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的调研报告

2024-10-17

村官的调研报告(通用8篇)

1.村官的调研报告 篇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社会利益格局、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反腐斗争也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当前,农村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村官”廉洁自律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农村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村官”违纪违法的现状

**市青原区是个新区,自

成立以来,不断加强村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但是,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还比较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5年,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立案查处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60件,处分63人。其中,经济类案件7件、违反社会管理秩序类案件53件,分别占立案总数的12%、88%。经济类案件主要以挪用、非法占有性质案件为主,如某村原出纳郭某利用职务之便侵占集体资金3.5万元,某村一村小组原出纳李某利用职务之便,挪用集体资金1.5万元;53件违反社会管理秩序案件中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和赌博性质居多,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案件30件,赌博案件12件。

二、“村官”违纪违法的成因

村干部违纪违法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认真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平时不注重自身学习,缺乏自律能力,有相当数量的村干部长期不学习,理想、信念、宗旨淡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一些村干部思想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是新旧体制交替,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完善,给违法乱纪者以可乘之机,一些村干部抱着侥幸心理,以身试法,以致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

三是少数乡镇党委对村干部疏于管理、监督,没能及时发现村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致使一些村干部有恃无恐。

三、“村官”违纪违法的对策

村干部廉洁自律是个新课题,加强村干部廉洁自律,必须做到自律、他律相结合。自律的前提是体制机制完善,个人素质得到提高,但在当前农村廉政建设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个人素质得不到提高的现实状况下,强化他律就是一条主要的途径。针对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现象查不胜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过硬、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乡镇党委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阵地,加强对村干部的思想教育,每年集中一定的时间,采用封闭教育等方式,进行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理论培训。要善于运用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的人,不断提高村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法纪观念。同时,要进一步突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使广大村干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焕发奋发拼搏、再创新业的进取精神,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当前,要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突出“关健是要取得实效”和“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两个重点,注重在“抓学习、强载体,树典型、促结合”等方面下功夫,在村干部中广泛开展党的宗旨教育、传统教育和政策法规教育,切实解决村干部在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廉洁自律、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健全、完善制度,进一步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一是健全管理制度。要把村干部纳入干部统一管理序列,对他们的工作优劣进行考评,使村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要把对领导干部党风廉政评议向村干部延伸,形成立体交叉的评议网络,扩大评议的影响力和齐抓共管的声势。要建立健全村干部廉政档案,对村干部特别是村“三大头”执行廉洁自律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对村干部的奖金考核,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一个既合理科学,又能调动村干部积极性的考核方案,防止事实上的分配不公。为了增强村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可考虑建立廉政基金,即每年从村干部的年终奖金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廉政基金。可以采取个人提一点,乡镇财政贴补一点的方法,作为村干部个人的廉洁基金,由乡镇统一管理,存入银行专户。当村干部卸任时,只要没有受法纪追究的全额返回本人,反之则归集体所有。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在村干部的使用上,要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在选人、育人方面,要有一套可行的制度,使村班子形成梯次结构,达到能力类型全面、知识类型专业、气质类型互补、年龄结合优化。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人选,可以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条例》等有关规定,实行公开选拔。也可选拔乡镇街道机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年轻干部下村挂职锻炼,同时实行村委会主任助理制,加大对村后备干部培养。四是加强监督制约。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重视发挥村民群众的监督,村政重大事项必须提交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决定,并实行公开。要在村一级配备专职纪检监督员,负责对

“村官”进行监督,直接对上级纪委报告工作。对村民推选出来的村民监督小组,要赋予他们知情权与监督权。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村账乡管”,对村支书、村主任和村会计任期内(离岗)的经济活动、项目决策、财务收支等情况,进行责任审计,尤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重点审计,审计结果向村民公布。对少数不廉洁的村干部要实行谈话制度,进行诫勉。

3、从严执纪,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村干部品行好坏,是否廉洁,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声誉,而且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社会稳定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村干部违纪虽然是少数,但在群众中影响很坏。对此,乡、村两级党组织决不能掉以轻心,等闲视之。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对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突出重点,查处一个,教育一片;对村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要打破情面,敢于查处,以儆效尤,绝不能以情代纪,以情代罚。要善于用反面典型案例来教育村干部,增强拒腐防腐意识。在对村干部加强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与村干部家属的定期联系,充分发挥“廉内助”的作用,做到警钟长鸣,使村干部自觉筑起拒腐防变之墙。

2.村官的调研报告 篇二

近年来, 大学生村官作为新生的农村基层建设主体, 他们身处农村基层的第一线, 他们是农村基层“踏实做事的勤务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务决策的参谋员、农村科技的辅导员、百姓心声的代言员、先进文化的引领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各项活动的组织员”。然而,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党务政务中扮演何种角色?他们从事的农村党务政务现状如何?影响他们参与农村党务政务的因素有哪些?围绕着这些问题, 笔者深入到苏北三县市开展调查研究。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深入苏北三县市, 分别是盐城市滨海县、连云港市灌南县、宿迁市泗阳县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2份, 回收252份, 其中, 有效问卷249份, 有效率达到98.81%。样本的基本特征如下:被调查的女大学生村官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58.6%, 女性比例大于男性;党员人数占68.9%, 团员仅占29.9%;样本中的大学生村官主要来自于本县本市, 所占比例为57.0%, 其次为本市他县占38.6%、样本中仅有7人来自其他县市;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文史类和理工类, 两者所占比例超过了87.1%, 而农学类的比例仅占0.4%。

二、主要研究结果

(一) 国家政策传播者———多管齐下, 网络宣传占一席之地

笔者在前期收集资料中发现, 某地区L村官在政策宣传上有特色, 他们将村党委的委员集中在一起学习国家方针、政策, 大家一起讨论, 加强理解, 以便更好地宣传给村民。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 L村官仔细研究有关财政、金融等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 形成了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生产创新、农业生产产业化等措施, 推动农村发展。在所有被调查的村官中, 他们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政策, 其中, 有28.80%大学生村官绘制宣传栏进行宣传, 其次有19.70%大学生村官是用广播宣传。

在笔者的走访中发现, G县Z村官除了用广播、条幅、大字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政策法规外, 她还了解到当地部分村民信仰基督教, 所以她就利用村民在教堂做礼拜的时间宣传政策。她说, “这种做法较有成效, 也得到教堂的支持。”当地没有用网络进行宣传, 因为一方面G县经济较为落后, 乡村的网络设施尚未普及。另一方面农民很难接受新知识, 不太容易掌握网络。此外, 当地的宣传政策的传统一直都是村干部挨家挨户去宣传, Z村官认为用网络宣传的效果不及一家一家去宣传。然而, S县D社区L村官, 除了运用传统的方法外, 还用网络进行宣传, 而且网络宣传的效果很好。D社区因为区位优势所以经济发展比较好, 网络等基础设施较为齐全。而且D社区有很多流动人口, 很多居民外出打工, 采用网络宣传更加方便。对于一些政策宣传, 除了网络宣传外, 他还分人负责各个区域宣传, 各个击破。

然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25.5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运用网络宣传效果较好。但35.5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效果欠佳, 还有一些地区因为经济条件较为薄弱, 网络尚未普及。问卷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村官作为高知识群体, 能熟练掌握高科技, 但在村务管理中因为地方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村民观念的落后, 很难运用网络进行政策宣传。即使运用网络宣传, 多数效果也不佳。

(二) 党建活动的践行者———继承传统, 推新创优

村党支部是确保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 推动新农村建设, 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是全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因此村党支部建设是村级党务的重要内容。目前苏北三县市普遍存在着党员年龄老化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大学生村官除了认真实行“三会一课” (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 外, 还采取多种措施抓好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问卷调查发现, 40.30%大学生村官开展“创优争先”活动, 发挥党员先进性。20.40%大学生村官组织支部委员参观学习先进经验。

除了上述措施外, S县X村官于今年2月成立党群综合服务中心, 综合服务中心设有多个功能室, 其中, 一楼设有便民服务大楼、计生服务室和生活超市;二楼设有党群综合活动室、综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远程教育室等多个功能室。该中心已经成为社区党员群众的“办事议事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为民服务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X村官依托党群服务中心, 设立“为民服务岗”, 张贴服务指南, 制定工作计划, 建立党建台账资料, 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党建服务活动, 推新创优。

但是从笔者与村官访谈中发现, 苏北三县市的村党支部建设普遍存在党员年龄老化的问题。S县S村官告诉我们, “‘党员年龄老化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农村是普遍存在的, 因为现在农村普遍没有年轻劳动力, 导致农村里的党员大多都是老年人”。苏北三县市村党支部建设除了党员年龄老化外, 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 49.80%的村党支部整体工作和思路缺乏长效机制, 其次27.10%对于新老党员的教育培养欠缺, 再者15.10%村党支部党员队伍思想意识松散。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大学生村官的村党支部建设。大学生村官还需要想出新点子、新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 计生工作能手———真抓实干, 负责、协调、监督计生工作

农村工作有农村工作的方法、路数, 但是, 有时候村里的老办法往往对一些旧问题并不好使, 这时候就需要大学生村官想新办法、想新点子、出新路子。

B县L村官说, “我们村原来有个超生户, 已经生了三个女孩, 还要生第四胎, 长年累月在外躲计划生育, 荒废了农业生产, 使他经济窘迫, 债台高筑。”针对这类问题, L村官就和镇里其他5名大学生村官商量对策, 大家集思广益, 认真分析, 发现超生户往往是越穷越想生, 越穷越可以无所顾忌地常年在外偷生。这个分析使村官们茅塞顿开, 当时村里正在大面积种植马铃薯, L村官就上门做超生户的工作, 绝口不谈计划生育的事, 只说他家现在的经济状况如何抚养三个孩子, 并帮他算了一笔经济账, 现在农村里生一个小孩, 抚养教育, 一直到上大学至少要花7万多元, 如果把这笔钱存在银行里, 20年后能有近10万元, 足够家庭养老。超生户听了L村官一番话后颇有同感。L村官立刻接着话题动员超生户种马铃薯。马铃薯种下后不久, 超生户就带着媳妇去镇卫生院做了结扎手术。村官们将这一方法在全村、全镇推广, 改变原来被动的对超生户“哄、劝、吓、罚”的方法, 代之以找事情给他们做, 改变他们的经济状况, 使其逐渐认识到计划生育的好处, 自觉遵守计划生育的规定, 减轻了村官的工作压力,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除了上述的措施之外, 大学生村官还在计划生育工作中采取过一些行为举动。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在所有的被调查大学生村官中, 有24.30%的大学生村官制定计生工作目标, 23.30%大学生村官实行奖优罚劣相关规定, 12.80%开展计生情况报告会。由此可见, 大学生村官是计划生育工作的能手, 他们真抓实干, 在计划生育工作中, 担任领导、协调、监督等多种角色。

大学生村官在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如计生工作手段弱、工作队伍建设不稳定等等。计划生育工作内容繁琐, 程序复杂, 考核严格, 因此大学生村官为了落实完成好计划生育工作承担了极大压力。

除了上述问题外, S县L村官表示, 每次到检查考核计划生育工作时, 自己压力就很大, 因为计划生育工作内容很复杂很混乱。他说, “一方面因为社区流动人口太多, 不好进行调查。如果居民在外地, 就要联系到他们让他们把妇检单送回来。如果联系不到居民, 有时甚至还要亲自去外地调查。另一方面因为属地管理、户籍管理混淆, 也加剧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L村官还说, “现在有些地方按照属地管理进行计划生育工作, 而有些地方按照户籍管理进行计划生育工作, 这样会给村官的工作带来混乱。”当被问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时, L村官希望政府能够规定好统一的制度, 便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在大学生村官开展农村党务政务中, 有许多因素支持着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如大学生村官作为高知群体, 对于国家的政策能更好地理解, 这样就能更好地宣传给村民。而且, 大学生村官通过学习管理知识, 相比过去的老村干部而言更懂得放权。再者, 大学生村官不涉及当地的家族利益, 做事公平公正得到村民和村干部的支持。

除了支持因素外, 在大学生村官开展村支部的党务工作过程中, 还有一些制约因素。诸如村支部工作模式成旧、党员活动热情不高等。

三、小结与思考

自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至今, 已走过四载春秋, 当初刚出校门懵懂的大学生们在基层锻炼成才, 为我国农村基层建设不断完善奉献着炽热的青春。苏北地区由于较早地落实大学生村官计划, 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发挥自身特长的平台, 给予他们上升的空间。在大学生村官从事农村党务政务工作中不断进行创新性的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 大学生村官从事农村基层建设时间较短, 一些理念和方法仍需不断的完善。在调研中笔者了解到, 为中共党员的大学生村官所任职务为村党委副书记, 非党员大学生村官所任职务为村主任助理, 从职务安排的角度观之, 大学生村官的农村党务政务建设主要以辅助性和协助性的工作为主, 由于自己不是“当家人”, 所以在一些重要问题决策和倡导上, 即使有创新思维也不免受到制约。再者,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 领导对大学生农村党务政务建设的关注度有待增强, 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入和一些优惠政策方面, 虽然大学生村官在聚集和运用第三方资源方面做出一定的努力, 然而相信如果有上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大学生村官农村党务政务的工作成效将会更加喜人。

参考文献

[1].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DB/OL].人民网.

[2].刘国中, 朱国云.大学生“村官”成长之路——来自江苏的经验[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3].张学东.当前农村社会管理存在问题及其治理策略——基于河北省76个农村的调查和分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1) .

[4].李永生.刍论大学生村官与实现我国农村善治[J].理论导刊, 2010 (4) .

[5].殷殷.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苏北农村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6) .

3.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考察报告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考察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近年来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2005 年 6 月 29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正式以文件的形式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国家计划项目,力争三到五年内实现一村至少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至此,全国各地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及规定,陆续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落实大学生村官的各项机制,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奔赴各地农村担任村官,有些高校毕业生甚至通过竞选,直接担任了村支书或村主任。

一、上海市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情况

(一)总体情况

2006年开始,上海部分地方实行选聘大学生村干部到村任职。从2008年开始上海市全面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2009年上海市选聘大学生“村官”的要求是必须是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但必须是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才能报考。上海市共有6941人网上报名,经资格审查,经过资格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3918名高校毕业生,争夺上海市10个郊区(县)提供的279个“村官”岗位,平均供需比为14.3∶1。当年上海市共选聘大学生“村官”223人,其中女性占六成。原浦东新区选聘大学生“村官”23人。

2010年报名人数为1941人,报考录取比例约为12:1,较之2009年,报名人数减少七成。经自愿报名、高校推荐、考试面试和体检政审等环节,2010年共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167人。在2010年的村官招录过程中,各区县都加大了本区县毕业生的录取比例,这是今年大学生村官招募工作的最大变化。在远郊区县,语言不同,当地农民观念也和市区有很大差别,大学生融入有一定困难,而当选村两委班子更是很困难,这是大学生到村任职后两年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瓶颈问题。大学生融入难这个问题也是区县反馈意见中比较集中的一个,各区县都希望增加本地学生的招聘,以保证大学生村官更快地适应当地的文化和语言。为此,2010年招录时做了相应调整,40%的招聘岗位用于定向招录本区县毕业大学生。

(二)上海市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待遇

上海市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工作、生活补贴分为日常工作、生活补贴和政府奖励二部分发放。具体发放办法即:(1)每月发放2000元日常补贴,12个月为24000元;(2)政府奖励每年经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发放,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16810元。另外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按人均2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安置费。

上海市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生活补贴、政府奖励和一次性安置费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社会保险包括医疗、养老、工伤、生育、失业五险,公家出37%,每人16650元/年;个人出11%,每人4950元/年。公家出的社会保险费部分由市、区县二级承担。

(三)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与培养情况

2010年下半年7、8月份,上海市在全市范围内成立大学生村官自我管理委员会,参照高校学生会组织模式,组建大学生村官自治性组织。与此同时,上海市还为大学生村官组建自我管理的“一网一报”,依托上海基层党建网,组建上海大学生村官网站,将大学生村官的动态情况、想法、创意、在农村的调查报告等内容放在网上进行交流;组织大学生村官自主编制简报,搭建互相交流、沟通的平台。

在基层锻炼满一年后,通常被安排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综合部门进行3个月左右的轮岗,以熟悉村、镇两级工作情况。

二、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一)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的总体特征

1、专业

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专业相对比较全面。有法学专业、有经济学专业、有生物学专业、还有刑事侦查专业,基本上理、工、农、医类的毕业生都有。其中,理工类所占的比例是32%,人文社科类所占的比例是68%。

2、学历

浦东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地区,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因此吸引了不少高学历的大学生报考当地“村官”,最低的学历是本科。以2009年浦东新区选聘的23名大学生“村官”为例,硕士学历的共有10人,占当年浦东新区选聘大学生“村官”的43%。其中,当年唐镇选聘的5名大学生“村官”中,共有4名硕士研究生,占唐镇当年选聘大学生“村官”的80%。

3、学校及生源地

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基本都来自沪上各高校。2009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中,来自211院校的有9名,占39%。其中有2名来自复旦大学,且都是硕士研究生;1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也是硕士研究生。

2008年及2009年两届的大学生“村官”生源以外地生源为主,分别占到该届大学生“村官”的82.5%和73.9%。2010年浦东新区在选聘村官时,提高了对本地生源的选聘率,当年外地生源的大学生“村官”所占的比率下降至59%。

4、年龄与性别

浦东新区几年来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年龄普遍较轻,出生年份集中在1977年至1987年时间段,主要以1980以后出生的为主。

在大学生“村官”男女性别比例上,浦东新区女性大学生“村官”的数目稍多于男性,男女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3%和57%,这与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于男大学生有一定关系。总体上来说,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的男女性别比接近1:1,基本均衡。

5、政治面貌

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的整体政治面貌以中共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主,其中中共党员为65.3%,预备党员为29.2%。另外1.3%和4.2%分别为共青团员和群众。

(二)浦东新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情况

浦东新区从区政府到镇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是比较重视的。区、镇每年都会对新入职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全封闭的统一培训。每季度区政府、镇政府都会各举办一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交流各自的心得,及时向区政府反馈意见和建议。区政府一年还会组织五次以上大学生“村官”联谊活动,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还成立了自己的QQ群,作为各村大学生“村官”联系的一个重要平台。为了全方位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能力,浦东新区政府每年会给大学生“村官”们发放几本书籍,内容涉及提高心理素质、增强综合能力、如何更好地在农村服务等。

浦东新区政府及各个镇政府对服务期限满一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实行到区、镇两级政府部门见习的措施。2009年和2010年年底,浦东新区为服务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举办了定向考录公务员的考试,共有9名大学生“村官”经过考试成为公务员。

三、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

(一)为新农村建设做出的贡献

1、为农村生产建设出力

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学历比较高,他们在大学里掌握了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知识。而农村最缺乏的就是现代化的知识和技能。各个学科的大学毕业生在农村这片广阔的田野里都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他们的到来,对于提高浦东新区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有一定促进作用。

2、为农村文化建设出力

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仅指经济建设,还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就涉及到农村文化建设,在这方面大学生“村官”们利用他们的优势为繁荣浦东新区的农村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唐镇的刘沁佳、周丹、杨礼等几名大学生“村官”,一来到唐镇工作,就谋划着如何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她们自编自导了几个小品、舞台剧,并在唐镇的各个村进行演出,引起了轰动,受到广大村民的热爱。

3、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出力

2009年10月至11月,浦东新区各个村进行了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各村的大学生“村官”均参与了这次选举,他们大部分成为村选举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对此次民主选举提出了许多有利的建议。他们还拿起相机,实地记录了这次选举的情况。这是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第一次全程参与村两委会班子的换届选举。据统计,这次选举的投票率和支持率是历年最高的,投票率达到95%以上,对新选出的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支持率达到82%以上。

4、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力

浦东新区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大多数都是中共党员,他们在学校期间接受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对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相对比较深刻的理解。他们在农村工作期间,他们带领广大村民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并通过对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使当地群众进一步拥护党的领导,自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推动当地生产建设,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

5、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出力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村委会现有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更加陌生,这与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相矛盾的。大学生“村官”普遍掌握了办公自动化等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有些还是计算机高手,建立本村门户网站,处理各种计算机信息处理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因此,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可以有力推动当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

2009年,上海市要求各个村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这使一些大学生“村官”有的用武之地。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各自建立起本村的网站。他们制作的网页精美,内容详尽,形式活泼生动,很好地起到了宣传本村的作用。普遍反应,大学生“村官”制作的村级网站更受欢迎,点击率更高。

(二)大学生“村官”对未来的期待

调查中得知,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们对未来有许多的期待。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期待能更好地在农村发挥作用

由于当前大学生“村官”是以空降方式去村两委任职的,这种“空降”方式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所规定的村官产生机制,因此很多大学生“村官”从本质上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也不是公务员。这种身份定位的不明确限制了他们在农村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许多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去,都是怀着一腔热血,希望以自己所长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这些大学生“村官”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更好的体制让他们充分在农村发挥作用。

2、期待有更合理的流动机制

2009年4月,中组部等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后的“五条出路”,即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但具体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根据对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的调查,他们当中73%的人希望将来可以进入公务员队伍。愿意将来留任村干部的有5%,另行择业的有18%,自主创业的有3%,继续学习的有1%。

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期待将来可以进入公务员队伍。而实际上,大学生“村官”经过几年在农村的实践,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基层的实际情况,他们进入公务员队伍,对于调整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也是一项有利的举措。但是目前真正能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多。希望另外择业的大学生“村官”也希望将来可以有更好的工作岗位。总之,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期待有更为完善的流动机制。

3、期待进一步提高待遇

4.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四

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调研报告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经历了一个思想波动和心理调适的过程。思想上的波动主要体现在:

一是用非所学,理想与现实有较大差距。大学生“村官”往往怀着远大的抱负和美好的憧憬,渴望到农村施展自己的才华,但农村相对艰苦的工作条件、复杂的工作环境、落后的思想观念,与大学生“村官”的心理预期依然存在着较大的落差。特别是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村官”,开始不太适应。有的大学生“村官”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条件那么差,参与排涝工作那么苦。”

二是与在城市工作的同学相比有自卑感、失落感。农村的物质条件较差,社会交往范围较小,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尽管戴上了“干部”的头衔,但仍然是“泥腿子”干部,与在城市发展的`同学相比,容易使一些大学生“村官”产生自卑感、失落感。

三是工作无从下手,不易打开局面。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由于对村情民情还不太熟悉,一时还难以进入村里的核心决策与管理层,大事难介入,感觉到自己游离于中心之外。有的大学生“村官”虽然跟在其他村干部后面处理一些问题,但只是听听、看看,插不上话,帮不上忙,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作用发挥感到茫然。

大学生到农村工作,都是有一个适应期的,仅仅有激情和美好的愿望是不行的。应该先当农民的学生,虚心向农民学习从小事做起,然后再寻找出制约农村发展的真正原因。重新制定自己的人生坐标,以一种脚踏实地的态度投积极入到了农村的工作中去。

一、做大学生村官工作,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修养。

一是心态要平和。我们选择了“村官”这一条道路,或许工资水平没有以前那些同学高,或许工作环境没有想象得那么好,或许有些亲戚朋友对这一身份有不认同或者不理解等等,但是古语有云:“既来之,则安之。”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得安下心来,少一分羡慕,多一分努力,少一分抱怨,多一分踏实,少一点自我设计,多几分脚踏实地。安下心来,扑下身子,抱着乐观的心情积极勇敢的走下去,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而不是随波逐流,毫无人生价值追求。

二是工作要扎实。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树立的是这样一种意识:我不是来镀金的,不是来混日子的,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工作的、来服务农村大众的,并且要做得出色。爱岗敬业者,真正做到用心学习,用心钻研,干一行通一行,干一行爱一行。发扬责任意识,努力将自己分内事办好,不把主业当副业,不做赶热闹的事“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乐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岗位和名利上的差别和得失,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岗位上的每一份工作。

三是学习要跟上。一要加强对处事的学习。多向老同志学习、请教,不断研究农村工作新的方式方法、学习沟通技巧、协调手段等知识。要不断把自己锤炼成为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三宽境界”的好“村官”。二要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要想在农村基层站稳脚跟,打开工作局面,就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学习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的流程,学习干部系统、党员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学习组工信息、宣传信息的写作技巧等等。三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有关农村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

二、做大学生村官工作,要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处理问题。

一是必须加强双向沟通。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只有政府了解基层和群众的情况,它才能进步;也只有群众了解政府的真实情况,群众才能给以政府有力的支持和合理的批评。”沟通的关键,先要弄清楚群众想要什么。一方面,我们要放不下架子,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时刻把村民想什么、需要什么放在心上。另一方面,要主动告诉群众,村里正在做什么,最近有什么打算,()对他们会产生影响等等。总之,群众希望村干部听到自己的心声,也希望了解村干部个人的想法,村干部既要作被动的倾听者,也要作主动的宣传员,这既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更能有效避免产生隔阂和误解。

二是要创新宣教的形式。现在向群众宣传政策、决定,靠正式会议、公告栏是远远不够了。要把分散的农民吸引过、组织起来,就必须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和生产生活习惯,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沟通形式。比如,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载体,或适当印制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单张,发到各家各户,实现宣教全覆盖。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抓好教育引导。积极发挥村民自治委员会、人民调解等民间组织的作用,为群众提供贴近的、亲切的服务。

三是要改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一位老支书说,村干部的威信来自三方面:农村知识、心理素质和群众基础。什么是农村知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适合农村的工作方法。一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贯彻上级政策、办一件事之前,要反反复复地宣传,让村民都理解、明白、支持这件事。二要注意把规矩立下来,对事不对人。“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什么事先把规矩定下来,别人就无话可说了。三要学会说服而不是压服。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平等的交流,不能简单化,更不能靠所谓的“官威”去压制。否则,很难使群众心悦诚服,甚至可能激化矛盾。

5.村官调研报告 篇五

作为一名“大学生干部”,我被分派到西联乡山东村。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来到山东村已将近一个月了,在这一段时间里,不论是村党支部的领导,还是村委会的领导,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在这段时间里,我对山东村有了大致的了解。

山东村座落在在顺安河边,共有四个圩口,分别为东联圩、顺安联圩、罗冲圩、查冲圩;现在人口1052人,劳动力725人;11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分别为汪村、姚村、钱村、查村、河东;4个党小组,3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4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2300余亩(其中非耕地1800余亩);山场面积3000余亩;水面500余亩。有招商引资企业4家,分别为铜陵县金堆浚公司一棵松分公司、铜陵县金联矿业有限公司、铜陵县水泥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铜湖石料厂;有博林农业生态园一家。近几年来村民收入不断呈上升趋势,文化盛会十分丰富和活跃,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随着城市经济的突飞猛进,城市体制改革框架的拉大,农民意识的转型,村两委班子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各项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创一流,争第一,曾两次获得市、县老龄工作先进奖;连续四年在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方面被西联乡评为先进单位;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也获得不少的荣誉。山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山东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加快招商引资为动力,以为民办事为抓手,现将我村前期的工作开展情况简单阐述一下: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促进工作全面发展。村两委会成员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农村基层干部要把握新时期的工作重点。明确方向,遵守党的纪律、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办事公道、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起好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认真开好领带班子民主生活会,大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重大问题决策时,严

格按照个人提议与民主讨论、民主集中、民主决策的原则。班子同心协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认真搞好一年一度的党员民主评议和创先争优工作。前期以来,在开展民主评议中,党支部要求每位党员认真对照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内容进行口头总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过支部大会定格表决通过。前期以来,党支部未出现一名不合格党员。通过党员民主评议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党员的整体素质、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都有所提高,党性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先进性和为民办事的思想得到了体现。

3、继续推进以村务公开为重点的民主管理,对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效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实行村民达标会票决制,抓好党员民主评议制度,继续健全村级各项规章制度,以不断推进村级管理的民主化进程,使农村党员在两大文明建设中真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依法建制、依法治村、民主管理活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

二、为民办实事。

1、乡村规划整治,建设美好家园。自上级政府实施了乡村规划整治、建设美好家园以来,一是向广大村民进行了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二是由市联系单位对汪村实行了环境大整治工作,使汪村面貌一新,共清理了垃圾6余吨。并对姚村山顶道路进行了修整,解决了部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

2、对圩内所有农用线路进行了整修及重新架设,使汛期和雷雨天气都能正常供电,保证村民农作物保收。

3、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组及村务公开、阳光村务、民主管理等工作正常开展。

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义,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工作,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下,山东村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开展“农村清洁工程”,认真履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双创”口号。今年8月30日,县委有关领导来我村召开会议,考察“农村清洁工程”的开展情况。我村向上级汇报了上半年的情况,阐述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会上,有关领导对我村提出了一下几点要求:

1、加大对村民有关环保、清洁工作的宣传教育,首先从思想上引导群众,让村民认识到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

2、确保有关工作人员,尤其是保洁人员能够切实履行职责、正常工作,对于清洁工作的配套设施,如垃圾池、焚烧炉等发挥实际作用。

3、对于清洁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要及时的落实到位,并及时配备用于工作的工具,激励他们做好清洁工作。

4、村级干部要做好督察、考核工作,建立完善的见底机制。

在农村工作的这一段时间,我发现基层工作的难点在于:农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所以我们需要有耐心,多花时间去讲解。例如此次为了保证秋收能够实行机械收割,村打算修条道路通往庄稼地,我认为这对于村民来说是一件好事,他们能实实在在享受到好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结果并不是预期的那么好,工作进度慢,许多村民不愿意自家的田地被占用,在征地补偿方面也无法达成一致。当然我自身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也许是我对村民了解不够透彻,或者是宣传工作还没有做到位等等,我还需要加强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经过这段时间的考察,我认为山东村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农业生态系统良好,交通便利、有知道公交车,山东村的人民热情好客,勤劳淳朴,待人友善。山东村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前景美好。

但山东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山东村经济实力相对比较薄弱,人均收入水平不高,村里资金严重缺乏。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是:

1、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

2、村民创新意识不够强。

3、村民进取心不够积极,缺乏打拼意识。

4、没有很好利用自身资源。

在此,我向对山东村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山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我觉得可以以农业生态园为依托,基于山东村具有大片山场、山林,可以发展养鸡、野猪等养殖基地,做好旅游与餐饮的结合,既可以增加我村的收入,同时又能够提高山东村的知名度,为今后的招商引资铺路。

综上所述,山东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我要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山东村今后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铜陵县西联乡山东村

大学生村官

孙记平

6.村官的调研报告 篇六

大学生做村官是近年来各地为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推动新农村建设进行的探索性政策方针。距今为止大学生村官政策已推行了四年之久,这一政策也由当初的不完善、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完整。大学生村官也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群体,截止今年仅我县已有大学生村官150余人。

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学生做村官,有成功更有失败。有一部分人看到几个失败案例,就盲目下了定论,认为大学生村官要不得,不可行,理由是大学生对农村工作不熟悉,到农村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大学生会给农民增加负担等。但我们知道无论任何改革实践,都是在矛盾与统一中最终达到和谐,但这需要较长时间,因此过早和轻易地下结论都是不严肃、不科学的。大学生当村官,无论从年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方面来讲,还是从新农村建设对社会发展提出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要求来讲,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且极有可能就是拉动新农村建设全盘工作的“千里马”。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不作深入细致的分析,而只是盲目的排斥,这种态度将会扼杀众多“千里马”的奔跑能力和希望。

对于大学生村官而言,我们在对农村的作用基本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是否促进了基层班子的团结、激发了基层班子的活力,是否影响和提升了群众的生活方式和质量,是否形成了生动鲜活和有效实用的实践经验,是否使村里的政治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

山西省的大学生村官工作属于开展得比较早的,也属于发展比较成熟和稳固的,经过省级领导和地方领导们的大力支持,目前山西省大学生村官人数已达几万人之多,仅我县就有村官150余人。在做这个报告之前,我以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针对乡机关人员、村两委成员及村民和大学生三类人群进行调研。进行了整理后可将问卷中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三个不可低估”、“三个不容乐观” 和“三种最大担忧”。

①大学生创业农村的热情不可低估。在“你为什么选择报考大学生村官”的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或出身农村,熟悉农村生活,希望能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或生在城市,对新农村建设有兴趣、有见地,愿意到农村施展才华和发挥本领,大都对农村工作充满了激情,有为农村做贡献的强烈愿望。

②大学生的组织协调、交流沟通能力不可低估。很多大学生村官在校期间担任过班长、团支书、学生会干部以及学校的各种协会负责人。都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因此与村民打交道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

③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对人才培养和锻炼的作用不可低估。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发展大有作为。近两年,国家号召选拔干部必须要有基层工作经验,而大学生去农村任职恰恰响应了这一政策要求,因此从某一方面来说这对大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是有利的。

二、三个不容乐观:

①大学生掌握农业政策的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大学生村官是直接从学校进入农村,对农村的认识以及农村政策了解都不足。

②大学生对创业困难的认识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村官因为缺少社会经验,往往有些盲目和眼高手低,这就直接导致他们认识问题存在一定偏差。

③大学生专业状况和村民期望差距不容乐观。很多村干部都希望自己村里的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是与自己村里有关联的,这样才能带领村民致富,但现实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很多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都与农村工作相差甚远三、三种最大担忧:

①乡镇干部的担忧——大学生村官能否长久。大学生刚刚踏上社会,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上每年国家、省市的公务员考试,在三年任职期间内大学生村官很可能都会考取某一个职位。所以乡镇领导对他们三年后能不能留在农村心存疑虑。

②村里干部和群众的担忧——大学生的知识能否用得上。有部分村民对大学生带领全村致富的能力提出质疑,认为大学生只晓得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很难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心骨。

③大学生的担忧——三年后能否有个好出路这已经成为压在大学生村干部头上的一座大山,很多大学生村干部干工作尽心尽力,但渺茫的前途也让他们忧虑万分。

四、我认为在以后的大学生村干部管理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食之尽其材。就是在生活上、事业上、待遇上让大学

生村官有盼头、感觉有前途。大学生村官涉及面很广,影响也很大,较为敏感地触动着社会的各种神经,也是打造诚信政府的重要机遇。“以食之尽其才”,一是要确实解决好村官的生活问题;二是为优秀学生村官提供向上晋升的渠道,对能力强的、成绩突出的,要按照试行意见中的承诺,该提拔的提拔,该重用的重用,该加分的加分,该留任的留任;三是建立一种有利于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长期创业基层的待遇激励机制,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合理,让大学生村官有干劲、有激情、有盼头。

(二)、以鸣之通其意。就是要建设起大学生村官与三种人群(村民、县乡村领导干部、大学生村官群体其他成员)的和谐交流平台。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一定会有一段心理适应期,因此政府在推进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同时,要积极创建各种形式的平台。如畅通大学生村官向上级反映问题的渠道。在这方面我认为浮山县组织部的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就做的非常好,组织上经常把我们村官召回去,倾听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归纳总结,真正使我们发挥了上传下达的好作用。二要建立一个大学生村官交流平台。让他们在平等交流的对话氛围中,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讲出来,把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讲出来,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村官的倾诉需求,而且可以推动和促进工作。三是以“村支部+协会”的党组织设置方式为基础,鼓励大学生村官到新兴的农产品协会中学习、任职,并努力成长为协会的骨干力量,通过共同的工作主题,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和与村民沟通交流困难带来的各种问题。

7.村官的调研报告 篇七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认同危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村官项目作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决策, 被视作“人才培养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赢之举”。选拔大学生到村和社区工作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具有重要意义[1]。从制度设计层面来看, 这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可靠接班人的战略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强基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才工程和青年学生实现人生抱负的希望工程。然而, 由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诸多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村官较为普遍地存在认同危机。由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他们无奈地自我定位为“新知青”、“临时工”和“潜在失业群”, 甚至在一些地区因为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加入“讨薪族”行列。自我认知的迷茫, 直接导致大学生村官的“稳得住”、“留得住”与“推得出”, 对其自我认同感的调研具有现实意义。

1 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调研结果及现状分析

研究人员以大学生自我认同感为切入点, 在江苏省连云港全市范围内组织了以“连云港市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调查”为主题的调研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抽样调查了当地三县三区200名大学生村官。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为2∶3, 硕本学历比例为1∶9, 文理专业比例为7∶3, 户籍城乡比例为7∶3;一半以上不在自己家乡任职, 工作年限一般都在2年或者3年。调查指标主要涉及工作环境及薪金待遇满意度认同、自我才干和作用发挥满意度认同、大学生村官成长路径认同等方面。在此基础上, 较为深入地剖析了导致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危机的影响因素。

1.1从选择原因看, 应届毕业生选择之初便缺乏认同感

是什么原因促使应届毕业生走上村官这个工作岗位?经调查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缓解就业压力, 鉴于政策的优惠, 希望先就业再说;二是走进农村、了解国情、锻炼自己、积累经验;三是作为考研、考公“潜伏者”, 希望以此为跳板, 享有更多政策优势考上公务员或研究生;四是对农村比较有感情, 难以割舍乡村情怀, 希望参与新农村建设;五是紧跟“村官热”潮流, 未进行理性、深入思考。在调查的人群中,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5%、30%、20%、10%和5%。由此可见, 大学生选择村官大多数是基于社会就业现状及各方压力的无奈之举, 往往出于各类应聘、招考四处碰壁后退而求其次, 带有“曲线就业”的意味, 更很少将之作为职业生涯规划、人生价值实现的一部分, 选择之初便缺乏足够的自我认同。

1.2 从工作现状看, 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和被认同感较低

从工作现状看, 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较低, 主要体现为定位不准、思想不牢、能力不够、适应不快、指导不周[2]。调查发现, 约有70%的大学生村官从事综合类事务, 岗位选择缺乏弹性, 专业知识匹配度很低。工作地点方面, 约40%被长期借调到其他部门, 余下的60%中有超过八成被经常借调, 近六成每周在原单位工作3~4 d。频繁的辅助性工作让其在工作岗位上难以有所适从, 难以找到自身的职业锚。在工作支持度和村民欢迎度方面, 约有4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当地村干部和村民态度反映平淡, 约有50%的大学生村官反映自己在任职期间所提建议被采纳的不多, 20%的大学生村官未提出过建议。群众优势难以确立并且缺乏制度保障动摇了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信念。前途的迷茫也让他们被动地加入“功利型大学生村官” (如考公、考研“潜伏者”) 的队伍中。在评价制约自身才能发挥的首要因素时, 约有40%的大学生归结为自身定位模糊, 30%认为缺少其他村官的支持, 30%认为源于自身的才能与农村基础建设不足、相关法律不完善等。个别访谈中也发现, 工作1年以内的大学生村官生活条件不服、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以处理、缺乏被认同感等现象更为普遍。原因除了长期积累的较复杂的农村人际关系及环环相扣的琐碎工作导致大学生村官很难立即被农村社会接纳外, 也与大学生村官自身局限性 (如经历单纯、经验缺乏、准备不足等) 相关。

1.3 从个人期望上看, 服务期满“出口不畅”加深认同危机

针对目前自我认同感不高的现状, 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村官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个人发展。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村官能否“稳得住”、“留得住”、“推得出”的重要性。而当下可供大学生村官选择的留村任职工作、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发展、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等“五条出路”不畅则进一步加深了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留任方面, 工作流动性和较低的薪资待遇制约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期服务热情, 难以变更的“编外”性质大大降低了大学生村官长期工作热情;考公方面, 定向招考的录用率太低, 公开招考 (与应届毕业生相比) 加分优势与失去的理论知识优势基本对抵;创业方面, 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 面临较为严重的资金瓶颈和较大的风险;择业方面, 2~3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在更为重视相关业务工作经验的用人单位面前略显“尴尬”;深造方面, 面临与考公类似的理论基础知识丧失的优势。甚至近半数的大学生村官在选聘后便隐性流失, 在家坐吃“空饷”或兼职其他工作。面对有关数据统计的八成大学生村官出路难的现状, 一些激进的学者甚至消极地将大学生村官计划比喻为“烂尾楼”,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的关注和关心。

2 促进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较低是社会、制度、环境、个人多方共同影响的结果。较之现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调查、分析, 从主客观两方面找出促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2.1 主观方面

大学生村官一方面要端正态度、转变观念, 树立锻炼自我的服务意识, 克服“跳板”、“镀金”式的投机心理, 做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同群众打成一片, 用工作培养感情, 用感情支持工作;一方面应将了解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村农业与个人能力锻炼和职业规划相结合, 努力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主动地投身新农村建设, 投身农村干部工作岗位, 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热爱基层、扎根基层, 增长见识、增长才干, 促进农村发展, 让农民受益, 让青春无悔”[3]的殷切期望。

2.2 客观方面

政府、高校、信贷机构、农村社区、舆论媒介多方联动, 共同构建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帮扶、监控体系。

2.2.1 对于政府而言, 明确出发点是关键, 严把招录关是重点

无论是提高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增强他们工作信心、促进其个人长远发展, 还是促进整个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更为合理和完善, 政府的政策保障是关键。必须明确村官项目的出发点, 从服务“三农”出发设计选聘标准和程序, 谨防重“聘”不重“用”, 甚至将其作为暂时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绩工程的不当做法。面对日趋增加的报考比例, 可以根据各地实际需求分类、分岗招录, 招录后进行针对性培训, 从入口解决当前大学生村官中较为普遍的专业不对口、能力难发挥、情感动机不纯、职业适应“水土不服”等问题。同时规范大学生村官的使用和管理, 减少“打杂工”、“隐性流失”等现象, 保证大学生村官“真正深入到农村, 真正工作在农村, 真正发展在农村”, 培养符合“三农”需要的“参谋型”、“科技型”、“三同型”、“实干型”后备村干部。

2.2.2 制度层面, 以人才培养、工作提升为出发点进行激励、考核

实现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 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 必须先让其“有用武之地”并且愿意“尽其能”。从现状看, 原有政策基本可以满足大学生村官的生理、安全等方面需求, 激励的重点应该放在情感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上, 即通过提高激励因素而非保健因素的做法, 重点从三方面着手对工作表现、考核评价较高的村官通过待遇提升、发放奖金、精神奖励等形式提高自我认同感:一是, 根据工作实效拉大实干型与投机型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差距, 避免采取盲目普涨导致大学生演变为变相的合同制基层公务员的现象, 从而端正大学生村官的服务动机;二是, 完善科学合理的工作考核、激励机制, 实时监控、规范程序, 避免人为因素主导滋生腐败;三是, 尝试建立原有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的“导师”制度, 并将实施效果作为老村官续任、提拔的重要依据。

2.2.3 校村对接, 发挥高校在村官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提升整个大学生村官项目的实效应首先发挥高校的作用, 把好培养关。解决大学生村官水土不服、经验欠缺等问题可以尝试建立高校大学生农村挂职锻炼基地、大学生服务三农接力工程、涉农专业学生农村实习基地等形式, 实现高校、农村的产学研联动, 以假期实践、实习等形式实现校村对接, 将科技兴农与大学生村官培养孵化相结合 (可由政府主导, 对于参与相关锻炼的大学生颁发相关证书或证明, 在大学生村官选聘、面试环节作为加分条件) 。同时, 提供大学生村官返校交流平台, 多渠道传递正能量。发挥弹药库功能, 为大学生村官返校“充电”、解决实际困难、进行技术支持等提供便利。有条件的高校, 可以采取定向招生培养等形式创新村官培养模式。

2.2.4 多方联动, 保障工作成效显著的村官“优进优出”

一方面, 政府与新闻媒介联动, 政府牵头, 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公正、公开、公平地挖掘和评选大学生村官优秀单位及个人, 对于工作成效突出的村官进行提薪续聘和事业编制及公务员“保送”、“选调”, 减少“干得好不如考得好”、实干不如投机的情况;一方面, 政府、高校、基层乡村联动, 在大学生村官深造方面开辟优秀村官优先录取的绿色通道;一方面, 政府、基层乡村与银行等信贷机构联动, 由基层乡村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为定点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提供信贷担保。另一方面, 政府、基层乡村、社会各用人单位联动, 建立大学生村官再就业保障机制, 推行特岗特招、对口单招等形式, 由基层乡村提供工作期鉴定和推荐信, 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村官双向选择。

3 结语

当下, 随着大学生村官队伍规模稳步扩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政策体系日趋完善、锻炼成长效果明显、职业路径逐渐清晰, 需要在“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狠抓落实, 把握工作定位, 优化整体结构, 保持适度规模, 完善政策措施, 从严教育管理”[4]的精神指引下, 多维保障、多方联动, 增强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 促进大学生村官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冬岩.当前大学生村官选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论坛, 2014 (6) :66-68.

[2]范金凤, 韩伟.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湖北省洪湖市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132-136.

[3]马丽莹.全国组织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复信精神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N].中国组织人事报, 2014-02-19 (01) .

8.“村官”的故事 篇八

中国首位硕士村官——杨本伦村官经历让我终生受益

厉明

1992年10月,一位“硕士村官”在全国荡起层层涟漪。28岁的中国人民大学国政系硕士研究生杨本伦,主动放弃了国家人事部的工作,回到山东老家沂源县石桥乡东北庄村当起了村支书,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位硕士“村官”。

杨本伦说:“像我这样的农家子弟能跳出农门吃上中央机关的‘皇粮’,在当时确实不容易,所以工作前两年还是比较值得欣慰的。”但是国家机关工作日复一日的循环渐渐让他无法满足,也觉得长此以往无从发展自己的才能。他感到如果要想有大的作为,就必须寻找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于是他想到了农村。

虽然是首位“硕士村官”,但杨本伦当年那次惊世骇俗的人生选择,却集中体现了当时众多知识青年对自己的故土、对中国广阔农村那份难以割舍的情结,特别是那些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人,很多人都有改变农村面貌的梦想。只不过,杨本伦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1992年10月,杨本伦顶着许多异样的目光回到东北庄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尽管事先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但村里的困境还是让他吃惊不小。全村2500口人,人均不到一亩地,没有农副业项目,80%的村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

杨本伦的到来给这个封闭的小山村带来了活力和开放意识。在下村之前,杨本伦利用半年时间到各地农村参观,寻找农村发展的路子。回村后,他确立了一条符合山区实际的发展思路,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林果业,为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调整,并与村民签订了50年土地承包合同,促进了林果业的发展。他还主持修建了市场,鼓励个体经商,把商品意识带入了这个封闭的小山村。另外,他在任期间,还争取多项资金给村里兴修水利工程、修路。

这些成绩都是在无数次的争斗中取得的,用杨本伦自己的话说:“农村的事儿不是那么简单,农村和城市不一样,现实和理想不一样。每干一件事情,遇到的困难和阻力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东北庄村的土地划分一直零零散散,形不成规模,要调整种植结构,必须重新划分土地,集中连片种植。山地重新划片那会儿,杨本伦经常顾不得吃午饭,十天半月不回家。为了把村里位置最好的一块坟地改建成市场,杨本伦被人打得头破血流。

几年过去了,尽管东北庄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杨本伦的“执政”理念和工作作风与大环境显得格格不入,他工作的环境不断变坏。1998年春天,县里一纸调令将杨本伦任命为县委党校副校长,虽然他希望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但被拒绝。杨本伦无奈地远走他乡。据说,他走的时候大哭场。

东北庄人都承认杨本伦是个好人,对他为村里做出的成绩念念不忘。东北庄村党支部书记田光宝当时是村里的副书记,他对杨本伦的评价是:“如果没有杨本伦,东北庄村就不会发展到现在的样子。农村太需要人才了,村干部没文化,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农村发展后继无人,没有人才啥事也干不了。”

对于当年的失利,杨本伦总结说,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想干事,理论水平较高,工作有热情,但也有明显的不足,比如,实践经验不足,眼高手低,到农村后容易“水土不服”。自己的一个失误是对农村经济不很了解,盲目跟风兴办企业,结果上了几个村办小厂,上一个垮一个。这件事影响了他在村里的威信。另一个不成功的地方是,工作急于求成,没有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导致上下级关系紧张,村两委班子调整太频繁,没有形成很好的凝聚力,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虽然败走东北庄,但杨本伦从未有过“生不逢时”的悔意。他说:“在农村的6年经历,让我受益终生,使我更了解基层工作和百姓疾苦,工作更有韧劲,心理承受能力更强,这些是在机关里学不到的。”

杨本伦离开了农村后,南下打工,几经周折,终于在商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如今他已经成为淄博信誉楼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把一个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

看着今天的“村官热”,杨本伦说“现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环境与我当时有很大不同,党政部门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帮带机制更加健全,相信他们能够在农村找到用武之地,不会再出现第二个‘杨本伦’。”

山东首位大学生“村官”支部书记——王桂玉“助理”变身“书记”

尹传亮

在王桂玉的人生履历中,22岁之前的他从没想过自己能和“村宫”扯上关系。大学读的是泰山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他想着自己将来的工作怎么也要和医疗相关联。

但在2008年毕业的时候,他的想法产生了偏离。在9月的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选中,他选择了到沂南县依汶镇汶明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

在汶明村,王桂玉充分了解村情民情。汶明村地少人多,村民虽以蔬菜种植为主,但没有充分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用。经过思索探讨,他联系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青田公司合作,实行土地流转,通过集约化管理,采用现代种植技术,发展订单农业。在土地流转中,他深入农户,认真解释相关政策和实旅方案,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3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往返于100多个农户和公司之间,多方协调,最终促成了村民自愿流转土地20余公顷,为提高群众收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后,王桂玉将土地流转和帮扶农户科技致富工程结合起来,通过帮扶工程辐射带动周围群众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村民们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眼看着村民们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王桂玉却陷入了沉思:群众的脑袋并没有随口袋一同充实起来。为了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他利用村里的远教设备,制作了批课件供村民们观看,使科学发展观、计划生育、科学种植等国家大政方针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给广大村民。他带动群众亮化道路、绿化宅院、美化村庄,使村民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汶明村村民更富了,民风更正了。

2009年11月,沂南县从大学生“村官”中考选20名农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因为出色的工作,王桂玉通过了考试,被任命为依汶镇隋安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山东省第一位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大学生“村官”,开始实质性地进入了村级事务决策层。

王桂玉心里清楚,他的工作不是单纯去掉“助理”两个字这么简单。他必须实现心理和角色的双重转变。上任后,王桂玉确定了抓村“两委”班子,促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兴建村级活动场所、兴办村级公共事业,调动村民积极性、推动民主自治进程的工作思路。

王桂玉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定期学习“四民主一考核”、“农村工作

规程”等内容,讲解有关政策、文件内容,让村“两委”干部进一步明确职责,完善村务管理机制,建立了权责明确、决策民主、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的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这些制度政策的理顺和实施,让村里工作一下子理顺起来,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王桂玉创新性地采取“间接民主自治法”,成立了涵盖包括种养殖、文化娱乐、社会安保等各个方面的群众组织,通过群众积极参与,使群众更充分、更实际地参与到村民自治中。村民对村里的工作也有了更大程度的认可与拥护。

2010年3月,临沂京华矿业有限公司在隋安村落地,王桂玉同其他村干部不分昼夜地开展工作,依法顺利完成了该公司轻烧白云岩项目所需的厂区用地、矿山土地的流转工作,保证了项目顺利落地投产。

现在,隋安村的党务、村务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王桂玉也完成了由“村助理”到“党支书”的转变。今年5月,他顺利通过了省委组织部选调生考试。他向县委组织部提出申请,表示要继续在村里担任支部书记。按照个人意愿,被分配到他所在的沂南县依汶镇工作,继续担任隋安村党支部书记。他说,刚到隋安村不久,还有一些想法没能够实现,我要努力让村民更加富裕,提高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社区建设为方向,建设一个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新隋安!

《花开的美丽季节》

二十四集电视连续剧《花开的美丽季节》由中央电视台和微山县联合拍摄。实景拍摄地就在微山。

该剧主要讲述的是两位大学生村官曹沐春和马小凡一段充满意义而又多姿多彩的历程。刚毕业的大学生曹沐春和小眼镜马小凡,来到微山湖畔的百合村当起了“村官”。百合村的村主任周宝全在对待大学生“村官”的问题上,开始的态度并不积极。材里的村民也觉得太学生“村官”只是来“镀金”的。这反而成为激励他俩决心为村民谋利益的动力。先是给村里的孩子们开办英语班,架起了和村民沟通的桥梁;而后,又通过到农大请教授来村里指导种燕麦,又将孟乡长引荐给最反感和官员打交道的顾教授,从而获得乡长和周主任的好感。之后,他们又撮合巧红娘和翟二嫂合作开办鸭场,一步步地使周主任和村民认识到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经济建设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曹沐春和小眼镜先后经历了一系列考验,两位村官乐观坚强面对,终于赢得了村民的认可与信任,在他们的任职期间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花开的美丽季节》是国家提出倡导大学毕业生下乡政策以来,国内第一部反映此类题材的电视剧。本剧深度关注了大学生村官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青年演员吴晓敏和吴健扮演剧中的年轻村官曹沐春和马小凡,两人生动活泼的演绎让全剧充满了青春气息,成为了农村青春励志剧的典范。该剧自2010年5月2日在央视八套开播,创农村题材电视剧收视率新高。

创业大学生村官——付晓娟在热爱中追求

赵真

25岁的付晓娟,扎着马尾巴,黑黑瘦瘦的,看上去仍像个在校大学生,却已经在峄城区吴林街道吴林西村干党支部副书记快一年了。

付晓娟是黑龙江省大庆人,如今把家安在了山东枣庄。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大李楼村的张同新是付晓娟的大学同学,两人在上学期间就确定了恋爱关系。毕业后,两人商量决定回乡创业,自己做老板。经过调研市场后,付晓娟决定利用新型的养猪技术开展无公害生猪养殖。

但办养猪场这个想法遭到了付晓娟父母的强烈反对。爸爸在长途电话里骂她“上这么多年学到农村去养猪,不让人笑话?还不如我和你妈在城里当个小老板呢”妈妈更是三天两头打电话,劝晓娟别犯傻。

坚毅的付晓娟没有退缩。历尽艰辛,2008年9月1日,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她的“富新种猪养殖基地”正式挂牌了。付晓娟在心里一遍遍对自己说:一定要干好

目前,付晓娟的养殖场生猪年出栏1000多头,母猪存栏100多头,年产值150余万,并且全部采用网络信息化管理,2009年底被评为“山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村民看晓娟有本事,都来找她帮忙。学营销的她看到了更大的机会——养猪规模化、产业化才能多赚钱啊。她萌生了当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念头。

机会来了,2009年8月,晓娟通过了山东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以优秀的成绩如愿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被聘为吴林街道办事处吴林西村党支部副书记。

刚进吴林西时,村民见了她躲得远远的。有人说:“晓娟,街道不是给你安排了挂靠部门了吗?何必天天往村上跑,你干好干坏还不都是那些工资?”

晓娟却不这么想:“村官虽小但不好干。我愿意多了解点实际情况,真正给乡亲们办点实事。”半年多来,她在村民的蔬菜大棚里施过肥,到大娘家的麦地里拔过草,出席小伙子的婚礼喝过酒,也参加老党员的葬礼。慢慢地,村民们感觉到这个外乡的大学生还真的不错,开始接受了这个年轻的“村官”。

通过走访,晓娟了解到吴林西村本来就具有养猪传统,这与她的创业项目不谋而合。早在大李楼时,她就牵头成立了众诚畜禽专业养殖合作社。为了吸引吴林西的村民也加入合作社,她挨家上门做工作,一笔一笔给他们算细账,终于打消了养殖户的各种顾虑,同意参加养殖合作社。

在村里,付晓娟的另一个动作让村民感觉到了年轻学生带来的好处。吴林西村位于城乡接合部,缺少一个大的活动场所。晓娟主动向街道办事处作了汇报。领导十分支持,牵线联系了区体育局。但是相关政策把晓娟的想法卡死了:体育器材只配备给乡镇,吴林西属于街道办事处,不在建设范围之内。但晓娟从不轻易退缩,怀着8个月的身孕一次次到区体育局协调,一次不行,两次,三次……找科室的同志不行,找主要领导同志,前后跑了8趟。终于,区体育局领导被她感动了,单独为吴林西安装了价值近2万元体育器材,建成了一个小型健身广场。村里的乡亲们第一次有了锻炼、活动的场地。

上一篇:《懒熊穿着的半命》读后感下一篇:免责声明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