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族风情》课件

2024-10-06

《俄罗斯民族风情》课件(精选11篇)

1.《俄罗斯民族风情》课件 篇一

高中地理俄罗斯课件

一、自学内容:“发达的交通”(45—48)

二、学习目标:

1、记住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

2、俄罗斯城市分布规律。

三、重点

1、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四、自学过程

合作探究-----我参与 我快乐

(一)自学45页“发达的交通”部分内容

1、读图7.50,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分析讨论:

(1)俄罗斯交通的“发达”体现在哪些方面?

(2)在图上找出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铁路线。它叫 大铁路,被称为 。

(3)对照俄罗斯地形图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北部平坦,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着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

(4)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俄罗斯交通运输网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稀疏,这又是为什么?

(5)说出俄罗斯的管道主要输送的两种货物是 和 。

(6)以莫斯科为中心的铁路呈 状分布。你能试着评价这种路网的利弊吗?怎样来发挥优势,弥补劣势?

2、在图7.50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

3、读P47这一自然段及图7.52、图7.53、图7.54、图7.55,了解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两座城市。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 ,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 、、

、中心,有著名的 、,有世界上藏书 的图书馆。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 大城市和重要的 。

4、阅读46页的阅读材料《五海通航》及图7.51。

(1) 河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河”,它是欧洲第 长河。航运价值很高,通过运河与 、、、、相通,称为“ ”。

5、读图7.56俄罗斯交通运输业的部门结构。

(1)俄罗斯的客运以 和 交通运输方式为主。

(2)俄罗斯的货运以 和 交通运输方式为主。

五、建构知网

收获之窗-----我努力 我充实

用2分钟的时间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

六、学效检测

第四节俄罗斯学效检测(2)

火炼真金-----我成功 我自豪

(一)选择题

1.俄罗斯位于北极圈以北的不冻港是( )

A.圣彼得堡 B.莫斯科 C.摩尔曼斯克 D.符拉迪沃斯托克

2.俄罗斯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

A.海洋运输 B.内河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3.从莫斯科回来的小明,在描述其次见闻时,有一句话是在撒谎,请找出是哪一句( )

A我在歌剧院看到了正宗的芭蕾舞艺术

B我看到了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泰姬陵

C莫斯科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D 我参观了世界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4.俄罗斯河流众多,被称为“母亲河”的是( )

A鄂毕河 B叶尼塞河 C伏尔加河 D勒拿河

(二)综合分析

下图是“俄罗斯交通运输业的部门结构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的交通运输方式中,货运量最多的两种运输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客运量最多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2)俄罗斯的管道主要运送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货物,用管道运送这两类货物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俄罗斯的铁路分布各地区差异大,________________地区铁路网密,________________地区铁路网疏,有“亚欧大陆桥”称呼的铁路是________铁路。

(4)俄罗斯海运运输量不大,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俄罗斯著名的三大海港是濒波罗的海的________、濒北冰洋的________、濒太平洋的____ ____。

2.《俄罗斯民族风情》课件 篇二

一、俄罗斯茶文化来源与发展

1567年, 哥萨克首领彼得罗夫 (Петров) 和亚雷舍夫 (Ялышев) 访问了中国, 品尝了当地的茶。1638年, 驻华大使瓦西里·斯塔尔克夫 (ВасилийСтарков) 给俄国沙皇带来蒙古可汗赠送的茶叶。在1763年恰克图展览会上, 俄罗斯和中国商人开展了自由贸易, 通过此展览会大部分来自中国的茶叶进入了俄罗斯, 俄罗斯人用雪橇把大批茶叶从恰克图村运到了俄罗斯其它地区。当时, 俄罗斯茶主要来自中国北部, 被称为“ча-и” (茶艺) 或“ча-э” (茶俄) , 但是在俄罗斯历史文献里茶最初被称为“中国草”或“中国的干草”。

到了十九世纪初, 茶已成为宫廷生活的一部分, 俄罗斯贵族热衷于饮茶, 并在欧洲传统饮茶习惯基础上增加了俄罗斯风味。到了1820年, 俄罗斯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被称为俄罗斯茶文化的一套规则和习俗。

二、俄罗斯民族的饮茶习俗

从过去的三百年到如今, 俄罗斯人不管是家庭聚会, 还是友好会谈都离不开茶。亲密的聚会、重要新闻的讨论、辩论, 甚至在进行商业交易时人们都会喝茶。茶不仅是俄罗斯人生活的一部分, 更是社交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俄罗斯人平均一天喝六、七次茶, 每天除了一日三餐喝茶外, 下午休息时吃甜食也喝茶, 晚上也会在家里跟家人一起喝喝茶。

俄罗斯人喝茶讲究气氛, 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边喝一边聊天。茶不仅能给身体带来温暖, 也能使人们体会到心灵上的温暖。茶使不同时代和不同兴趣的人们聚在一起, 在俄罗斯喝茶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虽然历史上茶是贵族喜爱的饮料, 但是在俄罗斯也有所谓的“茶话会”, 这时人们一边喝茶, 一边吃各种各样的果酱、糕点和其他糖果。在俄罗斯传统里, 人们应该享受饮茶的乐趣, 更要享受和朋友交流的乐趣。丰富的茶桌是俄罗斯人好客的象征, 因此, 饮茶时茶桌上的食品丰富多样, 有蘑菇馅饼和煎饼, 以及乳酪蛋糕、面包圈、蛋糕、果酱、蜂蜜和甜食等糕点。在过去的150年中, 俄罗斯人的生活变化极大。然而, 茶传统仍然保留了下来。此外, 最近几年, 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很多咖啡馆和餐馆都沿用传统的俄罗斯风格, 传统的绣花桌布, 茶炊, 传统的食品。

三、俄罗斯民族的茶炊

在俄罗斯, 茶炊不仅仅是厨房用具的象征, 更是家庭温暖和舒适的象征。没有茶炊不能算是传统的俄罗斯家庭。茶炊是俄罗斯人生活的一部分, 甚至是家里最宝贵的财产。

茶炊是俄罗斯的发明。关于茶炊的首次记载是在1778年, 居住在扎列奇耶村什蒂科瓦街道上的伊万和纳扎尔·利西齐恩兄弟 (БратьяИваниНазар Лисицыны) 在一个当时很小的茶炊厂制造了茶炊。1823年, 纳扎尔的儿子尼基塔 . 利西齐恩当了工厂主管。利西齐恩制造的茶炊以形状和外观各不相同而出名, 例如有桶形的、花瓶形的、鸡蛋形的、海豚形的等等, 此外还有嵌饰和镂刻的, 容量从一到十升不等。另外, 比较老的茶炊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谚语, 如:“Чайпьешь, досталетдоживешь”。 (“饮茶, 就能活到一百岁”) 。

使用茶炊烧水, 水很容易沸腾并会很长时间保持温度, 当时面包圈是人们最喜欢的早餐, 而利用茶炊的温度也可以加热面包圈。茶炊始终是摆在茶桌正中间, 显示出其特殊的重要性。有趣的是, 人们总是赞赏它的“音乐性”, 因为水在沸腾的时候茶炊就开始发出很特殊的声音, 就像它在“唱歌”, 这给茶桌带来了舒适和温暖的感觉。因此, 茶炊既是很方便实用的工具, 也是艺术品。

四、俄语里跟茶有关系的俗语和谚语

俄罗斯茶文化历史虽然没有中国的那么长, 但是五个世纪的时间里也产生了不少跟茶有关的俗语和谚语。

在俄罗斯人的观念里, 茶和身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 Чайпьешь, досталетдоживешь. (饮茶就能活到一百岁)

Чайнепьешь - откудасилувозьмешь ? (不喝茶, 能有力量吗?)

此外, 俄罗斯人认为饮茶不仅可以身体健康, 也可以增进交流。例如:

Самоваркипит–уходить невелит. (茶炊沸腾, 不许离开)

Ссамоваром-буяномчайважнееи беседавеселее. (有了茶炊, 茶变得更重要, 谈话更有乐趣)

也有不少谚语表明了茶和心情的关系或者茶和感情交流的关系:

Выпейчайку–забудешь тоску. (喝点茶就可以忘记悲伤)

Чайкрепче, еслионсдобрым другомразделен. (和朋友喝的茶更香)

Кольчаемугощают, значитуважают. (有人跟你分享茶, 意味着你得到尊重)

茶来到俄罗斯时间不长, 但是已经深入了俄罗斯人的生活里, 俄罗斯人也离不开茶。喝茶时俄罗斯人讲究气氛, 人际关系。俄罗斯关于茶的俗语和谚语充分的表明了这点。现在茶已经成为了俄罗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 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占据了较高的地位, 现在茶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中依然是最受欢迎的。

参考文献

[1]Ван Лин.Китайское искусство чаепития[M].Москва:ЗАОЦентрполиграф, 2003.

[2]Н.П.Ивашкевич, Л.Н.Засурина[M].Искусствочайногостола.Лениздат, 1990.

[3]陈香白.中国茶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2.

[4]胡子祥、李爱国等.茶叶甄选与鉴别[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5]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их пословиципоговорок[M].В.П.Жуков.-4-еизд., 1991.

[6]Дойтидо Поднебесной[J].Журнал《Родина》, №10, 2004г.

3.俄罗斯异地风情 篇三

地理:地跨亚欧两大洲,领土包括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北部,面积为111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8,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海岸线长约4万公里,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及大西洋三大洋和多个边缘海。

气候:5月至9月是到俄罗斯旅游最理想的季节,不过这段时间气候多变,时晴时雨,出门别忘了带伞。俄罗斯属于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比较大,所以夏季旅行时应带一些挡风的衣服,冬季携带一件挡风保暖的外套,不要穿多层衣服,因为在俄罗斯大多数公共场所都有暖气。

饮食:有代表性的俄罗斯风味是伏特加酒、鱼子酱和俄罗斯红汤。当地有德国、意大利、中国风味餐厅,但消费较高。也有麦当劳、必胜客等西式快餐厅。

时差: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每年3月26日至9月26日的夏季时间比北京时间晚4小时)。酒店:酒店内不提供拖鞋、牙具等服务,需游客自备;一般不供应开水,应自带热水器;酒店里面的酒水及物品一般都比较昂贵,回酒店前最好自己买点必需品;酒店搬运行李一般需要小费,如果搬运行李,需自行支付小费。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美丽景点:

莫斯科

莫斯科位于俄罗斯平原的莫斯科河畔。面积879平方公里,人口约900万。莫斯科是俄罗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交通中心。她虽是内陆城市,但从这里通过莫斯科运河横贯市区并与伏尔加河沟通便可进入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成为“五海之港”。

景点一:红场

红场原名“托尔格”,意为“集市”,1662年改为“红场”,意为“美丽的广场”,面积9.1万平方米,位于市中心,是国家举行各种大型庆典及阅兵活动的中心地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广场之一。

红场的地面很独特,全部由条石铺成,古老而神圣。在红场的西侧是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及三座高塔,列宁墓上层修建有主席台,每当有重要仪式时,领导人就站在列宁墓上观礼。

景点二:历史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位于红场北面,修建于1873年,是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它于1883年向公众开放,馆里的展品和档案材料丰富多样,向人们展示了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全方的介绍了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里有最完整、最丰富的古币收藏室;有大量的出土文物,还有俄罗斯、东方和部分西方的武器;俄罗斯和外国的服饰织物、农用工具、木制家什、其他的雕花及彩绘木器、陶瓷和玻璃制品。另外,馆中还分门别类地收藏着大量描绘历史人物、事件、特点及建筑等的绘画,而且有历史地图、民情风俗档案、各种手写本及古印本等。

景点三:莫斯科地铁

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它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1935年5月15日,苏联政府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开通了莫斯科地铁。

如今,莫斯科地铁全长200多公里,其布局与地面的布局一致,呈辐射及环行线路。地铁总共有9条线,包括8条辐射线和1条环行线,150个站台,4000列地铁列车,每天运送乘客达900多万人次。这里的地铁运行速度很快,时速最高达90公里。

景点四:列宁墓

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长石建成,1924年列宁逝世后便长眠于此。列宁的遗体被安放在水晶棺中,身上覆盖着前苏联的国旗,脸和手都由特制的灯光照着,清晰而安祥,定期对外开放。以前列宁墓前有士兵站岗,每小时换岗一次。1993年底,这个有名的1号岗被撤掉了,现在安排在无名烈士墓旁,感兴趣的游客可以前往无名烈士墓观看士兵换岗。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坐落在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它是一座景色秀丽的文化名城,是具有光荣历史的英雄城市,也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圣彼得堡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面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0.2%。由于河流纵横,风光秀丽,所以它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美称。圣彼得堡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很多建筑为西欧风格,名胜古迹比比皆是。

圣彼得堡的面积为607平方公里,其南北长44公里,东西长25公里,城市总人口为500万人左右。圣彼得堡的“白夜”世界闻名。6月22日前后的一周,是白夜最长的时候,也是游客最多的时节。一直到夜间12时以后,依然可以在露天阅读报刊、散步观景。不等天黑,马上就是日出,昼夜相连,妙趣横生。每逢“白夜”,圣彼得堡都要举行“白夜”艺术节,各种音乐会、歌舞会和其它演出通宵达旦,其乐融融。此时的圣彼得堡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夜城”了。

景点一:冬宫

是俄罗斯著名皇宫,现为国立艾尔米塔日博物馆。由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建于1754年至1762年,呈封闭长方形的一座三层楼房,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的典范。曾经是沙皇的宫殿和住所,1922年起改作国家博物馆。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冬宫面向宫殿广场,中央稍微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神巨像。

景点二:彼得要塞

彼得要塞坐落在市中心涅瓦右河岸,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该要塞1703年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后几经扩建,建成这座六棱体形的古堡。古堡的墙高12米,厚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长700米。

彼得要塞中有圣彼得堡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圣彼得堡大教堂,这座大教堂建于1703年,原先是木质的,1712年在原处改建为石砌的大教堂,历时21年才建成。

俄罗斯人的习俗:

关于俄罗斯的出租车:在俄罗斯,可谓是“全车皆租”。在这里虽然有专门的出租车,但数量远远不如国内多,如果你想打车,千万不要寄希望于很快等到带有“TAXI”标志的车子,你只要站在路边,伸出手就可以了,自然会有车停下来,接着就是谈价格。这些车都是私人的,所得的收入是不用缴税的。据说这是为了照顾收入比较低的俄罗斯人民。顺便说一句,在俄罗斯,私家车的拥有率是很高的,在这里从最好的奔驰、宝马到最差的本地产的普通轿车都有,一些流行的车型价格基本上也就只是中国国内的一半。

关于俄罗斯的烟民和酒民:俄罗斯人抽烟很厉害,无论男女老幼。这里烟大多不是很贵,大多数烟折合成人民币后也就3-5块钱左右。在大街上,你随处可以看到窈窕淑女手里夹着烟,悠然自得。只要是抽烟的俄罗斯人,通常烟瘾都很大,经常只要环境允许,隔十分钟就会点上一根,正常的话一天要两包以上。但有一点,在公共场合如车站、餐厅、宾馆大堂等,俄罗斯人还是非常自觉禁烟的。

俄罗斯的酒文化应该是闻名于世界的,“伏特加”更是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另一张名片。可能是由于天气过于寒冷的缘故,俄罗斯人总爱喝上一口用于御寒,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俄罗斯人的手里提着一个小酒瓶。如果有幸喝了两杯,你顿时会感觉浑身火热,效果果然不同凡响。

关于俄罗斯人: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但一半以上的人口是集中于欧洲大陆,因此,他们是很典型的欧洲人的性格,很热情、豪放和大方。每到一个咖啡厅,里面的工作人员都很热情,不停的叫“hou,coffee”,“hou,tea”他们会说的英语有限,所以经常手舞足蹈,俄语夹杂着英语说个不停。

朋友曾经给我讲过一个他的亲身经历,在俄罗斯有一个最让他感动的老头,看到他就给他一个熊抱,然后拉着他不停地比划,用双手交叉捧住胸口,然后再来个拥抱,接着不停向他竖大拇指,嘴里说着什么,后来本地员工告诉他这是俄罗斯人视你为真心朋友的动作,这个老头说的意思是中国人非常好,不远千里来帮助他们建设通信工程,他们很感动,会视中国人为真诚的朋友。

当我们踏上去往俄罗斯游玩的旅途,相信每个人都会在那里留下不一样的回忆,这些回忆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4.《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教案 篇四

《俄罗斯民族风情》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10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中的一节课。课本选取了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考虑到这两首乐曲篇幅都比较长,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调整为欣赏穆索尔斯基最具代表性

的歌曲《跳蚤之歌》和格林卡最着名的一首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通过欣赏,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及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通过聆听歌曲《跳蚤之歌》,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幽默、欢快的音乐情绪,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深刻寓义,对“强力集团”有初步认识。重点欣赏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格林卡,熟悉乐曲两个性格鲜明的音乐主题,通过聆听及体验活动,理解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创作素材来自于民间音乐;并能用抒情、悠扬的声音演唱主题一,能伴着主题二的旋律感受简单的俄罗斯民间舞蹈动作。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突破难点。

整节课通过主题对比聆听、学唱主题及感受舞蹈动作等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深入浅出、层层推进。

二、教学片段实录

欣赏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1、简介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于1848年间在华沙写成。这是格林卡最着名的一首管弦乐曲,是俄国第一部真正的民族交响乐作品。

2、主题对比聆听

(1)主题一:旋律来自俄罗斯一首民间婚礼歌《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

①欣赏并思考这一主题的节拍、速度、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出示这一主题的乐谱)

②学生回答:节拍:3/4拍;速度:缓慢;音乐情绪:悠长、抒情、歌唱性

③唱一唱主题旋律,注意强音记号和跳音记号

师范唱→学生跟钢琴学唱,解决难点→分角色演唱:第一遍老师独唱,第二遍加入女生一起唱,第三遍加入男生一起唱→师点评,提示注意情绪,跟音

乐分角色演唱,师指挥

④聆听第一主题第一变奏:说说与主题一有何异同?采用了什么手法?

欣赏后学生回答,出示:

相同处:主旋律基本不变 不同处:演奏乐器出现变化

A1:木管 A2:加入弦乐 A3:加入铜管

变奏: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作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有利于乐曲更好地表现其感情。

(2)主题二:旋律来自俄罗斯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

①欣赏并思考这一主题的节拍、速度、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出示这一主题的乐谱)

②学生回答:节拍:2/4拍;速度:快速;音乐情绪:欢快、热烈,舞蹈性)

③欣赏影片《作曲家格林卡》片段,

了解乐曲创作过程,了解其创作素材来自俄罗斯民间歌舞音乐。

④跳一跳:伴着舞蹈性主题旋律跟师模仿俄罗斯舞蹈动作

4、完整欣赏:思考:乐曲使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联想到俄罗斯农村的生活场景,美丽的姑娘出嫁了,人们聚在一起为她唱歌、跳舞,无比欢乐,想到人们向往幸福自由的生活……

三、教学反思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成功课堂教学之重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中师生间为达成教学目标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在接到比赛课题后,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课本选取的是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这两首乐曲篇幅都比较长,对于高一学生来讲,在有限的一节课中完成两首大作品的欣赏存在一定的

难度,且都是管弦乐曲,在形式上也比较单一,所以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

我将迪斯尼动画版本的《荒山之夜》作为课间欣赏曲目,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对新课学习起到铺垫作用。考虑到穆索尔斯基的创作以歌剧和歌曲为主,我在教材曲目之外,增添了他的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歌曲《跳蚤之歌》。这个歌曲集中体现了穆索尔斯基的创作风格,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音乐欢快、诙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保留课本曲目——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因为这首乐曲是格林卡最着名的一首管弦乐曲,是俄罗斯第一部真正的民族交响作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这样的调整,不仅引导学生了解了俄罗斯民族乐派及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而且丰富了作品的体裁,由易入难,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成功课堂教

学之关键

设计好了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后,我认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这节课的结构,我认为合理的教学结构是成功课堂教学的关键。

这节课,由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和课堂总结构成。新课讲授又分为了解“强力集团”、欣赏歌曲《跳蚤之歌》;了解格林卡、欣赏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各部分教学时间的安排也很有讲究,教学重点的突出,首先反映在完成教学重点环节的教学时间上。根据这次比赛一节课40分钟来计算,我用列表的方法来呈现这节课的结构: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小计

新课导入 图片欣赏 分钟

3分钟

简介俄罗斯音乐及民族乐派,引出课题

2分钟

新课讲授

简介“强力集团”、欣赏歌曲《跳蚤之歌》

10分钟

32分钟

了解格林卡、欣赏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22分钟

课堂小结

归纳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5分钟

5分钟

从表中清晰看出,整节课的结构清晰,重点突出。以此为基础,再来设计课的各个环节就显得更加科学、有效。

3.准确选择教学方法,成功课堂教学之保障

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在

上《俄罗斯民族风情》这节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灵活选择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因为是借班上课,为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在新课导入时,我以一组精美的俄罗斯民间风情图片,作为送给学生的见面礼。精美的图片,加上悠扬、经典的旋律,学生被带入到俄罗斯民间风情中,很好地引出了新课课题。在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时,我用对比聆听和填表格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两个主题不同的节拍、速度及音乐情绪,并分别用学唱主题一旋律和伴着主题二的旋律音乐模仿俄罗斯舞蹈动作的方法,引导学习感受、理解这两个主题。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认识到“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作品以人民生活为题材,运用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的风格特征。在归纳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时,我采用了讨论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这些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使教学难点的突破更轻松,师生间的互动更自然,学生的体验、感受活动更积极。

4.恰当增添教学资料,成功课堂教学之精彩

好的教学资料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之前,我在网上搜集到电影——《作曲家格林卡》,其中有一段描写格林卡在民间采风时,看到村民和着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聚在一起跳着俄罗斯民族舞。我剪切了这个片段,添加到教学中。在聆听了主题二后,请学生欣赏这段视频,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很直观地理解了这一主题是以俄罗斯民间舞曲作为创作素材的。有了这样的铺垫,课的最后,学生讨论、归纳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就变得容易了。

精彩、生动的教学资料为我的课堂

教学增添了不少色彩。然而,教学资料要巧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在这节课中,有些视频资料的设计,我把握得不是很好。

有一段介绍穆索尔斯基生平的视频资料,全长5分6秒,介绍了穆索尔斯基的艺术成长经历、参加“强力集团”的情况、音乐作品创作、写作风格、代表作品、晚年生活。备课时我只觉得这么丰富的视频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实际情况却很不理想,课后仔细想想,对这段视频的处理实在太草率。从结构上讲,穆索尔斯基的介绍不是本课重点,只需简单讲。从内容上说,视频中的内容太多,有的与前面所讲内容重复,如“强力集团”的介绍;有的不需要讲,如穆索尔斯基的晚年生活过得十分潦倒,终日以酒和麻醉剂为伴…;有的需要精简,如穆索尔斯基的艺术成长经历和作品创作。

课后,我重新剪辑了这段视频,调整为:师简单介绍穆索尔斯基艺术成长

经历,学生阅读书本文字了解其代表作品。视频了解其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由原来的5分多钟精简为2分多钟,教学方法更多样化,课的结构更完善,主次也更分明了。可见,教学资料要根据课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拿来主义”不可取。

5.俄罗斯风情小镇美文 篇五

【篇一:游俄罗斯风情一条街】

有人听了这个题目,可能以为我去俄罗斯了。告诉你吧!我去旅顺了。为什么威海会俄罗斯风情一条街呢?因为旅顺被俄罗斯占领了一段时间,所以留下很多欧式建筑。

你看这座欧式别墅,屋顶像黑色蛋卷,中间还有一个白色的窗户,左右两边还有梯形的黑色屋顶,左边有三个白色窗,右边也有三个十字架白色窗。屋顶下夹着一层房间,再下面有层就橘红色的楼,旁边有一个波浪形图案。最下面就是圆形的房间了。我觉得这座别墅很特别,你呢?

这座也不错,拱形的窗,窗下面挂着一面粉红色旗子,上面写着“澳大利亚马尔嘉里亚尼”艺术展。这座房屋除了全身通红以外,还有许多白色十字架条纹布满了整个房子。

除了欧式别墅,还有很多俄罗斯玩具和食品。比如说套娃。套娃有六个,分别是婴儿、儿童、少年、青年、成年。套娃其实是一个小女孩,在她的一生中,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所以俄罗斯人想和她一样。于是经常把套娃放在家里。还有巧克力,做得非常厚、非常大。包装很漂亮。有的做成美元,有的做成多拉a梦。味道相当浓,一向喜欢吃巧克力的我突然不想吃,只是觉得包装好看而已。

【篇二:太阳岛俄罗斯风情小镇作文

对于从没踏出过国门的我们来说,位于哈尔滨太阳岛上的俄罗斯风情小镇显得格外具有吸引力。旅游大巴从市区一路向北,开过松花江公路大桥,就来到了著名的太阳岛。据说在1979年,歌唱家郑绪岚的一曲《太阳岛上》让太阳岛名扬海内外。不过,我个人觉得,太阳岛只能算是一个绿化较好的大公园而已,并没有太多的出彩之处,我们对太阳岛的游览也只限于走马观花。看过一个大型人工瀑布,体验了冰灯艺术馆后,我们直奔最令人向往的俄罗斯风情小镇。

来到风情小镇,得说一说这个小镇的由来。大约一个世纪前,沙俄在哈尔滨修建中东铁路,当时中东铁路局第一任局长兼铁路护卫军司令霍尔瓦特将军,发现松花江畔的太阳岛水草丰美、丛林茂盛、空气新鲜,是一个天然的度假避暑胜地,于是就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别墅。从那起,各类有钱有势的的外国人,都纷纷在太阳岛上建造起自己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这其中以俄国人居多。这一幢幢精美别致的别墅掩映在花卉、绿树丛中,错落有至,各具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民族风情。尽管随着世道的变迁,不少别墅已经被拆或移作他用,但目前这片区域仍有保持完好的老式别墅27幢。经过有关部门的修复开发和经营,就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座美丽的俄罗斯风情小镇。

进入小镇,首先从穿着俄罗斯军服的门卫那里领取到一本小镇的护照,这标志着游览的正式开始。据说小镇内的许多幢别墅都设有邮戳,游客可以自取在护照上盖章留念。于是,许多游客一进园就变得风风火火起来,匆匆忙忙奔波于各幢别墅之间,让自己的小镇游变成了疯狂的盖戳游。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打量这座漂亮的花园小镇,只见红屋顶、木板房、小栅栏、花丛绿茵、小桥流水、山石雕塑,让你仿佛置身于一个可爱的童话王国,不由勾起了心中那份久远童真的回忆。轻轻地步入这些小屋内,有的在销售着俄罗斯民族工艺品,有的是介绍太阳岛历史的图片展馆,有的模仿的是50年代苏联百姓家庭的场景,更有的是咖啡餐厅或者苏联影院。这里的工艺品和商品大多来自俄罗斯,营业员也以俄罗斯姑娘为主,她们能用中文与游客交谈。苏联人家内存放着当年人们使用过的老式钢琴、壁炉、壁画、缝纫机、卧床、书桌、电话等,让你感觉到既陌生又熟悉,既新奇又亲切,耳畔仿佛还有手风琴演奏的《喀秋莎》隐隐传来,时光仿佛倒流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那个火红年代。总而言之,这里是一座俄式风情极浓的旅游休闲小镇,其特色在于,在中国境内能够营造出一种别样的异域风情,让你有一种出境旅游的感觉,还是蛮不错的体验。

【篇三:令人神往的俄罗斯风情小镇作文】

美丽的太阳岛上,坐落着一个,美丽、欢快令人神往的俄罗斯小镇。小镇由20多座上世纪的别墅和民宅构成。这些色彩鲜艳的建筑映衬在绿树花草之中,韵味十足、错落有致,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建筑风格。造型各异的雕塑,以它诙谐幽默,或凝重质朴,坐落在绿草丛中,洋溢着艺术风情……。这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它极大地吸引了无数游人。

走近小镇,迎面矗立着一个硕大的,带着三角头巾的黄色套娃,手中捧着一个大红心微笑着迎接来到小镇的人们。我们领到了一本盖有小镇印章的墨绿色护照,凭着护照进入小镇。哈哈!我也是小镇公民了。我自豪地将护照在苏三大妈的雕像前呈现,欢快地与她留下了得意的留影。

身边有一架巨大的撑着琴盖的三角钢琴,耳边仿佛顿时响起了优美的俄罗斯歌曲——红莓花儿开,我陶醉在美妙的乐声中……。乐声渐渐扩散在小镇上空,似乎陪伴着每一位来到小镇的客人。

一个大型的木制火车头,车斗里装满了枕木,我想在这崇山峻岭的东北,遍布着多少原始森林,蕴藏着多少矿产和宝藏,这里是养育着人们的黑土地。

在这里随处可见,具有典型俄罗斯风格的套娃。我来到一排领导人的套娃前,有幸能如此近距离与高层人物会晤、合影留念,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边的绿草鲜花中,一座系着白底大红圆花围裙的俄罗斯大妈,她肥胖的身躯填满了腰间的曲线,绿色短袖下,肉肉的手臂,挽在腰间,硕大的圆头鼻子朝天,镶嵌在双下巴的肉脸上,头戴红色小三角头巾,一副可爱憨态的造型,我高兴地依偎在她身边,笑容满面地与她亲切合影。七个小矮人穿过时间隧道,来到绿草坪边的鲜花丛中,仿佛将人们带到了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的情景中……。

溪水在绿树荫下潺潺流过,鱼儿在水中欢快游荡,一派自由自在地休闲。清澈的水面依稀可见水底的鹅卵石。岸边蘑菇造型的小怪人,长鼻子圆眼睛吸引你对他多看几眼。黑色抽象变异造型的石雕,安静地坐在水边,将双腿伸入水中,似乎在观鱼、在养神、在遐想着无穷的童话世界……。

曲径的小道,围着低矮的木栅栏。我们沿着鲜花盛开的的小路,向映衬在绿树丛中农家小院走去。草坪上竹椅、花坛,是喝茶聊天的的地方。木制带顶的水井,用手摇着辘轳把水从井中缓缓提上,浇灌着那低矮藤架上的植物和那匍匐在木栅栏上的藤蔓,沿着木扶手的楼梯小沓几步便到了农舍。

我们穿行在绿树中,来到了猎户瓦西里家,门口是一尊手握长矛和盾牌的铜像,鸟笼和一头用兽皮制成的带有角的鹿,也许这是猎手引以为自豪的战利品。木格窗边挂有一架手摇电话,在手机盛行的今天,看到它,尤为亲切。屋里放有一架钢琴,琴台摆放着俄罗斯艺术品,一台缝纫机和一个烧炭的铁制大熨斗。铺着台布的餐桌上,放着鲜花,屋里摆放着酒具,和各类酒水……。

这是娜塔莎大婶家,木制的床,墙上挂有俄罗斯风格的挂毯,铺着小方巾的床边柜上摆放着花瓶,屋里放置着各类布艺工艺品。呈现着俄罗斯韵味的装饰。

6.多彩的民族风情课件 篇六

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第三课时

活动一认识民族服装

1.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最能区别不同民族的标志就是服装。听说大家收集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下面分小组交流交流,你收集到的民族服装的特点。

2.我是民族服装讲解员。

在教室一角布置民族的服装展览厅或出示收集到的图片(见图片,主要有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服装各若干套 )

各小组推荐民族服装讲解员进行讲解,教师配上相关服饰画面。

评选最佳讲解员。

3.看服饰猜民族。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根据刚才的交流猜一猜。

4.讨论:为什么少数民族的服装与我们汉族有这么大的区别?

小结:看来,各民族的服装真是五彩斑斓啊!如果把咱们56个民族的同胞集合在一起,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是多么绚丽的一幅画面啊!

【设计意图:通过看、猜、说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少数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服饰,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活动二民族食品交流会

1.分小组介绍民族风味小吃。

2.看食品图片,猜民族。

3.猜中后在交流介绍食品的做法、味道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品尝品尝。

小结: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各个民族都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特色食物,有机会你们一定要走走看看,亲自尝尝。

【设计意图:通过看、猜、尝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少数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服饰,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活动三形式多样的住房

1.欣赏图片:形式多样的住房。

2.补充交流:形式多样的住房。

3.讨论与交流:各民族的建筑特点与什么相关?

小结:现在你知道各民族的建筑特点与什么相关呢?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了解少数民族形式多样的住房。】

活动四独特的交通工具

1.看地理环境,猜交通工具。

2.小资料:云南的溜索过河

3.你还知道边远地区的民族使用过哪些交通工具?这些特殊的交通工具与什么因素有关?完成:我的想法————

结:我想考考大家,为什么少数民族地区会出现这么独特的交通工具呢?今天我们了解到不同的民族在服饰、食物、住房、出行等方面有所不同,这些不同源于当地的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等。这也体现了少数民族的聪明才智。这些特点也让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人更具魅力,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让我们再次唱响《爱我中华》这支歌,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了解少数民族独特的交通工具。】

7.《俄罗斯民族风情》课件 篇七

一、民族性格的矛盾性和极端行

如同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民族, 俄罗斯民族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格。俄罗斯性格是复杂并且矛盾的: 既善良又邪恶; 既向往自由又寻求专制; 既热情好客又异常冷漠……这种性格的形成必定与该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而谚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俄罗斯这一性格的描述可见一斑, 如:

( 1) Без труда невытащишь и рыбку из пруда. 不劳动者不得食。

( 2) Работа любит дураков. 劳动喜欢傻瓜。

例 ( 1) 中认为只有“劳动”才可以获得生存, 是肯定“劳动”的, 而例 ( 2) 中有说“劳动”喜欢傻瓜, 视乎有否定了劳动, 一方面肯定, 一方面又否定, 可见俄罗斯人性格的矛盾性。同时俄罗斯民族比其它民族更倾向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如: Либо грудь в крестах, либо голова вкустах. 要么胸前挂满十字勋章, 要么将头藏在灌木丛中。这说明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极端性。

二、爱情、婚姻观

对于爱情、婚姻这个话题, 自然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份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俄罗斯人也不例外, 在俄语谚语中有很多关于爱情、婚姻的谚语。其中大多体现了俄罗斯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忠诚。同时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 渴望拥有自己的家庭。如:

( 1) Милому и семь вёрст не околица. 为爱人千里迢迢也不嫌远。

( 2) Свойуголок — свойпростор. 自己的家园是自己的天地。

( 3) Вся семья вместе, таки душа на месте. 全家在一起, 心神才安定。

三、财富观

在对待财富的态度上, 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当然也会受到当时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影响, 受宗教影响, 俄罗斯人重视精神道德追求, 强调精神道德追求高于物质财富和利益的实现。他们漠视财富, 甚至鄙视世俗财富, 重视精神道德追求。如:

( 1) Хоть мошна пуста, да совест чиста. 钱袋虽空, 但良心纯洁。

( 2) Лучше капля ума, чем вдоволь богатства. 智慧胜财富。

俄罗斯人对待财富反对惟利是图, 认为应当用正当的手段来获取, 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 正如中国古语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俄语谚语中有:

( 1) На чужой каравай глаза не подымай. 不要垂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2) Землю красит солнце, а человека труд. 太阳使土地生辉, 劳动给人扬名。

四、尚右忌左观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俗习惯, 不同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与感情衣达方式。对于“左”, “右”这一对概念, 俄罗斯人自古以来都是尚右忌左, 也可以说是尊右卑左。他们认为右象征吉祥, 左意味着不吉利或凶兆。俄罗斯人尚右忌左起于何时, 已经不可追溯, 但这与宗教的影响不无关联, 基督教认为, “右肩站着天使, 左肩站着恶魔”。而俄语谚语中有不少这类的谚语, 如:

( 1 ) Никогда не плюй на правый бок, на правуюсторону. 任何时侯也不要向右吐唾沫, 因为保护神—天使在右边, 而魔鬼在左边。

( 2) Правый глаз чешется — на милого глядеть. 右眼痒—想见心上人。

( 3) Правое ухо горит — хваллт. 右耳发烫—受人夸奖。

五、友情观

友情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 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对于一个十分热情好客的的民族———俄罗斯, 他们待客真诚, 热爱朋友, 认为朋友高于金钱利益, 它们也十分珍惜友情。这一点在他们的语言谚语中也有所体现。例如:

( 1) Не имей сто рублей, а имей сто друзей. 不要一百卢布, 而要一百个朋友。

( 2) дорогогогостяиворотанастежь. 有客临门, 开门迎接。

( 3) Для милого дружка и серёжку из ушка. 为了好朋友, 甘愿牺牲一切。

俄罗斯民族心理体现在方方面面, 俄语谚语也是数不胜数, 本文不能一一例举, 只能从几个方面来反映其特点。

六、结语

谚语作为文化载体的一种形式, 折射着本民族一定的价值、态度, 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该民族的民族心理特点。本文通过对谚语中折透出来的俄罗斯民族心理进行深入研究, 对俄罗斯民族的性格、价值观有了一定的掌握。这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俄罗斯人的了解, 增进了对俄罗斯文化的深入研究, 而且有利于跨国际对话的开展。

摘要:民族心理是指特定的民族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民族精神素质和心理状态的总和, 表达了人们通过共同的感觉、思维、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等心理活动形式表现出的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而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也当映射了一定的民族心理内涵。

关键词:俄语谚语,民族心理

参考文献

[1]朱达秋.从俄语谚语俗语看俄罗斯人的传统财富观[D].外国语文, 2011.

8.不屑做“一等民族”的俄罗斯 篇八

眼前的中共六大会址,是在周边布满了青草、野花、椴树和白桦树的一片平地上的一栋破败建筑,旧楼残垣断壁,楼房已经没有房顶、没有窗户、只剩下红砖墙壁,外墙被火苗熏黑的痕迹清晰可见。建筑内,一层的天花板未被完全破坏,楼内破烂不堪,遍地是罐头壳,碎砖头。钉在建筑外墙上的门牌写着“公园街18号”,成了这座建筑唯一保留完整的身份信息,这就是80多年前历史的见证。李先生向我们介绍说“中共六大会址起初是当地贵族庄园内的一栋别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被确定为建筑文物。苏联时期,由于住房不够,当地镇政府决定将集体农庄的―些村民迁到这栋楼房居住。最近4、5年这栋旧建筑连续发生两次火灾,发生火灾后,楼内的住户全部被迁出,旧楼被废弃”。

资料显示,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由于国内当时正处在极为严重的白色恐怖中,很难找到一个安全的开会地点,加上1928年春夏间将相继在莫斯科召开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大会和共产国际第六次大会,中共中央遂决定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今天的五一村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有142人。瞿秋白、周恩来和共产国际代表布哈林在大会上作了报告。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周恩来、蔡和森等5人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还兼任中央组织部部长。

“六大”之后,周恩来又在莫斯科参加7月份举行的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大会之后,他没有马上回国,在莫斯科又住了一个月,直至9月底。作为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周恩来找了当时在苏联学习的许多中国党员逐个谈话,向他们介绍国内 的革命形势,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征询他们对回国后工作的意见,查阅了一批留苏学生的档案材料,考虑他们回国后的工作安排,周恩来还特意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去看在那里学习和工作的同志。父亲和中山大学的许多同学都是在莫斯科第一次见到时年30岁的周恩来,并留下深刻印象。

尽管是座废弃的建筑,我们一行人仍然围绕着这栋旧楼前前后后地仔细观看,不断拍照,我们想象着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当年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险阻,远涉万里来到莫斯科前来开会的革命前辈,想象着他们在这栋旧楼内的严肃与活泼,争论与鼓掌。我们都盼望“六大”遗址能早日建成闻名中外的博物馆。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重温青春时光

看完“六大”遗址,我们抓紧时间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参观,我们要看看父辈美好的青春时光是在哪里度过的。莫斯科中山大学俄文全称“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大学”,是联共(布)中央在孙中山去世后为纪念他而开办的,目的是为中国培养革命人才。当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俄国顾问鲍罗庭于1925年10月7日,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66次会议上正式宣布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建立。以后,有数百名国共两党的精英陆续前来这里学习。张闻天、邓小平、王稼祥、杨尚昆、王明、博古还有蒋经国就是从这所学校里走出来的。

我们驱车来到闻名遐迩的莫斯科中山大学。我看到这里似乎像个大宅院,主楼有四层,侧面还有一栋小楼,主楼前有一大片花园。李先生介绍说“这座古建筑是十月革命前一个俄国贵族的官邸,每一间房屋都高大敞亮,一个大厅已改成礼堂,整座宅院已改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校。当时的莫斯科中大还处于秘密状态,不对外公开,也不挂牌子”。

我的父亲1926年10月底至1928年4月来苏联后,先在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中国班学习,1928年4月以后转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在“中大”翻译班工作,1930年8月毕业回国。我还想起了父亲晚年在回忆录中写到他在苏联留学期间的愉快和烦恼。

正冥想间,不知哪位同伴悦耳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路,“我们大家是不是可以散坐在楼前花园的草坪上来张纪念照,就像当年同学们下课后的休闲,嬉戏玩耍,或聊天争论,我们浪漫一把好不好”。我们一行人热烈响应这个提议,大家在草坪上席地而坐,摆好姿势,仿佛时光倒流,我们沉醉在父辈们往昔美好的青春时光中,这是难忘的的激情四射的青春岁月,这是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

不允许金钱玷污的新圣女公墓

参观完莫斯科中山大学,李先生带我们直奔向往已久的莫斯科新圣女公墓。提到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就使人想到巴黎的先贤祠,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新圣女公墓坐落于秀丽、宁静的莫斯科河河畔,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进了墓地,看不到那种千篇一律呆板的长方形石碑群,说是墓地,倒不如说是一片大型雕塑艺术公园,满园灵秀,每一处墓地都是一座造型奇特、精美的石雕艺术品。李先生带领着我们一一细看。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电影导演爱森斯坦,大作家果戈里、契柯夫、法捷耶夫,画家列维坦、维拉丁·斯诺夫,声乐家斯宾诺夫、夏里亚平,舞蹈家乌兰诺娃,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苏联政治家莫洛托夫、米高扬、赫鲁晓夫,世界上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农艺科学家米丘林……这些曾经名扬世界辉煌一时的人物,如今都默默伫立于墓地一角。公墓里一派安详,偶闻一两声鸟鸣。这里的人物墓碑多为人物石雕,这些石雕人物,有的托腮沉思,有的凝眸远望,有的神态诙谐,有的面容严峻,死者的灵魂性格、喜怒哀乐,被刻画得形神毕肖、淋漓尽致。

在李先生的引领下,我们缓步来到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女英雄卓娅的墓前。在上世纪50、60 年代,卓娅是中国青年尽人皆知的女英雄。就在这次来俄罗斯之前,我还看到今年春天《作家文摘》上的一篇文章《真实的卓娅的故事》。卓娅的祖父是位神父,她的父亲屈死于苏联的“肃反扩大化”。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卓娅参军仅两个月,卓娅被俘后备受摧残折磨,但她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年仅18 岁。卓娅的遗体在绞刑架上吊了近一个月,历经风吹雪盖,受尽了路过的德国兵的侮辱。1942年新年前夕,一批过路的德国人喝醉了酒,将卓娅遗体上的衣服扒光,用刺刀狂捅她的尸体,还用刺刀割去了她的一侧乳房。卓娅的出身和经历是真实的,卓娅的英勇就义是真实的,人们对她的崇敬也是真实的,我们一行人在卓娅的墓前深深地三鞠躬。

nlc202309041028

在俄罗斯人的心中,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教堂。据说,苏联解体后国家的各类拨款急剧减少,新圣女公墓也面临着生存危机。这里的土地已近饱和,没有更多地方可以埋葬新近去世的名人了。现在许多富有的俄罗斯新贵,想通过捐助巨款,修缮或扩建墓地,使自己死后也能埋在新圣女公墓。这种想法遭到了几乎全体国民的反对,俄罗斯人不允许金钱玷污这块圣地。

游走在安详静寂的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看着四周为俄罗斯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的雕塑、墓碑,我想,苏联巨变解体之后,俄罗斯人依然珍惜自己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为世界人民留下珍贵的历史。我还想到,俄罗斯的历史并不长,特别是在近现代两百年多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在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战争或革命运动方面,俄罗斯都涌现出许多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师。 军事家有先后击败拿破仑和希特勒的统帅库图佐夫与朱可夫, 政治家有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思想家有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作曲家有格林卡、李姆斯基科萨科夫和柴可夫斯基,文学家有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柯夫、高尔基、肖洛霍夫,自然科学家有门捷列夫、巴甫洛夫,更有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想到这里,我又不禁想到俄罗斯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俄罗思民族根本不屑于做二流民族,甚至不屑于做一等民族,要做就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

胜利广场

吃过午饭,稍事休息,下午我们去参观胜利广场。胜利广场是1995年5月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建成。广场的代表性雕塑为胜利女神纪念碑,碑高141.8米,象征着1418天的卫国战争。广场还有凯旋门等著名雕塑。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由光荣厅、纪念厅、近卫军厅以及画廊等组成。解说员向我们叙说,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集中了190个师,5000架飞机和4000辆坦克,对苏联实施闪电战。因为对战争准备不足,苏联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节节败退,德军直趋莫斯科城下。在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独力抗击了百分之八十的德国法西斯军队,一共牺牲了二千七百万人,伤者不计其数……

纪念馆的厅里设有6个用实物做的全景画厅,生动地再现了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六大战役: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会战、强渡第聂伯河和攻克柏林。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列宁格勒保卫战的全景画厅。 站在“列宁格勒保卫战”全景画面前,仿佛正面对一座熊熊燃烧的城市。纪念馆中的讲解员向我们介绍道:在卫国战争中,列宁格勒(即彼得堡)被德军围困900天,昼夜不停地轰炸、炮 击,使城市遭受严重破坏,停水停电,缺吃少穿,严冬无法取暖,有47万人战死,64万人饿死。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被围困的日子里为鼓舞红军作战,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交响乐—— “ 第七交响曲( 列宁格勒)”,并于1942年3月5日在城内的战火中演出,同时向前线和国外直播。据说,为了使演出正常进行,苏联红军先以强大密集的火力将敌炮打哑,随后这部表现愤怒与反抗的交响巨作,便在战火声中奏响。音乐象山洪暴发一样淹没了整个城市,人们从街上、从掩体里、从住所里聚集到广播扩音器前,倾听着英雄的乐章。一名在前线听到交响乐的德军士兵在日记中写到:“写出和演奏这种交响乐的民族是无法战胜的”。列宁格勒保卫战最终以苏联红军获胜结束。

与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共进晚餐

由于下一场活动是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会见我们,时间是6点30分,我们必须6点20分在到达中国大使馆。抱着遗憾的心情,我们来不及一一细看历史文物,匆匆离开了卫国战争胜利纪念馆。我们一行人驱车前往中国大使馆,行驶了约半个小时后,看看表,6点20分准时到达。

6点30分,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准时出现在大使馆大厅门口迎接我们。李辉大使长得很帅,人也很健谈,他请我们先浏览了一番中国大使馆,接着请我们到宴会厅就坐,之后,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李辉大使说“欢迎你们到中国大使馆来,现在是中俄两国友好关系最好的时期。大家此次不远万里专程来俄考察访问、查寻先辈在俄活动的档案,不仅对个人家庭意义重大,也对两国关系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当前,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这离不开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智慧和努力,也离不开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当年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2012年,‘俄罗斯旅游年’在中国成功举办,今年中俄元首共同出席了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两国旅游合作方兴未艾。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资源,将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在俄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的地方串联成一条独特的‘红色旅游路线’,推动来俄旅游的中国游客沿着‘红色旅游路线’寻找先辈的足迹,弘扬革命的精神,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尽一份力量。中国驻俄大使馆愿为此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他接着说“你们的父辈都是老一辈革命家,他们青年时代在苏联留下了历史的足迹,你们这次集体前来俄罗斯查阅父辈的档案,俄方很高兴,认为这是俄罗斯档案馆的价值体现;同时,这也是中俄友谊的结晶。我们曾请俄罗斯远东研究所和俄中友协的朋友到中国大使馆来做客,他们很支持你们前来俄罗斯档案馆查阅父辈的史料”。

曹耘山代表我们一行人讲话。他说非常感谢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和李辉大使对我们这次前来查询父辈档案资料的支持,没有大使馆的支持和协调,我们的工作不可能顺利完成。

酒席间,李辉大使即兴和我们谈起他在俄罗斯工作的观感。他说俄罗斯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比如俄方十分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教育,青年人结婚时大多到卫国战争纪念馆参观,去红场上的无名烈士墓献花。社会上报纸一般不报道个人发财致富的消息和文章。俄方教育青年想的很深很远,在校学生一律穿校服,体现不出穷富,同时从小培养青年人严谨庄重的素养等。(未完待续)

9.民族异域风情课件 篇九

一、【教材分析】

《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第3个主题活动。这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是中国人”的内容标准第七条“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而编写。与前面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说说自己的民族”及后面的“多彩的民族节日”、“各具特色体育运动”及“民俗礼仪”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而《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这个活动主题从民族服饰、民居和民族歌舞等方面介绍各民族的特色风情。旨在让学生感知不同民族的服饰、民居和民族歌舞的特点;并探究服饰、民居与地域、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关系;了解不同的民族的生活习惯,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从能力方面看,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学生生活实际离少数民族的生活较远,对少数民族的风情了解不多;从孩子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喜爱活动、喜欢唱歌、跳舞。因此,在活动中可以放手让学生收集资料,分享信息的乐趣;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深究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体验,感受民族歌舞的优美。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交流、展示,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民居和民族歌舞,感受我国多彩的的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文化。

2.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感知不同民族的服饰、民居和民族歌舞的特点,了解它们与地域、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关系。

3.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分类整理、交流展示等活动,学会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感知不同民族的服饰、民居和民族歌舞的`特点,了解服饰、民居、民族歌舞与地域、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民居、民族歌舞,感受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逐步树立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六、【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PPT课件、收集有关各民族服饰、民居、民族歌舞的图片、文字及影音资料。

2、 学生准备:搜集不同民族的服饰、民居、歌舞等信息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民族游戏导入(2-3分钟)

师:大家好!我听说同学们课前学习了很多各民族的知识,是不是?那黑老师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老师给一些有关各民族知识、风俗特点的提示,请同学们猜猜这是哪个民族?

(课件呈现一些壮、黎、藏等族,然后再展示身着民族服饰的图片。先展示“苗族”、“鄂伦春族”、“白族”、“藏族”的民族服饰图片,凭借服饰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

师:在刚才的比赛中,我们发现了每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的特点和风情。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镶嵌成中华民族五彩斑斓的文化宝库,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各民族,去感受他们的民族风情。(板:民族风情)

设计意图:教师以竞赛考查的形式,引入活动的话题,复习旧知识,考查学生对先前学过的民族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一环节民族风情的学习埋下伏笔,该活动能迅速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本次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开端。

二、探究民族风情,小组内合作交流(5分钟)

过渡:课前,同学们根据自己喜欢的民族,分别从民族服饰、民居、民族歌舞这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了解了不同的民族风情。下面,我们就以小组的形式(4-6人一小组),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首先,老师要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

(课件出示以下内容)

(1) 小组活动要求:①小组长负责活动的主持和汇总。

②有序发言,认真倾听。

③交流完后推选1-2人汇报。

(2) 汇报活动要求:①汇报内容要紧扣主题。

②用自己的语言将汇报内容表述清楚,言简意赅,时间不超过1分钟。

③汇报形式可生动多样。(如:图片、实物、网上资料、统计数据、音频、视频材料等。)

设计意图:合作交流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收集资料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地收集资料,旨在亲身感受民族服饰、民居、民族歌舞特色,理解民居与居住环境的关系。同时和同学交流资料,旨在实现信息共享。教师提出的小组合作要求是为了培养学生资料搜集的能力以及分析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使小组合作交流有其价值,而不流于形式。

三、探究民族风情,班级汇报交流活动 (整体用25分钟左右)

活动一:看服饰,猜民族,欣赏民族服饰美(5-8分钟)

1、各汇报人展示民族服饰图片,先让同学们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然后学生再给以介绍。(板书:服饰 民居 歌舞)

2、预设:教师补充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和图片,给学生介绍。如果学生提到的教师也可点击PPT展示。

(该环节是如果学生汇报不全的情况下,教师给以的补充。)

3.谈谈感受:看了这么多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你有什么感受和发现?(引导并板书:各具特色)

4、探究服饰:PPT展示几个民族的服饰,鄂伦春族、傣族、白族、藏族,探究不同民族的服饰为什么会不同呢?(引导生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与地域、自然环境信仰的密切关系。)

设计目的: 看一看,感受民族服饰特点;说一说,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与地域、信仰的密切关系;重点介绍与普遍浏览相结合,以求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益。

活动二:资料汇报,合作交流,分享民居特色美(5-8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民居图片、实物模型等,根据建造民居的材料、样子让学生猜一猜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教师适当地作点拨与分析。

1、各组汇报展示。(重点汇报:蒙古包、布依族石房、傣家竹楼、白族民居、苗族吊脚楼等)

(蒙古包:可以移动,这就与蒙古人的游牧生活有密切关系;布依族石房:是因为取材方便;傣家竹楼:可以避热避湿;白族民居:崇尚白色,以白色为主;苗族吊脚楼:通风,防潮。)

2、 教师补充播放一些视频材料

3、教师对学生材料进行提问,探究民居特点以及这些民居与他们居住环境的关系(预设:抓住学生汇报时的几点进行深入提问:例如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傣族的竹楼,傣族竹楼掩映在茂密的竹林之中,别有一番东南亚的异域风情,你知道傣族人为什么住竹楼吗?蒙古族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小结并板书:环境、气候、文化、信仰)

4、小结探究:看来,各民族的民居和他们居住的环境、生活、生产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你还能在举例说说吗?

活动三:听听、唱唱、跳跳,感受民族歌舞美(8-10分钟)

过渡:动听的歌曲、优美的舞蹈,是各民族人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具有民族风情的歌舞艺术。

1、播放《吉祥三宝》,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好听吗?会唱可以跟着演唱。

备注:课前提前调查一下,若该班学生大部分无演唱、跳舞特长就使用第三个环节。

(2、你还知道哪些民族歌舞呢?(预设:提前调查该班是否有会跳民族舞蹈的学生,可以让该生表演)鼓励学生说一说、跳一跳、唱一唱。

民族歌舞大联欢

要求各个小组进行展示:内容可自选:

(1) 说一说:知道哪些民族歌舞,并说出它的特点

(2) 跳一跳:把最喜欢的民族舞蹈表演出来,如:新疆舞、藏族舞、蒙古族舞、傣族舞。。。(如没有展示的可变为欣赏)

(3) 唱一唱:演唱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

(4)奏一奏:鼓励有特长的同学介绍并演奏他们所学的民族乐器。)

3、预设:如经过调查无这些特长的学生,该环节这样处理。

1)学跳藏族“锅庄舞”。视频播放,介绍跳锅庄舞,师生学跳,从锅庄舞的场面中,你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性格怎样?

2)介绍、欣赏其它民族舞蹈。(重点介绍傣族孔雀舞、维吾尔族的舞蹈,边介绍边学着跳跳)

3)提问:少数民族的舞蹈给你带来什么感受?小结:舞蹈  优美 热情 奔放 柔美 各具特色

4)欣赏壮族对歌——师生简单对唱(介绍壮族三月三的歌节)

5)听歌曲,猜民族。(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山路十八弯》、《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花儿与少年》、《草原赞歌》学生边听边猜,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大家来唱唱民族歌曲(民族歌曲连唱)

6)教师播放乐器表演——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提问这是哪种民族乐器?

7)问生还知道哪些民族乐器?(蒙古族的马头琴;维吾尔族的手鼓;傣族象脚鼓;哈萨克族的冬不拉;侗族的芦笙)

8)探究提问:你们从少数民族的歌、舞、乐器声中感受到了他们民族的什么特点?

师小结:人们喜欢用音乐抒发情怀、寄托憧憬。少数民族歌舞反映了各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凡魅力,为人们共享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提供了一个鉴赏、交流、吸纳的平台。

设计意图: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民歌,不是说说就可以理解的,唯有体验才有感受,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跳一跳,是最好的体验方法,而且在唱唱跳跳中能获得最大乐趣。

四、唱歌曲《爱我中华》归纳总结,感悟提升 (5分钟)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说一说民族服饰、民居、民族歌舞与哪些因素有关吗?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时,我们要怎样做呢?

总结: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与当地的环境、气候、文化、信仰等有关。我们了解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就应该保护民居,尊重、理解、欣赏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板书:保护、尊重、理解、欣赏)

课件播放《爱我中华》,师生共唱,随着歌声的结束而结束全课,再一次进行民族团结的情感体验。

五、课后拓展作业

师: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共同维系着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繁荣。下节课我们将继续了解多彩的民族节日,请同学们课下进行调查和预习。

八、【板书设计】

服饰

民族风情  民居  各具特色——环境、气候、文化、信仰

10.《俄罗斯民族风情》课件 篇十

【课题】第十单元 俄罗斯民族风情

—— 荒山之夜

申请资格种类: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测试学科:音乐

姓名:胡雪英 第十单元 俄罗斯民族风情

——荒山之夜 【教学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设计“荒山之夜”这一课时,以现代高中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为切入点渗透具有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力图通过用聆听、分析、探讨、表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的俄罗斯民族乐派风格特征,并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理解多元文化这四个基本理念,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荒山之夜》,让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及拓展学生初步具有国际视野。

二、通过《荒山之夜》的分析作品表现手法及各种配器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让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比我国民族音乐的方法,间接促进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了解与喜爱。

【教学重点】

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风情 【教学难点】

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讲解法 【教学教具】

多媒体、音乐、影视片段、课件。【教学内容】

一、聆听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

二、《荒山之夜》作品分析: 1.作品结构介绍:三个主题。

主题一:勾画出荒山之巅群魔乱舞的疯狂场景。

主题二:群魔的出场是为黑暗之王“车尔诺包格”现身,狂欢进入了癫狂的阶段。

主题三:突然,远处传来微弱而清脆的钟声,天已渐渐破晓,预示着熟睡的农民已经苏醒,再也听不到狂欢的喧闹,群妖悄悄溜走。

2.了解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创作背景。3.《荒山之夜》表达出作曲家什么样的情感? 【教学对象分析】

我认为教学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根本的能力素质。这一能力素质的显现在教师能够根据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实际,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规律,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阻止好教育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作为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1.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2。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3.成为课堂活动的合作者;4.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间播放《荒山之夜》的MP3,初步感受、体验此作品。

二、提问:

欣赏《荒山之夜》并思考三个主题音乐的情绪变化,分别描写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三、聆听(边听边讲解)1.三大画面:

画面一:乐曲开始由第一、第二小提琴引领弦乐组以极低的音量演奏的急速三连音,起初声音微弱随后迅速提高,在弦乐飞速的行进后,木管、铜管乐器组先后加入,不协和的小

二、增

四、大七度以及复音程等多次出现,勾画出荒山之巅群魔乱舞的疯狂场景。

画面二:群魔的出场是为黑暗之王“车尔诺包格”现身所做的铺垫,长号与大号在低音声部的齐奏演绎出威严而低沉的旋律。这是一个具有宣叙调一样悠长的旋律线条。在这一旋律出现后,马上出现乐队齐奏,并升高半音模仿前段旋律,增强了音乐的戏剧性。乐曲逐渐加强力度,并在原本快板的速度上又加快了一些,整首乐曲到达激烈的高潮,狂欢进入了癫狂的阶段,仿佛一个个幽灵在空中飞舞、骑着扫帚的女巫呼啸而过……

画面三:突然,远处传来微弱而清脆的钟声,天已渐渐破晓,牧歌一样的旋律预示着熟睡的农民已经苏醒,这段纯朴的旋律与前面戏剧性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再也听不到狂欢的喧闹,群妖悄悄溜走,乐曲也在这样的平静安宁中结束。

四、再听一遍作品,根据作品的情绪变化把画面串连起来。

五、让学生根据以上串联起来的画面编写故事。

六、让个别学生分享个人编写出来的故事。

七、提问:

问:分析完作品了,那么有哪位同学知道这部作品是哪位作曲家写的呢?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写的呢?这部作品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呢?

八、解答以上问题:

1.穆索尔斯基生平:穆索尔斯基出生于1839年,他是俄国民族乐派著名组织“强力集团”里的一员,也是创作作品较多的一位。他比较著名的作品有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交响音画《荒山之夜》、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等。2.《荒山之夜》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之一。这是在19世纪欧洲民族乐派兴起后,俄国民族乐派利用本民族民间音乐、传说等素材勾勒出的一部杰出的交响乐画。3.在《荒山之夜》中,穆索尔斯基通过梦境与现实、鬼魅与人世、寒夜与黎明的鲜明对照,表达出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管弦乐曲所充分着墨的群妖狂欢场面,不过是对美好世俗生活的一个强烈的反衬而已。

九、最后,为了增强学生对这一课有更深刻的印象。播放动画《荒山之夜》,又名: Night on Bald Mountain。1.动画片介绍法国导演: Alexander Alexeieff / Claire Parker 根据《荒山之夜》这个神话故事改编而成的一部动画《荒山之夜》,又名: Night on Bald Mountain。上映日期: 1933 语言: 法语 2006年6月在Annecy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评选出的“动画的世纪〃100部作品”第七名。2.播放动画片《荒山之夜》。

十、课后作业

11.《俄罗斯民族风情》课件 篇十一

叶赛宁于1895年10月3日出生在梁赞省柯兹敏乡康斯坦丁诺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不满3周岁的时候就因为父母不和而被寄养到外祖母家,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其间。外祖母对他讲述的许多民间故事,无不深深印在幼小叶赛宁的脑海里。他天真活泼,善于思考。对什么事情都喜欢刨根问底,甚至问外公“是谁把月亮挂在天上”。俄罗斯的民间故事、民歌民谣,曾使多少伟大诗人、作家的童年生活得到无比的充实和丰富!叶赛宁的外祖母可以说是诗人“最早的老师”,对诗人创作才能的发挥有着深刻的影响。

叶赛宁15岁便开始写诗,早期的诗歌在莫斯科的《处女地》报和《帆》《曙光》等杂志上相继发表。他的第一本诗集《扫墓节》于1916年出版。叶赛宁的诗富有浓郁的大自然气息,把读者带到了俄罗斯乡村大自然的自由广阔天地,那里有“眼睛会说话”的白桦树,有绿茵茵的草原和白色的羊群,有闪着银光的河流……在俄罗斯诗坛上,叶赛宁一开始就被公认为“大自然的歌手”,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景色,是他诗歌形象、声音、色彩的摇篮,也是他传达细腻情感得心应手的艺术手段。例如,诗人把小白桦比做美丽的少女,把少女的手臂比喻为“白天鹅”,,这样的诗,会使读者与诗人的感受产生共鸣,进入诗的境界。又如,在《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小屋》一诗中,读者可以通过“趴在平静水面”上的“金色的蛙”以及“单脚独立的老枫树”正“守护着天蓝色的俄罗斯”一类的比喻。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

叶赛宁善于运用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艺术手法,让视觉、听觉、触觉融合,沟通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叶赛宁笔下,夜是宁静的、温柔的,但却静中有动,仿佛“夜”本身就富有生命的气息:

夜深沉,四周一片寂静,

只听得溪水轻声歌唱。

这就更突出了“夜”的寂静!诗人继而写到夜色的明朗、柔幽,不仅突出溪水的声音所带来的美感,而且还衬托出夜的光色之美:

明月洒下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夜》这首诗作为描写农村夜色的现实主义作品是相当传神的。它描绘了富有魅力的宁静的境界:万籁俱寂中溪水潺潺流动,并“悄然流入”梦乡,夜莺的歌声“消逝”,明月“倾泻”自己的光华,给大地上的一切“披上银装”……这一系列景象,巧妙地展示出诗人宁静恬适的心境,受其感染,读者仿佛随之进入梦幻般的世界。

诗人就是这样以现实为素材,经过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加工,创作出抒写大自然的一首首美不胜收的杰出诗篇的。叶赛宁爱花草树木,视动物为朋友:他爱自然界的一切。如今,全人类都应该感谢叶赛宁,哪怕仅仅因为他以自己的诗让全世界都深刻体会到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因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大自然才是美的化身和美的源泉。

叶赛宁一生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经历是他与美国舞蹈家邓肯的一段恋情,邓肯是20世纪初风靡欧洲的著名舞蹈家。是世界公认的现代舞创始人。1921年秋天,她辗转来到莫斯科,开办舞蹈学校,传授技艺。想使刚刚从战争中恢复而依然贫穷落后的“苏维埃俄罗斯”的儿童“具有与高尚心灵和谐一致的优美体魄”,叶赛宁与她由于艺术相通而一见钟情。他们有着共同的艺术语言,相近的艺术见解:邓肯视舞蹈为“心灵的背影”,叶赛宁视诗为“心灵的钥匙”。通过艺术媒介他们心心栩印了。1922年5月,叶赛宁随邓肯前往欧美旅游,目的是“亲眼目睹一下西方世界,获得感性认识”。在周外期间,无论是在柏林还是在罗马,无论是在纽约还是在芝加哥。叶赛宁都一无比怀念祖国,似乎哪儿也比不上“故乡月儿明”。他在诗中写道:

唉,这些国家我也知道,

那里的道路我走过不少,

现在我真想归来,

靠故土越近越好。

叶赛宁是个具有“忧郁气质”的诗人,邓肯是个“快活乐观”的舞蹈家,他们虽然有着共同的艺术语言,但终因性格不合。最后不得不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了。

叶赛宁的代表作有抒情诗《母牛》《狗之歌》《乞讨的小姑娘》,组诗《无赖汉之恋》《波斯抒情》和长诗《安娜-斯涅金娜》等。他的诗极富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而这正是因为诗人内心充满真挚的情感。诗人曾坦诚地写道:

剖开自己柔嫩的皮肉,

用感情的热血去抚慰人心。

作为天才诗人,叶赛宁成熟得早,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又像一颗“人间的流星”——他只活了30岁,最终因精神抑郁症在圣彼得堡(前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叶赛宁走了,他的诗却成为世界诗库里的瑰宝。

上一篇:直系亲属政治表现下一篇: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