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几个意义(通用14篇)
1.单元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几个意义 篇一
临床微生物学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的几个特点
临床微生物学是基础和临床间的一门桥梁学科、临床微生物的重要性:微生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医院),微生物是许多疾病的直接原因,微生物是大多数疾病发展和转归的参考者,甚至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越是危重病人它越是积极参与
一、临床微生物学的重要
(一)从微生物与常见病、多发病关系、结核、病毒性肝炎、龋齿和牙周病、性病等均由病原微生物引。(1)结核
1/3 人口(约 20 亿)感染结核,如不采取措施,近10 年还有 3 亿人感染;结核病人 2000 万 95% 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新发生 800~1000 万病人,75% 年龄在 15~50 岁每天死于结核 8000 人,每年 300 万,98% 在发展中国家感染率为 44.5%(2000 年调查),感染者达 5.5 亿。现有肺结核病人(活动性)450 万人,每年死于结核 12.7 万人,在农村死亡病因第 9 位,单病种第 1。其中 21.6% 从未接受治疗。
(2)病毒性肝炎
有多种,以乙、丙肝危害最大。仅乙肝感染率为 10% 以上,即有 1 亿多 HBsAg 携带者,慢性乙肝病 3000 多万
(3)龋齿和牙周病
被 WHO 列为仅次于心脏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三大重点防治的非传染性疾病。龋齿由变形链球菌引起,牙周病由厌氧菌引起我国学生龋齿患病率为 13.9%。
(4)性病
AIDS :全球 2000 年底患者总数达 3610 万人,死亡数达 2180 万,95% 在发展中国家。我国 2002 年上半年,感染总人数已达 100 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2010 年将达 1000 万人。其它的还有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生殖器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等,发病率都有较大增长。、从我国居民死亡原因
城市前 5 位死因:① 恶性肿瘤 135.59/10 万
② 脑血管病 111.01/10 万
③ 心脏病 95.77/10 万
④ 呼吸系病 72.64/10 万
⑤ 损伤和中毒 31.92/10 万
农村前 5 位死因:① 呼吸系病 133.42/10 万
② 脑血管病 112.62/10 万
③ 恶性肿瘤 105.36/10 万
④ 心脏病 77.72/10 万
⑤ 损伤和中毒 63.69/10 万
(1)感染是疾病死因的重要原因之一
微生物感染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肿瘤病人本身免疫力低,防止和控制感染是非常重要的,这类病人感染很容易造成死亡。呼吸系疾病:主要是感染;损伤包括创伤、烧伤等,感染的控制极为重要;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等,也很容易发生感染。(2)病原微生物与某些肿瘤密切相关
HCV、TTV 皆与肝癌有关;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HCMV 与成神经细胞癌、Wilm 瘤、前列腺瘤、宫颈癌、睾丸癌、Kaposi 肉瘤、结肠癌等有关,HSV-2 与宫颈癌有关等。(3)病原微生物与心脏病的关系
风湿性心脏病 — 溶血性链球菌
病毒性心肌炎和心包炎 —— 柯萨奇病毒 B 组
肺炎衣原体与冠状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发生有关
甲链和金葡菌等可引起急性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二)从疾病造成的社会危害看
对社会影响最大、危害最大的是肝炎、结核、性病等传染病(1)具有传染性,感染率和发病率高;
(2)造成社会问题,如上学、求职、婚姻、子女等很多问题被涉及;
(3)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4)造成人们心理恐慌,病人的自卑和绝望;(5)花费大量的资金防治。
(三)从我们军医的职责看
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就有生物武器使用的可能。现代分子生物学可以可以制造成更多、更难防的生物武器来。战伤感染的防治、流行病的防治,都是我们的责任。
(四)从具体的医疗实践看
1、无菌观念
手术器械、输液造成的感染并非罕见;输血造成乙肝、丙肝、性病;骨髓或器官移植病人感染。
2、抗生素的应用 — 细菌耐药问题非常突出
应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进行选择用药 3、疑难症的诊断 — 临床明确或排除病原微生物
发热待查、脑膜炎、胸腹水的鉴别、肺部结核或其它感染与肺肿瘤的鉴别等等
二、现代临床微生物发展的某些特点
(一)新的病原微生物不断发现
(二)已被控制或趋于消灭的病原、微生物又重新流行
性病:过去在我国已趋于消灭,现在流行。过去性病概念主要是由性接触引起,经典性病只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
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等 5 种。现在世界上公认有 20 多种性传播疾病
结核:全球有上升趋势,我国下降很慢,主要原因是治疗不彻底,耐药珠增多。国外还有 AIDS 病发率升高,导致结核感染
上升。
(三)细菌感染的变化特点 1、感染类型的改变
2、感染菌的变迁
总的趋势是革兰阴性菌占主要地位,革兰阳性球菌中的葡萄球菌属、肠球菌也占相当优势,真菌感染也增高。医院内感染和社会感染有所不同,但总趋势差不多。虽然典型的致病菌感染减少,传染病下降,但目前感染的菌更不好治疗,更多样化。
3、耐药性的变迁
(1)总的趋势是耐药菌株急剧上升,高耐药和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高。结论:① 大部分菌对不同药物都有较高的耐药比例,有的很高,使用药物频率越高,耐药率也越高。
② 大部分菌对多种药物都呈现多耐药。
③ 只有少数有酶抑制剂的药如泰能、舒普深耐药率较低。(2)耐药机制
① 遗传性耐药机制
A、固有耐药性:由细菌染色体决定的,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
抗真菌,对细菌固有耐药 à 两性霉素 B+类固醇;对青霉素 G 固有耐药 à G-菌厚厚的外膜 B、获得性耐药:由于细菌 DNA 的改变,在接触抗菌药物后导致其获得了耐药性。
a、染色体突变:居于次要地位。
b、质粒介导的耐药:在临床上耐药性获得的主要方式。
耐药质粒的传播方式有转化、接合和转导,接合方式最为主要。转座子的参与,扩大了宿主范围,也是造成多耐药株的重要原因。
② 耐药性的生化机制
A、产生钝化酶(modified enzyme),又称灭活酶,使抗生素失效
a、β-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广谱 BLA 和超广谱
BLA(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EBLAS)等 4 类。BLA 种类繁多,有染色体介导,有质粒介导,也有两者介导的,是目前 G-耐药的主要机制,也是临床上最为重视的酶。
b、氨基糖甙类钝化酶(aminoghycoside-modified eczymes)
主要有磷酸转移酶、乙酰转移酶和核苷转移酶等,使氨基糖甙类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失去抗菌作用,已有 22 种之多。一种酶可作用于几种结构相似的药物,一种药物又可被几种钝化酶作用,产生交叉耐药。
c、氯霉素已酰转移酶,可使氯霉素乙酰化而失活。
B、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是 β-内酰胺类药物结合蛋白,又是细菌维持正常形态、合成细胞壁和分裂繁殖等所必须的酶蛋白。β-内酰胺类药物与 PBPS 结合后,可使细菌成为球状体、丝状体及分裂障碍,最后死亡。耐药细菌可使 PBPS 结构改变,与 β-内酰胺药亲合力降低,导致耐药。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laphylococcus aureus, MRSA)除了有正常 PBPS 外,还有一种 PBP 2a,由染色体 mecA 基因编码,具有转肽酶和转糖基酶活性。PBP 2a 与 β-内酰胺类药物亲和力低,在高浓度抗生素存在时,正常 PBPS 失活,PBP 2a 就代替正常 PBPS 的功能,参与细胞壁肽聚糖合成,从而使细菌表现出耐甲氧西林的耐药性。
C、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和主动排外机制
G-菌细胞壁外膜屏障作用是由一类孔蛋白决定的,若突变造成孔蛋白的丢失或表达降低,影响药物进入而耐药。细菌可主动排出药物,如铜绿假单胞菌就有三种不同的外排系统,nalB、nfxB 型和 nfxC 型,各型耐药谱有一定差异,野生株仅低水平表达 nalB 型。
D、各类抗菌药物主要耐药机制
(3)目前应重视的耐药检测
① 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和耐糖肽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葡萄球菌
② 耐万古霉素的多重耐药的肠球菌
③ 耐 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的多重耐药的肺炎链球菌
④ 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SBLs)及 AmPC 酶的革兰阴性杆菌 ⑤ 不发酵糖菌群,如绿脓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问题
(四)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 1、定义
(1)地点: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2)时间:在住院期间,入院前已发生或已处于潜伏期的不包括在内,但在院内已进入潜伏期,出院后发病的应包括在内;
(3)对象:应包括医院内活动的人群,如住院病人、门诊病人、探视者、陪护人员及医院工作人员等,但其他人难以确定感染来源,医务人员又是健康人,故主要指的住院病人为医院感染对象。
2、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1)随医院产生而产生,随医院发展而迅速增长
(2)增加了病人的发病率,死亡率上升,增加了国家和病人的经济负担。
WHO 调查,世界医院感染率为 3~20%,平均为 9%。美国为 5%,每年死亡 7~8 万人,额外支出 40 亿美元。我国医院感染率为 8.4%(1989)和 4.6%,估计每年为 500 万人医院感染,医疗费用增加 10 亿元。医院感染率作为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
3、医院感染的分类
(1)按病原体分类
① 内源性感染
A、寄居部位改变:正常菌群由于手术或侵入性治疗发生了移位,非致病菌变为感染菌致病。
B、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正常菌群或毒力弱的细菌感染,如 AIDS 患者易感染各种微生物,移植病人易感染病毒、真菌,心脏辨膜畸形者易患亚急性心内膜炎等。
C、菌群失调:免疫抑制剂,激素,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导致菌群失调,还可导致二重感染,如金葡、白念、G-菌、艰难梭菌等。我院 2002 年临床标本感染率最高的是白念。
② 外源性感染
A、病人:最重要的传染源,病人排出的菌毒力高,耐药性强。
B、带菌者:危险性大,因无症状,正常人不会感染,但病人很容易感染。
C、环境感染:医院环境中的微生物。
D、动物感染源:特别是鼠类。
(2)按感染部位分
呼吸、泌尿、消化、血液、皮肤组织等等。
4、医院感染的微生物
(1)特点
① 主要是机会致病菌,主要是内源性正常菌群,少数外源性。
② 常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住院病人分离菌耐药性高于门诊病人,ICU 病房高于其它病房的病人。
③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随年代不同而变化
目前是 G-杆菌,过去有些认为与医学关系不大的变成了流行菌株,如阴沟杆菌、不动杆菌、粘质沙雷菌,肠球菌等。50~60 年代为 G+ 球菌,特别是金葡。
④ 病原体适应性强
G+ 菌、G-菌都可较长时间在环境中存活。
(2)医院感染主要病原微生物
主要是细菌,其次是病毒,真菌
5、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易感对象因素
① 年龄;
② 基础疾病
(2)诊疗技术与侵入性检查及治疗因素
① 器官移植;
②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③ 其它:插管、导尿、器官切开等(3)免疫系统损害
放疗、化疗、激素应用
(4)其它
抗生素使用不当,手术等。
三、为了准确地检出病原微生物,采集和送检标本应注意以下各点
1、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2、尽可能直接从感染病灶采取标本。
3、采集标本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局部正常菌和环境中杂菌的污染。
4、选择适当时间采取标本。
5、送检标本使用合适的容器,培养基、容器须经无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6、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必要时采取床旁接种以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
7、送检标本的化验单上应注明标本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条件。
8、某些严格厌氧菌如迟缓真杆菌、脆弱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等暴露等空气中短时间即可死亡,因此必须注意在厌氧条件下送检和保存。
2.单元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几个意义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力目标
(1) 理解排列的意义, 熟悉排列数公式。
(2) 掌握捆绑法、插空法、间接法。
(3) 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两大原则, 先特殊后一般, 先分类后分步。
教学过程片段
1、创设情景
例题:四名男生和三名女生……分别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2、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1、站成一排分别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问题2、甲不站在两端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问题3、甲站在正中间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问题4、甲、乙二人不能站在两端分别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问题5、甲在乙的左边 (可以不相邻) 分别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问题6、甲必须站在正中, 且乙与甲相邻分别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问题7、三名女生必须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问题8、四名男生站在一起, 三名女生站在一起, 分别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学生还有很多问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3、解决问题
学生分小组思考与讨论4分钟后, 决定我们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
生: (齐答) 问题1七人站队七的全排列
师:大家回答完全正确。让我们看问题2, 因为甲不在两端, 分两步排列:首先排甲有种站法, 第二步让其他6人站在其他6个位置上, 有种站法,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种站法。解决问题2是什么方法?
生:甲元素特殊优先考虑, 是元素分析法。
师:用此法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生:问题3, 因为甲站在正中间, 分两步排列, 首先排甲, 只有1种站法, 然后让其他6人站在其余6个位置上有种站法, 故共有
生:问题4, 甲、乙两人为特殊元素, 优先考虑甲、乙的站法, 除两端其余5个不同位置都可排甲、乙有种排法, 再考虑其余5个元素的排列有种站法, 故共有。
师:还有吗? (一片沉默)
师:请看15题。
生:因为甲不能站在两端, 首先考虑甲可站中间的5个位置, 然后乙不能站在正中间, 7个位置要除掉正中间的位置和甲所站位置, 乙有种站法, 余下5个元素全排列, 故共有种站法。
生:错了。若甲站在正中间, 乙有种站法。若甲不站正中间, 再去掉两端甲有种站法, 乙有种站法, 故此题要分类讨论, 分两种情况, 答案应为 (下面一片掌声)
生:问题10:首先4名男生排列数为种, 再用3名女生去插5个空位有种, 故共有
下面响起“做错了”的闹声。
师:“错”, “错在什么地方?请看图
4 个男生站好, 若产生5个空位来插3个女生, 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有可能男女不相邻。
师:4男站好, 只能有几个空位?
生:要去掉两端, 只有中间3个空位。答案为:=144
师:女生站好, 男生来插空位请看图
生:问题10: (1) 3个女生站好有种站法。 (2) 女生站好产生4个空位, 由4个男生来插这4个空位, 有种法, 故共有
4、家庭作业、课后反思
以上就是开放式教学设计应该有的几个步骤, 当然开放式教学设计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著名数学教育家顾明远老师说过:学习就要思考, 即孔子讲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考就会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而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不仅能够对知识有更透彻的理解, 而且能够使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提出问题确是学习的关键。怎样才能使学生提出问题?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的情景来启发学生思考, 因此情景教学总是和问题教学联系在一起的。
(3) 开放式教学的课堂, 有学生自主学习, 有学生合作学习, 更有学生的创新学习。在课堂中, 学生是自主的、主动的、活跃的, 思路是广泛的。新的教学方式, 点然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学生在课堂中学习, 是轻松愉悦的,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想法, 每个学生们都有丰富的收获, 开放式教学课堂有效地填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对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能收到奇效。
3.单元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几个意义 篇三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有效支撑 网站互动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新课标提倡的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之与科学探究过程有效融合。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在其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与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都反复强调: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开展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目的是针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对象学生这个重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化基础教育的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推进物理教育向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二、信息技术的理论
信息技术(IT即Information Technology)就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感测技术就是获取信息的技术,通信技术就是传递信息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就是处理信息的技术,而控制技术就是利用信息的技术。因此这个定义不但给出了信息技术的内容,也明确了信息技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的体系,还摆清了感测、通信、计算机、控制这些概念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三、信息技术对物理教学的支撑
1.信息技术对引入环节的支撑。物理应该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但对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代,娇生惯养,很少接触自然,哪儿来的什么生活实践。利用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对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通过将多种媒体信息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有声、可视、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进而为物理教学创设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良好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发现问题环节可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用多媒体投影在大屏幕上看魔术一个碗里从侧面看什么也看不到,往里倒水,奇迹出现了,变出了一枚硬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2.信息技术对实验探究的支撑。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实验学科,视觉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概念的建立,规律的验证,都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物理现象。尝试自建网站进行物理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做法是:选择较适宜于网络教学的课题,搜集大量的资料、图片,并制作相关的动画,建立资源丰富的网站,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网站上进行探索研究,有效地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时,一边实验一边填写网站上的实验报告单,对探究的过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利用网站的提示,并利用网站的提交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探究对错,从而实现同学与网络的互动,通过网上人机对话,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获取新知识,还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这种虚拟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既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由实验现象归纳、总结、抽象出所需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3.信息技术对物理知识应用环节的支撑。知识应用环节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连续时间又是非常有限的。教学课件的设计和播放,以图像、动画、幻灯片形式代替语言的描绘,化虚为实,化繁为简,能把较多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处理,既可以给予学生新鲜感,又可以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复习效果。把这些课件等内容做在一个专题网站中,可供同学课上使用,也可以课下登陆使用。比如我在《光的折射规律》一节教学时使用的专题网站有一个栏目叫《科学博览》,链接了海市蜃楼、如何插到鱼、硬币重现、水中看岸上树、神奇的彩虹、光导纤维、光控门、红外线、紫外线、照相机、放大镜等课件,同学们自主浏览获取信息,人机互动,收到很好的效果。
4.片段教学的几个注意点 篇四
“片段教学”有两层含义,从内容上说,是课时完整课的片段,从时间上来说,是一节课的片段。但是不管从内容还是时间上,这个片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中的局部,在处理教材时应进行通盘的考虑。
下面就具体谈谈片段教学的几个注意点:
一、片段教学应创设一种正常的教学情境
片段教学没有学生,新课程所强调的师生平等对话的理念就无从实现,但是我们仍然要努力创设一种正常的教学情境,这样只能由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了,就是说我们既是老师,有时候也要充当学生,绝不能只做教师的事,如果仅仅是引导、评价的话,那么会给评委一种空洞无物的感觉,评委会觉得你的片段教学太简单、随意,甚至有听不明白的感觉。
如何进行评价是保证片段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比如 “有的同学动手操作后还和同桌交换看法,这是合作学习,应该坚持。”――这种评价是学习方法的指导。
总之,片段教学的教学情境相当大一部分都是通过评价来体现的,因此老师们在备课时应充分地进行这方面的预设。
二、片段教学要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片段教学时间很短,我们除了要通过理解教材、处理教材展示自己的数学素养以外,还应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让评委对你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因此要做到:
1.要自信,充满热情。这是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功,老师没有自信,那怎么教学生?而在片段教学时,更要自信,要始终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走进考室时,要面带微笑,步伐有力,先向评委深鞠躬,问一声“评委老师早上好!”声音要洪亮,气力要充沛,这就开了一个好头。在接下来的十几分钟时间里,你要调动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力,用亲和的微笑和自信的手势,充分展示你的风采,充满激情地进行你的教学,如果是有了激情,甚至可以掩盖你的一些瑕疵。
2.扬长避短,展示才华。你粉笔字漂亮,不防把板书写到最美;画画很有一手,就不要忘了来一幅简笔画;如果有表演天赋,唱唱跳跳地演一演,也能增色不少;还有如果你才思敏捷,临时来一个相关的小故事,那就更妙了。不过,作为数学老师,你一定要科学严谨,绝不能犯科学性的错误,这是你数学素养的综合体现。总之,这样一来,评委会觉得你的功底很好,从而为你的片段教学加分。
3.想办法表现你的教学机智,让评委感受你的教学智慧。你可以有意地假设一位学生提了一个偏难的问题,说:哦,你提的问题老师还没想到呢,我们一起思考吧。还有,当你的内容设计得太多,讲不完时,你要镇定自若地进行小结,及时而体面地结束教学;当你内容太少,一下子就讲完而时间还有很多时,你应巧妙地增加补充一些延伸的内容等。三、一些要提醒的细节
1.在导入时,除了要创设一些新颖而有趣的情境外,还要有资源意识。要关注面试前后几天国内或国际上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一些大事,如果正好与你要上课的片段有关联的话,可以在导入时用上它,还挺有用的。当时汶川正发生了大地震,很多数字信息就可用在小数或大数的认识教学上。
2.课本中小精灵的话很重要,经常是本课的重难点。确定适合自己教学特色进行片段教学(从新课引入部分开始到新课结束),根据课程目标中相关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片段教学中的合理、有效的应用)。(归结起来,要求就是:内容正确、条理清楚、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教学程序设计科学合理、板书规范正确)
3.可以根据需要在片段教学中假装使用了多媒体。适当地使用多媒体则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要求,如果安排得恰到好处的话,评委也会认同的。
4.关于时间安排。片段教学的时间一般是15分钟,所以在备课时应该要稍微多设计一些内容,自己在家里进行试上练习时,时间应控制在12分钟左右比较合适。时间不多不少正合适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出现了意外,一般来说时间不够比时间有剩会更好一些。比如你每一个步骤都有按部就班扎扎实实地去上好,充分地展示了自己,即使时间不够,评委也能看出你的能力;相反,如果你内容太少,三下五去二几分钟就上完了,那么你就不能充分地展示自己,评委还会认为你很随意、没内涵,那就比较糟了。
5.关于备课的一些问题。备课时最重要的是确立恰当的目标,突出重难点,这个就必须熟悉教材,数学是连续性的,要复习导入就要慎重,要确定的才说,例如“5的乘法口诀”。
5.初中数学中的几个教学难点 篇五
红河州金平八一中学——谢美婷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对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起着独特的作用,经过严格的训练,可以使人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以下问题教学起来较为困难。
一、初中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学习.
对于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很多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初中学生开始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时确实存在很多困难,概念集中又抽象,难理解;由“数”转入“形”,难适应;推理论证逻辑性强,难下手.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学起来就更困难了具体表现在:、不会说――不会用几何语言进行描述;
常用的几何语言,如“两两(相交)”、“任意(取)画”、“任何一个”、“有且只有”等,学生常常不能正确理解这些语言.又如“任意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这句话中,“任意”画并不完全是“任意取”的意思.对此,学生有时分不清楚.表示图形位置或大小关系的词语,如“相邻”、“互相”、“互为”、“等角”、“等边”等,学生则常常分不清这些词语表述几个
1图形或几个量.如分不清“互为余角”表示的是两个角(不是一个角,也不是多于两个角)的关系.2、不会画――不会正确画出合乎要求的几何图形;
表示画图的语言.如直线 AB与 CD相交于 B点,学生们总在一条直线上标出两个 B点.再如 “过点×作直线××,使它平行(垂直)于直线××”等,学生难以根据这类文字语言做出正确的画图动作;把画图过程表述为文字语言时,又往往不会使用规范的语句.3、不会想――不会根据题意分析探索解题途径;
对于几何推理的思考,对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学生如何将学习过的定理应用于证明过程中,如何在一个几何图形中寻找到熟悉的基本图形,如何去解决图形运动后的变化,都是在几何推理中遇到的困难.4、不会写――不会合乎逻辑地有条理的写出解题过程.如何将几何证明推理过程书写清楚、准确,对学生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过分专业而严密的叙述要求是不少学生无法逾越的语言表述的障碍.本来会表达的意思都被几何语言搞糊涂了.5.不会添—不会添辅助线。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如何添加辅助线是许多同学感到头疼的问题,许多同学常因辅助线的添加方法不当,造成解题困难。
二、函数这部分内容,我讲得很慢但学生理解起来还有很困难。放到实际问题中更是难度大。工作这十几年都觉得函数这部分不好讲。比较抽象。函数教学在整个中学数学教学中是难点,也是重点,更是每中考的考点.所以老师们都想尽一切能想尽的方式方法教学,但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特别是二次函数,学生一看到就头痛.多数学生直接就不去做。尤其是普九以来更为突出,因为这些学生他们的基础太差。
三、如何上好中考压轴题是我感到很困惑的问题。
6.语文课堂教学主问题的几个特点 篇六
就像一篇文章有一条贯串全文的线索一样,好的语文课也应该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这条主线就是阅读教学的主问题。主问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目的性。主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引导最终要实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要让学生完成与文本哪个角度的对话。在这个主问题出现之前,教学应该是有明确的目的的。比如,教郭枫的《空山鸟语》,全文写了作者来到深山老林里听鸟叫带来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世俗的不满。本文语言优美灵性富有诗意,作者的情感表达隐而不露。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地读一下课文,学生是不会理解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鸟语中去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就是主问题设计的目的性。
2.唯一性。从教学目的来看,可以有多种问法,但是,最好的应该只有一个,这一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最佳途径。还是以《空山鸟语》为例。从教学的目的来看,可以有这几种问法:从情感入文,可以问成: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从标题入手,可以问成:鸟在诉说什么样的语言?从结构入手,可以问成:三个段落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从语言入手,可以问成:到文中圈画最精彩的的语句,说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这几种主问题的切入口适合于每一篇散文,不具有唯一性。有一段时间很流行从语言入手的问法,几乎每一堂课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流行问题。这样教学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容易忽略了文本的独特性,而只是大众化地教学,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不定性。一线贯穿的教学设计并不适合于每篇课文。一切都要从学生的效果来看,并不是为了一线贯穿的设计而设计。有的课文如果单单设计一个主问题,解决不了问题。这时候就要考虑多个问题层进式推进教学,层层推进,直至文本的深处。比如《囚绿记》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因为喜爱绿,把一株常春藤牵引到窗台里生长的故事。虽然作者很喜爱她,但是常春藤却因为作者的囚禁而失去了健康,而且始终执着地向外生长。从作者的性格和写作背景来看,常春藤象征了当时在敌寇镇压下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而作者由爱而囚的行为应该带给学生怎样的启发,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多元性话题。对于这样一篇意象丰富多元解读的课文,如果要设计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问题,可能性不大。这样的课文适宜板块式教学,用小问题一步一步地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深处。而《台阶》这篇小说,整篇文章就是塑造了一个用毕生心血去建一栋高台阶房屋的父亲的形象。父亲的一生与建一栋高台阶房屋的理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高台阶象征着地位,表达了一个农民一生渴求地位的心理。这篇文章情节的精致性和父亲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典型性非常突出,很适宜采用主问题的教学模式。
4.三体合一的最佳契合点。
首先,主问题根植于文本深处。在备课的时候,寻找到唯一的那个主问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教者在深入领悟文本的内涵后才能准确地捕捉得到。可以说,确定怎样的主问题就可以看出教者文本研读的准确与否。以《月迹》为例,作者通过写月光照在竹帘上、地面上、酒杯里、眼睛里的不同情态,来表达对美好的追求。富有童趣的儿童化语言,看似浅显,其实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人文情怀地渴望和呼唤――希望每一个人能怀揣一轮明月。根据这样的文本,特级教师李旭东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月亮在哪里?是怎样的?随着这个主问题的讨论,逐渐地讨论到眼里的月亮,心里的月亮,当讨论到心里的月亮时,“只要你愿意,它就在那里呢!”这句话蕴含的意思自然就迎刃而解了。教者呈现的这个主问题恰恰反映了教者对于文本灵魂的把握。也只有这样的主问题,才能够辐射到整篇文本,起到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看似切入口很小,但是却牵动了对整篇文章的再阅读与再思索。
其次,主问题应该根植于学生的兴趣点。教者研究文本的深度不一定就是课堂教学的归结点。因为教者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教学的起点和终结点。所以,学生的兴趣点是主问题设计的又一个根植点。还是以《月迹》为例,“月亮在哪里?是什么样儿的?”这个主问题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切入口很小,学生容易解决。然而在教者不经意的点拨中又能发现教材的深层内涵。
总之,好的主问题应该是能够将教者、学生、文本三体合一的最佳契合点。教者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者与学生围绕文本的对话,思维不断碰撞,能力不断提高,心灵不断丰满,情感不断丰富,思想不断升华。我们的语文课要借助于这个主问题追求这样的过程。也只有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7.语文阅读教学的几个误区 篇七
一.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阅读教学中, 不管学生是否接受消化, 有很多地方学生本来可以自己解读或早已读懂, 教师还要喋喋不休, 学生只能味同嚼蜡。教师讲得太多太繁, 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机会通过自己读书去感受文章的形象, 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品读文章的妙处。诚然, 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职责, 但是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阅读教学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最终导致学生成为机械记忆知识的工具, 在面对新的文本时, 学生缺乏自己独立分析、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二.重结论, 轻过程和方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 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和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 新课程强调过程, 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这种过程和体验必然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地位, 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这种过程和体验也必然是师生的交往和互动, 并在彼此的交流、碰撞、思考中, 产生新的发现, 达成新的共识, 求得共同发展, 也正是这种过程, 为师生的创新能力积淀长效的底蕴。然而, 不少教师不耐烦学生的困惑, 一旦遇到学生难以悟出正确趋向的时候, 便急不可待地将所谓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至于获得此种答案的过程以及获取的方法, 则置之不理。长此以往, 学生会在老师划定的圈子里进行学习活动, 他们独特的感受、感悟、感情自然会被轻易地扼杀掉, 何谈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三.重自主, 轻引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是, 不少教师不从实际出发, 盲目体现学生自主性, 严重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整个课堂基本是学生读, 学生议, 学生演, 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和组织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教师的一味放手, 造成学生的一再放羊。这种现象无疑是由教师对课改缺乏深入学习和理解, 盲目操作带来的教学场景。
四.强语言文字训练, 弱人文教育
8.单元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几个意义 篇八
【关键词】非谓语动词被动区别
非谓语动词在整个英语教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表示被动的几个结构,对某些中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困惑。近期我在网上浏览,所见到的到处是诸如“having been done, being done, done有什么区别”等的求助信息。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积累感悟,总结出在英语中常见的几种表示被动的非谓语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用法,下面就一一进行分析。
一、常见的几种表示被动含义的非谓语动词形式
1. doing(ing分词的一般形式)
2. being done(ing分词的一般形式的被动式)
3. having been done(ing分词的完成形式的被动式)
4. to do(动词不定式的一般形式)
5. to be done(动词不定式的一般形式的被动式)
6. to have been done(动词不定式的完成形式的被动式)
7. done(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
二、用法
1. doing表示被动意义的用法并不是很多见,这在英语中叫作主动形式表被动,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中:
(1)三个“需要”:need, want, require。当它们后接动词表示被动含义时,要求使用ing形式。如:
①My clock runs faster so it needs repairing.(相当于to be repaired)
②The house is too old and it requires mending.(相当于to be mended)
(2)“值得”:be worth doing,该词组中的doing部分表示被动含义。如: Luxun’s works is worth reading. 在这里的“is worth reading”相当于“is worthy to be read或is worthy of being read”。
2. being done表示与逻辑主语形成被动关系,并且与谓语动词动作同时发生或基本同时发生。如:
(1)Being taken on the way to hospital, the child cried to see his mother. (作状语)
(2)Mr Smith likes being asked by his students. (作宾语)
(3)Just then all the villagers heard their county being attacked by the enemy. (作宾补)
3. having been done表示与逻辑主语形成被动关系,在谓语动词动作发生时,该动作已经发生或完成,它作状语时,常跟介词for的时间状语,作宾语时,常跟在一些必须要求跟动名词的动词后或者介词后。如:
(1)Having been kept in the cage for half a day, the bird became hungry. (作状语)
(2)Lucy is so happy for having been sent to the west as a teacher last month. (作宾语)
4. to do跟在某些表性质的形容词后面,形式上是主动,但表示被动意义。如:
(1)The question is easy to answer. 这问题容易回答。
(2)That book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那本书难懂。
5. to be done表示与逻辑主语形成被动关系,其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动作之后。如:
(1)To be elected president next year, Jackson is doing what he can to appeal to people. (状语)
(2)Children, please get ready!There are 200 more trees to be planted this afternoon. (定语)
(3)Mr. Smith got into the police car, with a thief to be taken into the police office. (宾补)
6. to have been done表示与逻辑主语形成被动关系,在谓语动词动作发生时,该动作已经发生或完成,在句子中常作宾语,且跟在一些必须要求跟动词不定式的动词之后。如:
(1)Many reporters are said to have been sent the disaster area to interview already. (宾语)
(2)Most of the work is reported to have been completed by this morning. (宾语)
7. done表示与逻辑主语形成被动关系,在谓语动词动作发生时,该动作已经发生或完成,它在英语中运用比较广泛,在句子中可作定语、表语、宾补和状语。如:
(1)His father had a disease caused by smoking. (定语)
(2)A river in my hometown is polluted. (表语)
(3)The teacher spoke loudly to make himself heard by everyone. (宾补)
(4)Seen from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 city looks so beautiful. (状语)
三、done, having been done, to have been done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这三种非谓语形式与逻辑主语之间都存在着被动的关系,而且都表示在谓语动词动作发生之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动作。但它们又各不相同。从形式上看,done是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having been done是ing分词的一种变化形式,而to have been done则是动词不定式的一种变化形式。从用法上看,having been done在句子中主要充当宾语或状语,作宾语时,它除了有被动和完成的概念以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它前面必须有一个动词或介词,要求它用ing形式,而done在句子中不作宾语。作状语时,常跟有介词for的时间状语,而done不要求有这个条件。to have been done在句子中主要作宾语,而且在它前面必须有一个动词要求它用不定式的形式。done也不要求有这个条件。
9.《与圆有关的几个定理》教学案 篇九
课题:几何计算专题复习--与圆有关的定理
第13周 主备人:
教研组长:
审核人______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编号______
一、考点分析
此题型为中考题中的第21题圆的综合题,主要考查圆与直角三角形、切线有关定理、三角函数、相似的计算,命题极为灵活,考查知识面广,有一定的难度。结合图形特征利用定理结论求线段的长度是必考的知识点。
二、学习目标
1、学习一些新的定理,并推导出结论。
2、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结论解决圆中线段的长,角的三角函数的计算。
三、课堂前置
如图:在⊙O 中,弦AB、CD相交于P, 求证:PA·PB=PC·PD
四、课堂新授
知识一:弦切角定理
如图,已知PC为⊙O的切线,PBA为割线.求证:∠1=∠A
例1:如图:PA、PB与⊙O相切与A、B两点,C为优弧AB上的一点,若tan∠ACB=2,则sin∠APB的值为______.逆定理也成立:如图:若∠1=∠A,求证:PC为⊙O的切线。
知识二:切割线定理
如图,已知:PC为的切线,PBA为割线.求证:PC²=PA·PB
探究:当割线经过圆心O时,tan∠1=?
例2:如图,AB是O的直径,PC为切线,弦CE平分∠ABC,若tan∠ABC= 4 ,BE=
3求线段PC的长.知识三:射影定理
如图:在Rt ABC中,∠C=90°,CD为AB边上的高。求证:AC²=AD·AB BC²=BD·AB CD²=AD·BD
例3:如图,直径CD ⊥ 弦AB于E,P为DC延长线上的一点,连AC∠1=∠2,(1)求证:PA为⊙O 的切线
(2)若DE=8,CE=2,求PC的长。
四:课堂小结
10.我在词语教学中的几个策略 篇十
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各种教学方法并行。但是无论是什么法什么家,都离不开词语教学这个中心内容。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词语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查查词典了事,谈谈意思过关;也不是静态的、机械的就词解词。而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小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的世界,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让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有时候,抓住课文中的一两个关键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着不少的生词,好词,该如何展开词语的教学呢?满堂灌,只能是浅尝辄止;面面俱到,最终一面不到。该如何把握词语的教学?我想,除了应因生而异,因词而异,还要因文而异,分别对待,动态处理。下面我就以《七颗钻石》一课为例,来谈谈自己在词语教学中的几个策略。
《七颗钻石》这篇文章中的词语很值得我们玩味。
一、培养学习习惯,渗透学法
词语教学不能只仅仅局限于字的音与形,而要求音形义的结合。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学习词语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语言文字的一些基本规律。
教学片断1:教学“咽唾沫” 师:同学们预习过课文吗? 生:预习了。
师:养成预习的习惯,终身受益。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这个词谁认得?(出示:咽唾沫)生1:(读三个生字。“沫”读轻声。)师:你能做咽唾沫的动作吗?
生2:“咽”是多音字,可组词“咽yān喉” “呜咽yè” “咽yàn唾沫”
师:你知道的可真多啊!你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你的课前预习工作做的真好!你们看,这就叫会学习!字典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和这个哑巴老师交朋友,我们将受益无穷。师:(课件出示这一组多音字)全班读
师:老师把“咽”的三个读音放在一句话里(课件出示):“小姑娘咽yān喉干渴,于是咽yàn了一口唾沫。她太渴了,所以小声地呜咽yè。”(多音字事先点红,注音)生读 全班读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友情提示,让我们又多了一份知识!
在这段课堂教学中,侧重通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来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老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查字典来解决生字读音的问题。而“咽”一字却举一反三,出示了三个多音词,让学生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发挥想象力,构建形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在词语教学中,应重视让孩子们通过想象品读来“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是的,词语只有与精神融为一体了,才能在学生心灵中获得持久的活力。教学片断2:教学“哪儿”
生: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哪儿”说明她找了很多地方。
(再出示旱灾图片)师: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水就意味着(死亡),小姑娘多么希望能找到水啊!想想小姑娘会去哪儿找水呢?你能来说说看吗?(课件出示句式:“小姑娘走啊,走啊,来到,但是。”)
(指名想象说)井边、山里的泉水旁、大河边、小溪边
师:我们也能想象到:小姑娘为了找水,一定走了很多 ____,摔了很多____,摔倒了又_____,吃了很多_____,最后终于累倒_____。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小姑娘找水的_____)。课件出示:比较句子
1、小姑娘找不到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2、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师:我们来看看屏幕上的这两个句子,想想,哪句话写得更好。好在哪里?
生体会:“哪儿”说明小女孩去过的地方很多,找水很辛苦。师:谁能说说怎样才能把这句话读好呢? 生:应该把“哪儿”读得重一些。师:你能给大家读读吗? 生读
师:很好,读句子不但要读正确,而且要带着想象读,你会读得更好。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全班读
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小姑娘的辛苦与疲惫。
这一片断是教学一句话,我们不单单注重的读的方法的指导,不但要读正确,还要想象画面、读出形象。学生在这样的朗读指导下,不需要怎样的朗读技巧的处理,而是用想象情感带动朗读,读得一遍比一遍好,而且对小姑娘找水的艰难有了形象的感知。
三、用言语表现,加深内化
小学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表现,是人固有的言语生命的欲求,作为教师,要唤醒、顺应和养护这种欲求。小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单单停留在“理解”层面,更重要的目标是指向“言语表现”,缺乏言语表现力度的词语,是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的符号。因此,教学词语,要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的情境,让小学生在情境中学会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小学生大脑中的“消极词汇”能尽快转化为“积极词汇”。师:是啊,正因为小姑娘的这份深深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上天给了她一罐水。小姑娘醒来看到水后自然是——(生:喜出望外)师:“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动作来演示?
生: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感到非常高兴。(上台演示声情并茂)师:你们有过这种感受吗?你能不能用“喜出望外”来说句话? 生说话
师:词语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谁还能说说吗?
(生说话,师表扬)
师:学课文时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词语,我们不但要会记,还要会用。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
师引导学生用“喜出望外”这个词语来说一句话。不单单是为读而读。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更要通过表达来内化语言。在教学中的字、词、句、段都要训练到位,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围绕学生语言文字的学习。不能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生字词的能力而偏废,也不能在乎字词学习会使体验感悟不那么流畅,应该注重的是学生扎实的语文学习。
11.简析复习教学的几个“点” 篇十一
一、把握好复习内容的着力点
复习课不足单纯地将已学知识简单重复地和盘托出,而是要在所学的众多知识中捕捉到学生理解的困难点、知识编排的关键点、思维方法的启迪点,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复习教学的着力点。
本学期我就按照这样的思路设计了一节三角形的复习课并进行了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通过以题代纲的形式设计了复习教学。就是教师首先不带领学生列知识框图,而是先将复习的有关定义、定理、公式等编成练习题,最后再梳理形成知识框图,力争从题目中唤醒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对知识的复习是清晰、鲜活、深刻的,再依据平而图形这个知识版块的编排体系,将三角形这节复习课的着力点定在了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上。
二、找准复习内容的切入点
复习知识不一定按照新授时的教学顺序,为了帮助学生建构起立体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纳入学生有效的认知结构,要把握好复习|人J容之问的逻辑关系,找准复习内容的切入点?
如在带领学生进行三角形复习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你能用这些线段围出三角形吗(出示2cm、6cm、8cm、lOcm四条线段)?
生:选择6cm、8cm、10cm
师追问:为什么选6cm、8cm、10cm?你依据什么?你们为什么不选2cm这条线段?
生:如果选2cm就围不成三角形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能确定它围不成三角形呢?
生:因为2cm这条线段和另外任何一条线段相加的和都不能大于第三条线段长度
师:通过刚才的辨析,我们发现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够围成三角形,只要看最短的两边长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就可以了,对吗?
很明显,我将三边关系定为了复习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切人点,因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三条线段长度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三角形的形成,三角形形成了才有特征、分类、内角和等相关知识,才会出现基于三角形的延伸知识,故以三边关系切入三角形的复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知识发展的逻辑关系。
三、思考复习内容的提升点
一是正确理解提升点。
首先为什么要提升。人类的智慧足在思考认识的提升中迸发的,复习课应该不仅仅是让学生复习知识,让学生掌握、巩同、弥补新授课解决不了的问题,它更大的空间应该是让学生在复习课上感受到与新授课不同的一种风景,使他们体会到复习课的魅力,这种魅力就源于对旧知识的挖掘和提升,对新知识的启发和展望。
其次是如何把握提升度。要把握好复习知识的提升度,提升得过高、过悬,就会失去学生思维上的追随,甚至影响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若提升得过低、过浅,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阻碍他们对旧知识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二是怎样寻找提升点。
在复习教学中找到理想的提升点,一直以来都是困惑教师们的一个难题,如果提升点找错了,就失去了知识提升的意义,因此找准提升点是复习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基于知识本身寻找。要认真研读教材,从教材中抽出所复习内容的知识体系,回顾所复习内容的上位知识,了解所复习内容的后续知识,思考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挖掘知识本身寻找复习的提升点。如在三角形复习中,我确定了两个提升点。
一个是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变化会引起三角形内角怎样的变化?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在两条边同定的情况下,第三条边长度的变化就会引发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变化,从而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引出了三角形的分类知识,使学生在动态中重新认识三角形,重新审视边和角的关系。当然这些还不足以体现出对知识的提升,真正提升的价值体现在: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固定不变,随着第三条边长度的变化会动态地形成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实际上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比如涉及中学将要研究的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当第三条边长度变为10时就形成了直角三角形,这不就是勾股定理吗?三角形两边长度固定,随着两边夹角的变化完全可以确定第三条边长度的范围,这不就是余弦定理吗?
另一个提升点是将三角形的内角和拓展到求多边形内角和上来,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实施的。
师:(出示四边形)这是什么图形?能计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吗?把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180度,两个是多少?
生:360度(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师:那五边形呢?六边形、七边形和八边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你在学具纸上分一分,并把分得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生:边数分别是3、4、5、6、7、8,所分三角形个数分别是1、2、3、4、5、6,内角和分别是180°、360°、540°、720°、900°、1080°。
师:用n来表示多边形的边数,那能分多少个三角形,内角和(n-2)x180度。看来我们在求多边形内角和时可以用边数-2求出分割成三角形的个数,有多少个三角形也就有多少个180°,从而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
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多边形的内角和实际上也是在贯彻本节课复习的着力点,使学生关注边和角的关系。图形边数的逐渐增加会引起内角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对此,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探究边数和内角和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微妙关系,在培养学生找规律能力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五年级“字母表示数”的相关知识。如此,使学生不仅能在边的长度发生变化时思考边和角的关系,而且也能在边的数量发生变化时思考边和角的关系。
基于学情分析寻找。结合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寻找复习课中的提升点,对于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最好不要提升,对于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可以适当进行提升。可依据学牛学完某个知识点后做的练习或试卷对其进行整体分析,分析他们错误的原因,关注他们集中错误的题型,不要轻易放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错误资源,因为那可能是你开启“提升学生智慧、进行有效复习”大门的金钥匙。
12.语文教学方法使用的几个因素 篇十二
一、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
学生因为智力、学习环境、学习意志力等不同原因,因而学习上有所差异,那么教学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教学方法和学法。例如用朗读法教课文,那么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就可以采取分层读的方法。学困生可以正确朗读,中等生可以有感情朗读,而好学生就可以用默读的方法来学习,这样就可以使好、中、差学生的学习都能有所提高,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样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来选择教学方法。一般来说,年级越低,在一节课中越需要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长时间地运用一种方法,就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减退,降低学习效果。因此,这就要教师不断变化教学方法,设计游戏、猜谜等来激发学生表现自己。
二、教材的题材、内容,决定了教学方法的使用
写景的文章语言优美,想象丰富适合于朗读,例如 《山中访友》 一文有着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飞扬着作者的丰富的想象,从文字背后透射出诗人一般的气质和性情。因此教学时要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记叙文重在理清文章的脉络。例如 《景阳冈》,如果理清了“喝酒”时武松的豪爽、固执,“上冈”时武松的犹豫和自信,“打虎”时的勇敢,“下冈”时的无力,这样就把这篇课文条理理清了,很快就可以学完课文,剩下的时间就可以指导朗读、理解词句。诗歌一般都是作者挚热感情的流露,作者用丰富的想象、高度凝练的语言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所以重在指导欣赏、品析,那么就可以通过朗读法来学习课文。例如 《白桦》 这首诗朗读时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方法的使用
每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都不相 同,都有一个侧重点,那么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就要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来确定本课的教学方法。例如第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1 《山中访友》、2 《山雨》、3 《草虫的村落城》、4 《索溪峪的野》 都是描写大自然的,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 这几篇课文都是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之后写的,目的在于陶冶爱美的情趣,所以在选择教法时,首先要有感情地指导朗读,其次要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那么上课时就可以采用朗读法、观察比较法、单元教法、思路法等方法来理解本单元的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四、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性格决定了教学方法的使用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人喜欢用散文的形式上课,构思精巧、流畅自然,有意境美和韵律美;有人擅长用故事的形式上课,情趣迭出引人入胜;有人以形象思维见长,诱发联想开发心智,课堂上“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有人以逻辑思维见长,条理清晰、思路谨严、语言犀利、入木三分。热情主动、精力旺盛的教师,力图创造活跃、民主的教学气氛,在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上有其独到之处;情绪丰富、 灵活敏捷的教师,课堂上以情动人, 在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上有其一贯的手法,情感贯穿课堂的始终;情境教学法就充分展示了这类教师在气质上的个性;稳重言有效力的教师,讲求一课一得,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巧设机关,教读法、综摄法的教学方法, 与这类气质的教师有密切的关系;情感细腻、观察力敏捷的教师,课堂上把语言和兴趣集中在教材的内部世界,注意在教学中理清文章脉络,把握结构,思路教学法、比较法、单元教学法是其主流。
五、学校的校情决定了教学方法的使用
所谓的校情就指的是: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学校的管理情况,这些都决定了教学方法的使用,多媒体的配备,可以让教师借助影视、幻灯、图片、交互式白板等进行情景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幻灯演示可以解决很多我们用语言难于描述的问题,网络的运用又可以为学生补充大量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各种仪器的操作试验,既可以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当然学校的管理同样决定了教学方法的使用,管理层如果推崇的是合作学习,那么我想大多数老师会选择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种方法的。
13.浅议阅读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篇十三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如雨后春笋般纷至沓来,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具体运用时却陷入了误区。
误区之一:乱设情境,适得其反。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在于激发学生兴趣。”许多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精心组织教学,不断创设多种情境。殊不知,情境教学如能恰当运用,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适得其反。
1.设有情境,但无助教学。
有的教师误认为在课堂中设置越多的情境,就越能够使课上得有声有色。笔者曾看见过这样一笔公开课:在一段很悲伤的音乐声中,教师让学生扮演弥留之际的诗人陆游,躺在桌子上用颤抖的声音吟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然后一大群学生蜂拥而上,趴在“陆游”身上哭喊道:“我们一定要统一祖国,为您报仇!”这样的情境设置,看起来似乎很热闹,很有感情,其实却不伦不类,感情是假的,装出来的。它把形式和内容机械地割裂开来,非但未能“披文入境”,反而白白浪费了师生的时间和精力。
2.有助教学,但太过冗繁。
《草原》是一篇优美的讲读课文,一位教师在导入这篇课文时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先播放一段《草原之歌》的音乐,然后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想象草原的景象。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孩子们跃跃欲试,纷纷发言:“我看到了蓝天上飘着白云。”“我还看到了白白的羊群。”“还有放牧的.姑娘。”“以前我看过电视,草原上有大雕。”……孩子们思维活跃起来,想法越来越多。为了准确理解课文,教师又安排了一段反映课文内容的草原风光的录像。学生们在这种情境的引导下,仿佛真的置身于那如诗如画的草原中,此时教师才真正开始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令人遗憾的是,此时一节课已近尾声。如果该教师在情境导入时,能避繁从简,省去那些不必要的环节,就能够更好更快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误区之二:滥用提问,信口开河。
1.教师设问,含金量低。
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想到什么就问什么,而学生只要在课文中直接找到只言片语就能回答,一点也不需要动脑筋。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教师问:“故人西辞什么地方?”又问:“烟花几月下扬州?”这种问题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不仅没有思考的价值,而且还破坏了诗的艺术性、整体性。在一堂好课中,教师的每一个提问都应该是有目的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就是通过一个个有价值、有深度的设问诱导学生学习,打开学生思维空间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学生质疑,漫无边际。
“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质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点、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课文的中心,而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无关的问题。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有的学生说:“世界上还有个卖火柴的小男孩,他叫小珊迪,命运也很悲惨,这小男孩与小女孩有没有关系?”还有一位同学说:“小女孩生活痛苦,却带着微笑离开了人间,这幸福是真的还是假的?”显然,这些问题已经偏离了课文内容,教师若不能很好地加以调控和引导,就会使课堂教学陷入“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局面,无法正常完成教学任务。
误区之三:滥用多媒体得巧成拙。
1.过分花哨,易分散学生注意力。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不考虑内容,盲目地加以使用,效果反而不好。如某老师上《翠鸟》一课时,使用了大量的教学媒体,又是录音,又是幻灯。幻灯片数十张,除了几幅不动的翠鸟图外,都是文字思考题。再加上大小黑板十几块,又是放,又是挂,又是贴,教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如同看戏一般。表面上热闹非凡,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被太多无关的花哨信息所干扰,感官刺激太多反而抑制了深层思维活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到重点处,尤其是知识的迁移、运用等教学目标往往难以达到。
2.机械呈现,却淡化了读的作用。
电脑能把无声的文字再现为有声有色、具体逼真的情景或画面,但这种“再现”与阅读主体通过联想、想象所获得的形象感受“不可同日而语”。
比如:教巴金的《海上日出》一文,教师竭尽全力,从网上寻来了许多有关海上日出的图片。在教学过程中,仅让学生通过欣赏这些图片来理解课文内容,显然是成效不高的。电脑中显示的景象无论如何都解读不出作者饱含激情的生动描写,就像看电影不能替代读小说一样,电脑提供的“阅读快餐”替代不了夜读华章给人的精神滋养。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在阅读教学中,“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海上日出》一类课文,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去读书,去体验美,感受美。
14.单元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几个意义 篇十四
下面我们继续讨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个辩证关系。1.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我们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怎么来摆好教学的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这可以说是从实现教学目标的角度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这里面有点辩证法,提出来和大家探讨。我们过去的传统课程比较多的是重视结论,就是我这一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于是就落实到关于字词句篇和内容表达的结论。长此以往,就造成我们会比较关注那些确定的、有时候是抽象化的结论,认为那是重要的。但新课程倡导过程,新的对于课程的解释是引导学生在跑道上跑,非常重视过程。而小语教材基本上都是文选式教材,文选式教材有优点,但也有个问题,它对教学过程的展开,它的层次,它的阶梯没有做很多的规定和设计,是需要我们教师来设计的。有的老师,就非常重视阅读过程的展开,对学生阅读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静静地读课文的多了,指导学生勾画批注的多了,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阅读的多了,引导孩子在语境中学习体会词语句子表达含义的多了,带着个人感受去阅读的多了。这些,其实都是教学过程的展开,这是最让学生受惠的。那么结论还要不要呢?结论还是要的。教学有目标,有定向的目标,有确定的目标;但也有不定向、不确定的目标。我觉得,结论是在过程展开的前提下,是在孩子充分读懂文章并有了自己的感受后,水到渠成的结果。这里边有个非常好的例子,一位老师,要求学生边读边批注,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让学生自己或者用一个词语或者用一个句子,概括自己的阅读感受。那篇文章是关于环保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最后孩子们的概括都指向破坏环境的问题,最后老师点了点,结论就出来了。我觉得我们要防止急于把结论告诉孩子,让孩子钻套子,或者防止把学习的结论变成干枯的仅仅让学生机械记忆的知识点。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结论是建立在学生真切、充分、丰富的阅读感受基础上的。
2.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阅读教学中的个性与共性的问题,这个关系应该怎么摆?这是一个从学习主体的角度思考的问题。现在都非常突出个性化阅读,因为它在新课改中被强调
了。但是,平时个人化的阅读,和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不完全是一回事。课堂阅读教学是在一个教学共同体中进行的,而对学生来说是学习共同体,有一定的共同教学目标,这就是阅读教学的共性目标。问题在于:我们如果仅仅强调个性化阅读,而教师在课堂上不作点拨、补充、引导,也就是不把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导到共同的教学目标上去,那么这样的个性化阅读我觉得就有一定问题。反过来,当我们在强调或者思考要落实在一个教学共同体中的共性目标时,我觉得我们老师要有这么一根弦,要以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作为它的前提。如果没有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个人的阅读感受,你不去重视他的阅读初感,不去触摸每个孩子在阅读中的鲜活跳动的灵魂,那么你的共性目标就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是没有生命的。所以我觉得,我们是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集体共同学习探讨,最后完成共同的目标。比如教《修鞋姑娘》,抓住文中“吧吧吧”敲钉子的细节,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给我很深的印象。老师的指导思想非常好,他就是强化个性化阅读。这告诉我们,个性化阅读不仅仅是一个对文本主题或写作特点的总的理解,它也可以体现在对一个词、一个句子的感受上。抓“吧吧吧”三个字,孩子们有三种读法,有点遗憾的是,我认为这三种读法有的比较合理,有的不太合理,因为他脱离了课文中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故事的情境。对此老师却没有点拨,我觉得这是小小的遗憾。老师的指导思想是引领学生通过“吧吧吧”去揣摩人物的心理,读进人物的心灵,但是这些不同的读法里边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觉得如果能再点一下,共性的目标就能达成,做到两全其美。有的老师执教《一个村庄的故事》,非常重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孩子们回答“绿色消退了”“大气然被毁灭了”“这是无法挽回的悲剧”,这个结论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但我觉得老师在这方面花的时间过多了。个性和共性关系的处理上,当共性的目标已经深入孩子的心时,我觉得就可以少花些时间,花到其他地方去。3.聚合与发散的关系。
思维方面的聚合与发散,这也是当前阅读教学引起我思考的问题,是关于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方面的问题。平时教学如何避免面面俱到,避免没有重点,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思维训练方面防止平面展开,没有层次地推进。我们很多老师做得很好,但我认为有些课有个共同的毛病,老师跟着课文内容的思路走,没有从
课文中跳出来,没有对教材做大的处理,因此他的思维是平面的。我认为有两位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启发。一位老师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他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就是先集中,再发散,再集中。所谓先集中,是根据文本中“美丽”这个核心的词,抓住这个“文眼”,从课文中找出六段话,这六段话都是作者对于居里夫人的“美丽”的一种理解的表述,然后让学生读这六段话,这是聚合性的思维方式,我看他的做法是以读带感,以感促思。接下来他要求孩子们自己选择六段话中的一段,这是发散;再根据全文内容,介绍居里夫人的“美丽”,这不是又从发散走向聚合了吗?既让大家有个人化的理解,又必须指向“美丽”这个文眼,所以这堂课在“收”与“放”的方面做得很好。还有老师教《画杨桃》一文,重点放在文中三处对话上,从“不像”,到“像”,到“像五角星”,好像文字有点简单重复,但是文章对话所用句式、标点、语气都不同,表达的含义与情感就发生了变化。她就通过这三处对话把课堂串起来了,把重点抓住了。还有就是抓住两个词语,前面一个“神情严肃”,后面一个“和颜悦色”,“收”与“放”处理得非常好,这就是“教”与“学”一体。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老师们寻找课文的切入点,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有的老师开头也想“收”,比如有一位老师教季羡林的文章《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题目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老师抓得很准,为什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呢?这不符合中国习惯,老师抛出这个问题,问题很好,这可以说是聚合。但是我个人认为老师后面对文章的理解有点问题,引导得像是读一篇写景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看到的花是如何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等等,最后没有回到那个问题——他们养的花不是给自己看的,是给别人看的,没有收。这样光“放”而不“收”,是因为老师对课文的理解有偏差,我认为这是教学中的一个缺陷。4.充实与空灵的关系。
就是“实”和“虚”的关系,这是涉及到教学内容处理的一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学该实的必须实,字词句的教学要实,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实,铁板钉钉,毫不含糊。这一点我们多数选手做得非常好,这是这次课堂教学大赛非常成功的地方。因为儿童要夯实基础,这让他们终身受用。但是教学还要讲空灵。教学的空灵是对儿童思维和情感发展处于关键阶段的一种考量,所以,我认为有的老师在“实”的方面做得很好,要正字音(多音字的教学),辨字形,有的老师教“裸”
字的时候拉进了一个“裹”;比如词义教学,教“翘首”的时候,“翘首”在文中是实义,但这个词更多的是虚义——期盼、盼望,老师自己造了个句子,做了对比,这都非常“实”。我觉得阅读感受也要实,阅读感受也不能浮泛,讲空话,要表达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不同文体教学内容的“实”也不一样,这些我就不举例了。但是,有时候该实的没有实,如教《种一片太阳花》,这篇课文描写太阳花的美丽用了很多文字,语段。但是这篇课文精彩在哪里?在“一片”,太阳花的伟大、珍贵不在一朵小花,而是成片,这样平凡才成了伟大。但是老师对课文标题中“一片”这个关键词没有抓住,而语段中间的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是对太阳花的描写的字和句的排列组合,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排列,选择短句的句式,有非常强烈的表达作用。但是执教老师没有抓住,该实的没有实。有时候又应该化实为虚,或者化虚为实,促使充实与空灵两者的转化。我个人认为,老师引导阅读分析是实,让学生静静地默读、思考是虚;抓文本中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是实,利用文本的意义空白引导学生拓展想象是虚。比如教《卖木雕的少年》,这位老师处理得非常好,关于中非友谊,我认为可能是孩子认知上的空白,老师在这么短的准备时间里,组合了关于中非友谊的图片资料用多媒体展示,我发现孩子们前面有了充分感受,有了“虚”以后,他们在看图片时非常认真,神情专注,因为这些具体的图片填补了他们认知的空白,造成情感的冲击力,这就是实,化虚为实。学生对文本的真切感受,我们要珍视,但还要做适当的拓展想象。此外,确定性的目标是实,模糊性的、不确定的目标是虚。我想在这方面处理好也是一种辩证法。
【单元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几个意义】推荐阅读: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方法分析论文11-07
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的几个原则07-20
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几个原则论文07-25
浅谈培智课堂教学中教师易忽略的几个细节09-07
对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07-31
单元教学反思07-06
我对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07-02
对推行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09-15
“单元整组教学”尝试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