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认证认可认定

2024-09-19

实验室认证认可认定(共10篇)

1.实验室认证认可认定 篇一

CMA评审准则与CNAS认可准则条款对照表

《评审准则》条《评审准则》条款名称 款号 管理要求 4 组织 4.4.1.1

4.1.4.1.4.1.4.1.4.1.6

4.1.7

4.1.8

4.1.9

4.1.10

4.1.11

4.1.12 管理体系 4.2 文件控制 4.3 检测和/或校准分包 4.4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4.5 合同评审 4.6 申诉和投诉 4.7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4.8 记录 4.9 内部审核 4.10 管理评审 4.11 技术要求 5 人员 5.1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CNAS-CL01《认可准则》条款号 备注 4

4.1;4.1.1;4.1.2

4.1.1

4.1.3

4.1.3

4.1.5 a)

4.1.4;4.1.5 b),d)

4.1.5 b)

4.1.5 e)

4.1.5 h),i)

4.1.5 e),j)

4.1.5 g)

4.1.5 h),i)

CL01中无对应4.2;4.2.1;4.2.2;4.2.3;4.2.4;4.2.5;4.2.6;4.2.7

4.3;4.3.1;4.3.2;4.3.3

4.5;4.5.1;4.5.2;4.5.3;4.5.4

4.6;4.6.1;4.6.2;4.6.3;4.6.4

4.4;4.4.1;4.4.2;4.4.3;4.4.4;4.4.5

4.7;4.8

4.9;4.10;4.11;4.12

4.13

4.14

4.15

5.2

5.2.1;5.2.3

5.2.5

5.2.2

5.2.1

5.2.4;5.2.5

5.2.5

CL01中无对应

设施和环境条件

检测和校准方法

设备和标准物质

量值溯源

抽样和样品处置

5.2 5.3

5.2.1 5.3.1;5.3.2

5.2.2 5.3.2

5.2.3 5.3.5

5.2.4 5.3.5

5.2.5 5.3.3

5.2.6 5.3.4

5.3 5.4

5.3.1 5.4.1;5.4.2

5.3.2 5.4.2;5.4.5

5.3.3 5.4.2

5.3.4 5.4.2

5.3.5 5.4.3;5.4.4

5.3.6 5.4.1

5.3.7 5.4.7

5.4 5.5;5.6.3.2

5.4.1 5.5.1;5.5.2;5.5.6;5.5.12

5.4.2 5.5.7

5.4.3 5.5.1

5.4.4 5.5.3

5.4.5 5.5.5

5.4.6 5.5.4;5.5.8

5.4.7 5.5.9

5.4.8 5.5.10

5.4.9 5.5.11

5.4.10 5.5.1

5.5 5.6

5.5.1 5.6.2

5.5.2 5.6.2.2.2

5.5.3 5.5.2

5.5.4 5.6.3.1

5.5.5 5.6.3.2

5.5.6 5.6.3.3

5.5.7 5.6.3.4

5.6 5.7;5.8

5.6.1 5.7.1;5.7.2;5.7.3;5.8.1

5.6.2

5.7.1

结果质量控制

结果报告

5.6.3 5.7.3 5.6.4 5.7.2 5.6.5 5.8.3 5.6.6 5.8.2 5.6.7 5.8.4 5.7 5.9 5.7.1 5.9.1 5.7.2 5.9.2 5.8 5.10 5.8.1 5.10.1 5.8.2 5.10.2 5.8.3 5.10.3 5.8.3 c)5.4.6 5.8.4 5.10.3.25.8.5 5.10.6 5.8.6 5.10.7 5.8.7

5.10.9

CL01中的5.10.8在“评审准则”中无条款对应

2.实验室认证认可认定 篇二

8月16~18日,由农业部办公厅、国家计量认证办公室组成的双认证评审组,对农业部亚热带农机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了机构审查认可和实验室资质认定复查现场评审。评审组依据《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审查认可评审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根据现场评审计划,通过听、查、看、问、考等方式进行评审,认为该中心在机构与人员、质量体系、仪器设备、检测工作、记录与报告、设施与环境六个方面能够满足开展工作的需要,具备承担农业部亚热带农机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业务的能力,同意通过“双认证”复查评审。

农业部亚热带农机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筹建)成立于2003年5月,是挂靠在广西农业机械鉴定站的部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6年1月通过农业部机构审查认可和实验室资质认定首次评审,2006年4月正式批准为农业部部级质检中心。这次顺利通过复查评审,是近年来该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在自治区农机局的关心支持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坚持“科学、公正、高效、廉洁、服务”的质量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自身建设,提升业务服务能力所取得的成果。

3.美国实验室认可制度简介 篇三

这些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工作,大体可以包括:向政府和公众提供公正、可靠的测量数据,依此作为管理部门制定法律和法规的依据,并以此来规范市场秩序;协助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其竞争力;帮助消费者了解商品的安全性能,实现消费者对商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为产品认证提供技术服务;以及为司法机关或行政管理部门在发生贸易纠纷或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时,做出调解或进行法律制裁;在与WTO成员发生贸易纠纷时,可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供有关测量数据,有助于争端的公正解决。当然,这些实验室的作用,只有接受政府或权威机构对其能力认可之后,才能充分发挥其权威作用。

实验室作用日渐明显

当今,实验室认可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集中管理模式,这是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模式。另一类是分散管理模式。我国属于前者。我国实验室认可体系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属下的“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统一负责实验室的资格认可和建立全国运作系统。委员会按ISO/IEC导则58《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认可体系-运作和认可的通用要求》建立起全国运作系统。美国实验室认可体系基本上属于分散型的。美国联邦、州、地方或私营企业执行着若干套认可方案。但是,无论采用什么系统形式,ISO/IEC导则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是各国实验室认可制度的准则。

美国实验室认可制度分为三个层次

工业和科技高度发达的美国,对实施实验室认可计划十分重视。用一个例子来说明美国对实验室认可制度的重视程度。1996年克林顿总统为了制造业中的一件小小的螺丝钉正式签署了一项美国法案,即《美国螺丝质量法案》。美国何以为此而大动干戈出台这一法案?事情正是由于美国民间和军方屡屡因螺丝质量不合格而引起一连串大设备和大建筑物遭到严重损坏,给军事工业和民间工业造成十分危险的后果,出现了意外的庞大开支。订立此法案,本质上是与实验室认可制度密切相关的。法案的第5节中,要求指定螺丝钉测试的实验室,此实验室必须申请“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执行的《美国自愿性实验室认可方案(NVLAP)》的认可,或申请与NVLAP互认机构的认可。这就是说,凡是美国使用的螺丝钉,不管是进口的还是本地生产的,它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决不能含糊。进口到美国的螺丝钉供应商,必须进行各种规定的试验,丝毫不敢懈怠。这是美国法案的严格决定。

众所周知,美国实验室的认可方案的执行方法与大多数国家有所不同。其它国家把这些权力赋予權威的公众组织或政府某种程度参与的机构来执行。可是美国的实验认可方案,则由各级政府和私营机构来共同进行管理。

绝大多数的美国实验室所实施的认可方案,都是为了满足政府和私人公司的特殊需要而进行的,它们实施不同形式的认可方案。评定实验室能力的流程各不相同。基本上分三个层次:

联邦政府实验室认可方案

在美国联邦政府之内,各实验室认可方案有很大不同。美国实验室认可方案由各级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管理。美国所采取的不是集中管理的模式。

《全国自愿性实验室认可方案,NVLAP》是一个综合性的认可方案。此方案列于“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手册150(2001年版本)》中。此方案与ISO/IEC导则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基本内容相一致。NVLAP适用于官方和私营的检测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包括:商用实验室、工厂内部实验室、大学实验室,以及联邦、州、地方政府实验室。NVLAP对实验室的认可,由颁发两个证书来证明:一是认可证书;二是认可范围说明书。

NVLAP标识语(LOGO)是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所办理的联邦注册标志。NIST和联邦政府有权控制使用此标识语。此标识语的使用权利授予已经过NVLAP认可的实验室。实验室在宣布他们认可状况时,以及给出的试验报告和校准报告上,可以有权使用标识语。但是,NIST 保留控制此标识语的使用质量的权利。

除NVLAP外,在美国还有其它认可方案,有的只针对实验室资格进行最小限度的审核,有的只是指定实验室进行最初产品的筛选服务,而其重要的测试数据,还得请联邦政府实验室提供。如美国国防部(DOD)的国防后勤局(DLA),只对有能力测试后勤局所需产品的实验室进行认可。国防部的实验室认可方案只对有能力为政府提供产品的机构开放。

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实验室认可方案

大多数情况下,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要求某些产品,必须通过认可机构(实验室)的检验或测试来管理产品。例如,美国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建筑材料和电气材料进行管理时,规定这些材料必须通过测试的检查,并加贴已认可的实验室的标志。或者与上面联邦政府管理方案一样,指定一些实验室为产品的符合性试验,作一定的监督和筛选方面的辅助工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实验室,专门负责提供重要的测试数据。

同联邦政府一样,州一级的要求和地方政府的要求,在不同认可方案中也各有不同。有些方案的认可范围十分全面周到,而另一些方案,只是对实验室能力进行部分认可,过程简单,项目单一。

私营实验室认可方案

美国私营认可团体也管理着实验室认可方案。它协助实验室保持其能力,协助某一行业以承诺自我保证的形式而避免政府进行管制,帮助政府机构执行法规,如从事建筑产品的检测等。美国血库协会(AABB)运作一个血库和输血服务的认可方案,此方案获得许多州政府的认可和采用。又如:美国病理学院(CAP)的方案是对医院和独立医疗实验室进行认可,CAP方案被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VA)用于保证VA医疗设备的质量。美国实验室认可协会(A2LA)所运作的一个认可方案在多个检测领域可对实验室进行认可。

美国致力于实验室认可制度多边合作

现在,美国正积极致力于政府之间签订的双边或多边协议,使测试数据得以互认。这些协议要求任一方接受其它方认可实验室所产生的测试数据。各方认可实验室测试能力的相互信任是成功实现这些协议的保障。这种多边协议的例子之一,就是《国际易变质食品运输及其使用特殊设备运输协议(ATP)》。ATP是一个多边协议,它规定了易变质食品运输设备的测试和使用标准。美国农业部(USDA)根据ATP要求,对测试站和实验室进行认证。这些团体可以颁发美国ATP证书,这些证书会得到其它ATP签署国的认可。这些成员国中有:澳大利亚、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摩洛哥、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英国和南斯拉夫等。

NIST的《全国自愿性实验室认可方案(NVLAP)》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国家测试机构协会(NATA)、新西兰的测试实验室注册委员会(TELARC)、加拿大标准委员会(SCC)之间分别签署了双边协议。根据这些协议,其中一方认可实验室所得数据在其它方应予认可。

实验室认可制度是国际上保证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工程。这项制度的推行,在美国得到高度的重视,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这种措施能保证:可以用认可实验室的可靠测试数据来提高政府主管机关制定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的水平,并以此来规范商品市场的秩序;可以协助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多年来,世界各国的实验室认可制度正在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4.实验室认证认可认定 篇四

(2007年3月1日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豫质监量发[2007]11号公布)

为了加强对(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工作的管理,明确相关责任,确保(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工作规范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河南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和《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以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制定本规范。

一、行政相对人

向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及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

验室(以下通称为实验室)必须具备《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三章规定的基本条件与能力,达到《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五章规定的行为规范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依法申请并取得(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方可从事相应工作。

其他实验室具备基本条件和能力,达到要求的,可自愿申请(资质认定)计量认证。

二、实施部门

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部负责实施,地方级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负责实施。

三、申请实验室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与能力

(一)实验室应当依法设立,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实验室应当具有与其从事检测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事特殊产品的检测实验室,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要求。

(三)实验室应当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其工作环境应当保证检测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

(四)实验室应当具备正确进行检测活动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的和可移动的检测设备设施。

(五)实验室应当建立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和与其承担的检测活动范围相适应的质量体系,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制定相应的质量体系文件并有效实施。

四、申请时应提交的资料(除申请书2份外,其他资料均为1份)

(一)计量认证申请书2份。

(二)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原件和复印件(经核对后退还原件,留复印件。以下类同),包括:

1.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实验室应提交依法设置实验室的批准文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3.非独立法人应提交设置实验室的文件和法人授权委托书。

(三)技术能力证明,包括:

1.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授权签字人、质量主管、内审员及其他检测人员系正式人员的证明或合同制人员的经劳动部门备案的劳动合同原件和复印件;

2.证明质量负责人和内审员经培训合格的注册内审员证原件和复印件; 3.典型检验(测)报告(每类1份)复印件;

4.执行标准时效性报告复印件; 5.能力验证或比对试验记录复印件。

(四)建立质量体系并有效运行的有关证明文件: 1.程序文件目录及管理手册;

2.内审报告复印件;

3.管理评审报告复印件。

五、申请处理

(一)申请

实验室申请计量认证,应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或者其指定的计量认证评审组提交本规范第四条所列举的申请书等资料。

(二)审查

接收申请的管理机构接到申请资料后,5日内完成对申请资料的完整情况审查,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口头或者书面一次告知申请单位进行补充。

(三)受理

符合受理条件的,受理申请,并出具《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在10日内组织计量认证评审组并将相关申请材料转交计量认证评审组并获取送达回证。

(四)不受理

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不受理申请,并出具《行政许可不予以受理通知书》,说明理由。

六、技术评审

(一)评审计划

在接到评审通知后15日内,承担技术评审的计量认证评审组组长应对申请资料完整性进一步进行技术审查。符合要求的,拟定评审计划,报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核准后按计划实施现场评审。不符合要求的,将申请资料和经评审组组长签字确认的书面原因说明一同退回管理机构。

(二)现场评审 1.预访问

必要时,评审组长可组织部分或全部评审员到申请单位进行预访问。按照《评审准则》的内容,了解实际情况,帮助解答有关问题,商定考核评审日程。

2.正式评审

正式评审应于接到评审通知后2个月内进行。需要整改的,实验室应在正式评审后3个月内完成整改并向评审组长提交整改报告,评审组长接到整改报告后,应于10日内完成验收工作。正式评审流程如下:

预备会议—首次会议—现场考察—分组审核—合议—沟通意见—末次会议。

(三)评审结果报告

技术评审完成后(包括整改验收),评审组应于5日内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报告评审结果。通过评审的,上报如下评审资料。未通过评审的,将申请资料连同评审组成员签字确认的评审报告或情况说明(必要时)报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计量认证申请书(2份); 2.计量认证评审报告;

3.计量认证证书附表两份及Word 60以上版本的计量认证证书附表软盘一份;

4.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复印件(1.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或营业执照,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领域的实验室应提交依法设置实验室的批准文件;2.组织机构代码证书;3.非独立法人应提交设置实验室的文件和法人授权委托书);

5.其他评审记录。

七、审批发证

(一)审批

在接到评审组上报资料后20天内进行审批。合格的,颁发(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允许使用计量认证标志。不合格的,出具《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并说明理由。

(二)费用

申请计量认证应按国家规定缴纳计量认证评审费用。

(三)归档

审批工作结束后,应将受理、评审、审批、发证的关键材料整理存档。

(四)公报

以计量认证公报、网站等形式,公布获得、撤销、扩项和逾期等计量认证证书的机构名称、地址、证书编号、批准项目、有效期等信息。

八、证后管理

(一)复查

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有效期为三年。在有效期期满前六个月提出复查申请,复查合格的,换发证书。复查换证申请、评审、审批程序同前所述。证书逾期自行失效,不得继续使用计量认证标志。

(二)扩项

计量认证合格的检测机构,新增加检测项目和参数应申请扩项。扩项的申请、评审、审批程序同前所述。

(三)备案

持有有效计量认证证书的实验室,当最高管理者及其联系电话、联系人及其电话、单位地址、邮政编码、技术管理者、授权签字人、执行标准等变化时,应及时向发证部门备案。未及时备案的,后果自负。

(四)监督

对获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实验室采取定期监督评审、比对试验、能力验证和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实施监督。

监督评审由发证部门在颁发证书一年后组织实施,依据《评审准则》,按正式评审程序进行。不符合要求的,必须于15日内完成整改。完成监督评审(包括整改)后,将《计量认证评审报告》报送发证部门审查归档。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实验室进行日常监督。

监督发现不合格的,发证部门视情况暂停或撤销其证书,责令停止使用计量认证标志。

5.实验室认证认可认定 篇五

(农质安发[2009]8号)

自2003年4月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启动以来,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无公害农产品事业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确保获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范和消费安全,现就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审核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发布单位】 农业部

【发布文号】 农质安发[2009]8号

【发布日期】 2009-03-09

【生效日期】

【效力】

【备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总站)、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自2003年4月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启动以来,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无公害农产品事业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确保获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范和消费安全,现就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审核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先培训后认证制度。严格的内部管理和熟悉质量安全的内检人员,是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基础的保障。从2009年9月1日起,将拥有经培训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作为申报单位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资质条件之一。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培训工作由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根据《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管理办法》要求

组织实施。凡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尚不具备内检员的无公害农产品获证单位,应当选派人员参加有关培训,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有效期内达到内检员资质条件要求。

二、严格界定认证申请主体资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主体应当具备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资质条件,具有组织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承担责任追溯的能力。从2009年5月1日起,不再受理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和非生产性的农技推广、科学研究机构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

三、明确限定申报产品范围。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范围,严格限定在农业部公布的《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从2009年5月1日起,凡不在《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范围内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一律不再受理。

四、科学把握便捷式复查换证条件。对到期复查换证无公害农产品,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要根据《关于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便捷式复查换证工作的通知》(农质安发[2008]4号)要求,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农产品生产实际和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及例行监测结果,在2009年8月底前制定出本地区、本行业详细的便捷式复查换证条件和操作规范,从严把关便捷式复查换证工作。

五、加强产地环境检测管理。产地环境检测是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重要环节。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要科学布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机构,严格资质委托条件和检测能力考核。对已委托的产地环境检测机构,要加强业务指导,建立检测工作质量考核和工作总结制度。对新委托和不再具备委托条件的产地环境检测机构,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报部中心备案。未经部中心备案认可的产地环境检测机构所出

具的《产地环境检验报告》和《产地环境现状评价报告》,不能作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依据。

六、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衔接工作。要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运行,防止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脱节、主体不一致和证书有效期不衔接。凡产地认定证书有效期届满未复查换证的,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要及时提请农业行政主管厅(局、委、办)撤销产地认定证书,并及时报部中心备案,以便部中心依法对相应获证无公害农产品进行后续处理。

七、严把文件资料和现场检查关。在文件资料审查过程中,要将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来源证明和生产过程档案记录作为审查重点。对疑似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因素要进行现场核查。对首次申请认证产品和质量安全风险高、隐患大的复查换证产品,要全部实施现场检查。便捷式复查换证产品现场检查比例不得低于到期复查换证产品总数的5%。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有疑似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农业投入品或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农产品,要重新实施抽样检测,待检测符合要求后再行核报。凡现场检查新申请和到期复查换证产品,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报告》中应当附现场检查报告。

各地区、各行业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审核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部中心审核处联系。

6.实验室认证认可认定 篇六

1、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企业初次申请); 营业执复印件(企业复评或扩项);

编委批文及法人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事业单位初次申请); 编委批文及法人证书复印件(事业单位复评或扩项)。

2、书面申请(参考模板)。

3、《质量手册》。

4、《程序文件》。

5、内审、管理评审质量记录。

6、《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下载地址:

http:///board.aspx?bid=47&iid=14604)

7、人员聘用证明(企业为保险、金缴纳证明,事业单位为工资发放记录或医疗保险缴纳证明,如市参保人员缴费明细截屏加盖公章)。

8、典型检测报告两份。

9、房屋使用证明(房产证,如租借还要有租借合同)复印件。

10、土地使用证明(安检机构)。

11、仪器设备所有权证明,如发票复印件(初次申请或扩项申请)

12、仪器设备检定证书复印件(初次申请或扩项申请)。

13、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14、机动车安检资格证书复印件(安检机构复评或扩项)。

15、受理审批单(表13)。

16、上次通过认证的《证书附表》复印件(复评审)

17、《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电子版。

7.资质认定实验室如何进行管理评审 篇七

1.1 准则内容。

《评审准则》4.11管理评审: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根据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定期地对管理体系和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管理评审应考虑到: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改进的建议;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等。

1.2 管理评审的含义、目的、时机和内容。

1.2.1 管理评审的含义:

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对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以及对本实验室的适用性,组织进行的综合评价活动。它是实验室发现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并借机进行改进的主要依据。也是为了确保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由最高管理者就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

审:由最高管理者按照计划,在一段时间内,召开多次评审会议,每次会议就某个或某几个专题实施评审。无论是集中式还是专题式评审,对某项工作负有管理职责的部门或岗位人员,应当事先对工作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报告和建议。

1.2.6管理评审的内容。(1)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实验室根据评审准则制订的一系列玫策和工作程序是否符合本机构的实际和特点。(2)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指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对某个领域或对检测/校准业务开展监督的报告或问题分析。(3)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主要考虑最近一次内部审核工作的结果和存在问题的状况。(4)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日常工作中,针对出现的不符合或消除潜在的不符合原因,而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实施效果。(5)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主要考虑发证机构或客户或其他部门对实验室外部评审后,反映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6)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或开展比对工作,检测数据和结果是否符合,特别是出现不符合时的原因分析报告。(7)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主要考虑近期工作量的变化

“适应性”是指质量体系适应实验室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主要是增大)对保证质量的影响,以及工作类型的变化对设施和资

“充分性”是指质量体系满足市场、顾客潜在的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的足够的能力;资源是否足够等。另一方面,应不断地预测市场和顾客潜在的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及时调整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有效性”是指质量体系运行的结果达到所设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的程度。

1.2.2 管理评审目的:确保实验室管理体系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1.2.3 管理评审执行者: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之一,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主持实施。

1.2.4 管理评审时机:管理评审应按预定的计划和周期进行,分为定期评审和不定期评审。

定期评审一年一次,一般在内审后进行,往往会按排在岁末或年初,结合机构年度工作总结或任务开展。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组织进行不定期的管理评审。

(1)因组织机构或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2)检测质量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有重大投诉;(3)市场需求有重大变化。

1.2.5 管理评审方式:管理评审通常以会议形式进行。

集中式评审:由最高管理者在计划时间内,集中组织召开一次评审会议,对所有、应当进行评审的内容进行全面评审。专题式评源的要求是否能够适应等。(8)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来自客户的各种投诉、申诉以及其他的反馈意见。(9)改进的建议:各级各部门对管理体系的改进提出的改进建议。(10)质量控制活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的情况和结果分析。(11)资源及人员培训情况:现有的资源是否能够保证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现有人员的技能和业务素质是否适应所开展检测项目的需要等。

2 管理评审准备

2.1 制订计划。

2.1.1 管理评审年度计划。

质量负责人在年初应负责组织制定年度计划。主要根据当年质量工作的安排,预先确定管理评审的日期和重点。

2.1.2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

一般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制订,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于管理评审前半个月左右分发至各相关部门及负责人,以作好管理评审前的准备工作。实施计划应包括:评审目的和依据、评审时间和方法、参加评审人员、本次管理评审的内容和重点、评审提供资料和资料提供部门等。

例:××××中心××年管理评审实施计划

一、评审目的。评审中心质量体系运行是否有效满足《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确保中心质量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二、评审输入内容。1、中心质量体系运行状况和质量方针/目标实现情况(2009年);2、2009年内部质量审核情况和总结;2009年外审报告中整改意见实施情况;3、2009年度管理评审结论实施的跟踪情况;4、管理部门和监督工作报告;5、各部门工作情况、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情况;6、……。

三、评审时间:2010年×月××日9:00~12:00。

四、评审地点:×××会议室。

五、评审输入资料提供部门或人员。1、××中心质量体系运行状况和质量方针/目标实现情况;2、××2009年内审总结和2009年管理评审纠正措施跟踪;3、中心各部门。本部门质量体系运行状况(管理或检测活动),顾客投诉及处置情况,内、外审及日常不合格项的纠正、预防措施完成情况;对质量体系改进的建议。

六、评审参加人员

主持:中心主任

参加人员:中心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办公室主任、各检测室负责人

七、会议记录:×××

编制:×××

批准:×××

日期:2010.××.××.

2.2 输入文件准备(书面)。

2.2.1 确定评审主要内容。在管理评审计划发放后,质量负责人应组织对拟评审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查了解,做到有的放矢。

2.2.2 组织准备评审输入资料。

质量负责人应根据质量体系的实际运转情况确定本次管理评审所需输入的书面材料。组织相关责任部门根据实施计划准备评审会书面文件资料,提出要求,限时完成。并适当检查完成的资料是否符合要求。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评审会准备资料包括:(1)质量方针的贯彻、落实情况,质量目标的考核情况报告,政策和程序适用性检查报告;(2)内部审核报告,外部评审结果报告(若有);(3)顾客的意见、建议、申诉、投诉及处理报告;(4)前一次管理评审的输出改进意见的实施情况报告;(5)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执行情况汇总报告;(6)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报告;(7)管理人员和监督员一年来管理与监督情况的报告;(8)资源及员工的培训状况,顾客需求和期望;(9)其他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条件。

2.2.3 文件分发和意见准备。

如可能,可先将涉及评审内容的有关资料分发给参加会议人员,以便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意见。对重大问题可预先深入现场进行必要的专题或专项核查,将核查结果整理成书面材料输入。

2.3 管理评审实施(会议议程)。

2.3.1 管理评审会议议程。

(1)与会人员签到;(2)会议开始,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会议;(3)质量负责人汇报前一阶段质量体系运行和检测工作情况;(4)按评审计划按排,各相关部门按评审计划要求进行专项或书面报告;(5)针对(3)、(4)中的问题,会议进行讨论、分析,以形成一致的评审意见;最后由最高管理者总结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6)质量负责人根据评审记录、评审会议结果和结论,在规定时间内负责编制管理评审报告,对质量体系现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作出结论,提出体系的改进措施;(7)办公室负责将管理评审会议的记录等资料整理归档。

2.3.2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报告是管理评审的主要输出形式。管理评审报告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根据评审记录、会议结果和结论,在规定时间内负责编写,也可以由中心指定的专人编写。报告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评审概况(实施管理评审计划的全过程情况):包括进行本次管理评审的目的、内容、评审人员、评审日期和评审过程等。(2)对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中提及的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的评价。(3)对《质量手册》和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适用性提出的意见。(4)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及适用性等情况做出综合性的评价。(5)提出改进目标。

管理评审的结论:管理评审一般应对以下三个问题做出综合性评价结论。

质量体系各要素的审核结果;即对质量体系(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评价;质量体系达到质量目标的整体效果;质量体系的改进。

×××中心2009年管理评审报告

一、评审时间:2009年3月30日9:00-12:00

二、评审人员:主持:×××

成员:副主任技术负责人、副主任质量负责人、办公室主任、各检测所负责人(详见管理评审会议签到表)

三、评审目的:(1)评审中心质量体系是否有效满足《评审准则》的要求,评审中心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2)对部分文件是否要进行修改进行评审

四、评审输入内容:(1)中心质量体系运行状况和质量方针/目标实现情况;(2)2008年内审总结、2008年管理评审的跟踪情况和2009年执行情况;(3)顾客申诉的处理情况;(4)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情况;(5)人员培训、质量监督和能力验证情况报告。

五、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分析:(1)个别原始记录修改不规范。(2)个别自校仪器设备校验不规范。

六、会议决定:(1)要进一步加强质量体系文件和计量知识宣贯,不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提高员工执行的自觉性和能力;(2)进一步规范原始记录,进一步提高和增加与顾客沟通记录的保持率;(3)持续改进质量体系,加强对质量目标的测量,全面实现质量方针。

七、评审结论:本中心修订换版的质量体系文件符合《评审准则》的要求,基本满足体系运行的需要;质量体系运行是有效的、充分的和适宜的。

编制:×××批准:×××日期:××·××

2.3.3 监督和确认。

(1)评审报告审批和分发。管理评审会议结束后,评审报告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公布并发至相关各部门。各有关部门的主管领导及职能部门组织落实,按评审决议中提出的改进措施、纠正或预防措施实施改进,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实施,并在议定的时间内完成。(2)监督和确认。管理评审决定的各项改进措施应反映在本年度的工作目标、计划及管理体系文件的修订等方面。质量负责人对改进措施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并将其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当改进措施涉及到文件更改时,应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办公室(质量负责人指定的部门人员)应做好管理评审后改进措施的检查、督促和验证工作,确认其实施效果,并做好验收确认的记录。适时归档保存。(3)质量负责人在管理评审中的作用。确定评审方式和时间,制订计划;评审准备(资料准备是关键);组织实施评审;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组织对管理评审决议的监督和跟踪。

2.3.4 管理评审流程。

2.4 注意事项及与内审的区别。

2.4.1 管理评审注意事项。

管理评审必须有文件化的程序;应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并按预定计划进行;管理评审应求实效,不能走形式;管理评审应有重点评审内容,有书面输入资料,不能泛泛而谈;管理评审的输出应有具体的改进、纠正/预防措施。

如实做好管理评审的记录。

2.4.2 管理评审应提供的文件。

年度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实施计划;评审会议书面输入资料;评审会议签到名单;评审会议记录;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改进意见实施情况。

2.4.3 管理评审与内审的区别。

(1)运作主体和目的。运作主体: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召集中心高层管理层以评审会议的方式进行。内审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由经过培训并经中心确认的内审员组成审核组对中心所有要素和所有活动进行审核。

(2)评审人员的资格。内审的审核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合格,并经实验室确认,审核与本身工作无关的区域。

管理评审是由最高领导者与各级管理人员通过会议进行评审。

(3)评审实施过程。内审的实施过程按首次会议→现场审核→碰头会→开具不合格项报告→末次会议的程序进行。

管理评审实施过程按评审会议议程进行,参会人员按照评审计划对本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用性和充分性进行充分讨论,认真评审,对存在或潜在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完成期限。

(4)报告编写。内审报告由内审组长(对于由多组内审组时可由办公室或指定专人综合各组情况)编写。经质量负责人批准。

管理评审报告一般应由质量负责人根据管理评审结果和结论,在规定时间内编写,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监控执行。

(5)评审结果。内审报告总结应输入管理评审,是管理评审的一项重要输入内容。

管理评审报告中的决定和各项改进措施应反映到本年度或下年度工作目标、计划及质量体系文件修订等方面。

摘要:为了衡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自身实际状况,评价管理体系对自身管理工作是否真正有效,是否能够保证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实验室最高管理者要组织管理评审工作,确保管理体系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

8.实验室认证认可认定 篇八

【摘 要】本文通过机动车检测站开展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对实施《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准备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阐述,并论述了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

0.引言

实验室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合格证书的检测机构,才能为社会提供检测服务,具有法律效力。

1.实施《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准备和质量管理体系

1.1《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简介

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在规范我国质检机构的行为、提高监测水平、保证数据可靠、促进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把计量认证 、审查认可和实验室认可合并为一个标准。

1.2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是实验室的主要任务,需要做以下工作:

1.2.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期工作

把实施评审准则,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纳入议事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同时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学习,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重要意义的认识。

1.2.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设计

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设计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来编写《质量手册》。我们结合自身特点,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相应条款对本实验室的现状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和要素找出主要差距,做出分析结论,确定机构,分配质量职责,配备开展检测业务所需的有关资源,如人员培训和管理、仪器设备购置、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物质采购供应等。

1.3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就是执行质量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依靠组织协调、质量监督、信息反馈以及体系审核与评审等几个环节来实现。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是自身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提高检测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车辆检测过程偶然出现质量问题很正常,但其过程是否受控,问题是否能及时得到解决这是实验室的头等大事。本实验室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来发现体系运行中的问题,通过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来确认问题,作出决策,再通过纠正和预防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不断实施汽车检测质量体系改进的自我完善机制。

2.关于做好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工作的有关事宜

实验室资质认定对每个实验室来说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严格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有关要求开展工作。

2.1确定实验室技术人员职责

确定授权签字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审员、监督员。 根据本实验室实际工作需要、人员专业技术条件及能力情况,确定“授权签字人”并准备相应证明材料,提供评审组现场评审时逐一进行考核;在技术管理层中任命一名“技术负责人”,在管理层中任命一名“质量负责人”,这样有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贯彻执行。内审员由经过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承担。为了保证检测工作质量还配备了与工作数量相符的监督员,监督员熟悉所有监督业务的工作程序。

2.2评审前的内审和管理评审

评审前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计量认证的要求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由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内审实施计划,内容包括:审核内容、审核部门、审核人员及审核时间。审核中应做好审核记录,发现的问题、纠正措施及完成情况填写在审核专用表格中。审核结束后,内审组提交一份内部审核报告。在内审中检查出来的问题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管理评审以评审会议的形式进行,由最高管理者主持,质量负责人组织管理层人员、部门负责人和质量管理员参加,对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验证。

2.3确定申请的项目及检测能力

我们根据自身需要、技术能力和仪器设备配置情况,拟定计量认证申请项目,申报的项目写明序号、项目名称、执行的标准代号、标准名称。查阅所有检测方法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并对应本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是否能满足要求。

2.4仪器设备的管理

2.4.1编制仪器设备一览表

仪器设备一览表中所包含的信息有检验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准确度等级、分辨力、生产企业、 检定单位、检定日期。凡申请项目表中涉及到的仪器设备必须配齐。

2.4.2编制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表

根据设备检定周期和使用频次,编制设备检定、校准计划表。强制检定的设备严格按照检定周期进行检定,自校设备参考类似设备检定周期进行,或者按照设备的准确度、使用频次及使用环境条件来确定校准周期。

2.4.3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及验证

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有效并能溯源,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将检定证书、校准证书或其他证明性材料装入仪器设备档案,校准的设备要进行校准确认。

2.4.4仪器设备的标识化管理

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均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标识管理是检查仪器设备处于受控管理的措施之一。仪器设备的状态标识通常以“绿”、“黄 和“红”三种颜色来表示,分别表示设备“合格”、“准用”和“停用”三种状态。

2.4.5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对使用次数多、准确度要求高、易损坏或者发生过损坏事故的仪器设备,在两次正式检定、校准周期内进行一次期间核查。期间核查做好记录并存档。

2.5人员培训上岗

为了使技术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掌握检测技术同时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我们每年都安排相关人员参加省交通厅组织的检测员培训,培训合格并获得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2.6建立健全各类检测档案

2.6.1建立人员档案

人员档案包括:人员的简历、学历证明、上岗证、获奖情况、培训情况、科技成果、发表学术论文等。做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

2.6.2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实验室应做到一台设备一个档案,做好仪器设备档案便于掌握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调查和分析检测事故。设立设备台帐和管理卡片,对设备的唯一性进行确认,档案号和管理卡片号应一致。内容包括:设备名称、管理编号、仪器编号、规格型号、设备验收记录、维修记录、操作规程、企业提供的说明书合格证、检定证书、保管人员、放置地点、使用状态等,外加制定一个明细的目录表格,以便查阅的人员对档案内容一目了然。

2.6.3标准、规范等技术资料的管理

标准、规范等技术文件资料是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的依据,完整搜集申报项目所依据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等技术资料,并进行确认、分类 、标识是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的重要环节。指定专人不定期的进行标准查新,对已经作废的标准应在封面上加盖“作废”章。

2.6.4车辆检测报告及相关记录的归档整理

所有检测报告及相关记录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一一归档保存,一般车辆检测报告保存期限为三年。相关技术记录和质量记录加标唯一性标识进行分类归档。

2.7实验室环境管理

实验室须配置相应的设施使环境条件满足相关法律、技术规范的要求、检测工作的要求并减少环境对检测人员身心健康的危害。

3.对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的一些体会

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可持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现场评审工作是对实验室检测综合能力、人员操作水平的一种客观评价。评审专家通过现场查看、提问、会议等方式对在现场发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并传授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工作促进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使我站的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可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4.结束语

9.实验室资质认定程序 篇九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一、办理部门 计量处

二、办理职责

受理全省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和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其它类型检验机构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考核工作。

三、办理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3、《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四、申请条件

1、申请单位应依法设立,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检测、校准活动,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建立并有效运行相应的质量体系;

2、具有与其从事检测、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应当保证检测、校准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

4、具备正确进行检测、校准活动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的和可移动的检测、校准设备设施;

5、满足《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

五、办理程序

(一)申请

1、提出书面申请(复查评审须于到期前6个月提出申请);

2、提交申请材料:

(1)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申请书(2份);(2)质量手册、程序文件(1份)

(3)法人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首次认证的须同时带原件(1份); a、独立法人机构提供法人营业执照;

b、非独立法人机构提供母体法人机构的法人营业执照及其授权委托书; c、上级或有关部门批准机构设置的证明文件(4)典型检验报告(每类申报项目各1份);

(5)申请人参加能力验证活动的证明材料(近两年,初次申请除外);(6)最近1次的内审、管评材料;

(7)申请检测项目所用标准/规范的有效性确认材料。

(二)受理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自接到申请材料初审,并在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出具书面通知书;

(三)组织评审考核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排评审组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结束时形成评审意见及结论,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人需对现场评审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的,整改时间一般为1-3月)

(四)批准、发证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j技术评审材料进行审查,符合发证条件的颁发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不符合发证条件的,书面告知申请人。

六、办理期限

自技术评审完结之日起20日内,根据技术评审结果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自作出批准决定之日起10日内,颁发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

七、收费依据及标准

执行青海省发改委、财政厅制定的收费标准,具体见:发改价格[2008]74号

八、工作措施

1、承担考核任务的评审组和评审员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进行考核评审。

2、对不按工作程序规定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开展工作的责任人,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九、办理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00。

十、受理部门

10.公路实验室资质认定试题 篇十

单位

姓名

工作岗位:

得分

一、填空:共40分(每个2分)

1、《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已经2005年12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

起施行。

2、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在 范围内正确使用证书和标志。

3、申请人应当在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届满前

个月提出复查、验收申请,逾期不提出申请的,由发证单位注销资质认定证书,并停止其使用标志。

4、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在使用对检测、校准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测量、检验设备之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进行

、。

5、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分为

两部分,共

要素。

6、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质量主管及各部门主管应有任命文件,和

的变更需报发证机关或其授权的部门确认。

7、公路工程用钢筋一般应检测项目有

、、性能。

8、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针对状颗料含量(混合料),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不大于;表面层

,、。

9、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是

、、。

二、选择:共30分(每题2分)

1、从事下列哪种活动的机构应当通过资质认定:()A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提供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 B司法机关作出的裁决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 C为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决定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 D为社会公益活动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 E为经济或者贸易关系人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

2、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人员不得;()

A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校准和检查项目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

B不得参与任何有损于检测、校准和检查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 C不得参与与检测、校准和检查项目或者类似的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活动。

3、下列哪些情形之,国家认监委或者地方质检部门,可以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撤销其作出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取得资质认定的决定;()

A资质认定审批作出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取得资质认定决定的; B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取得资质认定决定的; C违反认定程序作出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取得资质认定决定的;

D对不具备法定基本条件和能力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作出取得资质认定决定的;

4、授权签字人是:()A实验室最高管理者 B实验室提名 C由实验室任命 D评审组考核合格

E经认证机构认可,可在被认证实验室的报告/证书上签字。

5、钢筋拉伸试验一般应为()温度条件下进行。A 23±5℃ B 0-35℃ C 0-40℃ D 10-35℃

6、石子的公称粒径通常比最大料径()A小一个粒级 B大一个粒级 C相等

7、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在选择石料时应先考虑()。A酸性石料 B碱性石料 C中性石料 D以上均不对

8、高速公路、一般公路抗滑层用粗集料除应满足基本质量要求外,还需要检测与沥青的粘附性和()指标。

A含泥量 B磨耗值 C针片状颗粒含量 D磨光值

9、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估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A 80 B 80±1 C 80±2 D 80±3

10、按照《公路路基面现场测试规程》,灌砂中砂的粒径范围为(A 0-1.0mm B 0.3-0.6mm C 0.075mm-1.0mm D 0.6-1.0mm

11、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搞滑性

12、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矿石的区别是()A压实后剩余空隙率不同 B矿粉用量不同 C集料最大粒径不同 D油石比不同

13、沥青密度试验温度为()A 10℃)B 25℃ C 15℃ D 20℃

14、石灰的最主要技术指标()A活性氧化钙和活性氧化镁含量 B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 C活性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

15、水泥实验室温度为(),相对温度不低于(),养护箱的温度为()。相对湿度不低于()

A 20℃±2℃、50%、20℃±1℃、95% B 20℃±1℃、50%、20℃±2℃、95% C 20℃±2℃、50%、20℃±1℃、90% D 20℃±2℃、50%、20℃±1℃、95%

三、判断:共10分(每题2分)

1、一个良好的集料级配,要求空隙率最小,总比面积也不大()

2、用回弹仪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时,混凝土碳化使混凝土表面回弹值变小()

3、确定桩基承载力的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静载试验,另一种是动载试验()

4、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5、同一沥青路面,高温条件下测得的回弹弯沉比低温时测得的一样大。()

四、计算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

1、某新建高速公路竣工后,在不利季节某路面弯沉值如下(0.001mm): 30、29、32、28、27、28、34、32、30。设计弯沉值为40(0.01mm),试判该路段路面弯沉是否符合要求?(取得保证率系数Za=1.645,计算结果取小数1位)

解:

上一篇:《注册会计师认识实践》实习大纲下一篇:qq特殊个性签名