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女孩

2024-06-22

故乡的女孩(精选14篇)

1.故乡的女孩 篇一

你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故乡,你总为我独自守候沉默等待。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

故乡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是墙缝中伸出的一截枯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还是缺了一角的院墙在夕阳下斑驳欲倾。

是童年时玩伴的爽朗笑声随着岁月渐行渐远,还是身在异乡的过客在夜幕中委婉叹息。

故乡给我的印象是什么?

是无边夜色中远方的点点灯火,温暖安心

是孤独无助时挚友的嘘寒问暖,踏实贴心

是此起彼伏的蛙声

是一望无垠的田野

是欢声笑语的童年

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故乡是一位慈祥的老爷爷,我是随风飞舞的风筝。无论我飞多久,飞多远,老爷爷始终牵着他手中的线。

2.故乡的女孩 篇二

一、中年闰土称呼“我”为“老爷”是合乎情理的。

首先, 两个人身份的差异是这一称呼存在的基础。少年时代, “我”是一个富人家的孩子, 闰土是“我”家忙月 (长工) 的孩子。这两个人的身份为后来中年闰土称呼我“老爷”埋下了伏笔。人是有阶级性的, 孩童时期的天真无邪, 不是说他们没有阶级性, 只是他们还不懂得这些罢了。正如鲁迅在《社戏》里写到的:“我们年纪都相仿, 但论起行辈来, 却至少是叔子, 有几个还是太公, 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 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 即使偶而吵闹起来, 打了太公, 一村的老老小小, 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孩子的天真无邪是美好的, 但我们不能就简单地认为成人也要这样做, 鲁迅是在赞赏孩子的善良天真, 我们未必就要反过来想, 说鲁迅否定成人之间最起码的礼仪交往。

其次, 中年闰土这样的称呼也符合社会的基本礼仪。闰土生活在一个闭塞的小农经济的偏远山村, 他所知道的礼仪也就是最质朴的道德规范, 在他看来, 叫一声“老爷”是最常规不过的称呼了, 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这样的行为规范是不是要被看作是所谓的“封建枷锁”呢?我们认为不是。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 就人的基本道德而言, 对人的尊敬也是人与人交往最起码的要求, 别说封建社会, 就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也把讲究礼仪作为人的最高素质。今天, 我们仍然把“温、良、恭、俭、让”作为道德的基本准则, 不过是不同的社会阶段充实了不同内容而已。

第三, 称呼“老爷”符合基本的生活逻辑。这里我们要研究一个问题:“我”与闰土到底是什么样的朋友?也许你会脱口而出:童年时代很好的朋友。这是受了一种惯性思维的影响, 实际上, “我”与闰土没有我们读者想象的那么亲密。闰土的原型是鲁迅的朋友章运水。章运水的父亲章复清是周家的长工。1893年春节, 鲁迅的曾祖母去世了, 由于忙不过来, 章复清便把儿子也一并叫了来帮忙, 这就是章运水。此时的章运水15岁, 比鲁迅大两岁。后来鲁迅在小说创作时, 就以章运水为原型刻画了闰土这个形象。作者在《故乡》里有这么一段描述:“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 但从此没有再见面。”“我”与闰土在小时候并不是经常在一起玩耍的, 准确地说, 闰土不过是印象深刻的一个朋友而已。我们按照生活的逻辑来推想:两个孩子就在一起玩耍过很短暂的时间 (一个“正月”) , 之后就20多年的分离, 能有多少感情的留存呢?

两人长久不见面, 还又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 他们见了面, 称呼能很亲密吗?换个角度看, 如果“我”有一个儿时的相处时间不长、但关系在当时还很不错的朋友, 做了政界要人, 几十年后, 和“我”的生活层次的距离也如同“我”和现在的闰土。那么, 作为读书人的“我”, 去那人家中与其见面, “我”是不是能大喊其乳名呢?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那样的称呼是不符合生活逻辑的。

二、惊诧“老爷!……”的称呼, 我们读出的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丧失精神家园的矛盾与彷徨。

“我”听了那一声“老爷!……”后, 之所以“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我们觉得主要是“我”当时的思想状况造成的, 而不是闰土的错。

第一, “我”是当时的一个“新”知识分子, 对当时的革命结果看得过于乐观, 所以得到的更多是失望与寂寞。在“我”生活的城市里看到“革命”后的社会:一次大规模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只革掉了一条辫子。鲁迅是很失望:“竟没有历史上定例的开国之初的盛世, 只枉然失去了一条辫子, 就很为大家所不满了。” (《二心集·习惯与改革》) 这样的结果实在是离“我”想象的有朝气的民主“新”社会差之甚远。在城市里追求理想的失落, 使“我”想到农村去找到一处心灵的家园, 到了农村, 看到的是“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 (城市里还有些活气的) 。那么, “我”的家园是什么?是新生, 是文明, 是美丽, 甚至是虚幻的。“我”把这个家园寄托在少年时代的梦幻里, 在现实中寻找当然还是要碰壁的。既然这样, 闰土称呼“我”是老爷, “我”在闰土那里的失望, 也是情理之中的了。之所以吃惊, 是“我”过于乐观的希望造成的反差, 站在历史的高度看“我”的希望, 在那时只能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 这也说明了“我”对革命的认识还不够成熟, 对当时的军阀既恨其误国, 又还有一丝幻想, 这也是我“彷徨”无着的体现。

第二, “我”对闰土“老爷!……”的惊诧和对杨二嫂说的话耿耿于怀存在明显的矛盾。这样的矛盾实际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无处归宿的写照。“我”希望得到闰土的称呼是“迅哥儿”, 闰土是“我”在内心所亲近的人物, 但“我”不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 还是以居高临下的身份和闰土说话的, 闰土也是按照正常的礼节———对待传统官僚地主的方式对待“我”, 在闰土的心目中, “我”已经是一个官僚地主, 虽然破落了, 但在居住的村里, 确实还是。只不过“我”自己感觉是一个“新”知识分子, 而不是地主。闰土当然不会进行阶级分析, “我”也无法再与闰土进行正常的精神交流。而且多年间隔, 闰土实际和“我”并不很熟悉, 所以闰土把握的分寸是合适的。

“我”以为只有称呼不变才是最纯真的表现, 才是“理想中的故乡”, 很多学者都把称呼的改变当成是农村没有改变现状的表征, 是“我”对故乡失望的原因。但我们是不是忽略了小说中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杨二嫂呢?杨二嫂年轻时比较漂亮, 被称为“豆腐西施”, “我”是一个受了正统封建教育的书生, 那时候, 自然也很厌恶她了, 这样的厌恶, 实际是对“人性美”的一种排斥, 因为那种“美”不合封建伦理道德, 是过于张扬的个性。从文章中, 我们可以看出杨二嫂也没什么出格的行为, 就是“终日坐着”罢了, “我”也和世俗一起, 鄙弃这位村中美女, 也希望女子都不要抛头露面, 都要笑不露齿, 这样思想指导下的“我”, 不也有点封建卫道士的色彩吗?

杨二嫂的语言是那种原生态的:“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我们是不是可以设想:如果中年闰土用杨二嫂的口吻, 杨二嫂用中年闰土的口吻, 这样才是“我”所希望的呢?但这样的希望与现实是格格不入的。杨二嫂和闰土不同, 她是“我”的乡邻, 是看着“我”长大的, 又是“我”的长辈, 根本就没把“我”放在眼里, 无所顾忌地称呼“我”并无不妥。在杨二嫂看来, 只有“放了道台”、“出门便是八台大轿”才值得敬畏, 要是那样的人来了, 她才可能像闰土那样称呼“老爷!……”, 但恰恰是她原生态的称呼, 让“我”觉得刺耳, 实际上说明了“我”也受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毒害。

3.故乡的味道 故乡的思念 篇三

记忆中,外婆家有一个大大的灶台,灶台上放着一只大大的铁锅,幼时的我特别喜欢它,因为外婆总会用它变出不同的美食。以下,我便要介绍几样吃食,都是外婆的味道,也是故乡的味道。

桂花汤圆

桂花汤圆不知是不是温州的特产,我只知道外婆每逢秋天就会做给我们吃。

外婆家的小院子里种了几株桂花树,金秋十月,金黄色的桂花绽放,像是穿着黄色裙子的小姑娘在欢笑,它们的香味如小手缠绕着我,芳香扑鼻。这时,外婆便开始收集起桂花来。若天气晴好,就拿出来多晒晒。待到桂花落尽,外婆就开始做桂花汤圆了。

那汤圆可不像元宵那么大个,它很小,就如珍珠般大小。

午后,外婆端着几碗汤圆,招呼我们几个小孩搬着小椅子去院子里晒太阳。坐定后,外婆把碗轻轻搁在小桌上,一人一碗。小小的汤圆沉躺在碗底,桂花漂浮在汤中,似有若无地散发着清香。舀一勺汤圆,汤圆们呆头呆脑地挤在勺中,金黄的花瓣轻轻地贴在上面,煞是可爱。汤圆入口,香香糯糯,甜甜爽爽,再配上暖暖的午后阳光,一切都浸满了甜蜜与温暖。

炒米线

“米线”,温州人叫“面”,小时候我也只吃过这一种“面”。所以后来到了外地,实在不明白那种又粗又宽的面有什么好吃,也不懂我所知道的面为什么他们一定要叫“米线”?后来才渐渐明白,这是文化的差异,我也慢慢地改口称它为“米线”,省得浪费口舌去解释“此面非彼面”,可心里却有种莫名的怅然。

温州的炒米线做得最好的地方,似乎是芙蓉市。而我认为炒得最好吃的,则出自我外婆之手。

大年夜,厨房里最是热闹。母亲、小姨、舅妈都在厨房里帮外婆忙,她们主要负责炒各色小菜,而主食炒米线自然是外婆亲自掌勺。

说实话,炒米线的做法步骤我不太记得,虽身为女孩子,却对厨房的事一点儿也不了解也不太感兴趣,唯一有兴趣的只是已做成的食物。偶尔几次进厨房时,碰见外婆或母亲在炒米线,也不甚在意,现在提笔却写不出做法,实在是有些赧然。只大概记得应是先在锅底倒些许油,然后将泡了一个下午的米线放入锅中,再之后便是加各种配料和调料,翻来覆去地炒,最后成了一锅韧劲十足而美味的米线。

炒米线里放的配料很多,温州人爱吃海鲜,所以常常能在米线中找到虾或是蛤蜊,然后也会有蛋、卷心菜的身影。吃一口,真的是韧劲十足,与外面卖的那种像是被水焯烂的米线真是大不相同。

其实炒米线不只是过年时吃,在任何一个节日里,温州人都会炒一锅来庆祝,甚至是日常,只要开心,也都会做来吃。

后来在外地想念家乡的味道时,我就会去类似“芙蓉炒米线”的饭店点一碗米线,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个人慢慢地吃、静静地吃。说实话,那米线真的比不上外婆做的,却最接近那种味道。熟悉又陌生,大概就是游子怀念故乡的味道时的感觉吧。

麦太荷

麦太荷,我根本不知道用普通话怎么讲这个吃食!这“麦太荷”三个字只是我根据温州方言的发音勉强凑出来的。这种美食,有点类似于春卷,但又不相同。

麦太荷看似并不难做,只要有一叠薄而韧的面皮,再炒些小菜——豆腐干、炒蛋、炒洋葱、炒大葱等就成,当然这些菜要切成条儿,哦,还不能少炒米线。然后取一张面皮摊在桌上,每样小菜夹一些放在面皮中央,再类似春卷那样一卷,便可以吃到可口的麦太荷了。

但是,问题就是那面皮不好做。母亲尝试做过,可面皮不是太厚,就是长满了疙瘩,母亲望着被“糟蹋”的面糊,无奈地笑笑,叹了句:“这种事只有你外婆做得好啊。”最后只能把面糊扔了,去外面买面皮,只是面皮很贵,五张就要好几块钱。母亲便似有若无地叹了口气。我知道她又在想外婆了。

外婆做的面糊黏稠得当,摊的面皮厚薄适度均匀,再配上还热乎的小菜,真是一绝,而这美味是我这拙笔所不能写出一二的。

在外地多年,自然是吃过外地的春卷的。那味道跟家乡的完全不能比,面皮不筋道不说,里面的馅儿也没那么多新花样儿。果然家乡的味道是哪里都比不上的。

故乡的吃食,给我三天三夜也未必能讲完。而此时写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为了讲述一种味道,不如说是叙说一份思念。

(指导教师:钟咏亮)

4.描绘故乡的作文:故乡的美丽 篇四

我的故乡在美丽的安泽县,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去了那儿,你一定会深深地爱上它。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公鸡伯伯用它那嘹亮的歌喉唤醒睡梦中的人们,大约四、五点钟的样子,这里勤劳的人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吃罢早饭,孩子们就三个一团、五个一伙地玩了起来。他们时而在草坪上竖蜻蜓,时而在树枝上荡秋千,时而又在土坡上翻跟头……他们和大自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风景画。

再看看农田里,辛勤劳作的人们,有的在翻土、有的在播种、有的在除草,有的在灌溉,还有的在施肥,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农民伯伯们干完活,便在田埂边坐下,打开背包,拿出早上带的干粮,美美地吃了起来。大伙儿吃完饭,有的聊天,有的吸烟,还有的干脆就躺在树荫下打起盹来……

我们再将视线转向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那么地开心,那么地活泼。城市里的孩子真应该放下练习题、走出辅导班,和这些农村的孩子们一样,在大自然中无忧无虑尽情地玩耍。

夜幕降临了,劳作了一天的人们陆续回到家中,纷纷奏响了锅碗瓢盆的“交响曲”,家家户户房顶上都升起袅袅炊烟……晚饭过后,大伙儿搬着凳子凑到一起,在院子里拉拉家常、哼哼小曲,一天的劳累就在此刻烟消云散了。

夜深了,人们进入梦乡,夜空中繁星点点,明天又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我喜欢这个美丽的乡村,更喜欢乡村淳朴的人们!

作者:双双

5.怀念故乡的故事随笔:故乡的寺 篇五

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

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已近了。故乡的人,故乡的事常萦绕于心间。最使我思恋的是那坐落于栖真集镇西边的“栖真禅寺”

栖真禅寺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刹。据《闻川志稿》中说:“僧宝月建,元末贼毁,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僧守节重建,三十一年盐官慧律寺僧慧海基修,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僧洪寅建禅堂於殿右……”。

栖真禅寺正门前的广场上有两棵栽种于明万历年间的银杏树,至今已有400多年了。寺院环境幽雅,钱广熙老先生有诗赞曰:“桑叶疏疏物外天,一声清磬破秋烟。云痕落水禅关冷,莲座当风佛石园。却有茶香留座客,了无题句想前贤。夕阳殿角归来晚,爱看花开早稻田。” 栖真禅寺正门是一幢雄伟 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后面的小广场中间有一个高约两米的葫芦形的香炉。东西两边是几幢有走廊的禅房,是和尚们诵经、讲禅、休息的地方。东面走廊上悬挂着一条彩色的大木鱼;西面走廊上悬挂着一口铜钟。再后面依次是观音殿、罗汉堂、地藏殿、阁王殿、藏经阁等……一系列佛事设施。最北面是一大片属于禅寺的旱地(在六十年代它是栖真农业中学的劳动基地)。一条U字型小河将整座禅寺环护,河的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在禅寺正南面东西两旁有两个小河的出口,链接流经禅寺前面的青龙港,经大桥港汇入千亩荡。两条小河上都有一座麻石踏步小桥,小桥的四角蹲着雕琢精巧的四只小狮子。我每次经过小桥时都会去抱抱那四只可爱的小狮子。这两座桥没有正式的名称,在人们的口头上把东边的叫东方桥,西边的叫西方桥。东方桥连接着栖真集市,西方桥连接一个沿河而居的村落——安西埭。

对于栖真禅寺,在原来的虹阳乡东南村,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先造东禅寺,再造栖真寺,七拼八凑造只灵隐寺”。东禅寺、栖真寺是两姐妹分头造的,事先姐妹两说好,谁先造好就用“东”字开头命名。结果,在运河西边的妹妹先于姐姐竣工,所以,造成了东禅寺在西,栖真寺在东的局面。

在我的记忆中,栖真禅寺每年两次的佛事活动,最让我难以忘怀。

一次是每年的除夕夜。附近村庄上的善男信女们,吃过年夜饭后,都拿着香烛等贡品,带上被子等物件,陆续到禅寺的大雄宝殿拜佛守岁。这时,大雄宝殿里灯火通明,香烟缭绕。特别是菩萨正面的那对高约有三尺的巨大红烛,更令孩子们感到新奇。玩耍嬉闹的孩子们,会在禅寺大师的指挥下,也像大人们那样,双手合掌举至胸口,嘴里念着“南湖阿弥陀佛”,围着那对巨大的红烛盘上几圈,脸上露着一副虔诚的表情,活像是一个个虔诚的信徒。

活动结束前,大师们有时会给每一个孩子分发一些糖果、花生、小饼之类的食品。拿到食品的孩子,大多跑到在大雄宝殿里拜佛守岁的自己的奶奶身边,把食品交给奶奶保管,自己就又和伙伴一起像麻雀似地,吵闹着在寺院内奔跑着,嬉笑着……到了半夜时分,玩累了的孩子,有的随着大人回家去了,有的就钻在守岁奶奶的被窝里睡了。

还有一次是每年农历的二月二十二日的出会(隆重的佛事)。

从这一天起,连续三、四天整个禅寺热闹非凡,禅寺的大雄宝殿里,红烛高照,供人们磕头拜佛的蒲墩前的长方形的铁香炉里,点燃着一堆檀香。大雄宝殿背面广场上的葫芦形的铁香炉里,整日香烟缭绕。大雄宝殿前广场的左右两边是戏台、拉洋片(就是先期的不动电影)、套泥佛摊、鸡蛋糕等小吃摊位,还有打拳头买膏药……。只有中间留有一块空地,是停放菩萨佛像的。我们小孩最喜欢光顾的是拉洋片和小吃摊位。

栖真禅寺就像一个多灾多难的老人,他的经历并不平坦。上世纪四十年代,先是湖南的一所女子中学借住在禅寺中;后来,日本鬼子投降以后,一大批待遣返的日本兵居住在栖真禅寺里,把整座禅寺搞得一片乌烟瘴气。

解放以后,栖真禅寺就改为国家粮库。粮食部门经过几年的改建,整座禅寺除大雄宝殿的屋面仍保留原来的筒瓦外,其余都按照储存粮食的要求改建。

改革开放以后,在几位有识之士的倡议下,当地政府部门把恢复栖真禅寺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一九九五年,经郊区人民政府批准栖真禅寺予以恢复。后在政府有关部门和几位热心智者的关心下,经过多年的新建、扩建,栖真禅寺已恢复了一定的元气。附近的人们又能闻到幽幽清香,听到晨钟暮鼓的声音了!

6.故乡的作文500字 回故乡 篇六

在回故乡的路途上,我突然想起了以前小时候在故乡和小伙伴一起玩的事情,我记得我们小时候一起去河边捉鱼,我们捉鱼的过程中,有时候,还会玩些小游戏,我们会把泥巴当成纸弹拿去打人,玩玩游戏,我们会觉得口渴,我们会爬上树上摘果实吃,那些果实是那么的新鲜,鲜甜,你吃了以后,我包你还想再摘多一个来吃,甚至摘上一大箩拿回家吃。想到这里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故乡了,我们把行李放在奶奶家,我们到了故乡已经是傍晚了,所以我们吃完饭,洗完澡,就上床睡着了。

到了第二天,我吃完早餐就万往外跑,我一大开门,另我惊讶的是,没想到我的小伙伴会在门口等我,实在是令我太感动了。我想都没想就冲过去牵着他们的手出去玩了。我们第一个地方去的是山顶上的那个凉亭,听说,只要你吸了一口气包你全身都精神起来,所以我们就去了那里,去到山顶上,我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我觉得整个人都非常的精神,简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似的,我们突然觉得口渴,我们就爬到树上摘果实吃,吃得我们饱饱的,吃完了,我们就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

7.故乡的芦苇渡 篇七

那些居住在河渡水岸的孩子, 沿途追赶着芦苇丛里飞出的麻雀。从渡口到水岸, 他们卷起裤管, 光着脚丫, 踩着河滩上细软的沙土, 拿一根芦苇做成的芦笛, 一路欢呼雀跃。

透过层层芦叶的掩蔽, 可见渡口水流, 终年湍急。在浩浩荡荡的芦苇丛中, 三五个半大小孩赤脚坐在松软的芦苇墩上, 他们已经采撷了大堆芦叶, 每人手上都拿着几张芦叶, 七缠八绕, 变戏法似的, 不一会儿, 一只笋壳样的芦笛便在他们各自的手中诞生了。孩子们把芦笛放在嘴边, 鼓着腮帮, 悠扬的哨声瞬间在芦苇丛中飘荡开来……

家住河渡岸边的阿胜是一个擅长吹芦哨的孩子, 每到落日时分, 他喜欢独自到渡口吹芦哨, 一阵阵悠扬的哨声在苍茫暮色下, 显示出了几分宁静和悠远。我寻声走去, 只见阿胜站在渡口索桥上忘情吹奏, 我在一瞬间被那流动的哨声所吸引。于是, 我便恳求阿胜教我吹那芦苇编制的芦笛。阿胜很是欣喜, 他对我说, 学吹芦笛首先得学会制作笛膜。他顺手从芦丛里折下几枝新苇, 掏出小刀将芦秆切割成几个小段, 然后再把芦秆中白色的芦衣两端捻成细片, 如此搁置数月, 直到芦秆风干掉皮, 再抽出里面的芦穗, 剩下的芦衣便可制成笛膜。

阿胜还说, 学会制作笛膜, 离吹芦笛便不远了。当然, 吹笛首先要把笛音吹响, 这就需要在笛子上找准发音, 如此这般, 才能吹出一个个准确音高的笛音。我从阿胜手上接过芦笛试吹, 费了老大劲儿也吹不响。阿胜在一旁纠正了我的口型和握笛的姿势, 但是, 我始终还是不得要领, 直到把嘴吹酸, 笛膜吹破, 也还是没能吹出一个像样的笛音。

阿胜从我手上接过芦笛, 他将小笛孔贴在薄薄的嘴唇上, 六个小指头在六个小笛孔上灵活地飞舞, 一串串流淌、悠扬、婉转的笛音便从小小的芦哨中流出, 竟是如此的美妙动听。

阿胜又从口袋掏出一小包白色的笛膜, 捡出一片薄如蝉翼、稀薄透明的笛膜对我说, 粘笛孔时不能绷得太松, 这样容易漏气, 也不能缠得过紧。松紧适当刚好, 只有这样, 吹出来的音符才能音正腔圆, 声音响亮。

我又接过阿胜的竹笛, 鼓着腮帮狠命地吹, 却只听到芦管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响声。阿胜抢过我手中的竹笛说, 笛膜都被你的口水吹湿了, 他又取出一片新的笛膜贴上, 凑到嘴边, 只轻轻一吹, 笛声婉转, 那曲调依旧饱满如故, 如同天籁。遗憾, 我至今没有学会吹笛……

记得小时候, 每到夏日, 我时常与伙伴们跑到芦苇渡的浅滩上玩耍, 踏在松软的河滩上, 如果顺着芦苇的根系往下挖, 定可以挖到白胖脆嫩的芦根, 拿到河水中濯洗干净后, 扔到嘴里细细咀嚼, 甜涩生津、清咽利喉, 据说还有下火降暑的功效。

待到秋来, 凉风乍起。芦苇丛中, 常有大雁从浓密的芦苇丛中匆忙飞出, 向着天空中的雁阵集结, 偶尔滴落几声雁鸣, 满是寂寥。在一阵紧似一阵的秋风里, 渡口上的芦苇也渐渐变黄, 密密匝匝的芦秆摇曳着, 倾斜在风中, 蓬起的芦穗被风飞得满天都是。那时节, 正是渡口附近农人忙碌的时刻, 他们舞动着镰刀, 把大捆芦苇收割回家, 编织成芦席、芦扉、芦帘等物品, 然后拿到集市上待价销售, 有的甚至已经发展成与之相关的产业, 成为河渡上下许多人家养家糊口的衣食饭碗。

8.故乡的女孩 篇八

这是一个美容至上的年代,外形的任何缺陷都会有医学上的整形解决方案,电视节目里充斥了各种各样的美容技巧。这是一个女性之美只有标准答案的年代。媒体、影视和商业广告推崇的是拥有曼妙身材、惊艳面容的模特。

21世纪的女性美丽,更多的是视觉感官型的。如今拿出1913年版《韦伯斯特大词典》,里面对美丽的阐释真有穿越时空之感。对女性之美的界定是这样的:“令人愉悦的特质,智慧,具有美学意味或道德感。”我们如今生活的世界里,美丽对于很多普通女性却是无法企及的理想形象,成为一个缺乏安全感和不自信的来源,而内在美反到成了一种欠缺外形美的代名词。

这种过度崇尚标准化美丽的社会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以广告、公关等大规模快餐式的现代营销活动造成的。然而,联合利华旗下的多芬(Dove)品牌试图反其道而行之,开始抛弃长期以来时尚界和美容界一直在遵守的销售美丽梦想的营销原则,以刻意瓦解对美丽的标准化解释的立场,发起一场重新阐释女性之美的全球性大探讨。

这一独特的品牌传播行动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2004年春季开始的“真美行动”(Real Beauty Campaign)传播攻势推出之后,多芬产品系列的销量足足增长了40%。它掀起了全球数以千万计的女性对于美丽本身的多元化、内在性的对话和思考,强化了普通女性对美丽的自信。同时也准确地传递了多芬提倡女性健康、内在和自然之美的品牌理念。虽然时尚界将多芬的推广活动嘲笑为“为胖女孩和丑女孩准备的品牌”,也有一些意见人士质疑由美容品牌发起对美丽的阐释多少带有虚伪矫饰、动机不纯的味道。但至少从品牌传播角度看,这无疑是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经典案例。

已有将近50年历史的多芬是联合利华旗下最有价值的女性美容品牌。它是联合利华唯一拥有全球统一形象和统一进行宣传推广的品牌。它长期以来一直通过在理解女性消费者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品牌理念和营销策略。他们发现,关于女性之美,现实和理想之间有着很大落差,这几乎成为一个困扰现代女性的社会问题。女性普遍惊恐于自己的单眼皮、脂肪过厚等各种形体缺陷,造成过重的心理阴影,进而影响女性在社会上立足。

于是,多芬希望通过成为普通女性的代言人,来宣传自己的品牌理念:女性之美同外形、身材、尺寸、年龄和肤色无关。“多芬希望改变女性对自身外形、对于美丽的态度,希望使人们对美丽的解释更加多元化”,这是其公司网站上所主张的品牌宣言。在这个基础上,多芬决定使用真实的普通女性,她们拥有天然的体型、自然的曲线,她们的美丽更多地来自于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2004年春季开始的“真美行动”从北美和德国开始,逐渐扩展到全球各个主要市场。这个品牌传播攻势并不是吸引人们一时热情和注意力的一次性营销攻势,而是持续不断地对女性美丽进行阐释的过程。它由奥美集团、爱德曼公关公司和联合利华内部品牌小组共同创意策划,同时由各地市场的品牌服务公司参与进行本土化推广。

广告和公关联手推动真美行动

真美行动的核心是通过大众评选,寻求那些“外表超越了对美丽的模式化标准”的真美女性。只有三个简单的评选标准:能够代表多元化的女性美(年龄、尺寸、体形、文化、种族、发型等的多元化);之前没有从事过模特工作;从未进行过整容。这样的真美女性的选秀活动自然获得了媒体的极高关注。

2005年6月在美国推出的广告攻势中,多芬展示了六位身着内衣、面含自信笑容的“真美”女性,她们均非职业模特:两位学生,一位幼儿园教师,一位美甲师,一位行政助理,一位咖啡馆服务生。

在美国发起的真美传播攻势没有用全国性电视广告作为主打,只有户外和平面广告;同时主要依赖公关公司的运作来发起有关美丽的对话和辩论,并推出不少富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公益性项目,从而确保多芬的品牌理念能够引起最大程度的关注和参与。这些普通人出身的代言人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拍照并同观众见面;她们在各种全国性电视节目上做嘉宾,至当年年底,共出现在“早安美国”、“今日”等62个电视节目中,并且得到了诸如《纽约时报》、《人物》等媒体的专题报道。总体来说,这场营销攻势获得的媒体关注远远超过预期,仅仅在2005年夏天的美国,报纸、网络、电视、电台共有超过1000次的报道,6.3亿人次的关注。

“真美行动”的一大成功之处在于广告和公关在一个创意下面配合得天衣无缝而且不相伯仲。不仅仅通过平面、户外和网络广告传播多芬的真美活动(付费的内容),同样在媒体的正常版位也获得了大量报道(免费的内容),使品牌诉求获得了最大可能的传播。它本身不仅是广告,而且也是新闻媒体追逐的故事线索,每一步都充分发挥了媒体报道的潜力。比如多芬在选择模特儿的时候,必须考虑她们本身是否能代表品牌价值,是否具有传播价值。在选择户外广告的时候,也特意将其放置在主流媒体容易关注得到的地方。广告和公关在这里融为了一体。

全球性调查提高话题的深度和可信度

名为“关于美丽的真相”的全球性调查是“真美行动”的另一个主打动作,它由哈佛大学教授南希·埃特科夫(Nancy Etkoff)博士领衔,旨在从理性角度加强对全球各地女性、对美丽的认知现状进行深入理解。调查包括全球10个地区,尽可能多地吸引了专家和意见领袖们的参与。这样的调查有助于理解女性是如何阐释美丽的、对自身美丽状态的满意度、整个社会对女性美丽的描述和评价又是如何影响她们的人生。

其中有一些值得玩味的发现,比如说只有2%的女性愿意用“美丽”评价自己,她们更多地喜欢自然、女性化和可爱这样的字眼。大多数女性认为美丽的女人在生活中拥有更多、更大的成功机会,媒体和广告所设定的美丽标准是多数女性所无法企及的。亚洲仅有3%的被调查女性认为自己拥有美丽,相比之下,世界范围内自认为美丽的女性比例为13%。

由权威专家直接参与的全球性调查和由此发表的白皮书,使这一关于美丽的话题充满了深度、知识性和可信度,确保媒体和意见领袖能够对多芬发起的这一讨论抱有严肃认真的参与态度。

品牌传播嫁接社会公益活动

这一活动本身还结合了多芬的社会责任活动。比如它同一家名为Bodywhys的公益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该机构致力于解决饮食失调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在该机构看来,人们的饮食失调同对自身外形条件的不满是密切相关的,媒体向消费者过多地渲染了男性和女性完美而不现实的外形,造成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普遍的认知偏颇,那就是你非得要外形完美、符合理想,才能够成功。该机构的教育和预防工作同多芬希望扩大美丽的含义、强化美丽的多元化、激励更多的女性为自身的美丽而自豪具有契合性,因而双方一拍即合。

多芬还同另一民间组织合作,邀请媒体和美容行业的意见领袖,举办了一场大型研讨会,辩论美丽的真义。不仅如此,一系列地方性研讨活动和照片影像巡展更是将这场辩论从精英层推向民间社会。在社区关系方面,多芬联合美国女童子军组织(Girl Scouts of the USA)发起了一个叫“独特的我”(uniquely ME!)的项目,旨在帮助8岁至17岁少女提高自尊和自信。签名支持这一活动的人,不管是通过线下活动还是网络投票,多芬都会拨出一美元捐献给该项目。多芬在2004年年末成立了多芬自尊基金(Dove Self-Esteem Fund),在全球范围内支持少女和成年女性在社会上建立自信,实现发展潜能。

内容网站聚合人气

多芬还创建了名为campaignforrealbeauty.com的资源和社区网站,不仅及时提供各种调查结果、白皮书、广告、报道等内容,而且还有讨论区域、专家咨询等各类互动板块,目前已经有超过150万访问者登录网站,并且留下了他们的观点。这个网站成为一个讨论美丽、自尊等女性话题的全球性社区。

据英国一家调查公司估计,同其竞争对手力士相比,多芬显然在品牌认知度和接受度方面大大胜出。力士的品牌推广相对来说要传统得多,使用美国明星萨拉·杰西卡·帕克(Sarah Jessica Parker)为代言人进行广告轰炸,双方在认知度上为69.2%对30.8%,接受度为7.56对4.73。

多芬的真美传播攻势在中国似乎没有获得同等声势。我查了百度和谷歌,发现虽然多芬也采取了一些公关攻势,但效果有限。在上海人民广场地铁里看到的大幅广告,仍然使用国外的形象,似乎很难引起国内女性的共鸣。也许中国女性普遍来说很难理解这种个性化价值诉求的广告,当然也许和多芬品牌传播在中国不够有力度、不够本土化有关。

多芬的“真美行动”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

首先,广告、公关和互动传播协同工作,共同打造品牌平台。这样的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同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它打破了传统的产品促销和企业声誉管理、商品销售同社会责任感表达之间的界线。

其次,在全球性话题上主动承担意见领袖的责任,可以更有效地传播品牌理念。多芬代表广大女性,表达女性内心深处的愿望和对于美丽的理解,使品牌主张深入人心。这表明品牌必须拥有一种能够让目标受众凝聚在一起的主题。多芬的广告并没有宣示其产品的特性和功能,相反,它通过在一个真正的全球性话题上承担领导责任而传播了品牌理念。

最后,它表明将消费者作为一个利益相关方进行平等交流,可以为品牌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如今的品牌并非完全由品牌拥有者来界定,而是消费者的谈论来决定。关于品牌的对话时刻发生着,聪明的公司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来积极参与和主导这样的对话。同消费者平等对话、交流,邀请消费者参与,远比向消费者灌输理念要来得有效。

9.故乡话题作文:我爱故乡的西瓜 篇九

西瓜圆圆的,橡皮球,西瓜是绿色的,熟透西瓜是墨绿色的,用手指弹一下,发出“砰砰”的声音,用刀切开它,就会闻到淡淡的清香,一口下去,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沾满了鲜红的汁水,甜甜的,甜到心窝里。

夏天炎热的时候,可以把西瓜放在冰箱里,冻一会再吃,冰凉凉的,是解暑的好水果。还有一次,妈妈把西瓜放在轧汁机里,不一会,西瓜汁就轧好了。

10.思念故乡的美文欣赏:远去的故乡 篇十

记忆中的故乡,如一幅长长的画卷。黄昏时,成群的鸭子在主人的吆喝声中,排着队摇摇晃晃从河边走回家的景象;孤独的羊倌穿着破旧的黑棉袄,腰间系一根草绳,赶着洁白的羊群踱步的身影;一只又一只土鸡扑棱棱飞到庭院的大树上过夜的嘈杂;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合着木栅栏圈里几头猪的哼哼;小村里青砖灰瓦间升腾的袅袅炊烟,夹杂着慈母焦灼寻儿归家吃饭的声声呼唤。我那贫瘠而热闹的故乡啊,在时光的静静流逝中渐行渐远。

冬日的夜晚,村庄格外静谧。月上柳梢,星子稀疏。大人们劳累了一天,早早歇息了。

吃过晚饭的孩子们却高唱着“娃们娃们都来玩,玩到年下我管饭。啥饭?大米汤,丢豇豆,萝卜丝,涨香油,一碗一碗管个够!”呼朋引伴,捉迷藏,跳大绳,羊抵架,玩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碗豇豆大米汤,一碟香油拌萝卜丝,极其简单的一粥一饭,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得到。一首如此简单的民谣,竟然能吸引孩童们在寒冷的夜晚到户外疯玩至深夜。

随着社会变革步伐的加快,物质生活的丰富,生活条件的改善,故乡在我的记忆里已经越来越模糊。后来,我到外省求学,渐渐融入城市,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仅在每年的寒暑假才回去一次,故乡又成为我梦中挥之不去的牵挂。及至毕业,工作,在城市里有了自己的小家,故乡,才再次在印象里清晰起来。但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已经由一个青纯美丽,天真活泼的少女,演变成风华绝代,珠光宝气的贵妇人了。

消失了草房瓦屋, 远去了炊烟灶膛,缺少了蛙鼓蝉鸣,填没了泥坑水塘。取而代之的,是新农村社区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宽阔的街道,美丽的广场。南水北调干渠绕镇而过,清澈透明的丹江水,滋润着家乡的土地,给小镇增添了一抹灵动和隽秀。白天,市场里热闹非凡,各界群众熙熙攘攘,自由贸易,公平竞争,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夜晚,华灯齐放,广场舞吸引了周围众多的爱美人士,男女老幼一齐踏着音乐节拍,舞动蓬勃的生命;有的合家围坐在一起,欣赏电视节目;有的邀三五好友,逛商场,去ktv唱歌,咖啡屋品茶;文化广场四周,遍布健身器材,人们在这里打太极,扭秧歌,跳健身操。白发苍苍的老人推着童车,满脸慈祥地逗着车里的孩子,年轻的妈妈们则坐在一旁,低声交流着育儿经验。这里,分明就是乡镇中的城市啊,城市中的美丽乡村!这里,除了没有城市里的摩天大楼以外,其他的,这里都应有尽有!

记忆中的故乡,是一幅恬淡的水墨素描;今日的故乡,则是一帧浓墨重彩的油画。

生活好了,民众富了,日子越过越好;房子大了,电话小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好日子天天都在歌中过!

记忆中的故乡,渐渐远去。犹如一坛陈年老酒,时光愈远,韵味愈长。

11.粉色女孩,女孩粉色? 篇十一

百年老店结束“性别隔离”

Hamleys是驰名世界的儿童玩具专营店,其在伦敦市中心的商店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店,7层楼的店面摆满了各色玩具,而且每层楼面用不同颜色标签分开,粉色女孩,蓝色男孩。

给女孩买玩具,径直奔“粉层”,要给男孩买,一头扎“蓝区”。男女有别,蓝粉分明。

可今天的Hamleys,却让我有点发懵。传统的颜色分层没有了,现在是以玩具的性能分类,比如毛绒玩具、智力游戏、模型积木等等。

给男孩还是给女孩儿玩的?店家不再“多嘴”,你自己看着办吧。

行之有效的传统分类为何改成了“眉毛胡子一把抓”?

敢情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在我身边发生都没有注意到。Hamleys终于取消颜色分类时,像《泰晤士报》、《观察家报》这样严肃老成的大报,竟然把商店此举提到了“放弃‘性别隔离’”(gender apartheid)的高度。

“臭粉色”运动

Hamleys放弃“粉女蓝男”,让颜色与性别“脱钩”,是一场方兴未艾的“臭粉色”(Pinkstinks)运动的又一场“胜利”。

“臭粉色”运动是一对孪生姐妹,艾玛和阿碧(Emma and Abi Moore)两年前在她们各自家的卧室里发起的。

艾玛有两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碧有两个年龄相仿的男孩。很快,姐妹俩发现,到艾玛家,像掉进了粉缸,粉色的公主娃娃、粉色的玩具推车、粉色的玩具锅碗瓢勺……到了阿碧家,像扎进蓝色的海洋,蓝色的玩具太空站、蓝色的金刚、蓝色的玩具化学实验室……

姐妹俩设立了“臭粉色”网站。起初招来了不少谩骂,说她们是丑女、同性恋。一家报纸甚至称姐妹俩为“乏味的、没有幽默感的女权主义者”。

但是,“臭粉色”渐渐得到了支持,一些知名的博主也加入进来,推特上也发起了要求玩具商放弃“性别隔离”的运动。

其实,“臭粉色”运动并不是要把粉色“搞臭”。它反对的,是把颜色与性别挂钩,进而又把某类玩具与颜色挂钩的做法。

“臭粉色”运动说,玩具制造商越来越使玩具性别化。女孩的玩具以“要漂亮”为主题,当公主、做保姆、美容美发过家家;男孩子的玩具则是以动手、冒险为主题,山地车、太空站、盖房搭桥科学实验。

一家超市里的“给玩具娃娃着装”系列,医生的行头标为“男孩”,美容师的着装则标为“女孩”。

“臭粉色”运动人士说,这种玩具的颜色和角色分类,其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是很有害的,它让女孩子觉得化妆打扮、买菜做饭是“本分”,缩小了女孩子的选择和抱负。

商家的阴谋还是男女有别

“粉女男蓝”背后并没有科学的依据。实际上,直到上个世纪初,英国人眼里蓝色是优雅精致的象征,粉色则代表强健和勇敢,所以那个时候是“粉男蓝女”的。

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这个颜色的选择才倒过来。而“粉女蓝男”作为一种“普世”的标签,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商业运作、市场营销的产物。

当然,商家并不承认这个“阴谋论”。英国玩具连锁店The Entertainer的总裁格兰特(Gary Grant)说,归根结底,如果女孩子不喜欢粉色,我们不会把玩具做成粉色。

他举例说,他们推出的玩具摇车最初是蓝色,但销售并不好,但推出粉色的后,一下子成了畅销货。格兰特又举例说,塑料积木玩具Lego主要是男孩子玩,Lego为了吸引女孩子,推出了粉色的塑料模块,结果一败涂地。

难道对颜色的偏爱已经融进我们的染色体了?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一个叫赫尔伯特的博士(Dr Anya Hurlbert)所作的一项试验显示,男性的确偏爱蓝色,女性偏爱粉色或往红色靠的颜色。

赫尔伯特博士的解释是,这或许可以追溯到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那时候,男人要出门走很远的路去打猎,看到的是蓝天白云;女人则主要是采摘浆果。是进化导致女性偏爱粉色或红色,因为那是浆果成熟的颜色。

12.故乡的炊烟 篇十二

故乡在鲁西平原一个普通的村庄, 乡风古朴, 民情醇厚, 是祥和而宁静的一方偏僻之地。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家家户户的一日三餐, 全靠柴草烧煮, 于是, 屋顶上的炊烟, 就成了村里最平常的风景。人们把炊烟看得格外重要, 家有一缕炊烟起, 就证明有个温暖的家。如果没有炊烟升起, 也就意味着一家大小没有一日三餐的温饱了。有烟即是福, 守住这一缕炊烟, 就意味着拥有一个家的温暖。

村子的一天, 是从第一缕炊烟开始的。清晨, 习惯早起的母亲做好饭后, 便开始打扫庭院, 喂鸡喂鸭。暖暖的炊烟, 裹着母亲饭菜甜美的味道。待我们起床时, 可口的饭菜已摆在了桌中央。吃过早饭, 背起书包, 走在上学的路上, 望见别人家的屋顶上还冒着炊烟。清晨的炊烟, 淡淡的、薄薄的, 轻飘飘的, 在村庄的房舍、绿树上弥漫, 很容易让人想起清晨山野树林里流动的雾霭。偶有微风拂过, 弥漫在村庄的炊烟便向蔚蓝的天空飘去, 村庄便脱去轻纱般的睡衣, 裸露出乡村初醒的清新与美丽。这样的早晨, 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无比愉悦。

正午的阳光里, 在放学村童们嘹亮的歌声中, 炊烟再一次爬上树梢。炊烟中, 依稀可以望见健壮的村姑们在高高的豆角架和黄瓜架间寻觅, 采摘着午时的菜肴。收音机里又传出了刘兰芳那抑扬顿挫、扣人心弦的评书。骡马拉着犁杖风尘仆仆地从垄间赶回来, 闻着熟悉的炊烟的气息, 它们在槽头时不时地打着响鼻。炊烟在无风的正午随心所欲地飘荡着, 与灶间飘出的炒菜香气和锅铲叮当声一起, 成为小村午时特有的旋律。

下午放学后, 我们就拿起竹篮, 腰挂木制的小手枪, 有时去小河里捕鱼虾, 有时去小树林里捉知了, 有时又去打麦场里玩捉迷藏……高兴起来, 忘记了时间, 忘记了回家。慢慢笼罩下来的黄昏也没有打消我们忘情的快乐。直到远处响起母亲喊我们回家吃饭的声音, 我们才停止了各种游戏, 一路蹦跳着、雀跃着, 踏着暮色跑向村里, 跑回自己的家里, 那里可是有娘做的可口饭菜等着啊!

故乡的夜, 轻轻地落下帷幕, 于是家家户户的房顶炊烟袅袅, 慢慢地上升, 轻轻地扩散, 弥漫在整个村庄, 弥漫在每一位回家者的心中。看, 牧羊人赶着羊群匆匆往家走, 留下阵阵烟尘, 晚风还夹杂着鸡鸭归圈的叫声, 母亲站在村头路口声声呼唤孩子回家吃饭, 余音伴着炊烟在雾气腾腾的田野上消散, 乡村的夜晚便迈着安详的步子、踏着炊烟缓缓走来了。

对于故乡刻骨铭心的怀念, 更多的是源于母亲。故乡的炊烟, 又是母亲呼唤儿子的声音!

伴随着故乡的炊烟, 我从冥顽的孩童长大成人。离开乡村, 游走于城市;离开了故乡, 流落他乡,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也留在了梦里, 这“依依炊烟”便成了乡愁和思念。我像候鸟一样迁徙, 有时候一年也难得回去一次。想起前年, 一次我给母亲打电话, 母亲问我有没有时间回去, 可我总是工作忙, 到了中秋节前夕, 母亲又打来电话说:“一大家人就差你们一家……”我对母亲说:“妈妈, 我真的走不开!”电话里传来母亲长长的叹息。过一会儿, 母亲对我说:“唉, 想你的时候, 巴不得你天天在我身边;可看见你在我身边时, 我又巴不得你天天都上班;我不能因为想你而耽误了你的工作啊!妈妈已经老了, 帮不上你了, 你要好好地工作, 你要养活妻儿啊!”电话这头的我听了, 心里却是酸酸的, 酸得痛彻心扉……

13.故乡的女孩 篇十三

秋来的悄无声息,仿佛还是炎炎夏日,我已迎来秋高气爽,秋姑娘以她优雅地姿态翩翩儿来。

秋天是金黄色的,瞧,那树叶被染成了黄色,麦穗让秋风一佛,便羞愧地低下了头,露出金黄的笑容,玉米也露出金黄的黄牙,在笑嘻嘻地欢迎着春的到来。秋是美丽的。

秋雨的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

 

远处,朦胧的山在挺直的矗立着,云在远处不停地流动着,云是瞬息万变的,时而快,时而慢,时而缓,时而急,秋天的云就是这样的变幻莫测的。隐约见到一排树在随风舞动,展现着它妖娆的舞姿。这是多么有诗情的意境啊!

秋,你是那样的诱人,那样充满活力,我喜欢你,喜欢你那美丽的风采。

14.不断被道别的故乡 篇十四

我想他们可能会说:

“我的故乡在钢筋铁泥里。”

■不断被道别的故乡

迄今为止, 中国人和他们的故乡至少已经道别了两次。

从先秦到清末,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期, 中国人传统的延续性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皇权的延续性, 虽然过程中有过战乱与分裂, 但每个时代的更替皆与权力的争斗不可分割。彼时的中国人习惯了从“天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其实就是中国人集体的故乡。当一个朝代岌岌可危之时, 诗人们便把悲愤之情溢于纸上,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这个“国破”就是意指旧朝的衰亡。但无论是农民起义还是外族入侵 (蒙古族、女真族) , 最终都无法逃避传统文化的同化性。主子不断更替, “天下”却始终如一, 老百姓对故乡的期待只是“天下太平”足矣。而到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 中国人才羞愧地意识到“天下”的无知与傲慢, 那些殷切地期待宪政与革命能够改变中国的人们, 日益把精力投入到中国文化与中国人心理的变革上。中国人理解世界与理解历史角度的转变是这场革命的伊始。这场革命注定要从一切方面来洗刷旧传统。到了民国时期, 中国人对故乡的理解已经有了“国家”、“主权”的概念。这段时期中国人以“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来抒发自身对故乡的热爱。这一次的道别对中国人来说虽然带有强烈的疼痛感与去西方化的快感, 但终归那些杰出的革命人物仍试图把近代国家的形态移植到儒家社会之上, “天下”与“国家”仍延续着中国传统宏大的集体诉求。而在发达国家美国, 人们更关心自己所在地区和社区的事务。彼时的中国还没有“社区”的概念。

两人2010年结婚, 现李玉铭已怀孕。两人身后是黄荣川的装置作品《荡空山》, 其创作灵感来自窦唯的音乐, 以废弃工业材料表达山水文化的“禅意”, 这何尝不是传统的“中国故乡”的一种现代性表达? (王昺乾/摄)

1978年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时代到来, 中国人才可以说告别了个人崇拜与所有制的崇拜。改革后三十余年的今天, 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技术与物质的革新, 帮助社会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 传统与现代彼此交织。然而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消费主义与技术至上主义致使市场空间不断地扩大, 社会的变化犹如经济的增长瞬息万变。生活在现代社会, 每一个人都可以感知到过去生活的世界很快就会被抹杀干净。这一次的“道别”与明治维新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为相似。强烈的失败感激起的超越欲望, 让中国正大干快上地追逐西方。快速地崛起却是以更大规模地破坏传统为代价。全盘西化让日本与中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 不同价值观的剧烈冲突, 我们无法回到过去, 更焦虑于未来。这一次的“道别”失去了归宿感与方向感。

诗人于坚说:“我是在故乡被流放的尤利西斯”, 再也没有哪个时代的故乡像我们今天这样面目模糊, 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并没有为故乡描绘出一个清晰的轮廓。仿佛只有二十年, 我们记忆里的故乡就像是一场梦, 一夜之间, 它便截然不同。如潮水般的城市化进程首先抹杀了延续了千年的传统建筑。

■消失的空间故乡

中国传统建筑特有“风水”的观念。这种“风水”的观念绝非现代人愚昧迷信的产物。中国传统的思想讲究“天人合一”。水可以聚气, 山可以增势, 即建筑要融于自然, 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认识, 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大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 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 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使然。

199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专家到中国实地考察云南省丽江县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地区却发生了大地震。专家们到达现场后看到不少新建的大楼倒塌, 道路受损, 但令人惊奇的是丽江的老城区被破坏的程度却没有想象中严重。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间都有榫卯连接, 富有韧性, 不至于发生断裂, 于是产生了“墙倒屋不塌”的现象。木结构房屋独特的建筑结构和由此形成的建造风格在世界建筑艺术中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快速城市化的现实中, 木结构建筑物却被仓促地搬进了博物馆, 而所有兴建的城市都像是一部“石头的史书”。最重要的是, 随着木结构建筑消失的还有传统的生活方式与对大自然的认识。如今, 我们站在街头, 目所能及之处皆是耸入云端的高楼大厦, “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也被“人定胜天”的无知与傲慢所取代。

去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one day》讲述了一段略显老套的爱情故事, 但我却被它感动不已。艾玛和德斯在毕业晚会上一见钟情, 在短暂的暧昧后两人约定每年的7月15号相约赴会。而这一约定足足坚持了20年。故事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他们从1988年到2008年各自的人生经历, 20年的时间人心或许会受到来自于现代化的诱惑而误入迷途, 但画面里古老的建筑却并未受到任何现代化工业的污染。在故事的结尾, 德斯带着他们的女儿爬上了著名的“亚瑟王座”山顶, 俯瞰着阔别20年的故乡, 一切竟是20年前的模样。我这才意识到建筑是有生命的, 它凝固的是我们记忆里最温暖的时光。

2012年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王澍唯一设计过的一套商业住宅楼叫“垂直院宅”。它的特殊之处是, 每四户共用一个小院子, 下雨天, 老人和小孩可以有个地方玩一玩, 还可以种上花花草草。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是人与自然对话的重要场所。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再则,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是群居为主, 形成了所谓的“熟人社会”;而西方建筑却更强调避世空间。随着西方建筑的兴建, “熟人社会”的形态被打破了。王澍设计的建筑给我们的启示是:回到日常生活, 回到我们过去生活的体验, 而不是一味地去西方化。

西方工业革命100年, 我们用了30年时间便走完了。所有的东西都在浓缩, 中国在大干快上于今天世界流行的东西, 所有的东西又都是瞬息万变的。我们生于斯, 长于斯, 却对身处的环境有一种陌生的感觉。人们习惯性地夸耀中国历史的漫长与延续性, 而今天,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却很难再看到一栋超过一百年的建筑, 祖先们建筑的土墙、院落与胡同、田野和村庄正在消失殆尽。而对于农业文明锻造出来的中华民族来说, 乡土中国, 一直是这个民族整体上的故乡。现在, 古建筑被推倒, 千篇一律的建筑被兴建, 我们都在抛弃我们的故乡。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应考虑到当地历史、景观以及地形, 不过恐怕中国的很多改造正在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进行。”在建筑设计师Bernd Seegers眼中, 中国20年急速发展带来的结果是, “中国的很多城市, 尤其是大城市, 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今天》杂志曾经做过一个当代建筑的专辑, 一位非常有名的城市规划师在访谈中侃侃而谈他在几年内亲手改造的城市就有几十座, 其根本的方法就是批量复制。时代往往决定了它的建筑是什么样的。恰好这个时代中国的进步都是经济上的进步, 为了完成GDP, 太多的建筑实现的都是少数人逐利的需求。有人说90后可能就没有故乡的概念了, 我想他们可能会说:“我的故乡在钢筋铁泥里。”

■虚拟社区:电脑里的故乡?

空间上的故乡没有了, 可我们依旧需要情感的寄托、内心的依靠、灵魂的栖居。而网络的出现便扮演着新一代人成长的忠实伴侣。然而网络, 或者说一种被数字构建的、虚拟的世界, 能够成为我们的故乡吗?

在上个世纪末, 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此后网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迅速席卷了全球。以往的世界是从上到下垂直的世界, 而互联网提供的交流平台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2011年, 中国有网民4.85亿, 网站191万个。互联网提供了巨大的信息空间和宽广的言论平台。在人类的文明史册中, 没有任何一种交流体系像今天的网络这样对我们的思想与生活施加着如此广泛的影响。但当各种人工智能机器逐渐代替人类的记忆与智力时, 我们的思维习惯与本性却也改变了。

在网络的世界里, 最有价值的便是信息, 但网络所导致的“效率”与“即时”至上的阅读方式, 造成信息类别的纷繁凌乱与质量的参差不齐。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沃尔夫担忧这种阅读方式很可能会削弱我们深入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 网络又将我们的知识与见闻最大限度地囊括其中, 我们也把记忆与想象托付于网络, 如此一来我们在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数据的同时也逐渐丧失了判断能力。

网络的根本应该是消除孤独的, “六度空间”的理论说明, 整个世界正在由一个巨大的网络构成。只要在网络上我们就能找到我们感兴趣的人或事物。到微博时代, 我们已经可以将自身置于中心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社交群体。然而世界卫生组织于2011年发布, 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抑郁症反映出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内心的孤独。它与连接的人数或频率无关, 而与连接的质量和意义有关。网络提供了超越传统的社交平台, 只有在网络的平台上人类可以摆脱感官上的参与。我们只要不喜欢, 在好友栏上把对方删除, 这个人或许就在人间蒸发掉了。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丰富与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便不需要了。而当我们回忆起一个朋友的时候, 最难忘的往往不是他的一句话, 而是他的某个眼神、某个肢体小动作。在社交网站上我们越来越需要观众, 便也越来越自恋, 而一旦观众缺席, 我们便丧失了存在感, 我们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脆弱与焦虑。

在我读大学期间, 几乎每个宿舍都有几台电脑, 网络游戏、网络社区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通过网络与他人游戏、交流, 但却是以失去与自然接触、与人接触的时间为代价。罗大佑在接受《南风窗》的采访时也表述了对于这一代人的忧思:“现在我们人和机器在相处, 至少是通过机器在相处,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很少, 这其实是蛮大的问题。科学造成的其中一个后果就是让人远离自然, 远离人性。”

网络的世界正在成为我们虚拟的故乡。网络的技术在不断地革新, 可我们都有一款不变的网络社交工具, 一款玩了多年的网络游戏, 一个记载着我们生活点滴的微博, 网络甚至包含了我们童年的记忆和基本的人际关系。网络才是我们的故乡, 我们沉默寡言, 却可以对众生百态进行交流, 我们独处一室却可以对花花世界引吭高歌。但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与传统的交流方式却是大相径庭, 网络让我们彼此间相处的时间变少了, 集体活动变少了, 我们像是彼此间熟悉的陌生人。传统的“熟人社会”被打破后, 我们都进入了一个“陌生人社会”。而社会矛盾的频发亦多指向了人心的冷漠, 这个陌生人的社会, 让我们的生活像电脑程序一样秩序井然, 却也像机器一样冷漠无情。中国传统是个耻感主义的国家, 在熟人社会里, 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是基础, 也是交往的基础, 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天理”的秩序, 而网络是无规则的、无秩序的, 新一代的人成长于网络的世界里, 他们无法从传统中获取价值和意义, 却也享有了没有历史束缚所带来的无边界的自由。我们漫游于网络四处滥情, 就像是无根之萍, 不过是为了逃避眼前的无力之感。我们正经历着马修·阿诺德的判断:“一个世界已经死去, 而另一个世界还没有生成。”

我们越来越像是故乡的陌生人。匆匆道别却也不知道去向何方。

上一篇:假如给我一双翅膀初一优秀作文750字下一篇:1#厂房监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