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2024-06-23

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通用8篇)

1.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一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养猪业已成为我国不可缺少的产业。目前我国养猪数已超过4.3亿头,但养猪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周边环境对养猪生产环境的污染在一些地区还很严重,相关标准(兽药.饲料和食品)不健全、检测手段和设备落后.监管不严以及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利益驱动等主客观原因,畜产品安全已成为危及人民健康和畜牧业生存、影响出口

创汇的严重问题。据全国畜禽疫病普查,我国共有各类畜禽疫病上百种,70年代以来,新增畜禽疫病就达37种,每年造成数以百万计的猪、牛、羊、鸡病死,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除疫病外,各类药物、化学物质、重金属、生物激素残留和污染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也日益加重。当前,我国直面世界金融危机,养猪业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仍停留在低水平徘徊,则难于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我国的养猪生产不能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求发展,而必须走与环境友好、资源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探索生态养猪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重视人类健康,减少和治理养猪与猪肉产品加工过程的环境污染,生产和制作无毒、无害、无污染、符合卫生检疫标准的猪肉制品,这不仅是养猪业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进而提高人口素质所应作的贡献,也是养猪业自身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更是我国生猪及其猪肉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旺盛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一、生态养猪的概念和实际效果

生态养猪是一个跨学科行业,涉及到养猪学、动物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与土壤肥料学等学科。它是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通过对猪排泄物的科学处理,实行农牧结合、互相促进、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系统工程。它是集约化养猪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又一个亮点,是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

生态养猪模式充分利用了猪的生物习性和环境变化规律,恢复了猪只的自然属性,体现了动物福利。通过我们的试验结果和相关资料显示,生态养猪的饲养效果可简要概括为“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1、“三省”,即是省水、省料、省劳力。因生态养猪模式不需要用水冲洗圈舍,仅需要满足猪只饮用和保持垫床60%以上湿度的水即可,所以较传统集约化养猪可节省用水85%~90%。猪粪、尿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可被猪食用的有机物和菌体蛋白质,猪通过拱食,可节省精饲料15%~20%。试验显示育肥猪只日增重增加2~3%,料肉比降低2~5%,出栏时间缩短8~12天。由于猪场不需要清粪,饲养人员仅保证及时喂料、翻扒调匀过于集中的粪便、根据垫床干燥程度及时调整湿度即可,所以1个正常劳力可批次饲养可达到800头育肥猪,较集约化猪场节约三分之二的劳力。

2、“两提”,即提高免疫力、提高猪肉品质。由于生态养猪的猪舍通风透气、阳光普照、温度湿度均适合于猪的生长,符合动物福利要求,再加上有害微生物的大幅度减少和猪体拱翻过程中运动量的增加,有利于健康地生长发育。猪只抗病力增强,发病率降低,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提高了猪肉的安全质量。经提取里脊肉、后腿肉检验,其氨基酸及其它营养含量分别提高了10%至15%,完全达到无公害猪肉标准,在某些指标上甚至明显优于该标准。如结合地方优质肉猪生产,将为开发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开拓优质猪肉产业打开一个新的渠道。

3、“一增”,即是增加养殖效益。生态养猪较传统集约养猪仅饲养环节即可减少饲料、节约用水等直接饲养成本40~90元/头。由于使用了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提高了饲料转化率、仔猪成活率、母猪起栏率,产仔率提高20%,育肥猪可提前一周出栏。同时,该模式充分利用了锯末、稻壳、农作秸秆等作为垫料生产优质生物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之功效。所以新型生态养猪综合效益相对传统集约养猪可增加收入100~150元/头。

4、“零排放”,即实现粪污零排放,达到环保要求。生态养殖模式所产粪尿经过菌种发酵转变为微生物蛋白,猪场内外无臭味,氨气含量显著降低。该模式将传统集约化养猪粪便污染处理问题提前在养殖环节进行消纳,避免了粪污在排放和运输过程中形成的二次污染,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路。

5、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行发酵床生态养猪,锯末、稻壳、花生壳、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均可作为垫料原料加以使用,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成为非常好的有机肥。据调查,每10平方米的发酵床可以利用将近一亩地的玉米秸秆,这为避免焚烧秸秆,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条比较好的解决途径。建设发酵床使用玉米秸秆、木粉、花生壳、稻壳等农作物有机废弃物作垫料,经发酵后可作为优质有机肥用于果树、蔬菜等农业生产,实现农作物废弃物的有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我国养

猪业造成的生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党和政府一系列加速农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下,加大“菜蓝子”工程的实施力度,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为扭转城市和工矿区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肉猪存栏均超过了4.3亿头,出栏超过了

5亿头,猪肉产量超过了4000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但随着规模化养猪业发展造成的面源污染及对江河造成的水质污染正上升为新的环境问题。

1、养猪业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污染

目前,我国环境卫生设施较差, 养猪业现代化、科学化水平还不高,对生猪粪便及其污水的处理能力有限, 在猪饲养及活体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和废弃物密集排出,对附近人类和其他生物,包括生猪自身生活环境的污染问题已愈来愈突出,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2、粪便污水超出土地承受能力

畜禽粪便可以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目前,鸡粪已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主要用于蔬菜、瓜果等保护地施肥,且供需基本平衡。由于猪粪尿尚未进入流通领域,虽然每亩耕地能消化一头猪的粪尿,但在养猪比较集中的地区,猪粪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农田的过度施肥(粪肥和化肥)则会增加土壤含氮量。因此对周围环境、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较大污染。

3、畜禽粪便对水的污染

土壤中的氮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利用,而多余的氮不仅随地表水或水土流失进入河流、湖泊污染地表水,而且还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这种污染对人体健康、对江河、湖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用被污染的地表水进行灌溉,可使农作物徒长、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减产,甚至出现大面积烂腐现象;用于鱼塘或直接排入江河,则会影响水产养殖业。

4、畜禽对空气的污染

养殖场臭气的产生,主要原于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这些物质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可分解释放出甲烷气、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等特殊气体。若污染加重,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加大,导致空气中含氧量相对下降,污浊度升高,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妨碍人、畜健康生存,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也日益加重,将使我国的畜产品在国际市场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5、生态负效应给畜禽疾病的防治带来的问题

随着集约化养殖场的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环境微生物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相对散养,细菌性、病毒性疫病和寄生虫病种类增多、菌量加大,出现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和污染,造成人、畜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蔓延。尤其是存在如禽流感、sars等人畜共患病病原时,易发生疫情,给人畜带来灾难性危害。

6、滥用抗生素造成细菌耐药问题

养殖环境的恶化和动物疾病的增多,促使饲养者盲目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为减少疾病造成的危害,一些兽药厂和养殖场制定了预防疾病的用药程序,即无论是否有病,均定期使用抗生素。用此法防病,使养殖场一些常见细菌产生了强的耐药性,一旦发病,诸多药物都难以奏效。

三、发展生态养猪,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发展立体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所谓立体农业就是变单一农业为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农业,一业为主、多业并举。一业为主就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养猪业为龙头,结合养禽、养鱼等饲养业带动林果业的发展。多业并举就是依托农业的发展,带动加工业包括饲料工业、屠宰加工业、肉制品深加工、果蔬深加工等第二产业的发展,进而孕育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诞生,达到以工补农、以贸促农的目的。

2、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生态养猪业的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和互相促进的机制,迅速推进养猪业向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即最终实现适度规模生产,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因此,当养猪生产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必须把工作重点转入市场体系的建立,涉足生猪流通领域,配套和完善养猪的市场体系,走养猪产业化的路子,务求从根本上解决猪的销售问题,解决养猪的后顾之忧,然后再回过头来继续发展生产。只有这样,发展生态养猪业者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谈得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3、完善体系建设、促进生态养猪的健康发展

发展生态养猪、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六大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生态养猪的技术、管理体系。要从事生态养猪,并保证其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和经营管理队伍,切实建立和完善生态养猪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体系,确保生态养猪全面实施,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猪的繁育体系、加强配套系的培育和地方猪种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种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终端产品的优劣,生态养猪的健康发展,必须从种猪的选育入手,建立和完善猪的良种繁育体系;同时加强配套系的培育和优良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为最终生产出市场畅销的品牌猪肉提供优良的种源。三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料生产和供应体系。饲料品质的优劣、配制的好坏和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猪肉的品质和生态养猪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料生产和供应体系,为生态养猪的健康发展提供安全、质优、价廉的饲料。四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猪群饲养管理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生态养猪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对猪群实施科学的的饲养管理,保证猪群发挥最大生长潜力,确保生态养猪取最好的经济效益。五是建立和完善严密、可靠的卫生防疫体系。卫生防疫工作的好坏是生态养猪成败的关键。因此,从事生态养猪,卫生防疫显得格外重要,必须建立和完善严密、可靠的卫生防疫体系,严格执行的卫生防疫制度,确保猪群健康、无病,确保生产出的猪肉达到或超过规定标准。六是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猪群的排泄物是猪场周边地区环境的最大污染源,周边地区环境的污染,对猪场直接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生态养猪首先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推进生态猪场建设,加强粪污处理和利用,从而实现生态养猪的良性循环,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贯彻污染防治原则,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无论集约化或小规模养猪生产,由于粪污处理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周围环境和本场猪群的生产力和健康,而且间接影响产品品质、生产成本和效益,成为制约养猪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认真贯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技术规范》,落实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减量化就是尽量减少养猪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合理选择猪场建设场址、合理规划和绿化场地,提倡干清粪工艺,加强卫生防疫、粪污和病死畜处理。

无害化就是对猪场固体粪污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干湿分离,发酵处理,生态还田的处理方案。

资源化就是将猪场粪便、污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进行科学处理和开发利用,必须根据资源化利用方向来选择处理工艺、设备和方法,争取做到污染物的零排放,实现清洁生产,改善养猪环境,提高猪群生产力和健康水平,保障产品品质,取得更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5、推进生态猪场建设,加强粪污处理利用

猪场环境的改善是生态养猪的前提。猪场环境取决于生产工艺、场址选择、场地规划布局、猪舍建筑设计、饲养管理设备选型配套、粪便污水处理和利用、兽医卫生防疫等,不仅对猪群生产力、健康和产品品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也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影响,必须因地制宜、考虑建筑设备投资和能源消耗,从以上各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一是采用合理生产工艺。猪场生产工艺包括猪群组成和周转方式、饲养方式、饲养密度、清粪方式、饮水方式、饲喂方式等,生产工艺的确定除考虑畜牧兽医技术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外,还应有利于防疫和环境改善,如采用“全进全出”的转群制度和相应的猪舍建筑或专业场设置;采用“干清粪”方式和相应的设备等。二是改善场区环境。新建场场地应与居民点、工厂、其他牧场、交通干线保持一定的卫生间距;场地规划应区分为场前区(生活、行政、生产附属用房)、生产区(各种猪舍)和隔离区(病猪隔离舍、粪便污水及病死猪处理设施等);场内道路应净、污分设;应规划出隔离、防风、行道、遮阳等绿化地;猪舍布置应考虑防疫、生产联系,并保持适当间距,采用“多点式”专业场工艺时,各分场应相距3km以上;设置消毒、淋浴、更衣、种猪展示、外销猪装运等设施。三是猪舍环境调控。舍内环境调控应遵循既要保障猪群生产和健康的基本要求,又尽量减少建筑、设备投资和能耗的原则。其一,要通过改善场区环境和加强饲养管理来改善舍内环境,不应单纯依靠猪舍建筑和通风、供暖、降温等环境调控设备;其二,要充分考虑猪的适应能力并给以适当的锻炼,不要盲目追求环境参数标准而把猪养成“温室花朵”;其三,要尽量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和时段,实行自然和人工设备调控相结合;其四,尽量进行猪体周围局部环境的调控和供暖、降温、通风、排污的综合调控,以降低分别设通风、供暖、降温等设备的投资和能耗。

6、强化食品安全、改善产品品质、积极面对国际贸易挑战。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与际国际接轨的一系列保障畜产品质量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严格贯彻实施到位。大力开展农产品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检验、检疫监管体制,加大生产的全过程监管力度。企业要加强对加工包装、储运及销售的管理,并以积极姿态迎接挑战,把金融危机看成是一次历练的机遇,是自己转型升级的机会,调整自己的出口策略,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引进一批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国家相关部冂要进一步采取及时、有力、准确的措施,想方设法帮助和促进企业多接生产订单、增强出口能力,引导和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实现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2.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二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 全局性, 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旨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和约束机制, 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旨在通过全面审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 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 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方法与手段, 进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这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过程, 是一个再反思、再认识和再提高的过程, 有助于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发展方向。

(二) 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标准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是要制定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 今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这是今后一段时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行动指南。

(三) 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约束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深刻、持久和重大的社会改造运动, 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必要的制度创新来调整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行为。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水平还不高, 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还不强, 特别需要基本的生态文明制度来调节人们的意识和行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发挥约束和监督作用, 促使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

(四) 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

生态文明制度是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及准则的总和, 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包括建立干部考核制度, 督促和激励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科学合理地修改相关法律;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制度, 促进民间环保组织的全面健康发展等等。这些将从生态文明建设参与主体、动力机制、法律保障等各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 政府行政制度不科学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其中的突出原因就是政府长期以来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与政府行政制度的导向和约束机制存在极大的关联性,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行政机构职能分工不合理。我国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职能分散在不同的部门, 部分职能存在交叉管理的难题, 部分职能则存在管理真空的可能性。二是政绩考核制度不科学。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领导干部考核片面强调GDP, 只考核经济增长的“量”, 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 生态环保指标权重低, 造成一些地方的工作以GDP为中心, 不惜以牺牲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代价, 追求快速增长。

(二) 资源环境市场化机制不完善

资源环境市场化机制不完善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又一困境,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环境产权制度不健全。我国现行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存在资源环境所有权形式过于单一, 资源环境的外部性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以及资源环境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二是资源税作用有限。我国资源税一直处于地位低、功能弱、税额少、幅度小、调节无力的尴尬境地。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资源损失浪费的现象十分突出, 在消费使用环节上表现为大手大脚。。

(三)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虽然已经陆续出台诸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 但是在制度上的缺陷不可忽视:一是生态环境违法惩罚力度较轻。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处罚力度相对较轻, 与现在经济建设的发展水平比, 严重不协调, 已经影响了其警示和震慑作用的发挥。二是环境执法不严。中国环境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但鲜有受到应有的惩戒。很多地方政府, 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甚至甘当企业环境破坏的保护伞, 使环境监管流于形式。

(四) 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制度不健全

我国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参与的程序、途径和方式也不明确, 导致了社会公众参程度不高, 参与领域狭窄, 一方面把许多百姓挡在了参与的大门之外, 另一方面导致部分百姓采用非正常的表达方式, 如散步、游行、跪求等多种方式。

三、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加强生态文明的行政制度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的行政制度建设, 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领导, 及时研究和统筹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要有效整合管理资源, 完善行政手段。要全面梳理现有管理资源分布情况, 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划分管理责权, 优化行政资源及相应的财政资源配置。二是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考核机制。要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将领导干部在节约资源、生态环保方面的工作实绩纳入指标考核体系, 并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任免和奖惩联系起来, 从而逐步确立以绿色GDP为导向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二) 完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的市场化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还要创新经济手段, 充分体现市场供求关系, 发挥市场在生态和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这就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做好资源环境产权界定和量化的基础工作, 加快资源环境产权的立法工作;二是积极推进资源税费改革。统筹各种资源税费和环境税费的改革, 建立统一的资源税费和环境税费体系;三是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坚持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 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真正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三)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要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依法治理的轨道: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科学合理地修改与制订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应当更多地通过司法途径追究污染环境者和破坏生态者的法律责任, 索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维护公民环境权益,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二是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在完善相关法律的同时, 要加大执法力度, 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四)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力量源泉,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一是要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信息披露制度, 维护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知情权。二是要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创新社会管理。培育和发展政社分离、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生态环境保护类社会组织, 将其作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三是要畅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 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诉机构。鼓励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 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 增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性。

摘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中央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相关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精心部署。笔者通过从政府行政制度建设、资源环境市场化机制建设、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反思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探索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春华.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制度维度[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3 (2) 28-31

[2]陈旭.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创新[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3 (2) 5-7.

[3]胡守勇.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14条建议[J].重庆社会科学, 2012 (12) :107-109.

3.关于民生财政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三

关键词:民生财政建设 若干思考

民生财政,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财政体系,伴随着我国对民生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民生财政建设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大关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生活保障领域、就业领域等重点领域,民生项目的投资更是呈直线增加态势。无容置疑,民生财政建设已成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点项目,在当今社会经济体系不断深入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从“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角度出发,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详细思考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伴随着经济的良好发展,社会事务需求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也引发出来越来越多的人民利益诉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改善民生建设的难度,民生建设改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要知道,民生财政是“庶政之母”,加强民生财政建设能有效缓解社会经济压力,消除社会经济矛盾,确保社会经济得以长久稳定发展。以下就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展开分析。

1.1、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改善民生财政建设,宏观角度上是要求财政建设从社会经济体系架构改革出发,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社会保障领域、教育领域、住房保障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消耗,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种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而达到“中国梦”与“人民梦”的相互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民生基础。

1.2、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多方面要素支持,宏观角度上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财政分配功能作用与地位,着重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把财政支出向人民群众保障领域转移,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包括公共卫生医疗设备、教育、社会住房等社会服务问题,进一步缓解社会民生矛盾。

1.3、是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具体体现

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普遍增长,且多数地方占到了当地公共财政支出的50%以上。以安徽省为例,据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说:“2012年,安徽省民生支出3161.2亿元,增加553.8亿元,增长21.2%,占全省财政支出近80%。”一系列数据说明了民生支出比重正在不断优化。可见,加强民生财政建设,必须把财政支出重点向人民群众公共需要或公共服务转移,解决公共服务不到位的局面,进一步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2、民生财政建设面临的问题

2.1、管理体制问题

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拨款的形式也向复杂化、多样化趋势发展,政府投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然而,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决策权都在上级领导手上,下级领导空有管理头衔,却无法实施正确的管理权限。这种不平衡的决策方式,使得地方政府压力加大,导致很多民生政策无法落到实处。除外,由于财政局财政管理的组织建设不完善、财政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职能分配不明确。财政局在进行财政管理工作时,缺乏健全的财政管理监督与控制体系,甚至出现私自挪用单位内部资金、私设账外账,避开财政监督把单位预算外的收入据为私有,进行公款玩乐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财政局的经济利益,民生财政建设受到影响。

2.2、财政约束问题

从现阶段我国政府的财政决算预算看来,财政管理模式单一,无法精确、完整地反映出政府的债务、资金等情况。从财政局发布的财政预算信息来看,财政报告不够全面,对资金使用细化不到位,存在多方面不足,极容易滋生腐败行为。由于财政资金管理缺乏足够的公开透明度,这种模式下的财政报告也缺乏足够的约束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生建设工作开展的难度。

2.3、资金管理问题

首先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相关的一些民生领域尚未完全向社会资金开放,再加上社会公益、慈善等民生领域制度建设不健全,使得社会资金流入民生建设领域的渠道单一,民生建设支出仍然需要附属财政投入。

其次是民生资金使用存在“越位”与“缺位”现象。民生建设项目虽然遍布社会各大民生领域,然而发达地区却相比于经济欠发达或者偏远地区更为深入。

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在这种经济条件较好的大环境背景下,出现“越位” 的情况就比较多;而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受到经济限制,一些应用政府承担的民生领域得不到相应的建设,多会出现“缺位或不到位”的状况。显而易见,民生建设现阶段还存在明显的资金管理难题,出现地区建设不平衡现象。

3、完善民生建设的几点可行性策略

民生建设工程意义重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针对当前民生建设工程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加以改变,才能提高民生建设水平,以更好地发挥民生财政对扩内需、调结构,促和谐的多重效应。

3.1、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通过把财政支出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设施等方面转型,凸显社会公共保障在国民经济总值当中的比重,加大公共设备与产品的供给,努力做到经济性公共服务与社会性公共服务相互统一,让民生建设项目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得以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3.2、要以财政改革为先导,强化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实践证明,行政改革与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会引发行政建设改革同步改革。因此,财政制度改革可以作为先导,现行一步进行改革,引导政府行政改革。例如通过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整合到统一的平台,加强对单位基层和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确保财政管理记录、财政报告信息和其他财务管理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在企业岗位设置上,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制定比较合理的,操作性强,有激励性的考核方案,形成相互激励、相互制约为主体的运作模式,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3.3、继续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照顾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政府。民生建设工作不仅联系着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与处室,与千家万户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当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一些欠发达地区及基层政府事权、财权不匹配,财政财力不足。民生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建设。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应重点建设,而一些地处偏远,远离中心城区的地区应充分放权,给予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其快速发展。

4、结语

民生财政建设工作的进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目的不单是为了优化民生管理,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使民生财政建设发挥最大的功能效应,从而改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思考,以找出提高建设水平的可行性策略,对于实现民生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光荣.解决民生问题的路径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2012(03).

[2]胡建国.对安徽省构建重大民生资金监管工作机制的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5).

4.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四

从实现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和谐建设的设计原则出发,提出了和谐建设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措施,旨在加强施工人员对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了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在为人类谋求福利的同时,为自然生物营造一个适宜、健康的生存环境。

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各行各业对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构建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与支持。生态水利工程以提高水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前提,以恢复生态平衡为基础,以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了各种施工方法,合理开发和利用了水资源,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生态水利工程的和谐建设既有利于河道生态环境的改善,还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

1 生态水利工程和谐建设的设计原则

1.1 工程安全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构建应有效满足当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求,这就使得工程设计者在工程建设前,应全方面考察生态水利工程的可操作性,并严格遵守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满足水力学的基本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切实保证施工的安全性。生态环境本身是变化无常的,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在遵循“风险小、收益大”的经济性原则的同时,立足于整体,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并对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进行反复、综合考量,审查、评析生态系统,从而确保生态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 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原则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的功能,因此,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性,能在长时间内实现自我的进化和发展。所谓“自组织”,是指自然物种能通过自然的选择,寻找到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和谐建设中,施工人员应充分遵循“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原则,在维持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基础上寻求经济发展,不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进而肆无忌惮地破坏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1.3 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河流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自我修复的,这就使得在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设计人员应立足于整体,综合参照较为成熟的河流结构,借助人力使其向着持续性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快地完成自我修复。当水利工程开始施工时,势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改变,这个变化会影响工程初期的建设思路,甚至有可能造成多种特殊情况的发生。因此,为了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维持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设计人员应遵循“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在工程建设破坏生态环境之前及时调整,从而使水利工程建设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

2 和谐建设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措施

2.1 重视工程规划设计和生态效益

生态水利工程的综合性极强,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满足防洪、灌溉、供水、航运、发电等人类社会的需求,还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符合生态学原理。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中,设计者应制订符合自然承载力的工程设施,并按照河流的地貌学原理和实际勘查结果设计河流的纵、横断面,并充分考虑河流的流动变化特点,从而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应放弃控制自然的想法,树立新的工程理念,因地制宜地建设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尊重和保留每一条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并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的负载能力、水下生物与水域周围生物的生活习性,力求找到最佳的生态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法,从而在满足施工建设要求的同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2.2 加强对工程环境的监测

在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施工单位应安排相关人员按照环保标准对正在建设和已经完工的水利工程建立环境监测指标体系,明确施工单位和监测人员的职责,在施工过程中配备必要的环境监测设备,并制订科学、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数据库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此外,政府应以加强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根本点和切入点,完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对于严重破坏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水电建设项目,应对其进行评估和审查,并采取严格的惩罚措施;施工人员需要保护施工区域周围的生态环境,加强施工区域的卫生管理工作。

2.3 落实迹地恢复,积极调配水资源

为了有效减少工程施工对当地居民和环境的影响,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施工人员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恢复土地的原有功能,比如施工迹地的覆土和绿化。其中,施工迹地的绿化可以在施工占地的土壤上种植经济林木和适合当地的实用性树木。此外,在生态水利工程完工后,相关部门应大力推广分质供取水、分质用水以及节水工程,在实现流域生态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合理、充分地利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对水资源进行调配,从而解决水资源紧缺地区的用水紧张问题。

3 结束语

5.关于加强港航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五

——建德港航管理处

范益黔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更是一种核心竞争力。而文化管理也已逐步成为了管理中的最高境界。对于当前正处于职能转变、转型发展关键期的杭州港航而言,能否进一步高举杭州港航腾飞凌云的猎猎战旗,能否进一步奏响杭州港航跨越发展的嘹亮凯歌,能否进一步谱写杭州港航辉煌历史的壮丽诗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一种优秀的港航文化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按照文化的基本定义,港航文化可概指港航部门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外在形象等一系列因素的总称,是港航部门在港航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其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其所有成员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最大限度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港航部门长期文化建设的集中反映。

一、港航文化的主要作用

(一)凝聚作用。当一种优秀的港航文化被广泛认同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无形的粘合剂,从各方面把每一位港航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从而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优势充分发挥。

(二)导向作用。优秀的港航文化可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目标任务的分解、完成情况的督办和工作绩效的评价,形成一个有章可循、运转有效、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工作态势,能够潜移默化地将每一位港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为其指明努力方向。

(三)自律作用。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教育,强化港航干部职工自我期望和自我认同意识,强化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意识,提高其自我要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四)激励作用。良好的港航文化建设因为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能够达到引导干部职工想干事、鼓励干部职工多干事、支持干部职工干成事、教育干部职工不出事,营造一个充分理解和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能给予人的需要和发展以更多的人文关怀的心理环境以及一个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和谐统一的氛围。

(五)塑造作用。港航文化建设重在培育和弘扬港航精神,重在建立健全与之相应的体制机制,打造“四型”港航,密切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协调和联系,充分展示良好的港航形象,提升并扩大港航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二、港航文化建设基本内容

港航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核心理念,以港航事业的稳步高速发展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始终将港航文化建设融入港航管理工作中,以文化建设促进港航管理,而又以更高水准的港航管理来反哺和凝聚港航特色文化内涵。以此来观之,杭州港航文化建设要以着力于推进港航精神文化、港航制度文化、港航服务文化、港航物质文化发展为主要内容,全面培育杭州港航文化,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先进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进而推进杭州港航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一)港航精神文化建设。港航精神文化是港航文化的关键和核心,对港航制度文化、港航服务文化及港航物质文化起主导作用。加强杭州港航精神文化建设,就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大力弘扬“修身立德、奉献港航”的杭州港航精神,以界面监管和非现场执法等有效举措,全面推行“公平公正、严格执法”行政执法理念;以进一步挖掘、拓展“诚信一体化航区”管理为有效平台,全面推行“市场规范、竞争有序”的行业管理理念;以打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着力点,全面推行“热情服务、惠民利民”的为民服务理念;以完善水上安全体系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行“关爱生命、责重于山”的安全管理理念。

(二)港航制度文化建设。港航管理制度文化建设,就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港航管理规章及制度建设,囊括了一整套综合制度管理体系,按其涵盖的内容具体包括行政管理制度文化建设、港航安全制度文化建设、港航廉政制度文化建设等:行政管理制度文化包括工作职责分工、工作制度、责任制度、激励制度等;安全制度文化就是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机制,创造和谐高效的安全环境,为维护港航安全管理工作稳定形势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就是要完善权力运行和行风监督形成的教育、监督、惩治并举的惩防制度体系,加强自律性制度健全和完善,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性制度的贯彻实施,确保队伍纯洁。

(三)港航服务文化建设。港航服务文化是推进港航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要坚持以文化提升文明创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示范窗口、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等各类创建载体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推动港航监管服务工作向特色服务、品牌服务和人文服务发展;培育一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融为民宗旨、惠民意识、价值理念、人本精神、服务质量、社会信誉于一体的服务“精品”;通过加强港航服务文化建设,提升水运事业发展竞争力。

(四)港航物质文化建设。港航物质文化是港航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是港航管理及服务工作环境和形象的外在展示,是树立行业管理品质和形象所遵循的价值理念,主要包括港航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及部门形象建设等基本内容。

三、港航文化建设主要思路

港航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内藏历史的沉淀和时代的脉搏,外涵当下的思考和未来的期盼。而其关键是在于如何在时代文化的巨流中审时度势,凝聚起港航特色的文化底蕴,进而发扬光大,炬照当下。结合杭州港航发展现状,笔者以为一是要从头出发,二是要三核一体。

(一)从“头”出发。这里的“头”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头脑”,具体是指我们港航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二是“头目”,具体我们港航乃至各处、各部门的主要领导。

文化的本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因而港航文化建设首先要从广大干部职工的“头”做起。要结合时代精神和文化传承,大力加强学习,积极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连续不断地掀起“头脑风暴”,充分认识到思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在不断的解放思想和思想文化的洗礼中,不断统一思想,进而形成认同度高、科学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港航核心价值观。如近几年来我们杭州港航能率先建立和推行“全国首条水上高速公路”,能有当前“诚信一体化航区”方兴未艾的大好局面,其首要的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我们港航行业管理理念的创新。

与此同时,港航文化的建设还必须从杭州港航的“头”做起,即要从系统内各级领导带头做起,将港航文化建设定位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常抓不懈。这是因为一方面文化在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同时, 还具有相当的流变性。而优秀的文化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超前性,旧有的思想和观念是本能地排斥的,不会被人轻易,这就需要“一把手”带头发动“头脑风暴”。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在我们全面着手推行杭州航区“一体化”管理之初,由于港航管理传统观念的极大束缚,“一体化”观念还未能被所有干部职工完全接受的时候,一些干部职工还在犹豫不决、思前想后、畏手畏脚,此时若没有局和处两级“一把手”亲自抓,很难想象“诚信一体化航区”建设能有如此神速;另一方面,文化的培育是一种积淀,有长期性和延续性的特质,这就要求系统各级主要领导必须站在促进港航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港航文化建设,对港航文化建设进行系统思考,出思想、谋思路、定对策。尤其是我们杭州港航正面临全面参公、管理职能全面回归、转型发展全面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对港航文化建设进行全面定位、全面谋划、全面提升,进而形成强大的软实力,推进港航事业的迅猛发展,就显得更为关键。

(二)三核一体。概括地说就是港航文化建设要着力于集核心价值观、核心品牌和核心理念为一体。

一是要着力于塑造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始于核心价值观的精心培育,终于核心价值观的维护、延续和创新。港航的核心价值观是港航事业发展过程重坚持不懈、努力使广大干部职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体现了港航发展的核心理念。它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哪一种行为是我们所崇尚的、鼓励大家去做的。正像一个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他的价值观所决定的那样,我们港航的行为取向也是由港航发展的价值观所决定的。这种价值观和理念是我们港航的文化核心,凝聚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大家凝聚一心朝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去努力,因而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是港航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6.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六

【内容提要】十七大以来,我们党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因素摆在了重要位置,海关基层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一支日益受到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已成为海关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基层文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核心理念、长远目标、远程规划、操作明细等不够详尽,还处于 “喊口号”的阶段,一些单位甚至把基层文化建设等同于“文体活动”。鉴于此,本文试从海关基层文化基本内涵入手,针对当前海关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其建设的途径,以供交流。

【关键词】基层文化建设

问题

建议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反映的是一个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文明进步程度,彰显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软实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海关基层文化是反映海关工作精神、理念和道德规范化的微观文化,是反映海关工作和队伍情况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目的是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最大限度地满足干部的内在和外在需求,使他们对海关工作有兴趣、有发展、有成就感。

一、海关基层文化基本内涵的初步认识

(一)海关基层文化的内容

文化的因素大约可以包括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信仰以及包括语言在内的象征表达系统。为此,海关基层文化可概括为海关工作人员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认知、价值标准、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具有海关特色的总和,是理念、体制、机制的系列复合体。

海关基层文化由核心层、制度层、物质层这三个基本层面的内容构成,系统地反映了海关基层文化在海关组织和管理中的具体意义。海关基层文化的核心层,主要是海关的精神理念,反映的是海关核心价值观与整体价值导向。海关基层文化的制度层,是海关基层文化的有形载体,是海关日常运行的制度化管理体系,包括各种规章制度、激励制度、廉政规定等。海关基层文化建设要通过制度建设确保海关实现规范、高效、有序运行。海关基层文化的物质层,是海关基层文化的外在表现和海关基层文化建设取得的实际效果。比如海关的内外环境、设施设备等和海关干部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具体表现就是工作效率、待人接物、仪表举止、廉洁自律等,能从感觉上给服务对象以强烈感受,反映出海关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高低。海关基层文化的三个层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是倡导共同理念,形成目标导向。基层文化反映了海关整体的共同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利益,能够潜移默化地将海关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转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海关干部职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二是凝心聚力,发挥整体优势。海关基层文化是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海关干部职工团结起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这种凝聚作用,就能够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海关紧密地联系起来,产生对海关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同呼吸、共命运,目标同向,上下同心,使海关能够充分发挥出整体优势。三是潜移默化,规范思想和行为。海关基层文化对每个海关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这种约束作用具有普遍性,与单纯强调制度的硬约束不同,它强调的是不成文的软约束。这种约束可以减弱硬约束对干部职工心理的冲撞,缓解自治心理与被治现实形成的冲突,削弱由其引起的心理抵抗,从而产生更强大、更深刻、更持久的约束效果。这种约束作用还更直观地表现在工作风气和职业道德对干部职工的规范作用上。

(三)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对于各级海关干部职工,更新观念,凝心聚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重点则是要让海关干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定新思路、新理念;不断创新机制,实践完善管理制度;不断组织发动群众,开拓进取,建功立业;不断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所以根据发展的需要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以发展为主题和目的,使海关基层文化与事业发展、人的发展相适应,可以逐步形成海关干部内心认可并自觉践行的精神理念和行为准则。

2.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海关党建的一项紧迫的工作。而海关文化建设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海关的运行、管理之中,融入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之中,融入海关工作职能的履行、目标任务的完成之中,由海关干部职工认知、遵守的实践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海关的细化、具体化、特色化。

3.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机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关是众多机关中的一个,良好的海关文化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海关的主要内容。通过规范制度,争先创优、开展特色群体活动、创建文明单位等形式在海关干部中倡导诚信文明、团结干事的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

二、当前海关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海关基层干部队伍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化。当前海关干部面临的形势前所未有。一是组织税收任务连年增加,压力前所未有。面对国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式,基层干部税收任务的压力非常大,容易出现畏难发愁和抵触情绪。二是面临的思想和文化冲击前所未有。社会形势的多变、多元的特点和各种文化、价值观的碰撞、交织,使干部的思想和意识形态面临诸多挑战。三是面临的工作环境要求前所未有。当前海关工作环境要求日新月异,精细化、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对干部的知识更新和管理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模式变革的适应能力,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中年干部,由于各种原因,接受新知识相对较慢,更容易感到力不从心。这就迫切需要通过基层海关文化建设,着力营造一种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文化,鼓励创造、锐意变革的创新文化,永不满足、学而不厌的学习文化氛围,积极应对各种新挑战。

(二)海关文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化。近年来,我们一直忙着抓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廉政建设,抓文化建设力度明显不够,甚至落入到了 “机关文化”的俗套,把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了“喊口号”、“考核机制”、“思想政治工作”、“文体活动”等。一是思路目标不明确。虽然今年海关总署下发了《海关文化建设纲要》,但个别基层单位并没有就如何加强海关文化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没有科学地制定本单位海关文化建设的规划,没有明确海关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很容易使文化建设处于一种相对无序的局面。二是工作缺乏连续性。海关基层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考核制度,海关文化建设陷入了可搞可不搞的尴尬境地,甚至只是依领导的兴趣而定,依上级的重视程度而行,领导感兴趣或者上级重视就临时应付搞一阵,否则就放松甚至不管不问,使文化建设步入短期行为。三是长效机制尚不完备。海关文化建设没有建立一套长期开展的有效机制,时紧时松、时快时慢、时重时轻,缺乏必要的连贯性。四是与地方文化结合不够。海关基层文化既是行业文化,也是地方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前,部分基层单位在文化建设中只强调海关的行业特色,没有很好地立足于地域文化特点,使海关文化流离于地方文化之外,影响了地方社会各界对海关文化的认同,不利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影响了海关文化的社会效用。

(三)海关基层文化过度强调与其他建设相融合,相对弱化了文化本身的独特要素。眼下的海关基层文化建设,往往强调多个融合,如与队伍建设相融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融合、与行风政风建设相融合等等,这些都对,文化建设只是整个海关各项建设的分支之一,不可能单独推行,但是,文化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发展规律,具有区别于其他任何建设的特点和魅力,如果思维陈旧,做法简单,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海关基层文化。

(四)海关基层文化建设与把关服务结合得不够紧密。物质文化方面,环境虽得到较大优化,但文化阵地建设上仍显不足;精神文化方面,虽已提炼出海关十六字工作方针、十二字队伍建设方针、“忠诚公正,兴关强国”等一系列的建设方针和海关精神并在工作中运用,但是就如何进行全面的贯彻落实,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如何化“无形精神”为“有形行为”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制度文化方面,仍有少数规章制度操作性不强,流于形式,制度创新力度不够。

(五)海关干部文化需求与文化作品精良产出存在矛盾。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以一部《明朝那些事儿》一举成名而成为海关文化最知名的代言人的当年明月,与类似《金钥匙》式的后现代诗歌现象,但离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文化情境还有很大的距离。在系统的文化建设中,在没有相当的经费投入、专家指导和专业设计的情况下,加上内部人才的创作局限性,作品的提炼、升华还不够,总体的创作还比较粗糙,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精致程度还较低。在宣传制作上也缺乏较为整体规范的策划,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且目前多见于海关内外网、系统内报纸杂志、部分办公场所和印刷品,而其他媒介宣传运用则较少。

三、完善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提炼海关基层文化的精神理念,构筑核心价值观 精神是凝聚力,更是生命力。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以海关使命为基本出发点,提炼精神理念。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从海关使命和部门职能职责出发,围绕业务目标的完成和部门工作特点,确定海关发展和海关干部自我发展和谐交融的精神理念,经过实践检验,不断地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完善,最终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形成必须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实践,最终形成一种心理契约,使全员认同并服从之,进而通过发挥其积极作用,提升海关的工作效率和对外形象。

(二)进行科学规划,建立长效机制

海关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照抄照搬、盲目推进,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和推行方案,有组织地整体推进。应高度重视建设规划,可以按照自我策划与专家提炼相结合的原则,深刻领会上级关于文化建设的各项规划和要求,广泛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认真征询地方文化部门的意见,保证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目标明确、步骤清晰,内容完整、要求具体,共性统一、个性鲜明,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具体实施时,可将海关基层文化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并分别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逐一分解并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设定项目完工时限和质量要求,实行“项目化管理”。建立进度验收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将《项目实施方案》完成情况纳入目标考核,实行跟踪问效、奖惩激励,使海关基层文化建设深入、有效地开展起来。同时,海关基层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无终止的工程,应根据不同时期内外部环境和时代要求,定期对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成效、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和思路及时进行修正完善,才能把海关基层文化提升到更高层次。

(三)加强海关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 制度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只有以健全的制度作基础,文化建设才有坚强的后盾和旺盛的生命力。要坚持用文化的思维、理念和办法来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规范,完善海关文化建设与外部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海关特点的工作制度体系,使其在海关基层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海关的运行管理、制度建设是海关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只有在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条件下,制度建设才能激发起海关干部高度的工作热忱,开创出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建设海关基层文化,必须强化海关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一是将工作理念、管理理念和行为理念等转化为人事管理制度;二是将育人成才的举措等转化为人事管理制度;三是将培育工作风气和规范干部行为的措施等转化为精神文明建设制度。要通过对制度的推行,把海关理念、机制、风气等转化为海关人员的实践行为。

(四)深化思想工作,注重道德教育 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海关干部的道德修养上下功夫。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帮助海关干部职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逐步形成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海关文化理念,坚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同行为规范的培养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树立更高的思想道德追求。

(五)建立激励机制,构建学习型海关

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好与坏,关键是看整个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如何,而干部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程度关键是学习。海关要把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工作,全力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作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工作重点来抓,通过建立激励学习机制,构建学习型海关。一是建立灵活的教育机制,激励干部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通过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使每个海关干部自觉地钻研业务;二是通过创建各种学习型组织,努力形成人人终身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位海关干部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三是文明创建活动和队伍建设相结合,通过倡导行业文明,优化窗口服务,形成人人争优创先、奋勇向前的氛围,从而有力地推动整个海关工作的开展。

(六)创新海关文化活动载体,策划、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群体活动

海关基层文化是由全体海关干部职工在实践活动中共创并提炼升华而得到普遍认同的信念、价值、行为等,所以,海关干部职工是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主体,海关基层文化建设是全体海关干部职工的共同任务。这就决定了搞好海关基层文化建设必须要吸引全员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使海关干部职工人人成为海关文化的创建者、实践者。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为海关干部职工创建参与的平台。形式多样、具有特色的活动是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推进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结合工作特点,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岗位成才、关员讲坛、青年论坛以及主题演讲、歌咏比赛、海关干部运动会等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提升人气、激发热情,传播新精神,树立新理念,宣传新思想,吸收新文化,增强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使海关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将海关文化落到实处。最终营造出开拓创新、朝气蓬勃、内涵丰富的海关文化氛围,树立文明和谐、积极向上、运转协调、团结协作、廉洁高效、服务优良的海关形象。

(七)注重宣传推介,提升海关形象

一是加强日常宣讲,抓理念认知。首先应从转变观念入手,加大宣传力度,着重解决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使广大干部职工对海关基层文化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其次应营造文化氛围,加强理念日常熏陶;再者,可以通过举行文化沙龙、开办文化论坛等形式,使干部对文化理念的理解在思想碰撞中提高,同时在活动中也能为进一步深化文化建设求策问计。二是注重成果推介,抓文化传播。应借助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充分宣传海关文化成果,增强海关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宣传活动中,应灵活运用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形式,使海关文化宣传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应积极选树先进人物,科学选择重点宣传项目,充分利用内部和社会专业人才潜心策划,积极培育系统英模人物,打造海关文化品牌,并以专题片等形式积极向上级和社会推介,达到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税收工作、亮化海关形象的目的。

四、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要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海关基层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海关工作人员为目标,发展海关基层文化。二是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不断推进海关文化事业发展。三是把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海关基层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二)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要坚持突出海关文化特色 海关基层文化建设必须立足海关,从工作实际出发,围绕工作中心,加强海关精神、目标、理念、作风的培育。一是坚持“忠诚公正,兴关强国”的理念,把握海关文化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文化。二是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形成具有海关特色的文化体系。三要善于综合海关特色,要结合各部门的人文底蕴,尤其是在海关精神的科学总结、高度提炼和准确概括上,赋予其深厚的政治、文化内涵,形成具有海关特色的文化体系。

7.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七

1.1 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全省各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业局部署的重点工作和年度责任目标, 紧紧围绕《规划》目标, 科学规划, 分类指导, 依靠科技, 强力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截至8月底, 全省共完成大面积造林41.49万hm2, 是年度任务33.87万hm2的122.5%;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面积9.48万hm2, 为年度任务的88.8%。

1.2 社会对林业的认识空前高涨

省委、省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高度重视, 徐光春书记亲自率省四大家及省军区领导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郭庚茂代省长深入基层检查指导林业工作。省政府把林业生态建设纳入了政府目标考评体系, 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省内新闻媒体广泛报道林业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对林业生态省建设的认识空前高涨。全省参加义务植树人数4 960万人, 完成义务植树株树2.06亿株, 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91%, 为历年最高。

1.3 生态建设投资大幅增加

各地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生态省建设资金配套比例, 省辖市按照1.8%的比例, 县 (市、区) 1%的比例配套, 加大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目前, 省本级已经落实到位林业生态建设资金6.065亿元;市、县两级财政已落实到位林业生态建设资金14.999亿元。

2 几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2.1 如何使生态效益最大化

《规划》和《2008年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意见》, 都明确了林业生态省建设的范围、内容和建设任务, 根据不同的工程和地域, 确定不同的造林方式。但是许多地方在人工造林中, 一是不注重保护原生植被, 刻意强调造林的株行距, 应该保留的树木或灌木也毁掉了, 整地破坏了原生植被, 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二是一些树木的成活和生长, 需要森林小气候, 原生植被的破坏, 也对树木的成活和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三是造林时只注重整齐统一, 大部分都营造纯林, 很少营造混交林。四是造林密度过大, 纯林中间, 不但没有灌木生长, 甚至连草本也不长, 造成绿色荒漠。这样一来, 反而造成生态效益下降。

2.2 如何通过造林培育珍贵树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对珍贵用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省珍贵用材树种较多, 《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中登录的208种珍贵树种河南有54种。但是近几十年来, 人们使用的家具主要用杨树细木工板, 房屋的门窗用铝合金, 珍贵树种用量较小, 珍贵木材的价格低于其价值。由于珍贵树种自然分布比较分散, 一些山区在次生林改造中, 把珍贵树种作为非目的树种清理掉了;有些地方因为珍贵树种生长缓慢, 在低效林改造中把它当作一般的杂木更新掉了, 导致个别珍贵树种很难再觅踪迹, 甚至存在着消失的危险。《规划》提出的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建设工程, 也只是营造杨树。如何结合其他工程的实施, 营造珍贵用材树种, 使这些树种的数量得以恢复。

2.3 如何处理抚育改造和天然林保护之间的关系

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 规划任务181.62万hm2, 其中中幼龄林抚育118.85万hm2 (含飞播林4.36万hm2) , 低质低效林改造62.76万hm2。涉及全省18个省辖市147个县 (市、区) 。其中, 洛阳、三门峡和济源三个有天保工程的地区, 中幼林抚育面积

35.90万hm2 (不包括飞播造林1.63万hm2) , 低质低效林改造9.80万hm2。按照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的有关要求, 天然林工程保护区不允许进行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

在生态生建设中, 国家林业建设投资86.64亿元, 占总投资的21.31%;省级财政财投资44.10亿元, 占总投资的10.87%;省辖市财政投资69.50亿元, 占总投资的17.13%;县级财政投资78.76亿元, 占总投资的19.41%;吸引社会资金及建设单位自筹126.72亿元, 占总投资的31.28%。省级财政对林业的支出安排到全省财政支出的2%, 省辖市本级按照1.8%的比例, 县 (市、区) 占同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从今年运行情况来看, 省财政已落实财政支出的2%, 省辖市按照1.8%的比例大部分落实得较好, 县 (市、区) 财政支出的1%大部分没有足额到位。另外, 通过林权制度改革、政府资金扶持等政策和经济措施, 吸引林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建设单位 (个人) 自筹资金103.32亿元, 也不能完全确保。

2.5 尽快实施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和生态移民工程

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和生态移民工程是林业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涉及13个省辖市69个县 (市、区) 。总面积16.87万hm2, 其中需恢复植被面积5.09万hm2。生态移民工程涉及12个省辖市44个县 (市、区) 。在退耕还林工程范围内, 生活在干旱缺水、生态环境恶劣的偏远山区的深山独居户、散居户居民11 517户, 共43 089人, 将有弃耕地面积0.40万hm2, 需要植树造林。这两个工程还在等待国家投资, 如果国家不能及时投资, 势必影响到生态省规划的全面实施。

2.6 如何引导群众发展生物能源林

生态能源林工程, 在13个省辖市64个县 (市、区) 营造木本油料林基地33.74万hm2, 其中新造24.09万hm2, 改培9.65万hm2。一些地方, 对发展能源林的认识不足, 主要炒作生物能源树种的种子和苗子, 购买一公斤黄连木种子需要15元左右, 购买一棵一年生的黄连木苗子需要2元左右, 许多地方还到外省去购买生物能源树种的种子和苗木, 而种子和苗子的市场价违背了价值规律。一些人担心树木到7年左右才能挂果, 到时若没人要种子怎么办。因此, 如何引导群众发展生物能源林也是林业生态省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7 如何及时了解造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造林结束后, 树木将会产生生态效益。但有人认为, 新造林的头几年, 由于整地造成原生植被的破坏和地表土壤的松动, 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一些地方造的纯林多, 会造成生态效益下降。那么, 在造林后的不同时期这些效益究竟有多大, 目前还不得而知。因为没有在有代表性的区域设立定位监测站, 没有开

3 对策

3.1 加强对生态效益的监测和研究

在全省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区, 根据需要设立生态定位观测站, 开展生态效益定期监测, 了解森林的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和固碳释氧等方面的具体数值, 了解造林后的不同时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然后, 对观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如何造林才能取得生态效益最大化。

3.2 把珍贵树种培育列入目标考核

在我省林业生态省建设中,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有计划地引导和发展一批珍贵树种。并把培育珍贵树种的质量和数量列入生态省建设的年度造林核查当中。从而推动珍贵树种的快速发展。

3.3 调整抚育和改造的对象

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 不允许在天保区内开展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等生产性经营活动。因此, 可以调整抚育和改造的对象。把天保区内对天然林的抚育改造任务, 调整为对人工林实行抚育和改造。既促进了人工林的生长, 又保护了天然林资源。

3.4 改革配套资金投资方式

筹措林业生态省建设资金, 应当实行行政手段和调控手段相结合。把地方配套资金纳入政府目标管理, 通过立法的形式纳入当地财政年度预算。同时,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 也可以对下级林业部门实行资金调控, 当下级财政部门的配套资金到位后, 上级财政部门才把应拨付的资金及时下拨。

3.5 单独提报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和生态移民工程

为确保林业生态省建设的整体推进, 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省政府单独提报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和生态移民工程, 根据工程的特点, 可以由矿业部门和地方政府独立实施上述两项工程, 也可以由矿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拿出生态建设资金, 由林业部门编制造林作业设计, 并负责监督实施。

3.6 探索生物能源林发展模式

8.关于国家实验室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八

关键词:国家实验室;科研水平;管理体制

【分类号】G322

在当前国际竞争愈加激烈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高低成为衡量世界各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基地,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是尤为必要的,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目標,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培养更具创新力的科技专业人才,推动国家创新水平发展。面对当前社会的不断变革和挑战,国家开始整合传统实验室和科学中心等基础科研基地,建设更具创新力的国家实验室,提升国家科技创新竞争力。由此看来,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国家基础科研基地建设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但是由于长时间的经济落后局面,导致我国科技水平偏低,缺乏足够的自主科研能力,加之实验室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导致实验室建设力度不高。自1984年以来,我国开始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逐渐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获得了一系列赶超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并且发表了众多优秀的科研论文,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员,成为我国科研尖端力量。经过长时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基础科研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并形成了多层次的体系,同国外交流也变得更加密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1]。但尽管如此,从总体角度来看,我国基础科研成果较少,自主科研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尤为突出,国内多数实验室所提供的设备和手段尚无法满足现代化科技创新和发展需求。

二、国家实验室的特点

国外实验室建设力度较高,尤其是像欧美之类的发达国家,主要是由中央财政出资建设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闻名的科研成果。尽管不同国家实验室模式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实验室功能各具特色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明确的国家目标。实验室具有明确的国家目标,充分以国家战略导向为主,诸如,美国的实验室则是遵循能源开发范畴开展科研工作,包括民用能源技术、安全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研发工作[2]。其二,实验室设备和人才协调统一。实验室中的设备和人才协调统一,确保先进设备拥有先进人才进行操作,确保科研工作落实到实处。诸如,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实验室拥有一批先进设备,光源同步加速器、强脉冲中子源以及软X射线等。其三,多是政府建立。由中央财政拨款,为实验室的科研经费提供优先申请权,政策倾斜度更高。

三、国家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国家实验室建设意义

其一,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是加强我国自主科研实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科技水平的提升需要拥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平台和体制支持,吸收和借鉴国外实验室建设经验,为实验室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保障和人才保障。

其二,应世界科研问题挑战需要,当今科研体系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和多样。紧紧围绕着重大科学问题,有针对性的组件科学实验室,建立一支更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队伍,迎合时代发展需要,集中克服科学难题,加强自主科研创新能力,以国家利益为导向[3]。

其三,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培养更高水平科研人才的需要。提升我国自主科研创新实力,首要就是加大对高素质、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建设国家实验室,形成更具创新性的科研环境,吸收更多国内外优秀人才,为科研工作开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人才保障。

其四,建设一流大学的需要。在国外,实验室和大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表里,很多实验室均是依托于科研实力较强的大学,诸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与喷气推进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和大学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推动我国科研体制的完善,强化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国家实验室定位

国家实验室建设,应该严格遵循国家创新体系客观要求,从国家整体布局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建设国家实验室。除了依托于一些科研实力较强的大学以外,还应该建设更具特色的国际爱实验室,依托于地方政府的科研基地,全方位的提高我国实验室建设成效。国家实验室作为国家中坚力量的达标,集中了我国大量创新成果,这就需要在实验室建设中明确国家发展目标,迎合时代发展需要,掌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地方实验室建设特色,突出实验室自主创新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国家实验室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场所,应该明确自身职责所在,积极参与到国防科研项目、国家公关以及其他重大科研项目中[4]。

(三)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

国家实验室在建设初期,应该坚持自主创新实力的提升,寻求更为合理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优秀实验室建设经验,明确实验室组织管理职能,层层递进,并在实验室内部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制,确保各项科研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覆盖到各个环节。

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有助于提高我国科研资助创新实力,培养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为我国综合实力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光红,吴錡.关于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15(1):66-68,89.

[2] 李永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意见》解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2(10):7-10.

[3] 柳鹏飞,宋洁.关于高校外贸实验室建设的改革与探讨[J].考试周刊,2014,11(69):18-18.

上一篇:基层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下一篇:“实用生物信息技术”课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