里,映衬出封建体制的腐朽与衰败。

二、近代文学刊物翻译专栏译介英美小说的社会影响

总体来看,近代文学刊物翻译专栏译介的英美小说,对我国近代的文学创作方法和风格、人们的思想和社会思潮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改变了近代中国民众对英美文学的认知

在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下,清朝社会风气十分保守。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亟须转变,传统理念面临着巨大挑战。如当时人们对英美小说的认识非常片面,认为它不过是文字粗糙、内容庸俗、情节牵强、格调不高的消闲读物,难以与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媲美,更难以入选经典作品范畴。但在当时一批学者的努力下,近代文学刊物纷纷开设了翻译专栏,对英美小说进行译介。这些翻译专栏的设置,对转变民众意识起到了 正面作用。

第一,人们对英美小说有了更深层的了解。近代社会,人们认为英美小说,特别是英美通俗小说,缺少精品。但是,通过文学刊物翻译专栏对英美小说的译介,人们逐渐认识到,英美小说同样有精品,特别是在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方面,以及艺术表现手法和题材创新方面,值得我国文学领域学习和借鉴。人们通过阅读英美小说译介作品,深切感受到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英美小说作家在为人们提供消遣和娱乐之余,勇于在作品中对残酷社会现实进行无情批判与揭露,比如披露司法黑暗、军队丑闻、医疗黑幕、政界腐败、黑帮斗争、社会罪恶、利益争夺、大国争斗、邪恶恐怖、环境污染等。同时,在这些英美小说译介作品中,也有对家庭生活、夫妻关系、母子亲情、工作事业等现实生活的描述,通过赞颂真情、匡扶正义,追求艺术性与可读性的完美结合。这些内容,通过近代文学刊物的翻译专栏,推送给当时的读者,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

nlc202309082039

第二,人们对通俗文学和经典名著关系的认知发生改变。近代文学刊物翻译专栏中的大量英美小说译介作品,使当时的人们认识到经典名著和通俗文学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中国经典文学名著以其独特的文学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思想性见长;英美小说的艺术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与中国经典文学名著相较,亦有其独到之处。近代,英美国家一些著名小说家的作品,如马克·吐温的大部分文学作品、美国畅销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都是通过文学刊物的翻译专栏译介给中国读者的。这些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且流传至今,成为经典名著。

第三,改变了中国近代作家对英美文学的看法,活跃了他们的创作思维,拓宽了他们的文学视野,使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受益匪浅。英美小说,无论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还是在创作题材上,都不同于近代中国作家秉承的传统文学创作风格,充满了独特的表现力和生命力。近代文学刊物对英美小说的译介,向中国作家传递了一个信息:时代在发展,读者的审美也在发生变化,作家应该把握大众阅读兴趣,顺应潮流、不断创新、求新求变。这种观念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中国作家求新求变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2.促使近代中国民众的思想觉醒

正如 《新世界小说社发刊辞》所云: “文化日进,思潮日进,群知小说之效果捷于演说报章,不视为遣情之具,而视为开通民智之津梁、涵养民德之要素。”中国第一份以“小说”为名的刊物《新小说》正是在这种以小说“醒齐民之耳目”的思想潮流之中问世的。创刊之初,主编梁启超已认识到唤醒近代中国民众思想的必要性,而开启民智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阅读小说——“于日本维新之运大有功者,小说亦其一端也”[2],因此,《新小说》专门开辟翻译专栏,刊登英美等国的文学名著,宣传西方进步的人文思想。梁启超撰文云:“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历,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彼美、英、德、法、日本各国政界之日进,则政治小说为功最高焉……今特采外国名儒所撰述,而有关切于今日中国时局者,次第译之,附于报末,爱国之士,或庶览焉。”[3]可见《新小说》开辟翻译专栏,其主旨在于启迪民智,引进西方进步的政治思想与人文理论。

据《月月小说》第6期的《本社特别广告》中的“本社总撰述我佛山人吴君趼人、总译述知新室主人周君桂笙惜皆任横滨《新小说》撰译事,二君之著作久为小说界所欢迎,毋庸赘述。自本社延聘后,《新小说》因此停刊,久已不出”记载,可见随着翻译专栏的主笔周桂笙改聘为《月月小说》的总译述,竟导致《新小说》停刊,由此更证明翻译专栏是《新小说》的重要栏目。又如近代著名的半月刊《绣像小说》在突出其反封建主题的同时,聘请了翻译家奚若、吴涛等人主笔,开设了翻译专栏来译介英美小说,以实现“以醒齐民之耳目,或对人群之积弊而下砭,或为国家之危险而立鉴,揆其立意,无一非鞴裨国利民”[4]的社会效应。由此可见,近代文学刊物开设翻译专栏之于唤醒民众思想的重要性。

3.丰富近代中国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代英美小说的译介,为封闭的国人展现了广阔而新奇的天地。英美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曲折的故事情节、迥异的西方文学风貌和人文价值观,给精神文化生活极端贫乏的近代中国人带来新奇与震撼。在电台广播还属于珍稀事物的冷传媒时代,报刊以新鲜的视角、庞大的信息量、快速的发行,以及轻便可携带等特点,不仅使当时的国人享受到了全新的阅读效果,还可以让人们在阅读过程中汲取西方文化知识,这正是封闭古板的晚清社会所缺少的精神调剂。著名的维新派文学家丘炜媛在《论小说与民智之关系》一文中说:“故谋开凡民智慧,比转移士夫观听,须加十倍力量。其要领一在多译浅白话本,以资各州县城乡小馆塾;一在多译政治小说,以引彼农工商贩新思想。”[5]这就是近代社会赋予译介作品的政治使命。基于这种政治使命,翻译家们在挑选英美小说原作时,不仅关注原作文学水平的高低,更关注原作小说是否能带来西方文明和启蒙意识的传播。这种选取标准使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如狄更斯、哈代、柯南·道尔等小说家的作品)更容易进入翻译家的视野,更容易被翻译家选中和译介,并受到当时国人的喜爱。从《新小说》第1期印刷出版后不到半个月就已“销售殆磬”,不得不“加工急速再版”[6]的发行状况,以及《新小说》刊登的作品屡屡被其他报刊转载,很快被出版社结集出书的可喜情况来看,这些新文风、新结构、新题材的英美小说颇受当时民众喜爱,有着极好的传播效应。黄遵宪给予《新小说》高度赞扬:“怪哉!怪哉!快哉!快哉!雄哉!大哉!崔嵬哉!何其神通,何其狡狯哉!”[7] 《新小说》主编梁启超回复云:“为《新民丛报》《新小说》等诸刊物,畅其旨义,国人竞喜读之,清廷虽严禁不能遏。每一册出,内地翻刻本辄十数。”[8]

4.推动了近代中国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

郑振铎说:“(近代的翻译)不仅是启迪和介绍,还改变了中国向来的写作的技巧,使中国的文学,或可以说是学术界,起了很大的变化。”[9]近代英美小说的译介促使中国近代侦探推理小说诞生。英美侦探小说除了在叙事技巧方面给中国作家启示,还在内容设置、多维悬念设计、解谜般的叙事方法,以及第一人称口述的写实风格等方面对中国近代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近代著名侦探小说家程小青的《霍桑探案集》直接受到《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影响,其叙事的条理层次与分析推理的缜密细致、人物形象的设计和锄强扶弱的主题,以及弘扬个人主义的风格,都带有《福尔摩斯探案集》的鲜明烙印。

5.形成了近代中国文学创作的新思维

近代译介的英美小说完全颠覆了中国旧式小说的直线体例,构建了新的文本价值与思维体系,开启了近代作家以外国历史为小说题材的创作风潮。如《杭州白话报》刊出的表现美国女性独立精神的小说《美利坚自立记》(1901)、《新小说》刊登的小说《殖民伟绩》(1902)都属于这种题材的代表作。这类外国历史题材的小说有着抨击专制、向往民主、追求个性解放的鲜明主题,表达出对西方进步社会的强烈向往。这同时也说明,在西方文学的感染下,近代中国作家的创作意识开始多元化,他们在小说创作题材范围上不断扩容,开始与封建旧式文学诀别,大步迈入世界文学的大格局中。

上一篇:运动会为题目的学生作文下一篇:医保政策知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