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试题

2024-11-19

旅游学概论试题(共7篇)

1.旅游学概论试题 篇一

一、单项选择题:

41、北京时间为零点时,当地时间为16:00的城市是()。A、伦敦 B、纽约

C、汉城 D、巴黎

42、因天气原因,旅游团所乘航班需推迟2小时才能起飞,游客仍滞留在上一站,而全赔和领队又没有及时通知下一站接待社。下站导游不知道这种临时变化,仍按原计划接站,造成了空接,该导游员应该首先()。

A、若推迟时间不长,坚持在机场等候 B、推迟时问较长,重新落实接团事宜 C、尽量与该团全陪取得联系

D、地陪应立即与本旅行社有关部门联系查明原因

43、旅游者因抢救无效死亡,应写出由主治医师签字和医院盖章的《抢救经过报告》和()。A、《尸体解剖报告》 B、《死亡诊断证明》 C、《死亡公证书》 D、《因病死亡证明》

44、下列不符合导游员仪容仪表规范要求的是()。A、整洁 B、端庄

C、华丽

D、稳重

45、某内宾团因同房游客闹矛盾要求改住单间,但时值旅游旺季,酒店无空房,导游人员应()。A、请领队调解 B、让游客自行调配 C、予以满足,但费用自理

D、请全陪调解尽量内部调配

46、甲旅行社的导游李某对乙旅行社的团队客人说:“你们交的团费太高,乙旅行社坑了你们”,由此造成乙旅行社的团队客人大呼上当,甚至提出退团,李某的行为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

A、一视同仁、不卑不亢 B、热情友好、宾客至上 C、敬业爱岗、忠于职守 D、团结协作、顾全大局

47、旅游团中某位旅游者希望带其在华亲友的孩子随团活动,导游员应该()。A、婉言拒绝 B、表示同意 C、首先征求领队及团员的意见 D、首先向领导汇报

48、()不是导游服务的三要素之一。

A、相貌身材 B、知识

C、服务技能 D、语言

49、导游员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注意的礼仪原则是()。

A、德诚于中、礼形于外

B、以我为主、尊重他人

C、全心全意为旅游者服务 D、以上都不是 50、在下列服务类型中,导游人员应向游客提供的基本服务是()。

A、讲解服务 B、个性化服务

C、规范化服务

D、超值服务

51、临时导游证的有效期最长不超过()。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年

52、客人丢失了进关时登记了、并需要复带出境或保险的贵重物品,经多方查找,仍找不回时,导游人员要协助失主()。

A、向公安部门和保险公司报案

B、协助有关人员查找线索

C、分析物品丢失的时间和地点并帮助查找

D、持旅行社证明到当地公安局开具遗失证明,以便出关时查验或向保险公司索赔

53、按照导游人员计分管理制度的规定,导游人员未经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的,将被扣除()。A、10分

B、8分

C、6分 D、4分

54、导游人员资格证书是由国家旅游局统一印制的,其颁发机关是()。

A、国家旅游局 B、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

C、国家旅游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 D、国务院

55、依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证可分为()。

A、中文导游证和外语导游证

B、国际旅行社导游证书和国内旅行社导游证 C、正式导游证和临时导游证 D、胸卡导游证和证书式导游证

56、旅游团在旅游期间遇到安全事故,导游员应首先()。A、报告有关部门 B、安定旅游者 C、处理善后事宜 D、保护旅游者

57、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亡或者重伤致残。经济损失在()者。A、1万元人民币以下

B、1万元至10万(含1万元人民币)C、10万元至100万(含100万)元人民币

D、100万元人民币以上

58、游客的意见、要求、建议乃至投诉,一般是通过导游人员向旅行社传递直至上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这体现了导游服务工作纽带中的()作用。

A、连接内外

B、协调左右

C、承上启下

D、扩散作用

59、旅游者委托导游员给其在华工作的朋友转递一盒精装巧克力,导游员应()。A、答应转递 B、委婉拒绝

C、请示领导 D、设法让客人亲自面交 60、在带团过程中,常碰到少数旅游者迟到与拖拉情况,导游员对此应()。A、提出警告 B、顺其自然

C、设法引导

D、让领队处理

二、多选题

11、旅游者初到异地的心理表现有()。A、不安全感

B、戒备心理

C、忙于个人事务

D、追新求异 E、放肆傲慢

12、导游口头语言运用的原则为()A、正确 B、豪放

C、清楚

D、灵活

E、生动

13、为了防止漏接事故的发生,导游人员应()。

A、认真阅读计划,落实有关变更情况

B、核实交通工具的准确时间 C、按规范提前半小时抵达接团地点

D、认真做好交接工作

E、提前与接待旅行社联系,落实有关接待事宜

14、由于客观原因需要变更旅游计划和活动日程时,导游人员应()。

A、分析事故的性质及其严重性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B、分析旅游者因此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迅速制订出应变计划并报告旅行社 C、和全陪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分头向旅游者做好解释工作

D、必要时,经旅行社领导同意,给予适当的物质补偿,或请领导出面表示歉意 E、通过自己的服务和讲解,使旅游者高兴地随导游人员前去游览替代的景点

15、为避免在旅游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

A、导游人员应合理安排日程,以免司机为赶时间而开快车 B、导游人员应提醒司机不开“英雄”车,不酒后开车,不疲劳开车 C、导游人员不应在途中与司机闲谈

D、导游人员有驾照的情况下,可以帮司机开车以缓解其疲劳 E、导游人员应阻止司机随意停车,搭乘无关人员

16、当导游人员接到旅游者的口头投诉时,必须()。

A、主动与旅游者沟通

B、认真倾听,适时反驳

C、核查、分析投诉原因,认真处理、积极弥补 D、继续做好服务工作

E、请领队或全陪进行调解

17、导游人员有()等违纪行为,扣除8分。A、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B、擅自增加或减少旅游项目的 C、擅自终止导游活动的

D、讲解中掺杂庸俗、下流、迷信内容的

E、未经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的

18、下列哪些情况中,应满足客人调换房间的要求的是()。

A、客人对房间的摆设和色彩有意见

B、客房标准低于合同标准

C、客房内有老鼠

D、客房潮湿

E、卫生间不够宽敞

19、导游人员的情操表现在()。

A、对国家,导游人员首先要树立爱国心 B、对集体,导游人员要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C、对游客,导游人员要建立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思想

20、欢送词的内容一般包括()。

A、回顾整个旅游活动,感谢大家的合作 B、表达友谊和惜别之情

C、诚恳征求游客对接待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D、表达美好祝福

E、期待重逢

三、判断题

11.在遇到火灾必须穿过浓烟时应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着口鼻快速冲过()

12.导游人员的讲解除了受到时间限制外,还受到地点的限制。()

13.旅客误机纯属责任事故。()

14.导游人员按照接待通知到达机场但没有接到旅游者(团),这纯属责任事故。()

15.小包价旅游是指在全包价旅游基础上,扣除午餐或晚餐费用的一种包价形式。()

16.当旅游者提出自费参加某种娱乐活动时,导游人员一般应予以协助,帮助其购买门票。并叫出租车等,但通常不陪同前往。()

17.外国旅游者希望购买古玩或仿古艺术品,导游人员应带其到文物商店购买,买妥物品后要提醒其保存发票,不要将物品上的火漆印去掉。()

18.遇到不讲理的全陪或领队,地陪可以不再与之保持合作关系。()

19.到某一游览点后,若有个别旅游者希望不按规定的线路游览而要求自由游览或摄影时。若环境许可,导游人员可满足其要求。()

20.有的旅游者到某地后,希望亲友随团活动甚至到外地去旅行游览,导游人员应先征得领队和旅游团其他成员的同意。()

2.旅游学概论试题 篇二

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意向以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 它综合反映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评价、情感和态度, 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职业意识包括就业意识和择业意识。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 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

职业意识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 往往经历由幻想到现实、由模糊到清晰、由摇摆到稳定的发展过程。

二、旅游教育职业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1.时代发展的需要

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和旅游国际化的快速发展, 导致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和新业态的不断涌现, 对人才的培养和规格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使学生树立现代职业观念, 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发挥自身最大潜力, 促进社会的进步。

2.素质教育的需要

20 世纪80 年代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21 世纪人才素质研讨大会, 认为21 世纪人才需要通过三张证书:学术性、职业性、事业心证书, 指出没有三张证书的人潜能就难以发挥。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也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 具有一流的意识和全球的经济眼光, 能够全面发展。在这种背景下, 旅游教育应更新观念, 开阔视野, 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 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 并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 使学生形成明确而客观的职业意识,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就业的需要

根据作者对本校历届旅游专业学生的了解, 很多学生选择旅游专业并非出于自愿, 而是因为分数不够其他专业调剂而来, 这种非自愿的专业选择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不够尽心。在择业方面, 因为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 脆弱性强, 就业风险较大, 许多学生毕业后往往选择其他行业就业。这对旅游业的发展是不利的。职业意识教育使学生在择业之前对所学专业的职业特点及前景有所了解, 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明确就业方向, 使今后的学习更具针对性, 将来能安心工作。

三、旅游学概论课程的特性

1.基础性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学科基础入门课程之一, 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 研究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效应。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 应用性强, 强调基础概念, 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旅游学及旅游产业的基本知识, 具备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 具有运用旅游学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 培养旅游职业道德。

2.前位性

一般情况下, 旅游学概论总是作为其它专业课的前位课程, 对于学生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 将起到重要作用。实践证明, 本课程的开设, 对于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加对旅游业的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利用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进行职业意识培养, 符合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 同时能够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帮助职业生涯顺利发展。

四、利用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进行职业意识培养的措施

1.改进教学内容

(1) 第一堂课的专业教育

新生入学后, 一般学校都会开展“专业教育”活动。旨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树立自信心, 培养职业意识, 引导学生设计未来在校学习的远景规划。但其时学生刚刚迈进大学校门, 环境新鲜, 懵懵懂懂, 难以留下深刻印象。正式进入课堂教学, 摸到书本, 接触专业教师, 对“专业”的认识才逐渐具体、清晰起来。旅游学概论的第一堂课是进行专业教育的绝佳时机。教师结合个人经历, 与学生充分沟通, 交流专业学习感受, 分享旅游实践经验, 不仅能够增进师生感情,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的美好向往。

(2) 每一堂课的思想教育

这里的思想教育主要指职业意识和职业思想教育, 包括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学习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孔子曰“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一个人的信誉度是未来生存, 尤其是职场生存的法宝。在服务意识上, 一方面学生与家长轻视服务, 认为大学毕业应该从事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拥有较高的服务技能就能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 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

一个班级是一个团队, 一个小组也是一个团队。在教学活动组织中, 要注意发挥团队优势, 强调服从整体, 协调配合, 彼此关心爱护, 共同进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新知识不断涌现, 良好的学习心态、意识也是必需的,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才有可能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生涯的成功。

旅游职业道德培养更需要随时随地, 贯穿于每一堂课。旅游业是直接和人打交道的行业, 又属于窗口行业, 关系到目的地的形象。课程教学应渗透思想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强化职业道德观念, 关注个人仪容仪表, 培养一定的公关能力, 教育学生从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做起, 进而成为称职的旅游从业者。

2.更新教学手段

(1) 实践教学

旅游学概论课程因课程的“概论”性质, 理论方面深度上不宜做过细研究, 在兼顾教学内容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同时, 抓住重点, 讲清难点即可。应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计划的统一安排和个人的实际情况, 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 在听课前做好预习工作, 以便节省课堂时间, 突出重点和难点,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旅游学是应用性学科,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要求专业课程尽量贴近旅游实践、旅游市场、旅游企业。在目前高校旅游专业实验教学条件普遍不完备的情况下, 除了加紧建设旅游实验室, 建设校内实习基地之外, 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把旅游行业一线的精英、老总、专家请进课堂, 通过现场教学, 现身说法, 案例教学等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旅游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社会实践能力。

现场教学。组织学生走出校园, 深入旅游行业。比如讲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内容, 让学生置身现场, 亲自体验与感受, 对职业的认识将更为清晰, 教学效果好于课堂。

专家讲座。专家在研究领域学有所长, 且有丰富的经验, 多听专家讲座, 会给人启迪, 使人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来自旅游企业的专家能够传达旅游市场的即时信息和真实情况, 为学生解答职业疑惑。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教学方法。选择行业最新、联系本地区实际的案例, 例如上海迪斯尼项目、南京科技馆4A景区申报等, 结合实物展示, 覆盖课程主要章节内容、重要理论和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既可以使理论教学实践化, 又有新鲜感, 体现时效性,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敏感和专业能力水平。

(2) 网络教学

现代社会发达的互联网, 不仅使教师可以轻易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 还为师生交流、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和材料,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许多学生有自己的网络空间, 在网络上结交朋友, 交流旅游经验。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建设旅游学概论网络课程, 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实现课程资源的重组与共享, 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 将有益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多媒体教学

使用与课程配套的CAI课件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体现, 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课件不应是简单的电子教案, 需要精心设计, 体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内容上, 课件应浓缩教材的精华, 充分吸收其它同类教材的优点, 融会贯通, 有效扩展课时容量;形式上, 要图文并茂, 辅以动画、专题短片, 做到有声有色, 动感强。多媒体教学使理论内容变得直观、生动, 能活跃课堂气氛, 加深巩固教学内容,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起点。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 增加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内容, 综合运用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着力于学生职业意识培养, 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 健全职业人格, 促进学生自我实现, 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 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容.旅游本科教育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 2008, (4) :69.

[2]王鹏.“高”与“低”的对策——以旅游英语专业为例探讨对职业意识的养[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 :63-64.

3.旅游学概论试题 篇三

【关键词】旅游概论;教学;素质教育

人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词,而职业教育则是其中一座桥梁,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道路。旅游专业的学生如何通过3年的学习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早适应这个行业,作为学生知识和技能传授者的我们,除了需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充实性和时代性外,更应注重在教学形式上的改革,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具备所任岗位的职业能力,如表达、应变、交际等。在众多的专业课程中,《旅游概论》所涉及的知识很广泛,有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国际的等方方面面,由于学生没有很好地接受过政治经济学的学习教育,历史知识又较匮乏,所以,在教学中想让学生充分理解是有难度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知识、技能、思维和情感等各方面都得到锻炼,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本人有以下心得:

一、充分作好課前准备

1.对教材的科学处理。我们教学的主体——学生,是一个能动的个体、变化的个体,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是学生主体发展与主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必须要主动参与才能获得成功感。在时代的发展中,观念在不断的更新,使得个别知识滞后,在章节的编排上有时又不符合知识的系统性,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在不违反知识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处理。教师在此应该做的是对教材熟悉的情况下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如国家旅游局对外国旅行社进入中国的准入制度,中国大型旅游公司的上市等等,这些在课本上都未出现,但在市场经济下的旅游市场又客观存在的,所以就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熟悉;在有些章节的编排上也可以适当地重新调整,尽量使每一节课上下串联,一环扣一环,达到知识的连贯性和深入。让学生通过前一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寻找下一课的内容资料。如在教材中,在讲完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之后可以将生态旅游这一章提到此章之后讲,不仅可以使知识点的讲授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而且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深度和广度上可以循序渐进和步步深入。

2.加强教师自身知识积累。《旅游概论》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都需要阅历与日常生活的积累。教师要经常观看相关的经济类、旅游类及文化类电视节目,阅读相关报纸书籍,加强自身的文化积淀,以辅助教学。如课堂上讲述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旅游学家徐霞客、谢灵运、郑和、汪大渊等的资料,我国旅游业近年来的经济效益,我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名单等等。通过一些耳熟能详的资料的介绍,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也对他们理解课堂内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1.课堂讲解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旅游概论》课程涉及到较多的概念性问题,而这些往往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感到最乏味的。比如在讲到中国古代旅游的类型时,如果单纯将“士人漫游”、“帝王巡游”的概念拿出来讲可能学生很难接受,但是如果先从让学生通过回忆学过的描写景物的诗句入手,让学生通过回忆将诗句背出来,然后指出作者以及诗句描写的景物或描写景物的所在地,这样许多学生都可以顺口背出一两句、一两首。最后再将学生回答中有代表性的人物诗句拿出来通过历史背景或写作背景的介绍,自然的引出“士人漫游”的概念。又如魏晋时期的陶渊明因为政治上的不得志而追求适意娱情、消遣排忧而走上寄情山水的漫游道路。他写的《归田园居》表达的就是一种追求闲静,隐居田园的生活;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写的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这是他在开元十三年也就是出蜀后的第二年游览庐山之后的作品,是一首单纯写景的诗;另外像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他在被贬出任杭州刺史时描写西湖早春景色的一首名诗。因此,士人漫游是文人学士为了各种目的而进行的旅行游览活动。像帝王巡游的概念,同样学生对秦始皇、乾隆、康熙等人物已通过对历史课的学习、电视剧的欣赏非常熟悉,让学生自己来讲这些皇帝出游通常所去的地方以及出游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基本上都知道不管是乾隆六下江南,还是秦始皇泰山祈福、祭天拜神,除了饱揽祖国大好河山外,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江山。如果能举出学生耳熟能详的例子,学生就会愿意听、愿意思考,这样不仅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而且通过理解后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

2.课堂讲解的方式要以小见大,由此及彼,形成意识。《旅游概论》中讲到许多宏观的概念,像生态旅游、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如果按照课本的编排只讲概念、特点、意义,学生会感到非常的空洞。所以讲到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就拿学校边上的环城河的开发与保护为例,通过治理前与治理后要展现的八大景区(稽山园、鉴水苑、治水广场、西园、百花苑、迎恩门、河清园,都泗门)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谈论所见所闻;谈污染了如果不治理的后果以及治理后的现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然后由此引到鲁迅故里、越王城等绍兴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保护以及由此而来给人类带来的利益。这样以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无形之中让学生感受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生态意识。

3.课堂讲解方法要能拓展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个性。旅游的内容包括食、宿、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其中旅游购物品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节。因此除了让学生掌握课本中旅游购物品的定义、特点之外,还可以结合绍兴当地的实际拓展学生的思维。比如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思考“外地朋友来绍,你会向他推荐什么有特色的旅游购物品?你会带他去那里购买?”,尽管学生知道绍兴有特色的购物品有很多,但很难说出可以到哪里购买,让学生带着这一遗憾继续思考和回答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许多学生讲“宣传的力度不够,客人不知道,不知道就不买,不买了商家就不卖了”;也有说“商家不懂行,不知道一些小玩意也能赚钱”……针对学生提出的原因再进一步提出“购”作为旅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何保护和开发绍兴的旅游购物品,激发旅游购物品市场的生机?学生会针对以上提出的原因找到许多解决的办法如“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产品质量”、“突出‘特’字”等等。学生能在讨论、合作中学习,既利用了集体的智慧,又能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了发挥。

三、课后作业的延伸

除了让学生完成课本中的练习之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跟专业有关的时事,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附加的题目,像小的调查报告、小课题、小论文。学生可以借助媒体、网络来完成。如:绍兴被评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针对绍兴市政府提出的“全城游”战略,你有何设想?鲁迅文化是绍兴的精髓,如何保护和开发鲁迅文化?收集有关绍兴镜湖湿地的资料等等。让学生带有目的的去收集资料,不仅可以增加知识量,还可以将课堂的知识得以延伸。

总之,中职《旅游概论》课程必须在“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之下,教师应该从备教材转变成备教材和备学生相结合,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转换为引导者角色,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和表现空间,让学生真正能够通过专业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促进实现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

4.旅游学概论试题 篇四

A.投资数量 B.消费结构 C.服务质量 D.污染程度 3.()是以了解异地文化或进行文化交流为出游目的的旅游者。这类旅游者以猎奇求知为内在动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以选择历史文化游以及民俗文化游的居多。

A.观光型旅游者 B.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C.文化体验型旅游者 D.度假保健型旅游者 4.利用交通为旅游者设计并串联若干旅游点和旅游城市的合理走向,旅游界称之为()。

A.旅游项目 B.旅游区 C.旅游区域 D.旅游路线 5.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是()。

A.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B.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 C.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 D.五指山国家森林公园 6.民俗旅游、怀旧旅游、艺术欣赏旅游、博物馆旅游等旅游产品属于()。

A.事务旅游产品 B.度假旅游产品 C.探险旅游产品 D.文化旅游产品 7.潜在旅游需求向现实旅游需求转化的基本条件是()。

A.旅游动机的产生 B.外部环境的刺激 C.文化教育的普及 D.个人收入的增多 8.以下哪一种旅游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制定?()A.全国旅游规划 B.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C.地方旅游规划 D.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规划 9.旅游经营者必须采取有效的经营策略,促使旅游者向特定的旅游供给流动,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供给。这就是旅游市场中旅游需求的()。

A.整体性 B.指向性 C.高弹性 D.季节性 10.旅游产品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群体产品,其核心内容是()。

A.景点 B.食宿 C.交通 D.服务 二、多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它们选出来,把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选错、多选或少选都不 给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1.旅游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群体和经济活动群体,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

A.异地性 B.消费性 C.休闲性 D.体验性 E.盈利性 12.旅行社的主要业务是()。

A.产品开发设计 B.旅游咨询业务 C.产品销售业务 D.采购业务 E.接待业务 13.旅游景区的分类()。

A.风景名胜区 B.自然保护区 C.博物馆 D.主题公园 E.森林公园 14.旅游区保护规划主要涉及以下哪几方面内容?()A.旅游资源保护 B.环境保护 C.社会文化保护 D.旅游政策保护 E.旅游者安全保护 15.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A.旅游导致传统文化的冲淡、异化和消失 B.不良的示范效应 C.干扰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D.旅游活动造成对环境的影响 E.降低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收入 三、判断正误(请根据你的判断,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2分,共20分)16.旅游吸引物就是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适宜的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等因素的综合。(√)17.办理各类保险是旅行社的代理业务之一。(√)18.旅游一般发生在人们自己的居住地或者是工作场所。(×)19.国家旅游局是我国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负责统一管理我国的国际、国内旅游业。

(√)20.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21.休闲性是旅游的唯一特征。(×)22.影响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最重要因素是成本水平。(×)23.旅游规划草案编制完成之后就可以付诸实施。(×)24.我国的长白山、神农架、西双版纳等都属于自然保护区。(√)25.旅游开发的核心内容是建设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四、简答(每小题10分,共50分)26.简述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及作用。

答:(1)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2)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创收的重要来源;

(3)旅游景区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旅游效果。(10分)27.旅游社会文化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旅游者的动机;

(2)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者的素质水平;

(3)文化差异与交融度;

(4)政府引导与政府沟通;

(5)目的地旅游资源的性质。(10分)28.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何在? 答:(1)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性基础;

(2)旅游资源保护是维护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内容:

①保护自然旅游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重要方面。

②保护人文旅游资源是促进文化延续性与完整性的必然要求。

(3)旅游资源破坏现象严重现实要求重视旅游资源保护。(10分)29.简述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答:(1)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要条件;

(2)旅游交通费用是旅游者必须支付的的开支,是旅游业收入中较稳定的一项内容;

(3)旅游交通促成旅游景点的兴起与发展;

(4)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一项重要形式;

(5)旅游交通水平影响游客规模。(10分)30.我国旅游产业政策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1)旅游产业政策的目标、方向与总体方针;

(2)旅游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政策;

(3)旅游区域布局政策;

(4)旅游产品与市场政策;

(5)旅游消费政策;

5.旅游学概论试题 篇五

《旅游学概论》课堂模拟试题一

(注意:满分50分,时间75分钟:名词默背,简答论述只写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奴隶制社会时期,促发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原因是()。

A.消遣娱乐 B.易货经商 C.宗教崇拜 D.逃荒避难

2.人们普遍将___看作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A.托马斯.库克于1841年组织的旅游活动 B.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组织的旅游活动

C.铁路运输的出现D.喷气推进技术在民用航空中的应用

3.奖励旅游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A法国B美国C英国D德国

4.旅游热线和旅游热点的出现说明旅游活动具有___的特点。A普及性B持续性C地理集中性D季节性

5.在影响旅游动机的个人方面因素中()起着首要的作用。

A文化水平和手教育程度 B年龄 C个性心里因素 D微社会环境

6.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A天然疗养条件 B重大节事活动 C风光地貌 D动植物资源

7.“五大部门”说认为,旅游业由旅行社、住宿业、交通运输业、游览场所经营部门以及-----五个部分组成。

A各级旅游管理组织 B餐馆业 C旅游用品和纪念品销售行业 D娱乐业

8.以下关于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表现说法错误的为()。

A增长速度慢B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范围拓宽

C客流流向以亚太地区为主D港澳游份额最大

9.工厂、学校、乡村和部队军营都不属于规范意义上的旅游景点,因为它们不符合旅游景点的___特点。

A可控性B长久性C专用性D独特性

10.在与旅游事务有关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中,规模最大的是()。

A世界旅游组织 B联合国组织C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845年,托马斯.库克开始尝试商业性的组团业务,并与当年夏季首次出于商业目的,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这次旅游与其1841年组织的禁酒大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A导游服务B商业性 C长途过夜D线路勘察E编写指南

2.以下属于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的有()。

A人数多,比重大 B出游活动的季节性强 C拥有较大程度的选择自由 D对价格敏感E出游活动无季节性

3.我国的国内旅游统计中规定,国内游客的统计范围中不包括下列哪些人员()。A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长级以上的领导干部 B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

C调遣的武装人员 D到外地入学就读的学生 E到外地基层锻炼的干部

4.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

A气候条件 B历史文物古迹 C民族文化及其表现场所 D有重大影响的体育和文化盛事 E经济建设成就

5.以下属于间接旅游企业的有()。

A旅行社 B航空公司 C出租车司机 D娱乐企业 E礼品商店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0.5分,共5分)

1.我国大陆旅游业的最大海外客源市场是______.2.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______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四处游历的旅游活动。

3.一个国家为国家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行政事务的组织称为______。4.衡量旅游资源价值的唯一客观标准是______。

5.将来访旅游者的______与来访旅游人次相配合,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来访旅游活动的世纪规模。

6.我国的国内旅游者是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长住地,在我国大陆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______的国内旅客。

7.影响旅游乘数效应的因素主要包括漏损量的大小和______。

8.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______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以构成旅游资源。

9.国内旅游活动与国际旅游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差别在于______。

10.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______和衰退期。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闲暇时间

2.旅游收入

3.国内旅游

4.间接旅游企业

5.可随意支配收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简述封建社会时期旅行活动的特点?

2.包价旅游迅速发展和普及的原因是什么?

3.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文化有怎样的积极影响?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6分)

结合实际分析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及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

2013年山东省专升本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学概论》课堂模拟试题二

(注意:满分50分,时间75分钟:名词默背,简答论述只写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___不是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A.阶级关系新变化B 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C 经济迅速发展 D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2.常用的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不包括___。

A旅游人数B旅游收入C旅游投入D旅游支出

3.人本心里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著名需求层次理论中,确定的五个层次中位于最高层次的是___的需要。

A 爱B自我实现C受尊重D安全

4.下列交通工具中,安全系数最高的是___。

A火车B飞机C汽车D游船

5.旅游市场的划分不包括___。

A地理因素B旅游消费者特征C旅游消费者生理特点D 需求和购买特点

6.___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和来访游客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下,所能吸纳的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A旅游可持续发展B旅游承载力C旅游保障系数D旅游吞吐量

7.世界国际旅游客流不具备的流动特点和规律是___。

A近距离旅游占绝大比重B远程市场发生于欧美及东亚太之间

C亚太地区旅游地位迅速上升D南亚市场异军突起

8.利用交通工为旅游者设计并串联若干旅游点和旅游城市的合理走向,旅游界称之为___。

A旅游项目B旅游区C旅游区域D旅游路线

9.遵照医嘱或建议作异地疗法、洗温泉以及类似的疗养活动的旅游者一般出于以下___方面的旅游动机。

A身体B文化C社会交往D地位和声望

10.PATA是下列___国际旅游组织的英文缩写。

A世界旅游组织 B国际社会旅游协会 C太平洋地区旅游协会 D国际旅游联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汽车时人们作中短途旅游时乐于选择的旅游方式,其主要原因有___。

A私家车的普及

B公路的建设和高速公路网的发展

C很多中短程的旅游目的地只有公路交通

D自驾车旅行不会受到交通堵塞问题的干扰

E汽车旅行安全性高

2.世界旅游组织在开展工作方面,就全球活动而言,主要有___。

A为地区内的成员举办专题讨论会

B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旅游目的地管理知识

C开展旅游统计于调研

D支持旅游领域的人力资源开发

E采取务实措施推动世界旅游的发展

3.以下属于我国入境旅游业的近程客源市场的有___。

A港澳台地区B日本 C澳大利亚 D美国 E加拿大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托马斯﹒库克编写并出版的第一本旅游指南是______。

2.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______从农、牧、手工业中分离出来。这一分工为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在欧美国家的旅游批发经营商中,在组成自己的包价旅游产品之后,并不直接向消费者大众出售这些产品的旅行社是______。

4.我国对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始于______。

5.______是我国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

6.世界上唯一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政府间机构是______她的前身最早是1925年成立的官方旅游宣传组织______。

7.新加坡、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5个国家是我国旅游市场中的____。

8.旅游出口可为国家带来非贸易外汇收入又称______外汇收入。

9.在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中正式提出“______”这一对旅游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术语和口号。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可持续发展

2.可自由支配收入

3.旅游业

4.旅游污染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2.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有哪些?

3.旅行社的作用是什么?

4.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6分)

结合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旅游学概论》课堂模拟试题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ABCC6-10 BAAC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2.ABCD3.ABCDE4.BCD5.CDE

三.填空题

1.港澳台地区2.名士骚客3.国家旅游组织4.游客接待量5.平均停留天数6.6个月

7.旅游地产业结构和生产力8.吸引力9.是否跨越国界10.成熟期

《旅游学概论》课堂模拟试题二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CBAC6-10 BDDA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BCD3.ABC

三.填空题

1.利物浦之行手册 2.商业 3.旅游批发商 4.1988 5.国家旅游局 6.世界旅游组织,国际联盟

6.旅游学概论总结 篇六

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这标志着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

纵观世界旅游史,可划分三个阶段它们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古代旅游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战近代旅行和旅游二战以后的现代旅游。

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前往巴黎的旅游开创了___.国际报价旅游______。

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旅游公司成立;发行代金券,这种代金券被认为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实际上可以说是最早的旅行支票。

1872 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游,托马斯•库克组织旅游活动的开展,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单选

1、世界旅游组织 WTO太平洋地区旅游协会PATA2、世界上最早使用“航空包价旅游”概念的旅游公司是(A)

A.地平线假日旅游公司B.麦克·唐纳旅游公司

C.劳动者旅行协会D.喷气旅行俱乐部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申请评星的饭店必须要有(A)的营业历史。

A.一年以上B.二年以上C.三年以上D.四年以上

4、我国的旅游出口市场中,旅游者的流动与旅游收入的流动是同方向流出中国?B.同方向流入中国C.反方向?D.不确定

5、如果旅游接待国在经济上自给能力越强,则其旅游乘数就 C

A.越低B.不变C.越高D.不确定

6、九十年代以来,国家旅游局确立了我国每年的国家旅游活动主题,其中(B)的主题是生态环境游。

A.1992年B.1999年C.1995年D.1996年

7、我国于1983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并成为该组织的第106个

A.正式成员B.附属成员 C.联系会员 D.团体成员

8、“Employment multiplier”指的是___B_____。

收入乘数 B.就业乘数 C.产生乘数 D.营业收入乘数

9、马里奥蒂(A.Mariotti)认为,旅游活动是属于_____C _____性质的社会现象。

A.文化 B.综合 C.经济 D.社会

10、在旅游学的重要分支中,应当以____B______为研究对象。

A.旅游的经济外壳 B.旅游的现象整体 C.旅游的文化内涵 D.旅游业

11客人抵达目的地后有关预订房间,租雇车辆,提供翻译导游等服务项目的委托,被称为_____D____。

联程委托 B.单项委托 C.代办业务 D.当地委托

多选

1、根据人的外出旅游的目的,旅游者的类型可分为 C D E

A.观光型 B.消遣型 C.商务型 D.家庭及各人型 E.差旅型

2、旅游学的重要分支包括 A C D

A.旅游经济学 B.吸引物开发与评价 C.旅游地理学 D.旅游人类学 E.旅行社经营管理

3、造成旅游资源遭到损害的人为因素有:A B C D E

A.旅游者的破坏 B.旅游地超负荷接待 C.旅游地当地居民的破坏 D.旅游企业的破坏 E.工业污染

4、目前我国的国际旅游客源主要由___A B C D____构成A.华侨 B.外国人 C.港澳同胞 D.台胞

5、综合中外封建社会旅行发展,可以有以下一些优点 A B C

A.旅行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

B.经济目的的商务旅行仍占主导地位。

C.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得人们主观上缺乏对旅游和度假的要求。

D.非经济目的的消遣旅游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6、下列国际收支中,属于无形贸易外汇收入的是 B C D

A.茶叶出口收入B.国际间运输收入 C.旅游收入 D.国际间居民汇款

7、旅行代理商的具体零售业务包括_______A B D F_____。

A.提供咨询服务 B.售发交通票据 C.生产旅游产品 D.陈列散发旅游宣传品 E.代客预订

论述

1、述斯坦利·帕洛格(Stanly Plog)提出的心理类型理论的要点并分析其认识意义。帕洛格将人们划分为五种不同的心理类型,自我中心型、多中心型、近自我中心型、近多中心型和中间型。(2分)

参见下图(1分)。

其中处在两个极端的心理类型分别是自我中心型和多中心型。(2分)自我中心型的人,其特点是思想谨小慎微,多忧多虑,不愿冒险。在行为表现上,这一心理类型的人喜安逸、好轻松,不主动与陌生人交往,喜欢熟悉的氛围和活动。(2分)多中心型的人的特点是思想开朗,兴趣广泛,富有胆量。在行为表现上,这一心理类型的人求新奇、喜刺激、好冒险、善主动,不愿随大流,喜欢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接触。(2分)中间型;(1分)近自我中心型;(1分)近多中心型。

近多中心型中心近自我 自我中心型中间型

中心型

2、些经济学家认为旅游业并非是一真正的产业。对此你有何评论?

(1)(2分)产业的概念:指其主要业务和产品大致相同的企业类别的总称。

(2)(4分)经济学家尤其是宏观经济学家,从来都不承认旅游业是一个产业;从产业管理来看,标准产业划分中不存在这个产业。

原因分析:

传统的产业划分标准是:产品或基本业务大致相同或相似。

作为旅游业主要构成部分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各有其完全不同的产品和业务,不符合产业划分标准,这是根本原因。

作为标准产业,要有明确的投入和产出,能清晰的界定。

旅游业的投入难以界定,作为旅游基础设施的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和作为旅游上层设施的交通都难以界定多少投入旅游多少投入其它;产出亦如此,绝对数额无法界定,尤其是散客的购物、娱乐、饮食等开支。故旅游业没有明确的投入和产出。

客观上,二战以后,各个国家又支持和发展旅游业,特别是国际入境旅游,旅游业又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产业。

(3)(2分)旅游业在何种程度上被接受为一项产业

对旅游业的界定标准不是根据产品或基本业务相同或相似来界定,而是根据其服务对

象相同,都是旅游者来进行界定的。由此也导致了旅游业的特点如边缘性综合性等。我国从七五计划期间开始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4)(2分)旅游业的定义

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知道

比较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

国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其中又分为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国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1分)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活动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是否跨越国境(1分)。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分):

(1)从活动开展的地理范围上看

(2)从便利程度上看

(3)从直接的经济影响方便看

简述经常用到的旅游者类型划分方法。

旅游者的类型划分不存在绝对不变的统一标准。事实上,人们可以根据研究目的或经营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划分标准。

常用的旅游者类型划分标准:

(1)按照地理范围划分,国内旅游者和国际旅游者;

(2)组织形式划分,团体旅游者和散客旅游者;

(3)按旅行距离划分,远程旅游者和中短程旅游者;

(4)消费方式划分,自费旅游者和奖励旅游者;

(5)旅行方式划分,游船旅游者和自驾车旅游者;

(6)活动内容划分,观光旅游者和度假旅游者;

7.旅游学概论试题 篇七

增加学生的旅游专业知识

《旅游概论》课程以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和媒介“旅游业”三要素作为切入点, 较为全面地阐述各种旅游专业知识。内容主要包括旅游的产生、古代旅行、近代旅游、现代旅游、旅游的概念、旅游的类型、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旅游者的界定、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旅游资源保护、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点、旅游商品、旅游客源市场、旅游的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旅游业发展趋势等。通过教学, 学生应该全面掌握旅游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体系, 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扩大学生的旅游专业视野

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旅游业发展变化也日新月异, 无论是旅游者的结构、旅游资源, 还是旅游形式、旅游市场, 或是旅游业的构成, 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 全面掌握《旅游概论》课程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 但通过《旅游概论》课程的教学来扩大学生的旅游专业视野显得更为重要。《旅游概论》课程总结了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律, 从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深入分析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现象, 探索了旅游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线索找出规律, 从而扩大学生的旅游专业视野, 用专业的视野去认识旅游业, 去思考旅游业, 去实践旅游业。

例如, 讲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节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思考,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 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其目标是, 既要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 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其实质是, 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以协调与平衡彼此间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其前提是, 需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去影响和改变人类传统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及思维方式。系统地进行这样的引导教学, 自然会训练学生善于用专业的视野去认识、思考, 进而从事旅游业实践。

培养学生的旅游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意向以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它综合反映了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评价、情感和态度, 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它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 往往经历由幻想到现实、由模糊到清晰、由摇摆到稳定的发展过程。

《旅游概论》课程一般作为学生学习旅游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程, 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有效认识旅游业、热爱旅游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激发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旅游行业的了解, 以及为学生学习旅游专业其他专业课程建立良好的心理、知识、思维基础, 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 应充分利用《旅游概论》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旅游专业意识, 从而提升学生的旅游职业素质。

笔者认为, 通过《旅游概论》课程的教学, 应能让学生培养旅游职业兴趣, 建立旅游职业情感, 树立旅游职业信心, 端正旅游职业态度, 重视旅游职业操守。2009年12月1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正式发布。该《意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对旅游业作出了全新的定位, 提出了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意见》公布以后, 全行业高度关注, 反响强烈。这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 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旅游概论》课程教师应有意识地分析解读《意见》, 激发与强化学生的旅游职业兴趣、职业情感及职业信心。《意见》同时强调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因此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旅游职业情感和信心的同时, 引导学生端正旅游职业态度与职业操守。笔者认为, 这都应该是《旅游概论》课程教学承担的责任。

锻炼学生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校在《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在确定“旅游活动要素分析”为该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 全面构建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教材结构和章节局限, 形成了五大学习任务: (1) 走进旅游、认识旅游; (2) 成为一名旅游者; (3) 向同学介绍家乡的旅游资源; (4) 为家人安排一次旅游活动; (5) 分析当地的旅游发展情况。每一项学习任务都经过提出明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任务评价、建构新知四个教学环节, 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典型的任务为线索, 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具体任务之中, 变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例如, 完成课程第四个大任务“为家人安排一次旅游活动”时, 笔者提出明确任务:为了表达对家人多年来关爱的感激之情, 利用自己学习旅游专业的优势, 为家人安排一次旅游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任务进一步剖析, 将整个任务分解成五个具体任务: (1) 寻找合适的旅行社; (2) 联系能提供旅途当中吃住的旅游饭店; (3) 落实恰当的旅游交通; (4) 确定游玩的旅游景点; (5) 计划好采购的旅游商品。通过五个小任务的一一实现, 最终完成这个较为复杂的任务。

应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锻炼、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辅助实施德育

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 德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 彼此渗透, 密切协调。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德育工作除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等一系列德育课程, 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外, 还有许多其他途径来辅助进行。其中, 通过德育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教学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手段。所有专业课教学都应结合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与创业精神教育。

《旅游概论》课程是旅游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入门课程,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 结合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 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如讲到《旅游概论》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中的“新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时, 可通过讲述新中国的旅游事业的创建 (1949~1955年) 、开拓 (1956~1966年) 、停滞 (1967~1977年) 及全面发展 (1978年至今) 的四个阶段, 分析旅游业发展、经济发展与国家稳定的关系, 从而很好地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引导学生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在讲到第三章“旅游的三大要素”中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时, 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在讲到第七章“旅游业的发展”中的“旅游服务要更加注重规范化、个性化和情感化”时, 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

总之, 《旅游概论》是职业院校旅游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与入门基础课程, 承载着重要的责任。《旅游概论》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全面、完善、科学, 不可偏颇, 要为旅游专业学生将来学习专业课程和从事旅游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文章结合实际调研认为, 当前职业院校《旅游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存在着不全面、不严谨的问题, 而且很多教师仍将该课程定性为以传授旅游专业知识、普及旅游常识为主。文章结合职业院校《旅游概论》课程的教学经验与相关研究, 从该课程教学现状着手, 深入探讨了该课程教学应实现的五大主体目标。

关键词:职业院校,《旅游概论》课程,教学目标,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余子萍.基于职业意识培养目标的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10, (6) .

[2]秦容.旅游本科教育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08, (4) .

[3]苏长兵.中职《旅游概论》课程“任务驱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 2011, (2) .

[4]李肇荣.旅游概论[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关于规范停工处理意见下一篇:信息安全的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