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川高考作文阅卷

2024-08-11

2024四川高考作文阅卷(共10篇)

1.2024四川高考作文阅卷 篇一

四川09年高考时间科目确定 作文不会网上阅卷

(记者 赖波)记者昨日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时间安排的通知》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四川今年高考时间安排已经确定,考试时间仍然为6月7日、8日两天,具体安排为:

全国统考时间及科目安排:6月7日9:00-11:30考语文;15:00-17:00考数学;6月8日9:00-11:30考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15:00-17:00考外语。 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单独考试时间及科目安排是:6月7日9:00-11:30考语文;15:00-17:00考数学;6月8日9:00-11:30考专业综合,15:00-17:00考外语。

今年高考 我省作文不会网上阅卷

本报讯(记者 赖波)今年高考,我省不会实行网上阅卷试点……针对近日有关“我省今年高考作文将网上阅卷”的传闻,昨日,省教育考试院正式辟谣,并特别强调“我省目前采取人工评阅主观题试卷的.方式,有严格评判标准和管理规程,符合公平公正原则”。据悉,我省今年高考相关政策正在制定中,预计会在4月初发布。

据省教育考试院介绍,近日有传言称今年高考我省将进行网上阅卷。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洪流表示 “是虚假新闻”,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要相信。省教育考试院有关人士认为,无论是网上阅卷还是现行阅卷模式,都离不开“人工”,同样需要严格的评判标准和管理规程。

农民工子女入学申请时间确定

(记者 赖波)昨日,记者从教育部门获悉,年成都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具体工作安排出台,5月6日-6月12日,农民工可持户口、劳动合同、IC卡暂住证等证明材料到街道办事处办理子女入学申请。7月16日,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暂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对符合入学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的入学信息进行公布。

2.2024四川高考作文阅卷 篇二

关键词:高考作文,审题精准,思考,课外阅读和练笔

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 八天的高强度工作量总会折磨得阅卷老师腰酸背疼加眼花, 但更大的折磨源自于内心深处的自责感。考场上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乃至多数空洞无情的散乱文字均是出自我们在座人的弟子之手。语文老师究竟做了什么, 让考场上的作文出现如此不忍卒读的悲惨局面。

去年回来后, 我就向同仁们戏称, 总共改了一千五百多份试卷, 百分之六七十都命题为《细节决定成败》, 我一直陪着考生们去参加面试扶扫帚捡纸团, 要不就一字不差抄作文材料再组装两个背下的材料, 或者就是“盈盈月光, 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 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 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 我摘一束最灿的”之类语言的堆积, 连用的例子都如出一辙, 不是屈原就是鲁迅, 不是司马迁就是史铁生……今年就是和考生们一起“等待”, 选材用例也是神奇, 去年注意细节的屈原鲁迅、司马迁史铁生今年继续等待, 今年的一部分考生继续掬最清的月光拥最暖的余辉拾最热的红叶摘最灿的芳草……

不管是去年的“细节决定成败”还是今年的“等待”都不是作文材料的精准立意, 但在不约而同之中, 竟有为数不少的考生出现如此巧合的偏差, 不能不说是我们平常的作文教学在立意上的指导和落实不够。两年的高考阅卷, 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审题立意是否切题精准是决定作文能否得高分的第一要素。

虽然每次阅卷培训时, 大组长都会说, 降低审题的门槛, 但培训的主题永远是对审题的界定。去年的“年轻游客租波罗的海老人房间”材料和今年的“小男孩要求乘客等自己跛脚的母亲”材料, 精准立意的关键词都是“善良”“体谅”“关爱”, 对他人多一分温情、理解和耐心, 懂得为他人着想……当然, 两则材料都还有其他的精准立意关键词比如去年的“责任”“东西方国民素质比较”, 今年的“拒绝冷漠”“拒绝浮躁”“表象与真相”“规则与人情”等。

作文分类的第一个硬性指标就是, 只有审题精准切题的文章才能进一二类卷 (49-60分) , 如上文所举的“细节”和“等待”最高也只能在三类高分 (46-48分) 。今年的材料如写“孝道”、“亲情”和“感动”也不能进入一二类卷, 更不要说考场上还会出现“多角度看问题”“坚强”“母爱”等完全偏题作文以及去年的“过度的爱”“自私”“危险”“习惯”“选择”“坚持”等千奇百怪的偏题作文。

由此可见, 平常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要落实对审题的指导和要求, 要有材料的整体感和因果感, 方能避免断章取义和舍本逐末的偏题现象。

很高兴在枯燥难耐的阅卷中也能偶尔读到几篇让我眼前一亮心存惊喜和感动的好文章, 他们极高的语文综合素养让阅卷老师为之欣慰和骄傲。我冒着违规的风险把经我手改、提交大组长也获得认可的两篇满分作文抄录出来, 现只字未改地整理如下:

城市之光

卓别林的《城市之光》中, 有个耐人寻味的镜头:兜售鲜花的盲女听到汽车停下的声音, 循声前往兜售却不知自己实则拦下了一名流浪汉, 流浪汉不忍拂盲女的意, 用口袋中仅剩的二角五分钱买下了一束他本不需要的鲜花, 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开。

人生活在社会上, 总免不了对他人的体恤与关怀。于物质层面, 如流浪汉之于鲜花;于精神层面, 如对耽误大家时间的残疾母亲的谅解与关怀。然而包含其中的内核, 都是一份对人性的至善至美的坚定守护。人类社会得以发展、族群得以延续的真谛, 莫不在于这个体之间的相互帮扶;而个人修行者为之的至高境界, 也莫不过于这甘愿受苦受累也要抬升他人、解脱他人的勇毅与旷达。

然而如今的社会, 信仰缺席, 教养荒废, 灵魂退位, 沸腾的欲望乘虚而入成为主角。更多的人, 是如最开始车上的乘客一般的埋怨与自利, 却忘记了予以他人一份体谅, 与生命的常态达成和解。正如莎翁所言:“喧嚣的年代, 充满了光辉与狂热, 内心却空无一物。”

佛教有偈语:“鸳鸯绣玉从君看, 莫把金针度与人。”意在教导人们多扶持扶助他人, 别丢掉自身的本体与依靠。然而古往今来, 无数伟人的灵魂, 将自己的最珍贵之物, 都毫无保留地抛洒在体恤他人, 关怀他人的道路上。

对于人而言, 生命的价值或有两层。一层是营造自我生命的光辉灿烂, 二是为他人加持雨露甘霖。前者, 如同金钱绣鸳鸯, 虽美艳动人, 但也趋于浮浅;后者, 或许才是支撑人生命屋脊的金针, 给人以创痛以牺牲, 也放射出不易泯灭的人性光芒, 引领人到达超越世俗悲欢的人性至境。

传道者说, 虚空的虚空, 一切都是虚空。我们在人世的日子本就苦短, 倘若失去了对人性的体恤和包容, 失去了一座灵魂可以攀登的峰峦, 我们又凭什么来识别自己的名字呢?

“落在一个人生命中的雪, 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里, 孤独地过尽。”

可正如冯友兰在《论风流》中所言:“真名士真风流的人, 必有玄心。”这里的玄心, 又岂非另一种对他人生命的包容?而守心, 并非刻意, 而是一种超越。超越自我, 则可以无我;无我, 则个人的祸福成败以及死生, 都不足以介意, 却将一往的深情交付万物的往生。真正爱生命的人, 有情而无我, 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 他眼中的世界, 便是主观与客观交融于一体的世界, 这种随性的交融, 便是城市之光。

正是城市之光, 让埋怨褪去, 沉淀下了沉默, 与爱的关怀。

也正是这一副悲悯的心肠, 才造就了灵与肉的分野, 造就了一个民族挺立的脊梁。

枪与玫瑰

妄断像是一把乌黑冰冷的枪, 不近人情, 没有温度。事实还未水落石出, 它已抵住众人, 盖棺定论。

而理解与沉默, 则是馨香馥郁的玫瑰。以柔克刚, 它以温顺的姿态亮相, 以柔和的方式隐藏与瓦解了妄断。

不以自己的妄断, 谴责他人的行为。适当理解, 保持沉默, 是最好的善心。

那个请求等待的小男孩, 那些口出埋怨的乘客, 以及最后蹒跚露面的母亲, 共同告诉我们, 妄断给人怎样的不快, 事后又是怎样的愧疚。

历史的车轮下齑粉成尘, 多少推杯换盏中有人持着名为妄断的枪。远有急躁易怒做事毛躁的吕阿蒙, 近有不顾细想妄下指令的领头王明, 中有不听人言一意孤行的西楚霸王项羽, 外有以字度人妄自判断终错失小仲马的报社编辑……

太多事例告诉我们, 这把枪, 在不了解事实未看过现实而妄下结论妄自评判的这把枪, 最终喷出的铁弹自会痛打在自己身上。

即使对物, 亦是如此。大多数人面对倪云林烹出的“清泉白石茶”, 可不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认为它不伦不类, 失茶真意?可当他们执起温过的小盏茶碗, 嗅到松子与核桃交织的袅袅清香, 入目是透亮茶汤, 进腹暖遍肚肠, 方知先前妄断的自己大错特错。此中有真意, 原应道一句失礼。

不应妄断, 只因我们无法透过重重迷雾, 一眼便见阳光。水能藏鱼, 雪能隐梅, 云能遮月, 叶能掩花, 万物倚于世又隐于世, 绝非一眼可以看穿。不妄断, 是对外物的尊重。

不应妄断, 更因对自己的负责。公车上口出怨声的乘客无形中拉低了自身修养, 得知真相后又为自己亲手戴上愧疚的枷锁, 良心不安的桎梏。不妄断, 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会时常想起那两位不同时代却有相同风华的遗世佳人, 赫本与伊丽莎白。内敛与张扬, 安稳与活力, 她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 却能拥有不妄断、去理解的冰雪品格。赫本精细的剧本挑选在业内扬名, 终成就名字平淡却永世经典的《罗马假日》;伊丽莎白同样严苛分析每一段剧本, 终使一对秀眸在银幕上永远流光溢彩。不妄断、不谴责, 理解与平和, 包容所以从容。

别再把那把厌人的枪放在心上了, 不如放下它, 在心里盛开一朵玫瑰。你看那理解的玫瑰, 够不够包裹那支妄断的枪?

先从立意上看这两篇文章, 前者抓的关键词是“体恤”“爱”“关怀”, 后者抓的关键词是“表象与真相”, 均属精准切题。可见两位考生理解材料的全面和准确, 再用“城市之光”与“枪与玫瑰”两个形象生动的题目传递出来更见出其思考力和语言驾驭能力的不俗, 让人拍案叫绝!

再看两篇文章的结构和选材, 没有三段式的材料堆砌, 也没有屈原庄子司马迁鲁迅史铁生等万能材料的套用。全都是自己阅读观察思考后的娓娓道来……能在考场上读到这样的文章何其幸运和享受, 这给我们作文教学的第二个启示便是。只有督促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积累, 才能让学生在考场上选材自如、文思泉涌。

两篇文章在语言上的可圈可点之处, 更是不胜枚举。从题目到首尾呼应的点题, 无不形象生动、贴切精准!若非经常思考练笔是无法做到的。

3.高考作文阅卷手记 篇三

俗话说,好的学法、教法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考法是成功的一大半,而考出好的成绩从一定意义上说就等于高考的成功。2009年笔者是第四次参加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很想进一步了解一下网上阅卷的情况和特点,从中探究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毕竟平时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来研究学法、教法、考法,而改法作为前面各个环节的自然延伸,作为教学效果的最终呈现,我们对这一块还有些陌生。如果能完整地感受高考作文阅卷的过程,对作文教学一定很有帮助,笔者带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期待着阅卷工作的正式开始。

记得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就那么几步。在此笔者也想套用一下:求学的过程中,要做的试卷很多,但紧要的就那么几张甚至是那么几笔,高考无疑是人生中最紧要几步中的一步。对于考生来说,目的很明确,就是让“高考”两个字倒过来变成“考高”。其实我们如果能做好答卷过程中的一些工作,真的可以“考高”。

鉴于此,我的手记内容,不求有新意,但求有意义,希望能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益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写出好文章。在谈到学生写出好文章时,我们总会感慨有两类文章即检查书和交流感情的书信(简称“情书”)学生是无师自通,往往写得情文并茂,究其原因前者宜归功于理智,理智告诉你检查书不得不写;后者则要归功于感情,感情激发你不写不快。而高考作文则是你喜欢得写,不喜欢也得写,而且必须写好。

如何写好考场作文呢?有道是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讲究的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大事情从细节上努力。下面我会结合阅卷时的感受,记下自己在一些环节、细节上的体会与我的同事和学生们分享。

6.13作文的审题很重要,审题要落实两大点:一是“写什么”——方向性的问题,二是“怎么写”——方法层面的问题。审题时一般要通过对重点的语句、语词、语素的分析,结合材料来确定写作中心。今年的高考题“品味时尚”,实为“品时尚之味”,必须抓住“品味”或体验、经历,或感悟、评论,可直接、可间接,可具体、可抽象,但品味的“对象”必须是“时尚”;再者要准确理解“时尚”的含义,时尚者,乃一段时间兴起、崇尚之意也。考生如果不能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审题,那么在题意的理解和主题的确立上就可能会有一些偏差。

今年作文阅卷实际结果与命题的出发点是有出入的。有些同学不能准确理解、把握“时尚”的内涵,加之生活面较窄,选材较为局限,出现了跑题作文。尽管阅卷过程中本着对考生负责的原则,有些作文被划入“基本切题”,但是得分还是较低的。

今年作文阅卷中没有切入分,不搞“三基本”,提高了审题要求,分五档切入,无形中拉大了分差。这一细微变化充分体现了阅卷领导小组对考生命运的高度关注和负责,也体现了作文在高考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

6.14今天有几篇作文中心太隐晦,觉得不是“含蓄”而是“含糊”,读了几遍也不能明确作文的中心,有些担心别的教师打的分数偏高或偏低而影响了我,(我们有吻合度的考核任务)所以给分比较谨慎。记得一位著名教授说过,高考作文、临场作文要多些“二锅头”,少些“碧螺春”。“微言大义”当然好,但明白的点题更适合临场作文的阅卷特点,毕竟阅卷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可能慢慢地品味每篇作文。我们写高考作文时也可以“配合”阅卷教师,让他们能便捷地明白你要表达的中心。“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过程讲究曲折有致,议论过程要求层次分明,根据考场作文的特点,点题则须明白,观点必须明确。文之初读如人之初见,我们和陌生人见面一般会先看对方的头部,尤其是眼睛,然后才关注对方的腹部、腿部,因为眼睛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神韵,作文时“画龙点睛”很重要。“画龙点睛”的“睛”要力求点出“大眼睛”——明白些,“双眼皮”——不落俗,“水灵灵”——有内涵,“有光亮”——表现积极阳光的主题。

6.15临场作文的选材必须遵循材料为中心服务的原则。有些同学一味写自己的喜怒爱憎,忘情地写家庭中发生的幸与不幸,而忘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有人满篇都在写父母含辛茹苦帮自己求学,很感人,也有同学不厌其烦地写家庭矛盾,很令人同情,可与时尚有什么关系呢?有些同学写自己所学专业的内容,十分详细。只能是专业介绍,显然脱离了作文主题。也有胡编乱造的,写过于消极或低级趣味的内容,这本身就很不理智。譬如有同学写谈恋爱无心学业,失恋时寻死觅活,遭父母批评痛恨父母,受到挫折万念俱灰等,显然与积极阳光的主题相违背。作文选材很重要,选材要有意义,选择要有理智,要清楚地知道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运用材料写作时也要冷静,要写真情,但不能让情感失控、泛滥,感情的抒发要恰如其分,要有节制。

6.16高考作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白话文写作,但有些同学不够严肃,用语不规范,用典不准确。要注意英文不要用,网络语言不要用,方言不要用,太艰深晦涩的词语不要用,半文半白不可取,有整段照搬嫌疑的不可取,引用名人名言时不能张冠李戴,人名说不准确的可以不说,原文记不清楚的可以间接引用。有些同学过分追求语言的华美,卖弄文采,这种华而不实的文风是不可取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写好平实的文字,于平实中透出清新的生活气息,感悟美好的人间真情,感受成长的艰辛和喜悦,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就是很好的文章。

还想说一点,文体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大多数题目记叙文和议论文都可以写,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只是我们在选定文体后就必须严格地按照文体的要求写出规范的文章。今年大多数考生选择了议论文体,也有些考生选择了记叙文体,一些佳作语言生动让人会心一笑,情感真挚让人心有戚戚,感悟独特令人惊奇感叹……给人一种清风拂面的感觉。

6.18今天想说的是书写问题。阅卷中不时会碰到一些人书写特别潦草,让阅卷教师很难读完;有些文章细读后发现内容还不错,但卷面潦草也会影响阅卷者的判分。其实考场作文能做到书写工整清楚、大小适当、粗细适中就能给人以美感了。赏心悦目的文字让人乐于阅读,其中的闪光点自然容易被发现,反之则不然。有人说“要想分数高,首先书写好;抓书写,就是抓高考”,细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曾听过对高考作文阅卷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说法——有的阅卷教师看个题目,看个开头,看个点题,再看看书写就给分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没有这种现象。

6.19关于作文的创新我也想谈一些个人的看法。有一段时间有人批评我们的教育是用昨天的知识,教育今天的学生,去适应明天的社会。此话很受热捧,可细细一想,我们又怎么能用明天的知识来教育今天的学生去适应明天的社会呢?语文教学是传承活动,学习的目的是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今天,我们的学生能写好日常事平常情,谁说明天他们中间就不会诞生出老舍、巴金?总是有专家批评我们的中学教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以致我们的学生创新意识不强。我们也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也鼓励同学们去创新,可现在的情况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中学生除了夜里说梦话没有规定,一三五是英文二四六是中文,其他所有的空间都被填满,缺乏对生活的真正感知,他们又如何创新?与其胡思乱想、胡编乱造,不如让我们的学生先写好日常事,抒好平常情。

关于满分作文我也想谈一些看法,不时看到一些模仿前些年的满分作文的习作,有的还能算是借鉴,有的则模仿痕迹太重,不可取。满分作文确实很好,但数量极少,而且它是厚积薄发,是“妙手偶得之”,是才气与运气的结合体,是可遇不可求的。我认为我们的广大考生要多看那些八十五分左右的文章,这类文章离我们的考生很近,而且也容易学习。

6.21我们常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从物理角度看太阳每天也是旧的,只是从心理的角度我们赋予它以新意。新一届高三的作文教学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失作文者失语文的天下失高考的天下”。要加强审题的训练,让学生限时审题,写审题要点,编写写作提纲,让学生自己画出中心旬;文体训练上可以一题两做,写一篇记叙文,写一篇议论文,在比较中规范文体的要求;强调一题多做、一题好做、一题深做,即数量上可以多次做,内容与结构上可以完善做,立意与内涵上可以进一步挖掘,写出精品文;强调一题美做,将抓书写落到实处;进行一题一做,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作文是限时一小时的当堂作文;要写评并重,写后的评讲更有针对性,对学生写作更有帮助;要写纠并重,对学生在作文中暴露的问题要指导学生自我纠偏、纠错。

4.高考作文阅卷心得 篇四

我有幸参加了去年的高考阅卷工作,从6月11日开始到6月19日结束,历时九天,这九天很苦很累,但受益匪浅,对我来说,是战斗,是磨练,也是学习和提升。

以下是我回忆出的点滴阅卷心得体会,可能有点琐碎,但都是我要跟这届高三学生说的肺腑之言。

一。网上阅卷流程:

试卷经高速扫描仪扫描和图像切割校验两个步骤,被传送到阅卷电脑上。扫描出来的图像非常清晰。在阅卷过程中采取双评形式,以降低误差率。

二。作文阅卷流程:

我因为分在作文组(2003年那次高考阅卷也是分在作文组),所以对作文阅卷流程有发言权。

先是阅卷专家组预先从考生答卷中提取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样卷,经反复讨论最终形成标准卷也就是标杆作文;接下来是阅卷组长要求我们尝试着给每一篇标准卷评分;然后自行与专家组的评分仔细对照,等我们基本搞清楚了不同类型作文的评分标准后听专家讲座(合肥一中语文特级教师鲍恒老师主讲),深入学习标准卷得分的缘由,从而掌握更多更细的评分标准。由于去年的作文题反响糟糕(今年的作文题反响更糟糕),学生们差不多声泪俱下地控诉:史上最坑爹的作文,所以专家组老师非常谨慎,尽可能制定出非常贴近现实的评分细则。切合题意和基本切合题意的立意累计有几十种之多,这是往年没有的。专家讲座结束之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计算机上进行试评,如果试评过关就开始正式阅卷,悟性好的老师,只需要评百来篇就被认定为吃透了阅卷标准。

所阅的试卷是随机接收的,一份试卷如果两个老师评阅分差在6分以内,系统自动取平均分作为该生作文的最终分数;如果超过6分,系统会自动将其发给第三位老师评阅,取三位老师中分差在6分以内的两人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三评后如果分差仍超过6分,则将其提交专家组仲裁。在整个阅卷过程中,专家组一直不停抽检,每天小组组长的电脑上都会有所在组每位老师的阅卷数据统计和阅卷质量分析,包括评分曲线、三评率、吻合度、平均分……组长随时将无效卷(引入三评)、恶评卷(与其他两位老师分差大于12分)及时通报给各位评卷老师,让其及时修正、调整;同时组长会将已批阅过的试卷中的百分之三四左右发回重评,以检验老师把握标准的能力。组长一边督促我们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一把尺子量到底,向我们要质量;一边又催促我们,发信息告诉我们某某老师已阅多少份,向我们要速度。看到一些不幸的老师因为数量、质量跟不上被劝黯然打道回府,我们时刻是处于紧张状态和拼命状态中,毕竟提前回家是件很没面子的事。

三。关于写作的体会:

1.受阅卷老师青睐的作文共性:

标题:记叙文标题靓丽,议论文标题一针见血,片言知意,题好一半文。

开头:开头简洁有力,开门见山,一针见血揭示中心。

内容:议论文论据正确,一看论据马上知道立意。而且论据来源不能单一,例如全举古代文化名人作为例子的要适当扣分。

结构:结构尽量精巧,并列式、层进式比较受欢迎。

结尾:一定要有结尾,哪怕你写了900字,结尾一句话不完整或缺失了一个句末的点号,都视作残篇,残篇只能打到三类卷。

2.作文最关键是审题立意。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的多。阅卷老师往往根据文题判断文章的立意,然后确定文章大致属于哪类卷,所以文题用词要准确、鲜明。例如:“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属一类文,而“谈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属三类文;“将关爱落到实处”属一类文,而“谈关爱”属三类文;“从多角度出发”属一类卷,而“转换思维方式”属二类卷;“打破常规”属一类卷,而“说创新”属于三类卷……

3.卷面清晰很重要。

虽然书写漂亮不完全能一俊遮百丑,但老师们多以貌取文,没有谁愿意将一篇字迹潦草的文章多看一眼。高分作文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书写漂亮。工整的卷面和潦草的卷面带给阅卷老师的视觉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这势必要影响阅卷老师的评分,毕竟老师们最慢也是一目十行,每篇作文耗时不能超过30秒。

四。备考启示:

1.书写对策:

对于书写潦草的同学要求他每天坚持练字,每天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工整地抄写名句美文,一举两得。

2.针对评分细则详、参考答案多,答题要有方向性、条理性,分点作答,一目了然,不要怕麻烦,不放过任何得分的可能性。

3.避免硬伤,争取高印象分。文题、首尾段、每段第一句话坚决不出现错别字;作文论据不能张冠李戴;作文要完篇;标题不可丢……

4.作文训练求实效。

高三作文训练直接应对高考,立足基础等级,以确保作文不出现大失误,然后冲刺发展等级。

5.作文不玩深沉、不玩哲理、不玩含蓄,不写莫名其妙的科幻题材、离奇的故事或小说,这样的作文判为三类文,没得商量。

6.高三复习时不能忽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知识面广不广,语文素养高不高,在考生作文中一目了然。一篇文章的好坏,只需要扫中文中几句话就略见一斑,因此高三备考不能忽略课外阅读,不能忽略课外语文知识、社会知识的积累。有这样的顺口溜:积累多,书写好,分数一定低不了;表达通,答满卷,高考一定没遗憾;开头好,结尾好,考后一定不懊恼。

5.高考作文阅卷随笔2 篇五

随着今年高考语文考试尘埃落定,各地的作文题也走进公众视野。纵观之,真可谓是一片诗意盎然;细品之,一种失重之感油然而生。

且看这些文题:高考作文全国卷题为“人生,诗意还是失意”,江苏卷题为“怀想天空”,北京卷为“春夜细雨”,浙江卷则是“行走在消逝中”,山东卷更是迷离,叫“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不难想象,在诗意的构想中,在怀想的漫游中,在消逝的追忆中,表达的魅力将得到极大显扬,今年的高考作文将满纸诗情画意,会有不乏文采斐然、华靡绮丽之作。但是,也必然会滋生出大量吟风弄月、顾影自怜之文,甚至可能大量充斥着无病呻吟地陶然于小我得失悲欢的情绪。

思想先行,语言次之,这是评判作文最基本的依据。既然高考作文是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凭借,它就必须承载起反映学生作文水平的功能。即要求高考作文题,为考生提供一个独立审慎的思考平台。一片“诗意盎然”、“春风细雨”,只会让更那些贴进现实生活,反映主流社会的文章,失去依托空间。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考作文命题讲求开放性与自由度,但不应以牺牲高考作文题应有的思想价值与社会责任为代价。如果文章总是凌空虚蹈,风花雪月,还谈什么文以载道?近几年类似于“诗意”、“记忆”之类的高考作文题,导致的“睁着眼睛说瞎话”,“闭着眼睛说梦话”,派生出大量的假、大、空的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的文章。反观今年高考作文题,离现实太过遥远,于时政太过漠,我们又怎么能寄望,于这样作文题下,写就彰显社会责任的锦绣文章呢?

中学课本里有句名联,叫“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诚然,我们不应强求,高考作文应尽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的道义和使命,但是,如果高考作文都去大谈风花雪月,感怀听风品茗,势必又陷于务虚与失重之中,这样的高考作文,除了让我们看到一些语言的奢华绮丽,又能有多少思想的重量,有能凸显多少人文关怀。当文章被抽空了思想,也就自然失去了价值的依存。

更何况,表面宽泛的诗意想象,对高考作文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更为逼仄命题。试想,当高考作文题本身就构成了测试学生思想深度与厚度的掣肘,必然产生大量雷同虚构的文字。界定这样文章质量的标准也必然更为宽泛,换言之,阅卷老师打分的弹性空间将变得极大。对于阅卷把关与质量监督而言,也势必会陷于更为复杂的境地。这很容易致使高考作文批改的质量上不去,最终损害到高考本身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失重的高考作文题,是不可能带来任何诗意的。诚然,现在考生们的高考作文卷已经由白纸变成黑字,接下来惟一考量的就是阅卷了。面对今年过度诗意化的高考作文,我们最大祈愿就是,让那些真正具有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真正具备写作知识与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责任意识的人参与高考作文阅卷工作,来最大程度的提升高考阅卷质量与公信力。

只是,让他们从“诗意怀想”中捕捉到诸如时代精神、人文情怀、责任使命、思想价值等等信息元素,让他们“春夜细雨”中感受到“衙斋卧听萧萧雨,疑是民间疾苦声”,真的实在不

6.阅卷归来谈高考作文作者 篇六

为期11天的高考作文阅卷,从动员到培训,从培训到考核,从考核到上岗,让我收获颇多,这里就作文阅卷作总结,希望能对今后作文教学有所启示。

作文题目: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⑴角度自选⑵立意自定⑶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一、理解、审题

1.对提示语的理解

提示语共有两句话,其一是:“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

这句话由两个特称判断性质的分句组成。从“好奇心”“有无”和“保持”的角度,强调其现实状态。虽然是客观陈述,但命题的感情倾向性可以从“只是”和“都”中感受出来。同时,这里强调“好奇心”具有不稳固的特点,不予以保护。、保持。“好奇心”是会丧失的。其二是:“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这句话,命题尽可能列举了有关学习、事业、人生等八个方面的词语,其用意是提醒考生与好奇心相关的几个方面,并借助人们熟知的“形影”比喻,表明了命题对“如形”之“好奇心”的决定性、导引性地位的充分肯定。从“高尚”和“平庸”、“快乐”和“烦恼”这些对立概念的列举中,引发考生对“好奇心”这类心理现象的辩证思考。当这几个概念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与“好奇心”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统一。有的甚至构不成明显的逻辑关系。如“高尚”为道德品质,“平庸”属于才能,均与“好奇心”相距甚远,对考生的思考增加了难度。

两句提示语,不只是为了引出命题“好奇心”,还在于通过对“好奇心”多纬度地陈述,表达了命题对“好奇心”的认识。为考生的写作打开思路,特别是对中下等考生的写作做出了友情提醒。当然,提示语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对题目“好奇心”的理解

“好奇”是一个动词,“好奇心”是一个名词:“好奇”可以有具体的对象;而“好奇心”则是一种心性或心理。“好奇心”,指的是对自己所不了解的现象、规律或诸种人事景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一种心理现象。这里至少可以有三个侧面的理解,一是因为未知而产生好奇心,二是因为感知对象的新异而产生好奇心,三是因为对外部世界的探究而对平常事物而产生好奇心。好奇心是一种心理需求,是一种求异、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

“好奇心”的常见特征,与生俱来保持难,因人因时有差异。

健康的好奇心能引发人的潜能、热情、关注、探究。低劣的好奇心则让人变成平庸、低俗、无聊之类。

二、阅卷时关注点

命题在引导考生恢复对世间事物感性方面的认知,是对功利性教育下考生逐渐失去的好奇心的一种呼唤,这一用意命题者在提示语中已经充分表现。考生在内涵方面没有过多的思维空间,大多是就一点或几点阐述。

为此在评分时,对构思上没有特色,且语言匮乏的文章控制在基本分以下,对那些有生活体验的,有真情实感的,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在赋分上适当上浮,具体说:

1.记叙文写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⑴构思行文能始终扣住“好奇心”这一线索或主旨、人物、故事有特别之处,赞赏考生叙写自己的真切感人的生活故事。

⑵构思行文因“好奇心”而引发。且能够诠释叙写对象的个性特征和丰富性,描述得生动感人。

⑶构思与行文能用“好奇心”来统领。内容中化用、改写某一种材料。语言有文学色彩,表达有特色,显示较好的写作技巧。

⑷构思与行文角度比较独特,如用拟人化的手法,从动物、植物或其它自然物的“好奇眼光”看人间世事,或者写自然物的“好奇之心”,表达合乎情理。语言有明显特色。

2.议论文写作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关注。

⑴能扣住“好奇心”进行辩证说明,观点独到,论据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

⑵能扣住“好奇心”的某一个方面,分层次展开论述,层层深入,引例鲜活,富有特色,语言表达富有文采。

⑶独具慧眼,抓住“好奇心”的某个不易为多数人发现的议论点,条分缕析,鞭辟入里,发人所未发。

⑷文章的观点虽不够新颖独到,但在举例与论证上显示了论说的智慧,或能把比较直朴的观点论说得生动形象,富有情韵文采。

三、阅卷判分

1.基本分(今年采用“基本分”概念,换掉以往“切入分”概念)

文章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达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要求的,可视具体文章在55-53之间赋分。在此基础上,只要有发现“亮点”,就应该将分数上浮到5-10分,最高可到满分。

2.特殊赋分

⑴如果只根据提示语的关键词,议论或记叙只是平面展开、语言表述一般的,原则上不超过55分。

⑵仿佛有几个层次,其实只是事例的罗列与情节的铺排,相当于一大段,原则上不超过50分。

⑶全文几乎是科学家发明故事的汇展,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也没有对典型故事的深入分析,只是简单重复提示语中的相关观点,原则上不超过45分。

⑷虽然有几个部分,有观点,有例证分析,或者有完整性故事叙述,但明显与“好奇心”没有关联,只是在语言形式上强行贴上“好奇心”标签,最多不超过41分。

⑸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部分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上基本相同的不超过10分。

⑹文体写成诗歌的,上限为5分。

⑺完整而字数不足,正常赋分之外,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要视内容情况而定,最高分不超过46分,不再另外扣字数不足分。⑻另写其它题目的,扣2分。

⑼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字扣一分,扣满5分为止,卷面较差的,最多扣一分。

四、阅卷感受

1.绝大数的文章是经不起细致推敲的。强贴标签的情况数不胜数,如说李白因为好奇官场而为官,苏轼因为好奇黄州而写出名篇,屈原因为好奇而跳江,项羽因为好奇而自杀,昭君因为好奇而决定嫁往匈奴,汶川地震战士抢险因为好奇„„这类文章视材料个数,一个降5分,很多不过45。

2.材料撞车。写议论文的,今年的科学家真火,苹果把牛顿砸了无数遍,居里夫人无数

次研究,爱因斯坦无数次问问题,还有把前面的小阅读材料杨守敬抄抄,但是这样的“聪明人”太多了。写记叙文的,不是盒子就是抽屉,不是跟踪就是偷听,构思太单调。

3.卷面都很差,好的不是很多,这样肯定对阅卷者有心理影响。字差的如果要仔细看,是因为不要打高了。字好的要仔细看,是因为不要打低了。

4.排比开头结尾硬套情况很多很多,很多同学不知道从哪里背点东西往里面一抄,根本达不上边,弄巧成拙。加不了分,反而降了分。

5.题记太烂太多,有的一首诗歌,占了很多行,凑了很多字。很反感。

6.整体作文不好,50分以下很多,否则不会基本分55-53而均分跑到51的,而高分作文也不少,总的来说差距拉的很大。

五、总结归纳

1.要充分重视占语数外总分百分之十六的作文,因为以后主导方向是通过作文拉开差距。

2.不能投机取巧,背些材料强行贴上,要重视平时训练搜集材料,否则你会“死”的很惨,这类文章不超过41分。

3.不要写题记,阅卷人已经很反感这个东西了,何永康提出要禁止,有人写题记,不算字数,这样先把字数分扣掉。

4.不要乱套排比开头结尾,光有形而无内在内容,只会降低你的分。

5.文体意识要强,好些作文不象议论文,又不象记叙文,这类作文不会超过48分。

4.提倡写真情实感记叙文,这是方向,硬要求,要相信高考阅卷是能阅出“碧螺春”的真实水平的。

5.卷面一定要好,我只能讲绝对很重要,有很大差别。(其实你算算50万考生,400多个作文阅卷老师,除去培训考核只有8天时间,每天上下午各4个小时,除去休息7个小时,每分试卷2评,还有至少十分之一的三评卷,男老师还得出去抽根烟,冲瓶水,真的不想告诉你一份试卷是多长时间阅完)。

高考作文59.5分,语文奇才杨奇函口才赛于丹作者:不详时间:2008-9-12 20:05:32来源:会员转发人气:1066

“日出扶桑万树低,文科清华我第一。”今年,黑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满分考生杨奇函凭借文科650分的成绩,位居黑龙江省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学生之首,这是他被录取后的豪言。如果在以一篇文章定乾坤的时代,杨奇函就是状元了。他的学习经历与众不同吗?1日,记者对杨奇函进行采访,了解他的成长之路。

“我的名字是奇迹的奇,函数的函。”鹤岗市人,今年20周岁的杨奇函身高1.70米,体重只有48公斤,长着一对招风耳。这对耳朵令他颇为骄傲,他说这叫“大鹏展翅耳”。杨奇函说起话来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每一句文采飞扬的古诗词都能激发出他创作的激情,只要是他看过或听过的古诗文,他都能结合自己立即创新写出与之相似的文章。在学校里,他一流的口才无人不知,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他的口才和于丹有一拼。

高考作文写骈文

记者从哈师大附中参与评高考试卷的一位老师口中得知,杨奇函的作文中出现了一个错别字,其中一名评卷老师给出了59分,与其他给出60分的成绩一平均,杨奇函的作文成绩是59.5分。这位老师表示,高考作文在58分以上就可以称之为满分作文。

杨奇函写的是一篇骈文。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篇骈文中,他使用了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行文流畅。杨奇函说,他在高考中写这种另类作文其实是非常冒险的,不建议考生效仿。

杨奇函对考场上写的作文原文已经回忆不全了,只记住了题目和结尾。题目是《佛言帮

助赋》,结尾处是这样写的:发琼音于皓齿,咏伟意于丹唇。谒子一篇以敬苍生:帮成浩渺四大海,助化巍峨五弥峰。请君细分山水意,明舟一道渡苍生。杨奇函说,这其实是一首藏头诗:每句话句首字组合在一起是:“帮助请明”。

小学6年级用文言文写3000字检讨

“我最喜欢古代的诗词歌赋,尤其喜欢对联。”杨奇函介绍,他每次到饭店吃饭,第一眼先看饭店的名字,再找饭店里的对联,每次看完之后都会作一番评价。

说起对古代诗词歌赋的兴趣,杨奇函说,父母是普通百姓,所以家庭对他的学习没有太多影响。但可能正是因为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高,所以对他寄予厚望,他从小有两样东西可以随便买:玩具和课外书。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上小学2年级开始我就开始看课外书,《中国少儿百科》、《世界科普画廊》„„小学四年级那年,表哥领着我到他同学家玩,表哥的同学初中毕业,在他家里准备卖的旧书里面,我挑出了一本《山海经》,里面有许多民间传说,从那以后我就喜欢上了诗词歌赋,尤其喜欢对联。回家后就买了一本《唐诗鉴辞典》来读。”

“我是一个淘孩子,记得上小学6年级时,我头一次读了《三国演义》中的《出师表》一文,看了以后觉得非常喜欢。第二天上课,因为一件小事我把老师给气哭了,老师罚我写检讨,我就套用《出师表》的格式,写了一篇3000字的文言文检讨书。结果老师没看懂,再次狠批了我一次,说我写检讨书不认真。”

初中在学校“火”起来

到了初中以后,用杨奇函的话说,那就是他遇到了伯乐。“我是个好动的孩子,刚上初中时经常会与班上的同学打架,有一次在打架之后,老师又让我写检讨,我用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了半文言文半白话文的检讨,老师让我当着全班同学念一遍,以示警告。结果我念完了之后,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同学们一致表示,没听够,要求我再念一遍。”从那次写检讨以后,无论班级里有什么事,老师都派杨奇函去做,代表班级讲话,让他竞选学生会主席,每次他都不辱使命。而他参加竞选学生会主席时发表的竞选演讲则赢得了全校师生的认可:天为何高,因我们有豪情万丈;海为何阔,因我们志上骄阳;何去何从的方向由我们何去何从的翅膀,我们期待,我们渴望„„”他的竞选词点燃了校园里文学热的第一把“火”,结果顺利当选学校学生会主席。

杨奇函点燃的第二把火出自同学们对周杰伦的批评,他说,学校里有一部分学生声称周杰伦连歌词都唱不清楚,你们还崇拜他干嘛。就这件事,他写了2000多字赞美周杰伦的诗词,在校园里“火”了起来。

高中立下凌云壮志

虽然中考考入鹤岗第一中学,但他很上火,因为成绩不理想。军训以后,他为了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写诗一首:军训铭刻在心碑,白驹奋进马难追。雄心壮志皆不语,三年之后再扬威。

在高中阶段,他一如既往读书,参加学生会主席的竞选后当选,当选省级三好学生,在鹤岗中学生辩论赛中胜出,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杨奇函说,说是他的强项,运动是他的弱项,但就在这个弱项上他居然还得过奖。原来,高中时杨奇函的班级是文科班,一共有9个男生,为了能在运动会上取得名次,老师让体格好的选报了1500米,杨奇函没办法只能报3000米。老师私下说,跑一圈就可以下来。但跑起来以后自己就想,一定要坚持到终点。3000米应该在操场上跑7圈半,结果他跑了6圈半就被一体育老师揪下场来,并告诉他已经跑完全程,他成为全校第七名,也是班里唯一得分“选手”。当他找到裁判坦白时,裁判则说,结果已经公布,成绩已经记录在册,不能改了,他拿了一个本不属于自己的奖项。因此杨奇函发出感慨:“骐骥回蹄千浪堆,大鹏展翅万里辉。三千奔跑虽无冕,壮志凌云任尔追。”

复读一年改掉浮躁

中考时立下的凌云壮志在杨奇函首次参加高考时并没有实现,他在去年的高考中仅得了610分,报考上海复旦大学,落榜了,写给北大的自荐信也石沉大海。

“我当时相当上火,但我并没有灰心,决定复读,现场又作了一首诗:霞光碧照七彩开,龙吟虎啸聚英才。我先干得一杯酒,金榜题名我再来。”

“痛定思痛,我的缺点究竟在哪?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制约我成绩提高的一个大困难,我是个左撇子,平时在家都是左手拿筷子吃饭,右手写作业,眼睛还看电视,这可能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杨奇函首次高考后进行反思。

“我转战到大庆实验中学复读,刚开始成绩不理想,我的心里有些乱,我是不是真的没有实力冲击清华大学了?我在心里开始画问号。”杨奇函说,那时一个关键人物起了重要作用,他的班主任罗老师。罗老师在一次给同学们集体调整心态的课堂上说:“学习就应该像杨奇函这么脚踏实地。”“当时老师说这话时我有点吃惊,因为从初中到高中,老师普遍认为,杨奇函太浮躁了。而认真思考老师的话也的确如此,我不再是小学时的那个顽皮的问题少年,已经具备一个优秀的高中生的品质。”

7.2024四川高考作文阅卷 篇七

一、原题回放

2012年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 可概括为“船主和船工”的故事。陕西、云南、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山西、新疆、海南和内蒙古11个省 (自治区) 选用了这套试卷。

这则材料选取于2011年2月25日《羊城晚报》“晚会·心灵驿站”版的《顺手修补与救人一命》 (李冬梅编译、梁力编辑) 一文。又以《小事》为题被2011年第6期《小品文选刊》转载。后被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选中为作文题 (有删改) , 出现在云南、河南等11个省 (自治区) 数百万考生的高考语文试卷上。具体如下: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 发现船底有个小洞, 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 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 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 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 那是刷油漆的钱, 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 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 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 绝望极了, 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 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二、近三年试题变化

1. 关于2012年试题类型。

2012年是我省使用新课标卷第三年, 命题形式仍然是材料作文, 试题保持了一种稳定性。2010年作文题给出了三则材料, 谈人才成长、人才培养问题。2011年作文题给出了两则材料, 围绕着“中国崛起”这个中心。2012年一则材料。前两年是组合材料, 今年是单则材料。再次考新材料作文, 这是广大考生和语文教师意料之中的事情。新材料作文再一次显示出它的坚挺。另外, 2012年的课标卷作文明显回避热点, 题目不再像2011年作文那样紧贴时政, 让学生无从入手, 相比之下, 2012年作文较为平和, 没有在审题上为难考生, 考生大都有话可说。作文命题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同学们有内容可写, 思路宽。2011年、2012年作文题干完全相同, 保持了试题的稳定性。

2. 延续了“选好角度”的提法。

好的角度即符合材料内容和涵义的范围, 好的角度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 有利于组织材料, 有利于创意表达。

3. 延续了“明确文体”的提法。

2010年的说法是“自选文体”, 可见命题者对考生文体意识的考查稍有放松, 文体不明确的依然要在表达上扣分, 反对四不像文。

三、今年作文题的命题思路

1. 聚焦主流价值, 弘扬社会正气。

新课标卷命题主旋律:聚焦主流价值取向, 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小事。作文题是高考指挥棒, 肩负引领广大考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任务。此材料主旨在于呼唤人性潜意识中的真善美, 顺手而为的平凡小事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就全国卷及各省卷命题方向来看, 这是一个总方向: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社会公德的提升, 关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领悟深刻的做人道理, “勿以善小而不为”, 倡导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引导关注社会, 考查思维深度。

一段时间以来, 社会中发生了一些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 道德素质滑坡, 但从人们身边实际情况来看, 美德从未远行, 所以命题者着意引导考生关注社会, 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关注身边生活中的真善美, 品味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事, 透过纷繁现象挖掘真善美。

四、如何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1. 关于“选好角度,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材料叙事简短, 一读就懂, 在阅读上没设障碍。按照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因、什么果来梳理材料后, 由果推因可得两个因果思维逻辑链条:得救 (果) →补洞 (因) , 送红包 (果) →补洞行为 (因) 。所以立意可从船工角度入手, 可从船主角度, 也可兼顾。三方面角度都是好的角度, 即符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

2. 如何区别符合题意和基本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的立意是: (1) 从船工角度或在人性方面肯定船工善举, 在道德方面褒扬船工行为, 从职业操守层面肯定责任心。 (2) 从船主角度肯定感恩行为是对船工的褒奖和肯定。 (3) 既肯定船工行善行为又肯定船主扬善举动。

基本符合题意的立意是, 仅从材料一点出发, 不能形成材料含义中的因果思维链条。如由“洞”而引申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学会发现、文过饰非等立意。或由“船主忘记有洞”而生发为没责任心、疏忽大意、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立意。

立意符合题意的为一等或二等文, 再视深刻、充实、表达等情况确定等级具体赋分。而文章思维的深刻性是判定文章层次的重要标准。所谓思维深刻性即不仅仅能描述与材料相似的社会现象, 而且能透过现象挖掘背后的成因及现实意义。不能空泛说教, 不能在道德层面上无限地上纲上线。高考作文, 内容充实尤为关键。考生不妨由此及彼、由实到虚, 展开联想, 才能确保思维的丰富性;由小见大, 由浅入深, 由生活层面到哲学层面展开思考, 才能确保思维的深刻性;善于触及现实, 直面人生, 针砭时弊, 才能确保思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文章要质朴而不空泛说理, 文辞要实在而不空洞虚无。不说教条语、空洞话, 也不大量堆砌人云亦云的道理或事实。议论要有根据, 记叙描述要有血有肉。强调内容, 即是要求作文“言之有物”, 写出真实的生命感悟。立意基本符合题意的是三等文。

五、如何界定几个两面立意

1. 关于“细节”立意。

材料不是谈“洞”和“船”的关系, 而是谈补船行为所产生的利他行为。所以只谈细节 (小事) 本身和整体的关系只能是基本符合题意的, 如谈做小事时的认真等态度、行为方式产生了利他结果就是符合题意的。

2. 关于“感恩”立意。

感谢的对象是对自己有帮助的、感谢的目的是扬善就是符合题意的, 否则是基本符合题意的。

3. 关于“责任”立意。

只孤立地谈“职责”“责任”“责任心”, 是基本符合题意。如谈到的“职责”“责任”“责任心”关涉到了利他结果, 带来了好的结果就是符合题意的。

4. 有关“漏洞”立意。

如把“漏洞”作为喻体出现, 谈道德漏洞、社会漏洞、人性漏洞等是符合题意的。船上的漏洞及时修补, 才能扬帆远航, 顺利抵达彼岸。我们的学业、生活, 习惯、交往、工作、思想等方面出现漏洞, 更需要及时修补, 才能趋利避害, 减少损失, 取得成功。一条船的道理如此, 人的道理亦如此。小到个人, 大到团队, 再到民族或国家, 道理是一样的。对于这些“漏洞”, 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是漆工, 都应该自觉地行动起来, 为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作出自己的贡献。

六、2013年作文备考建议

1. 关注社会现实, 注重生活体验。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不会也不可能远离当时的时事背景, 让学生钻进象牙塔中去写不食人间烟火的八股文, 所以,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总是与时事热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考生要跟上时代, 跟上形势。一些学校的做法值得推荐:晚自习第一节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 中午吃饭时间看《新闻30分》。可让学生多看一些时事短片、人物访谈、晚会、“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视频。

2. 增强思辨色彩, 学会全面分析。

高考作文的命题一般都要求学生在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智性和理性的概括, 这是因为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 大学需要的是有理性思维的人才, 这就要求同学们辩证地看问题。缺乏思辨性, 这是一般考场作文的通病。议论文要想突破二等文, 论点和论证必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对一个问题的分析, 如果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断然下结论, 不去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 使文章的立意停留在“是什么”上, 忽视对“为什么”的深入开掘, 就会缺乏思辨性。加大试题的思辨力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将是今后高考作文试题命题的发展趋势。

3. 加强语言修养, 丰富文化内涵。

8.高考满分作文的阅卷评分取向 篇八

一、立意要有穿透力

立意是文章的主脑,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立意要正确、鲜明、集中,这些都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从阅卷的过程、专家的评述、高考满分作文的内容来看,高水平的考场作文,立意不仅要正确、鲜明、集中,而且要独到、新颖、深刻、有创意。要想达到这种表达效果,文章的立意必须有强大的穿透力,能反映生活的本真。

2010年高考,一位重庆考生的作文傩题》获得满分。文章以充满诗情禅意的画面开篇:六月的黄昏,庙宇的院墙呈现一片迷离的紫红,一片树叶飘过高墙,树叶脉络清晰、色泽澄净。由此,作者想到了佛境中的菩提树,从而把“难题”定位在生命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首先以悉达多王子成佛前的故事来诠释“对生命美与真的感悟”是一道难题,然后进一步提出“对生命美与真的表达更难”。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笔锋一转,指出“佛主净,道主无我无为。而皆可获真我,获顿悟,芹溪以无言之恣诉情,有的是虔诚……”菩提、庙宇和我,也许有了真心,难题便一道融向天际了吧”,点明主题,只要有真心,难题可解。

“难题”这一概念,外延比较宽泛,立意容易流于常规和表层,而本文考生却能穿透千载时空,穿透浮躁的世情,穿透“成熟的心智”,揭示生命的真谛:只要有澄净的、虔诚的、感动的、爱的真心,对真善美感悟的难题可解,对真善美表达的难题亦可解。立意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本真、世情的本质、生命的真谛,这篇文章能拨动阅卷者心弦,其核心价值正在于此。

二、情感要能打动人 作文贵在抒真情,写实感。行文可以叙事,可以写景,可以刻画人物,但如果要它们打动阅卷者的心,就要以抒情为点睛之笔,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作者没有写什么重大题材,也没有抒发什么豪情壮志,更不采用华丽的辞藻和冷僻的典故,他只是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选取素材,用平易、朴实和淡雅的笔触,略加渲染,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抒写出自己寄托于这些人和事上的深挚感情,哪怕只有寥寥数笔,也都是至情言语,沁人心脾。大家的文章固然堪称典范,高考满分作文亦可让我们深受启发。

《这也是一种芬芳》是2009年高考福建卷满分作文。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写自己小时候喜欢看爷爷磨药、熬药,“可当那一缕缕药气逐渐弥漫整个屋内时,我却厌恶地远远躲避”,用欲扬先抑的笔法,为下文抒真情、写实感蓄势。在下文中作者生动地描叙了三个典型细节,凸显爷爷的慈爱、辛苦、博识。在“我”玩耍、哭闹的时候,“爷爷时常像变戏法似的给我拿出几枚甘草片,我含在嘴里,一丝淡淡的甘甜萦绕舌间”,爷爷的疼爱以及“我”对爱的领悟,形神毕现,令人回味。童年的“我”体弱多病,爷爷常常佝偻着背,烟熏火燎地为“我”煎药,并且总会端着一个白瓷碗,手里拿着两块冰糖,笑眯眯地递到“我”面前,爷爷的辛劳和慈爱使苦涩的药汤变得甘甜和芬芳。病榻上的“我”有时也难耐永昼和长夜的寂寞,于是爷爷拿出家中珍藏的中草药图典,教“我”关于药材的知识,爷爷的慈祥、和善和博闻,让“我”长了很多见识,获得很大的安抚。文章在结尾处,画龙点睛地指出“苦涩的药香散发的是爷爷的爱,细腻,绵软,濡染、浸透我的人生,是我生命最美好的芬芳”,卒章显志,照应标题,总结全篇。

纵览全文,作者将目光聚集于家庭生活,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最深的事——“喝药”。“童年是在一碗碗褐色药汤里度过的”,然而,作者却能于这苦涩的药汤里感悟到爷爷绵醇的亲情和爱的芬芳,语言朴实,情真意切,不事雕琢,动人心弦,藉此叩开了阅卷者的心扉。

三,选材要有新视角

材料是文章思想观点站立的依据,是情感志趣进发的触点,是中心主旨汇聚的河床。在材料收集使用中,要关注重大新闻、时事热点,关注现实生活、平凡人生,关注社会道德、人间真情,关注人与自然、科学动态;对人们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热点事件,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要能对那些耳熟能详且又颇具争议的历史事件和成语、熟语事件用现代观点加以审视,对它们的内涵进行创造,做到古今合一,重新解读出新意。在剪辑材料时,当繁则用墨如泼,当简则惜墨如金,或改造,或拼接,或更换,或移花接木,都要针对主题观点的要求进行精当的创造性的剪辑,这样才能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土也》是2010年高考一位北京考生的满分作文。“夏夜,繁星在天,人车如织,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想起了国家的发展与停滞”,文章一开始就确定了选材的范围,把内涵定位于“国家的发展与停滞”,入题又快又实,似大而新。围绕“国家的发展”,作者选取了两则材料。“仰望卫星环宇宙,西昌百姓笑盈盈”,以此为纲,叙写了我国于2010年6月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人太空预定轨道的盛况;“上海世博真名世,百年谁能与媲美”,用此挈领,记述了世博会的溢彩流光。这两则材料十分鲜活、新颖,举重若轻,时代感非常强,该考生的选材能力,可见一斑。围绕“国家的停滞”,作者列举了网络、媒体上曝光的各种丑恶现象,表现了“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道德的“蹒跚停滞”,表明了作者鲜明的爱憎,选材切中时弊,现实感很强,视角独到。

此文选材视野开阔,从正面写“仰望星空”,选航天、世博为材,阐述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从反面写“脚踏实地”,选网络、报刊上的丑恶现象为材,揭示加强道德教育、解决社会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材料出新”使得此文赢得了阅卷者的情有独钟,打出了满分。

四、构思要有闪光点

构思精巧,是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一项重要内容。做到作文构思精巧,关键是构思要有闪光点。可以巧用经典,重新演绎:借用经典故事,挖掘新内涵,展示新思想,成语故事、历史人物或事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事件,都可以成为作文的主人公或作文的核心事件。可以剪辑片断,再现生活:生活片断常常能反映生活本质,以这样的生活镜头入文,易于展现不同视角、不同场景、不同事件,不仅画面感强,还可以省去繁冗的过渡交代,使文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从而表现深刻的主题。

《梅隆的智慧》是2010年高考一位上海考生的满分作文。文章以美国著名电影导演卡梅隆的电影人生为

线索,以广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卡梅隆制导的电影“《阿凡达》的绚丽震撼”为核心支撑,由此开掘出主题。作者先叙述了卡梅隆成功推出《泰坦尼克号》,然后“忽然蛰伏了起来”,设置悬念,吊起胃口,为展现主题蓄势;接着写卡梅隆坚守梦想,策划力作,“因为财力物力不够,技术条件不成熟,构思未趋于完美”,宁可把梦想“藏在心里,悄悄养着”;结果电影巨作《阿凡达》在2009年一经推出,便“轰动全球”;最后再联系现实,把浮躁的年轻女作家、高校里的教授们、画廊里的艺术学院毕业生与“卡梅隆的智慧”进行对比,深化主题:“将幼小的梦想放归心湖,等它逐渐长大,日渐丰满,才会开出万众屏息的绚烂光华。”

这篇文章构思的闪光点,就在于作者选择了卡梅隆这个让世界瞩目的电影巨人,抓住了卡梅隆两部电影巨作之间“十几年”的“蛰伏”。这十几年是卡梅隆坚守梦想、精心策划的“十几年”,这“十几年”的“蛰伏”,终于在2009年再次成就了卡梅隆,并在2010年成就了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可以说,正是这闪光的构思拨动了阅卷者的心弦。

五、语言要有文学性

高考《考试说明》在写作发展等级中有一条明确规定:文章要有文采。语言优美的文章,见之,如微风拂面,赏心悦目;品之,如美酒飘香,绕粱不绝。

9.高考阅卷特点与作文备考策略 篇九

1、阅卷任务。任务不得少于3001分12秒,打一个分数要点八次鼠标,作文大组的组长说,遍的文章,都有可能被误判。

2、评分细则。,什么是“雕琢”,什么是“心中”,视为不全面,内容项三40,如果不写“天使”,内容项三等下打分,最终的结果一般打到“远大理想”又要“充分认识自我”30分。题,是避免低分的关键。

3、阅卷机制。人评分,如果两人的分数相差在66分以上,就进入三评。取相距最近的两个分数来平均,二、从教师阅卷心理看备考

1阅卷老师首先要判50,40,还是打30,20得分。(见附录),6篇都是写真善美的人,(例文见附录:2005年广东补充标准卷《心弦上的焰火》)

2阅卷老师对议论文“拿

给我们备考的启示是:就让学生准备大量的素材。

3阅卷老师在高速阅读的情况下,看清全文的布局安排,不清段和段之间的联系,从我们学校来看,有几个写作素养较好、太清晰。而四个800850分的同学说,“天使”的喻意是把爱奉献给社会的人,共写七段,主体部分四段,每段写一个名人事例,叶欣。每段开头以“我品读„„”尾都用了一句相同的话:社会。”这位同学的二模作文尽展生命之美》(见附录),得了52分,824分的同学,一共写了五段,开头,什么是“雕琢”来写。结尾重复开头,语句略有变化。以875一共写了六段,实是一样的。一位考了828上得益于清晰的结构。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结构意识,除了开头、结尾之外,对照、层进或总分的关系。照应。

4在审题准确,内容充实,条理清楚的情况下,就是语言。语言朴素一点,50多万考生,作文拿到45—60分的,仅占13.6445分以上,要在大量立意相似,材料雷同的作文中冒出头来,或者词汇丰富,或者句式灵活,或者善于使用修辞手法,能以情动人,总之,语言上要有些亮点。

三、从学生临场写作看备考

紧张,过于仓促。平常成绩稳定的学生,1、要培养全面的审题能力。要抓好各类题目的审题训练。从200617套试卷来看,话题作文的全盛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了。材料作文3篇(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山东),命题作文7,话题作文7篇(广。广东明年采用哪种形式是不可能预测,现在我们只能全面训练。

2、要培养鲜明的结构意识。通过反复练习,3、要培养使用材料的技巧。(例文见附录:2005年天津卷满分作文《留给明天》。)

10.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启示 篇十

作为教师,我知道每一份试卷后面,都有一位读 了12年书的孩子,他并不要我们“开恩”,他只期待 着我们的公正公平;每一份试卷后,还有一个家庭,这个家庭的父母正翘首企盼,盼望着孩子的考试能得 到公正客观的评价。深入此山中,方识真面目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启示 启东市汇龙中学:朱泉辉 2012年8月21日

一、聆听专家对高考作文的评价

二、了解评分细则

三、熟悉高考阅卷流程

四、明确阅卷教师的特点及要求

五、重视记叙文、提高记叙文

六、作文教学的几点想法 2012江苏高考作文 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 恐迟迟归。(孟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 爱得深沉。(艾青)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 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 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 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 罗兰)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 章。

一、聆听专家对2012江苏高考作文的评价

稳中出新,可以打90分。--凌焕新(省写作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第一,今年作文题中提示语改成了三段名诗名言,这不 仅仅是换一个形式的问题。以前命题中的提示语框死了或是 提示得不周密,反而弄巧成拙; 第二,过去出命题作文中,比较多的是在道德层面、思 想层面,这次从人的感情层面,强调的是真情实感,这是今 年的一个突破。爱是人类永恒主题,当然也是人们最熟悉的 常规议题,但是加上了一个忧,就变成了关系题,由感情题 增加了思考的空间,不仅适宜于记叙,同样适宜于议论; 第三,题目有重点,容量大,内容丰富,角度多样,可 选择性的程度高。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充 分发挥个人特长、个性特色。可见江苏的作文命题正在走向成熟:以学生为主体、以 写作为主体、以现实生活为本源、以选拔人才为宗旨。

一、聆听专家对2012江苏高考作文的评价

写大爱小爱都能得高分--王继志(南京大学教授、博导)考生可围绕三个题材领域来展开:第一块是私秘的亲子之情,这是人性层面的忧与爱,是一种小的忧与爱;第二块抒发的是一 种家国之情,这是悲悯层面的,包括了对祖国、对故乡、对乡邻、对人民、对土地的爱,这往往是众多诗人、文学家、政治家的情 怀,比如屈原、岳飞、文天祥等等,估计这些事例都很可能进入 考生试卷中;第三块表达的是全人类之情,又是我们说的终极关 怀,这是最高层次,属于一种最博大的,叫忧患层面的忧与爱,或者叫做宗教层面的忧与爱。这三种题材有大小之分,评卷时不 能够根据题材来决定等级。考生写母亲如何爱他,他对母亲的爱 如何由不能接受到接受,把心理情感过程变化写出来,照样可以 得高分。虽然他写的小爱小忧,但他表达只要是很好的,完全可 以跟写普罗米修斯的拯救全人类的一样打分。

一、聆听专家对2012江苏高考作文的评价

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何永康(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因为题目出得好,议论文、记叙文都很好 写。”何永康说,“忧和爱,是不要讨论的,但这 个题目本身有难度,好的写得很好,差的也写得比 较差,这就是好题目,很简单又很复杂。他进一步 解释,忧的对立面是乐、爱的对立面是恨,但这道 题却错位了,巧妙的排列组合将题目复杂化。“‘很可爱’,回到了语文本体,对中学作文有很 好的引导作用。”

二、了解评分细则 ㈠审题

1.对三则材料的理解 2.对“忧与爱”的理解 ㈡判分 1判分原则 2.判分等级 3.评分表解 4.几点说明 5.个案处理 ㈠审题

1.对三则材料的理解 材料一,“临行密密缝”的慈母之爱,源于 对游子“迟迟归”的忧虑,慈母不忍游子远行,又必须放手任其远行,这是亲人间忧与爱的交织。材料二,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面上是生灵 对环境的忧与爱,本质上是儿女对故乡、民族、国家的忧与爱。材料三,是对所写伟人的经历和品质的某种 概括。其中的爱和忧,超越种族、国界和故土,带有全球视野和宇宙情怀。

2.对“忧与爱”的理解 “忧与爱”不是一个简单的关系命题,而是一 个有着多重甚至悖论的复杂关系的命题。“忧”,可以是忧虑、忧患、忧郁、忧思、忧愁,甚至是忧愤;“爱”,可以是情爱、慈爱、友爱、博爱,甚至是溺爱。而“与”所传达的正是两者的 关联。忧中有爱,爱中生忧;小忧与大爱,大忧与 小爱; 爱自然、爱生命、爱社会,忧天下、忧黎民、忧生态等等,皆可用“与”来关联,展开多元的或 对应的有深度的考察与思考。

切题”。所写内容为“忧与爱”两者间合 乎情理之关系者,视为切题。所写内容虽涉及“忧 与爱”之关系,但在情理上显得牵强;或者在“忧 与爱”关系中侧重于某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有所关 联的,视为基本切题。所写内容完全不涉及“忧与 爱”两者关系,或者简单地说把“忧与爱”整体打 包且与题目没有任何关系的,均视为不切题。②关于“立意”。议论文能就“忧与爱”两者关 系,分析推导出新颖而独特的观点;记叙文能借 助生动的故事,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演绎出“忧 与爱”的深刻意蕴,应视为立意深刻和独特。③关于“表达”。作文评分一定要注重“语文素 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 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 直接进入六类卷。④关于“文体”。文体不伦不类,视为五类卷; 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5.个案处理 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 不超过20分; 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 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 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 200字左右,6-10分; 300字左右,11-20分; 400字左右,21-30分; 500字左右,31-40分; 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再扣字数不足分。内容上有严重失误的“问题卷”,提交专家组判分。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一分,扣满5分为止。

三、熟悉高考阅卷流程

1.专家组研究确定评分标准。2.抽取部分试卷确定不同分数档次的样卷。3.培训阅卷老师,让他们熟悉评分细则并 研究样卷。4.老师们阅卷,专家组监督、抽查、调控。5.专家组总结。

今年高考的阅卷组组长依然是南师大资深教授 何永康,在刚进入试评环节时,我们绝大多数的阅 卷老师最为深切的体会是:与专家组成员的标准存 在较大的差距。经过一天半的试评卷磨合期,从5 篇一总结到10篇、20篇一总结,不断地评判与专家 组的吻合度,调整自己的理解、判断,向同一标准 靠拢。个人觉得,这样的磨合不仅让我们调整了阅 卷的标准,也让我们对考生的作文类型有了初步判 断。这期间,若有老师的打分与专家组的标准相差 悬殊,还会拥有与专家组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总之,各种措施都是让前来阅卷的老师可以更快更 有效地进入高考作文阅卷状态。每篇作文两个人背对背打分,如果两次分数相 差不超过6分,则视为有效,取两者平均分,此卷 也算入阅卷老师的有效卷中,否则即为无效卷,既 影响老师 “有效率”的评判(有效率如果一直低迷,也会被谈话),此作文也会出现三评,甚至四评、五评。评分相差悬殊的,如果一份作文,一位老师 打30分,另一位老师打60分,则直接提交专家组评 分。遇到自己没把握的作文可提交阅卷组长帮忙定 夺,游戏高考的作文和诗歌则直接提交专家组。每 批完100份卷子,会随机出现一份你打过分的卷子,看你第二次打的分数是否一致,误差在允许的范围 内,自评率就是100%,否则,自评率就会降低,这种做法既保证了阅卷老师评分尺度始终保持一致,也鞭策阅卷老师即使是在非常疲劳的状态下也强打 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投入到阅卷工作中。

总之,网上评卷,可以尽可能地保证考卷评分的 公平公正和分数的精确。特别是作文的网上阅卷,有效 地降低了因阅卷人好恶、情绪、态度等所造成的偏差。

四、明确阅卷教师的特点及要求

1.阅卷教师的特点: ⑴评分标准是阅卷教师的唯一准绳。⑵工作量大,易产生疲劳。⑶阅卷老师易产生主观性。阅卷教师的要求: ⑴要求考生必须体现积极的人生观,切忌低俗或偏激。⑵要求考生不要写危险题材。校园恋情、社会黑暗、抨击高考制度。⑶要求考生卷面要整洁美观。字迹不清,卷面模糊,勾画较多,会降分的。字可以不漂亮,但必须好认。⑷阅卷教师给考生的时间是九十秒:必须主题鲜明,必须优点突出。

五、重视记叙文、提高记叙文

我们平时训练的分论点式的议论文可以说一点 都不受专家组的青睐。譬如:有一篇文章正文围绕 “什么是忧与爱?为什么要学会忧与爱?学会忧与 爱会使人怎么样呢?”展开论证,后面紧跟着相关 例子,专家组的给分是28分。还有一篇文章开头强 调忧与爱的结合,正文从个人、国家、社会三个角 度强调忧与爱,并举出相关例子,结尾与开头相呼 应,专家组的给分是37分。这些文章共同的弊端固 然有整体打包、贴标签的现象,还有如何永康教授所言:写议论文不要拼命 “举例”,以“摆事实”代替“讲道理”。议论就 是“分析”,分解和剖析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 系,“举例”必须服从于“议论”。有不少考生在 一篇议论文中连抛数例,结果是“贪多嚼不烂”,一个例也没有分解、剖析好。譬如,有相当多的议 论类作文,下笔便是屈原、杜甫、范仲淹,泛泛而 论,蜻蜓点水,机械重复,分析得极其肤浅。我们 恳请考生:尽量精选一个“例”,认真审视,过细 解剖,努力把其中的道理揭示出来,千万不能“满 天星”。俗话说,“星多月不明”,你还是抱住一 个“大月亮”为 好!再呼吁一声:写议论文,请用 一个“例”,狠狠地将它嚼“烂”!而这个嚼烂的过程便是学生思辨能力展现的过 程,“理性”和“思辨”将引起我们每一个语文老 师的足够重视,再也不能让学生深陷模式化的议论 文中了!

在整个阅卷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专家组对 优秀记叙文的推崇,很多阅卷老师感觉记叙文更容 易得高分,平均比议论文高5分。为避免在绝大多 数议论文作文中陷于平庸,今后课堂教学应加强记 叙文文体的训练。那么,专家青睐、阅卷老师欣赏 的记叙文有哪些特点呢? 优秀记叙文的特点 1.写亲身经历 2.有真情实感 3.有深刻感悟

1.写亲身经历 鼓励学生写发生在自己身边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 自己熟悉或亲近的人。

2.有真情实感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 至微” 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性美、人情美,具有永久艺术价 值的细节及由细节所传递出的真情实感。朱自清的 《背影》中父亲蹒跚的步履、臃肿的身体艰难地跨 过栅栏为我买橘子的一段描写,感人至深,动人心 扉,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所以鼓励学生写自己的 真实感受,以我手写我心,打动阅卷老师,甚至赚 取他们的眼泪,让他们心甘情愿为考生打高分,甚 至满分。

3.有深刻感悟 记叙文不能光泛泛叙事要发现生活亮点,表达 独特感悟,要有自己的真切体会、思想感悟和升华。世间一枝一叶总关情,要能从一棵小草嗅到春天,能从一朵梅花看到坚强,能从一抹微笑感悟真情等 等,关键是要有善感的心灵,以独特的视觉去发现 生活,再现人间真情,感悟生活之美。细节描写、心灵独抒更能锦上添花。

六、作文教学的几点想法

(一)强化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

(二)充分重视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三)强化应试议论文的写作指导

(四)培养有思想的苇草比篇章结构和文采铺 陈更重要

(五)积累丰厚的素材,构建素材网络

(六)作文训练和讲评有计划、务实

(一)强化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能否审好题成了近几年作文成败的关键,教会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准 确把握命题,并且避开大众化道路至关重要,要训 练学生在正确解读命题的前提下写出具有个性化的 东西。

(二)充分重视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何永康多次提出,甚至用到了“恳请”二字,希望高中语文老师抓紧 记叙文教学,训练的主要方向可以有两个:一是抒 写真情实感的朴实的生活化记叙文,二是构思精巧 的微型小说。

(三)强化应试议论文的写作指导,一方面是学习一点“杂文”手法,找一个比较巧妙、醒目的“由 头”,要引导学生平时多读书,多关注现实,多换 位思考,认真积累一些好的议论“由头”;另一方 面是经常告诫学生,当成千上万的考生扑向一个 “明摆着”的论点时,自己千万不能随大流,最好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哪怕用最简单的办法换换视角。

(四)培养有思想的苇草比篇章结构和文采铺陈更 重要:引导学生切实关注现实,思考人生;让学生 回归感性,抒写性灵;鼓励学生敢于表达独特见解,凸显个性。回到现实,书写自己,高考作文中有一 种倾向:回到古代,复述经典,就是不肯写现实,写自己。要写自己的生活,要“原汁原味”,质朴 自然。

(五)积累丰厚的素材,构建素材网络 1.积累现实中的题材和素材。2.积累个性化素材。3.积累教材中的素材。4.积累名人材料,有备无患。1.积累现实中的题材和素材,以朴实真诚的平民 情怀和对现实的忧患意识去发表议论和抒发感情。所以,高考作文备考就应该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关注 现实,关注人生!写作素材尽量选取贴切、新颖的 现实素材!

2.积累个性化素材。个性化素材不是一个经典的小故事、一篇美文 等,而是“我”特别熟悉、精于研究、“寓万于一” 的某“一”方面的素材。例如:独特的这一个“我”、我欣赏(熟悉)的一个人、我常读的一本书、我喜欢 的一部电影(电视剧)、我爱好的一项活动、我常关 注的一个问题等。把这方面的素材积累丰厚,就能 够灵活运用于多个文题的写作。

3.积累教材中的素材。语文教材是一个庞大的素材库,它为学生素材 的积累提供了很好保证。考试前可以引导学生回忆 教材中一些经典篇目,挖掘材料中蕴含的各种观点 化为己用。运用课本材料,做到活学活用,阅卷老 师有积极认同感和成就感,容易引起心理共鸣,分 数当然就会上浮。

4.积累名人材料,有备无患。名人类经典材料如苏 东坡、李白、陶渊明等已为广大考生所熟知,学生 可以避开这类名人,选择不太熟悉的一些文化名人 入文,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认为把自 己习作中的素材加以整合,巧妙运用,不失为收集 素材的好方法。无论是积累哪方面的素材,我们都要重视素材 的系统化整合,由学生自己整合符合自己思维习惯 的一套素材,同时将素材性灵化,引导学生养成一 个写感想体悟的习惯,只有真正浸润着阅读者情思 的素材才能成为写作的源泉。

(六)作文训练和讲评有计划、务实 :评分要 切实拉开档次,好作文不怕打满分,差的作 文就要用针刺得血淋淋的才有振聋发聩作用。作文训练和讲评有计划、务实,每次一个重 点,讲深讲透,让学生有一点收获,远比全 面开花却一无所获要有效。重视讲评后的修 改工作,对问题突出的学生要重点跟进、个 别指导。我的邮箱: 09jsywzhuquanhui@163.com

附样卷作文 忧与爱

一如既往地,一头扎进厨房中,弯着背,双手 不停地在水池与锅铲间来回移动。见我过来,便习惯性地抛出了一个微笑。可我分明见到,在今日的微笑中,夹杂着些许 特殊的神情。那倦怠的眼神,仿佛向我透露出一个 不眠的夜晚。那丝丝飘挂在耳边的零乱的秀发,也 似乎一直拨动着我的心弦。兴许是因为今日与众不同,母亲往日里十分熟 练的工作在今日看来却显得十分笨拙。

是因为紧张么?我竟不知,一向稳重平和的母 亲会像这般忘东忘西。连刷牙的工夫,母亲也不忘 跑过去看一眼时间。死死地盯着那秒针,这时的母 亲,像是一位监测员,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今日的交通,也像是母亲的心情一般,那样的 急促,那样的忙乱。我拿起书看着,可眼神却时常 飘向母亲的脸庞。那几缕头发,依旧坚守着它们的 阵地。母亲眉间的距离越发窄了,直至出现了一条深 深的沟壑,才肯作罢。“今儿的车有点堵,不过没 事儿,来得及。”母亲转过头,此时,我与母亲的 眼神交汇了。那道深深的沟壑像是从未出现一般,猛得消失了,留下的,却是母亲那浅浅的微笑。一辆大巴不守规矩,几次三番拦着道路,母亲看 着时间,手不停地打着方向盘。红灯亮起,车辆刹时间全部停止,我刚开口抱怨 大巴司机的无礼,只见母亲拉开车门,径直冲到了大 巴司机的车门口,猛猛地敲着车窗,那人车窗紧闭,只听得母亲大吼:“你这人怎么这么不守规矩,我们 家孩子急着去高考,要是迟到了,你负得起责任 么„„” 到绿灯亮起,母亲才肯作罢回到了车上。远远望 去,我依稀地看到,那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我的 母亲,一个平日里待人柔善的女人,是什么给了她这 么大的勇气?

我笑了,夸母亲勇敢,可我分明感觉到一阵暖 流正在汹涌地冲出我略微弯曲的眼睛。我打开车窗,望着窗外,尽量抑制着那阵暖流的汹涌气势。丝丝的雨轻柔地打在我的脸上,我的视线变得 模糊。是细雨模糊了我的视线么?我不得而知。微风夹杂着些许的寒意,可我却分明感觉到一 阵温暖。如今我伏案笔耕,我知道母亲的心全然在我这 里。母亲,这时的你是否在人群中探着头遥望着我? 我仿佛又见到你那飘扬的秀发了„„

【评语】 这是一篇出彩的记叙文,此文具备四方面的特 质: 有文采。对母亲的神态、心理、动作等细描,充实在行文的始终,母亲的形象鲜活有点可爱。有生活。截取高考当天的生活情景,娓娓道来。从厨房备餐到行驶在前往考场的路上,乃至到考场 后,始终以“我”的视角全方位传播着强烈的现场 感、真实感。有感悟。直白的忧与爱,蕴含在动人的描写中,洒落在点点独到的感悟中。爱中饱含忧,忧中洋溢 着爱,忧爱交融,真情融融。有构思。在时间纵轴线上,串联着几颗生活的 珍珠,交相辉映,如前文的“零乱的秀发”在文章 的结尾处借想象再次“飘扬”,母子之间别有一番 深沉的忧与爱。忧与爱

我想到了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忧郁的 小王子因为和玫瑰花闹别扭离开了他的星球,最后 又因为忧虑回到玫瑰花身边。我感到,最深最柔软 的爱,总是与忧息息相关的。书中的小王子开始并不理解爱的真正含义,当 他来到地球听了狐狸的话,明白所谓爱其实是一种 “驯服”,这种驯服使他的玫瑰花与地球的5000朵 玫瑰花不同以后,他懂得了爱。他的玫瑰花只有四 根剌保护自己,她会寂寞吗?忧心忡忡的小王子最 终回到了玫瑰花身边。

这个略带忧伤的温暖童话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而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印象中伟大的文学家都 是皱着眉的,他们忧心着土地、农民以及悲惨的孤 儿和妇女,他们的笔尖沾染着无尽的温柔和爱,因 此那些作品才是旷日持久的,与大地同呼吸的,不 被时光淡去的。因为爱之深,所以忧之远。昨晚和妈妈睡觉,黑暗中只有我们均匀的呼吸 声,妈妈握着我的手,轻轻地、摩挲着,不说一句 话,我却能感受出这其中包含的所有情感,是爱,是忧,不是简单地担忧,而是一种深沉的温柔的感 情。种含蓄的忧,在如今这直白的时代,又有几 人能感受,并愿意感受呢?人们都说爱要大声说出 来,爱很简单,可挂在他们嘴边脱口而出的,真正 是爱吗?没有忧的爱,到底有多深呢? 作家曹文轩的作品中总充斥着淡淡的忧,像 《草房子》、《红瓦黑瓦》,他说孩子们需要这种 略带忧伤的陶冶,那并不等同于消极。的确我在读 完他的作品后,虽为小说中的忧哭泣不止,可擦干 泪水后满心盈余的是对生活的爱,对生灵的悲悯,对生命的珍惜。

有人狭隘地理解忧,有人浅薄地对待爱。其实,有爱的忧,未必沉闷消极,有忧的爱,才更柔软温 情。在这样一个开放直白的年代,懂得忧与爱,或 许会让生活多一份深刻的温情,也让心灵多一抹温 润的色彩。冰心老人有一段话,爱在左,同情在右,将一 路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我想,这正 是忧与爱的含义。

[评语] 文章以略带忧伤的《小王子》的童话故事为由 头,自然引出了“最深最柔软的爱,总是与忧息 息相关”的中心论点,继而紧扣忧与爱的关系,展开论述,由文学及自身,由童话到现实,通过 丰富的论据,有力地证明了“因为爱之深所以忧 之远”,而“没有忧的爱容易浅薄”的道理。论 证深入而透彻,语言精准而流畅,思维严密而辩 证。且从文章中也可感受到作者阅读积累丰厚、文笔老练成熟、书写清晰优美,有着较为深厚的 语文素养,颇有厚积薄发之感,堪称一篇精彩的 议论文。综合判分68分。忧与爱

前段时间,“两会”胜利闭幕。满载人们殷望 的人大代表们齐聚首都,共商国是。多数代表慷慨 陈词表达发展忧思。而竟有少数代表一团和气,只 顾“举手”、“赞成”,扬言此乃爱国之举,“不 给国家添麻烦”。这番奇谈怪论实在笑掉人大牙。忧,因爱而生。因为爱,我们才忧心忡忡。倘使“举手爱国论”成 立,每年两会大可不必开了。全票通过,一致同 意„„没 有一点儿忧虑,平顺进行。这样的举动,敢称“爱”国?

畏惧风险不敢畅谈忧虑,不足以称爱。忧与爱共生,无忧何爱?古时候以经纶济世 为己任的强项式文人,不惜“死谏”使帝王 回心转意。他们是真正地爱这大好河山,才 能看见潜藏在河山之中的隐忧。害怕这忧祸 发作,他们必须说出来。而今我们步入民主 社会,“讲真话”、“说忧思”早已不需冒 杀头之险。直言不讳的代表理应得到掌声。他们才是对这个国家心存热爱的人。他们有 气魄,有理想,才敢于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 会堂,控诉无能之辈,针砭时弊。他们是英 雄。美国总统杰斐逊有言:看一个国家是否进步,只需看这国家的人敢不敢说真话。很欣慰地,我听 到我们进步的铿锵脚步声。如今早已不是那个“官 青天”的 时代。身边有什么黑心厂家,贪官污吏,嘿,我们一个“微博”就让他们在阳光下无所遁形。我们深爱着这面五星红旗。我们也有忧患意识。更 重要的是,我们敢说了!前不久那官商勾结的“毒 胶囊”事件的曝光,一举捣毁了七千万粒有毒胶囊; 有了微博这个有力武器,我们指间一动就能揪出最 精明的“硕鼠”。我们心怀忧与爱,以铁肩担社会 之道义,我以我笔书忧思。“中华号”巨轮,只有 在 广大人民群众乐当舵手,以爱抒忧,为它实时纠 偏驳正的情况下,才能劈波斩浪、日行八万里。而 倘若如“举手爱国论”所言,一味高唱赞歌,高唱 “我爱你中国” 却无实际行动,那我们这艘巨轮可 就危险了!没有忧患意识,社会没有进步;没有 “忧”,“爱”便无从谈起。虽无须杞人忧 天般不可终日,但保持一颗忧患之心,很有 必要。我坚信,下次“两会”召开,每一枚赞 成票,都是沉甸甸的。

[评语] 本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难能可贵的 是,作者敢于直面我国的政治生活现象,就 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较为深 刻、妥帖地阐述了在“共商国是”方面“忧” 与“爱”的“共生”关系。可谓有胆有识。议论文就得以理服人。本文的亮点还在 于,作者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始终伴以鞭 辟入里的分析。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的 语言不仅老辣,而且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本文判为一类卷,得68分。

忧与爱 忧中萌发的爱最有分量,真实可靠。忧与爱是 人们行走于世的坚定的力量。生活中的忧与爱是支持我们面对人生的力量。父母担忧羽翼未丰的我们是源 于他们最真实最纯净 的爱。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常感到厌烦,面对父母 的担心我们常觉得可笑。我们总觉得父母一直将自 己当作不谙世事的小孩,总是担心这个忧虑那个,我们渴望离开家,去追求自我。直到在社会上遇挫,直到验证了父母 的担忧不是全无理由的,我们才明 白这份忧里是爱,而我们也只有在父母的忧与 爱里 学会人生的道理,才能去面对人生的一切困难。

历史中的忧与爱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是源于他爱国爱民的 伟大情感。无独有偶,杜甫的忧国忧民,辛弃疾的 不忘忧国 都是源于他们心系国家、心系百姓的大爱。真的猛士鲁迅心忧国民,发出“哀其不幸,怒其不 争”的叹息。但他的弃医从文,以笔作枪的举动都 表现了他的赤子之心、拯救国民的大爱。从他们的 忧与爱里,我们不仅要习得一份忧国之思,更要拥 有一颗爱国的、奋发向上的心。

社会中的忧与爱是塑造我们灵魂之形的力量。伟大的革命家昂山素季在对百姓自由的担忧中接过 了抗争的大旗。她无法探望深爱的丈夫最后一眼,无法和亲爱的家人团聚,她以瘦弱的身躯扛起了百 姓的忧愁,谱写了大爱。同样,在南非总统曼德拉 为黑人争取权利,为自由而战的道路上,他的忧与 爱正是他灵魂的支点。我想,不论是为人权而战,还是为自由而争,他们的忧与爱都是在为他们的灵 魂塑形,同样地,他们的忧与爱也塑造了全人类灵 魂应有的形象。

上一篇:浅谈中职学校美术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的加强下一篇:招贴设计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