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随笔

2024-10-04

中国教育史随笔(共11篇)

1.中国教育史随笔 篇一

我是个对文字情有独钟的人。

早在童年时期,我对黑白插图的小人书就爱不释手。看着上面的图,读着下面的文字,就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就这样,我在文字的世界里,认识了岳飞;认识了贾宝玉;认识了关羽和张飞;认识了《镜花缘》里的一干人……

上到中学后,我所生活的那个地方在我们国家的版图上有点偏僻,但是教我的老师却都身手不凡。几个英语老师都是上海知青,比起现在的人,他们还算见多识广,事业心很强,英语书法写得很溜,非常值得佩服。

初中时,教过我语文的老师有两位,他们的基本功都很扎实,见识也不缺,在我的人生道路上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我至今都在心里记挂着他们。

上到高中以后,课程的难度加深了,我的脑子不是很灵光,尽管学习挺用功的,成绩却不理想。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时候改革开放已经搞起来了,我们那个地方的优势与发达地区比起来反而在削减。

我们这儿是南疆的西部,现在在地图上看都挺偏僻的,是个经常被唐朝边塞诗人点名的地方,历史上属于龟兹古国,唐朝西域都护府的管辖地。

文革时期这儿挺吃香的,很多有鼻子有眼的人遭了难,被发配到我们这儿劳动改造。有北京、南京等地大学里的右派在这儿教书。他们学识高,人品好,在这里传播了知识,带来了文明。那段岁月是他们人生的苦难低潮期,但却是这个地区孩子的黄金生涯。

现在,别说是我们这,恐怕在大城市的学校里,也不多见学识人品那么好的老师了吧。所以说沧海横流也好,世事纷纭也好,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中去看,优秀的人,在哪里都是金子,都能发光。

我上高中时,改革开放已搞起来了,那些当年灰溜溜的右派都被落实了政策,都回他们的原籍去了。那些上海知青也大都闹过之后,回魔都去了。我们这里的发展和内地渐渐拉开了差距。我高中时没碰到教书水平太过硬的老师,那时的高考升学率特别低,就4%左右,我又笨,高考落榜了。

不过有位英语老师挺值得一提的,韩长庚老师。1986年他教我们时都60多岁了,慈眉善目的,脾气不是一般的好,没见他发过火,英语读得一般话。每次来上课,抱一大摞子外语词典,装门面。也没教会我们什么,但是他的背景挺牛的,一听就能雷翻一拨人。

他年轻时是国家农垦部的俄语翻译,也会英语。我上高中时,我们学校缺英语老师,就把花甲之年的这位老先生返聘来给我们教英语。他的气质和谈吐还不错,是个文化人。没教会我一点英语,但在别的方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记得有一次,他在课堂上笑咪咪地问我们:等你们长大挣了钱,舍不舍得给父母花呀?

我们都纷纷回答:舍得呀!

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汗颜,我现在是个教了28年书的穷教师,光中教一级这个职称就拿了20年没升过。父母得癌症时,也没拿出多少钱给他们看病,事后想起来心里都是满满的遗憾。

当年回答老师的话,就成了响亮的耳光打在了自己的脸上。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经常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我既恨自己无能没本事挣大钱孝顺父母,也恨教书这个职业耍流氓,把自己搞得颜面无存。自古以来,老百姓都知道:家有三斗米,不做孩子王。

做了孩子王,就露着藏不住的穷酸。我现在回过头去回忆那些教过我的老师,他们大都铁骨铮铮,两袖清风,总之,没有一个脱贫的。教书是个终生都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职业。特别是对于我这样夫妻均为教师的人来说,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

我上中学的时候,碰上了几位清廉而有才华的老师,我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再加上我从小爱看书,当时心里暗暗发誓:将来要成为和我老师一样优秀的教师。

我是个幸福的人,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我也终身掉进了贫困的深渊。我自己没有过上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也护不住一家老小。

在教书的生涯中,我身上渐渐生出了小家子气。我没有了学生时代“挥斥方遒”的“书生义气”。觉得不讲回报地献身教育事业是不值得的,那种不顾一家老小死活的,揣着一腔孤勇为排名挣扎的行为是愚蠢的。

何况现在,教育界的水也是很深的。收入高的人不一定书教得好,书教得好的人,不一定收入高。这里的故事很精彩,我还想多活两年,多看看这里的热闹呢。我才不想快快的累死!

总之,这个圈里也很乱,想说爱它不容易。

2.中国教育史随笔 篇二

在香港, 不论你是站在街上, 还是坐在办公室里, 你都能看到香港人背着包在匆忙行走的身影。初来时, 我觉得好奇怪。因为不管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白领经理、蓝领市民, 还是西装革履、布衫拖鞋, 几乎所有人都离不开背包。

香港实在是一个被包裹着的和被背着的社会。

我一直想看看, 在香港人的背包里, 到底装些什么。行走在街上, 他们步履匆匆, 根本没时间打开给你看到;在地铁和巴士上, 他们都很自觉———不在车上吃食物, 当然也没有打开包的必要。就连在办公室, 从进门的那一刻起, 手上就有忙不完的活, 没手打开包。

于是, 我的好奇, 就一直被他们裹在包里, 几月都没打开过。我想, 这包里一定有他们的家人、亲戚、朋友、同事……总之, 包里一定是一个情感丰富、色彩缤纷的世界!

因为这个社会是被包裹着的, 所以, 也注定要被人们背上肩:爸爸背着往东去了, 妈妈背着往西走了, 哥哥背向北边冲去, 妹妹跟在后头焦急地一路喊———哥, 等等我!

就这样, 香港, 被一家家背着游走四方。

我本想也买个包背着, 体验一下让人羡慕的背包人生。可我背不动, 感觉我跟不上这个社会的节奏, 跟不上这里人们的步伐。

于是, 我只好买了个挎包, 用一边肩膀挎着, 每天游走在一个个“蛋糕楼”和一个个背包间, 让自己的一个肩膀接受这里的生活负重, 留下另一个肩膀, 承接我将来的生活……

老师, 我想和你说句话

第四节课下课, 便是第二个小息时间。

办公室的门开了, 走进一位学生。个头较高, 粗壮的身体俨然一个成年人。我不知道他找谁, 转头看了看他, 而他也很有礼貌地对我微笑, 说“老师好”。不经意地和他对视一眼, 让我惊讶———这个学生面部不正常, 嘴角整个向左边翘, 咧着嘴, 大舌头有一半伸出嘴外———没让我多想, 他径直去敲张副校的门, 然后一闪就进去了。好一会儿, 门开了, 张副校搂着他走了出来。在大门口, 张副校停了下来, 对他说:

“你还有什么事吗?我一会要上课。”

他想了一会, 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动作———一下子勾住了张副校的脖子, 凑近耳边说:“老师, 我想和你说句话。”

“如果不是什么急事, 等我回来再说, 好吗?”

“那好吧, 你去上课吧。再见张sir。”

这是我亲历的一个情景。说实话, 我被这个情景深深感动了。

没想到, 一位校级领导和他的学生竟是如此亲热, 走出办公室, 还搂着这位非常不起眼的学生。我承认, 即使我没有对身有残障的学生有任何歧视, 但我也做不到像张校长这样和他亲热。

一对师生, 轻轻地搂, 微笑面对, 亲切交谈……我想了很多:

一切是那样的自然, 自然中让你感受着教育的幸福与永恒;

一切是那样的平静, 平静里让你感受着师爱的微澜与激荡!

街头小义工

每逢周末, 行走在香港街头, 我常看到, 在人行道上, 在风雨天桥, 在地铁站口, 总有人或三三两两, 或独自一人向行人募捐。他们胸前挂着一个包, 手上拿着小纪念品, 每当行人走过, 他们都会笑容可掬地轻声问你是否愿意奉献一份爱心。我注意到这些小纪念品, 多是一些小贴纸或小玩意。尽管这些小纪念品并不值几个钱, 可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更难得的是这些义工牺牲了自己的周末休息时间, 精神可嘉!

在这群人当中, 有不少是在校的中小学生。我把他们称之为“街头小义工”。

我曾经历的一幕, 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是一个周六的早上。我一位大学老同学要请我和一位在她学校驻校的女同事喝茶, 地点就在金钟地铁站的美心店。约好是11点, 我和同事10点半就出发。

从湾仔到金钟很近, 乘地铁就一站。因为时间充足, 我们从宿舍出来, 就走得很慢。就在我们走到香港入境事务处大楼的楼梯口时, 我们看到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在路边做募捐义工。年龄大一点的人像妈妈, 应该是四十岁人, 那小男孩子一看就知道是小学生。小男孩胸前挂一个包, 包里装着一些小纪念品。那位像妈妈的人, 在小男孩身后不远处站着。

看到我们走来, 像妈妈的人好像在跟小男孩子说什么。

小男孩子有所反应, 待我们走近时, 小男孩子小步走到我的女同事跟前, 怯生生地说:

“小姐, 你们可以奉献一份爱心吗?”说着就举着手中纪念品, 说这是公益活动的。

我的同事很开心地说“可以啊”。然后用手摸了摸他的头, 说:

“你和妈妈一起来做义工啊, 小小年纪的, 真不错哦。”

小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满脸羞红。

一旁像妈妈的人赶紧说:“我是他的老师。他是第一次出来做义工, 我陪他来, 也教教他。”

女同事一听, 很惊讶, 我也颇感意外。

女同事很开心地掏出20元放到了小男孩胸前的募捐包里, 小男孩在她的衣服上贴了一张小贴纸。看到那位老师手上有相机, 女同事就开心地搂着小男孩说:“我也是老师。我们一起合个影吧?”小男孩子很不好意思。但老师已经拿起了相机, 他便红着脸和我的女同事合了影。

顺利地完成了一次募捐, 小男孩便很开心地转过身去, 等待下一位行人。他的老师便后退几步, 又站到了小男孩子的身后, 手里拿着相机, 看着他。

这对义工师生的身影, 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我总在问自己:什么是教育?

3.新乡土中国研究随笔(之二) 篇三

在费孝通的描述中,礼治维持着村落的秩序,教化权力形式正当其时,国家对村庄施行无为政治。这是传统的乡土中国。但现代化运动以来,国家权力开始深入村庄,甚至延伸到家庭,村庄再也不是天高皇帝远的自在田园,外来力量的渗透使村庄不再呈现单一的性质。

也许,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导,但在陕北毛村的调查经历告诉我,这已是村庄中重要的现实。

毛村最早的居民是来自外国的传教士,清朝光绪年间他们就在此兴建教堂,出租土地,逐步形成了一个定居点。历经时代的风雨,在八十年代重新恢复活动的毛村教堂已成为陕北某地区主教的主堂口。毛村四百多户村民中只有不到10户信外教(佛教),其余皆信天主教,是一个典型的天主教社区。同时,国家权力已在村庄之上建立起实实在在的控制,毛村实际的权力掌握在从”89年以来一直担任村主任的方某手里。宗教权力和行政权力一度相安无事。但在村庄建校和选举过程中,村庄已经二重化了的权力空间性质得以展开,两种性质权力开始了近距离的交锋与互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村委会和教会合作建校,村里出地,教会出钱。但因教会承诺的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双方纠纷渐起。一天,教区前任主教王主教在主教办公室与村委会方谈判,双方发生争执。王让方“出去”,方则让王“滚”,方说“这是我管辖地”,王说的则是“毛村是我教民的地”。在双方眼里,毛村的空间性质截然不同。在王主教看来,毛村是他的教区,包括方在内的村民都是他的教民。而在身为一村之长的方看来,自己是毛村人理所当然的父母官,教会只是他用来给村民谋福利的财源。方办事干练,在村民中有威信,但这天方对主教的亵渎,却使很多身为教民的村民大为震惊。在修校问题上,村庄也迅速分裂为两派,一派是村委会及其追随者,一派则是教民组织的领袖及坚定的教民。造成这种分裂的基础是村庄二重化权力空间的性质。

一次,在教会里,教民拦住乡党委书记要求处理问题,乡书记说:“教会不是个打官司的地方,要告你们到乡政府去告。”让村民到乡政府去告,这是对村庄场域和宗教情绪的回避,而要力图运用起乡政府掌握的国家权威。

双方矛盾一直相持到村委会选举,并在互相拉票中逐步激化。选举日当天的流动投票中,支持方的老支书颐先选举工作人员一步到村民家里拉票。置身于老支书营造的面子、人情组成的村庄道德空间,一些对方不满的村民难以感觉自己是在选举制度设定的法制空间中行使权利,、只好投方一票。但教会一派为达到“倒方”目的,已自觉运用起法律武器,选举席针对“威逼利诱搞选举”的上访使他们成内主动将法律权威植入村庄道德空间的播种者。选举事件使我们看到了目前村庄正在经历的另一种二重化过程,那就是传统的道德空间和现代的法制空间的碰撞与交融。

我们把不同性质权力关系交锋、共存的村庄场域称作二重化村落空间。这种空间,主要是指权力运行的空间,它由制度和文化因素构成。在村落中,布满了各类权力关系:与宗族关系对应的长老权,与宗教关系对应的神权。十九世纪末仁十世纪初以来,正式的国家权力也渗入村庄,村庄日益变为一个行政社区。但只要构成权力运行基础的制度和文化因素不退场,各类权力的运行空间就在,不同空间的交融和不同权力的碰撞就在所难免。

前述的宗教权力和道德权力可归于非正式权力,而行政社区和法制空间中运行的权力则可归为正式权力,村落权力空间中存在的各类权力基本上可归结为这两种。两种权力之间既可分庭搞礼,如王和方对毛村空间定义的争夺;也可相互借用,如老支书主动进入道德空间拉票,而教民则到法制空间中寻求支持。这时,由制度和文化因素构成的权力空间不仅是权力运行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权力进一步强化乃至转化的媒介。我们不妨把这种对权力空间的争夺与利用称作“权力的空间控制技术”。这种技术包括:主动寻求符合自身权力性质、适于自身权力运行的空间性质定义,躲避对己不利的空间(乡政府让教民到乡政府告状),在非正式权力空间中加强正式权力(如老支书用人情、面子诱压村民投方的票)+在正式权力空间中加强非正式权力(如教民到民政局、法院反映选举违法问题)。村落的二重化权力空间性质正是通过权力主体对权力空间的控制和利用得以充分展示的。

在二重化村落空间中,权力行使的方式和原来理解的不同。正式的国家权力往往会采用非正式的行使手段,如“权力的文化网络之类”,这一方面可能是国家权力在村庄中的式微,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国家权力的一种主动寻求。而非正式权力也往往会借助正式权力的威力,扩展自己的影响,这是因为村庄已日益向国家敞开,村民需要在已包容了村庄的现代背景中赢得自主能力。可是,虽然二重的村落权力空间之间是一个互强的过程,但并不是每一个中国村庄都是明显二重化的,仍有一些国家正式权力薄弱或非正式权力稀薄的村庄,这样的村庄中权力行使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变异。当然,这里面就又有了一些需要探明的原因。

用二重化空间的视角进入村庄,也就不会把村庄中发生的事件只看作单一性质的事件本身。行动主体的性质是可变的,被动用的权力的性质也是可变的,这种变化根源于事件得以展开的村庄背景的复杂性。就拿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民主下乡”来说吧。一些人因见到程序的不断落实而断言民主前途光明,另一些人则因选举幕后操纵和村民的被收买而痛感民主在乡村无根。其实,深入民主进入乡村的具体过程,我们就会发现,其间各种权力互相缠绕、躲避、试探、交锋,很难说是民主在推行,还是反民主的力量在表演。而且,正是在这种复杂的互动中,行动主体得以赋予自己多重资源,事件后果汇人多色调的生活流程。民主的扎根抑或消解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才能被发现,而且,不再有非此即彼的结论。

二重化村落空间给研究者观察村庄事件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舞台,使得行动者得以在研究者头脑中展现自己的复杂性格,以往,这一头脑被僵硬的结构和定势充满而很难转动。社区记忆

我调查过的村庄,建村历史最短的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历史最长的则有一千多年。当我向村民询问村庄历史上发生过哪些事件,并不是每个村庄都能给我满意的答案的。久而久之,我发现,那些对历史记忆清晰的村庄往往村庄的内聚力也强;村庄公共舆论发达,而那些对历史淡忘的村庄内聚力不强,村中各色人等自行其是,缺乏公共的行为评价标准。在对村庄历史的记忆和现实的村治面貌之间显然存在着某种联系。

从费老的《乡土中国》中我知道,村庄为了应付当下的境况,需要向过去学习经验。这种经验是靠了公共的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的结合累积起来的。费老将这种累积的经验称作文化。我要讲的村庄对历史的记忆大概就相当于费老讲的文化中的“象征体系”。这种象征体系起到了记忆历史事实,保存历史体验,并充当村民的价值判断,影响当下村民的行为选择的作用。 -费老曾比较乡土社会记忆流传机制同城市社会的不同。认为城市社会主要靠文字,而村庄中人因为需要记忆的事物范围太少且缺乏变动,因而不需要文字,只用声音就行了。这里费老强调的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记忆。但是,村庄中就没有另外一种记忆的内容吗?我指的是村庄遭遇重大事件的记忆,这样的记忆村庄又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

这就要靠象征体系。在村庄中,我们可以见到的象征体系有很多,一如家族仪式、族谱、宗祠等,二如宗教仪式和活动,三如口述的村庄历史和传说,四如一村特有的村风、村规等。这类象征体系反映的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生活节素,而是村庄在应付各类事件时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但不是每个村庄都有发达的象征体系的。象征体系的形成需要有稳定的村庄外部环境。只有在持续的村内村外互动中,村庄成员才能形成共同的经验,并沉淀为共享的象征体系小象征体系的形成也需要村庄成员保持相对的稳定。频繁的人口迁出与迁入都不利于社区记忆的长成,因为这种情况下,村庄成员之间的经验差异太大,很难整合。正因为如此,也才有了不同村庄不同的社区记忆强度。我们知道,华北村庄的宗族文化要弱于华南,除了两地耕作方式所需要的合作程度不同以外,华北村庄经历过的战乱和迁徙多于华南;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社区记忆强弱不同的村庄在应付当下事件时,其应对方式是不同的。社区记忆强的村庄,村庄历史上的经验构成了当下人们调整自己行为的标准,故村庄舆论发达,村民更看重自身行为在村庄内得到多少承认。因此,社区记忆强的村庄往往有着负责任的精英与关注村庄公共事务的村民。在应付来自外界的挑战或组织村内重大公益活动时,村庄易形成一种合作机制,因为每个村民都能感受到村庄舆论对他的压力,他在村庄公共事务中的表现会转化成人们对他的道德评价,这种评价将影响到他在村庄中的威信与地位,因此,选择对村庄公益有益的行为就是理性的选择乙社区记忆强的村庄在形成这种合作机制时也会更多地动用历史的经验。因为这种经验是既有的,不需经过新的尝试就能得到。所以,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在家族型村庄,村庄公益事业的集资由族长帮助完成,与村外的经济协作或者纠纷也会征求族中有威望人物的意见。而这种传统资源的漳用往往是有效的。

社区记忆弱的村庄,由村庄历史提供给村民的联系方式较为稀少,村民很可能依据当下社会的利益关联方式进行交往,或在不断的村庄开放中受外部影响而适时地调整自己在村庄内部的交往方式。村民没有受到历史经验和村庄道德的引导和约束,各自行动的独立性较强;相互之间约束较少,村民多不注意自己在柑庄中的声望和威信的积累,只看此时此地的得失。这样的村庄在遭遇重要事件时,其调动历史经验的能力差,促成村民之间创作的资源少,由此,村庄显得不是手足无措就是无所适从。曾经在电视上看到,郑州郊区两个村庄都是葡萄产区,由于村庄内部的组织资源差别大,导致全年水果销售悯况很不同。甲村有葡萄协会,通过葡萄协会联系到大的超市,不仅不愁销,价格卖的也高;而乙村因为郑州市24小时不准三轮车进出的规定,致使单家独户等待商贩上门收购的原有购销方式无法继续,而村庄又无计可施,葡萄只好烂在了地里。看来;是葡萄协会及时为甲村村民提供了闯市场的组织资源,而没有这种组织方式的乙村是很难想起利用协会的组织方式进入市场的。社区记忆构成社区选择的路径依赖。

社区记忆对村庄集体行动如此重要的影响,提供了我们关注社区记忆的充分理由。也因此,怎样保有并维护社区记忆,就成了我们思考的重要努力方向。

社区记忆的强弱究竟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我们从社区记忆不断形成和传递的渠道上讲,社区记忆主要是社区应对各类事件的历史记录。因此,社区必须要经历过足够的内外部事件。一个社区经历过足够丰富的外界刺激和内部的重组,才能形成丰富的社区记忆。而一个闭塞、少有外部交往的村庄是不可能建构起关于自身生存发展的历史记忆的。

社区记忆的形成也是一个过程,它需要在稳定的更新中实现延续。这时,社区必须有一种保留经验发展经验的机制。这种机制需要一些讲述历史并保存历史的人物。这种人物或者具有口头讲述历史的能力,或者具有书面记录历史的本领,而且他们有威望,为当时的村民和后来者所尊重。一些考取功名的村中子弟、私塾老师和民间艺人就成为这种人物的理想人选。所以,一些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村庄往往村史就遗留得比较完整。这种机制也需要一些保留历史的合适形式。如家族组织的族谱、活动仪式、文字书写的村志、历代口耳相传的村史等。这些机制的形成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频繁的战乱会使村中精英人物流失,文字资料散佚,过于激烈的外部压力会使村庄共同体无力承受,无法用过去的经验予以化解,从而造成村庄的灾难,表现在历史记忆上,就可能形成空白和盲区。

近几十年来,对社区记忆构成威胁的一是革命运动的持续冲击。革命需要全民的动员,村民被不断裹挟进宏观政治社会的变动中,在承受外界意识形态影响的同时,村庄历史经验的重要性不再被人们重视,革命的一代村民是不需要历史记忆的一代,而且,某些时候,社区记忆还构成了村民们采取激进行动的障碍,于是,社区记忆的载体被当作革命对象也被一并扫除。砸烂神庙和祠堂,烧毁族谱和文物,清洗旧的文化意识,灌输新的革命话语,这些都使得社区记忆无声地断裂、消解。另一个对社区记忆构成威胁的因素是市场化的冲击。市场化使社区日益处在一个全面开放的和紧密联系的世界当中。市场因素的多变构成多数社区未曾经历过的重大事实。社区发生着各种力量的急剧分化。由市场化导致的人口流动又进一步离异了村民之间的观念认同。不同的村民之间利益不同,应对市场变化的方式也就不同。如果这种变化和村内的分化足够剧烈,村庄就难以整合各种态度和行为,村庄进入了分崩离析的时代,整体的社区记忆也就难以为继了。

4.世界强国,中国生活随笔 篇四

“世界军事力量”排列,中国位第三;“世界国家面积”排列,中国位第三;“世界人口数量”排列,中国位第一。面对以上资料,你一定想:瞧,不愧是我的祖国,中国就是厉害,强!而我只想笑。

人家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不否认中国的努力,但我感到羞愧!

看看我们的街道,到处是垃圾,“白云”伸手就能抓到,而这些垃圾袋从不被人捡起。宠物随地大小便,而主人看都不看,理都不理。楼下的`空地,也能被“开发”成小菜园。到了夏天,楼下自主烧烤的人数不胜数。你注意到过吗?

看看我们的商场,为了讲价,大吵大闹,甚至动起了手。再看停车场,为了车位,车主可以和管理员“理论”起来。再来看电影院,感觉有意思,就哈哈大笑,不顾他人感受。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的素质!在国外,某一中国游客在某景区售票处插队买票,在景区内乱扔垃圾。你要明白,你代表的不是你一个人,往小了说,你代表的是你的父母,你的家庭;但是往大了说,你代表的就是你的国家,整个中国!你曾这样过吗?

我曾看过一期节目,那美女就很排斥这种行为,相反,她很看好日本。我们当时很多人不高兴,说她是个叛徒,我也很不高兴。但不是因为她是个“叛徒”,而是这些人太“溺爱”中国了。

5.对中国社会的认识随笔 篇五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并未经历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些都是由于中国历史决定的,中国国情仅仅能适合于社会主义,自1956年后,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虽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对于刚刚从封建和战乱中走出的中国而言。生产力发展无法满足人民生存的要求,再加上政治上的错误领导,中国人民仍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人民向往的幸福生活依然是梦。虽然是梦,但人民生活依然很美好。因为人因为刚刚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人民对于磨难都无所惧。再者,全国人民都处于一个相同的水平上,人民团结互助,生活在对新中国富强的美好梦想当中。

经历了阶级斗争之后,国家才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符合了人民和平富裕的的愿望。但由于经济建设的加快,对外开放的拓展。市人民素质无法随之提高,在市场经济物质利益刺激下,社会出现将极大隐患,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社会压力大等。人民感到生活压力极大,便出现社会不稳定因素。

而国家呢?国家虽然将强基础设施建设,免除农业税,对农民进行补助,将最低个人税不断提高。但国家可曾想过,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政策的实施。农民又有多少耕地呢?恐怕用亩算都太大了吧?虽然有许多种粮大户,但他们又是谁?他们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去承包大量耕地,然而有一些地理环境是不适宜的。还有国家为了粮食危机,提高粮食的商品率。国家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表面上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粮食价格的提高,伴随着是一切副食品的涨价。国家所做的仅仅使农民的生活压力变得更高,医疗,教育,等而这些政策真正受益的是那些有一些资本的人,而这样又使得贫富差距拉大。

这些作为国家的惠农政策似乎漏洞百出(这是有些夸张了),这一系连的连锁反应都是由于市场自动调节造成的,也是科学的。

那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国家就只能看着农民这样贫穷下去吗?当然不会了,对于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工农阶级富裕了,才是中国真正走上了富强。

现在国家运作出现了问题,都是国家政治经济在发展中出来问题,要想避免这些问题,就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经济出发,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这仅仅是对外而言的,使整体而言的。而对内而言呢?中国正处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阶段,也就因此中国才会出现这样的现状。所以对待中国的发展水平不能看平就水平,而应看中国人民收入和贫富差距,只有这两项水平得到提高,才算是中国正真的富强。

那又该如何发展中国农民阶级,缩小贫富差距,难道国家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贫富差距这样延续下去吗?当然不会,从历史的角度而言,中国正处于一个正常的历史阶段,,但也不能一味的等待历史的调节,中国应该总结历史经验,结合社会现实,来加快农民阶级的富裕,缩小贫富差距。

中国存在贫富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中国人民思想尚未得到真正的解放,自然经济仍然大量存在,生活水平不高,而从农村走出的农民工由于各项社会原因,如廉价劳动力过多,人民输入不高,再加上社会消费量大,,而作为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发展空间大大小于生活在社会上层的人,使得贫者益贫,富者益富,贫富差距拉大大。

6.走出中国 到 以色列 随笔 篇六

作者:赵丽芝

2012年8月7日离开了美丽的星城长沙,踏上了“万里寻夫”的道路,先是从长沙-北京(2小时飞机),后从北京首都机场乘坐的以色列航空(12小时飞机)终于于次日的中午(当地时间是清晨)抵达以色列(Israel),老公在机场等到了我。

这里我想还是把中途的安检和一些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跟大家分享下:

第一、机场一般都有wifi无线信号,特别在北京首都机场有信号需要在总台取密码,凭护照是可以免费上网取账号密码的哟,当然在以色列这边就好像不用了,自动显示信号,没有密码,自动连接,我没有带手机卡,但我手机安装了飞信和skype等通讯软件。有的朋友装QQ等,但好像在国外这没有国内好使。

第二、出国安检很严苛,据说以色列航空是最安全的航空,安检也特别的苛刻,把我弄在安检室内打开我的行李一点一点的测试,真是我感觉史无前例。当然我又不怕,如果有人是带走私物品或者什么其他的,小心了,可别坐这个航空的飞机,有可能被扣押。

第三、行李尽量托运。离家时,爸妈认为我个子不大怕我扛不动28寸的大箱子,我自己也不想负担太重,所以带了20寸的。里面塞满了东西,从长沙到北京还好,没有超重,可从北京出国门说超重,只能托运,最后还是托运了,后来发现人家都是托运,看到有人托着2个18寸的小箱子都托运了,后悔没听老公的话,但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跟我一样,没经历过不会轻易接受的,如果不接受,那就再试试吧?试完后应该会有跟我一样的感受!

下面我给大家写点在以色列的见闻,也给以后要来这边的朋友做点参考。

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我下飞机取了行李后就往外面走。哇哦,这里字什么玩意儿呀,希伯来文,弯弯扭扭的符号,一个都不认识,完全看图标出口的。所以建议国人对小孩子的教育多放在图表上,光认识几个汉字没啥用,我认识英语、法语,其实日语也认识几个,但碰上这古老的希伯来语,没法子。近几天我在手机上下载了几个学希伯来文的软件,希望能学会一些简单的用语。

目的地是海法市,从特拉维夫机场到海法得坐火车,火车票45谢克尔每人,现在相当于人民币65-70元左右。感觉火车速度比较慢。车上的军人小伙子小姑娘比较多,看到他们的机票上面的票价是0.00,估计是免费的啦,对了,听说他们都带着真枪实弹的。据说他们这里的小孩子高中一毕业,只要是犹太人都要求参军2、3年,后再读大学,当兵期间他们是可以免费坐车当去值班的。军装有黄色有军绿色还有白色,估计不同的军种吧。还看到了一些带着大檐帽,大胡子,穿的很整齐的黑西装类的人,据说这类是很虔诚的犹太教徒。还有一些头顶上一点点小锅盖的也是犹太教人,甚至连几岁小男孩也顶着个小锅盖,呵呵,我觉得比较有意思呢。对了,忘记说了,进火车站还要安检呢,不光是国内那种放在一个机器里扫描,还会有安保人员查看你的提包等,这里的安保都很严,好像基本上任何的公共场所包括商场都是需要接受安检的,如果开车,那在停车场的入口处都要停下让安保人员检查,不管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人在这里都一样,而且听说这里的军人、安保人员都同样是带着真枪实弹。

我老公也不认识这里的文字但凭记忆到哪一站下车,火车摇了差不多2小时,终于听说下车啦!我抬头看看外面都是山哟,太阳很猛,当时我的心凉了半截。My God,这就是我老公在这里已经生活了近4个月的海法市吗?整个就像是荒山野岭,没有高楼大厦哟。山上好像有很多路,很多小房子,难道是到了传说中的西藏?下了火车后,又转了一趟绿皮汽车,票价是6谢克尔/每人,感觉挺贵的,后来听说是一次票价在2小时内随你怎么坐,不用交费,比如你坐了2站要转其他车也可以的,不用交钱了。票价是贵点,但这样的设计还是比较合理。

过了没多久,我老公起身看了看,说是到了,我吓了一跳这不是半山腰上吗?要是我自己开车可不敢停下来,担心车子自动倒回去下滑呢。下了车后让我有点安慰的是,花花草草到是挺多的,山下看的小房子,这时候一看,都是别墅呢,还挺漂亮的,一般都有庭院,小树上还有果子,走了没多远到家啦,房子里面的装饰是欧式的,感觉还行吧,我老公花了2500谢克尔租了一所别墅的第二层。

7.中国教育史随笔 篇七

2007年12月5日, 我受组委会的邀请, 随大陆中小学代表团一行从香港飞赴台北, 开始了这次有意义的访问活动。

12月6日, “2007台北全球华人资讯教育创新论坛”在台北市龙门初中会场举行, 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海峡两岸及港澳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在会上发表讲演, 交流各地开展信息化教育的成功经验, 来自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教师约300人参加了会议。

“2007全球华人资讯教育创新论坛”的主题是ICT跨领域特性在教育上的应用, 集中探讨资讯科技在教育中应用的互通性 (Interoperability) 、原创性 (orig inality) 与完整性 (Integ rity) 。关注全球华人教师在学校信息化管理、教师创新教学、学生参与信息化学习与数字化教材研究开发四个议题, 展示信息科技在教育上的创意应用与各地成功经验分享。

在连续三天的会议上, 围绕有关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议题, 共有学者专题报告8场, 专家主题研讨会报告16场, 一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经验分享报告16场, 参加微软公司全球“携手助学”项目的“未来学校”教育科技专题活动报告4场。此外, 会议还邀请了台北市各级学校、社教机构、电脑软件和硬件厂商举办了资讯科技应用展览, 各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示范给与会者带来了惊喜。

台湾淡江大学李世鸣副教授在大会上综述评介了台北市资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给听众诸多启示。

台北市教育局为促进教育适应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 大力推进台北市各学校的资讯教育, 早在1998年就制定了《台北市资讯教育白皮书》第一期发展计划, 从以下五个方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

(1) 建立优良的资讯教学环境;

(2) 提升教师运用资讯科技于教学的素养;

(3) 培养学生现代化资讯能力;

(4) 发展资讯化课程教材与软件;

(5) 积极有力的行政配合与充分运用社区资源。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 台北市已经实现了“所有教室有电脑, 班班连线互联网”, 并积极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小学网站比赛。配合台北市政府建设无线网络城市的“网络新都”计划, 台北市239所中小学于2005年底共建设了10070个无线网络接收盒 (AP) , 全市中小学的校园常用区域均可以无线上网, 基本实现处处可上网 (Any time, Any where) 的现代化学习环境建设。目前, 台北正在推进第二期资讯教育发展计划, 重点做到:

(1) 建立优良便捷的资讯教学与学习环境;

(2) 强化教师运用资讯科技融入各领域的教学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 统合社教机构资源与充分运用社区资源;

(5) 强而有力的行政支援。

其目的是要造就信息化教育环境, 让每一个教师将资讯科技运用于教学中, 改变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 让儿童在信息时代更加自在地学习和生活, 大步迈向未来的资讯社会。

大会还介绍了台北市教育局与微软公司合作实施的“未来学校”项目, 共有台北市中仑高中、和平高中、高雄市三信家商、高雄市大义初中4所学校在会上作了介绍, 其中台北市和平高中李世文校长的题为“传统学校迈向未来学校之方法与模式初探”的发言最为精彩。

和平高中参与实施的微软“未来学校”项目, 目的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 建设3A学习环境 (Any time, Any where, Any device) , 将平板电脑、互动电子白板、手机、PDA等设备引入学校课堂教学, 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的Peer Coach ing (同伴互助) , 鼓励教师开发数字化教材, 实施P B L教学 (基于项目的学习, 主题探究式教学) , 鼓励学生共同学习讨论, 运用资讯科技发表自己的学习成果, 激发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以及国际化的视野。

在大会上, 原香港资讯教育协会会长、香港天水围香岛中学副校长伍学龄介绍了香港地区学校的资讯科技教育发展策略, 强调在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做到“适时适用科技, 促进教与学效果兼备”。

新加坡华文学习研究院院长兼教育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蔡志礼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 展示和介绍了他们在新加坡进行跨学科多元创意教学试验的研究报告, 博得听众的热评。

台湾大学师资培育中心的徐式宽副教授, 详尽地介绍了他们在全台湾中小学教师中进行的教师资讯素养自评调查。该调查结果表明, 台湾中小学教师的资讯素养发展不平衡, 尽管学校已经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室进行教学活动配备了计算机网络, 但使用率不高, “高技术、低应用” (H ig h T ech, L ow U se) 仍然是教育信息化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李芳乐教授介绍了他们研究教育游戏与知识建构的研究成果, 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

8.我的教育随笔 篇八

先说说那天快放学时发生的事吧,这个故事发生在一男生和一女生间:快放学时,我突然发现她在哭,双眼已经通红。我忙问:“怎么啦?”她还是只哭不语。

“怎么了?快告诉老师。”她本就很瘦弱的身子埋得很深,似乎很委屈,我忙把她叫到身边低声说:“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事,老师帮你解决。”

“下课时,——他(她同桌)上厕所回来……”由于哽咽,后面的话根本无法听清。但我能感觉到,她的确受到委屈了,她平日里是个很乖巧很懂事的孩子呀。

“别着急,你别哭,慢慢说,不然老师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语气中充满着关爱。

她勉强着又说了一遍,但结果和上次一样。

我把她同桌也叫了出来,“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事?”

“下课时,我,我……就……”他含糊不清的话语让我明白了点什么?

“——你冷静一下,到办公室等我。”安顿好学生,忙来到办公室,我把他叫进来了,“告诉老师你和——是怎么回事?”我强压住火问。

“我从厕所回来回到座位时打了她一下,然后我俩打起来了。”

“你是怎么打她的?打哪儿了?”

“肚子。”他用手在自己的肚子下边比画了一下。这时,放学铃声已经敲响。

“你为什么打她呢?”他迟疑了一下,“我想起以前她打过我,我就打她了。”

“为什么打她肚子?”他支吾了半天没说出来,“老师我知道错了……”

看着他那副模样,我又生气又觉得可笑,此时,我真想狠狠地收拾他一顿,但又一想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虽然他是个很淘气的孩子,经常欺负女同学,学习也很差,但如果就这样劈头盖脸的给他一顿,他肯定不能从心里认识错误,教师与学生虽然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不同地位,但教师不能利用权力与地位盛气凌人,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侮辱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缩小与教师在心理上的距离,产生依赖感,于是我急中生智,忙回到班级,面对全体同学说:

“同学们,你们平时玩时打过别人的肚子吗?”

“没有!”

“打肚子可疼了……”

“今天她和他闹了点小矛盾,他打了她肚子一下,怎么办呢?”

“道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在同学们的监督下,他向她道了歉,起初,她并不出声,后来她也勉强说了声“没关系”。

第二天,我侧面调查一下,然后又找他家长谈了很久,虽然这一次并不能证明他就是品质或是思想上怎么样,但至少会让我对他行为引起特殊关注……

此后的日子里,我很关注他,发现他虽然身上有很多缺点,但是也有值得发扬的优点,比如他很擅长跑,于是运动会上,我发挥他的特长,积极推举他,是他为班级争得荣誉。渐渐地他在班级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与同学们的关系也融洽了,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这一切无不让我这个为师者感到幸福与自豪。

班主任工作十几年了,想想每一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无不渗透着师长的关心与教导,这个故事仅是我教育教学生涯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他既不绚烂也不惊涛,但他能让我懂得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要有耐心,要有诚心,还要有爱心,更要有真心!

9.中国要与国际接轨随笔 篇九

写下这四个字的时候,我想起了老舍先生的《茶馆》大堂柱子上的那个标语,好像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都喜欢谈论政治,但真正给他们权力去“干预”政治的时候,他们却又成为政治权威或者确切地说是拥有政治权威人的奴隶!这算不算是鲁迅先生提到的`中国人的“劣根性”?

经常看中央四套的《海峡两岸》,我有同学看到台湾政局的动荡一幅忧国忧民的样子,我觉得有点可笑,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紧张?某天,某同学从外面跑进来,很兴奋,手舞足蹈着要我们调台到中央一套,问其原因,答:连战来大陆了!我抓抓头问:“您老不是胡锦涛吧?”

对于政治,我也很关心,但并不等于盲目热心。我也很爱国,我也曾经很冲动地去抵制日货!但是我看到把政治作为娱乐来看的中国人就有点心痛……

我们不谈政治,我们谈一下娱乐——中国人的娱乐!好像是遗传了,也许是继承了祖辈的基因,中国人特别喜欢选秀!打开电视,除了“超级女声”就是“星光大道”,一首歌就把十几亿中国人给撂倒了,很奇怪,竟然还有那么多“粉丝”、“春卷”什么的跟随!我想他们的存在才使“秀”星们有生存的空间……

再说中国人的审美,连李宇春那种太监型的人物都可以做“超级女生”,有点荒唐,是不是如果李连英在世的话也可以做“超级女生”呢?好奇怪!唱歌上我也没有觉得出有什么特别的水平呀?可能是我的欣赏水平达不到的缘故!

10.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教学随笔 篇十

1.运用综合识字方法,认识本课16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2.指导书写生字。

3.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教育孩子们从小立大志,并懂得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必须发愤学习。

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

5.继续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教学重点:

1.运用综合识字方法,认识本课16个生字。

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教育孩子们从小立大志,并懂得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必须发愤学习。

教学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教育孩子们从小立大志,并懂得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必须发愤学习。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字扑克牌搜集有关“周恩来”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教师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齐读)

周恩来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中华不振)

你从哪一段看出了中华不振?

二、读文理解“中华不振”

1、出示第三段

读这段,这里是什么样子?(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在旧中国还有这么繁华的地方,这是哪里呀?出示租借地的图片和概念:(租借地是由于中国经济落后,清政府有腐败无能而无偿租借给外国人的地界,那些外国人在这里可以为所欲为,全然不受中国政府的管制。)

那么在租借地之外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出示旧中国人民和警察的图片)师讲述:在旧中国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中国的巡警整日在大街上挥枪弄棒,蛮横无礼,他们的枪口对准的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老百姓,真是军无法制。

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2岁的小恩来闯入了外国租借地。

2、出示第四段

齐读这段。

这件事里有哪些人物?(师板书:妇女、洋人、巡警、围观人)

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一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

自己再读这段,从描写人物的穿着、动作、神态上体会到了什么?

(妇女:穿着衣衫褴褛看出她特别贫穷可怜;引导:假如压死的是她的父亲,她在向巡警哭诉什么?假如轧死的是她的儿子,她又在向周围人哭诉什么?“哭诉”看出她受欺。)

(洋人:得意洋洋的神态,看出他对自己造成的车祸并没有自责和惭愧,而是满不在乎,可见他们洋人在中国可以为非作歹。)

(巡警:这么大的事故,按照现在的法律,肇事司机应该受到监禁5到10年,而在旧中国,巡警是怎样解决这件人命关天的案子的?“训斥妇女”反倒成了受害者家属的责任。他为什么不敢追究洋人的责任?洋人势力大,惹不起。说明他仗势欺人)

(围观人:他们是“紧握拳头,劝劝妇女”“谁又敢怎么样呢?”改成陈述句。他们也不敢管这件事,无能为力)

那个关联词说明完全出乎人的意料或违背常理“不但……反而……”用它说一句话。

读这段,读出对妇女的同情,对洋人的憎恨

周恩来亲眼目睹了这件事,他完全明白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呢?(中国经济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百姓贫穷受欺,这就是中华不振啊!)

三、朗读感悟周恩来的决心

从租借地回来,小恩来常常独自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你知道吗?写下来。指名读读

终于一次上修身课,恩来说出了自己的远大志向。

(师生扮演魏校长和那些学生)魏校长问同学们:“请问诸生为何而读书?”指名几位学生读那些学生的读书目的,再指名一学生“恩来,你为何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愿意是周恩来的就可以站起来说,“请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全班齐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讲述周恩来小时候不顾旅途劳顿,深夜坚持练100个大字的故事。)你听了这个故事想说些什么?(周恩来从小学习主动自觉,而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正因为周恩来从小就懂国情,立大志,勤奋学习,所以后来才成为令世人景仰,让中国人尊敬的,为中国乃至世界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总理。

四、拓展延伸,引起学生反思

那么,我们生活在幸福美满的21世纪,我们应该为何而读书呢?

11.教育随笔撰写说略(一) 篇十一

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手笔录之意。随笔本是散文的一种,内容广泛,形式灵活,叙事、说理、抒情、绘景、状物无所不宜,往往随兴所至,意趣悠长。中国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例如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元人蒋正子的《山房随笔》、明人陆深的《春风堂随笔》、清人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等,也常用“随笔”之名。延至现代,周作人、林语堂、朱光潜、梁实秋以及秦牧、黎先耀、刘心武等也都是随笔写作的圣手。

教育随笔,顾名思义,就是用随笔的形式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即把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义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等随时笔录下来的一种教研文体,它比一般传统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更为灵活,更为新鲜,也更富有文学的笔调和可读的意趣。教育随笔主要凭叙事来研究,既表现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内心体验,也不乏在自身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提升和情感升华。在当前教育理论越来越抽象、与教育实践越来越脱节的大困境下,这种“教育一得”或“教学一得”的教育随笔因其能够还原教师教育科研的本来旨趣,别具一格地彰显求真务实的教育情怀,所以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特别青睐,也得到了教育专家的积极肯定。

教育随笔可以催人勤动笔,积累教育财富。

广大一线教师未必有高深的理论水平,但他们和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朝夕相处,一直生活在鲜活的教育经历中,这是一种局外人难得的人生际遇。勤于动笔,坚持撰写教育随笔,自由地记下自己教育教学经历中一副副真诚的面孔、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点点真切的感受,就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将其凝固成一颗颗可感可触的珍珠,从而使那些原本看似平凡、单调、重复的教育教学活动,由绵亘而来的岁月编织成为珍贵的项链,永久闪现出具有创造元素的光芒,自己往昔教育生涯的意义也就不会再因青春易老、时光易逝而淡出这个美丽的世界。无论这些文字精美还是粗糙,成熟还是生涩,都是自己多年汗水的结晶,都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写作者必将因此而感到一种恒久的充实和幸福。

教育随笔可以促人善用脑,提升教育智慧。

教育随笔不光是靠笔来写,它要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结伴,催化着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尤其是,它必须经过大脑的加工,而且这种加工比起一般的“想想”、“说说”所要求的加工都要更加清晰、有序,更加鲜明、深刻。这就促使写作者充分激活、调动自己的大脑储备,以强烈的“自省意识”,深入、精细地检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既要回味光彩处、得意处,也要反省瑕疵点、失意点,既能正确衡量现实,也能科学预期未来,久而久之,写作者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淬炼和增强。写作教育随笔要求能够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现象做到管中窥豹、发幽烛微,开掘出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这有助于激发和培养教师的理论兴趣,以期在理论光芒的照耀下凸显出那些存在于角落里的事物所以然的清晰图式,进而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使自己的教育智慧得到高度提升。

教育随笔可以让人多借镜,助推教育事业。

教育教学是人类一种高级、复杂的精神活动,需要大家不断实践、共同研究。教育随笔作为一种教研成果的载体,其实已经直接或间接汲取了他人实践和研究的经验,当然也包含着写作者自己的现实劳动,而这种来自于一线教师的研究成果非常适合在一线教师中展示、传播。因为那虽然也是“别人在说话”,但就是“在说一线教师读者自己的日常琐事”,会使他们感觉到无比亲切、自然,也就更宜于成为他们“也来一块研究”的基础和借镜,即所谓实现了“资源共享”。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了对其成果的学习转换和操作运用,就能够实现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整体改进,有效助推发展教育事业。这时的教育随笔已经不再是个人的“私有家什”,而是一种“公益设施”。

二、 教育随笔的特点和样式

教育随笔自然具有“教育性”,此外还当具有随笔的灵活性、理趣性、文学性。

教育随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缘、随时、随手、随意。随缘,就是不勉强人、不难为情,只要不是好偷懒、图省劲,不妨发现有意义的事就记,发现想要论的理就论,有感而发,不吐不快,即所谓“为情而作文,不为文而造情”。随时,就是一旦有了可写的东西,就可以利用点滴时间记录下来,既可以在床边、车上字斟句酌,也可以在课前、课后一挥而就,还可以在饭时、会间信笔涂鸦。随手,就是为了及时记写,既可用电脑,也可用纸笔——自己有的笔记本、别人给的材料纸、宾馆里的小信笺,钢笔、铅笔、圆珠笔,多种文具皆可采用。随意,就是随心所欲,随性而为,没有清规戒律,不必循规蹈矩,像多年故交话往事一样亲切,如邻家大婶唠家常似的自然,且又大多内容单纯,篇幅短小,不求“立论公允”,不必“材料充实”,不须“论证谨严”,不幻想成为官方重大决策的依据,不奢望跻身学界宝贵文献的楼台,只求写出情意,和别人达成交流。

教育随笔在寻常的教育活动中孕育和降生,它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不寻觅海市蜃楼,不追逐红尘物欲,总把寻常人、寻常事、寻常情视为生活珍贵的奖励,以自己敏锐的眼光、细腻的心灵发现和感受到其中的无限趣味,它能在“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并且看得栩栩如生,说得楚楚有致。这里富含甘之如饴、回味绵长的理趣,充分承载了寻常教育生活中的诗意和美丽,它平易而不庸俗,亲切而不狎昵,灵活而不松懈,总在轻盈轻巧之中渗透着一种深邃和凝重,它常有启人心智的哲理思考,也有动人心弦的情感共鸣,能使人心泉滋润,心境灵动,永葆一颗涵养丰沛的心灵。

教育随笔寻根问祖,系散文随笔这个文学家族中的一支,因而总还携带着文学的基因,绽露着文学的表情。这和一般的教研文体为追求一定的理论或事实的价值,因而常常排斥感性语言的运用显著不同:它们追求科学而疏离了艺术,倚靠抽象思维而冷落了形象思维,教育随笔则既追求科学又拥抱着艺术,既靠抽象思维又重形象思维。教育随笔大多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它常常让阅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形象感、生动感,并受到作者浓郁个性化感情成分的感染。正因为如此,读教育随笔往往让人觉得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教育随笔从不要求整齐划一的样式,它皆由内容决定,心性使然。它的篇幅多在千字上下,或者三百五百,也可百儿八十。叙事(叙述)、说理(议论)、绘景(描写)、言情(抒情)、状物(说明),多种表达方式既可联袂而至,也可独自道来,其中叙议结合更是常见的姿态。

教育随笔有的全篇叙述。

叙述是对人物经历、事物存在、事件发展、情形转换等进行叙写、记述,是写作实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就总体来看,教育随笔所写的材料也主要得靠叙述来表达,叙述是教育随笔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但是一般情况下,除了叙述以外,教育随笔也要或多或少结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全篇只用叙述的教育随笔非常稀少。

教育随笔有的全篇议论。

议论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以阐明观点、表明态度的表达方式,它的本质在于其抽象性,是对客观世界所作的理性认识和概括反映,它要揭示事物所具有的本质联系。教育随笔虽然不必成为学术论文,但是也得以小见大,发幽烛微,明确揭示出教育教学活动中潜藏的本质和规律,所以也就离不开鲜明、新颖、深刻的议论。不过,教育随笔的议论常常是和叙述等表达方式结合使用的。全篇只用议论的教育随笔也比较少见。

教育随笔更多的是叙议结合。

教育随笔要反映相关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就主要得用叙述;要阐发相关的所感所思,就肯定离不开议论。因为,叙述不像描写那样过于细腻,也不像说明那样更适合于对实体性或抽象性事物进行知识性的清楚解说,议论也往往比抒情更能多一些理性,这正是教育随笔这种主要凭叙事来研究的文体最需要的表达方式。就教育随笔各种可用的写作材料来看,适用最多的表达方式就是叙述,其次就是议论,而且叙议结合是教育随笔最为常见的样式。因为事实总是研究的基础,它是随笔的血肉;道理则体现研究的价值,它是随笔的灵魂,两者相互依存,形神不离。少数随笔也允许只叙述或者只议论,其实不过是在读者不怀疑其活生生存在的条件下,不再耗费笔墨于其“形”或“神”。教育随笔叙议结合,多为先叙后议,也有的先议后叙,还有相当多的是夹叙夹议。

上一篇:光伏发电并网申请下一篇:口耳目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