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村工作总结

2024-09-26

精准扶贫村工作总结(共11篇)

1.精准扶贫村工作总结 篇一

2017年,樊马家河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在包村领导、同事、村委和群众的帮助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和十九大重要会议精神,全面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省市、县对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在包村和包户单位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全村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使樊马家河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樊马家河村共有3个自然村,分别为樊家河、马家河、呼家老沟。全村共有461户,1448人,党员50人,(男47人,女3人),全村常驻人口77户145人;

总土地面积18500亩,川坝地1500亩,退耕还林4200亩,荒山1148亩,其中,苹果3200亩;

现有贫困户104户317人,其中产业户93户287人,兜底户11户30人;

已脱贫户(享受政策)48户151人,其中产业户47户149人,兜底户1户2人;

在册贫困户48户154人,其中产业户38户126人,兜底户10户28人;

已脱贫户(不享受政策)共8户12人,其中产业户2户2人,兜底户6户10人。移民搬迁44户,危房改造5户。本村村民主要靠发展种植产业、养殖业、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二、工作思路

(一)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

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并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户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有卡、有簿、有册、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

(二)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

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把村民组织起来,把致富能手培育起来,把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合理利用起来,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群众带动起来,把医疗体系完善起来,把发展环境优化起来,把村社两级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着力推动贫困户的经济和产业健康发展起来。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帮扶模式。同时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贫重点倾斜,激发群众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

三、加强领导

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村上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第一书记白宝山牵头,四支队伍积极配合,重点做好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及贫困户的产业建设,使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1、根据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认真按照贫困农户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

2、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和初选出本村贫困农户名单。并且通过村级公示初选贫困农户名单。

3、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明晰“一条路径”,即力量法。按照市委、县的要求,增强减贫脱贫的内生力量;创新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拉动力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支撑力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保障力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领导力量”的要求,以改革统揽、开发扶贫、拔掉穷根为总攻方向,以“五个机制撬动为总攻路线,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总攻目标,以“往前冲”的精神、“敢探路”的勇气、“一起上”的格局、“认真抓”的劲头为总攻要求来贯彻落实省委、市、县的要求。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劳动力大量流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增加了贫困识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

二是产业扶贫投入不足。目前,村上没有形成优势新型产业,而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且缺少明确的奖补政策,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导致工作队为农户制定的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种养殖业的落实程度都相对较差。

三是上级资金投入不足。上级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满足贫困村扶持需求。尽管县上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仍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

四是残障、慢性病占比大。村共有五保户1户,残疾、智障丧失劳动能力25人,对这类人,只能通过低保、五保、残疾救助、社会救助等政府“兜底”政策帮助其维持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全村有82户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五、2018年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是以“党建促脱贫”为主线,巩固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做好问题整改,全面清理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全面肃清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不良风气,打造一支团结一心,风清气正的党员队伍。

二是在注重物质扶贫的基础上,更加大对精神上的鼓励。扶贫先扶志,“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实现的脱贫,不只是物质上的脱贫,更要摆脱意识和思路上的“脱贫”,因此扶贫我们应该首先从扶志和智方面着手,确保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三是进一步深化产业富民,推动产业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不断扩大养殖、种植规模,继续加大养殖扶贫力度,根据养殖实际需求,给予最大力度扶持,争取每户都有养殖业,全年组织开展养殖技术培训8次,力争年收入8000-10000元,达到种养结合的循环产业链。

四是要把项目带动作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支撑。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对贫困村的项目争取力度,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五是继续巩固环境卫生整顿成果,提升村民爱护环境意识,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继续做好村务、财务公开,不断在村干部脑海中树立廉洁从政、光明从政的意识,继续做好信访安全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完成好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2.精准扶贫村工作总结 篇二

本文以延边州龙井市光昭村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实地考察, 在分析光昭村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采用推广农村电商方式推动农产品销售, 助力农村达到脱贫致富,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的对策方案。

一、延边地区及光昭村精准扶贫现状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 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针对地区实际, 延边州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积极动员, 积极参与地区各项精准扶贫活动。如和龙商行为和龙青龙渔业有限公司、和龙和鑫商贸有限公司等带动贫困户的5户企业发放扶贫贷款7000万元。企业可带动4870个贫困人口享受到红利。安图县农商行发放石门镇采石场生产设备贷款150万元, 采石场与镇政府签约, 带动本镇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该行还向涉农企业贷款2099万元, 企业带动182户贫困户脱贫。汪清县兴帮牧业在邮储银行支持下, 实现净利润100余万元, 可带动大兴沟镇龙水村等8个村493户贫困户受益, 4000余贫困人口脱贫。截至7月末, 延边州金融机构发放精准扶贫类贷款2.1亿元, 支持涉农企业、专业农场、合作社15户 (家) , 带动贫困农户5000余户。这些典型事例, 延边地区农村脱贫致富带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延边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贫困县脱贫政策, 组建《延边大学赴光昭村扶贫工作队》。作为大学生也深感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同时也为端正学习动机, 树立学习目标, 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组织部分学生参与考察和扶贫活动。

通过实地调查, 发现光昭村地界偏僻, 离市中心较远, 交通不够发达, 来往车辆较少。由于地处边境线的原因, 通讯网络不够顺畅。光昭村的大部分年轻人出外打工或出国务工, 村内只有部分留守的空巢老人。这些老年人对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掌握不多, 甚至不感兴趣, 也不愿意接受新兴事物。因此, 村内的互联网应用几近于“零点”水平。

二、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的可行性方案

(一) 农产品生产的品牌化

为了加大需求方对农产品的接受度, 使顾客能够更加放心的购买农产品, 可以建设一个农村专业合作社。以光昭村为例, 光昭村有一个御良田, 是末代皇帝溥仪特奖赏1000平方米水田专为其上贡御膳米, 这是大米市场上的一个优势, 但因农户散乱, 大家都是各自卖各自的, 规格也都不一样, 加之没有品牌效果, 导致大家在购买大米时不够放心, 如果出现问题无法追溯产地, 再加上之前没有对此进行宣传, 导致大米的知名度不高。

大学的扶贫工作可由农学院的老师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 经济管理学院和信息联络员学生, 协助分析市场行情和信息, 组织村民采购生产物资, 统一种植, 统一生产品牌化大米产品。最后由合作社负责市场销售和物流组织。

(二) 农产品加工包装

为了提高品牌化农产品的电商销售, 可进一步在包装环节提高品牌价值和营销促销。

(1) 制作原产地标识二维码

近年来, 饮食方面的安全隐患问题重大, 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问题以及产品原产地的追诉越来越重视。因此, 在包装过程中采用二维码, 使得消费者对原产地的追诉便捷和迅速, 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2) 采用小量、个性化和品质化的包装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市场上的大米都是麻袋包装方法, 每个包装量大。虽然方便了用户, 也便于农村的包装环节, 节约成本。但现代生活节奏的快速变化, 众多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小量包装, 小量包装能够满足这种个性化需求对于那些短期居住的用户来说却十分困扰。一麻袋的大米吃不完, 但又不能饿着肚子不吃,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引进小型脱谷机, 用户需要多少, 就可以包装多少、购买多少。这种小型脱谷机既不占地方, 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包装销售, 为客户及供应商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3) 农产品深加工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是否能够吃饱肚子, 而是倾向于其他能够进行品尝的美食。这样, 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卖御良田的大米, 而是要对大米进行深加工。光昭村素以自制大米米酒和玉米米酒味道可口、美味为荣。因此, 可协助农民传统米酒酿制成商品化和品牌化, 与村里的特色大米一起, 打造成光昭村的特色品牌。

(三) 创建地标品牌

进入互联网时代, 品牌效应在商品的营销上极为重要, 而且商品品牌与地域品牌或者地标品牌的融合, 给消费者以强大的消费刺激和满足感, 同时也可带动地域其他经济活动。地方政府应积极帮助光昭村争取省部级的农产品地理标志, 充分发挥地理优势, 建设一个“光昭村御良田大米”品牌, 以此来加大产品的知名度, 并扩大产品的销售量。

(四) 开展乡村游活动

要彻底帮助农村农民脱贫致富, 不仅协助农产品的产供销, 更应帮助农民多渠道开辟致富之路。随着自驾游和骑行潮流的掀起, 很多人喜欢在闲暇之余选择和家人一起开车出游, 或是与骑友一起骑行, 其旅游休闲目的地最为吸引人和最有实惠性的就是城市周边的近郊农村。因此, 协助光昭村农民在自家庭院种植绿色无公害的有机水果和蔬菜, 供游客们进行采摘、品尝或有偿代种植、代收割, 可算得上是既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 又能为游客增加自驾游和骑游的亲情满足感。开展农村乡村游, 不仅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同时也可为地标品牌的推广宣传带来积极作用。

三、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 增强技术措施, 解决通讯信号问题

由于光昭村与邻国隔山相望, 相距较近。受到客观原因的影响, 村内的通讯信号有严重的干扰。因此, 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技术措施, 率先解决通讯设施的顺畅流通。在此基础上加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农村电商的感性认识, 普及基础应用能力。基础设施和村民对农村电商问题的认识是, 不仅是以电商方式解决农产品销售的关键问题, 而且也是农村农民接受外界发展信息的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问题。

(二) 培养信息联络员

由于村里居住的是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朝鲜族老年人, 对互联网的认识和了解都不够, 学习新兴事物也实际困难。因此, 可以利用延边大学的合作机制, 组织青年大学生形成信息联络员, 与农村形成长期的合作服务机制, 协助农村农民解决电商应用问题。首先, 联络员搜索网上市场信息, 再依据农村农产品和特色产品, 通过合理的电商渠道, 发布农产品供应信息, 促进供需双方的有效的针对性。并协助农民完成网上交易, 交由农民组织货物和发送货物。同时也开展相应的基础知识和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

(三) 积极投入和充分使用各级各类农村电商合作平台

开展农村电商, 不仅要积极参与和使用现今国内成熟的第三方平台, 也应积极参与农产品专门的各级类平台。自国家推动“互联网+农业”工作以来, 全国各级各地管理部门积极启动和建设了一批影响力较大的农村电商平台, 如“供销e家”、“吉禾网”、“延边特产网”、“淘宝吉林馆”等。县乡政府应积极寻求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推动富有自身特色的农村电商项目开展。

(四) 切实解决物流问题

农村电商的开展物流是关键的又是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例如光昭村离延边州州府延吉市有50余公里, 单靠农民自身很难解决农产品销售后的物流配送问题。因此, 建议村政府组织形式在延吉市建立一个农产品储备网点, 再利用延吉市多渠道多方式的物流体系, 完成农产品的配送。

结论

进入“互联网+时代, 拥抱互联网”不仅是企业经济发展新途径的探索, 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新路线。积极吸收和采用日益发展的技术红利, 制定灵活的、符合当地现实情况的农村电商发展, 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既具备可行性又兼有先进性的, 可探索的路径。

参考文献

[1]湖北精准脱贫激励机制实施意见出台.贫困县村脱贫即“脱帽”.荆楚网, 2015.8.27.

[2]延大召开全面推进光昭村脱贫攻坚工作动员部署会.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2016.04.26.

3.精准扶贫村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精准扶贫;困境;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更加深入推进,扶贫进入了新常态。“精准扶贫”一词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无论是从顶层设计还是从基层落实,都掀起了精准扶贫热潮,这些都体现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性。2013年12月,中办、国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工作要求。2014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六部委印发的《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全方位部署,奠定了我国新时期扶贫开发中的战略思想。

一、张咀村致贫原因分析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不同贫困对象,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对贫困区域、贫困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一种扶贫方式,旨在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礼泉县叱干镇张咀村距礼泉县城约35公里,距咸阳市约70公里,属唐昭陵旅游区边沿地带。张咀村总面积16.7平方公里,海拔800-1188米之间,全村总户268户,现有贫困户25户83人。张咀村的主导产业为种植苹果,主要的品种是秦冠,也有少量的富士。但是大部分的苹果树都存在果树老化的问题,因此产量并不是很高。张咀村2015年度年人均收入2200元,没能达到国家最低收入标准。

通过走访,我认为造成张咀村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致贫。张咀村的大部分村民都以种植苹果树、卖苹果为生活来源,产业结构极为单一。一旦当年的收成不好或行情不好,苹果的售价就会被压得很低。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一击。因此,村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收入不能持续稳定的增加。另外,张咀村的果树老化问题比较严重,这是导致苹果产量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些果树大部分是上个世纪80年代种植的,果树老化问题由来已久。这些都是让村民陷入贫困或使返贫率增高的原因。

(二)因病、无劳动能力致贫。通过走访25家贫困户发现,因为患有身体或精神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有十户,因病致贫的比例很高。因病致贫的家庭家中不仅会缺少原本有的劳动力,而且为了治病还需要持续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有的家庭甚至已经负债。一人有病,全家致贫。贫困户中没有劳动能力的还有孤寡老人和孤儿,他们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全靠政府低保或亲戚朋友的帮助。因病、无劳动能力而导致的贫困是张咀村贫困的主要原因。

(三)因学致贫。为了摆脱贫困,父母总是希望子女上更好的学校。虽然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但是对于那些不太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成本依然很高。张咀村因为子女上学而导致贫困的家庭,家中通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女。他们不仅要支付学费,还要支付生活费交通费等。这些学杂费导致家庭的入不敷出,容易造成贫困。

(四)无技能致贫。经过调查,有些贫困户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其它的脱贫技能,仅仅是靠天吃饭。也因此,他们接受新技术、新观念的能力比较差,依靠自己找不到合适的途径来脱贫致富。还有一些村民的等靠要思想极为严重,不愿意靠自己的劳动能力来赚钱摆脱贫困,只依靠政府救济来维持基本生活,使家庭陷入贫困。

二、张咀村精准扶贫困境分析

(一)观念落后,农户参与度不高。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建档立卡、精准识别的工作主要是由村里来搞。对于文化素质不是很高的农民来说,他们也许并不懂如何参与到精准识别中来,认为贫困户名单主要由村干部决定,不懂如何发挥自己的民主权力,参与到申请评议中。有的贫困户可能因为经济基础差,人际交往窄,认可度低等原因漏选。这就使得在精准识别过程中不一定能照顾到每个贫困村民,摸不清村里的实际贫困家庭,做到扶真贫。

(二)村干部优亲厚友,权力过大。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农村更是如此。在以前的农村扶贫工作中,存在村干部利用自己的职权,乱结裙带关系,为自己的亲朋好友扣上“贫困”的帽子,为他们获取利益的现象。而在进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虽然强调民主评议,但是具体的工作还是主要由村干部来进行组织规划,开展工作。在对这25户贫困户的走访过程中,也发现其中包括了村干部的亲戚等身份存疑的贫困户。

在向贫困家庭确定其产业帮扶计划时,还存在村干部的意志凌驾于村民之上的情况。在走访一户贫困家庭并向其确定确定具体的产业帮扶措施时,村民的个人想法被村干部所忽视。村民自己希望种植和养殖的种类与村干部的提议不一致,但最后却并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而是采纳了村干部的建议。

(三)贫困原因复杂,易造成需求错位。在张咀村的25户贫困户中,导致贫困的原因分为好几种,但更多的是复合型贫困。因病致貧或无劳动能力的家庭中可能还有子女需要上学,产业结构单一依靠种苹果维生的家庭往往观念落后,不愿意学习其它脱贫技能。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把输血式扶贫改为造血式扶贫。因此,在帮扶过程中,既要满足其生活扶贫,更要重视产业扶贫。既要解决物质贫困,还要改变其精神贫困。精准帮扶的工作量很大也很复杂,容易造成提供的帮助与贫困户的需求错位的现象。

三、解决张咀村精准扶贫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更新观念,提高村民自主脱贫积极性。对村里的贫困户应该注重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和观念上的普及,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精准识别的工作中来,争取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不漏掉一个真正的贫困户,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

(二)接受监督,人情化转为制度化。精准扶贫是一项民心工程,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确保在“阳光”下进行,杜绝以权谋私、优亲厚友行为的发生。为此,从精准识别工作开始就要从人情化转为制度化,设计一套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全程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正,接受检验。应当注重建档立卡工作程序的规范性,核实档案中的扶贫对象。为了更加公正的评选出贫困户,可以在精准识别中加入第三方来进行监督,确保村干部不徇私情,评选过程公开透明。

(三)深入调查,对症下药。由于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不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必须要抓住重点,根据不同扶贫对象的基本面貌和资源禀赋及发展诉求来对症下药、确保贫困户的帮扶效果。对于那些拥有技能的贫困户,应该积极引导他们就业,使他们能够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对于那些“老弱病残”的帮扶,就不能是引导他们就业,而是应该要建立健全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有所保障。对于那些思想观念落后、好吃懒做的贫困户,应该注重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摆脱精神上的贫困。同时再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上的培训,让他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然后再引导他们就业,实现脱贫致富。不同的贫困户有着不同的帮扶计划,因此更要注重帮扶计划的合理和统一规划,为每个贫困户量身定做适合自身家庭情况的帮扶计划。(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

基金项目:此文为西藏民族大学2011重点项目“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模式创新问题研究”研究成果,基金编号:XT201608

参考文献:

[1]王思铁.精准扶贫:改“漫灌”为“滴灌”[J].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4,(04):14-15.

[2]李鵾,叶兴建.农村精准扶贫:理论基础与实践情势探析——兼论复合型扶贫治理体系的建构[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02):26-33.

4.**村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篇四

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转导乡红合岘村距转导乡东南5公里,辖6个社,户籍农业人口269户1275人,实际居住人口136户

665人。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

2600元,精准识别为贫困村。该村现有耕地面积2863亩,人均耕地面积2.9亩。产业发展:家庭牧场77户(其中2016年脱贫9户),种植业(青暑9号)9户,资产收益3户,个体经营户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453人,(2016年脱贫9户45人)。其中低保兜底户7户19人,以种植玉米、小麦、洋芋、杂粮等作物为主,地处浅山,农作物产量较低,养殖以猪、牛、羊为主,属家庭传统经营模式,经济效益低。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7名,其中女党员6名。入户调查阶段外出党员19名,居住村党员28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自2015年10月到红合岘村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贫困户摸底调查工作。驻村工作组逐户深入调查,对每一户家庭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形成档案,并通过对每一户家庭情况进行识别,确定了贫困户99户438人(其中:一般贫困户76户349人,低保贫困户16户70人,低保户7户19人)。二是根据民和县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文件要求,现有73名党员干部与99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开展帮扶工作。三是驻村工作队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实地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村情、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共同制定村发展规划和适合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帮扶措施。四是春节期间,积极联络社会爱心人士筹集资金2万元,慰问红合岘村贫困户20户。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经工作队深入细致的走访调查,红合岘村存在以下发展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单一,大多数贫困户多以传统农业为主,贫困户增收致富手段缺乏。二是贫困户人居条件差,贫困户大多住在土坯房中,房屋年久失修,居住条件需要改善。三是贫困户因缺技术、缺资金等因素制约,贫困面貌难以改变。四是因学、因病、因残、因婚致贫现象严重。五是村级道路硬化工程现已完工,但群众家庭生活困难,部分自筹资金难以筹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对劳力进行技能培训,加大劳务输出。

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种植覆膜玉米的基础上,发展有特色的经济作物。

3、发展养殖业,努力形成规模养殖,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

4、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5.村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先进材料 篇五

——宜川公路管理段

壶口镇秀西村精准扶贫宜川公路段驻村工作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时刻战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真正把扶贫工作落到了实处。

一、为了进一步落实交叉检查反馈意见,加强秀西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提高建档立卡的质量,对贫困户进行了再次入户调查,第一、二季度入村走访12次入户调查75户。在秀西村设立了工作队办公室,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对于贫困户,按照一户一策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帮扶计划、落实了包扶干部的工作任务,夯实了责任,组织召开村、组评议和村民代表讨论,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二、宜川公路段驻村工作队在广泛征求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壶口镇秀西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做到了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措施明确。同时,为全村17户贫困户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对策,做到了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为培养村自我“造血”功能,制定了《秀西村产业发展三年规划》、《秀西村集体发展规划》等各项扶贫措施,巩固和扩大了精准扶贫成效。

三、充分发挥驻村部门的职能优势,经多方联系为秀西腊胳村修整入村土路道路3公里,砂石硬化1公里。为原秀西村村委会维修厕所、门窗,整修美化院落。联系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教育、健康、社保、搬迁、金融、产业、卫生、用水等)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

四、扶贫先从头脑扶,每次入户均对贫困户进行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逐步让贫困户树立致富信心和决心。驻村工作队主动学习省、市、县扶贫政策,摸透扶贫精髓,抓住扶贫要点,增强政策的理解和把握。采取发放告知单、入户讲解、召开会议等形式,向群众详细传达各级精准扶贫政策,让大家明白“什么是精准扶贫,为什么要精准扶贫,怎样开展精准扶贫”,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政府帮扶、群众大干的生动局面。先后印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宣传单500份,发放300份;制作扶贫政策宣传展板3块,悬挂3块;录制扶贫政策宣传语音录音,播放85小时等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

五、宜川公路段驻村工作队定期与村“两委”班子和联系包扶的贫困户对接,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形成帮扶合力。一方面及时将上级精神传达给村“两委”班子,确保精准扶贫政策不跑偏、不走过场。另一方面将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和扶贫工作进展及时报送扶贫部门,使相关部门能够准确掌握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村容村貌整治、文化扶贫推进及贫困户增收脱贫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六、党员干部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宜川公路段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村党支部书记组织举办党员培训班,增强党性意识、纪律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并帮助村党支部健全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等,协助完善党建资料,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及扶贫攻坚指挥部,规范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了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七、宜川公路段驻村工作队广泛开展“送技术进农户”活动,组织植保、土肥、果树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专家在村召开现场培训会2次,参与群众近百人次。

八、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宜川公路段帮扶工作队成员方红生同志全身心投入精准扶贫工作中,从走访贫困户到完善档案资料,加班加点早已是家常便饭,他永远把贫困户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不顾自己身体,任劳任怨,积劳成疾,在生病住院及病重期间仍然放不下扶贫工作,放不下贫困户,他时常对家人说驻村工作队责任大、任务重,不能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耽误精准扶贫工作。在与病魔抗争了一个月后,最终还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6.精准扶贫村工作总结 篇六

川口村基本情况

川口村现辖7个社,373户,人口1732人,全村共有耕地9900亩(其中:退耕还林4400亩),人均耕地面积5.7亩,全部为旱地。全村共有低保户107户、335人(其中:A类15户26人,B类54户164人,C类29户117人,D类9户2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82户、739人,贫困覆盖面48.8%,2015年计划预脱贫53户、226人。有10%左右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或接近2800元的脱贫标准,但收入不稳定;有50%左右的贫困户普遍存在缺项目、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的“四缺”问题(其中,缺项目的占贫困户的15%,缺资金的占16%,缺劳力的占12%,缺技术的占13%);因特殊原因致贫的达到40 %左右(其中:因学致贫的占贫困户的14%,因病致贫的占10%,因建房致贫的占4%,因婚致贫的占5%,因赡养老人和照顾孩子致贫的占4%,其他原因致贫的占3%)。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川口村认真学习省、市、区、乡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六个精准”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争取2015年减贫226人。

户,建设垃圾池28个,实施上川口到魏家沟、上川口到夏家台道路绿化,安装太阳板路灯102盏;富民产业培育方面,成立种养殖合作社1家,成立互助资金协会1家,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及各种杂粮5000亩,土地流转达到4500亩,发展菊芋种植,在退耕还林林地建设万只散养鸡场,养殖猪646头,羊500只,牛30头,带动更多群众发展养殖业;能力素质提升方面,培训两后生40人次,种养殖技术培训600人;公共服务保障方面,维修、改建原村部为幸福养老院,解决孤寡老人生活问题,配臵村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维修山刘舞台、新建三义舞台,建设信用社金融服务点,为群众协调妇联小额、创业、草食畜牧业贷款363万元,完成宽带进村委会;其他方面,配臵6套广播器材。

四是精准细化目标任务。根据村级和贫困户的需求,制作了扶贫攻坚作战图,包括村社基本情况、产业及社会事业发展、减贫任务及脱贫时序进度表、组织机构和结对帮扶花名册,根据时间节点细化工作任务,实行“倒逼”法,时间倒排程序,目标倒排进度,任务倒排时限,做到各项工作任务一目了然,推进不拖延,扶贫见成效。同时,将扶贫攻坚作战图在醒目位臵上墙,使各项帮扶措施及落实情况全部臵于“阳光”下,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7.精准扶贫村工作总结 篇七

方案出台暖风来

去年,汪洋副总理对瑞金视察后,许锐书记就精准扶贫工作做了全面部署,赖联春市长、胡立安副市长加强调度。春节前省长鹿心社又亲自挂点扶贫瑞金。省长要求:瑞金的贫困群众在小康提速中绝不能掉队,精准扶贫工作要为全省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模式。根据鹿心社省长的要求,瑞金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精心安排、精心设计实施方案提纲,市扶贫和移民办集思广益,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精兵强将加班加点,拿出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初稿,提交市委常委会专门进行了讨论通过。《意见》出台后,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评价:瑞金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一是归纳为三个加强、四个瞄准、五个确保,简洁好记、通俗易懂便于操作执行;二是“干货”实在管用,有市财政预算安排每年1000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资金,有各级扶持具体标准,更有“一票否决”、“黄牌警告”、“提拔重用”等奖惩措施。现在该文件已转发全省各县市,对如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给饱受寒冷的贫困户送来强劲暖风。

真抓实干动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要真扶贫、扶真贫、真实干。瑞金市虽然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但如果不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再好的文件也枉然。为此,瑞金市又出台了《瑞金市单位和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实施方案》。按照“结穷亲、帮谋划、扶真贫、求实效”的总体工作思路和“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市有档”的四有要求,坚持以干部下基层开展“连心、强基、模范”为工作主线,真帮实扶。采取“321”结对贫困户的方式,县处级领导每人结对3户,乡科级领导干部每人结对2户,其他干部每人结对1户。文件出台后,各单位闻风而动,干部纷纷下去找准目标与贫困户“连心”结亲体察实情;“诚心”与群众建立感情;“真心”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市委书记许锐冒着蒙蒙细雨深入到叶坪乡黄沙村排坊下、华屋、陂下、下坑尾等小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调查研究。实地查看了大棚蔬菜、养蜂、毛竹、油茶等特色产业,召开了扶贫专题座谈会,与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现场指导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期间还到联系户刘水庆家听取了他今年的生产计划及诉求。四套班子也纷纷效仿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到扶贫和移民一线调研解决实际问题。九堡镇精准扶贫念好“早勤精准”四字经;春节上班第一天就选派389名干部为联系户拜年贴年画。现已确定470户贫困户1955人进行帮扶结对。全市干部3755人,结对帮扶4969户贫困户人口共20230人。市扶贫和移民办干部一马当先18人深入到叶坪乡下罗村、山岐村结对帮扶22户贫困户,为联系户分别制订今年生产发展规划。根据贫困户的实际量身定做“一户一策、一户一法”落实帮扶项目:有的养鱼,有的种香芋,有的种烤烟、蔬菜等,并为他们解决资金投入、种子种苗、农药化肥、技术产销等方面的服务。获得贫困户的一致点赞。

执行机制严起来

为了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把精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瑞金市主要采取的措施:一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党政是实施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每季度一次精准扶贫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汇报。让做得好的在台上作经验发言,做得差的作表态发言,以此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二是强化考核,严格奖惩,科学制定了考核细则,重点加强减贫数量,贫困人口收入增幅,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情况的考核。对年度考核不达标的单位,追究其主要领导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制。每季度开展一次督查考核并通报,对连续两次倒数一、二名的单位予以黄牌警告;对于扶贫开发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提拔重用。3月8日瑞金市召开了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拔英乡等相关乡镇做了典型发言介绍了经验做法,不仅唱响了贫困户不脱贫就摘掉领导干部的帽子,不解决贫困户的饭碗问题,干部就不得脱钩和走人。各种措施环环扣紧,步步主动,迅速掀起了精准扶贫工作热潮。

8.总结交流经验 落实精准扶贫 篇八

村企聯动,结对帮扶。南通启吾农产品有限公司今年与周边三个村的领导商定,每个村挑选出10个贫困户和低收入户作为企业的扶助对象,实行村企联手扶持,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尽快改变贫困家境。前两年企业利用蚕豆收购、加工等有利条件,通过无偿提供蚕豆种、提高收购价格、进行技术指导等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提高收益。但由于近几年来蚕豆品种不断退化、病虫害频发,蚕豆产量连年下降,贫困户的增收幅度不大。今年,企业拿出一批专有资金,对蚕豆进行原种培植,然后把这些原种全部无偿提供给这些贫困户和低收入户种植,再用高价收购他们的蚕豆,使贫困户的收入成倍增长。黄海滩涂有限公司连续8年为周边三个村的群众缴纳合作医疗费,今年以来,本着“信息互通、大事互商、难事互帮、实事互办”的原则,重点从养殖、经济、助学三个方面进行结对帮扶。如在助学上,公司定向扶助关心下一代工程及贫困学子,拿出几万元钱建起“爱心服务站”,为特困户家庭学生提供经济上的资助。

无私奉献,余热生辉。南阳镇启益养羊协会会长邢耀帮今年已经78岁了,曾经多年担任乡镇领导,退休后工资收入也比较可观,按理说应该享受天伦之乐了,可他总想为社会、为家乡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他想到家乡启兴村还有一些五保户、低保户、身残重病户、净农户、无子女户等家庭的生活仍然比较困难,算算总共有20多户。为了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他通过考察调研后,成立了村养羊协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一方面多次到市镇老促会反映情况,申请扶贫资金,另一方面到多家银行争取贷款,今年他又通过儿子担保,到农商银行贷款10万元,分别借给四户贫困户。他的养羊项目连续3年列入市老促会的扶贫项目。今年年初,他通过周密考虑,最后根据其家庭困难状况并且养羊已经达到5头以上的20多户贫困户,分别给予300至2000元的扶助资金,有的帮助买小羊,有的支持搭建养舍,有的支持柴糖机。这些扶助资金虽然有限,但在贫困户中很快掀起了养羊高潮。

利用专长,扶贫一方。王鲍镇庙桥村村民倪忠辉,是市镇两级老促会一手培养起来的致富典型,他种植的香酥芋艿、“双胞山药”、富硒香芋,已经成为启东特色的“地产三宝”,销往祖国的四面八方。近几年来,他把老促会多年来的关心和爱护送给周边镇村的千家万户,帮助许多贫困户走上了富裕之路。今年,在倪忠辉的扶持带动下,周边镇村种植“地产三宝”的农户发展到1000多户。为了让这些特色产业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致富产业,倪忠辉把“地产三宝”高产栽培技术等资料翻印好分发给农户,还走村串户上辅导课,手把手地传教栽培技术,受益农民达1000多人。保田村仇能昌等6户贫困户,年老体弱多病,家中又缺少劳力,合作镇锦荣种植合作社朱锦荣就派人把他们家的2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麦子,并帮助精心管理。到了收获季节,又用极械帮助收割好、烘干后送到他们的家中。南通龙大食品有限公司和南通博大禽业有限公司是多年的养殖企业,特别是对家禽养殖富有经验,董事长陆俊杰和敖志飞利用这一专长,今年以来分别扶持10多家贫困户和低收入户发展狼山鸡和三黄鸡养殖,种苗由公司提供,技术由公司指导,销售由公司负责。启东鹏华生态果蔬专业合作社董事长蔡辉利用果蔬种植这一一技之长扶持10多个贫困户和低收入户发展果蔬种植,为他们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一条龙服务。启东市锦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结合饲养奶山羊的一技之长,扶持周边20多户贫困户和低收入户发展养羊事业。

9.精准扶贫村工作总结 篇九

关于印发《2014精准扶贫“三到村到户”攻坚工程考评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金山工业园区:

现将《2014精准扶贫“三到村到户”攻坚工程考评工作实施方案》,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固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4月20日

第一组:(负责考核金山镇、下湿壕镇)组 长:屈 军(县扶贫办副主任)副组长:(县纪委待定)

李 季(金山镇副镇长)

成 员:张建乐(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主任)第二组:组 长:沈鹏俊(县扶贫办主任)副组长:张利兵(县委农工部副部长)

成 员:第三组:组 长:刘副组长:兰彦鹏(第二中学党支部副书记)

牛巧凤(下湿壕镇副镇长)

(县扶贫办工作人员)

兰 映(县民政局办公室科员)

岳建军(兴顺西镇正科级组织员)李占林(西斗铺镇副镇长)

(县纪委工作人员待定)

王 金(县政府办法制办副主任)刘沛麟(县扶贫办办公室科员)

俊(扶贫办纪检组长)

张 慧(银号镇副镇长)

潘 冬(怀朔镇农牧中心主任)

杜 晔(金山工业园区综合协调部部长)-3(2)进行民主测评,由考评工作小组向参加考评人员发放帮扶干部民主测评表和帮扶单位、驻村干部满意度调查表(附件1、2有关内容)。驻村干部民主测评表要按村整理,由镇(园区)考核组负责人、被考核村负责人共同签字、盖章密封后上报县考评组。

2.个别谈话。谈话范围为:镇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村“两委”班子成员及部分参会人员。考评工作小组根据需要,可适当扩大谈话范围。

3.查访核实。考评组针对帮扶单位及驻村干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实地抽查并查看相关资料。

五、考评等次

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综合考评得分实行百分制,按照分值高低排序,考评成绩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75—90分(含75分,不含90分)为良好,60—75分(含60分,不含75分)为合格,60分(不含6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确定为优秀驻村干部等次的名额要控制在所在镇(园区)驻村干部总数的15%以内,考核确定为优秀帮扶单位等次的名额要控制在牵头帮扶单位的10%以内。各镇(园区)提出的初评等次意见将作为县考评小组综合考评结果形成的重要依据。

六、有关要求

10.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篇十

村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海拔330米,地势相对平坦。森林覆盖率68%,实有耕地面积1045亩,辖10个农业合作社,468户,2156人,外出务工人员850人,人均耕地面积0.6亩,整家外出172户515人。全村共有9个党小组,36名党员。村办公室、村卫生室与小学相连,是列入全省规划的村级活动阵地建设示范村、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村。

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主要经济来源是劳务输出和传统农业。全村现有木材加工厂1个,养羊场2家,预制板加工厂1个,水果基地1个。现有贫困家庭69户,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650元。

二、工作目标

围绕全县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村实际,帮助发展增收致富产业。一是宣传好党的惠民政策和党的精神;二是协助村编制发展规划;三是力争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四是给予69户贫困户适当救助和脱贫致富引领。

三、工作重点

(一)部门帮村工作重点

1、宣传惠民政策,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本单位的知识、信息、人才等优势,帮助村选择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帮助制定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基层组织建设规划等。

2、强化组织建设,协助提高管理水平。强化村党支部活动阵地建设,切实发挥村党组织在服务群众、凝心聚力、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帮助建立健全维护农村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长效机制,帮助农村党员干部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发展观念。

3、抓好教育培训,力求造就新型农民。积极配合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加强党的惠农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与农业局、就业局一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等,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全村农民的整体素质。

4、优化基础建设,引导发展致富产业。利用G542便捷的交通优势,逐渐改善人居环境,着力引进经济效益好、带动性强、适合当地发展的投资人到当地投资办厂,或回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解决本村产业结构单一等方面遇到的现实困难和具体问题。

(二)干部帮户工作重点

坚持精准帮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日常帮助与临时救济相结合、物质帮助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措施,为69户贫困户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着力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提高他们促发展、保增收的能力和水平,使帮扶对象在3年内基本摆脱贫困,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四、工作举措

始终坚持以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县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组织干部深入帮扶村,深入农户,体察民情,倾听民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1、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部门精准帮扶工作的意见,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云峰为组长,局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孙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康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把挂联村帮扶工作纳入全局的中心工作,组织和动员全局党员干部献计献策,齐心协力做好帮扶工作。

2、加大帮扶力度。建立健全干部驻村制度,确立专职联络员,选派朱学元同志驻村蹲点,要求全局党员干部按照“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任务,帮助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认真总结帮扶工作经验,大力宣传帮扶工作亮点,营造“挂包帮”活动良好氛围。

3、创新帮扶机制。按照政府建平台、配套引企业、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模式,走“公司自主经营”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道路,使农村大量荒芜土地得到合理利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变等待观望、被动执行为主动参与和争先创优,真正做到帮扶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同时引导村民开展种、养殖业等实用技术和政策法规培训、宣传,使农村党员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术,每位村干部至少有一门致富项目,提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4、做好协调服务。树立“身在基层、心系群众”的基层服务意识,在基层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密切配合村支部、村委会,深入群众中间,了解村情民意,协调解决问题,树立招商局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全面完成结对帮扶工作任务。

11.高中阶段教育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教育;扶贫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17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66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在高中阶段学校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及国家助学金政策,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落实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滋惠计划”和家庭经济特困大学新生资助项目;为考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并积极配合区慈善协会、工会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现就推进全区高中阶段教育扶贫、突出精准资助谈点思考。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保障

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任组长,教育、财政、民政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区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解决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问题。中职、普高学校强化资助工作校长负责制,加强资助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各项资助政策的落实和资助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确保学校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甘肃省市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保机构健全、职能明确、队伍有力,按不少于2人的标准为具体负责部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保证资助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高度重视学生资助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问责机制,对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队伍建设、资助政策落实和资助资金管理全面督导检查,着力提高资助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实责任制度,确保资助管理科学、精细,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三、落实资助政策,助力学生成长

(一)全力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助学贷款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要以实现“助学贷款政策全覆盖和应贷尽贷”为目标。同时加强贷后管理工作,强化贷款学生诚信意识,做好贷款风险控制,保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累计为8016名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10668.71万元。甘州区教育局资助工作多次获得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表彰奖励。

(二)持续加强国家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他受助学生资格认定办法,规范国家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确保资助过程和资助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避免助富漏贫,实现应助尽助。严格按照《甘肃省教育厅中国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关于办理和规范使用“中职学生资助卡”有关事宜的通知》精神,中职和普高助学金全部通过区学生资助中心建行专户打入每个受助学生银行卡。

(三)规范资助资金管理

完善高中阶段学生资助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强化资金管理,确保各项资助资金的准确、及时、足额发放。督促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学校严格按照4%-6%的比例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资助经费,专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确保校内资助经费的落实到位。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关注民生、支持教育,进一步加强对捐助资金的统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重复资助和过度资助现象发生。

(四)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探索建立覆盖全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资助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对受助学生个人信息和资助资金发放进度的监督管理,在具体业务操作中,积极引入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全面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二是建立完善学生资助工作考核制度。完善高中阶段学生资助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规范考核工作程序,提高考核工作效果;重点加强工作条件、日常管理、管理绩效等有关内容的考核,完善学生资助工作表彰奖励机制。三是加强资助资金监督管理。教育、财政定期组织资助资金发放情况专项检查和监督,完善信访投诉处理制度,同时配合审计、纪检、金融等有关部门联合进行专项检查和审计审查,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严格依据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理。

(五)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紧抓宣传时机,以日常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在招生、开学、放假、毕业之际,集中开展资助工作宣传,努力做到资助宣传和教学活动相结合、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拓宽宣传渠道,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传媒平台,全面、深入、持续发布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加强政务公开和资助公开,使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了解、支持、关注学生资助工作。明确宣传内容,确保资助政策入脑入心,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有重点地进行阶段性宣传教育,增强资助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握宣传方向,大力加强对资助工作成效和受助学生自强、成才典型事迹的总结、宣传,扩大正面宣传影响,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创新宣传手段,积极探索开展“诚信你我,感恩社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资助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教育扶贫精准实施,需要对准焦距,解决好坐标系的问题,做到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甘州区教育局主动创新工作机制,拓宽资助渠道,开通“绿色通道”,采取多样措施,确保实现资助政策家喻户晓、资助成效人尽皆知,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有力地维护了教育公平。

上一篇:作文 我要战胜害怕下一篇:关于2021年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