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奖的四大反思

2024-10-16

莫言获奖的四大反思(精选7篇)

1.莫言获奖的四大反思 篇一

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际及前后都会掀起舆论的风潮,而今年由于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中国作家莫言,舆论狂潮更是呈现出汹涌之势。的确,这是第一次由中国本土作家获得这一殊荣,期盼已久、患着严重的“诺贝尔奖情结”的国人,其欣喜之情自然不难理解。但观乎这一段时间的媒体、国人言论,依然更够感受到“莫言热”某种癫狂的气息。

据报道,莫言获

诺贝尔文学奖后,政府立即颁发巨额奖金,开发商奖励海景别墅,山东高密县修建莫言纪念馆和塑像,当地准备投入巨额资金弘扬红高粱文化,打造莫言文化体验区,莫言就读的小学更名为‘莫言小学’,莫言作品即将选入教材,网上、实体店里莫言作品“疯卖”、“缺货”……更有甚者,莫言获奖的纪念邮戳、纪念T恤一时走俏;淘宝还推出了不少T恤,T恤上印着莫言的头像,以及中英文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字样;更有“高密火烧”、烤鸡被标注“莫言故乡”,白酒广告打起了“莫言牌”……。各种围绕莫言的匪夷所思的现象此起彼伏,国家机制、民族自尊、地方自豪感、层出不穷的商业利益等等无不乘着莫言获奖之机联手演出了一场带着“文学”面具的喧嚣的嘉年华会。

在这个文学被不断边缘化、商业化、娱乐化的时代,莫言获诺奖,自然是一个极富能量的话题。在众多衍生的话题里,真正是文学性的少之又少。“文学”被淹没在汪洋恣肆的口水里,被包裹在形形色色的衣服内,被杂糅进各式各样的观念态度,被夹带着或明或暗的私货。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们的舆论却独独遮蔽了“文学”,或者说,文学被文学周边“鸠占鹊巢”,不可不谓之怪现状。当然,要追求“文学”的“纯粹”是不可能的,因为表述行为本身就是历史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文学”是实实在在的缠绕于虚虚实实的社会历史条件网络里,受到或显或隐的规范的限制。现代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市场、商业、经济、国家、民族等等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存在“纯粹的文学”,也不存在“纯粹的作家”。不妨说,“莫言热”的“非文学化”,乃是源于“文学”并非“文学”本身之事。由此说来,“莫言热”的“非文学化”倒是“正常”的。正如当地官员对莫言老父劝说道: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莫言成为了社会公共资源,你不同意(修缮旧居)不一定管用,成了点睛之笔。

如此,不妨换一个视角看待“莫言热”。恰恰是“莫言热”的“非文学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观察文学及文学的周边。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绝非自然之物,各种力量:经济的与政治的,个人的和集体的,民族的和国家的,……都围绕着“文学”,透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渗透进“文学”,从而塑造着“文学”。这次,由莫言获奖,各种力量簇拥着“文学”发出光怪陆离的声音和行为,只不过是一个“症候”而已。但说“文学”是历史的、政治的、社会的,甚至经济的,还有一个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关键性难题。如果是主动的、居于“主位”的,那么这种“文学”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如果文学是被动的、被“笼罩”的,那么文学则成了一个卑怯、弱小、毫无主观能动性的婢女,只能落进现实这张紧紧织就的大网,堵塞想象和虚构世界的诸多可能性。很显然,这是一场“文学”自身有心参与却无力主导的“喜剧”,各种或明或暗的力量早已溢出了“文学”更够自主的范畴,它检验着、折射、测试着国民的文学观念,对文学的心理成熟度,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度。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只是对莫言、对文学“敲骨吸髓”、“赤裸裸”的“榨取”以及林林种种的看似豪言壮语的虚弱之辞。不过,遗憾之中又有欣慰,因为莫言自己还是清醒的。在多个不同的场合,我们看到了莫言不胜烦扰的疲倦和压力,听到了莫言的谦虚、谨慎以及对于光环和荣誉的警惕之心和忧心忡忡的表达。尤其是莫言的比较真实的肺腑之言:希望一切尽早平息,尽快进入创作状态。因为一个作家,最终是凭借作品说话的。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大声呼吁“把文学还给文学自身”,“把莫言还给莫言自己”吧。

2.莫言获奖的四大反思 篇二

兴奋之余也不免黯然, 中国近代史上, 对文学做出巨大贡献且具有影响力的作家, 造诣于莫言之上者比比皆是, 为何我们迟了半个世纪才等来这一荣誉?

一.莫言获奖与外文翻译

当莫言作为首位中国作家获得诺奖时, 其作品的瑞典语译者陈安娜也成为中国读者关注的焦点。网络传言“没有安娜, 就没有莫言今天的成功。”[1]陈安娜, 瑞典翻译家, 从事翻译现代中文作品,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生死疲劳》, 皆由她翻译。我们可以这么认为, 陈安娜让莫言作品重生。知名文化人陈丹青表示, 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 同时, 也为其翻译陈安娜感到高兴。莫言获奖, 她是决定因素。可以说, 如果没有出色的翻译家把知名作家的知名作品翻译成外文, 就会制约该作家作品在国外的传播性和影响力。[2]

《新杂志》主编严峰认为, 莫言得奖得宜于两个方面:作品本身的实力和其国际化接受程度。诺贝尔文学奖设立已经有100年, 而用非西方语言的进行创作的作家获奖极少, 作品翻译成为通往诺贝尔文学奖道路上的一道厚厚的障碍。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 莫言是作品被译介成外文的数量第一人。文学研究专家一致认为, 莫言获奖是他个人的光荣, 更是国际文学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肯定, 特别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他作品的翻译家们。

美国格林奈尔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终身教授冯进认为, 翻译的威力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莫言的作品‘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而翻译让原来的文本超越语言的局限而更加扣人心弦, 发人深省。

诺奖评委马悦然曾说:“中国文学早就该走向世界, 但翻译成外文的著作太少。”德国汉学家顾彬认为, 在中国有许多更好的作家, 没有获得国际影响, 是因为没有遇到优秀的译者, 作品没有被译成外文。要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必须有优秀的文学翻译, 能使其作品在国际文坛获得较高的接受度。可以说, 莫言的小说获奖“帮助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二.中国文学翻译

莫言荣获诺奖, 让我们看到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和我国翻译滞后的现状, 也让我们认识到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的尴尬局面:中国文学还没有走向世界, 但是世界文学却已经走向中国了。据相关数据统计, 当前作品被译介的中国作家有150多位, 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总数的1.3%。在美国的文学市场上, 翻译作品所占比例大概只有3%左右, 而其中, 中国当代小说更是微乎其微。[3]

莫言曾呼吁加强两国作品互译, 希望中土两国政府把文学作品翻译作为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工作加以积极推动, 将更多作品呈现给两国人民, 开展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文学作品能使人们深入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 故此, 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的意义。

莫言作品翻译最多也最精确。诺贝尔文学奖开设以来, 获奖作家多来自欧洲和北美, 亚洲获奖者只有五人, 个中原因就是翻译。语言表达是文学作品的世界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限制因素, 而译者的能力对原作的文学魅力、艺术水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个运用本族语写作的亚洲作家, 没有完备、流畅、恰当的翻译的帮助, 很难获得主要靠阅读西方语言文本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青睐。谭五昌教授曾表示, 一个优秀的翻译家会影响作品在国外的传播性和影响力, 外文的译本好, 作品的丰富性、文学价值才能完美地呈现出来。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中文译者林少华就曾说, “翻译可以成全一个作家也可以毁掉一个作家”。目前, 在英法主流阅读市场, 莫言作品的翻译是中国作家中最多, 最精准的。[4]

美国小说家厄普戴克曾将葛浩文生动地比喻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在英语世界唯一首席接生婆”。他在美国创建《现代中国文学》 (ModernChinese Literature) 杂志, 译介了二十多位中国名家的四十多部作品。莫言和葛浩文, 在中国文学通往世界文学市场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征途上, 留下深深印记。[5]“首席”漳显其翻译水平, 而“唯一”折射中国文学在欧美得到的译介甚少。上海译文出版社吴洪一语中的, 翻译是中国作家作品走向世界舞台的最大阻碍因素。

文学作品翻译对译者要求高, 而目前中译外的文学翻译队伍阵容还很弱小。中国作品译介主要是一些汉学家在做, 而够水准的却不到20人。更重要的是, 不少国家翻译中国文学作品不是直接从中文翻译, 而是从其他语言的版本转译, 导致作品效果大受影响。

当前中国文学的翻译与出版缺乏规划。德国翻译家郝慕天指出:国外对中国作品的翻译和出版是随意的, 偶然的, 没有计划和系统。他进一步建议, 中国政府与学术界形成合力, 最好能制定一个系统全面且有所侧重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翻译计划, 并给予相应的经济支持。

三.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在语言更在艺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中文译者林少华感慨道:“文学翻译既关乎译者包括母语和外语在内的语言功力, 更在于译者的文学悟性和艺术感性。”他曾说, 翻译是在路上的艺术, “永远向原作无限接近, 但没有百分之百的纯净水”。

寻求平衡。葛浩文曾表示, 译者下笔要同时关注作者原意、读者喜好、编辑建议和自己的专业判断, 更要在众多限制中寻求平衡。莫言对翻译的态度开放积极, 这就给译者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葛浩文的莫言作品英译本, 就被评为“比原著写得更好”。

文学翻译是其所属的民族文化在空间上的一种拓展, 在内涵上的一种丰富。文学翻译人员在遵守各种交际参数和制约因素的前提下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是一种在译语社会中独特的文化构建行为。看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的建构与文学翻译活动联系密切。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与发展自始至终离不开文学翻译的助推, 后者为中华文化注入新思想、新理念, 推动文学、文化运动的发展, 及提升民族文化身份。在文化战略已成为国家战略后, 蓬勃发展的文学翻译事业一定会推动中国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事业的快速发展。[6]

四.中国文学翻译的改进措施

中国文学翻译经历了从误解到理解、从对抗到对话的发展过程。中国文学翻译呈现出国外作品译入多、国内作品译出少、文学翻译优秀人才后继无人等问题。长期以来, 中国文学翻译整体性弱化的情况一直没有有效改善, 从事文学翻译的人越来越少、大师级翻译家后继无人、译者报酬微薄、翻译作品质量差, 形成了中国文学翻译行业内的恶性循环。而其深层次原因在于, 文学翻译组织机构不健全, 文学翻译出版市场尚不成熟, 国内文学翻译出版管理混乱, 国外出版市场占有率低, 我国文学教育基础薄弱。[7]

只有加强中外文学翻译的合作交流, 改变现有教育机制, 创建有利于文学翻译人才成长的环境, 才能使中国文学翻译扭转整体弱化的局面。社会和学者应该更多的关注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研究, 翻译和文化的互动, 努力为中国目前和将来的文学翻译研究以及实践提供一个更为开放广阔的平台。

提升翻译质量, 加强中外译者合作交流, 加强文学翻译人才的培养。多途径培养建设优秀的文学翻译队伍:基础教育重视母语教育, 扩大文学阅读范围,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高等教育翻译专业加强文学翻译的相关课程建设, 引导学生多进行翻译实践, 培养其敬业精神;提高翻译价格, 确保翻译队伍的稳定性;加大对文学翻译工作的支持和投入, 鼓励社会捐资, 用于发展中国的文学翻译事业。

提升国内文学翻译出版机构的管理水平, 提高对翻译出版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地位的认识, 改革学术评价体系, 加强对外交流, 汲取国外成功的出版经验, 实现我国文学翻译的良性发展。

多渠道拓展译者队伍。放眼世界文坛, 中国文化, 尤其现当代文学, 还未获得西方读者认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有望让更多西方读者关注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化。吴洪认为, 可以尝试在外国留学生中发现和培养中国作品的翻译人员, 多种措施吸引并凝聚人才, 从而把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介绍出去。

外国出版商之间也需要进行沟通协调, 避免因追逐商业价值而形成骤冷骤热的恶性竞争, 严重影响出版市场的长期发展。南京大学高方建议各出版社提前进行有效沟通, 细分市场, 各专特色, 实现出版市场的共赢。

五.结语

世界其他国家和人民需要通过中国文学来观察中国, 中国更需要通过中国文学来展示自己的真实形象。文学翻译是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相互了解的一个文化窗口, 也是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精神营养品。

中国文学讲究含蓄, 没有对中国文学渊源根深地研究和了解, 是无法将中国文学的精髓用另一种语言描述出来的, 如何用另一种语言表述, 让另一种文化接受并欣赏, 翻译家显得极其重要。中国当代文学, 要想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荣耀, 为世界文学做更大更多的贡献, 必须培养更多出色的翻译家, 发现更多优秀的汉学家, 将中国文学推向全世界。[8]

改变中国文学翻译整体弱化的现状是一个系统的文化战略工程, 需要政府、学校、翻译组织、出版单位等多方面协作, 建立良好的文学教育机制及文学作品翻译出版机制, 从而促进其良性快速发展。

莫言获奖可以让越来越多西方读者关注中国作家和文学作品, 这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难得的良机。中国当代文学应抓住机遇, 全面改进, 谋求合力, 力求更多的诺贝尔文学奖。

参考文献

[1] .莫言获奖瑞典女翻译功不可没[N].http://www.yznews.com.cn/yzwzt/2012-10/18 /content_4101899.htm

[2] .莫言获奖翻译功不可没[N].http://www.jjl.cn/rdkd/419895.shtml

[3] .莫言获奖折射文学翻译暗淡现状[N].http://book.sina.com.cn/news/c/2012-10 -24/1458351604.shtml

[4] .莫言获奖, 翻译作家功不可没[N].http://www.ruiwen.com/news/63336.htm

[5] .莫言得奖, 翻译有功[N].http://data.jfdaily.com/a/4270865.htm

[6] .张祝祥.文学翻译——一种文化构建行为[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3, 3.

[7] .赵丹.试论中国文学翻译整体弱化的深层原因[J].中州大学学报, 2013, 4.

3.莫言获奖与我们的文化心态 篇三

第一,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代影响最大的一个世界性的奖,它有相当长久的历史,有北欧的大致上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形态背景,有一批年老的、相当认真地从事着评奖事业的专家,有相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同时也因其不足与缺陷而不断受到置疑与批评指责。

第二,它是西方世界的主流文化强势文化的符号,从事这项评奖工作的个别专家,确实也有自我感觉良好的种种表现,对中国的文学常意在指点。中国的一些人士,则对之又爱又恨、又羡又疑,又想靠近又怕上当,既想沾光贴金扩大影响,又怕被吃掉被融化演变吃亏。有些写作人,像小蜜蜂一样地围着被视为权威的评奖人士飞舞(语出香港作家黄维梁教授),希望通过此奖的认可来为自身加分求证添利。它反映了第三世界、正在迅速和平崛起的我国,在文化上还缺少足够的清醒的自觉与自信,对外部事务的知晓也还有待推进。有时候此奖奖给了我们不喜欢的人,主事者们大怒,干脆将之否定。有时候则是可以接受的人选,皆大欢喜,说明我们其实喜欢此奖。我们可以通过莫言获奖这一好事,总结提高以非强势非世界主流的古老独特文化、面对强势主流文化时的各种经历与经验教训,我们应该逐步树立不卑不亢、实事求是、明朗阳光、该推则推、该就则就的敢于正视、敢于交锋、敢于合作、敢于共享的通情达理、尊严、自信、坦然的态度。

第三,我们现在很提倡中华文化的“走出去”,一出国门,就会碰到同样一个非强势非主流文化面对强势与主流文化的问题,有时候你不想讲意识形态,但西方意识形态的代理人们揪住你的意识形态不放。有时候对方认为他讲的是并无意识形态色彩的普适价值或专业学术,但是引起你的意识形态的深恐上当的警觉,尴尬而且踯躅为难。这方面的自觉与自信,应该落实为从容不迫与实事求是,落实为眼界拓宽、心胸扩大、知己知人,追求真理。不必花一大堆钱到处送票然后吹嘘自己进了什么欧美演出大厅;也不必一言不合便断定对方亡我之心不死。简单地说,我们要彻底超越、摒弃、清除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心态与逻辑。

第四,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十分个性化、风格化的创造,它的接受、欣赏、评析、传播也是与受众个人的个性与风格爱好分不开的。诗仙诗圣,唐宋八大家,托尔斯泰与巴尔扎克,普希金与拜伦雪莱,哪个第一,哪个次之,岂有公认定论?奖励文学,排名次,是非常困难非常冒险的事情。但是在当今信息化、媒体化、市场化的时代,寂寞的文学与它的主体即作家们,他们中的多数人,其实相当愿意得到社会的扶持乃至炒作。与此同时,一些掌握了相当的社会资源的人士,有志于通过评奖推动文学事业,发现尚未被认识的文学天才,向受众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直至从财务上支持作家并客观上支持严肃的文学出版事业,这是一件好事,是值得欢迎与赞扬的义举。

第五,文学奖搞得再好,它不是一个文艺学、语言艺术、美学、小说学或诗学的范畴,它主观上是一种文化友好加慈善的活动,最多是文化活动文化事业的文化行为,不是文化创造更不是文学创造本身。客观上它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手段,是可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品牌营销,是文学的推手,当然也是已有成绩的文学家的美梦,是名利双收的大喜事,是为自己的作品与知名度进行促销的天字第一号手段。

第六,生活中常常让你觉得大奖比被奖的文学作品与作家更牛得多。一本好书出了,不过如此,大奖拿上了,响动甚巨。原因是大奖调动了社会资源,与国家、权力、财力结合在一起(如诺贝尔奖是由瑞典国王授予的,芥川龙之介奖是由日本天皇授予的。法国的龚古尔奖,美国的普利策奖,也都有很高的规格。同样,龚奖也受到为出版商谋利的批评),堂堂皇皇地闯入文学的象牙之塔(如果当真有这样的塔的话),以世俗之力去干预有脱俗之心的语言艺术。这样,各种奖被传媒与大众所十分关注。而单枪匹马的作家,没有这种实力。

第七,好的文学奖最感人的是它的伯乐作用。一个默默无闻的爬格子—敲键者,一登龙门,身价百倍,正是大奖最令人敬佩和感激之处。但是大奖也可能挂一漏万,也可能有遗珠之恨,也可能有看走了眼的地方,这也难免。前者我们可以举出海明威与加西亚·马尔克斯,后者我们可以举出一大批旧俄作家。对此,我们可以客观评价。既不必苛求苛责,也不必对某奖顶礼膜拜。我早就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模仿一个电视广告词,原词是“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我的话是“诺贝尔文学奖做得好,不如文学好”。

第八,文学追求脱俗,作家与做奖,不可能绝对免俗。作家与做奖,都是肉体凡胎的人类干的活。获奖者不是神仙。奖不是天赐金钟罩或飞天成仙灵药。各种世俗生活中都有失误或缺陷,作家与做奖也不例外,这不足为奇。我愿意相信主办此奖的专家的纯洁心意,但世俗中的人的判断受到世俗因素的影响,也属正常,例如受到国际形势、国家关系的影响,受到本身的价值取向的局限,受到社会风气时尚的影响(有时候刻意地去反时尚,也是受到时尚影响的表现),受到语种与翻译的影响,受到影视戏剧视听作品的咋咋呼呼的影响,乃至存在着某种公关活动的影响等,都是可能的,都是可以理解的。同时我们不能否认关键的关键仍然是作品。没有好的作品能翻译好?能搞出好的配方?能响出动静或拉好关系?能碰上铃兰花(瑞典国花)运?离开了文学作品谈某某获奖,那都是庸人论文,是将文学奖与文学干脆八卦化。

第九,诺贝尔文学奖与社会主义国家发生过不少碰撞。苏联帕斯捷尔纳克与索尔仁尼琴的获奖,都得到了苏联当局的负面反应。但肖洛霍夫获奖,则是皆大欢喜。中国一高一莫,也是一怒一喜。同时,我们不妨注意一下,诺奖颁发也曾与美国龃龉。包括对莫言影响甚大的诺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卡斯特罗的好友,他曾被美国政府禁止入境,并因此受到美国作家的强烈抗议。诺奖也奖过阿拉法特的友人、葡萄牙共产党人作家萨拉玛戈,以及意大利左翼剧作家迪里奥·福等。我们最好不要简单地将此奖视为异己敌对势力的表演,正如不能将瑞典学者视为中国文学的考官与裁判一样。

nlc202309022021

第十,莫言获奖当然不是偶然。他的细腻的艺术感觉,超勇的想象力,对于本土人民特别是农村生活的熟悉,他的沉重感、荒诞感、幽默感与同情心,他的犀利与审丑,他的井喷一般的创作激情与对于小说创作的坚守,都使他脱颖而出。早在十一年前,日本诺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就在北京预见了莫言将获此奖。

第十一,有人不喜欢莫言的作品,指出他写作上的某些粗糙乃至粗野粗鄙。这里有个性上的隔膜,也有言之有理的真知灼见。大奖并不能帮助作品的完善,这些说法是完全正常的,乃至是有益的。

第十二,说莫言的作品是皇帝的新衣,不如说许多庞然大物有皇帝新衣即破绽的一面。这奖那奖也未尝没有破绽,人类文明、民族传统、普适价值,吹得上了天的令人目眩神迷的说法,都不是无懈可击的。托尔斯泰大贬莎士比亚,陀思妥耶夫斯基厌烦屠格涅夫与别林斯基,都有它的道理,也都不是结论定论。

第十三,至于将对莫言获奖的讨论变成对莫言的政治鉴定,责备莫言尚未做到又白又专、成为现行体制的敌手,那种立论,廉价、偏颇、浅俗、几近疯狂,可以与将文学人一律视作黑线的“文革”重组文艺队伍论并列,堪称难兄难弟。

第十四,莫言获奖的最大积极意义在于,他使中国堂而皇之地走向了牛气十足的“诺贝尔”,也使“诺贝尔”大大方方地走进了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所谓诺贝尔文学奖出现了真正的中国元素。也就是中国文学中出现了认真的诺贝尔元素。这与主观动机与一厢情愿的解读无干,莫言获奖意味着互相的承认。莫言在瑞典学院的讲话《讲故事的人》获得了诺贝尔所在地的知识界的好评,也全文刊登在了《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这太好了。它有利于民族、本土、中国特色与西欧、北美、基督教文明即所谓普适或普世的直至对接,用文学的夸张来说,它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的构建、文化的繁荣发展走出去与请进来。如果此后中国出现十个二十个更多的莫言与获奖事态,中国将会有所不同,世界将会有所不同。它的意义要慢慢地看。一些持反面看法的鼓噪者,正是力图用零和模式,用非此即彼的思路来简化世界。

第十五,诺奖开始运作以来,已经颁奖给一百一十多位作家,真正对文学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与作品,其实有限。有人视诺奖为神明,视本土作家为粪土,这是面对强势文化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虚无主义表现,也是十足的愚蠢与幼稚无知。

第十六,国家不幸诗家幸,在一个社会土崩瓦解之时常常会有一批影响巨大的文学人物如鲁迅出现,而另一种情况下,文学有某种边缘化的趋势。加上信息科学的迅猛发展,视听、网络的冲击,传统的严肃的文学写作目前远非一帆风顺。这种情势下的莫言获奖,是大好事,瑞典学院对于文学事业的坚守,也值得赞扬。顺水推舟,借力打力,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多谈谈文学?

第十七,无疑,此奖是发给莫言个人的,但个人的写作有自己的语境、同行、人文环境。在莫言获奖的同时,我们想到毕飞宇、迟子建、贾平凹、韩少功、刘震云、舒婷、铁凝、王安忆、闫连科、余华、张承志、张抗抗、张炜(以姓名汉语拼音首个字母为序)等优秀作家的劳绩,我们不能不珍视,不能不自觉与自信于我们的当代文学创作。

第十八,与其抱怨旁人,不如当仁不让。我希望。首先,中国自己的文学奖,应该办得更好更权威更有规格。奖金应大幅提高,发奖最好是国家领导人出面。其次,中国(包含委托港澳)应该举办世界性文学大奖,至少是华语文学大奖。

4.莫言的获奖感言初二作文 篇四

当我从头至尾看完他在瑞典学院的演讲视频后,我为他鼓了掌,而且我的鼓掌是由衷的,完全没有他所讲的某些小学同学不哭装哭,甚至用唾沫当眼泪的表演成分,因为鼓掌时只有我一人在家,表演给谁看?我为他鼓掌也不是因终于有了一位同胞能站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的自豪,也不是因为他的镇定自若,言简意赅,我鼓掌的理由是因他演讲的形式和所传递的人间之关爱、人和自然之关爱。

首先,令我感动的是他演讲的形式和平淡无奇的口气,如此新鲜,完全出乎我所料。不同于曲啸、司马南之辈的附庸风雅、空洞说教;没有于丹等辈的自我标榜、油嘴滑舌、哗众取宠;他的演讲没有说教,没有口号,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八股,简简单单却透彻心扉,听起来是那么入耳,那么亲切,那么能令人动情,又从中受到那么多的教育和启迪。由此让我终于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演讲,怎样去给人作报告。

其次,令我感动的是他对小说家的描述,小说家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又是个编故事的人,又是具备讲故事、编故事天才的人。多么贴切!多么谦卑!完全不像某些人一旦有了点荣誉就不知天高地厚,自我吹嘘,自我夸大,从而使我对莫言产生了由衷的敬慕和崇拜。

再者,莫言的演讲最令我为之感动的是听似平淡,却处处涌动着爱的波澜和容忍的浪花,让人受益匪浅。

爱是感情动物的共性,正因为世间有了母子之爱、亲戚之爱、乡邻之爱才能构成千万个家庭和人类社会,才能使家族得以繁衍、社会得以延续,才能产生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才能给作家创作提供无穷的动力和丰富的源泉。莫言母亲对儿子的爱,莫言本人对亲人的爱、对生活的爱、对家乡的爱,都成了他小说的.素材;他所爱的家人、亲戚、乡邻也成了他小说中人物的典型。莫言之令我感动,就是因为他所讲的故事看似波澜不惊、平平淡淡,都是一个个普普通通、身边无处不在的小小故事,却透彻心扉,让人体会到了大仁大爱、大慈大悲。无疑,传播爱,颂扬爱,就是莫言这次演讲的目的和主线。

听完莫言的演讲,深信我以后会耐心地读一下他的书,当然,不是他的强迫,而是受他《讲故事的人》所感动。

5.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获奖感言 篇五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某些事或人而萌生出一些想法,如此便可以写一份感言将其记录下来。你想好怎么写感言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获奖感言,欢迎阅读与收藏。

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获奖感言 篇1

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向人们传达许多最基本的道理:譬如房子是盖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果房子盖了不住,那房子就不是房子。我们要让人们记起来,在人类没有发明空调之前,热死的人并不比现在多。在人类没有发明电灯前,近视眼远比现在少。在没有电视前,人们的业余时间照样很丰富。有了网络后,人们的头脑里并没有比从前储存更多的有用信息;没有网络前,傻瓜似乎比现在少。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知道,交通的便捷使人们失去了旅游的快乐,通讯的快捷使人们失去了通信的幸福,食物的过剩使人们失去了吃的滋味,性的易得使人们失去恋爱的能力。

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没有必要用那么快的速度发展,没有必要让动物和植物长得那么快,因为动物和植物长得快了就不好吃,就没有营养,就含有激素和其它毒药。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在资本、贪欲、权势刺激下的科学的病态发展,已经使人类生活丧失了许多情趣且充满了危机,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悠着点,慢着点,十分聪明用五分,留下五分给子孙。

一篇小文,哲理浅浅。但发人深省。尤其对上点年岁的人,须解其味。把苹果弄到四五千元一个的乔布斯可以说是无所不能,但是在病痛面前却是无能为力的!乔氏西去,敬告各位:

1、别总是在压力下工作,累坏了自己,特傻!

2、别忘了身体是一切,没有了健康,无法享用人生所有的乐趣,特亏!

3、别以为能救命的是医生,其实是你自己,养生重于救命,特对!

4、别以为付出就有回报,凡事只有不计回报,才能终有好报,特灵!

5、别忽视了与你有缘者,等繁华落尽,你才明白知音难觅,特悔!顺其自然的工作吧!慢慢享受生活,快乐享受人生每一天!

多年前我跟一位同学谈话。那时他太太刚去世不久,他告诉我说,他在整理他太太的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条丝质的围巾,那是他们去纽约旅游时,在一家名牌店买的。那是一条雅致、漂亮的名牌围巾,高昂的价格卷标还挂在上面,他太太一直舍不得用,她想等一个特殊的日子才用。讲到这里,他停住了,我也没接话,好一会儿后他说:“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

以后,每当想起这几句话时,我常会把手边的杂事放下,找一本小说,打开音响,躺在沙发上,抓住一些自己的时间。我会从落地窗欣赏淡水河的景色,不去管玻璃上的灰尘,我会拉着家人到外面去吃饭,不管家里的饭菜该怎么处理。生活应当是我们珍惜的一种经验,而不是要捱过去的日子。

我曾将这段谈话与一位女士分享。后来见面时,她告诉我她现在已不像从前那样,把美丽的瓷具放在酒柜里了。以前她也以为要留到特别的日子才拿出来用,后来发现那一天从未到来。“将来”、“总有一天”已经不存在于她的字典里了。如果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有什么得意的事,她现在就要听到,就要看到。

我们常想跟老朋友聚一聚,但总是说“找机会”。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已经长大的小孩,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

我们常想写信给另外一半,表达浓郁的`情意,或者想让他知道你很佩服他,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

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那么可贵。

有人说:你该尽情地跳舞,好像没有人看一样。你该尽情地爱人,好像从来不会受伤害一样。

我也要尽情地跳舞,尽情地爱。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获奖感言 篇2

北京时间十二月八日,莫言在斯得哥尔摩瑞典学院发表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感言,在短短四十分钟,讲述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故事。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感触挺多,在此分享。

我从他讲诉的成长故事阐明了不同的人生哲理,我从中学会了善良,宽容和如何写作。

在莫言小时候因为长得丑而被人打,但他的母亲却说道:“四肢健全并不丑,即使丑,多做善事也能变美。”他母亲的一席话使我认识到什么是宽容,宽容是一种情怀,一种睿智,一种乐观的面对人生的勇气,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你不去斤斤计较,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怀。因为你的宽容,会多个朋友,不是有人说过“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吗?怎么化敌为友当你有没有宽容的胸怀有直接关系,毕竟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在莫言讲诉中还有一个让感受颇深的故事,莫言一家在过年的时候吃饺子,当有一个行乞的老人到莫言家时,莫言拿出干红薯打发老人,立马遭到母亲的训斥,母亲端出自己的半碗饺子给老人,在那个饥荒的年代,一年一次吃顿饺子,但母亲依然不顾自己的温饱将弥足珍贵的饺子送与老人,这就是善良。也让我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给予。

莫言虽然也给了老人东西,但那仅仅叫施舍,莫言妈妈的叫馈赠,反观后者远远比前者高尚。莫言把自己不爱吃的东西送给别人,这时对老人的不尊重;而莫言妈妈把自己最喜欢的饺子送老人,这是高尚的品德更值得很多人去学习。

虽然没有看过莫言的作品,但他用讲故事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实与他在务农时大量的阅读是分不开的,连躲雨的时候都要看书,没有如痴如醉的看书,没有一定的阅读量的人很难写出文章,特别是好的文章。他能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还与他丰富的阅历关系密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多练笔,写作文也轻而易举,信手拈来,正应了小城老师所说“以我手写我心“,真实,才是文章的灵魂。

6.莫言获奖 篇六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从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红树林》、《蛙》等一大批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和国际文学奖。莫言的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在世界文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

在中国当代文坛,莫言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他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和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等影响,吸收西方文学营养讲述中国乡土故事。同时,他始终一腔热血地关注当下现实,同时又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作家要写灵魂深处最痛的地方”。

近两日来围绕莫言获奖大家众说纷纭,左方认为其作品迎合了国外一贯的“审丑”心态,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及底层现状的揭露,有丑化中国人的嫌疑,就像当年张艺谋电影《红高粱》所受到的批判一样;右方认为其作品缺少对自由、民主理念的呼吁,本人有红色背景,与官方关系密切,尤其存在抄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过往,而饱受民主人士的诟病。

甚至出现一些他是否应该获奖的争议,有人认为其获奖是对共产党的肯定,间接否认了西方对中国政府严格的审查制度、缺乏自由声音的抨击,不利于今后对当局民主改良的鞭策,所以目前不应该获得这个奖项。但更多的国人是表示祝贺,毕竟是圆了百年来中国人的诺奖梦,能够促进世界更多的人去了解、认识中国。

个人认为莫言的获奖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1、对于文学方面,能够激励中国作家写出更多关注民生、贴近现实、接地气的好作品。虽说文学作品与政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政治不能超越人性,对真善美的讴歌,就是对普世价值的肯定,就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解读。

2、对于其他自然学科也有很大的促进,万事开头难,跨出了第一步,至少证明中国人对于诺奖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从而激励后来人在国人更加期盼、更加在乎的自然学科上的突破。

3、能够促进中国人对当前教育的反思,放牛娃出身的莫言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难道不是对中国教育的极大讽刺?中国僵化的应试体制,对学生天性的压制,造就的是只会考试、毫无创造力的“人才”,已然走进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就像钱学森临终所忧虑的:当下中国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

总之,我希望将来各领域能够涌现更多的“大家”,朝向世界文明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莫言获奖原因分析

中国当代作家这样多,莫言能成为最具焦点的那一个,原因是什么呢?诺贝尔文学奖为何花落莫言呢? 文学原因:

莫言的文学风格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神交”,成为被诺贝尔文学奖“看好”的极大因素。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对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将三维舞台,转变为显意识、潜意识结合的全息境界,沟通时空、真幻、人神世界。莫言的写作手法、思考角度受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影响很大,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影响尤甚,即吸收西方文学营养讲述中国乡土故事。而所谓魔幻现实主义,貌似荒谬,离现实无限远;实则深刻,离现实无限近。他的作品写的是中国人和中国故事,所透出来的却是对人类的关怀。他始终一腔热血地关注当下现实,同时又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作家要写灵魂深处最痛的地方”。

在莫言3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除品质上乘、被普遍视为杰作的《红高粱》之外,《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一批小说,都以其暴烈的叙事狂欢及魔幻而非凡的想象力,使之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既融合中国古典浪漫情怀,又有天马行空的怪诞虚构,从西方现代派、后现代派借鉴的各种叙事技艺,保证了莫言小说的繁复与博大,深湛与激情。莫言以其“泥沙俱下”的叙事能量成就了迥异的文学气场,其饱满的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感知细节的全方位铺排总给人难以自抑、狂飙不止的阅读感受。当代中国作家中,如苏童、毕飞宇就不止一次说过,莫言是当代中国最具原创力和爆发力的小说天才。莫言的文学创作具备了超越地域、民族、政治的魅力和价值,闪烁着人性光辉。

个人原因: 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东北乡”传奇的莫言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当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来时,他正在山东老家高密东北乡写作;彼时,他是从这片生长着红高粱的土地走出的“黑孩”。这一天,书商忙着加印,人们忙着热议。众声喧哗中,莫言仍在生长出他的生命与文学的土地上,默默地写作,默默地讲述着生命与人性的故事,就像他自己说的“我用文字记录永生”。一个诚恳的人,一颗诚恳的心,一些诚恳的作品。这就是莫言,至今保留着故乡“树木、水流、高粱地”创作灵感的质朴的人。

在此之前,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舆论众说纷纭,也有一些人对他提出质疑。对此,莫言说:“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众声喧哗之中的机会。持续半个月之久的网络大战,也是认识自我的最佳机会,让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宝贵的东西需要坚持、发扬。”

莫言是中国严肃作家中被介绍最多,在国外知名度最高的。他的想象力在这一代中国作家中也是很突出的。这是当下几代人很缺乏的。而且莫言一直在努力超越自己。从《红高粱家族》,到《丰乳肥臀》,到《生死疲劳》,到《蛙》,他一直在寻找新的方法。这是很不容易的。很多作家成名后,会满足自己的已有成就而裹足不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莫言获奖后电话专访了他,莫言表示,“将按照我原来既定的方向,脚踏实地,描写人的生活,人的情感,站在人的角度写作。” 莫言的充沛才情、独特选材、顽强坚持、认真借鉴,成就了不同凡响的文学佳作。

政治原因:

在政治方面,首先,莫言获奖须置于世界地缘政治向非西方国家平衡、世界多极化的这么一个背景之下来看。最近三十多年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诺贝尔文学奖项的颁发出现了一个趋势,即由原来主要颁给欧美作家,开始逐渐颁给欧美以外的人,比如非洲人、拉丁美洲和亚洲人。这反映出,当前的世界,地缘政治变得越来越复杂,失去了核心,力量在向非西方国家平衡,在趋于多极化。诺贝尔文学奖,也摆脱不了这一地缘政治色彩。

另外,这次莫言获奖,本身也体现着诺奖评委们和国外文学界,对日益发展强盛的中国的承认和尊重,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正视与重视,认识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不可或缺。

文学没有绝对的标准,外界的国际环境会产生一些影响,中国崛起的势不可挡也起了一定作用。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莫言本身创作的影响力,他的文学个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文化传播原因:

“翻译”与“影视”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

莫言是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他笔下的“乡土魔幻中国”受到西方译者青睐,许多重要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瑞典文、韩文、日文、荷兰文等多国文字。尤其是在诺贝尔奖的所在地瑞典,瑞典汉学家陈安娜一人就翻译出版了莫言的三本代表作——:《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

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西方媒体评论称,莫言的小说能走进西方主流视野,跟张艺谋改编拍摄的电影《红高粱》有很大关系,“他在海外最有名的作品可能还是《红高粱》。”

在中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之际,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而应和翻译、影视、媒体宣传等共同形成跨文化传播的合力。中国面向世界的文化传播需要系统工程。

原因:

1.自身优异。莫言具有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莫言自述:“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这点从他的小说都可以看出。

2.他的小说色彩感强,个性鲜明。举例:比如他描写的月亮是“墨色的月亮”,高粱是“杂交的高粱”,人影是“一对对暗红色的人影”......3.善于写自己的故乡。这是有别于其他作者的地方。是自我个性的另一个表现。

4.他懂得学习西方创作理论,不管是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都大胆在自己的作品中尝试。比如莫言崇拜的福克纳,他写的《喧哗与骚动》,小说大量动用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法,是意识流小说乃至整个现代派小说的经典名著。在莫言的小说中都有体现,这也是他有别于中国现代作家重要的一点。但是莫言又说:“越是崇拜福克纳,越是要离他远一点”。这一点提醒我们,具有自己的个性与风格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够说因为崇拜某某人,因为他优秀出众就去模仿他,而丧失自我的个性。莫言不仅吸取西方创作理论,又保有了自我鲜明个性。5.作家的成功要经得起风雨。不管是社会给予的,还是因为家庭婚姻、子女造成的种种问题。都需要我们坦然面对。这点在莫言身上也得以体现。

6.对于自己获奖的主要原因,莫言表示,”我的作品的文学的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给我的理由就是文学奖,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的独特的文化和弥足的风情,我一种是站在人的立场上立足写人,超越了人群和种族的限制。

7.原著被翻译的好。有言论甚至说,其翻译的文字比莫言本人写的还要好。

8.有个日本获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来中国必见莫言。必要与莫言交流分享文学思想。说明公众作家的推崇也是很重要的。莫言获奖想必这也算个原因之一。大概就是这些了。

从梁启超到鲁迅再到沈从文,我们几度与诺奖失之交臂,往事如昨令人惋叹。我们不是没有伟大的作家和一流的作品,困难的是以何种方式挤进世界文学的前沿,个中原因有作家视野的宽阔或狭窄,也有思维模式的僵化和惯久的一边倒,还有作品人性普泛意义的揭示和把握,更有翻译技术的隔膜和制约。每隔几年,我们的作家都会掀起为什么诺奖队伍中缺少泱泱中华的大讨论,其实深究起来无非是我们的作品过于看重商业化,或者有更多成分刻意于“主旋律”,加之身处浅阅读的文化生态环境,让作家们远离了抱负和责任,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仍有对现实思考极其深刻的精品在涌现,莫言的《蛙》就是最好的例证。

那么,为什么莫言的《蛙》在摘得茅盾文学奖后又能问鼎世界级奖项,个人认为因素如下。

一,作品主题的独特性。人口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而控制人口又是现代转型的无奈抉择。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为天下瞩目,但就其纯粹的技术手段也为很多国家所诟病,笔者就曾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最高潮时亲身参与其中,深知其对政治、伦理、传统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那时候我想,若干年后我们该怎样看我们今天的手段,又该如何还原和解释这段历史?这是在用生命之痛、人性之痛交换国家发展和经济繁荣。如此敏感的题裁,那个作家敢碰?走进禁忌,该有超凡勇气,而这勇气源于作家敏锐的眼光和坚守的良知,庆幸的是我们国家在复兴道路上逐渐解除着文化禁锢,才让我们的作家敢发心声而于笔端。

二,不断打磨的耐久性。莫言这部作品动笔于2002年,当时的题目叫《蝌蚪丸》,触动作家灵感的是1958年的一则旧闻:男女同房喝下14只蝌蚪可以避孕,与当今“喝红茶菌”“打鸡血”的形式极其相似,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为什么会重复同样的荒谬?于是他用一个剧作家观看自己作品的表现手法写了十几万字,觉得不满意,便搁置到2007年才重又动笔。我们说一部好作品要不断打磨,经得住时间的晾晒,才有可能思考得更深,观察得更透,写起来才更加成熟、饱满。

三,艺术手法的多样性。《蛙》以解放前、文革中、改革开放和新世纪四个不同历史空间作为小说背景,围绕实施计划生育的不同叙事,让这四个空间互文参照,纠缠搅扰,把人性悲剧宿命化,国民痼疾精神化,气象辽阔,具有史诗风格。整篇写了五部分,每一部分用书信的形式开笔,使故事不论推得多远都能围绕在一条大的主线下,而结尾部分又采用九幕话剧的笔法,揭示人物内心的苦痛、现实的惨烈和对未来的憧憬,主人公“姑姑”从接生的快乐,到坚决不准超生婴儿活着的忠诚甚至疯狂,再到精神的救赎,以眼前泥塑婴儿一一复活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反思我们民族为了富强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充满强烈的寓言意味。而“蛙”的低卑形象、令人恐惧的眼神、咕呱繁复的鸣叫,刀锋般刺向我们的记忆深处,又反向深化了主题。

四,叙述语言的朴素性。从他的成名作《红高粱》我们可以感受到,莫言的语言气势宏伟,大气滂沱,泥沙俱下,既有诗意充斥,又有民间喧哗,是业内责疑的话题和描摹的范本。那么,如果用这类叙述语言去写《蛙》该更会显现意想不到艺术冲击力,但是这又给作品向外推介制造了翻译上的障碍。令人欣喜地是《蛙》的语言在力求返璞归真,用超然于世的第三者视角,干净地编织故事,简洁地塑造人物,朴素地谈论思想,这不能不说是莫言对个人风格的成功改造,也是一个作家在功成名就之后的自我升华,更是一个成熟作家能力攀升的生动体现,也为译者荡平了华语作品推介的难度。所以说莫言不获奖连上帝都会抱怨。

莫言出生在山东高密,那丰腴厚重的黑土、若猎猎旌旗直指天宇的红高粱,哺育了一颗善于忧思的伟大心灵,他曾在易县当兵服役、创作在保定起步,贯穿并主导民族风骨的易水文化,保持了一个作家道义的守恒。莫言在《蛙》杀青之后说:他人有罪,我亦有罪。我说:莫言获奖,受之无愧。我们说:这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一个作家带给整个中华民族痛快淋漓的自豪。

梨花体

在网上看过很多诗歌,当然也包括那个已经属于“著名作家”所写的“梨花体”。其实现在流行的诗歌,包括《章子怡漂不漂亮》都不是什么新发明,几年前在一些实验诗歌的选集中,早就出现过。

我并不把它们归于诗歌一类,它们仅仅是一些被莫名其妙断了句的句子而已。平常的句子,仅仅因为在电脑上多打两个回车,就成诗歌了?或许诗歌的确不应该承载太多的社会责任,但起码要给人美的享受。

徐志摩的诗、海子的诗都曾经打动过我们,因为他们的诗歌中有美好的东西,这些东西触及到了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带,能够给人带来共鸣或者感动,可以让人震撼或者思考。这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不像现在的某些诗人创作的诗歌,形式大于内容,或者索性没有内容,仅仅把一段毫无意义的文字毫无章法地分割一下,就成为了所谓的诗。

虽然在诗歌不很流行的年代,这样的诗歌也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吸引人们的目光,但这种关注肯定是不会长久的,诗歌不是为了博得旁人浅薄的笑容。无论是古诗还是新诗,好的诗都应该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而不是为了写诗而写的诗、为了出名而写的诗。降低对创作的要求,最后受伤害的是诗歌本身。

[孙健]我在学生时代曾当过业余诗社的社长,近日对“梨花体”诗歌的讨论,多少我重新激发起我对诗歌创作的热爱。那些多半只能自我欣赏的诗歌明显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是我相信民间的“草根之作”(即便是那些似乎是对诗的概念进行了颠覆性的重构的作品),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怀的宣泄,便也应是艺术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正像我们热爱相声艺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郭德纲。诗歌的年代已经远离我们许久,眼下我们终于欣喜地看到了一线曙光。

[beinah]我觉得就像日常生活语言可以不断更新不断创造一样,诗歌也是可以根据生活情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形态来表达不同的爱好方式的,我很感兴趣,正在努力尝试,也算与时俱进。

[zcx]我一点也不喜欢“梨花体”。

诗就得有诗魂,有意境,如果“梨花体”算诗的话,那么街头巷尾长舌妇的碎语废话岂不字字珠玑、句句成诗了?从“偷听某某”记录下的闲言闲语岂不都成了“来自民间”的诗歌了?文必有内容,诗必言志。我不想玩弄文字游戏,不想糟踏汉语,不想亵渎诗歌。《梨花》、《与沁园春无关》、《章子怡漂不漂亮》之类的“梨花体”只会激起我对“赵(钱)孙李”们的蔑视,而不是对玩文字游戏的热情。

[九九]看了一些“梨花诗”,忍不住学着它的格式,做了一篇评论“梨花诗”的诗:梨花体算不算诗/有人说它算,有人说它不算/俺的语文老师就说它不算/可是/苏菲舒说它算/但是/语文老师硬是送了俺一个鸭蛋。哈哈,我这一句话评论可不可以命名为“梨花评论”呢?!

7.莫言获奖的四大反思 篇七

从来不考虑“幸福”这个问题

著名作家莫言日前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迅速占据各大媒体的头版。有关他的点点滴滴被媒体层层深挖,他的亲朋好友也成为受访对象。莫言本人日前接受央视采访。透露了自己获奖后的心情。同时也回忆了童年的种种苦难和几十年的创作经历。

在被董倩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在他看来,“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什么压力。“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吗?”莫言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连日来接受媒体轮番“轰炸”的莫言谈话中显得有些疲惫,笑称最希望“结束采访”。得知获奖后的心情是怎样的,莫言直言“惊喜而惶恐”。“惊,是没想到奖项会落到自己头上。喜,是果真颁给了自己。惶恐。是担心有了这层光环之后,会不会有更多人盯着自己找毛病。故意为难自己。”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对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作为获奖者,莫言本人如何看待这个颁奖词?他表示,这应该表述出了自己小说的某些特征。不过他也说,颁奖词翻译成“魔幻现实主义”好像也不太准确。用虚幻和民间故事、社会问题和历史相结合,这种描述还是比较准确的。

莫言获奖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迅速掀起一股“莫言热”。这其中,图书的热销首当其冲,有媒体用“卖疯了”来形容读者的热情。莫言本人则认为,“莫言热”不是一个正常现象,得奖的效应很快就会过去。他甚至不相信报道中的“抢购”和“断货”,觉得有些夸张。书卖得多,作者自然高兴。但莫言同时也惶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读者被“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吸引,期望值很高,如果看后失望,就会让自己有点惶恐。莫言说,人们在生活中经常想让所有人都满意,每一个人都不得罪。结果越是这样。得罪人越多。作家写小说的时候也希望每个读者都喜欢。结果还是很多读者不喜欢。

童年记忆:帮人推磨换书看

作为经历过困难时期的“50后”,饥饿,是莫言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他也将这种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印记,写到了自己的多部作品之中。

莫言回忆说,自己刚懂事就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记忆中最深的就是饿。没有饭吃。那时候不但没有粮食,连野菜都吃光了。自己最早的记忆就是跟姐姐抢东西吃。当时大人吃野菜团于。有一种全是剌的很扎嘴,他咽不下去。奶奶就“赏赐”给奠言和姐姐每人一小片红薯干。那时才五六岁的莫言,老觉得分给姐姐的那一片大。抢到手后觉得自己手里的小,于是又抢回来。如是抢了两次,莫言的姐姐就哭了。

在吃饭都困难的岁月,肉,更是想象中的美味。莫言长到十五六岁时,才有生以来第一次“放开肚皮吃肉”。当时大队里杀猪,因为是“米粒猪”(米猪肉,即是患囊虫病的死猪肉。对人体危害很大),所以很便宜,好多人抢购。莫言的父亲买了十几斤这样的肉,才让孩子们有了一次罕见的吃肉经历。

年少时失去读中学机会的莫言,当时正式的学历就是小学五年级。因为年纪比同学小,莫言第一年上学时非常痛苦和恐惧,一下课就往家跑。这种情况在第二年时有所好转,因为他的学习成绩慢慢好起来,老师也开始表扬他。小学三年级开始,莫言开始显露出写作上的才华。他还记得,自己第一篇引起老师注意的,是一篇写“五一”体育运动会的作文。有的同学写流水账,莫言只重点写了篮球比赛,其他的没写。老师评价他的作文写得好,当成范文在班上读。

那件事一下子激起莫言写作文的热情。后来他的作文每次都会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读。有时候甚至被拿到邻近的农业中学去,让中学生学习。尽管热爱阅读,莫言小时候能接触书的机会并不容易。他曾经在与台湾作家交流时说:“你用眼睛看书的时候。我在用耳朵阅读。”“阅读”什么?听老人讲各种故事,鬼怪妖狐、历史传奇、土匪好汉,哪个地方曾经有过战斗,哪个地方曾经出现过奇怪的人物,哪个地方发生过灾难等等。这些后来都变成莫言小说的素材,他把听到的基本都写到了小说里。莫言将那些年留下来的经验称之为“害怕”,因此恐惧感在他早期的小说里表现得很充分。

他认为,如果不是后来搞文学,自己年少时十几年的农村生活经验,就没什么用处。但放在文学创作中,就非常宝贵。“我想这也是构成我的小说和其他人小说风格不一样的重要原因。如果我读着经典名著长大,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作家了。”莫言说。

为了读书,莫言付出了不少代价。他发现一个同学家里有套绘图本的《封神演义》,就去帮人家推磨。那时候农村吃饭自家要有个小石磨,用来粉碎粮食。那是最令孩子们反感的劳动,但是一天不推磨就没饭吃。所以,放学以后,父母亲在生产队劳动,孩子就在家里推磨。莫言说,那个小孩也很霸道,会对自己说“你推10圈看一页,再推10圈看一页。”

莫言对母亲当年的开明非常感激。他回忆说,只要是自己在学习方面要钱,母亲都会支持。有次他想买一套《中国通史简编》,价格是四块五。那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母亲问他买了之后能不能保证念,莫言自然回答说会念。颇为犯愁的母亲,还是从手巾包里拿出了五块钱给他。莫言后来也确实认真读了那套书。

曾查《辞海》写海岛小说

莫言曾经有过当兵的经历,而且还被提干过。他回忆说,当时的心情非常激动,“比得了诺贝尔奖还激动”。因为他觉得自己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变成军官就意味着不用回农村,命运彻底改变了。不过莫言最终还是选择了文学道路。从198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至今,莫言出版了众多篇幅不等的小说、散文集以及影视文学剧本和话剧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瑞典语、俄语、日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并先后斩获了海内外诸多奖项。

谈到自己的早期作品,莫言说那时候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而今回过头来一读,发现都是模仿之作。当然模仿得比较高明,不是一字一句抄的,而是模仿人家作品的氛围、语言、感受,那种节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背后的范本在哪里。

莫言当时为了找素材可谓挖空心思。他本来在山里面服役,但是要写海岛的小说,没有生活怎么办?只好查《辞海》,把《辞海》有关大海、海浪、台风、海底植物、鱼的名字,查了很多,写了一篇《岛上的风》。莫言笑称,现在看那时“真能忽悠,写的像真事儿一样的。”

提到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广为人知的《红高粱家族》,莫言称现在已经写不出,“写出来的肯定是另外一部作品”。因为那种胆大妄为、天马行空,已经无法做到。他认为,作家的创作风格是和他整个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当年写《红高粱》,没什么理论,就感觉应该那样写,结果还挺好。后来读书读多了,理论学多了,反而觉得要雕琢,搞出来一看就很匠气。多年的创作过程中,莫言坦言也有不少煎熬的时刻。碰到写不下去的时候,自己会抽烟、来回散步、转圈、抓耳挠腮,或者看看电视、杂书。

最近一些年,纯文学的境地不复往日,不少人怀念起上个世纪80年代民众对文学的热情。对此,莫言表示,现在文学相对边缘、落寞,比较正常,没什么坏处。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写作,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读小说。还有电影、音乐、美术,同样可以陶冶性情,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你不可能再幻想80年代初期那样,搞一个诗歌朗诵会在首都体育馆万人还满座,一部短篇小说出来千人传诵,天天像过节一样。那是不正常的。”他说。

当被问到此次获奖的影响,莫言连说:“很快就过去了,很快就过去了。”他认为自己此次获奖,不会对文学有长期的影响,“很快就过去。大家该怎么写还是会怎么写。”民众对文学的热情也会很快过去,一切还是会按照生活自身的规律去发展。

上一篇:刚进新学校的感受下一篇:管道施工现场参观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