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精选7篇)
1.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 篇一
孔子依礼重德治国思想再探
孔子的.依“礼”重“德”治思想,包括“为国以礼”和“为政以德”两个重要治国方略,二者有其政治含义和思想内涵.孔子依“礼”重“德”治国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礼”“德”相辅,“导”“齐”相济;“德”“礼”为先,辅以“政”“刑”;依“礼”重“教”,以“德”化民.
作 者:吴星杰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4 刊 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4 28(4) 分类号:B222.2 关键词:孔子 依礼重德 治国思想2.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 篇二
先说礼。关于“礼”的起源的说法有很多, 综合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第一, 王国维认为, “礼”起源于祭神祭祖的宗教仪式。“禮者, 履也, 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 ……”“示, 天垂象, 见吉凶, 所以示人也, 从二, 三垂, 谓日月星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示, 神事也”, 明确地表明了“礼”的事神本质。而且, “礼”字最早指以器皿盛两串玉祭献神灵, 后来则统指一切事神之事。第二, “礼”指人类社会中日积月累形成的习俗。梁启超说:“无文字的信条, 谓之习惯。习惯之合理者, 儒家命之曰‘礼’。”第三, “我国的礼起源于原始时期的物品交易关系——所谓‘礼尚往来’。这种古老的习俗, 经过阶级社会‘圣人’的加工和改造, 变成了成文的礼。”虽然说法很多, 但对于礼制真正成熟于西周成王、周公时代却没有什么异议, “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周制刑之意, 亦本于德治礼治之大经。”
到了孔子, 其所说的“礼”涵盖范围很广, 小到个人礼仪——“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 尔爱其羊, 我爱其礼”, 大到国家的典章制度——“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 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可知也”。而且, “礼”的作用也很明确, 既要使人民自觉养成遵循礼节的习惯——“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又要严格规定社会等级结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还要建立和谐的社会风气——“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与先前“礼不下庶人”, 无论是天子还是庶人, “礼”都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再说仁。“仁, 亲也, 从人, 二声。”刘师培《理学字义通释》训仁“从人二, ……人二, 犹言二人也。以‘人必合两人, 而后见人与人接, 仁道乃生。’”“‘仁’在古籍中最早出现, 当是《泰誓》中篇里面的‘虽有周亲, 不如仁人’。《泰誓》三篇, 有人怀疑是西汉人所作, 但其中许多辞句, 却曾被春秋战国时人所引用;有的明白说出篇目, 如《左传》、《孟子》等书;有的没有, 如《论语·尧曰》所引用的‘虽有周亲, 不如仁人’这一句话。如为伪作, 亦必出自古《泰誓》。”
孔子论仁, 并不直接给“仁”下概念化的结论, 而是以实际生活揭示“仁”的含义。而且, “仁”也不是一个固定的德行或者仅限于在某一种德行, “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恭、宽、信、敏、惠”等等都是仁的表现, 其最低要求是伦理要求——“入则孝, 出则弟”, 最高要求是政治要求——“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所说的“仁”内容丰富, 是人格发展的最高境界, 一般人很难做到, 所以孔子不轻易“许人以仁”, 也不敢以仁自居, 而只是以全部生命去追求仁, “我欲仁, 斯仁至矣”, 为人们指明了在实践中“仁”的可能道路。
“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的“礼”以“仁”为本质, 礼归于仁, 以仁为最高境界和追求。同时, 礼的规范秩序也是实现仁的基础。仁礼合一,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它们相互统一, 是中国古代社会保持安定、有序与和谐的重要保证, 体现了中华民族崇高美好的文化精华。
日本文化的形成比中国晚了很多个世纪, 其儒学建立在中国儒学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地吸收创造逐步成长起来。《论语》是在日本应神天皇16年才传入的, 至此, 日本封建地主阶级为了建立自身的政治理论和思想体系, 开始重视中国儒学文化。儒家思想渐渐深入到日本国民的道德生活中。
日本的圣德太子在摄政期间以儒学为指导思想, 实现了中央集权。604年, 他推行了“推古朝改革”, 颁布了《十七条宪法》, 提出“君则天之, 臣则地之”、“君言臣承, 上行下靡”、为臣必须“礼于君”“仁于民”。在这里, 最早的明确了“礼”和“仁”。但与中国不同的是, “礼”“仁”是单方面的义务, 只限于下对上, 这也说明了当时日本人还没有真正的理解中国经典儒家文化的深刻内涵。
明治维新以后, 在“文化开明”口号的影响下, 西方思想文化对日本的传统道德思想产生了剧烈的冲击, 所以明治政府中主张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派系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 以保持日本公民对天皇的世代忠诚, 对天皇制国家政体的绝对服从。1879年, 元田永孚发表了“教学大旨”, 批判了西方道德思想文化, 并强调了以前所重视的汲取了中国儒学的日本传统道德思想;1881年, 文部省颁布的“小学教员须知”中第一项规定:“教人以善良, 比教人多识更为重要, 故为教员者, 更应致力于道德教育, 使学术忠皇室、爱国家、孝父母……”, 在此将道德教育放在一切知识教育的首位;1882年颁布的“军人敕语”, 规定了日本军人必须遵守的准则——忠节、礼仪、勇武、信义和素质, 这同时也是当时国家的道德支柱。总之, 通过明治以来日本政府对社会、教育等实施的一系列举措, 我们可以看出在日本文化中“礼”的重要性, 日本文化所受“礼”文化的影响之深。
日本对中国儒学文化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 把同样作为孔子学说核心的“仁”排斥在日本的伦理道德之外, 把“忠”放在了首要位置。在中国, “仁”是高于“忠”的道德品质, 父母必须具有“仁”, 子女才会孝顺;统治者必须具有“仁”, 人民才会服从统治。在日本却不是这样, “这些观点显然与天皇制不相容, 所以, 即使作为学术理论, 也从未全盘接受过”。因此, “仁”在日本不是人人都应该必须具备的道德, 而是一种分外之事, 比如为慈善事业捐款、对犯人施以赦免等。不仅这样, 中国的“仁”的概念还作为贬义词使用, 比如在德川时代, “行仁义”是在地痞流氓之间通用的道德标准。“在现代用法中, ‘行仁义’的地位更加低下, 常在议及应受惩罚的不良行为时使用。日本报界写道:‘下等劳工至今仍在行什么仁义。对此, 必须加以严惩。警察应对此严加取缔, 禁止那些至今仍盛行于日本各个角落里的仁义。’”
总之, 中国的“仁”“礼”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日本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明治维新以来, 通过选择性的继承与吸收, 不断使儒学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 2004.
[2]王国维.观堂集林[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3]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中华书局, 1936.
[4]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5]李耀仙.孔子论仁的思想[J].社会科学研究, 1982.
[6]宋晓真.论“礼”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J].今日论坛, 2006.
[7]Ruth Benedict.菊与刀/《Documents of Iriki》[J].朝河贯一辑刊, 1929.
3.孔子的“仁”“礼”思想 篇三
关键词:孔子;仁;礼
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与礼是两个核心的观念。
仁是儒学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字,它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含义。”在《论语》中,它多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孔子回答其弟子的提问中,我们会见到孔子对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对于仁的解释是极其广泛的,在对弟子的要求上也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而提出不同的要求。从一个简单的含义上来说,仁最通常的理解是通过对道德准则的学习及遵从,达到一个“修身”“爱人”的目的,将仁作为是一种实现爱人、立人、达人的必然途径。但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论述,其中的深刻含义自然不是一句两句话所可以说清的。
对于礼,我们可以从孔子这句话中得知一二:“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在这句话中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虽然孔子在这句话中没有明确点明礼的定义,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解释,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约束自己,也可以广泛地理解为自我的净化与修养;“复礼”通常情况下认为是恢复周朝的礼。在实现途径上,约束、培养、调整自我以使言行符合礼,就是“克己复礼“。同时,在具体方法上,“克己复礼追求的是“人欲”与“天理”、人与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平衡协调与和谐统一。”但是,礼作为一种很高的德行,孔子的礼也决不仅限于典章、制度、仪节、习俗,而是从人出发,在对当时社会文化、政治、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的历史研究和实践观察中,运用简单的唯物辩证思想所得出的一些朴素的哲学规律及其基本的运用。孔子的礼,从小的方面来看,可以认为是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集合;从大的方面来看,礼就是哲学基本规律,就是通过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飞跃,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也就是孔子所展望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关于孔子的仁、礼在儒学思想中的重要性,我们从孔子的两句话中便可得知:
子曰:“君子去仁,恶乎其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决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子曰:“先进干礼乐,野人也;后进干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在对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上,从仁的方面来说,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仁以礼为准则,礼以仁为根据,两者互相规定,互相补充。但这并不是说两者的地位就是完全平等的,孔子有些时候会更重视对于仁的培植,以不断给礼注入一种内在的新精神、新生命。他曾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人要是不讲求仁了,那还要礼干什么呢!在 “修身”那一节里,“中庸”作为仁的一种修养方法,讲究“不偏不倚”“适量守度”,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折中调和的手段,达到消融矛盾、避免冲击、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仁通过调整人们的精神状态在维持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为礼所不能及的重要作用。所以孔子虽然以周礼为本, 但因为孔子“仁学的本质不是针对社会秩序维持本身的,而是针对人类精神状态的。” 因此仁仍代表着一种核心地位,礼须以仁为本,礼是实现仁的途径。
但这么说,并不是表明孔子不重视礼,相反,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之高甚至是可以超过人们想象的,为了维护礼,孔子敢于不畏强权,对于违反礼的行为直言自己的愤慨:“‘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干三家之堂?”。孔子为何会为了礼而不怕触怒权贵呢,原因就在与:孔子虽然提升了仁的思想,但它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仁依然要受到礼的制约,与礼处在一种相维相异、相辅相成的关系之中。仁虽然超越礼而对礼的生成和践履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但它并未取代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相反,当孔子把礼深深地植根于仁的基础上之后,礼作为人类生活和行为的道德规范,其合理性、权威性、重要性,都被更加有力地确认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属于心性范畴的仁还为礼的永恒性奠定了基础。所以,很多人认为孔子重仁轻礼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简单的说,在仁与礼的关系上,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在孔子的学说里,仁与礼的关系概括而言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礼是一种伦理规范和制度,而仁则是一种伦理观念和品德。仁是内在的品质,礼是外在的规范,仁为里,礼为表,二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4.仁义礼智信故事 篇四
中国历史上的有道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就以仁爱治国。贞观初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将妇女幽禁在深宫中是浪费百姓的财力,因此他先后将3,000多宫女遣送回家,任由其选择丈夫结婚。
贞观二年,关中一带干旱,发生了大饥荒。太宗又对大臣们说:“水旱不调,都是国君的罪过。我德行不好,上天应该责罚我,百姓有什么罪过,要遭受如此的艰难窘迫?听说有人卖儿卖女,我很可怜他们。”于是派御史大夫杜淹前去巡查,还拿出皇家府库的钱财赎回那些被卖的儿女,送还他们的父母。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伐高丽,驻扎在定州。太宗驾临城北门楼安抚慰劳将士。有一个士兵生病,不能进见,太宗下诏派人到他床前,询问他的病痛,又敕令州县为他治疗。因此将士都高兴地愿意随从太宗出征。等大军回师,驻扎在柳城时,太宗又诏令收集阵亡将士的骸骨,设置牛、羊、猪三牲为他们祭祀。太宗亲自驾临,为死者哭泣尽哀,军中将士无不洒泪哭泣。观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里说起这件事,他们的父母说:“我们的儿子战死,天子为他哭泣,死而无憾了。”
义
关羽与刘备、张飞失散,来到许昌后,曹操待他非常恩厚,赐他一宅府邸,而关羽为了避嫌,分一宅为两院,让两位皇嫂住内院,自己居外院,中间用十名老将把守,晨夕问安,留下来“两院英风”的高风亮节。关羽在春秋楼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得知刘备健在,于是载护着二位皇嫂,辞别曹操,踏上了归汉之路。当时情形是,曹操听到关羽辞别的消息,非常惋惜,立即追至灞陵桥向关羽赠袍献酒,以饯其行。关羽疑心有诈,立马桥上,以刀挑袍,长揖而去,由此便有了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千古壮举。
礼
孔融,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他七岁时,一天祖父过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有一盘酢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梨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给自已留了个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长辈,是做人的道理!”
智
曹操不但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一个成功的父亲。曹冲表现出解决问题的高超思维能力。曹操坐骑的马鞍放在仓库中,不慎被老鼠咬坏。库吏大惊失色,自认必死。曹冲知道后,心生一计:他先用利刃将自己的单衣穿戳成鼠齿状,然后装成一脸愁色的样子去见父亲。曹操问他何事忧虑?曹冲说:“世俗以为鼠齿衣者,其主不利。今单衣见齿,是以忧戚。”曹操赶紧安慰爱子,说:“此妄言耳,无所苦也。”过了一会儿,库吏前来报告曹操那桩马鞍被鼠咬坏一事,曹操听后,笑着说:“连我儿子的单衣都被咬坏,何况马鞍乎?”根本没有追究的意思。
信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千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而毁了自己的声誉。
温
一、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刚正不阿,又温和善良,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海瑞被委任到吴地做官。他发现沿途的状况十分凄惨,一些饥民为了换一口饭吃,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儿女插上草标,在路上卖。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也是面带饥色,一脸怨气。海瑞换上便装,亲察民情,扮成路人,装作口渴与老农讨水,打听民情。当知道了恶霸徐玠欺压百姓、加大苛捐杂税的事情,他并不惧怕徐玠曾为当朝宰相,走访了许多农户,掌握了大量徐玠欺压百姓的证据。最终毫不留情地处理了徐玠,为当地民众讨了一个公道。
二、张晋是明朝人,他娶了富贵人家的女儿刘氏为妻。张晋的母亲非常蛮横和妒忌,张家的三个儿媳妇都因为受不了张母的虐待而离开。刘氏是张家的第四个儿媳妇,她来到张家后,没想到婆婆非常喜欢她,人们都觉得很奇怪。很多人问刘氏婆婆喜欢她的原因,刘氏说:“只有顺从两个字而已,只要是婆婆的教训和指使,我都一一遵从,即使是不合礼法的事,或者是妇人家不能做的事,婆婆让做时我也暂时不推脱,过后会找机会慢慢的向婆婆解释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说的时候从容平静,往往我说的话婆婆没有不听的。”刘氏如此侍奉了婆婆三年,张母竟然变的慈善起来。张家又续娶了三个媳妇,从此再也没有发生婆婆虐待媳妇这样的事。
道
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他以清静守节,安贫乐道而受人尊敬。他的房子是草搭成的,门是蓬草编成的,门枢是桑树条,屋内上漏下湿,原宪端坐其中丝毫不觉清苦,以修习礼乐教化的儒道为乐。有一天,子贡去找原宪,他乘坐着高头大马拉的车,穿着雪白华丽的衣服,因为小巷容不下他的大车,子贡只好下车步行前去敲原宪家的门,只见原宪戴着用桦木皮做的帽子,拄着手杖出来开门迎接他。见原宪一副穷困寒酸的样子,子贡说:“嘻!先生这是生病了吗?”原宪回答他说:“我听说没有钱财叫做贫,学了道却不能身体力行去做才叫做病,我现在是贫并不是病。”子贡听后非常惭愧。
容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也出动让出三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良
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才华横溢,效忠祖国,深受国人爱戴。他的家乡非常贫穷,老百姓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屈原自小便很善良,本性仁厚,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他都伤心地落下眼泪。屈原就从自家粮仓中“偷米”灌进石头缝里,以供贫民自取。屈原的父亲发现自家粮仓中的米越来越少,知道原因以后,并没有责备屈原,只是告诉他说:“咱们家的米就算再多,也救不了多少穷人。如果你好好读书,学到了知识,做了官,把国家的农业管理好,天下的穷人才有饭吃。”屈原听了,点头称是。当乡亲们知道了“石缝漏米”的真相,都非常感动,夸奖屈原,说:“要是你这样的人将来能做官,为国家效力,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啊。”从此,屈原读书更加用功,博闻强知。后来,楚国国王看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当官,管理国家大事,为百姓办了很多实事。
恭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十分谦虚好学,为了拜师,他更是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历经月余,去周朝的都城洛阳拜望老子。他拒绝乘马车,坚持徒步前往,以显示对老子的恭敬。而年事已高的老子也非常谦逊,他听说非常有学问、已经桃李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连忙放下手中的笔,整理好衣服亲自出来迎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连忙又起身,恭敬地回答:“我学问太浅薄了,对周朝的礼乐知识了解得不够多,我对周礼又特别喜欢,非常感兴趣,所以特地前来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向孔子传授了很多周朝礼乐方面的知识。
敬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年轻时候,有一天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去!下桥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后,看他是个老人,就把鞋拾了上来。老人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于是张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老人离开桥头时对张良说:“你是可塑之才,五天后清晨,在这里等我!”第五天清晨,张良到桥上时老人已经到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能迟到?再过五天再来吧!”五天后,鸡一叫,张良就赶去,结果还是落在老人后面。老人叫他再过五天早点来。又过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太公兵法》来,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有所作为。”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终成沛公刘邦军师,后又封留侯。
俭
北宋杰出史学家司马光,生活十分俭朴,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主要内容。当他看到儿子读书用指甲抓书页,容易让书损坏时,非常生气。他教诫儿子说:“做生意的人要多积蓄一些本钱,读书人就应该好好爱护书籍。”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糜,极力提倡节俭朴实。在司马光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司马康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后世。
让
明人姚广孝,官至太子少师。有一次他独自外出散步,恰巧有一县丞路经这里,小卒们在前面开道,姚少师也不避开。县丞发怒,就把姚少师抓住,用鞭子抽打他。而姚少师也不自报姓名,县丞就拽住姚少师,让他跟在队伍后面走。这时路上有认识姚少师的,就说:“这是姚少师,当朝太子的老师呀!”县丞听罢,大惊失色,伏在地上请罪。姚少师缓缓地说:“暂且送我到郡衙里,然后再说话。”县丞来到郡衙,战战兢兢,以为姚少师会对他加以制裁。姚少师对县丞说:“你是秀才当官,不识高低,狂傲摆威。一位野人行路,何至于用鞭子抽打呢?我没有别的意思,你回去吧!”竟然没有再追究他。
忠
三国时期长坂坡大战中,赵云负责保护甘、糜二夫人和阿斗,但由于战争混乱赵云与之走散,于是带领三、四十随从回去寻找,杀死淳于导救了糜竺和甘夫人。赵云把二人送到长坂桥,将甘夫人托付于张飞后孤身一人回头寻找阿斗。乱军之中赵云刺死了夏侯恩并夺得了由其佩带的曹操的宝剑“青罡”,后于一堵矮墙边寻到了糜夫人及其怀里的阿斗,但糜夫人已身受重伤行走不便,她把阿斗托付于赵云后毅然跳入一口枯井自尽。赵云把阿斗背于身上,幸得曹操爱才心切,命部下不得放箭,赵云才得以在数十万大军中背负阿斗安全杀出重围。
孝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天性孝顺,他虽然做了皇帝,每天要处理的公务很多,但是却从来没有忘记到母亲的房间进行问候。朝朝夜夜,奉养母亲,从不懒惰。有一次母亲生病一直没有好转,汉文帝就不分曰夜尽心照顾,把侍奉母亲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怕宫女不够细心,汉文帝亲子服侍。睡觉时眼睛没有闭好过,衣带没有解开过。对于母亲的汤药,必先亲尝,看会不会太烫或太苦,才放心端给母亲服用。常言道:久病无孝子。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足足服侍了三年,母亲的身体才好转过来。这件事感动了文武百官及天下百姓,文帝奉母的故事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廉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担任徐州知府时,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著称,受到徐州百姓的称道和传颂。他五十岁寿辰时不准家人祝寿,却来了一个送礼人,抱着一盆盛开的月季花。家人便问:“请问尊姓大名,有何事?”来者说:“我叫赵钱孙李,来祝寿。”家人听后,知是百姓心意,但大人从不收礼,只好叫来者说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开花落无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但愿大人常康健,勤为百姓除赃官。”家人把诗写在纸上送给苏东坡看。不一会苏东坡出来,亲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着咏诗道:“赵钱孙李张王陈,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后苏东坡虽赋闲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惩贪除恶的好名声却在民间永远流传。
悌
宋朝时,有个大贤的宰相叫司马温公,复姓司马,名光,表字君实。他对待父母,极其孝顺,对待哥哥弟弟极其友爱,侍奉皇上极其忠心,对待朋友极其诚信,所以大家称他是一位贤德宰相。司马温公对他的哥哥司马伯康友爱得很。司马伯康年纪八十岁了,司马温公像待父亲一样的服侍他,并且像小孩子一样的保护他。每逢到吃饭稍为迟了一些,就问着他的哥哥道,恐怕你已经饥饿了吧。天气稍稍有一些冷了,就摸他哥哥的背上说道,恐怕你的衣服太薄了吧。司马温公侍兄如父,成为流传千古的美话佳谈。
勇
关羽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他单刀赴会这个故事广为传颂。江东吴国鲁肃想杀关羽,夺回荆州,所以在江边亭内摆下“鸿门宴”,亭外设下刀斧手,掷杯为号,群起杀之!关云长明知是计,却只带周仓一人替关云长拿刀,孤舟渡江赴宴!席间,关云长故意骂走周仓,让他先到江边准备,后手拿青龙偃月刀,假借酒意手牵鲁肃,让他送自己去江边,东吴众人因顾及鲁肃安全,不敢妄动。只好眼看关云长安全离去。
敬
5.仁义礼智信读后感 篇五
大忠大爱为仁;
大孝大勇为义;
修齐治平为礼;
大恩大恕为智;
公平合理为信。
天下一统为仁;
民族兴旺为义;
自强不息为礼;
福亏自盈为智;
以义取利为信。
世界大同为仁;
祖国山河为义;
家国天下为礼;
刚柔相济为智;
一诺千金为信。()
6.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 篇六
1 把“仁者爱人”与“以人为本”结合起来
“仁”在中国传统道德价值中居于核心地位。“仁”简要理解, 就是“仁者爱人”。在社会生活中, 离开同情心, 离开“爱人”做不到真正的仁。“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是对“爱人”最起码的解释与要求, 如果只为个人利益着想, 是不符合“仁”的基本要求的。虽然在阶级社会, 泛爱论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并容易流于空想, 但是, “仁爱”思想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道德信念, 对于协调人际关系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却永远记载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史册中。
今天所提倡的人道精神或者说“以人为本”思想也是秉承了传统道德中“仁者爱人”的合理内涵, 因为人性与人道是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任何一个社会领域、任何一个社会举措都不能偏离与违背的原则, 否则就是不道义。现代生活中, 人与人之间关系可能会因为经济利益等因素而导致不可避免地矛盾与冲突。因此, 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发扬中国人传统的“仁爱”精神, 倡导“仁者爱人”, 互助互爱与人为友的道德, 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升至社会道义和社会责任的高度, 是有益于社会主义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形成的。
同时, 孟子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1], 把仁爱理念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推广到对自然一切生命的博爱的高度。这对于审视当前科技进步与生态危机, 构建新时期生态伦理道德是极富启发意义的。
2 把“义以为上”与“公平正义”结合起来
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 “义”几乎和“仁”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和“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明确指出在处理利益问题上如何摆正个人与社会, 部分与整体, 家庭与国家的关系。尽管不同时代与不同社会会对“义”有不同的理解, 但是对“义”的必要性的认识却是共通的, 即“义”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延续的道德准则, 没有“义”的社会形态是不可想象的。
现代社会中提倡“公平”“公正”与“正义”, 正好与“义以为上”的要旨相通, 这也正是我们要赋予的新内容。表面上看, “义以为上”和“先义后利”与市场经济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相矛盾, 但实际上恰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补充和保障。众所周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其中因个人主义,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而产生的损公肥私, 损人利己以及各种欺诈行为, 正在严重地损害人民的利益并且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 离开“义”的道德底线去追逐利益在客观上会导致杂乱无序与不可持续。因此, “义以为上”和“见利思义”在市场经济中也越来越彰显出不可低估的价值, 它对抵制“唯利是图”和“见利忘义”思想, 对于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起到一种道德导向作用, 使人能够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 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作出道义的行为。因此, “义以为上”当仁不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补充。
3 把“克己复礼”与文明素养结合起来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礼”不但是一种行文规范和社会习俗, 更是一种道德功用。把这种思想推衍到个体, 就是在个人修身范畴中讲“礼节”, 在与他人交往中讲“礼让”。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是对“克己复礼”道德解释, 认为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克服和改正自己的弱点与缺点, 才能使自己逐渐符合“礼”的要求, 才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孔子本人“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何尝不是遵循礼数的结果, 又何尝不是提高了自身素养!把“克己复礼”提高到治国地位的管子, 他认为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这对中国“礼仪之邦”的奠定,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 封建时期, “礼”夹杂着许多等级观念与尊卑思想。中国传统道德当中“父义、母慈、兄友、弟悌、子孝”这五种人伦关系曾经在封建宗法统治时期确保了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 如果把其中的等级制度因素剔除, 把积极合理的成分剥离为现代文明, 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那么, 五伦中的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礼数, 对于维护和改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伦关系, 对于协调各种人际关系, 仍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非常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良性运行。
4 把“明智”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在中国传统道德认知当中, “智”不但指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智慧, 即通过“格物致知”来认知世界, 认知自我, 探究万物与宇宙, 它更倾向一种道德智慧。孔子讲“择不处仁, 焉智?”“未智, 焉得仁?”, 子夏认为:“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2]这就从另一层面把“智”与“仁”联系在一起。孟子也认为:“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就是说在是非善恶中能够择善去恶, 在求学和求知过程中能够时时秉承着仁德的要求, 才能真正地达到明智境界。
当今社会崇尚科学, 遵循真理, 离不开知识的传授与探索, 但是又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智慧层面, 只有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用“仁”的方式来教育人, 才能纠正当今社会应试教育的一些不足与偏颇, 才能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
5 把“诚信”与市场信用结合起来
“信”首先是社会个体行走于世间的立身之本。“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诚信是人之为人最基本和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离开诚信, 做人的根本也失去了。其次, “信”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孔子说:“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只有取得百姓的信任, 才能树立国家的尊严与形象。
现代社会, 诚实守信不再仅仅属于道德范畴, 而是派生至法律领域作为一种法治原则予以体现。就是说, 要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 我们不仅需要诚实守信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来调节, 更需要诚实守信作为一种民法原则来解决利益纷争。许多有识之士指出, 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和隐患。通过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建设成就, 我们可以看到, 从某种程度上讲, 市场经济其实是一种信用经济, 它是以诚信道德原则为基础的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结合体, 既依赖于现实的法律和制度体系, 又依赖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道德规范。这也是我们今天重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体系必须与诚信道德结合的意义所在。
当然, 对于“仁义礼智信”, 从历史的时代性与阶级性看, 因为有其封建尊卑与等级制度存在, “仁者爱人”思想与“克己复礼”思想不可能完全实现, 所以对于传统道德的“仁义礼智信”必须坚持理性的态度。但是, 基于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发展尚未达到最高阶段这一现实, 宣扬纯粹性或义务性的伦理道德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是可行的。“取法乎上, 仅得乎中;取法乎中, 仅得乎下”, 作为一种历史传承, 在道德的追求上应当把它提升到最高境界。因此, 把“仁义礼智信”赋予时代内容发扬, 无论对道德文明建设还是市场经济建设都是一种无比珍贵的文化资源。
摘要:“仁义礼智信”做为中国传统道德精髓, 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并产生过深远影响, 剔除其封建宗法和等级制度等因素, 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借鉴意义。随着社会的变迁应该赋予它们新时代的内涵和阐释。
关键词:传统道德,仁义礼智信,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杨伯俊.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1:322.
7.仁义礼智信对内脏的影响 篇七
我们都知道,仁义礼智信一共是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古人把它叫做五常,“三纲五常”的五常。“常”是什么意思?常就是自然状态,就是正常。一个人,他知道正常状态的时候,他是明智的;反过来,不知道正常,不知道自然规律是怎么样子,任意妄为,其结果就是凶灾。凶灾的一个体现就是疾病,甚至会有一些绝症。实际上很多绝症,是我们的内心自己造出来的。
“仁”。 仁对应的五行是木,对应的四季是春天。我们都知道春天是草长莺飞的时候,也就是万物生机勃勃的时候,它对应我们的心理状态就是爱人。因为仁这个意思,就是爱人的意思,就是慈悲善良,能够同情别人。养生、养生,“生”就是指的生机,生机就是指的生机勃勃的力量,对应的脏腑是哪个?就是肝脏。这里的肝,并不是西医的肝脏,而是指的包括脏器在内的身体的一种状态和功能。我们都知道,脏腑、经络和七窍都是连通的,肝开窍于目,肝如果出了问题,眼睛就会出问题。仁慈对应的五脏就是肝,对应的心态就是仁慈博爱。仁慈就会养肝,仁慈的人肝血就通畅,气脉就好,当然就长寿。
“义”。 义指的是一个人的义务、责任、道义,它对应的五行是金,对应的五脏是肺。肺有问题,对应的就是义方面做得不好。金气特别旺盛的人,杀气也特别重,就是这个人特别喜欢挑别人的毛病,“眼里揉不下沙子”,这种性格的人,特别容易得金方面的病,得肺经方面的病。金气过重的人要练习什么?就是练习宽容和微笑。人只要一笑,全身紧张的气就放松,脏器就得到舒展,脏器一得到舒展,病就好了。
“礼”。礼对应的是火,对应的五脏就是心脏,对应的四季就是夏天。心本来是一个向上的,一个非常开放的状态,这是它的自然状态。假如不自然的状态,病态,那就是仇恨。仇恨会伤心脏。因为一般的恨都是从心里边往外发的,而且这种气是往里聚的,特别容易导致心慌、心跳,冠心病等一系列的疾病。你的内心快乐了之后,身体就通畅,反过来身体好的时候,心态也是好的,所以把心态调整好,心脏的病就能得到缓解。
“智”。 智对应的五行是水,对应的四季是冬。一个人要想有智慧,第一个就是谦虚,就是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肾开窍于耳,一个人能听进别人的规劝,耳窍通了,肾气就足,肾气足了,自然有智慧。如果肾气不足,这个人就会烦躁,就会不安,就会自我感觉压力特别大。
“信”。 信在五行里边是属土的,它在四季里边对应的是长夏,也就是夏天跟秋天过渡的这么一段时间,这个时间的状态就是万物孕化的时候。“人无信不立”,人要是没有信的话,是立不起来的。身体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特别诚信,特别笃实,行动力特别强,心里边从不计较,他的肠胃就好。反过来,特别爱计较的人,肠胃就不好。怨恨恼怒烦,这个“怨”是直接伤脾胃的。
【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推荐阅读:
孔子及其伦理思想10-20
孔子的教育思想lunwen07-28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10-03
孔子与“希腊三贤”的经济伦理思想之比较08-14
孔子论语全文09-19
孔子、论语简介10-22
孔子的作文参考07-21
读《孔子游春》有感07-23
我眼中的孔子08-03
写孔子初中作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